CN1105299A - 用于切条带板的圆形张力施加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切条带板的圆形张力施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299A
CN1105299A CN94117210.4A CN94117210A CN1105299A CN 1105299 A CN1105299 A CN 1105299A CN 94117210 A CN94117210 A CN 94117210A CN 1105299 A CN1105299 A CN 11052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pe loop
pressure
band plate
slitting band
circu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411721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426C (zh
Inventor
桥川义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DEVELOPMENT CONSULTANTS Inc
Original Assignee
JAPAN DEVELOPMENT CONSULTANT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AN DEVELOPMENT CONSULTANTS Inc filed Critical JAPAN DEVELOPMENT CONSULTANT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052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2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42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42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C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WIRE, RODS, TUBES OR PROFILES, OTHERWISE THAN BY ROLLING; AUXILIARY OPERATION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 B21C47/00Winding-up, coiling or winding-off metal wire, metal band or other flexible metal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relevant to metal processing only
    • B21C47/006Winding-up, coiling or winding-off metal wire, metal band or other flexible metal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relevant to metal processing only winding-up or winding-off several parallel metal ba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0Registering, tensioning, smoothing or guiding webs
    • B65H23/04Registering, tensioning, smoothing or guiding webs longitudinally
    • B65H23/06Registering, tensioning, smoothing or guiding webs longitudinally by retarding devices, e.g. acting on web-roll spindle
    • B65H23/10Registering, tensioning, smoothing or guiding webs longitudinally by retarding devices, e.g. acting on web-roll spindle acting on running web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0Registering, tensioning, smoothing or guiding webs
    • B65H23/04Registering, tensioning, smoothing or guiding webs longitudinally
    • B65H23/30Registering, tensioning, smoothing or guiding webs longitudinally by longitudinally-extending flexible tapes or ba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50Auxiliary process performed during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51Modifying a characteristic of handled material
    • B65H2301/513Modifying electric properties
    • B65H2301/5133Removing electrostatic char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Winding, Rewinding, Material Storage Devices (AREA)
  • Winding Of Webs (AREA)
  • Controlling Rewinding, Feeding, Winding, Or Abnormalities Of Webs (AREA)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 Basic Packing Technique (AREA)
  • Press Drives And Press L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切条带板的圆形张力施加装置含有多 对用于插入相应切条带板的上下循环带和用于让上 下循环带能够旋转并对上下循环带加压的上下压力 施加构件。每个循环带能独立地并成圆形地旋转,其 外表面的摩擦大于其内表面的摩擦。上下压力施加 构件均具有基本上成圆形的横截面。此外,循环带在 厚度方向上具有足够压缩性与复原力,使得在切条带 板上产生由从循环带的压缩应变产生的变形得出的 抗力产生的张力。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用于对切条带板(slit    band    plate-即切开成条状的带板)均匀施加张力的圆型张力施加装置。具体来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校正在一条切条机生产线中将宽的金属带板切成多条带板的过程之后在切条带板中的不均匀张力以及校正在卷收过程中所引起的不均匀张力的圆型张力施加装置。
一般来说,一个宽的带板从横截面看到的形状并不是完全平坦的。在中间较厚,在两边较薄。当该宽带板切成多条带板时,处在中间的切条带板的厚度跟从处在两边的切条带板的厚度是不同的。当这些切条带板卷收在一根心轴上时,绕在心轴上的较厚的切条带板的直径比较薄的切条带板的直径要大一些,在心轴中间的切条带板的卷收速度跟在心轴两边的切条带板的卷收速度不同,因此卷收的各切条带板所受的张力是不均匀的。卷收在心轴端头部份的切条带板就比卷收在心轴中间部份的切条带板要松弛一些。那些切条带板在从心轴上退绕时就会套叠地或椭圆形地变形。切条带板的这样的变形使其退绕、运输成为不可能。
为了防止切条带板松弛地绕在心轴上,常规技术采用一种将张力施加到切条带板上的侧辊张力施加装置或张力缓冲装置。但是,这些张力施加装置还存在其它问题。在前者中,切条带板由于厚度不同而受到不均匀的张紧,而在后者中则是切条带板的表面受到损伤。
在US-3,735,937中,公开了一种不会在切条带板上形成损伤并且能够校正由于切条带板的厚度差异导致的不均匀的卷收张力。US    3,735,937的使用循环带的这种张力施加装置设计成使上下循环带组在一对对置的滑轮之间伸延,每一组循环带沿横向并排排列。切条带板运动通过上下循环带组的外表面之间的“辊隙”。设置在循环带内的压力施加构件将循环带的内表面垂直地推动使循环带压贴着切条带板的两面,循环带跟运动着的切条带板一起轮转。在切条带板上通过由滑移产生的摩擦力产生张力,这个滑动是在循环带的内表面相对于压力施加构件的相对运动中产生的。循环带的外表面的摩擦系数高于其内表面的摩擦系数。采用这样的结构,切条带板就可以在没有循环带滑移以及不会在切条带板上造成损伤的情形下卷收。
在上述的张力施加装置中,伸延在一对滑轮之间的循环带沿一条椭圆形路径成环形转动,亦即,在滑轮之间沿直线路径并在围绕滑轮时沿半圆形路径反复地转动。因此,循环带交替地在其沿着在滑轮之间的直线路径运动时承受直线性变形和其沿着围绕着轮的半圆形路径运动时承受半圆形变形。成环形转动的循环带的抗弯阻力(bending    resistance)是大的。特别是在低张力的薄板的情况下,循环带压在带板上的压力比较小,因此循环带对带板的摩擦力小于循环带的抗弯阻力。这就妨碍了循环带在滑轮之间平稳地循环,导致在带板的表面上造成损伤。此时,循环带的表面也将受到损伤。因此,循环带必须频密地更换。
由于在轮转的循环带内交替地重复承受直线变形与半圆形变形,制造循环带的材料必须是线变形与半圆形,制造循环带的材料必须是柔性的,也就是容易磨损的。因此,由这样的材料制成的循环带必须在比较短的时间间隔内更换。更换多个循环带的工作是费时费事的。在更换过程中,切条带板的卷收工作就要停顿,结果导致卷收工作效率低。
本发明着眼于解决上述的问题,因而其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切条带板的圆型张力施加装置,在此装置中,循环带沿着一条基本上是圆形的路径成圆形转动,在成圆形转动的循环带中不产生抗弯阻力,从而保证了循环带的平稳循环,不会在切条带板的表面上造成损伤,允许使用由低磨损的比较硬的材料制造的循环带,延长了循环带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金属带板的圆型张力施加装置,该装置使用在厚度方向上具有足够的压缩性与复原力、从而通过一个抗力在切条带板上产生一个附加的张力的循环带,该抗力是由在循环带在厚度方向上受到足够的压缩时产生的压缩应变导致的变形而产生的。
为了实现第一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切条带板的圆型张力施加装置,它包含有多对用于插入相应的切条带板的上下循环带。用于让上循环带能够旋转并将压力施加到上循环带上的上压力施加装置、和用于让下循环带能够旋转并将压力施加到下循环带上和下压力施加装置。每个循环带独立地并成圆形地旋转,并且循环带外表面的摩擦大于循环带内表面的摩擦。上下压力施加构件的横截面基本上成圆形。
为了实现第二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上述切条带板的圆型张力施加装置,其中循环带在厚度方向上具有足够的压缩性与稳定性,使通过由滑移产生的摩擦和抗力在切条带板上产生张力,这个滑移是在循环带的内表面相对于上下压力施加装置的相对运动中产生的,这个抗力是由在该循环带在厚度方向上受到足够的压缩时产生的压缩应变导致的变形而产生的。
由这样构造的本发明的工作方式如下。
在切条带板通过一个在上下组的基本上是圆形的循环带之间的“辊隙”以后,分别支承着上下循环带组的上下压力施加构件每个都是基本上圆形的,使之让循环带能够成圆形地转动,同时使其保持基本上成圆形,并将循环带的内表面往外推,以相等的压力推动跟压力施加构件紧密接触的循环带的内表面,并且压力施加构件对跟已跟压力施加构件接触上的循环带接触的切条带板均匀地加压。
在基本上是圆形的循环带上的各点的曲率基本上相等。在沿一个基本上是圆形的轨迹成圆形地转动的循环带内不产生抗弯阻力。循环带通过跟切条带板的摩擦接合被驱动跟运动着的切条带板不产生任何滑移地一起运动。在此情况下,循环带跟运动着的切条带板一起独立地并成圆形地沿一条基本上成圆形的路径转动。通过由滑移产生的摩擦力将张力施加到切条带板上而并不会在其表面上造成损伤,这个滑动发生在循环带的内表面相对于压力施加构件的相对运动中。
在本发明中,由于循环带在厚度方向上具有足够的压缩性与复原力,循环带通过抗力在切条带板上产生一个附加的张力,这个抗力是由在循环带在厚度方向上受到足够的压缩时产生的压缩应变导致的变形而产生的。此张力作用到切条带板上,附加到由摩擦导致的张力上。
本发明将结合附图对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在附图中:
图1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一个主要部份的示意剖视侧面图;
图2示出沿图1的剖切线A-A截取的剖视图;
图3A至3C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原理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的示意侧视图。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一个主要部份的示意剖视侧面图,图2是沿图1的剖切线A-A截取的剖视图。
在图中,一个圆型张力施加装置进行操作以一给定张力对切条带板a进行伸延。该圆型张力施加装置在带板卷收装置(未示出)前面的该切条带板a沿着它运动的路径上。该圆型张力施加装置包含有上、下循环带组,这些循环带1围成基本上圆形的横截面并沿一个基本上是圆形的路径成圆形转动;并包含有上、下压力施加构件3与2,分别支撑着上、下组的循环带1使这些循环带能够成圆形转动同时保持基本上圆形,并向外推靠循环带1的内表面1a。下压力施加构件2将设在下面的循环带1朝上推,而上压力施加构件3则将设在上面的循环带1朝下推。
循环带1沿切条带板a的运动方向设置成使这些循环带可以成圆形转动。这些循环带1沿与切条带板a的运动方向垂直的横向并排地排列。这些循环带1成上、下两组设置,下组设在上组下面。
上下设置的上、下循环带组中的每一根成形成围成基本上圆形的横截面的循环带。上组循环带1放置在横截面呈圆形的并设置在上面的压力施加构件3的外圆周表面上,下组循环带1放置在成对设置的半圆形加压构件4与5的外圆周表面上。该两个半圆形加压构件4与5在结合在一起时形成一个圆形横截面的结构来作为设置在下面的下压力施加构件2。这些这样布置的循环带组可以沿着这些压力施加构件的外表面独立地成圆形转动。
带着循环带1放置在其上的压力施加构件2与3不配备用于成圆形转动循环带1的驱动源。循环带1通过跟运动着的切条带板a的摩擦接合来运动。换句话说,循环带不能自己转动。因此,循环带1除非跟切条带板a接触,否则不能成圆形转动。
基本上成圆形的循环带1的外表面1b跟切条带板a合作来使循环带成圆形转动。循环带1的内表面1a的作用是通过循环带在压力施加构件2与3上滑移时产生的摩擦力使切条带板a张紧。
由于具有这样的不同的功能,基本上是圆形的循环带1的外表面1b由具有比内表面1a的摩擦系数高的摩擦系数的材料制成。因此,循环带1的内表面可以由耐磨损材料、例如具有低摩擦系数的合成树脂材料制成。循环带的外表面可以由具有压缩性与复原力以及高摩擦系数的弹性材料制成。这种类型的材料的具体例子是橡胶或合成树脂。跟常规循环带不同,这种循环带的材料不需要柔软性。因此,可以用诸如一种薄金属板这样的比较硬的、低磨损材料来作为循环带1的背表面材料。另外,可以通过在循环带1的内表面1a上和压力施加构件2与3的滑移表面上涂复润滑剂来将循环带1的内表面1a的摩擦系数降低到低于外表面1b的摩擦系数。
压力施加构件2设置成使其插入多个设置在下面的循环带1内。这样设置的压力施加构件2包括一对上、下半圆形加压构件4与5和一个可膨胀的囊6。半圆形加压构件4与5直接对循环带1的内表面1a加压。插置在上、下半圆形加压构件4与5之间的可膨胀囊6用于将半圆形加压构件4与5压靠着循环带1的内表面1a。
上、下加压构件4与5各具有一个半圆柱形状并具有一个预定长度与高度。两半圆柱形加压构件联结成一个具有圆形横截面的结构的压力施加构件2。在联结时,半圆柱形加压构件的平坦表面相互面对。该结构设置成使其纵向垂直于切条带板a的运动方向并且该结构穿过循环带1。
半圆形加压构件4与5的要跟循环带1的内表面1a接触的表面成形成弧形,而跟插入的可膨胀囊6接触的表面成形成平的。具有这样成形的表面的半圆形加压构件4与5均匀地对沿着横向并排排列的循环带1的内表面1a加压。此外,半圆形加压构件4与5的表面制成相对于循环带1的内表面1a具有低摩擦。
在半圆形加压构件4与5的半圆形外表面上,按给定间距沿圆周设置有多个导带凸出部4a与5a。导带凸出部4a与5a的作用是将沿着横向并排排列的循环带1分隔开。在半圆形加压构件内靠近切条带板a的部位形成有一个冷却水腔室4b,该腔室沿横跨循环带1的方向伸展。
可膨胀囊6夹持成使其垂直地插入在该对上、下半圆形加压构件4与5之间。可膨胀囊6是一个由给定宽度、长度与高度限定的空心囊。可膨胀囊6设置成使其纵向垂直于切条带板a的运动方向,并且穿过横向并排排列的循环带1。可膨胀囊6充有气体或液体的流体。可膨胀囊由其密封性能高到足以防止流体从囊内泄漏出来的材料来制造。这种类型材型的材料是一种具有良好膨胀性能与收缩性能的材料,例如合成树脂。
当可膨胀囊6由于装在其内的流体在压力而膨胀时,它通过流体压力对上下放置的半圆形加压构件4与5的平表面的加压。可膨胀囊6可以通过半圆形加压构件4对切条带板a均匀地加压。当可膨胀囊6内的流体压力发生变化,压靠着半圆形加压构件4的压力即发生变化。因此,可膨胀囊6通过半圆形加压构件4压靠切条带板a的压力可以通过改变可膨胀囊6内的压力来控制。流体可以是诸如空气的气体或诸如油的液体。
在半圆形加压构件4与5的两端上装有其横截面呈U形的接合装置。接合装置7将其间夹有可膨胀囊6的一对上下半圆形加压构件4与5夹持住使之在横截面上看时成基本上圆形。接合装置7的凸出部份7a相应地插入形成在半圆形加压构件5的两端的凹槽内,而其凸出部分7b相应地插入形成在半圆形加压构件4的两端的凹槽4c内。凹槽4c稍为大于接合装置7的凸出部份7b。
压力施加构件3成形成使其横截面呈基本上圆形,并设置成从剖面上看穿过设在上面的循环带1。上压力施加构件3跟下压力施加构件2合作,对运动穿过形成在上下循环带组之间的“辊隙”的切条带板a按相反方向以相等的压力加压,从而对该切条带板a以给定的张力进行伸延。
压力施加构件3的跟循环带1的内表面1a接触的下表面加工调整成使之平行于构成下压力施加构件2的半圆形加压构件4的上表面。具有这样的表面的压力施加构件可以对沿横向并排设置的循环带1的内表面1a均匀地加压。压力施加构件3的下表面加工成使之相对于循环带1的内表面1a具有低的摩擦。
沿横向并排设置的循环带1围绕着其横截面是基本上圆形的压力施加构件3的外周表面独立地转动。压力施加构件3的表面成形成弧形使循环带1能够成圆形围绕该构件平稳地转动。
在压力施加构件3的圆形外表面上按给定间距沿圆周设置多个导带凸出部3a。导带凸出部3a的作用是将沿横向并排排列的循环带1分隔开。在压力施加构件3内的下部份内形成有一个冷却水腔室3b,该腔室沿横跨循环带1的方向伸展。
设置在压力施加构件2的成对的上下半圆形加压构件4与5的两端上的接合装置7固定到水平地设置在压力施加构件2的两侧上的水平支臂8上。压力施加构件2通过水平支臂8支承在圆型张力施加装置的主体上。
压力施加构件3在两端固定到倾斜设置的提举支臂9上。每个提举支臂9的下端可转动地支承在一根轴10上,该轴容纳在一个设置在每一个水平支臂8的第一端上面的一个轴承8a内。缸体11的上端通过一个销跟提举支臂9偶接,而其下端通过一个销跟水平支臂8的第二端偶接。
提举支臂9、轴10与缸体11构成一个用于使压力施加构件3相对于压力施加构件2垂直移动的机构。当缸体11的活塞向上伸展时,每个提举支臂9围绕着轴10向上摆动来打开固定每个提举支臂9上的压力施加构件3。当缸体11的伸出的活塞往回缩时,提举支臂9围绕着轴10向下摆动来闭合固定在每个提举支臂9上的压力施加构件3。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按这样构造的圆型张力施加装置的操作将在下面进行描述。
缸体11的活塞伸出以将提举支臂9向上摆动来打开压力施加构件3。切条带板a被送入形成在相对放置的上下循环带组的外表面之间的辊隙内。缸体11的活塞收缩使提举支臂9向下摆动来闭合压力施加构件3。在切条带板a的馈入过程完成后,将流体充入插入在上下半圆形加压构件4与5之间的可膨胀囊6,从而使囊膨胀。流体通过使用例如一个泵(未示出)强制地充入可膨胀囊6内。
可膨胀囊6在膨胀时对跟其接触着的半圆形加压构件4与5加压。众所周知,压力在流体内任一点都是相等的,可膨胀囊6对半圆形加压构件4与5的跟其接触的全部表面面积以相等压力加压。由于可膨胀囊6在垂直方向上膨胀的结果,半圆形加压构件4的上表面跟循环带1的内表面1a紧密接触。随着半圆形加压构件4被可膨胀囊6的流体压力向上推,循环带1被向上推动,使循环带1的跟半圆形加压构件4紧密接触的外表面1b跟切条带板a的背表面紧密接触。
在循环带1的外表面1b跟切条带板a的背表面紧密接触以后,切条带板a被向上推使上循环带组的外表面1b跟切条带板a的表面紧密接触,从而在切条带板a内引起一个反作用力。结果是,上下循环带组的外表面1b对切条带板a的正反面以相等压力朝相反方向加压。由于压力在可膨胀囊6内的流体内的任一点都相等,压力均匀地施加到切条带板a的两侧的跟上下循环带组的外表面1b紧密接触的全部面积上。
当卷收切条带板a的操作开始,运动着的切条带板a的两面跟循环带1的外表面1b的摩擦接合导致上下循环带组沿一条基本上是圆形的路径循环转动。此时,这些循环带组沿着一个基本上是圆的轨迹成圆形转动。因此,在成圆形转动的循环带上的各点的曲率基本上相同。并且在沿着一个基本上是圆的轨迹成圆形转动的循环带1内不会产生抗弯阻力。因此,循环带1跟运动着的切条带板a一起独立地转动而不带任何滑移。
在循环带1的内表面1a相对于上压力施加构件3与构成下压力施加构件2的半圆形加压构件4与5的相对运动中发生的滑移所产生的摩擦力,亦即压力施加构件3和半圆形加压构件4与5对成圆形转动的循环带1的内表面1a加压而起一种制动作用,在伸展在带板卷收装置与圆型张力施加装置之间的切条带板a中产生张力。所产生的张力可以通过控制在可膨胀囊6内的流体的压力来按要求控制。
图3A至3C是用来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圆型张力施加装置的一个第二实施例的原理的示意图。
第二实施例跟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循环带1的结构。其余部份跟第一实施例的相同,因此其相关的描述在此省略掉。
第二实施例的循环带1在厚度方向上具有足够的压缩性与稳定性。循环带1通过抗力在切条带板a上产生一个外加的张力,这个抗力是由在循环带在厚度方向上受到足够的压缩时产生的压缩应变导致的变形而产生的。这个张力附加地作用在切条带板a上。
在第一实施例的循环带1的情况下,通过在上下循环带组的内表面1a相对于压力施加构件3与半圆形加压构件4与5的相对运动中产生的摩擦在切条带板a上导致的张力T1表示如下:
T1=2(μ·W)(使用数字2是因为张力作用在切条带板a的两面上)
其中μ是循环带1的内表面1a的摩擦系数;
W是压力施加构件3施加的垂直负荷。
由于第二实施例的循环带1在厚度方向上具有足够的压缩性与稳定性,循环带1通过抗力在切条带板a上产生一个外加的张力,这个抗力是由在循环带在厚度方向上受到足够的压缩时产生的压缩应变导致的变形而产生的。这个张力作用在切条带板a上,附加到由摩擦产生的张力上。
第二实施例的循环带1在跟切条带板a的表面紧密接触上以后在厚度方向上被足够地压缩以致变形,如图3A所示。在图中,点A表示每根循环带1受压缩的开始点;点B表示该循环带1受压缩的最高点;点C表示变了形的循环带1复原的完成点。压缩最高点B跟复原完成点C重合。在跟切条带板a接触着的情况下以高速转动的循环带1将循其惯性沿着跟切条带板a的前进方向同样的方向前进。因此,在从点B′至点C′的范围内,在循环带1的内表面1a与压力施加构件3之间产生一个间隙(阴影示出)。
其厚度在从开始点A到压缩最高点B的范围内受到足够压缩的循环带1的压缩程度在朝向压缩最高点B的方向逐渐增大。对应于压缩,有一个反应力f在受压缩与变形的循环带内起作用。因为循环带1基本上是圆形的,所以反应力f朝向循环带1的中心。
在此情况下,在B点上反应力f是垂直于循环带1的方向,没有水平分力。在从点B到开始点A的范围内,反应力f逐渐斜向于循环带1。因此,在这个范围内反应力f含有一个平行于循环带的水平分力f1。所有这些反应力的水平分力f1的总和在切条带板a上产生另一个张力T2。这个张力T2表示如下:
T2=2(W·tanβ)
其中W是由压力施加构件3施加的垂直负荷;
β是总反应力F相对于一个垂直于循环带的平面的倾斜角。
张力T2的算式T2=2(W·tanβ)可以以下列方式得出。
在图3A中,循环带1的圆心以O表示。现在考虑在一个反应力从线OB斜向线OA当中的一个部位θ位置的力的平衡。
假定在角θ位置上的循环带1在厚度方向上的变形为△t,在角θ位置的反应力f是
f=(E·△t)/t
其中E是循环带1在厚度方向上的弹性模量;
t是循环带1的厚度。
变形△t表示如下:
△t=(R+t)-(L/cosθ)
其中R是循环带1的内圆半径;
L是从点B到中心O的长度。
假定在θ角位置反应力f作用在其上的一点上的弧形无限小面积以△s表示,在该点上的无限小面积△s的倾斜角为θ。则反应力的水平分力f1是
f1=(f·△s)·sinθ
其中△s=R·△θ(△θ是在角θ位置的无限小角,见图3B)。
在循环带1跟切条带板a紧密接触的从点A到点B的范围内的总反应力F的水平分力F1是
F1=Σf1
此水平分力F1(=Σf1)就是在切条带板a上再新产生的张力T2。
张力T2是
T2=2F1=2Σf1(使用数字2是因为张力作用在切条带板a的两面上)
在角θ位置的垂直分力f2是
f2=(f·△s)·cosθ
在循环带1跟切条带板a紧密接触的从点A到点B的范围内的总反应力F的垂直分力F2是,
F2=Σf2
总反应力F的垂直分力F2等于垂直负荷W。因此
F2=Σf2=W
关于总反应力相对于一个垂直于循环带1的平面的倾斜角β,可从下式求出:
tanβ=(F1/F2)(见图3C)
将算式重新安排,可得出:
F1=F2·tanβ=W·tanβ
因此,在切条带板a上再新产生的张力T2表示成:
T2=2F1=2(W·tanβ)
在第二实施例中,在切条带板a上产生的总张力T是:
T=T1+T2=2(μ·W)+2(W·tanβ)
tanβ的数值可以以下列方式求出。
在从点A至点B的范围内,在角θ位置的反应力的水平分力F1与垂直分力F2在从0到α的角度范围内进行汇集,如下所示:
F1=Σf1={(R+1)(1-cosα)+L·log(cosα)}·(E·R)/t;
F2=Σf2={(R+1)·sinα-L·α}·(E·R)/t
其中α是在连续中心O至开始点A的连线OA与连接中心O到压缩最高点B的连线OB之间的夹角,点A是循环带1跟切条带板a紧密接触并开始压缩的一点(见图3A)。使用以上的算式,tanβ可以表示如下:
tanβ=(F1/F2)={(R+1)(1-cosα)+L·log(cosα)}/{(R+1)·sinα-L·α}
虽然本发明使用特定的实施例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可以在本发明的精神的范围内进行修改和改进。在上述的实施例中,上循环带组的内表面1a被其横截面基本上是圆的压力施加构件3加压。如有需要,上压力施加构件可以用含有成对的半圆形加压构件4与5的下压力施加构件2来取代。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下循环带组的内表面1a被含有成对的半圆形加压构件4与5的压力施加构件2加压。如有需要,压力施加构件2可以用压力施加构件3来取代。
在圆型张力施加装置的结构中,设置在下面的压力施加构件2可以跟设置在上面的压力施加构件3互换位置。亦即,压力施加构件2设置在上面,而压力施加构件3设置在下面。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可膨胀囊6插入在构成压力施加构件2的半圆形加压构件4与5之间。如有需要,可膨胀囊6可以用能够调节半圆形加压构件4与5之间的距离的螺纹装置来代替。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使用提举支臂9来打开与闭合压力施加构件3,但也可以使用一种按直线运动的平移缸体,如图4所示。
从以上的描述可见,在本发明的圆型张力施加装置中,循环带循环转动并描绘出一条基本上是圆形的路径。在循环带各点上的曲率基本上相等,因此在循环转动的循环带1内不会产生抗弯阻力,保证了循环带的平稳转动。因此,这种圆型张力施加装置可以处理任何类型的薄带板。由于循环带不能平稳地转动以致在切条带板的表面上形成伤痕的不希望出现的情况被解决了。由于循环带的表面弄伤以致循环带必须频密地更换的另一种不希望出现的情况也被防止了。
此外,本发明的圆型张力施加装置可以使用基本上是圆形的循环带。因此,并不需要用柔性(flexible)材料来制造循环带,尽管常规张力施加装置需用这样的材料。在本发明中,可以使用由磨损较低的比较硬的材料制造的循环带,因此延长了循环带的使用寿命,延长了更换循环带的周期。因此,由于频密更换循环导致的降低卷收切条带板中的工作效率的问题消除了。此外,不需要使用分别用于多个循环带的多对滑轮。这将导致制造成本显著降低。
在本发明的圆型张力施加装置中,由于循环带在厚度方向上具有足够的压缩性与复原力,循环带通过抗力在切条带板上产生一个外加的张力,这个抗力是由在循环带在厚度方向上受到足够的压缩时产生的压缩应变导致的变形而产生的。这个张力作用在切条带板上,附加到由摩擦产生的张力上。这样的构造的圆型张力施加装置可以通过一个相当于压缩变形抗力的小压力来产生一个所要求的张力,这个压力比起设计成只利用摩擦阻力来产生所要求的张力的圆型装置的压力要小。因此,循环带的内表面的磨损就降低了,从而延长了循环带的使用寿命。

Claims (9)

1、一种用于切条带板的圆型张力施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含:
多对上下循环带,这些上下循环带用于插入相应的切条带板,每个所述循环带独立地并成圆形地旋转;
一个上压力施加装置,该上压力施加装置用于让该上循环带能够围绕该上压力施加装置旋转并用于将压力施加到该上循环带上,该下压力施加装置的横截面成基本上圆形;和
一个下压力施加装置,该下压力施加装置用于让该下循环带能够围绕该下压力施加装置旋转并用于将压力施加到该下循环带上,该下压力施加装置的横截面成基本上圆形。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带的外表面的摩擦大于所述循环带的内表面的摩擦,使得通过摩擦力在切条带板上产生张力,该摩擦力通过在所述循环带的所述内表面相对于所述上下压力施加装置的相对运动中发生的滑移所产生。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带的所述内表面由金属制成,而所述循环带的所述外表面由橡胶制成。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循环带的所述内表面与所述上下压力施加装置的每个外表面之间设置润滑材料。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带在厚度方向上具有足够的压缩性与复原力,使得通过摩擦力与抗力在切条带板上产生张力,摩擦力通过在所述循环带的所述内表面相对于所述上下压力施加装置的相对运动中发生的滑移所发生,抗力由所述循环带在厚度方向上的压缩应变导致的变形所产生。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力施加装置包含:
一个上半圆形构件;
一个下半圆形构件;和
压力控制装置,该压力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施加到所述循环带上的压力的大小,该压力控制装置插入在该上下半圆形构件之间。
7、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上压力施加装置还包含用于接合该上下半圆形构件的接合装置,该接合装置具有第一与第二凸出部份,
该上半圆形构件在其每个侧表面上具有一个用于容纳该第一凸出部份的第一接合凹槽,
该下半圆形构件在其每个侧表面上具有一个用于容纳该第二凸出部份的第二接合凹槽,
该下半圆形构件的该第二接合凹槽大于该接合装置的该第二接合凸出部份以让该下半圆形构件能够可滑动地朝向切条带板运动。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力施加装置包含:
一个上半圆形构件;
一个下半圆形构件;和
压力控制装置,该压力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施加到所述循环带上的压力的大小,该压力控制装置插入在该上下半圆形构件之间。
9、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下压力施加装置还包含用于接合该上下半圆形构件的接合装置,该接合装置具有第一与第二凸出部份,
该上半圆形构件在其每个侧表面上具有一个用于容纳该第一凸出部份的第一接合凹槽,
该下半圆形构件在其每个侧表面上具有一个用于容纳该第二凸出部份的第二接合凹槽,
该上半圆形构件的该第一接合凹槽大于该接合装置的该第一接合凸出部份以让该上半圆形构件能够可滑动地朝向切条带板运动。
CN94117210A 1993-11-05 1994-10-25 用于切条带板的圆型张力施加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105842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00989/93 1993-11-05
JP300989/1993 1993-11-05
JP30098993 1993-11-05
JP6117538A JP2651891B2 (ja) 1993-11-05 1994-05-06 円形型金属性帯板張力付与装置
JP117538/94 1994-05-06
JP117538/1994 1994-05-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299A true CN1105299A (zh) 1995-07-19
CN1058426C CN1058426C (zh) 2000-11-15

Family

ID=26455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4117210A Expired - Lifetime CN1058426C (zh) 1993-11-05 1994-10-25 用于切条带板的圆型张力施加装置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5454502A (zh)
JP (1) JP2651891B2 (zh)
CN (1) CN1058426C (zh)
DE (1) DE4422217C2 (zh)
FR (1) FR2711978B1 (zh)
GB (1) GB2283478B (zh)
MY (1) MY112108A (zh)
SG (1) SG44648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4948B (zh) * 2009-06-30 2014-07-30 Jdc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带板卷取张力赋予装置的具有切缝的循环环带
WO2018032849A1 (zh) * 2016-08-18 2018-02-22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断带抓捕器的楔形自锁抓捕装置
CN113788363A (zh) * 2021-11-16 2021-12-14 山东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胎圈钢丝收线张紧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11136B1 (en) * 1997-11-26 2001-10-30 Invensys Systems, Inc. Digital flowmeter
IT1317956B1 (it) 2000-05-31 2003-07-21 Fimi Spa Rullo di frenatura per impianti di taglio di nastri metallici instrisce.
EP1380359B1 (en) * 2002-07-02 2007-04-18 Japan Development Consultants, Inc. Tensioning apparatus for a strip coiler
US6860665B2 (en) * 2002-10-28 2005-03-0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assive linear encoder
US7748659B2 (en) * 2006-10-24 2010-07-06 Lincoln Global, Inc. Wire tensioning arrangement
GB0713361D0 (en) * 2007-07-10 2007-08-22 Netafim Ltd Pipe retrieval system
CN101704460B (zh) * 2009-11-24 2011-08-17 施春建 可用于多条收卷的辊式张力站
JP4801788B1 (ja) * 2010-10-07 2011-10-26 株式会社日本開発コンサルタント 多条エンドレスベルト式帯板巻取り張力付与装置
CN102554338A (zh) * 2012-01-06 2012-07-11 浙江天河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铜带纵切机张力装置
CN104338648A (zh) * 2014-09-30 2015-02-11 无锡市东方机器厂有限公司 三辊涨力机组
KR101878872B1 (ko) * 2015-03-20 2018-07-16 제이디씨 가부시키가이샤 슬릿 스트립의 권취 장력 부여 장치
JP6150368B1 (ja) * 2016-09-15 2017-06-21 Jdc株式会社 スリット帯板の巻取り張力付与装置
CN108817527A (zh) * 2018-08-27 2018-11-16 安徽千载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五金机械钢板切割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11285A (en) * 1961-06-19 1963-11-19 Sonoco Products Co Tension device
FR1442337A (fr) * 1965-02-04 1966-06-17 Somenor Soc Metallurg Du Nord Dispositif de tension à l'enroulement simultané de bandes multiples de feuillard refendu à partir d'une bande unique en déroulement
DE1273294B (de) * 1965-04-17 1968-07-18 Demag Ag Vorrichtung zur Bremsung von bandfoermigem, insbesondere in Streifen unterteiltem Walzgut
FR2079762A5 (zh) * 1970-02-12 1971-11-12 Plantard Bernard
US3735937A (en) * 1971-02-08 1973-05-29 B Plantard Continuous sheet slitting mills
FR2221008A5 (zh) * 1973-03-05 1974-10-04 Comec Const Meca Creil
JPS56136748A (en) * 1980-12-23 1981-10-26 Nippon Kaihatsu Consultant:Kk Tension applying apparatus for band steel
DE3563945D1 (en) * 1985-03-16 1988-09-01 Norbert Umlauf Device for feeding or braking metal strips
JPH0252844A (ja) * 1988-08-16 1990-02-22 Sumikura Ind Co Ltd エアー式ベルトプライドル
DE3916289A1 (de) * 1989-05-19 1990-11-22 Norbert Umlauf Geruest zum ziehen oder bremsen von baendern
US5265817A (en) * 1989-11-08 1993-11-30 Auxmet Braking device for continuous slitted bands
FR2654024B1 (fr) * 1989-11-08 1995-04-14 Auxmet Perfectionnements apportes aux installations de refendage de bandes.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4948B (zh) * 2009-06-30 2014-07-30 Jdc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带板卷取张力赋予装置的具有切缝的循环环带
WO2018032849A1 (zh) * 2016-08-18 2018-02-22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断带抓捕器的楔形自锁抓捕装置
CN113788363A (zh) * 2021-11-16 2021-12-14 山东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胎圈钢丝收线张紧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SG44648A1 (en) 1997-12-19
DE4422217C2 (de) 1999-03-11
JP2651891B2 (ja) 1997-09-10
GB2283478B (en) 1998-06-03
FR2711978B1 (fr) 1997-04-18
CN1058426C (zh) 2000-11-15
US5454502A (en) 1995-10-03
JPH07171623A (ja) 1995-07-11
DE4422217A1 (de) 1995-05-11
MY112108A (en) 2001-04-30
GB9412717D0 (en) 1994-08-17
GB2283478A (en) 1995-05-10
FR2711978A1 (fr) 1995-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426C (zh) 用于切条带板的圆型张力施加装置
CN1766952A (zh) 片材张紧夹具
JP6640234B2 (ja) 円筒状の取り付け可能な回転スリーブ
CN1655696A (zh) 棒状物品成形装置
CN113263306A (zh) 一种活塞空压机泵头组装机械及组装方法
CN206335753U (zh) 一种输送带生产线的夹持机构
JP4428592B2 (ja) 密着巻バネ式伸縮アクチュエータ
CN114273464B (zh) 一种矫直设备
CN201592916U (zh) 送带机构
US20220250307A1 (en) Film application apparatus and film application method
CN211464369U (zh) 一种修复泵筒扁点用装置
CN212042114U (zh) 一种折弯机的气压式板件固定机构
CN208944994U (zh) 一种用于加工异形筘片的冲压模具
CN110341220B (zh) 一种成型机胎肩垫胶导正装置
CN206028404U (zh) 高强度薄板滚弯机
KR101999370B1 (ko) 블라인드 원단의 압착장치
KR100466234B1 (ko) 타이어용 스티쳐의 구조
CN104249544B (zh) 气泡去除装置
CN210788715U (zh) 一种卷板机辅助固定装置
CN215704973U (zh) 一种靠垫生产用的印花装置
CN214191784U (zh) 一种平板型物料进料输送系统和加工作业设备
CN113173378A (zh) 一种用于纸盒传送的链条传送机构的驱动机构
CN218286812U (zh) 一种压平机用调节装置
CN114029432B (zh) 一种胎圈钢丝缠绕机绕丝支架
CN220390360U (zh) 一种amoled柔性屏用封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41025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