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05963B - 改善夹持能力的回形针系统 - Google Patents
改善夹持能力的回形针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505963B CN110505963B CN201880024475.0A CN201880024475A CN110505963B CN 110505963 B CN110505963 B CN 110505963B CN 201880024475 A CN201880024475 A CN 201880024475A CN 110505963 B CN110505963 B CN 11050596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eeve
- clip
- loop
- clip system
- clip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F—SHEETS TEMPORARILY ATTACHED TOGETHER; FILING APPLIANCES; FILE CARDS; INDEXING
- B42F1/00—Sheets temporarily attached together without perforating; Means therefor
- B42F1/02—Paper-clips or like fasteners
- B42F1/04—Paper-clips or like fasteners metallic
- B42F1/08—Paper-clips or like fasteners metallic of round cross-section, e.g. made of wir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F—SHEETS TEMPORARILY ATTACHED TOGETHER; FILING APPLIANCES; FILE CARDS; INDEXING
- B42F1/00—Sheets temporarily attached together without perforating; Means therefor
Landscapes
- Sheet Holders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回形针系统由至少两个回形针(1)和至少一个连接件构成,回形针分别具有一个大环圈(2)和一个位于由大环圈围绕的内区中的小环圈(3),其中该连接件是一个具有两个平坦的大表面的套(11),两个回形针(1)均以其一个环圈被插入该套中,从而两个回形针(1)由套(11)保持就位,使得其另一环圈可供用于在它与套(11)的朝向它的大表面的外表面之间夹持一个待夹持物体,其中,这些回形针的这两个插入同一套中的环圈彼此分开地重叠安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形针系统,由至少两个直接重叠就位的回形针和至少一个连接件构成,所述回形针具有一个大环圈和位于被该大环圈围绕的内区中的一个小环圈。
背景技术
多年来,回形针以截然不同的形状和尺寸投入使用。
最流行的回形针是由金属丝弯曲成的。也有少量下述回形针,其由薄金属片冲切出或由塑料构成并且以下不再单独指明,即便它们当然从原理上讲也可被用于本发明的系统。
一根回形针能夹住多少页纸或其它物体的能力有着在大的变化范围。这种能力主要取决于回形针的尺寸及其金属丝强度。
这样的回形针尤其在“将一套纸件的多个不同叠摞保持在一起”的情况会带来问题。
这里,迄今都可给每个单独纸摞设置一根小回形针,接着将多个这种纸摞共同用另一根回形针别在一起。
但是,不同的回形针此时容易相互钩挂且因此或许被不小心抽出;结果,原先通过回形针建立的纸张顺序在最糟糕的情况下出现混乱或者使用者肯定要很留意,因此使用起来令人相当不爽。
当使用者只有唯一一种或唯一容量的回形针并想要夹住超出各自单独回形针的容量的纸摞或物体时,也出现了困难。
很早就使用了具有截然不同的形状和尺寸的回形针。最常使用的回形针由一根金属丝弯曲而成。一根回形针能分别夹持多少页纸或其它物体的能力在大范围内变化。所述能力主要取决于回形针尺寸及其金属丝强度。
当将一套纸件的多个不同叠摞保持在一起时,每个单独纸摞带有一根小回形针,它们随后或许用另一根回形针被别在一起。此时出现下述情况:不同的回形针相互钩挂且因而可能被不小心抽出,结果,原先通过回形针建立的纸张顺序在最糟糕情况下陷入混乱,或者使用者肯定要十分留意,因而使用起来相当令人不爽。
当使用者仅有唯一类型或容量的回形针并想要夹住超出各自单独回形针的容量的纸摞或物体时,也可能出现困难。
另外,回形针通常大量散存在储备盒中,在这里,散放的回形针可能相互钩挂。如果使用者现在想要从储备盒中取出一根回形针,则很常见的是从储备盒中无心地取出多根回形针。于是,使用者必须用手将原定要用的回形针与其它回形针分开,这是费时的并且有时令人不适。
本发明基于的问题
鉴于此,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系统,它不需要具有截然不同的夹持力或夹持能力的回形针就能夹持比该系统的单独回形针更多的纸张,并且也提供一种系统,它允许可靠夹持相应一套纸件的不同叠摞而没有出现不希望有的钩挂。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通过以下特征实现:一种回形针系统,由至少两个直接重叠就位的回形针和至少一个连接件构成,所述回形针具有一个大环圈和位于被该大环圈围绕的内区中的一个小环圈,其特征是,该连接件将一个回形针的小环圈保持在被另一回形针的大环圈围绕的区域中,并且在套合的环圈的一侧,一个回形针的一个空闲的大环圈高于其纵向宽侧,并且在套合的环圈的另一侧,另一回形针的一个空闲的小环圈高于其纵向宽侧。
据此,作为解决方案提出一种回形针系统,其由至少两个同向的(即,同样取向并且在投影中完全或至少基本重叠)直接重叠就位的回形针构成。属于该系统的回形针分别具有一个大环圈和一个完全或至少基本位于由大环圈围绕的内区中的小环圈。除了至少两个回形针外,每两个回形针的系统由一个将所述环圈相连的连接件构成。
换言之,本发明系统的特点因此在于,除了至少两个并非相互一体交接的、而是实体上相互分开的回形针外,下述的连接件属于该系统,其将一根回形针的小环圈留在由另一个回形针的大环圈包围的区域内,并且在这些套合的环圈的一侧,一个回形针的“自由的”大环圈高于其纵向宽侧,并且在这些套合环圈的另一侧,另一个回形针的“自由的”小环圈高于其纵向宽侧。
其它的可能设计、工作方式和优点来自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说明。
有利地作为另外的解决方案提出一种回形针系统,其优选由至少两个同向的(即相同取向且在投影中完全或至少基本重叠)、直接重叠就位的回形针构成。属于该系统回形针单独来看有利地分别具有一个大环圈和一个完全或至少基位于由大环圈围绕的内区中的小环圈。除了至少两个回形针外,每两个回形针的该系统包括一个连接件,其将所述环圈相连。
该连接件有利地是一个套,其具有两个平面(即在内侧和外侧都基本平坦)的大表面,一般呈“压扁管”的形式。两个回形针分别以其一个环圈被如此插入被该套圈定的内部,即,两个回形针被该套保持就位,使得其另一环圈可供用于:在它与“该套的大表面的朝向它的外表面”之间夹持一个待夹持物体。一个大表面在一根回形针的环圈能完全贴靠它之时,就是基本平坦的,在这里,点状的单纯局部的非贴靠是无碍的。
在此,这些回形针的这两个插入同一套中的环圈相互分开地重叠布置。因为这两个回形针(其各有一个环圈被插入该套中)的每一个均在其环圈之间夹持一个大表面,故这两个插入套中的环圈在该套之内未相互套合。取而代之地,它们呈“楼层”状重叠,并且一般通过一个假想(虚拟)分隔平面相互分开,该分隔平面的走向平行于该套的纵轴线。所述环圈之一完全位于该假想分隔平面的一侧,而另一环圈完全位于该假想分隔平面的对置一侧。由此使得分别位于同一套内的回形针环圈难以相互钩挂、或者避免相互钩挂。由此提供一种回形针系统,容易建立其组合且可再分开。
附图说明
系统所属的回形针、四个实施例和系统所属的舌部依据图1-2、图3-5、图6-7、图8-10、图11-12来描述。马上结合以下对实施例的说明来领悟这些图的含义。
其它十二个实施例依据图13-21、图22-26以及图27-36来描述。马上结合以下对实施例的说明来领悟这些图的含义。
其它实施例依据图37、图38和图39来描述。马上结合以下对实施例的说明来领悟这些图的含义。
实施例的前言
图2和按照图1的对应分解图示出众所周知类型的双环圈状回形针。
本发明的回形针系统优选也基于这种回形针。
如可依据图1的剖视拆分图所最清楚看到地,这种回形针1由一个大环圈2和一个小环圈3构成。
大环圈2由两个侧臂4、6构成,侧臂形成环圈2的长边。两个侧臂4、6(优选在环圈的靠前窄侧)通过一个尖5相互连成一体。尖5优选设计成三角形,如图1所示,但或者也可以被均匀倒圆或者呈中间连以笔直连接段的两个90°弧度的形式,即近似呈矩形。环圈的长边一般比环圈的短边长。
小环圈3由两个侧臂7、8构成,它们通过一个尖9相互连成一体。已经针对尖5所述的内容适用于尖9,也适用于短边和长边。
如可依据图2最清楚看到地,两个环圈2、3在其背对尖5、9的短边处通过一个连接部10如此相互连接,即,小环圈3位于由同一回形针1的大环圈2圈定的内部空间中并且基本与大环圈2同在一个平面内。两个环圈一般如此嵌套,即,小环圈3的两个侧臂7、8的外侧至少基本接触大环圈2的侧臂4、6的内侧。
在此提到的回形针一般设计成一件式。它们大多由金属丝构成,金属丝优选被钝化、即镀锌、涂漆或覆有塑料。金属丝一般具有在0.3毫米至1.5毫米之间的直径。
关于附图标记体系注意以下内容:后附“.1”或“.2”表示所述区域在该系统的第一回形针或在第二回形针上。如在同一回形针的小环圈与大环圈之间的该连接部总体用附图标记10标示。如果提到在第一回形针上的相关连接部,则将其标示为“10.1”。在第二回形针上,连接部用“10.2”标示。
第一实施例
用于该系统的回形针
本发明回形针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由图3-5来示出。
为了形成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采用最少两个刚才结合回形针1所述类型的回形针1.1、1.2。
优选照原样采用两个回形针1.1、1.2,就是说相对于其初始状态,它们没有塑性变形或未显著塑性变形。
首先,第一回形针的大环圈2.1经由套11的敞开的端面窄侧12被插入套11的内部,就像图3所示的那样。第一回形针的小环圈3.1此时外靠在所述套11的在本图3中靠下的大表面16上。
图4更详细地示出了它,但图4是从下方看向图3所示的配置的图。
为了完善所述系统,第二回形针的小环圈3.2于是被插入套11中,从而得到如图5所示的配置。在所述配置中,该系统如下地准备好夹持:
第一回形针的小环圈3.1可以在自身与套11的下侧大表面16之间夹持物体且尤其是一页或多页纸。
第二回形针的大环圈2.2可以在自身与套11的上侧大表面16之间夹持物体且尤其是一页或多页纸。
当该系统容纳能力不足时,它可以被任意扩展。例如通过将回形针的一个或两个“位于套11外”的环圈2.2、3.1插入同类套中(在此未被进一步示出),以便该系统总是按照相同样式继续,直至其达到期望容纳能力。套11此时也可以被预装并且被锁止在回形针上。为了锁止,可能在该套超出回形针的一个侧臂的自由端的地方将套的部分翻折或折入。或者也可以想到粘接、热压套装或压花。应由此阻止所述套在回形针上移动。
作为套构成的连接件
此实施例的系统,如所述的那样,不仅包括两个回形针1.1、1.2,也还有呈套11构成的连接件,以下将描述其优选的结构细节。
套11从轮廓上讲,适配于所用的回形针1.1、1.2。
如在图3中单独标示地,它具有敞开的端面窄侧12、闭合或优选也敞开的端面窄侧13、纵向窄侧14和15、两个大表面,在图3和图5中只能看到其中的上大表面16,因为另一大表面在底侧。但图4示出另一大表面。
此时如此设定套11的尺寸,即,两个回形针的两个环圈能够彼此独立地容纳在该套中,而一个环圈不必置入由另一环圈圈定的内区中。由此获得重要优点,即,两个紧邻并排地位于套11之内的环圈不相互钩挂,或在插入该套中或从中拔出时没有相互妨碍。
与此相应地来设定套11的净内横截面尺寸。它优选大致对应于一个矩形,其长边就长度而言分别对应于一根回形针的两个大侧臂的最大间距,其短边就长度而言大致对应于属于该系统的回形针的两倍金属丝粗细,或许加上属于该系统的回形针的金属丝直径的最多1/3的允差。对于卵形横截面或椭圆形横截面,含义相同的内容涉及其长轴和短轴。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该套的净内横截面的尺寸被有意设定为较大。在这里,所述矩形的尺寸设定如此进行,即,其长边就长度而言又分别对应于一根回形针的两个大侧臂的最大间距。但其短边被设计得更长或更高。它们就长度而言对应于属于该系统的回形针的两倍金属丝粗细加上属于该系统的回形针的金属丝直径的5/10至12/10的附加高度。
该套可以由不同的材料构成。可以想到,该套例如作为由刚性材料构成的相应压平的管来制造,例如由金属或硬塑料制造。
但被证明理想的是,该环圈由厚壁塑料软管制造,其壁厚为约0.5/10毫米至最大12/10毫米,更好是仅最多达到8/10毫米。这样的塑料软管并非只是可简单加工,例如通过吹拂热风而得到相应形状。相反很有利的是,它原本也带有相当可观的柔韧性。这使得将回形针的环圈插入由其构成的套11很简单,尤其是当该回形针系统应该在纸张或其它物体已被其夹持住的时刻要被使用者扩展时。
套11按下述方式固着在回形针的环圈上,即,其两个主表面在环圈的两个侧臂之间的区域中、确切说在尖处或附近被压紧和相互粘接或焊接,在这里未绘制示出这一点。
套优选具有敞开的第二端面窄侧13,如上所述。它于是例如可以很简单地由连续挤出的软管裁切而成。
在其它情况下,该套在第二端面窄侧13是闭合的。该端面窄侧于是能可选地在内侧对应于要用在该系统中的回形针1的一个大环圈2的尖5的轮廓。它于是给大环圈提供加强的支持。
已经被证明尤其有利的是,该套在端侧即在一个端面窄侧并在那里在一个主表面、最好是下主表面上具有单斜面17,如结合图4清楚看到地,在那里在端面窄侧13给出单斜面17,即,带有这种斜面17的端面窄侧优选是在最终安装状态下指向回形针尖的端面窄侧。斜面17便于将相关回形针或系统施加到一摞纸或一摞待夹持物体。或者,在这里也可以设有双斜面。
被证明尤其合适的是,该套在端侧(即在端面窄侧)且该处的主表面、优选是上主表面上具有双斜面18,如结合图3和5所清楚看到的那样。带有这种双斜面18的端面窄侧12优选是与具有单斜面17的端面窄侧完全径向对置的端面窄侧。这理想地意味着,套11的一个大表面16在一个端面窄侧13具有一个单斜面17,套11的另一个大表面16在另一端面窄侧12具有一个大多成双的斜面18,就像可依据联合观察图4和图5而能想到的那样。或者,在这里也可以有一个单斜面。
对许多应用场合可能有利的是,在两个主表面处设置上述斜面之一。
作为所述斜面的代替或补充,所述套的材料也可以在一个主表面的端面窄侧向外折叠以保证另一回形针更容易插入。还要注意,用于回形针系统的套11根据需要也可被改动,就像尤其图6还有图7所示的那样。
为了获得在夹持纸摞上的更好支承,套11在此能可选地且优选地在两侧配设有横向于套11的纵轴线L从套延伸出的翼片或支承面20。翼片或支承面20防止在支承面下方被夹持在套11与各回形针的位于那里的环圈之间的纸张过于容易旋转脱离夹持。
夹持作用可以通过一个或优选多个支承面的自粘形配置来改善,或者通过支承面的增摩涂层或槽纹来改善。
附加地或代替地,该套也可以配备有舌20a,舌在套11的纵轴线L方向上突出超过该套。
这种舌20a简化了一些被系统夹持的纸张或物体脱离组合体。因为通过相应拉扯该舌20a,相关的套11可容易地从回形针拔下,从而组合体散开。
另外,至少一个支承面20可具有突起20*,突起例如从套的外侧在套的纵轴线L方向上向外突出并且提供突舌或突片,其简化了由该系统夹持的纸张的层次清晰的规整。在支承面在回形针侧旁过渡至突起20*的区域中,突起20*优选配设有一个窗形缺口100。这保证了一根回形针可以顺利地插入套11中,见图6。
总体讲尤其有利的是,套11的至少一个大表面16和/或翼片20和/或舌20a和/或突起20*可被印刷或书写。由此可以很简单地促成广告。另外,由此或许使得规整变得明显容易,因为使用者例如可将突起20*作为由他个性化书写的突片加入,其简化了由回形针系统夹持的叠摞的规整。
用于套的其它设计可能方案来自下述的其它实施例。
第二实施例
如图8-10所示的第二实施例是第一实施例的略微改动方案。因此,在那里描述的内容也不受限制地适用于第二实施例。
改动在于,套的净内横截面被有意地设定为大于前述的情况。
在图8-10中进行所述矩形的尺寸设定,其表示处于未装载状态的套11的净内横截面,因此其长边LS就长度而言又分别对应于一根回形针的两个大侧臂的最大间距。但其短边KS被设计得更长或者说更高。它们就长度而言对应于属于该系统的回形针的两倍金属丝粗细加上属于该系统的回形针的金属丝直径的5/10至12/10的附加高度,尤其见图8。
第三实施例
如图11和12所示的第三实施例是第二实施例的改动方案。因此,在那里描述的内容也不受限制地适用于第三实施例。
这里如此进行所述改动,设有一个附加的舌20a,如之前已详述的那样。附加地或替代地,在这里,在此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此处未示出的翼片或支承面或者突起(突片),如以上也已经提到的那样。
第四实施例
用于该系统的回形针
为了形成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采用了如上(图1和图2)结合回形针1`所描述类型的两个回形针1.1`和1.2`。
优选照原样采用两个回形针1.1`、1.2`,即它们相比于其初始状态没有塑性变形或没有显著塑性变形。两个回形针1.1`和1.2`可以如图13所示地叠摞。
于是,它们共同与套11`融为一体。在此,下回形针1.1`的小环圈3.1`位于与上回形针1.2`的大环圈2.2`相同的平面内,确切说在所述大环圈2.2`之内。就是说,回形针1.1`的小环圈3.1`在插入套中时至少基本完全在所述空间和由上回形针1.2`的大环圈2.2`界定和限定的平面内。
为了完整起见而要说明的是,刚才仅在原理上解释的安装实际上优选如此进行,第一回形针的大环圈2.1`被插入套11`中,接着,如此形成的单元被推移到一页纸上,该纸被夹持在该回形针的小环圈3.1`和套之间。于是,第二回形针的小环圈3.2`被插入所述套和第一回形针的已经位于那里的大环圈中,从而它按照已经上述的方式位于所述大环圈中。大环圈2.2`此时外靠在套11`的迄今尚空闲的大表面上。于是,可以将一页或多页纸夹在环圈2.2`和套之间。
呈套构成的连接件
如已经描述地,此实施例不仅有两个回形针1.1`和1.2`,也还附加地有呈套11`构成的连接件,其优选的结构细节如下所述。
套11`从轮廓上匹配于所用的回形针1.1`和1.2`。
它具有敞开的端面窄侧12`、闭合的端面窄侧13`、纵向窄侧14`、15`和两个大表面,在图13中只能看到其中的大表面16`,因为另一个大表面在底侧。
所述套优选具有一个闭合的端面窄侧13`,其至少在内侧对应于该系统所用的回形针1`的大环圈2`的尖5`的轮廓,因而对所述大环圈提供加强支持。
在在此未示出的改动方案的范围内规定,所述套的尖缺失,即所谓的被“切掉”。该套于是表现为平管,也在先参见图24。
以完全地(优选如上所述连续地)将两个回形针插入套11`中的形式于是导致如图14-17所示的集合体。
在这里,首先图14被认为最直观。
能看到上回形针1.2`的标黑的大环圈2.2`如何与下回形针1.1`的小环圈3.1`一起几乎完全位于套11`内,大多仅还伸出一小截,优选小于每个回形针在其侧臂方向上的长度的1/3。
也能清楚看到,上回形针1.2`的标黑的小环圈3.2`在此在所夹持的一张或多张纸Pa`的厚度的强迫下,位于套的上表面处或者(在这里在行动中)有距离地位于套的上大表面上方。此外能看到,下回形针的大环圈2.1`以相应方式位于套的下大表面或者在夹持纸张Pa`影响下位于套的下大表面的上方。
两个后述的环圈3.2`和2.1`由此可供使用,以便在它和套之间要夹入并保持一页或多页纸,或者以便作为其它连接件可供相应串接所用,例如借助另一个这种套和另一个这种回形针。
也能结合图15很清楚看到这种事实。在这里,为概览起见而标黑示出了上回形针1.2`。
图15从套11`的闭合的端面窄侧13`观察示出刚才描述的事实。也能清楚看到纸摞Pa`。
图16和图17提供相同事实的进一步说明,在这里,空闲的小环圈3.2`和空闲的大环圈2.1`优选安置在套的各自大表面上,套在这里准备好夹持。
用于套的其它可能设计
优选,该套的净内横截面被如此设计,即,它基本对应于按照规定是回形针系统的组成部分的回形针的大环圈的宽度和/或高度。所述设计优选地是这样的,即,至少相关的大环圈得到在该套的至少两个、更好是2x2对置的内表面之间的力配合和/或形状配合的保持。
值得注意的是,在套11`上的这个或优选这些锁定件17`、18`。
如依据图13、图16和图17所清楚看到地,这个或这些锁定件17`、18`优选设计成凹槽,其优选成盘状或扁豆状从套11`的大表面16`的外表面向内延伸,从而在该套的大表面16`的内侧形成相应的锁定凸起如锁定凸点或锁定凸豆。
这种锁定件17`、18`或是可以仅安置在一个大表面16`上或是在两个对置的大表面上,或许也在具有相应设计的侧臂4`、6`、7`和/或8`的套的一个或两个纵向窄侧14`或15`上,以便获得力配合和/或形状配合。在此情况下尤其有利的是该套由塑料构成,因为各自环圈于是能在其移入过程中将这个或这些锁定凸起弹性旁移或压迫分开,直到它或它们又回弹到环圈后且锁定。尤其有利的是,与此相关地采用具有三角形或者或许也倒圆的尖的回形针,这简化了这个或这些锁定凸起移到一边或压迫分开。
如例如依据图16容易理解地,锁定件17`在上回形针完全插入时移入在大环圈2.2`的尖的内侧处的区域中。按照相同意义的方式,锁定件18`进入在小环圈3.1`的尖的内侧处的区域中。当应只设有一个锁定件时,该锁定件18`优选针对小环圈来设计。因为一旦它被形状配合地锁定,则它同时保持在它与套11`之间被拦住的大环圈。
还要注意的是,用于回形针系统的套11`根据需要也可以被改变,如同图21和22所示。为了获得在夹持纸摞上的更好支承,套11`在这里优选在两侧具有支承面20`。它们防止在支承面下方在套11`和各自回形针的位于那里的环圈之间被夹住的纸张过于容易旋转脱离夹持。
夹持作用可以通过一个或优选多个支承面的自粘配置而得到改善,或者通过增摩涂层或槽纹来改善。
至少一个支承面20`可以具有一个突起20*`,其例如从该套的尖起向外突出,因此可提供一个可书写的突片,其简化了条理清晰地规整被该系统夹住的纸张。
图23示出另一个对本发明重要的变型。
套11`在此也沿着其纵向窄侧的一部分具有侧向超出它的支承面20`,其具有已经上述的目的。
如能结合图23所清楚看到地,该支承面在套11`的插入开口高度上过渡至一个突起20*`,该突起如也已经在前面提到地呈突片状向外突出,于是可供夹持纸张整理所用。值得注意的是,突起20*`具有一个窗FE`,穿过该窗,属于该系统的回形针的一个侧臂可被移入该套的大表面的(在此是下)外侧区域中。
也能清楚看到可选的拉拔突起20**`,其明显简化了当要取出被系统夹住的书面资料时拉动该套。
第五实施例
如图18-20所示的第五实施例是第四实施例的略有改动的方案。因此,在那里描述的内容也不受限地适用于第五实施例。
所述改动在于,小环圈的自由端被略微向内弯曲,优选30°-60°,理想地是45°+/-5°。
这在图20中能依据小环圈3.1`来清楚看到。
该自由端通过这种方式形成一个弯折19`。弯折19`简化了第一回形针的小环圈脱离第二回形针的大环圈的环抱,第一回形针与其一起插在套11`中。为此参见图18和图19,在这里,图19从套11`的敞开的端面窄侧示出了组装。
还要注意的是,弯折19`可选地也能在安装在以下还将描述的实施例中,它们在小环圈上具有一个相似的自由端。
第六实施例
图24示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
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基本对应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因此,在那里的描述内容除了以下明确提到的区别外在此也适用。
与第四实施例相比存在以下区别:
该套在此实施例中简化设计。这意味着,连接件不再是完整的套,而是只还通过一个沿周向闭合的夹环21`代表,其在两个端面窄侧是敞开的。如清楚看到地,夹环21`可移动地保持在第一回形针1.1`上。其内横截面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的最大延伸尺寸优选基本对应于回形针的大环圈,从而夹环21`可以基本无间隙地在回形针的大环圈上来回移动。
优选未变形的回形针也被用于本发明系统的这个实施方式,如已述。
所述安装也像之前作为优选变型所描述的那样进行。
基于如图24所示的布置形式,在这里,夹环21`如图所示处于其套装在未变形的回形针上的状态。
接着,在小环圈3`和大环圈2`之间夹有至少一张纸。由此,小环圈3`向下弹性移动离开被大环圈2`圈定的区域并且通过纸张避开那里(未示出)。
现在,夹环21`在箭头和其标记P`的方向上进一步移向回形针的另一端。接着,第二回形针的小环圈被插入由第一回形针的大环圈围绕的区域且穿过夹环21`的净横截面。其大环圈此时外置于夹环21`的大表面处或其上方。结果,因而又得到之前以套11`为例所描述的系统配置。
就此而言与第四实施例并无差异
这又意味着,第一回形针的小环圈在自身与夹环21`之间提供夹持一页或多页纸或类似物的可能性。这也还意味着,第二回形针的大环圈在自身和夹环21`之间也提供夹持一页或多页纸或类似物的可能性。
第七实施例
图25示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
此实施例基本对应于第六实施例,因此在那里的描述的内容鉴于也回引第四实施例而在此也适用。
此实施例与第六实施例的区别是,夹环21`被断开,现在只是一个C形托座25`。
C形托座25`能在双箭头P`方向上移动,因此可在回形针上朝一方向移动,在该方向上它将参与该系统的回形针的两个嵌套环圈保持在一起。
该保持作用相比图24的实施方式不突显,但某些情况能满足要求。
第八实施例
图26示出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
此实施例基本对应于第六实施例,因此那里描述的内容在也回引第四实施例的情况下在此也适用。
第八实施例与第六实施例的区别是,该连接件还被进一步简化。在此,该连接件以双卡头22`形式构成,其由卡头主体部23`构成,卡头主体部跨过由一个大环圈在其两个侧臂之间限定的平面。卡头状环钩24`在两侧臂侧与卡头主体部23`相接,卡头状环钩分别环卡大环圈的一个侧臂。通过这种方式,双卡头22`不会丢失但活动地安装在大环圈上。
还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实施例中,各自回形针具有附加的塑性变形或在图26中也未被绘制示出的特殊设计造型。
即,一根回形针的大环圈的和小环圈的侧臂在此实施例中必须在黑箭头MA`方向上保持一已知最小距离。由此保证卡头状环钩24`得到所需空间,以便能插入到“大环圈侧臂”与“容纳在大环圈内的小环圈的侧臂”之间,从而双卡头22`能移入其保持位置,它对应于已述的夹环21`的保持位置。
双卡头22`的功能与此前已针对夹环21`所述相同,故参引于此。
第九实施例
图27示出本发明的第九实施例。
第九实施例基本对应于第七实施例,因此在那里描述的内容包含回引其它实施例在内,也在此是适用的。
唯一区别在于该连接件的设计不同。
即,C形托座还被进一步缩小并且现在仅还由一个板26`构成,该板连接、最好焊接到一个大环圈2`的至少一个、更好是两个侧臂上。
第十实施例
图28示出本发明的第十实施例。
第十实施例基本对应于第九实施例,因此,在那里描述的内容包含回引其它实施例在内,也在此是适用的。
唯一区别在于,该连接件现在不再是板,而是替代地通过优选两个、或许也是更多个横箍27`构成。
横箍27`理想地由与回形针本身一样的金属丝构成。
横箍27`又像已经在在先实施例中针对板所述的那样被固定、最好焊接在回形针大环圈的至少一个、更好是两个侧臂上。
两个横箍优选以90°角度相对环圈侧臂延伸,倾斜姿态此处是可行的。
第十一实施例
图29示出第十一实施例。
第十一实施例基本对应于第十实施例,因此,在那里描述的内容包含回引其它实施例在内,也在此是适用的。
它就像针对在先实施例的横箍27`所描述的那样来设计。
第十二实施例
第十二实施例由图30示出。
它是第十一实施例的范围很窄的改动方案。因而,在那里描述的内容包含回引其它实施例在内,在此也适用。
在此实施例中,放弃大环圈2`的自由部段30`,其在位于横箍27`和大环圈2`的自由端之间,即它被设计成将不会在回形针上遇到。取而代之,它是横箍27`的一体组成部分,只要其通过弯曲回形针大环圈的相应侧臂而出现。
这不仅导致材料节约,而且具有以下优点,横箍27`优选只需要一个焊点28`,因为横箍27`在对置侧具有一个弯曲部位29`,即是大环圈2`的相应侧臂的一体组成部分。这使得加工更有效。
第十三实施例
图31示出本发明的第十三实施例。
它在这里是第十一和第十二实施例的改动方案。因此,在那里描述的内容包含回引其它实施例在内,在此也适用。
在此实施例中,横箍27`仅在一侧被结合,如以上已以图27为例针对板26`所简单提到的。
它优选是大环圈2`的自由侧臂的一体组成部分。为了产生在此提到类型的横箍27`,所述大环圈2`的侧臂简单设计成略长并且于是被弯曲至少1x90°、优选2x90°到达如图31所示的位置。
在这里,也替代地可以规定横箍的倾斜走向,如上所述。
第十四实施例
图32示出本发明的第十四实施例。它在此是第十三实施例的范围很窄的改动,因此在那里的描述内容不受限制地在此也适用。
第十三与第十四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横箍27`在此被设计成多次弯曲部段,其优选具有U形设计结构,如图32所示,或者替代地具有基本呈V形的设计结构。这样设计的横箍27`提供很多的保持。
理论上,横箍27`可以被设计成焊接部,但理想的是从一开始就与大环圈2`的自由侧臂连成一体并且通过相应的多次弯曲形成。
第十五实施例
图33-36示出本发明的第十五实施例。
在此也要指出的是,在此实施例中按照已经对于第四实施例所述的方式也采用未变形的回形针,参见图34。
此实施例的特点是:它就不需要附加的单独连接件且也可放弃孕育成本的焊点而言是很简单的。
取而代之,横箍27`在此是一个回形针的完全一体的组成部分。
如依据图33最清楚看到地,在这里是这样的,在一个回形针的大环圈2`的一个侧臂中一体弯设或压制有或者说通过所谓的“切槽”开设有例如V形或例如C形的锁定凹槽32`。
锁定凹槽32`容纳大环圈2`的对置侧臂的端头。
为此目的,大环圈2`的对置侧臂设计成较长并且在弯曲部位29`被弯曲了约1x90°或优选2x90°,就是说横向延伸越过大环圈。它通过这种方式形成一个横箍27`。
如此构成的横箍27`在其自由端带有弯折31`。弯折31`被设计成它能被挂入在大环圈2`的对置侧臂上的锁定凹槽32`中。
所述设计尤其具有制造技术优点。除了相应设计的金属丝弯曲机外,安装和制造不需要其它。
或者,也可以规定如前所述的横箍倾斜走向。
第十六至第二十的具体实施例
图37和图39示出另一个实施例。回形针系统也优选可以是一个回形针系统1``,其由具有第一舌部400.1``和第二舌部500.1``的第一回形针200.1``构成。于是,具有第一舌部400.2``和第二舌部500.2``的第二回形针200.2``属于回形针系统。
如人们结合图37最清楚看到地,第一悬挂机构可被设计成在一个舌部400.1``的外侧上的接片600``,其具有侧向边界601``并且在侧向边界之间具有在自身和舌部外表面之间的空隙。所述固定可以按照上述方式通过焊接、钎焊、粘接等进行。
如人们结合图39最清楚看到地,第二悬挂机构被设计成在回形针系统的另一回形针的一个舌部500.2``的外侧上的仅单侧结合的舌700``。关于所述固定,以上针对接片所述的内容相应适用。现在,两个回形针可如此连接,舌700``被插入接片600``和舌部400.1``之间。
如人们看到地,舌700``尤其优选地具有一个锁定机构701``、在此优选呈凸轮状压痕。该锁定机构防止舌700``可能过于容易不希望地从接片600``中被拔出。
不言而喻的是,该系统的每个回形针在其一个舌部上带有一个接片600``并且在其另一舌部上带有接片700``,从而回形针系统的回形针可以任意相互串接或结合。
在此所示的悬挂机构的实施方式是尤其有利的,但理论上是可改变的,这在此未被绘制示出或仅被暗示地绘制示出。因此可以想到,代替接片600``地例如在相应的舌部中设有接片状切口800``,尤其当它如优选的那样由金属制造时。舌700``可被插入其功能与接片相似的切口中。图38示出了这在此为何意。
另一个替代方案是在外侧给至少一个舌件配备自粘涂层,就像人们例如从所谓的便利贴中知道的那样。结合另一回形针的被粘胶拉近的配对面,自粘涂层被理解为是本发明意义上的悬挂机构。
理论上也还可以想到其它可能设计,比如按照在舌部上的横向于移动方向延伸的燕尾槽或T形槽的形式,在另一舌部上的配合的配对件插入该燕尾槽或T形槽中。
如前所述,所述锁定机构或者也可以被磁体机构代替。这种磁体机构可以由硬磁体构成,硬磁体被粘接、钎焊、焊接到舌件上,或者它是类似物,或者它被压到舌件材料上。互补的磁体机构也可以由优选另一种极化硬磁体构成,其被粘接、钎焊、焊接到一个舌件上,或者它是类似物,或者它被压入舌件材料中。或者,形状互补的磁体机构可以取而代之地由或许相应固定的软磁材料构成。
也还要说明的是,该锁定机构或者也可被魔术搭扣取代。为此,例如可以在一个舌件上设置带钩的或带钩尖的搭扣元件,而在另一舌件上设置环圈元件以便与所述钩件等扣合。
为了完整起见而要说明的是,也通过冲切制造舌700``以使它也与舌件成一件整体地制成是很合适的。
为了完整起见而要说明的是,所述任务也还可能包括提供一种回形针系统,其允许可靠夹持各自相关纸张的不同叠摞,而没有出现不希望有的钩挂,并且也提供一种回形针系统,其允许从储备盒中简单快速地取出回形针。
除了权利要求给出的主题(单独和/或组合)之外,也要求保护以下各段列出的主题。
回形针系统,其中,该套(11)的净内横截面基本对应于矩形或卵形或椭圆形,其长边(LS)或长主轴(卵形、椭圆形)对应于属于该系统的回形针(1)的一个大环圈(2)的宽度,其短边(KS)或短主轴(卵形、椭圆形)基本对应于属于该系统的回形针(1)的金属丝的丝直径的至多2.5倍。
回形针系统,其中,该套(11)的净横截面具有附加边长,该附加边长最好小于最大距离的1/4,属于该系统的回形针(1)的形成大环圈(2)的侧臂的金属丝相互间遵守所述最大距离。
回形针系统,其中,由该套(11)围绕的内部空间通过一个管内的分隔壁被分成两个腔,其中各腔分别容纳一个回形针(1)的一个环圈。
回形针系统,其中,这两个腔是按照它们通过它们窄边(KS)直接紧邻的方式并排排列的。
回形针系统,其中,这两个腔是按照它们通过它们长边(LS)直接紧邻的方式相继排列的。
回形针系统,其中,该套(11)在一个大表面(16)的端侧具有单斜面(17)并且在与之径向对置的大表面的反向端侧具有双斜面(18)。
回形针系统,其中,该舌部(20a)和该套(11)的总长度在该管的纵轴线(L)方向上大于属于该系统的回形针(1)的最大延伸尺寸。
回形针系统,其中,该套(11)的至少一个表面和/或所述至少一个翼片(20)和/或该舌部(20a)能被印刷、书写或粘贴。
回形针系统,其中,该回形针系统还包括拔舌,用于套(11)的抓住和拉拔。
回形针系统,其中,这些套(11)带有槽纹,用于形状配合地装上拔舌。
回形针系统,其中,该套(11`)优选至少在其大表面(16`)中的一个上具有向内突出的锁定件(17,18`),该锁定件设计成该锁定件(17,18`)与完全插入该套(11`)中的回形针的小环圈(3`)锁定在一起且锁定该小环圈(3`)以防止不小心从该套(11`)中拔出。
回形针系统,其中,该套(11`)至少在其大表面(16`)中的一个上具有向内突出的锁定件(17,18`),该锁定件被设计成该锁定件(17,18`)与完全插入该套(11`)中的回形针的大环圈(2`)锁定在一起并且锁定大环圈(2`)以防止不小心从该套(11`)中拔出。
回形针系统,其中,该套(11`)在其大表面(16`)中的至少一个上优选如此配备有附着胶层,即,该附着胶层能通过揭下护膜而准备好粘附。
回形针系统,其中,该套(11`)优选在两侧从其纵向窄侧(14,15`)起配备有支承面(20`)。
回形针系统,其中,该套(11`)具有突起(20*`),该突起在其纵轴线的方向上超出其作为插入孔的端面窄侧并且优选用作可书写、粘贴或印刷的标签。
回形针系统,其中,该突起(20*`)无突出部地过渡到至少一个更好是两个支承面(20)。
回形针系统,其中,该突起(20*`)具有一个窗(FE`),该窗允许属于该系统的回形针(1`)的侧臂穿过该窗(FE`)地移入该套(11`)的一个大表面(16`)的外侧的区域中。
回形针系统,其中,在端面窄侧的一侧或两侧敞开的套(11`)在容纳回形针(1`)的尖的端面窄侧具有拉拔突起(20**`),借此能将所述套(11`)从回形针(1`)上拔下。
回形针系统,其中,一个例如呈V形或者例如呈C形的锁定凹槽(32`)被弯曲入或冲压入或者通过所谓的``切槽``被整体开设到一个回形针的大环圈(2`)的一个侧臂中,该锁定凹槽(32`)容纳该大环圈(2`)的对置侧臂的端头,其中,该大环圈(2`)的对置侧臂被设计得较长并且在弯曲部位(29`)被弯曲约90°,从而它横向延伸经过该大环圈(2`)并形成一个横箍(27`),其中,所形成的横箍(27`)在其自由端优选具有弯折(31`),该横箍(27`)或其弯折(31`)被设计成它在安装完状态下被挂入在大环圈(2`)的对置侧臂上的锁定凹槽(32`)中。
回形针系统,其中,该套(11`)是一件式塑料件。
回形针系统,其中,该套(11`)具有与其敞开的第一端面窄侧(12`)对置的闭合的第二端面窄侧(13`),闭合的第二端面窄侧在内侧形成净横截面,该净横截面对该回形针的(与在一个回形针的大环圈(2`)和小环圈(3`)之间的连接部对置的)尖(5`)提供保持。
回形针系统,其中,该套(11`)在其大表面(16`)中的至少一个上被印刷。
回形针系统,其中,该连接件设计成C形托座(25`),其被套装到一个回形针的一个大环圈(2`)上。
回形针系统,其中,该连接件设计成板(26`)状,该板连接优选焊接至一个大环圈(2`)的两个侧臂(4,6`)。
回形针系统,其中,该连接件通过优选两个、或许更多个横箍(27`)构成,其中,各自横箍能设计成双道形式,因而它具有U形或V形。
回形针系统,其中,该连接件由唯一的横箍(27`)构成。
回形针系统,其中,该横箍(27`)由与该回形针(1`)本身一样的金属丝构成。
回形针系统,其中,放弃在所述横箍(27`)和大环圈(2`)的自由端之间区域内的大环圈(2`)的自由部段(30`)。
一种回形针系统,由至少两个回形针(1)和至少一个连接件(11*)构成,所述回形针分别具有一个大环圈(2)和一个位于被该大环圈围绕的内区中的小环圈(3),其特征是,该连接件(11*)是一个板,该板具有两个优选大致以一个金属丝粗细相互错开的保持部,其中每个保持部被设计成具有两个扁平侧的大表面(16),两个回形针(1)中的每一个以其一个环圈被如下套放到所述扁平侧上,即,这两个回形针(1)被该连接件(11*)保持就位,使得其另一环圈可供用于在它与朝向它的大表面的外表面之间夹持一个待夹持物体。
Claims (18)
1.一种回形针系统,由至少两个直接重叠就位的回形针和至少一个连接件构成,所述回形针具有一个大环圈(2`)和位于被该大环圈围绕的内区中的一个小环圈(3`),其特征是,该连接件将一个回形针的小环圈(3`)保持在被另一回形针的大环圈(2`)围绕的区域中,并且在套合的环圈(2,3`)的一侧,一个回形针的一个空闲的大环圈(2`)高于其纵向宽侧,并且在套合的环圈(2,3`)的另一侧,另一回形针的一个空闲的小环圈(3`)高于其纵向宽侧。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回形针系统,其特征是,该连接件是具有两个平坦的大表面的套(11),两个回形针(1)的每一个均以其一个环圈按如下方式插入所述套中,即,所述两个回形针(1)被所述套(11)保持就位,使得其另一环圈可供用于在它与该套(11)的朝向它的大表面的外表面之间夹持一个待夹持物体,其中,这些回形针的被插入同一套中的两个环圈相互分开地重叠安置。
3.根据权利要求2的回形针系统,其特征是,该套(11)在两个端面窄侧(12,13)是敞开的。
4.根据权利要求2的回形针系统,其特征是,该套(11)是软管部。
5.根据权利要求2的回形针系统,其特征是,该套(11)的最终的净横截面被如此设定尺寸和设计,即,两个不同的回形针(1)的两个环圈能彼此无关地容放在该套(11)中,而一个环圈不必置入被另一环圈围绕的内区中。
6.根据权利要求2的回形针系统,其特征是,该套(11)在至少一个大表面(16)的端侧具有单斜面(17)。
7.根据权利要求2的回形针系统,其特征是,该套(11)在至少一个大表面(16)的端侧具有双斜面(18)。
8.根据权利要求2的回形针系统,其特征是,该套(11)具有一个舌部(20a),该舌部在该套(11)的纵轴线(L)方向上超出该套。
9.根据权利要求2的回形针系统,其特征是,该套(11)具有至少一个翼片(20),所述翼片在横向于该套(11)的纵轴线(L)的方向上延伸离开该套。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回形针系统,其特征是,该套(11)具有至少两个翼片(20)。
11.根据权利要求1的回形针系统,其特征是,该连接件是一个套(11`),一个回形针的大环圈(2`)与另一个回形针的被置入由其围绕的内区中的小环圈(3`)一起经由该套(11`)的敞开的第一端面窄侧(12`)被插入所述套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回形针系统,其特征是,该套(11`)的净内横截面被如下设计:插入其中的回形针的大环圈(2`)至少在其尖(5`)的区域中以摩擦配合方式在内侧抵靠该套(11`)的纵向窄侧(14,15`)和/或以摩擦配合方式在内侧抵靠该套(11`)的纵向宽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1的回形针系统,其特征是,该套(11`)具有与其敞开的第一端面窄侧(12`)对置的也敞开的第二端面窄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的回形针系统,其特征是,该小环圈(3`)的自由端大致向内弯曲,由此形成弯折(19)。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回形针系统,其特征是,该小环圈(3`)的自由端大致向内弯曲30°-60°。
16.根据权利要求14的回形针系统,其特征是,该小环圈(3`)的自由端大致向内弯曲45°+/-5°。
17.根据权利要求11的回形针系统,其特征是,该套(11`)设计成沿周向自身闭合的保持环(21`),该保持环在两个端面窄侧敞开。
18.根据权利要求1的回形针系统,其特征是,该连接件以双夹头(22`)形式构成,其由夹头主体部(23`)构成,该夹头主体部跨过由一个大环圈(2`)在其两个侧臂(4,6`)之间限定的平面,其中,夹头状卡环(24`)在两个侧臂侧接合至该夹头主体部(23`),所述卡环分别环抱大环圈(2`)的一个侧臂(4,6`)。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202017102210.2U DE202017102210U1 (de) | 2017-04-12 | 2017-04-12 | Büroklammernsystem mit verbesserter Haltekapazität |
DE202017102210.2 | 2017-04-12 | ||
DE202017106081.0U DE202017106081U1 (de) | 2017-10-06 | 2017-10-06 | Büroklammernsystem mit verbesserter Haltekapazität |
DE202017106081.0 | 2017-10-06 | ||
DE202017106188.4 | 2017-10-12 | ||
DE202017106188.4U DE202017106188U1 (de) | 2017-04-12 | 2017-10-12 | Büroklammernsystem mit verbesserter Haltekapazität |
DE202017107590.7U DE202017107590U1 (de) | 2017-12-13 | 2017-12-13 | Büroklammersystem |
DE202017107590.7 | 2017-12-13 | ||
PCT/EP2018/058249 WO2018188977A2 (de) | 2017-04-12 | 2018-03-29 | Büroklammernsystem mit verbesserter haltekapazität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505963A CN110505963A (zh) | 2019-11-26 |
CN110505963B true CN110505963B (zh) | 2021-05-11 |
Family
ID=637931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80024475.0A Active CN110505963B (zh) | 2017-04-12 | 2018-03-29 | 改善夹持能力的回形针系统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198317B2 (zh) |
EP (1) | EP3609719B1 (zh) |
CN (1) | CN110505963B (zh) |
WO (1) | WO2018188977A2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2084237B1 (en) * | 2013-03-15 | 2024-09-10 | Stanley Ewing Greene | Bracket for securing a device to a container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123924A (en) * | 1964-03-10 | roberts | ||
US4521035A (en) * | 1981-10-20 | 1985-06-04 | Berezowsky John W | Paper sheet holders |
CN2031770U (zh) * | 1988-04-30 | 1989-02-01 | 黄克武 | 可挂式多层次回形别针 |
JPH0958168A (ja) * | 1995-08-22 | 1997-03-04 | Shigeru Kamibayashi | フィルムクリップ |
CN1703325A (zh) * | 2002-12-27 | 2005-11-30 | Ns设计公司 | 回形针以及具有该回形针的固定件 |
CN2838994Y (zh) * | 2005-05-27 | 2006-11-22 | 谢京刚 | 一种双重回形针 |
CN201410808Y (zh) * | 2009-05-15 | 2010-02-24 | 杨洋 | 一种多层磁性回形针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665463A (en) * | 1952-01-11 | 1954-01-12 | John J Aurynger | Gang paper clip |
US2910749A (en) * | 1956-06-18 | 1959-11-03 | William H Parker | Spring clips |
US3120041A (en) * | 1958-08-11 | 1964-02-04 | Voss Walter Christian | Money carrier |
US3105278A (en) * | 1961-02-27 | 1963-10-01 | Sponsel Charles | Clip for sheet material |
US3225469A (en) * | 1961-08-02 | 1965-12-28 | Chase Marston | Paper clip index tab |
US3132391A (en) * | 1963-01-08 | 1964-05-12 | Osmund L Steensland | Paper clip |
US3408700A (en) * | 1967-04-12 | 1968-11-05 | Marston S. Chase | Reinforced paper clip |
US3913181A (en) * | 1973-11-29 | 1975-10-21 | Brooks Walker | Paper clip having a coated inside loop surface |
US4286358A (en) * | 1979-12-05 | 1981-09-01 | Levin Gary M | Paper clip |
US4480356A (en) | 1981-10-07 | 1984-11-06 | Martin Donald A | Double-grip clip |
US4675953A (en) * | 1985-10-28 | 1987-06-30 | Higgs James R | Money clip |
US4665594A (en) * | 1986-02-27 | 1987-05-19 | Wagner Hans R | Multi-purpose clip |
FR2716744B1 (fr) * | 1994-02-25 | 1996-04-19 | Gout Serigraphie Y | Dispositif magnétique à deux mors reliés,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de ce dispositif et articles composés de ce dispositif ou comprenant un tel dispositif. |
US5481784A (en) * | 1994-05-10 | 1996-01-09 | Sinaiko; Edwin S. | Clip apparatus |
US5484126A (en) * | 1995-01-26 | 1996-01-16 | Kitchin; Irene W. | Surface piercing sheet retainer |
US5553363A (en) * | 1995-07-17 | 1996-09-10 | Chen; Kelvin K. | Paper clip safety pin |
US5887900A (en) * | 1997-05-27 | 1999-03-30 | Raymond; Rosie L. | Scrapbook retainer system |
TW528012U (en) * | 2001-02-02 | 2003-04-11 | Rung-Hua Cheng | Paper clip capable of multiple clipping and retaining |
DE10138192A1 (de) * | 2001-08-03 | 2003-02-27 | Nils Aengenendt | Magnetisches Halteelement für blattförmiges Material |
US20040064920A1 (en) * | 2002-07-21 | 2004-04-08 | Arduini Douglas Paul | Multipurpose paper clip and spring clamp |
TWM274253U (en) * | 2004-11-22 | 2005-09-01 | Jen-Jia Jeng | Dual connection paper clip |
DE202005015770U1 (de) * | 2005-10-07 | 2006-01-12 | Wu, Michael | Magnetische Papierklammer |
US20110258813A1 (en) * | 2010-04-26 | 2011-10-27 | Kai Chen Lu | Paper clip |
WO2012006037A2 (en) * | 2010-06-29 | 2012-01-12 | Santos Arsenio P | Paper clip bearing a plate |
CN102225673A (zh) * | 2011-06-07 | 2011-10-26 | 王玲 | 一种新型多功能回形针 |
CN103781635B (zh) * | 2011-09-07 | 2016-06-22 | 3M创新有限公司 | 回形针标签 |
US20140090210A1 (en) * | 2012-10-03 | 2014-04-03 | Theodore Tillinghast | Clamping Device |
US20140137391A1 (en) * | 2012-11-20 | 2014-05-22 | Scott G. Beach | Paper clip |
US9027207B2 (en) * | 2013-07-03 | 2015-05-12 | Christopher Lusher | Paper clips with integral fastener |
ITMI20140346U1 (it) * | 2014-11-11 | 2016-05-11 | Balma Capoduri & C Spa | Struttura di fermaglio, particolarmente per fogli di carta e simili. |
-
2018
- 2018-03-29 CN CN201880024475.0A patent/CN110505963B/zh active Active
- 2018-03-29 WO PCT/EP2018/058249 patent/WO2018188977A2/de unknown
- 2018-03-29 EP EP18714255.9A patent/EP3609719B1/de active Active
- 2018-03-29 US US16/604,610 patent/US11198317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123924A (en) * | 1964-03-10 | roberts | ||
US4521035A (en) * | 1981-10-20 | 1985-06-04 | Berezowsky John W | Paper sheet holders |
CN2031770U (zh) * | 1988-04-30 | 1989-02-01 | 黄克武 | 可挂式多层次回形别针 |
JPH0958168A (ja) * | 1995-08-22 | 1997-03-04 | Shigeru Kamibayashi | フィルムクリップ |
CN1703325A (zh) * | 2002-12-27 | 2005-11-30 | Ns设计公司 | 回形针以及具有该回形针的固定件 |
CN2838994Y (zh) * | 2005-05-27 | 2006-11-22 | 谢京刚 | 一种双重回形针 |
CN201410808Y (zh) * | 2009-05-15 | 2010-02-24 | 杨洋 | 一种多层磁性回形针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8188977A3 (de) | 2018-12-27 |
US20200101785A1 (en) | 2020-04-02 |
US11198317B2 (en) | 2021-12-14 |
CN110505963A (zh) | 2019-11-26 |
WO2018188977A2 (de) | 2018-10-18 |
EP3609719B1 (de) | 2024-06-12 |
EP3609719A2 (de) | 2020-02-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505963B (zh) | 改善夹持能力的回形针系统 | |
US20090265896A1 (en) | Band clip for cashing | |
JP2009273209A (ja) |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用ファスナー | |
EP3823481B1 (en) | Releasable fastener | |
US20110258813A1 (en) | Paper clip | |
CN110139998A (zh) | 固定装置 | |
WO2004108550A1 (en) | Tie strips | |
US20060107496A1 (en) | Paper clip with double clipping effect | |
CN102498324B (zh) | 软管卡箍 | |
US5941450A (en) | Apparatus for connected file folders | |
US9027207B2 (en) | Paper clips with integral fastener | |
CN203336105U (zh) | 管夹 | |
CN113395920B (zh) | 饮料包装 | |
CA2533629A1 (en) | Method, system and system component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holding clips to objects and holding clips in particular for documents as such | |
KR20050026366A (ko) | 개선된 바인딩 부재 | |
US20130181432A1 (en) | Binding system for retaining bound components | |
RU2159385C2 (ru) | Проволочное зажимное кольцо | |
CN214699612U (zh) | 一种自张开弹簧卡箍 | |
CN201132442Y (zh) | 一种使用方便的笔夹 | |
JP4650088B2 (ja) | バインダー | |
JP7123680B2 (ja) | 金属製棒材への固定部構造、および保持具 | |
US20100003069A1 (en) | Disposable clip for coupling binding elements and combination of binding elements with disposable coupling clip | |
RU36796U1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разъемного соединения листов бумаги с отверстиями | |
US20030077108A1 (en) | Loose leaf folder | |
WO2017072570A1 (en) | Clamping spine for clamping a bundle of leave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