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30703A - 壳体、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壳体、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30703A
CN110430703A CN201910705119.1A CN201910705119A CN110430703A CN 110430703 A CN110430703 A CN 110430703A CN 201910705119 A CN201910705119 A CN 201910705119A CN 110430703 A CN110430703 A CN 1104307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hell
surface layer
guiding film
light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0511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30703B (zh
Inventor
王世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0511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3070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307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307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307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307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05K5/0243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for decorative purpo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壳体、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所述壳体设有透光表层和与所述透光表层层叠设置的主体层,以及固定于所述透光表层和所述主体层之间的导光膜,所述导光膜背离所述透光表层一侧设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延伸至所述主体层所在平面,所述凸出部用于接收光源的光线,并将所述光源的光线引导至所述导光膜对应所述透光表层的部分,并通过所述透光表层出射。上述壳体结构中导光膜为透光层和主体层之间的夹层,自所述导光膜出射的光线可以直接透过透光层,其中,可以将所述透光表层设置为较薄的透光层,便于满足高透光需求,而所述主体层可以设置为透光层或非透光层,可以满足壳体的其他性能要求。

Description

壳体、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壳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壳体、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为实现电子设备的外壳的外观呈现发光效果,需要在外壳的内表面增设导光膜,通过导光膜将光源光线传导至外壳上,对外壳的整体透光性能要求高,才能获得较好的透光效果,导致外壳结构单一,限制了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壳体,所述壳体设有透光表层和与所述透光表层层叠设置的主体层,以及固定于所述透光表层和所述主体层之间的导光膜,所述导光膜背离所述透光表层一侧设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延伸至所述主体层所在平面,所述凸出部用于接收光源的光线,并将所述光源的光线引导至所述导光膜对应所述透光表层的部分,并通过所述透光表层出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壳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有透光层和与所述透光表层层叠设置的主体层,以及固定于所述透光表层和所述主体层之间的导光膜,所述导光膜背离所述透光表层一侧设有凸出部;
处理器,用于接收点亮指令,并根据所述点亮指令产生发光信号;
光源,用于接收所述处理器的发光信号,并根据所述发光信号朝所述凸出部发射光线,以使得所述凸出部接收所述光源的光线,并将所述光线引导至所述导光膜对应所述透光表层的部分,并通过所述透光表层出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和光源,所述壳体设有透光层和主体层,以及固定于所述透光表层和所述主体层之间的导光膜,所述导光膜设有凸出部,所述光源固定于所述主体层,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获取点亮指令;
根据所述点亮指令控制所述光源朝所述凸出部发射光线,以使得所述凸出部接收所述光源的光线,并将所述光线引导至所述导光膜对应所述透光表层的部分,并通过所述透光表层出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通过所述壳体设有固定于所述透光表层和所述主体层之间的导光膜,实现所述导光膜嵌设于所述壳体的内部,并通过所述凸出部接收所述光源的光线,并将所述光线引导至所述导光膜对应所述透光表层的部分,并通过所述透光表层出射,对所述壳体的外观起到良好的装饰效果。上述壳体结构中导光膜为透光表层和主体层之间的夹层,自所述导光膜出射的光线可以直接透过透光表层,其中,可以将所述透光表层设置为较薄的透光层,便于满足高透光需求,而所述主体层可以设置为透光层或非透光层,可以满足壳体的其他性能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图2中P-P处的截面示意图一;
图4是图2中P-P处的截面示意图二;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7是图2中P-P处的截面示意图三;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五;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六;
图14是图1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七;
图16是图15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五;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六;
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100,所述电子设备100包括壳体10和光源20。所述壳体10设有透光表层11和与所述透光表层11层叠设置的主体层12,以及固定于所述透光表层11和所述主体层12之间的导光膜13。所述导光膜13背离所述透光表层11一侧设有凸出部131,所述凸出部131延伸至所述主体层12所在平面。所述光源20固定于所述主体层12,并正对所述凸出部131。所述凸出部131用于接收光源20的光线,并将所述光源20的光线引导至所述导光膜13对应所述透光表层11的部分,并通过所述透光表层11出射。
通过所述壳体10设有固定于所述透光表层11和所述主体层12之间的导光膜13,实现所述导光膜13嵌设于所述壳体10的内部,并通过所述凸出部131接收所述光源20的光线,并将所述光线引导至所述导光膜13对应所述透光表层11的部分,并通过所述透光表层11出射,对所述壳体10的外观起到良好的装饰效果。上述壳体10结构中导光膜13为透光表层11和主体层12之间的夹层,自所述导光膜13出射的光线可以直接透过透光表层11,其中,可以将所述透光表层11设置为较薄的透光层,便于满足高透光需求,而所述主体层12可以设置为透光层或非透光层,可以满足壳体10的其他性能要求。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电子设备100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笔记本电脑或可穿戴智能设备等。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10为背板,所述壳体10呈矩形板状。所述电子设备100还包括显示屏模组30和中框40。所述中框40固定连接并承载所述显示屏模组30。所述壳体10固定于所述中框40背离所述显示屏模组30一侧。所述壳体10和所述中框40之间形成收容空间50。所述电子设备100还包括功能组件60。所述功能组件60固定于所述收容空间50内。所述功能组件60可以包括摄像头模组、扬声器模组和受话器模组等。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10也可以为边框,则所述导光膜13朝所述透光表层11发射光线时,所述壳体10呈现为发光的边框装饰结构。当然,所述壳体10并不局限于上述举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所述透光表层11位于所述壳体10背离所述显示屏模组30一侧。所述透光表层11可以对所述导光膜13起到透光作用和保护作用。所述透光表层11的材质可以为玻璃、聚碳酸酯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当然,所述透光表层11的材质并不局限于上述举例,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设置。
所述光源20可以是LED灯、激光灯或闪光灯等任意一种,在此不作限定。所述光源20可以发出红色、白色、绿色、蓝色、橙色或黄色等颜色的光线,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请参阅图2和图3,所述导光膜13可以覆盖所述主体层12的部分区域,所述导光膜13的形状可以为条形、圆形或其他自定义图案形状(如logo形状)。所述光源20处于开启状态,所述导光膜13接收所述光源20的光线后可以形成预设图案的发光标志,实现所述壳体10在局部形成高亮的标志。
请参阅图2和图4,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光膜13也可以完全覆盖所述主体层12。所述光源20处于开启状态,所述导光膜13接收所述光源20的光线后可以形成发光体,上述发光体对外发光,使得所述壳体10整体呈现高亮的外观效果,有利于提高所述电子设备100的外观性能。
所述主体层12层叠于所述透光表层11靠近所述显示屏模组30一侧。所述主体层12作为所述壳体10的基体部分,所述主体层12的厚度可以大于所述透光表层11的厚度,所述主体层12具有足够的强度、硬度和韧性,以保障所述壳体10的机械性能。所述主体层12也可以为透光层,例如所述主体层12的材质可以为玻璃、聚碳酸酯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所述主体层12也可以为非透光层,例如,所述主体层12的材质可以为不锈钢、铝合金、ABS塑料等。当然,所述主体层12的材质并不局限于上述举例,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设置。所述主体层12为非透光层,则所述主体层12可以遮蔽位于所述收容空间50内的器件,无需在所述壳体10上额外设置遮光膜。
请参阅图5,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层12靠近所述透光表层11一侧设有图案区121,所述导光膜13对应所述图案区121处设有通孔132,所述光源20的光线可通过所述导光膜13在所述通孔132内侧壁出射至所述图案区121内。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光膜13覆盖所述主体层12除所述图案区121之外的部分。所述壳体10在所述图案区121内形成文字标识或图案标识,所述图案区121可以通过激光雕刻、印刷或蒸镀等工艺形成于所述主体层12上。所述主体层12于所述图案区121所在的部分在所述导光膜13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通孔132内,外部光线可以穿过所述通孔132照射所述图案区121,实现所述图案区121对外可见。当所述光源20处于开启状态,所述凸出部131将所述光源20的光线引导至所述导光膜13对应所述透光表层11的部分,其中,所述导光膜13除所述通孔132之外的部分呈现点亮状态,可以遮盖所述主体层12除所述图案区121之外的部分,且所述光源20的光线在所述通孔132内侧壁处泄露并出射至所述图案区121内,使得所述图案区121形成均匀发光区域,实现在所述壳体10的外观上凸显所述图案区121,有利于提高所述壳体10的外观性能。
请参阅图5,进一步地,所述主体层12在所述图案区121内设有反射面122,所述反射面122用于将自所述通孔132内侧壁出射的光线反射至所述透光表层11。其中,所述反射面122的形状与所述图案区121的形状相同。所述反射面122可以是镜面。所述反射面122可以通过镜面反射方式将自所述通孔132内侧壁出射的光线反射至所述透光表层11,使得所述图案区121处于高亮状态,有利于提高所述图案区121的辨识度。
请参阅图6,所述通孔132的内侧壁连接于所述反射面122的周侧,且所述通孔132内侧壁与所述反射面122呈锐角设置,即所述通孔132呈锥形,使得自所述通孔132内侧壁出射的光线可以集中投射在所述反射面122上,避免自所述通孔132内侧壁出射的部分光线朝远离所述反射面122的方向发散,有利于提高光线利用率。
请参阅图7,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10设有多个所述导光膜13,多个所述导光膜13按照预设图案排列,经多个所述导光膜13出射的光线组合形成发光图案。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图案可以是电量标志、网络信号标志或音量标志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导光膜13可以呈长条状,多个所述导光膜13沿直线排列。所述电子设备100包括多个所述光源20。多个所述光源20分别正对多个所述导光膜13的凸出部131。所述功能组件60包括固定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处理器71。所述处理器71电连接所述多个光源20。所述处理器20可以获取所述电子设备100的目标状态值,所述目标状态值可以为剩余电量值、网络信号强度值或音量值,然后根据所述目标状态值确定目标数量,进而控制目标数量的光源20发射光线,目标数量的所述导光膜13接收所述光源20的光线后可以形成高亮的电量标志、高亮的网络信号标志或高亮的音量标志中的任意一种,可用于提示电量、网络信号质量或音量。
请参阅图8,所述导光膜13呈长条形,所述导光膜13背离所述透光表层11一侧设有第一凸出部133和第二凸出部134,所述第一凸出部133和所述第二凸出部134分别设置于所述导光膜13的相对两端。每一所述导光膜13可以设置多个所述凸出部131,多个所述凸出部131包括所述第一凸出部133和所述第二凸出部134。所述第一凸出部133的数目和所述第二凸出部134的数目都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设置。所述光源20包括第一子光源21和第二子光源22。所述第一子光源21和所述第一凸出部133的数目相同。所述第二子光源22和所述第二凸出部134的数目相同。所述第一子光源21和第二子光源22分别对准所述第一凸出部133和所述第二凸出部134,从而所述导光膜13可以在两端引入光源20的光线,并且所述第一凸出部133和所述第二凸出部134引入的光线可以相互补偿,实现所述导光膜13在长度方向上均匀发光。
请参阅图9和图10,第三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10设有贯穿所述透光表层11、所述主体层12和所述导光膜13的开孔16,所述开孔16用于供摄像头模组61获取拍摄光线,所述光源20的光线经所述导光膜13传导至外部,以形成补光光线。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层12可以为透光层或非透光层,所述主体层12的材质可以参照前面描述,在此不再赘述。所述装饰层15和所述导光膜13均固定于所述透光表层11和所述主体层12之间。所述开孔16贯穿所述透光表层11、所述主体层12和所述导光膜13,即所述开孔16设置于所述导光膜13所在区域内。所述电子设备100包括摄像头模组61,所述摄像头模组61至少部分安装于所述开孔16内,所述摄像头模组61可以经所述开孔16获取拍摄光线,实现拍摄图像的功能。所述导光膜13的出光面积大于所述光源20的出光面积,则所述导光膜13可以将所述光源20的光线转化为更大面积的补光光线,有利于实现均匀的补光效果,从而利用所述摄像头模组61进行拍摄时,可以获得更好的拍摄效果,并且所述导光膜13可以代替闪光灯罩,可以节省闪光灯罩的使用。所述光源20可以为闪光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光源20也可以为LED灯、激光灯或闪光灯等任意一种。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光膜13部分覆盖所述主体层,所述壳体还包括装饰层15,所述装饰层15覆盖部分所述主体层12,所述导光膜13覆盖余下部分所述主体层12。所述装饰层15为非透光层,所述装饰层15可以为预设颜色的涂层,所述装饰层15可以起到装饰作用,所述装饰层15上可以设置纹理图案、文字标志和图形标志等。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光膜13也可以完全覆盖所述主体层。
请参阅图11,进一步地,所述主体层12靠近所述收容空间50一侧设有凹槽123,所述凹槽123延伸至所述凸出部131,所述光源20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凹槽123内,可以节省所述光源20占用所述收容空间50。所述光源20于所述凹槽123内朝所述凸出部131发射空间,可以避免所述光源20的光线扩散至所述收容空间50内,减少不必要的光线损耗。
请参阅图12,进一步地,所述壳体10还设有连接所述透光表层11或/和所述主体层12的边框部17,所述边框部17、所述透光表层11和所述主体层12之间形成内腔171,所述导光膜13固定于所述内腔171中。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边框部17呈环形,所述边框部17连接于所述主体层12的周侧,且所述边框部17连接于所述透光层的周侧,则所述边框部17构成所述壳体10的周缘部分。所述边框部17、所述透光表层11和所述主体层12之间收容所述导光膜13的内腔171,使得所述边框部17、所述透光表层11和所述主体层12组成封装结构,实现对所述导光膜13的封装和保护作用,实现所述导光膜13嵌入所述壳体10的内部。自所述导光膜13出射的光线可以在所述内腔171中反复反射,实现均匀出光。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边框部17连接于所述透光表层11的周侧,所述边框部17和所述透光表层11之间设置间距,部分所述导光膜13位于所述间距内;或者所述边框部17连接于所述主体层12的周侧,所述边框部17与所述主体层12之间设置间距,部分所述导光膜13位于所述间距内。
请参阅图12,所述边框部17可以为透光部,所述透光表层11和所述边框部17可以为相同的透光材质,即所述透光表层11和所述边框部17也可以为相同的透光材质,所述透光表层11和所述边框部17均可以透过自所述导光膜13出射的光线。所述透光表层11所在区域形成第一出光区111,所述第一出光区111为主出光区,自所述导光膜13出射的大部分光线从所述第一出光区111发出;所述边框部17所在区域形成第二出光区172,所述第二出光区172为边缘出光区,自所述导光膜13出射的少部分光线从所述第二出光区172发出,从而所述边框部17和所述透光表层11可以呈现差异化的亮度,以丰富所述壳体10的外观层次。
请参阅图13,所述边框部17也可以为非透光部,所述边框部17可以阻挡自所述导光膜13出射的光线从所述壳体10的边缘处泄露;所述主体层12和所述边框部17可以为相同的非透光材质,即所述主体层12可以与所述边框部17一体设置,所述主体层12和所述边框部17可以共同阻挡所述导光膜13的光线从所述壳体10的周侧或背侧泄露,有利于提高光线利用效率。
请参阅图11和图14,进一步地,所述主体层12设有过孔124,所述过孔124用于收容所述光源20,所述凸出部131伸入所述过孔124内,对准所述光源20。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层12设有第一表面125和相对所述第一表面125设置的第二表面126。所述第一表面125设置于所述主体层12靠近所述透光表层11一侧。所述第二表面126设置于所述主体层12背离所述透光表层11一侧。所述过孔124由所述第一表面125延伸至所述第二表面126。所述过孔124即所述凹槽123。所述凸出部131的端部收容于所述过孔124内。所述光源20至少部分固定于所述过孔124内。通过所述过孔124为所述光源20提供安装空间,可以节省所述光源20占用所述收容空间50,并且所述光源20于所述过孔124内可以集中地朝所述凸出部131发射光线,可以避免所述光源20的光线扩散至所述收容空间50内而造成不必要的光线损失,有利于提高光线利用效率。
请参阅图15和图16,进一步地,所述透光表层11靠近所述主体层一侧设有内表面113,所述内表面113呈波浪状,所述导光膜13贴合于所述内表面113。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透光表层11还设有相对所述内表面113设置的出光面112。所述光源20的光线可以经所述导光膜13进入所述透光表层11内,然后经所述出光面112出射。所述内表面113呈波浪状,即所述内表面113为波浪形曲面;所述导光膜13贴合于所述内表面113,即所述导光膜13的形状与所述内表面113的形状相适配,有利于增大所述导光膜13的出光面积。并且,所述导光膜13设有外凸面135和连接所述外凸面135的内凹面136,所述外凸面135和所述内凹面136贴合所述内表面113。所述导光膜13于所述外凸面135所在部分形成波峰部分,所述导光膜13于所述内凹面136部分形成波谷部分。由于所述导光膜13的形状与所述内表面113的形状相适配,所述导光膜13可以设置多个所述外凸面135和多个所述内凹面136。所述外凸面135与所述出光面112的距离相对较近,所述内凹面136与所述出光面112的距离相对较远,使得所述导光膜13可以在所述外凸面135和所述内凹面136所在区域产生亮度渐变效果,实现所述导光膜13产生明暗相间的纹理效果,有利于提高所述壳体10的外观性能。
请参阅图17,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设备100还包括电路板70,所述电路板70固定于所述收容空间50内,所述电路板70设有处理器71和电连接所述处理器71的金属弹片72,所述主体层12在表面设有电连接所述光源20的金属触点73,所述金属弹片72弹性抵触所述金属触点73。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71可以电连接摄像头模组61、显示屏模组30和受话器模组等功能器件,以控制上述功能器件正常工作。在常规技术中,将光源20设置于电路板70上即可,可以通过电路板70上金属导线实现所述光源20与所述处理器71电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光源20至少部分固定于所述主体层12的过孔124中,节省所述光源20占用所述收容空间50;所述光源20与所述电路板70相隔离,若通过导线实现所述光源20与所述处理器71电连接的话,由于需要频繁将所述壳体10与所述中框40拆卸分离,容易造成导线拉扯而损坏。因此,通过所述主体层12在表面设置电连接所述光源20的金属触点73,又通过所述电路板70上的金属弹片72弹性抵触所述金属触点73,从而无需导线连接即可实现所述处理器71电连接所述光源20,所述壳体10与所述中框40拆卸分离时,不存在导线的拉扯,所述金属弹片72可以脱离所述壳体10,实现所述处理器71和所述光源20断开连接,可以保护所述光源20;所述壳体10安装固定在所述中框40上时,所述金属弹片72对准并弹性抵触所述金属触点73,则可以恢复所述处理器71与所述光源20电连接。
请参阅图18,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100,所述电子设备100包括:
壳体10,所述壳体10设有透光层和与所述透光表层11层叠设置的主体层12,以及固定于所述透光表层11和所述主体层12之间的导光膜13,所述导光膜13背离所述透光表层11一侧设有凸出部131;
处理器71,用于接收点亮指令,并根据所述点亮指令产生发光信号;
光源20,用于接收所述处理器71的发光信号,并根据所述发光信号朝所述凸出部131发射光线,以使得所述凸出部131接收所述光源20的光线,并将所述光线引导至所述导光膜13对应所述透光表层11的部分,并通过所述透光表层11出射。
其中,所述壳体10、所述处理器71和所述光源20可以参照前面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所述处理器71电连接所述光源20。所述处理器71可以通过触摸显示屏模组30、通讯器件、摄像头模组61或麦克风等功能器件接收所述点亮指令。例如,当所述电子设备100处于电量不足状态时,所述处理器71可以通过电量管理模块获取点亮指令;当所述电子设备100处于消息未读状态时,所述处理器71可以通过消息管理模块获取点亮指令。当所述电子设备100处于电量不足或消息未读等使用状态时,所述处理器71可以获取点亮指令,根据所述点亮指令产生发光信号,所述光源20可以接收所述处理器71的发光信号,并根据所述发光信号朝所述凸出部131发射光线,以使得所述凸出部131接收所述光源20的光线,并将所述光线引导至所述导光膜13对应所述透光表层11的部分,并通过所述透光表层11出射,对所述壳体10的外观起到良好的装饰效果,用户可以快速注意到壳体10的外观变化,从而快速获知所述电子设备100的状态,及时对相关事务进行处理。
请参阅图19,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电子设备100的控制方法可以用于所述电子设备100。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步骤101至步骤102:
101:获取点亮指令。
在步骤101中,所述电子设备100的处理器71可以通过触摸显示屏模组30、通讯器件、摄像头模组61或麦克风等功能器件接收所述点亮指令。例如,当所述电子设备100处于电量不足状态时,所述处理器71可以通过电量管理模块获取点亮指令;当所述电子设备100处于消息未读状态时,所述处理器71可以通过消息管理模块获取点亮指令。
102:根据所述点亮指令控制所述光源20朝所述凸出部131发射光线,以使得所述凸出部131接收所述光源20的光线,并将所述光线引导至所述导光膜13对应所述透光表层11的部分,并通过所述透光表层11出射。
在步骤102中,当所述电子设备100处于电量不足或消息未读等使用状态时,所述处理器71可以获取点亮指令,根据所述点亮指令产生发光信号,所述光源20可以接收所述处理器71的发光信号,并根据所述发光信号朝所述凸出部131发射光线,以使得所述凸出部131接收所述光源20的光线,并将所述光线引导至所述导光膜13对应所述透光表层11的部分,并通过所述透光表层11出射,对所述壳体10的外观起到良好的装饰效果,用户可以快速注意到壳体10的外观变化,从而快速获知所述电子设备100的状态,及时对相关事务进行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10设有多个所述导光膜13,多个所述导光膜13按照预设图案排列,所述电子设备100包括多个光源20,多个所述光源20分别正对多个所述导光膜13的凸出部131。其中,所述预设图案为电量标志、网络信号标志或音量标志中的任意一种。
在步骤101之前,建立光源编码库,其中所述光源编码库包括多个编码,多个所述编码分别与多个所述光源20对应,所述编码为所述光源20的标记。
在步骤101中,获取所述电子设备100的目标状态值,根据所述目标状态值确定所述多个光源20的目标数量,在所述光源编码库选择编码组合,其中所述编码组合由目标数量的编码组成,根据所述编码组合确定所述点亮指令。其中,所述目标状态值为剩余电量值、网络信号强度值或音量值中的任意一种。
在步骤102中,根据编码组合控制对应的光源20发射光线,以使目标数量的导光膜13发光组合形成高亮的电量标志、高亮的网络信号标志或高亮的音量标志中的的任意一种,可以提醒用户电子设备100的剩余电量,用户无需开启显示屏模组30即可查看剩余电量、网络信号强度或音量,有利于提高用户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通过所述壳体设有固定于所述透光表层和所述主体层之间的导光膜,实现所述导光膜嵌设于所述壳体的内部,并通过所述凸出部接收所述光源的光线,并将所述光线引导至所述导光膜对应所述透光表层的部分,并通过所述透光表层出射,对所述壳体的外观起到良好的装饰效果。上述壳体结构中导光膜为透光层和主体层之间的夹层,自所述导光膜出射的光线可以直接透过透光层,其中,可以将所述透光表层设置为较薄的透光层,便于满足高透光需求,而所述主体层可以设置为透光层或非透光层,可以满足壳体的其他性能要求。
综上所述,虽然本申请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但该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申请,该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8)

1.一种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透光表层和与所述透光表层层叠设置的主体层,以及固定于所述透光表层和所述主体层之间的导光膜,所述导光膜背离所述透光表层一侧设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延伸至所述主体层所在平面,所述凸出部用于接收光源的光线,并将所述光源的光线引导至所述导光膜对应所述透光表层的部分,并通过所述透光表层出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层靠近所述透光表层一侧设有图案区,所述导光膜对应所述图案区处设有通孔,所述光源的光线可通过所述导光膜在所述通孔内侧壁出射至所述图案区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层在所述图案区内设有反射面,所述反射面用于将自所述通孔内侧壁出射的光线反射至所述透光表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内侧壁与所述反射面呈锐角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多个所述导光膜,多个所述导光膜按照预设图案排列,经多个所述导光膜出射的光线组合形成发光图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图案为电量标志、网络信号标志或音量标志中的任意一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贯穿所述透光表层、所述主体层和所述导光膜的开孔,所述开孔用于供摄像头模组获取拍摄光线,所述光源的光线经所述导光膜传导至外部,以形成补光光线。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设有连接所述透光表层或/和所述主体层的边框部,所述边框部、所述透光表层和所述主体层之间形成内腔,所述导光膜固定于所述内腔中。
9.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层设有过孔,所述过孔用于收容所述光源,所述凸出部伸入所述过孔内,对准所述光源。
10.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表层靠近所述主体层一侧设有内表面,所述内表面呈波浪状,所述导光膜贴合于所述内表面。
11.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膜呈长条形,所述导光膜背离所述透光表层一侧设有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凸出部分别设置于所述导光膜的相对两端。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1任意一项所述的壳体。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背板,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中框和光源,所述壳体固定于所述中框一侧,所述壳体和所述中框之间形成收容空间,所述主体层靠近所述收容空间一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延伸至所述凸出部,所述光源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凹槽内。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固定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电路板设有处理器和电连接所述处理器的金属弹片,所述主体层在表面设有电连接所述光源的金属触点,所述金属弹片弹性抵触所述金属触点。
1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有透光层和与所述透光表层层叠设置的主体层,以及固定于所述透光表层和所述主体层之间的导光膜,所述导光膜背离所述透光表层一侧设有凸出部;
处理器,用于接收点亮指令,并根据所述点亮指令产生发光信号;
光源,用于接收所述处理器的发光信号,并根据所述发光信号朝所述凸出部发射光线,以使得所述凸出部接收所述光源的光线,并将所述光线引导至所述导光膜对应所述透光表层的部分,并通过所述透光表层出射。
16.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和光源,所述壳体设有透光层和主体层,以及固定于所述透光表层和所述主体层之间的导光膜,所述导光膜设有凸出部,所述光源固定于所述主体层,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获取点亮指令;
根据所述点亮指令控制所述光源朝所述凸出部发射光线,以使得所述凸出部接收所述光源的光线,并将所述光线引导至所述导光膜对应所述透光表层的部分,并通过所述透光表层出射。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多个所述导光膜,多个所述导光膜按照预设图案排列,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多个所述光源,多个所述光源分别正对多个所述导光膜的凸出部,
所述根据所述点亮指令控制所述光源朝所述凸出部发射光线,还包括:建立光源编码库,其中所述光源编码库包括多个编码,多个所述编码分别与多个所述光源对应,所述编码为所述光源的标记;
所述获取点亮指令,包括: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目标状态值;根据所述目标状态值确定所述多个光源的目标数量;在所述光源编码库选择编码组合,其中所述编码组合由目标数量的编码组成;
所述根据所述点亮指令控制所述光源朝所述凸出部发射光线,包括:根据编码组合控制对应的光源发射光线,以使得目标数量的所述导光膜发光组合形成发光图案。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图案为电量标志、网络信号标志或音量标志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目标状态值时,所述目标状态值为剩余电量值、网络信号强度值或音量值中的任意一种。
CN201910705119.1A 2019-07-31 2019-07-31 壳体、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104307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05119.1A CN110430703B (zh) 2019-07-31 2019-07-31 壳体、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05119.1A CN110430703B (zh) 2019-07-31 2019-07-31 壳体、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30703A true CN110430703A (zh) 2019-11-08
CN110430703B CN110430703B (zh) 2021-04-13

Family

ID=68413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05119.1A Active CN110430703B (zh) 2019-07-31 2019-07-31 壳体、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3070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88201A (zh) * 2019-11-29 2021-06-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背盖、电子设备及背盖控制方法
CN113132515A (zh) * 2021-04-12 2021-07-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结构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68692A1 (en) * 2006-05-22 2007-11-22 Young Optics Inc. Illumination system
CN201794458U (zh) * 2010-08-26 2011-04-13 奇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透光装置
CN102707369A (zh) * 2012-06-07 2012-10-03 昆山市诚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有色导光板及具有该有色导光板的led平面光源
CN202598398U (zh) * 2012-04-10 2012-12-12 应宏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结构
CN104076432A (zh) * 2013-03-28 2014-10-01 惠和株式会社 导光膜、超薄型液晶背光单元、便携式计算机及导光膜的制造方法
CN104835669A (zh) * 2015-03-31 2015-08-12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背光组件、按键单元及电子设备
CN204809087U (zh) * 2015-06-23 2015-11-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按键、背光键盘以及电子设备
CN107561626A (zh) * 2017-08-14 2018-01-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导光结构和移动终端
CN107589615A (zh) * 2017-08-14 2018-01-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补光组件和移动终端
CN108712537A (zh) * 2018-07-23 2018-10-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09194783A (zh) * 2018-08-24 2019-01-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09309742A (zh) * 2018-12-14 2019-02-05 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骨架及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68692A1 (en) * 2006-05-22 2007-11-22 Young Optics Inc. Illumination system
CN201794458U (zh) * 2010-08-26 2011-04-13 奇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透光装置
CN202598398U (zh) * 2012-04-10 2012-12-12 应宏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结构
CN102707369A (zh) * 2012-06-07 2012-10-03 昆山市诚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有色导光板及具有该有色导光板的led平面光源
CN104076432A (zh) * 2013-03-28 2014-10-01 惠和株式会社 导光膜、超薄型液晶背光单元、便携式计算机及导光膜的制造方法
CN104835669A (zh) * 2015-03-31 2015-08-12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背光组件、按键单元及电子设备
CN204809087U (zh) * 2015-06-23 2015-11-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按键、背光键盘以及电子设备
CN107561626A (zh) * 2017-08-14 2018-01-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导光结构和移动终端
CN107589615A (zh) * 2017-08-14 2018-01-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补光组件和移动终端
CN108712537A (zh) * 2018-07-23 2018-10-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09194783A (zh) * 2018-08-24 2019-01-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09309742A (zh) * 2018-12-14 2019-02-05 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骨架及移动终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88201A (zh) * 2019-11-29 2021-06-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背盖、电子设备及背盖控制方法
CN113132515A (zh) * 2021-04-12 2021-07-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结构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30703B (zh) 2021-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36223B1 (ko) 엠블럼을 조명하기 위한 광 조립체
US20040189604A1 (en) Computer mouse with ornamental light source
US7722239B2 (en) Logo display
CN110430703A (zh) 壳体、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20060209569A1 (en) Soft glow nightlight
CN109964078A (zh) 利用导光膜的照明用部件
CN110529770B (zh) 发光壳体
CN111161651A (zh) 一种具有透光功能的发光标牌及其制造方法
US20080163529A1 (en) Lighted Artwork Holder
JP4720978B2 (ja) 面状照明装置
JP2011076834A (ja) 防水性エッジライト
KR200454644Y1 (ko) 곡선형 채널 간판
JP2007066540A (ja) 面状照明装置
CN207947974U (zh) 一种移动终端
DK2202856T3 (en) Electrical installer
KR200449250Y1 (ko) 후면 장식조명을 구비한 간판
JP5247500B2 (ja) 照明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10995898A (zh) 电子设备的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GB2425168A (en) Table lamp having planar light guide
CN111081168A (zh) 显示装置
JP2000035347A (ja) メータ構造
CN110602285B (zh) 壳体组件、电子设备及壳体组件的制造方法
JPH11101666A (ja) 照明装置
CN210225483U (zh) 电子设备
JP2015032461A (ja) Ledサインパネ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