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89001B - 触控面板和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触控面板和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89001B
CN110489001B CN201810456606.4A CN201810456606A CN110489001B CN 110489001 B CN110489001 B CN 110489001B CN 201810456606 A CN201810456606 A CN 201810456606A CN 110489001 B CN110489001 B CN 1104890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ension
extension portion
main body
hole
touch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5660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89001A (zh
Inventor
罗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ngzhuo Optical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ngzhuo Optical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ngzhuo Optical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Jingzhuo Optical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5660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890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890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890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890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890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控面板和显示设备。触控面板包括透明导电膜,透明导电膜包括主体部和延伸部,延伸部连接主体部的一端边缘,延伸部开设有贯穿延伸部的通孔,延伸部能够相对于主体部弯折,延伸部弯折后与主体部间隔形成有用于容置显示面板空间,主体部设置有触控电极,延伸部设有电连接触控电极的导电引线,导电引线排布在通孔的外围。上述触控面板中,由于延伸部可弯折,减少了触控面板的边框。同时,由于延伸部开设有通孔,这样可以减小延伸部弯折时所受到的弹性应力,从而使得弯折后的延伸部更容易贴合在显示面板上,从而使得延伸部不容易从显示面板上脱落。

Description

触控面板和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面板和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由于显示面板的制作技术不断地进步及对全面屏的需求量逐渐增大,显示面板的边框需要设计得越来愈窄,这样使得触控面板的边框宽度需要随着显示面板的边框而改变,从而使得导线与触控线路的布线区域急剧缩小,因此如何开发出更佳的结构,以在窄小的边框间布设电控线路和导线,并且如何设计触控面板的尺寸已成为现今各触控面板的技术领域急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和显示设备。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触控面板包括透明导电膜,所述透明导电膜包括主体部和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连接所述主体部的一端边缘,所述延伸部开设有贯穿所述延伸部的通孔,所述延伸部能够相对于所述主体部弯折,所述延伸部弯折后与所述主体部间隔形成有用于容置显示面板的空间,所述主体部设置有触控电极,所述延伸部设有电连接所述触控电极的导电引线,所述导电引线排布在所述通孔的外围。
上述触控面板中,由于延伸部可弯折,减少了触控面板的边框。同时,由于延伸部开设有通孔,这样可以减小延伸部弯折时所受到的弹性应力,从而使得弯折后的延伸部更容易贴合在显示面板上,从而使得延伸部不容易从显示面板上脱落。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延伸部包括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分别连接所述主体部相背的两端边缘,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中的至少一个开设有所述通孔。如此,由于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中的至少一个开设有通孔,这样可以减小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弯折时所受到的弹性应力,从而使得弯折后的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更容易贴合在显示面板上,从而使得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不容易从显示面板上脱落。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延伸部包括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和第三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分别连接所述主体部的左右两端,所述第三延伸部连接所述主体部的下端,所述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和所述第三延伸部中的至少一个开设有所述通孔。如此,由于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和第三延伸部中的至少一个开设有通孔,这样可以减小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和第三延伸部弯折时所受到的弹性应力,从而使得弯折后的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和第三延伸部更容易贴合在显示面板上,从而使得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和第三延伸部不容易从显示面板上脱落。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通孔的数量为多个,相邻两个所述通孔的距离范围为3mm至30mm。如此,这样导电引线可以布线在相邻两个通孔之间的空隙处,节省空间。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透明导电膜在所述延伸部的延伸方向和所述主体部的延伸方向相交处形成有缺口。如此,这样使得延伸部弯折后不会出现重叠,从而可以避免出现信号干扰的情况,同时也可以使得触控面板轻薄化。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通孔呈矩形,所述通孔的开孔长度满足以下关系式:C≥[W-E×(N+1)-D1×2]÷N,或者C≥[L-E×(N+1)-D2×2]÷N;
其中,C表示所述通孔的开孔长度,W表示所述触控电极的宽度,L表示所述触控电极的长度,E表示两个所述通孔之间的距离,N表示所述通孔的数量,D1表示所述缺口的宽度,D2表示所述缺口的长度。
如此,通过通孔的开孔长度所满足的关系式可获取合适的通孔的开孔长度,从而使得延伸部弯折时的弹性应力符合设计要求。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延伸部包括延伸部部位,所述触控面板包括光学胶,所述延伸部部位和用于通过所述光学胶贴合所述显示面板,所述通孔的开孔宽度满足以下关系式:B≥H1+H2+A,其中,B表示所述通孔的开孔宽度,H1表示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H2表示所述光学胶的厚度,A表示预设数值。如此,通过通孔的开孔长度所满足的关系式可获取合适的通孔的开孔宽度,从而使得延伸部弯折时的弹性应力符合设计要求。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透明导电膜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金属网格层、第一基膜、第二基膜和第二金属网格层,所述第一金属网格层和所述第二金属网格层分别设于第一基膜、第二基膜上并形成相对、相背或同向的位置关系。如此,这样使得透明导电膜的延伸部在弯折后更容易实现与触控电极及显示面板的电连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透明导电膜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金属网格层、第一基膜和第二金属网格层,所述第一基膜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网格层和所述第二金属网格层之间。如此,这样使得透明导电膜的延伸部在弯折后更容易实现与触控电极及显示面板的电连接。
本发明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其包括显示面板和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触控面板,所述显示面板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空间并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下表面。
上述显示设备中,由于延伸部可弯折,减少了触控面板的边框。同时,由于延伸部开设有通孔,这样可以减小延伸部弯折时所受到的弹性应力,从而使得弯折后的延伸部更容易贴合在显示面板上,从而使得延伸部不容易从显示面板上脱落。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触控面板II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触控面板III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触控面板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触控面板的透明导电膜弯折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触控面板的透明导电膜弯折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另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又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再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显示设备200、显示面板110、触控面板100、透明导电膜10、主体部12、触控电极122、延伸部14、第一延伸部14a、第二延伸部14b、第三延伸部14c、延伸部部位142、导电引线144、通孔146、空间141、缺口16、第一金属网格层11、第一基膜13、第二基膜15、第二金属网格层17、玻璃盖板20、光学胶30、第一光学胶40、第二光学胶50、第三光学胶60、电子元件7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5及图6,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触控面板100。触控面板100包括透明导电膜10,透明导电膜10包括主体部12和延伸部14。延伸部14连接主体部12的一端边缘,延伸部14开设有贯穿延伸部14的通孔146,延伸部14能够相对于主体部12弯折,延伸部14弯折后与主体部12间隔形成有用于容置显示面板110的空间141。主体部12设置有触控电极122。延伸部14设有电连接触控电极122的导电引线144,导电引线144排布在通孔146的外围。
上述触控面板100中,由于延伸部14可弯折,减少了触控面板100的边框。同时,由于延伸部14开设有通孔146,这样可以减小延伸部14弯折时所受到的弹性应力,从而使得弯折后的延伸部14更容易贴合在显示面板110上,从而使得延伸部14不容易从显示面板110上脱落。
具体的,触控电极用于感应用户的触摸,并且将用户触摸而引起的触控信号(电信号)变化传递至显示设备200的主板等处理器处理分析。同时,透明导电膜10与显示面板110也相互电连接以进行电信号的相互传递。进一步地,透明导电膜10同时具有透明度高的特点,以使显示面板110发出包含图像信息的光线穿过触控面板100传递至用户。
主体部12为用于接收用户手指触摸的部分,并且主体部12对应显示设备200的显示面板110。延伸部14具有可弯折的特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主体部12的平面形状呈长方形,延伸部14可柔性连接主体部12沿长度方向的一端或者两端,在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延伸部14也可柔性连接主体部12沿宽度方向的一端或者两端。延伸部14弯折后存在与主体部12间隔的延伸部部位142。延伸部部位142与主体部12间隔形成有用于容置显示面板110的空间141。
可以理解,延伸部14柔性连接主体部12的一端边缘,延伸部14弯折时会产生相应的弹性应力,若弹性应力过大容易导致延伸部14弯折后不容易贴合在显示面板110,而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延伸部14上开设有贯穿延伸部14的通孔146,这样在延伸部14弯折时可以降低弯折时所产生的弹性应力,从而使贴合在显示面板110的延伸部部位142不容易从显示面板110上脱落,另外,由于延伸部14弯折时所产生的弹性应力比较小,这样延伸部14不需要使用更多的光学胶30或者其他粘胶以贴合在显示面板110,也就是说,光学胶30或者粘胶的厚度可以相应设计得更薄,从而可以降低触控面板100的整体厚度。
需要指出的是,延伸部14开设通孔146的位置及数量可以根据触控面板100的结构及触控面板100的导电引线144的数量及布线位置而灵活设计。在一个实施例中,主体部12每端连接的延伸部14的通孔146数量可为3个,主体部12相背两端的延伸部14上开设的通孔146为对称排列。通孔146沿延伸部14的厚度方向贯穿延伸部。
具体的,触控电极122用于感应用户手指的触控,导电引线144位于触控电极122的边缘,并且触控电极122的两端电连接导电引线144。导电引线144可以为金属引线,例如可以通过镭射工艺或者蚀刻等方式形成于透明导电膜10上的金属线。触控电极122位于主体部12上,而导电引线144位于延伸部14上,并且导电引线144排布在通孔146的外围。需要说明的是,导电引线144在通孔146的外围布线可以理解为导电引线144绕过通孔146的位置在通过的四周布线,这样的布线有利于延伸部14弯折后不会对导电引线144电连接触控电极122及显示面板110造成影响。同时,这样的布线也有利于缩小延伸部14的面积,从而使得触控面板100和显示设备小型化。
具体的,触控面板100还包括有电子元件70,电子元件70通过柔性电路板(图未示)连接在触摸面板100的下侧。
请参阅图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延伸部14包括第一延伸部14a和第二延伸部14b,第一延伸部14a和第二延伸部14b分别连接主体部12相背的两端边缘,第一延伸部14a和第二延伸部14b均开设有通孔146。如此,由于第一延伸部14a和第二延伸部14b均开设有通孔146,这样可以减小第一延伸部14a和第二延伸部14b弯折时所受到的弹性应力,从而使得弯折后的第一延伸部14a和第二延伸部14b更容易贴合在显示面板110上,从而使得第一延伸部14a和第二延伸部14b不容易从显示面板110上脱落。
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一延伸部14a和第二延伸部14b中的至少一个开设有通孔146,在一个例子中,第一延伸部14a开设有通孔146,第二延伸部14b没有开设通孔146。在另一个例子中,第一延伸部14a没有开设通孔146,第二延伸部14b开设有通孔146。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延伸部14a开设通孔146的数量和第二延伸部14b开设通孔146的数量可根据触控面板100的结构及导电引线144的布线方式及数量而确定,可以相同或不同,在此不作限制。
请参阅图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延伸部14包括第一延伸部14a、第二延伸部14b和第三延伸部14c,第一延伸部14a和第二延伸部14b分别连接主体部12的左右两端,第三延伸部14c连接主体部12的下端,第一延伸部14a、第二延伸部14b和第三延伸部14c中的均开设有通孔146。
如此,由于第一延伸部14a、第二延伸部14b和第三延伸部14c中均开设有通孔146,这样可以减小第一延伸部14a、第二延伸部14b和第三延伸部14c弯折时所受到的弹性应力,从而使得弯折后的第一延伸部14a、第二延伸部14b和第三延伸部14c更容易贴合在显示面板110上,从而使得第一延伸部14a、第二延伸部14b和第三延伸部14c不容易从显示面板110上脱落。
可以理解,第一延伸部14a、第二延伸部14b和第三延伸部14c中的至少一个开设有通孔146,在一个例子中,第一延伸部14a、第二延伸部14b和第三延伸部14c中的其中一个开设有通孔146。在另一个例子中,第一延伸部14a、第二延伸部14b和第三延伸部14c中的任意两个开设有通孔146。请参阅图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通孔146的数量为多个,相邻两个通孔146的距离范围E为3mm至30mm。
如此,这样导电引线144可以布线在相邻两个通孔146之间的延伸部上,节省空间。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相邻两个通孔146的距离E为15mm。当然,相邻两个通孔146之间的距离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而可以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根据导电引线144的数量而设计为相应的距离。
请参阅图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透明导电膜10在延伸部14的延伸方向和主体部12的延伸方向相交处形成有缺口16,延伸部14的底边与主体部12的底边的延长线的距离范围大于或者等于2mm。
如此,这样使得在主体部的边缘设置有多个延伸部14时,多个延伸部40弯折时不会出现重复弯折,从而可以避免出现信号干扰的情况,同时也可以使得触控面板100轻薄化。
具体的,在图4的实施方式中,延伸部14包括有第一延伸部14a、第二延伸部14b和第三延伸部14c。第一延伸部14a及第二延伸部14b分别连接主体部12的左右两端,第三延伸部14c连接主体部12的下端。第一延伸部14a的下端及第二延伸部14b的下端均开设有缺口16,而第三延伸部14c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缺口16,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延伸部14a、第二延伸部14b及第三延伸部14c所开设的缺口16的尺寸满足第一延伸部14a、第二延伸部14b及第三延伸部14c弯折后不会出现重叠的情况。
请参阅图1至图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触控面板100包括玻璃盖板20,主体部12设置在玻璃盖板20的下方,通孔146呈矩形,通孔146的开孔长度满足以下关系式:C≥[W-E×(N+1)-D1×2]÷N,或者C≥[L-E×(N+1)-D2×2]÷N;其中,C表示通孔146的开孔长度,W表示触控电极122的宽度,L表示触控电极122的长度,E表示两个通孔146之间的距离,N表示通孔146的数量,D1表示缺口16的宽度,D2表示缺口16的长度。
如此,通过通孔146的开孔长度所满足的关系式可获取合适的通孔146的开孔长度,从而使得延伸部14弯折时的弹性应力符合设计要求。
具体的,请参阅1-2,在一个实施例中,延伸部14包括有第一延伸部14a及第二延伸部14b,第一延伸部14a及第二延伸部14b分别设置在主体部12的左右两端。第一延伸部14a开设有三个通孔146,第二延伸部14b也开设有三个通孔146。通孔146的开孔长度可以根据公式C≥[W-E×(N+1)-D1×2]÷N开设为相应的长度。
请参阅图3,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延伸部14包括有第一延伸部14a、第二延伸部14b和第三延伸部14c。第一延伸部14a及第二延伸部14b分别连接主体部12相背的左右两端,第三延伸部14c连接主体部12的下端。第一延伸部14a、第二延伸部14b和第三延伸部14c均开设有三个通孔146。第一延伸部14a开设的通孔146及第二延伸部14b开设的通孔146可以根据公式C≥[W-E×(N+1)-D1×2]÷N开设为相应的长度。第三延伸部14c开设的通孔146可根据公式C≥[L-E×(N+1)-D2×2]÷N开设为相应的长度。
请参阅图1至图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触控面板100包括光学胶30,延伸部部位142和用于通过光学胶30贴合显示面板110,通孔146的开孔宽度满足以下关系式:B≥H1+H2+A,其中,B表示通孔146的开孔宽度,H1表示显示面板110的厚度,H2表示光学胶30的厚度,A表示预设数值。
如此,通过通孔146的开孔长度所满足的关系式可获取合适的通孔146的开孔宽度,从而使得延伸部14弯折时的弹性应力符合设计要求。
具体的,由于延伸部14弯折后的延伸部部位14贴合在显示面板110的背面,这样显示面板110的厚度及光学胶30的厚度会影响延伸部14弯折时所产生的弹性应力大小,而本实施方式中,根据关系式B≥H1+H2+A来设计通孔146的开孔宽度以使延伸部14在弯折时可以满足相应的弹性应力要求。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在开孔时会存在一个误差或者结构上的不同,本实施方式中的A可以根据实际的开孔误差及结构尺寸的不同而取相应的数值,较佳地,A的值为1mm。
请参阅图1及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透明导电膜10包括绕折线R,通孔146呈矩形,绕折线R为通孔146的其中一侧的延长线,绕折线R与触控电极122的边缘S的距离A大于预设距离。
如此,这样可以在绕折线R与触控电极122之间排布导电引线144,节省布线空间。
具体的,本实施方式的预设距离可以根据导电引线144的数量而进行设置,在此不作限制。
请参阅图7,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透明导电膜10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金属网格层11、第一基膜13、第二基膜15和第二金属网格层17,第一金属网格层11和第二金属网格层17位于第一基膜13和第二基膜15之间。
如此,这样使得透明导电膜10的延伸部14在弯折后不需要增加额外的保护层或者绝缘层以保护第一金属网格层11或第二金属网格层17。
具体的,第一基膜13及第二基膜15可以为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及PE(polyethylene,聚乙烯),第一金属网格层11和第二金属网格层17可以为铜、银及钼等导电金属材料。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7,触摸面板包括第一光学胶40、第二光学胶50和第三光学胶60,玻璃盖板20和第一基膜13贴合在第一光学胶40相背的两侧,第一金属网格层11和第二金属网格层17贴合在第二光学胶50相背的两侧,第二基膜15和显示面板110分别贴合在第三光学胶60相背的两侧。图6中显示的延伸部14的层结构是110与20之间的延伸部的层结构,可以理解,在位于110下方的延伸部部位142的层结构是与上述层结构呈镜像关系。
请参阅图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透明导电膜10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金属网格层11、第一基膜13、第二基膜15和第二金属网格层17,第一基膜13位于第一金属网格层11和第二金属网格层17之间,第二金属网格层17位于第一基膜13和第二基膜15之间。
如此,这样使得透明导电膜10的延伸部14在弯折后更容易实现与触控电极122及显示面板110的电连接。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8,触摸面板包括第一光学胶40、第二光学胶50和第三光学胶60,玻璃盖板20和第一金属网格层11贴合在第一光学胶40相背的两侧,第一基膜13和第二金属网格层17贴合在第二光学胶50相背的两侧,第二基膜15和显示面板110分别贴合在第三光学胶60相背的两侧。图8中显示的延伸部14的层结构是显示面板110与玻璃盖板20之间的延伸部的层结构,可以理解,在位于显示面板110下方的延伸部部位142的层结构是与上述层结构呈镜像关系。
请参阅图9,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透明导电膜10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金属网格层11、第一基膜13、第二基膜15和第二金属网格层17,第一金属网格层11位于第一基膜13和第二基膜15之间,第二基膜15位于第一金属网格层11和第二金属网格层17之间。
如此,这样使得透明导电膜10的延伸部14在弯折后更容易实现与触控电极122及显示面板110的电连接。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9,触控面板100包括第一光学胶40、第二光学胶50和第三光学胶60,玻璃盖板20和第一基膜13贴合在第一光学胶40相背的两侧,第一金属网格层11和第二基膜15贴合在第二光学胶50相背的两侧,第二金属网格层17和显示面板110分别贴合在第三光学胶60相背的两侧。图9中显示的延伸部14的层结构是显示面板110与玻璃盖板20之间的延伸部的层结构,可以理解,在位于显示面板110下方的延伸部部位142的层结构是与上述层结构呈镜像关系。
概括起来,在图7-9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金属网格层11和第二金属网格层17分别设于第一基膜13、第二基膜15上并形成相对、相背或同向的位置关系。
请参阅图1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透明导电膜10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金属网格层11、第一基膜13和第二金属网格层17,第一基膜13设置在第一金属网格层11和第二金属网格层17之间。
如此,这样使得透明导电膜10的延伸部14在弯折后更容易实现与触控电极122及显示面板110的电连接。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0,触摸面板包括第一光学胶40及第二光学胶50,玻璃盖板20和第一金属网格层11贴合在第一光学胶40相背的两侧,第二金属网格层17和显示面板110分别贴合在第二光学胶50相背的两侧。图10中显示的延伸部14的层结构是显示面板110与玻璃盖板20之间的延伸部的层结构,可以理解,在位于显示面板110下方的延伸部部位142的层结构是与上述层结构呈镜像关系。
请参阅图6,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设备200,显示设备200包括显示面板110和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触控面板100。显示面板110至少部分地位于空间并设置在主体部12的下表面。
上述显示设备200中,由于延伸部14可弯折,减少了触控面板100的边框。同时,由于延伸部14开设有通孔146,这样可以减小延伸部14弯折时所受到的弹性应力,从而使得弯折后的延伸部14更容易贴合在显示面板110上,从而使得延伸部14不容易从显示面板110上脱落。
具体的,显示面板110至少部分地位于空间并设置在主体部12的下表面可以理解为显示面板110部分地位于空间或者全部位于空间。
显示设备200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门禁装置及车载终端等显示设备200。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某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包括透明导电膜和光学胶,所述透明导电膜包括主体部、延伸部和绕折线,所述延伸部连接所述主体部的一端边缘,所述延伸部开设有贯穿所述延伸部的通孔,所述延伸部能够相对于所述主体部弯折,所述延伸部弯折后与所述主体部间隔形成有用于容置显示面板的空间,所述主体部设置有触控电极,所述延伸部设有电连接所述触控电极的导电引线,所述导电引线排布在所述通孔的外围;
所述绕折线为所述通孔的其中一侧的延长线,且所述绕折线与所述触控电极的边缘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所述导电引线排布在所述绕折线和所述触控电极之间;
所述延伸部包括延伸部部位,所述延伸部部位用于通过所述光学胶贴合所述显示面板,所述通孔的开孔宽度满足以下关系式:B≥H1+H2+A,其中,B表示所述通孔的开孔宽度,H1表示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H2表示所述光学胶的厚度,A表示预设数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包括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分别连接所述主体部相背的两端边缘,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中的至少一个开设有所述通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包括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和第三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分别连接所述主体部的左右两端,所述第三延伸部连接所述主体部的下端,所述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和所述第三延伸部中的至少一个开设有所述通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数量为多个,相邻两个所述通孔的距离范围为3mm至3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导电膜在所述延伸部的延伸方向和所述主体部的延伸方向相交处形成有缺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呈矩形,所述通孔的开孔长度满足以下关系式:
C≥[W-E×(N+1)-D1×2]÷N,
或者C≥[L-E×(N+1)-D2×2]÷N;
其中,C表示所述通孔的开孔长度,W表示所述触控电极的宽度,L表示所述触控电极的长度,E表示两个所述通孔之间的距离,N表示所述通孔的数量,D1表示所述缺口的宽度,D2表示所述缺口的长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导电膜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金属网格层、第一基膜、第二基膜和第二金属网格层,所述第一金属网格层和所述第二金属网格层分别设于第一基膜、第二基膜上并形成相对、相背或同向的位置关系。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导电膜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金属网格层、第一基膜和第二金属网格层,所述第一基膜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网格层和所述第二金属网格层之间。
9.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和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所述显示面板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空间并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下表面。
CN201810456606.4A 2018-05-14 2018-05-14 触控面板和显示设备 Active CN1104890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56606.4A CN110489001B (zh) 2018-05-14 2018-05-14 触控面板和显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56606.4A CN110489001B (zh) 2018-05-14 2018-05-14 触控面板和显示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89001A CN110489001A (zh) 2019-11-22
CN110489001B true CN110489001B (zh) 2023-01-10

Family

ID=68580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56606.4A Active CN110489001B (zh) 2018-05-14 2018-05-14 触控面板和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8900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58450B (zh) * 2020-01-13 2022-04-15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应用其的触控显示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58933A (zh) * 2013-09-27 2014-02-05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可折叠导电膜和显示器
CN203490962U (zh) * 2013-09-27 2014-03-19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导电膜和显示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04347B2 (en) * 2011-09-09 2014-08-12 Apple Inc. Reducing the border area of a device
US10067535B2 (en) * 2012-09-28 2018-09-04 Apple Inc. Multiple-element light-bending structures for minimizing display borders
CN103558934A (zh) * 2013-09-27 2014-02-05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模组及电子装置
CN103955306A (zh) * 2014-03-07 2014-07-30 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三维曲面触控面板
CN106547382A (zh) * 2015-09-23 2017-03-29 介面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具天线的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6816460B (zh) * 2017-03-01 2020-04-2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触控显示面板及柔性触控显示装置
CN107193421A (zh) * 2017-05-31 2017-09-22 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显示设备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58933A (zh) * 2013-09-27 2014-02-05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可折叠导电膜和显示器
CN203490962U (zh) * 2013-09-27 2014-03-19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导电膜和显示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89001A (zh) 2019-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33208B2 (en) Flexible display screen with groove to accommodate a chip
CN111580699A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US8941599B2 (en) Touch panel-attached display device and antistatic structure
CN111328193A (zh) 柔性印刷电路板、柔性显示模块和电子设备
US10734469B2 (en) Display device
TW201921215A (zh) 具有用於一感測器之電子線之彎曲顯示器面板
TW202213298A (zh) 顯示器模組
CN108958531A (zh) 触摸感测电极结构和包括触摸感测电极结构的触摸传感器
CN213694255U (zh) 一种显示面板的支撑膜、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489001B (zh) 触控面板和显示设备
JP2019050016A (ja) タッチパネル用樹脂基材電極部材、タッチパネル、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CN111651096B (zh) 一种显示装置
JP2017151575A (ja) タッチセンサと、こ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US8223135B2 (en) Touch panel
CN112117313A (zh) 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N109061962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US20240036671A1 (en) Display module and display terminal
JP3178772U (ja) 保護ケース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携帯式電子装置
CN113133322B (zh) 显示装置
CN213403092U (zh) 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09669569B (zh) 触摸显示屏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设备
CN109492486B (zh) 显示模组及电子装置
CN112181200A (zh) 触控显示模组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1710254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031818B (zh) 触控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22

Address after: 231323 Building 1, precision electronics industrial park, Hangbu Town, Shucheng County, Lu'an City, Anhu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Anhui jingzhuo optical displa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HUANGJIAH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Jiangxi province Nanchang City Road 330013

Applicant before: Nanchang OFilm Tech.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