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47974U - 一种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47974U
CN207947974U CN201820251164.5U CN201820251164U CN207947974U CN 207947974 U CN207947974 U CN 207947974U CN 201820251164 U CN201820251164 U CN 201820251164U CN 207947974 U CN207947974 U CN 2079479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pattern
component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5116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波林
俞昌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25116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479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479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479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壳体,壳体设有与移动终端的标识图案对应的镂空区域;与标识图案对应的可透光的标识图案部件,标识图案部件嵌设于镂空区域内,且标识图案部件设有通孔;以及位于壳体内的指纹组件,指纹组件包括指纹盖板及与指纹盖板连接的指纹芯片,指纹盖板位于通孔内,且指纹芯片对应于指纹盖板,设置于壳体内侧,且指纹盖板远离指纹芯片的端面显露于壳体的外表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终端,通过对应移动终端的标识图案设置指纹组件,使移动终端的标识图案部件具备指纹识别功能,从而丰富了标识图案的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的标识图案作为移动终端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辨识移动终端的品牌,然而随着人们对移动终端的外观需求的不断提高,移动终端的标识图案也制作的越来越美观。
目前,设于移动终端上的图案标识只提供品牌识别的作用,用户不能通过图案标识了解更多的信息,或者与移动终端进行更多的互动;而且在光线较差的环境下,还会使得图案标识的显示效果差。
可见,现有的移动终端的标识图案存在功能单一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以解决现有的移动终端的标识图案存在功能单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有与移动终端的标识图案对应的镂空区域;
与所述标识图案对应的可透光的标识图案部件,所述标识图案部件嵌设于所述镂空区域内,且所述标识图案部件设有通孔;
以及位于所述壳体内的指纹组件,所述指纹组件包括指纹盖板及与所述指纹盖板连接的指纹芯片,所述指纹盖板位于所述通孔内,且所述指纹芯片对应于所述指纹盖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侧,且所述指纹盖板远离所述指纹芯片的端面显露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
这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对应移动终端的标识图案设置指纹组件,使移动终端的标识图案部件具备指纹识别功能,从而丰富了标识图案的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发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4,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发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壳体10,所述壳体10设有与所述移动终端的标识图案对应的镂空区域11;
与所述标识图案对应的可透光的标识图案部件20,所述标识图案部件20嵌设于所述镂空区域11内,且所述标识图案部件20设有通孔;
以及位于所述壳体10内的指纹组件30,所述指纹组件30包括指纹盖板31及与所述指纹盖板31连接的指纹芯片32,所述指纹盖板31位于所述通孔内,且所述指纹芯片32对应于所述指纹盖板31,设置于所述壳体10内侧,且所述指纹盖板31远离所述指纹芯片32的端面显露于所述壳体10的外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以采用镭射或者冲切等高精度切割工艺,在所述壳体10上形成与所述标识图案对应的镂空区域11。与所述标识图案对应的可透光的标识图案部件20可以采用透光效果好的材料制成,比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玻璃等,但考虑到标识图案部件的可制造性和可量产性,一般是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制作所述标识图案部件20;其中,所述标识图案部件20的厚度一般优选为0.40毫米左右。而且通过在移动终端的标识图案区域设置所述指纹组件30,即可使所述移动终端的标识图案区域具备指纹识别功能,大大丰富了标识图案部件20的功能。而且,为进一步提升移动终端的标识图案的显示效果,还可以在所述指纹盖板31远离所述指纹芯片32的端面设置金属镀层。
可选的,移动终端还包括发光组件40,所述发光组件40位于所述壳体10的内侧对应所述镂空区域11设置。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光组件40可根据移动终端所述环境的光线强度,进行发光,比如当移动终端位于光线较差的环境下时,则控制所述发光组件40发光,具体的,控制所述发光组件40的发光源41发光,使可透光的标识图案部件20在光线较差的环境下呈现光圈效果,从而提升移动终端的标识图案的显示效果,并丰富标识图案部件20的功能。
而且,还可以通过解锁指纹,控制所述发光组件40的发光,来实现所述标识图案部件20的发光效果。
可选的,所述移动终端包括透光盖板50,且所述壳体10朝向所述发光组件40的一侧对应所述镂空区域设有安装槽12,所述透光盖板50设于所述安装槽12,并与所述壳体10连接在一起,且所述透光盖板50位于所述标识图案部件20和所述发光组件40之间。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槽12为与所述透光盖板50匹配的凹槽,并且可以通过胶水粘接的方式,将所述透光盖板50固定在所述壳体10的安装槽12内。通过透光盖板50的设置,可以使从所述发光组件40发射出来的光线,经过所述透光盖板50后更为齐整,从而能够壳体10的外表面对应所述标识图案部件20的区域形成光圈,来提升移动终端的标识图案的显示效果。
其中,所述透光盖板50可以是玻璃盖板或者其他透光性良好的盖板,而且,所述透光盖板50的厚度一般也有优选为0.40毫米左右。
为进一步提升移动终端标识图案的显示效果,还可以在所述透光盖板50远离所述标识图案部件20一侧设置透光的镜面银油墨层,从而使移动终端的标识图案具备金属光泽的显示效果。可以通过在透光盖板50的远离标识图案部件20的一侧丝印透光的镜面银油墨层,镜面银油墨层的透光率可以控制。在正常亮度下移动终端的标识图案显示镜面银效果;而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发光组件40发射的光可以透过透光的镜面银油墨层射出来,从而实现标识图案的点亮效果,丰富标识图案的功能。
可选的,所述发光组件40包括发光源41及设置于所述发光源41一侧的导光层42,所述导光层42位于所述壳体10内侧,且覆盖所述透光盖板50远离所述标识图案部件20的一侧设置,所述透光盖板50位于所述标识图案部件20和所述导光层42之间。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所述透光盖板50远离所述标识图案部件20的一侧设置导光层42,可以有效规整自所述发光源41发出的光线的方向,减少光线的散射漫反射现象,并通过在所述导光层42内形成第一导光路径91,及在所述标识图案部件20内形成第二导光路径92,从而使自所述发光源41发射的光线在所述壳体10的外表面对应所述标识图案部件20的区域形成光圈,以提升移动终端的标识图案的显示效果。其中,所述发光源41可以是LED(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灯,由于LED等为点光源,所述导光层42可以起到将LED灯的点光源转换为面光源,而将光线均匀出射至所述标识图案部件20。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发光组件40的具体结构并不局限于此,还可以是采用其他结构,例如,所述发光组件40也可以是采用掺杂有荧光物质的基板等。
为进一步提升移动终端的标识图案的显示效果,还可以在壳体10的内侧对应所述标识图案区域设置遮光组件60,所述遮光组件60包括环绕所述镂空区域11四周设置的遮光套61以及与所述遮光套61匹配设置的遮光层62。其中,所述遮光套61可以是环设于所述镂空区域11四周的泡棉套,所述遮光层62可以遮光纸或者遮光膜,且所述遮光层62覆盖于所述遮光套61远离所述壳体10的一侧,以使所述遮光套61、所述遮光层62与所述壳体10上设有所述镂空区域11的部分相配合形成容置腔,且所述透光盖板50、所述导光层42及所述发光源41均位于所述容置腔内。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遮光套61、所述遮光层62与所述壳体10内侧配合形成一容置腔,所述透光盖板50、所述导光层42及所述光源41均位于所述容置腔内,可以使得所述发光源41所发出的光线被遮挡于该容置腔室内,并从壳体10的镂空区域11出射,而不会进入移动终端的其他地方,且由于该遮光组件60的设置,可以使得光线被充分利用,提高光利用率。
进一步的,所述发光组件40还包括第一电路板43,所述发光源41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路板43上,且所述第一电路板43与所述导光层42连接,且所述第一电路板43上设有第一定位孔431,所述导光层42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431匹配的第二定位孔421。这样,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定位孔431与所述第二定位孔421,可实现所述第一电路板43与所述导光层42的快速组装,降低所述发光组件40的组装时间。
可选的,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10的内侧的主板80,所述第一电路板43上设有第一露铜接触点432,所述主板80在与所述第一露铜接触点432所对应的位置连接有第一金属弹片70,所述第一金属弹片70与所述第一露铜接触点432电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可以利用第一金属弹片70来将发光源41与主板80进行连接,从而实现对发光源41的开关状态的控制。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发光源41与所述主板80之间的连接方式不仅局限于此。
此外,为了进一步优化移动终端的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一电路板43可以是与移动终端的补光灯模组的电路板集成。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电路板43也可以是单独设置。
可选的,所述指纹组件30还包括与所述指纹芯片32连接的第二电路板33,所述第二电路板33上设有第二露铜接触点,所述主板80在与所述第二露铜接触点所对应的位置连接有第二金属弹片90,所述第二金属弹片90与所述第二露铜接触点电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可以利用第二金属弹片90来将指纹组件30与主板80进行连接,从而实现对指纹组件30的功能。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所述指纹组件30与所述主板80之间的连接方式不仅局限于此。
可选的,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与所述移动终端的主板80连接的光感器件,所述主板80接收所述光感器件所检测到的外界环境光线信息,控制所述发光组件40发光。
本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设置于移动终端上的光感器件,检测外界环境的光线信息,并根据外界的光线信息,控制所述发光组件40发光。比如,当检测到外界环境的光线较差时,则控制所述发光组件40发光,提示移动终端的标识图案部件20在弱光环境下的显示效果。
具体的,光感器件用于感应外界环境的亮度数值,在比较暗的环境下,亮度数值一般在0~50lux之间,亮度数值越低表示环境亮度越暗。在本实施方式中,环境亮度数值的标准为50lux,移动终端的处理器通过读取光感器件检测到的亮度数值,当光感器件检测到外界环境的亮度数值大于50lux时,则生成控制发光组件40不发光的第一控制指令;当光感器件检测到外界环境的亮度数值小于50lux时,则生成控制发光组件40发光的第二控制指令,发光组件40根据第二控制指令进行发光,从而实现标识图案部件20在弱光下的点亮,有效的提升了标识图案部件20在弱光下的显示效果。
而且,为了进一步提升标识图案在弱光下的显示效果,还可以给发光组件40设定发光周期,比如30秒发光,30秒熄灭。通过设定发光周期,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移动终端的功耗。
其中,上述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电子书阅读器、MP3(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3,Moving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II)播放器、MP4(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4,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V)播放器、膝上型便携计算机、车载电脑、台式计算机、机顶盒、智能电视机、可穿戴设备等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有与移动终端的标识图案对应的镂空区域;
与所述标识图案对应的可透光的标识图案部件,所述标识图案部件嵌设于所述镂空区域内,且所述标识图案部件设有通孔;
以及位于所述壳体内的指纹组件,所述指纹组件包括指纹盖板及与所述指纹盖板连接的指纹芯片,所述指纹盖板位于所述通孔内,且所述指纹芯片对应于所述指纹盖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侧,且所述指纹盖板远离所述指纹芯片的端面显露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位于所述壳体的内侧对应所述镂空区域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透光盖板,所述壳体朝向所述发光组件的一侧对应所述镂空区域的位置设有安装槽,所述透光盖板设于所述安装槽内,并与所述壳体连接,且所述透光盖板位于所述标识图案部件与所述发光组件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盖板远离所述标识图案部件的一侧设有透光的镜面银油墨层。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发光源及设置于所述发光源一侧的导光层,所述导光层位于所述壳体内侧,且覆盖所述透光盖板远离所述标识图案部件的一侧设置,所述透光盖板位于所述标识图案部件和所述导光层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遮光组件,所述遮光组件包括环绕所述镂空区域四周设置的遮光套以及与所述遮光套匹配设置的遮光层,所述遮光层覆盖于所述遮光套远离所述壳体的一侧,以使所述遮光套、所述遮光层与所述壳体上设有所述镂空区域的部分相配合形成容置腔,所述透光盖板、所述导光层及所述发光源均位于所述容置腔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还包括第一电路板,所述发光源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上,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导光层连接,且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导光层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匹配的第二定位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侧的主板;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有第一露铜接触点,所述主板在与所述第一露铜接触点所对应的位置连接有第一金属弹片,所述第一金属弹片与所述第一露铜接触点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侧的主板;所述指纹组件还包括与所述指纹芯片连接的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设有第二露铜接触点,所述主板在与所述第二露铜接触点所对应的位置连接有第二金属弹片,所述第二金属弹片与所述第二露铜接触点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与所述移动终端的主板连接的光感器件,所述主板接收所述光感器件所检测到的外界环境光线信息,控制所述发光组件发光。
CN201820251164.5U 2018-02-12 2018-02-12 一种移动终端 Active CN2079479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51164.5U CN207947974U (zh) 2018-02-12 2018-02-12 一种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51164.5U CN207947974U (zh) 2018-02-12 2018-02-12 一种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47974U true CN207947974U (zh) 2018-10-09

Family

ID=63699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51164.5U Active CN207947974U (zh) 2018-02-12 2018-02-12 一种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4797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33071A (zh) * 2019-04-17 2019-07-19 深圳华创兆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识别卡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04342A (zh) * 2020-09-15 2020-11-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不等厚壳体、其加工方法及终端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33071A (zh) * 2019-04-17 2019-07-19 深圳华创兆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识别卡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33071B (zh) * 2019-04-17 2022-08-26 深圳华创兆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识别卡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04342A (zh) * 2020-09-15 2020-11-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不等厚壳体、其加工方法及终端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56911B (zh) 具有导光板的发光键盘
US20040189604A1 (en) Computer mouse with ornamental light source
CN207947974U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08819782U (zh) 电气设备、电子装置和键盘
CN204178989U (zh) 键盘背光模块周围发光结构
CN106813161A (zh) 一种发光组件及移动终端
US20060209569A1 (en) Soft glow nightlight
CN110529770B (zh) 发光壳体
US20040136179A1 (en) Necklace with ultraviolet illuminated fluorescent pendant
CN101908426A (zh) 感应按键及具有感应按键的电子设备
CN110430703A (zh) 壳体、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201256098Y (zh) 具有导光板的发光键盘
CN201348769Y (zh) 透光鼠标
CN208386647U (zh) 壳体及电子设备
CN201796761U (zh) 感应按键及具有感应按键的电子设备
CN208368376U (zh) 一种带氛围灯的方向盘开关
CN112558381A (zh) 电子设备
CN110602285A (zh) 壳体组件、电子设备及壳体组件的制造方法
CN201927307U (zh) 数码电子产品的标识装置
CN201508525U (zh) 发光键盘
CN213547603U (zh) 可更换图案的发光手机壳
CN213072754U (zh) 一种具有三维立体效果的手机后盖
CN220770898U (zh) 汽车logo灯与汽车
CN216487793U (zh) 键帽结构和应用其的背光键盘
CN202758791U (zh) 薄型化发光键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