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86969A - 一种液体快速冷却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体快速冷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86969A
CN110486969A CN201910843296.6A CN201910843296A CN110486969A CN 110486969 A CN110486969 A CN 110486969A CN 201910843296 A CN201910843296 A CN 201910843296A CN 110486969 A CN110486969 A CN 1104869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gear
shaft
rotation
control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4329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楼碧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Zhirui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Zhirui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Zhirui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Zhirui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4329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86969A/zh
Priority to JP2019202748A priority patent/JP6932297B2/ja
Publication of CN1104869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869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9/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in which the refrigerant is air or other gas of low boiling point
    • F25B9/002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in which the refrigerant is air or other gas of low boiling point characterised by the refrigera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液体快速冷却设备,包括机身,所述机身包括控制腔,所述控制腔内含有控制冷却液二次利用的控制机构,所述控制腔内转动设有前后延伸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设有凸轮,所述控制腔上侧固定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设有第一滑块,本发明的设备将需要冷却的物品进行通过液氮进行直接的快速降温,液氮吸热会变成氮气,通过吸气泵将氮气收集起来流入到加压机构内,通过加压机构将氮气重新制作为液氮在通过管道流出,同时在流出时补给部分正常液氮保证降温的效率和氮气的纯度含量,设备工作过程效率叫较高,具备较高的一体化程度,设备具有较高的能源利用率,同时操作简单过程安全迅速。

Description

一种液体快速冷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品冷却领域,具体为一种液体快速冷却设备。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冰箱的主要功能是为了将食物保存的更久,但是工业上冷却降温的作用可不是这么简单,工业生产的冷却一般都是为了改变同样也有保持某些物质的物理性质,工业上常用的冷却物质一般是液氮和干冰,一般在冷却降温使用时这两种物质会直接汽化流入空气中,这两种物质在制造的时候需要在空气中进行提取,如果可以在冷却时将气态的氮气直接收集起来然后进行降温压缩,这样就可以节约大量的经济成本,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液体快速冷却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体快速冷却设备,能够对汽化冷却液进行回收,通过制冷压缩达到重复使用并补给消耗的高效一体化设备,该设备反应灵敏,功能丰富。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液体快速冷却设备,包括机身,所述机身包括控制腔;
所述控制腔内含有控制冷却液二次利用的控制机构,所述控制腔内转动设有前后延伸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设有凸轮,所述控制腔上侧固定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端面固定设有第一连接管道,所述第一连接管道顶端与所述控制腔顶端面之间连接设有第一弹簧;
所述控制腔左侧固定设有进料腔,所述进料腔与所述控制腔之间固定设有补给腔,所述补给腔内含有冷却液使用以及循环使用时进行补给的使用机构,所述补给腔底端固定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顶端面接触设有分隔块,所述分隔块内固定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滑块内固定设有可以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二通孔;
所述控制腔后侧固定设有第一传动腔,所述第一传动腔内含有给设备整体运动提供动力的传动机构,所述第一传动腔与所述控制腔之间固定设有马达,所述马达前端面与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机构包含所述控制腔,所述控制腔内转动设有前后延伸的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设有所述凸轮,所述控制腔上侧固定设有所述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设有所述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端面固定设有所述第一连接管道,所述第一连接管道顶端与所述控制腔顶端面之间连接设有所述第一弹簧,所述第一滑块底端面与所述凸轮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槽下侧固定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内滑动设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顶端面固定设有第二连接管道,所述第二连接管道与所述凸轮接触,所述第三滑块底端面与所述控制腔底端面之间连接设有第二弹簧,所述控制腔顶端右侧固定设有挤压腔,所述挤压腔内转动设有前后延伸的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上固定设有第一扇形齿轮,所述第二转轴右侧转动设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上固定设有第二扇形齿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三转轴之间固定设有第四滑槽,所述第四滑槽内滑动设有第四滑块,所述第四滑块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左右连端面固定设有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啮合,所述控制腔右侧固定第三连接管道,所述第三连接管道上固定设有制冷装置,所述第一连杆底端面位于所述第三连接管道内滑动设有压缩块。
进一步地,所述使用机构包括所述进料腔,所述进料腔下侧转动设有左右延伸的第四转轴,位于所述进料腔内的所述第四转轴上转动设有皮带轮,所述皮带轮上个转动设有皮带,所述补给腔底端固定设有所述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设有所述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顶端面接触设有所述分隔块,所述分隔块内固定设有所述第一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滑块内固定设有可以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所述第二通孔,所述进料腔右侧与所述控制腔之间设有第四连接管道,所述补给腔内装有冷却液,所述第四连接管道与所述补给腔之间设有第三通孔,所述补给腔右侧与所述控制腔之间设有走线孔,所述第二滑块右端面与所述第二连接管道之间设有线,所述第二滑块左端面与所述第二滑槽左端面之间设有第三弹簧,所述进料腔顶端面固定设有第五连接管道,所述第五连接管道左侧顶端转动设有左右延伸的第五转轴,位于所述第五连接管道内的所述第五转轴上设有螺旋叶片,所述的第五连接管道与所述进料腔处固定设有吸气泵。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所述第一传动腔,所述第一传动腔与所述控制腔之间固定设有所述马达,所述马达前端面与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进料腔右侧固定设有第二传动腔,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腔内的所述第四转轴上固定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二传动腔内转动设有前后延伸的第六转轴。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腔内的所述第六转轴上固定设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五连接管道左侧固定设有第三传动腔,所述第三传动腔内转动设有前后延伸的第七转轴,所述第七转轴上固定设有第三锥齿轮,位于所述第三传动腔内的所述第五转轴上转动设有与所述第三锥齿轮啮合的第四锥齿轮。
进一步地,所述马达后端面转动设有第八转轴,所述第八转轴上固定设有第一齿轮,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腔内的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后侧固定设有第三齿轮,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腔内的所述第三转轴上固定设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之间转动设有第一链条,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腔内的所述第六转轴上固定设有第五齿轮,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腔内的所述第七转轴上固定设有第六齿轮,所述吸气泵后端面转动设有前后延伸的第九转轴,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腔内的所述第九转轴上固定设有第七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所述第五齿轮、所述第六齿轮、所述第七齿轮之间转动设有第二链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设备将需要冷却的物品进行通过液氮进行直接的快速降温,液氮吸热会变成氮气,通过吸气泵将氮气收集起来流入到加压机构内,通过加压机构将氮气重新制作为液氮在通过管道流出,同时在流出时补给部分正常液氮保证降温的效率和氮气的纯度含量,设备工作过程效率叫较高,具备较高的一体化程度,设备具有较高的能源利用率,同时操作简单过程安全迅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 1 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机械结构示意图;
图 2 是图1中A-A的结构示意图;
图 3 是图1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 4 是图1中C-C的结构示意图;
图 5 是图4中D-D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5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
结合附图1-5所述的一种液体快速冷却设备,包括机身10,所述机身10包括控制腔29,所述控制腔29内含有控制冷却液二次利用的控制机构90,所述控制腔29内转动设有前后延伸的第一转轴27,所述第一转轴27上固定设有凸轮28,所述控制腔29上侧固定设有第一滑槽46,所述第一滑槽46内滑动设有第一滑块44,所述第一滑块44上端面固定设有第一连接管道45,所述第一连接管道45顶端与所述控制腔29顶端面之间连接设有第一弹簧43;
所述控制腔29左侧固定设有进料腔15,所述进料腔15与所述控制腔29之间固定设有补给腔58,所述补给腔58内含有冷却液使用以及循环使用时进行补给的使用机构91,所述补给腔58底端固定设有第二滑槽76,所述第二滑槽76内滑动设有第二滑块60,所述第二滑块60顶端面接触设有分隔块59,所述分隔块59内固定设有第一通孔57,所述第二滑块60内固定设有可以与所述第一通孔57连通的第二通孔55;
所述控制腔29后侧固定设有第一传动腔54,所述第一传动腔54内含有给设备整体运动提供动力的传动机构92,所述第一传动腔54与所述控制腔29之间固定设有马达50,所述马达50前端面与所述第一转轴27转动连接。
所述控制机构90包含所述控制腔29,所述控制腔29内转动设有前后延伸的所述第一转轴27,所述第一转轴27上固定设有所述凸轮28,所述控制腔29上侧固定设有所述第一滑槽46,所述第一滑槽46内滑动设有所述第一滑块44,所述第一滑块44上端面固定设有所述第一连接管道45,所述第一连接管道45顶端与所述控制腔29顶端面之间连接设有所述第一弹簧43,所述第一滑块44底端面与所述凸轮28接触,所述第一滑槽46下侧固定设有第三滑槽30,所述第三滑槽30内滑动设有第三滑块24,所述第三滑块24顶端面固定设有第二连接管道25,所述第二连接管道25与所述凸轮28接触,所述第三滑块24底端面与所述控制腔29底端面之间连接设有第二弹簧26,所述控制腔29顶端右侧固定设有挤压腔33,所述挤压腔33内转动设有前后延伸的第二转轴42,第二转轴42上固定设有第一扇形齿轮41,所述第二转轴42右侧转动设有第三转轴35,所述第三转轴35上固定设有第二扇形齿轮36,所述第二转轴42与所述第三转轴35之间固定设有第四滑槽64,所述第四滑槽64内滑动设有第四滑块39,所述第四滑块39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38,所述第一连杆38左右连端面固定设有齿条40,所述齿条40与所述第一锥齿轮41、第二锥齿轮36啮合,所述控制腔29右侧固定第三连接管道31,所述第三连接管道31上固定设有制冷装置32,所述第一连杆38底端面位于所述第三连接管道31内滑动设有压缩块34,当第一转轴27转动带动所述凸轮28转动,所述凸轮28转动使所述第一滑块44向上滑动,所述凸轮28转动使所述第三滑块24向下滑动,所述第一滑块44向上滑动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管道45使所述第五连接管道47与所述第三连接管道31连通,所述第二滑块向下24滑动堵塞所述第三连接管道31,此时所述第二转轴42转动带动所述第一扇形齿轮41转动,所述第三转轴35转动带动所述第二扇形齿轮36转动,所述第一扇形齿轮41转动通过所述齿条40带动所述第一连杆38向下移动,所述第一连杆38向下移动带动所述压缩块34向下移动与所述制冷装置32配合将进入所述第三连接管道31内的冷却气体重新制作为冷却液,所述凸轮继续转动,使所述第一滑块44通过所述第一弹簧43回到初始位置,所述第三滑块24通过所述第二弹簧26回到初始位置,所述第二扇形齿轮36转动通过所述齿条40带动所述第一连杆38向上移动,所述第一连杆38向上移动使所述压缩块34回到初始位置,二次利用的冷却液进入所述第四连接管道19。
所述使用机构91包括所述进料腔15,所述进料腔15下侧转动设有左右延伸的第四转轴18,位于所述进料腔15内的所述第四转轴18上转动设有皮带轮17,所述皮带轮17上个转动设有皮带16,所述补给腔58底端固定设有所述第二滑槽76,所述第二滑槽76内滑动设有所述第二滑块60,所述第二滑块60顶端面接触设有所述分隔块59,所述分隔块59内固定设有所述第一通孔57,所述第二滑块60内固定设有可以与所述第一通孔57连通的所述第二通孔55,所述进料腔15右侧与所述控制腔29之间设有第四连接管道19,所述补给腔58内装有冷却液,所述第四连接管道19与所述补给腔58之间设有第三通孔63,所述补给腔58右侧与所述控制腔29之间设有走线孔61,所述第二滑块60右端面与所述第二连接管道25之间设有线62,所述第二滑块60左端面与所述第二滑槽76左端面之间设有第三弹簧56,所述进料腔15顶端面固定设有第五连接管道47,所述第五连接管道47左侧顶端转动设有左右延伸的第五转轴49,位于所述第五连接管道47内的所述第五转轴49上设有螺旋叶片48,所述的第五连接管道47与所述进料腔15处固定设有吸气泵14,所述第四转轴18转动带动所述皮带轮17转动,所述皮带轮17转动带动所述皮带16转动,所述皮带16转动使需要冷却的物品流入设备内开始冷却,所述第二连接管道25向下移动时,所述第二连接管道25通过所述线62带动所述第二滑块60向右移动,所述第二滑块60向右移动使所述第一通孔57、第二通孔55与所述第三通孔63连通,此时所述补给腔58内的冷却液进入所述第四连接管道19内,所述第四连接管道19内的冷却液进入所述进料腔15内汽化吸热将冷却物质冷却,汽化的冷却液通过所述吸气泵14进入所述第五连接管道47内,所述第五转轴49转动通过所述螺旋叶片48将汽化的冷却液向右移动,当所述第二连接管道25回到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二滑块60通过所述第三弹簧56回到初始位置,此时所述第一通孔57、第二通孔55与所述第三通孔63不再连通使所述不禁枪补给腔58内的冷却液不再流出。
所述传动机构92包括所述第一传动腔54,所述第一传动腔54与所述控制腔29之间固定设有所述马达50,所述马达50前端面与所述第一转轴27转动连接,所述进料腔15右侧固定设有第二传动腔20,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腔20内的所述第四转轴18上固定设有第一锥齿轮21,所述第二传动腔20内转动设有前后延伸的第六转轴22,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腔20内的所述第六转轴22上固定设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21啮合的第二锥齿轮23,所述第五连接管道47左侧固定设有第三传动腔11,所述第三传动腔11内转动设有前后延伸的第七转轴13,所述第七转轴13上固定设有第三锥齿轮12,位于所述第三传动腔11内的所述第五转轴49上转动设有与所述第三锥齿轮12啮合的第四锥齿轮77,所述马达50后端面转动设有第八转轴52,所述第八转轴52上固定设有第一齿轮53,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腔54内的所述第二转轴42上固定设有第二齿轮66,所述第二齿轮66后侧固定设有第三齿轮67,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腔54内的所述第三转轴35上固定设有第四齿轮74,所述第四齿轮74与所述第二齿轮66之间转动设有第一链条65,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腔54内的所述第六转轴22上固定设有第五齿轮71,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腔54内的所述第七转轴13上固定设有第六齿轮68,所述吸气泵14后端面转动设有前后延伸的第九转轴70,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腔54内的所述第九转轴70上固定设有第七齿轮69,所述第一齿轮53与所述第三齿轮67、所述第五齿轮71、所述第六齿轮68、所述第七齿轮69之间转动设有第二链条51,开启马达50,所述马达50转动带动所述第一转轴27转动,所述第一转轴27转动带动所述凸轮28转动,所述马达50开启带动所述第八转轴52转动,所述第八转轴52转动带动所述第一齿轮53转动,所述第一齿轮53转动带动所述第二链条51转动,所述第二链条51转动带动所述第三齿轮67、所述第五齿轮71、所述第六齿轮68、所述第七齿轮69转动,所述第三齿轮67转动带动所述第二转轴42转动、所述第五齿轮71转动带动所述第六转轴22转动、所述第六齿轮68转动带动所述第七转轴13转动、所述第七齿轮69转动带动所述第九转轴70转动,所述第二转轴42转动带动所述第二齿轮66转动,所述第二齿轮66转动通过所述第一链条65带动所述第四齿轮74转动,所述第四齿轮74转动带动所述第三齿轮35转动,所述第九转轴70转动带动所述吸气泵14吸气,所述第六转轴22转动带动所述第二锥齿轮23转动,所述第二锥齿轮23转动通过齿轮啮合带动所述第一锥齿轮21转动,所述第一锥齿轮21转动带动所述第四转轴18转动,所述第七转轴13转动带动所述第三锥齿轮12转动,所述第三锥齿轮12转动通过齿轮啮合带动所述第四锥齿轮77转动,所述第四锥齿轮77转动带动所述第五转轴49转动。
整个装置的机械动作的顺序 :
1.当第一转轴27转动带动所述凸轮28转动,所述凸轮28转动使所述第一滑块44向上滑动,所述凸轮28转动使所述第三滑块24向下滑动,所述第一滑块44向上滑动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管道45使所述第五连接管道47与所述第三连接管道31连通,所述第二滑块向下24滑动堵塞所述第三连接管道31,此时所述第二转轴42转动带动所述第一扇形齿轮41转动,所述第三转轴35转动带动所述第二扇形齿轮36转动;
2.所述第一扇形齿轮41转动通过所述齿条40带动所述第一连杆38向下移动,所述第一连杆38向下移动带动所述压缩块34向下移动与所述制冷装置32配合将进入所述第三连接管道31内的冷却气体重新制作为冷却液,所述凸轮继续转动,使所述第一滑块44通过所述第一弹簧43回到初始位置,所述第三滑块24通过所述第二弹簧26回到初始位置,所述第二扇形齿轮36转动通过所述齿条40带动所述第一连杆38向上移动,所述第一连杆38向上移动使所述压缩块34回到初始位置,二次利用的冷却液进入所述第四连接管道19;
3.所述第四转轴18转动带动所述皮带轮17转动,所述皮带轮17转动带动所述皮带16转动,所述皮带16转动使需要冷却的物品流入设备内开始冷却,所述第二连接管道25向下移动时,所述第二连接管道25通过所述线62带动所述第二滑块60向右移动,所述第二滑块60向右移动使所述第一通孔57、第二通孔55与所述第三通孔63连通,此时所述补给腔58内的冷却液进入所述第四连接管道19内;
4.所述第四连接管道19内的冷却液进入所述进料腔15内汽化吸热将冷却物质冷却,汽化的冷却液通过所述吸气泵14进入所述第五连接管道47内,所述第五转轴49转动通过所述螺旋叶片48将汽化的冷却液向右移动,当所述第二连接管道25回到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二滑块60通过所述第三弹簧56回到初始位置,此时所述第一通孔57、第二通孔55与所述第三通孔63不再连通使所述不禁枪补给腔58内的冷却液不再流出,设备一体化程度高;
5.开启马达50,所述马达50转动带动所述第一转轴27转动,所述第一转轴27转动带动所述凸轮28转动,所述马达50开启带动所述第八转轴52转动,所述第八转轴52转动带动所述第一齿轮53转动,所述第一齿轮53转动带动所述第二链条51转动,所述第二链条51转动带动所述第三齿轮67、所述第五齿轮71、所述第六齿轮68、所述第七齿轮69转动,所述第三齿轮67转动带动所述第二转轴42转动;
6.所述第五齿轮71转动带动所述第六转轴22转动,所述第六齿轮68转动带动所述第七转轴13转动,所述第七齿轮69转动带动所述第九转轴70转动,所述第二转轴42转动带动所述第二齿轮66转动,所述第二齿轮66转动通过所述第一链条65带动所述第四齿轮74转动,所述第四齿轮74转动带动所述第三齿轮35转动,所述第九转轴70转动带动所述吸气泵14吸气,所述第六转轴22转动带动所述第二锥齿轮23转动,所述第二锥齿轮23转动通过齿轮啮合带动所述第一锥齿轮21转动,所述第一锥齿轮21转动带动所述第四转轴18转动,所述第七转轴13转动带动所述第三锥齿轮12转动,所述第三锥齿轮12转动通过齿轮啮合带动所述第四锥齿轮77转动,所述第四锥齿轮77转动带动所述第五转轴49转动,设备自动化程度高,各个机构传动配合紧密,动能利用率高。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本发明的一种液体快速冷却设备,包括机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包括控制腔;
所述控制腔内含有控制冷却液二次利用的控制机构,所述控制腔内转动设有前后延伸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设有凸轮,所述控制腔上侧固定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端面固定设有第一连接管道,所述第一连接管道顶端与所述控制腔顶端面之间连接设有第一弹簧;
所述控制腔左侧固定设有进料腔,所述进料腔与所述控制腔之间固定设有补给腔,所述补给腔内含有冷却液使用以及循环使用时进行补给的使用机构,所述补给腔底端固定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顶端面接触设有分隔块,所述分隔块内固定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滑块内固定设有可以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二通孔;
所述控制腔后侧固定设有第一传动腔,所述第一传动腔内含有给设备整体运动提供动力的传动机构,所述第一传动腔与所述控制腔之间固定设有马达,所述马达前端面与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快速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含所述控制腔,所述控制腔内转动设有前后延伸的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设有所述凸轮,所述控制腔上侧固定设有所述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设有所述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端面固定设有所述第一连接管道,所述第一连接管道顶端与所述控制腔顶端面之间连接设有所述第一弹簧,所述第一滑块底端面与所述凸轮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体快速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下侧固定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内滑动设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顶端面固定设有第二连接管道,所述第二连接管道与所述凸轮接触,所述第三滑块底端面与所述控制腔底端面之间连接设有第二弹簧,所述控制腔顶端右侧固定设有挤压腔,所述挤压腔内转动设有前后延伸的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上固定设有第一扇形齿轮,所述第二转轴右侧转动设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上固定设有第二扇形齿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液体快速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三转轴之间固定设有第四滑槽,所述第四滑槽内滑动设有第四滑块,所述第四滑块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左右连端面固定设有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啮合,所述控制腔右侧固定第三连接管道,所述第三连接管道上固定设有制冷装置,所述第一连杆底端面位于所述第三连接管道内滑动设有压缩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快速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机构包括所述进料腔,所述进料腔下侧转动设有左右延伸的第四转轴,位于所述进料腔内的所述第四转轴上转动设有皮带轮,所述皮带轮上个转动设有皮带,所述补给腔底端固定设有所述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设有所述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顶端面接触设有所述分隔块,所述分隔块内固定设有所述第一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液体快速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块内固定设有可以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所述第二通孔,所述进料腔右侧与所述控制腔之间设有第四连接管道,所述补给腔内装有冷却液,所述第四连接管道与所述补给腔之间设有第三通孔,所述补给腔右侧与所述控制腔之间设有走线孔,所述第二滑块右端面与所述第二连接管道之间设有线,所述第二滑块左端面与所述第二滑槽左端面之间设有第三弹簧,所述进料腔顶端面固定设有第五连接管道,所述第五连接管道左侧顶端转动设有左右延伸的第五转轴,位于所述第五连接管道内的所述第五转轴上设有螺旋叶片,所述的第五连接管道与所述进料腔处固定设有吸气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快速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所述第一传动腔,所述第一传动腔与所述控制腔之间固定设有所述马达,所述马达前端面与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进料腔右侧固定设有第二传动腔,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腔内的所述第四转轴上固定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二传动腔内转动设有前后延伸的第六转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液体快速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腔内的所述第六转轴上固定设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五连接管道左侧固定设有第三传动腔,所述第三传动腔内转动设有前后延伸的第七转轴,所述第七转轴上固定设有第三锥齿轮,位于所述第三传动腔内的所述第五转轴上转动设有与所述第三锥齿轮啮合的第四锥齿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液体快速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后端面转动设有第八转轴,所述第八转轴上固定设有第一齿轮,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腔内的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后侧固定设有第三齿轮,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腔内的所述第三转轴上固定设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之间转动设有第一链条,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腔内的所述第六转轴上固定设有第五齿轮,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腔内的所述第七转轴上固定设有第六齿轮,所述吸气泵后端面转动设有前后延伸的第九转轴,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腔内的所述第九转轴上固定设有第七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所述第五齿轮、所述第六齿轮、所述第七齿轮之间转动设有第二链条。
CN201910843296.6A 2019-09-06 2019-09-06 一种液体快速冷却设备 Pending CN1104869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43296.6A CN110486969A (zh) 2019-09-06 2019-09-06 一种液体快速冷却设备
JP2019202748A JP6932297B2 (ja) 2019-09-06 2019-11-07 液体の快速冷却設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43296.6A CN110486969A (zh) 2019-09-06 2019-09-06 一种液体快速冷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86969A true CN110486969A (zh) 2019-11-22

Family

ID=685568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43296.6A Pending CN110486969A (zh) 2019-09-06 2019-09-06 一种液体快速冷却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932297B2 (zh)
CN (1) CN110486969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56175B (zh) * 2021-03-22 2022-11-04 焦作大学 一种用于多区块链平台的区块链节点服务装置
CN113225992B (zh) * 2021-05-06 2023-09-12 蚌埠市科达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导流散热结构的色线膜检测器
CN113865177B (zh) * 2021-10-13 2023-04-14 湖北乾道新型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新材料生产加工用冷却装置
CN114279165B (zh) * 2021-11-25 2023-08-04 乐陵市鼎盛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生产五金配件用的冷却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6006A (zh) * 2005-12-22 2008-01-16 西门子磁体技术有限公司 低温冷却的设备的闭环预冷
CN201159548Y (zh) * 2008-01-22 2008-12-03 陈尊山 二氧化碳冷却装置
CN207059186U (zh) * 2017-07-04 2018-03-02 南宁市诚通管材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pe管冷却装置
CN109282573A (zh) * 2018-11-30 2019-01-29 诸暨市永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体压缩存储设备
CN208547136U (zh) * 2018-05-29 2019-02-26 西安特锐德智能充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氮制冷系统
CN109477670A (zh) * 2016-05-31 2019-03-15 林德股份公司 制冷剂排气整流器与效率增压器
CN110098085A (zh) * 2019-04-17 2019-08-06 西安交通大学 超导限流液氮开关组合电器及其工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6006A (zh) * 2005-12-22 2008-01-16 西门子磁体技术有限公司 低温冷却的设备的闭环预冷
CN201159548Y (zh) * 2008-01-22 2008-12-03 陈尊山 二氧化碳冷却装置
CN109477670A (zh) * 2016-05-31 2019-03-15 林德股份公司 制冷剂排气整流器与效率增压器
CN207059186U (zh) * 2017-07-04 2018-03-02 南宁市诚通管材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pe管冷却装置
CN208547136U (zh) * 2018-05-29 2019-02-26 西安特锐德智能充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氮制冷系统
CN109282573A (zh) * 2018-11-30 2019-01-29 诸暨市永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体压缩存储设备
CN110098085A (zh) * 2019-04-17 2019-08-06 西安交通大学 超导限流液氮开关组合电器及其工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932297B2 (ja) 2021-09-08
JP2021042945A (ja) 2021-03-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86969A (zh) 一种液体快速冷却设备
CN215692536U (zh) 一种用于液氨提纯的两级精馏设备
CN209306197U (zh) 一种疫苗冷藏箱
CN114940524B (zh) 一种用于六氟丁二烯生产的废液回收再利用装置
CN109057888A (zh) 一种汽轮机外壳凸缘的高效冷却装置
CN109275313A (zh) 一种热循环装置及其运行方法
CN110435073A (zh) 一种具有自动分割功能的热熔胶生产系统
CN109114780A (zh) 一种热回收系统
CN110027630A (zh) 一种可分段控温冷藏车厢
CN217647312U (zh) 一种前模镶件点式冷却机构
CN220901945U (zh) 一种金属制品表面开孔组件
CN206900443U (zh) 一种新型化工桶运输车
CN110303918A (zh) 一种电动叉车动力电池组防爆充电机
CN109970124A (zh) 一种重金属废水分离装置
CN217015851U (zh) 一种袋装食品内衬袋生产装置
CN216381854U (zh) 一种多机架电机螺杆泵
CN218627219U (zh) 一种冷凝热回收机组及空调室外机
CN109464822B (zh) 恒温真空提纯装置
CN214635326U (zh) 一种多级尾气吸收结构
CN109139252A (zh) 一种自动化燃气涡轮发动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7956137U (zh) 一种液态物料容积式自动包装机械
CN108418110A (zh) 一种新型电力配电柜装置
CN208391027U (zh) 一种数控滚齿机的分度主轴箱
CN114893951B (zh) 一种液化天然气冷箱预冷设备
CN218796841U (zh) 一种大高炉防锈喷漆用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12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