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04011A - 一种远程视屏诊疗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远程视屏诊疗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04011A
CN110504011A CN201910754815.1A CN201910754815A CN110504011A CN 110504011 A CN110504011 A CN 110504011A CN 201910754815 A CN201910754815 A CN 201910754815A CN 110504011 A CN110504011 A CN 1105040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doctor
patient
unit
diagnos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5481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04011B (zh
Inventor
张流京
钟永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an Wanye Big Dat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Kang's Home Cloud Health Medicine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Kang's Home Cloud Health Medicine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Kang's Home Cloud Health Medicine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5481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0401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040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040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040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040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6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for patient-specific data, e.g. for electronic patient record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5/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reports, e.g. generation or transmission thereof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4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6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67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remote operation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5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 G16H50/2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for computer-aided diagnosis, e.g. based on medical expert system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5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 G16H50/3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for calculating health indices; for individual health risk assessment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5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 G16H50/7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for mining of medical data, e.g. analysing previous cases of other patient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7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references
    • G16H70/4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references relating to drugs, e.g. their side effects or intended usag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1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supporting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e.g. for weather forecasting or climate sim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ath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Toxicolog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edical Treatment And Welfare Office Work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远程视屏诊疗系统,包括网络终端设备,以及云诊服务端,网络终端设备通过网络与云诊服务端连接;云诊服务端通过健康档案管理存储个人健康及就诊数据,健康档案管理通过身份证号和市民卡号建立的健康档案都可以通过身份证号进行唯一关联;网络终端设备用于用户与医生或医疗机构进行医疗诊断信息通信。本系统建立医生、药师、药店、检测医疗机构的相互联系,保证患者可以同时进行诊断、检测、开药;同时对医生、药师、药店、医疗机构进行严格认证、通过对医生的会诊信息、开药信息进行审核,以及建立专家团队会诊单元,通过专家团队对患者进行综合诊断,进一步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不能综合各个医生专家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远程视屏诊疗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远程视屏诊疗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老龄化、少子化日趋严重,老年慢病多发,同时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老年人病情一般较复杂,加之基层医疗能力有限,前往大医院看病路途波折且陪同成本较高。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医疗质量和便捷的就医方式需求也日益提高。目前从大量数据调查显示,我国三甲医院普遍存在着挂号难及就诊“三长一短”等问题,但大多数患者仍然会选择三甲医院去就诊,也只有在大医院治疗才能够让人放心。而基层小医院由于专家少,设备简单,存在患者对其不信任的现象,造成大量医疗资源闲置。不解决医患信息不对称和对基层医院技术支持,新医改的分级诊疗就难以推进,解决上述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针对就医难题,很多医疗机构和互联网企业纷纷提出了各自的解决方案。各解决方案中以远程轻问诊为主,如通过文字、图片、电话进行病情的咨询。这种问诊方式往往倾向于多指导少诊断,不能够切实治疗患者疾病。
市面上可见的远程会诊系统局限于视频会诊,但视频会诊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例信息和即时生理信息,从而支持其在短时间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且对于疑难案例,远程诊疗过程中的会诊往往需要多方医疗专家的参与,而现有的诊疗系统无法解决上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远程视屏诊疗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远程视屏诊疗系统,包括具有输入功能、视频功能和语音功能的网络终端设备,以及云诊服务端,所述的网络终端设备通过网络与云诊服务端连接;所述的云诊服务端通过健康档案管理存储个人健康及就诊数据;所述健康档案管理通过身份证号和市民卡号建立的健康档案都可以通过身份证号进行唯一关联;
所述的网络终端设备还通过网络与云健康数据库通讯连接,通过云健康数据库获取历史病状、治疗相应病状的方法,以便患者根据自己的病状进行相应的查询;
所述的网络终端设备用于用户与医生或医疗机构进行医疗诊断信息通信。
所述的网络终端设备包括医疗认证单元,用于医疗机构、医生、药店的认证和管理。
所述的医疗认证单元包括医疗机构管理单元、医生管理单元、以及药店管理单元,所述的医疗机构管理单元用于对于医疗机构进行认证和管理,包括医疗机构的基本信息认证,资质认证,法人认证,并根据不同的医院类型或医院等级进行管理,并对相应医院按照医疗科室进行分类管理,同时对医疗机构或者医疗科室的进行相应用户评分进行排序。
医生管理单元用于对医生进行认证和管理,在医生认证之前需要对其所在的医疗机构进行相应的认证,医疗机构认证完成后,包括医生基本信息认证、医生资质信息认证,并根据医生的医疗科室进行管理,同时根据用户评分对其进行排名。
所述的药店管理单元用于对药店进行认证和管理,包括药店的基本信息认证、药店资质认证、以及所售药品认证和管理、药师基本信息认证、药师资质信息认证,并且在药师认证之前需要对其所属药店或医疗机构进行认证。
问诊管理单元,用于医生对病人的视屏问诊、以及问诊信息管理,包括视屏问诊单元、病情检测管理单元,以及问诊信息管理单元。
所述的视屏问诊单元包括视屏单元和病情描述单元,所述的视屏单元用于患者与医生通过视屏、语音与患者进行病情诊断,所述的病情描述单元用于患者填写自己的病情描述,病史信息,当前状况或其他与病情相关的信息。
所述的病情检测管理单元用于根据患者的病状、以及医生的问诊情况结合大数据分析向患者推荐相应的检测项目,并根据用户的位置信息向患者推荐其附近的医疗机构进行相应检测项目的检测,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用户选择相应的检测医疗机构进行费用支付后,所述的病情检测管理单元向用户发送检测信息,包括检测密码、检测时间、检测机构位置、以及相应的路线规划,检测指引,用户可根据检测密码进行检测,所述的检测密码可以为检测二维码,所述的检测信息可以通过短信、微信推送或病情检测管理单元推送消息的形式发给用户。
所述的问诊信息管理单元用于管理患者个人信息、病情信息、检测报告,以及医生的开药信息,并将上述信息传输至云诊服务端作为个人健康信息存储;同时医生可根据就诊状态选择相应的病人进行诊断,所述的病情信息与检测报告、以及医生的开药信息以病历的形式显示,其中,开药信息包括药物名称、药物的数量、药物的使用方法、诊断信息,以及诊断患者的个人信息。病情信息包括患者的现病史信息、既往史病情信息、诊断类型、诊断结果、处理意见、诊断医生、以及诊断科室信息。
支付单元,采用第三支付系统将诊断费用、以及检测费用、药物费用暂时支付给第三方信用机构,患者完成病情诊断、病情项目检测、以及收到药物后再将费用支付给相应的诊断医生、检测医疗机构、药物机构。
诊后审核单元,用于根据患者的病状信息,以及检测报告信息、对医生的诊断结果、医生开药信息、以及药店开药清单进行审核,并通过视屏、语音对患者病状信息进行再次确认,若审核合格,则通过支付单元将相应的诊断费用、检测费用、药物费用分别支付给出诊的医生、检测的医疗机构、药店。并将患者的个人信息、病状信息、检测报告信息、医生的诊断结果信息、医生的开药信息、药店相应药师开药清单作为患者的个人健康档案存储在云诊服务端。若审核不通过则将不通过的信息、以及不通过的原因反馈给相应环节,并将通过的信息反馈给相应的环节,并进行相应费用的支付,同时将审核不通过的信息传输至云诊服务端作为医生的评分数据进行存储。
进一步的,所述的网络终端设备还包括出诊计划发布单元,所述的出诊计划发布单元用于发布相应医生的出诊计划,所述的出诊计划包括医生ID、出诊日期、出诊时间段、预计诊断患者数量信息、已预约患者数量,如果预约数量和医生预计诊断患者数量,相应的出诊计划为已预约患者可见,其他为预约成功患者不可见。
进一步的,所述的网络终端设备还包括患者管理单元,所述的患者管理单元用于医生管理诊断过的患者,并根据诊断时间间隔向相应医生推送再访信息,医生通过视屏单元对相应患者进行再访,确认病人病情情况,再访过程中,医生可查看患者该段时间内是否与其他医生进行就诊,其他就诊医生的开药信息,从而方便医生对比不同医生的诊断方式。
进一步的,所述的网络终端设备还包括查找模块,所述的查找模块用于查找适合给自己进行会诊的医生,所述的查找模块根据医生的出诊计划、以及用户选择的科室,并根据医生的评分高低向患者进行推荐。同时,所述的查找模块还可用于查找相应的医疗机构、药店、相关药品。在查找药店时,用户可以根据药店与用户之间的距离进行排序,在查找药品时,用户可以根据综合情况或者药品价格进行排序。
进一步的,所述的网络终端设备还包括评论单元,所述的用于用户对出诊医生、病情项目检测医疗机构、药店进行评论,并将评论信息传输至云诊服务端作为医生、医疗机构、药店评分的数据依据。
进一步的,所述的网络终端设备还包括专家团队会诊单元,所述的专家团队会诊单元用于管理专家团队,每个专家团队都有其擅长的领域,每个所述的专家团队至少由3个不同医疗机构的医生专家组成,并且每个所述的医生专家所擅长的领域需与团队擅长的领域相同;所述专家团队会诊单元在结束会诊讨论后各自填写会诊意见,其将会诊意见发送至诊后审核单元,由诊后审核单元将对专家会诊团队得出的各会诊意见进行总结,得出会诊报告。
所述的网络终端设备还包括分析单元,所述的分析单元用于分析用户的健康状况,用户将个人的健康信息、监测信息、就诊信息、检测信息上传至分析单元,所述的分析单元根据上述信息对用户的个人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并将相应的分析报告反馈给用户,所述的分析报告包括健康数据、以及相应的建议。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三方支付系统为银联支付、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
进一步的,所述的医疗机构的基本信息包括机构名称、详细地址、机构级别、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服务类型、单位隶属关系、法人代表信息、是否分支机构信息,资质认证,包括执业许可信息、许可项目、许可有效时间,并且上传许可证图像信息;法人认证,包括法人身份证号、身份证时有效间,身份证图片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的医生基本信息认证包括医生姓名、性别、身份证、所属医院、科室、职称、级别,手机号、参见工作时间;医生资质信息认证包括执业证书、执业类型、执业范围、执业有效时间、资格证书、擅长领域。
进一步的,患者在诊断前需要填写相应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电话号、详细地址、性别、年龄、病史、个人邮箱,云诊服务端根据患者个人信息建立个人健康档案,用于存储个人健康信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建立医生、药师、药店、检测医疗机构的相互联系,保证患者可以同时进行诊断、检测、开药;
2、本发明提供系统对医生、药师、药店、医疗机构进行严格认证、保证患者的就诊质量;
3、本系统通过对医生的会诊信息、开药信息进行审核,保证医生诊断的准确性;
4、本系统通过视屏、语音实现与用户的沟通,保证医生与患者的及时通信,方便实用;
5、本发明还建立专家团队会诊单元,通过专家团队对患者进行综合诊断,进一步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不能综合各个医生专家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框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远程视屏诊疗系统,包括具有输入功能、视频功能和语音功能的网络终端设备,以及云诊服务端,所述的网络终端设备通过网络与云诊服务端连接;所述的云诊服务端通过健康档案管理存储个人健康及就诊数据、并通过云健康数据库获取相关的历史病状、治疗相应病状的方法,以便患者根据自己的病状进行相应的查询,所述健康档案管理通过身份证号和市民卡号建立的健康档案都可以通过身份证号进行唯一关联;所述的网络终端设备用于用户与医生或医疗机构进行医疗诊断信息通信。
所述的网络终端设备包括医疗认证单元,用于医疗机构、医生、药店的认证和管理。
所述的医疗认证单元包括医疗机构管理单元、医生管理单元、以及药店管理单元,所述的医疗机构管理单元用于对于医疗机构进行认证,在认证过程中需要医疗机构输入医疗机构的基本信息,基本信息包括机构名称、详细地址、机构级别、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服务类型、单位隶属关系、法人代表信息、是否分支机构信息。资质认证,包括执业许可信息、许可项目、许可有效时间,并且上传许可证图像信息。法人认证,包括法人身份证号、身份证时有效间,身份证图片信息。并根据不同的医院类型或医院等级进行管理,同时对医疗机构或者医疗科室的进行相应用户评分进行排序。
医生管理单元用于对医生进行认证和管理,在医生认证之前需要对其所在的医疗机构进行相应的认证,医疗机构认证完成后,主要对医生的基本信息、资质信息进行认证,其中基本信息包括医生姓名、性别、身份证、所属医院、科室、职称、级别,手机号、参见工作时间。资质信息包括执业证书、执业类型、执业范围、执业有效时间、资格证书、擅长领域。并根据医生的医疗科室进行管理,同时根据用户评分对其进行排名。
所述的药店管理单元用于对药店进行认证和管理,包括药店的基本信息认证、药店资质认证、以及所售药品认证和管理、药师基本信息认证、药师资质信息认证,并且在药师认证之前需要对其所属药店或医疗机构进行认证。
问诊管理单元,用于医生对病人的视屏问诊、以及问诊信息管理,包括视屏问诊单元、病情检测管理单元,以及问诊信息管理单元。
所述的视屏问诊单元包括视屏单元和病情描述单元,所述的视屏单元用于患者与医生通过视屏、语音与患者进行病情诊断,所述的病情描述单元用于患者填写自己的病情描述,病史信息,当前状况或其他与病情相关的信息。患者在诊断前需要填写相应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电话号、详细地址、性别、年龄、病史、个人邮箱,云诊服务端根据患者个人信息建立个人健康档案,用于存储个人健康信息。
所述的病情检测管理单元用于根据患者的病状、以及医生的问诊情况向患者推荐相应的检测项目,并根据用户的位置信息向患者推荐其附近的医疗机构进行相应检测项目的检测,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用户选择相应的检测医疗机构进行费用支付后,所述的病情检测管理单元向用户发送检测信息,包括检测密码、检测时间、检测机构位置、以及相应的路线规划,检测指引,用户可根据检测密码进行检测,所述的检测密码可以为检测二维码;
所述的问诊信息管理单元用于管理患者个人信息、病情信息、检测报告,以及医生的开药信息,并将上述信息传输至云诊服务端作为个人健康信息存储;同时医生可根据就诊状态选择相应的病人进行诊断,如用户为以预约、预约时间等因素进行选择,其中患者个人信息包括患者名字、性别、手机号、诊断时间、诊断费用、诊断医生名字、所属科室。所述的病情信息与检测报告、以及医生的开药信息以病历的形式显示,其中,开药信息包括药物名称、药物的数量、药物的使用方法、诊断信息,以及诊断患者的个人信息。病情信息包括患者的现病史信息、既往史病情信息、诊断类型、诊断结果、处理意见、诊断医生、以及诊断科室信息。
支付单元,采用第三支付系统将诊断费用、以及检测费用、药物费用暂时支付给第三方信用机构,患者完成病情诊断、病情项目检测、以及收到药物后再将费用支付给相应的诊断医生、检测医疗机构、药物机构。其中,所述的第三方支付系统为银联支付、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
诊后审核单元,用于根据患者的病状信息,以及检测报告信息、对医生的诊断结果、医生开药信息、以及药店开药清单进行审核,并通过视屏、语音对患者病状信息进行再次确认,若审核合格,则通过支付单元将相应的诊断费用、检测费用、药物费用分别支付给出诊的医生、检测的医疗机构、药店。并将患者的个人信息、病状信息、检测报告信息、医生的诊断结果信息、医生的开药信息、药店相应药师开药清单作为患者的个人健康档案存储在云诊服务端。若审核不通过则将不通过的信息、以及不通过的原因反馈给相应环节,并将通过的信息反馈给相应的环节,并进行相应费用的支付,同时将审核不通过的信息传输至云诊服务端作为医生的评分数据进行存储。
进一步的,所述的网络终端设备还包括出诊计划发布单元,所述的出诊计划发布单元用于发布相应医生的出诊计划,所述的出诊计划包括医生ID、出诊日期、出诊时间段、预计诊断患者数量信息、已预约患者数量,如果预约数量和医生预计诊断患者数量,相应的出诊计划为已预约患者可见,其他为预约成功患者不可见。
进一步的,所述的网络终端设备还包括患者管理单元,所述的患者管理单元用于医生管理诊断过的患者,并根据诊断时间间隔向相应医生推送再访信息,医生通过视屏单元对相应患者进行再访,确认病人病情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的网络终端设备还包括查找模块,所述的查找模块用于查找适合给自己进行会诊的医生,所述的查找模块根据医生的出诊计划、以及用户选择的科室,并根据医生的评分高低向患者进行推荐。同时,所述的查找模块还可用于查找相应的医疗机构、药店、相关药品。在查找药店时,用户可以根据药店与用户之间的距离进行排序,在查找药品时,用户可以根据综合情况或者药品价格进行排序。
进一步的,所述的网络终端设备还包括评论单元,所述的用于用户对出诊医生、病情项目检测医疗机构、药店进行评论,并将评论信息传输至云诊服务端作为医生、医疗机构、药店评分的数据依据。
进一步的,所述的网络终端设备还包括专家团队会诊单元,所述的专家团队会诊单元用于管理专家团队,每个专家团队都有其擅长的领域,每个所述的专家团队至少由3个不同医疗机构的医生专家组成,并且每个所述的医生专家所擅长的领域需与团队擅长的领域相同;所述专家团队会诊单元在结束会诊讨论后各自填写会诊意见,其将会诊意见发送至诊后审核单元,由诊后审核单元将对专家会诊团队得出的各会诊意见进行总结,得出会诊报告。
所述的网络终端设备还包括分析单元,所述的分析单元用于分析用户的健康状况,用户将个人的健康信息、监测信息、就诊信息、检测信息上传至分析单元,所述的分析单元根据上述信息对用户的个人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并将相应的分析报告反馈给用户,所述的分析报告包括健康数据、以及相应的建议。其中,所述的监测信息如血糖检测信息、血压检测信息等,个人健康信息如升高、体重等。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最佳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远程视屏诊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输入功能、视频功能和语音功能的网络终端设备,以及云诊服务端,所述的网络终端设备通过网络与云诊服务端连接;所述的云诊服务端通过健康档案管理存储个人健康及就诊数据,所述健康档案管理通过身份证号和市民卡号建立的健康档案都可以通过身份证号进行唯一关联;
所述的网络终端设备还通过网络与云健康数据库通讯连接,通过云健康数据库获取历史病状、治疗相应病状的方法,以便患者根据自己的病状进行相应的查询;
所述的网络终端设备用于用户与医生或医疗机构进行医疗诊断信息通信;
所述的网络终端设备包括:
医疗认证单元,用于医疗机构、医生、药店的认证和管理;
所述的医疗认证单元包括医疗机构管理单元、医生管理单元、以及药店管理单元,所述的医疗机构管理单元用于对于医疗机构进行认证和管理,包括医疗机构的基本信息认证,资质认证,法人认证,并根据不同的医院类型或医院等级进行管理,并对相应医院按照医疗科室进行分类管理,同时对医疗机构或者医疗科室的进行相应用户评分进行排序;医生管理单元用于对医生进行认证和管理,在医生认证之前需要对其所在的医疗机构进行相应的认证,医疗机构认证完成后,包括医生基本信息认证、医生资质信息认证,并根据医生的医疗科室进行管理,同时根据用户评分对其进行排名;所述的药店管理单元用于对药店进行认证和管理,包括药店的基本信息认证、药店资质认证、以及所售药品认证和管理、药师基本信息认证、药师资质信息认证,并且在药师认证之前需要对其所属药店或医疗机构进行认证;
问诊管理单元,用于医生对病人的视屏问诊、以及问诊信息管理,包括视屏问诊单元、病情检测管理单元,以及问诊信息管理单元;所述的视屏问诊单元包括视屏单元和病情描述单元,所述的视屏单元用于患者与医生通过视屏、语音与患者进行病情诊断,所述的病情描述单元用于患者填写自己的病情描述,病史信息,当前状况或其他与病情相关的信息;所述的病情检测管理单元用于根据患者的病状、以及医生的问诊情况结合大数据分析向患者推荐相应的检测项目,并根据用户的位置信息向患者推荐其附近的医疗机构进行相应检测项目的检测,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用户选择相应的检测医疗机构进行费用支付后,所述的病情检测管理单元向用户发送检测信息,包括检测密码、检测时间、检测机构位置、以及相应的路线规划,检测指引,用户可根据检测密码进行检测,所述的检测密码可以为检测二维码,所述的检测信息可以通过短信、微信推送或病情检测管理单元推送消息的形式发给用户;所述的问诊信息管理单元用于管理患者个人信息、病情信息、检测报告,以及医生的开药信息,并将上述信息传输至云诊服务端作为个人健康信息存储;同时医生可根据就诊状态选择相应的病人进行诊断,所述的病情信息与检测报告、以及医生的开药信息以病历的形式显示,其中,开药信息包括药物名称、药物的数量、药物的使用方法、诊断信息,以及诊断患者的个人信息。病情信息包括患者的现病史信息、既往史病情信息、诊断类型、诊断结果、处理意见、诊断医生、以及诊断科室信息;
支付单元,采用第三方支付系统将诊断费用、以及检测费用、药物费用暂时支付给第三方信用机构,患者完成病情诊断、病情项目检测、以及收到药物后再将费用支付给相应的诊断医生、检测医疗机构、药店机构;
诊后审核单元,用于根据患者的病状信息,以及检测报告信息、对医生的诊断结果、医生开药信息、以及药店开药清单进行审核,并通过视屏、及语音对患者病状信息进行再次确认,若审核合格,则通过支付单元将相应的诊断费用、检测费用、药物费用分别支付给出诊的医生、检测的医疗机构、药店;并将患者的个人信息、病状信息、检测报告信息、医生的诊断结果信息、医生的开药信息、药店相应药师开药清单作为患者的个人健康档案存储在云诊服务端;若审核不通过则将不通过的信息、以及不通过的原因反馈给相应环节,并将通过的信息反馈给相应的环节,并进行相应费用的支付,同时将审核不通过的信息传输至云诊服务端作为医生的评分数据进行存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程视屏诊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络终端设备还包括出诊计划发布单元,所述的出诊计划发布单元用于发布相应医生的出诊计划,所述的出诊计划包括医生ID、出诊日期、出诊时间段、预计诊断患者数量信息、已预约患者数量,如果预约数量和医生预计诊断患者数量,相应的出诊计划为已预约患者可见,其他未预约成功患者不可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远程视屏诊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络终端设备还包括患者管理单元,所述的患者管理单元用于医生管理诊断过的患者,并根据诊断时间间隔向相应医生推送再访信息,医生通过视屏单元对相应患者进行再访,确认病人病情情况,再访过程中,医生可查看患者该段时间内是否与其他医生进行就诊,其他就诊医生的开药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远程视屏诊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络终端设备还包括查找模块,所述的查找模块用于患者查找适合给自己进行会诊的医生,所述的查找模块根据医生的出诊计划、以及选择的科室,并根据医生的评分高低、距离患者的位置向患者进行推荐;所述的查找模块还可用于查找相应的医疗机构、药店、相关药品;在查找药店时,用户可以选择药店与用户之间的距离进行排序,在查找药品时,用户也可以根据综合情况或者药品价格进行排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远程视屏诊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络终端设备还包括评论单元,所述的用于用户对出诊医生、病情项目检测医疗机构、药店进行评论,并将评论信息传输至云诊服务端作为医生、医疗机构、药店评分的数据依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远程视屏诊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络终端设备还包括专家团队会诊单元,所述的专家团队会诊单元用于管理专家团队,每个专家团队都有其擅长的领域,每个所述的专家团队至少由3个不同医疗机构的医生专家组成,并且每个所述的医生专家所擅长的领域需与团队擅长的领域相同;所述专家团队会诊单元在结束会诊讨论后各自填写会诊意见,其将会诊意见发送至诊后审核单元,由诊后审核单元将对专家会诊团队得出的各会诊意见进行总结,得出会诊报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远程视屏诊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络终端设备还包括分析单元,所述的分析单元用于分析用户的健康状况,用户将个人的健康信息、监测信息、就诊信息、检测信息上传至分析单元,所述的分析单元根据上述信息对用户的个人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并将相应的分析报告反馈给用户,所述的分析报告包括健康数据、以及相应的建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程视屏诊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方支付系统为银联支付、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程视屏诊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医疗机构的基本信息包括机构名称、详细地址、机构级别、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服务类型、单位隶属关系、法人代表信息、是否分支机构信息,资质认证,包括执业许可信息、许可项目、许可有效时间,并且上传许可证图像信息;法人认证,包括法人身份证号、身份证时有效间,身份证图片信息;
所述的医生基本信息认证包括医生姓名、性别、身份证、所属医院、科室、职称、级别,手机号、参见工作时间;医生资质信息认证包括执业证书、执业类型、执业范围、执业有效时间、资格证书、擅长领域。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程视屏诊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患者在诊断前需要填写相应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电话号、详细地址、性别、年龄、病史、个人邮箱,云诊服务端根据患者个人信息建立个人健康档案,用于存储个人健康信息。
CN201910754815.1A 2019-08-15 2019-08-15 一种远程视屏诊疗系统 Active CN1105040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54815.1A CN110504011B (zh) 2019-08-15 2019-08-15 一种远程视屏诊疗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54815.1A CN110504011B (zh) 2019-08-15 2019-08-15 一种远程视屏诊疗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04011A true CN110504011A (zh) 2019-11-26
CN110504011B CN110504011B (zh) 2023-05-19

Family

ID=685881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54815.1A Active CN110504011B (zh) 2019-08-15 2019-08-15 一种远程视屏诊疗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04011B (zh)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28958A (zh) * 2019-12-03 2020-04-17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专家协同诊断系统、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1161891A (zh) * 2019-12-31 2020-05-15 重庆亚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医信息管理平台
CN111276264A (zh) * 2020-02-26 2020-06-12 江苏朗拓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互联网医院系统
CN111276261A (zh) * 2020-01-16 2020-06-12 创业慧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mdt会诊系统
CN111476940A (zh) * 2020-04-04 2020-07-31 大连遨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自助问诊端的分诊转诊方法及系统
CN111554371A (zh) * 2020-03-30 2020-08-18 平安医疗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互联网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
CN111916171A (zh) * 2020-08-03 2020-11-10 大连遨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自助问诊端的安全转诊方法及系统
CN112071440A (zh) * 2020-09-01 2020-12-11 深圳杰林医生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模式信息化的医患协同信息平台系统
CN112116992A (zh) * 2020-09-29 2020-12-22 潍坊护理职业学院 一种利用移动互联网的移动医疗系统平台
CN113096824A (zh) * 2021-02-22 2021-07-09 上海雨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线上会诊系统及方法
CN113254967A (zh) * 2021-06-04 2021-08-13 王兆河 一种医疗数字影像云系统的标准化方法
CN113327659A (zh) * 2021-06-15 2021-08-31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临床药师参与的多学科会诊管理系统及其监护管理方法
CN113452720A (zh) * 2021-08-27 2021-09-28 深圳百胜扬工业电子商务平台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人员信息的认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4400083A (zh) * 2022-02-24 2022-04-26 南京家和医院有限公司 全科医学不孕不育远程网络会诊咨询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03570A (zh) * 2017-05-27 2017-08-29 苏州云诊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云诊分级诊疗管理平台
JP2019079501A (ja) * 2017-10-26 2019-05-2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遠隔診療方法及びその装置とシステム
CN110097977A (zh) * 2019-03-12 2019-08-06 北京易联网络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诊所远程服务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03570A (zh) * 2017-05-27 2017-08-29 苏州云诊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云诊分级诊疗管理平台
JP2019079501A (ja) * 2017-10-26 2019-05-2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遠隔診療方法及びその装置とシステム
CN110097977A (zh) * 2019-03-12 2019-08-06 北京易联网络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诊所远程服务系统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28958A (zh) * 2019-12-03 2020-04-17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专家协同诊断系统、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1161891A (zh) * 2019-12-31 2020-05-15 重庆亚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医信息管理平台
CN111276261A (zh) * 2020-01-16 2020-06-12 创业慧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mdt会诊系统
CN111276264A (zh) * 2020-02-26 2020-06-12 江苏朗拓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互联网医院系统
CN111554371A (zh) * 2020-03-30 2020-08-18 平安医疗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互联网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
CN111476940A (zh) * 2020-04-04 2020-07-31 大连遨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自助问诊端的分诊转诊方法及系统
CN111916171A (zh) * 2020-08-03 2020-11-10 大连遨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自助问诊端的安全转诊方法及系统
CN111916171B (zh) * 2020-08-03 2024-03-08 大连遨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自助问诊端的安全转诊方法及系统
CN112071440A (zh) * 2020-09-01 2020-12-11 深圳杰林医生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模式信息化的医患协同信息平台系统
CN112116992A (zh) * 2020-09-29 2020-12-22 潍坊护理职业学院 一种利用移动互联网的移动医疗系统平台
CN113096824A (zh) * 2021-02-22 2021-07-09 上海雨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线上会诊系统及方法
CN113254967A (zh) * 2021-06-04 2021-08-13 王兆河 一种医疗数字影像云系统的标准化方法
CN113327659A (zh) * 2021-06-15 2021-08-31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临床药师参与的多学科会诊管理系统及其监护管理方法
CN113452720A (zh) * 2021-08-27 2021-09-28 深圳百胜扬工业电子商务平台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人员信息的认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4400083A (zh) * 2022-02-24 2022-04-26 南京家和医院有限公司 全科医学不孕不育远程网络会诊咨询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04011B (zh) 2023-05-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04011A (zh) 一种远程视屏诊疗系统
CN107085817B (zh) 医疗系统
CN109585029A (zh) 一种医院患者信息网络平台
US20140006055A1 (en) Integrated Medical Evaluation and Record Keeping System
Cohen et al. Coordination of health behavior counseling in primary care
CN101021910A (zh) 大规模集成化医院信息系统及其设备
CN101021912A (zh) 医院信息系统
CN107506912A (zh) 一种医疗资源调度平台
CN101021911A (zh) 大规模集成化医院信息系统
Cicutto et al. Improving asthma care in rural primary care practices: a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project
CN109830274A (zh) 一种电子处方共享系统及共享方法
Bridges et al. Need, access, and the reach of integrated care: A typology of patients.
CN107122618A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视频医疗咨询系统及其咨询方法
Meador et al. Improving identification and diagnosis of hypertensive patients hiding in plain sight (HIPS) in health centers
US20170177802A1 (en) Allergy Service Management Portal
Marchenko et al. Sources of safety data and statistical strategies for design and analysis: real world insights
Mendel et al. Pathways to medical home recognition: a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PCMH transformation process
US7983930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esting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Bodrock et al. Pay for performance in hospitals: Implications for nurses and nursing care
Zachrison et al. A survey of stroke‐related capabilities among a sample of US community emergency departments
Qureshi et al. Mobile access for patient centered care: The challenges of activating knowledge through heal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N108899094A (zh) 一种多机构协作的疾病科研管理系统
US20220076814A1 (en) Health administ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and data collection apparatus
Jiang et al. Application and Feasibility Study of Integrated Nursing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in Nephrology Nursing
Wang et al. Prechemotherapy nursing assessment among adult cancer patients in a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 in Shanghai, China: a best practice implementation projec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23

Address after: Room 01, 1st Floor, Building 2, Courtyard 9, Anningzhuang We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9

Applicant after: Zhong'an Wanye Big Data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201, Building C, No. 6 Taixing Road, Baiyun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000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KANGZHIJIA YUNKANG MEDICINE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