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91144B - 一种引线框架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引线框架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91144B
CN110391144B CN201910699951.5A CN201910699951A CN110391144B CN 110391144 B CN110391144 B CN 110391144B CN 201910699951 A CN201910699951 A CN 201910699951A CN 110391144 B CN110391144 B CN 1103911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ing
electroplating
punching
stamping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9995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91144A (zh
Inventor
谢艳
裘培明
朱召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yin Kangqiang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yin Kangqiang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yin Kangqiang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yin Kangqiang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9995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9114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911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911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911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911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4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parts, e.g. containers, prior to assembly of the devices, using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the subgroups H01L21/06 - H01L21/326
    • H01L21/4814Conductive parts
    • H01L21/4821Flat leads, e.g. lead frames with or without insulating suppo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4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parts, e.g. containers, prior to assembly of the devices, using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the subgroups H01L21/06 - H01L21/326
    • H01L21/4814Conductive parts
    • H01L21/4821Flat leads, e.g. lead frames with or without insulating supports
    • H01L21/4842Mechanical treatment, e.g. punching, cutting, deforming, cold wel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 Lead Frames For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引线框架生产线,它包括引线框架冲压生产线、引线框架电镀生产线以及引线框架切断生产线;所述引线框架冲压生产线包括引线框架冲压放卷装置(1)、冲压装置(2)以及引线框架冲压收卷装置(3);所述引线框架电镀生产线包括引线框架电镀放卷装置(4)、预镀银装置(5)、镀银装置(6)、退银装置(7)以及引线框架电镀收卷装置(8);所述引线框架切断生产线包括引线框架切断放卷装置(9)、切断装置(10)以及收纳装置(11)。本发明一种引线框架生产线,它能够解决现有生产线在冲压收卷时半成品的磨损、电镀收卷时PP膜内圈与支撑杆之间容易摩擦产生废屑污染以及在切断放料时PP膜断裂后易卷入模具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引线框架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引线框架生产线,主要应用于引线框架的生产,属于引线框架生产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引线框架作为集成电路的芯片载体,是一种借助于键合材料(金丝、铝丝、铜丝)实现芯片内部电路引出端与外引线的电气连接,形成电气回路的关键结构件,它起到了和外部导线连接的桥梁作用,绝大部分的半导体集成块中都需要使用引线框架,是电子信息产业中重要的基础材料。
如专利CN 102983083 B所公开的一种引线框架的制作方法,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A)冲压步骤:取铜合金片材,通过冲裁模具的凸、凹模进行冲压,形成引线框架半成品;
B)电镀步骤:将上述的引线框架半成品依次序如下处理:预镀银、镀银、退银;
C)成型步骤:将上述电镀后的引线框架半成品进行切片成型。本发明的引线框架具有更良好的机械特性和电热学特性。
目前,在步骤A)引线框架冲压完成后,需要对带状的引线框架半成品进行收卷工序,以便运输至下一工位,此过程需要利用纸带将相邻两层的带状引线框架半成品隔开,避免相邻两层的带状引线框架半成品之间相互摩擦,造成因带状的引线框架半成品磨损而无法达到所需精度的问题。
目前,在步骤B)引线框架电镀完成后,需要对带状的引线框架半成品进行收卷工序,以便运输至下一工位,此过程需要利用PP膜将相邻两层的带状引线框架半成品隔开,目前电镀收料区使用的PP膜放料装置,无法调整PP膜放料松紧度,引线框架半成品无法收紧,导致引线框架半成品变形报废并且PP膜内圈与支撑杆之间容易因位移摩擦,产生粉末状废屑,掉落在引线框架半成品上,导致产品污染。
目前,在步骤C)引线框架成型前,需要对带状的引线框架半成品进行放卷工序,需要将PP膜再次进行分离,然而在分离PP膜时,PP膜很容易发生断裂,因PP膜本身具有一定的磁性,PP膜会吸附在金属框架上进入模具,导致PP膜无法卷入PP膜卷盘中,造成模具框架变形和模具零件(凸凹模)磨损报废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引线框架生产线,它能够解决现有引线框架生产线无法解决在冲压收卷过程中因带状的引线框架半成品磨损而无法达到所需精度、电镀收卷过程中现有PP膜放料装置因PP膜内圈与支撑杆之间容易摩擦导致的引线框架半成品被摩擦废屑污染以及成型放料装置在纸带断裂后易造成模具框架变形报废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引线框架生产线,其工艺流程步骤为:冲压—冲压收卷—电镀放卷—预镀银—镀银—退银—电镀收卷—切断放卷—切断成型。
优选的,冲压收卷步骤中设置有一种引线框架冲压生产线收卷装置,它包括冲压机架,所述冲压机架前侧设置有冲压收料盘,所述冲压收料盘左下方设置有冲压第一导料装置,所述冲压第一导料装置下方设置有朝上的冲压断料检测传感器,所述冲压收料盘右下方设置有冲压第二导料装置,所述冲压收料盘上方设置有冲压纸带转向机构,所述冲压纸带转向机构左方设置有冲压纸带断带检测传感器,所述冲压纸带转向机构上方设置有冲压纸带卷。
优选的,所述冲压机架左侧顶部设置有冲压第一支架,所述冲压第一导料装置和冲压断料检测传感器均固定于冲压第一支架上,所述冲压第一支架右方设置有冲压第二支架,所述冲压第二支架上设置有冲压第一传动轴,所述冲压收料盘穿装在冲压第一轴承上,所述冲压第二支架右方设置有冲压第三支架,所述冲压第三支架顶部设置有冲压第二传动轴,所述冲压第二传动轴上穿装冲压纸带卷,所述冲压纸带断带检测传感器和冲压纸带转向机构均固定在冲压第三支架上,所述冲压第三支架右方设置有冲压第四支架,所述冲压第二导料装置固定于冲压第四支架上。
优选的,所述冲压第一导料装置包括冲压第一导料机架,所述冲压第一导料机架上开设有左右两组平行设置的冲压滑槽,两组冲压滑槽上各设置有冲压第一导料棍组,所述冲压第一导料棍组由前后平行布置的两根竖直冲压第一导料棍组成,两组冲压第一导料棍组左侧均设置有冲压第二导料辊,所述冲压第二导料辊沿前后方向水平布置,所述冲压第二导料辊的后端固定于冲压第一导料机架上,所述冲压第一导料棍和冲压第二导料辊的非固定端均设置有冲压第一调节手轮,所述冲压第一导料装置固定于冲压机架上。
优选的,所述冲压第一调节手轮用于调节冲压第一导料棍和冲压第二导料辊的松紧。
优选的,所述冲压第二导料装置包括冲压第二导料机架,所述冲压第二导料机架为圆弧型,所述冲压第二导料机架上沿圆弧方向设置有多根沿垂直于机架平面方向的冲压第三导料棍,所述冲压第三导料棍位于冲压第二导料机架的靠外侧圆弧处,所述冲压第三导料棍的一端固定在冲压第二导料机架上,另一端设置有冲压第一调节螺母,所述冲压第二导料机架内圆弧侧设置有冲压隔离板,所述冲压隔离板垂直于冲压第二导料机架平面,所述冲压隔离板的沿冲压第二导料机架内圆弧上方设置有冲压横梁,所述冲压横梁垂直于冲压第二导料机架平面,所述冲压横梁上设置有两根前后平行设置的水平冲压第四导料棍,所述冲压第四导料棍的一端固定在冲压横梁上,另一端上设置有冲压第二调节手轮,所述冲压横梁上方设置有冲压第五导料棍,所述冲压第五导料棍位于冲压第二导料机架的靠内侧圆弧处,所述冲压第五导料棍的一端固定在冲压第二导料机架上,另一端设置有冲压第二调节螺母,所述冲压第二导料装置固定于冲压机架上。
优选的,所述冲压第一调节螺母用于调节冲压第三导料棍的松紧度,所述冲压第二调节手轮用于调节冲压第四导料棍的松紧度,所述冲压第二调节螺母用于调节冲压第五导料棍的松紧度。
优选的,所述冲压收料盘后侧设置有冲压收料电机,所述冲压纸带卷后侧设置有冲压纸带电机。
优选的,所述冲压断料检测传感器和冲压纸带断带检测传感器均位于控制回路上,控制回路能够控制冲压收料电机和冲压纸带电机的开机、停机动作。
优选的,所述电镀收卷步骤中设置有一种引线框架电镀生产线收卷装置,它包括电镀机架,所述电镀机架右端顶部前后错位设置有两个电镀第一支撑架,所述电镀第一支撑架的外侧均设置有电镀收卷盘,所述电镀第一支撑架顶部设置有电镀PP膜放料松紧装置,所述电镀PP膜放料松紧装置上穿装有电镀PP膜放料盘,所述电镀PP膜放料盘与电镀收卷盘之间设置有电镀PP膜断裂检测传感器,所述电镀收卷盘左下方设置有电镀转向盘,所述电镀转向盘右方设置有两个左右平行布置的电镀限位装置,所述电镀限位装置之间设置有电镀引线框架半成品断裂检测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电镀机架底部四角设置有四个电镀可调节脚垫,所述电镀可调节脚垫包括电镀调节螺杆,所述电镀调节螺杆与电镀机架的底部螺纹配合,另一端设置有电镀调节片,所述电镀调节垫片置于地面,所述电镀可调节脚垫用于调节电镀机架的调平。
优选的,所述电镀收卷盘内穿装有电镀收卷轴,所述电镀收卷轴的一端设置有电镀收卷电机,所述电镀收卷轴另一端设置有电镀收卷轴端盖,所述电镀收卷轴端盖上设置有电镀第一调节螺母,所述电镀调节螺母用于调节电镀收卷盘的松紧度。
优选的,所述电镀PP膜放料松紧装置包括电镀放料轴,所述电镀放料轴的一端设置有电镀放料轴端盖,所述电镀放料轴端盖上设置有电镀第二调节螺母,所述电镀第二调节螺母用于调节电镀放料轴与电镀第一支撑架的松紧度,所述电镀放料轴的另一端设置有电镀调节装置所述电镀调节装置用于调节PP膜放料的松紧度。
优选的,所述电镀调节装置包括电镀外壳,所述电镀外壳内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由外向内依次包括电镀第一轴承安装区、电镀轴套安装区和电镀第二轴承安装区,所述电镀第一轴承安装区与电镀轴套安装区之间设置有电镀锥形过渡区,所述电镀轴套安装区和电镀第二轴承安装区直接连接,所述电镀第一轴承安装区内穿装电镀锥形滚轴轴承,所述电镀轴套安装区内穿装电镀调节轴套,所述电镀第二轴承安装区内穿装电镀常规滚珠轴承,所述电镀锥形滚轴轴承外侧设置有电镀弹簧,所述电镀弹簧外侧设置有电镀垫片,所述电镀垫片外侧设置有电镀第三调节螺母,所述电镀外壳上开设有一电镀螺纹孔,所述电镀螺纹孔上设置有电镀调节旋钮。
优选的,所述电镀PP膜断裂检测传感器和电镀引线框架半成品断裂检测传感器均位于控制回路上,控制回路能够控制电镀收卷电机的开机、停机动作。
优选的,所述电镀转向盘内穿装电镀转向轴,所述电镀转向轴的一端固定在电镀机架,另一端上设置有电镀第四调节螺母,所述电镀第四调节螺母用于调节电镀转向盘与电镀机架之间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电镀限位装置包括电镀限位机,所述电镀限位机架底面设置有电镀第一卡槽,所述电镀第一卡槽上设置有前后平行的电镀竖直圆棍,所述电镀竖直圆棍底部设置有电镀第五调节螺母,所述电镀第五调节螺母用于固定电镀竖直圆棍在电镀第一卡槽上的位置,所述电镀限位机架竖直面设置有电镀第二卡槽,所述电镀第二卡槽上设置有上下平行的电镀水平圆棍,所述电镀水平圆棍后端设置有电镀第六调节螺母,所述电镀第六调节螺母用于固定电镀水平圆棍在电镀第二卡槽上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切断放卷步骤中设置有一种引线框架切断生产线放卷装置,它包括切断机架,所述切断机架内部设置有切断原料盘,所述切断原料盘左侧设置有切断第一引导装置,所述切断第一引导装置右侧延伸至切断原料盘顶部,所述切断第一引导装置右端设置有切断第一限位机构,所述切断第一限位机构右端设置有切断第二限位机构,所述切断第二限位机构右端设置有切断矫直机构,所述切断矫直机构右端设置有切断U型引导装置,所述切断U型引导装置中间底部设置有切断U型底座,所述切断U型底座上设置有切断限高装置,所述切断U型引导装置左端下方设置有切断收料盘,所述切断收料盘的左端的上侧和下侧平行设置有两个切断滚轮机构,所述切断滚轮机构右上方设置有切断PP膜断裂检测装置,所述切断机架前侧设置有切断辅助料盘上料机构。
优选的,所述切断原料盘后侧设置有切断放料电机,所述切断矫直机构后侧对应设置有切断矫直电机,所述切断收料盘后侧设置有切断收料电机。
优选的,所述切断第一引导装置左段为圆弧形结构,右段为直线型结构,所述直线型结构位于切断原料盘上方,所述直线型结构两端底部各设置有一个切断第一引导装置支架,所述切断第一引导装置支架底部固定在切断机架上,所述直线型结构左侧底部设置有朝上的切断带状引线框架断料检测传感器,所述直线型结构右端设置有朝下的切断带状引线框架余料检测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切断第一限位机构包括切断第一螺杆,所述切断第一螺杆的上方和下方平行设置有两根切断第一固定细轴,所述切断第一螺杆和切断第一固定细轴两端固定于切断第一固定挡块上,两个切断第一固定挡块内侧均设置有一个切断第一移动块,所述切断第一移动顶部设置有切断第一限位滚轮,两个切断第一固定挡外侧各设置有一个切断第一调节手轮,所述切断第一调节手轮用于调节切断第一滑块沿切断第一螺杆轴向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切断第二限位机构包括切断第二螺杆,所述切断第二螺杆的上方和下方平行设置有两根切断第二固定细轴,所述切断第二螺杆和切断第二固定细轴两端固定于切断第二固定挡块上,两个切断第二固定挡块内侧各设置有一个切断第二移动块,两个切断第二移动块顶部各设置有一根沿切断第二螺杆径向布置的切断支撑梁,所述切断支撑梁左右两端各设置有一个切断第二限位滚轮,两个切断第二固定挡块外侧各设置有一个切断第二调节手轮,所述切断第二调节手轮用于调节切断第二移动块沿切断第二螺杆轴向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切断矫直机构包括切断矫直机机架,所述切断矫直机机架内左右平行设置有多根切断上矫直辊和切断下矫直辊,所述切断上矫直辊和切断下矫直辊都可绕其各自的轴线旋转,所述切断矫直机机架顶部设置有四个切断第三螺杆,所述切断第三螺杆位于切断矫直机机架的四个顶角位置,所述切断第三螺杆的顶部设置有切断第三调节手轮,所述切断第三调节手轮用于调节切断上矫直辊与切断下矫直辊之间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切断U型引导装置左端底部设置有切断U型引导装置支架,所述切断U型引导装置右端连接剪切机,所述切断U型引导装置支架固定于切断机架右侧顶部。
优选的,所述切断限高装置包括切断限高卡位,所述切断限高卡位左侧设置有切断限高检测传感器,所述切断限高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在切断U型引导装置内的未被切断的带状引线框架所处的最低位置,若未被切断的带状引线框架达到设置的最高位置即未被切断的带状引线框架与切断限高检测传感器相接触,则切断限高检测传感器得电,剪切机断电并停止工作,待未被切断的带状引线框架离开最高位置后,切断限高检测传感器断电,剪切机得电并开始工作。
优选的,所述切断滚轮机构包括切断转动轴,所述切断转动轴为金属导体,所述切断转动轴前后两端穿装在切断机架上,所述切断转动轴前后两端内侧各设置有一个切断滚轮,所述切断滚轮之间的距离根据PP膜的宽度进行调节。
优选的,所述切断PP膜断裂检测装置包括切断检测支架,所述切断检测支架的一端固定在上端的切断转动轴上,另一端设置有切断PP膜断裂检测金属棒,所述切断PP膜断裂检测金属棒一端固定在切断检测支架上,另一端卡在上方的切断转动轴上。
优选的,所述切断辅助料盘上料机构包括切断料盘坡道,所述切断料盘坡道侧设置有切断料盘底座,所述切断料盘底座底部设置有多个切断气缸,所述切断料盘底座顶部设置有切断纵向料盘滑轨,所述切断料盘滑轨上设置有切断料盘U型槽,所述切断料盘U型槽在切断料盘滑轨上前后移动,所述切断料盘U型槽前端设置有切断料盘挡块。
优选的,所述切断机架底面设置有切断兜料槽,所述切断兜料槽为U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切断机架顶部右侧设置有切断安装板,所述切断第一限位机构、切断第二限位机构和切断矫直机构均设置在切断安装板上。
优选的,一种引线框架切断生产线放卷装置的右端出口处连接剪切机主机。
优选的,所述切断PP膜断裂检测金属棒与切断转动轴位于一个第一控制回路上,第一控制回路能够控制切断放料电机、切断矫直电机、切断收料电机以及剪切机主机上电机的开机、停机动作。
优选的,所述切断限高检测传感器位于一个第二控制回路上,第二控制回路能够控制剪切机主机上电机的运转速度。
优选的,所述切断限高检测金属棒位于一个第三控制回路上,第三控制回路能够控制剪切机主机上电机的开机、停机动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一种引线框架生产线,能够有效避免引线框架生产线无法解决在冲压收卷过程中因带状的引线框架半成品磨损而无法达到所需精度、电镀收卷过程中现有PP膜放料装置因PP膜内圈与支撑杆之间容易摩擦导致的引线框架半成品被摩擦废屑污染以及成型放料装置在纸带断裂后易造成模具框架变形报废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引线框架生产线的生产装置示意图。
图2为冲压收卷步骤中的一种引线框架冲压生产线收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侧视图。
图4为图2的第一导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的第二导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电镀收卷过程中的一种引线框架电镀生产线收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侧视图。
图8为图6的三维视图。
图9为图6的另一状态的三维视图。
图10为图6的收卷轴端盖端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图6的放料轴端盖端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图6的调节装置的爆炸视图。
图13为图12的外壳的剖视图。
图14为图6的调节装置的剖面视图。
图15为图6的限位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16为切断放卷过程中的一种引线框架切断生产线放卷装置的主视图。
图17为图16的俯视图。
图18为图16的三维视图。
图19为图16的另一状态的三维视图。
图20为图18的第一限位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21为图18的第二限位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
引线框架冲压放卷装置1
冲压装置2
引线框架冲压收卷装置3
引线框架电镀放卷装置4
预镀银装置5
镀银装置6
退银装置7
引线框架电镀收卷装置8
引线框架切断放卷装置9
切断装置10
收纳装置11
冲压机架101
冲压收料盘102
冲压第一导料装置103
冲压第一导料机架103.1
冲压滑槽103.2
冲压第一导料棍组103.3
冲压第一导料棍103.4
冲压第二导料辊103.5
冲压第一调节手轮103.6
冲压断料检测传感器104
冲压第二导料装置105
冲压第二导料机架105.1
冲压第三导料棍105.2
冲压第一调节螺母105.3
冲压隔离板105.4
冲压横梁105.5
冲压第四导料棍105.6
冲压第二调节手轮105.7
冲压第五导料棍105.8
冲压第二调节螺母105.9
冲压纸带转向机构106
冲压纸带断带检测传感器107
冲压纸带卷108
冲压收料电机109
冲压纸带电机110
冲压纸带111
冲压引线框架半成品112
电镀机架201
电镀第一支撑架202
电镀收卷盘203
电镀PP膜放料松紧装置204
电镀PP膜放料盘205
电镀PP膜断裂检测传感器206
电镀转向盘207
电镀限位装置208
电镀引线框架半成品断裂检测传感209
电镀可调节脚垫201.1
电镀调节螺杆201.1.1
电镀调节片201.1.2
电镀收卷轴203.1
电镀收卷电机203.2
电镀收卷轴端盖203.3
电镀第一调节螺母203.4
电镀放料轴204.1
电镀放料轴端204.2
电镀第二调节螺母204.3
电镀调节装置204.4
电镀外壳204.4.1
电镀第一轴承安装区204.4.2
电镀轴套安装区204.4.3
电镀第二轴承安装区204.4.4
电镀锥形过渡区204.4.5
电镀锥形滚轴轴承204.4.6
电镀调节轴套204.4.7
电镀常规滚珠轴承204.4.8
电镀弹簧204.4.9
电镀垫片204.4.10
电镀第三调节螺母204.4.11
电镀螺纹孔204.4.12
电镀调节旋钮204.4.13
电镀转向轴207.1
电镀第四调节螺母207.2
电镀限位机架208.1
电镀第一卡槽208.2
电镀竖直圆棍208.3
电镀第五调节螺母208.4
电镀第二卡槽208.5
电镀水平圆棍208.6
电镀第六调节螺母208.7
电镀引线框架半成品210
电镀PP膜211
切断机架301
切断原料盘302
切断第一引导装置303
切断第一限位机构304
切断第二限位机构305
切断矫直机构306
切断U型引导装置307
切断U型底座308
切断限高装置309
切断收料盘310
切断滚轮机构311
切断PP膜断裂检测装置312
切断辅助料盘上料机构313
切断放料电机302.1
切断矫直电机306.6
切断收料电机310.1
圆弧形结构303.1
直线型结构303.2
切断第一引导装置支架303.3
切断带状引线框架断料检测传感器303.4
切断带状引线框架余料检测传感器303.5
切断第一螺杆304.1
切断第一固定细轴304.2
切断第一固定挡块304.3
切断第一移动块304.4
切断第一限位滚轮304.5
切断第一调节手轮304.6
切断第二螺杆305.1
切断第二固定细轴305.2
切断第二固定挡块305.3
切断第二移动块305.4
切断支撑梁305.5
切断第二限位滚轮305.6
切断第二调节手轮305.7
切断矫直机机架306.1
切断上矫直辊306.2
切断下矫直辊306.3
切断第三螺杆306.4
切断第三调节手轮306.5
切断U型引导装置支架307.1
切断限高卡位309.1
切断限高检测金属棒309.2
切断限高检测传感器309.3
切断转动轴311.1
切断滚轮311.2
切断检测支架312.1
切断PP膜断裂检测金属棒312.2
切断料盘坡道313.1
切断料盘底座313.2
切断料盘滑轨313.3
切断料盘U型槽313.4
切断料盘挡块313.5
切断气缸313.6
切断兜料槽314
切断安装板315
切断引线框架半成品316
切断PP膜317。
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2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引线框架生产线,它包括引线框架冲压生产线、引线框架电镀生产线以及引线框架切断生产线;所述引线框架冲压生产线包括引线框架冲压放卷装置1、冲压装置2以及引线框架冲压收卷装置3,所述引线框架电镀生产线包括引线框架电镀放卷装置4、预镀银装置5、镀银装置6、退银装置7以及引线框架电镀收卷装置8,所述引线框架切断生产线包括引线框架切断放卷装置9、切断装置10以及收纳装置11;
所述引线框架冲压生产线收卷装置3,它包括冲压机架101,所述冲压机架101前侧设置有冲压收料盘102,所述冲压收料盘102左下方设置有冲压第一导料装置103,所述冲压第一导料装置103下方设置有朝上的冲压断料检测传感器104,所述冲压收料盘102右下方设置有冲压第二导料装置105,所述冲压收料盘102上方设置有冲压纸带转向机构106,所述冲压纸带转向机构106左方设置有冲压纸带断带检测传感器107,所述冲压纸带转向机构106上方设置有冲压纸带卷108;
所述冲压机架101左侧顶部设置有冲压第一支架101.1,所述冲压第一导料装置103和冲压断料检测传感器104均固定于冲压第一支架101.1上,所述冲压第一支架101.1右方设置有冲压第二支架101.2,所述冲压第二支架101.2上设置有冲压第一传动轴101.3,所述冲压收料盘102穿装在冲压第一轴承101.3上,所述冲压第二支架101.2右方设置有冲压第三支架101.4,所述冲压第三支架101.4顶部设置有冲压第二传动轴101.5,所述冲压第二传动轴101.5上穿装冲压纸带卷108,所述冲压纸带断带检测传感器107和冲压纸带转向机构106均固定在冲压第三支架101.4上,所述冲压第三支架101.4右方设置有冲压第四支架101.6,所述冲压第二导料装置105固定于冲压第四支架101.6上;
所述冲压第一导料装置103包括冲压第一导料机架103.1,所述冲压第一导料机架103.1上开设有左右两组平行设置的冲压滑槽103.2,两组冲压滑槽103.2上各设置有冲压第一导料棍组103.3,所述冲压第一导料棍组103.3由前后平行布置的两根竖直冲压第一导料棍103.4组成,两组冲压第一导料棍组103.3左侧均设置有冲压第二导料辊103.5,所述冲压第二导料辊103.5沿前后方向水平布置,所述冲压第二导料辊103.5的后端固定于冲压第一导料机架103.1上,所述冲压第一导料棍103.4和冲压第二导料辊103.5的非固定端均设置有冲压第一调节手轮103.6,所述冲压第一导料装置103固定于冲压机架101上;
所述冲压第一调节手轮103.6用于调节冲压第一导料棍103.4和冲压第二导料辊103.5的松紧度;
所述冲压第二导料装置105包括冲压第二导料机架105.1,所述冲压第二导料机架105.1为圆弧型,所述冲压第二导料机架105.1上沿圆弧方向设置有多根沿垂直于机架平面方向的冲压第三导料棍105.2,所述冲压第三导料棍105.2位于冲压第二导料机架105.1的靠外侧圆弧处,所述冲压第三导料棍105.2的一端固定在冲压第二导料机架105.1上,另一端设置有冲压第一调节螺母105.3,所述冲压第二导料机架105.1内圆弧侧设置有冲压隔离板105.4,所述冲压隔离板105.4垂直于冲压第二导料机架105.1平面,所述冲压隔离板105.4的沿冲压第二导料机架105.1内圆弧上方设置有冲压横梁105.5,所述冲压横梁105.5垂直于冲压第二导料机架105.1平面,所述冲压横梁105.5上设置有两根前后平行设置的水平冲压第四导料棍105.6,所述冲压第四导料棍105.6的一端固定在冲压横梁105.5上,另一端上设置有冲压第二调节手轮105.7,所述冲压横梁105.5上方设置有冲压第五导料棍105.8,所述冲压第五导料棍105.8位于冲压第二导料机架105.1的靠内侧圆弧处,所述冲压第五导料棍105.8的一端固定在冲压第二导料机架105.1上,另一端设置有冲压第二调节螺母105.9,所述冲压第二导料装置105固定于冲压机架101上;
所述冲压第一调节螺母105.3用于调节冲压第三导料棍105.2的松紧度,所述冲压第二调节手轮105.7用于调节冲压第四导料棍105.6的松紧度,所述冲压第二调节螺母105.3用于调节冲压第五导料棍105.8的松紧度;
所述冲压收料盘102后侧设置有冲压收料电机109,所述冲压纸带卷108后侧设置有冲压纸带电机110;
所述冲压断料检测传感器104和冲压纸带断带检测传感器107均位于控制回路上,控制回路能够控制冲压收料电机109和冲压纸带电机110的开机、停机动作;
所述引线框架电镀生产线收卷装置8,它包括电镀机架201,所述电镀机架201右端顶部前后错位设置有两个电镀第一支撑架202,所述电镀第一支撑架202的外侧均设置有电镀收卷盘203,所述电镀第一支撑架202顶部设置有电镀PP膜放料松紧装置204,所述电镀PP膜放料松紧装置204上穿装有电镀PP膜放料盘205,所述电镀PP膜放料盘205与电镀收卷盘203之间设置有电镀PP膜断裂检测传感器206,所述电镀收卷盘203左下方设置有电镀转向盘207,所述电镀转向盘207右方设置有两个左右平行布置的电镀限位装置208,所述电镀限位装置208之间设置有电镀引线框架半成品断裂检测传感器209;
所述电镀机架201底部四角设置有四个电镀可调节脚垫201.1,所述电镀可调节脚垫201.1包括电镀调节螺杆201.1.1,所述电镀调节螺杆201.1.1与电镀机架201的底部螺纹配合,另一端设置有电镀调节片201.1.2,所述电镀调节垫片201.1.2置于地面,所述电镀可调节脚垫201.1用于调节电镀机架201的调平;
所述电镀收卷盘203内穿装有电镀收卷轴203.1,所述电镀收卷轴203.1的一端设置有电镀收卷电机203.2,所述电镀收卷轴203.1另一端设置有电镀收卷轴端盖203.3,所述电镀收卷轴端盖203.3上设置有电镀第一调节螺母203.4,所述电镀调节螺母203.4用于调节电镀收卷盘203的松紧度;
所述电镀PP膜放料松紧装置204包括电镀放料轴204.1,所述电镀放料轴204.1的一端设置有电镀放料轴端盖204.2,所述电镀放料轴端盖204.2上设置有电镀第二调节螺母204.3,所述电镀第二调节螺母204.3用于调节电镀放料轴204.1与电镀第一支撑架202的松紧度,所述电镀放料轴204.1的另一端设置有电镀调节装置204.4所述电镀调节装置204.4用于调节PP膜放料的松紧度;
所述电镀调节装置204.4包括电镀外壳204.4.1,所述电镀外壳204.4.1内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由外向内依次包括电镀第一轴承安装区204.4.2、电镀轴套安装区204.4.3和电镀第二轴承安装区204.4.4,所述电镀第一轴承安装区204.4.2与电镀轴套安装区204.4.3之间设置有电镀锥形过渡区204.4.5,所述电镀轴套安装区204.4.3和电镀第二轴承安装区204.4.4直接连接,所述电镀第一轴承安装区204.4.2内穿装电镀锥形滚轴轴承204.4.6,所述电镀轴套安装区204.4.3内穿装电镀调节轴套204.4.7,所述电镀第二轴承安装区204.4.4内穿装电镀常规滚珠轴承204.4.8,所述电镀锥形滚轴轴承204.4.6外侧设置有电镀弹簧204.4.9,所述电镀弹簧204.4.9外侧设置有电镀垫片204.4.10,所述电镀垫片204.4.10外侧设置有电镀第三调节螺母204.4.11,所述电镀外壳204.4.1上开设有一电镀螺纹孔204.4.12,所述电镀螺纹孔204.4.12上设置有电镀调节旋钮204.4.13;
所述电镀PP膜断裂检测传感器206和电镀引线框架半成品断裂检测传感器209均位于控制回路上,控制回路能够控制电镀收卷电机203.2的开机、停机动作;
所述电镀转向盘207内穿装电镀转向轴207.1,所述电镀转向轴207.1的一端固定在电镀机架201,另一端上设置有电镀第四调节螺母207.2,所述电镀第四调节螺母207.3用于调节电镀转向盘207与电镀机架201之间的距离;
所述电镀限位装置208包括电镀限位机架208.1,所述电镀限位机架208.1底面设置有电镀第一卡槽208.2,所述电镀第一卡槽208.2上设置有前后平行的电镀竖直圆棍208.3,所述电镀竖直圆棍208.3底部设置有电镀第五调节螺母208.4,所述电镀第五调节螺母208.4用于固定电镀竖直圆棍208.3在电镀第一卡槽208.2上的位置,所述电镀限位机架208.1竖直面设置有电镀第二卡槽208.5,所述电镀第二卡槽208.5上设置有上下平行的电镀水平圆棍208.6,所述电镀水平圆棍208.6后端设置有电镀第六调节螺母208.7,所述电镀第六调节螺母208.7用于固定电镀水平圆棍208.6在电镀第二卡槽208.5上的位置;
所述引线框架切断生产线放卷装置9,它包括切断机架301,所述切断机架301内部设置有切断原料盘302,所述切断原料盘302左侧设置有切断第一引导装置303,所述切断第一引导装置303右侧延伸至切断原料盘302顶部,所述切断第一引导装置303右端设置有切断第一限位机构304,所述切断第一限位机构304右端设置有切断第二限位机构305,所述切断第二限位机构305右端设置有切断矫直机构306,所述切断矫直机构306右端设置有切断U型引导装置307,所述切断U型引导装置307中间底部设置有切断U型底座308,所述切断U型底座308上设置有切断限高装置309,所述切断U型引导装置307左端下方设置有切断收料盘310,所述切断收料盘310的左端的上侧和下侧平行设置有两个切断滚轮机构311,所述切断滚轮机构311右上方设置有切断PP膜断裂检测装置312,所述切断机架301前侧设置有切断辅助料盘上料机构313;
所述切断原料盘302后侧设置有切断放料电机302.1,所述切断矫直机构306后侧对应设置有切断矫直电机306.6,所述切断收料盘310后侧设置有切断收料电机310.1;
所述切断第一引导装置303左段为圆弧形结构303.1,右段为直线型结构303.2,所述直线型结构303.2位于切断原料盘302上方,所述直线型结构303.2两端底部各设置有一个切断第一引导装置支架303.3,所述切断第一引导装置支架303.3底部固定在切断机架301上,所述直线型结构303.2左侧底部设置有朝上的切断带状引线框架断料检测传感器303.4,所述直线型结构303.2右端设置有朝下的切断带状引线框架余料检测传感器303.5;
所述切断第一限位机构304包括切断第一螺杆304.1,所述切断第一螺杆304.1的上方和下方平行设置有两根切断第一固定细轴304.2,所述切断第一螺杆304.1和切断第一固定细轴304.2两端固定于切断第一固定挡块304.3上,两个切断第一固定挡块304.3内侧均设置有一个切断第一移动块304.4,所述切断第一移动块304.4顶部设置有切断第一限位滚轮304.5,两个切断第一固定挡块304.3外侧各设置有一个切断第一调节手轮304.6,所述切断第一调节手轮304.6用于调节切断第一滑块304.4沿切断第一螺杆304.1轴向的距离;
所述切断第二限位机构305包括切断第二螺杆305.1,所述切断第二螺杆305.1的上方和下方平行设置有两根切断第二固定细轴305.2,所述切断第二螺杆305.1和切断第二固定细轴305.2两端固定于切断第二固定挡块305.3上,两个切断第二固定挡块305.3内侧各设置有一个切断第二移动块305.4,两个切断第二移动块305.4顶部各设置有一根沿切断第二螺杆305.1径向布置的切断支撑梁305.5,所述切断支撑梁305.5左右两端各设置有一个切断第二限位滚轮305.6,两个切断第二固定挡块305.3外侧各设置有一个切断第二调节手轮305.7,所述切断第二调节手轮305.7用于调节切断第二移动块305.4沿切断第二螺杆305.1轴向的距离;
所述切断矫直机构306包括切断矫直机机架306.1,所述切断矫直机机架306.1内左右平行设置有多根切断上矫直辊306.2和切断下矫直辊306.3,所述切断上矫直辊306.2和切断下矫直辊306.3都可绕其各自的轴线旋转,所述切断矫直机机架306.1顶部设置有四个切断第三螺杆306.4,所述切断第三螺杆306.4位于切断矫直机机架306.1的四个顶角位置,所述切断第三螺杆306.4的顶部设置有切断第三调节手轮306.5,所述切断第三调节手轮306.5用于调节切断上矫直辊306.2与切断下矫直辊306.3之间的距离;
所述切断U型引导装置307左端底部设置有切断U型引导装置支架307.1,所述切断U型引导装置307右端连接剪切机,所述切断U型引导装置支架307.1固定于切断机架301右侧顶部;
所述切断限高装置309包括切断限高卡位309.1,所述切断限高卡位309.1左侧设置有切断限高检测传感器309.2,所述切断限高检测传感器309.2用于检测在切断U型引导装置307内的未被切断的带状引线框架所处的最低位置,若未被切断的带状引线框架达到设置的最高位置即未被切断的带状引线框架与切断限高检测传感器309.2相接触,则切断限高检测传感器309.2得电,剪切机断电并停止工作,待未被切断的带状引线框架离开最高位置后,切断限高检测传感器309.2断电,剪切机得电并开始工作;
所述切断滚轮机构311包括切断转动轴311.1,所述切断转动轴311.1为金属导体,所述切断转动轴311.1前后两端穿装在切断机架301上,所述切断转动轴311.1前后两端内侧各设置有一个切断滚轮311.2,所述切断滚轮311.2之间的距离根据PP膜的宽度进行调节;
所述切断PP膜断裂检测装置312包括切断检测支架312.1,所述切断检测支架312.1的一端固定在上端的切断转动轴311.1上,另一端设置有切断PP膜断裂检测金属棒312.2,所述切断PP膜断裂检测金属棒312.2一端固定在切断检测支架312.1上,另一端卡在上方的切断转动轴311.1上;
所述切断辅助料盘上料机构313包括切断料盘坡道313.1,所述切断料盘坡道313.1右侧设置有切断料盘底座313.2,所述切断料盘底座313.2底部设置有多个切断气缸313.6,所述切断料盘底座313.2顶部设置有切断纵向料盘滑轨313.3,所述切断料盘滑轨313.3上设置有切断料盘U型槽313.4,所述切断料盘U型槽313.4在切断料盘滑轨313.3上前后移动,所述切断料盘U型槽313.4前端设置有切断料盘挡块313.5;
所述切断机架301底面设置有切断兜料槽314,所述切断兜料槽314为U型结构;
所述切断机架301顶部右侧设置有切断安装板315,所述切断第一限位机构304、切断第二限位机构305和切断矫直机构306均设置在切断安装板315上;
一种引线框架切断生产线放卷装置的右端出口处连接剪切机主机;
所述切断PP膜断裂检测金属棒312.2与切断转动轴311.1位于一个第一控制回路上,第一控制回路能够控制切断放料电机302.1、切断矫直电机306.6、切断收料电机310.1以及剪切机主机上电机的开机、停机动作;
所述切断限高检测传感器309.3位于一个第二控制回路上,第二控制回路能够控制剪切机主机上电机的运转速度;
所述切断限高检测金属棒309.2位于一个第三控制回路上,第三控制回路能够控制剪切机主机上电机的开机、停机动作。
引线框架原料的冲压步骤分为:冲压放卷—冲压—冲压收卷。
引线框架半成品冲压完成后,从第一导料装置进入,依次经过第二导料棍、第一导料棍、第二导料棍和第一导料棍,第一导料棍用于引线框架半成品的水平限位,第二导料棍用于引线框架半成品的竖直限位;而后引线框架半成品进入第二导料装置,引线框架半成品从第二和第三根第三导料棍之间穿过,第一和第二根第三导料棍位于引线框架半成品的下方,其后的多根第三导料棍位于引线框架半成品的上方,然后从两根第四导料棍之间穿过,两根第四导料棍用于引线框架半成品的水平限位,最后经过第五导料棍,卷入收料盘。纸带从纸袋盘出,经过纸带转向机构,卷入收料盘。引线框架半成品与纸带以相同的线速度卷入收料盘。
断料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引线框架半成品是否断开,若断开,控制回路得电,报警开关得电并报警,收料电机和纸带电机断电,停止工作,若未断开,控制回路断电,收料电机和纸带电机通电正常运行。
纸带断带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纸带是否断开,若断开,控制回路得电,报警开关得电并报警,收料电机和纸带电机断电,停止工作,若未断开,控制回路断电,收料电机和纸带电机通电正常运行。
引线框架半成品冲压收卷完成后进入电镀工序,电镀工序分为:电镀放卷—预镀银—镀银—退银—电镀收卷。
引线框架电镀完成后,引线框架半成品进入第一个限位装置,依次进过竖直圆棍和水平圆棍,到达引线框架半成品断裂检测传感器后,引线框架半成品断裂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引线框架半成品是否断裂,若断开,控制回路得电,报警器报警,收卷电机断电停止工作,若未断开,控制回路断电,收卷电机正常工作,而后引线框架半成品进入第二个限位装置,依次进过竖直圆棍和水平圆棍,到达转向盘,经过转向盘转向后,卷入收卷盘。
PP膜在安装过程中,首先通过调节第三调节螺母,挤压锥形滚轴轴承,增加摩擦力,对PP膜张力进行初步的粗调节,然后通过调节调节旋钮挤压调节轴套,对PP膜张力进行精细调节,PP膜与放料轴以相同的角速度同步转动。
PP膜从PP膜放料盘出,经过PP膜断裂检测传感器,若断开,控制回路得电,报警器报警,收卷电机断电停止工作,若未断开,控制回路断电,收卷电机正常工作,而后与引线框架半成品以相同的线速度一起卷入收料盘。
引线框架的成型步骤分为:切断放卷—切断机—成品。
在进行切断放卷步骤时,人工将原料盘从料盘坡道推上辅助料盘上料机构,物料盘进入料盘U型槽后,气缸推动整个料盘U型槽向上移动,将物料盘与放料电机轴心对齐,U型槽沿导轨向内滑动,物料盘安装完毕后,U型槽向前退出,气缸活塞回缩,回至初始位置,完成上料。
放料电机转动,PP膜从物料盘出,依次经过下方的滚轮机构左端、下方的滚轮机构右端、上方的滚轮机构左端和上方的滚轮机构右端,最后收料电机控制PP膜收料盘收料。
正常工作时,PP膜断裂检测金属棒压在绝缘PP膜上,PP膜断裂检测金属棒与转动轴无法直接接触,第一控制回路处于断电状态,放料电机、矫直电机、收料电机与剪切机主机均正常工作;当PP膜断裂时,PP膜断裂检测金属棒与转动轴直接接触,第一控制回路处于得电状态,报警开关得电报警,放料电机、矫直电机、收料电机以及剪切机主机均停止工作。
放料电机转动,未切断的带状引线框架从物料盘出,带状引线框架余料检测传感器通过对原料盘中剩余原料的测量值来控制原料盘电机的转角,以此实现每次输送的原料长度相同,而后带状引线框架经过第一引导装置。
当到达带状引线框架断料检测传感器时,传感器检测原料是否断开,若断开,第一控制回路得电,报警器报警,同时放料电机、矫直电机、收料电机以及剪切机主机均断电停止工作;若未断开,第一控制回路断电,放料电机、矫直电机、收料电机以及剪切机主机均正常运行。
然后未切断的带状引线框架分别从第一限位滚轮和第二限位滚轮的中间穿过,进入矫直机构,从矫直机上矫直辊和下矫直辊之间穿过矫直。
当到达U型引导装置时,经过其中间的限高装置,当限高检测传感器检测到处在U型引导装置的最低端的引线框架半成品高度升高时,第二控制回路得电,剪切机主机运行速度降低,直至引线框架半成品回落至U型引导装置的最低端,剪切机主机恢复常速;若引线框架半成品高度过高,引线框架半成品与限高检测金属棒接触,此时第三控制回路得电,剪切机主机断电,剪切机主机停止工作,直至引线框架半成品与限高检测金属棒分离,第三控制回路断电,剪切机主机得电,剪切机工作;为了防止未切断的带状引线框架被拉扯的过高,还设置了相应的物理限高卡位,以防止发生原材料断裂造成停止生产的问题。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包括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方式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引线框架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引线框架冲压生产线、引线框架电镀生产线以及引线框架切断生产线;所述引线框架冲压生产线包括引线框架冲压放卷装置(1)、冲压装置(2)以及引线框架冲压收卷装置(3);所述引线框架电镀生产线包括引线框架电镀放卷装置(4)、预镀银装置(5)、镀银装置(6)、退银装置(7)以及引线框架电镀收卷装置(8);所述引线框架切断生产线包括引线框架切断放卷装置(9)、切断装置(10)以及收纳装置(11);
所述引线框架冲压生产线收卷装置(3),它包括冲压机架(101),所述冲压机架(101)前侧设置有冲压收料盘(102),所述冲压收料盘(102)左下方设置有冲压第一导料装置(103),所述冲压第一导料装置(103)下方设置有朝上的冲压断料检测传感器(104),所述冲压收料盘(102)右下方设置有冲压第二导料装置(105),所述冲压收料盘(102)上方设置有冲压纸带转向机构(106),所述冲压纸带转向机构(106)左方设置有冲压纸带断带检测传感器(107),所述冲压纸带转向机构(106)上方设置有冲压纸带卷(108);
所述冲压机架(101)左侧顶部设置有冲压第一支架(101.1),所述冲压第一导料装置(103)和冲压断料检测传感器(104)均固定于冲压第一支架(101.1)上,所述冲压第一支架(101.1)右方设置有冲压第二支架(101.2),所述冲压第二支架(101.2)上设置有冲压第一传动轴(101.3),所述冲压收料盘(102)穿装在冲压第一传动轴(101.3)上,所述冲压第二支架(101.2)右方设置有冲压第三支架(101.4),所述冲压第三支架(101.4)顶部设置有冲压第二传动轴(101.5),所述冲压第二传动轴(101.5)上穿装冲压纸带卷(108),所述冲压纸带断带检测传感器(107)和冲压纸带转向机构(106)均固定在冲压第三支架(101.4)上,所述冲压第三支架(101.4)右方设置有冲压第四支架(101.6),所述冲压第二导料装置(105)固定于冲压第四支架(101.6)上,所述冲压第一导料装置(103)包括冲压第一导料机架(103.1),所述冲压第一导料机架(103.1)上开设有左右两组平行设置的冲压滑槽(103.2),两组冲压滑槽(103.2)上各设置有冲压第一导料棍组(103.3),所述冲压第一导料棍组(103.3)由前后平行布置的两根竖直冲压第一导料棍(103.4)组成,两组冲压第一导料棍组(103.3)左侧均设置有冲压第二导料辊(103.5),所述冲压第二导料辊(103.5)沿前后方向水平布置,所述冲压第二导料辊(103.5)的后端固定于冲压第一导料机架(103.1)上,所述冲压第一导料棍(103.4)和冲压第二导料辊(103.5)的非固定端均设置有冲压第一调节手轮(103.6),所述冲压第一导料装置(103)固定于冲压机架(101)上,所述冲压第二导料装置(105)包括冲压第二导料机架(105.1),所述冲压第二导料机架(105.1)为圆弧型,所述冲压第二导料机架(105.1)上沿圆弧方向设置有多根沿垂直于机架平面方向的冲压第三导料棍(105.2),所述冲压第三导料棍(105.2)位于冲压第二导料机架(105.1)的靠外侧圆弧处,所述冲压第三导料棍(105.2)的一端固定在冲压第二导料机架(105.1)上,另一端设置有冲压第一调节螺母(105.3),所述冲压第二导料机架(105.1)内圆弧侧设置有冲压隔离板(105.4),所述冲压隔离板(105.4)垂直于冲压第二导料机架(105.1)平面,所述冲压隔离板(105.4)的沿冲压第二导料机架(105.1)内圆弧上方设置有冲压横梁(105.5),所述冲压横梁(105.5)垂直于冲压第二导料机架(105.1)平面,所述冲压横梁(105.5)上设置有两根前后平行设置的水平冲压第四导料棍(105.6),所述冲压第四导料棍(105.6)的一端固定在冲压横梁(105.5)上,另一端上设置有冲压第二调节手轮(105.7),所述冲压横梁(105.5)上方设置有冲压第五导料棍(105.8),所述冲压第五导料棍(105.8)位于冲压第二导料机架(105.1)的靠内侧圆弧处,所述冲压第五导料棍(105.8)的一端固定在冲压第二导料机架(105.1)上,另一端设置有冲压第二调节螺母(105.9),所述冲压第二导料装置(105)固定于冲压机架(101)上,所述冲压收料盘(102)后侧设置有冲压收料电机(109),所述冲压纸带卷(108)后侧设置有冲压纸带电机(110);
所述引线框架电镀生产线收卷装置(8),它包括电镀机架(201),所述电镀机架(201)右端顶部前后错位设置有两个电镀第一支撑架(202),所述电镀第一支撑架(202)的外侧均设置有电镀收卷盘(203),所述电镀第一支撑架(202)顶部设置有电镀PP膜放料松紧装置(204),所述电镀PP膜放料松紧装置(204)上穿装有电镀PP膜放料盘(205),所述电镀PP膜放料盘(205)与电镀收卷盘(203)之间设置有电镀PP膜断裂检测传感器(206),所述电镀收卷盘(203)左下方设置有电镀转向盘(207),所述电镀转向盘(207)右方设置有两个左右平行布置的电镀限位装置(208),所述电镀限位装置(208)之间设置有电镀引线框架半成品断裂检测传感器(20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线框架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机架(201)底部四角设置有四个电镀可调节脚垫(201.1),所述电镀可调节脚垫(201.1)包括电镀调节螺杆(201.1.1),所述电镀调节螺杆(201.1.1)与电镀机架(201)的底部螺纹配合,另一端设置有电镀调节片(201.1.2),所述电镀调节垫片(201.1.2)置于地面,所述电镀收卷盘(203)内穿装有电镀收卷轴(203.1),所述电镀收卷轴(203.1)的一端设置有电镀收卷电机(203.2),所述电镀收卷轴(203.1)另一端设置有电镀收卷轴端盖(203.3),所述电镀收卷轴端盖(203.3)上设置有电镀第一调节螺母(203.4),所述电镀PP膜放料松紧装置(204)包括电镀放料轴(204.1),所述电镀放料轴(204.1)的一端设置有电镀放料轴端盖(204.2),所述电镀放料轴端盖(204.2)上设置有电镀第二调节螺母(204.3),所述电镀放料轴(204.1)的另一端设置有电镀调节装置(204.4),所述电镀调节装置(204.4)包括电镀外壳(204.4.1),所述电镀外壳(204.4.1)内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由外向内依次包括电镀第一轴承安装区(204.4.2)、电镀轴套安装区(204.4.3)和电镀第二轴承安装区(204.4.4),所述电镀第一轴承安装区(204.4.2)与电镀轴套安装区(204.4.30之间设置有电镀锥形过渡区(204.4.5),所述电镀轴套安装区(204.4.3)和电镀第二轴承安装区(204.4.4)直接连接,所述电镀第一轴承安装区(204.4.2)内穿装电镀锥形滚轴轴承(204.4.6),所述电镀轴套安装区(204.4.3)内穿装电镀调节轴套(204.4.7),所述电镀第二轴承安装区(204.4.4)内穿装电镀常规滚珠轴承(204.4.8),所述电镀锥形滚轴轴承(204.4.6)外侧设置有电镀弹簧(204.4.9),所述电镀弹簧(204.4.9)外侧设置有电镀垫片(204.4.10),所述电镀垫片(204.4.10)外侧设置有电镀第三调节螺母(204.4.11),所述电镀外壳(204.4.1)上开设有一电镀螺纹孔(204.4.12),所述电镀螺纹孔(204.4.12)上设置有电镀调节旋钮(204.4.13),所述电镀转向盘(207)内穿装电镀转向轴(207.1),所述电镀转向轴(207.1)的一端固定在电镀机架(201),另一端上设置有电镀第四调节螺母(207.2),所述电镀限位装置(208)包括电镀限位机架(208.1),所述电镀限位机架(208.1)底面设置有电镀第一卡槽(208.2),所述电镀第一卡槽(208.2)上设置有前后平行的电镀竖直圆棍(208.3),所述电镀竖直圆棍(208.3)底部设置有电镀第五调节螺母(208.4),所述电镀限位机架(208.1)竖直面设置有电镀第二卡槽(208.5),所述电镀第二卡槽(208.5)上设置有上下平行的电镀水平圆棍(208.6),所述电镀水平圆棍(208.6)后端设置有电镀第六调节螺母(208.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线框架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框架切断生产线放卷装置(9),它包括切断机架(301),所述切断机架(301)内部设置有切断原料盘(302),所述切断原料盘(302)左侧设置有切断第一引导装置(303),所述切断第一引导装置(303)右侧延伸至切断原料盘(302)顶部,所述切断第一引导装置(303)右端设置有切断第一限位机构(304),所述切断第一限位机构(304)右端设置有切断第二限位机构(305),所述切断第二限位机构(305)右端设置有切断矫直机构(306),所述切断矫直机构(306)右端设置有切断U型引导装置(307),所述切断U型引导装置(307)中间底部设置有切断U型底座(308),所述切断U型底座(308)上设置有切断限高装置(309),所述切断U型引导装置(307)左端下方设置有切断收料盘(310),所述切断收料盘(310)的左端的上侧和下侧平行设置有两个切断滚轮机构(311),所述切断滚轮机构(311)右上方设置有切断PP膜断裂检测装置(312),所述切断机架(301)前侧设置有切断辅助料盘上料机构(3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引线框架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断原料盘(302)后侧设置有切断放料电机(302.1),所述切断矫直机构(306)后侧对应设置有切断矫直电机(306.6),所述切断收料盘(310)后侧设置有切断收料电机(310.1),所述切断第一引导装置(303)左段为圆弧形结构(303.1),右段为直线型结构(303.2),所述直线型结构(303.2)位于切断原料盘(302)上方,所述直线型结构(303.2)两端底部各设置有一个切断第一引导装置支架(303.3),所述切断第一引导装置支架(303.3)底部固定在切断机架(301)上,所述直线型结构(303.2)左侧底部设置有朝上的切断带状引线框架断料检测传感器(303.4),所述直线型结构(303.2)右端设置有朝下的切断带状引线框架余料检测传感器(303.5),所述切断第一限位机构(304)包括切断第一螺杆(304.1),所述切断第一螺杆(304.1)的上方和下方平行设置有两根切断第一固定细轴(304.2),所述切断第一螺杆(304.1)和切断第一固定细轴(304.2)两端固定于切断第一固定挡块(304.3)上,两个切断第一固定挡块(304.3)内侧均设置有一个切断第一移动块(304.4),所述切断第一移动块(304.4)顶部设置有切断第一限位滚轮(304.5),两个切断第一固定挡块(304.3)外侧各设置有一个切断第一调节手轮(304.6),所述切断第二限位机构(305)包括切断第二螺杆(305.1),所述切断第二螺杆(305.1)的上方和下方平行设置有两根切断第二固定细轴(305.2),所述切断第二螺杆(305.1)和切断第二固定细轴(305.2)两端固定于切断第二固定挡块(305.3)上,两个切断第二固定挡块(305.3)内侧各设置有一个切断第二移动块(305.4),两个切断第二移动块(305.4)顶部各设置有一根沿切断第二螺杆(305.1)径向布置的切断支撑梁(305.5),所述切断支撑梁(305.5)左右两端各设置有一个切断第二限位滚轮(305.),两个切断第二固定挡块(305.3)外侧各设置有一个切断第二调节手轮(305.7),所述切断矫直机构(306)包括切断矫直机机架(306.1),所述切断矫直机机架(306.1)内左右平行设置有多根切断上矫直辊(306.2)和切断下矫直辊(306.3),所述切断上矫直辊(306.2)和切断下矫直辊(306.3)都可绕其各自的轴线旋转,所述切断矫直机机架(306.1)顶部设置有四个切断第三螺杆(306.4),所述切断第三螺杆(306.4)位于切断矫直机机架(306.1)的四个顶角位置,所述切断第三螺杆(306.4)的顶部设置有切断第三调节手轮(306.5),所述切断U型引导装置(307)左端底部设置有切断U型引导装置支架(307.1),所述切断U型引导装置(307)右端连接剪切机,所述切断U型引导装置支架(307.1)固定于切断机架(301)右侧顶部,所述切断限高装置(309)包括切断限高卡位(309.1),所述切断限高卡位(309.1)左侧设置有切断限高检测传感器(309.2),所述切断滚轮机构(311)包括切断转动轴(311.1),所述切断转动轴(311.1)为金属导体,所述切断转动轴(311.1)前后两端穿装在切断机架(301)上,所述切断转动轴(311.1)前后两端内侧各设置有一个切断滚轮(311.2),所述切断PP膜断裂检测装置(312)包括切断检测支架(312.1),所述切断检测支架(312.1)的一端固定在上端的切断转动轴(311.1)上,另一端设置有切断PP膜断裂检测金属棒(312.2),所述切断PP膜断裂检测金属棒(312.2)一端固定在切断检测支架(312.1)上,另一端压在上方的切断转动轴(311.1)上,所述切断辅助料盘上料机构(313)包括切断料盘坡道(313.1),所述切断料盘坡道(313.1)右侧设置有切断料盘底座(313.2),所述切断料盘底座(313.2)底部设置有多个切断气缸(313.6),所述切断料盘底座(313.2)顶部设置有切断纵向料盘滑轨(313.3),所述切断料盘滑轨(313.3)上设置有切断料盘U型槽(313.4),所述切断料盘U型槽(313.4)在切断料盘滑轨(313.3)上前后移动,所述切断料盘U型槽(313.4)前端设置有切断料盘挡块(313.5),所述切断机架(301)底面设置有切断兜料槽(314),所述切断兜料槽(314)为U型结构,所述切断机架(301)顶部右侧设置有切断安装板(315),所述切断第一限位机构(304)、切断第二限位机构(305)和切断矫直机构(306)均设置在切断安装板(315)上,一种引线框架切断生产线放卷装置的右端出口处连接剪切机主机。
CN201910699951.5A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引线框架生产线 Active CN1103911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99951.5A CN110391144B (zh)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引线框架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99951.5A CN110391144B (zh)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引线框架生产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91144A CN110391144A (zh) 2019-10-29
CN110391144B true CN110391144B (zh) 2024-03-19

Family

ID=68288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99951.5A Active CN110391144B (zh)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引线框架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9114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68374B (zh) * 2020-12-30 2021-12-07 安徽众成合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元件合金配件加工设备及其加工方法
CN117505706A (zh) * 2023-11-21 2024-02-06 珠海全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地面堆料装置及防止地面堆料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10037241A (ko) * 1999-10-15 2001-05-07 마이클 디. 오브라이언 반도체패키지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3928351A (zh) * 2014-04-28 2014-07-16 四川晶剑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半导体引线框架生产工艺
CN203826353U (zh) * 2014-04-28 2014-09-10 四川金湾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半导体引线框架生产线
CN210443525U (zh) * 2019-07-31 2020-05-01 江阴康强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引线框架生产线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92809B2 (en) * 2005-02-18 2007-03-20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Low cost method to produce high volume lead frames
US10796986B2 (en) * 2016-03-21 2020-10-06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Leadframe leads having fully plated end face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10037241A (ko) * 1999-10-15 2001-05-07 마이클 디. 오브라이언 반도체패키지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3928351A (zh) * 2014-04-28 2014-07-16 四川晶剑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半导体引线框架生产工艺
CN203826353U (zh) * 2014-04-28 2014-09-10 四川金湾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半导体引线框架生产线
CN210443525U (zh) * 2019-07-31 2020-05-01 江阴康强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引线框架生产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91144A (zh) 2019-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91144B (zh) 一种引线框架生产线
CN110395607B (zh) 一种引线框架切断生产线放卷装置
CN210443525U (zh) 一种引线框架生产线
CN109848272A (zh) 一种运行稳定的led冲压生产线
CN108214669B (zh) 加工印刷标签卷的双工位模切设备
CN101224610B (zh) 向橡胶消耗设备供给橡胶的方法以及用于向橡胶消耗设备供给橡胶的装置
CN111874709A (zh) 一种导电布精准裁切装置
CN210558434U (zh) 一种可调式薄膜分条机
CN112249792A (zh) 自动高速不干胶商标模切机及模切工艺
CN210709966U (zh) 一种引线框架切断生产线放卷装置
CN115319841A (zh) 一种铜箔分切设备
CN214819180U (zh) 包装产品用自动化冲压生产线
CN106113152A (zh) 橡皮综合加工设备
CN106042057A (zh) 橡皮条定位输送切割设备
CN210709965U (zh) 一种引线框架冲压生产线收卷装置
CN111844218A (zh) 卷料双压力自动冲切一体机
CN110395608B (zh) 一种引线框架电镀生产线收卷装置
CN218461220U (zh) 金属分条装置
CN210010351U (zh) 一种连续跳切机
CN210190256U (zh) 一种吹膜机用废料回收装置
CN106113459A (zh) 橡皮加工设备
CN221026753U (zh) 一种超薄铜箔的分条装置
CN117894583B (zh) 一种电感加工设备
CN106113911A (zh) 橡皮条印花导向扶持切割设备
CN212653535U (zh) 一种模切压痕机的上料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