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31818B - 触控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触控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31818B
CN113031818B CN202110313970.7A CN202110313970A CN113031818B CN 113031818 B CN113031818 B CN 113031818B CN 202110313970 A CN202110313970 A CN 202110313970A CN 113031818 B CN113031818 B CN 1130318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display module
touch
transparent conductive
touch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1397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31818A (zh
Inventor
张轩满
李璟林
黄彦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erface Opto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Interface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General Interface Solution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terface Opto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Interface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Yecheng Optoelectronics Wuxi Co Ltd
General Interface Solutio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rface Opto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Interface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Yecheng Optoelectronics Wuxi Co Ltd, General Interface Solution Ltd filed Critical Interface Opto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1397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3181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318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318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318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318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触控显示模组包括板件、显示组件以及触控导电层。显示组件包括相互连接显示部与固定部,显示部具有相背设置的显示面、背面以及连接显示面与背面的侧面,显示面背离板件设置,固定部固定于板件上。触控导电层包括透明导电部与走线部,透明导电部从显示面延伸至侧面,走线部设置于显示部的背面一侧并电性连接透明导电部,走线部于显示部上的投影落在背面上。上述触控显示模组,能够实现窄边框设计。

Description

触控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控显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触控显示技术的发展,用户对触控显示模组的使用体验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触控显示模组能够实现窄边框甚至无边框设计,以提升触控显示模组的屏占比,减小触控显示模组的体积,提升显示体验,也能够满足多个触控显示模组拼接的大屏显示技术的要求。然而,目前的触控显示模组难以实现窄边框设计。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以实现窄边框设计。
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包括:
板件;
显示组件,包括相互连接显示部与固定部,所述显示部具有相背设置的显示面、背面以及连接所述显示面与所述背面的侧面,所述显示面背离所述板件设置,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板件上;以及
触控导电层,包括透明导电部与走线部,所述透明导电部从所述显示面延伸至所述侧面,所述走线部设置于所述显示部的背面一侧并电性连接所述透明导电部,所述走线部于所述显示部上的投影落在所述背面上。
上述触控显示模组,走线部于显示部上的投影落在背面上,则于显示组件的显示面一侧能够观察到触控导电层的透明导电部而无法观察到走线部,无需设置遮光结构遮挡走线部,能够减小触控显示模组的边框尺寸,实现窄边框设计。另外,固定件将显示部与触控导电层整体固定于板件上,板件无需延伸至显示组件的外侧以固定显示组件与触控导电层,能够进一步减小触控显示模组的边框尺寸,实现窄边框设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面与所述背面的连接处形成第一拐角,所述透明导电部延伸至所述第一拐角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走线部设置于所述背面的边缘区域并于所述第一拐角处电性连接所述透明导电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明导电部于所述第一拐角处突出所述背面,以供所述走线部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板件具有背离所述显示组件的背板面以及连接所述背板面的侧板面,所述侧板面与所述背板面的连接处形成第二拐角,所述透明导电部延伸至所述第二拐角处;
所述走线部设置于所述背板面的边缘区域并于所述第二拐角处电性连接所述透明导电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明导电部于所述第二拐角处突出所述背板面,以供所述走线部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明导电部包括相互连接的感应结构与弯折结构,所述感应结构设置于所述显示面上,所述弯折结构设置于所述显示组件的外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显示模组还包括保护盖板,所述保护盖板覆盖所述感应结构背离所述显示组件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弯折结构设置于所述显示组件的其中一侧或多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显示模组还包括硬质层,所述硬质层覆盖所述触控导电层的外表面。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
一种触控显示拼接屏,包括多个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触控显示模组,多个所述显示面共面。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些实施例中触控显示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另一些实施例中触控显示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又一些实施例中触控显示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一些实施例中触控显示拼接屏的剖面示意图。
其中,100、触控显示模组;110、显示组件;111、显示部;112、显示面;113、背面;114、侧面;115、第一拐角;116、固定部;120、触控导电层;121、透明导电部;122、感应结构;123、弯折结构;124、走线部;130、基材层;140、板件;141、背板面;142、侧板面;143、第二拐角;150、保护盖板;160、硬质层;200、触控显示拼接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图1示出了一些实施例中触控显示模组100的剖面示意图。触控显示模组100包括显示组件110及触控导电层120,显示组件110可以为液晶背光模组、发光二极管模组等显示模组,显示组件110使得触控显示模组100具备显示功能,触控导电层120可以为触控感应电极层,触控导电层120使得触控显示模组100具备触控感应功能。触控显示模组100可以运用于液晶触控屏、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等具备触控感应及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内。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触控显示模组100还包括板件140,板件140可以作为显示组件110与触控导电层120的支撑结构,例如板材140可以为触控显示模组100的系统框,当触控显示模组100组装完成后,板材140外露。板件140的材质可以为不透光的金属或硬质塑料,在防止触控显示模组100内的光线从背面113一侧射出的同时还能够提高触控显示模组100的结构强度。显示组件110包括显示部111与固定部116,显示部111具有相背设置的显示面112、背面113以及连接显示面112与背面113的侧面114,显示面112背向板件140设置,固定部116固定于板件140上。当显示组件110为液晶显示模组时,固定部116可以为显示组件110的背框。
触控导电层120包括透明导电部121与走线部124,透明导电部121部分设置在显示面112上,且透明导电部121从显示面112延伸至侧面114,例如透明导电部121设置于侧面114上或者从侧面114延伸至板件140上。走线部124设置于显示面112的背面113一侧,例如走线部124设置于背面113上,或者,板件140包括背向显示组件110的背板面141,走线部124设置于背板面141上。走线部124电性连接透明导电部121,且走线部124于显示部111上的投影落在背面113上。可以理解的是,当触控导电层120为触控感应电极层时,透明导电部121即为触控感应电极部分,走线部124即为触控感应电极的走线部124分,可以为金属走线。
需要说明的是,显示部111可以理解为使得触控显示组件110具备显示功能的结构,显示部111用于显示的光线从显示面112出射,而固定部116可以为显示部111的背面113延伸出的固定结构,用于将显示部111与触控导电层120整体固定于板件140上。固定部116的材质可以为不透光的金属或塑料,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部116还能够起到防止显示部111内的光线从背面113出射的情况。透明导电部121可以包括触控感应电极,透明导电部121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为氧化铟锡(ITO)、3,4-乙烯二氧噻吩单体的聚合物(PEDOT)、碳纳米管(CNT)、纳米银线(AGNW)、金属网格(Metal mesh)等。走线部124可以为金属走线,走线部124的一端电性连接透明导电部121,另一端用于与外部电子元件如柔性电路板(FPC)电性连接,例如走线部124远离透明导电部121的一端形成绑定区,绑定区能够与FPC绑定,以将透明导电部121与外部电子元件电性连接,实现透明导电部121与外部电子元件之间的信号传输。
更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透明导电部121包括相互连接的感应结构122与弯折结构123,感应结构122设置于显示面112上,以使得触控显示模组100具备触控感应功能。弯折结构123设置于显示组件110的外侧,例如设置于显示部111的侧面114上或者从显示部111的侧面114延伸至侧板面142上,弯折结构123用于实现感应结构122与走线部124之间的电性连接。可以理解的是,透明导电部121可以为连续的层结构,透明导电部121从显示面112弯折至侧面114,并以显示面112与侧面114的交界处为分界线形成相互连接的感应结构122与弯折结构123。
上述触控显示模组100,走线部124于显示部111上的投影落在背面113上,换言之,在显示组件110的显示面112一侧仅能够观察到触控导电层120的透明导电部121而无法观察到走线部124。由于透明导电部121为透明材质,在显示组件110的显示面112一侧无需设置油墨等遮光结构遮挡走线部124,换言之,触控显示模组100无需形成用于遮挡线路的非显示区或边框区域,能够减小触控显示模组100的边框尺寸,实现窄边框甚至无边框设计。另外,固定部116将显示部111与触控导电层120整体固定于板件140上,板件140无需延伸至显示组件110的外侧形成侧框以固定显示组件110与触控导电层120,换言之,触控显示模组100边缘无需形成容纳板件140的非显示区或边框区域,能够进一步减小触控显示模组100的边框尺寸,实现窄边框甚至无边框设计。
需要说明的是,在显示组件110的显示面112一侧观察,可以理解为在显示组件110正对显示面112的位置以垂直的视角观察触控显示模组100。由于走线部124于显示部111上的投影落在背面113上,因而在显示组件110的显示面112一侧无法观察到走线部124。
进一步地,透明导电部121与走线部124的具体位置不限,只要能够实现透明导电部121与外部电子元件之间的电性连接,同时在显示面112一侧观察不到走线部124即可。参考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侧面114与背面113的连接处形成第一拐角115,透明导电部121的弯折结构123沿侧面114延伸至第一拐角115处,走线部124设置于背面113的边缘区域并于第一拐角115处电性连接弯折结构123。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部111的形状大致为长方体,显示部111具有四个侧面114,弯折结构123设置于四个侧面114上,走线部124环绕背面113的边缘设置,并在背面113的四个边缘处电性连接弯折结构123。由此,弯折结构123的延伸长度小,走线部124在背面113的覆盖面积也小,能够节省弯折结构123与走线部124的材料,降低触控显示模组100的制造成本。
可以理解的是,走线部124设置于背面113,相当于显示部111与板件140之间形成有供触控导电层120设置有走线部124的部分容纳的容纳空间。由此,在厚度方向上,触控导电层120位于该容纳空间的部分与显示组件110的固定部116重叠,不会增加触控显示模组100的厚度,因而有利于减小触控显示模组100的厚度。
更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透明导电部121的弯折结构123于第一拐角115处突出背面113,换言之,弯折结构123的长度大于显示部111的厚度,走线部124在背面113的边缘与弯折结构123突出背面113的部分接触并电性连接。由此,走线部124无需突出侧面114,而弯折结构123也有利于阻碍走线部124突出侧面114,进而有利于触控显示模组100的窄边框设计。
请参见图2,图2示出了另一些实施例中触控显示模组100的剖面示意图。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板件140还具有连接背板面141的侧板面142,侧板面142与背板面141的连接处形成第二拐角143,透明导电部121的弯折结构123从侧面114延伸至侧板面142,并沿侧板面142延伸至第二拐角143处。走线部124设置于背板面141的边缘区域并于第二拐角143处电性连接弯折结构123。走线部124于背板面141的设置方式与走线部124于背面113的设置方式可以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触控导电层120延伸至背板面141,则显示组件110、触控导电层120以及板件140之间结构连接紧密,因而显示组件110、触控导电层120以及板件140的组装可以由同一个厂商通过一条工序生产,有利于提升触控显示模组100的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弯折结构123于第二拐角143处突出背板面141,走线部124于背板面141的边缘与弯折结构123突出背板面141的部分接触并电性连接。也能够避免走线部124突出侧板面142,有利于触控显示模组100的窄边框设计。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显示部111与板件140的形状均可大致呈长方体,显示部111具有四个侧面114,板件140具有四个侧板面142,而弯折结构123从显示面112向四个侧面114或四个侧板面142延伸,走线部124环绕背面113或背板面141的边缘设置。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弯折结构123也可不设置在四个侧面114或四个侧板面142上,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弯折结构123设置在一个、两个或三个侧面114上,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弯折结构123延伸至一个、两个或三个侧板面142上,相应地,走线部124设置于背面113或背板面141的一个、两个或三个边缘处。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透明导电部121从显示面112延伸至相背的两个侧面114上,走线部124可设置有两个,两个走线部124分别设置于背面113相对的两个边缘处,以分别与两个侧面114上的弯折结构123电性连接。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透明导电部121从显示面112延伸至相背的两个侧面114上,并沿侧面114延伸至相背的两个侧板面142上,走线部124设置有两个,两个走线部124分别设置于背板面141相对的两个边缘处,以分别与两个背板面141上的弯折结构123电性连接。弯折结构123设置在一个或三个侧面114、或者设置在一个或三个侧板面142上的设置方式可由上述记载推得,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触控导电层120还包括基材层130,基材层130覆盖透明导电部121与走线部124,例如,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基材层130覆盖感应结构122背离显示面112的一侧、弯折结构123背离侧面114的一侧以及走线部124背离背面113的一侧。基材层130的材质可以为透明且绝缘的有机材料,以将透明导电部121及走线部124与外部空气相隔绝,对透明导电部121与走线部124起保护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基材层130覆盖透明导电部121与基材层130覆盖走线部124的部分的材质可以不同,只要能够分别对透明导电部121与走线部124起保护作用即可。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基材层130还可以为触控导电层120的基材,透明导电部121与走线部124均设置于基材层130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触控显示模组100还包括保护盖板150,保护盖板150可以为玻璃盖板,保护盖板150覆盖透明导电部121的感应结构122背离显示组件110的一侧。可以理解的是,保护盖板150可以对触控导电层120与显示组件110起保护作用,显示组件110出射的光线经触控导电层120后从保护盖板150出射,触控导电层120可以感应保护盖板150背离显示组件110一侧的触摸动作。
一并参见图1和图3,图3示出了又一些实施例中触控显示模组100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采用硬质层160替代保护盖板150以对触控导电层120与显示组件110起保护作用。具体地,硬质层160的材质可以为绝缘且具有一定硬度的材料,例如高分子塑料材料,硬质层160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碳酸酯(PC)、环烯烃聚合物(COP)和三羧酸循环(TAC)等。硬质层160覆盖触控导电层120的外表面,例如,硬质层160覆盖感应结构122背离显示面112的一侧、弯折结构123背离侧面114的一侧以及走线部124背离背面113的一侧。当触控导电层120设置有基材层130时,硬质层160可覆盖基材层130的外表面。当然,当走线部124设置于背板面141时,硬质层160也可延伸至背板面141一侧,换言之,硬质层160岁触控导电层120弯折在第二拐角143处弯折至背板面141一侧,以更好地覆盖触控导电层120。
可以理解的是,采用硬质层160替代保护盖板150,硬质层160的材质为高分子塑料,保护盖板150采用塑料或玻璃制成,硬质层160的厚度远小于保护盖板150,能够减小触控显示模组100的体积和重量。另外,采用硬质层160替代保护盖板150,硬质层160能够完全覆盖触控导电层120的外表面,将触控导电层120与外部空气隔离,更好地保护触控导电层120。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100可与壳体组装形成电子设备(图未示出),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液晶触摸屏、电子阅读器等具备触控功能及显示功能的装置。在电子设备中采用触控显示模组100,触控显示模组100能够实现窄边框甚至无边框的设计,有利于提升电子设备的使用体验,同时有利于减小电子设备的体积。
进一步地,参考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100还可用于拼接屏大屏显示技术中,多个触控显示模组100拼接形成一触控显示拼接屏200,且多个触控显示模组100的显示面112共面。需要说明的是,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触控显示拼接屏200包括两个触控显示模组100,而根据实际需求,触控显示拼接屏200还可包括更多数量的触控显示模组100,以实现大屏显示。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仅示出了上述一种实施例的触控显示模组100用于触控显示拼接屏200的示意,实际上,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100均可以用于触控显示拼接屏200中。在触控显示拼接屏中采用上述触控显示模组100,触控显示模组100能够实现窄边框甚至无边框设计,则拼接形成的触控显示拼接屏画面更加连贯,能够提升显示效果,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多个显示面112共面可以理解为多个显示面112显示的图像能够拼接形成一完整的图像以满足观影需求,而由于组装误差的存在,多个显示面112可能存在微小错位,并不一定完全在同一平面上,只要多个显示面112的图像拼接后能够满足大屏观影的需求,即可认为多个显示面112共面。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2)

1.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板件;
显示组件,包括相互连接显示部与固定部,所述显示部具有相背设置的显示面、背面以及连接所述显示面与所述背面的侧面,所述显示面背离所述板件设置,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板件上;以及
触控导电层,包括透明导电部与走线部,所述透明导电部从所述显示面延伸至所述侧面,所述走线部设置于所述显示部的背面一侧并电性连接所述透明导电部,所述走线部于所述显示部上的投影落在所述背面上;
其中,所述板件具有背离所述显示组件的背板面以及连接所述背板面的侧板面,所述侧板面与所述背板面的连接处形成第二拐角,所述透明导电部延伸至所述第二拐角处;
所述走线部设置于所述背板面的边缘区域并于所述第二拐角处电性连接所述透明导电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与所述背面的连接处形成第一拐角,所述透明导电部延伸至所述第一拐角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线部设置于所述背面的边缘区域并于所述第一拐角处电性连接所述透明导电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导电部于所述第一拐角处突出所述背面,以供所述走线部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组件为液晶显示模组,所述固定部为所述显示组件的背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导电部于所述第二拐角处突出所述背板面,以供所述走线部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导电部包括相互连接的感应结构与弯折结构,所述感应结构设置于所述显示面上,所述弯折结构设置于所述显示组件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盖板,所述保护盖板覆盖所述感应结构背离所述显示组件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结构设置于所述显示组件的其中一侧或多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硬质层,所述硬质层覆盖所述触控导电层的外表面。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
12.一种触控显示拼接屏,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触控显示模组,多个所述显示面共面。
CN202110313970.7A 2021-03-24 2021-03-24 触控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30318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13970.7A CN113031818B (zh) 2021-03-24 2021-03-24 触控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13970.7A CN113031818B (zh) 2021-03-24 2021-03-24 触控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31818A CN113031818A (zh) 2021-06-25
CN113031818B true CN113031818B (zh) 2022-09-20

Family

ID=764734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13970.7A Active CN113031818B (zh) 2021-03-24 2021-03-24 触控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31818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4557A (zh) * 2014-01-15 2014-04-23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
CN107515693A (zh) * 2017-08-22 2017-12-26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152562A (ja) * 2012-01-24 2013-08-08 Japan Display West Co Ltd 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表示装置、ならびに電子機器
CN103558934A (zh) * 2013-09-27 2014-02-05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模组及电子装置
CN104199570B (zh) * 2014-08-11 2017-10-03 深圳市宇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屏的制作方法及触控屏
CN105047686B (zh) * 2015-06-30 2018-09-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7765921B (zh) * 2017-10-31 2021-06-11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基板及柔性基板制作方法
CN110858107A (zh) * 2018-08-22 2020-03-03 宝宸(厦门)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
CN209297266U (zh) * 2018-12-29 2019-08-23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设备
CN110265459B (zh) * 2019-06-27 2022-04-12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0426877B (zh) * 2019-07-08 2020-10-2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窄边框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窄边框显示装置
CN111309182A (zh) * 2020-02-24 2020-06-19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752416B (zh) * 2020-06-24 2022-07-01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触控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2181200B (zh) * 2020-09-28 2024-05-28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模组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4557A (zh) * 2014-01-15 2014-04-23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
CN107515693A (zh) * 2017-08-22 2017-12-26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31818A (zh) 2021-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59658B2 (en)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KR102420438B1 (ko) 표시 장치 및 휴대용 단말기
US9529219B2 (en) Electro optical device including electro optical panel housed in a fram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electro optical device
US11042253B2 (en) Display device
CN111161646B (zh) 显示装置及便携式终端
US20150022741A1 (en) Display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and touch panel
CN101246406A (zh) 电子设备
CN111328193A (zh) 柔性印刷电路板、柔性显示模块和电子设备
US8941599B2 (en) Touch panel-attached display device and antistatic structure
US20200026391A1 (en) Touchscreen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13362723A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KR102633441B1 (ko) 표시 유닛,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CN111403934A (zh) 显示装置
CN112183396B (zh) 显示组件和显示装置
US10649254B2 (en) Display
CN108563355A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0780481B (zh) 连结基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3031818B (zh) 触控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2820208A (zh) 显示装置
CN114550583B (zh) 显示模组、触控显示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110610677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
CN108521479A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08158645U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08158646U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1349320U (zh) 一种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08

Address after: 518109, Building E4, 101, Foxconn Industrial Park, No. 2 East Ring 2nd Road, Fukang Community, Longhua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formerly Building 1, 1st Floor, G2 District), H3, H1, and H7 factories in K2 District, North Shenchao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Park, Minqing Road,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INTERFACE OPTOELECTRONICS (SHENZHEN) Co.,Ltd.

Patentee after: Interface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Patentee after: GENERAL INTERFACE SOLUTION Ltd.

Address before: No.689 Hezuo Road, West District, high tech Zone,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Interface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Patentee before: INTERFACE OPTOELECTRONICS (SHENZHEN) Co.,Ltd.

Patentee before: Yicheng Photoelectric (Wuxi) Co.,Ltd.

Patentee before: GENERAL INTERFACE SOLUTION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