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07666A - 一种炔二醇的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炔二醇的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07666A
CN110407666A CN201910844080.1A CN201910844080A CN110407666A CN 110407666 A CN110407666 A CN 110407666A CN 201910844080 A CN201910844080 A CN 201910844080A CN 110407666 A CN110407666 A CN 1104076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etylenic glycols
production method
reaction kettle
ketone
re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4408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敏
任凡
赵丹
潘琦
程玄
万浩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Oxiran Specialty Chemicals Co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Oxiran Specialty Chemicals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Oxiran Specialty Chemicals Co filed Critical Wuhan Oxiran Specialty Chemicals Co
Priority to CN20191084408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07666A/zh
Publication of CN1104076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076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9/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not belonging to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 C07C29/36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not belonging to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carbon atoms by reactions with formation of hydroxy groups, which may occur via intermediates being derivatives of hydroxy, e.g. O-metal
    • C07C29/38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not belonging to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carbon atoms by reactions with formation of hydroxy groups, which may occur via intermediates being derivatives of hydroxy, e.g. O-metal by reaction with aldehydes or ketones
    • C07C29/42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not belonging to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carbon atoms by reactions with formation of hydroxy groups, which may occur via intermediates being derivatives of hydroxy, e.g. O-metal by reaction with aldehydes or ketones with compounds containing triple carbon-to-carbon bonds, e.g. with metal-alkyn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炔二醇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一反应釜作为反应容器,向所述反应釜中通入氮气;向所述反应釜中加入液氨,并向所述液氨中加入吗啉作为催化剂;经所述反应釜下端连续通入乙炔,经所述反应釜上端加入酮,并使乙炔和酮在所述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炔化反应得到所述炔二醇,酮的结构简式为R1‑CO‑R2,R1、R2为C1‑18烃基。

Description

一种炔二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化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化率高、安全系数高、原料可重复利用的炔二醇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炔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医药、农药,还可用作镀镍或铜过程中的上光剂,以及氯化烃的稳定剂、减粘剂、粘度稳定剂等。炔醇在高温、高压、浓酸条件下具有良好的防止金属腐蚀的能力。炔醇在高温条件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与许多有机化合物复配成高效的高温缓蚀剂,使得炔醇可作为深井高温酸化液中的缓蚀剂的重要组份。
现有技术中,可使用氢氧化钾催化炔化法制备炔醇,但是,该方法采用固体氢氧化钾作为催化剂,使得催化剂分散性差;氢氧化钾吸水后会发生结块,反应过程中会使得体系粘度增大、搅拌受阻、反应物接触不良,并进一步造成设备损坏;并且催化剂难回收,反应物转化率一般较低。另,可使用改良催化剂制备炔醇的方法,该方法以醇钾为催化剂,将酮与炔烃反应形成从反应混合物中沉淀的炔一醇和/或炔二醇与所述碱的加成物。该方法克服了催化剂分散性及难回收的问题。但是由于该方法醇钾使用量较大,且工序复杂,生产成本偏高。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考虑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炔二醇的制作方法,所述炔二醇的制作方法转化率高、安全系数高、原料可重复利用。
一种炔二醇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一反应釜作为反应容器,向所述反应釜中通入氮气;
向所述反应釜中加入液氨,并向所述液氨中加入吗啉作为催化剂;以及
经所述反应釜下端连续通入乙炔,经所述反应釜上端加入酮,并使乙炔和酮在所述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炔化反应得到所述炔二醇,酮的结构简式为R1-CO-R2,R1、R2为C1-18烃基。
进一步的,在所述炔化反应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反应釜中的压力降为常压以使液氨汽化为氨气,从而从液相中分离出所述氨气。
进一步的,还包括:
对所述液相进行水洗得到一水层及一油层,对所述水层进行蒸馏以回收所述催化剂。
进一步的,对所述油层进行多次水洗至所述油层的酸碱度变为中性,并对所述油层进行蒸馏得到所述炔二醇。
进一步的,所述吗啉与酮的摩尔比范围为0.1:1-0.2:1。
进一步的,所述酮与乙炔的摩尔比范围为1.8:1-2:1。
进一步的,所述酮与乙炔的摩尔比范围为1.9:1。
进一步的,所述反应釜为高压釜。
进一步的,所述炔化反应的反应压力范围为0.5MPa至1.0MPa。
进一步的,所述炔化反应的反应温度范围为28℃至50℃,所述炔化反应的反应时间为7小时至12小时。
本发明的炔二醇的制作方法,炔化反应为均相反应,反应过程中物质交换效率高,反应过程中乙炔的含量较小,反应安全系数高,且,反应物酮的转化率达90%以上。反应结束后,液氨及催化剂吗啉可进行回收,分离得到的产品炔二醇产品纯度高,生产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炔二醇的制作流程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步骤 S1、S2、S3、S4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应用,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炔二醇的制作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提供一反应釜作为反应容器,向所述反应釜中通入氮气。
于一实施例中,向所述反应釜中通入高纯度的氮气,对所述反应釜内的气体进行排空,使所述反应釜内具备氮气的反应气氛。
步骤S2:向所述反应釜中加入液氨,并向所述液氨中加入吗啉(morpholine,C4H9NO)作为催化剂并搅拌均匀。
于一实施例中,液氨可作为反应主原料的溶剂,液氨可为反应提供碱性环境。吗啉作为反应催化剂,将吗啉加入液氨中充分搅拌,使得吗啉在液氨中完全分散以提高催化效率。
步骤S3:提供乙炔及酮,经所述反应釜下端连续通入乙炔,经所述反应釜上端加入酮,并使其进行炔化反应。
于一实施例中,主原料为酮和乙炔为原料,以液氨为用于溶解酮及乙炔的溶剂,以吗啉做为催化剂进行反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其中,化学式中的“catalyst”表示催化剂,具体为吗啉,吗啉与酮的摩尔比范围可以为0.1:1-0.2:1。
其中,酮的结构简式为R1-CO-R2,R1、R2为C1-18烃基,R1与R2可以相同或不相同的结构,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酮的结构或组分。酮与乙炔的摩尔比范围可为1.8:1-2:1,进一步可以为1.9:1。
乙炔采用下进料的方法连续通入,具体可以为下端鼓泡的进料方式;酮采用上进料的方法连续滴加。乙炔及酮均采用连续进料的方式,该方式可有效控制所述反应釜中各原料的用量,在保证反应高效进行的同时避免因反应过快而引起副反应,可有效避免可能造成的安全隐患。
所述反应釜可以为高压釜。反应过程中,所述反应釜内的炔化反应的反应条件如下:
表1.反应条件
步骤S4:所述炔化反应完成后,将所述反应釜中的压力降为常压,获得炔二醇,并对氨气及催化剂进行回收。
于一实施例中,反应完成后,将反应体系的压力降为常压,通过降低体系压力可实现液气两相的分离,进一步可使液氨汽化,对氨气进行分离回收,所回收的氨气可循环使用。
对所述反应釜中的液态物质进行水洗,对水洗后的产物进行静置或离心分层得到一水层及一油层。对所述水层进行蒸馏以回收催化剂,对所述油层进行多次水洗至所述油层的酸碱度变为中性,随后对所述油层进行精馏得到炔二醇。
上述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体系为均相,使得反应体系易于传热传质。吗啉在反应温度范围内可保持液相状态,吗啉能与水混溶,使得进行水洗时吗啉易与产物分离。
实施例1
用高纯氮气对高压釜进行排空,随后通入液氨,并加入17.4g吗啉,搅拌均匀。
反应釜下端以鼓泡的方式连续通入乙炔,反应釜上端以滴加的方式滴加116g丙酮,并持续反应,反应过程中,反应釜内的压强为0.5至0.7MPa,反应温度为28℃至40℃,反应时间为7.5小时至9小时,对反应溶液的搅拌速度为120r/min至190r/min。
炔化反应完成后,使反应体系恢复常压回收氨,对高压釜内液体进行水洗并分层得到碱性水层及油层。
对碱性水层进行蒸馏回收催化剂吗啉,对油层继续进行水洗直至酸碱值变为中性,随后对其进行精馏得炔二醇产品。
其中,丙酮转化率为91.35%,炔二醇产品纯度为98.47%。
实施例2
用高纯氮气对高压釜进行排空,随后通入液氨,并加入26.1g吗啉,搅拌均匀。
反应釜下端以鼓泡的方式连续通入乙炔,反应釜上端以滴加的方式滴加144g甲乙酮,并持续反应,反应过程中,反应釜内的压强为0.6至0.8MPa,反应温度为35℃至45℃,反应时间为9小时至10.5小时,对反应溶液的搅拌速度为200r/min至350r/min。
炔化反应完成后,使反应体系恢复常压回收氨,对高压釜内液体进行水洗并分层得到碱性水层及油层。
对碱性水层进行蒸馏回收催化剂吗啉,对油层继续进行水洗直至酸碱值变为中性,随后对其进行精馏得炔二醇产品。
其中,甲乙酮转化率为93.50%,炔二醇产品纯度为98.89%。
实施例3
用高纯氮气对高压釜进行排空,随后通入液氨,并加入17.4g吗啉,搅拌均匀。
反应釜下端以鼓泡的方式连续通入乙炔,反应釜上端以滴加的方式滴加212g的3,6-二甲基-十二碳-2-酮,并持续反应,反应过程中,反应釜内的压强为0.8至1.0MPa,反应温度为40℃至50℃,反应时间为9小时至12小时,对反应溶液的搅拌速度为180r/min至270r/min。
炔化反应完成后,使反应体系恢复常压回收氨,对高压釜内液体进行水洗并分层得到碱性水层及油层。
对碱性水层进行蒸馏回收催化剂吗啉,对油层继续进行水洗直至酸碱值变为中性,随后对其进行精馏得炔二醇产品。
其中,3,6-二甲基-十二碳-2-酮转化率为94.45%,炔二醇产品纯度为99.18%。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炔二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一反应釜作为反应容器,向所述反应釜中通入氮气;
向所述反应釜中加入液氨,并向所述液氨中加入吗啉作为催化剂;以及
经所述反应釜下端连续通入乙炔,经所述反应釜上端加入酮,并使乙炔和酮在所述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炔化反应得到所述炔二醇,酮的结构简式为R1-CO-R2,R1、R2为C1-18烃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炔二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炔化反应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反应釜中的压力降为常压以使液氨汽化为氨气,从而从液相中分离出所述氨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炔二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对所述液相进行水洗得到一水层及一油层,对所述水层进行蒸馏以回收所述催化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炔二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油层进行多次水洗至所述油层的酸碱度变为中性,并对所述油层进行蒸馏得到所述炔二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炔二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吗啉与酮的摩尔比范围为0.1:1-0.2: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炔二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酮与乙炔的摩尔比范围为1.8:1-2: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炔二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酮与乙炔的摩尔比范围为1.9:1。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炔二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为高压釜。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炔二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炔化反应的反应压力范围为0.5MPa至1.0MPa。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炔二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炔化反应的反应温度范围为28℃至50℃,所述炔化反应的反应时间为7小时至12小时。
CN201910844080.1A 2019-09-06 2019-09-06 一种炔二醇的制作方法 Pending CN1104076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44080.1A CN110407666A (zh) 2019-09-06 2019-09-06 一种炔二醇的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44080.1A CN110407666A (zh) 2019-09-06 2019-09-06 一种炔二醇的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07666A true CN110407666A (zh) 2019-11-05

Family

ID=68370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44080.1A Pending CN110407666A (zh) 2019-09-06 2019-09-06 一种炔二醇的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07666A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56451A (ja) * 2001-05-29 2002-12-13 Maruzen Petrochem Co Ltd アセチレンジオール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CN1765862A (zh) * 2004-10-29 2006-05-0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由酮和乙炔合成炔醇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56451A (ja) * 2001-05-29 2002-12-13 Maruzen Petrochem Co Ltd アセチレンジオール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CN1765862A (zh) * 2004-10-29 2006-05-0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由酮和乙炔合成炔醇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58627B (zh) 苯系物硝化废酸的回收方法
KR101550765B1 (ko) 프탈레이트 화합물의 수소화 방법
CN104557639A (zh) 一种制备2-硝基-4-甲砜基苯甲酸的方法
CN103396306A (zh) 一种腰果酚Gemini聚氧乙烯醚羧酸盐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78875B (zh) 一种异辛酸的生产方法
CN103965016B (zh) 一种温控催化体系下脂肪酸甲酯加氢制备脂肪醇的方法
CN106866352A (zh) 一种1,1-二氟-2-氯乙烯的制备方法
CN110407666A (zh) 一种炔二醇的制作方法
CN104383949B (zh) 一种环戊酮合成用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在环戊酮合成中的应用
CN104245570A (zh) 氟烷基碘化物的利用方法
CN106588657A (zh) 一种合成碳酸二甲酯的方法
CN106673952A (zh) 一种活性白土负载的三氯化铁固体酸催化剂催化合成苄基甲苯的方法
CN100519493C (zh) 一种1,1-二氟乙烷生产工艺
CN103524291B (zh) 一种氯代烷烃的连续合成方法
CN102850299B (zh) 一种(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制备方法
CN104910021B (zh) 2‑甲基‑6‑乙基苯胺的制备工艺
TWI808556B (zh) 環狀伸烷基碳酸酯的工業式製造方法
CN112939924B (zh) 环状碳酸酯的制备方法
CN103992207B (zh) 双氧水/阳离子树脂体系催化氧化烯烃制邻二醇的方法
CN104130151A (zh) 一种固定床催化反应制备氟碳烷基酰胺的方法
CN103242140B (zh) 一种炔二醇系列产品的生产方法
CN114426501A (zh) 基于水相反应的溴代沙坦联苯的制备方法
CN110256374B (zh) 一种二巯基噻二唑二聚体的制备方法
CN112125774B (zh) 一种连续化生产1,1,1,2-四氟乙烷联产羟基乙酸的方法及装置
JP4756530B2 (ja) 有機酸ルテニウム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10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