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66256A -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的动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的动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66256A
CN110466256A CN201910375385.2A CN201910375385A CN110466256A CN 110466256 A CN110466256 A CN 110466256A CN 201910375385 A CN201910375385 A CN 201910375385A CN 110466256 A CN110466256 A CN 1104662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ket
injection apparatus
inner space
liquid injection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7538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66256B (zh
Inventor
中岛吉纪
钟江贵公
熊谷利雄
铃木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4662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662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662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662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14201Structure of print heads with piezoelectric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1433Structure of nozzle pl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12Guards, shields or dust excluders
    • B41J29/13Cases or cov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77Cooling or ventilating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002/14362Assembling elements of he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202/00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ink-jet or thermal heads
    • B41J2202/01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ink-jet heads
    • B41J2202/08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ink-jet heads dealing with thermal variations, e.g. cooling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Particle Formation And Scattering Control In Inkjet Printers (AREA)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实现液体喷射头的容易的更换的同时减少因高湿度而引起的液体喷射头的不良现象的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的动作方法。该液体喷射装置具备:筐体,其为中空,且形成有开口;液体喷射头,其具有喷射液体的喷嘴,并以所述喷嘴从所述开口露出的方式在所述开口的内周面处与所述筐体之间空出间隙地被支承于该筐体上;供给机构,其向所述筐体的内部空间供给干燥气体。

Description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的动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的动作方法。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提出了一种从多个喷嘴喷射油墨等液体的液体喷射头。在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液体喷射头,该液体喷射头具备:流道形成基板,其形成有与喷嘴开口连通的压力产生室;压电元件,其使压力产生室内产生压力变化;密封基板,其具有压电元件保持部,所述压电元件保持部形成有用于对压电元件进行收纳的空间。
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为了实现液体喷射头的容易的更换,而设想了在对液体喷射头进行收纳的滑架与该液体喷射头之间设置间隙的情况。但是,有可能外部气体从间隙流入滑架的内部,而使滑架的内部变为高湿度。当滑架的内部变为高湿度时,存在例如因水分对驱动电路的附着而在液体喷射头中产生不良现象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009550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的课题,本发明的优选的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射装置具备:筐体,其为中空,且形成有开口;液体喷射头,其具有喷射液体的喷嘴,并以所述喷嘴从所述开口露出的方式在所述液体喷射头与所述开口的内周面之间空出间隙地被支承于所述筐体上;供给机构,其向所述筐体的内部空间供给干燥气体。
本发明的优选的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射装置的动作方法中,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具备:筐体,其为中空,且形成有开口;液体喷射头,其具有喷射液体的喷嘴,并以所述喷嘴从所述开口露出的方式在所述液体喷射头与所述开口的内周面之间空出间隙地被支承于所述筐体上,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动作方法为,相对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向所述筐体的内部空间供给干燥气体。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射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2为筐体的剖视图(图1中的II-II线的剖视图)。
图3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筐体的剖视图。
图4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筐体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为例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射装置100的结构图。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100为,将作为液体的例示的油墨向介质12喷射的喷墨方式的印刷装置。虽然典型而言,介质12为印刷纸张,但作为介质12,也利用了树脂薄膜或布帛等任意的材质的印刷对象。如图1所例示的那样,在液体喷射装置100中,设置有对油墨进行贮留的液体容器14。作为液体容器14,也利用了例如可相对于液体喷射装置100进行拆装的盒、由可挠性的薄膜形成的袋状的油墨袋、或者可补充油墨的油墨罐。色彩不同的多种油墨被贮留于液体容器14内。
如图1所例示的那样,液体喷射装置100具备控制单元20、输送机构22、移动机构24、液体喷射头26以及供给机构28。控制单元20包括例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或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处理电路和半导体存储器等存储电路,并统一地对液体喷射装置100的各要素进行控制。具体而言,控制单元20对例如输送机构22、移动机构24和供给机构28进行控制。
输送机构22在由控制单元20实现的控制下将介质12向Y方向进行输送。液体喷射装置100所具备的液体喷射头26的个数是任意的。在图1中,例示了液体喷射装置100具备两个液体喷射头26的结构。
移动机构24在由控制单元20实现的控制下使液体喷射头26向X方向进行往复。X方向为,与输送介质12的Y方向交叉(典型地为正交)的方向。第一实施方式的移动机构24具备对液体喷射头26进行收纳的大致箱型的筐体242、和固定有筐体242的输送带244。筐体242例如为滑架。并且,也能够采用将多个液体喷射头26搭载在筐体242上的结构、或将液体容器14与液体喷射头26一起搭载在筐体242上的结构。另外,也能够采用通过粘合、熔敷、或螺丝等紧固件对多个部件进行固定而形成筐体242的结构。
液体喷射头26在由控制单元20实现的控制下将从液体容器14被供给的油墨由多个喷嘴(喷射孔)向介质12喷射。在各液体喷射头26上,在Y方向上排列有多个喷嘴。通过以与由输送机构22实施的介质12的输送、和筐体242的反复的往复移动并行的方式,而使液体喷射头26向介质12喷射油墨,从而在介质12的表面上形成所期望的图像。并且,以下,将与X-Y平面(例如和介质12的表面平行的平面)垂直的方向标记为Z方向。由液体喷射头26喷射的油墨的喷射方向相当于Z方向。油墨的喷射方向为,铅直方向或与铅直方向交叉的方向。
图2为图1的筐体242中的II-II线的剖视图。具体而言,筐体242为,包括相互对置的底面部41以及上表面部43、和对底面部41以及上表面部43进行连结的侧面部45在内的中空的结构体。底面部41为,筐体242中的与介质12对置的部分。在筐体242的内部,形成有由底面部41、上表面部43和侧面部45包围的空间(以下,称为“内部空间”)S1。在筐体242的内部空间S1中,收纳有液体喷射头26。并且,虽然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将由筐体242的底面部41、上表面部43和侧面部45包围的空间作为内部空间S1进行了例示,但只要是在筐体242的内部所形成的空间,则内部空间S1的具体方式是任意的。
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头26包括从喷嘴N喷射油墨的液体喷射部61、对液体喷射部61进行驱动的驱动电路63、和对液体喷射部61以及驱动电路63进行收纳的收纳体65。液体喷射部61具备流道形成部612、多个压电元件614和喷嘴板616。流道形成部612形成包含压力室在内的油墨的流道。喷嘴板616具有分别与多个压力室连通的多个喷嘴N。压电元件614根据从驱动电路63被供给的驱动信号而进行变形。通过压电元件614的变形而使压力室内的压力发生变化,从而使压力室内的油墨从喷嘴N喷射。
收纳体65为,包括相互对置的底面部651以及上表面部653、和对底面部651以及上表面部653进行连结的侧面部655在内的中空的结构体。底面部651为,收纳体65中的与介质12对置的部分。在收纳体65的内部,形成有由底面部651、上表面部653和侧面部655包围的空间(以下,称为“收纳空间”)S2。并且,虽然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将由收纳体65的底面部651、上表面部653和侧面部655包围的空间作为收纳空间S2进行了例示,但只要为在收纳体65的内部所形成的空间,则收纳空间S2的具体方式是任意的。
在收纳体65的底面部651上,形成有开口O2。液体喷射部61以喷嘴板616在收纳体65的开口O2内露出的方式被设置于收纳体65上。另一方面,在收纳体65的上表面部653中,形成有连通孔H(连通部的一个示例)。连通孔H被形成于内部空间S1中,并使收纳空间S2和筐体242的内部空间S1连通。如上所述,由于收纳空间S2未被密闭,因此,能够减少因压电元件614的压力变动而产生的收纳空间S2内的压力的变动。因此,能够减少因收纳空间S2内的压力变动而使喷嘴N的吐出特性产生的误差。特别是为了响应近年来的对印刷装置的高生产率化的要求,喷嘴处于高密度化和大量化、并且搭载的液体喷射头26的个数也增加的趋势。通过喷嘴的高密度化和大量化,而使与多个喷嘴中的喷射油墨的喷嘴的总数相应的收纳空间S2内的压力变动变大,并成为妨碍高精度且稳定的喷射的一个原因。另外,由于搭载的液体喷射头26的个数增加的情况成为液体喷射头26的更换作业复杂化的因素,因此,进一步要求了更换作业的容易化。
在筐体242的底面部41中形成有开口O1。如图2所例示的那样,液体喷射头26以喷嘴N从筐体242的开口O1中露出的方式被支承于筐体242上。具体而言,液体喷射头26以收纳体65的底面部651位于筐体242的外部的方式被收纳于筐体242中。以与开口O1的内周面之间空出间隙A的方式,使液体喷射头26被支承于该筐体242上。间隙A为,开口O1的内周面与收纳体65的侧面部655之间的空间。通过在筐体242中的开口O1的内周面与液体喷射头26之间形成有间隙A,从而与液体喷射头26在不具有间隙的情况下被插入至开口O1中的结构(以下,称为“对比例”)相比,能够易于对液体喷射头26进行更换。另外,通过形成间隙A,从而与对比例相比,能够相对于筐体242而易于对液体喷射头26的位置(特别是X方向以及Y方向上的位置)进行调节。由于筐体242的内部空间S1和外部经由该间隙A而连通,因此,外部气体流入至筐体242的内部空间S1。如上所述,由于收纳空间S2经由连通孔H而与内部空间S1连通,因此,存在被收纳于收纳空间S2中的液体喷射部61以及驱动电路63受到流入至内部空间S1中的外部气体的影响的问题。具体而言,由于流入至内部空间S1内的外部气体而使筐体242的内部成为高湿度,因此,因高湿度而在液体喷射头26(液体喷射部61以及驱动电路63)中产生不良现象。
因此,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为了减少内部空间S1的湿度Mc(g/m3),而利用供给机构28。供给机构28向筐体242的内部空间S1供给干燥气体。干燥气体为,水蒸气量在4g/m3(优选为,3g/m3,更优选为,1g/m3)以下的气体。作为干燥气体,例如利用了干空气(干燥空气)。具体而言,供给机构28包括送出空气的泵等送风机、和对送风机所送出的空气进行除湿的除湿机。供给机构28通过软管等供气管30而与被形成于筐体242(例如上表面部43)中的连通孔连接。从供给机构28送出的干燥气体经由供气管30而向筐体242的内部空间S1供给。
并且,在筐体242的上表面部43中,形成有贯穿孔431。筐体242的内部空间S1和筐体242的外部经由贯穿孔431而连通。贯穿孔431使外部气体从筐体242的外部流入至内部空间S1,并且,将内部空间S1的空气向筐体242的外部排出。
供给机构28向内部空间S1供给干燥气体,以使内部空间S1的湿度Mc在目标值以下。具体而言,目标值为7g/m3(优选为,4g/m3)。在温度为大约25℃、且相对湿度为大约30%的环境中,湿度Mc成为7g/m3
第一实施方式的供给机构28在筐体242通过移动机构24而进行移动的状态(以下,称为“移动状态”)、和筐体242停止的状态(以下“停止状态”)下,将干燥气体向内部空间S1供给。供给机构28向内部空间S1供给干燥气体的量(以下,称为“供给量”)在移动状态和停止状态下不同。供给机构28通过由控制单元20实现的控制,而在移动状态和停止状态下使干燥气体的供给量(m3/min)发生变化。
获得了如下的见解,即,在移动状态以及停止状态下,在干燥气体的湿度Md、筐体242的外部的湿度Mo和内部空间S1的湿度Mc之间,以下的式(1)的关系成立。记号Fd为,用于将内部空间S1内的湿度Mc维持于目标值的供给量(以下,称为“目标供给量”),记号Fo为,从筐体242的外部流入至内部空间S1中的外部气体的进入量(m3/min)。并且,湿度(Md、Mo、Mc)为绝对湿度。
Fd×Md+Fo×Mo=(Fd+Fo)×Mc…(1)
如根据式(1)而理解的那样,从供给机构28进入至内部空间S1中的每单位时间的水分量(Fd×Md)与从筐体242的外部进入至内部空间S1中的每单位时间的水分量(Fo×Mo)之和,等于筐体242的内部空间S1中的水分量((Fd+Fo)×Mc)。干燥气体的目标供给量Fd根据将式(1)变形后获得的以下的式(2)而被计算出。
Fd={Fo/(Mc-Md)}×Mo+(Mc×Fo)/(Md-Mc)…(2)
通过以根据式(2)而计算出的目标供给量Fd以上的供给量来供给干燥气体,从而能够将内部空间S1的湿度Mc设为目标值(例如7g/m3)以下。另外,干燥气体的供给量被设定为目标供给量Fd的两倍以下。
数式(2)的湿度Mc被设定为目标值。式(2)的湿度Md、湿度Mo以及进入量Fo根据液体喷射装置100的规格以及液体喷射装置100的设置环境而被确定。湿度Md例如被设定为4g/m3以下。优选为,湿度Md被设定在3g/m3以下,更加优选为,湿度Md被在1g/m3以下。湿度Mo被设定为,例如设置有液体喷射装置100的环境的最大湿度。通过例如湿度计来对湿度Mo进行测量。进入量Fo例如根据间隙A的面积、贯穿孔431的面积以及筐体242的移动速度而被设定。即,换言之,以与间隙A的面积、贯穿孔431的面积以及筐体242的移动速度相应的供给量来供给干燥气体。并且,例如,也能够在包含间隙A的面积、贯穿孔431的面积以及筐体242的移动速度在内的已知的条件下,对湿度Md、湿度Mo、湿度Mc以及干燥气体的供给量进行测量,并代入至式(1)中,从而实验性地导出进入量Fo。即,进入量Fo依赖于间隙A的面积、贯穿孔431的面积、以及筐体242的移动速度。
通过以以上设定的供给量来向内部空间S1供给干燥气体,从而使从内部空间S1经由间隙A而向筐体242的外部流出的气体的流速成为0.01m/sec以上。通过从内部空间S1向外部流出的气体的流速成为0.01m/sec以上,从而能够对因油墨自喷嘴N的喷射而产生的雾状的液滴(烟雾)从筐体242与液体喷射头26的间隙A进入至筐体242的内部空间S1的情况进行抑制。因此,具有如下的优点,即,能够更加减少筐体242的内部空间S1的湿度Mc的优点。并且,在液滴的评价中,通过将使光泽性的PM照片纸张(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制造)切成20mm×10mm的长方形后获得的试验片设置在筐体242内,并利用光学显微镜来观察以400%实施全涂印刷3小时后的试验片的表面,从而确认出了能够减少液滴进入内部空间S1的情况。
另外,通过发明人的实验,可以获得如下的见解,即,通过将向筐体242的外部流出的气体的流速设为0.01m/sec以上,从而尤其抑制了试验片上的喷落直径在3μm以下的微小液滴进入内部空间S1的情况。由于从间隙A以及贯穿孔431进入的尺寸较大的液滴的直行性较高,因此,大多数的尺寸较大的液滴附着在筐体242的内壁面上。即,难以进入收纳空间S2。另一方面,由于微小液滴的直行性较低,因此,容易在内部空间S1中飘浮,并进入收纳空间S2,从而附着于驱动电路63等电气性元件上。另外,由于微小液滴的相对于体积的表面积相对较大,因此,易于干燥以及固化,从而易于产生电连接的不良。因此,通过抑制微小液滴进入内部空间S1的情况,从而能够使液体喷射装置100更加稳定地运转。
在停止状态下,由于与移动状态相比,外部气体难以进入筐体242的内部空间S1,因此,能够以与移动状态的供给量相比较少的供给量来减少内部空间S1的湿度Mc。因此,在停止状态下,供给机构28以与移动状态的供给量相比较少的供给量向内部空间S1供给干燥气体。具体而言,停止状态的供给量大于移动状态的供给量的200分之一,且小于20分之一。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由于液体喷射头26以与筐体242中的开口O1的内周面之间空出间隙A的方式被支承于筐体242上,因此,能够易于对液体喷射头26进行更换。另外,通过形成间隙A,而能够使液体喷射头26的位置相对于筐体242而易于进行调节。另一方面,在筐体242与液体喷射头26之间形成有间隙A的结构中,外部气体从该间隙A流入至筐体242的内部空间S1,当筐体242的内部成为高湿度时,存在因高湿度而在液体喷射头26中产生不良现象的问题。通过向筐体242的内部空间S1供给干燥气体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减少了筐体242的内部空间S1的湿度Mc。因此,能够在实现液体喷射头26的容易的更换的同时,减少因高湿而引起的液体喷射头26的不良现象。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由于干燥气体以内部空间S1的湿度Mc成为7g/m3以下的方式被向内部空间S1供给,因此,能够有效地减少内部空间S1的湿度Mc。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由于在移动状态和停止状态下干燥气体被向内部空间S1供给,因此,存在不仅在移动状态下、而且在停止状态下也能够减少内部空间S1的湿度Mc的优点。而且,由于停止状态下的干燥气体的供给量少于移动状态下的干燥气体的供给量,因此,与在停止状态下以和移动状态同样的供给量供给干燥气体的结构相比,能够使液体喷射装置100节省电力。
根据在收纳体65中形成有连通孔H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内部空间S1的干燥的效果经由连通孔H而波及至收纳空间S2。另外,即使在未形成有连通孔H的结构中,在收纳体65的结构部件为具有水分透过性的材质的情况下,收纳空间S1的干燥的效果也会波及至收纳空间S2。因此,关于被收纳于收纳空间S2内的液体喷射部61和驱动电路63,能够减少因高湿度而引起的不良现象。
第二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并且,关于在以下的各例示中的功能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要素,沿用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使用的符号,并适当地省略各自的详细的说明。
图3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筐体242的剖视图。如图3所例示的那样,第二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100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100中追加了湿度计29的结构。在筐体242的内部空间S1中收纳有湿度计29。湿度计29对筐体242的内部空间S1的湿度Mc进行测量。
第二实施方式的供给机构28以与湿度计29的测量结果相应的供给量而向内部空间S1供给干燥气体。具体而言,湿度Mc越高,则越是增多供给量,湿度Mc越低,则越是减少供给量。供给机构28通过由控制单元20实现的控制而使干燥气体的供给量发生变化。
即使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也实现了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由于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以与对筐体242的内部空间S1的湿度Mc进行测量的湿度计29的测量结果相应的供给量而将干燥气体向筐体242的内部空间S1供给,因此,能够有效地减少筐体242的内部空间S1的湿度Mc。
第三实施方式
第三实施方式的供给机构28向内部空间S1供给与筐体242的外部气体相比温度较低的干燥气体。例如,通过被设置于筐体242的外部的温度计,而对筐体242的外部气体的温度进行测量。第三实施方式的供给机构28除了具备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送风机和除湿机之外,还具备对送风机所送出的空气进行冷却的冷却机。冷却机在由控制单元20实现的控制下使干燥气体的温度进行变化。
即使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也实现了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由于与筐体242的外部气体相比温度较低的干燥气体被向筐体242的内部空间S1供给,因此,能够使筐体242的内部空间S1的温度降低。即,供给机构28作为对液体喷射头26进行空冷的冷却机构而发挥功能。因此,能够减少因高温而引起的液体喷射头26的不良现象。并且,也可以在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中应用第三实施方式。
第四实施方式
图4为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筐体242的剖视图。第四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100具备干燥剂40。如图4所例示的那样,干燥剂40被配置于收纳体65的收纳空间S2中。优选地利用了实施例如物理吸附的干燥剂40(例如硅胶)。但是,也可以利用实施化学吸附的干燥剂40(例如消石灰)。
即使在第四实施方式中,也实现了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结构,由于在收纳空间S2中配置了干燥剂40,因此,即使在假设供给机构28停止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因高湿而引起的液体喷射头26的不良现象。并且,第四实施方式的结构也能够应用于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三实施方式中的任意一种结构中。并且,通过在与筐体242的内部空间S1相比湿气的进入量较少的收纳空间S2中配置干燥剂40,从而与在例如内部空间S1中的收纳空间S2的外侧配置干燥剂的结构相比,能够使用小型且低价的干燥剂40,并能够有效地减少因高湿而引起的液体喷射头26的不良现象。
改变例
以上例示的各方式能够多种多样地被改变。以下,例示能够应用于前述的各方式中的具体的改变方式。从以下的例示中任意地选择出的两个以上方式能够在不互相矛盾的范围内适当地被合并。
(1)虽然在前述的各方式中,供给机构28在由控制单元20实现的控制下使干燥气体的供给量发生变化,但为了使干燥气体的供给量发生变化,由控制单元20实现的控制并不是必须的。例如,也可以利用输入装置而通过使用者向供给机构28进行指示(即手动)、从而使干燥气体的供给量发生变化。
(2)虽然在前述的各方式中,作为干燥气体,例示了干空气,但干燥气体并未被限定于干空气。也可以将例如氮等惰性气体作为干燥气体来利用。供给机构28的结构能够适当地根据干燥气体的种类而进行变更。
(3)虽然在前述的各方式中,根据从数学式(2)中计算出的目标供给量Fd而对干燥气体的供给量进行了设定,但对供给量进行设定的方法并未被限定于以上的例示。根据液体喷射头26的规格(例如筐体242的移动速度或间隙A的面积)以及设置环境(例如温度、湿度)而设定供给量。只要能够通过供给干燥气体而减少内部空间S1的湿度Mc,则供给量是任意的。
(4)虽然在前述的各方式中,从内部空间S1经由间隙A而向筐体242的外部流出的气体的流速在0.01m/sec以上,但该流出的气体的流速并未被限定于以上的例示。但是,从对因液体的喷射而引起的液滴进入内部空间S1的情况进行抑制的观点出发,优选为,以流出的气体的流速成为0.01m/sec以上的方式对供给量进行设定的结构。
(5)虽然在前述的各方式中,以内部空间S1的湿度Mc成为目标值(7g/m3)以下的方式供给干燥气体,但只要能够减少内部空间S1的湿度Mc,则目标值是任意的。
(6)虽然在前述的各方式中,以内部空间S1的湿度Mc成为目标值以下的方式对干燥气体的供给量进行了调节,但将湿度Mc设为目标值以下的方法并未被限定于以上的例示。例如,也可以通过对干燥气体的温度或湿度进行调节,从而将内部空间S1的湿度Mc设为目标值以下。
(7)虽然在前述的各方式中,在移动状态和停止状态下使干燥气体的供给量不同,但在停止状态下,也可以向内部空间S1供给与移动状态同等的供给量。另外,也可以在停止状态下停止干燥气体的供给。
(8)在前述的各方式中,控制单元20以在移动状态和停止状态下使供给量发生变化的方式进行控制,但由控制单元20实现的控制的方法并未被限定于以上的例示。例如,也可以通过以下例示的方法来对供给量进行控制。
由于筐体242的开口O1的内周面与液体喷射头26之间的间隙A的面积越大,则外部气体相对于内部空间S1的进入量Fo越是增加,因此,存在内部空间S1的湿度Mc易于上升的趋势。当考虑到以上的趋势时,也可以以与间隙A的面积相应的供给量由供给机构28向内部空间S1供给干燥气体。例如,当设想可使各液体喷射头26相对于筐体242进行拆装的情况时,能够根据被安装于筐体242中的液体喷射头26的个数,而使间隙A的面积(合计面积)进行变化。并且,未设置有液体喷射头26的开口O1通过例如盖部件而被封闭。
当以以上的情况为前提时,优选为,控制单元20根据例如被设置于筐体242中的液体喷射头26的个数而对干燥气体的供给量进行控制的结构。例如,液体喷射头26的个数越多,则控制单元20越是使干燥气体的供给量增加。即,间隙A的面积越大,内部空间S1的湿度Mc越易于上升,则干燥气体的供给量越是增加。使用者例如利用输入装置而对被设置于筐体242中的液体喷射头26的个数进行指示。根据以上的结构,由于以与间隙A的面积相应的供给量而向筐体242的内部空间S1供给干燥气体,因此,存在能够有效地减少筐体242的内部空间S1的湿度Mc这样的优点。
由于筐体242的移动速度越快,则外部气体相对于内部空间S1的进入量Fo越是增加,因此,存在内部空间S1的湿度Mc易于上升的趋势。当考虑到以上的趋势时,在筐体242的移动速度可变的结构中,也可以以与筐体242的移动速度相应的供给量而由供给机构28向内部空间S1供给干燥气体。例如,控制单元20通过对移动机构24进行控制,从而使筐体242以可变的移动速度进行移动。而且,筐体242的移动速度越快,则控制单元20越是使干燥气体的供给量增加。即,筐体242的移动速度越快,内部空间S1的湿度Mc越上升,则干燥气体的供给量越是增加。根据以上的结构,由于以与筐体242的移动速度相应的供给量而将干燥气体向筐体242的内部空间S1供给,因此,存在能够有效地使筐体242的内部空间S1的湿度Mc减少这样的优点。
(9)虽然在前述的各方式中,例示了在收纳体65的上表面部653中形成有连通孔H的结构,但只要在内部空间S1中形成有收纳体65,则连通孔H的位置是任意的。
(10)虽然在前述的各方式中,在收纳体65中形成连通孔H,但也可以通过气体可透过的薄膜状的密封部件(例如膜片/film)来覆盖连通孔H。连通孔H、和由密封部件覆盖的连通孔H被归纳性地表达为使收纳空间S2和内部空间S1连通的连通部。
(11)虽然在前述的各方式中,在收纳体65的内部收纳了液体喷射部61以及驱动电路63,但也可以在液体喷射头26中省略收纳体65。
(12)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也能够采用在湿度计29所测量出的湿度Mc高于目标值的情况下向内部空间S1供给干燥气体的结构。
(13)从喷嘴N喷射出压力室内的液体(例如油墨)的驱动元件并未被限定于在前述的各方式中例示的压电元件。例如,也能够将通过加热而使压力室的内部产生气泡、从而使压力发生变动的发热元件作为驱动元件来利用。如根据以上的例示而理解的那样,无论动作方式(压电方式/热方式)或具体的结构如何,驱动元件被归纳性地表达为从喷嘴N喷射压力室内的液体的要素(典型而言,为向压力室的内部施加压力的要素)。
(14)虽然在前述的各方式中,例示了使搭载有液体喷射头26的筐体242进行往复的串行式的液体喷射装置100,但也能够在多个喷嘴N跨及介质12的整个宽度而分布的行式的液体喷射装置中应用本发明。
(15)在前述的各方式中例示的液体喷射装置100除了能够被应用于专用于印刷中的设备之外,还能够被应用于传真机装置、复印机等各种设备中。本发明的液体喷射装置的用途并未被限定于印刷。例如,对颜色材料的溶液进行喷射的液体喷射装置被利用为形成液晶显示面板等显示装置的彩色滤波器的制造装置。另外,喷射导电材料的溶液的液体喷射装置被利用为形成配线基板的配线或电极的制造装置。另外,喷射与生物体相关的有机物的溶液的液体喷射装置被利用为例如制造生物芯片的制造装置。
符号说明
100…液体喷射装置;12…介质;14…液体容器;20…控制单元;22…输送机构;24…移动机构;242…筐体;244…输送带;26…液体喷射头;28…供给机构;30…供气管;40…干燥剂;41…底面部;43…上表面部;45…侧面部;431…贯穿孔;61…液体喷射部;612…流道形成部;614…压电元件;616…喷嘴板;63…驱动电路;65…收纳体;651…底面部;653…上表面部;655…侧面部。

Claims (20)

1.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具备:
筐体,其为中空,且形成有开口;
液体喷射头,其具有喷射液体的喷嘴,并以所述喷嘴从所述开口露出的方式在所述液体喷射头与所述开口的内周面之间空出间隙地被支承于所述筐体上;
供给机构,其向所述筐体的内部空间供给干燥气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
从所述内部空间经由所述间隙而向所述筐体的外部流出的气体的流速在0.01m/sec以上。
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
所述供给机构以所述内部空间的湿度成为7g/m3以下的方式向所述内部空间供给所述干燥气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
具备湿度计,所述湿度计对所述内部空间的湿度进行测量,
所述供给机构以与所述湿度计的测量结果相应的供给量而向所述内部空间供给所述干燥气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
所述供给机构以与所述间隙的面积相应的供给量而向所述内部空间供给所述干燥气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
具备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使所述筐体进行移动,
所述供给机构以与所述筐体的移动速度相应的供给量而向所述内部空间供给所述干燥气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
具备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使所述筐体进行移动,
所述供给机构在所述筐体移动的状态和停止的状态下向所述内部空间供给所述干燥气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
所述筐体停止的状态下的所述干燥气体的供给量少于所述筐体移动的状态下的所述干燥气体的供给量。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
所述供给机构向所述内部空间供给与所述筐体的外部气体相比温度较低的所述干燥气体。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
所述液体喷射头包括:
液体喷射部,其从所述喷嘴喷射液体;
驱动电路,其对所述液体喷射部进行驱动;
收纳体,其具有对所述液体喷射部和所述驱动电路进行收纳的收纳空间,
使所述收纳空间和所述内部空间连通的连通部在所述内部空间内被形成于所述收纳体。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
具备干燥剂,所述干燥剂被配置于所述收纳空间内。
12.一种液体喷射装置的动作方法,其中,
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具备:
筐体,其为中空,且形成有开口;
液体喷射头,其具有喷射液体的喷嘴,并以所述喷嘴从所述开口露出的方式在所述液体喷射头与所述开口的内周面之间空出间隙地被支承于所述筐体上,
在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动作方法为,相对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向所述筐体的内部空间供给干燥气体。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的动作方法,其中,
在从所述喷嘴喷射液体的期间内,向所述筐体的内部空间供给干燥气体。
14.如权利要求12或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的动作方法,其中,
以从所述内部空间经由所述间隙而向所述筐体的外部流出的气体的流速成为0.01m/sec以上的方式向所述内部空间供给所述干燥气体。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的动作方法,其中,
以所述内部空间的湿度成为7g/m3以下的方式向所述内部空间供给所述干燥气体。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的动作方法,其中,
以与所述内部空间的湿度相应的供给量而向所述内部空间供给所述干燥气体。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的动作方法,其中,
以与所述间隙的面积相应的供给量而向所述内部空间供给所述干燥气体。
18.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的动作方法,其中,
以与所述筐体的移动速度相应的供给量而向所述内部空间供给所述干燥气体。
19.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的动作方法,其中,
在所述筐体移动的状态和停止的状态下将所述干燥气体向所述内部空间供给。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的动作方法,其中,
所述筐体停止的状态下的所述干燥气体的供给量少于所述筐体移动的状态下的所述干燥气体的供给量。
CN201910375385.2A 2018-05-10 2019-05-07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的动作方法 Active CN1104662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91174 2018-05-10
JP2018091174A JP7095386B2 (ja) 2018-05-10 2018-05-10 液体噴射装置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の動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66256A true CN110466256A (zh) 2019-11-19
CN110466256B CN110466256B (zh) 2021-05-18

Family

ID=684650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75385.2A Active CN110466256B (zh) 2018-05-10 2019-05-07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的动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717285B2 (zh)
JP (1) JP7095386B2 (zh)
CN (1) CN11046625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49103B2 (ja) * 2020-01-31 2024-03-13 京セラ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00990A (zh) * 2003-04-28 2005-11-2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喷墨头单元和安装有该单元的喷墨记录装置
JP2006248078A (ja) * 2005-03-11 2006-09-21 Fuji Xerox Co Ltd 液滴吐出ヘッド及び液滴吐出装置
JP2012076309A (ja) * 2010-09-30 2012-04-19 Fujifilm Corp 液体吐出ヘッド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並びに給電配線基板の乾燥方法
CN103223771A (zh) * 2011-11-15 2013-07-31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喷墨打印头的驱动方法
CN103596763A (zh) * 2011-05-31 2014-02-19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喷墨头以及具备喷墨头的喷墨描绘装置
CN106004089A (zh) * 2016-06-08 2016-10-12 四川餐小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适于厨房的打印机
CN106335283A (zh) * 2015-07-08 2017-01-1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头单元、液体喷射头组件、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头单元的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09550A (ja) 2002-06-06 2004-01-15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噴射ヘッド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2004243164A (ja) 2003-02-12 2004-09-02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塗布装置および塗布方法
JP2004322605A (ja) 2003-04-28 2004-11-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EP1617999B1 (en) 2003-04-28 2011-01-05 Panasonic Corporation Ink jet head unit and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mounted with the same
JP4773859B2 (ja) * 2006-03-29 2011-09-1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ヘッド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31549A (ja) 2009-12-25 2011-07-07 Fujifilm Corp 圧電素子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974360B2 (ja) 2012-05-23 2016-08-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滴吐出装置
JP6179989B2 (ja) * 2014-06-30 2017-08-16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ニスカ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部、液体吐出装置および液体回収方法
JP6506979B2 (ja) 2015-01-29 2019-04-24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
JP6772434B2 (ja) * 2015-03-12 2020-10-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00990A (zh) * 2003-04-28 2005-11-2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喷墨头单元和安装有该单元的喷墨记录装置
JP2006248078A (ja) * 2005-03-11 2006-09-21 Fuji Xerox Co Ltd 液滴吐出ヘッド及び液滴吐出装置
JP2012076309A (ja) * 2010-09-30 2012-04-19 Fujifilm Corp 液体吐出ヘッド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並びに給電配線基板の乾燥方法
CN103596763A (zh) * 2011-05-31 2014-02-19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喷墨头以及具备喷墨头的喷墨描绘装置
CN103223771A (zh) * 2011-11-15 2013-07-31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喷墨打印头的驱动方法
CN106335283A (zh) * 2015-07-08 2017-01-1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头单元、液体喷射头组件、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头单元的制造方法
CN106004089A (zh) * 2016-06-08 2016-10-12 四川餐小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适于厨房的打印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344571A1 (en) 2019-11-14
CN110466256B (zh) 2021-05-18
US10717285B2 (en) 2020-07-21
JP2019195952A (ja) 2019-11-14
JP7095386B2 (ja) 2022-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62109B2 (ja) インプリント装置および部品の製造方法
CN107009747B (zh) 打印设备和打印方法
JP4869155B2 (ja) 物品の製造方法
CN107020824B (zh) 液体喷射装置、压力调节装置
US11135853B1 (en) Ink circulation supply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kjet head
KR100849047B1 (ko) 헤드 모듈, 인쇄 장치, 및 인쇄 방법
JP6594488B2 (ja) インプリント装置および部品の製造方法
JP2019059046A (ja) 液体循環装置、液体吐出装置
WO2008071609A1 (en) Shuttle mounted pressure control device for injet printer
CN107415469B (zh) 喷墨记录装置
CN110466256A (zh)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的动作方法
JP6915415B2 (ja) 液滴吐出装置及び液滴吐出装置のメンテナンス方法
US11192371B2 (en) Liquid ejecting unit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JP578394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KR101088413B1 (ko) 드롭-온-디맨드(dro p on demand) 구동방식의 전기수력학적 프린팅 헤드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2019001000A (ja) 液体循環装置、液体を吐出する装置
JP2004223914A (ja) 液滴吐出装置、電気光学装置、電子機器、液滴吐出装置を用いた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液滴吐出ヘッドの乾燥抑制方法
JP7087303B2 (ja) キャップ装置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US8783827B2 (en) Fluid ejecting apparatus
US11230115B2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intaining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JP2018051495A (ja) 液体吐出装置、インプリント装置および方法
JP6981103B2 (ja) 液体噴射装置及びキャップ装置
US11554584B2 (en) Liquid ejecting head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JP7425919B1 (ja) 塗装ロボット
JP2009248053A (ja) ヘッド保守装置、吐出装置、及びヘッド保守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