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47936B - 一种佐料调配装置及其用于制备油辣椒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佐料调配装置及其用于制备油辣椒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47936B
CN110447936B CN201910843309.XA CN201910843309A CN110447936B CN 110447936 B CN110447936 B CN 110447936B CN 201910843309 A CN201910843309 A CN 201910843309A CN 110447936 B CN110447936 B CN 1104479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soning
barrel
oil
distributing
adjus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4330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47936A (zh
Inventor
马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Gaoyuan Shanxiang Organic Foo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Gaoyuan Shanxiang Organic Foo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Gaoyuan Shanxiang Organic Foo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Gaoyuan Shanxiang Organic Foo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4330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4793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479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479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479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479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27/00Spices; Flavouring agents or condiments; Artificial sweetening agents; Table salts; Dietetic salt substitute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PSHAPING OR WORKING OF FOODSTUFFS, NOT FULLY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A23P30/00Shaping or working of foodstuff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or apparatu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 Seasonings (AREA)

Abstract

本方案公开了油辣椒生产技术领域的一种佐料调配装置,包括佐料桶、分料桶和调节板,调节板滑动连接在佐料桶和分料桶之间,调节板的上表面与佐料桶的外底部贴合,调节板的下表面与分料桶的顶部贴合;佐料桶内设有将其分隔成多个腔室的隔板,分料桶包括多个,多个分料桶分别位于多个腔室的正下方,分料桶内均竖直滑动连接有升降板,升降板与分料桶的内壁贴合;每个腔室底部的壁体上均设有漏料孔,调节板上对应漏料孔设有多个调节孔。基于佐料调配装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油辣椒的方法。本申请基于佐料调配装置可快速实现对佐料的调配,同时优化油辣椒的制备工艺,提高油辣椒加工效率并改善口感。

Description

一种佐料调配装置及其用于制备油辣椒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辣椒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佐料调配装置及其用于制备油辣椒的方法。
背景技术
油辣椒是将辣椒与佐料在加热的油中翻炒后制得的辣椒制品,其已成为人们餐桌上常见的调味品。当前制作油辣椒的方法是将油的温度直接提升到炼制辣椒的温度,为了避免辣椒碳化甚至出现焦糊味,炒制辣椒的油温一般维持在120~150℃;这样的制备方式虽然很好的解决了辣椒焦糊的问题,但是较低的炒制温度使得佐料难以很好的融入到辣椒中,使得辣椒的整体口感较差。
另外,在制备油辣椒时,食用油、辣椒和佐料需要按照一定的重量比进行调配。虽然大蒜、花生、芝麻、食用盐等佐料的用量要求不需要十分精准,但为了避免差距过大,仍需要将食用油、辣椒和大蒜、花生、芝麻、食用盐等佐料按配比进行称重;由于每次炒制的油辣椒一般是定量的,因此食用油的倒入量只需在炒锅内划线标注即可。但大蒜、花生、芝麻、食用盐等佐料的称量十分麻烦,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不利于提高油辣椒的炒制效率(本申请中的辣椒均为干辣椒)。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佐料调配装置,以实现对多种固体佐料一次性的称重;同时基于佐料调配装置,优化油辣椒的制备工艺,提高油辣椒加工效率并改善口感。
本方案中的一种佐料调配装置,包括佐料桶、分料桶和调节板,调节板滑动连接在佐料桶和分料桶之间,调节板的上表面与佐料桶的外底部贴合,调节板的下表面与分料桶的顶部贴合;所述佐料桶内设有将其分隔成多个腔室的隔板,分料桶包括多个,多个分料桶分别位于多个所述腔室的正下方,分料桶内均竖直滑动连接有升降板,升降板与分料桶的内壁贴合;每个所述腔室底部的壁体上均设有漏料孔,所述调节板上对应漏料孔设有多个调节孔。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及其有益效果:使用前,根据各佐料的配比,结合分料桶上方腔室所要放置佐料的种类,明确每个分料桶所需放置佐料的质量;再根据m=pv(m表示质量,p表示佐料的密度,v表示升降板之上分料桶的体积)确定每个分料桶所需的体积,最后调节升降板在分料桶内的高度即完成分料桶体积的设定。
将不同的佐料分别放入到佐料桶的腔室内,滑动调节板,使调节板上的调节孔与佐料桶上的漏料孔对应连通,佐料从佐料桶掉落到下方的分料桶内,当佐料填满下方的分料桶时,分料桶内的佐料即为按配比所需各佐料的重量。然后滑动调节板,使调节孔与漏料孔错开;即可拿取分料桶内的佐料。佐料拿取时,可通过在分料桶的壁体上开设活动的取料门实现,也可以拿掉上方的调节板和佐料桶。
进一步,所述升降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螺杆,螺杆贯穿所述分料桶的底部且与分料桶螺纹连接。通过设置螺杆,可通过转动螺杆实现对升降板升、降和停留的控制。
进一步,所述升降板上设有出料孔,出料孔的侧壁上设有佐料袋;螺杆的侧壁设有用于佐料袋通过的缺口;所述螺杆连接升降板的一端开设有盲孔,盲孔内滑动连接有用于堵塞所述出料孔的“凸”字形的堵块;堵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堵块的底部还固定连接有拉动其的拉动件,拉动件贯穿所述螺杆。当分料桶内装满所需的佐料后,向下拉动拉动件,拉动件带动堵块下移,分料桶内的佐料进入到佐料袋内,便于佐料的转移。当佐料袋内的佐料使用后,放开拉动件,在弹簧回复力的作用下,堵块封堵出料孔。
进一步,佐料调配装置还包括底座,底座上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拉动件为拉绳,拉绳的自由端固定连接在转轴上。通过设置转轴,可通过转动转轴,实现对所有拉绳的控制,进而实现对堵块升降的控制。
进一步,所述转轴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电机。通过电机控制拉绳的转动,更加省力。
进一步,所述底座上设有配置箱,配置箱包括多个配置腔,佐料袋连通对应的调配腔。通过设置配置箱,配置箱包括多个配置腔,将需要混合的佐料引入到同一配置腔,更有利于佐料的配置工作。
基于上述佐料调配装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油辣椒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准备原料,原料包括食用油、辣椒和佐料,佐料包括花生、大蒜、芝麻和食用盐;各原料的重量份数为:食用油45~55份、辣椒20~30份、花生3~6份、大蒜3~6份、芝麻1~3份和食用盐2~4份;佐料配置时采用所述佐料调配装置进行配置;
步骤二、按重量份数将辣椒在140℃~160℃的温度下蒸20~25min,然后粉碎过7~9mm孔筛;
步骤三、按重量份数将食物油放入炒锅中加热至240℃~250℃并保持恒温,然后放入过筛后的辣椒炒制10~12min,再放入大蒜炒制1~2min,最后放入混合后的花生、芝麻和食用盐炒制1~1.5min制得油辣椒。
本方案通过使用佐料调配装置对佐料进行配置,可大大提高油辣椒的炒制效率。同时对辣椒先进行蒸,可显著提高辣椒的湿度,同时避免其水分含量过重。辣椒通过蒸处理后,在后续的炒制过程中可采用240℃~250℃的高温,在避免辣椒和佐料焦糊的情况下,使得辣椒和佐料之间物质的相互融合达到最大化,进而提高油辣椒的口感。
进一步,所述食用油为非转基因菜籽油。非转基因菜籽油使用更安全且香味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佐料调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佐料调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佐料调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调节机构的后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佐料调配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佐料调配装置的另一使用状态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4中佐料调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固定桶1、佐料桶2、漏料孔3、隔板4、调节孔5、调节板6、分料桶7、升降板8、拉环9、螺杆10、底座11、底板12、传输带13、转轴14、拉绳15、内齿盘16、弹簧17、堵块18、橡胶垫19、电机20、佐料袋21、支撑杆22、汇集管23、配置箱24。
实施例1基本如附图1所示:一种佐料调配装置,包括固定桶1、佐料桶2、分料桶7和调节板6,固定桶1的一侧壁上开设有用于调节板6通过的开口,固定桶1相对侧的内壁上设有与开口相对且水平设置的滑槽;调节板6的一端穿过开口延伸并滑动连接在滑槽内,佐料桶2和分料桶7均固定连接在固定桶1内且分别位于调节板6的上下方,调节板6的上下面与佐料桶2的外底部贴合,调节板6的下表面与分料桶7的顶部贴合;佐料桶2内设有将其分隔成多个腔室的隔板4,分料桶7包括多个,多个分料桶7分别位于多个腔室的正下方,分料桶7内均竖直滑动连接有升降板8,升降板8与分料桶7的内壁贴合;每个腔室底部的壁体上均设有漏料孔3,调节板6上对应漏料孔3设有多个调节孔5;固定桶1和分料桶7的壁体上均设有用于拿取佐料的活动取料门,取料门均可打开和关闭。调节升降板8升降时,可通过在升降板8的底部放置垫块起到支撑作用,也可以确定升降板8高度后通过粘接剂等将其固定。另外,分料桶7可设置为透明状且在壁体上设置刻度尺,可以更加便捷的了解升降板8的升降距离。为了更方便的拉动调节板6,调节板6远离固定桶1的一端设有拉环9。
实施例2中的佐料调配装置如附图2所示,其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升降板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螺杆10,螺杆10贯穿分料桶7和固定桶1的底部且与分料桶7螺纹连接。通过螺杆10的设置,便于对升降板8的升降和固定进行控制。另外,当更换佐料配比时,也便于调节升降板8的高度。
实施例3中的佐料调配装置如附图3~4所示,其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升降板8上设有出料孔,出料孔的侧壁上设有佐料袋21,佐料袋21的袋口贴合出料孔的侧壁;螺杆10的侧壁设有用于佐料袋21通过的缺口;螺杆10连接升降板8的一端开设有盲孔,盲孔内滑动连接有用于堵塞出料孔的“凸”字形的堵块18;堵块1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垫19,堵块1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17,堵块18的底部还固定连接有拉绳15;螺杆10远离升降板8的一端沿轴线方向设有连接孔,连接孔与盲孔连通,螺杆10远离升降板8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将其密封的内齿盘16;拉绳15穿过弹簧17内部后延伸到内齿盘16外,内齿盘16上设有让拉绳15通过的通孔;
佐料调配装置还包括底板12,底板12的两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底座11,底座11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2,固定筒通过支撑杆22固定连接在底板12上;底板12上固定连接有电机20,电机20的输出轴通过传输带13连接有转轴14,转轴14包括两根,两根转轴14均转动连接在底座11上;两根转轴14之间也通过传输带13传动连接;分料桶7设有两排,两排分料桶7上的拉绳15对应连接在两根转轴14上。电机20的输出轴通过正反转带动转轴14正反转,进而使拉绳15缠绕在转轴14上或从转轴14上释放,在弹簧17的作用下,实现堵块18对出料孔的堵塞或打开。为便于描述,将升降板8、佐料袋21、螺杆10、拉绳15、弹簧17、堵块18、橡胶垫19和内齿盘16构成的整体称为调节机构。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使用时,将分料桶7固定在固定桶1的底部,通过转动螺杆10调节好升降板8的高度;然后将调节板6远离拉环9的一端穿过固定桶1使其位于滑槽内;再将佐料桶2放入到固定桶1内并使外底部与调节板6贴合。将花生、大蒜、芝麻和食用盐分别放入到腔室内;拉动调节板6,使调节板6上的调节孔5与漏料孔3连通(如附图5所示);直至分料桶7内装满佐料后,推动调节板6使调节孔5和漏料孔3错开。启动电机20,电机20反转使拉绳15缠绕在转轴14上,进而拉动堵块18下降,分料桶7内的佐料进入到对应的佐料袋21内(如附图6所示)。
实施例4中的佐料调配装置如附图7所示,其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佐料袋21连通有汇集管23,汇集管23连通有配置箱24,配置箱24包括多个配置腔;配置箱24固定在底板12上。
实施例1~实施例4中的佐料调配装置用于配置佐料,并应用到油辣椒制备过程的方法相似;以实施例4中的佐料调配装置为例,其用于制备油辣椒的方法(实施例5)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准备原料,原料包括非转基因菜籽油、辣椒和佐料,佐料包括花生、大蒜、芝麻和食用盐;各原料的重量为:非转基因菜籽油50kg、辣椒25kg、花生4kg、大蒜5kg、芝麻2kg和食用盐3kg;佐料配置时采用佐料调配装置进行配置;具体为:分别调整投放花生、大蒜、芝麻和食用盐的分料桶7内的升降板8,使分料桶7能接收的佐料与所需对应;然后在腔室内对应投放不少于所需要的佐料;拉动调节板6,使得腔室内的佐料对应进入到下方的分料桶7中;然后将连接花生、芝麻和食用盐的佐料袋21经汇集管23收集到同一个配置腔内,使其混匀;同时将大蒜收集到另一单独的配置腔内。
步骤二、将25kg辣椒在142.92℃(即4个饱和蒸汽压力)的温度下蒸23min,然后粉碎过8mm孔筛;
步骤三、将50kg非转基因菜籽油放入炒锅中加热至245℃并保持恒温,然后放入过筛后的辣椒炒制10min,再放入大蒜炒制1.5min,最后放入混合后的花生、芝麻和食用盐炒制1min制得油辣椒。
本方案制备的油辣椒因为在炒制之前经过高温蒸煮,使得辣椒充分熟透且湿度较大;因此在后期油炸炒制时可以在高温状态下炒制十多分钟,进而确保辣椒、非转基因菜籽油和佐料之间的气味可以更加充分的融合,制得的油辣椒口感更佳。辣椒的辣味明显降低,同时芝麻、大蒜和花生的气味与辣椒、非转基因菜籽油融合,产生复合型香味。
实施例6与实施例5的不同之处在于:蒸辣椒时采用的温度为120℃。制备的油辣椒的口感明显变差,辣味较实施例5制备的油辣椒更强。
实施例7与实施例5的不同之处在于:蒸辣椒时采用的温度为100℃。制备的油辣椒的口感明显变差,辣味较实施例6制备的油辣椒更强;同时大蒜味也较重。
实施例8与实施例5的不同之处仅在于:非转基因菜籽油加热至180℃。制备的油辣椒油味较重,同时辣椒辛辣味也较强,大蒜、芝麻和花生气味不足。
实施例9与或实施例7的不同之处仅在于:非转基因菜籽油加热至180℃。制备的油辣椒油味较重,同时辣椒、大蒜、芝麻和花生气味融合差。
实施例5~9中口感的判断由同一批人(56人)尝试并判断取平均分得出;另外,申请文件中的大蒜和花生均实现进行剁切,形成过10~12mm孔筛。

Claims (5)

1.一种佐料调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佐料桶、分料桶和调节板,调节板滑动连接在佐料桶和分料桶之间,调节板的上表面与佐料桶的外底部贴合,调节板的下表面与分料桶的顶部贴合;所述佐料桶内设有将其分隔成多个腔室的隔板,分料桶包括多个,多个分料桶分别位于多个所述腔室的正下方,分料桶内均竖直滑动连接有升降板,升降板与分料桶的内壁贴合;每个所述腔室底部的壁体上均设有漏料孔,所述调节板上对应漏料孔设有多个调节孔;所述升降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螺杆,螺杆贯穿所述分料桶的底部且与分料桶螺纹连接;所述升降板上设有出料孔,出料孔的侧壁上设有佐料袋;螺杆的侧壁设有用于佐料袋通过的缺口;所述螺杆连接升降板的一端开设有盲孔,盲孔内滑动连接有用于堵塞所述出料孔的“凸”字形的堵块;堵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堵块的底部还固定连接有拉动其的拉动件,拉动件贯穿所述螺杆;佐料调配装置还包括底座,底座上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拉动件为拉绳,拉绳的自由端固定连接在转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佐料调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佐料调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配置箱,配置箱包括多个配置腔,佐料袋连通对应的调配腔。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佐料调配装置用于制备油辣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准备原料,原料包括食用油、辣椒和佐料,佐料包括花生、大蒜、芝麻和食用盐;各原料的重量份数为:食用油45~55份、辣椒20~30份、花生3~6份、大蒜3~6份、芝麻1~3份和食用盐2~4份;佐料配置时采用所述佐料调配装置进行配置;
步骤二、按重量份数将辣椒在140℃~160℃的温度下蒸20~25min,然后粉碎过7~9mm孔筛;
步骤三、按重量份数将食物油放入炒锅中加热至240℃~250℃并保持恒温,然后放入过筛后的辣椒炒制10~12min,再放入大蒜炒制1~2min,最后放入混合后的花生、芝麻和食用盐炒制1~1.5min制得油辣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油辣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油为非转基因菜籽油。
CN201910843309.XA 2019-09-06 2019-09-06 一种佐料调配装置及其用于制备油辣椒的方法 Active CN1104479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43309.XA CN110447936B (zh) 2019-09-06 2019-09-06 一种佐料调配装置及其用于制备油辣椒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43309.XA CN110447936B (zh) 2019-09-06 2019-09-06 一种佐料调配装置及其用于制备油辣椒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47936A CN110447936A (zh) 2019-11-15
CN110447936B true CN110447936B (zh) 2021-08-24

Family

ID=684910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43309.XA Active CN110447936B (zh) 2019-09-06 2019-09-06 一种佐料调配装置及其用于制备油辣椒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47936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719724U (zh) * 2014-03-16 2014-07-16 王晓晨 一种定量量杯
CN104172000A (zh) * 2014-07-18 2014-12-03 遂宁市三丰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油辣椒的制备方法
CN204064383U (zh) * 2014-09-04 2014-12-31 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定量勺
CN205246162U (zh) * 2015-11-10 2016-05-18 荣昌县盘龙镇合心食品厂(普通合伙) 可调节容量和称重的定量装置
CN107173735A (zh) * 2017-06-09 2017-09-19 宝鸡同盛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桂圆核桃油辣椒及其制备方法
CN206565280U (zh) * 2017-02-22 2017-10-20 滁州润泰清真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腌料调配装置
CN110179049A (zh) * 2019-06-28 2019-08-30 阿布都拉·依明 一种抓饭的制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719724U (zh) * 2014-03-16 2014-07-16 王晓晨 一种定量量杯
CN104172000A (zh) * 2014-07-18 2014-12-03 遂宁市三丰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油辣椒的制备方法
CN204064383U (zh) * 2014-09-04 2014-12-31 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定量勺
CN205246162U (zh) * 2015-11-10 2016-05-18 荣昌县盘龙镇合心食品厂(普通合伙) 可调节容量和称重的定量装置
CN206565280U (zh) * 2017-02-22 2017-10-20 滁州润泰清真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腌料调配装置
CN107173735A (zh) * 2017-06-09 2017-09-19 宝鸡同盛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桂圆核桃油辣椒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79049A (zh) * 2019-06-28 2019-08-30 阿布都拉·依明 一种抓饭的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47936A (zh) 2019-1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B2165437A (en) Production of cakes of granular material
CN202635487U (zh) 一种扁形茶全程流水化生产成套设备
CN105639433A (zh) 一种注馅蒸蛋糕的生产工艺
CN104222211B (zh) 一种速冻米比萨制品及其生产方法
CN110447936B (zh) 一种佐料调配装置及其用于制备油辣椒的方法
US5205206A (en) Food production apparatus
CN101653160B (zh) 一种广式蓉沙月饼及其制造方法
CN109170589A (zh) 一种以碎米为原料制备方便米饭的方法
CN201139020Y (zh) 多谷物组合彩条锅糍片加工机
CN113273637A (zh) 一种素肉加工工艺
CN101156610B (zh) 往复涂布同步刮料钢带焙烤式锅糍机
CN107095218A (zh) 马铃薯米及其加工方法
CN101341994A (zh) 板栗食用馅料的制备方法
CN105639432A (zh) 一种果味牛奶蒸蛋糕及其制备方法
CN209173861U (zh) 一种豆制品自动化生产系统
CN201142906Y (zh) 搅龙加料旋转锅筒焙烤式锅糍片加工机
CN109717390A (zh) 川菜香碗肉糕的制作方法及系统
US20200359671A1 (en) Multiple-Press, Multiple-Expansio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Food Products
CN214103082U (zh) 一种食品加工用自动打糍粑设备
DE2659006C3 (de) Verfahren zur Aufbereitung von tierischem Fettgewebe
CN115590109B (zh) 一种风味植物肉粒生产装置与制备方法
CN219515241U (zh) 一种瓜子花生类产物加工用蒸煮装置
CN106418202A (zh) 一种南瓜型糯米锅巴及其制备工艺
CN107801750A (zh) 一种健康安全烘焙食品
CN213756586U (zh) 一种新型爆米花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ang Xiaoming

Inventor after: Ma Jian

Inventor after: Hu Wufeng

Inventor before: Ma Jia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