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76903A - 一种幼虫培养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幼虫培养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76903A
CN110476903A CN201910922474.4A CN201910922474A CN110476903A CN 110476903 A CN110476903 A CN 110476903A CN 201910922474 A CN201910922474 A CN 201910922474A CN 110476903 A CN110476903 A CN 1104769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rva
batcher
worm
culture
storehou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2247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业俊
陈兵兵
祁永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Huanghe Water-Resource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Huanghe Water-Resource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Huanghe Water-Resource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Anhui Huanghe Water-Resource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91092247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76903A/zh
Publication of CN1104769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769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0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or modified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33Rearing or breeding invertebrates; New breeds of invertebrat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幼虫培养系统及方法,属于幼虫养殖领域。针对现有技术中对幼虫的培养人工耗费量大、培养效率低和无法形成规模化的培养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幼虫培养系统,包括给料机,给料机与培养室连接,所述给料机内设置有送料器,送料器上设置有清扫给料机内壁的清扫机构,培养室内设置有运输装置,所述运输装置用于接收并运输给料机中的虫食,且运输装置的下方设置有卸料器。本发明通过给料机与培养室进行连接,能够实现自动化的给料操作;通过运输装置进行虫食与幼虫的运输节省了人力劳动成本;且给料机向培养室输送的虫食较为充分均匀;本发明的幼虫培养方法操作简便,在运输装置上进行幼虫批量同期成长,能够形成规模化和系统化的培养。

Description

一种幼虫培养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幼虫养殖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幼虫培养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国内现有饲料类幼虫培养方式上还不能够形成规模化,自动化与产业化的生产,目前仍以在固定架床或盒子里,人工借助辅助工具手工操作,盛装虫食和虫卵,幼虫生长过程产生的有毒气体,待幼虫生长达到要求后人工取虫。这样耗费大量人工,人员长时间呆此环境中吸入有毒气体。不但工作效率低,费时费力,还有损人员身体健康。
针对上述问题也进行了相应的改进,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210200636.1,公开日为2012年9月26日,该专利公开了一种藤壶幼虫培养的集成控制装置,属于生物设备技术领域,方形盒箱结构的装置主体中间制有抽拉式活动隔板将主体分为幼虫释放室和幼虫培养室;幼虫释放室中间处制有通氧管,顶侧面上制有带滤网的入料口,左侧面体上固定制有护罩,护罩中固定制有光源,下侧面上制有带控制阀的出水口;幼虫培养室的内腔中间处制有通氧管,顶侧面上制有带滤网的入料口,底侧面上制有带控制阀的出水口,右侧面上固定制有护罩,护罩中固定安装有光源;主体下部的控制面板中间部位分别顺序制有开关控制旋钮。该专利的不足之处在于:操作较为繁琐且幼虫在释放室与培养室之间不能很好的完成转移,幼虫的培养效果一般。
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310369575.6,公开日为2014年1月1日,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工业化有机肥生产线及生产有机肥的工艺,包括灌装生产线、培养间、分离系统和有机肥生产系统,灌装生产线通过转运小车与培养间连接,培养间通过转运小车与分离系统连接,分离系统与有机肥生产系统连接。本发明能对有机废弃物进行预处理,利用全自动化设备使家蝇幼虫对有机废弃物进行生物转化生产,最终获得有机肥料,具有机械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的优点。大幅减少了生产周期,降低工人劳动强度。该专利的不足之处在于:整体结构过复杂,成本较高,且培养间的培养效果一般。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对幼虫的培养人工耗费量大、培养效率低和无法形成规模化的培养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幼虫培养系统及方法。本发明通过给料机与培养室进行连接,能够实现自动化的给料操作;通过运输装置进行虫食与幼虫的运输节省了人力劳动成本;且给料机向培养室输送的虫食较为充分均匀;本发明所述的幼虫培养方法操作简便,在运输装置上进行幼虫批量同期成长,能够形成规模化和系统化的培养。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幼虫培养系统,包括给料机,给料机与培养室连接,所述给料机内设置有送料器,送料器上设置有清扫给料机内壁的清扫机构,培养室内设置有运输装置,所述运输装置用于接收并运输给料机中的虫食,且运输装置的下方设置有卸料器。
更进一步的,所述运输装置包括培养基架,培养基架上覆盖有皮带,培养基架下方设置有驱动皮带运动的动力机构,培养基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料端挡板和出料端挡板,且出料端挡板的下方设置有卸料器。
更进一步的,培养室内还设置有若干个立柱,培养基架通过立柱固定在培养室内,且靠近进料端挡板的立柱上设置有犁式匀料器。
更进一步的,所述犁式匀料器包括犁架,与犁架通过紧固件连接的犁头,犁架与立柱连接。
更进一步的,培养室内还包括鼓风机,所述鼓风机设置在培养室的底部。
更进一步的,所述给料机包括料仓盖,与料仓盖连接的料仓腔,料仓腔内设置有送料器,料仓盖上设置有送料器头和控制料仓盖翻转的动力组件,送料器头中的驱动机构与送料器连接。
更进一步的,送料器包括与驱动机构连接的送料器轴,与送料器轴连接的螺旋杆,螺旋杆的底部设置有叶片,螺旋杆上设置有用于清扫料仓腔内壁的清扫机构。
更进一步的,所述清扫机构为不少于两个的扫仓,每个扫仓包括括板,括板通过扫仓架与螺旋杆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扫仓为两个,分别为上扫仓和下扫仓,上扫仓中的括板与扫仓架呈直角设置,下扫仓中的括板与扫仓架呈钝角或锐角设置。
一种使用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幼虫培养系统的幼虫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给料:给料机中的送料器将幼虫所需的虫食投放至培养室中落入到运输装置上,同时给料器上的清扫机构清扫给料机内壁;
(二)投放虫卵:向运输装置上投放虫卵,虫卵在运输装置上爬行进食虫食生长成幼虫;
(三)幼虫运输:当运输装置上的幼虫达到要求时,通过卸料器将运输装置上的幼虫运输至下一工序,此时整个幼虫培养过程完成。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通过给料机与培养室进行连接,能够实现自动化的给料操作;且给料机内设置有用于送料的送料器,通过送料器进行虫食输送操作简便,并且送料器上设置有清扫给料机内壁堆积虫食的清扫机构,一来避免了给料机内壁虫食堆积影响给料过程;另一方面提高了虫食的利用率,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使得虫食较为充分且均匀的落入到培养室内的运输装置上;通过运输装置接收并运输虫食,减少人力劳动强度,整体自动化的水平较高;整体结构简单,效率高;
(2)本发明所述的运输装置包括培养基架,培养基架上覆盖有皮带,通过皮带进行虫食与幼虫的运输节省了一定的人力劳动强度与成本;且培养基架两端的进料端挡板和出料端挡板在进行投放虫食时对虫食起到一个阻挡作用,避免后期皮带上的虫食及虫卵掉落造成浪费;整个系统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较高使得整体工作效率高,有利于幼虫批量同期成长;能够将幼虫的培养得到规模化的生产,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3)本发明将培养基架通过立柱固定在培养室内增加了培养基架的稳定性能,使得皮带的运输较为平稳;且在靠近进料端挡板的立柱上设置有犁式匀料器,犁式匀料器对落在皮带上的虫食进行均匀操作,使得虫食能够均匀的分布在皮带上;犁式匀料器包括犁架,犁架与立柱进行连接且可在立柱上进行上下移动从而改变犁式匀料器的位置,犁头通过螺栓或螺钉等紧固件与犁架连接,犁头对皮带上的虫食进行匀料动作,避免皮带上的虫食堆积,保证皮带的顺利工作;
(4)本发明在培养室内还设置有鼓风机,鼓风机设置在培养室底部且出风口朝向培养室内侧,通过鼓风机保持整个培养室内的温度,使得温度能够适宜幼虫的生长;且鼓风机出风从培养室底部向上升,让整个培养室的温度较为均匀;且在培养室的顶部设置有出风管,该出风管一端与培养室联通,一端连接除臭设备,有效减少幼虫生长期产生的废气扩散,保障了整个培养室内的环境安全,避免环境污染;
(5)本发明所述的给料机通过在料仓腔上方设置有料仓盖,使得在进行供料过程时能够达到封闭的状态,减少虫食气味外溢,有效避免空气污染;料仓盖上设置有控制料仓盖翻转的动力组件,自动化程度较高,减少人力劳动,提高工作效率;通过送料器头中的驱动机构与送料器连接实现虫食输送至培养室中,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6)本发明通过驱动机构带动送料器轴工作,继而带动螺旋杆底部的叶片向培养室输送虫食,螺旋杆起到搅拌虫食的作用,螺旋杆上的清扫机构用于清扫料仓腔内壁的堆积虫食,且随着螺旋杆的旋转而旋转,全方面对料仓腔内壁进行清扫;在实现虫食输送的过程同时清扫料仓腔内壁堆积的虫食避免物料桥拱现象,结构简单、新颖,工作可靠,制造与维护成本低,使用寿命长,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7)本发明所述的清扫机构为扫仓,扫仓包括用于清扫料仓腔内壁的括板,括板通过扫仓架与螺旋杆连接,因电机提供动力,动力通过减速机的输出轴传递到送料器轴上,因螺旋杆与送料器轴连接,因此带动了螺旋杆的旋转,而括板通过扫仓架固定在螺旋杆上,因此在送料过程中,括板能够不断的旋转,从而清扫料仓腔内壁的不同位置,有效避免料仓腔内壁物料的粘接,且结构简单,易于安装与维修;
(8)本发明中的料仓腔上半部分为圆柱状,内部空间大,大量的虫食进入到料仓腔中不不会发生堆积堵塞影响虫食的下落且螺旋杆的可活动空间大,方便螺旋杆的搅拌;而下半部分为圆锥状,因下半部分的虫食要落入至培养室中过大的空间可能会导致虫食下落不易于控制,圆锥状的设置能够精确对准虫食下落的地点,且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料仓腔的负重从而节约了成本;
(9)本发明所述的幼虫培养方法自动化程度较高,且改变了以往操作人员需长期待在幼虫培养环境中的现象,因部分幼虫在生长期间会产生一定的有毒害气体,一方面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另一方面保障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且适合大批量的幼虫同期培养,培养效率高且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培养室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培养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出料端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卸料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犁式匀料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给料机的立体图;
图8为给料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送料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清扫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培养室;2、给料机;21、料仓盖;22、料仓腔;23、料仓架;24、液压马达;25、联轴器;26、送料器头;27、送料器;271、支架;272、送料器轴;273、上扫仓;274、螺旋杆;275、下扫仓;276、叶片;277、括板;278、扫仓架;3、培养基架;4、进料端挡板;5、犁式匀料器;6、出气管;7、出料端挡板;8、卸料器;9、鼓风机;10、动力机构;11、皮带;12、立柱;13、张紧轮;14、清扫器;15、出料斗;16、犁头;17、犁架;18、挡板架;19、挡板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进行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幼虫培养系统,包括给料机2,给料机2与培养室1连接,所述给料机2内设置有送料器27,送料器27用于将给料机2内的虫食输送至培养室1内;送料器27上设置有清扫给料机2内壁的清扫机构,清扫机构的设置一来避免了给料机2内壁虫食堆积影响给料过程;另一方面提高了虫食的利用率,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培养室1内设置有运输装置,所述运输装置用于接收并运输给料机2中的虫食,且运输装置也是用来放置虫卵的地方,虫卵在运输装置上爬行并进食虫食继而生长成幼虫;且运输装置的下方设置有卸料器8,卸料器8则是用于将生长满足一定要求的幼虫从运输装置上分离下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卸料器8为出料斗15,出料斗15呈上大下小的圆锥状,使得幼虫的分离较为顺利且避免幼虫跌落出料斗15外造成幼虫的伤害。本发明所述的幼虫培养系统通过给料机2与培养室1进行连接,能够实现自动化的给料操作;且通过给料机2内的送料器27与清扫机构同时工作使得给料机2内的虫食充分进入到运输装置上,且虫食较为均匀,不会成块状或坨状散落在运输装置上,方便后期虫卵的进食,给虫卵的生长提供较好的虫食,虫卵生长速度快。
一种利用上述幼虫培养系统的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给料:给料机2中的送料器27将幼虫所需的虫食投放至培养室1中落入到运输装置上,同时给料器27上的清扫机构清扫给料机2内壁;
(二)投放虫卵:向运输装置上投放虫卵,虫卵在运输装置上爬行进食虫食生长成幼虫;
(三)幼虫运输:当运输装置上的幼虫达到要求时,通过卸料器8将运输装置上的幼虫运输至下一工序,此时整个幼虫培养过程完成。
该培养方法操作简便,减少人力的参与程度;自动化程度较高,且改变了以往操作人员需长期待在幼虫培养环境中的现象,因部分幼虫在生长期间会产生一定的有毒害气体,一方面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另一方面保障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且适合大批量的幼虫同期培养。
实施例2
基本同实施例1,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运输装置包括培养基架3,所述培养基架3是虫卵孵化、幼虫生长的地方,培养基架3由铝合金型材及附件拼装成一体矩形结构,与焊接钢架相比,可根据客户要求变更培养基架3的结构,型材重复利用;培养室1为矩形结构,培养室1两侧均设置有若干个检查窗,该两侧为与皮带11运行方向相同的两侧,操作人员可通过检查窗向皮带11上投放虫卵,操作简单方便,且在培养室1一侧设置有折叠门方便人员的进出,培养室1的顶部设置有给料机2,给料机2的出口对准培养基架3的进料端,给料机2设置在顶部避免外界环境对给料机2带来的影响,使得给料机2工作顺利;培养基架3上覆盖有皮带11,具体的,所述皮带11为环形皮带,围绕培养基架3一圈设置;培养基架3下方设置有驱动皮带11运动的动力机构1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动力机构10包括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机的输入轴连接,减速机的输出轴与包胶滚筒连接,皮带11套设在包胶滚筒上,包胶滚筒相当于主动轮,通过电机的驱动带动包胶滚筒旋转进而带动皮带11运行,传动方式简单且动力传输平稳;其它能实现皮带11运动的动力机构10均可使用在本发明中;为了防止皮带11跑偏或松弛,培养基架3下方还设置有张紧轮13,皮带11套设在张紧轮13与包胶滚筒之间实现皮带11的传动;培养基架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料端挡板4和出料端挡板7,当皮带11处于运行状态时,虫食不断的在皮带11上进行移动,进料端挡板4和出料端挡板7的设置则有效对培养基架3两端起到一个阻挡作用,避免皮带11上的虫食运行到培养基架3两端时发生掉落;且出料端挡板7的下方设置有卸料器8,当皮带11上的虫卵生长满足客户需求时,即通过卸料器8进行卸料完成幼虫的取出。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卸料器8由清扫器14和出料斗15组成,清扫器14通过转轴与出料斗15连接从而使得清扫器14清扫的物料进入到出料斗15中;清扫器14的设置能够对未进入到出料斗15的幼虫起到一个二次运输作用,使得粘结在皮带11上的幼虫能够顺利进入到出料斗15中;且清扫器14能够对皮带11进行一个清扫作用,避免虫食或幼虫在皮带11上堆积影响皮带11的正常使用;所述清扫器14包括抵压出料端皮带11的刮板,刮板通过支座与立柱12连接,刮板朝向皮带11运动方向对皮带11进行一个清扫动作,清扫的幼虫会落入到出料斗15中;所述清扫器14还可为毛刷清扫器或刮板清扫器等常规清扫器14,因此在本发明中不再详细赘述其结构。因出料斗15中不仅仅是单纯的幼虫,可能还会掺杂着虫食或虫卵,因此经出料斗15后的幼虫还会经过后续筛分设备进行筛分满足条件的幼虫和掺杂的虫食或虫卵,因后续的筛分过程不属于本发明的改进点,因此不详细描述;
本发明通过给料机2与培养室1进行连接,能够实现自动化的给料操作且培养室1内设置有培养基架3,培养基架3上覆盖有皮带11,通过皮带11进行虫食与幼虫的运输节省了一定的人力劳动强度与成本;且培养基架3两端的进料端挡板4和出料端挡板7在进行投放虫食时对虫食起到一个阻挡作用,避免后期皮带11上的虫食及虫卵掉落造成浪费;整个系统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较高使得整体工作效率高,有利于幼虫批量同期成长;能够将幼虫的培养得到规模化的生产,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因部分幼虫在生长阶段会产生一定的有毒气体,工作人员长时间待在该环境中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而本发明则大幅度减少了操作人员待在培养室1的时间,保障了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工作可靠,制造与维护成本低,使用寿命长,有效改善环境。
一种利用上述幼虫培养系统的幼虫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给料:给料机2将幼虫所需的虫食投放至培养室1中落入到皮带11上,皮带11通过动力机构10匀速运行,此时培养基架3两端的进料端挡板4和出料端挡板7分别与皮带11固定,阻止皮带11两端虫食掉落;
(二)投放虫卵:当皮带11匀速运行时,通过培养室1两侧的观察窗向培养基架3上投放虫卵,当皮带11上的虫食到达出料端挡板7处时,皮带11停止动作,虫卵在皮带11上会自己爬到进食的地方继而生长呈幼虫;
(三)幼虫运输:操作人员通过观察窗观察幼虫的生长情况,当培养基架3上的幼虫达到客户的要求时,将出料端挡板7抬起与皮带11断开,启动皮带11运行,皮带11上的幼虫经运输至培养基架3的卸料端,通过卸料器8运输至下一工序进行筛分,因幼虫中掺杂着虫食和虫卵,且卸料器8清扫粘在皮带11上的幼虫及虫食和虫卵,此时整个幼虫培养过程完成。
本发明所述的幼虫培养方法自动化程度较高,且改变了以往操作人员需长期待在幼虫培养环境中的现象,因部分幼虫在生长期间会产生一定的有毒害气体,一方面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另一方面保障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且适合大批量的幼虫同期培养,培养效率高且操作简便。
实施例3
基本同实施例1,优选的,如图6所示,培养室1内还设置有若干个立柱12,培养基架3通过立柱12固定在培养室1内,立柱12的设置增加了培养基架3的稳定性能,使得皮带11的运输较为平稳;且靠近进料端挡板4的立柱12上设置有犁式匀料器5,因给料机2的出口对准培养架3的进料端,进料端所接收的虫食是集中式的不均匀的,犁式匀料器5的设置使得能够在物料进入到皮带11上时对堆积的虫食进行翻匀的操作,使得虫食能够均匀的分布在皮带11上,为后期虫卵的进食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更具体的,所述犁式匀料器5包括犁架17,与犁架17通过紧固件连接的犁头16,犁架17与立柱12连接;所述犁架17由两个臂梁和一个横梁组成,横梁设置在两个臂梁之间,两个臂梁均与立柱12连接且两个臂梁可在立柱12上进行上下移动从而调节整个犁式匀料器5的位置;犁头16通过螺栓或螺钉与犁架17中的横梁固定,两个臂梁内侧均开设有槽,横梁可沿着两个臂梁内侧的槽进行移动改变犁头16的位置;所述犁头16呈“V”字形,“V”形翻匀效果较好且制作简单;皮带11从犁头16下方穿过,皮带11上的虫食经“V”形的犁头16翻匀,使得虫食均匀的散落在皮带11上,避免皮带11上的虫食堆积,保证皮带11的顺利工作。
优选的,在出料端挡板7与进料端挡板4对应的地方分别设置有立柱12,如图4所示,所述出料端挡板7包括挡板架18和挡板体19,挡板体19通过螺栓固定在挡板架18上,挡板架18由两个臂梁和一个横梁组成,横梁设置在两个臂梁之间,两个臂梁与立柱12连接且两个臂梁可在立柱12上进行上下移动从而调节出料端挡板7的位置,横梁与挡板体19连接,因进料端挡板4与出料端挡板7结构相应,因此不再详细赘述;在皮带11进行运输虫食时,出料端挡板7和进料端挡板4中的挡板体19分别与皮带11的出料端与进料端固定,阻止皮带11上的虫食掉落。
与实施例2所述的幼虫培养方法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在步骤(一)的给料过程中增加了犁式匀料器5,在给料机2将幼虫所需的虫食投放至培养室1中落入到皮带11上时,犁式匀料器5对皮带11上的虫食进行翻匀,使得虫食均匀的覆盖在皮带11上,避免虫食的堆积,也使得投放的不同位置的虫卵均能得到食物,保证了虫卵的顺利生长。
实施例4
基本同实施例3,培养室1内还包括鼓风机9,所述鼓风机9设置在培养室1的底部,且鼓风机9的出风口朝向培养室1内侧,通过鼓风机9保持整个培养室1内的温度,使得温度能够适宜幼虫的生长,且鼓风机9中的出风量从培养室1底部向上升,让整个培养室1的温度较为均匀,为幼虫的生长创造较好的环境,整体培养室1内的室温相对稳定;更进一步的,培养室1顶部设置有出气管6,出气管6一端与培养室1联通,另一端与除臭设备连接,集中除臭有效减少幼虫生长期产生的废气扩散,保障了整个培养室1内的环境安全,减少空气污染;因除臭设备在现有技术中较为常见,在本实施例中便不再详细赘述。
与实施例3所述的幼虫培养方法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在步骤(二)之后增加步骤(四):温度控制:在幼虫生长期间,开启鼓风机9,使得整个培养室1的温度适宜幼虫的生长温度。增加温度控制这一步骤,通过鼓风机9的设置使得幼虫生长期间温度适宜,幼虫生长快,使得幼虫培养效率提高,且鼓风机9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整体成本较低。
实施例5
基本同实施例1,优选的,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给料机2包括料仓盖21,料仓盖21主要起到密闭作用;与料仓盖21连接的料仓腔22,料仓腔22内设置有送料器27,料仓盖21上设置有送料器头26和控制料仓盖21翻转的动力组件,通过动力组件驱动料仓盖21翻转或闭合实现自动化操作,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的同时保证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动力组件为油缸,油缸中的活塞杆与料仓盖21连接,料仓盖21与料仓腔22通过转轴铰接,当活塞杆进行伸长动作时,活塞杆带动料仓盖21沿着转轴方向翻转,当活塞杆进行缩短动作时,带动料仓盖21闭合;结构简单,动力传输较为平稳,其它能够实现料仓盖21翻转或闭合的动力组件均可使用在本发明中;送料器头26中的驱动机构与送料器27连接;更具体的,如图9所示,送料器27包括与驱动机构连接的送料器轴272,与送料器轴272连接的螺旋杆274,螺旋杆274的底部设置有叶片276,螺旋杆274上设置有用于清扫料仓腔22内壁的清扫机构;清扫机构在料仓腔22内进行供料过程时能够有效的避免料仓腔22内壁发生物料粘结堆积进而出现桥拱的现象,提高料仓腔22内壁残余的物料利用率;整体结构简单、新颖,工作可靠,制造与维护成本低,占地面积较小,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更进一步的,所述料仓腔22上半部分为圆柱状,内部空间大,大量的虫食进入到料仓腔22中不不会发生堆积堵塞影响虫食的下落且螺旋杆274的可活动空间大,方便螺旋杆274的搅拌;而下半部分为圆锥状,因下半部分的虫食要落入至培养室1中过大的空间可能会导致虫食下落不易于控制,圆锥状的设置能够精确对准虫食下落的地点,且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料仓腔22的负重从而节约了成本;更具体的,螺旋杆274上还设置有固定送料器27的支架271,支架271通过轴套固定在螺旋杆274上,所述轴套的直径大于螺旋杆274的直径;因轴套的直径大于螺旋杆274的直径所以螺旋杆274的动作不会带动支架271的动作;所述支架271对送料器27本身起到一个固定加强的作用,支架271与料仓腔22固定加强了整个送料器27与料仓腔22之间的固定,有效避免送料器27在工作过程中与料仓腔22之间发生不稳定连接的情况。
实施例6
基本同实施例5,如图10所示,所述清扫机构为不少于两个的扫仓,每个扫仓包括括板277,括板277通过扫仓架278与螺旋杆274连接,括板277设置在扫仓架278的一端用于对料仓腔22内壁物料的清理,扫仓架278的另一端与螺旋杆274固定,使得螺旋杆274的旋转能够带动扫仓架278的旋转进而使得括板277处于不断旋转的状态;若干个扫仓的设置能够对整个料仓腔22的上部、中部和下部进行全方位的清扫,使得物料能够顺利的下落且不易发生粘结;括板277具有一定的刚度与强度,对堆积的物料能够进行强有力的清除;且采用括板277与扫仓架278为清扫机构时结构简单,易于安装与维修且成本较低;其它如采用毛刷清除或现有技术中的清扫机构均可使用在本发明中。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扫仓为两个,分别为上扫仓273和下扫仓275,上扫仓273中的括板277与扫仓架278呈直角设置,下扫仓275中的括板277与扫仓架278呈钝角或锐角设置;两个扫仓中的扫仓架278均与螺旋杆274连接且两个扫仓架278呈相互平行设置,扫仓架278与螺旋杆274呈垂直设置;因在实施例3中有提及到料仓腔22优选的结构为上半部分为圆柱状,下半部分为圆锥状;因此料仓腔22上半部分的空间比下半部分的空间大,上扫仓273用于清扫料仓腔22上部内壁,上扫仓273中的括板277与扫仓架278呈直角设置,能够对清扫料仓腔22上部内壁进行一个强有力的清扫;而下扫仓275用于清扫料仓腔22下部内壁,因料仓腔22下部呈圆锥状,直径逐渐减小,因此下扫仓275中的括板277与扫仓架278呈钝角或锐角设置,使得括板277与扫仓架278呈倾斜设置适应料仓腔22下部的形状,且这样的设置减少下扫仓275的所占空间,并且使得括板277对料仓腔22内壁进行一个带有角度的清扫,使得清扫效果较好也较为彻底。
更具体的,括板277一端与扫仓架278固定,另一端为截面直径逐渐向着该端端部减小的刀刃状,用于清扫物料的一端设置呈刀刃状则是为了方便对硬度大粘结程度高的物料进行清理,且括板277的材质为65Mn,具有较高的硬度与强度,有效提高括板277的使用寿命;更进一步的,括板277表面、扫仓架278表面和螺旋杆274的表面均设置有防腐层,防腐层的设置避免物料对其腐蚀,有效提高整个送料器27的使用寿命,该防腐层为由聚氟乙烯涂抹在其表面形成的涂层,聚氟乙烯耐腐蚀性能较强。
实施例7
基本同实施例5,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在料仓腔22的外部设置有料仓架23,料仓盖21的一侧与料仓架23铰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料仓架23为方形,且方形内部中空,中空的地方放置料仓腔22,料仓架23的设置一方面对料仓腔22起到保护作用,避免料仓腔22受外界环境的干扰而损坏,有效提高料仓腔22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料仓架23的设置有利于整个供料机的位置移动,适应需要供料的地方;且在本实施例中,动力组件包括液压马达24,联轴器25的一端连接液压马达24的输出轴,另一端连接料仓架23与料仓盖21铰接的转轴,当物料进行输送至料仓腔22内时,液压马达24动作,驱动料仓盖21沿着转轴方向翻转,实现物料的输送;当物料完全进入到料仓腔22内时,液压马达24停止动作,料仓盖21闭合,进而实现料仓盖21的自动打开或闭合;液压马达24的体积及重量较小,对料仓盖21不会带来较大的负重,且通过联轴器25连接转轴与液压马达24的输出轴,使得两轴之间连接稳固,动力传输平稳,料仓盖21的自动翻转较为轻松。
实施例8
基本同实施例5,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与电机连接的减速机,减速机的输出轴与送料器轴272连接,采用电机与减速机配合使用的驱动方式,使得动力传输较为平稳;其它常见的如齿轮驱动、气缸或油缸驱动的驱动机构均可使用在本实发明中;更进一步的,所述输出轴与送料器轴272连接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槽,连接槽的两侧均设置有凹槽,送料器轴272与输出轴连接的一端设置有与连接槽对应的连接头,连接头的两侧均设置有与凹槽对应的凸起,连接槽与连接头的设置使得两个轴之间的连接关系更为灵活且稳固,不易在动力传输过程中发生脱落影响后续工作;且凹槽与凸起则起到了辅助定位的作用,使得两个轴之间的连接更为简单方便,当料仓盖21打开时,减速机的输出轴与送料器轴272连接断开;当料仓盖21闭合时,两个轴通过连接槽及连接头卡和实现动力传输;更具体的,所述连接槽为“一”字形,制作简单,连接方便,也可制作成“十”字或梅花等多种形状;凹槽为圆弧状,则凸起也为圆弧状,圆弧状的凹槽与凸起有利于两个轴之间施转的离合;更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槽的槽面及凹槽的槽面局部高频淬硬,经久耐用,有效提高其使用寿命。
本发明所述实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幼虫培养系统,包括给料机(2),给料机(2)与培养室(1)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料机(2)内设置有送料器(27),送料器(27)上设置有清扫给料机(2)内壁的清扫机构,培养室(1)内设置有运输装置,所述运输装置用于接收并运输给料机(2)中的虫食,且运输装置的下方设置有卸料器(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幼虫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装置包括培养基架(3),培养基架(3)上覆盖有皮带(11),培养基架(3)下方设置有驱动皮带(11)运动的动力机构(10),培养基架(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料端挡板(4)和出料端挡板(7),且出料端挡板(7)的下方设置有卸料器(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幼虫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培养室(1)内还设置有若干个立柱(12),培养基架(3)通过立柱(12)固定在培养室(1)内,且靠近进料端挡板(4)的立柱(12)上设置有犁式匀料器(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幼虫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犁式匀料器(5)包括犁架(17),与犁架(17)通过紧固件连接的犁头(16),犁架(17)与立柱(1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幼虫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培养室(1)内还包括鼓风机(9),所述鼓风机(9)设置在培养室(1)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幼虫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料机(2)包括料仓盖(21),与料仓盖(21)连接的料仓腔(22),料仓腔(22)内设置有送料器(27),料仓盖(21)上设置有送料器头(26)和控制料仓盖(21)翻转的动力组件,送料器头(26)中的驱动机构与送料器(27)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幼虫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送料器(27)包括与驱动机构连接的送料器轴(272),与送料器轴(272)连接的螺旋杆(274),螺旋杆(274)的底部设置有叶片(276),螺旋杆(274)上设置有用于清扫料仓腔(22)内壁的清扫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一种幼虫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扫机构为不少于两个的扫仓,每个扫仓包括括板(277),括板(277)通过扫仓架(278)与螺旋杆(274)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幼虫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扫仓为两个,分别为上扫仓(273)和下扫仓(275),上扫仓(273)中的括板(277)与扫仓架(278)呈直角设置,下扫仓(275)中的括板(277)与扫仓架(278)呈钝角或锐角设置。
10.一种使用如上述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幼虫培养系统的幼虫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一)给料:给料机(2)中的送料器(27)将幼虫所需的虫食投放至培养室(1)中落入到运输装置上,同时给料器(27)上的清扫机构清扫给料机(2)内壁;
(二)投放虫卵:向运输装置上投放虫卵,虫卵在运输装置上爬行进食虫食生长成幼虫;
(三)幼虫运输:当运输装置上的幼虫达到要求时,通过卸料器(8)将运输装置上的幼虫运输至下一工序,此时整个幼虫培养过程完成。
CN201910922474.4A 2019-09-27 2019-09-27 一种幼虫培养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104769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22474.4A CN110476903A (zh) 2019-09-27 2019-09-27 一种幼虫培养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22474.4A CN110476903A (zh) 2019-09-27 2019-09-27 一种幼虫培养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76903A true CN110476903A (zh) 2019-11-22

Family

ID=68544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22474.4A Pending CN110476903A (zh) 2019-09-27 2019-09-27 一种幼虫培养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7690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13460A (zh) * 2020-07-22 2020-09-29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水平旋转式的黑水虻幼虫养殖装置
CN113396871A (zh) * 2021-07-09 2021-09-17 杭州兴源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固定式自动化养虫单元仓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319334A1 (en) * 2011-02-21 2013-12-05 G. Larry Newt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aring Insect Larvae
CN103478416A (zh) * 2013-08-22 2014-01-01 贵州博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昆虫蛋白工业化生产线及生产昆虫蛋白的工艺
CN205257437U (zh) * 2015-12-14 2016-05-25 攀枝花钢企米易白马球团有限公司 犁式分料器
CN207591796U (zh) * 2017-11-28 2018-07-10 安徽神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料仓下料装置
CN207844313U (zh) * 2018-02-08 2018-09-11 江苏苏润高碳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纯石墨碳材料仓防悬料装置
CN208987569U (zh) * 2018-08-20 2019-06-18 四川鑫诚发畜牧机械有限公司 具有均匀铺料功能的输送带式黑水虻饲养装置
CN210726441U (zh) * 2019-09-27 2020-06-12 安徽黄河水处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幼虫培养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319334A1 (en) * 2011-02-21 2013-12-05 G. Larry Newt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aring Insect Larvae
CN103478416A (zh) * 2013-08-22 2014-01-01 贵州博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昆虫蛋白工业化生产线及生产昆虫蛋白的工艺
CN205257437U (zh) * 2015-12-14 2016-05-25 攀枝花钢企米易白马球团有限公司 犁式分料器
CN207591796U (zh) * 2017-11-28 2018-07-10 安徽神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料仓下料装置
CN207844313U (zh) * 2018-02-08 2018-09-11 江苏苏润高碳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纯石墨碳材料仓防悬料装置
CN208987569U (zh) * 2018-08-20 2019-06-18 四川鑫诚发畜牧机械有限公司 具有均匀铺料功能的输送带式黑水虻饲养装置
CN210726441U (zh) * 2019-09-27 2020-06-12 安徽黄河水处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幼虫培养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13460A (zh) * 2020-07-22 2020-09-29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水平旋转式的黑水虻幼虫养殖装置
CN111713460B (zh) * 2020-07-22 2021-11-02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水平旋转式的黑水虻幼虫养殖装置
CN113396871A (zh) * 2021-07-09 2021-09-17 杭州兴源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固定式自动化养虫单元仓设备
CN113396871B (zh) * 2021-07-09 2022-10-28 杭州兴源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固定式自动化养虫单元仓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71681A (zh) 自动化家畜养殖系统
CN110476903A (zh) 一种幼虫培养系统及方法
CN210726441U (zh) 一种幼虫培养系统
CN112028673A (zh) 一种农作物种植用有机肥发酵装置
CN105837279A (zh) 有机肥生产线装置以及方法
CN106577305A (zh) 一种大型生态养殖装置
CN107821334A (zh) 以畜禽粪便养殖黑水虻的装置和养殖方法
CN109261005A (zh) 多功能物料搅拌装置
CN107084605B (zh) 一种畜牧业用有机肥料旋转式烘干装置
CN208747963U (zh) 一种多功能翻抛机
CN211185234U (zh) 育苗基质掺土装置
CN112514621B (zh) 水肥一体化智能浇灌装置的组件及工艺
CN111492899A (zh) 一种杏鲍菇种植用培养装置
CN109020664A (zh) 一种有机废弃物仓式腐熟发酵设备
CN210042974U (zh) 一种用于黑毛猪养殖的饲料投料装置
CN209711175U (zh) 一种多层蚯蚓养殖装置
CN209210660U (zh) 一种人畜粪便有机肥生产线用绞龙上料设备
CN207322428U (zh) 以畜禽粪便养殖黑水虻的装置
CN207400215U (zh) 一种黑水虻养殖装置
CN203972448U (zh) 一种多用途烟草废料处理装置
CN108179107A (zh) 一种大型沼气池专用生物质沼气沼渣无害化清理机
CN206529408U (zh) 一种畜禽粪污生物制肥的设备
CN207400216U (zh) 一种以畜禽粪便养殖黑水虻的装置
CN203917374U (zh) 一种自动烟草废料处理装置
CN208523755U (zh) 一种分量配料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12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