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21201A - 相机设备、相机系统和程序 - Google Patents

相机设备、相机系统和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21201A
CN110521201A CN201880025359.0A CN201880025359A CN110521201A CN 110521201 A CN110521201 A CN 110521201A CN 201880025359 A CN201880025359 A CN 201880025359A CN 110521201 A CN110521201 A CN 1105212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camera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riving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2535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越智正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5212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212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 H04N23/661Transmitting camera control signals through networks, e.g. control via the Interne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5/00Special procedure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Apparatus therefo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56Accessori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4Mounting of pick-up tubes,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deviation or focusing co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8Means for changing the camera field of view without moving the camera body, e.g. nutating or panning of optics or image sens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04N23/681Motion detection
    • H04N23/6812Motion detection based on additional sensors, e.g. acceleration sens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04N23/681Motion detection
    • H04N23/6815Motion detection by distinguishing pan or tilt from mo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04N23/682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 H04N23/685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performed by mechanical compen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04N23/682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 H04N23/685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performed by mechanical compensation
    • H04N23/687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performed by mechanical compensation by shifting the lens or sensor 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95Control of camera direction for changing a field of view, e.g. pan, tilt or based on tracking of obj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Details Of Cameras Including Film Mechanisms (AREA)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 Indication In Cameras, And Counting Of Exposures (AREA)
  • Accessories Of Cameras (AREA)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相机设备、相机系统和程序,能够在不改变相机设备自身的规格的情况下扩展相机设备的应用范围。驱动单元(30)驱动用于保持图像捕获单元(3)的可动单元,使得可动单元相对于固定单元移动。检测单元(160)检测固定单元或可动单元中的至少一个的运动。驱动控制单元(111)基于检测单元(160)的检测结果来控制驱动单元(30)。第一接口(181)输出由图像捕获单元(3)生成的视频信号。第二接口(182)经由通信单元(140)将检测单元(160)的检测结果发送给通信终端(8)。第三接口(183)经由通信单元(140)从通信终端(8)接收驱动命令,以由驱动控制单元(111)控制驱动单元(30)。

Description

相机设备、相机系统和程序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相机设备、相机系统和程序,并且更具体地涉及能够驱动用于保持图像捕获单元的可动单元的相机设备、相机系统和程序。
背景技术
在本领域中已经提出了不仅具有捕获被摄体图像的原有功能而且还具有各种其他附加功能的相机设备(图像捕获设备)(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教导了通过将用户故意在相机设备中产生振动的操作(诸如轻轻敲击相机设备的壳体的敲击操作)与用户并非故意产生的其他种类的振动(诸如将相机设备放在桌上时产生的振动)相区分来防止相机设备的错误操作。也就是说,专利文献1的相机设备具有以下功能:响应于在没有操作物理开关的情况下对相机设备的敲击操作,启动为敲击操作分配的类型的处理(例如结束睡眠模式)。
相机设备所具有的功能取决于相机设备本身的规格,因此通常在相机设备的设计和制造阶段被固定。也就是说,一旦固定了相机设备的规格,则之后很难向相机设备添加各种可选功能。然而,为了扩大相机设备的应用范围,越来越需要向相机设备添加各种其他功能。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 2012-146156 A
发明内容
鉴于前述背景,因此,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相机设备、一种相机系统和一种程序,它们被配置或设计为在不改变相机设备本身的规格的情况下扩展相机设备的应用范围。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的相机设备包括图像捕获单元、可动单元、固定单元、驱动单元、检测单元、驱动控制单元、通信单元、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图像捕获单元包括图像传感器。可动单元在其上保持图像捕获单元。固定单元以使可动单元能够移动的方式保持可动单元。驱动单元驱动可动单元,使得可动单元相对于固定单元移动。检测单元检测固定单元或可动单元中的至少一个的运动。驱动控制单元基于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来控制驱动单元。通信单元能够与通信终端进行通信。第一接口输出由图像捕获单元生成的视频信号。第二接口经由通信单元将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发送给通信终端。第三接口经由通信单元从通信终端接收驱动命令以由驱动控制单元控制驱动单元。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的相机系统包括:上述相机设备;以及通信终端。通信终端被配置为:通过经由与相机设备的通信来执行基于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的检测处理或生成驱动命令的生成处理中的至少一个,从而与所述相机设备结合操作。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面的程序被设计为使能够与相机设备进行通信的计算机系统作为获取单元和命令发出单元起作用。获取单元从第二接口获取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命令发出单元向第三接口发出驱动命令。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相机系统的配置的框图;
图2的A是示出相机系统的第一具体示例的概念的示意图;图2的B是示出相机系统的第二具体示例的概念的示意图;
图3的A是相机系统所包括的相机设备的透视图;图3的B是相机设备的平面图;
图4是相机设备的沿X1-X1平面的截面图;
图5是相机设备的分解透视图;以及
图6是相机设备所包括的可动单元的分解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概述
如图1所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相机系统100包括相机设备1和通信终端8。
相机设备1包括图像捕获单元3和用于驱动可动单元10(见图3的A)的驱动单元30,可动单元10用于将图像捕获单元3保持在其上。相机设备1还包括:检测单元160,用于检测相机设备1的运动;以及驱动控制单元111,用于基于检测单元160的检测结果来控制驱动单元30。这允许相机设备1基于检测单元160的检测结果来控制驱动单元30,从而为相机设备提供了用于减少图像捕获单元3的不希望的振动的稳定器。
根据本实施例的相机设备1还包括:通信单元140,用于与通信终端8进行通信;以及接口(诸如第二接口182和第三接口183),允许相机设备1与通信终端8结合操作。也就是说,相机设备1不仅具有(通过第一接口181)输出由图像捕获单元3生成的视频信号这一自身原有功能,而且还具有使相机设备1能够与通信终端8结合操作的其他功能。具体地,相机设备1包括第二接口182,该接口用于将检测单元160的检测结果经由通信单元140发送给通信终端8。相机设备1还包括第三接口183,该接口用于经由通信单元140从通信终端8接收驱动命令,以由驱动控制单元111控制驱动单元30。
也就是说,根据本实施例的相机系统100允许通过使相机设备1与通信终端8结合操作来执行期望的功能,从而即使不改变相机设备1本身的规格也有助于扩大相机设备1的应用范围。也就是说,该相机设备1通过将检测单元160的检测结果经由第二接口182发送给通信终端8,来使用于控制驱动单元30的、检测单元160的检测结果可用于通信终端8。另外,该相机设备1还通过经由第三接口183从通信终端8接收控制驱动单元30的驱动命令,来使通信终端8能够控制驱动单元30。即使在使用相同的相机设备1的情况下,这也允许相机系统100在其规格已被固定之后向相机设备1添加各种可选功能,从而使相机系统100能够执行更多样的功能。
因此,例如,通过使用该相机设备1,允许通过使用户自身开发用于执行所需功能的应用软件程序,来由相机设备1执行任何所需功能。这使得相机设备1的应用范围根据用户的自身能动性进行显著扩展,从而有助于使相机系统100成为更受欢迎的产品。
(2)配置
接下来,将参照图1详细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相机系统100的功能配置。相机系统100包括如上所述的相机设备1和通信终端8。
相机设备1可以是例如移动(便携式)相机,并且包括致动器2和图像捕获单元3。图像捕获单元3可以通过致动器2在倾斜、平移和滚动方向上旋转。致动器2用作稳定器2a,用于在任何期望的旋转方向上驱动图像捕获单元3,同时减小图像捕获单元3的不希望的振动。
相机设备1包括图像捕获单元3、驱动单元30、检测单元160、驱动控制单元111、通信单元140、第一接口181、第二接口182和第三接口183。在该实施例中,相机设备1还包括可动单元10(见图3的A)、固定单元20(见图3的A)和第四接口184。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相机设备1还包括控制单元110、驱动器单元120、图像捕获控制单元150、操作单元170和存储单元180。驱动单元30、检测单元160、驱动控制单元111和驱动器单元120一起形成致动器2。可动单元10保持图像捕获单元3,并且固定单元20以使得可动单元10能够移动的方式保持可动单元10。稍后将在“(4)相机设备的示例性结构”部分中详细描述可动单元10和固定单元20。
图像捕获单元3包括图像传感器3a(见图4)。图像捕获单元3将在图像传感器3a的图像捕获面上产生的视频转换为作为电信号的视频信号。另外,用于将由图像传感器3a产生的电信号(视频信号)传输到设置在图像捕获单元3外部的图像处理器电路(作为示例性外部电路)的多个电缆通过连接器与图像捕获单元3电连接。
驱动单元30驱动可动单元10,使得可动单元10相对于固定单元20移动。如稍后将在“(4)相机设备的示例性结构”部分中详细描述的,驱动单元30是用于通过使线圈通电来驱动可动单元10的电磁驱动器。可动单元10保持图像捕获单元3。因此,驱动可动单元10的驱动单元30使图像捕获单元3与可动单元10一起移动。
在该实施例中,可动单元10(图像捕获单元3)被配置为相对于固定单元20可在从由平移方向、倾斜方向和滚动方向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两个方向上移动。如稍后将在“(4)相机设备的示例性结构”部分中详细描述的,可动单元10的绕图像捕获单元3的光轴1a(见图3的A)旋转的运动方向以下将称为“滚动方向”。以下将可动单元10绕X轴旋转的运动方向称为“平移方向”。以下将可动单元10绕Y轴旋转的运动方向称为“倾斜方向”。在可动单元10未被驱动单元30驱动的状态下(即,图3的A所示的状态)的图像捕获单元3的光轴1a、X轴和Y轴彼此垂直。
检测单元160检测固定单元20或可动单元10中的至少一个的运动。具体地,例如,检测单元160通过使用诸如加速度传感器或陀螺仪传感器之类的运动传感器检测作用于目标(固定单元20或可动单元10中的至少一个)的加速度或其角速度,来检测目标的“运动”。如本文所使用的,目标的“运动”包括目标的运动方向、行进速度、旋转角度和姿态(取向)。
在本实施例中,检测单元160包括陀螺仪传感器130、相对位置检测单元131和检测处理单元112。陀螺仪传感器130检测固定单元20的角速度或可动单元10的角速度中的至少之一。相对位置检测单元131检测可动单元10相对于固定单元20的相对位置。在该实施例中,陀螺仪传感器130安装在固定单元20中所包括的印刷电路板90(见图3的A)上,以检测固定单元20的角速度。陀螺仪传感器130和相对位置检测单元131中的每一个将检测结果输出到检测处理单元112。
检测处理单元112对陀螺仪传感器130或相对位置检测单元131的输出信号执行预定的信号处理。检测处理单元112可以被实现为例如控制单元110的功能。控制单元110包括作为其主要组成元件的微控制器,该微控制器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并且控制单元110通过使处理器执行存储在其存储器中的程序来执行驱动控制单元111和其他单元的功能。程序可以预先存储在存储器中。备选地,该程序也可以经由诸如因特网之类的电信线路下载,或者在已经存储在诸如存储卡之类的存储介质上之后分发。
控制单元110还具有作为驱动控制单元111的功能。驱动控制单元111通过对驱动单元30进行控制,来驱动可动单元10。
驱动控制单元111基于检测单元160的检测结果来控制驱动单元30。驱动控制单元111生成用于在倾斜、平移和滚动方向中的每个方向上驱动可动单元10的驱动信号。驱动控制单元111将驱动信号输出到驱动器单元120。驱动信号是由脉冲宽度调制(PWM)生成的信号,并且用于通过以任意频率改变占空比来驱动可动单元10。
基于由陀螺仪传感器130检测到的角速度和由用作相对位置检测单元131(稍后描述)的磁传感器92的检测结果,检测处理单元112执行信号处理,以补偿例如由相机抖动产生的摄像捕获单元3的振动。具体地,基于由陀螺仪传感器130的检测结果和由磁传感器92(相对位置检测单元131)的检测结果,检测处理单元112计算图像捕获单元3的旋转角度。驱动控制单元111指示驱动器单元120对驱动单元30进行控制,以使可动单元10旋转由检测处理单元112获得的旋转角度。这允许致动器2用作稳定器2a。
驱动信号的频率(即与占空比变化率相对应的频率)足够高以使致动器2用作稳定器2a,并且例如可以落入从几Hz到几十Hz的范围内。也就是说,通过基于检测单元160的检测结果对驱动单元30进行控制,驱动控制单元111使致动器2用作稳定器2a,以减少图像捕获单元3的不希望的振动。当使致动器2用作稳定器2a时,驱动信号适当地具有40至50Hz或更小的频率。
另外,驱动控制单元111还具有根据从通信终端8接收的驱动命令来对驱动单元30进行控制的能力。当根据从通信终端8接收的驱动命令来对驱动单元30进行控制时由驱动控制单元111生成的驱动信号在下文中将被称为“用于控制的信号”。当使致动器2用作稳定器2a时由驱动控制单元111生成的驱动信号在下文中将被称为“用于振动衰减的信号”。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于控制的信号的频率落入从100Hz到300Hz的范围内,则可以通过可动单元10的振动为用户提供触觉刺激。另一方面,如果用于控制的信号的频率落入从1kHz到8kHz的范围内,则可动单元10的振动会产生可听声音。在这种情况下,可听声音可以是人类说话者发出的语音。可听声音不必是语音,也可以是蜂鸣声、旋律或任何其他合适的声音。当可动单元10振动时,固定单元20也与可动单元10的振动同步地振动。也就是说,可动单元10的振动引起了整个相机设备1的振动。
如果用于控制的信号的频率高于用于振动衰减的信号的频率,则驱动控制单元111可以输出用于振动衰减的信号和用于控制的信号以使得这两个信号彼此叠加,因此,例如在致动器2作为稳定器2a操作时,允许可动单元10由用于控制的信号来驱动。也就是说,驱动控制单元111输出用于振动衰减的信号和用于控制的信号中的至少一个作为驱动信号。用于控制的信号的频率可以与用于振动衰减的信号的频率范围重叠,或者也可以低于用于振动衰减的信号的频率。
驱动器单元120是驱动器电路,用于根据从驱动控制单元111接收的驱动信号来使驱动单元30运行。也就是说,驱动器单元120通过根据驱动信号向驱动单元30提供驱动电力来驱动可动单元10。
通信单元140与通信终端8无线通信。例如,通信单元140与通信终端8之间的通信可以是或符合不需要许可证的低功率无线电标准(诸如特定低功率无线电标准)的无线通信。对于这种低功率无线电,在各国中定义了根据预期用途采用的频带、天线功率以及其他特定参数。例如,在日本,定义了要求使用920MHz频段或420MHz频段的无线电波的低功率无线电标准。
操作单元170具有接受用户的操作指令的能力。操作单元170被实现为单个或多个机械开关,并且接受用于“开始捕获图像”或“停止捕获图像”的操作指令。备选地,例如,操作单元170也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面板。
图像捕获控制单元150控制图像捕获单元3。例如,当操作单元170接受“开始捕获图像”的操作指令时,图像捕获控制单元150控制图像捕获单元3以使图像捕获单元3开始捕获图像。具体地,图像捕获控制单元150开始处理由图像传感器3a输出的视频信号。另一方面,当操作单元170接受“停止捕获图像”的操作指令时,图像捕获控制单元150控制图像捕获单元3以使图像捕获单元3完成(停止)捕获图像。图像捕获控制单元150还具有将由图像捕获单元3捕获的视频数据输出到第一接口181(稍后描述)的能力。在该实施例中,图像捕获控制单元150作为控制单元110的功能来实现,控制单元110包括微控制器作为其主要组成元件。也就是说,驱动控制单元111、检测处理单元112和图像捕获控制单元150被实现为单个微控制器。可选地,图像捕获控制单元150可以实现为与驱动控制单元111和检测处理单元112分开的另一微控制器。另外,图像捕获控制单元150还具有将视频数据(视频信号)存储在相机设备1的内置存储器(例如存储单元180)或存储在存储介质(例如存储卡)中的能力。
第一接口181具有输出由图像捕获单元3生成的视频信号的能力。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接口181从图像捕获控制单元150获取由图像捕获单元3捕获的视频数据(视频信号)。第一接口181还具有经由通信单元140将由图像捕获单元3捕获的视频数据(视频信号)传输到相机设备1外部的记录器、显示设备或任何其他外部设备的能力。另外,第一接口181还被配置为经由通信单元140将由图像捕获单元3捕获的视频数据(视频信号)发送给通信终端8。
第二接口182被配置为经由通信单元140将检测单元160的检测结果发送给通信终端8。在本实施例中,陀螺仪传感器130或相对位置检测单元131的输出信号由检测处理单元112进行预定类型的信号处理,然后作为检测单元160的检测结果从第二接口182提供给通信终端8。
第三接口183被配置为经由通信单元140从通信终端8接收驱动命令以由驱动控制单元111控制驱动单元30。在该实施例中,第三接口183从通信终端8接受根据规定协议的控制命令作为驱动命令。第三接口183接受的驱动命令被输出到驱动控制单元111。这允许驱动控制单元111根据驱动命令利用用于控制的信号来控制驱动单元30。
第四接口184被配置为经由通信单元140从通信终端8接收图像捕获命令,以由图像捕获控制单元150控制图像捕获单元3。在该实施例中,第四接口184从通信终端8接受根据规定协议的控制命令作为图像捕获命令。第四接口184接受的图像捕获命令被输出到图像捕获控制单元150。这允许图像捕获控制单元150根据图像捕获命令控制图像捕获单元3,使得例如图像捕获单元3开始或结束(停止)图像捕获。因此,图像捕获控制单元150不仅能够根据操作单元170所接受的操作指令,而且还能够根据从通信终端8接收的图像捕获命令,来控制图像捕获单元3。
存储单元180被实现为从由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和其他存储设备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设备。
接下来,将描述通信终端8的配置。
通信终端8可以是诸如智能电话、平板计算机或可穿戴设备之类的移动通信终端。如图1所示,通信终端8包括终端侧通信单元81、相机-终端接口82和用户界面83。
通信终端8是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和存储器的计算机系统。通过在计算机系统中安装专用的应用软件并启动该应用软件,允许计算机系统(通信终端8)用作相机-终端接口82(包括获取单元821和命令发出单元822)。可以将应用软件(程序)预先存储在存储器中。备选地,该程序也可以经由诸如因特网之类的电信线路下载,或者在已经存储在诸如存储卡之类的存储介质上之后分发。
终端侧通信单元81与相机设备1(的通信单元140)通信。用户界面83例如包括触摸屏面板显示器,并且在显示器上向通信终端8的用户呈现信息,并且接受通过触摸操作输入的用户的操作指令。备选地,用户界面83还可以例如以声音的形式向用户呈现信息,并接受作为语音输入的用户的操作指令。
相机-终端接口82是允许相机设备1和通信终端8彼此结合操作的接口。相机-终端接口82执行获取单元821和命令发出单元822的功能。获取单元821被配置为从第二接口182获取检测单元160的检测结果。命令发出单元822被配置为向第三接口183发出驱动命令。
通信终端8还包括运动传感器、振动器和其他附加设备。这允许通信终端8与具有检测单元160的相机设备1同样地使用运动传感器来检测作用到通信终端8的加速度或其角速度。另外,这还允许通信终端8与具有致动器2的相机设备1类似地通过振动器振动。
(3)操作
接下来,将参照图2的A和图2的B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相机系统100如何操作。注意,图2的A和图2的B仅是用于示出相机系统100的示例性应用的示意图。因此,在这些附图上示出的各个构件的形状、尺寸和相对位置可能与实际的有所不同。
根据本实施例的相机系统100的基本操作是例如通过使致动器2用作稳定器2a,来减少(或补偿)由于由用户的手抖引起的相机设备1的振动(例如抖动)引起的视频模糊。通过使驱动控制单元111基于检测单元160的检测结果来控制驱动单元30,来执行使致动器2用作稳定器2a的这种基本操作,因此,可以由相机设备1本身执行该基本操作。也就是说,即使用户在携带相机设备1的情况下发生了移动,相机设备1拍摄的视频的模糊仍然得到补偿。用户可以将这种类型的相机设备1作为所谓的“可穿戴相机”穿戴在用户的诸如头部、臂部或腰部之类的某些身体部位上或穿戴在用户的衣服上,并且可以由用户用于例如在锻炼时从用户的角度拍摄视频。
另外,由于相机设备1和通信终端8通过彼此结合操作来执行期望的功能,因此根据本实施例的相机系统100能够通过改变安装在通信终端8中的应用软件使用同一相机设备1来执行不同的功能。也就是说,相机设备1包括允许相机设备1与通信终端8结合操作的接口(例如第二接口182和第三接口183),从而允许相机系统100根据通信终端8执行各种功能。因此,在通信终端8中安装各种应用软件允许相机系统100向上述基本操作添加各种扩展功能(附加)。现在将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相机系统100要执行的那些扩展功能的一些具体示例。
(3.1)第一具体示例
如图2的A所示,根据第一具体示例的相机系统100A被实现为相机设备1和用户U1的通信终端8的组合。作为一款应用软件的“应用A”已安装在用户U1的通信终端8中。
在该相机系统100A中,至少由图像捕获单元3捕获的视频数据(视频信号)经由第一接口181从相机设备1传输到通信终端8。另外,在该相机系统100A中,至少用于使驱动单元30由驱动控制单元111控制的驱动命令经由第三接口183从通信终端8发送到相机设备1。
“应用A”使通信终端8对从相机设备1接收的视频信号执行图像处理,以从视频中提取目标T1(例如,正在滑板滑雪的人)作为被摄体图像。通信终端8生成驱动命令以控制驱动单元30,使得要在视频内跟随所提取的目标T1的运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由用户U1通过操作他或她的通信终端8来手动指定目标T1,或者可以通过图像处理来自动提取并输入目标T1。这允许相机系统100A执行自动跟踪由图像捕获单元3拍摄的目标T1的功能。
另外,在该第一具体示例中,通信终端8确定图像捕获单元3的光轴1a在相对于Z轴的绝对坐标系中的取向(以下称为“绝对角”),从而跟踪所提取的目标T1。在这种情况下,相机设备1控制驱动单元30以使驱动控制单元111执行基本操作,以基于检测单元160的检测结果改变图像捕获单元3的光轴1a相对于绝对角度的取向。这允许相机系统100A利用使致动器2用作稳定器2a这一基本操作来补偿相机设备1拍摄的视频的模糊,同时自动跟踪由图像捕获单元3拍摄的目标T1。
(3.2)第二具体示例
如图2的B所示,根据第二具体示例的相机系统100B被实现为相机设备1和用户U2的通信终端8的组合。作为一款应用软件的“应用B”已安装在用户U2的通信终端8中。
在该相机系统100B中,至少检测单元160的检测结果经由第二接口182从相机设备1发送到通信终端8。另外,在该相机系统100B中,至少使图像捕获单元3由图像捕获控制单元150控制的图像捕获命令从通信终端8经由第四接口184被发送到相机设备1。
“应用B”使通信终端8基于从相机设备1接收到的检测单元160的检测结果,确定用户U2是否对相机设备1执行了任何敲击操作。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敲击操作”是指例如用手指F1轻轻敲击相机设备1的操作。每次轻敲相机设备1一次,敲击操作的次数(或敲击计数)就会增加一。例如,基于在三秒钟的一定量时间期间检测到敲击操作的次数(以下称为“敲击次数”),通信终端8生成图像捕获命令以控制图像捕获单元3,并将该命令发送到相机设备1。例如,假设敲击次数“两次”与“开始捕获图像”的命令相关联,并且敲击次数“三次”与“停止捕获图像”的命令相关联。在这种情况下,当发现敲击次数为两次时,通信终端8生成应该开始图像捕获的图像捕获命令。另一方面,当发现敲击次数为三次时,通信终端8生成应该停止图像捕获的图像捕获命令。这允许相机系统100B执行以下功能:通过对相机设备1的敲击操作来控制图像捕获单元3。
而且,在该第二具体示例中,相机系统100B可以进一步设有响应(应答)用户U2的敲击操作的附加功能。在这种情况下,至少使驱动单元30由驱动控制单元111控制的驱动命令从通信终端8经由第三接口183被发送到相机设备1。这样,当通信终端8检测到用户U2的敲击操作时,相机系统100B通过经由可动单元10的振动对用户的手指F1发出触觉刺激,或通过发出可听声音,来向用户U2返回响应。
备选地,在该第二具体示例中,可以由相机设备1执行检测敲击操作的处理。在这种情况下,通信终端8进行操作以指定敲击操作(敲击次数)和要发出的驱动命令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在该第二具体示例中,通信终端8可以与相机设备1同样地被配置为接受敲击操作。通信终端8包括如上所述的运动传感器。因此,即使对通信终端8执行了敲击操作,通信终端8也能够根据敲击次数生成图像捕获命令来控制图像捕获单元3,并将图像捕获命令发送到相机设备1。在这种情况下,例如,通信终端8可以使用其振动器来响应(应答)用户U2的敲击操作。
(3.3)其他具体示例
注意,第一具体示例和第二具体示例仅是由相机系统100执行的示例性功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性的。相反,相机系统100还能够使用安装在通信终端8中的应用软件来执行以下各种其他功能。
在一个示例中,相机系统100还可以执行如下功能:允许用户使用他或她手中的通信终端8来远程控制设置在三脚架上的相机设备1。在这种情况下,至少使驱动单元30由驱动控制单元111控制的驱动命令从通信终端8经由第三接口183被发送到相机设备1。另外,还将至少使图像捕获单元3由图像捕获控制单元150控制的图像捕获命令经由第四接口184从通信终端8发送到相机设备1。
在另一示例中,相机系统100还可以执行以下功能:根据用户的当前位置来选择性地指示用户所穿戴的相机设备1仅在用户正经过指定拍摄区域时捕获图像。例如,可以由通信终端8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来估计用户的当前位置。具体地,在这种情况下,通信终端8在发现用户的当前位置落在拍摄区域内时向相机设备1发送“开始捕获图像”的图像捕获命令,并且在发现用户的当前位置落在拍摄区域外时向相机设备1发出“停止捕获图像”的图像捕获命令。在这种情况下,至少使图像捕获单元3由图像捕获控制单元150控制的图像捕获命令从通信终端8经由第四接口184被发送到相机设备1。
在又一示例中,相机系统100还可以通过例如放大由拍摄者的手抖引起的视频模糊来执行拍摄练习功能。在这种情况下,至少检测单元160的检测结果经由第二接口182从相机设备1发送到通信终端8。另外,至少使驱动单元30由驱动控制单元111控制的驱动命令也经由第三接口183从通信终端8发送到相机设备1。
在又一示例中,相机系统100还可以在多个相机设备1之间执行与细绳电话的功能类似的通话功能。具体地,当多个相机设备1连接到同一通信终端8时,第一相机设备1可以使用其自身的检测单元160来检测声音作为其自身的振动,然后第二相机设备1可以将作为可听声音的所发送的声音输出为其自身的可动单元10的振动。在这种情况下,至少检测单元160的检测结果经由第二接口182从第一相机设备1发送到通信终端8。另外,至少使驱动单元30由驱动控制单元111控制的驱动命令也经由第三接口183从通信终端8发送到第二相机设备1。
在又一示例中,相机系统100还可以执行以下功能:通过使图像捕获单元3在图像捕获单元3的快门打开的情况下相对于点光源移动,从而利用从点光源发出的光在所拍摄的视频中生成二维视频。在这种情况下,至少使驱动单元30由驱动控制单元111控制的驱动命令从通信终端8经由第三接口183被发送到第二相机设备1。
在又一示例中,相机系统100还可以执行用于游戏控制台的控制器的功能。例如,当例如将使用假想的乒乓球球拍的虚拟运动游戏被显示在由通信终端8生成的游戏屏幕上时,用户可以将相机设备1(而不是真实的球拍)握在他或她的手中,并挥动相机设备1,就好像他或她正在打乒乓球一样。在这种情况下,握在用户手中的相机设备1的挥动被游戏屏幕上握在虚拟玩家手中的球拍的同步运动所模拟。在这种情况下,通信终端8基于从相机设备1接收的检测单元160的检测结果,来计算球拍(相机设备1)的位置、挥动速度和其他参数。在该特定应用中,为了向用户发出模仿球撞击球拍(相机设备1)的冲击的触觉刺激,至少使驱动单元30由驱动控制单元111控制的驱动命令经由第三接口183适当地从通信终端8发送给第二相机设备1。
(4)相机设备的示例性结构
接下来,将参照图3的A至图6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相机设备1的示例性具体结构。
图像捕获单元3包括图像传感器3a、用于在图像传感器3a的图像捕获面上形成被摄体图像的透镜3b、以及用于保持透镜3b的镜筒3c(见图4)。镜筒3c从致动器2沿着图像捕获单元3的光轴1a突出。当垂直于光轴1a截取时,镜筒3c具有圆形横截面。而且,连接到图像捕获单元3的多个电缆包括共面波导或微带线。备选地,多个电缆可以包括均具有相同长度的细线同轴电缆。这些电缆被分组为预定数量的电缆束11。
如图3的A和图4所示,致动器2(相机设备1)包括上环4、可动单元10、固定单元20、驱动单元30和印刷电路板90。
可动单元10包括相机保持器40、第一可动基座41和第二可动基座42(见图6)。可动单元10被装配到固定单元20中,其中在可动单元10和固定单元20之间留有一定间隙。可动单元10相对于固定单元20绕着图像捕获单元3的透镜的光轴1a旋转(即,滚动)。
在下面的描述中,这里将未被驱动单元30驱动的可动单元10(图像捕获单元3)的位置(即,图3的A和其他附图所示的位置)定义为“中立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下,将可动单元10位于中立位置时光轴1a延伸的方向称为“Z轴方向”。Z轴方向与可动单元10被装配到固定单元20中的装配方向对准。此外,以下将镜筒3c从致动器2沿着Z轴突出的方向称为“向上方向”。也就是说,处于中立位置的可动单元10能够绕Z轴旋转。可动单元10还相对于固定单元20绕X轴和Y轴旋转。在这种情况下,X轴和Y轴都垂直于Z轴。此外,X轴和Y轴彼此垂直。
在下面的描述中,可动单元10(图像捕获单元3)绕X轴旋转的方向在本文中被定义为“平移方向”,并且可动单元10(图像捕获单元3)绕Y轴旋转的方向在本文中被定义为“倾斜方向”。此外,将可动单元10(图像捕获单元3)绕光轴1a旋转(滚动)的方向在此定义为“滚动方向”。稍后将描述可动单元10的详细配置。注意,光轴1a和X轴、Y轴和Z轴都是虚拟的轴,并且图中的表示X轴、Y轴和Z轴的箭头仅仅是为了说明而示出的,都不是实体箭头。还应该注意,这些方向不应被解释为限制使用相机设备1的方向。
图像捕获单元3被附接到相机保持器40。稍后将描述第一可动基座41和第二可动基座42的配置。可动单元10的旋转允许图像捕获单元3也旋转。
固定单元20包括联接构件50和主体51(见图5)。
联接构件50包括线状联接杆501和松装配构件502(见图6)。联接杆501具有在其长度的中间切开的开口503。松装配构件502包括基座504和壁505(见图6)。当从基座504的上方向下观看时(即,在平面图中),基座504具有圆形形状。基座504的靠近图像捕获单元3的一个表面(即,其上表面)是平坦表面,而基座504的远离图像捕获单元3的另一表面(即,其下表面)是球形表面。基座504的上表面的中央部分具有凹部506(见图6)。壁505从基座504的凹部506周围向上突出(见图6)。壁505的内周表面(即面对凹部506的表面)构成第二松装配表面507(将在后面描述)(见图4)。壁505的外周的直径约等于联接杆501的开口503的直径。壁505被装配到联接杆501的开口503中。
主体51包括一对突起510。一对突起510被设置为在垂直于Z轴并且相对于X轴和Y轴形成45度角的方向上彼此面对。一对突起510还被设置为位于所布置的第一线圈单元52和第二线圈单元53(稍后描述)之间的间隙中。联接构件50被拧到主体51上,其中第二可动基座42插入在联接构件50自身与主体51之间。具体地,将联接构件50的两个纵向端分别拧到主体51的一对突起510上。
主体51设置有两个固定部分703,用于将两个电缆束11固定到其上(见图3的A和图4)。两个固定部分703布置成在不仅与Z轴垂直而且与一对突起510彼此面对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彼此面对。两个固定部分703被设置为相对于Z轴倾斜,使得两个固定部分703之间的间隔在Z轴方向上朝向图像捕获单元3变宽(见图5)。两个固定部分703中的每一个均包括均形成为板状的第一构件704和第二构件705。相关的电缆束11被部分地夹在第一构件704和第二构件705之间。
固定单元20包括一对第一线圈单元52和一对第二线圈单元53,以使可动单元10电磁可驱动和可旋转(见图3的B)。一对第一线圈单元52在Y轴方向上彼此面对。一对第二线圈单元53在X轴方向上彼此面对。一对第一线圈单元52允许可动单元10绕X轴旋转。一对第二线圈单元53允许可动单元10绕Y轴旋转。
一对第一线圈单元52各自包括由磁性材料制成的第一磁轭710、驱动线圈720和730以及磁轭保持器740和750(见图5)。每个第一磁轭710具有圆弧形状,其中心由旋转中心460(见图4)限定。驱动线圈730各自通过围绕其相关联的第一磁轭710缠绕导线而形成,使得驱动线圈730的缠绕方向围绕X轴(即,第二线圈单元53彼此面对的方向)而限定,并且一对第一驱动磁体620(将在后面描述)沿滚动方向被旋转地驱动。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在该实施例中,线圈的缠绕方向是指匝数增加的方向。此外,磁轭保持器740和750通过螺钉固定到第一磁轭710的两侧。此后,驱动线圈720各自通过围绕其相关联的第一磁轭710缠绕导线而形成,使得其缠绕方向围绕Z轴限定,并且一对第一驱动磁体620沿平移方向被旋转地驱动。然后,一对第一线圈单元52用螺钉固定到主体51上,以便当从图像捕获单元3观看时彼此面对。具体地,每个第一线圈单元52具有沿Z轴的一个端部(即,与图像捕获单元3相反的端部),该一个端部通过螺钉固定在主体51上。每个第一线圈单元52具有沿着Z轴的另一个端部(即,更靠近图像捕获单元3的端部)装配到上环4中。
一对第二线圈单元53各自包括由磁性材料制成的第二磁轭711、驱动线圈721和731以及磁轭保持器741和751(见图5)。每个第二磁轭711具有圆弧形状,其中心由旋转中心460(见图4)限定。驱动线圈731各自是通过将导线缠绕在其相关联的第二磁轭711上而形成的,使得其缠绕方向围绕Y轴(即,第一线圈单元52彼此面对的方向)限定并且一对第二驱动磁体621(将在后面描述)沿滚动方向被旋转地驱动。此外,磁轭保持器741和751通过螺钉固定到第二磁轭711的两侧。此后,驱动线圈721各自通过围绕其相关联的第二磁轭711缠绕导线而形成,使得其缠绕方向围绕Z轴限定,并且一对第二驱动磁体621沿倾斜方向被旋转地驱动。然后,一对第二线圈单元53用螺钉固定到主体51上,以便当从图像捕获单元3观看时彼此面对。具体地,每个第二线圈单元53具有沿Z轴的一个端部(即,与图像捕获单元3相反的端部),该一个端部通过螺钉固定在主体51上。每个第二线圈单元53具有沿着Z轴的另一个端部(即,更靠近图像捕获单元3的端部)装配到上环4中。
已经安装有图像捕获单元3的相机保持器40通过螺钉固定到第一可动基座41上。联接构件50插入在第一可动基座41和第二可动基座42之间。
印刷电路板90包括多个(例如,在本实施例中为四个)磁传感器92,用于检测图像捕获单元3在平移和倾斜方向上的旋转位置。在该实施例中,磁传感器92可以被实现为例如霍尔元件。然而,这仅是示例,不应解释为限制性的。替代地,磁传感器92也可以是例如使用磁阻元件或线圈的传感器。
在印刷电路板90上,还组装有用于控制允许流过驱动线圈720、721、730和731的电流量的电路以及其他电路。组装在印刷电路板90上的其他电路的示例包括具有图1所示的驱动器单元120的功能的电路和图1所示的陀螺仪传感器130。可以在印刷电路板90上进一步构建微控制器或任何其他微处理器。
接下来,将描述第一可动基座41和第二可动基座42的详细配置。
第一可动基座41包括主体43、一对保持部分44、松装配构件45和球体46(见图6)。主体43将刚性部分12夹在主体43自身与相机保持器40之间,以将刚性部分12固定(保持)在主体43上。在主体43的周缘设置有相互面对的各个保持部分44(参照图6)。每个保持部分44在其自身和主体43的侧壁431之间夹持并保持相关的电缆束11(见图4)。松装配构件45具有在Z轴方向上贯穿松装配构件45的通孔451(见图4)。通孔451的内周表面是锥形的,使得通孔451在远离图像捕获单元3的方向上沿Z轴增大其直径。
球体46被装配并固定到松装配构件45的通孔451中,并且具有第一松装配表面461作为凸起的球形表面(见图4)。球体46被松装配到松装配构件502中,从而在第一松装配表面461和松装配构件502的第二松装配表面507(即,壁505的内周表面)之间留下狭窄的间隙。这允许联接构件50枢转地支撑可动单元10以使可动单元10可旋转。在这种情况下,球体46的质心定义了可动单元10的旋转中心460。
第二可动基座42支撑第一可动基座41。第二可动基座42包括后轭610、一对第一驱动磁体620和一对第二驱动磁体621(见图6)。第二可动基座42还包括底板640、位置检测磁体650和止动器构件651(见图6)。
后轭610包括盘部、和从盘部的外周向图像捕获单元3(即,向上)延伸的四个固定部(臂部)。四个固定部分中的两个沿X轴彼此面对,而其他两个固定部分沿Y轴彼此面对。沿Y轴彼此面对的两个固定部分别面对一对第一线圈单元52。沿X轴彼此面对的两个固定部分别面对一对第二线圈单元53。
一对第一驱动磁体620分别固定至后轭610的四个固定部分中的沿Y轴彼此面对的两个固定部分。一对第二驱动磁体621分别固定至后轭610的四个固定部分中的沿X轴彼此面对的两个固定部分。
通过第一驱动磁体620和第一线圈单元52的电磁驱动、以及通过第二驱动磁体621和第二线圈单元53的电磁驱动,允许可动单元10(图像捕获单元3)在平移方向、倾斜方向和滚动方向上旋转。具体地,通过两个驱动线圈720和两个第一驱动磁体620的电磁驱动以及通过两个驱动线圈721和两个第二驱动磁体621的电磁驱动允许可动单元10在平移方向和倾斜方向上旋转。同时,通过两个驱动线圈730和两个第一驱动磁体620的电磁驱动以及通过两个驱动线圈731和两个第二驱动磁体621的电磁驱动允许可动单元10在滚动方向上旋转。
底板640是非磁性构件,并且可以由例如黄铜制成。底板640附接到后轭610以限定可动单元10的底部(即,第二可动基座42的底部)。底板640通过螺钉固定在后轭610和第一可动基座41上。底板640用作配重。具有底板640作为配重使得旋转中心460与可动单元10的重心一致。这就是为什么当外力施加到整个可动单元10时,可动单元10绕X轴的旋转力矩和可动单元10绕Y轴的旋转力矩都减小的原因。这允许可动单元10(或图像捕获单元3)以较小的驱动力被保持在中立位置或者绕X轴和Y轴旋转。
底板640的靠近图像捕获单元3的一个表面(即,上表面)是平坦表面,并且该上表面的中央部分具有突起641。突起641在末端处具有凹部642。凹部642的底部是向下突出的弯曲表面。松装配构件502比凹部642更靠近图像捕获单元3地定位(即,松装配构件502布置在凹部642上方)(参见图4)。
底板640的离图像捕获单元3更远的另一表面(即,下表面)是球形表面,并且该下表面的中央部分具有凹部。在该凹部中,布置有位置检测磁体650和止动器构件651(见图4)。止动器构件651防止布置在底板640的凹部中的位置检测磁体650掉落。
在底板640的凹部642与松装配构件502之间留有间隙(见图4)。底板640的凹部642的底部和松装配构件502的基部504的下表面是彼此面对的弯曲表面。该间隙足够宽,以允许即使在松装配构件502与底板640接触时,第一驱动磁体620和第二驱动磁体621也由于其自身的磁性而返回其原始位置。因此,即使图像捕获单元3已经沿着Z轴移动,可动单元10(图像捕获单元3)仍然能够返回其原始位置。
为印刷电路板90设置的四个磁传感器92基于位置检测磁体650相对于四个磁传感器92的相对位置,来检测可动单元10相对于固定单元20的相对旋转(运动)。也就是说,四个磁传感器92形成相对位置检测单元131的至少一部分,用于检测可动单元10相对于固定单元20的相对位置。也就是说,随着可动单元10旋转(运动),位置检测磁体650改变其位置,从而导致作用到四个磁传感器92的磁力的变化。四个磁传感器92检测磁力的这种变化,并且计算相对于X轴和Y轴的二维旋转角。这允许四个磁性传感器92检测可动单元10在倾斜和平移方向上的旋转角度。
另外,相机设备1还包括与四个磁传感器92分开的另一个磁传感器,该另一个磁传感器用于检测可动单元10绕光轴1a的旋转(即,图像捕获单元3的旋转),即,用于检测可动单元10在滚动方向上的旋转。注意,用于检测可动单元10在滚动方向上的旋转的传感器不必是磁传感器,例如也可以是陀螺仪传感器或电容传感器。可选地,可以利用使可动单元10试图在可动单元10和固定单元20之间产生的磁引力的作用下返回到原点(即,稳定点)的力(即利用所谓的“磁性弹簧”)来估计可动单元10在滚动方向上的旋转。也就是说,相机设备1可以基于从驱动器单元120输出到驱动线圈730和731的信号或驱动信号的DC分量(低频分量),来估计可动单元10相对于固定单元20在滚动方向上的相对旋转(运动)。
在这种情况下,一对第一驱动磁体620用作吸引磁体,从而在一对第一驱动磁体620和面对第一驱动磁体620的第一磁轭710之间产生第一磁吸引力。同样,一对第二驱动磁体621也用作吸引磁体,从而在一对第二驱动磁体621和面对第二驱动磁体621的第二磁轭711之间产生第二磁吸引力。每个第一磁吸引力的矢量方向平行于将旋转中心460、相关的一个第一磁轭710的质心和相关的一个第一驱动磁体620的质心连接在一起的中心线。每个第二磁吸引力的矢量方向平行于将旋转中心、相关的一个第二磁轭711的质心和相关的一个第二驱动磁体621的质心连接在一起的中心线。
第一磁吸引力和第二磁吸引力成为固定单元20相对于松装配构件502的球体46产生的法向力。而且,当可动单元10处于中立位置时,可动单元10的磁吸引力在Z轴方向上限定了合成矢量。第一磁吸引力、第二磁吸引力和合成矢量之间的这种力平衡类似于平衡玩具(balancing toy)的动态配置,并且允许可动单元10在三个轴方向上稳定地旋转。
在该实施例中,一对第一线圈单元52、一对第二线圈单元53、一对第一驱动磁体620和一对第二驱动磁体621一起形成驱动单元30。驱动单元30包括:第一驱动单元,用于在平移方向上旋转可动单元10;第二驱动单元,用于在倾斜方向上旋转可动单元10;以及第三驱动单元,用于在滚动方向上旋转可动单元10。第一驱动单元包括一对第一线圈单元52中所包括的一对第一磁轭710和一对驱动线圈720、以及一对第一驱动磁体620。第二驱动单元包括一对第二线圈单元53中所包括的一对第二磁轭711和一对驱动线圈721、以及一对第二驱动磁体621。第三驱动单元包括一对第一驱动磁体620、一对第二驱动磁体621、一对第一磁轭710、一对第二磁轭711、一对驱动线圈730和一对驱动线圈731。
本实施方式的相机设备1通过同时向一对驱动线圈720和一对驱动线圈721供电,来允许可动单元10二维地旋转(即,平移和倾斜)。另外,相机设备1还通过同时向一对驱动线圈730和一对驱动线圈731供电,来允许可动单元10绕光轴1a旋转(即滚动)。
(5)变型
注意,上述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示例,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性的。相反,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设计选择或任何其他因素以各种方式容易地修改实施例。另外,相机系统100的通信终端8的功能还可以例如被实现为计算机程序、存储该程序的存储介质或相机控制方法。根据一方面的(计算机)程序是被设计为使能够与相机设备1通信的计算机系统(通信终端8)用作获取单元821和命令发出单元822的程序。获取单元821从第二接口182获取检测单元160的检测结果。命令发出单元822将驱动命令提供给第三接口183。
接下来,将逐个列举上述示例性实施例的变型。注意,以下将描述的任何变型可以适当地组合。
例如,通信终端8不必是诸如智能电话、平板计算机或可穿戴设备之类的移动通信终端,而是也可以是安装在固定位置的专用信息终端、个人计算机或、诸如智能电视之类的可连接到网络的通信终端。
相机设备1(通信单元140)与通信终端8之间的通信方法不必是无线通信,而也可以是有线通信。可选地,相机设备1(通信单元140)和通信终端8可以无线地并且经由电缆彼此通信。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可以经由电缆将视频信号从相机设备1传输到通信终端8,而可以将驱动命令和其他信号从相机设备1无线地传输到通信终端8。此外,相机设备1(通信单元140)和通信终端8不必被配置为彼此直接通信,而是也可以被配置为经由诸如继电器之类的另一设备间接地彼此通信。
根据上述示例性实施例的相机设备1能够在不改变相机设备1本身的规格的情况下扩展相机设备1的应用范围。然而,这仅是示例,不应解释为限制性的。可选地,相机设备1本身的规格可以改变。
此外,可以从相机设备1适当地省略操作单元170。即使省略了操作单元170,通过使检测单元160接受用户的操作指令(通过敲击操作)或从通信终端8接收命令(例如驱动命令和图像捕获命令),相机设备1仍可由用户操作,如上所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为印刷电路板90设置陀螺仪传感器130。但是,此配置仅是示例,不应解释为限制性的。备选地,也可以为固定单元20中的其他地方(而非印刷电路板90)设置陀螺仪传感器130。另外备选地,也可以代替为固定单元20设置陀螺仪传感器130,而是为可动单元10设置陀螺仪传感器130。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检测单元160包括陀螺仪传感器130作为示例。然而,这仅是示例,不应解释为限制性的。备选地,检测单元160还可包括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此外,相对位置检测单元131不是相机设备1的必要组成元件,而是可以适当地省略。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相机设备1的可动单元10被配置为能够沿三个轴方向(即,平移方向、倾斜方向以及滚动方向)旋转。但是,此配置仅是示例,不应解释为限制性的。相机设备1的可动单元10仅需要在三个轴方向中的至少两个上可旋转。
即使根据上述实施例的相机设备1包括磁传感器92,磁传感器92也不是相机设备1的必要组成元件。当不设置磁传感器92时,相机设备1例如可以基于陀螺仪传感器130的检测结果来获得用于校正图像捕获单元3的位移的旋转角度。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球体46被配置为装配并固定到松装配构件45的通孔451中。但是,此配置仅是示例,不应解释为限制性的。备选地,球体46也可以被配置为固定到松装配构件502的凹部506中。在这种情况下,松装配构件45的通孔451的内周表面对应于第一松装配表面,并且从松装配构件502突出的球体46的凸起的球形表面对应于第二松装配表面。从松装配构件502突起的球体46的凸起的球形表面(第二松装配表面)被松装配到松装配构件45中,从而在球体46的凸起的球形表面(第二松装配表面)与松装配构件45的通孔451的内周表面(第一松装配表面)之间留下狭窄的间隙。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可动单元10由固定单元20的联接构件50枢转地支撑,以使可动单元10可旋转。然而,这不是允许固定单元20保持可动单元10以使得可动单元10可旋转(可移动)的唯一配置。备选地,可动单元10还可以具有凸起的部分球形表面,并且可以由具有凹部的固定单元20可旋转地支撑,可动单元10的至少一部分被松装配在该凹部中。在这种情况下,可动单元10的凸起的部分球形表面和固定单元20的凹部彼此点接触或线接触,以允许可动单元10绕凸起的部分球形表面的中心旋转。对于允许固定单元20保持可动单元10的这种结构,例如,可以采用在WO 2013/168391A1中描述的结构。
注意,在示例性实施例(包括其变型)的前述描述中参考的附图仅是用于示出相机设备1的示例的示意图。因此,在这些附图上示出的各个构件的形状、尺寸和相对位置可能与实际的有所不同。
(6)简介
从前面的描述可以看出,根据第一方面的相机设备(1)包括图像捕获单元(3)、可动单元(10)、固定单元(20)、驱动单元(30)、检测单元(160)、驱动控制单元(111)和通信单元(140)。相机设备(1)还包括第一接口(181)、第二接口(182)和第三接口(183)。图像捕获单元(3)包括图像传感器(3a)。可动单元(10)将图像捕获单元(3)保持在其上。固定单元(20)以使可动单元(10)能够移动的方式保持可动单元(10)。驱动单元(30)驱动可动单元(10),使得可动单元(10)相对于固定单元(20)移动。检测单元(160)检测固定单元(20)或可动单元(10)中的至少一个的运动。驱动控制单元(111)基于检测单元(160)的检测结果来控制驱动单元(30)。通信单元(140)能够与通信终端(8)进行通信。第一接口(181)输出由图像捕获单元(3)生成的视频信号。第二接口(182)经由通信单元(140)将检测单元(160)的检测结果发送到通信终端(8)。第三接口(183)经由通信单元(140)从通信终端(8)接收驱动命令,以由驱动控制单元(111)控制驱动单元(30)。
该方面允许通过使相机设备(1)与通信终端(8)结合操作来执行期望的功能,从而即使在不改变相机设备(1)本身的规格的情况下也有助于扩大相机设备(1)的应用范围。也就是说,该相机设备(1)通过将检测单元(160)的检测结果经由第二接口(182)发送到通信终端(8),来使用于控制驱动单元(30)的、检测单元160的检测结果可用于通信终端8。另外,该相机设备(1)还通过经由第三接口(183)从通信终端(8)接收控制驱动单元30的驱动命令,来使通信终端(8)控制驱动单元(30)。这使得即使在不改变相机设备(1)本身的规格的情况下,允许相机设备(1)在其规格已经固定之后通过将各种可选功能输入相机设备(1)中来执行多种可选功能,从而扩大相机设备的应用范围(1)。
可以结合第一方面来实现的根据第二方面的相机设备(1)还包括图像捕获控制单元(150)和第四接口(184)。图像捕获控制单元(150)控制图像捕获单元(3)。第四接口(184)经由通信单元(140)从通信终端(8)接收图像捕获命令,以由图像捕获控制单元(150)控制图像捕获单元(3)。该方面通过经由第四接口(184)从通信终端(8)接收用于控制图像捕获单元(3)的图像捕获命令,来允许通信终端(8)控制图像捕获单元(3)。这也允许即使在相机设备(1)的规格已经固定之后还将更多种可选功能添加到相机设备(1),从而进一步扩大相机设备(1)的应用范围。
在根据可以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实现的第三方面的相机设备(1)中,第一接口(181)被配置为经由通信单元(140)将视频信号发送到通信终端(8)。该方面允许图像捕获单元(3)拍摄的视频被显示在通信终端(8)的监视器(显示器)上或被存储在通信终端(8)中。这也允许即使在相机设备(1)的规格已经固定之后还将更多种可选功能添加到相机设备(1),从而进一步扩大相机设备(1)的应用范围。
在可以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的任何一个来实现的根据第四方面的相机设备(1)中,可动单元(10)被配置为在从平移方向、倾斜方向和滚动方向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两个方向上相对于固定单元(20)能够移动。该方面允许可动单元(10)在多个方向上移动,因此这也允许即使在相机设备(1)的规格已经固定之后还将更多种可选功能添加到相机设备(1),从而进一步扩大相机设备(1)的应用范围。
在可以结合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的任何一个来实现的根据第五方面的相机设备(1)中,驱动控制单元(111)被配置为通过基于检测单元(160)的检测结果控制驱动单元(30),来在减小图像捕获单元(3)的振动的方向上驱动可动单元(10)。该方面补偿了图像捕获单元(3)的抖动,从而为相机设备(1)提供了用于减少图像捕获单元(3)的不希望有的振动的稳定器。
在可以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中的任何一个来实现的根据第六方面的相机设备(1)中,检测单元(160)包括陀螺仪传感器(130)以检测固定单元(20)的角速度或可动单元(10)的角速度中的至少一个。该方面在使用陀螺仪传感器(130)的输出控制驱动单元(30)的同时,经由第二接口(182)将陀螺仪传感器(130)的输出发送到通信终端(8),来使陀螺仪传感器(130)的输出可用于通信终端(8)。这也允许即使在相机设备(1)的规格已经固定之后还将更多种可选功能添加到相机设备(1),从而进一步扩大相机设备(1)的应用范围。
在可以结合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的任一个来实现的根据第七方面的相机设备(1)中,检测单元(160)包括被配置为检测可动单元(10)相对于固定单元(20)的相对位置的相对位置检测单元(131)。通过将相对位置检测单元(131)的输出经由第二接口(182)发送到通信终端(8),并同时使用相对位置检测单元(131)的输出来控制驱动单元(30),该方面使相对位置检测单元131的输出可用于通信终端(8)。这也允许即使在相机设备(1)的规格已经固定之后还将更多种可选功能添加到相机设备(1),从而进一步扩大相机设备(1)的应用范围。
根据第八方面的相机系统(100、100A、100B)包括:根据第一方面至第七方面中的任一个的相机设备(1);以及通信终端(8)。通信终端(8)被配置为:通过经由与相机设备(1)的通信来执行基于检测单元(160)的检测结果的检测处理或生成驱动命令的生成处理中的至少一个,从而与相机设备(1)结合操作。该方面允许通过使相机设备(1)与通信终端(8)结合操作来执行期望的功能,从而即使在不改变相机设备(1)本身的规格的情况下也有助于扩大相机设备(1)的应用范围。
根据第九方面的程序被设计为使能够与根据第一方面至第七方面中的任一个的相机设备(1)进行通信的计算机系统用作获取单元(821)和命令发出单元(822)。获取单元(821)从第二接口(182)获取检测单元(160)的检测结果。命令发出单元(822)向第三接口(183)发出驱动命令。该方面允许通过使相机设备(1)与通信终端(8)结合操作来执行期望的功能,从而即使在不改变相机设备(1)本身的规格的情况下也有助于扩大相机设备(1)的应用范围。
在相机系统(100、100A、100B)和程序中,可以适当地组合使用针对相机设备(1)描述的各种配置和变型中的任何一种。
注意,第二方面至第七方面不是相机设备(1)的基本组成元件,而是可以适当地省略。
附图标记列表
1 相机设备;
3 图像捕获单元;
8 通信终端;
10 可动单元;
20 固定单元;
30 驱动单元;
111 驱动控制单元;
130 陀螺仪传感器
131 相对位置检测单元;
140 通信单元;
150 图像捕获控制单元;
160 检测单元;
181 第一接口;
182 第二接口;
183 第三接口;
184 第四接口;
100、100A、100B 相机系统;
821 获取单元;
822 命令发出单元。

Claims (9)

1.一种相机设备,包括:
图像捕获单元,包括图像传感器;
可动单元,被配置为将所述图像捕获单元保持在所述可动单元上;
固定单元,被配置为以使所述可动单元能够移动的方式保持所述可动单元;
驱动单元,被配置为驱动所述可动单元,使得所述可动单元相对于所述固定单元移动;
检测单元,被配置为检测所述固定单元或所述可动单元中的至少一个的运动;
驱动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来控制所述驱动单元;
通信单元,能够与通信终端进行通信;
第一接口,被配置为输出由所述图像捕获单元生成的视频信号;
第二接口,被配置为将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经由所述通信单元发送给所述通信终端;以及
第三接口,被配置为经由所述通信单元从所述通信终端接收驱动命令,以由所述驱动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驱动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设备,还包括:
图像捕获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控制所述图像捕获单元;以及
第四接口,被配置为经由所述通信单元从所述通信终端接收图像捕获命令,以由所述图像捕获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图像捕获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相机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接口被配置为经由所述通信单元将所述视频信号发送给所述通信终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相机设备,其中,
所述可动单元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单元在从由平移方向、倾斜方向和滚动方向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两个方向上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相机设备,其中,
所述驱动控制单元被配置为通过基于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来控制所述驱动单元,从而在减小所述图像捕获单元的振动的方向上驱动所述可动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相机设备,其中,
所述检测单元包括陀螺仪传感器,所述陀螺仪传感器被配置为检测所述固定单元的角速度或所述可动单元的角速度中的至少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相机设备,其中,
所述检测单元包括相对位置检测单元,所述相对位置检测单元被配置为检测所述可动单元相对于所述固定单元的相对位置。
8.一种相机系统,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相机设备;以及
通信终端,
所述通信终端被配置为:通过经由与所述相机设备的通信来执行基于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的检测处理或生成驱动命令的生成处理中的至少一个,从而与所述相机设备结合操作。
9.一种程序,被设计为使能够与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相机设备进行通信的计算机系统作为以下单元起作用:
获取单元,被配置为从第二接口获取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以及
命令发出单元,被配置为向第三接口发出驱动命令。
CN201880025359.0A 2017-04-17 2018-04-17 相机设备、相机系统和程序 Pending CN11052120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81599 2017-04-17
JP2017-081599 2017-04-17
PCT/JP2018/015819 WO2018194047A1 (ja) 2017-04-17 2018-04-17 カメラ装置、カメラ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21201A true CN110521201A (zh) 2019-11-29

Family

ID=63856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25359.0A Pending CN110521201A (zh) 2017-04-17 2018-04-17 相机设备、相机系统和程序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128157A1 (zh)
JP (1) JPWO2018194047A1 (zh)
CN (1) CN110521201A (zh)
WO (1) WO201819404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921021B1 (ko) * 2018-04-06 2018-11-21 (주)이즈미디어 회전식 카메라모듈 검사장치
JP7305480B2 (ja) * 2018-10-31 2023-07-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雲台システム
US11181812B2 (en) * 2018-10-31 2021-11-2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amera platform system
JP2020071395A (ja) * 2018-10-31 2020-05-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雲台システム
US20200306496A1 (en) * 2019-03-29 2020-10-01 Koninklijke Philips N.V.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livering sensory simulation to a user
JP7404444B1 (ja) 2022-06-15 2023-12-25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乗客コンベアの踏段制動距離測定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62306A (ja) * 1997-09-16 1999-06-18 Alps Electric Co Ltd 傾斜センサ
JP2008160277A (ja) * 2006-12-21 2008-07-10 Fujifilm Corp 振動補正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撮像装置、振動補正装置の検査方法、並びに振動補正装置の検査システム
CN102111541A (zh) * 2009-12-28 2011-06-29 索尼公司 拍摄控制装置、拍摄控制方法和程序
CN102736357A (zh) * 2011-03-31 2012-10-17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抖动校正装置、光学设备和摄像设备
WO2013118503A1 (ja) * 2012-02-10 2013-08-1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レンズアクチュエータ
US20130215284A1 (en) * 2010-06-08 2013-08-22 Nidec Sankyo Corporation Optical Unit with Shake Correcting Function
CN103645845A (zh) * 2013-11-22 2014-03-19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敲击控制方法及终端
JP2014179956A (ja) * 2013-03-15 2014-09-25 Olympus Corp 撮像指示端末、撮像システム、撮像指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4793437A (zh) * 2009-08-21 2015-07-22 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透镜驱动装置、相机组件及相机
CN104919366A (zh) * 2013-05-30 2015-09-16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9365A (ja) * 1995-06-19 1997-01-10 Sony Corp 遠隔操作装置及び撮像システム
JP2012142837A (ja) * 2011-01-05 2012-07-26 Jvc Kenwood Corp 複眼撮像装置、及び複眼撮像装置の手振れ補正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62306A (ja) * 1997-09-16 1999-06-18 Alps Electric Co Ltd 傾斜センサ
JP2008160277A (ja) * 2006-12-21 2008-07-10 Fujifilm Corp 振動補正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撮像装置、振動補正装置の検査方法、並びに振動補正装置の検査システム
CN104793437A (zh) * 2009-08-21 2015-07-22 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透镜驱动装置、相机组件及相机
CN102111541A (zh) * 2009-12-28 2011-06-29 索尼公司 拍摄控制装置、拍摄控制方法和程序
US20130215284A1 (en) * 2010-06-08 2013-08-22 Nidec Sankyo Corporation Optical Unit with Shake Correcting Function
CN102736357A (zh) * 2011-03-31 2012-10-17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抖动校正装置、光学设备和摄像设备
WO2013118503A1 (ja) * 2012-02-10 2013-08-1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レンズアクチュエータ
JP2014179956A (ja) * 2013-03-15 2014-09-25 Olympus Corp 撮像指示端末、撮像システム、撮像指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4919366A (zh) * 2013-05-30 2015-09-16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03645845A (zh) * 2013-11-22 2014-03-19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敲击控制方法及终端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庆庆 等: "《空间相机支撑组件的振动特性研究》", 《光学技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94047A1 (ja) 2018-10-25
US20200128157A1 (en) 2020-04-23
JPWO2018194047A1 (ja) 2020-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21201A (zh) 相机设备、相机系统和程序
JP6431233B1 (ja) 視聴ユーザからのメッセージを含む動画を配信する動画配信システム
CN106255916B (zh) 跟踪头戴式显示器(hmd)的方法和系统以及用于hmd头带调整的校准
US854057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haptic stimulus based on position
JP6244593B1 (ja) 情報処理方法、装置、および当該情報処理方法をコンピュータに実行させ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
JP5591281B2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動画再生制御方法
CN105031919B (zh) 用于增强现实角色维持并体现观察者的认知的方法
JP2018195177A (ja) 情報処理方法、装置、および当該情報処理方法をコンピュータに実行させ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
CN107368183A (zh) 手套接口对象
CN106997238A (zh) 用于修改触觉效果以补偿音频‑触觉干扰的可编程触觉装置和方法
JP6290467B1 (ja) 情報処理方法、装置、および当該情報処理方法をコンピュータに実行させるプログラム
JP6514397B1 (ja) 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JP6321263B1 (ja) 情報処理方法、装置、および当該情報処理方法をコンピュータに実行させ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
JP2012249867A (ja) 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JP6038440B2 (ja) ゲームシステム、ゲーム処理方法、ゲーム装置、携帯ゲーム機およびゲームプログラム
JP7181148B2 (ja) 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KR20160123017A (ko) 모션센서를 이용한 모션정보 제공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모션정보 디스플레이 방법
JP6470374B1 (ja) 仮想現実を提供するためにコンピュータで実行される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JP2018125003A (ja) 情報処理方法、装置、および当該情報処理方法をコンピュータに実行させるプログラム
WO2020095368A1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表示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10461427A (zh) 变焦设备和相关方法
CN114415831A (zh)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JP2020017981A (ja) 視聴ユーザからのメッセージを含む動画を配信する動画配信システム
JP6554139B2 (ja) 情報処理方法、装置、および当該情報処理方法をコンピュータに実行させ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
JP2018192238A (ja) 情報処理方法、装置、および当該情報処理方法をコンピュータに実行させ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129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