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88201A - 电子设备的背盖、电子设备及背盖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的背盖、电子设备及背盖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888201A CN112888201A CN201911205668.9A CN201911205668A CN112888201A CN 112888201 A CN112888201 A CN 112888201A CN 201911205668 A CN201911205668 A CN 201911205668A CN 112888201 A CN112888201 A CN 11288820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transmittance
- back cover
- transparent
- adjustable plate
- optical co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5—Flexible substrates, e.g. plastics, organic film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 G02F1/153—Constructional detail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 G02F1/153—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2F1/155—Electrod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背盖、电子设备及背盖控制方法,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该背盖包括外壳本体、透光率可调板和光学镀膜层,外壳本体的至少部分区域透明,外壳本体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透光率可调板设置于第二表面,透光率可调板与位于外壳本体的透明区域的光学镀膜层至少部分重合。由于透光率可调板与位于外壳本体的透明区域的光学镀膜层至少部分重合,在透光率可调板透光率较高时,外壳本体上的透明区域呈现透明状态,光学镀膜层也呈现透明状态,在透光率可调板透光率较低时,光学镀膜层上与透光率可调板重合的区域无法透光,在环境光的照射下会呈现色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设备的背盖、电子设备及背盖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壳体是电子设备中构成外观结构的部分,是用户可以直接触碰到的结构,壳体主要起到保护的作用。电子设备的壳体表面通常会进行光学镀膜,例如部分手机的背盖表面就形成有光学镀膜层,通过形成光学镀膜层,可以使壳体在环境光的照射下显现出色彩。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背盖、电子设备及背盖控制方法,能够较低成本地实现背盖外观效果的多样化。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背盖,包括外壳本体、透光率可调板和覆盖在所述外壳本体上的光学镀膜层,所述外壳本体的至少部分区域透明,所述光学镀膜层至少位于所述外壳本体的透明区域,所述外壳本体具有用于形成电子设备的外表面的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透光率可调板设置于所述外壳本体的第二表面,所述透光率可调板与位于所述外壳本体的透明区域的所述光学镀膜层至少部分重合。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透光率可调板为液晶盒或电致变色器件。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液晶盒包括平行相对布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第一基板上具有公共电极,所述第二基板上具有液晶偏转电极。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基板上具有一个所述液晶偏转电极,或者,具有相互间隔的多个所述液晶偏转电极。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液晶盒为柔性液晶盒。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透光率可调板远离所述外壳本体的一侧设置有信号传输接头,所述信号传输接头用于输入控制所述透光率可调板的光透过率的信号。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信号传输接头包括位于所述透光率可调板表面的信号传输触点和突出于所述透光率可调板表面的信号传输触头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信号传输触头包括弹片或弹针。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信号传输接头位于所述外壳本体的不透明区域。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外壳本体的透明区域位于所述透光率可调板在所述外壳本体上的正投影内。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外壳本体的部分区域不透明,或者,所述外壳本体整体透明。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外壳本体的边缘不透明。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外壳本体上具有一个透明区域或者至少两个透明区域。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透明区域呈圆形、弓形、椭圆形、多边形或组合图形,或者所述透明区域呈现字母、文字、徽标的形状。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背盖还包括不透明的盖底层,所述盖底层位于所述光学镀膜层的靠近所述透光率可调板一侧,且所述透光率可调板与位于所述外壳本体的透明区域的所述光学镀膜层重合区域的至少部分未覆盖有所述盖底层。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光学镀膜层包括基材层和镀层,所述基材层位于所述外壳本体上,所述镀层位于所述基材层上。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前一方面所述的背盖。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背盖控制方法,所述电子设备为如第二方面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透光率调节指令;
若所述透光率调节指令为透光率增大指令,增大透光率可调板上与光学镀膜层重合部分的至少部分区域的光透过率;
若所述透光率调节指令为透光率减小指令,减小透光率可调板上与光学镀膜层重合部分的至少部分区域的光透过率。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由于外壳本体的至少部分区域呈现透明,因此可以从背盖外部透过透明区域观察到电子设备的内部。由于光学镀膜层至少位于外壳本体的透明区域,并且还设置有透光率可调板,透光率可调板与位于外壳本体的透明区域的光学镀膜层至少部分重合,这样在透光率可调板透光率较高时,外壳本体上的透明区域呈现透明状态,光学镀膜层也呈现透明状态,在透光率可调板透光率较低时,位于透明区域的光学镀膜层上,与透光率可调板重合的区域由于无法透光,在环境光的照射下会呈现色彩,从而实现背盖外观效果的多样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背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背盖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背盖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背盖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背盖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背盖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偏转电极的分布示意图;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背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背盖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背盖控制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背盖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为一种作为示例的手机。如图1所示,该电子设备的背盖包括外壳本体10、透光率可调板20和覆盖在外壳本体10上的光学镀膜层12,外壳本体10的至少部分区域透明。例如图1中外壳本体10具有透明区域10a和不透明区域10b。
光学镀膜层12至少位于外壳本体10的透明区域。外壳本体10具有用于形成电子设备的外表面的第一表面a和与第一表面a相对的第二表面b,透光率可调板20设置于外壳本体10的第二表面b,透光率可调板20与位于外壳本体10的透明区域的光学镀膜层12至少部分重合。
图1中虚线框2`为透光率可调板20在外壳本体10上的正投影,为了便于观察,图1中分离了透光率可调板20与外壳本体10。
由于外壳本体的至少部分区域呈现透明,因此可以从背盖外部透过透明区域观察到电子设备的内部。由于光学镀膜层至少位于外壳本体的透明区域,并且还设置有透光率可调板,透光率可调板与位于外壳本体的透明区域的光学镀膜层至少部分重合,这样在透光率可调板透光率较高时,外壳本体上的透明区域呈现透明状态,光学镀膜层也呈现透明状态,在透光率可调板透光率较低时,位于透明区域的光学镀膜层上,与透光率可调板重合的区域由于无法透光,在环境光的照射下会呈现色彩,从而实现背盖外观效果的多样化。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背盖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光学镀膜层12可以包括基材层121和镀层122,基材层121位于外壳本体10上,镀层122位于基材层121上。镀层122是通过光学镀膜工艺在零件表面上镀上的一层或多层透明金属膜或透明介质膜。光学镀膜工艺形成的膜层通常是透明状态,若将膜层放置在不透明的深色物体上,在环境光下膜层就会呈现出色彩。通过设置基材层121,可以在基材层121上镀好镀层122后再整体转移到外壳本体10上。这样相比于直接在外壳本体10上形成镀层122,可以避免光学镀膜工艺对外壳本体10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降低了外壳本体10破损的风险,有利于提高背盖的良率。
外壳本体10可以采用玻璃或塑料制作。光学镀膜层12可以通过粘接的方式粘接在外壳本体10上,例如采用OCA(Optically Clear Adhesive,光学透明粘合剂)将光学镀膜层12粘贴在外壳本体10上。图2中作为示例,可以将基材层121与外壳本体10粘接,在其他实现方式中,也可以将镀层122与外壳本体10粘接。
示例性地,该基材层121可以包括PC(Polycarbonate,聚碳酸酯)层或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
基材层121为可选结构,在本公开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也可以不包括基材层121,镀层122直接形成在外壳本体10上,能够减少对基材层121和粘接剂的成本投入。
可选地,光学镀膜层12可以与透光率可调板20位于外壳本体10的同侧,也可以位于相反侧。将光学镀膜层12和透光率可调板20设置在外壳本体10的同侧,由外壳本体10形成外壳本体10的第二表面,可以避免光学镀膜层12被划伤。
光学镀膜层12的厚度可以为70nm~200nm。光学镀膜层12的厚度过薄则显示的色彩效果不明显,厚度过厚会增加制作成本。
光学镀膜是指在零件表面镀上一层或多层的金属、金属氧化物或非金属氧化物薄膜(例如氧化硅、氧化钛、氮化硅等)的工艺过程。光学镀膜层12是指通过该工艺过程形成的多层薄膜。在透光率可调板20透明时,环境光可以直接透射光学镀膜层12,从而显现呈透明状,在透光率可调板20不透明时,环境光照射在光学镀膜层12,光线在构成光学镀膜层12的各薄膜的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使部分颜色的光得到增强,部分颜色的光得到减弱,从而呈现出色彩。通过对光学镀膜层12中各层的厚度和材料进行调整,可以改变环境光照射到光学镀膜层12上时所呈现的色彩。
在本公开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外壳本体10可以部分区域透明部分区域不透明。此外,外壳本体10也可以整体透明。光学镀膜层12至少位于外壳本体10的透明区域可以包括光学镀膜层12全部位于外壳本体10的透明区域内,还可以包括光学镀膜层12部分位于外壳本体10的透明区域内,部分位于不透明区域。光学镀膜层12全部位于外壳本体10的透明区域内又可以包括光学镀膜层12与外壳本体10的透明区域完全重合和不完全重合。
对于光学镀膜层12全部位于外壳本体10的透明区域内的背盖,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背盖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填充部分表示透明区域。如图3所示,光学镀膜层12可以与外壳本体10上的透明区域完全重合。即光学镀膜层12的形状和大小与外壳本体10上的透明区域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这样可以通过改变透光率可调板20的光透过率,使该透明区域在视觉上整体呈现透明或是整体具有色彩。
此外,光学镀膜层12也可以只覆盖外壳本体10上透明区域的部分区域,即光学镀膜层12与外壳本体10上的透明区域不完全重合。在透光率可调板20处于不透光状态时,则外壳本体10上透明区域的部分区域可以具有色彩。
对于光学镀膜层12部分位于外壳本体10的透明区域内,部分位于不透明区域的背盖,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背盖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填充部分表示透明区域。如图4所示,外壳本体10上的不透明区域也可以覆盖有光学镀膜层12,使得外壳本体10上的不透明区域也可以显现出色彩。对于外壳本体10上的透明区域,光学镀膜层12既可以与透光率可调板20位于外壳本体10的同侧,也可以与透光率可调板20位于外壳本体10的相反侧,对于外壳本体10上的不透明区域,光学镀膜层12可以与透光率可调板20位于外壳本体10的相反侧。
图3和图4中为了便于观察光学镀膜层12的覆盖区域,分离了光学镀膜层12和外壳本体10。
图1中作为一种示例,外壳本体10的中部具有一块透明区域。透明区域呈椭圆形,在其他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透明区域还可以呈现圆形、弓形、多边形、组合图形,其中组合图形是指由两种及以上几何图形拼接形成的不同于圆形、弓形、椭圆形、多边形的图形,例如由一个弓形和一个矩形拼接,矩形的一边与弓形的弦重合,可以形成一条边为曲边的矩形。甚至还可以呈现字母、文字、徽标(LOGO)的形状,例如透明区域的形状呈现汉字“中”的造型。
在本公开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外壳本体10上可以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透明区域。通过至少两个透明区域能够进一步丰富背盖的外观效果,而且使得多个透明区域之间可以相互组合出更丰富的图形,外观效果更丰富,不同的透明区域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作为一种示例,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背盖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背盖的外壳本体10上具有3个透明区域,即图5中的a、b、c所示区域,三个透明区域构成了相互靠近的两个字母“m”和“i”。这样在透光率可调板20透光率较高时,背盖上可以呈现出“mi”的透明区域,在透光率可调板20透光率较低时,可以有更丰富的显示效果,例如,对于图3所示的背盖,外壳本体10上的不透明区域没有覆盖光学镀膜层12,则在光学镀膜层12的作用下,背盖上可以呈现出具有色彩的“mi”图形;对于图4所示的背盖,外壳本体10上的不透明区域也覆盖有光学镀膜层12,则在光学镀膜层12的作用下,外壳本体10的透明区域和不透明区域均会具有色彩,从而将图形“mi”隐藏。
可选地,外壳本体10的透明区域可以位于透光率可调板20在外壳本体10上的正投影内。具体可以包括一对一的形式和多对一的形式,其中一对一的形式是指每个透明区域各对应一个透光率可调板20,透明区域位于相应的透光率可调板20在外壳本体10上的正投影内;多对一的形式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透明区域共同对应一个透光率可调板20,该两个或两个以上透明区域位于相应的同一个透光率可调板20在外壳本体10上的正投影内。对于一对一的形式,通过调节透光率可调板20的光透过率,可以使外壳本体10上一整个透明区域显示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如果外壳本体10上有多个透明区域,则对应多个透明区域布置有多个透光率可调板20,以图形“mi”为例,外壳本体10上有3个透明区域,则对应布置3个透光率可调板20,通过改变3个透光率可调板20的光透过率,可以分别改变图形“mi”3个透明区域的显示效果。对于多对一的形式,通过调节透光率可调板20的光透过率,可以使外壳本体10上多个透明区域每一个整体都可以显示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并且还有利于减少透光率可调板20的数量。仍以图形“mi”为例,如图5所示,外壳本体10上有3个透明区域,对应设置1个透光率可调板20,可以改变1个透光率可调板20的光透过率,改变图形“mi”整体的视觉效果。
在本公开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外壳本体10可以为透明结构。即外壳本体10整体均透明,这样在透光率可调板20处于透光状态时,整个背盖均呈现透明状,在透光率可调板20处于不透光状态时,在光学镀膜层12的作用下,整个背盖均可以呈现出色彩。通过改变透光率可调板20的光透过率,改变整个外壳的视觉效果。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背盖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背盖还可以包括不透明的盖底层13,盖底层13位于光学镀膜层12的靠近透光率可调板20一侧。透光率可调板20与位于外壳本体10的透明区域的光学镀膜层12重合区域的至少部分未覆盖有盖底层13。例如图6所示,光学镀膜层12位于外壳本体10上,盖底层13位于光学镀膜层12上,盖底层13覆盖光学镀膜层12的部分区域。这样背盖上覆盖有盖底层13的区域可以始终呈现色彩,未覆盖盖底层13的区域则可以在透光率可调板20的作用下显现色彩。示例性地,盖底层13可以是油墨层。图6所示外壳本体10可以为部分透明,也可以为整体透明。
与透光率可调板20重合的透明区域A之外可以设置有盖底层13,与透光率可调板20重合的透明区域A之内也可以设置有盖底层13。若与透光率可调板20重合的透明区域A之内设置有盖底层13,如图6所示,透明区域A与透光率可调板20的重合区域的至少部分(例如图6中的B区域)不被盖底层13所覆盖,以使得可以通调节透光率可调板20的透光率,使背盖的部分区域能够显现出色彩。位于与透光率可调板20重合的透明区域A之内的盖底层13的形状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可以呈椭圆形、圆形、多边形、组合图形,甚至还可以呈现字母、文字、LOGO的形状。以组合图形“mi”为例,在透光率可调板20不透光时能够使该图形隐藏,在透光率可调板20透光时,则可以呈现出具有色彩的“mi”图形,该图形周围的区域呈现透明。
可选地,透光率可调板20可以为液晶盒或电致变色器件。相比于电子墨水,液晶盒或电致变色器件成本较低。
下面以液晶盒为例进行说明,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液晶盒21可以包括平行相对布置的第一基板211和第二基板212、位于第一基板211和第二基板212之间的液晶层213,第一基板211上具有公共电极215,第二基板212上具有液晶偏转电极216。通过在公共电极215和液晶偏转电极216上加载电压,从而控制液晶层213中的液晶分子偏转,以此调节液晶盒21的光透过率。
如图7所示,液晶盒21还可以包括胶框214。胶框214连接在第一基板211和第二基板212之间,液晶层213位于第一基板211、第二基板212和胶框214围成的空腔中。
上述液晶盒21的结构仅为一种示例,本公开并不以此为限,对于其他结构的液晶盒21,只要可以调节光透过率均可。
在本公开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基板212上可以具有一个液晶偏转电极216,这样可以通过一个液晶偏转电极216和一个公共电极215共同控制所有的液晶分子偏转,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制作成本低。
在本公开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基板212上可以具有相互间隔的多个液晶偏转电极216。如此多个液晶偏转电极216分别控制多个区域的液晶分子的偏转,可以使背盖呈现出更加丰富的视觉效果。例如在多个液晶偏转电极216的排列方向上,液晶层213的光透过率逐渐增大或是逐渐减小,从而可以使背盖上呈现渐变的色彩效果。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偏转电极的分布示意图。如图8所示,多个液晶偏转电极216可以沿一条直线排列成一列,例如沿外壳本体10的一条直边排列成一列。多个液晶偏转电极216也可以呈阵列分布。
可选地,液晶盒21可以为柔性液晶盒。柔性液晶盒的基板为柔性基板,使液晶盒21可以弯曲。通常电子设备的背盖并不是平面板,例如手机的背盖的边缘通常为弧面,因此外壳本体10并不一定是平面板,采用柔性液晶盒可以便于将液晶盒21贴合设置到外壳本体10上。
液晶盒21也可以采用粘贴的方式与外壳本体10连接,例如采用OCA将液晶盒21粘贴在外壳本体10上。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背盖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观察,图9中分离了液晶盒21和外壳本体10。如图9所示,液晶盒21远离外壳本体10的一侧可以设置有信号传输接头30,信号传输接头30用于输入控制液晶盒21的光透过率的信号。通过设置信号传输接头30,在组装电子设备时,信号传输接头30可以与电子设备的壳体内部的电连接结构接触形成电连接,从而可以对液晶盒21的光透过率进行控制。
信号传输接头30可以包括位于透光率可调板20表面的信号传输触点31和突出于透光率可调板20表面的信号传输触头32中的至少一种。如图9所示,信号传输接头30包括信号传输触点31。则相应地,电子设备的壳体内部的电连接结构可以是信号传输触头。
信号传输触点31可以是导电的金属片,信号传输触点31结构扁平,易于在液晶盒21上形成,有利于减小背盖的厚度。
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背盖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信号传输接头30也可以包括信号传输触头32。这样电子设备的壳体内部的电气结构既可以是信号传输触头也可以是信号传输触点或是导电片,例如柔性电路板上的导电片。
可选地,信号传输触头32可以包括弹片或弹针(pogo pin)。弹片可以发生形变,弹针可以在压力作用下伸缩,确保液晶盒21与壳体内部的电气结构保持电连接,在拆开背盖时,自动断开电连接。
液晶盒21上信号传输接头30的数量可以根据液晶盒21的进行设置,例如对于只包括一个公共电极215和一个液晶偏转电极216的液晶盒21,可以只设置两个信号传输接头30,一个信号传输接头30与公共电极215连接,另一个信号传输接头30与液晶偏转电极216连接。此外还可以设置一个用于液晶盒21接地的信号传输接头30。
对于有部分区域不透明的外壳本体10,信号传输接头30可以位于外壳本体10的不透明区域。这样可以利用外壳本体10的不透明区域对信号传输接头30进行遮挡,起到隐藏信号传输接头30的目的。
示例性地,外壳本体10的边缘可以不透明。这样可以将信号传输接头30隐藏在外壳本体10的边缘区域,不易被察觉。
电致变色器件可以包括平行相对布置的两块基板,两块基板上也分别设置有电极,两块基板之间夹设有电致变色层,通过在两块基板的电极之间施加电压可以改变电致变色层的光透过率。电致变色器件的结构与液晶盒21的结构类似,均可以通过两块基板的电极之间的电压进行透光率的调节,本公开以液晶盒21为例进行说明。此外,液晶盒、电致变色器件的透光率通常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节,在透光率不同时,背盖也可以显示出不同的效果,本公开仅举例说明在透光率最小和最大时的两种显示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信号传输接头30同样可以适用于电致变色器件。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如图1~10所示的任一种背盖。该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具有背盖的电子设备。
图1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背盖控制方法流程图,该电子设备包括如图1~10所示的任一种背盖。如图11所示,该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1:接收透光率调节指令。
步骤S12:根据透光率调节指令,透光率可调板20上与光学镀膜层12重合部分的至少部分区域的光透过率。
若透光率调节指令为透光率增大指令,增大透光率可调板20上与光学镀膜层12重合部分的至少部分区域的光透过率;
若透光率调节指令为透光率减小指令,减小透光率可调板20上与光学镀膜层12重合部分的至少部分区域的光透过率。
由于外壳本体的至少部分区域呈现透明,因此可以从背盖外部透过透明区域观察到电子设备的内部。由于光学镀膜层至少位于外壳本体的透明区域,并且还设置有透光率可调板,透光率可调板与位于外壳本体的透明区域的光学镀膜层至少部分重合,这样在透光率可调板透光率较高时,外壳本体上的透明区域呈现透明状态,光学镀膜层也呈现透明状态,在透光率可调板透光率较低时,位于透明区域的光学镀膜层上,与透光率可调板重合的区域由于无法透光,在环境光的照射下会呈现色彩,从而实现背盖外观效果的多样化。
前述步骤S11中的透光率调节指令可以是用户操作电子设备生成的指令,例如用户直接触碰电子设备的按键,生成增大透光率可调板20的透光率增大指令,透光率可调板20根据该指令增大光透过率。该透光率调节指令也可以是电子设备基于预设条件,在预设条件满足时生成的指令,例如预设条件可以是用户解锁电子设备、进入某款应用、退出某款应用、自上次生成指令后间隔时间达到预设时间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8)
1.一种电子设备的背盖,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本体(10)、透光率可调板(20)和覆盖在所述外壳本体(10)上的光学镀膜层(12),所述外壳本体(10)的至少部分区域透明,所述光学镀膜层(12)至少位于所述外壳本体(10)的透明区域,所述外壳本体(10)具有用于形成电子设备的外表面的第一表面(a)和与所述第一表面(a)相对的第二表面(b),所述透光率可调板(20)设置于所述外壳本体(10)的第二表面(b),所述透光率可调板(20)与位于所述外壳本体(10)的透明区域的所述光学镀膜层(12)至少部分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率可调板(20)为液晶盒(21)或电致变色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盒(21)包括平行相对布置的第一基板(211)和第二基板(212)、位于所述第一基板(211)和所述第二基板(212)之间的液晶层(213),所述第一基板(211)上具有公共电极(215),所述第二基板(212)上具有液晶偏转电极(2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板(212)上具有一个所述液晶偏转电极(216),或者,具有相互间隔的多个所述液晶偏转电极(216)。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盒(21)为柔性液晶盒。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背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率可调板(20)远离所述外壳本体(10)的一侧设置有信号传输接头(30),所述信号传输接头(30)用于输入控制所述透光率可调板(20)的光透过率的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传输接头(30)包括位于所述透光率可调板(20)表面的信号传输触点(31)和突出于所述透光率可调板(20)表面的信号传输触头(32)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传输触头(32)包括弹片或弹针。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传输接头(30)位于所述外壳本体(10)的不透明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背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本体(10)的透明区域位于所述透光率可调板(20)在所述外壳本体(10)上的正投影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背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本体(10)的部分区域不透明,或者,所述外壳本体(10)整体透明。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背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本体(10)的边缘不透明。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背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本体(10)上具有一个透明区域或者至少两个透明区域。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背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区域呈圆形、弓形、椭圆形、多边形或组合图形,或者所述透明区域呈现字母、文字、徽标的形状。
15.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背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背盖还包括不透明的盖底层(13),所述盖底层(13)位于所述光学镀膜层(12)的靠近所述透光率可调板(20)一侧,且所述透光率可调板(20)与位于所述外壳本体(10)的透明区域的所述光学镀膜层(12)重合区域的至少部分未覆盖有所述盖底层(13)。
1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背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镀膜层(12)包括基材层(121)和镀层(122),所述基材层(121)位于所述外壳本体(10)上,所述镀层(122)位于所述基材层(121)上。
1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的背盖。
18.一种电子设备的背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为如权利要求17所示的电子设备,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透光率调节指令;
若所述透光率调节指令为透光率增大指令,增大透光率可调板(20)上与光学镀膜层(12)重合部分的至少部分区域的光透过率;
若所述透光率调节指令为透光率减小指令,减小透光率可调板(20)上与光学镀膜层(12)重合部分的至少部分区域的光透过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205668.9A CN112888201B (zh) | 2019-11-29 | 2019-11-29 | 电子设备的背盖、电子设备及背盖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205668.9A CN112888201B (zh) | 2019-11-29 | 2019-11-29 | 电子设备的背盖、电子设备及背盖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888201A true CN112888201A (zh) | 2021-06-01 |
CN112888201B CN112888201B (zh) | 2023-02-17 |
Family
ID=76039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205668.9A Active CN112888201B (zh) | 2019-11-29 | 2019-11-29 | 电子设备的背盖、电子设备及背盖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888201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495383A (zh) * | 2021-07-28 | 2021-10-12 | 东莞市晶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通过微球液晶调节的可变三色模组及其制备工艺 |
CN113710033A (zh) * | 2021-09-03 | 2021-11-26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基材及其制作方法及电子设备 |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52927A (zh) * | 2010-04-27 | 2010-10-06 | 深圳桑菲消费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移动终端的透明显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US20120204459A1 (en) * | 2011-02-10 | 2012-08-16 | Akira Hirai |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WO2017012297A1 (zh) * | 2015-07-20 | 2017-01-2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06483695A (zh) * | 2015-08-31 | 2017-03-08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后盖和包括该后盖的透明显示装置 |
CN106602254A (zh) * | 2015-10-14 | 2017-04-26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天线、移动终端背盖及移动终端 |
CN107332958A (zh) * | 2017-06-15 | 2017-11-07 |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及其多功能后盖 |
CN107592379A (zh) * | 2017-07-19 | 2018-01-16 | 深圳市骏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玻璃后盖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020941A (zh) * | 2017-12-22 | 2018-05-11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透明显示屏以及透明显示装置 |
CN109362194A (zh) * | 2018-10-09 | 2019-02-19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的壳体、电子设备 |
CN109618029A (zh) * | 2018-11-02 | 2019-04-12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设备及其后盖组件和显示屏组件 |
CN209417490U (zh) * | 2019-01-12 | 2019-09-20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及其壳体组件 |
CN110430703A (zh) * | 2019-07-31 | 2019-11-0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壳体、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
2019
- 2019-11-29 CN CN201911205668.9A patent/CN11288820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52927A (zh) * | 2010-04-27 | 2010-10-06 | 深圳桑菲消费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移动终端的透明显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US20120204459A1 (en) * | 2011-02-10 | 2012-08-16 | Akira Hirai |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WO2017012297A1 (zh) * | 2015-07-20 | 2017-01-2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06483695A (zh) * | 2015-08-31 | 2017-03-08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后盖和包括该后盖的透明显示装置 |
CN106602254A (zh) * | 2015-10-14 | 2017-04-26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天线、移动终端背盖及移动终端 |
CN107332958A (zh) * | 2017-06-15 | 2017-11-07 |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及其多功能后盖 |
CN107592379A (zh) * | 2017-07-19 | 2018-01-16 | 深圳市骏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玻璃后盖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020941A (zh) * | 2017-12-22 | 2018-05-11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透明显示屏以及透明显示装置 |
CN109362194A (zh) * | 2018-10-09 | 2019-02-19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的壳体、电子设备 |
CN109618029A (zh) * | 2018-11-02 | 2019-04-12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设备及其后盖组件和显示屏组件 |
CN209417490U (zh) * | 2019-01-12 | 2019-09-20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及其壳体组件 |
CN110430703A (zh) * | 2019-07-31 | 2019-11-0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壳体、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495383A (zh) * | 2021-07-28 | 2021-10-12 | 东莞市晶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通过微球液晶调节的可变三色模组及其制备工艺 |
CN113710033A (zh) * | 2021-09-03 | 2021-11-26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基材及其制作方法及电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888201B (zh) | 2023-02-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2397641B1 (ko) | 표시 장치 | |
TW581917B (en) | The touch panel,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screen input type display unit using the same | |
US10698246B2 (en) | Display screen, display screen assembly, and terminal | |
WO2019052543A1 (zh) | 指纹识别模组、触控显示屏及移动终端 | |
CN204679739U (zh) | 显示屏、显示屏组件及终端 | |
CN106226947A (zh) | 一体色显示屏 | |
US10734469B2 (en) | Display device | |
US9712162B2 (en) | Input device, display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and mobile terminal | |
CN112888201B (zh) | 电子设备的背盖、电子设备及背盖控制方法 | |
CN103593087B (zh) | 触摸显示模组 | |
CN107037923A (zh) | 具双轴心曲面之触控面板的贴合结构 | |
CN103295475A (zh) | 应用于电子设备的显示装置 | |
TWM496144U (zh) | 觸控式電泳顯示裝置 | |
JP2001075075A (ja) | 液晶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
JP2014095992A (ja) | 電子機器 | |
CN110858107A (zh) | 触控显示装置 | |
CN105677072B (zh) | 触控显示设备 | |
CN103369074B (zh) | 移动终端以及设置于其上的图像模块的制造方法 | |
CN103092413A (zh) | 三维透明基材、触摸板、液晶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 |
CN105044976B (zh) | 彩膜基板及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
KR20150103783A (ko) | 액정 표시 장치 | |
JP2014186687A (ja) | タッチパネル用電極基板、及びタッチパネル、ならびに画像表示装置 | |
CN206442416U (zh) | 传感装置及电子设备 | |
WO2021078070A1 (zh) | 显示屏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 | |
CN105005413B (zh) | 显示屏模组及终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