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48176A - 一种食品加工机制作豆奶茶的方法和食品加工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食品加工机制作豆奶茶的方法和食品加工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448176A CN110448176A CN201910782151.XA CN201910782151A CN110448176A CN 110448176 A CN110448176 A CN 110448176A CN 201910782151 A CN201910782151 A CN 201910782151A CN 110448176 A CN110448176 A CN 11044817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a
- beans
- preset
- food processor
- tealeav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2—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following a specific operational sequence, e.g. for improving the taste of the extraction product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6—Filters or strainers for coffee or tea makers ; Holders therefor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44—Parts or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44—Parts or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 A47J31/54—Water boiling vessels in beverage making machin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44—Parts or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 A47J31/54—Water boiling vessels in beverage making machines
- A47J31/56—Water boiling vessels in beverage making machines having water-level controls; having temperature controls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食品加工机制作豆奶茶的方法和食品加工机,该食品加工机包括粉碎杯、加热装置和粉碎装置;粉碎杯内设置有茶漏;该方法可以包括:初始阶段:所述粉碎杯内设有预设的豆水比的水和豆类食材,所述茶漏内设有预设的茶水比的茶叶;灭菌阶段:通过加热装置将水加热到预设的灭菌温度,并通过粉碎装置以第一转速对豆类食材和水的混合物进行搅拌及粉碎;灭菌过程持续预设的灭菌时长;提取阶段:将豆乳保持在预设的提取温度或以上并保持预设的提取时长,以对茶叶进行提取;并以第二转速对豆乳进行搅拌。通过该实施例方案,使得豆奶/豆浆制作、茶水提取一次完成,操作简单,并避免了豆腥味以及茶叶过度提取产生苦味。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烹饪设备控制技术,尤指一种食品加工机制作豆奶茶的方法和食品加工机。
背景技术
奶茶近年来风靡世界,是一种非常受年轻人喜爱的休闲饮品,主要由茶及牛奶调配而成。牛奶不但富含蛋白质,而且富含脂肪,且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酸,不利于心血管疾病人群。豆浆被称为“植物牛奶”,蛋白质、脂肪丰富,且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酸,更加健康。所以近年来,植物饮品——豆奶茶成为饮品的一种新趋势。
目前利用食品加工机制作豆奶茶的相关技术较少,市面上的豆奶茶主要是通过成品豆奶和茶水勾兑、调配而成。市面上的豆奶制作,为了更高的得浆率及现有技术所限,一般采用湿豆低温磨浆,然后过滤、煮浆,包装等工艺制作而成,这种低温磨浆因为脂肪氧化酶未灭活就粉碎,会有明显的豆腥味,所以调制的豆奶茶有明显的豆腥味,与茶形成的茶韵、茶香不和谐,调制过程中,需要与茶水在一定温度下充分搅打,才能实现充分的融合。有些食品公司为了掩盖这种腥味,便会添加很多的添加剂进行掩盖,对消费者形成健康隐患。
目前的对比技术较少,专利CN206371876/专利、CN205041206为设有茶漏的酥油茶制作结构专利。酥油为液体,豆子为固体,而且吸水膨胀,所以结构专利中的茶漏容易卡豆。CN105982544/专利、CN105982545/专利CN1065394486为酥油茶的方法专利。制作方法为:将茶叶放入杯体,分散茶叶,维持沸腾煮茶,滤茶,打茶。制作过程需要滤茶,操作麻烦。豆奶茶既要考虑茶的浸提,又要考虑豆子的粉碎、制浆和熬煮灭酶。酥油茶与豆奶茶的制作工艺完全不同。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食品加工机制作豆奶茶的方法和食品加工机,能够使得豆奶/豆浆制作、茶水提取一次完成,操作简单,并可以避免豆腥味以及茶叶过度提取产生苦味。
为了达到本发明实施例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食品加工机制作豆奶茶的方法,所述食品加工机可以包括粉碎杯、加热装置和粉碎装置;所述粉碎杯内设置有茶漏;所述方法可以包括:
初始阶段:所述粉碎杯内设有预设的豆水比的水和豆类食材,所述茶漏内设有预设的茶水比的茶叶;
灭菌阶段:通过所述加热装置将水加热到预设的灭菌温度,并通过所述粉碎装置以第一转速对所述粉碎杯内的豆类食材和水的混合物进行搅拌及粉碎;其中,灭菌过程持续预设的灭菌时长;
提取阶段:将豆乳保持在预设的提取温度或以上,并保持预设的提取时长,以对茶叶进行提取;并以第二转速对豆乳进行搅拌。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豆类食材可以为天然豆料或加工豆料;
其中,所述天然豆料可以包括:干黄豆;所述加工豆料可以包括:冻干豆、烘焙豆和蒸煮豆。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当所述豆类食材为天然豆料时,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位于所述灭菌阶段和所述提取阶段之间的熬煮阶段;
熬煮阶段:对搅拌及粉碎后获得的豆乳进行熬煮,并保持在预设的熬煮温度或以上,熬煮过程持续预设的熬煮时长。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所述灭菌阶段和所述熬煮阶段交替执行第一预设次数或第一预设时长;或者,所述熬煮阶段和所述提取阶段交替执行第二预设次数或第二预设时长。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当所述豆类食材为加工豆料时,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将所述灭菌阶段和所述提取阶段同时执行,其中,通过所述加热装置将水加热到所述灭菌温度以上,并保持所述提取时长;并以所述第二转速对豆乳进行搅拌及粉碎。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豆水比和茶水比指重量比;其中,所述豆水比的范围可以满足:1:11~1:18;所述茶水比的范围可以满足:1:100~1:150;
所述灭菌温度可以满足:大于或等于80℃;所述灭菌时长可以满足:1~5分钟;所述第一转速可以满足:3000~8000rpm;
所述提取温度可以满足:大于或等于80℃;所述提取时长可以满足:2~15分钟;所述第二转速可以满足:大于或等于10000rpm。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熬煮温度可以满足:大于或等于93℃;所述熬煮时长可以满足:3~8分钟。
为了达到本发明实施例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食品加工机,所述食品加工机可以包括粉碎杯、加热装置、粉碎装置、处理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粉碎杯内设置有茶漏;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制作豆奶茶的方法。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茶漏上可以设置有茶盖;所述茶漏和所述茶漏上均设置有滤孔;所述滤孔的直径满足:1.3~1.8mm。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茶漏的容量可以为所述茶叶体积的2~5倍;和/或,
茶叶在所述茶漏中的最高平面高于所述粉碎杯内的液面;并且所述茶漏的开口处到粉碎杯底部的距离L1与液面到粉碎杯底部的距离L2可以满足:L1≤2L2。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可以包括:
1、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食品加工机可以包括粉碎杯、加热装置和粉碎装置;所述粉碎杯内设置有茶漏;所述方法可以包括:初始阶段:所述粉碎杯内设有预设的豆水比的水和豆类食材,所述茶漏内设有预设的茶水比的茶叶;灭菌阶段:通过所述加热装置将水加热到预设的灭菌温度,并通过所述粉碎装置以第一转速对所述粉碎杯内的豆类食材和水的混合物进行搅拌及粉碎;其中,灭菌过程持续预设的灭菌时长;提取阶段:将豆乳保持在预设的提取温度或以上,并保持预设的提取时长,以对茶叶进行提取;并以第二转速对豆乳进行搅拌。通过该实施例方案,使得豆奶/豆浆制作、茶水提取一次完成,操作简单,并避免了豆腥味以及茶叶过度提取产生苦味。
2、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豆类食材可以为天然豆料或加工豆料;其中,所述天然豆料可以包括:干黄豆;所述加工豆料可以包括:冻干豆、烘焙豆和蒸煮豆。通过该实施例方案,拓展了食材范围,使得用户可以根据需求或便利性自行选择食材。
3、本发明实施例的当所述豆类食材为天然豆料时,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位于所述灭菌阶段和所述提取阶段之间的熬煮阶段;熬煮阶段:对搅拌及粉碎后获得的豆乳进行熬煮,并保持在预设的熬煮温度或以上,熬煮过程持续预设的熬煮时长。通过该实施例方案,保证了天然豆料的煮熟度和口感。
4、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所述熬煮阶段和所述提取阶段交替执行第二预设次数或第二预设时长。通过该实施例方案,一方面保证了天然豆料的煮熟度和口感,另一方面确保了茶叶的充分提取。
5、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茶漏上可以设置有茶盖;所述茶漏和所述茶漏上均设置有滤孔;所述滤孔的直径满足:1.3~1.8mm。通过该实施例方案,在片茶、叶茶居多,碎茶较少(一般茶叶只有少量碎茶)、茶叶之间架桥现象下,该孔径一方面可以起到很好的浸提效果,另一方面有效阻止碎茶的漏出。
6、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茶漏的容量可以为所述茶叶体积的2~5倍。通过该实施例方案,可以避免茶叶舒展后彼此之间紧实,空间小,不利于茶叶的有效、充分浸提;并可以避免由于茶漏体积过大,影响其他部件的空间布局的问题。
7、本发明实施例的茶叶在所述茶漏中的最高平面高于所述粉碎杯内的液面;并且所述茶漏的开口处到粉碎杯底部的距离L1与液面到粉碎杯底部的距离L2可以满足:L1≤2L2。通过该实施例方案,使得茶叶能够有效提取,并且可以避免提取过度而形成明显的苦味、涩味。
本发明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食品加工机制作豆奶茶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茶漏设置于粉碎杯内侧的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茶漏正视图;
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茶漏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茶漏设置方式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食品加工机组成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实施例一
为了达到本发明实施例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食品加工机制作豆奶茶的方法,所述食品加工机可以包括粉碎杯、加热装置和粉碎装置;所述粉碎杯内设置有茶漏;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可以包括S101-S103:
S101、初始阶段:所述粉碎杯内设有预设的豆水比的水和豆类食材,所述茶漏内设有预设的茶水比的茶叶。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豆奶茶是利用豆浆/豆奶替换牛奶制作而成的一种新型健康饮品,在食品加工机制作豆奶茶的过程中,黄豆粉碎、乳化形成豆奶,茶叶经过高温浸提,释放出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等营养保健物质,形成茶特有的风味和滋味,同时茶多酚、咖啡碱的过度提取也会形成茶苦涩的滋味,使品质不佳。所以适度的提取和豆浆的熟化是豆奶茶制作的关键。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制作豆奶茶之前可以对食品加工机的硬件结构进行合理设置。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制作豆奶茶的食品加工机可以包括带有粉碎装置的机头或者装有粉碎装置的杯体/腔体3(如粉碎杯或称粉碎腔),粉碎装置可设置在杯体/腔体3的下部或者机头的下部;食品加工机还可以包含温度控制系统,搅拌/粉碎控制系统。在杯体/腔体内可以设有放置茶叶的茶漏4,茶漏4可以设置于杯体/腔体3的内部一侧,如图2所示;茶漏4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可以如图3(a)和图3(b)所示。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为了提取、熟化豆乳/豆浆,并适度提取茶叶中的营养保健成分。制作豆奶茶的茶漏可以要求如下:
一、茶漏4的容量体积大小是干茶叶体积的2~5倍,较优的为3~4倍,在豆奶茶的制作过程中,茶叶经浸提、分散、舒展体积变大,茶漏4体积小于茶叶的2倍,舒展后彼此之间紧实,空间小,不利于茶叶的有效、充分浸提。茶漏4体积大于茶叶的5倍,造成茶漏4体积的浪费,且茶漏4体积过大,影响其他部件的空间布局。
二、茶漏4上可以设有可打开,便于放置茶叶的茶漏盖1,在茶漏4和茶漏盖1上可以设有滤孔2。滤孔2的直径可以为1.3~1.8mm,较优的可以选择1.4~1.6mm。制作奶茶一般使用的是红茶,红茶按照大小可分为片茶、叶茶、碎茶、茶末,消费者使用的茶多为片茶、叶茶、碎茶、茶末,颗粒小,不容易滤除,主要用于工业或者茶包。按照国标GB/T8311-2013,碎茶应在孔径1.25~1.60mm的振动筛网以下。所以豆奶茶滤孔2的孔径大小可以为1.3~1.8mm,较优的可以选择1.4~1.6mm;在片茶、叶茶居多,碎茶较少(一般茶叶只有少量碎茶)、茶叶之间架桥现象下,该孔径一方面可以起到很好的浸提效果,另一方面有效阻止碎茶的漏出。孔径太小,一方面不利于茶的浸提,另一方面对于豆浆(含有一定颗粒的混合体系)不好清洗。孔径太大,片茶、叶茶中的部分碎茶可能漏出,使豆奶茶口感不佳。茶漏盖设有滤孔,方便在制作豆奶茶时形成冲淋提取茶叶,且可以防止豆渣在茶漏盖上的残留。
三、茶漏4可以进行固定设置,例如,可以通过金属杆连接(不建议使用软性链接,防止制作过程中的摆动,与其他部件撞击产生噪音),有效将茶漏固定在食品加工机杯体/腔体3一侧,金属杆可以根据制作量的不同调节长度,以匹配茶漏高度与液体高度。茶漏4的一侧可以紧贴杯体/腔体3的内壁。优点包括:1、以更好的固定,防止在制作过程中的振动,引起噪音。2、制作豆奶茶过程中,搅拌形成中心漩涡,一侧安装更有利茶叶的提取。茶漏4上除与内壁紧贴的一面之外的其他面与机器内其他的任何部件的距离L3≥2厘米。豆子的种类较多,不同品种大小不同,干豆的直径0.8~1.5厘米,经过浸泡或者制浆过程中的浸泡,直径在1.6~2.0厘米,因此L3≥2厘米可以有效防止卡豆。
四、腔体内加入水或其他液体后,最高点为B点,茶漏中放置干茶叶后,茶叶的最高点为A点,B点高度≤A点,如图4所示。茶漏盖1距离粉碎杯底部的距离L1与液体高度L2之间的关系:L1≤2L2。当B点高于A点,由于豆浆需要粉碎提取、熬煮灭酶,乳化,制作时间在10~30分钟,长时间的浸泡,使茶叶中的茶多酚、咖啡碱过度提取,而形成明显的苦味、涩味。B低于A点,L1≤2L2在豆浆加热、熬煮过程中,由于茶叶并没有完全在水中,水对茶叶的提取较少。当在搅拌、粉碎过程中,浆液旋转并形成漩涡,与粉碎腔体/杯体接近的部分浆液升高并快速流通,对茶叶充分提取。L1>2L2,茶漏位置或者高度太高,搅拌形成的高度不够,不利于提取,所以茶漏的高度L1≤2L2。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对食品加工机的硬件结构进行合理配置后,可以进入豆奶茶的制作工艺。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首先向食品加工机中加入豆奶茶的制作原料。其中,原料的投放可以通过用户手动完成,也可以通过机器自动完成。另外,茶叶的投入可以通过自动/手动装置在制作豆奶茶的第S103步骤投入粉碎杯体/腔体/茶漏中,当投入到粉碎杯体/腔体中时,制作完成后需要过滤饮用。实施时优选的投入到茶漏中。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豆奶茶主要用到的原料为豆类食材(如黄豆)和茶叶。所述豆类食材可以为天然豆料或加工豆料;其中,所述天然豆料可以包括:干黄豆;所述加工豆料可以包括:冻干豆、烘焙豆和蒸煮豆。茶叶可以以红茶为主。为了配合更多的口感,还可以添加椰片等其他辅料。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豆水比和茶水比指重量比;其中,所述豆水比的范围可以满足:1:11~1:18;所述茶水比的范围可以满足:1:100~1:150。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黄豆:水重量比的范围可以为1:11~1:18,较优的选择可以为1:13~1:15。茶叶与水重量比的范围可以为1:100~1:150,较优的选择可以为1:110~1:130。当黄豆:水比例太小,黄豆量太大,制作的豆浆浓度太高,饮品有糊口感,不清爽。当黄豆:水比例太大,黄豆少、水多,豆乳味道较淡,豆奶茶的整个体系寡淡。当茶水比太小,茶叶较多时,茶叶太多,豆奶茶茶味浓,容易出现苦涩。当茶水比较大,水较多,制作的饮品茶味较淡。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将部分/全部黄豆替换为燕麦、大米等食材,制作多口味的奶茶。
S102、灭菌阶段:通过所述加热装置将水加热到预设的灭菌温度,并通过所述粉碎装置以第一转速对所述粉碎杯内的豆类食材和水的混合物进行搅拌及粉碎;其中,灭菌过程持续预设的灭菌时长。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在该步骤中可以实现茶叶的灭菌、吸水、分散。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灭菌温度可以满足:大于或等于80℃;所述灭菌时长可以满足:1~5分钟;所述第一转速可以满足:3000~8000rpm。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茶叶是属于特殊商品,在食品安全中没有微生物指标,所以消费者在食用前有必要通过高温冲泡、高温煮沸等方式进行灭菌,达到食用安全。灭菌温度可以满足≥80℃,较优的可以选择≥95℃。搅拌的转速可以满足3000~8000rpm,灭菌时长可以满足1~5分钟。温度太低,时间太短:1、对茶叶起不到灭菌效果;2、搅拌后大豆破损,脂肪氧化酶释放,温度太低,不能快速灭活,去除腥味。时间太长,茶叶的营养物质及香气提前提取,茶香味在下一阶段的熬煮过程中,快速流失,造成茶香不足。搅拌速度太低,由于茶漏中的茶叶(A点)始终高于水面(B点),所以当搅拌速度小于3000rpm,腔体内液面上升高度较小,茶叶与水的接触机会少,接触次数少,达不到很好的灭菌效果。搅拌转速大于8000rpm,茶叶的营养物质及香气提前提取,茶香味在熬煮阶段快速流失,造成茶香不足。所以通过该步骤:1、茶叶与水接触,茶叶逐渐舒展,吸水,分散;2、茶叶充分的灭菌;3、豆乳的提取及豆腥味的去除。
S103、提取阶段:将豆乳保持在预设的提取温度或以上,并保持预设的提取时长,以对茶叶进行提取;并以第二转速对豆乳进行搅拌。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该阶段实现茶叶的提取,使得茶水与豆乳的均质融合。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提取温度可以满足:大于或等于80℃;所述提取时长可以满足:2~15分钟;所述第二转速可以满足:大于或等于10000rpm。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提取温度可以满足≥80℃,搅拌转速可以满足≥10000rpm,提取时长可以满足2~15分钟,较优的可以选择3~10分钟。提取温度太低,提取时间较少:1、提取茶叶物质中的成分较少,茶香不足;2、豆乳中的香味不能充分激发。提取的时间较长:茶叶中物质过度提取,茶味苦涩。搅拌转速太低:1、茶叶与水接触时间较少,不能充分提取;2、豆乳口感粗糙;3、豆乳和茶水不能很好的均质乳化。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当所述豆类食材为天然豆料(如干黄豆)时,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位于所述灭菌阶段和所述提取阶段之间的熬煮阶段;
熬煮阶段:对搅拌及粉碎后获得的豆乳进行熬煮,并保持在预设的熬煮温度或以上,熬煮过程持续预设的熬煮时长。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熬煮温度可以满足:大于或等于93℃;所述熬煮时长可以满足:3~8分钟。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豆乳的熬煮:熬煮温度可以满足≥93℃,熬煮时长可以满足3~8分钟。豆浆中的主要安全隐患因为来自于抗营养因子,温度太低,时间太短,豆浆中的抗营养因子不能完全灭活。时间太长,茶叶长时间处于高温高湿环境,茶叶的色泽变暗,不利于豆奶茶的色泽形成。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所述灭菌阶段和所述熬煮阶段交替执行第一预设次数或第一预设时长;或者,所述熬煮阶段和所述提取阶段交替执行第二预设次数或第二预设时长。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当所述豆类食材为加工豆料时,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将所述灭菌阶段和所述提取阶段同时执行,其中,通过所述加热装置将水加热到所述灭菌温度以上,并保持所述提取时长;并以所述第二转速对豆乳进行搅拌及粉碎。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在豆奶茶的制作过程中,可以使用冻干豆、烘焙豆、蒸煮豆等熟豆料,当使用熟豆料时,制作工艺删除豆乳的熬煮步骤(即熬煮阶段),茶叶的灭菌与活化(步骤S102)与茶叶的提取(步骤S103),均可以实现茶水与豆乳的均质融合,因此这两步可以同时进行,温度大于等于80℃,搅拌转速≥10000rpm,提取时长2~15分钟,较优的可以为3~10分钟。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的食品加工机制作豆奶茶的方法将茶叶放置于茶漏中,通过茶漏与液体容量、制作工艺的控制,一方面熟化豆浆、提取茶叶中的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形成浓郁的茶味,另一方面又防止茶多酚、咖啡碱的过度提取,而形成苦涩的滋味。豆奶/豆浆制作、茶水提取一次完成,操作简单。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食品加工机5,如图5所示,所述食品加工机5可以包括粉碎杯3、加热装置6、粉碎装置7、处理器7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9;所述粉碎杯3内设置有茶漏4;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9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7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制作豆奶茶的方法。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茶漏4上可以设置有茶盖;所述茶漏和所述茶漏上均设置有滤孔;所述滤孔的直径满足:1.3~1.8mm。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茶漏4上可以设有可打开,便于放置茶叶的茶漏盖1,在茶漏4和茶漏盖1上可以设有滤孔2。滤孔2的直径可以为1.3~1.8mm,较优的可以选择1.4~1.6mm。制作奶茶一般使用的是红茶,红茶按照大小可分为片茶、叶茶、碎茶、茶末,消费者使用的茶多为片茶、叶茶、碎茶、茶末,颗粒小,不容易滤除,主要用于工业或者茶包。按照国标GB/T8311-2013,碎茶应在孔径1.25~1.60mm的振动筛网以下。所以豆奶茶滤孔2的孔径大小可以为1.3~1.8mm,较优的可以选择1.4~1.6mm;在片茶、叶茶居多,碎茶较少(一般茶叶只有少量碎茶)、茶叶之间架桥现象下,该孔径一方面可以起到很好的浸提效果,另一方面有效阻止碎茶的漏出。孔径太小,一方面不利于茶的浸提,另一方面对于豆浆(含有一定颗粒的混合体系)不好清洗。孔径太大,片茶、叶茶中的部分碎茶可能漏出,使豆奶茶口感不佳。茶漏盖设有滤孔,方便在制作豆奶茶时形成冲淋提取茶叶,且可以防止豆渣在茶漏盖上的残留。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茶漏的容量可以为所述茶叶体积的2~5倍。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茶漏4的容量体积大小是干茶叶体积的2~5倍,较优的为3~4倍,在豆奶茶的制作过程中,茶叶经浸提、分散、舒展体积变大,茶漏4体积小于茶叶的2倍,舒展后彼此之间紧实,空间小,不利于茶叶的有效、充分浸提。茶漏4体积大于茶叶的5倍,造成茶漏4体积的浪费,且茶漏4体积过大,影响其他部件的空间布局。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茶叶在所述茶漏中的最高平面高于所述粉碎杯内的液面;并且所述茶漏的开口处到粉碎杯底部的距离L1与液面到粉碎杯底部的距离L2可以满足:L1≤2L2。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腔体内加入水或其他液体后,最高点为B点,茶漏中放置干茶叶后,茶叶的最高点为A点,B点高度≤A点,如图4所示。茶漏盖1距离粉碎杯底部的距离L1与液体高度L2之间的关系:L1≤2L2。当B点高于A点,由于豆浆需要粉碎提取、熬煮灭酶,乳化,制作时间在10~30分钟,长时间的浸泡,使茶叶中的茶多酚、咖啡碱过度提取,而形成明显的苦味、涩味。B低于A点,L1≤2L2在豆浆加热、熬煮过程中,由于茶叶并没有完全在水中,水对茶叶的提取较少。当在搅拌、粉碎过程中,浆液旋转并形成漩涡,与粉碎腔体/杯体接近的部分浆液升高并快速流通,对茶叶充分提取。L1>2L2,茶漏位置或者高度太高,搅拌形成的高度不够,不利于提取,所以茶漏的高度L1≤2L2。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茶漏4可以进行固定设置,例如,可以通过金属杆连接(不建议使用软性链接,防止制作过程中的摆动,与其他部件撞击产生噪音),有效将茶漏固定在食品加工机杯体/腔体3一侧,金属杆可以根据制作量的不同调节长度,以匹配茶漏高度与液体高度。茶漏4的一侧可以紧贴杯体/腔体3的内壁。优点包括:1、以更好的固定,防止在制作过程中的振动,引起噪音。2、制作豆奶茶过程中,搅拌形成中心漩涡,一侧安装更有利茶叶的提取。茶漏4上除与内壁紧贴的一面之外的其他面与机器内其他的任何部件的距离L3≥2厘米。豆子的种类较多,不同品种大小不同,干豆的直径0.8~1.5厘米,经过浸泡或者制浆过程中的浸泡,直径在1.6~2.0厘米,因此L3≥2厘米可以有效防止卡豆。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装置中的功能模块/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在硬件实施方式中,在以上描述中提及的功能模块/单元之间的划分不一定对应于物理组件的划分;例如,一个物理组件可以具有多个功能,或者一个功能或步骤可以由若干物理组件合作执行。某些组件或所有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Claims (10)
1.一种食品加工机制作豆奶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食品加工机包括粉碎杯、加热装置和粉碎装置;所述粉碎杯内设置有茶漏;所述方法包括:
初始阶段:所述粉碎杯内设有预设的豆水比的水和豆类食材,所述茶漏内设有预设的茶水比的茶叶;
灭菌阶段:通过所述加热装置将水加热到预设的灭菌温度,并通过所述粉碎装置以第一转速对所述粉碎杯内的豆类食材和水的混合物进行搅拌及粉碎;其中,灭菌过程持续预设的灭菌时长;
提取阶段:将豆乳保持在预设的提取温度或以上,并保持预设的提取时长,以对茶叶进行提取;并以第二转速对豆乳进行搅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制作豆奶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豆类食材为天然豆料或加工豆料;
其中,所述天然豆料包括:干黄豆;所述加工豆料包括:冻干豆、烘焙豆和蒸煮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制作豆奶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豆类食材为天然豆料时,所述方法还包括:位于所述灭菌阶段和所述提取阶段之间的熬煮阶段;
熬煮阶段:对搅拌及粉碎后获得的豆乳进行熬煮,并保持在预设的熬煮温度或以上,熬煮过程持续预设的熬煮时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制作豆奶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所述灭菌阶段和所述熬煮阶段交替执行第一预设次数或第一预设时长;或者,所述熬煮阶段和所述提取阶段交替执行第二预设次数或第二预设时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制作豆奶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豆类食材为加工豆料时,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灭菌阶段和所述提取阶段同时执行,其中,通过所述加热装置将水加热到所述灭菌温度以上,并保持所述提取时长;并以所述第二转速对豆乳进行搅拌及粉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制作豆奶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豆水比和茶水比指重量比;其中,所述豆水比的范围满足:1:11~1:18;所述茶水比的范围满足:1:100~1:150;
所述灭菌温度满足:大于或等于80℃;所述灭菌时长满足:1~5分钟;所述第一转速满足:3000~8000rpm;
所述提取温度满足:大于或等于80℃;所述提取时长满足:2~15分钟;所述第二转速满足:大于或等于10000rpm。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制作豆奶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熬煮温度满足:大于或等于93℃;所述熬煮时长满足:3~8分钟。
8.一种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食品加工机包括粉碎杯、加热装置、粉碎装置、处理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粉碎杯内设置有茶漏;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制作豆奶茶的方法。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茶漏上设置有茶盖;所述茶漏和所述茶漏上均设置有滤孔;所述滤孔的直径满足:1.3~1.8mm。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茶漏的容量为所述茶叶体积的2~5倍;和/或,
茶叶在所述茶漏中的最高平面高于所述粉碎杯内的液面;并且所述茶漏的开口处到粉碎杯底部的距离L1与液面到粉碎杯底部的距离L2满足:L1≤2L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782151.XA CN110448176B (zh) | 2019-08-23 | 2019-08-23 | 一种食品加工机制作豆奶茶的方法和食品加工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782151.XA CN110448176B (zh) | 2019-08-23 | 2019-08-23 | 一种食品加工机制作豆奶茶的方法和食品加工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448176A true CN110448176A (zh) | 2019-11-15 |
CN110448176B CN110448176B (zh) | 2021-09-10 |
Family
ID=68488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782151.XA Active CN110448176B (zh) | 2019-08-23 | 2019-08-23 | 一种食品加工机制作豆奶茶的方法和食品加工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448176B (zh) |
Citations (2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88915Y (zh) * | 1994-03-15 | 1995-02-08 | 武汉市武昌科技中心实验室实验工厂 | 小型整体式豆奶果茶机 |
JP2003169751A (ja) * | 2001-12-06 | 2003-06-17 | Takahiro Kobayashi | カップコーヒー&ティーメーカー |
WO2006070980A1 (en) * | 2004-12-29 | 2006-07-06 | Nuc Electronics Co., Ltd. | Food cooker with crushing and heating functions |
WO2008128467A1 (fr) * | 2007-04-20 | 2008-10-30 | Joyoung Company Limited | Dispositif de préparation de lait de soja multifonctionnel |
CN201529040U (zh) * | 2009-11-24 | 2010-07-21 | 刘宝社 | 一种多用食物处理器 |
CN201987311U (zh) * | 2011-01-13 | 2011-09-28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制备饮品的设备 |
CN202069442U (zh) * | 2011-04-11 | 2011-12-14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免熬煮豆浆机 |
EP1836905B1 (en) * | 2004-11-29 | 2014-07-30 | Shandong Joyoung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 Easily-washing and multifunctional soya-bean milk maker |
US20140245893A1 (en) * | 2013-03-02 | 2014-09-04 | Robert Bao Vu | Methods, apparatus and products for grinding brewable materials into a filter cartridge |
US20150017297A1 (en) * | 2009-10-28 | 2015-01-15 | Bkon Llc | Vacuum Infusion Machine and Vacuum Infusion Method |
CN104351350A (zh) * | 2014-12-01 | 2015-02-18 | 四川省荥经县塔山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速溶绿茶豆奶粉的生产方法 |
CN205041206U (zh) * | 2015-06-05 | 2016-02-24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全自动制作酥油茶的食品加工机 |
CN105433825A (zh) * | 2015-12-22 | 2016-03-30 | 河南省屹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研磨功能的豆浆机 |
CN106943012A (zh) * | 2017-02-24 | 2017-07-14 | 中山市禾元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一体式豆浆机以及采用该豆浆机的豆浆制作方法 |
CN206507786U (zh) * | 2016-11-08 | 2017-09-22 | 天津市山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搅拌煮茶的养生壶 |
CN107536452A (zh) * | 2017-08-22 | 2018-01-05 | 邝鸿照 | 一种食品浆料加工机以及采用该加工机的豆浆制作方法 |
CN206893011U (zh) * | 2017-06-23 | 2018-01-16 | 无锡谷临科技有限公司 | 自助咖啡机 |
US9883377B2 (en) * | 2014-02-19 | 2018-01-30 | Bi Cheng |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automatic beverage preparation via cyber ordering |
CN109008639A (zh) * | 2018-09-29 | 2018-12-18 | 杭州易杯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饮品机的控制方法 |
CN208625363U (zh) * | 2018-03-27 | 2019-03-22 | 黄毅 | 一种奶茶生产装置 |
CN105982545B (zh) * | 2015-06-26 | 2019-04-23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食品加工机制作酥油茶的方法 |
CN105982544B (zh) * | 2015-06-26 | 2019-04-23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食品加工机制作酥油茶的方法 |
CN109953649A (zh) * | 2019-04-16 | 2019-07-02 | 王思安 | 一种智能茶壶 |
JP6557844B2 (ja) * | 2016-03-24 | 2019-08-14 | 二洋商事有限会社 | 醗酵原料として醗酵茶を含む茶味噌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2019
- 2019-08-23 CN CN201910782151.XA patent/CN11044817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88915Y (zh) * | 1994-03-15 | 1995-02-08 | 武汉市武昌科技中心实验室实验工厂 | 小型整体式豆奶果茶机 |
JP2003169751A (ja) * | 2001-12-06 | 2003-06-17 | Takahiro Kobayashi | カップコーヒー&ティーメーカー |
EP1836905B1 (en) * | 2004-11-29 | 2014-07-30 | Shandong Joyoung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 Easily-washing and multifunctional soya-bean milk maker |
WO2006070980A1 (en) * | 2004-12-29 | 2006-07-06 | Nuc Electronics Co., Ltd. | Food cooker with crushing and heating functions |
WO2008128467A1 (fr) * | 2007-04-20 | 2008-10-30 | Joyoung Company Limited | Dispositif de préparation de lait de soja multifonctionnel |
US20150017297A1 (en) * | 2009-10-28 | 2015-01-15 | Bkon Llc | Vacuum Infusion Machine and Vacuum Infusion Method |
CN201529040U (zh) * | 2009-11-24 | 2010-07-21 | 刘宝社 | 一种多用食物处理器 |
CN201987311U (zh) * | 2011-01-13 | 2011-09-28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制备饮品的设备 |
CN202069442U (zh) * | 2011-04-11 | 2011-12-14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免熬煮豆浆机 |
US20140245893A1 (en) * | 2013-03-02 | 2014-09-04 | Robert Bao Vu | Methods, apparatus and products for grinding brewable materials into a filter cartridge |
US9883377B2 (en) * | 2014-02-19 | 2018-01-30 | Bi Cheng |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automatic beverage preparation via cyber ordering |
CN104351350A (zh) * | 2014-12-01 | 2015-02-18 | 四川省荥经县塔山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速溶绿茶豆奶粉的生产方法 |
CN205041206U (zh) * | 2015-06-05 | 2016-02-24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全自动制作酥油茶的食品加工机 |
CN105982544B (zh) * | 2015-06-26 | 2019-04-23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食品加工机制作酥油茶的方法 |
CN105982545B (zh) * | 2015-06-26 | 2019-04-23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食品加工机制作酥油茶的方法 |
CN105433825A (zh) * | 2015-12-22 | 2016-03-30 | 河南省屹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研磨功能的豆浆机 |
JP6557844B2 (ja) * | 2016-03-24 | 2019-08-14 | 二洋商事有限会社 | 醗酵原料として醗酵茶を含む茶味噌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CN206507786U (zh) * | 2016-11-08 | 2017-09-22 | 天津市山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搅拌煮茶的养生壶 |
CN106943012A (zh) * | 2017-02-24 | 2017-07-14 | 中山市禾元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一体式豆浆机以及采用该豆浆机的豆浆制作方法 |
CN206893011U (zh) * | 2017-06-23 | 2018-01-16 | 无锡谷临科技有限公司 | 自助咖啡机 |
CN107536452A (zh) * | 2017-08-22 | 2018-01-05 | 邝鸿照 | 一种食品浆料加工机以及采用该加工机的豆浆制作方法 |
CN208625363U (zh) * | 2018-03-27 | 2019-03-22 | 黄毅 | 一种奶茶生产装置 |
CN109008639A (zh) * | 2018-09-29 | 2018-12-18 | 杭州易杯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饮品机的控制方法 |
CN109953649A (zh) * | 2019-04-16 | 2019-07-02 | 王思安 | 一种智能茶壶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류지연, 송연우, 문정용, ET AL: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soymilk added with green tea and rosemary extract", 《KOREAN J. FOOD PRESERV》 * |
王薇、刘政权、冯巩、朱晓凤、梁进、张正竹: "豆浆抹茶饮料的加工工艺及其稳定性",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448176B (zh) | 2021-09-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077150B (zh) | 明目保健豆制品及其制作方法 | |
CA1253733A (en) | Coffee bag brewing by microwave | |
CA2735627A1 (en) | Container for single-serve liquid/solid food product | |
CN105875946A (zh) | 一种柠檬柑宝红茶及其制备工艺 | |
KR101788463B1 (ko) | 모링가 커피간장과 이의 제조방법 | |
CN103798403A (zh) | 一种现磨豆浆原料的制造方法 | |
US20050181108A1 (en) | Coffee Sustitute Product and Process for Use | |
CN110448176A (zh) | 一种食品加工机制作豆奶茶的方法和食品加工机 | |
KR100852293B1 (ko) | 대추차의 제조 방법 및 상기 제조방법에 의한 대추차 | |
US2273422A (en) | Beverage filter | |
JP2000245411A (ja) | 麦茶用麦の製造方法 | |
KR20180013012A (ko) | 모링가 커피된장과 이의 제조방법 | |
KR100733142B1 (ko) | 한국인의 입맛에 맞는 옥수수 수염차 및 그 제조방법 | |
KR102107845B1 (ko) | 둥굴레 커피 제조방법 | |
CN105851343A (zh) | 一种柠檬玫瑰红茶及其制备工艺 | |
JP6459131B2 (ja) | 茶抽出用組成物 | |
CN104798969A (zh) | 研磨冲调咖啡包的制作工艺 | |
JP3553016B2 (ja) | コーヒー葉茶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EP2556776A1 (en) |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infusions | |
CN109419394A (zh) | 豆浆制取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豆浆机、计算机设备 | |
CN112773171B (zh) | 一种食品加工机的饮品制作方法及食品加工机 | |
KR100288777B1 (ko) | 커피맛 치커리 인스탄트 차의 제조방법 | |
CN109419386A (zh) | 豆浆制取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豆浆机、计算机设备 | |
McGee et al. | Cooking | |
US20220346587A1 (en) | Method for preparing soy milk with a blender and the blende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