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38365A - 蒙医针灸针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蒙医针灸针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38365A
CN110438365A CN201910821720.7A CN201910821720A CN110438365A CN 110438365 A CN110438365 A CN 110438365A CN 201910821720 A CN201910821720 A CN 201910821720A CN 110438365 A CN110438365 A CN 1104383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upuncture needle
mongolian medicine
medicine acupuncture
needle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2172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38365B (zh
Inventor
特木其乐
王俊
杨鹤
新巴雅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ernational Mongolian Medical Hospital Of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mongolian 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International Mongolian Medical Hospital Of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mongolian 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rnational Mongolian Medical Hospital Of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mongolian 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International Mongolian Medical Hospital Of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mongolian 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Priority to CN20191082172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383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383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383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383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383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9/00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specific reflex points of the body for physical therapy, e.g. acupuncture
    • A61H39/08Devices for applying needles to such points, i.e. for acupuncture ; Acupuncture needles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H39/086Acupuncture need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9/00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 C21D9/0075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for rods of limited length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5/00Alloys based on noble metals
    • C22C5/06Alloys based on silver
    • C22C5/08Alloys based on silver with copper as the next major constitu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F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AND NON-FERROUS ALLOYS
    • C22F1/00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by heat treatment or by hot or cold working
    • C22F1/14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by heat treatment or by hot or cold working of noble metals or alloys based there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tallur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蒙医针灸针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针灸技术领域。一种蒙医针灸针,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Ag 70%‑98%,Cu 1%‑29%。以一定的配比熔炼Ag、Cu,采用退火热处理、去皮加工、冷拉加工、精密加工以及后处理,严格控制各处理过程中的工艺参数,使得制备得到的蒙医针灸针具有较好的强度和硬度,满足蒙医针灸治疗中对高强度针灸针的需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有利于蒙医针灸银针的大规模的推广和应用。

Description

蒙医针灸针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针灸技术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蒙医针灸针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蒙医针灸用银针一般为市场上售卖的925银针以及蒙医自制银针,产品品质参差不齐,限制了蒙医针灸用银针的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包括提供一种蒙医针灸针及其制备方法,提高针的强度及硬度,改善蒙医针灸针质量品质不高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蒙医针灸针,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Ag70%-98%,Cu 1%-29%。
本申请实施例以一定的配比熔炼Ag、Cu,制备得到的蒙医针灸针具有较好的强度和硬度,满足蒙医针灸治疗中对高强度针灸针的需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有利于蒙医针灸银针的大规模的推广和应用。
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按质量百分比计,蒙医针灸针还包括Mn 0.1%-2%。
锰可以进一步提高制得的针灸针的硬度和强度,同时不会影响针灸针对人体的亲和力。
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按质量百分比计,蒙医针灸针还包括Ti 0.1%-6%。
钛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毒副作用,在人体内不会引起任何反应,可以抵抗分泌物的腐蚀,钛可以提高蒙医针灸针的生物相容性,提高蒙医针灸针的品质。
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按质量百分比计,蒙医针灸针包括Ag 80%-90%,Cu15%-20%,Mn 0.1%-1%,Ti 0.1%-1%。
该配比可以得到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较好的蒙医针灸针。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蒙医针灸针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由原料熔炼制得的铸件依次进行第一退火热处理、去皮加工、冷拉加工、精密加工以及后处理。按质量百分比计,原料包含Ag 70%-98%,Cu 1%-29%。
多次加工处理,使得蒙医针灸针具有较好的强度和硬度。采用本申请提供的制备方法的加工工艺,可以保证蒙医针灸针具有较好强度、硬度和尺寸精密度,避免蒙医针灸针在使用过程中或保存过程中发生形变,影响使用。该制备方法可工业化生产,有利于蒙医针灸针的大规模推广和应用。
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原料还包含质量百分含量为0.1%-1%的Mn。
锰可以进一步提高制得的针灸针的硬度和强度,同时不会影响针灸针对人体的亲和力。
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原料还包含质量百分含量为0.1%-6%的Ti。
添加钛元素使得蒙医针灸针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对人体没有负面影响。
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第一退火热处理的步骤包括:将铸件以3-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500℃-800℃,保温30min-180min后降温至15℃-30℃。
铸件在该升温速率升温,铸件中合金晶粒大小分布均匀。经过第一次退火热处理,去除铸件的应力,提高针灸针尺寸精度,有助于铸件进行后续的加工以提高针灸针的力学性能。
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冷拉加工的道次量为10-20次,道次变形量为5%-25%,累计变形量为50%-100%。
冷拉加工会使得棒材产生应力,会增加拉拔的棒材的硬度,棒材容易发生断裂。该冷拉加工工艺不会使棒材断裂,该变形量不会影响棒材的性能。
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在冷拉加工的过程中,每3-5道次进行一次第二退火热处理,第二退火热处理的退火温度为300℃-600℃,升温速率为3-10℃/min,保温时间为30min-180min。
冷拉拔加工会增加棒材的应力,如不除去该应力,蒙医针灸针在使用期间会发生形变。冷拉加工过程进行第二退火热处理可以去除应力,保证针灸针的尺寸精度,避免针灸针在后期产生弯曲变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蒙医针灸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冷拉加工前坯料和冷拉加工后丝材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合金材料的能谱面扫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蒙医针灸针的XRD测试图。
附图标记:1-针尖;2-针体;3-针根;4-针柄;5-针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蒙医针灸针及其制备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蒙医针灸针,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Ag 70%-98%,Cu1%-29%。
蒙医针灸常用的医用针是以高热导率的银材料为主要材料,并以银针为热传导介质对穴位进行针刺和热刺激双重治疗手段,银以其传热速率快,传热效率高而成为蒙医温针疗法的首选材料。其次,银离子具有很强的杀菌和加速创伤愈合的作用。在医学上,相比于其他贵金属,对人体健康具有更好的功效。同时,银针也是针灸器具里面对人体最具有亲和力的一种金属,具有更高的使用价值与安全价值。
铜银合金的硬度比银高,导电、导热性能较好。由于针灸针主要银为主,铜含量不能过多,使得针灸对人体较为友好。
按质量百分比计,蒙医针灸针还包括Mn 0.1%-2%。在铜、银中加入少量锰可以进一步提高制得的针灸针的硬度和强度,同时不会影响针灸针对人体的亲和力。
按质量百分比计,蒙医针灸针还包括Ti 0.1%-6%。钛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毒副作用,在人体内不会引起任何反应,可以抵抗分泌物的腐蚀,加入适量的钛可以提高蒙医针灸针的生物相容性,提高蒙医针灸针的品质。
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按质量百分比计,蒙医针灸针包括Ag 80%-90%,Cu15%-20%,Mn 0.1%-1%,Ti 0.1%-1%。其中,Ag可以为82%、85%,Cu可以为18%、16%、19%,Mn可以为0.5%,Ti可以为0.5%。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蒙医针灸针的制备方法,包括:
选取原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原料包含Ag 70%-98%,Cu 1%-29%,Mn 0.1%-2%,Ti 0.1%-6%。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原料为金属银、金属铜、金属锰和金属钛,原料也可以为银、铜、锰和钛的合金,还可以为铜银合金、锰金属与钛金属。向铜银合金中加入锰和钛,对铸锭具有细化作用,可以提高针灸针的力学性能。
S1合金铸件制备。
采用真空感应熔炼设备在1000-1300℃的条件下熔炼原料,待原料熔化完全后浇注得到铸件。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铸件为不同直径以及不同长度尺寸的铸棒。
S2第一退火热处理。
对铸件进行均匀化退火热处理,以3-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500℃-800℃,保温30min-180min后降温至15℃-30℃。经过发明人的实验研究,铸件在该升温速率升温,铸件中合金晶粒大小分布均匀。经过第一次退火热处理,去除铸件的应力,提高针灸针尺寸精度,有助于铸件进行后续的加工以提高针灸针的力学性能。
S3去皮加工。
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采用机床将铸件表面铸皮加工剥离,得到直径为的坯料。
S4冷拉加工。
在室温条件下,对坯料进行冷拉拔加工。冷拉加工的道次量为10-20次,道次变形量为5%-25%,累计变形量为50%-100%。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室温条件为15-25℃。冷拉加工会使得棒材产生应力,会增加拉拔的棒材的硬度,拉拔的变形量会影响棒材的微观结构,若变形量较大,则易影响棒材的性能,棒材容易发生断裂,因此控制好拉拔的变形量较为重要。
S5第二退火热处理。
冷拉拔加工会增加棒材的应力,如不除去该应力,蒙医针灸针在使用期间会发生形变,导致医用人员在针灸时作用位置不准确,小则起不到效果,大则危害患者的安全。为了保证针灸针的尺寸精度,避免针灸针在后期产生弯曲变形,坯料每3-5道次进行一次第二退火热处理,第二退火热处理的退火温度为300℃-600℃,升温速率为3-10℃/min,保温时间为30min-180min。通过第二退火热处理,可以去除棒材的应力,保证蒙医针灸针的使用准确性。在退火过程中,为了防止棒材的氧化,采用材料,如碳纸、铝箔将棒材包裹。
S6精密加工。
利用拉拔机、不同孔隙模具和润滑油对棒材进行丝材拉制,丝材加工范围为拉丝速度为20-60m/min,得到不同直径丝材。
S7后处理。
丝材校直加工:根据丝材的组成以及弯曲度对自动校直机进行工艺参数的设置,将不同直径的丝材校直。
丝材切断加工:根据不同情况下使用不同尺寸的银针,将已校直的不同直径的丝材进行不同长度的切断加工,丝材长度范围为10-200mm。
丝材针尖磨削加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手工磨削或者磨尖机磨削两种方式对针尖进行粗磨,对粗磨后的针尖进一步进行抛光细磨。
丝材针柄制作:针柄制作有两种方式,分别为套管针柄以及银合金细丝缠绕针柄两种,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手工制作针柄或者机械制作针柄。
本申请提供的制备方法通过多次加工处理,使得蒙医针灸针具有较好的强度和硬度,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对人体没有负面影响。采用本申请提供的制备方法的加工工艺,可以保证蒙医针灸针具有较好的尺寸精密度,避免蒙医针灸针在使用过程中或保存过程中发生形变,影响使用。该制备方法可工业化生产,有利于蒙医针灸针的大规模推广和应用。
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蒙医针灸针的结构如图1所示,针灸针依次包括针尖1、针体2、针根3、针柄4和针尾5。其中,L1为针体的长度;L2为针柄的长度;Φd为针体的直径。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蒙医针灸针的制备方法,其具体包括下列工艺步骤:
(1)将Ag、Cu按质量百分比为80:20配制,采用真空感应熔炼法,熔炼温度为1180℃,浇注为的铸棒;
(2)将铸棒升温到710℃,升温速率为5℃/min,在此温度下保温60min后,随炉降至室温;
(3)通过机床将铸棒表面铸皮加工剥离,得到直径为坯料;
(4)在室温条件下,进行棒材的冷拉拔加工,道次量为20次,道次变形量为15%;
(5)冷拉拔加工道次间可进行退火处理,退火温度为450℃,升温速率为5℃/min,保温时间为60min,随炉降温;
(6)利用拉拔机、不同孔隙模具和润滑油进行丝材拉制,拉丝速度为40m/min,分别得到直径丝材;
(7)根据丝材的组成以及弯曲度对自动校直机进行工艺参数的设置,将不同直径的丝材校直;将不同直径校直的丝材进行不同长度的切断加工,丝材长度范围为10-200mm;采取手工磨削或者磨尖机磨削两种方式对针尖进行粗磨,对粗磨后的针尖进一步进行抛光细磨;采取手工制作针柄或者机械制作针柄。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蒙医针灸针的制备方法,其具体包括下列工艺步骤:
(1)将Ag、Cu按质量百分比为85:15配制,采用真空感应熔炼法,熔炼温度为1100℃,浇注为的铸棒;
(2)将铸棒升温到600℃,升温速率为10℃/min,在此温度下保温30min后,随炉降至室温;
(3)通过机床将铸棒表面铸皮加工剥离,得到直径为坯料;
(4)在室温条件下,进行棒材的冷拉拔加工,道次量为10次,道次变形量为25%;
(5)冷拉拔加工道次间进行退火处理,退火温度为300℃,升温速率为3℃/min,保温时间为30min,随炉降温;
(6)利用拉拔机、不同孔隙模具和润滑油进行丝材拉制,拉丝速度为20m/min,分别得到直径丝材;
(7)根据丝材的组成以及弯曲度对自动校直机进行工艺参数的设置,将不同直径的丝材校直;将不同直径校直的丝材进行不同长度的切断加工,丝材长度范围为10-200mm;采取手工磨削或者磨尖机磨削两种方式对针尖进行粗磨,对粗磨后的针尖进一步进行抛光细磨;采取手工制作针柄或者机械制作针柄。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蒙医针灸针的制备方法,其具体包括下列工艺步骤:
(1)将Ag、Cu、Mn按质量百分比为84.9:15:0.1的比例配制,采用真空感应熔炼设备,熔炼温度为1200℃,浇注为的铸棒;
(2)将铸棒升温到800℃,升温速率为8℃/min,在此温度下保温100min后,随炉降至室温;
(3)通过机床将铸棒表面铸皮加工剥离,得到直径为坯料;
(4)在室温条件下,进行棒材的冷拉拔加工,道次量为10次,道次变形量为20%;
(5)冷拉拔加工道次间可进行退火处理,退火温度为500℃,升温速率为10℃/min,保温时间为100min,随炉降温;
(6)利用拉拔机、不同孔隙模具和润滑油进行丝材拉制,拉丝速度为50m/min,分别得到直径丝材;
(7)根据丝材的组成以及弯曲度对自动校直机进行工艺参数的设置,将不同直径的丝材校直;将不同直径校直的丝材进行不同长度的切断加工,丝材长度范围为10-200mm;采取手工磨削或者磨尖机磨削两种方式对针尖进行粗磨,对粗磨后的针尖进一步进行抛光细磨;采取手工制作针柄或者机械制作针柄。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蒙医针灸针的制备方法,其具体包括下列工艺步骤:
(1)将Ag、Cu、Mn按质量百分比为84.5:15:0.5的比例配制的比例配制,采用真空感应熔炼设备,熔炼温度为1050℃,浇注为的铸棒;
(2)将铸棒升温到550℃,升温速率为4℃/min,在此温度下保温140min后,随炉降至室温;
(3)通过机床将铸棒表面铸皮加工剥离,得到直径为坯料;
(4)在室温条件下,进行棒材的冷拉拔加工,道次量为10次,道次变形量为15%;
(5)冷拉拔加工道次间可进行退火处理,退火温度为400℃,升温速率为5℃/min,保温时间为60min,随炉降温;
(6)利用拉拔机、不同孔隙模具和润滑油进行丝材拉制,拉丝速度为30m/min,分别得到直径丝材;
(7)根据丝材的组成以及弯曲度对自动校直机进行工艺参数的设置,将不同直径的丝材校直;将不同直径校直的丝材进行不同长度的切断加工,丝材长度范围为10-200mm;采取手工磨削或者磨尖机磨削两种方式对针尖进行粗磨,对粗磨后的针尖进一步进行抛光细磨;采取手工制作针柄或者机械制作针柄。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蒙医针灸针的制备方法,其具体包括下列工艺步骤:
(1)将Ag、Cu、Mn按质量百分比为84:15:1的比例配制的比例配制,采用真空感应熔炼设备,熔炼温度为1280℃,浇注为的铸棒;
(2)将铸棒升温到750℃,升温速率为9℃/min,在此温度下保温80min后,随炉降至室温;
(3)通过机床将铸棒表面铸皮加工剥离,得到直径为坯料;
(4)在室温条件下,进行棒材的冷拉拔加工,道次量为15次,道次变形量为10%;
(5)冷拉拔加工道次间可进行退火处理,退火温度为600℃,升温速率为8℃/min,保温时间为90min,随炉降温;
(6)利用拉拔机、不同孔隙模具和润滑油进行丝材拉制,拉丝速度为60m/min,分别得到直径丝材;
(7)根据丝材的组成以及弯曲度对自动校直机进行工艺参数的设置,将不同直径的丝材校直;将不同直径校直的丝材进行不同长度的切断加工,丝材长度范围为10-200mm;采取手工磨削或者磨尖机磨削两种方式对针尖进行粗磨,对粗磨后的针尖进一步进行抛光细磨;采取手工制作针柄或者机械制作针柄。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蒙医针灸针的制备方法,其具体包括下列工艺步骤:
(1)将Ag、Cu、Mn、Ti按质量百分比为84.4:15:0.5:0.1的比例配制,采用真空感应熔炼设备,熔炼温度为1300℃,浇注为的铸棒;
(2)将铸棒升温到700℃,升温速率为7℃/min,在此温度下保温150min后,随炉降至室温;
(3)通过机床将铸棒表面铸皮加工剥离,得到直径为坯料;
(4)在室温条件下,进行棒材的冷拉拔加工,道次量为10次,道次变形量为5%;
(5)冷拉拔加工道次间可进行退火处理,退火温度为600℃,升温速率为6℃/min,保温时间为150min,随炉降温;
(6)利用拉拔机、不同孔隙模具和润滑油进行丝材拉制,拉丝速度为60m/min,分别得到直径丝材;
(7)根据丝材的组成以及弯曲度对自动校直机进行工艺参数的设置,将不同直径的丝材校直;将不同直径校直的丝材进行不同长度的切断加工,丝材长度范围为10-200mm;采取手工磨削或者磨尖机磨削两种方式对针尖进行粗磨,对粗磨后的针尖进一步进行抛光细磨;采取手工制作针柄或者机械制作针柄。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蒙医针灸针的制备方法,其具体包括下列工艺步骤:
(1)将Ag、Cu、Mn、Ti按质量百分比为84:15:0.5:0.5的比例配制,采用真空感应熔炼设备,熔炼温度为1250℃,浇注为的铸棒;
(2)将铸棒升温到500℃,升温速率为3℃/min,在此温度下保温120min后,随炉降至室温;
(3)通过机床将铸棒表面铸皮加工剥离,得到直径为坯料;
(4)在室温条件下,进行棒材的冷拉拔加工,道次量为20次,道次变形量为15%;
(5)冷拉拔加工道次间可进行退火处理,退火温度为400℃,升温速率为10℃/min,保温时间为180min,随炉降温;
(6)利用拉拔机、不同孔隙模具和润滑油进行丝材拉制,拉丝速度为60m/min,分别得到直径丝材;
(7)根据丝材的组成以及弯曲度对自动校直机进行工艺参数的设置,将不同直径的丝材校直;将不同直径校直的丝材进行不同长度的切断加工,丝材长度范围为10-200mm;采取手工磨削或者磨尖机磨削两种方式对针尖进行粗磨,对粗磨后的针尖进一步进行抛光细磨;采取手工制作针柄或者机械制作针柄。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蒙医针灸针的制备方法,其具体包括下列工艺步骤:
(1)将Ag、Cu、Mn、Ti按质量百分比为78.5:15:0.5:6的比例配制,采用真空感应熔炼设备,熔炼温度为1000℃,浇注为的铸棒;
(2)将铸棒升温到650℃,升温速率为6℃/min,在此温度下保温180min后,随炉降至室温;
(3)通过机床将铸棒表面铸皮加工剥离,得到直径为坯料;
(4)在室温条件下,进行棒材的冷拉拔加工,道次量为15次,道次变形量为25%;
(5)冷拉拔加工道次间可进行退火处理,退火温度为300℃,升温速率为10℃/min,保温时间为120min,随炉降温;
(6)利用拉拔机、不同孔隙模具和润滑油进行丝材拉制,拉丝速度为40m/min,分别得到直径丝材;
(7)根据丝材的组成以及弯曲度对自动校直机进行工艺参数的设置,将不同直径的丝材校直;将不同直径校直的丝材进行不同长度的切断加工,丝材长度范围为10-200mm;采取手工磨削或者磨尖机磨削两种方式对针尖进行粗磨,对粗磨后的针尖进一步进行抛光细磨;采取手工制作针柄或者机械制作针柄。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针灸用银针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
进行步骤(5)冷拉拔加工中不进行退火处理,直接进行丝材拉制。
对比例2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针灸用银针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
步骤(2)中,不控制升温速率,将铸棒直接升温到800℃。
步骤(5)中,不控制升温速率,将棒材直接升温至500℃。
对比例3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针灸用银针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
步骤(4)冷拉拔加工,道次量为5次,道次变形量为50%。
试验例1
选取实施例1-8制得的针灸针和对比例1-3制得的针灸用银针,对针灸针的拉伸强度、显微硬度进行测试,结果如下表:
表1 检测结果
由表1可知,由实施例1、实施例2对比可以看出,当铜含量较高,制得材料的拉伸强度以及显微硬度较高。实施例3-5添加一定量的Mn元素,锰元素添加量越多,越能提高材料的拉伸强度以及显微硬度等力学性能;实施例6-8在前面实施例的基础上添加了一定含量的Ti元素进行细胞增殖率实验,实验结果显示适当含量的Ti元素添加有利于提高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能。由实施例3、对比例1对比可以看出,冷拉拔加工中不进行退火处理,拉伸硬化使得丝材硬度增加,不利于后续机械加工,进而直接进行丝材拉制拉伸强度以及显微硬度均有一定程度下降。由实施例2、对比例2对比可以看出,不进行升温速率控制,晶粒生长以及晶粒尺寸大小难以严格控制,使得拉伸强度以及显微硬度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由实施例4、对比例3对比可以看出,道次量以及道次变形量较少以及过大都会导致拉伸加工难以顺利进行,导致丝材拉伸强度以及显微硬度具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试验例2
对实施例1、2、4以及7制得的针灸针进行微观分析,结果如图2和图3。图2为冷拉加工前坯料和冷拉加工后丝材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图2中,a为拉拔前Cu20坯料的显微组织;b为拉拔后Cu20丝材截面的显微组织;c为拉拔前Cu15坯料的显微组织;d为拉拔后Cu15丝材截面的显微组织;e为拉拔前Cu15Mn0.5坯料的显微组织;f为拉拔后Cu15Mn0.5丝材截面的显微组织;g为拉拔前Cu15Mn0.5Ti0.5坯料5000×的显微组织;h为Cu15Mn0.5Ti0.5的1000×的显微组织。对比同一比例,同一放大倍数的铸棒拉伸前后的扫描电镜图可以看出,拉伸前后晶粒尺寸减小,受多道次拉伸影响使得晶粒得以在拉伸方向延伸,晶粒得以细化,使得丝材强度及硬度得以提高。冷拉加工使得棒材的组织细化,提高了棒材的强度和硬度。
图3为合金材料的能谱面扫描图。图3中,a为Cu15Mn0.5形貌图;b为Cu15Mn0.5面扫图;c为Cu15Mn0.5Ti0.5形貌图;d为Cu15Mn0.5Ti0.5面扫图。由图可知,冷拉拔加工使得棒材的金属元素分布更加均匀,使得制得的针灸针的性能更加稳定。
试验例3
对实施例1、2、4及7制得的针灸针进行元素分析,分析结果如图4,由图4可知,制得的针灸针分别含有银、铜、锰及钛元素。
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蒙医针灸针,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Ag 70%-98%,Cu 1%-2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蒙医针灸针,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蒙医针灸针还包括Mn 0.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蒙医针灸针,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蒙医针灸针还包括Ti 0.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蒙医针灸针,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蒙医针灸针包括所述Ag 80%-90%,所述Cu 15%-20%,所述Mn 0.1%-1%,所述Ti 0.1%-1%。
5.一种蒙医针灸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由原料熔炼制得的铸件依次进行第一退火热处理、去皮加工、冷拉加工、精密加工以及后处理;
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原料包含Ag 70%-98%,Cu 1%-2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蒙医针灸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还包含质量百分含量为0.1%-1%的Mn。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蒙医针灸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还包含质量百分含量为0.1%-6%的Ti。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蒙医针灸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退火热处理的步骤包括:将所述铸件以3-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500℃-800℃,保温30min-180min后降温至15℃-30℃。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蒙医针灸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拉加工的道次量为10-20次,道次变形量为5%-25%,累计变形量为50%-10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蒙医针灸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拉加工的过程中,每3-5道次进行一次第二退火热处理,所述第二退火热处理的退火温度为300℃-600℃,升温速率为3-10℃/min,保温时间为30min-180min。
CN201910821720.7A 2019-09-06 2019-09-06 蒙医针灸针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04383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21720.7A CN110438365B (zh) 2019-09-06 2019-09-06 蒙医针灸针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21720.7A CN110438365B (zh) 2019-09-06 2019-09-06 蒙医针灸针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38365A true CN110438365A (zh) 2019-11-12
CN110438365B CN110438365B (zh) 2020-07-24

Family

ID=684387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21720.7A Active CN110438365B (zh) 2019-09-06 2019-09-06 蒙医针灸针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3836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70347A (zh) * 2020-10-28 2021-02-19 无锡佳健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针体腐蚀断裂的电针专用针灸针
CN114099328A (zh) * 2021-10-09 2022-03-01 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类金刚石薄膜涂层的针灸针的针尖制造工艺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74554A (zh) * 2012-12-27 2013-05-01 昆明贵金属研究所 金/银/铜合金新型复合丝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34023A (zh) * 2013-06-20 2013-10-02 昆明贵金属研究所 一种含稀土镁硅铁合金的银铜锌镍系滑动电接触材料
JP2013221166A (ja) * 2012-04-13 2013-10-28 Jx Nippon Mining & Metals Corp 電子部品用金属材料
CN103710565A (zh) * 2013-12-19 2014-04-09 北海鑫利坤金属材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高硬度抗时效软化的银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08004A (zh) * 2016-06-21 2016-08-31 南通志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点金属材料
CN107385268A (zh) * 2017-07-28 2017-11-24 浙江普金属制造有限公司 银合金异形丝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40905A (zh) * 2017-08-16 2017-12-08 北京北琪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软组织疼痛手术治疗的内热银质针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221166A (ja) * 2012-04-13 2013-10-28 Jx Nippon Mining & Metals Corp 電子部品用金属材料
CN103074554A (zh) * 2012-12-27 2013-05-01 昆明贵金属研究所 金/银/铜合金新型复合丝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34023A (zh) * 2013-06-20 2013-10-02 昆明贵金属研究所 一种含稀土镁硅铁合金的银铜锌镍系滑动电接触材料
CN103710565A (zh) * 2013-12-19 2014-04-09 北海鑫利坤金属材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高硬度抗时效软化的银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08004A (zh) * 2016-06-21 2016-08-31 南通志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点金属材料
CN107385268A (zh) * 2017-07-28 2017-11-24 浙江普金属制造有限公司 银合金异形丝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40905A (zh) * 2017-08-16 2017-12-08 北京北琪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软组织疼痛手术治疗的内热银质针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70347A (zh) * 2020-10-28 2021-02-19 无锡佳健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针体腐蚀断裂的电针专用针灸针
CN114099328A (zh) * 2021-10-09 2022-03-01 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类金刚石薄膜涂层的针灸针的针尖制造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38365B (zh) 2020-07-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ercombe et al. Heat treatment of Ti‐6Al‐7Nb components produced by selective laser melting
Dai et al.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and strengthening mechanisms of pure titanium with nano-structured surface obtained by high energy shot peening
CN105970019B (zh) 医用高强度Ti-6Al-4V合金丝材及其制备工艺和应用
CN103740982B (zh) 一种低弹性模量亚稳β钛合金及制备方法
CN110438365A (zh) 蒙医针灸针及其制备方法
Málek et al. The effect of Zr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Ti-35Nb-XZr alloy
WO2005064026A1 (fr) Alliages ti a faible module et super-elasticite, procede de production correspondant
CN111020292A (zh) 一种生物用超声刀专用tc4钛合金丝材及其生产方法
CN101921929A (zh) 用于骨科植入的含氧医用β钛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hung et al. Effect of cold rolling on structure and tensile properties of cast Ti–7.5 Mo alloy
DE10351283A1 (de) Biomedizinische superelastische Legierung auf Basis von Ti, ein Produkt daraus und dessen Herstellungsverfahren
CN108929962A (zh) 新型β型钛合金低模量高精度超细晶箔材制备方法
CN114480916A (zh) 一种医用超声刀Ti7Al4Mo钛合金丝材及其制备方法
Zhengjie et al. The ultrafine-grained titanium and biomedical titanium alloys processed by severe plastic deformation (SPD)
CN103060609A (zh) 一种低弹性模量、高强度的近β钛合金及制备方法
JP4686700B2 (ja) 微細組織チタン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21093805A1 (zh) 高疲劳强度医用钛合金及其热加工与热处理方法及器件
CN105603256B (zh) 一种ta3冷轧板材和ta3冷轧板材细晶强化方法
Zhang et al.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i-35Nb-2Ta-3Zr alloy by laser quenching
EP3741322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or modifying an endodontic instrument of niti alloy
Guillem-Marti et al. Mechanical and micro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new nickel-free low modulus β-type titanium wires during thermomechanical treatments
CN108913947A (zh) 一种高强耐腐蚀钛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Xu et al.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evolution of Ti-13Nb-13Zr alloy processed by ECAP-Conform and rotary swaging
CN113430847A (zh) 一种同步旋转钢丝绳的生产工艺
Yuanbiao et al. Effect of Microstructure on the Compressiv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i-20Zr-6.5 Al-4V Allo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