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38578A - 一种变色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色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38578A
CN110438578A CN201910691650.8A CN201910691650A CN110438578A CN 110438578 A CN110438578 A CN 110438578A CN 201910691650 A CN201910691650 A CN 201910691650A CN 110438578 A CN110438578 A CN 1104385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or
fabric
face fabric
changing face
prepa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9165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38578B (zh
Inventor
谭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BAIKAI WARP KNITTING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BAIKAI WARP KNITTI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BAIKAI WARP KNITTING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BAIKAI WARP KNITTI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9165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3857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385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385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385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385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3/68Polyesters containing atom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 C08G63/692Polyesters containing atom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containing phosphorus
    • C08G63/6924Polyesters containing atom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containing phosphorus derived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 C08G63/6926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1/00General method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 D01F1/02Addition of substances to the spinning solution or to the melt
    • D01F1/07Addition of substances to the spinning solution or to the melt for making fire- or flame-proof fila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1/00General method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 D01F1/02Addition of substances to the spinning solution or to the melt
    • D01F1/10Other agents for modifying propertie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6/00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6/88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mixtures of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as major constituent with other polymers or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D01F6/92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mixtures of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as major constituent with other polymers or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of polyester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3/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special disposition of the warp or weft threads, e.g. with curved weft threads, with discontinuous warp threads, with diagonal warp or weft
    • D03D13/008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special disposition of the warp or weft threads, e.g. with curved weft threads, with discontinuous warp threads, with diagonal warp or weft characterised by weave density or surface weight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5/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 D03D15/5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yarns or threads
    • D03D15/513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yarns or threads heat-resistant or fireproof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5/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 D03D15/5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yarns or threads
    • D03D15/54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yarns or threads coloured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331/00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 D10B2331/04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polyesters, e.g.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401/00Physical properties
    • D10B2401/06Load-responsive characteristics
    • D10B2401/063Load-responsive characteristics high strength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色面料及其生产方法,以变色功能纤维为原料,采用针织织造的方法,制备得到变色面料;所述的变色面料的经纱的支数为150~200针/cm,且纬纱的支数为150~200针/cm;经纱和纬纱的原料均为变色功能纤维,所述的织造速度为600~800m/min,所述的变色面料的厚度为0.5~2.5mm。本申请利用采用针织织造的方面制备得到变色面料,通过制备得到的变色纤维为原料制备得到变色面料,纤维变色性能可通过变色粉体进行调整。

Description

一种变色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面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变色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9102892082涉及一种家纺产品用智能感应变色面料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普通家纺产品不易观察是否清洁的的缺点,通过智能感应染料对涤棉混纺面料进行染制而成,智能感应染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智能感应色素2~4、印花粘合剂3~6、水90~95,智能感应色素为石蕊、红米红、栀子黄色素、紫草红和姜黄素中的一种或几种,涤棉混纺面料由90~95重量份的棉纤维和5~10重量份的涤纶纤维纺织而成,该面料制备工艺简单,原料价格较低廉,适合应用于家纺产品,能够在织物被大量酸性的汗水、油脂等物质污染后变色,提醒使用者及时清洗,保持家纺产品的洁净。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9100615117涉及一种变色的环保服装面料的加工工艺,涉及服装面料技术领域,主要为了解决现有的变色面料上的染料在人们长期穿着服饰后,容易脱落,而且面料不够环保,其力学性能和抗菌性能较差的问题;步骤如下:准备原料;制粒;研磨与混料;经纱混纺;纬纱混纺;编织与加热定型;染整;本技术采用玉米皮纤维为主要原料,天然环保,且加工过程简单、成本低;且通过加入丙烯酸改性玉米皮纤维,能够增强面料的力学性能;通过研磨,能够进一步将光致染料的粒度进行充分降低,而且经过加热定型,减少变色染料脱落的情况;通过加入纳米银抗菌母粒,提高了面料的抗菌性能。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112199245涉及一种窗帘用光变色面料,在用于纺织窗帘面料的纤维中,至少包括光变色纤维;所述光变色纤维按重量份,其组成为:高分子纤维为55份-80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改性光致变色剂为20份-30份;助剂为1份-5份。本技术方案通过使用有机光致变色剂,当可见光照射到窗帘面料时,会导致窗帘面料的颜料变浅,透光性能增加,能够清楚的感受到外面的光亮;当夜晚时,因为可见光的减少,窗帘面料的颜色变深,透光性能降低,保证了窗帘面料的遮挡性能。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112200083涉及一种具有防紫外线的窗帘用光变色面料,在用于纺织窗帘面料的纤维中,至少包括光变色纤维;所述光变色纤维按重量份,其组成为:高分子纤维为55份-80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光致变色剂为20份-30份;助剂为1份-5份。通过在高分子纤维中添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光致变色剂,通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包覆,实现该光致变色材料在高分子纤维中的分布均匀性,并且该光致变色剂中即包括有无机可逆光致变色剂也包括有机光致变色剂,其实现了具有良好的紫外光变色性能,提高了窗帘面料对紫外光的防护性能。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112199067涉及一种窗帘用光变色面料,在用于纺织窗帘面料的纤维中,至少包括光变色纤维;所述光变色纤维按重量份,其组成为:高分子纤维为55份-80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改性光致变色剂为20份-30份;助剂为1份-5份。本技术方案通过使用有机光致变色剂,当可见光照射到窗帘面料时,会导致窗帘面料的颜料变浅,透光性能增加,能够清楚的感受到外面的光亮;当夜晚时,因为可见光的减少,窗帘面料的颜色变深,透光性能降低,保证了窗帘面料的遮挡性能。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109368996涉及一种变色的环保服装面料的加工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选料:首先选取适量光致染色染料单体和植物单体,同时选取相应量的热塑性树脂,再将植物单体进行粉碎和压榨成碎末,然后将植物汁液过滤出去,再将得到的植物碎末进行提取分离处理,即可制得植物纤维素,涉及服装面料技术领域。该变色的环保服装面料的加工工艺,很好的避免了变色面料生产工艺易使人们长期穿着变色面料制成的服饰时,变色燃料脱落,实现了将光致染料的粒度进行充分降低,来达到使光致染料能够很好的与纤维材料进行粘合的目的,很好的达到了降低变色燃料脱落的目的,从而很好的保证了人们长期穿着变色面料制成的服饰。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105816495涉及一种面料,尤其涉及到一种新型可变色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其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变色纤维35-45份、聚酯纤维25-35份、锦纶20-30份、腈纶20-25份、粘胶纤维15-20份,抗起球纤维8-10份。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的可变色纤维随着环境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变化而变化,并且颜色是可逆的,能够满足军事、游戏、表演等多方面的需求,且面料凉爽亲肤,透气吸湿性强,穿着舒适。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104819157涉及一种新型梦幻变色面料的制作工艺,包括有机棉染色和有机棉印花两个步骤,有机棉染色采用具有独特线圈结构的有机棉面料作为胚布,有机棉面料具有手感丰满厚实,布身坚牢厚实,弹性、吸湿性、保暖性良好,毛圈结构稳定,易于印花的优点;面料的制作工艺首先通过有机棉染色使有机棉面料具备底色,同时对面料进行去油操作,使有机棉面料具备更好的吸水性;有机棉印花采用了15种不同的色浆,通过弹性透明原浆作为底层色浆,使后续多种复合功能色浆叠加后不会出现龟裂问题;同时,相邻2块网版之间的印花机上均安装有电热板,使印花过程中的色浆可以快速干燥,使15种色浆可以完美复合叠加。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103693096涉及一种数码印花感温变色面料的生产工艺,属于纺织印染技术领域。本技术包含如下步骤:(1)图像分解,将需要数码印花的图案和需要印制感温变色色浆的图案分开;(2)将感温变色的图案制作花型网版,网版花型尺寸与原图一致;(3)将基布进行预处理,浸轧预处理浆;(4)将需要数码印花的图案进行数码印花打印,打印完成后烘干、蒸化;(5)将需要印制感温变色色浆的图案用网版印制,然后烘干,焙烘;(6)水洗。该工艺可以有效的防止生产过程中感温材料失效,本技术丰富了数码印花的产品类型,使产品具有随温度变色的动态的效果。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114181059涉及一种光致变色纱线智造面料,其是由以下步骤制备而成:S1、设计织造,及普通纱与光变线的比例2:4、4:2、2:4、4:2的排列循环,使面料有条纹感;S2、当面料在阳光下,其中的2根和4根光变线可由白色变为桔红色,使其具有光致变色智造功能和效果,从而达到幻彩般视觉效果。光变线不耐高温,要控制后整温度在110℃-130℃之间,避免光变效果变弱的情况或无效果不变色现象。本技术通过采购光变纱线、选择设计好织布机的织造能力,再通过电子送纬比例设定,使条纹感面料呈现,再通过低温水洗、中温130℃烘干定型,完成面料制作工艺,呈现亮丽幻彩的变色面料。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107563415涉及一种高密度涤纶感光变色面料的制作方法,属于纺织面料领域。该种高密度涤纶感光变色面料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在制作面料的过程中,工艺简单且容易控制,而且,该面料采用高密度涤纶为基础面料,使得面料自身具有优良的强度和弹性。该方法制造出来的高密度涤纶感光变色面料在阳光照射下,原先单色织物会显现出另外的带花型的颜色,形成双色花纹效果。回到室内或无阳光照射的地方又回复单色织物。能够满足人们对不同色彩的需求。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103533302涉及一种表面疏水的感温变色面料的制备方法,可以形成一种功能面料,该面料由普通聚酯面料后整理而得到。预先制备得到由疏水热塑性聚合物与感温变色纳米粉体复合的超细微粒,将超微粒子负载在面料表面后,在面料表面形成类似于荷叶结构的微观结构,具备优异的疏水性。同时超微粒子内含有感温变色纳米粉体,可以根据人体表温度的变化实现颜色的改变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100679444涉及一种面料,提供一种透气柔软的感温变色面料,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原料:蚕丝纤维50~60份、莱竹纤维20~30份、双酚A3~5份、结晶紫内酯3~8份、减敏剂5~10份、增牢剂5~10份、分散剂20~25份、润湿剂10~15份、固色剂20~30份、抗氧化剂5~10份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107784875涉及一种可逆热致变色面料,涉及功能面料技术领域,所述可逆热致变色面料,由基层面料和功能涂层组成,其中功能涂层由以下重量份的物质组成:高分子聚合物乳液50~60份、结晶紫内酯微胶囊30~40份、变色添加剂10~15份、氟碳表面活性剂5~8份、交联剂3~8份、渗透剂3~5份、二氧化硅3~8份,该可逆热致变色面料在不同温度下能显示不同的颜色,不仅美观时尚,而且用作传感器,能帮助人们及时感知环境的变化,且它制备方法简单,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107703134涉及一种pH敏感变色面料,涉及功能面料技术领域,所述pH敏感变色面料,由基层布料和印花浆料组成,其中印花浆料由以下重量份的物质组成:印花原糊60~80份、粘合剂15~20份、pH敏感变色剂3~8份、表面活性剂1~3份,本技术首次采用天然的植物中的色素作为面料中的pH指示剂,它对皮肤的亲和力高,安全无毒,使用放心,制得的服装面料能根据所处环境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色泽,不仅美观时尚,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情趣,另外还可以用作传感器、警示等用途;且原料价格便宜,来源广泛,且本技术的变色面料制备工艺简单,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104731640涉及一种变色面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选材备料、制备功能纱线条、染经丝并还原清洗、染纬丝并还原清洗、浆纱、织布、退浆水洗、烧毛、烘培和成品定型步骤,完成变色面料的加工。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通过添加了可变色感光纤维,能够实现随着光线强度的变化而改变衣服的颜色,从而满足年轻人对于时尚衣服的新鲜感,间接性减低了生产成本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101944664涉及一种感光变色面料及其制备工艺,该制备工艺将感光变色粉用凹凸烫印工艺烫印在双向拉升聚丙烯膜上,再通过热转印工艺将含有感光变色粉的花型部分转印到基布上形成感光变色面料,该面料在光照条件下可吸收紫外线而产生变色,达到变色防晒效果,又可形成不同变色花纹,不仅满足了人们对个性化的追求,同时又能对人们起到一定的防护和提示作用,且牢度好,手感柔软穿着舒适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103818567涉及一种智能温致变色面料加工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前处理步骤:将面料进行漂白,烘干,整理;印花步骤:于150℃条件下采用涂料印花工艺,将印花浆料涂到经过前处理后的面料上,所述印花浆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温感变色涂料5wt%、粘合剂20wt%、增稠剂5wt%和水70wt%;后处理步骤:将印花处理后的面料在200℃~210℃高温蒸化、水洗、烘干及定型处理。通过本技术所加工所得到的面料可在27℃~30℃的温度条件下由预先印染所形成的颜色变成白色,具有温感变色的独特效果,尤其适合在夏季气温较高的环境中穿着;同时,面料手感良好,并具有抗静电及防螨虫的效果。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104619398涉及一种医用变色面料。它包括面料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本体(1)的表面涂有一层变色涂层(2),所述变色涂层(2)为热敏化合物;所述面料本体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热塑性聚氨酯薄膜构成的隔离层、聚丙烯纤维织物构成的防护层、聚四氟乙烯膜构成的保护层以及由天然纤维、合成纤维和再生纤维的纬编及经编织物构成的底层。本技术在不同温度下呈不同颜色,从而达到变色效果,满足一些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年轻人的需求。本技术具有防血液渗透、防水、抗菌及透湿等多项功能。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102605582涉及一种烫金感变色面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纺织面料领域。通过该方法制备的面料,生产工艺简单易控。该方法制造出来的面料通过紫外线的照射后,原先单色织物会显现出具有花型的颜色,在无紫外线照射的地方又可恢到原来的颜色.且其还具有检测紫外线的功能,随着紫外线强度的变化,颜色深浅随之变化,满足了人们对不同色彩的需求。此外,本烫金面料工艺中,采用国际先进的烫金设备生产,具有环保、低能耗。感光变色面料可应用于高档服装,其特有的功能变色效果具有广阔的市场价值。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106796096涉及一种保暖可变色面料,它包括面料本体(1),面料本体由经线(2)和纬线(3)交织成网格状结构,纬线采用记忆纤维涤纶,面料本体的正面依次覆有保暖层(4)、防水层(5)和植绒层(6)。所述面料本体的背面覆有基层,所述基层由织物制成,该织物由纤维线编织而成,在编织好的纤维线一面或双面覆着有一层可变色油墨层。本技术具有保暖、防水的作用。本技术由于覆着了一层可变色油墨,可使织物根据环境条件而改变颜色或者图案。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10465922X涉及一种双层的防辐射变色面料。它包括面料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本体(1)的表面涂有一层变色涂层(2),所述变色涂层(2)为热敏化合物;所述面料本体由不含不锈钢纤维的表层纬纱、不含不锈钢纤维的表层经纱、含不锈钢纤维的里层纬纱和含不锈钢纤维的里层经纱构成,不含不锈钢纤维的表层纬纱和不含不锈钢纤维的表层经纱织造为表层织物,含不锈钢纤维的里层纬纱和含不锈钢纤维的里层经纱织造为里层织物。本技术在不同温度下呈不同颜色,从而达到变色效果,满足一些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年轻人的需求。本技术防辐射功能好。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104638295涉及一种热致发光变色面料。它包括面料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本体(1)的表面涂有一层变色涂层(2),所述变色涂层(2)为热敏化合物;所述面料本体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而成,经线和纬线上附有热致发光晶体。本技术在不同温度下呈不同颜色,从而达到变色效果,满足一些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年轻人的需求。本技术所采用的面料的经线和纬线上附有热致发光晶体,使得面料形成网状发光结构。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10448102X涉及一种吸湿透气有弹性变色面料。它包括面料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本体(1)的表面涂有一层变色涂层(2),所述变色涂层(2)为热敏化合物;所述面料本体由外至外依次由天鹅绒、海绵和基布共三层复合而成。本技术在不同温度下呈不同颜色,从而达到变色效果,满足一些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年轻人的需求。本技术吸湿透气有弹性。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104481157涉及一种保暖变色面料。它包括面料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本体(1)的表面涂有一层变色涂层(2),所述变色涂层(2)为热敏化合物;所述面料本体包括中间层、超细绒保温棉层和面层及里层,所述中间层为位于所述保暖面料中间位置的复合无纺布层,该复合无纺布层自上而下依次包括有纺粘无纺布层、PE防水层及纺粘无纺布层;所述超细绒保温棉层包括超细绒保温棉上层及超细绒保温棉下层。本技术在不同温度下呈不同颜色,从而达到变色效果,满足一些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年轻人的需求。本技术保暖效果好。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10463900X涉及一种汉麻双层双面变色面料。它包括面料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本体(1)的表面涂有一层变色涂层(2),所述变色涂层(2)为热敏化合物;所述面料本体包括上、下汉棉麻纱层,上、下汉棉麻纱层之间设置连接上、下汉棉麻纱层的横向弹性线。本技术在不同温度下呈不同颜色,从而达到变色效果,满足一些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年轻人的需求。本技术结构合理,使用性能好;吸水性优异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104481161涉及一种调温导湿变色面料。它包括面料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本体(1)的表面涂有一层变色涂层(2),所述变色涂层(2)为热敏化合物;所述面料本体包括面层和里层,所述面层为空调纤维混纺纱层,里层为涤纶长丝珊瑚绒层,所述面层和里层通过连接线连接。本技术在不同温度下呈不同颜色,从而达到变色效果,满足一些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年轻人的需求。本技术调温导湿。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104630861涉及一种层状复合变色面料。它包括面料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本体(1)的表面涂有一层变色涂层(2),所述变色涂层(2)为热敏化合物;所述面料本体包括防浸润层,其具体结构是:在防渗透层的上下两面分别复合有防浸润层与起绒层,所述的防浸润层采用丝光面料,所述的防渗透层是由弹力胶膜构成。本技术在不同温度下呈不同颜色,从而达到变色效果,满足一些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年轻人的需求。本技术具有防水透气、弹性好、防划伤的特点。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104633130涉及一种面料,尤其是一种触感好的变色面料。它包括面料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本体(1)由竹纤维组成,所述面料本体(1)的表面涂有一层变色涂层(2),所述变色涂层(2)为热敏化合物。本技术一种触感好的变色面料,其本体由竹纤维组成,其表面涂有一层变色涂层,所述变色涂层为热敏化合物。竹纤维面料柔滑软暖,具有良好的触感,热敏化合物对温度敏感,在不同温度下呈不同颜色,从而达到变色效果,满足一些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年轻人的需求。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104629440涉及一种可调温纺织变色面料。它包括面料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本体(1)的表面涂有一层变色涂层(2),所述变色涂层(2)为热敏化合物;所述面料本体由普通纺织纤维和微胶管组成,是在普通纺织纤维中间均匀掺入微胶管,该微胶管以相变材料为芯材,以脲醛树脂为囊材。本技术在不同温度下呈不同颜色,从而达到变色效果,满足一些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年轻人的需求。本技术可调温。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10992859X涉及一种制备光敏变色面料,所述光敏变色面料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所述经纱为光敏变色纤维和聚酯纤维的混纺纱,以所述经纱的总质量为基准计,所述光敏变色纤维的质量百分含量为45~65wt%;所述纬纱为聚酯纤维和棉纤维的混纺纱,以所述纬纱的总质量为基准计,所述聚酯纤维的质量百分含量为45~65wt%;所述经纱和纬纱的规格为100~135dtex/40F。所述光敏变色面料会随着光照条件不同而发生颜色变化,使得面料色彩变得丰富,再加上织造时添加花型和色彩的设计,使得以往一套家纺产品自印染之后就一成不变的形式变得丰富起来,降低了消费者对产品的审美疲劳。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101822234涉及智能变色面料,由竹棉混纺面料浸轧智能变色染料制成,其中苎麻棉混纺面料中棉纤维与竹纤维的混纺比例为40:60;智能变色染料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混合而成:智能变色化合物1-3%、树脂2-6%、水91-97%;本技术的智能变色面料能够随着光线的强弱变化显现出不同的颜色,同时有良好的手感及抗菌性能,改变了家纺面料的保暖的单一作用,引起更多的消费者的兴趣。其成品尺寸变化率:经向-3.0%,纬向-3.0%;强力:符合相关纺织品标准;抗菌性能:整理好的面料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90%。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102418702涉及一种安全性高的防水可变色面料,它包括面料本体(1),面料本体的表面覆有聚氨酯膜(2),聚氨酯膜的表面覆有吸湿排汗纤维(3),吸湿排汗纤维表面开设有透气孔,吸湿排汗纤维(3)的表面覆有一层防水层(4),防水层(4)的表面覆有一层聚氨酯涂料层(5)。所述面料本体由织物制成,该织物由纤维线编织而成,在编织好的纤维线一面或双面覆着有一层可变色油墨层。本技术可以提高面料的光滑度,使面料不易沾污,而且具有防水,透气效果。本技术可变色。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102584524涉及一种热敏复合织物,所述的复合面料从内到外由舒适面料层(1)和热敏变色面料层(2)组成;所述的舒适面料层(1)由棉纤维、涤纶纤维和氨纶纤维混纺纱织成,所述的热敏变色面料层(2)由热敏变色复合纤维织成,所述的热敏变色复合纤维为皮芯型复合纤维,以热敏变色纤维为芯层,以锦纶纤维为皮层,芯层直径与复合纤维总直径比为(5-7):10。本技术的热敏复合织物,通过织物结构设计,使得外层面料层起到热敏变色的作用;舒适面料层提供接触舒适性。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101340594涉及一种彩色变色面料,采用两种特殊的纤维与变化斜纹组织想结合得到彩色变色效果,经线采用含感光变色材料的聚丙烯纤维,纬线采用含均匀气泡的聚丙烯纤维,组织结构采用急斜纹、缓斜纹、曲线斜纹和破斜纹相配合得到的复合组织结构,经线和纬线按照复合组织结构进行织造。本方法制备的彩色变色纤维能够随着光线角度和强度的不同变换颜色,颜色随机绚丽,面料手感柔软,轻薄保暖,耐久实用。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101989379涉及一种智能温感变色面料及其加工方法。该加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采用平网印花工艺,将浆料涂覆到染色布面上,烘干,焙烘,即可;其中,所述的浆料的原料配方包括下述组分:印花原糊:75%~78%,粘合剂:20%,温感变色涂料:2%~5%;百分比为质量百分比;浆料的粘度为7000~10000mPa·s;烘干的温度为100℃~120℃,焙烘的温度为170℃~180℃,焙烘的时间为60s~150s。本技术的加工方法制得的智能温感变色面料穿着舒适,经过数次水洗后其温感变色性能不变,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10113439X涉及一种感光变色面料的制作方法,属于纺织面料领域。该方法在制作面料的过程中,工艺简单且容易控制。该方法制造出来的感光变色面料在阳光照射下,原先单色织物会显现出另外的带花型的颜色,形成双色花纹效果。回到室内或无阳光照射的地方又回复单色织物。能够满足人们对不同色彩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变色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变色面料的生产方法包含以下制备步骤;
(1)改性剂的制备
以四对苯甲醛基乙烯和9,10-二氢-9-氧杂-10-膦菲-10-氧杂(DOPO)为原料,以硝酸锡为催化剂,采用高温熔融反应的方法,首先把催化剂、DOPO和四对苯甲醛基乙烯粉末进行高速混合,然后再加入到高温反应釜中,再在氮气保护下进行高温加热反应,然后通过收集产生水份含量,待出水达到理论99%后反应结束,然后再加入丙二醇和吡咯烷酮混合溶液在190~200℃下进行溶解未反应的DOPO和四对苯甲醛基乙烯,然后冷却结晶得到改性剂,通过过滤分离再在120℃真空干燥24小时,制备得到改性剂;
所述的DOPO与四对苯甲醛基乙烯的摩尔比为1:0.95~1:1.05;
所述的催化剂硝酸锡与DOPO的质量比为1:60~1:100;
所述的高温熔融反应的反应温度为280~290℃;
丙二醇和吡咯烷酮混合溶液与DOPO的质量比为1:0.1~1:0.25;
在丙二醇和吡咯烷酮混合溶液,丙二醇和吡咯烷酮的体积比为1:1。
所述的改性剂熔点为248~250℃,其磷含量为9.9wt%;
(2)功能聚酯切片的制备
以对苯甲二酸和乙二醇为原料,原料经酯交换反应、预缩聚反应得到预聚物,再在预聚物中加入步骤(1)制备得到的改性剂,进行缩聚反应和终缩聚反应制备得到功能聚酯切片;
所述的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的摩尔比为1:1.05~1:1.35;
所述的改性剂与对苯二甲酸的摩尔比为1:0.03~1:0.10;
所述的酯交换温度为245~255℃,酯交换压力为0.15~0.2MPa,酯交换时间为2.0~3.5小时;所述的预缩聚温度为255~265℃,预缩聚真空度为1~5kPa,预缩聚时间为45~60min;所述的缩聚温度为265~275℃,缩聚真空度为1~2kPa,缩聚时间为60~90min;所述的终缩聚温度为275~285℃,终缩聚真空度为100~200Pa,终缩聚时间为90~150min。
(3)变色功能母粒的制备
以步骤(2)制备得到的功能聚酯切片和高温变色粉体为原料,经熔融共混挤出造粒的方法,制备得到变色功能母粒;
所述的高温变色粉体在变色功能母粒的质量分数为0.5~2%;
所述的高温变色粉体的平均粒径为0.5~2.0微米;
所述的熔融造粒温度为270~275℃;
(4)变色功能纤维的制备
采用熔体直纺在线添加纺丝的工艺,聚酯熔体经熔体输送纺丝,变色功能母粒作为在线添加功能组份,采用泵前注入的加工到聚酯熔体中经静态混合器和动态混合器的混合分散,再经熔体分配板和纺丝喷丝板挤出得到初生丝,初生丝经环吹风冷却、集束上油,牵伸卷绕制备得到变色功能纤维。
所述的变色功能母粒在变色功能纤维中的含量为5~10%;
所述的熔体直纺熔体输送温度为280~285℃,熔体直纺的纺丝温度为285~295℃,环吹风风速为0.5m/min,环吹风温度为23~25℃,环吹风湿度为30~40RH%,牵伸倍数为3.0~3.5倍,纺丝速度为4500~4800m/min。
(5)变色面料的制备
以步骤(4)制备得到的变色功能纤维为原料,采用针织织造的方法,制备得到变色面料;
所述的变色面料的经纱的支数为150~200针/cm,且纬纱的支数为150~200针/cm;经纱和纬纱的原料均为变色功能纤维。
所述的织造速度为600~800m/min。
所述的变色面料的厚度为0.5~2.5mm。
所述的变色面料为平纹、斜纹中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
本申请利用采用针织织造的方面制备得到变色面料,通过制备得到的变色纤维为原料制备得到变色面料,纤维变色性能可通过变色粉体进行调整;同时利用具有耐高温和高度刚性结构的改性剂为原料,通过改性剂中优异的苯环刚性结构以及高含磷结构,提高纤维优异的阻燃性能;通过缩聚改性添加的方式,把耐高温的阻燃剂引入到聚酯基体中,同时改性剂具有熔融温度,能够在聚酯基体中均匀分散,避免了常规的无机阻燃剂难以在聚酯材料中分散的问题,导致纤维强度低,并且耐改性剂其优异的有机苯环结构与聚酯基体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并且刚性结构赋予了其本身材料在牵伸过程中的高度取向,从而提高纤维的强度;同时利用具有熔融的耐高温的改性剂,通过改性剂中的高刚度的苯环结果对变色粉体的分散性,从而提高无机粉体在聚酯基体的分散性。
附图说明
图1本申请改性剂的反应方程式示意图;
图2为本请改性剂的氢核磁共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提供本发明一种变色面料及其生产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变色面料的生产方法包含以下制备步骤;
(1)改性剂的制备
以四对苯甲醛基乙烯和9,10-二氢-9-氧杂-10-膦菲-10-氧杂(DOPO)为原料,以硝酸锡为催化剂,采用高温熔融反应的方法,首先把催化剂、DOPO和四对苯甲醛基乙烯粉末进行高速混合,然后再加入到高温反应釜中,再在氮气保护下进行高温加热反应,然后通过收集产生水份含量,待出水达到理论99%后反应结束,然后再加入丙二醇和吡咯烷酮混合溶液在190~200℃下进行溶解未反应的DOPO和四对苯甲醛基乙烯,然后冷却结晶得到改性剂,通过过滤分离再在120℃真空干燥24小时,制备得到改性剂;图2为本申请改性剂的氢核磁共振图谱,其中图谱中在6.7~7.5ppm之间对应的为分子结构中苯环的特征吸收峰(a),且由于苯环结构中苯环以及联苯结构的氢发生的多重分裂结构,同时在图谱中~2.6ppm检测到了亚甲基的特征吸收峰(b),并且图谱中只有两组特征吸收峰,且并未检测到醛基团的特征吸收峰(~9.9ppm)和P-H的特征吸收峰(~3.6ppm),因此说明了DOPO与1,2,3,4-对苯甲醛基乙烯发生了反应,生成了所涉及的化合物;同时通过红外谱图发现在图谱中发现杂3090cm-1下存在双键特征吸收峰,且在1300~1400cm-1附近发现了苯环特有的三组分裂峰,以及在960~1100cm cm-1对应的P-O和P=O的特征吸收峰,因此说明了结构中存在双键结构,且生成的化合物为所涉及的结构。
所述的DOPO与四对苯甲醛基乙烯的摩尔比为1:0.95;
所述的催化剂硝酸锡与DOPO的质量比为1:60;
所述的高温熔融反应的反应温度为280~290℃;
丙二醇和吡咯烷酮混合溶液与DOPO的质量比为1:0.1;
在丙二醇和吡咯烷酮混合溶液,丙二醇和吡咯烷酮的体积比为1:1。
所述的改性剂熔点为248~250℃,其磷含量为9.9wt%;
(2)功能聚酯切片的制备
以对苯甲二酸和乙二醇为原料,原料经酯交换反应、预缩聚反应得到预聚物,再在预聚物中加入步骤(1)制备得到的改性剂,进行缩聚反应和终缩聚反应制备得到功能聚酯切片;
所述的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的摩尔比为1:1.05;
所述的改性剂与对苯二甲酸的摩尔比为1:0.03;
所述的酯交换温度为245~255℃,酯交换压力为0.15~0.2MPa,酯交换时间为2.0~3.5小时;所述的预缩聚温度为255~265℃,预缩聚真空度为1~5kPa,预缩聚时间为45~60min;所述的缩聚温度为265~275℃,缩聚真空度为1~2kPa,缩聚时间为60~90min;所述的终缩聚温度为275~285℃,终缩聚真空度为100~200Pa,终缩聚时间为90~150min。
(3)变色功能母粒的制备
以步骤(2)制备得到的功能聚酯切片和高温变色粉体为原料,经熔融共混挤出造粒的方法,制备得到变色功能母粒;
所述的高温变色粉体在变色功能母粒的质量分数为0.5%;
所述的高温变色粉体的平均粒径为0.5~2.0微米;
所述的熔融造粒温度为270~275℃;
(4)变色功能纤维的制备
采用熔体直纺在线添加纺丝的工艺,聚酯熔体经熔体输送纺丝,变色功能母粒作为在线添加功能组份,采用泵前注入的加工到聚酯熔体中经静态混合器和动态混合器的混合分散,再经熔体分配板和纺丝喷丝板挤出得到初生丝,初生丝经环吹风冷却、集束上油,牵伸卷绕制备得到变色功能纤维。
所述的变色功能母粒在变色功能纤维中的含量为5%;
所述的熔体直纺熔体输送温度为280~285℃,熔体直纺的纺丝温度为285~295℃,环吹风风速为0.5m/min,环吹风温度为23~25℃,环吹风湿度为30~40RH%,牵伸倍数为3.0~3.5倍,纺丝速度为4500~4800m/min。
(5)变色面料的制备
以步骤(4)制备得到的变色功能纤维为原料,采用针织织造的方法,制备得到变色面料;
所述的变色面料的经纱的支数为150针/cm,且纬纱的支数为150针/cm;经纱和纬纱的原料均为变色功能纤维。
所述的织造速度为600m/min。
所述的变色面料的厚度为0.5mm。
所述的变色面料为平纹。
所述的变色面料的LOI为31%,变色面料在600℃高温煅烧15min后残留碳含量>10%,所述的变色面料UL-94为V-0级。
实施例2
一种变色面料的生产方法包含以下制备步骤;
(1)改性剂的制备
以四对苯甲醛基乙烯和9,10-二氢-9-氧杂-10-膦菲-10-氧杂(DOPO)为原料,以硝酸锡为催化剂,采用高温熔融反应的方法,首先把催化剂、DOPO和四对苯甲醛基乙烯粉末进行高速混合,然后再加入到高温反应釜中,再在氮气保护下进行高温加热反应,然后通过收集产生水份含量,待出水达到理论99%后反应结束,然后再加入丙二醇和吡咯烷酮混合溶液在190~200℃下进行溶解未反应的DOPO和四对苯甲醛基乙烯,然后冷却结晶得到改性剂,通过过滤分离再在120℃真空干燥24小时,制备得到改性剂;
所述的DOPO与四对苯甲醛基乙烯的摩尔比为1:1.05;
所述的催化剂硝酸锡与DOPO的质量比为1:100;
所述的高温熔融反应的反应温度为280~290℃;
丙二醇和吡咯烷酮混合溶液与DOPO的质量比为1:0.25;
在丙二醇和吡咯烷酮混合溶液,丙二醇和吡咯烷酮的体积比为1:1。
所述的改性剂熔点为248~250℃,其磷含量为9.9wt%;
(2)功能聚酯切片的制备
以对苯甲二酸和乙二醇为原料,原料经酯交换反应、预缩聚反应得到预聚物,再在预聚物中加入步骤(1)制备得到的改性剂,进行缩聚反应和终缩聚反应制备得到功能聚酯切片;
所述的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的摩尔比为1:1.35;
所述的改性剂与对苯二甲酸的摩尔比为1:0.10;
所述的酯交换温度为245~255℃,酯交换压力为0.15~0.2MPa,酯交换时间为2.0~3.5小时;所述的预缩聚温度为255~265℃,预缩聚真空度为1~5kPa,预缩聚时间为45~60min;所述的缩聚温度为265~275℃,缩聚真空度为1~2kPa,缩聚时间为60~90min;所述的终缩聚温度为275~285℃,终缩聚真空度为100~200Pa,终缩聚时间为90~150min。
(3)变色功能母粒的制备
以步骤(2)制备得到的功能聚酯切片和高温变色粉体为原料,经熔融共混挤出造粒的方法,制备得到变色功能母粒;
所述的高温变色粉体在变色功能母粒的质量分数为2%;
所述的高温变色粉体的平均粒径为0.5~2.0微米;
所述的熔融造粒温度为270~275℃;
(4)变色功能纤维的制备
采用熔体直纺在线添加纺丝的工艺,聚酯熔体经熔体输送纺丝,变色功能母粒作为在线添加功能组份,采用泵前注入的加工到聚酯熔体中经静态混合器和动态混合器的混合分散,再经熔体分配板和纺丝喷丝板挤出得到初生丝,初生丝经环吹风冷却、集束上油,牵伸卷绕制备得到变色功能纤维。
所述的变色功能母粒在变色功能纤维中的含量为10%;
所述的熔体直纺熔体输送温度为280~285℃,熔体直纺的纺丝温度为285~295℃,环吹风风速为0.5m/min,环吹风温度为23~25℃,环吹风湿度为30~40RH%,牵伸倍数为3.0~3.5倍,纺丝速度为4500~4800m/min。
(5)变色面料的制备
以步骤(4)制备得到的变色功能纤维为原料,采用针织织造的方法,制备得到变色面料;
所述的变色面料的经纱的支数为200针/cm,且纬纱的支数为200针/cm;经纱和纬纱的原料均为变色功能纤维。
所述的织造速度为800m/min。
所述的变色面料的厚度为2.5mm。
所述的变色面料为斜纹。
所述的变色面料的LOI为33%,变色面料在600℃高温煅烧15min后残留碳含量>10%,所述的变色面料UL-94为V-0级。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变色面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制备步骤;
(1)改性剂的制备
以四对苯甲醛基乙烯和9,10-二氢-9-氧杂-10-膦菲-10-氧杂DOPO为原料,以硝酸锡为催化剂,采用高温熔融反应的方法,首先把催化剂、DOPO和四对苯甲醛基乙烯粉末进行高速混合,然后再加入到高温反应釜中,再在氮气保护下进行高温加热反应,然后通过收集产生水份含量,待出水达到理论99%后反应结束,然后再加入丙二醇和吡咯烷酮混合溶液在190~200℃下进行溶解未反应的DOPO和四对苯甲醛基乙烯,然后冷却结晶得到改性剂,通过过滤分离再在120℃真空干燥24小时,制备得到改性剂;
(2)功能聚酯切片的制备
以对苯甲二酸和乙二醇为原料,原料经酯交换反应、预缩聚反应得到预聚物,再在预聚物中加入步骤(1)制备得到的改性剂,进行缩聚反应和终缩聚反应制备得到功能聚酯切片;
(3)变色功能母粒的制备
以步骤(2)制备得到的功能聚酯切片和高温变色粉体为原料,经熔融共混挤出造粒的方法,制备得到变色功能母粒;
(4)变色功能纤维的制备
采用熔体直纺在线添加纺丝的工艺,聚酯熔体经熔体输送纺丝,变色功能母粒作为在线添加功能组份,采用泵前注入的加工到聚酯熔体中经静态混合器和动态混合器的混合分散,再经熔体分配板和纺丝喷丝板挤出得到初生丝,初生丝经环吹风冷却、集束上油,牵伸卷绕制备得到变色功能纤维;
(5)变色面料的制备
以步骤(4)制备得到的变色功能纤维为原料,采用针织织造的方法,制备得到变色面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色面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的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的摩尔比为1:1.05~1:1.3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色面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的改性剂与对苯二甲酸的摩尔比为1:0.03~1:0.1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色面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的高温变色粉体在变色功能母粒的质量分数为0.5~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色面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的高温变色粉体的平均粒径为0.5~2.0微米。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色面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的熔融造粒温度为270~275℃。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色面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所述的变色功能母粒在变色功能纤维中的含量为5~1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色面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所述的变色面料的经纱的支数为150~200针/cm,且纬纱的支数为150~200针/cm;经纱和纬纱的原料均为变色功能纤维。
CN201910691650.8A 2019-07-30 2019-07-30 一种变色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Active CN1104385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91650.8A CN110438578B (zh) 2019-07-30 2019-07-30 一种变色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91650.8A CN110438578B (zh) 2019-07-30 2019-07-30 一种变色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38578A true CN110438578A (zh) 2019-11-12
CN110438578B CN110438578B (zh) 2021-08-20

Family

ID=68432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91650.8A Active CN110438578B (zh) 2019-07-30 2019-07-30 一种变色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38578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58166A (zh) * 2019-12-26 2020-04-24 昆山五洲加晟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热湿控温的针织校服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60742A (zh) * 2020-12-30 2021-05-07 广州市中诚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复合抗病毒多功能可降解聚乳酸纤维及制备方法
CN113403720A (zh) * 2021-06-25 2021-09-17 广东合心色纺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变色纱线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81791A (en) * 1985-01-30 1987-07-21 Pilot Ink Co., Ltd. Thermochromic textile material
CN101993456A (zh) * 2010-10-14 2011-03-30 北京工商大学 一种磷杂菲磷腈无卤阻燃剂的制备方法
CN104262399A (zh) * 2014-08-26 2015-01-07 北京工商大学 基于磷杂菲和磷腈基团的双基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5802140A (zh) * 2016-03-14 2016-07-27 浙江金彩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聚酯纤维的感温变色色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50892A (zh) * 2016-08-24 2017-01-25 福建省百凯经编实业有限公司 阻燃经编花边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9487357A (zh) * 2018-10-19 2019-03-19 如皋福大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窗帘用光变色面料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81791A (en) * 1985-01-30 1987-07-21 Pilot Ink Co., Ltd. Thermochromic textile material
CN101993456A (zh) * 2010-10-14 2011-03-30 北京工商大学 一种磷杂菲磷腈无卤阻燃剂的制备方法
CN104262399A (zh) * 2014-08-26 2015-01-07 北京工商大学 基于磷杂菲和磷腈基团的双基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5802140A (zh) * 2016-03-14 2016-07-27 浙江金彩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聚酯纤维的感温变色色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50892A (zh) * 2016-08-24 2017-01-25 福建省百凯经编实业有限公司 阻燃经编花边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9487357A (zh) * 2018-10-19 2019-03-19 如皋福大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窗帘用光变色面料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58166A (zh) * 2019-12-26 2020-04-24 昆山五洲加晟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热湿控温的针织校服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60742A (zh) * 2020-12-30 2021-05-07 广州市中诚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复合抗病毒多功能可降解聚乳酸纤维及制备方法
CN113403720A (zh) * 2021-06-25 2021-09-17 广东合心色纺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变色纱线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38578B (zh) 2021-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38578A (zh) 一种变色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4032591A (zh) 一种负离子远红外功能性绒布面料及其加工方法
CN102597344A (zh) 纤维和纤维结构体
CN102383235A (zh) 生态抑菌透气柔滑梭织面料
CN102772081A (zh) 一种凉爽纤维/汉麻复合凉席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26149A (zh) 一种可变色的面料
KR20100040434A (ko) 경량성 및 보온성이 우수한 쾌적한 기능성 데님 원단의 제조방법
TW201234987A (en) Dress having the capbility of UV obsoption and the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CN103361865B (zh) 一种全涤吸湿速干高机能运动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95255B (zh) 一种ptt纤维织物的转移印花方法
CN104372507A (zh) 一种单面针织物及其用途
CN102416735B (zh) 分层涂覆型抗紫外线复合面料
CN102704143A (zh) 纳米ZrO2复合功能面料及制造与应用
CN106367883A (zh) 经编蕾丝面料的生产方法
CN107475880B (zh) 一种保温吸水速干面料
WO2014196566A1 (ja) ポリアミド織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ダウン製品
CN107761233A (zh) 一种涤纶纤维和锦纶纤维交织的面料及其织法
CN207537646U (zh) 一种具有仿丝绸手感的持久冰感t恤
CN102704142B (zh) 锆纳米复合功能天丝面料及其织造、染整工艺与应用
CN106350892B (zh) 阻燃经编花边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5019259A (zh) 一种智能变色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家纺产品中的应用
JP6007156B2 (ja) 温度調節機能を有する織編物及び該織編物を用いた衣服
CN105780284A (zh) 一种吸湿发热经编面料及其加工方法
JP2007298199A (ja) 多色柄迷彩布帛および多色柄迷彩衣服
CN107475811B (zh) 一种多功能涤纶纤维、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