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18257U - 工件清洗后的接收机构 - Google Patents

工件清洗后的接收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18257U
CN210418257U CN201921085346.0U CN201921085346U CN210418257U CN 210418257 U CN210418257 U CN 210418257U CN 201921085346 U CN201921085346 U CN 201921085346U CN 210418257 U CN210418257 U CN 2104182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ket
transmission
mounting frame
workpiece
charging bas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8534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郁松
何海龙
吴伟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Junhe Coating Projec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Junhe Coating Projec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Junhe Coating Projec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Junhe Coating Projec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8534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182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182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182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By Liquid Or Stea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件清洗后的接收机构,包括:上安装架、下安装架、第三称重传感器,该第三称重传感器设置在下安装架上部,所述上安装架下部支撑在第三称重传感器上;接收下料输送机构输出的料筐;驱动料筐直线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料筐支撑在驱动装置上。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进行计重的优点。

Description

工件清洗后的接收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件清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件清洗后的接收机构。
背景技术
碳氢清洗机是一种对工件进行清洗装置,利用碳氢清洗剂的化学去污作用,在真空状态下进行全面清洗,使工件表面和盲孔、狭缝清洗干净。碳氢清洗剂具有良好的环保特性和清洗能力,对金属无腐蚀,可满足诸多领域的零部件清洗的需求。
碳氢清洗需要把待清洗的工件装入到工件篮中,然后将工件篮送入到碳氢清洗机中进行清洗。清洗完毕后,将工件篮从碳氢清洗机中取出,然后再将工件篮中的零件释放到相应的容器中。
上述的碳氢清洗将工件装入工件篮中和将工件从工件篮中取出时,均需要人将对工件篮进行打开或关闭的操作,因此,对操作工件篮的操作人员来说比较繁锁,而且人工的参与会导致生产的节奏停顿,从而造成清洗的效率受到影响。现有的操作方式显然自动化程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旨在于提供一种能自动进行计重的工件清洗的下料输送机构。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工件清洗后的接收机构,包括:
上安装架;
下安装架;
第三称重传感器,该第三称重传感器设置在下安装架上部,所述上安装架下部支撑在第三称重传感器上;
接收下料输送机构输出的料筐;
驱动料筐直线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料筐支撑在驱动装置上。
本实用新的型的优点为:料筐接收工件后,随着料筐内的工件增加,累积在料筐内工件的重量也增加,通过第三称重传感器对料筐以及工件的总重量进行计重,当达到设定重量时,下料输送机构停止工作,暂停向料筐内输送工件,通过驱动装置使料筐位移到指定位置进行卸料及包装。将空料筐放在驱动装置上,通过驱动装置使料筐到达接收工件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件清洗的自动下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驱动机构与第二支架本体装配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工件篮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锁具的第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下料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在图5的基础上隐藏了一部分部件后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工件接收机构的示意图;
图8为图在图7的基础上隐藏了一部分部件后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
26为第一门盖,27为第一篮体,28为第一转动盘,第一轴29,30为第一锁舌,31为第一凸起部,32为第一支撑座,33为第二支撑座,34为第一弹性部件,35为第一推块,36为第一锁座;
100为上支撑架,101为下支撑架,102为第二称重传感器,103为主驱动器,104为主动带轮,105为从动带轮,106为第二皮带,107为调节座,108为调节螺栓,109为安装孔, 110为导料板,111为翻转驱动器;
112为第二支架本体,113为支座,114为第二驱动器,115为第二传动轴,116为第二传动机构,117为第二传动轮,118为第二连接板,119为第二导向板,120为第二支撑座;
133为上安装架,134为下安装架,135为第三称重传感器,136为料筐,137为马达,138为第一传动装置,139为主动轴,140为被动轴,141为第一传动部件,142为第二传动部件,143为底座,144为导向座,145为导向块,146为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工件清洗的自动下料装置,包括:下料输送机构、第二支架、第二驱动机构、第二解锁机构、第一工件篮、第一锁具、接收下料输送机构输出的工件接收机构,下面对各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地说明:
如图5和图6所示,下料输送机构包括:上支撑架100、下支撑架101、接收第一工件篮释放工件的第二皮带传送机构,第二称重传感器102,第二皮带传送机构设置在上支撑架100 上,第二称重传感器102设置在下支撑架101上部,所述上支撑架101的下部支撑在第二称重传感器102上。
如图5和图6所示,第二皮带传送机构包括主驱动器103、主动带轮104、从动带轮105、第二皮带106,主驱动器103与上支撑架100连接,主动带轮104活动地设置在上支撑架100 上,主动带轮104位于上支撑架100的一端。从动带轮105活动地设置在上支撑架100上,从动带轮105位于上支撑架100的另一端。主动带轮104与主驱动器103的输出端连接,第二皮带106设置在主动带轮104和从动带轮105上。
如图5和图6所示,主驱动器103由电机及减速器组成,电机的输出端与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减速器的输出端与主动带轮104连接,电机以及减速器与支撑架100通过第一支撑部件固定连接。主动带轮104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支在上支撑架100上,从而主动带轮104相对上支撑架100可以转动。在上支撑架100的另一端设有通孔,通孔的宽度大于从动带轮105端部的宽度,通孔优先采用腰形孔,从动带轮105的端部穿过所述通孔支撑在上支撑架100上。
如图5和图6所示,第二皮带传送机构还包括张紧调节机构,该张紧调节机构包括调节座107、调节螺栓108,调节座107与上支撑架100固定,调节座107上设有安装孔109,安装孔109的宽度大于从动带轮105端部的宽度,安装孔109优先采用腰形孔。从动带轮105 的端部配合在所述安装孔109中,调节螺栓108的一端与调节座107螺纹连接后伸入到所述安装孔109中,调节螺栓108的一端与从动带轮105的端部形成抵顶。旋转调节螺栓108,调节螺栓108的端部使从动带轮105的端部位移,从而使从动带轮105位移,进而对第二皮带106的张紧力进行调节。
如图5和图6所示,下料输送机构还包括导料板110,导料板110位于第二皮带传送机构的输出端,且导料板110的一端与上支撑架100连接,导料板110与上支撑架100的一端连接。通过导料板110对从第二皮带传送机构上输出的工件进行引导。
如图5和图6所示,下料输送机构还包括翻转驱动器111,该翻转驱动器111与上支撑架100连接,所述导料板110的一端与上支撑架活动连接,从而导料板110相对上支撑架100 可以转动。导料板110与上支撑架100的一端铰接,翻转驱动器111与导料板110活动连接,翻转驱动器111为直线驱动器,直线驱动器优先采用气缸,还可以采用液压缸、电动丝杆等。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支架包括横跨下料输送机构的第二支架本体112以及支撑第一工件篮的支座113,支座113的一端与第二支架本体112固定连接。支座113的另一端用于支撑第一工件篮。支座113的另一端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工件篮的端部间隙配合在该凹槽中。第二支架本体112位于上支撑架100的另一端并横向跨过第二皮带传送机构,使得第二皮带传送机构位于第二支架本体112的下方。当第一工件篮安装在支座113上后,可以将第一工件篮开启,使第一工件篮内的工件翻译释放到第二皮带传送机构上。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驱动机构设置于第二支架上;第二驱动机构安装在第二支架本体112上。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器114、第二传动轴115、第二传动机构116、第二传动轮117,第二传动机构116分别与第二驱动器114和第二传动轴115连接;第二传动轴115的两端分别与轴承座组件连接,轴承座组件与第二支架本体112固定连接。第二传动轮117与第二传动轴115连接,第二传动轮117与第一工件篮配合。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驱动器114工作时通过第二传动机构116驱使第二传动轴115 转动,第二传动轴22带动第二传动轮117转动,第二传动轮117驱动第一工件篮旋转,使第一锁具与第二解锁机构配合,第二解锁机构迫使第一锁具中的第一部分移动使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解锁。因此,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工件篮上的第一锁具在旋转过程中被第二解锁机构自动解除锁定作用。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驱动器114采用马达,马达优先采用电动马达。第二传动机构 116可以采用齿轮传动机构或皮带传动机构或链轮链条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116优先采用链轮链条传动机构。第二传动轮117可以采用齿轮、摩擦辊,第二传动轮117优先采用齿轮。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解锁机构设置于第二支架上,第二解锁机构优先固定于第二支架本体112上,这样,第一工件篮的第一门盖位于第二解锁机构的下方,当解锁后,第一门盖翻转并位于第二解锁机构的下方。第二解锁机构包括:第二连接板118、第二导向板119、第二支撑座120,第二支撑座120的一端与第二支架本体112固定,第二连接板118的端部与第二支撑座120固定,第二导向板119的一端与第二支撑座120固定,第二导向板119的另一端为使第一部分移动自由端。第二导向板119的截面呈弧形,或者第二导向板119呈瓦形。当第一工件篮转动时第一锁具与第二导向板119的表面形成抵顶,随着第一工件篮的继续转动,由于第二导向板119呈瓦形,因此,第二导向板119促使第一锁具进行移动,从而解除第一门盖与第一篮框的锁定,或者在第一门盖闭合以及第一锁具被第二解锁机构迫使移动的后,第二解锁机构与第一锁具分离时,第一锁具复位使第一门盖与第一篮框获得锁定。
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工件篮的两端活动地支撑在第二支架上,第一工件篮包括具有开口的第一篮框以及对第一篮框上的开口进行开关的第一门盖26,第一门盖26的一端与第一篮框铰接,第一门盖26的另一端为自由端,第二驱动机构与第一篮框配合,第二传动轮117与第一篮框配合。
如图3所示,第一篮框包括:第一篮体27、设置在第一篮体27两端的第一转动盘28、第一轴29,第一轴29的一端与第一转动盘28固定连接。第一轴29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架配合,第一轴29与第二支架中的支座113配合,即第一轴29的另一端与支座113上的凹槽间隙配合,第一轴29相对支撑部件15可以转动。
如图1、图2至图3所示,第一转动盘28与第二传动轮117配合,当第二传动轮117采用齿轮时,第一转动盘28的周面上若干的第一孔或第一轮齿,第二传动轮117上的轮齿与第一孔或第一轮齿形成啮合,从而第二传动轮117转动时驱使第一转动盘28旋转。当第二传动轮117采用摩擦辊时,第一转动盘28也为一个摩擦辊,第二传动轮117与第一转动盘28通过摩擦作用力进行动力的传递。
如图3至图4所示,第一锁具包括第一部分以及与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安装在第一篮框上,即第一部分安装在第一篮体27上,第二部分安装在第一门盖26上,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结合后使第一门盖26锁定在第一篮框上,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工件篮旋转使所述第一部分与第二解锁机构配合,第二解锁机构迫使第一部分移动从而解除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结合。第二解锁机构迫使第一部分移动,从而解除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结合,当第二解锁机构与第一部分分离,且第一门盖26关闭第一篮体27上的开口时,第一部分自动复位,从而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进行结合,第一锁具对第一门盖26与第一篮体27形成锁定。
如图3至图4所示,第一部分包括第一锁舌30、第一凸起部31、第一支撑座32、第二支撑座33、第一弹性部件34、第一推块35,第一锁舌30为杆状部件,第一锁舌30的一端为锥形。第一凸起部31设置在第一锁舌30上,第一凸起部31与第一锁舌30整体成型,第一支撑座32和第二支撑座33间隔布置在第一篮框上,第一支撑座32和第二支撑座33的一端分别固定在第一篮体27上,第一支撑座32和第二支撑座33上分别设置有装配孔,第一锁舌30穿过第一支撑座32和第二支撑座33。
如图3至图4所示,第一弹性部件34套在第一锁舌30上,第一弹性部件34的一端与第一支撑座32抵顶,第一弹性部件34的另一端与第一凸起部31的一端抵顶,使第一凸起部31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座33抵顶。第一弹性部件34优先采用弹簧。第一推块35与第二解锁机构配合使第一锁舌30移动,第一推块35与第一锁舌30固定连接。
如图3至图4所示,所述第二部分包括第一锁座36,第一锁座36的一端固定在第一门盖26上,第一锁座36为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块状部件。该第一锁座36上设有供第一部分插入的第一孔,即第一孔供第一锁舌30插入。
如图1、图7和图8所示,工件接收机构包括上安装架133、下安装架134、第三称重传感器135、接收下料输送机构输出的料筐136、驱动料筐直线移动的驱动装置,第三称重传感器135设置在下安装架134的上部,所述上安装架134下部支撑在第三称重传感器135上,料筐136支撑在驱动装置上。
如图1、图7和图8所示,料筐136接收工件后,随着料筐136内的工件增加,累积在料筐136内工件的重量也增加,通过第三称重传感器135对料筐136以及工件的总重量进行计重,当达到设定重量时,下料输送机构停止工作,暂停向料筐136内输送工件,通过驱动装置使料筐136位移到指定位置进行卸料及包装。将空料筐136放在驱动装置上,通过驱动装置使料筐136到达接收工件的位置。
如图7和图8所示,驱动装置包括:马达137、第一传动装置138、主动轴139、被动轴140、第一传动部件141、第二传动部件142、支撑组件,第一传动装置138的一部分与马达137的输出端连接;主动轴139安装在上安装架133上,第一传动装置138的另一部分与主动轴与连接,第一传动装置138优先采用链轮链条传动机构,其中一个链轮与马达137的输出端连接,另一个链轮与主动轴139连接。主动轴139安装在上安装架133上;主动轴139 和被动轴140上分别安装有第一传动部件141,第一传动部件141优先采用齿轮。第二传动部件142与第一传动部件141配合,第二传动部件142优先采用链条。支撑组件设置在上安装架133上,第二传动部件142与支撑组件配合。第一传动部件141驱使第二传动部件142 在支撑组件上直线运动。
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底座143、导向座144、导向块145,底座143与上安装架133固定连接,底座143的截面呈L型。导向块145与导向座144固定,第二传动部件142与导向块145配合。导向座144的一端与底座143固定,导向座144的另一端设有槽,导向座的另一端设有向槽的中部延伸的插接部,所述导向块145的侧壁上设有插槽,导向块145插入到导向座144上的槽中时,所述插接部与插槽形成配合。导向块145与第二传动部件142配合的端面上设有凸起部,所述第二传动部件142与凸起部间隙配合,第二传动部件142由于采用的是链条,因此,链条中的相对两个内链板与第凸起部形成间隙配合,通过凸起部对链条的直线移动形成导向作用。
如图7和图8所示,料筐136支撑在第二传动部件142上,当第一传动部件141驱使第二传动部件142在支撑组件上直线运动时,料筐136随着第二传动部件142直线移动。
工件接收机构还包括:驱动装置驱使料筐136移动时使料筐136定位于下料输送机构输出端的定位块146,该定位块146的一端与上安装架133固定连接,定位块146的另一端向上安装架133的中部延伸。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经过碳氢清洗机清洗后的工件装入到第一工件篮中后,处于锁定状态的第一工件篮通过中转移机构转移到支座113上,第二驱动器114输出的动力通过第二传动机构116传递到第二传动轴115,使第二传动轴115旋转,第二传动轴115带动第二传动轮117旋转,从而将动力传递到第一转动盘28,进而使整个第一工件篮转动。第一工件篮转动时第一锁具位移,当第一锁具的第一推块35与第二导向板119配合时,第一推块35受第二导向板119的挤压作用力,第一推块35带动第一锁舌30克服第一弹簧部件34的作用力移动,第一锁舌30的一端从第一锁座36的第一孔中脱离出来,这样,第一门盖26与第一篮体的锁定作用获得解除。随着第二驱动器114的持续工作使第一工件篮继续旋转,第一门盖26在重力作用下相对第一篮框旋转,这样,使得第一篮框上的开口被完全打开,第一篮框中的工件通过重力的作用掉落到下料输送机构上,通过第二皮带106传送,料筐136接收第二皮带103送来的工件后,随着料筐136内的工件增加,累积在料筐136内工件的重量也增加,通过第三称重传感器135对料筐136以及工件的总重量进行计重,当达到设定重量时,下料输送机构停止工作,暂停向料筐136内输送工件,通过驱动装置使料筐136位移到指定位置进行卸料及包装。
工件释放完毕后,第二驱动器114反转驱动第二传动机构116使第二传动轴115反向转动,第二传动轴22带动第二传动轮117转动,第二传动轮驱动第一转动盘28反向旋转,使第一工件篮整体反向旋转,第一门盖26复位而关闭第一篮框上的开口,当第一锁具的第一推块35与第二导向板119配合时,第一推块35受第二导向板119的挤压作用力,第一推块35 带动第一锁舌30克服第一弹簧部件34的作用力移动,随着第一篮框继续反转,第一推块35 失去第二导向板119的挤压作用力,第一锁舌30在第一弹性部件34的回复作用力下复位,从而第一锁舌30的一端自动插入到第一锁座36的第一孔中,使第一门盖26与第一篮体27 形成锁定。

Claims (6)

1.工件清洗后的接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安装架;
下安装架;
第三称重传感器,该第三称重传感器设置在下安装架上部,所述上安装架下部支撑在第三称重传感器上;
接收下料输送机构输出的料筐;
驱动料筐直线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料筐支撑在驱动装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清洗后的接收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驱动装置驱使料筐移动时使料筐获得定位的定位块,该定位块的一端与上安装架固定连接,定位块的另一端向上安装架的中部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件清洗后的接收机构,其特征在于,驱动装置包括:
马达;
第一传动装置,第一传动装置的一部分与马达的输出端连接;
主动轴,主动轴安装在上安装架上,第一传动装置的另一部分与主动轴与连接;
被动轴,主动轴安装在上安装架上;
第一传动部件,主动轴和被动轴上分别安装有第一传动部件;
第二传动部件,第二传动部件与第一传动部件配合;
支撑组件,支撑组件设置在上安装架上,第二传动部件与支撑组件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件清洗后的接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
底座;
导向座,导向座固定在底座上;
导向块,导向块与导向座固定,第二传动部件与导向块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件清洗后的接收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传动装置为链轮链条传动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件清洗后的接收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传动部件为链轮,第二传动部件为链条。
CN201921085346.0U 2019-07-12 2019-07-12 工件清洗后的接收机构 Active CN2104182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85346.0U CN210418257U (zh) 2019-07-12 2019-07-12 工件清洗后的接收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85346.0U CN210418257U (zh) 2019-07-12 2019-07-12 工件清洗后的接收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18257U true CN210418257U (zh) 2020-04-28

Family

ID=70380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85346.0U Active CN210418257U (zh) 2019-07-12 2019-07-12 工件清洗后的接收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182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95590B (zh) 工件清洗的自动上料和下料装置
CN210418496U (zh) 工件清洗的下料输送机构
CN210418454U (zh) 工件清洗上料中的下料机构
CN210418257U (zh) 工件清洗后的接收机构
CN110356861B (zh) 工件清洗的自动下料装置
CA2111163C (en) Drive wheel conveyor
WO2013079167A1 (de) Stauförderer
CN114313767A (zh) 一种物料输送线
CN110356866B (zh) 工件清洗的自动上料装置
CN210418452U (zh) 容纳清洗工件的工件篮
CN210418455U (zh) 工件清洗工件篮的解锁装置
CN205855264U (zh) 皮带输送机
CN210126948U (zh) 一种全自动盖章机
CN115971878A (zh) 一种减震器用油封装置的自动装配设备
CN211253856U (zh) 一种用于物品回收及快递揽收的收货柜
CN112620763A (zh) 一种可自动收料的剪板机
CN207903867U (zh) 一种吨包自动翻转机
CN107695274B (zh) 铆接机
CN116944967B (zh) 一种链轮生产用数控滚齿机
CN217349910U (zh) 一种多功能焦煤装卸料斗
CN216333118U (zh) 一种包装用包材自动上料装置
CN218856067U (zh) 一种具有夹持定位功能的模块盒上盖高速伺服自动机
CN215796334U (zh) 一种垃圾传送运输机
CN117985446B (zh) 一种加工运输机器人
CN219618972U (zh) 汽车运输物料上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