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87636A - 用于制造金银丝针织物的针织横机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制造金银丝针织物的针织横机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87636A
CN110387636A CN201910303700.0A CN201910303700A CN110387636A CN 110387636 A CN110387636 A CN 110387636A CN 201910303700 A CN201910303700 A CN 201910303700A CN 110387636 A CN110387636 A CN 1103876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nitting
knitting needle
twine
needle
thr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0370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87636B (zh
Inventor
斯蒂芬·马叶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rlmeyerstol R & 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 Stoll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 Stoll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H Stoll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103876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876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876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876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10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 D04B1/102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with stitch pattern
    • D04B1/104Openwork fabric, e.g. pelerine fabric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10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 D04B1/12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read material
    • D04B1/126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read material with colour pattern, e.g. intarsia fabric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32Cam systems or assemblies for operating knitting instruments
    • D04B15/36Cam systems or assemblies for operating knitting instruments for 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7/00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 D04B7/24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for producing patterned fabric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7/00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 D04B7/24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for producing patterned fabrics
    • D04B7/26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for producing patterned fabrics with colour patter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造金银丝针织物的针织横机和方法,具体地涉及用于仅利用一个针织系统(100)制造金银丝针织物的针织横机和方法,该针织物由合股线(B)和提花线(M)构成,合股线由第一导纱器(FB)馈送,提花线由第二导纱器(FM)馈送,该针织系统带有两个用于织针(SN1)的选取部位(A1)且带有两个不同的弯纱三角(K1)。

Description

用于制造金银丝针织物的针织横机和方法
技术领域
很久以来就已经可以在针织机上制造带有透孔花纹的所谓的金银丝针织物(Filigrangestrike)。在用于制造这种针织物的第一种方法中,线圈或线圈组经过转移,从而在针织物的预先确定的区域中产生出孔眼。然而由于针织横机的滑座的对于转移过程必需的空行程,该方法并不经济合理。此外,针织物由于转移过程而丧失了稳定性。
背景技术
因此在DE 23 63 161 A1中已经提出,按下述方式来产生透孔花纹效果:把细的合股线与较粗的提花线一起予以处理,从而仅仅利用细的合股线形成各个线圈或线圈组。
为了产生这种金银丝针织物,目前需要刺绣三角(Stickschloss),其带有前进的和跟随的针织系统,如EP 2 671 989 B1中所述。利用前进的针织系统把相对细的合股线作为集圈垫放到各个织针中。然而,位于这些织针上的线圈并未脱圈。在分别跟随的针织系统中把提花线垫放到所选的织针中之前,这些线圈保留在织针的针舌上。随后,这些织针弯纱,由此织针——要么仅仅合股线、要么两种线已垫放到这些织针中——形成线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对针织横机加以改进,从而也可以只使用一个针织系统来产生金银丝针织物。
所述目的通过一种带有至少一个刺绣三角的针织横机得以实现,该刺绣三角具有至少一个金银丝针织系统,用于产生由至少一个合股线和至少一个提花线构成的针织物、特别是金银丝针织物,其中,至少一个合股线和至少一个提花线可通过分开的沿针织方向相继布置的导纱器来馈送,该针织横机的特征在于,金银丝针织系统具有:针对第一织针的第一选取部位,以便利用至少一个合股线和至少一个提花线形成线圈;和针对第二织针的第二选取部位,以便只利用至少一个合股线形成线圈,金银丝针织系统设有两个不同的用于第一和第二织针的弯纱三角(Abzugskurven)。
通过在针织系统中设置两个在空间上彼此间隔开的选取部位,以及通过对于所选取的第一和第二织针设置不同的弯纱三角,可以实现把第一和第二织针引导到不同的弯纱三角中。选取哪一个弯纱三角决定了:是可以既将合股线又将提花线垫放到织针中、还是只能将合股线垫放到织针中。合股线和提花线在此由不同的导纱器馈送,这些导纱器相继地布置,因而也在针织系统的不同的部位将纱线垫放到各织针中。由此可以实现利用唯一的针织系统产生金银丝针织物或另一种针织物、比如纬编衬垫纱针织物或带有添纱花样的针织物。当合股线比提花线细很多时,就产生了透孔花纹或金银丝针织物。
金银丝针织系统可以优选地具有可移调的三角部件,利用该三角部件可将第一织针引导到第一弯纱三角中,并将第二织针引导到第二弯纱三角中。在此,可移调的三角部件可以优选是压针三角部件。利用这种三角部件可以实现以不同深度把各织针压入到刺绣三角中,从而可把设置在织针上的针踵插入到处于三角的不同深度的不同的三角曲线(Schlosskurven)中。
优选地,相比于在第二弯纱三角中受引导的第二织针,第一弯纱三角在此可以将第一织针更为长久地保持在垫纱高度。通过更长久地保持在垫纱高度,无论是带有至少一个合股线的导纱器、还是带有至少一个提花线的跟随的导纱器,都可以将纱线垫放到第一织针中。而第二织针在到达带有一个或多个提花线的导纱器之前就已经可以收针。
如果设置限位三角部件,并且第一弯纱三角在该限位三角部件以上伸展,而第二弯纱三角在该限位三角部件以下伸展,则得到其它的优点。限位三角部件因而既形成对第一弯纱三角的限制,又形成对第二弯纱三角的限制。
第一和第二弯纱三角在此也可以部分相同地伸展。在从最大的挺出位置收回移动至垫纱高度时,无需将两个弯纱三角分开。也可以针对第一和第二织针采用相同的方式对各织针进行完全收回,以便使得旧线圈脱圈。因此,两个弯纱三角也可以在该部分中叠置。
可以设置两个以上的导纱器,用于馈送至少一个合股线和至少一个提花线,由此可以进一步地提高针织物的可产生的花样的多样性。通过相应地更长久地把纱线保持在垫纱高度,由此也可以把两个以上的纱线垫放到所选取的第一织针中。在此,这些导纱器可以是被针织横机的滑架驱动的导纱器,和/或是自主驱动的导纱器。此外当然可行的是,在针织横机上设置多个金银丝针织系统。这些针织系统在此既可以指配给前针床,又可以指配给后针床。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在带有至少一个刺绣三角的针织横机上制造针织物特别是金银丝针织物的方法,该刺绣三角具有至少一个金银丝针织系统,用于产生由至少一个合股线和至少一个提花线构成的针织物,其中,至少一个合股线和至少一个提花线通过分开的、沿针织方向相继布置的导纱器馈送,该方法的特征在于,为了利用至少一个合股线和至少一个提花线形成线圈,在金银丝针织系统的第一选取部位选取并挺出织针(=第一织针),随后在第一弯纱三角上将所述织针收针,在该第一弯纱三角上将这些织针保持在垫纱高度长达一段时间,从而在这些织针完全收针之前,可以首先将合股线由第一导纱器垫放到其针钩中,然后将提花线由第二导纱器垫放到其针钩中;以及为了只利用一个或多个合股线形成线圈,在金银丝针织系统的第二选取部位选取并挺出织针(=第二织针),随后在第二弯纱三角上将所述织针收针,在该第二弯纱三角上将这些织针保持在垫纱高度仅仅长达一段时间,从而在这些织针到达带有提花线的导纱器之前,可以将至少一个合股线由导纱器垫放到其针钩中,然后继续收针。
根据在哪一个选取部位选取织针而定,该织针可以要么利用至少一个合股线和至少一个提花线形成线圈,要么只利用至少一个合股线形成线圈。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例如产生透孔花纹,如果合股线比提花线明显细的话。合股线和提花线还可以在材料和色彩方面有所不同。然而当然也可行的是,为这两种纱线使用相同的纱线粗度和相同的材料。通过这种方式,除了可以制造透孔针织物外,还可以制造带有添纱花样的针织物或者纬编衬垫纱针织物。按照该方法产生的花纹可以沿着线圈横列的整个宽度伸展,或者也可以仅沿着其一部分伸展。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在针织物中产生嵌花花纹。在这种情况下无需使用嵌花导纱器。
在该方法的一种优选的设计中,为了织针的挺出,使用中间滑杆,其中,如果要选取第一织针以便由合股线和提花线产生线圈,则在第一选取部位将中间滑杆带到第一位置;如果要选取第二织针以便仅利用合股线产生线圈,则在第二选取部位将中间滑杆带到第二位置。对于该方法变型方案,通过中间滑杆来控制织针选取,为了织针选取,同样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三角。
在此,可以利用在第一位置的中间滑杆并且使用压针三角部件把在第一选取部位选取的第一织针从针织系统中压出半个针踵高度,并由此引导到第一弯纱三角中。而在中间滑杆的第二位置,并不利用压针三角部件对织针施加压力,由此可以把这些织针的针踵引导到位于较深处的第二弯纱三角中。
此外,第一和第二织针可以采用本已公知的方式挺出一段距离,从而已经位于织针中的线圈滑动到织针的打开的针舌后面。接下来,可以把合股线和/或提花线垫放在打开的并且空的针钩中。
随后,第一和第二织针可以收针到一定程度,使得先前通过这些织针形成的线圈脱圈。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详述金银丝针织系统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以及采用该金银丝针织系统可制得的针织物。
其中
图1为金银丝针织物的两个线圈横列的局部的示意图;
图2a、2b为金银丝针织系统的俯视图,其带有用于所选取的第一和第二织针的通道三角;
图3a至3c为可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得的不同的针织物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产生按照本发明的方法采用金银丝技术针织的针织匹布11的线圈横列。采用金银丝技术的线圈横列与基本针织物G的线圈横列连接。该基本针织物可以由平针针织物、罗纹针织物或其它针织物构成。待采用金银丝技术针织的区域可以定位于针织物11的任一部位。在图1中分别仅示出了基本针织物G的线圈横列和金银丝区域的线圈横列。金银丝区域的后续的线圈横列采用与所示线圈横列类似的方式产生。
所示的部分由七个线圈1-7构成,在这些线圈中,线圈1、2、4、6和7既由合股线B构成,又由提花线M构成。线圈3和5只由合股线B构成。提花线M在此作为浮纱纱线沿着这些线圈3和5的圈柱伸展。通过有选择地使用提花线M和合股线B或者仅使用合股线B来针织线圈,可以采用金银丝技术制得任意的花纹。通过既使用合股线B,又使用提花线M,可以产生均匀的、无牵伸的针织物,其中,细的合股线B形成一种构架,即基本针织物,该基本针织物使得所述针织物产生所希望的稳定性。然而,通常较粗地设计的提花线M也可以比合股线B细,或者与其色彩不同,并形成针织花纹的可见的结构。
图2a和图2b中所示的金银丝针织系统100是根据本发明的未进一步示出的针织横机的刺绣三角的一部分,该刺绣三角已被改型用于采用金银丝技术来制造针织匹布。在此,金银丝针织系统100与通常的针织系统的区别在于对针织挺针部分10、针织限位部分20以及压针三角部件30的改型。由于这些改型,无法再利用该针织系统100实施移圈、接圈和集圈的功能。对于这些功能,必须使用针织横机的另一种针织系统。
针织系统100具有两个相继地布置的在此仅象征性地示出的选取部位A1和A2。此外,设置了两个沿针织方向SR前后地布置的导纱器FB和FM,用于馈送至少一个合股线B和提花线M。因此,馈送合股线B在相比于馈送提花线M要早的时间点进行。为简明起见,在图2a和图2b中仅示出用于参与针织过程的织针SN1、SN2的三角座和用于织针选取的中间滑杆SZ。
图2a示出一种针织方法,其中,把两个纱线B和M垫放到为此选取的织针SN1的针钩中。为此,在选取部位A1借助中间滑杆激活第一织针SN1,该第一织针穿入到针织系统100中并且利用针织挺针部分10挺出到线圈高度。中间滑杆SZ为此已移动至位置2。在挺出之后,位于第一织针SN1的针钩中的线圈处于打开的针舌之后。接下来,第一织针SN1在第一弯纱三角K1上收针至第一垫放位置EB,并在该位置把由导纱器FB馈送的合股线B垫放到第一织针SN1的针钩中。接着,通过中间滑杆SZ和改型的压针三角部件30把第一织针SN1的这里未示出的操纵针踵从系统100中压出一半的针踵高度。由此,第一织针SN1的针踵进入到第一三角曲线中,这些针踵在所述第一三角曲线中保持在纱线垫放位置,直至到达垫放位置EM。在该垫放位置EM,通过导纱器FM附加地把提花线M垫放到第一织针SN1的针钩中。随后,第一织针SN1在沿针织方向SR后置的退圈部件40上收针到所希望的弯纱深度,其中,织针SN1的分别位于针舌后面的旧线圈被脱圈。
在图2b中将描述如何仅利用合股线B来产生线圈。在选取部位A2借助中间滑杆SZ选取为此所使用的织针SN2,其中,中间滑杆SZ移调至位置1,进而取穿过针织系统100在压针部件30的下方的三角曲线。在选取部位A2选取的第二织针SN2也借助针织挺针部分10挺出到线圈高度,从而位于其针钩中的线圈滑动到打开的针舌后面。在第二织针SN2收回时,它同样到达纱线垫放位置EB,在该纱线垫放位置,导纱器FB把合股线B垫放到第二织针SN2的针钩中。然而接下来,在针织限位部分20下方伸展的第二弯纱三角K2上,织针SN2立即继续收针,使得导纱器FM不能把提花线M垫放到其针钩中。随后,第二织针SN2也在退圈部件40上收针到所希望的弯纱深度,并由此把旧线圈脱圈到第二织针SN2上。
图3a-3c示出可以使用本发明的针织横机并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得的不同的针织物。在提花区域中,合股线分别沿着整个线圈横列被织入,而提花线也只能沿着线圈横列的一部分被垫放,比如在图3a中示出了针织物12。看起来明亮的提花线在圆形区域中被垫放到每个第二织针中。而在位于它们之间的织针中和在圆形区域之外,仅针织在此与基本针织物的纱线相同的合股线。
在图3b中示出了针织匹布13,其中,提花线已沿着完整的针织匹布13垫放到每个第二织针中。附加地,在每个针织横列中以一定的间距将提花线浮动到一个到两个织针上方,也就是说,在这些织针中并不垫放提花线。由此产生两个条形的提花区域。
在图3c中示出了针织匹布14,其中,提花线同样已沿着完整的线圈横列被垫放,然而,通过改变每个线圈横列(在其中不使用提花线来针织)的各织针的间距将实现区域110-140的不同的效果。

Claims (15)

1.一种带有至少一个刺绣三角的针织横机,该至少一个刺绣三角具有至少一个金银丝针织系统(100),用于产生由至少一个合股线(B)和至少一个提花线(M)构成的针织物(11-14),特别是金银丝针织物,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合股线(B)和所述至少一个提花线(M)能够通过分开的、沿针织方向(SR)相继布置的导纱器(FB、FM)被馈送,其特征在于,所述金银丝针织系统(100)具有:针对第一织针(SN1)的第一选取部位(A1),以便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合股线(B)和所述至少一个提花线(M)形成线圈;以及针对第二织针(SN2)的第二选取部位(A2),以便只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合股线(B)形成线圈,所述金银丝针织系统(100)设有两个不同的用于第一织针(SN1)和第二织针(SN2)的弯纱三角(K1、K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金银丝针织系统(100)具有可移调的三角部件(30),利用该三角部件能够将所述第一织针(SN1)引导到第一弯纱三角(K1)中,并将所述第二织针(SN2)引导到第二弯纱三角(K2)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织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调的三角部件(30)是压针三角部件。
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针织横机,其特征在于,相比于在所述第二弯纱三角(K2)中被引导的所述第二织针(SN2),所述第一弯纱三角(K1)将所述第一织针(SN1)更为长久地保持在垫纱高度。
5.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针织横机,其特征在于,设置有限位三角部件(20),并且所述第一弯纱三角(K1)在所述限位三角部件(20)上方伸展,而所述第二弯纱三角(K2)在所述限位三角部件(20)下方伸展。
6.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针织横机,其特征在于,第一弯纱三角(K1)和第二弯纱三角(K2)部分地相同。
7.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针织横机,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导纱器(FB、FM),用于馈送所述至少一个合股线(B)和所述至少一个提花线(M)。
8.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针织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纱器(FB、FM)是被所述针织横机的滑座驱动的导纱器,和/或是自主驱动的导纱器。
9.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针织横机,其特征在于,它具有多个金银丝针织系统(100)。
10.一种用于在带有至少一个刺绣三角的针织横机上制造针织物特别是金银丝针织物的方法,所述至少一个刺绣三角具有至少一个金银丝针织系统(100),用于产生由至少一个合股线(B)和至少一个提花线(M)构成的针织物(11-14),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合股线(B)和所述至少一个提花线(M)通过分开的沿针织方向(SR)相继布置的导纱器(FB、FM)来馈送,其特征在于,为了利用至少一个合股线(B)和至少一个提花线(M)形成线圈,在所述金银丝针织系统(100)的第一选取部位(A1)选取并挺出即为第一织针的织针(SN1),随后在第一弯纱三角(K1)上对所述织针(SN1)收针,在该第一弯纱三角上将这些织针保持在垫纱高度长达一段时间,使得在所述织针(SN1)完全收针之前,能够首先将合股线(B)由第一导纱器(FB)垫放到其针钩中,然后将提花线(M)由第二导纱器(FM)垫放到其针钩中;以及为了只利用一个或多个所述合股线(B)形成线圈,在所述金银丝针织系统(100)的第二选取部位(A2)选取并挺出即为第二织针的织针(SN2),随后在第二弯纱三角(K2)上对所述织针收针,在该第二弯纱三角上将这些织针保持在垫纱高度仅仅长达一段时间,使得在这些织针到达带有提花线(M)的导纱器(FM)之前,能够将至少一个合股线(B)由导纱器(FB)垫放到其针钩中,然后继续收针。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所述织针(SN1、SN2)的挺出,使用中间滑杆(SZ),其中,如果要选取第一织针(SN1)以便由合股线和提花线(B、M)产生线圈,则在所述第一选取部位(A1)将所述中间滑杆(SZ)带到第一位置(1);如果要选取第二织针(SN2)以便仅利用所述合股线(B)产生线圈,则在所述第二选取部位(A2)将中间滑杆带到第二位置(2)。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在所述第一位置(1)的所述中间滑杆(SZ)并且使用压针三角部件(30)把在所述第一选取部位(A1)选取的所述第一织针(SN1)从所述针织系统(100)中压出半个针踵高度,并由此引导到所述第一弯纱三角(K1)中。
13.如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织针(SN1)和第二织针(SN2)被挺出为,使得已经位于这些织针(SN1、SN2)中的线圈滑动到这些织针(SN1、SN2)的打开的针舌后面。
14.如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织针(SN1)和第二织针(SN2)被收针,使得先前通过这些织针(SN1、SN2)形成的线圈脱圈。
15.如权利要求10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形成所述针织物(11-14),使用在材料、色彩和粗度方面不同或相同的合股线和提花线(B、M)。
CN201910303700.0A 2018-04-16 2019-04-16 用于制造金银丝针织物的针织横机和方法 Active CN1103876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8167511.7A EP3556921B1 (de) 2018-04-16 2018-04-16 Flachstrick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filigrangestricks
EP18167511.7 2018-04-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87636A true CN110387636A (zh) 2019-10-29
CN110387636B CN110387636B (zh) 2021-10-01

Family

ID=620025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03700.0A Active CN110387636B (zh) 2018-04-16 2019-04-16 用于制造金银丝针织物的针织横机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EP (1) EP3556921B1 (zh)
CN (1) CN11038763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57685A (zh) * 2020-12-23 2022-06-24 卡尔迈耶斯托尔研发有限公司 用于横机或编织机的针织系统
CN114657684A (zh) * 2020-12-23 2022-06-24 卡尔迈耶斯托尔研发有限公司 横机或编织机的针织三角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WO2022191204A1 (zh) 2021-03-10 2022-09-15
EP4261333A1 (de) * 2022-04-14 2023-10-18 KARL MAYER STOLL R&D GmbH Flachstrick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doppelflächigen plattiergestricks, insbesondere filigrangestricks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48215Y1 (zh) * 1972-12-02 1977-11-01
JPH07324259A (ja) * 1994-05-27 1995-12-12 Shima Seiki Mfg Ltd インターシャ編地の編成方法及びそれを実施するためのカムロック
JPH0931803A (ja) * 1995-07-17 1997-02-04 Tsudakoma Corp パイル編地の編成方法
CN101029429A (zh) * 2006-02-28 2007-09-05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横机的编织用三角装置
CN101448987A (zh) * 2006-05-17 2009-06-03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嵌花花纹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横机
DE102008006502A1 (de) * 2008-01-25 2009-07-30 Sipra Patententwicklungs- Und Beteiligungsgesellschaft Mbh Rechts/Rechts-Rippware sowie Verfahren und Strickmaschine zu ihrer Herstellung
CN201605402U (zh) * 2009-11-05 2010-10-13 宋雪红 一种无缝内衣机的走针系统
CN102234871A (zh) * 2010-04-22 2011-11-09 H.斯托尔两合公司 用于横机的三角系统
CN103510268A (zh) * 2012-06-06 2014-01-15 H.斯托尔两合公司 成圈三角以及在针织横机上制造金银丝针织物的方法
CN106032604A (zh) * 2015-03-17 2016-10-19 佰龙机械厂股份有限公司 横编机以技术正面单面编织出换纱镀圈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363161A1 (de) 1973-12-19 1975-06-26 Stoll & Co H Einflaechige musterstrickware
JPS5248215A (en) 1975-10-16 1977-04-16 Kumagai Gumi Co Ltd Method of solidifying muddy water
DE3144246A1 (de) 1981-11-07 1983-05-19 H. Stoll Gmbh & Co, 7410 Reutlingen Strickschloss fuer eine flachstrickmaschine
JP3306763B2 (ja) 1994-08-24 2002-07-24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ニッティングカムおよびカム装置
JPH0874146A (ja) * 1994-09-05 1996-03-19 Shima Seiki Mfg Ltd コンパウンドニードルを用いた横編機における経糸用カムロック
JP4180527B2 (ja) 2004-01-30 2008-11-12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プレーティングによるワイドリブ組織の編成方法
CN101351587B (zh) 2005-12-27 2011-03-02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横机的选针装置
EP3115491B2 (de) 2015-07-09 2022-08-03 H. Stoll AG & Co. KG Flachstrickmaschine
EP3128055B1 (de) 2015-08-05 2018-09-19 H. Stoll AG & Co. KG Schlosssystem für eine flachstrickmaschine und flachstrickmaschine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48215Y1 (zh) * 1972-12-02 1977-11-01
JPH07324259A (ja) * 1994-05-27 1995-12-12 Shima Seiki Mfg Ltd インターシャ編地の編成方法及びそれを実施するためのカムロック
JPH0931803A (ja) * 1995-07-17 1997-02-04 Tsudakoma Corp パイル編地の編成方法
CN101029429A (zh) * 2006-02-28 2007-09-05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横机的编织用三角装置
CN101448987A (zh) * 2006-05-17 2009-06-03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嵌花花纹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横机
DE102008006502A1 (de) * 2008-01-25 2009-07-30 Sipra Patententwicklungs- Und Beteiligungsgesellschaft Mbh Rechts/Rechts-Rippware sowie Verfahren und Strickmaschine zu ihrer Herstellung
CN201605402U (zh) * 2009-11-05 2010-10-13 宋雪红 一种无缝内衣机的走针系统
CN102234871A (zh) * 2010-04-22 2011-11-09 H.斯托尔两合公司 用于横机的三角系统
CN103510268A (zh) * 2012-06-06 2014-01-15 H.斯托尔两合公司 成圈三角以及在针织横机上制造金银丝针织物的方法
CN106032604A (zh) * 2015-03-17 2016-10-19 佰龙机械厂股份有限公司 横编机以技术正面单面编织出换纱镀圈的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57685A (zh) * 2020-12-23 2022-06-24 卡尔迈耶斯托尔研发有限公司 用于横机或编织机的针织系统
CN114657684A (zh) * 2020-12-23 2022-06-24 卡尔迈耶斯托尔研发有限公司 横机或编织机的针织三角
CN114657684B (zh) * 2020-12-23 2024-03-15 卡尔迈耶斯托尔研发有限公司 横机或编织机的针织三角
CN114657685B (zh) * 2020-12-23 2024-04-26 卡尔迈耶斯托尔研发有限公司 用于横机或编织机的针织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56921A1 (de) 2019-10-23
EP3556921B1 (de) 2021-09-01
CN110387636B (zh) 2021-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87636A (zh) 用于制造金银丝针织物的针织横机和方法
CZ169898A3 (cs) Vzorkovaná volně krytá textilie a způsob její výroby
US6735987B2 (en)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for the production of plush fabrics
IT9021148A1 (it) Articoli di maglieria a felpa o a pelo e macchina circolare per maglieria per la loro fabbricazione.
CN1019673B (zh) 毛圈织物和制造毛圈织物的方法以及所用的经编机
CN102534980A (zh)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针织物
CN108866794A (zh) 一种两把半贾卡经编机及其提花织物编织方法
US5894743A (en) Single needle bed machine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of pile warp knit fabric
CN107663709B (zh) 经编机和用于制造经编织物的方法
US3159990A (en) Elastic bobby sock top
CN1769557B (zh) 制作带大的晶格开孔的具有双轴网眼结构的经编织物的方法
KR101449912B1 (ko) 편성포의 편성방법 및 편성포
CN102619008A (zh)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US4389860A (en) Warp knitting machine for the production of jacquard-patterned pile-knit fabrics
CN105019130B (zh) 经编无缝无底提花丝袜的织造方法
US5440902A (en) Warp knitted fabric and a machine and process for forming same
US4890462A (en) Knitted fabric
CN1063727A (zh) 带有调节脱圈快慢功能的横机
EP3702501B1 (en) Method for knitting three-dimensional fabric with variable thickness through a flat knitting machine
KR101850097B1 (ko) 돌출 입체형 패턴 형성용 환편 장치 및 방법
KR101155205B1 (ko) 색상 무늬 메쉬를 형성하는 직물 편직기
WO2023195309A1 (ja) 経編地の編成方法及び経編機
US777048A (en) Ribbed knitted fabric.
CN107574561B (zh) 一种粗犷型经编织物的工艺编织方法
CN107630282A (zh) 经编布料的编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German Obertshausen

Patentee after: Carlmeyerstol R & D Co.,Ltd.

Address before: German Obertshausen

Patentee before: Karmeier R & D Co.,Ltd.

Address after: Reutlingen

Patentee after: H Stoll Co.,Ltd.

Address before: Reutlingen

Patentee before: H. Stoll AG & Co. KG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13

Address after: German Obertshausen

Patentee after: Karmeier R & D Co.,Ltd.

Address before: Reutlingen

Patentee before: H Stoll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