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92803B - 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92803B
CN110392803B CN201880016973.0A CN201880016973A CN110392803B CN 110392803 B CN110392803 B CN 110392803B CN 201880016973 A CN201880016973 A CN 201880016973A CN 110392803 B CN110392803 B CN 1103928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tube
pipe
pressing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1697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92803A (zh
Inventor
金奉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103928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928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928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928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19/00Joints in which sealing surfaces are pressed together by means of a member, e.g. a swivel nut, screwed on or into one of the joint parts
    • F16L19/06Joints in which sealing surfaces are pressed together by means of a member, e.g. a swivel nut, screwed on or into one of the joint parts in which radial clamping is obtained by wedging action on non-deformed pipe ends
    • F16L19/07Joints in which sealing surfaces are pressed together by means of a member, e.g. a swivel nut, screwed on or into one of the joint parts in which radial clamping is obtained by wedging action on non-deformed pipe ends adapted for use in socket or sleeve connec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7/00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 F16L37/08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butting or axially overlapping ends is maintained by locking members
    • F16L37/084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butting or axially overlapping ends is maintained by locking members combined with automatic locking
    • F16L37/092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butting or axially overlapping ends is maintained by locking members combined with automatic locking by means of elements wedged between the pipe and the frusto-conical surface of the body of the connec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7/00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 F16L37/08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butting or axially overlapping ends is maintained by locking members
    • F16L37/12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butting or axially overlapping ends is maintained by locking members using hooks, pawls or other movable or insertable locking members
    • F16L37/123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butting or axially overlapping ends is maintained by locking members using hooks, pawls or other movable or insertable locking members using a retaining member in the form of a wed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连接装置。公开的连接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形成为管能够插入的连接部、对连接部加压使连接部变形的加压部、安装于连接部且在将所述管插入到所述连接部时通过管移动而位于连接部与管之间的固定部、对固定部加压使得固定部限制管的移动的支撑部。本发明的连接装置通过简单的构成实现,具有装置容易制造、成本低,能够通过简单操作拆卸管等的效果。

Description

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装置,更具体来讲涉及能够通过简单操作连接管等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用于连接软管、管道或管的连接装置相当于延长包括软管、管路等的管道等的长度或设成能够控制通过连接装置的流体的移动的装置。
但是现有的连接装置由于装置的构成复杂,因此制造成本高且不易制造,管等的组装方式复杂,因此具有不便于使用的问题。因此需要改进这些问题。
本发明的背景技术公开于韩国公开实用新型公报第20-2017-0002668号(2017.07.26公开,发明名称:管连接装置)。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旨在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置的构成简单,并且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连接管等的连接装置。
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连接部,其形成为管能够插入;加压部,其对所述连接部加压使得所述连接部变形;固定部,其安装于所述连接部且在将所述管插入到所述连接部时通过所述管移动,并且与所述管相接;以及支撑部,其对所述固定部加压使得所述固定部限制所述管的移动。
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本体部,其内侧形成有空间部而与所述管连通;以及连接加压部,其与所述连接本体部结合且用于安装所述固定部,形成为随着与所述加压部结合发生变形使得所述固定部的内径随着所述固定部向所述管的进入方向移动而扩张。
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加压部包括:多个相隔配置的连接加压部本体,其用于安装所述固定部,所述连接加压部本体形成为与相邻的所述连接加压部本体的间隔随着所述加压部的移动程度发生变化。
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加压部还包括:加压凸起,其向所述连接加压部本体的外侧凸出,所述加压凸起随着所述加压部的移动而被加压时,向内侧移动所述连接加压部本体。
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凸起以所述固定部或所述支撑部的中心轴为基准向圆周方向等间隔排列。
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可移动地设于所述连接加压部,在所述连接加压部凸出且与所述管相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移动部,其可移动地设于所述连接加压部,被所述支撑部加压;以及管接触部,其从所述固定移动部凸出且与所述管的外周面相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接触部包括:管接触凸起部,其凸出形成于与所述管相对的面,通过所述管接触凸起部与所述管相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加压部包括:固定部收容部,其用于所述固定移动部可移动地设置于其中,并且被所述固定部贯通;以及收容盖部,其结合于所述固定部收容部防止所述固定部从所述固定部收容部脱落。
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与所述管相接的曲面形状的凸起面。
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形成为厚度随着趋向所述管的进入方向增大。
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支撑部一体形成。
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支撑部分别为线圈形状。
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朝着向所述固定部的内侧进入的所述管的进入方向的反方向加压所述固定部。
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连接装置通过简单的构成实现,具有装置容易制造、成本低,能够通过简单操作拆卸管等的效果。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连接装置,即使管的直径不同也能够连接管而无需变更部件等,能够利用连接部的倾斜、固定部的楔子作用等稳定、牢固地固定管。
并且,本发明的连接装置只需单纯解体加压部即可轻易地将管分离。
附图说明
图1是简要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的分解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管插入到固定部之前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管推着固定部进入连接部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管插入到固定部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加压部被加压部加压之前与之后的剖面图;
图6是简要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的分解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管插入到固定部之前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管推着固定部进入连接部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管插入到固定部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0是简要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连接装置中可分离地设置的固定部及支撑部安装于连接部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连接装置中可分离地设置的固定部及支撑部与连接部的构成图;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连接装置中固定部为矩形的示意图;
图13是简要示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的构成图;
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连接装置中的管插入到固定部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5是示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连接装置中的加压部对加压凸起加压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6是示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连接加压部被加压部加压之前与之后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见附图说明本发明的连接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在此过程中为了说明的明确性与便利性而可能会扩大示出附图所示的线的粗细或构成要素的大小等。
并且,下述术语是考虑到在本发明的功能而定义的术语,可因用户、运用者的意图或惯例而异。因此应基于本说明书全文的内容定义这些术语。
图1是简要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的分解图,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管插入到固定部之前的状态的示意图,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管推着固定部进入连接部的状态的示意图,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管插入到固定部的状态的示意图,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加压部被加压部加压之前与之后的剖面图。
图6是简要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的分解图,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管插入到固定部之前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管推着固定部进入连接部的状态的示意图,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管插入到固定部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0是简要示出第三实施例的连接装置中可分离地设置的固定部及支撑部安装于连接部的状态的示意图,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连接装置中可分离地设置的固定部及支撑部与连接部的构成图,图12是示出第三实施例的连接装置中固定部为矩形的示意图。
图13是简要示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的构成图,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连接装置中的管插入到固定部的状态的示意图,图15是示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连接装置中的加压部对加压凸起加压的状态的示意图,图16是示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连接加压部被加压部加压之前与之后的剖面图。
参见图1至图16,本发明的连接装置1、1a、1b、1c、1d包括连接部100、100a、100b、100c、100d、加压部200、200a、200b、200c、固定部300、300a、300b、300b'及支撑部400、400a、400b,与一个以上的管10等连接。
其中,管10表示内侧能够用于流体等流动的管形体等,可例示金属管、塑料管或软管等。
连接部100、100a、100b、100c、100d可作为被套进一个以上的管10以延长管10的长度,或转换在管10内部流动的流体的移动方向,或将从一个以上的管10流入的流体的路径分支成多个的用途使用。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100、100a、100b、100c、100d包括连接本体部110及连接加压部130、130a、130b、130c、130d。
连接本体部110为内侧形成有通孔、中空等空间部的管形状,接收从管10传递过来的流体等,使得相应流体能够传递到相邻的管10等。
显然,连接本体部110的剖面形状、材质、长度等可以因相应连接装置1、1a、1b、1c、1d连接的管10的直径、要连接的管10之间的间隔、在管10内部移动的流体的温度、成份等而异。
连接加压部130、130a、130b、130c、130d与连接本体部110结合,与加压部200、200a、200b、200c结合而在加压部200、200a、200b、200c的加压下变形,形成管10的进入侧入口窄且内侧空间随着趋向管10的进入方向变宽的结构。
管10向连接加压部130、130a、130b、130c、130d的内侧进入时固定部300、300a、300b、300b'及支撑部400、400a、400b在管10推动下沿着连接加压部130、130a、130b、130c、130d后退,固定部300、300a、300b、300b'与支撑部400、400a、400b的内径增大,因此管10进入到固定部300、300a、300b、300b'的内部,位于管10与连接加压部130、130a、130b、130c、130d之间的固定部300、300a、300b、300b'起到锁固管10的楔子作用。
此时管10受到向管10的进入方向的反方向作用的力的情况下,固定部300、300a、300b、300b'沿着连接加压部130、130a、130b、130c、130d的倾斜移动,因此固定部300、300a、300b、300b'的内径变窄,固定部300、300a、300b、300b'发生与向外部移出的管10的力成比例的强烈的反力,因此固定部300、300a、300b、300b'能够稳定、牢固地固定管10。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加压部130、130a、130b、130c、130d构成为外周面被例示的环形的加压部200、200a、200b、200c加压时,内周面剖面形状大体保持着固定部300、300a、300b、300b'的外周面剖面形状变窄,例如第一实施例的固定部300a的外周面剖面形状为圆形时大体保持着圆形变窄,因此固定部300a能够整体加压位于固定部300a的内侧的管10。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加压部130、130a、130b、130c、130d与连接本体部110一体形成且构成为含金属材质等,因此能够减少部件的个数、组装工序数等,提高连接部100、100a、100b、100c、100d的耐久性等。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加压部130、130a、130b、130c、130d的内周面形成有对应于固定部300、300a、300b、300b'或支撑部400、400a、400b的形状或移动路径的螺旋槽部等,能够防止固定部300、300a、300b、300b'或支撑部400、400a、400b被加压时,固定部300、300a、300b、300b'或支撑部400、400a、400b发生扭曲。
因此,固定部300、300a、300b、300b'在不发生扭曲的情况下内侧间隔,例如内周面直径发生变化,紧贴在位于内侧的管10的外周面,因此能够稳定地固定管10,支撑部400、400a、400b也在不发生扭曲的情况下直径等发生变化,从而能够稳定地弹性支撑固定部300、300a、300b、300b'。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加压部130、130a、130b、130c、130d包括多个连接加压部本体131、131a、131b、131c、131d,配置成包围固定部300、300a、300b、300b',设置成与相邻的连接加压部本体131、131a、131b、131c、131d相隔。
连接加压部130、130a、130b、130c、130d包括多个连接加压部本体131、131a、131b、131c、131d且确保各连接加压部本体131、131a、131b、131c、131d之间具有间隔的情况下,加压部200、200a、200b、200c对连接加压部本体131、131a、131b、131c、131d加压时,最大程度地减小连接加压部本体131、131a、131b、131c、131d的扭曲,连接加压部本体131、131a、131b、131c、131d的内侧空间能够减少。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加压部本体131、131a、131b、131c、131d被加压部200、200a、200b、200c加压的程度因加压部200、200a、200b、200c的移动程度而异,因此形成于连接加压部本体131、131a、131b、131c、131d之间的连接加压部槽部132的宽度发生改变(参见图5及图16)。
结果,连接加压部槽部132是在连接加压部130、130a、130b、130c、130d被加压部200、200a、200b、200c加压时其宽度减小,因此连接加压部130、130a、130b、130c、130d的内径减小而能够向管10侧贴紧固定部300、300a、300b、300b'的结构,防止连接加压部130、130a、130b、130c、130d的破损、扭曲等的同时能够增大连接加压部130、130a、130b、130c、130d的直径变动幅度。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加压部槽部132有多个,沿着以连接加压部130、130a、130b、130c、130d的长度中心为中心的圆周方向等间隔排列,使得连接加压部130、130a、130b、130c、130d被加压部200、200a、200b、200c加压时连接加压部130、130a、130b、130c、130d被均匀地加压而能够收缩。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加压部130、130a、130b、130c、130d通过来自加压部200、200a、200b、200c的结合压力等,在管10进入时向管10的进入方向前进的同时倾斜地变形成直径增大。
管10推挤固定部300、300a、300b、300b'时,向连接加压部130、130a、130b、130c、130d的长度方向移动的固定部300、300a、300b、300b'沿着连接加压部130、130a、130b、130c、130d移动的同时固定部300、300a、300b、300b'的内侧间隔变宽。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部300、300a、300b、300b'构成为厚度随着向管10的进入方向前进而变厚,在与向管10的进入方向倾斜地形成的连接加压部130、130a、130b、130c、130d相接或结合的状态下,最大程度地确保与进入内侧的管10的接触面积,因此固定部300、300a、300b、300b'能够稳定地固定管10。
在本实施例中,加压部200、200a、200b、200c与连接加压部130、130a、130b、130c、130d通过螺旋结合等方式结合,加压部200、200a、200b、200c的内周面或连接加压部130、130a、130b、130c、130d的外周面形成有倾斜面等,因此连接加压部130、130a、130b、130c、130d向管10侧,即连接加压部130、130a、130b、130c、130d的旋转中心轴方向移动的程度随着加压部200、200a、200b、200c结合到连接加压部130、130a、130b、130c、130d的程度发生变化。
即,加压部200、200a、200b、200c与连接加压部130、130a、130b、130c、130d结合的程度增大的情况下,连接加压部130、130a、130b、130c、130d向内侧变形的程度增大,因此沿着连接加压部130、130a、130b、130c、130d移动的固定部300、300a、300b、300b'通过支撑部400、400a、400b移动时,可通过调节固定部300、300a、300b相对于管10的长度方向倾斜地移动的程度调节用固定部300、300a、300b固定管10的力等。
同时,根据管10的直径调节固定部300、300a、300b、300b'的位置,使得在预定范围以内即使管10的直径变化也能够通过固定部300、300a、300b、300b'固定管10。
可通过加压部200、200a、200b、200c与连接加压部130、130a、130b、130c、130d的螺旋结合程度等调节加压部200、200a、200b、200c与连接加压部130、130a、130b、130c、130d的结合程度。
并且,为了防止加压部200、200a、200b、200c与连接加压部130、130a、130b、130c、130d结合后由于装置的振动、时间的流逝发生分离,可在加压部200、200a、200b、200c与连接加压部130、130a、130b、130c、130d的接合面适用凸起、槽、填充件等,或利用固定销等防止加压部200、200a、200b、200c与连接加压部130、130a、130b、130c、130d的相互移动。
在根据加压部200、200a、200b、200c相对于连接部100、100a、100b、100c、100d移动或旋转的程度调节连接部100、100a、100b、100c、100d的变形程度的技术思想内,本实施例的连接装置1、1a、1b、1c、1d可适用多种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5,第一实施例的连接装置1、1a中连接加压部130、130a的外侧形成有倾斜面,固定部300、300a安装于连接加压部130、130a的状态下,管10以进入固定部300、300a的内侧的方式固定。
在第一实施例中,固定部300、300a的内径形成为随着趋向管10的进入方向变窄,使得管10容易进入固定部300、300a的内侧。
在第一实施例中固定部300、300a与支撑部400、400a一体形成,构成为含有金属材质等。在第一实施例中连接加压部130、130a的内侧面形成有多个卡勾部135,向管10的进入方向相隔配置,防止管10、密封部500、固定部300、300a、支撑部400、400a等的脱落等。
例如,多个卡勾部135为以管10进入连接部100、100a的方向为基准形成的第一卡勾部136、第二卡勾部137、第三卡勾部138时,第一卡勾部136支撑固定部300、300a的后端部,在固定部300、300a的前端部结合于支撑部400、400a的状态下,支撑部400、400a向管10的长度进入方向的反方向加压固定部300、300a使得固定部300、300a能够稳定地固定管10。
并且,第二卡勾部137限制支撑部400、400a进入连接部100、100a、100b、100c、100d的程度以在管10进入时限制支撑部400、400a的移动程度,第三卡勾部138支撑密封部500使得位于与管10之间的密封部500对管10与连接部100、100a之间进行密封。
如上,显然卡勾部135不仅可以适用于第一实施例,还可以适用于其他实施例的固定部300b、300b'、支撑部400b。
在第一实施例中固定部300、300a及支撑部400、400a与连接部100、100a之间适用含弹性材质的连接密封部150等,能够与密封部500共同防止流体从连接部100、100a与管10之间泄漏。
显然,这种连接密封部150不仅可以适用于第一实施例,还可以适用于其他实施例。
参见图6至9,在第二实施例中连接装置1、1b的连接部100、100b的连接加压部130、130b外径向管10的进入方向形成为大体一致,而与连接加压部130、130b配合的加压部200、200b的内径随着趋向管10进入的方向减小,随着加压部200、200b与连接加压部130、130b结合的程度增大,连接加压部130、130b,即连接加压部本体131、131b向管10侧变形的程度增大。
能够利用连接加压部130、130b向管10侧变形的程度随着加压部200、200b与连接加压部130、130b的结合程度增大的结构调节位于连接加压部130、130b与管10之间的固定部300、300a对管10加压的力。
图10是简要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连接装置中可分离地设置的固定部及支撑部安装于连接部的状态的附图,图11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连接装置中可分离地设置的固定部及支撑部与连接部的构成图,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连接装置中固定部为矩形的示意图。
参见图10至图12,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连接装置1、1c中固定部300、300b、300b'有多个且结合于连接部100、100c的连接加压部130、130c,分别可移动地设于连接加压部130、130c对管10进行加压固定。
根据固定部300、300b、300b'的一个实施例,固定部300、300b、300b'可以包括可移动地夹设在连接加压部130、130c的连接加压部本体131、131c,并且被支撑部400、400b加压的固定移动部301及从固定移动部301凸出而与管10的外周面相接的管接触部303。
管接触部303具有凸出形成于与管10相对的面的管接触凸起部305,能够增大与管10的接触力等。
其他实施例中例示的固定部300、300b'为具有向管10侧凸起的曲面的球形、椭圆体等,能够对管10加压、固定。
为了支撑这种固定部300、300b、300b',连接加压部130、130c可构成为包括形成为用于固定部300、300b、300b'能够移动且形成有用于固定部300、300b、300b'的凸起部,例如管接触部303等能够贯通而与管10相接的固定部贯通孔部1312的固定部收容部1311,以及防止固定部300、300b、300b'从固定部收容部1311脱落且与加压部200、200a螺旋结合的收容盖部1313。
图13是简要示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的构成图,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连接装置中管插入到固定部的状态的示意图,图15是示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连接装置中加压部对加压凸起加压的状态的示意图,图16是示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连接加压部被加压部加压之前与之后的剖面图。
参见图13至图16,第四实施例的连接装置1、1d中,连接部100、100d的连接加压部130、130d还包括加压凸起133。加压凸起133向连接加压部本体131、131d的外侧凸出,随着加压部200、200c移动而与加压部200、200c的内周面相接而被加压,以增大连接加压部本体131、131d向管10侧变形的程度。
因此即使发生装置振动、经过管10内部的流体的压力变动等情况,也能够通过加压凸起133限制固定部300、300a相对于管10的移动,从而使得固定部300、300a能够稳定地固定管10。
在第四实施例中加压凸起133沿着以固定部300、300a或支撑部400、400a的中心轴为基准的圆周方向等间隔排列,以此防止加压凸起133与加压部200、200c的干涉导致管10向一侧偏心。
显然,这种加压凸起133还可以适用于其他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部400、400a、400b朝着向固定部300、300a、300b、300b'的内侧进入的管10的进入方向的反方向对固定部300、300a、300b、300b'弹性加压,使得固定部300、300a、300b、300b'通过楔子作用以在连接部100、100a、100b、100c、100d与管10之间加压管10的方式稳定地固定管10。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部300、300a、300b、300b'与支撑部400、400a、400b为线圈形状,可一体形成以减少部件的个数或提高组装性等(参见图1至图9、图13至图16),也可以独立形成以增大能够进入到内侧的管10的直径的变更幅度(参见图10至图12)。
加压部200、200a、200b、200c对连接部100、100a、100b、100c、100d加压使得连接部100、100a、100b、100c、100d向管10的长度方向中心倾斜固定部300、300a、300b、300b'安装于连接部100、100a、100b、100c、100d,在连接部100、100a、100b、100c、100d由于加压部200、200a、200b、200c而变形时被压向管10侧,限制管10相对于连接部100、100a、100b、100c、100d移动。
支撑部400、400a、400b连接于固定部300、300a、300b、300b'对固定部300、300a、300b、300b'加压使得固定部300、300a、300b、300b'能够通过楔子作用等固定管10。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部400、400a、400b例示成线圈弹簧等弹性支撑固定部300、300a、300b、300b'。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装置1、1a、1b、1c、1d的工作原理及效果。
首先,在连接加压部130、130a、130b、130c、130d安装密封部500、固定部300、300a、300b、300b'及支撑部400、400a、400b。
为了防止密封部500、固定部300、300a、300b、300b'与支撑部400、400a、400b插入后从连接本体部110、110a、110b、110c、110d脱落,可通过卡勾部135或收容盖部1313等限制密封部500、固定部300、300a、300b、300b'及支撑部400、400a、400b移动。
密封部500、固定部300、300a、300b、300b'及支撑部400、400a、400b安装于连接加压部130、130a、130b、130c、130d后,将加压部200、200a、200b、200c结合于连接加压部130、130a、130b、130c、130d使得固定部300、300a、300b、300b'的移动方向为随着趋向管10的进入方向远离连接加压部130、130a、130b、130c、130d的旋转轴的方向。
尤其,通过结合加压部200、200a、200b、200c与连接加压部130、130a、130b、130c、130d使得通过固定部300、300a、300b、300b'形成的一端部内径D1大于管10的外径D2,以使得管10进入时管10的进入前端部能够推着固定部300、300a、300b、300b'进入连接部100、100a、100b、100c、100d。
但是安装于连接加压部130、130a、130b、130c、130d的固定部300、300a、300b、300b'受到管10加压而沿着连接加压部130、130a、130b、130c、130d的长度方向移动的情况下,固定部300、300a、300b、300b'的内径或从固定部300、300a、300b、300b'到连接加压部130、130a、130b、130c、130d的轴方向中心的距离随着连接加压部130、130a、130b、130c、130d的倾斜增大,随着该内径或距离增大,管10夹设在固定部300、300a、300b、300b'的内侧。
管10以夹设在固定部300、300a、300b、300b'的内侧的状态进一步进入,进入前端部触到密封部500。
被管10加压的固定部300、300a、300b、300b'被随着固定部300、300a、300b、300b'的移动而被压缩的支撑部400、400a、400b弹性支撑,起到进入连接部100、100a、100b、100c、100d与管10之间的间隙的楔子的效果以对管10加压、固定。
固定部300、300a、300b、300b'或密封部500与管10接触固定管10之外,还可以移动加压部200、200a、200b、200c增大连接加压部130、130a、130b、130c、130d的变形程度,以此增大固定部300、300a、300b、300b'对管10加压、固定的力。
并且,本实施例中连接加压部130、130a、130b、130c、130d形成有加压凸起133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增大加压部200、200a、200b、200c对连接加压部130、130a、130b、130c、130d加压的程度,因此能够增大固定部300、300a、300b、300b'固定管10的力。
为了从连接部100、100a、100b、100c、100d卸下管10,可以采用将加压部200、200a、200b、200c与连接加压部130、130a、130b、130c、130d分开以减小固定部300、300a、300b、300b'对管10加压固定的力后,从连接部100、100a、100b、100c、100d取下管10的简单方法。
如上,本实施例的连接装置1、1a、1b、1c、1d由简单的构成实现,连接装置1、1a、1b、1c、1d具有容易制造且成本低,能够通过简单操作拆卸管10的效果。
本发明参见附图所示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这只是例示而已,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多种变形及均等的其他实施例。因此本发明的技术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部,其形成为管能够插入;
加压部,其对所述连接部加压使得所述连接部变形;
固定部,其安装于所述连接部且在将所述管插入到所述连接部时通过所述管移动,并且与所述管相接;以及
支撑部,其对所述固定部加压使得所述固定部限制所述管的移动,
所述连接部包括:
连接本体部,其内侧形成有空间部而与所述管连通;以及
连接加压部,其与所述连接本体部结合且用于安装所述固定部,形成为随着与所述加压部结合发生变形,
所述连接加压部包括:
固定部收容部,其用于所述固定部可移动地设置于其中,并且被所述固定部贯通;以及
收容盖部,其结合于所述固定部收容部防止所述固定部从所述固定部收容部脱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加压部包括:
多个相隔配置的连接加压部本体,其用于安装所述固定部,
所述连接加压部本体形成为与相邻的所述连接加压部本体的间隔随着所述加压部的移动程度发生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加压部还包括:
加压凸起,其向所述连接加压部本体的外侧凸出,
所述加压凸起随着所述加压部的移动而被加压时,向内侧移动所述连接加压部本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压凸起以所述固定部或所述支撑部的中心轴为基准向圆周方向等间隔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可移动地设于所述连接加压部,在所述连接加压部凸出且与所述管相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
固定移动部,其可移动地设于所述连接加压部,被所述支撑部加压;以及
管接触部,其从所述固定移动部凸出且与所述管的外周面相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接触部包括:
管接触凸起部,其凸出形成于与所述管相对的面,
通过所述管接触凸起部与所述管相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包括与所述管相接的曲面形状的凸起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形成为厚度随着趋向所述管的进入方向增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支撑部一体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支撑部分别为线圈形状。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部朝着向所述固定部的内侧进入的所述管的进入方向的反方向加压所述固定部。
CN201880016973.0A 2017-11-30 2018-03-06 连接装置 Active CN1103928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70162367A KR101983908B1 (ko) 2017-11-30 2017-11-30 연결장치
KR10-2017-0162367 2017-11-30
PCT/KR2018/002656 WO2019107672A1 (ko) 2017-11-30 2018-03-06 연결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92803A CN110392803A (zh) 2019-10-29
CN110392803B true CN110392803B (zh) 2021-02-09

Family

ID=64743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16973.0A Active CN110392803B (zh) 2017-11-30 2018-03-06 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096141A1 (zh)
JP (1) JP6853899B2 (zh)
KR (1) KR101983908B1 (zh)
CN (1) CN110392803B (zh)
WO (1) WO201910767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265724B1 (ko) * 2020-03-11 2021-06-17 (주)샘시스템 호스 연결용 피팅 장치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6577U (zh) * 1989-03-04 1989-10-25 闻长庆 高效耐压快速夹紧管接头
CN1156228A (zh) * 1995-04-26 1997-08-06 史脱佰利法维吉公司 用于可拆卸管接头的快速连接装置
JP2007227093A (ja) * 2006-02-22 2007-09-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燃料電池装置
KR20120107346A (ko) * 2011-03-21 2012-10-02 구성회 배관 연결장치
KR101272272B1 (ko) * 2012-10-31 2013-06-13 우지현 배관의 수축팽창을 흡수하는 내진형 원터치 삽입식 파이프 연결장치
CN205037017U (zh) * 2015-10-14 2016-02-17 无锡金龙石化冶金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自密封式旋转补偿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7892Y2 (zh) * 1987-05-18 1992-04-21
JPH01108491A (ja) * 1987-10-19 1989-04-25 Musashi:Kk 管継手
JPH06281074A (ja) * 1993-03-29 1994-10-07 Fujii Gokin Seisakusho:Kk 管継手
KR200177937Y1 (ko) * 1998-04-11 2000-04-15 권윤노 원터치 삽입식 관 연결구
KR200260578Y1 (ko) * 2001-08-02 2002-01-10 주식회사 조인탑 파이프 커플링
KR200269760Y1 (ko) * 2001-12-03 2002-03-25 김석윤 배관용 조인트
KR101023943B1 (ko) * 2007-10-18 2011-03-28 주식회사 조인탑 파이프의 연결장치, 연결방법 및 죠 홀더의 죠 제조방법
JP5311795B2 (ja) * 2007-10-25 2013-10-09 旭有機材工業株式会社 管継手
KR101088757B1 (ko) * 2009-01-03 2011-12-01 (주)위더스 걸림턱 없는 쐐기식 소켓 조인트
KR20110107990A (ko) * 2010-03-26 2011-10-05 박강훈 파이프 연결구
WO2014051298A1 (ko) * 2012-09-28 2014-04-03 Kim Byung Sub 가압식 패킹부재를 이용한 배관 커플러
KR101326079B1 (ko) * 2013-04-15 2013-11-07 우지현 파이프 연결장치
KR101782946B1 (ko) * 2016-10-25 2017-09-28 정명훈 파이프 연결구의 누름식 체결장치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6577U (zh) * 1989-03-04 1989-10-25 闻长庆 高效耐压快速夹紧管接头
CN1156228A (zh) * 1995-04-26 1997-08-06 史脱佰利法维吉公司 用于可拆卸管接头的快速连接装置
JP2007227093A (ja) * 2006-02-22 2007-09-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燃料電池装置
KR20120107346A (ko) * 2011-03-21 2012-10-02 구성회 배관 연결장치
KR101272272B1 (ko) * 2012-10-31 2013-06-13 우지현 배관의 수축팽창을 흡수하는 내진형 원터치 삽입식 파이프 연결장치
CN205037017U (zh) * 2015-10-14 2016-02-17 无锡金龙石化冶金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自密封式旋转补偿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853899B2 (ja) 2021-03-31
US20200096141A1 (en) 2020-03-26
KR20180133304A (ko) 2018-12-14
JP2020507044A (ja) 2020-03-05
CN110392803A (zh) 2019-10-29
KR101983908B1 (ko) 2019-05-29
WO2019107672A1 (ko) 2019-06-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41421B2 (en) Coupling gasket with multiple sealing surfaces
JP6566485B2 (ja) 分割リング連結器
US9631746B2 (en) Coupling with tongue and groove
JP4068834B2 (ja) 流体フィルター
US20150285417A1 (en) Slip-on coupling
US5639100A (en) Metal gasket
JP3457967B2 (ja) チューブとフレキシブルパイプの間の接続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70024007A1 (en) Seal ring and method
CN101918746A (zh) 无o形圈密封联接件
KR19990083642A (ko) 관형 결합체
JP5833067B2 (ja) とりわけ高速液体クロマトグラフィー用の液体を導く部品のための液体プラグユニットおよび連結装置
RU2483238C1 (ru) Узел соединения элемента трубопроводной арматуры с трубой из полимерного материала и элемент трубопроводной арматуры для него
US20130056976A1 (en) One-touch pipe connection device
EP3070379B1 (en) Mechanical seal
CN110392803B (zh) 连接装置
CN110462270B (zh) 管接头
JP6722607B2 (ja) 配管継手
KR20090106296A (ko) 파이프용 연결물
CN219317915U (zh) 一种管接头
KR200396607Y1 (ko) 가스호스 연결구조물
KR20200045388A (ko) 실링 링
JP4064097B2 (ja) 二重ビード付の配管
CN214836613U (zh) 机油滤清器
CN215950672U (zh) 一种管道连接器
US20240019054A1 (en) Fixing cap assembly and pipe fitting including the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