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37392B - 一种基于生物基三层官能化核壳粒子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生物基三层官能化核壳粒子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37392B
CN110437392B CN201910601397.2A CN201910601397A CN110437392B CN 110437392 B CN110437392 B CN 110437392B CN 201910601397 A CN201910601397 A CN 201910601397A CN 110437392 B CN110437392 B CN 1104373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e
bio
shell
layer
functionaliz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0139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37392A (zh
Inventor
东为富
吴正贵
李婷
董新一
马丕明
汪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n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n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n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angn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60139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3739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373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373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373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373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51/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saccharide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8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reformed graft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7/00Compositions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67/04Polyesters derived from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e.g. lacton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raft Or Block Polym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基三层官能化核壳粒子及制备方法。核壳粒子由生物基硬核部、生物基内壳层与官能化外壳层三部分组成;所述生物基硬核部为改性淀粉,生物基内壳层由生物基单体共聚形成,官能化外壳层由官能化单体共聚形成;所述改性淀粉为含有碳碳双键的改性淀粉,结构通式为:
Figure DDA0002117961790000011
其中St为淀粉分子,R1基团为羰基、硅氧键、氨酯键、醚键、酯键的一种,R2基团为氢原子或烷基;所述核壳粒子是通过碳碳双键自由基加聚或者碳碳双键与环烯酮缩醛自由基开环杂化共聚形成。本发明的核壳粒子采用生物基单体制备,绿色环保,安全无毒,外层官能基团可增加粒子与共混聚合物的界面作用力,同时核壳结构可控,适用于各种聚合物增韧、增强等。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生物基三层官能化核壳粒子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基于生物基三层官能化核壳粒子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化石能源储量的逐步降低,全球能源危机日益迫近。由于全球化石资源日趋减少,以化石资源与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化工行业正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形势,充分利用生物质资源替代化石资源,合成高分子材料或生产所需的原料,对于摆脱高分子材料产品及原料依赖于石化资源的现状具有很大的意义。生物质资源作为清洁、可再生的资源,它的利用对于缓解全球的能源问题至关重要。以生物质为原料,利用物理、化学、生物等转化技术可以加工成各种生物基产品。生物基聚合物材料具备原料丰富、成本低、污染少、能耗低等优点,减少了石油化工产品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通过对生物基聚合物材料的分子设计,使之成为能部分甚至全部代替石油基产品的聚合物是现阶段研究的一个热点方向。
随着对聚合物增韧剂增韧机理的深入研究,增韧剂由单纯的橡胶或弹性体、有机或无机刚性粒子逐步发展到现在的核壳粒子。采用硬核-软壳粒子,通过改变壳层尺寸可实现韧性和刚性同时提高,更好地解决了增韧聚合物的刚韧平衡问题。然而,目前常使用石油基单体来制备聚合物核壳粒子,进一步加剧了化石能源的消耗,并造成环境污染问题。同时,增韧粒子与聚合物之间的相容性也成为研究重点。专利CN201710849099.6中提及MBS树脂由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组成,是一种优良的高分子改性剂,能改善高分子透明性和抗冲击性。专利CN201710318841.0主要以丙烯酸丁酯为核,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壳制备了ACR抗冲改性剂。专利CN201510364028.8与CN201510362426.6将双键引入淀粉颗粒,以此作为种子粒子进行种子聚合,经无皂乳液聚合制备硬核(淀粉)-软壳(聚丙烯酸乙酯)粒子,使用其增韧聚乳酸。上述专利中粒子原料均来源于石油资源,制备过程中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未能解决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且粒子与共混聚合物之间的相容性需进一步提高。因此,研发一种可与聚合物相互作用的生物基核壳粒子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出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生物基三层官能化核壳粒子及制备方法。这种核壳粒子采用生物基单体制备,绿色环保,安全无毒,外层官能基团可增加粒子与共混聚合物的界面作用力,同时核壳结构可控,适用于各种聚合物增韧、增强等。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基于生物基三层官能化核壳粒子。
所述核壳粒子由生物基硬核部、生物基内壳层与官能化外壳层三部分组成;
所述生物基硬核部为改性淀粉,生物基内壳层由生物基单体共聚形成,官能化外壳层由官能化单体共聚形成;
所述改性淀粉为含有碳碳双键的改性淀粉,结构通式为:
Figure BDA0002117961770000021
其中St为淀粉分子,R1基团为羰基、硅氧键、氨酯键、醚键、酯键的一种,R2基团为氢原子或烷基;改性淀粉的取代度为0.01~2.5;优选为0.5~2.5。
改性淀粉优选按以下方法制备:
所述改性淀粉是由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及组分经自由基引发聚合反应而得:天然淀粉100份,溶剂50-300份,催化剂5-20份,改性剂3-20份。
所述的含双键的改性淀粉的制备方法包括:
a.淀粉的催化预处理:向天然淀粉加入溶剂制成的淀粉悬浮液中滴加催化剂,然后,在10℃~60℃下搅拌0.5~3小时;
b.淀粉的改性:边搅拌边滴加改性剂,在10℃~60℃下搅拌0.5~3小时后加入无水乙醇洗涤,抽滤、干燥后制得所述改性淀粉。
所述天然淀粉选自玉米淀粉、木薯淀粉、红薯淀粉、马铃薯淀粉、麦类淀粉、豆类淀粉或高粱淀粉的至少一种。
所述溶剂为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乙酸甲酯的至少一种。
所述催化剂为吡啶、吡咯、乙二胺以及三乙胺的至少一种。
所述改性剂类型为含双键的酸、酰胺、硅烷偶联剂、异氰酸酯以及含双键的环氧化合物的至少一种。
所述生物基单体为
Figure BDA0002117961770000031
(环烯酮缩醛,n=0、1或2)、衣康酸、油酸、富马酸、亚油酸、亚麻酸、蓖麻酸、衣康酸脂肪酯、油酸脂肪酯、富马酸脂肪酯、亚油酸脂肪酯、亚麻酸脂肪酯、十一烯酸、十一烯醛、香茅醛、香茅醇、乙酸香茅酯、粘康酸、粘康酸酯类、月桂烯、柠檬醛、橙花醇、十一烯酸酯中的一种或组合;
所述官能化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亚油酸缩水甘油酯、亚麻酸缩水甘油酯、油酸缩水甘油酯、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异丙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2-甲氧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异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酰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组合。
所述生物基三层官能化核壳粒子的粒径为100~650nm,优选为150~500nm。
所述三层官能化核壳粒子由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聚合而成:
Figure BDA0002117961770000032
Figure BDA0002117961770000041
所述引发剂优选过硫酸钾、过硫酸铵、偶氮二异丁腈、过氧化甲苯酰、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偶氮二异丁咪唑啉盐酸盐、偶氮二氰基戊酸、偶氮二异丙基咪唑啉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基于生物基三层官能化核壳粒子的制备方法。
所述核壳粒子是通过碳碳双键自由基加聚或者碳碳双键与环烯酮缩醛自由基开环杂化共聚形成。
所述方法包括:
a.将干燥的改性淀粉、生物基单体与去水混合乳化,搅拌20-60min;
b.再加入引发剂,升温至60-80℃,反应4-8h;
c.再加入官能化单体,反应1-3h,制备三层官能化核壳粒子乳液;
d.破乳,获得核壳粒子粉末。
本发明基于生物基三层官能化核壳粒子,包括生物基硬核部、生物基内壳层与官能化外壳层三部分组成,内壳层均采用生物基单体制备,外壳层采用官能化单体共聚,同时核壳结构可调控,适用于各种聚合物共混增韧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所获得的核壳粒子采用原料来自于生物基,来源广泛,而且绿色环保可持续,结构与性能可控,且外层官能化后增加与共混聚合物之间的界面作用力,提高与聚合物的相容性。本发明的核壳粒子适用于各种聚合物增韧增强,且与聚合物可以在传统简单的合成设备上实现混合,环境友好、容易实现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6制备的核壳粒子的TEM透射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除特殊说明外,其他试剂均购置于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一、改性淀粉的制备
实施例1
将玉米淀粉(长春大成玉米开发有限公司)100份和乙酸乙酯300份混合,降温充分搅拌后,逐步滴加吡啶15份,升温充分搅拌后,滴加丙烯酸10份继续搅拌,反应后加入无水乙醇洗涤,抽滤并干燥得改性淀粉1,测定取代度为1.50。
实施例2
将大豆淀粉(天荃食品有限公司)100份和乙酸乙酯180份混合,降温充分搅拌后,逐步滴加吡啶10份,升温充分搅拌后,滴加丙烯酰氯反应20份继续搅拌,反应后加入无水乙醇洗涤,抽滤并干燥得改性淀粉2,测定取代度为2.30。二、官能化核壳粒子的制备
实施例3
将实施例1中100份改性淀粉1与50份2-亚甲基-1,3-二氧环庚烷
Figure BDA0002117961770000051
混合加入150份去离子水中,常温下充分搅拌20分钟,然后加入0.15份引发剂过硫酸钾,升温至80℃,搅拌并引发聚合,反应4h时间,加入5份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杭州杰西卡化工有限公司),反应1h,加入乙醇洗涤,抽滤并干燥制备官能化核壳粒子1,测得粒子粒径列于表1。
实施例4
将实施例2中100份改性淀粉2与50份2-亚甲基-1,3-二氧环庚烷
Figure BDA0002117961770000052
50份衣康酸正丁酯混合加入300份去离子水中,常温下充分搅拌60分钟,然后加入0.5份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升温至60℃,搅拌并引发聚合,反应8h时间,加入10份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杭州杰西卡化工有限公司),反应3h,加入乙醇洗涤,抽滤并干燥制备官能化核壳粒子2,测得粒子粒径列于表1。
实施例5
将实施例2中100份改性淀粉2与50份衣康酸、100份衣康酸正庚酯混合加入500份去离子水中,常温下充分搅拌30分钟,然后加入1.5份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升温至70℃,搅拌并引发聚合,反应6h时间,加入10份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15份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杭州杰西卡化工有限公司),反应2h,加入乙醇洗涤,抽滤并干燥制备官能化核壳粒子3,测得粒子粒径列于表1。
实施例6
将实施例2中100份改性淀粉2与100份2-亚甲基-1,3-二氧环庚烷
Figure BDA0002117961770000061
100份衣康酸正庚酯混合加入500份去离子水中,常温下充分搅拌30分钟,然后加入2份引发剂过硫酸钾,升温至70℃,搅拌并引发聚合,反应6h时间,加入20份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反应2h,加入乙醇洗涤,抽滤并干燥制备官能化核壳粒子4,测得粒子粒径列于表1。
实施例7
将实施例1中100份改性淀粉1与200份十一烯酸甲酯混合加入700份去离子水中,常温下充分搅拌30分钟,然后加入3.5份引发剂过硫酸钾,升温至70℃,搅拌并引发聚合,反应6h时间,加入50份亚麻酸缩水甘油酯,反应2h,加入乙醇洗涤,抽滤并干燥制备官能化核 壳粒子5,测得粒子粒径列于表1。
对比例1
将实施例1中100份改性淀粉1与50份丙烯酸丁酯混合加入150份去离子水中,常温下充分搅拌30分钟,然后加入0.15份引发剂过硫酸钾,升温至70℃,搅拌并引发聚合,反应6h时间,加入乙醇洗涤,抽滤并干燥制备核壳粒子1,测得粒子粒径列于表1。
对比例2
将实施例2中100份改性淀粉2与60份苯乙烯,40份异戊二烯混合加入300份去离子水中,常温下充分搅拌30分钟,然后加入0.5份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升温至70℃,搅拌并引发聚合,反应6h时间,加入乙醇洗涤,抽滤并干燥制备核壳粒子2,测得粒子粒径列于表1。
对比例3
将实施例2中100份改性淀粉2与50份丙烯酸丁酯、100份丙烯酸甲酯混合加入500份去离子水中,常温下充分搅拌30分钟,然后加入1.5份引发剂过硫酸铵,升温至70℃,搅拌并引发聚合,反应6h时间,加入乙醇洗涤,抽滤并干燥制备核壳粒子3,测得粒子粒径列于表1。
对比例4
将实施例2中100份改性淀粉2与10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100份丙烯酸乙酯混合加入500份去离子水中,常温下充分搅拌30分钟,然后加入2份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升温至70℃,搅拌并引发聚合,反应6h时间,加入乙醇洗涤,抽滤并干燥制备核壳粒子4,测得粒子粒径列于表1。
对比例5
将实施例2中100份改性淀粉2与100份2-亚甲基-1,3-二氧环庚烷
Figure BDA0002117961770000071
100份衣康酸正庚酯混合加入500份去离子水中,常温下充分搅拌30分钟,然后加入2份引发剂过硫酸钾,升温至70℃,搅拌并引发聚合,反应6h时间,加入乙醇洗涤,抽滤并干燥制备核壳粒子 5,测得粒子粒径列于表1。
三、聚乳酸组合物的制备
实施例8
将实施例6制备得到的官能化核壳粒子4与聚乳酸(美国NatureWorks公司)按照20:80的质量比进行熔融共混,加工温度为170℃,共混时间为4min。
对比例6
将对比例4制备得到的核壳粒子4与聚乳酸(美国NatureWorks公司)按照20:80的质量比进行熔融共混,加工温度为170℃,共混时间为4min。
对比例7
将对比例5制备得到的核壳粒子5与聚乳酸(美国NatureWorks公司)按照20:80的质量比进行熔融共混,加工温度为170℃,共混时间为4min。
对比例8
称取聚乳酸(美国NatureWorks公司)50份用哈克密炼机进行熔融共混,加工温度为170℃,共混时间为4min。
对上述实施例8和对比例6-8中得到的聚乳酸组合物热压成片,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力学性能测试项目包括拉伸性能测试与冲击性能测试。本发明所选择的测试方法及执行标准如下:
拉伸性能测试执行GB/T1040.2-2006,拉伸速率为10mm/min;冲击性能测试执行GB/T1043.1-2008,采用简支梁缺口试样冲击方法。结果如表2:
表1
Figure BDA0002117961770000081
表2
Figure BDA0002117961770000091
从表1中可以看出,对比例1-4中改性淀粉接枝的共聚单体均来源于石化产品,加剧了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且对环境不利。在而本发明中的核壳粒子核部与壳层均为生物基物质,符合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表2中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实施例8中官能化核壳粒子与对比例6-7中核壳粒子对于聚乳酸增韧都有良好的效果,而本发明的核壳粒子壳层单体均来源于生物基,绿色环保,安全无毒;且粒子外壳层官能基团的引入极大的提高了与聚合物的界面作用力,提高了核壳粒子与聚乳酸的相容性,使得聚乳酸的拉伸断裂伸长率与冲击强度明显增加。
通过本发明获得的生物基三层官能化核壳粒子所用单体来源于生物质原料,来源广泛,是一种绿色环保材料;外层官能化后增加与共混聚合物之间的界面作用力,与聚合物的相容性优异,增韧效果明显;且核壳粒子结构、粒径、玻璃化转变温度等性能可控,与聚合物可以在传统简单的合成设备上实现混合,在绿色包装等行业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Claims (9)

1.一种基于生物基三层官能化核壳粒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核壳粒子由生物基硬核部、生物基内壳层与官能化外壳层三部分组成;
所述生物基硬核部为改性淀粉,生物基内壳层由生物基单体共聚形成,官能化外壳层由官能化单体共聚形成;
所述改性淀粉为含有碳碳双键的改性淀粉,结构通式为:
Figure FDA0002454663680000011
其中St为淀粉分子,R1基团为羰基、硅氧键、氨酯键、醚键、酯键的一种,R2基团为氢原子或烷基;改性淀粉的取代度为0.01~2.5;
所述生物基单体为
Figure FDA0002454663680000012
环烯酮缩醛,n=0、1或2、衣康酸、油酸、富马酸、亚油酸、亚麻酸、蓖麻酸、衣康酸脂肪酯、油酸脂肪酯、富马酸脂肪酯、亚油酸脂肪酯、亚麻酸脂肪酯、十一烯酸、十一烯醛、香茅醛、香茅醇、乙酸香茅酯、粘康酸、粘康酸酯、月桂烯、柠檬醛、橙花醇、十一烯酸酯中的一种或组合;
所述官能化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亚油酸缩水甘油酯、亚麻酸缩水甘油酯、油酸缩水甘油酯、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异丙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2-甲氧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异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酰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组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物基三层官能化核壳粒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改性淀粉的取代度为0.5~2.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物基三层官能化核壳粒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物基三层官能化核壳粒子的粒径为100~650n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生物基三层官能化核壳粒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物基三层官能化核壳粒子的粒径为150~500n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物基三层官能化核壳粒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三层官能化核壳粒子由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聚合而成:
Figure FDA000245466368000002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生物基三层官能化核壳粒子,其特征在于:
Figure FDA0002454663680000022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生物基三层官能化核壳粒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发剂包括过硫酸钾、过硫酸铵、偶氮二异丁腈、过氧化苯甲酰、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偶氮二异丁咪唑啉盐酸盐、偶氮二氰基戊酸、偶氮二异丙基咪唑啉中的至少一种。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基于生物基三层官能化核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核壳粒子是通过碳碳双键自由基加聚或者碳碳双键与环烯酮缩醛自由基开环杂化共聚形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a.将干燥的改性淀粉、生物基单体与去离子水混合乳化,搅拌20-60min;
b.再加入引发剂,升温至60-80℃,反应4-8h;
c.再加入官能化单体,反应1-3h,制备三层官能化核壳粒子乳液;
d.破乳,获得核壳粒子粉末。
CN201910601397.2A 2019-07-04 2019-07-04 一种基于生物基三层官能化核壳粒子及制备方法 Active CN1104373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01397.2A CN110437392B (zh) 2019-07-04 2019-07-04 一种基于生物基三层官能化核壳粒子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01397.2A CN110437392B (zh) 2019-07-04 2019-07-04 一种基于生物基三层官能化核壳粒子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37392A CN110437392A (zh) 2019-11-12
CN110437392B true CN110437392B (zh) 2020-07-03

Family

ID=68428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01397.2A Active CN110437392B (zh) 2019-07-04 2019-07-04 一种基于生物基三层官能化核壳粒子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3739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32514A1 (zh) * 2020-08-12 2022-02-17 南京五瑞生物降解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改性淀粉接枝低聚乳酸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44731A (zh) * 2009-04-27 2009-09-30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三层核壳结构聚氯乙烯透明增韧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92862A (zh) * 2015-06-26 2015-09-09 江南大学 一种基于淀粉的热塑性材料及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44731A (zh) * 2009-04-27 2009-09-30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三层核壳结构聚氯乙烯透明增韧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92862A (zh) * 2015-06-26 2015-09-09 江南大学 一种基于淀粉的热塑性材料及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ore-Shell Starch Nanoparticles and Their Toughening of Polylactide;Yang Wang et al.;《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20180907;第57卷(第39期);第13048-13054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37392A (zh) 2019-1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45637B (zh) 一种纳米SiO2/ACR复合粒子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1348541B (zh) 塑料油墨用自交联丙烯酸酯组合物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73474B (zh) 一种硅树脂改性的水性聚氨酯-丙烯酸树脂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43353B (zh) 一种可降解核壳粒子增韧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7513246B (zh) 一种基于改性淀粉增韧热塑性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10437393B (zh) 一种易成型三层核壳粒子及制备方法
CN101121771A (zh) 丙烯酰氧基烷氧基硅烷改性的丙烯酸酯共聚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610515A (zh) 一种含反应基团的梳形接枝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356318A (zh) 一种木质素基星状热塑性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96293B (zh) 一种易成型三层核壳粒子增韧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884319A (zh) 含有α-甲基苯乙烯结构单元的共聚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0483668B (zh) 一种通过自由基聚合合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方法
US20180334522A1 (en) Rubbery unsaturated polycarbonates
CN110437392B (zh) 一种基于生物基三层官能化核壳粒子及制备方法
CN107501467A (zh) 一种氧化石墨烯纳米改性丙烯酸酯水分散体的制备及其应用于水性汽车涂料
CN103254374A (zh) 含玻璃化温度可调嵌段的韧性透明塑料及制备方法
CN110437570B (zh) 一种多层核壳粒子增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2807643B (zh) 一种乳液聚合用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65242B (zh) 一种硅溶胶/丙烯酸酯纳米核壳复合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37580B (zh) 一种生物基核壳粒子增韧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10437377B (zh) 一种生物基核壳粒子及制备方法
CN111825860B (zh) 石墨烯/二氧化硅双杂化壁材修饰聚苯乙烯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85795A (zh) 一种共聚物相容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6473348B2 (ja) (メタ)アクリル型乳酸マクロモノマーの製造方法、及び(メタ)アクリル型乳酸マクロモノマーを用いるポリ乳酸グラフトポリマー及びポリ乳酸櫛形ポリマーの製造方法
CN110437394B (zh) 一种多层修饰生物基核壳粒子及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