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95590B - 工件清洗的自动上料和下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工件清洗的自动上料和下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95590B
CN110395590B CN201910626978.1A CN201910626978A CN110395590B CN 110395590 B CN110395590 B CN 110395590B CN 201910626978 A CN201910626978 A CN 201910626978A CN 110395590 B CN110395590 B CN 1103955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ket
driving
workpiece
frame
hop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2697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95590A (zh
Inventor
郁松
蒋华军
何海龙
吴伟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Junhe Coating Projec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Junhe Coating Projec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Junhe Coating Projec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Junhe Coating Projec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2697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9559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955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955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955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955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02Devices for feed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conveyors
    • B65G47/04Devices for feed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conveyors for feeding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65/00Loading or unloading
    • B65G65/30Methods or devices for filling or emptying bunkers, hoppers, tanks, or like containers, of interest apart from their use in particula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or their application in particular machines, e.g.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B65G65/32Fill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65/00Loading or unloading
    • B65G65/30Methods or devices for filling or emptying bunkers, hoppers, tanks, or like containers, of interest apart from their use in particula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or their application in particular machines, e.g.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B65G65/34Emptying devices
    • B65G65/40Devices for emptying otherwise than from the top
    • B65G65/48Devices for emptying otherwise than from the top using other rotating means, e.g. rotating pressure sluices in pneumatic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件清洗的自动上料和下料装置,包括自动上料装置、自动下料装置和第一工件篮;自动上料装置包括下料机构;第一支架,第一驱动机构,第一解锁机构,第一工件篮,第一锁具,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工件篮旋转使所述第一部分与第一解锁机构配合,第一解锁机构迫使第一部分移动;自动下料装置包括:下料输送机构;第二支架,第二驱动机构,第二解锁机构,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工件篮旋转使所述第一部分与第二解锁机构配合,第二解锁机构迫使第一部分移动使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解锁。

Description

工件清洗的自动上料和下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件清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件清洗的自动上料和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碳氢清洗机是一种对工件进行清洗装置,利用碳氢清洗剂的化学去污作用,在真空状态下进行全面清洗,使工件表面和盲孔、狭缝清洗干净。碳氢清洗剂具有良好的环保特性和清洗能力,对金属无腐蚀,可满足诸多领域的零部件清洗的需求。
碳氢清洗需要把待清洗的工件装入到工件篮中,然后将工件篮送入到碳氢清洗机中进行清洗。清洗完毕后,将工件篮从碳氢清洗机中取出,然后再将工件篮中的零件释放到相应的容器中。
上述的碳氢清洗将工件装入工件篮中和将工件从工件篮中取出时,均需要人将对工件篮进行打开或关闭的操作,因此,对操作工件篮的操作人员来说比较繁锁,而且人工的参与会导致生产的节奏停顿,从而造成清洗的效率受到影响。现有的操作方式显然自动化程度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旨在于提供一种自打开和关闭工件篮的工件清洗的自动上料和下料装置。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工件清洗的自动上料和下料装置,包括自动上料装置、第一工件篮以及自动下料装置,其中自动上料装置包括:
下料机构;
第一支架,该第一支架位于下料机构的下方;
第一驱动机构,该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于第一支架上;
第一解锁机构,第一解锁机构设置于第一支架上;
第一锁具,第一锁具包括第一部分以及与第二部分;
所述第一工件篮的两端活动地支撑在第一支架上,第一工件篮包括具有开口的第一篮框以及对第一篮框上的开口进行开关的第一门盖,第一门盖的一端与第一篮框铰接,第一门盖的另一端为自由端,第一驱动机构与第一篮框配合;
所述第一部分安装在第一篮框上,第二部分安装在第一门盖上,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结合后使第一门盖锁定在第一篮框上,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工件篮旋转使所述第一部分与第一解锁机构配合,第一解锁机构迫使第一部分移动;
自动下料装置包括:
下料输送机构;
第二支架,该第二支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下料输送机构的上方,第一工件篮的两端活动地支撑在第二支架上;
第二驱动机构,该第二驱动机构设置于第二支架上,第二驱动机构与第一篮框配合;
第二解锁机构,第二解锁机构设置于第二支架上,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工件篮旋转使所述第一部分与第二解锁机构配合,第二解锁机构迫使第一部分移动使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解锁;
接收下料输送机构输出的工件接收机构,该工件接收机构位于下料输送机构的下游。
本发明的上料装置在将工件输入到下料斗中后,从下料斗中的工件进入到第一工件篮中的过程为全自动生产过程,即下料斗将工件释放到第一工件篮中为自动化操作,第一工件篮的打开和关闭为自动化操作。同样,对于自动下料机构而言,也实现了对第一工件篮的打开和关闭为自动化操作。因此,本发明避免了人工的参与导致生产的节奏停顿,从而使工件上料的效率获得了保障。
附图说明
图1a 为本发明的工件清洗的自动上料和下料装置的平面布局示意图;
图1 为本发明的工件清洗的自动上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下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的料斗架本体与第一称重传感器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的第一支架与第一工件篮配合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的第一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从另一方向观察第一支架与第一工件篮配合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的第一工件篮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的第一锁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自动下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的第二驱动机构与第二支架本体装配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的下料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在图11的基础上隐藏了一部分部件后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中的工件接收机构的示意图;
图14为图在图13的基础上隐藏了一部分部件后的示意图;
图15为搬运装装置搬动第一工件篮时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
A为第一传送机构,B为搬运装置,C为自动上料装置,D为自动下料装置,E为碳氢清洗机;
1为下料斗,2为料斗架本体,3为第一称重传感器,4为第一直线驱动器,5为翻转连接部件,6为第一连杆,7为料斗门,8为第一升降驱动器,9为下料机架,10为第一滑轨,11为第一滑块,12为第一底架、13为第一托板,14为第一驱动部件,15为支撑部件,16为轨道,17为托臂、18为芯轴、19为驱动部件,20为第一驱动器、21为第一传动轴,22为第一传动机构,23为第一传动轮,24为第一连接板,25为第一导向板;
26为第一门盖,27为第一篮体,28为第一转动盘,29为第一轴,30为第一锁舌,31为第一凸起部,32为第一支撑座,33为第二支撑座,34为第一弹性部件,35为第一推块,36为第一锁座。
100为上支撑架,101为下支撑架,102为第二称重传感器,103为主驱动器,104为主动带轮,105为从动带轮,106为第二皮带,107为调节座,108为调节螺栓,109为安装孔,110为导料板,111为翻转驱动器;
112为第二支架本体,113为支座,114为第二驱动器,115为第二传动轴,116为第二传动机构,117为第二传动轮,118为第二连接板,119为第二导向板,120为第二支撑座;
133为上安装架,134为下安装架,135为第三称重传感器,136为料筐,137为马达,138为第一传动装置,139为主动轴,140为被动轴,141为第一传动部件,142为第二传动部件,143为底座,144为导向座,145为导向块,146为定位块。
1a为搬运驱动装置,2a为连接座,2b为框体,2c为第一安装杆,2d为第二安装杆,2e为让位空间, 3a为夹持臂,3b为阻挡部件,3c为导轨,3d为滑块,3e为直线驱动器,4a为钩状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a所示,本发明的工件清洗的自动上料和下料装置,包括自动上料装置C、第一工件篮、自动下料装置D以及搬运装置B,下面对每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自动上料装置包括:下料机构、第一支架、第一驱动机构、第一解锁机构、第一锁具,下面对各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地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下料机构包括料斗架、下料斗1、对下料斗输出口进行开关的第一阀门机构,下料斗安装在料斗架上;第一阀门机构设置于的一部分设置在下料斗上,第一阀门机构的另一部分位于下料斗输出口。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料斗架包括料斗架本体2、第一称重传感器3,第一称重传感器3与料斗架本体2固定,料斗架本体2呈正方形或长方形,在料斗架本体2上设有台阶,第一称重传感器3安装在料斗架本体2的台阶上。当下料斗1支撑在第一称重传感器3上后,下料斗1的上端与料斗架本体2的上端平齐,通过第一称重传感器3可对输入到下料斗1内的工件进行计重,从而使输入到第一工件篮内的工件的重量获得控制。
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阀门机构包括第一直线驱动器4、翻转连接部件5、第一连杆6、料斗门7,第一直线驱动器4与下料斗1活动连接,第一直线驱动器4铰接于下料斗1的侧壁面上,翻转连接部件5的一端与第一直线驱动器4的动力输出端活动连接,翻转连接部件5呈V字形,第一连杆6的一端与下料斗1活动连接,第一连杆6的一端铰接于下料斗1的侧壁面上,第一连杆6的另一端与翻转连接部件5的中部活动连接;料斗门7与下料斗1铰接,料斗门7与翻转连接部件5连接。
第一直线驱动器4可以采用气缸、液压缸等直线驱动器,第一直线驱动器4优先采用气缸。第一直线驱动器4工作时驱动翻转连接部件5转动,翻转连接部件5带动料斗门7旋转,从而使料斗架本体2的输出端开启或关闭。
如图1至图3所示,下料机构还包括使料斗架相对第一工件篮进行升降的第一升降驱动器8,第一升降驱动器8的动力输出端与料斗架连接。第一升降驱动器8可以采用气缸、液压缸或丝杆机构等直线驱动器,第一升降驱动器8优先采用气缸,第一升降驱动器8驱动安装在料斗架本体2上的下料斗1下降,使下料斗1接近第一工件篮,从而便于将下料斗1中的工件释放到第一工件篮中,第一升降驱动器8驱动安装在料斗架本体2上的下料斗1上升,使下料斗1远离第一工件篮而接近第一传送机构A,工件人员将需要清洗的工件放置在第一传送机构上,第一传送机构将工件进行输送,并通过重力的作用自动落入到下料斗1内。
如图1至图3所示,下料机构还包括:下料机架9、第一滑轨10、第一滑块11,第一滑轨10固定在下料机架9上,第一滑块11固定在下料斗1上,第一滑块11与第一滑轨10滑动配合。第一传送机构A的输出端位于下料机架9的上方,通过第一滑轨10和第一滑块11的配合,对料斗架本体2的升降形成导向作用,所述第一升降驱动器8的另一端固定在下料机架9上。
如图1、图4至图6所示,第一支架位于下料机构的下方;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底架12、第一托板13、驱使第一托板沿轨道移动的第一驱动部件14以及支撑部件15,第一底架12上设有轨道16;第一托板13与轨道16滑动配合,第一托板13上设有让位孔,该让位孔为第一工件篮让位空间,即第一工件篮支撑在支撑部件15上后,第一工件篮的一部分进入到让位孔中。第一驱动部件14的一端与第一托板13连接,支撑部件15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托板13上,支撑部件15的另一端用于支撑第一工件篮。支撑部件15的另一端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工件篮的端部间隙配合在该凹槽中。
如图1、图4至图6所示,第一支架还包括用于托管第一工件篮第一门盖26的托盖机构,托盖机构包括:托臂17、芯轴18、驱动托臂17绕芯轴转动的驱动部件19,芯轴18的两端设置在第一支架上,芯轴18的两端固定在第一托板13上,托臂17活动设置在芯轴18上,托臂17上设有通孔,芯轴18穿过托臂17上的通孔后与托臂17形成间隙配合。驱动部件19与托臂17的一端活动连接,驱动部件19可以采用气缸、液压缸等直线驱动机构,驱动部件19与优先采用气缸。
如图1、图4至图6所示,托臂17用于托管第一工件篮的第一门盖26,当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工件篮旋转,使第一锁具与第一解锁机构配合,第一解锁机构迫使第一部分移动。随着第一工件篮的旋转,第一门盖26在重力作用下相对第一篮框旋转,第一门盖翻转到托臂17上,托臂17对第一门盖26形成支撑作用。为了使第一篮框上的开口增大,因此,需要继续旋转第一工件篮,这时,驱动部件19驱动托臂17旋转,以配合第一篮框旋转和第一门盖26的旋转。
如图1、图4至图6所示,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于第一支架上;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器20、第一传动轴21、第一传动机构22、第一传动轮23,第一传动机构22分别与第一驱动器20和第一传动轴21连接;第一传动轴21的两端分别与轴承座组件连接,轴承座组件与第一托板13固定连接。第一传动轮23与第一传动轴21连接,第一传动轮23与第一工件篮配合。
如图1、图4至图6所示,第一驱动器20工作时通过第一传动机构22驱使第一传动轴21转动,第一传动轴22带动第一传动轮23转动,第一传动轮驱动第一工件篮旋转,使第一锁具与第一解锁机构配合,第一解锁机构使第一锁具移动,解除第一锁具对第一工件篮的锁定,或者在第一工件篮的闭合的情况下,随着第一工件篮的旋转,使第一锁具与第一解锁机构分离,第一锁具复位,使第一锁具对第一工件篮形成锁定。
如图1、图4至图6所示,第一驱动器20采用马达,马达优先采用电动马达。第一传动机构22可以采用齿轮传动机构或皮带传动机构或链轮链条传动机构,第一传动机构22优先采用链轮链条传动机构。第一传动轮23可以采用齿轮、摩擦辊,第一传动轮23优先采用齿轮。
如图1、图4至图6所示,第一解锁机构设置于第一支架上,第一解锁机构优先固定与托臂17上,这样,第一工件篮的第一门盖位于第一解锁机构的下方,当解锁后,第一门盖翻转并位于第一解锁机构的下方。第一解锁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板24、第一导向板25,第一连接板2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托臂17固定连接,第一导向板25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板24固定连接,第一导向板25的另一端为使第一部分移动的自由端。第一导向板25的截面呈弧形。通过第一导向板25使第一锁具进行移动,从而解除第一门盖与第一篮框的锁定,或者使第一门盖与第一篮框获得锁定。
如图7所示,第一工件篮的两端活动地支撑在第一支架上,第一工件篮包括具有开口的第一篮框以及对第一篮框上的开口进行开关的第一门盖26,第一门盖26的一端与第一篮框铰接,第一门盖的另一端为自由端,第一驱动机构与第一篮框配合,第一传动轮23与第一篮框配合。
如图7所示,第一篮框包括:第一篮体27、设置在第一篮体27两端的第一转动盘28、第一轴29,第一轴29的一端与第一转动盘28固定连接。第一轴29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架配合,第一轴29与第一支架中的支撑部件15配合,即第一轴29的另一端与支撑部件15上的凹槽间隙配合,第一轴29相对支撑部件15可以转动。
如图1、图4至图7所示,第一转动盘28与第一传动轮23配合,当第一传动轮23采用齿轮时,第一转动盘28的周面上若干的第一孔或第一轮齿29,第一传动轮23上的轮齿与第一孔或第一轮齿29形成啮合,从而第一传动轮23转动时驱使第一转动盘28旋转。当第一传动轮23采用摩擦辊时,第一转动盘28也为一个摩擦辊,第一传动轮23与第一转动盘28通过摩擦作用力进行动力的传递。
如图4至图8所示,第一锁具包括第一部分以及与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安装在第一篮框上,即第一部分安装在第一篮体27上,第二部分安装在第一门盖26上,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结合后使第一门盖26锁定在第一篮框上,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工件篮旋转使所述第一部分与第一解锁机构配合,第一解锁机构迫使第一部分移动从而解除第一部分对第二部分的结合。第一解锁机构迫使第一部分移动从而解除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结合,或者使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进行结合。
如图4至图8所示,第一部分包括第一锁舌30、第一凸起部31、第一支撑座32、第二支撑座33、第一弹性部件34、第一推块35,第一锁舌30为杆状部件,第一锁舌30的一端为锥形。第一凸起部31设置在第一锁舌30上,第一凸起部31与第一锁舌30整体成型,第一支撑座32和第二支撑座33间隔布置在第一篮框上,第一支撑座32和第二支撑座33的一端分别固定在第一篮体27上,第一支撑座32和第二支撑座33上分别设置有装配孔,第一锁舌30穿过第一支撑座32和第二支撑座33。
如图4至图8所示,第一弹性部件34套在第一锁舌30上,第一弹性部件34的一端与第一支撑座32抵顶,第一弹性部件34的另一端与第一凸起部31的一端抵顶,使第一凸起部31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座33抵顶。第一弹性部件34优先采用弹簧。第一推块35与第一解锁机构配合使第一锁舌30移动,第一推块35与第一锁舌30固定连接。
如图4至图8所示,所述第二部分包括第一锁座36,第一锁座36的一端固定在第一门盖26上,第一锁座36为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块状部件。该第一锁座36上设有供第一部分插入的第一孔,即第一孔供第一锁舌30插入。
如图9所示,本发明的工件清洗的自动下料装置,包括:下料输送机构、第二支架、第二驱动机构、第二解锁机构、第一工件篮、第一锁具、接收下料输送机构输出的工件接收机构,下面对各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地说明:
如图11和图12所示,下料输送机构包括:上支撑架100、下支撑架101、接收第一工件篮释放工件的第二皮带传送机构,第二称重传感器102,第二皮带传送机构设置在上支撑架100上,第二称重传感器102设置在下支撑架101上部,所述上支撑架101的下部支撑在第二称重传感器102上。
如图11和图12所示,第二皮带传送机构包括主驱动器103、主动带轮104、从动带轮105、第二皮带106,主驱动器103与上支撑架100连接,主动带轮104活动地设置在上支撑架100上,主动带轮104位于上支撑架100的一端。从动带轮105活动地设置在上支撑架100上,从动带轮105位于上支撑架100的另一端。主动带轮104与主驱动器103的输出端连接,第二皮带106设置在主动带轮104和从动带轮105上。
如图11和图12所示,主驱动器103由电机及减速器组成,电机的输出端与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减速器的输出端与主动带轮104连接,电机以及减速器与支撑架100通过第一支撑部件固定连接。主动带轮104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支在上支撑架100上,从而主动带轮104相对上支撑架100可以转动。在上支撑架100的另一端设有通孔,通孔的宽度大于从动带轮105端部的宽度,通孔优先采用腰形孔,从动带轮105的端部穿过所述通孔支撑在上支撑架100上。
如图11和图12所示,第二皮带传送机构还包括张紧调节机构,该张紧调节机构包括调节座107、调节螺栓108,调节座107与上支撑架100固定,调节座107上设有安装孔109,安装孔109的宽度大于从动带轮105端部的宽度,安装孔109优先采用腰形孔。从动带轮105的端部配合在所述安装孔109中,调节螺栓108的一端与调节座107螺纹连接后伸入到所述安装孔109中,调节螺栓108的一端与从动带轮105的端部形成抵顶。旋转调节螺栓108,调节螺栓108的端部使从动带轮105的端部位移,从而使从动带轮105位移,进而对第二皮带106的张紧力进行调节。
如图11和图12所示,下料输送机构还包括导料板110,导料板110位于第二皮带传送机构的输出端,且导料板110的一端与上支撑架100连接,导料板110与上支撑架100的一端连接。通过导料板110对从第二皮带传送机构上输出的工件进行引导。
如图11和图12所示,下料输送机构还包括翻转驱动器111,该翻转驱动器111与上支撑架100连接,所述导料板110的一端与上支撑架活动连接,从而导料板110相对上支撑架100可以转动。导料板110与上支撑架100的一端铰接,翻转驱动器111与导料板110活动连接,翻转驱动器111为直线驱动器,直线驱动器优先采用气缸,还可以采用液压缸、电动丝杆等。
如图9和图10所示,第二支架包括横跨下料输送机构的第二支架本体112以及支撑第一工件篮的支座113,支座113的一端与第二支架本体112固定连接。支座113的另一端用于支撑第一工件篮。支座113的另一端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工件篮的端部间隙配合在该凹槽中。第二支架本体112位于上支撑架100的另一端并横向跨过第二皮带传送机构,使得第二皮带传送机构位于第二支架本体112的下方。当第一工件篮安装在支座113上后,可以将第一工件篮开启,使第一工件篮内的工件翻译释放到第二皮带传送机构上。
如图9和图10所示,第二驱动机构设置于第二支架上;第二驱动机构安装在第二支架本体112上。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器114、第二传动轴115、第二传动机构116、第二传动轮117,第二传动机构116分别与第二驱动器114和第二传动轴115连接;第二传动轴115的两端分别与轴承座组件连接,轴承座组件与第二支架本体112固定连接。第二传动轮117与第二传动轴115连接,第二传动轮117与第一工件篮配合。
如图9和图10所示,第二驱动器114工作时通过第二传动机构116驱使第二传动轴115转动,第二传动轴22带动第二传动轮117转动,第二传动轮117驱动第一工件篮旋转,使第一锁具与第二解锁机构配合,第二解锁机构迫使第一锁具中的第一部分移动使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解锁。因此,本发明中的第一工件篮上的第一锁具在旋转过程中被第二解锁机构自动解除锁定作用。
如图9和图10所示,第二驱动器114采用马达,马达优先采用电动马达。第二传动机构116可以采用齿轮传动机构或皮带传动机构或链轮链条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116优先采用链轮链条传动机构。第二传动轮117可以采用齿轮、摩擦辊,第二传动轮117优先采用齿轮。
如图9和图10所示,第二解锁机构设置于第二支架上,第二解锁机构优先固定于第二支架本体112上,这样,第一工件篮的第一门盖位于第二解锁机构的下方,当解锁后,第一门盖翻转并位于第二解锁机构的下方。第二解锁机构包括:第二连接板118、第二导向板119、第二支撑座120,第二支撑座120的一端与第二支架本体112固定,第二连接板118的端部与第二支撑座120固定,第二导向板119的一端与第二支撑座120固定,第二导向板119的另一端为使第一部分移动自由端。第二导向板119的截面呈弧形,或者第二导向板119呈瓦形。当第一工件篮转动时第一锁具与第二导向板119的表面形成抵顶,随着第一工件篮的继续转动,由于第二导向板119呈瓦形,因此,第二导向板119促使第一锁具进行移动,从而解除第一门盖与第一篮框的锁定,或者在第一门盖闭合以及第一锁具被第二解锁机构迫使移动的后,第二解锁机构与第一锁具分离时,第一锁具复位使第一门盖与第一篮框获得锁定。
如图9和图10所示,第一工件篮通过搬动装置B转移到第二支架上,第一工件篮的两端活动地支撑在第二支架上后,第二驱动机构与第一篮框配合,第二传动轮117与第一篮框配合。
如图9至图11所示,第一转动盘28与第二传动轮117配合,当第二传动轮117采用齿轮时,第一转动盘28的周面上若干的第一孔或第一轮齿,第二传动轮117上的轮齿与第一孔或第一轮齿形成啮合,从而第二传动轮117转动时驱使第一转动盘28旋转。当第二传动轮117采用摩擦辊时,第一转动盘28也为一个摩擦辊,第二传动轮117与第一转动盘28通过摩擦作用力进行动力的传递。
如图9、图13和图14所示,工件接收机构包括上安装架133、下安装架134、第三称重传感器135、接收下料输送机构输出的料筐136、驱动料筐直线移动的驱动装置,第三称重传感器135设置在下安装架134的上部,所述上安装架134下部支撑在第三称重传感器135上,料筐136支撑在驱动装置上。
如图9、图13和图14所示,料筐136接收工件后,随着料筐136内的工件增加,累积在料筐136内工件的重量也增加,通过第三称重传感器135对料筐136以及工件的总重量进行计重,当达到设定重量时,下料输送机构停止工作,暂停向料筐136内输送工件,通过驱动装置使料筐136位移到指定位置进行卸料及包装。将空料筐136放在驱动装置上,通过驱动装置使料筐136到达接收工件的位置。
如图13和图14所示,驱动装置包括:马达137、第一传动装置138、主动轴139、被动轴140、第一传动部件141、第二传动部件142、支撑组件,第一传动装置138的一部分与马达137的输出端连接;主动轴139安装在上安装架133上,第一传动装置138的另一部分与主动轴与连接,第一传动装置138优先采用链轮链条传动机构,其中一个链轮与马达137的输出端连接,另一个链轮与主动轴139连接。主动轴139安装在上安装架133上;主动轴139和被动轴140上分别安装有第一传动部件141,第一传动部件141优先采用齿轮。第二传动部件142与第一传动部件141配合,第二传动部件142优先采用链条。支撑组件设置在上安装架133上,第二传动部件142与支撑组件配合。第一传动部件141驱使第二传动部件142在支撑组件上直线运动。
如图13和图14所示,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底座143、导向座144、导向块145,底座143与上安装架133固定连接,底座143的截面呈L型。导向块145与导向座144固定,第二传动部件142与导向块145配合。导向座144的一端与底座143固定,导向座144的另一端设有槽,导向座的另一端设有向槽的中部延伸的插接部,所述导向块145的侧壁上设有插槽,导向块145插入到导向座144上的槽中时,所述插接部与插槽形成配合。导向块145与第二传动部件142配合的端面上设有凸起部,所述第二传动部件142与凸起部间隙配合,第二传动部件142由于采用的是链条,因此,链条中的相对两个内链板与第凸起部形成间隙配合,通过凸起部对链条的直线移动形成导向作用。
如图13和图14所示,料筐136支撑在第二传动部件142上,当第一传动部件141驱使第二传动部件142在支撑组件上直线运动时,料筐136随着第二传动部件142直线移动。
工件接收机构还包括:驱动装置驱使料筐136移动时使料筐136定位于下料输送机构输出端的定位块146,该定位块146的一端与上安装架133固定连接,定位块146的另一端向上安装架133的中部延伸。
如图15所示,搬运装置B包括搬运驱动装置1a、安装架,安装架与搬运驱动装置连接、用于圆形工件篮的夹持机构,用于矩形工件篮的挂接机构,夹持机构构设置在安装架上;挂接机构设置在安装架上。
如图15所示,搬运驱动装置1a优先采用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具有非常好的灵活性,可以根据需要将工件篮转移到指定位置。
如图15所示,所述安装架包括连接座2a、框架,连接座2a的一端与搬运驱动装置1a连接,框架与连接座2a的另一端连接。连接座2a上设有供夹持机构穿过的让位空间2e。连接座2a面对框架的一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形成了供夹持机构空过的让位空间。所述框架包括框体2b、第一安装杆2c、第二安装杆2d,第一安装杆2b沿框体2c的横向布置后,第一安装杆2c的两端分别与框体2b固定;第二安装杆2d沿框体2b的纵向布置后,第二安装杆2d的一端与框体2b固定,第二安装杆2d的另一端与第一安装杆2c固定。
如图15所示,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夹持臂3a、阻挡部件3b,夹持臂3a的一端设置在安装架上,夹持臂3a的另一端经弯折后向安装架的轴向延伸,阻挡部件3b固定在夹持臂3a的另一端,阻挡部件3b包括柱体部件,该柱体部件的一端与夹持臂3a固定连接,柱体部件的另一端设有环状的凸起部。
如图15所示,夹持机构还包括导轨3c、滑块3d、直线驱动器3e,导轨3c与安装架固定, 导轨3c与安装架中的第一安装杆2c固定,滑块3d与夹持臂3a的一端固定,滑块3d与导轨3c滑动配合;直线驱动器3e与安装架固定,直线驱动器3e的动力输出端与滑块3d固定。直线驱动器3e优先采用气缸。第一安装杆2c为空心管,直线驱动器3e安装在第一安装杆2c的内部,并在第一安装杆2c上开设槽体,以便于直线驱动器3e的输出端与滑块3d固定。直线驱动器3e也可以安装在第一安装杆2c的底部。
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工件篮为圆形工件篮,通过直线驱动器3e驱动夹持臂3a移动,不但可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第一篮体27的搬运,而且还有利于夹紧第一篮体27。第一转动盘28上设有环形的沟槽,搬运时,阻挡部件3b卡入到沟槽中后,搬运驱动装置1a即可将第一工件篮转移到指定位置。
如图15所示,挂接机构包括一端与安装架固定的钩状部件4a,安装架带动钩状部件4a移动使钩状部件4a与矩形工件篮形成连接。
如图1至图8所示,自动上料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工件放置在第一传送机构A上,由于第一传送机构A为皮带传送机构,因此,当工件移动至下料机架9的上方后,工件随着第一传送机构A继续传送时在重力的作用下下落到下料斗1中,随着下料斗1内的积累的工件增加,通过第一称重传感器3检测下料斗1内的工件重量累计到设定重量时,第一升降驱动器8驱使料斗架本体2下降,料斗架本体2带动下料斗1下降。
在料斗架本体2下降之前,第一工件篮通过机械手放置在支撑部件15上,通过第一驱动部件14驱使第一托板13移动,使第一工件篮位于下料斗下方,由第一驱动器20正转驱动第一传动机构22使第一传动轴21转动,第一传动轴22带动第一传动轮23转动,第一传动轮驱动第一转动盘28旋转,使第一工件篮整体旋转,从而使第一锁具位移,当第一锁具的第一推块35与第一导向板25配合时,第一推块35受第一导向板25的挤压作用力,第一推块35带动第一锁舌30克服第一弹簧部件34的作用力移动,第一锁舌30的一端从第一锁座36的第一孔中脱离出来,这样,第一门盖26与第一篮体的锁定作用获得解除。随着第一驱动器20的持续工作使第一工件篮继续旋转,第一门盖26在重力作用下相对第一篮框旋转,第一门盖翻转到托臂17上,托臂17对第一门盖26形成支撑作用。这样,使得第一篮框上的开口被完全打开。
料斗架本体2带动下料斗1下降到对应于第一工件篮开口上方,控制第一直线驱动器4工作驱动翻转连接部件5转动,翻转连接部件5带动料斗门7旋转,从而使料斗架本体2的输出端开启,进而使下料斗1内的工件释放到第一篮体内。
工件释放完毕后,通过第一阀门机构将下料头1的输出口关闭,第一升降驱动器8驱使料斗架本体2上升,下料斗1重新接收下一批工件。第一驱动部件14驱使第一托板13移动,使第一工件篮位移到机械手能够抓取的位置。
第一驱动器20反转驱动第一传动机构22使第一传动轴21反向转动,第一传动轴22带动第一传动轮23转动,第一传动轮驱动第一转动盘28反向旋转,使第一工件篮整体反向旋转,同时驱动部件19工作使托臂17反转,驱使第一门盖26复位而关闭第一篮框上的开口,当第一锁具的第一推块35与第一导向板25配合时,第一推块35受第一导向板25的挤压作用力,第一推块35带动第一锁舌30克服第一弹簧部件34的作用力移动,随着第一篮框继续反转,第一推块35失去第一导向板25的挤压作用力,第一锁舌30在第一弹性部件34的回复作用力下复位,从而第一锁舌30的一端自动插入到第一锁座36的第一孔中,使第一门盖26与第一篮体27形成锁定。
装入到第一工件篮中的工件被搬运装置B转移到碳氢清洗机E中进行清洗。
如图9至图15所示,自动下料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工件在碳氢清洗机E内进行清洗后,处于锁定状态的第一工件篮通过搬运装置B转移到中转移机构转移到支座113上,第二驱动器114输出的动力通过第二传动机构116传递到第二传动轴115,使第二传动轴115旋转,第二传动轴115带动第二传动轮117旋转,从而将动力传递到第一转动盘28,进而使整个第一工件篮转动。第一工件篮转动时第一锁具位移,当第一锁具的第一推块35与第二导向板119配合时,第一推块35受第二导向板119的挤压作用力,第一推块35带动第一锁舌30克服第一弹簧部件34的作用力移动,第一锁舌30的一端从第一锁座36的第一孔中脱离出来,这样,第一门盖26与第一篮体的锁定作用获得解除。随着第二驱动器114的持续工作使第一工件篮继续旋转,第一门盖26在重力作用下相对第一篮框旋转,这样,使得第一篮框上的开口被完全打开,第一篮框中的工件通过重力的作用掉落到下料输送机构上,通过第二皮带106传送,料筐136接收第二皮带106送来的工件后,随着料筐136内的工件增加,累积在料筐136内工件的重量也增加,通过第三称重传感器135对料筐136以及工件的总重量进行计重,当达到设定重量时,下料输送机构停止工作,暂停向料筐136内输送工件,通过驱动装置使料筐136位移到指定位置进行卸料及包装。
工件释放完毕后,第二驱动器114反转驱动第二传动机构116使第二传动轴115反向转动,第二传动轴22带动第二传动轮117转动,第二传动轮驱动第一转动盘28反向旋转,使第一工件篮整体反向旋转,第一门盖26复位而关闭第一篮框上的开口,当第一锁具的第一推块35与第二导向板119配合时,第一推块35受第二导向板119的挤压作用力,第一推块35带动第一锁舌30克服第一弹簧部件34的作用力移动,随着第一篮框继续反转,第一推块35失去第二导向板119的挤压作用力,第一锁舌30在第一弹性部件34的回复作用力下复位,从而第一锁舌30的一端自动插入到第一锁座36的第一孔中,使第一门盖26与第一篮体27形成锁定。

Claims (10)

1.工件清洗的自动上料和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上料装置、第一工件篮以及自动下料装置,其中自动上料装置包括:
下料机构;
第一支架,该第一支架位于下料机构的下方;
第一驱动机构,该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于第一支架上;
第一解锁机构,第一解锁机构设置于第一支架上;
第一锁具,第一锁具包括第一部分以及第二部分;
所述第一工件篮的两端活动地支撑在第一支架上,第一工件篮包括具有开口的第一篮框以及对第一篮框上的开口进行开关的第一门盖,第一门盖的一端与第一篮框铰接,第一门盖的另一端为自由端,第一驱动机构与第一篮框配合;
所述第一部分安装在第一篮框上,第二部分安装在第一门盖上,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结合后使第一门盖锁定在第一篮框上,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工件篮旋转使所述第一部分与第一解锁机构配合,第一解锁机构迫使第一部分移动;
自动下料装置包括:
下料输送机构;
第二支架,该第二支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下料输送机构的上方,第一工件篮的两端活动地支撑在第二支架上;
第二驱动机构,该第二驱动机构设置于第二支架上,第二驱动机构与第一篮框配合;
第二解锁机构,第二解锁机构设置于第二支架上,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工件篮旋转使所述第一部分与第二解锁机构配合,第二解锁机构迫使第一部分移动使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解锁;
接收下料输送机构输出的工件接收机构,该工件接收机构位于下料输送机构的下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料和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机构包括:
料斗架;
下料斗,下料斗安装在料斗架上;
对下料斗输出口进行开关的第一阀门机构,该第一阀门机构的一部分设置在下料斗上,第一阀门机构的另一部分位于下料斗输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料和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驱动机构包括:
第一驱动器;
第一传动轴;
第一传动机构,第一传动机构分别与第一驱动器和第一传动轴连接;
第一传动轮,第一传动轮与第一传动轴连接,第一传动轮与第一工件篮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料和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解锁机构包括:
第一连接板;
第一导向板,第一导向板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第一导向板的另一端为使第一部分移动的自由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料和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部分包括:
第一锁舌;
第一凸起部,该第一凸起部设置在第一锁舌上;
间隔布置在第一篮框上的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第一锁舌穿过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
第一弹性部件,该第一弹性部件套在第一锁舌上,第一弹性部件的一端与第一支撑座抵顶,第一弹性部件的另一端与第一凸起部的一端抵顶,使第一凸起部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座抵顶;
与第一解锁机构配合使第一锁舌移动的第一推块,第一推块与第一锁舌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自动上料和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托盖机构,该托盖机构包括:
托臂;
芯轴,芯轴的两端设置在第一支架上,托臂活动设置在芯轴上;
驱动托臂绕芯轴转动的驱动部件,该驱动部件与托臂的一端活动连接;
所述第一解锁机构固定于托臂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料和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驱动机构包括:
第二驱动器;
第二传动轴;
第二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分别与第二驱动器和第二传动轴连接;
第二传动轮,第二传动轮与第二传动轴连接,第二传动轮与第一工件篮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料和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解锁机构包括:
第二连接板;
第二导向板,第二导向板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第二导向板的另一端为使第一部分使第一部分移动的自由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料和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工件接收机构包括:
上安装架;
下安装架;
第三称重传感器,该第三称重传感器设置在下安装架上部,所述上安装架下部支撑在第三称重传感器上;
接收下料输送机构输出的料筐;
驱动料筐直线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料筐支撑在驱动装置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上料和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驱动装置驱使料筐移动时使料筐获得定位的定位块,该定位块的一端与上安装架固定连接,定位块的另一端向上安装架的中部延伸。
CN201910626978.1A 2019-07-12 2019-07-12 工件清洗的自动上料和下料装置 Active CN1103955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26978.1A CN110395590B (zh) 2019-07-12 2019-07-12 工件清洗的自动上料和下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26978.1A CN110395590B (zh) 2019-07-12 2019-07-12 工件清洗的自动上料和下料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95590A CN110395590A (zh) 2019-11-01
CN110395590B true CN110395590B (zh) 2021-01-26

Family

ID=68325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26978.1A Active CN110395590B (zh) 2019-07-12 2019-07-12 工件清洗的自动上料和下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9559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37695B (zh) * 2019-12-24 2021-05-14 湖南友维养殖有限公司 一种鸡粪收集装置
CN114426177B (zh) * 2022-02-22 2024-05-17 河北光兴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下料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817002U (zh) * 2014-05-12 2014-09-10 湖北韩泰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多工位双链步进式活塞销清洗防锈设备
JP5680787B1 (ja) * 2014-09-11 2015-03-04 島津工業有限会社 粉体供給装置
CN205932193U (zh) * 2016-07-07 2017-02-08 浙江金安制药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自动投料系统
CN207854986U (zh) * 2017-09-08 2018-09-14 渭南市秦牛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清洗上料机
CN208135314U (zh) * 2018-03-28 2018-11-23 郑州国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麦胚白蛋白口服液清洗机用上料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95590A (zh) 2019-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95590B (zh) 工件清洗的自动上料和下料装置
EP3164346B1 (en) System and method with drag conveyor for high rate production welding
RU2369501C1 (ru) Транспортирующая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подвижного элемента
CN111017500B (zh) 一种汽车智能制造生产线用转运装置
CN210418454U (zh) 工件清洗上料中的下料机构
CN110422552B (zh) 一种粉料自动添加装置
CN109436641B (zh) 一种电镀线搬运上下料系统
WO2013079167A1 (de) Stauförderer
CN210418496U (zh) 工件清洗的下料输送机构
CN110356866B (zh) 工件清洗的自动上料装置
CN210418452U (zh) 容纳清洗工件的工件篮
CN210418455U (zh) 工件清洗工件篮的解锁装置
CN210418257U (zh) 工件清洗后的接收机构
CN110356861B (zh) 工件清洗的自动下料装置
CN210286040U (zh) 一种装车机器人的码垛总成
CN110422365A (zh) 一种卤蛋包装理料及投放机构
US10894667B2 (en) Container for the individual release of bulk material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with a transport robot or a longitudinal conveyor
EP0413579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mptying and transporting unstable objects such as ampoules
US4467940A (en) Metal finishing barrel having a sliding closure
JPS60209435A (ja) 搬送物品の受継ぎ装置
CN109420620B (zh) 一种分拣收集装置以及应用该装置的物流分拣线
CN106586109B (zh) 一种针剂自动给料机
CN116944967B (zh) 一种链轮生产用数控滚齿机
CN212798550U (zh) 一种搬运装置
EP0319642B1 (de) Verfahren zum Überführen von Sektflaschendrahtbügeln von einer Drahtbügelaufgabestation zu einer Weiterverarbeitungsst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