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25473A - 车钩用吊挂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钩用吊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25473A
CN110525473A CN201910940054.9A CN201910940054A CN110525473A CN 110525473 A CN110525473 A CN 110525473A CN 201910940054 A CN201910940054 A CN 201910940054A CN 110525473 A CN110525473 A CN 1105254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pler
elastic component
draft gear
support base
h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4005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25473B (zh
Inventor
陆青松
杨文栋
勾洪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Qingdao Sifang Rolling Stock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Qingdao Sifang Rolling Stock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Qingdao Sifang Rolling Stock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Qingdao Sifang Rolling Stock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4005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2547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254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254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254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254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GCOUPLINGS; DRAUGHT AND BUFFING APPLIANCES
    • B61G11/00Buffers
    • B61G11/10Buffers with combined rubber and metal spr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GCOUPLINGS; DRAUGHT AND BUFFING APPLIANCES
    • B61G7/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 B61G7/08Adjustable coupling he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GCOUPLINGS; DRAUGHT AND BUFFING APPLIANCES
    • B61G9/00Draw-gear
    • B61G9/04Draw-gear combined with buffing applian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钩用吊挂装置,安装于车钩缓冲装置与车体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元件,包括支撑座,所述车钩缓冲装置安装在支撑座上,所述支撑座可安装至车体;垂直恢复机构,安装在支撑座和车钩缓冲装置之间,且位于支撑座和车钩缓冲装置垂直方向的下侧,包括第一弹性元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在车钩缓冲装置相对支撑座发生垂直向下位移时被压缩;水平恢复机构,安装在支撑座和车钩缓冲装置之间,且位于支撑座和车钩缓冲装置水平方向的单侧,包括第二弹性元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在车钩缓冲装置相对支撑座发生水平偏转时被压缩。车钩用吊挂装置占用空间小,调节简单,方便拆卸,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钩吊挂装置占用空间大,调节复杂的问题。

Description

车钩用吊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钩用吊挂装置。
背景技术
车钩是用来实现机车和车辆或车辆和车辆之间的连挂,传递牵引力及冲击力,并使车辆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的车辆部件。车钩上安装有吊挂装置,此装置使得车钩位置保持在水平平面且方向保持对中,确保列车在连挂过程中不需人工干预。
为保证使用过程中车钩的状态,会为车钩吊挂装置配置调节功能单元。目前,现有的车钩吊挂装置包括水平对中装置和垂向高度调节装置。
其中,水平对中装置用于调节车钩吊挂装置的横向对中性,避免在转弯等情况下,车钩缓冲装置的横向摆动影响车钩缓冲装置性能。现有技术中,水平对中装置一般包括双侧对中装置,对称安装在车钩缓冲装置的两侧,当车钩缓冲装置向一侧倾斜时,倾斜侧的水平对中装置发挥作用,促使车钩缓冲装置向中心恢复。对中装置多采用气缸活塞式结构。气缸活塞装置通过弹性原件、液体或气体压力的往复运动,提供恢复力,保证车钩缓冲装置的对中性。
例如,公开号为CN105026239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左右两侧对称设置的连接器定位装置,其中,连接器定位装置包括气缸,气缸被构造为通过压缩流体的方式。这种车钩对中装置存如下缺陷:需要双侧安装,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安装调试不方便。
为了保证使用过程中车钩的垂向状态,避免车钩过渡低头,车钩吊挂装置通常还会配置垂向调节机构。现有技术中,垂直方向调节装置一般为垂向放置的弹性支撑元件,通过调节支撑架上的可调螺栓,使得橡胶支撑块被压缩或自由伸长,调节车钩的水平高度。
例如,公开号为CN105083318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车钩弹簧垂向支撑装置,该装置包括该垂向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台、支撑杆、支撑弹簧,支撑弹簧安装在支撑杆上,支撑弹簧相对缓冲器垂直设置。当车钩翘头、低头或摆头时,需要调节支撑弹簧的相对压缩量,以改善车钩的垂向角度。
现有的吊挂装置由于支撑车钩高度的弹性元件采用垂向方式,占用较大的纵向空间,使得车钩吊挂装置结构复杂,同时,还存在调节麻烦,拆卸困难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调节效果好的车钩用吊挂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车钩吊挂装置,安装于车钩缓冲装置与车体之间,包括:
支撑元件,包括支撑座,所述车钩缓冲装置安装在支撑座上,所述支撑座可安装至车体;
垂直恢复机构,安装在支撑座和车钩缓冲装置之间,且位于支撑座和车钩缓冲装置垂直方向的下侧,包括第一弹性元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在车钩缓冲装置相对支撑座发生垂直向下位移时被压缩;
水平恢复机构,安装在支撑座和车钩缓冲装置之间,且位于支撑座和车钩缓冲装置水平方向的单侧,包括第二弹性元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在车钩缓冲装置相对支撑座发生水平偏转时被压缩。
作为优选,所述水平恢复机构包括:
壳体;
第一力传递元件:插入壳体,可相对壳体运动;
第二力传递元件:包括一腔体,活动设置在壳体内,包括开口端;所述第一力传递元件进一步插入腔体内,在第一力传递元件相对穿出腔体开口端的方向上与腔体间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运动限定结构,可在第一力传递元件受压力时相对腔体运动,并在壳体受拉力时与腔体连动;
第二弹性元件:设置在壳体内,被限制设置于第一力传递元件和第二力传递元件之间,可在第一力传递元件受压力或第二力传递元件受压力时被压缩;
所述第一力传递元件与支撑座轴接,所述壳体与车钩缓冲装置轴接;
或,
所述第一力传递元件与车钩缓冲装置轴接,所述壳体与支撑座轴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力传递元件包括:
力传递杆;
第一轴套:套装在力传递杆上,位于壳体内,沿第一轴套的外壁设置有第一凸出结构;
所述第二弹性元件位于第一凸出结构和第二力传递元件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力传递杆上设置有第一限制件,所述第一限制件位于第一轴套的外侧,可插入或穿出壳体。
作为优选,沿腔体的外壁设置有第二凸出结构,所述第二弹性元件位于第二凸出结构和第一力传递元件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水平恢复机构进一步包括第二轴套,被设置与腔体第二凸出结构朝向第一轴套的一侧;所述第二轴套的槽口为楔形槽口,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端部卡在楔形槽口内。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包括弹性件和弹性件安装结构;
所述支撑元件包括第一弹性件安装端,所述车钩缓冲装置包括第二弹性件安装端,第一弹性件安装端和第二弹性件安装端横向间隔设置,第一弹性元件经弹性件安装结构安装在第一弹性件安装端和第二弹性件安装端之间;
弹性件平行车钩缓冲装置轴线的方向安装。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件沿第二弹性件安装端向第一弹性件安装端的方向,截面面积逐渐减小。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件安装结构包括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安装至第一弹性件安装端,第二隔板安装至第二弹性件安装端,所述弹性件分别连接至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件为橡胶,所述橡胶与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硫化为一体结构。
较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主要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出的车钩用吊挂装置包括水平恢复机构和垂直恢复机构。
其中,水平恢复机构采用单侧设置,可在车钩缓冲装置发生双侧水平偏转的情况下均产生恢复作用,节省了部件,简化了结构;
垂直恢复机构将常规的垂直方向水平调节装置改为横向水平调节装置,可通过弹性件的变形及回复力自适应解决车钩垂向角度变化的问题,横向调节占用空间小,调节简单,方便拆卸,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钩吊挂装置占用空间大,调节复杂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车钩用吊挂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车钩用吊挂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缓冲恢复元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水平恢复机构在车钩缓冲装置应用结构示意图(未发生摆动);
图5为水平恢复机构应用于车钩缓冲装置第一种实施结构示意图(向左摆动);
图6为水平恢复机构应用于车钩缓冲装置第一种实施结构示意图(向右摆动);
图7为水平恢复机构应用于车钩缓冲装置第二种实施结构示意图(向左摆动);
图8为水平恢复机构应用于车钩缓冲装置第二种实施结构示意图(向右摆动);
图9为垂直恢复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垂直恢复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车钩吊挂装置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车钩,101-钩尾销
2-缓冲器,201-吊耳;
3-支撑座,301-轴,302-吊耳;
4-壳体,401-壳体开口端,402-连接杆;
5-腔体,501-腔体开口端,502-第二凸出结构;
6-弹簧;
7-力传递杆,701-凸出结构;
8-第一轴套,801-凸出结构;
9-螺栓,10-第二轴套,11-垫片,12-垫片,13-螺栓,14-弹性件;
15-第二隔板,1501-螺栓孔;
16-第一隔板,17-凸出轴,18-支撑板,19-支撑垫,20-插装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在”,“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垂直”、“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车钩缓冲装置是属于车辆缓冲系统,包括车钩1、缓冲器2等,其中,车钩1用于车辆间的连挂,缓冲器2用于缓冲列车行驶过程中的冲击能量。车钩用吊挂装置,用于车钩缓冲装置的安装,并保证车钩缓冲装置在垂向水平度。
一种车钩用吊挂装置,安装于车钩缓冲装置与车体之间,结构参考图1和图2,包括:
支撑元件,包括支撑座3,车钩缓冲装置安装在支撑座3上,支撑座3可安装至车体;车钩缓冲装置包括车钩1和缓冲器2,车钩缓冲装置通过末端的钩尾销101与支撑座轴301轴接,车钩缓冲装置相对支撑座3形成一种相对可摆动的结构;车辆行驶过程中,车钩缓冲装置相对车体的这种摆动,偏离车辆的中心轴线,影响车钩缓冲装置的缓冲作用;
垂直恢复机构,安装在支撑座3和车钩缓冲装置之间,且位于支撑座3和车钩缓冲装置垂直方向的下侧,包括第一弹性元件,第一弹性件在车钩缓冲装置相对支撑座3发生垂直向下位移时被压缩;
水平恢复机构,安装在支撑座3和车钩缓冲装置之间,且位于支撑座3和车钩缓冲装置水平方向的单侧,包括第二弹性元件,第二弹性件在车钩缓冲装置相对支撑座3发生水平偏转时被压缩。水平恢复机构可以在车钩缓冲装置相对车钩缓冲装置中心轴线双侧摆动时,均产生恢复作用,使车钩缓冲装置恢复水平对中。
本发明中,水平恢复机构包括缓冲恢复元件,缓冲恢复元件的具体结构如下,参考图3。
壳体4:包括一个开口端401,与开口端401相对的一端设置有一连接杆402;
第一力传递元件:经壳体开口端401插入壳体4,可相对壳体4运动;
第二力传递元件:包括一腔体5,腔体5包括一个开口端501;腔体5活动设置在壳体4内,位于壳体开口端401相对的一端,第一力传递元件进一步插入腔体5内,在第一力传递元件相对穿出腔体开口端501的方向上与腔体5间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运动限定结构,这种结构使得第一力传递元件受拉压力相对腔体5运动,并在壳体4受拉力时与腔体5连动;腔体5与壳体4之间设置有垫片11,用于缓冲运动过程中腔体5与壳体4之间的撞击;
第二弹性元件:设置在壳体4内,位于第一力传递元件和第二力传递元件之间,可在第一力传递单元或第二力传递元件与壳体之间产生相对运动的过程中被压缩。本实施例用采用的为弹簧6。
缓冲恢复元件通过如下两种实施结构安装到车钩缓冲装置和支撑座3之间。
第一力传递元件与支撑座3轴接,壳体4与车钩缓冲装置轴接;
或,
第一力传递元件与车钩缓冲装置轴接,壳体4与支撑座3轴接。
为了解决缓冲恢复机构安装的问题,在缓冲器2壳体上设置有吊耳201,支撑座3上设置有吊耳302,第一力传递元件和第二力传递元件连接至相应的吊耳。第一力传递元件的末端与和连接杆402被安装至相应的吊耳处。吊耳轴接式的安装结构,保证缓冲恢复机构至少具有两个方向的自由度,不限制车钩横向和垂向摆动。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结构,第一力传递元件的结构如下。可结合参考图4至图8。
力传递杆7;
第一轴套8:套装在力传递杆7上,位于壳体4内,沿第一轴套8的外壁设置有第一凸出结构801;第一轴套8和壳体4之间设置有垫片12,用于缓冲第一轴套8和壳体4之间运动过程中的碰撞;
弹簧6位于第一凸出结构801和第二力传递元件之间。
第一轴套8可以加工为与力传递杆7一体化的结构,也可以通过套装的方式活动安装在力传递杆7上。如果采用活动安装的方式,需要考虑第一轴套8的定位问题。更进一步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力传递杆7上设置第一限制件,第一限制件位于壳体的开口端,第一轴套8的外侧,可插入或传输所述开口端。第一限制件也可以加工为与力传递杆7一体化的结构,其可以限制第一轴套8向外侧的运动。
本实施例中,力传递杆7为螺纹杆,第一限制件为安装在螺纹杆上的螺栓9。可旋动旋动螺栓9,相对调整螺栓9在螺纹杆上的位置,进而可辅助调整第一轴套8在力传递杆7上的相对位置,实现调整压缩能力。具体说,相对向壳体4内侧调整螺栓9位置时,可增加弹簧6的预压缩力,相对向壳体4外侧调整螺栓9的位置时,可降低弹簧6的预压缩力。
更进一步的,壳体开口端401的内径小于第一轴套8上第一凸出结构的外径。具体说,壳体开口端401形成一种向内径方向凸出的结构,这种结构可以使壳体开口端401限制第一轴套8的运动,保证弹簧6顺利被压缩。
力传递杆7上进一步设置有第二限制结构,第二限制结构位于腔体5的内侧,腔体开口端501形成朝向其内径方向的凸出结构701,以使第二限制结构与腔体开口端501形成止动结构。
此外,为了形成一个稳定的对弹簧6的压缩结构,沿腔体5的外壁设置有第二凸出结构502,弹簧6位于第二凸出结构502和第一凸出结构801元件之间。同时,从图1可见,弹簧6进一步套在第一轴套8和腔体5的外壁上,这具有固定作用,避免弹簧6活动。
为了进一步固定弹簧6,缓冲恢复单元进一步包括第二轴套10,被设置与腔体第二凸出结构502朝向第一轴套8的一侧;第二轴套10的槽口为楔形槽口,弹簧6的端部卡在楔形槽口内,槽口固定弹簧6。
车钩吊挂装置的水平调整工作原理如下。
以第一力传递元件与支撑座3轴接,第二力传递元件与车钩缓冲装置轴接为例来说明。
力传递杆7与支撑座3的吊耳302轴接;壳体4的末端设置与一段连接杆402,与缓冲器2壳体的吊耳201轴接。
参考说明书附图所示的方向,以车钩缓冲装置的轴向(长度方向)为标准,从支撑座3向车钩缓冲装置的方向观察,车钩水平复位机构被安装在车钩缓冲装置的左侧,右侧不安装。
当车钩缓冲系统受到外力作用向左侧偏转时,力传递杆7和吊耳302之间、壳体4和吊耳201之间产生相对转动,车钩缓冲装置向左偏离对中位置。外力(压缩力)经吊耳201传递到壳体4,壳体4进一步将外力传递至腔体5,此时腔体5将推动弹簧6向第一轴套8的方向运动。当第一轴套8运动到与力传递杆7上的第一限制件螺栓9接触时,第一轴套8被止动,但腔体5受外力作用将进一步向第一轴套8的方向运动,压缩弹簧6。弹簧6被压缩后,产生反弹力,反弹力经腔体5传递作用壳体4并进一步作用到车钩缓冲装置,从而使得车钩缓冲装置恢复到对中位置。
当车钩缓冲系统受到外力作用向右侧偏转时,力传递杆7和吊耳302之间、壳体4和吊耳201之间产生相对转动,车钩缓冲装置向右偏离对中位置。外力(拉伸力)经吊耳201传递到壳体4,壳体4被拉动转动,壳体4将外力传递之第一轴套8,使第一轴套8始终保持在与壳体4底部接触的状态,并向腔体5的方向压缩弹簧6。当力传递杆7上的端部与腔体5的端口之间接触时,腔体5的运动被限制。第一轴套8继续向腔体5方向运动,压缩弹簧6。弹簧6被压缩后,产生反弹力,反弹力经第一轴套8传递作用到壳体4并进一步作用到车钩缓冲装置,从而使得车钩缓冲装置恢复到对中位置。
由于缓冲恢复元件可以在第一力传递元件和第二力传递元件受力时均可以产生恢复作用,所以本发明提供的缓冲恢复元件沿车钩缓冲装置相对车体的水平摆动方向被安装在车钩缓冲装置的单侧。这种结构较现有技术中的结构,可以节省缓冲恢复元件的安装数量,并保证对中恢复效果。
上述水平对中调节机构可被安装在支撑座3和车钩缓冲装置的右侧,原理同上,不再赘述。
上述水平对中调节机构的安装方向可以倒转,即将力传递杆7安装到车钩缓冲装置,将壳体4安装到支撑座3。工作原理同上,不再赘述。
本发明中,垂直恢复机构的具体结构如下,参考图1、图2,以及图10,图11,包括:
第一弹性单元,包括弹性件14和弹性件安装结构;
支撑元件包括第一弹性件安装端,车钩缓冲装置包括第二弹性件安装端,第一弹性件安装端和第二弹性件安装端横向间隔设置,弹性件14经弹性件安装结构安装在第一弹性件安装端和第二弹性件安装端之间。
具体说,第一弹性件安装端为靠近车体侧的一端,第二弹性件安装端为靠近车钩缓冲装置的一端,第一弹性件安装端和第二弹性件安装端横向间隔,为弹性件14提供了一个横向的安装空间。此处所述的横向,是指车钩缓冲装置延伸的方向,也可以理解为车钩缓冲装置的长度方向。
而这种横向安装结构,可以是平行地面或不平行地面的。作为一种最优的实施结构,弹性件14平行车钩缓冲装置轴线的方向安装。也就是说,使弹性件14的弹性变形方向平行地面。这种安装结构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省安装空间,也可以实现最优的弹性止动及回弹效果。
弹性件14横向安装的结构,在车钩缓冲装置垂向向下低头时,横向压缩弹性件14,弹性件14产生一个回弹性,可抑制车钩缓冲装置的向下低头。横向安装结构,有效利用了车钩缓冲单元和支撑座3之间的间隙,可节省安装空间。
以下,提供两种弹性单元靠近支撑元件的一侧的安装结构。
第一种安装方式,参考图1和图2。
第一弹性件安装端位于支撑座轴301上,弹性件14直接与轴301连接,可随轴5转动。现有技术中,车钩钩尾销6也是安装在支撑座3内的轴301上的,本申请对现有技术中支撑座轴3做了加长设计,使轴301较多的穿过轴孔,弹性件14安装在轴301的延长部上。这种结构的有点在于,弹性件14与车钩缓冲装置以及轴的转动是同步的,弹性件14不会限制车钩缓冲装置的转动。
第二种安装方式,参考图11。
第一弹性件安装端位于支撑座3上,弹性件14被连接至支撑座3。在支撑座3上加工出一个可供凸出轴17穿过的插装部20,这种结构,由于支撑座3是固定安装到车体上的,弹性件14安装后,不可转动,会限制车钩缓冲装置相对安装座的转动,但仍然可以起到垂向运动缓解和支撑效果。相比第一种安装方式,这种安装方式的技术效果相对较弱。
以下,将详述弹性单元的结构。
前文已述,弹性单元包括弹性件14,起缓解垂向运动,保持车钩缓冲装置垂向水平姿态的效果;还包括弹性件安装结构,用于将弹性件14安装到支撑座3和车钩缓冲装置。
弹性件安装结构包括第二隔板15,弹性件14与第二隔板15连接,第二隔板15安装至第二弹性件安装端,第二隔板15作为弹性件14的支撑结构,第二隔板15上设置有螺栓孔1501,通过螺栓等形式的固定件安装到车钩缓冲装置。弹性件14可采用橡胶,橡胶直接与第二隔板15硫化为一体,结构稳定。
弹性件14也可以采用弹簧等,直接与第二隔板15安装即可。
作为进一步优化,弹性件14安装结构还包括第一隔板16,弹性件14安装在第一隔板16和第二隔板15之间,第一隔板16安装至第一弹性件安装端。具体说,第一隔板16上设置有一个凸出轴17,该凸出轴17可被安装至支撑座轴301相应的轴孔;或者,安装至支撑座3上用于安装弹性件的安装结构。
与第二隔板15的作用相似,第一隔板16也作为弹性件的支撑结构,第一隔板16端通过螺栓等固定件安装到支撑座3或者轴。橡胶可以直接与第二隔板15和第一隔板16硫化为一体。
作为进一步优化,由于弹性件14靠近车钩缓冲装置的安装侧,是受力侧,为了保证弹性单元结构的稳定性,弹性件14沿第二弹性件安装端向第一弹性件安装端的方向,截面面积逐渐减小。若采用橡胶块,可以将橡胶块设计为一个梯形或锥台形的结构,端面积较大的一侧朝向第二弹性件安装端。
作为进一步优选,弹性件14安装结构包括支撑件,支撑件的作用是将实现弹性单元与车钩缓冲装置一侧的配合安装。第二弹性件安装端位于支撑件上,支撑件安装到车钩缓冲装置,具体安装到缓冲器2上。
本实施例中,支撑件具体包括支撑板18和设置于支撑板18两侧的支撑垫19,支撑板18用于对缓冲器2起到主要支撑作用,支撑垫19起辅助支撑作用,用于巩固支撑效果。
由于不同型号的车钩缓冲装置的尺寸会存在差异,导致对支撑件支撑点的位置有不同的要求,进一步做如下设计。支撑板18与车钩缓冲装置之间为非固定连接,具体说,将支撑件设计为与车钩缓冲装置可配合的结构,例如,缓冲器壳体为圆柱体,将支撑件设计为一个具有与缓冲器壳体配合的槽型结构,支撑件支撑缓冲器壳体。支撑板18与第二隔板15之间通过可调节螺栓13连接,所述可调螺栓的调节端位于支撑件一侧。
上述车钩用吊挂装置,可被应用于各种类型的车钩缓冲装置。采用该车钩吊挂装置,单此安装,可以提高车钩缓冲装置的垂向水平保持性能,可减小占用空间,同时,通用性好,可方便移植到各种类型的车钩系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车钩用吊挂装置,安装于车钩缓冲装置与车体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元件,包括支撑座,所述车钩缓冲装置安装在支撑座上,所述支撑座可安装至车体;
垂直恢复机构,安装在支撑座和车钩缓冲装置之间,且位于支撑座和车钩缓冲装置垂直方向的下侧,包括第一弹性元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在车钩缓冲装置相对支撑座发生垂直向下位移时被压缩;
水平恢复机构,安装在支撑座和车钩缓冲装置之间,且位于支撑座和车钩缓冲装置水平方向的单侧,包括第二弹性元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在车钩缓冲装置相对支撑座发生水平偏转时被压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钩用吊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恢复机构包括:壳体;
第一力传递元件:插入壳体,可相对壳体运动;
第二力传递元件:包括一腔体,活动设置在壳体内,包括开口端;所述第一力传递元件进一步插入腔体内,在第一力传递元件相对穿出腔体开口端的方向上与腔体间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运动限定结构,可在第一力传递元件受压力时相对腔体运动,并在壳体受拉力时与腔体连动;
第二弹性元件:设置在壳体内,被限制设置于第一力传递元件和第二力传递元件之间,可在第一力传递元件受压力或第二力传递元件受压力时被压缩;
所述第一力传递元件与支撑座轴接,所述壳体与车钩缓冲装置轴接;
或,
所述第一力传递元件与车钩缓冲装置轴接,所述壳体与支撑座轴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钩用吊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力传递元件包括:
力传递杆;
第一轴套:套装在力传递杆上,位于壳体内,沿第一轴套的外壁设置有第一凸出结构;
所述第二弹性元件位于第一凸出结构和第二力传递元件之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钩用吊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力传递杆上设置有第一限制件,所述第一限制件位于第一轴套的外侧,可插入或穿出壳体。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钩用吊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沿腔体的外壁设置有第二凸出结构,所述第二弹性元件位于第二凸出结构和第一力传递元件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钩用吊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恢复机构进一步包括第二轴套,被设置与腔体第二凸出结构朝向第一轴套的一侧;所述第二轴套的槽口为楔形槽口,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端部卡在楔形槽口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钩用吊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包括弹性件和弹性件安装结构;
所述支撑元件包括第一弹性件安装端,所述车钩缓冲装置包括第二弹性件安装端,第一弹性件安装端和第二弹性件安装端横向间隔设置,第一弹性元件经弹性件安装结构安装在第一弹性件安装端和第二弹性件安装端之间;
弹性件平行车钩缓冲装置轴线的方向安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钩用吊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沿第二弹性件安装端向第一弹性件安装端的方向,截面面积逐渐减小。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钩用吊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安装结构包括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安装至第一弹性件安装端,第二隔板安装至第二弹性件安装端,所述弹性件分别连接至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连接。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钩用吊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橡胶,所述橡胶与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硫化为一体结构。
CN201910940054.9A 2019-09-30 2019-09-30 车钩用吊挂装置 Active CN1105254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40054.9A CN110525473B (zh) 2019-09-30 2019-09-30 车钩用吊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40054.9A CN110525473B (zh) 2019-09-30 2019-09-30 车钩用吊挂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25473A true CN110525473A (zh) 2019-12-03
CN110525473B CN110525473B (zh) 2024-02-13

Family

ID=686714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40054.9A Active CN110525473B (zh) 2019-09-30 2019-09-30 车钩用吊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25473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79353A (zh) * 2019-12-06 2020-04-10 株洲春华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空中轨道车辆的自动连接车钩
CN110979354A (zh) * 2019-12-06 2020-04-10 株洲春华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空中轨道车辆的自动连接与脱钩方法
CN113619638A (zh) * 2021-09-07 2021-11-09 常兵 一种用于机车牵引连接的车钩缓冲装置
CN113696931A (zh) * 2021-07-29 2021-11-26 港铁(苏州)轨道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铁路货车车钩支撑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060775A1 (fr) * 1981-03-12 1982-09-22 RAIL CHIMIE Société Anonyme Dispositif combiné d'attelage et de tamponnement d'un véhicule ferroviaire
EP0168581A1 (de) * 1984-06-08 1986-01-22 Knorr-Bremse Ag Abstütz- und Zentriervorrichtung für selbsttätige Zugkupplungen von Schienenfahrzeugen
CN101879906A (zh) * 2010-06-29 2010-11-10 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密接式车钩的吊挂装置
EP2322403A2 (de) * 2009-11-13 2011-05-18 Schwab Verkehrstechnik AG Automatische Kupplung für Schienenfahrzeuge mit Seitenpuffern
CN203793361U (zh) * 2014-04-09 2014-08-27 南车二七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铁路车辆用胶泥环簧组合式缓冲器
CN105083318A (zh) * 2015-09-28 2015-11-25 青岛思锐科技有限公司 车钩弹簧垂向支撑装置
CN106274960A (zh) * 2016-08-31 2017-01-04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折叠式车钩的锁定装置、折叠式车钩及其锁定方法
CN109305186A (zh) * 2018-09-27 2019-02-05 湖北时瑞达重型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铸造式小车钩
CN210971088U (zh) * 2019-09-30 2020-07-10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车钩用吊挂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060775A1 (fr) * 1981-03-12 1982-09-22 RAIL CHIMIE Société Anonyme Dispositif combiné d'attelage et de tamponnement d'un véhicule ferroviaire
EP0168581A1 (de) * 1984-06-08 1986-01-22 Knorr-Bremse Ag Abstütz- und Zentriervorrichtung für selbsttätige Zugkupplungen von Schienenfahrzeugen
EP2322403A2 (de) * 2009-11-13 2011-05-18 Schwab Verkehrstechnik AG Automatische Kupplung für Schienenfahrzeuge mit Seitenpuffern
CN101879906A (zh) * 2010-06-29 2010-11-10 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密接式车钩的吊挂装置
CN203793361U (zh) * 2014-04-09 2014-08-27 南车二七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铁路车辆用胶泥环簧组合式缓冲器
CN105083318A (zh) * 2015-09-28 2015-11-25 青岛思锐科技有限公司 车钩弹簧垂向支撑装置
CN106274960A (zh) * 2016-08-31 2017-01-04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折叠式车钩的锁定装置、折叠式车钩及其锁定方法
CN109305186A (zh) * 2018-09-27 2019-02-05 湖北时瑞达重型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铸造式小车钩
CN210971088U (zh) * 2019-09-30 2020-07-10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车钩用吊挂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79353A (zh) * 2019-12-06 2020-04-10 株洲春华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空中轨道车辆的自动连接车钩
CN110979354A (zh) * 2019-12-06 2020-04-10 株洲春华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空中轨道车辆的自动连接与脱钩方法
CN113696931A (zh) * 2021-07-29 2021-11-26 港铁(苏州)轨道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铁路货车车钩支撑装置
CN113619638A (zh) * 2021-09-07 2021-11-09 常兵 一种用于机车牵引连接的车钩缓冲装置
CN113619638B (zh) * 2021-09-07 2022-07-29 株洲中车特种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机车牵引连接的车钩缓冲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25473B (zh) 2024-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25473A (zh) 车钩用吊挂装置
JP6340144B2 (ja) 連結器のための垂直バネ支持装置
CN205971356U (zh) 拉力/撞击缓冲装置
RU2471664C2 (ru) Высокомощный выравнивающий шарнир с качающейся плитой
CN104401348A (zh) 一种铁路车辆及其钩缓装置
CN210971088U (zh) 车钩用吊挂装置
CN104192159B (zh) 车轴齿轮箱吊挂
CN109898666B (zh) 一种减震钢结构立柱
CN210554853U (zh) 缓冲恢复元件及车钩用吊挂装置
CN202046386U (zh) 半挂车悬浮式牵引装置
CN109017860B (zh) 集成式缓冲吸能装置及轨道车辆
JP4732486B2 (ja) 鉄道車両用胴受装置
CN207028756U (zh) 一种汽车自动悬挂装置
CN202955172U (zh) 减震器
CN102358359A (zh) 一种强减振型汽车驾驶室后悬置装置
CN210941769U (zh) 一种悬挂式prt车辆的车钩装置
CN203920388U (zh) 一种悬置抗扭拉杆用小衬套及悬置抗扭拉杆
CN201902494U (zh) 后减震器
CN217496134U (zh) 一种用于火车车钩的辅助连挂装置
CN206068123U (zh) 一种系留绳减震装置及系留浮空器系统
CN210977463U (zh) 一种煤矿用采煤机用减震装置
CN206703924U (zh) 一种汽车左前发动机悬置
CN209191966U (zh) 一种铁路机车、车辆用牵引缓冲装置
CN214888594U (zh) 具有减震结构的哈雷车
CN214119390U (zh) 一种卧式锁模机的减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