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85930B - 一种自锁旋转提拉笔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锁旋转提拉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85930B
CN110385930B CN201910697856.1A CN201910697856A CN110385930B CN 110385930 B CN110385930 B CN 110385930B CN 201910697856 A CN201910697856 A CN 201910697856A CN 110385930 B CN110385930 B CN 1103859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tching
groove
special
barb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9785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85930A (zh
Inventor
余成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Jiany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Jiany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Jiany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Jiany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9785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8593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859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85930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00669 priority patent/WO2021017775A1/zh
Priority to JP2020122616A priority patent/JP6900619B2/ja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859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859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24/00Mechanisms for selecting, projecting, retracting or locking writing units
    • B43K24/02Mechanisms for selecting, projecting, retracting or locking writing units for locking a single writing unit in only fully projected or retracted posi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24/00Mechanisms for selecting, projecting, retracting or locking writing units
    • B43K24/02Mechanisms for selecting, projecting, retracting or locking writing units for locking a single writing unit in only fully projected or retracted positions
    • B43K24/06Mechanisms for selecting, projecting, retracting or locking writing units for locking a single writing unit in only fully projected or retracted positions operated by turning mean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Pencils And Projecting And Retracting Systems Therefor, And Multi-System Writing Instruments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自锁旋转提拉笔,包括第一杆体、第二杆筒、笔芯和复位弹簧,笔芯和复位弹簧皆套接于第一杆体内,第一杆体和笔芯套接于第二杆筒内;第一杆体由握笔部和套接部组成,套接部上设有一个及其以上异型组合槽,异型组合槽由安装切入槽、十字槽和配合槽依次排列组成;异型组合槽内还设有延伸内杆,延伸内杆自安装切入槽起,一直延伸到配合槽内,延伸内杆上设有安装凸起和异型凸块;安装凸起具体位于安装切入槽和十字槽之间,异型凸块具体位于配合槽内;配合槽被异型凸块分割成配合切换区、配合进入区、配合回落区和回落复位坡;第二杆筒内设有可移动于异型组合槽的配合倒钩;异型凸块表面设有辅助坡道,靠配合切换区端还设有配合凹槽。

Description

一种自锁旋转提拉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笔,特别涉及一种自锁旋转提拉笔。
背景技术
现今,科技的迅速发展,让人类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但是,针对笔具的改进和研究却停滞不前,虽然,现今属于智能时代,电脑和手机占据了人类的生活,但是,笔具作为传统的文明记载方式,其存在的必要性,就目前而言,仍是无可替代的。
而笔具最重要的两个点在于,一、笔芯;二、外笔壳的结构设计;针对上述两点,人类一直在做改进和研究,现有笔壳的设计技术已经很成熟,但是,操作方式单一且操作步骤繁多,现今讲究人体工程学,针对笔具的人体工程学,大多只是对其书写时的握感进行人体工程学的改进;但是,却忽视了其最根本的操作方式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操作方式单一,结构不可自锁的问题,提供一种自锁旋转提拉笔。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锁旋转提拉笔,包括第一杆体、第二杆筒、笔芯和复位弹簧,所述笔芯和复位弹簧皆套接于第一杆体内,所述第一杆体和笔芯套接于第二杆筒内;所述第一杆体由握笔部和套接部组成,所述套接部上设有一个及其以上异型组合槽,所述异型组合槽由安装切入槽、十字槽和配合槽依次排列组成;所述异型组合槽内还设有延伸内杆,所述延伸内杆自安装切入槽起,一直延伸到配合槽内,所述延伸内杆上设有安装凸起和异型凸块;所述安装凸起具体位于安装切入槽和十字槽之间,所述异型凸块具体位于配合槽内;所述配合槽被异型凸块分割成配合切换区、配合进入区、配合回落区和回落复位坡;所述第二杆筒内设有可移动于异型组合槽的配合倒钩;所述异型凸块其表面还设有辅助坡道,靠配合切换区端还设有配合凹槽;所述配合倒钩在异型组合槽内的位置关系,决定两种配合状态,具体配合状态如下:
一、使用状态,此时配合倒钩位于异型凸块内,具体位于配合凹槽内,此时,笔芯的笔尖部分处于部分露出第一杆体的状态;
二、携带状态,此时配合倒钩位于十字槽内,此时,笔芯完全隐藏于第一杆体和第二杆筒内。
一种自锁旋转提拉笔,包括第一杆体、第二杆筒、笔芯和复位弹簧,所述笔芯和复位弹簧皆套接于第一杆体内,所述第一杆体和笔芯套接于第二杆筒内;所述第二杆筒由千叶件和杆筒体组成,所述千叶件上延伸设有2个及其以上的延伸千叶杆,所述千叶件和杆筒体卡合连接,所述杆筒体可相对千叶件旋转;所述第一杆体由握笔部和套接部组成;所述握笔部上设有与延伸千叶杆数量一致的千叶槽;所述延伸千叶杆滑动安装于千叶槽内;所述套接部上设有一个及其以上异型组合槽,所述异型组合槽由安装切入槽、十字槽和配合槽依次排列组成;所述异型组合槽内还设有延伸内杆,所述延伸内杆自安装切入槽起,一直延伸到配合槽内,所述延伸内杆上设有安装凸起和异型凸块;所述安装凸起具体位于安装切入槽和十字槽之间,所述异型凸块具体位于配合槽内;所述配合槽被异型凸块分割成配合切换区、配合进入区、配合回落区和回落复位坡;所述杆筒体内设有可移动于异型组合槽的配合倒钩;所述异型凸块其表面还设有辅助坡道,靠配合切换区端还设有配合凹槽;
所述配合倒钩在异型组合槽内的位置关系,决定两种配合状态,具体配合状态如下:
一、使用状态,此时配合倒钩位于异型凸块内,具体位于配合凹槽内,此时,笔芯的笔尖部分处于部分露出第一杆体的状态;
二、携带状态,此时配合倒钩位于十字槽内,此时,笔芯完全隐藏于第一杆体和第二杆筒内。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十字槽的两侧还分别设有自锁槽;所述自锁槽和十字槽之间还分别设有辅助进坡和自锁辅坡;所述自锁槽与辅助进坡和自锁辅坡之间还设有防脱凸起;所述配合倒钩可通过辅助进坡和自锁辅坡,在克服防脱凸起的阻力后,进出自锁槽;使其具有第三种配合状态,即:自锁状态,此时配合倒钩位于自锁槽内,笔芯完全隐藏于第一杆体和第二杆筒内,且第一杆体和第二杆筒的上下移动关系被锁定,第一杆体无法和第二杆筒发生上下移动。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配合倒钩在异型组合槽的活动轨迹如下:
一、自安装切入槽,通过安装凸起,进入十字槽;
二、自十字槽进入配合槽;
三、在配合槽内,通过配合进入区使其与异型凸块发生接触,通过辅助坡道使得异型凸块往轴心偏移,即延伸内杆发生形变,随后进入配合切换区,进入配合切换区后,延伸内杆其形变复位,即异型凸块结构复位,使得配合倒钩被固定于配合凹槽内;
四、随后可通过旋转第二杆筒使得配合倒钩往左或右移动,使其脱离配合凹槽,进入配合回落区;
五、进入配合回落区后,会受到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使其配合倒钩自动往回落复位坡处移动;
六、而回落复位坡则会引导配合倒钩脱离配合槽的范围,重新进入十字槽内;
七、若无需更换笔芯,则重复第二到第六步骤即可;
八、若需要更换笔芯,则完成第六步骤后,通过安装凸起自十字槽移动到安装切入槽,随后离开异型组合槽即可。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配合倒钩在异型组合槽的活动轨迹如下:
一、自安装切入槽,通过安装凸起,进入十字槽;
二、自十字槽进入配合槽;
三、在配合槽内,通过配合进入区使其与异型凸块发生接触,通过辅助坡道使得异型凸块往轴心偏移,即延伸内杆发生形变,随后进入配合切换区,进入配合切换区后,延伸内杆其形变复位,即异型凸块结构复位,使得配合倒钩被固定于配合凹槽内;
四、随后可通过旋转第二杆筒使得配合倒钩往左或右移动,使其脱离配合凹槽,进入配合回落区;
五、进入配合回落区后,会受到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使其配合倒钩自动往回落复位坡处移动;
六、而回落复位坡则会引导配合倒钩脱离配合槽的范围,重新进入十字槽内;
七、若无需更换笔芯,则重复第二到第六步骤即可;
八、若需要更换笔芯,则完成第六步骤后,通过安装凸起自十字槽移动到安装切入槽,随后离开异型组合槽即可;
九、若需结构自锁,则完成第六步骤后,通过旋转第二杆筒,使得配合倒钩往左或右移动,使其克服防脱凸起的阻力后,进入自锁槽;
十、若想解除自锁状态,则完成第九步骤后,通过旋转第二杆筒,使得配合倒钩往左或右移动,使其克服防脱凸起的阻力后,重新进入十字槽内。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配合凹槽的两侧设有导出辅坡,其开口往外,帮助配合倒钩从配合凹槽两侧离开配合凹槽。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异型凸块其靠配合进入区端,还设有导向进入坡;所述导向进入坡其开口朝外,帮助配合倒钩自配合进入区进入辅助坡道。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延伸内杆与十字槽和配合槽之间设有间隙,其并不产生接触,故此,异型凸块也不和配合槽产生接触;所述延伸内杆与安装切入槽两边也设有间隙,但是延伸内杆其底边与安装切入槽相连,故此,安装凸起也不和十字槽或安装切入槽产生接触;但,由于延伸内杆其底边是与安装切入槽相连;而安装凸起相较于异型凸块,其离延伸内杆的底边较近;故此,其受到同等外力产生形变的幅度,小于异型凸块受到外力压迫,从而导致延伸内杆产生的形变幅度;即,配合倒钩通过安装凸起的所需力度,大于配合倒钩通过异型凸块的所需力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配合倒钩其结构为朝内弯曲的倒钩状结构,便于其勾住配合凹槽,使其极易横向进入配合凹槽但却无法横向脱离配合凹槽;但,不影响其通过配合凹槽左右两侧,滑出配合凹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杆体的握笔部上可套接设有握笔套;所述第二杆筒上可套接设有虎口套;所述握笔套和虎口套皆为软胶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采用简易的手势操作,以书写状态进行笔芯的进出操作;
二、具备自锁结构,不使用状态时,左或右旋转一定幅度,即可实现自锁;
三、具备千叶结构,可以更好的美观笔的外形和优化握感,因为结构设计的原因,第一杆体和第二杆筒间存在一定间隙,尤其是不使用状态时,间隙达到最大化;而,采用此千叶结构可以完美的遮挡这部分空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图2的A-A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图3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爆炸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第一杆体的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图6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立体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主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图9的C-C处剖视图。
图11为本发明图10的立体图。
图12为本发明图11的E处局部放大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爆炸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第一杆体的立体图。
图15为本发明图14的D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至7所示的一种自锁旋转提拉笔,包括第一杆体1、第二杆筒2、笔芯3和复位弹簧4,上述笔芯3和复位弹簧4皆套接于第一杆体1内,上述第一杆体1和笔芯3套接于第二杆筒2内。上述第一杆体1由握笔部11和套接部12组成,上述套接部12上设有一个及其以上异型组合槽13,上述异型组合槽13由安装切入槽131、十字槽132和配合槽133依次排列组成。上述异型组合槽13内还设有延伸内杆14,上述延伸内杆14自安装切入槽131起,一直延伸到配合槽133内,上述延伸内杆14上设有安装凸起141和异型凸块142。上述安装凸起141具体位于安装切入槽131和十字槽132之间,上述异型凸块142具体位于配合槽133内。上述配合槽133被异型凸块142分割成配合切换区135、配合进入区136、配合回落区134和回落复位坡137。上述第二杆筒2内设有可移动于异型组合槽13的配合倒钩21。上述异型凸块142其表面还设有辅助坡道1421,靠配合切换区135端还设有配合凹槽1422。上述配合倒钩21在异型组合槽13内的位置关系,决定两种配合状态,具体配合状态如下:
一、使用状态,此时配合倒钩21位于异型凸块142内,具体位于配合凹槽1422内,此时,笔芯的笔尖部分处于部分露出第一杆体1的状态。
二、携带状态,此时配合倒钩21位于十字槽132内,此时,笔芯完全隐藏于第一杆体1和第二杆筒2内。
为了实现笔芯的露出和隐藏,主要通过配合倒钩在异型组合槽内的移动,产生的两个具有稳定性的静态位置,分别实现了笔芯露出时,第一杆体和第二杆筒的配合状态。笔芯隐藏时的配合状态,而两个状态之间的切换,则为配合倒钩21在异型组合槽13的活动轨迹。上述配合倒钩21在异型组合槽13的活动轨迹具体如下:
一、自安装切入槽131,通过安装凸起141,进入十字槽132。
二、 自十字槽132进入配合槽133。
三、在配合槽133内,通过配合进入区136使其与异型凸块142发生接触,通过辅助坡道1421使得异型凸块142往轴心偏移,即延伸内杆14发生形变,随后进入配合切换区,进入配合切换区后,延伸内杆14其形变复位,即异型凸块142结构复位,使得配合倒钩21被固定于配合凹槽1422内。
四、随后可通过旋转第二杆筒2使得配合倒钩21往左或右移动,使其脱离配合凹槽1422,进入配合回落区134。
五、进入配合回落区134后,会受到复位弹簧4的弹力作用,使其配合倒钩21自动往回落复位坡137处移动。
六、而回落复位坡137则会引导配合倒钩21脱离配合槽133的范围,重新进入十字槽132内。
七、若无需更换笔芯,则重复第二到第六步骤即可。
八、若需要更换笔芯,则完成第六步骤后,通过安装凸起141自十字槽132移动到安装切入槽131,随后离开异型组合槽13即可。
为了使得使用状态切换到携带状态的快速和省力。上述配合凹槽1422的两侧设有导出辅坡1423,其开口往外,帮助配合倒钩21从配合凹槽1422两侧离开配合凹槽1422。
为了避免配合倒钩21初入配合槽时,进入除配合进入区以外的其他部分,从而影响其完成上述步骤3的操作,影响进入使用状态。上述异型凸块142其靠配合进入区136端,还设有导向进入坡1424。上述导向进入坡1424其开口朝外,帮助配合倒钩21自配合进入区136进入辅助坡道1421。其导向进入坡1424可以很好的防止配合倒钩的移动轨迹发生偏移。
为了使得延伸内杆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形变能力,确保异型凸块和安装凸起的具有一定的弹性,方便其和配合倒钩进行后续的配合。而安装凸起只是在安装和更换笔芯时需要用到,故此,其配合倒钩和安装凸起的卡合力度,应该大于配合倒钩和异型凸块的卡合力度,这样可以在确保配合倒钩和异型凸块的配合状态稳定的前提下,确保配合倒钩不易通过安装凸起,避免发生配合倒钩意外脱离异型组合槽的情况。上述延伸内杆14与十字槽132和配合槽133之间设有间隙,其并不产生接触,故此,异型凸块142也不和配合槽133产生接触。上述延伸内杆14与安装切入槽131两边也设有间隙,但是延伸内杆14其底边与安装切入槽131相连,故此,安装凸起141也不和十字槽132或安装切入槽131产生接触。但,由于延伸内杆14其底边是与安装切入槽131相连。而安装凸起141相较于异型凸块142,其离延伸内杆14的底边较近。故此,其受到同等外力产生形变的幅度,小于异型凸块142受到外力压迫,从而导致延伸内杆14产生的形变幅度。即,配合倒钩通过安装凸起14的所需力度,大于配合倒钩通过异型凸块142的所需力度。
为了使得配合倒钩只能滑入异型凸块的配合凹槽,却无法原路离开配合凹槽,只能通过侧移的方式,离开配合凹槽。使其能够在配合倒钩进入配合凹槽后,确保第一杆体和第二筒体的结构配合稳定性,方便书写人,书写着力。上述配合倒钩21其结构为朝内弯曲的倒钩状结构,便于其勾住配合凹槽1422,使其极易横向进入配合凹槽1422但却无法横向脱离配合凹槽1422。但,不影响其通过配合凹槽1422左右两侧,滑出配合凹槽1422。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上述第一杆体1的握笔部11上可套接设有握笔套。上述第二杆筒2上可套接设有虎口套。上述握笔套和虎口套皆为软胶套。
实施例2:
如图8至15所示的一种自锁旋转提拉笔,包括第一杆体1、第二杆筒2、笔芯3和复位弹簧4,上述笔芯3和复位弹簧4皆套接于第一杆体1内,上述第一杆体1和笔芯3套接于第二杆筒2内。上述第二杆筒2由千叶件22和杆筒体21组成,上述千叶件22上延伸设有2个及其以上的延伸千叶杆221,上述千叶件22和杆筒体21卡合连接,上述杆筒体21可相对千叶件22旋转。上述第一杆体1由握笔部11和套接部12组成。上述握笔部11上设有与延伸千叶杆221数量一致的千叶槽111。上述延伸千叶杆221滑动安装于千叶槽111内。上述套接部12上设有一个及其以上异型组合槽13,上述异型组合槽13由安装切入槽131、十字槽132和配合槽133依次排列组成。上述异型组合槽13内还设有延伸内杆14,上述延伸内杆14自安装切入槽131起,一直延伸到配合槽133内,上述延伸内杆14上设有安装凸起141和异型凸块142。上述安装凸起141具体位于安装切入槽131和十字槽132之间,上述异型凸块142具体位于配合槽133内。上述配合槽133被异型凸块142分割成配合切换区135、配合进入区136、配合回落区134和回落复位坡137。上述杆筒体21内设有可移动于异型组合槽13的配合倒钩21。上述异型凸块142其表面还设有辅助坡道1421,靠配合切换区135端还设有配合凹槽1422。
上述配合倒钩21在异型组合槽13内的位置关系,决定两种配合状态,具体配合状态如下:
一、使用状态,此时配合倒钩21位于异型凸块142内,具体位于配合凹槽1422内,此时,笔芯的笔尖部分处于部分露出第一杆体1的状态。
二、携带状态,此时配合倒钩21位于十字槽132内,此时,笔芯完全隐藏于第一杆体1和第二杆筒2内。
为了实现锁定第一杆体和第二杆筒上下移动的功能,使其在外出携带时,避免笔芯受到外力影响而露出。上述十字槽132的两侧还分别设有自锁槽1322。上述自锁槽1322和十字槽132之间还分别设有辅助进坡1323和自锁辅坡1321。上述自锁槽1322与辅助进坡1323和自锁辅坡1321之间还设有防脱凸起13221。上述配合倒钩21可通过辅助进坡1323和自锁辅坡1321,在克服防脱凸起13221的阻力后,进出自锁槽1322。使其具有第三种配合状态,即:自锁状态,此时配合倒钩21位于自锁槽1322内,笔芯完全隐藏于第一杆体1和第二杆筒2内,且第一杆体1和第二杆筒2的上下移动关系被锁定,第一杆体1无法和第二杆筒2发生上下移动。
为了实现笔芯的露出和隐藏,主要通过配合倒钩在异型组合槽内的移动,产生的三个具有稳定性的静态位置,分别实现了笔芯露出时,第一杆体和第二杆筒的配合状态。笔芯隐藏时的配合状态。笔芯隐藏,同时锁定了第一杆体和第二杆筒上下移动功能时,第一杆体和第二杆筒的配合状态。而这三个状态之间的切换,则为配合倒钩21在异型组合槽13的活动轨迹。上述配合倒钩21在异型组合槽13的活动轨迹如下:
一、自安装切入槽131,通过安装凸起141,进入十字槽132。
二、自十字槽132进入配合槽133。
三、在配合槽133内,通过配合进入区136使其与异型凸块142发生接触,通过辅助坡道1421使得异型凸块142往轴心偏移,即延伸内杆14发生形变,随后进入配合切换区,进入配合切换区后,延伸内杆14其形变复位,即异型凸块142结构复位,使得配合倒钩21被固定于配合凹槽1422内。
四、随后可通过旋转第二杆筒2使得配合倒钩21往左或右移动,使其脱离配合凹槽1422,进入配合回落区134。
五、进入配合回落区134后,会受到复位弹簧4的弹力作用,使其配合倒钩21自动往回落复位坡137处移动。
六、而回落复位坡137则会引导配合倒钩21脱离配合槽133的范围,重新进入十字槽132内。
七、若无需更换笔芯,则重复第二到第六步骤即可。
八、若需要更换笔芯,则完成第六步骤后,通过安装凸起141自十字槽132移动到安装切入槽131,随后离开异型组合槽13即可。
九、若需结构自锁,则完成第六步骤后,通过旋转第二杆筒2,使得配合倒钩21往左或右移动,使其克服防脱凸起13221的阻力后,进入自锁槽1322。
十、若想解除自锁状态,则完成第九步骤后,通过旋转第二杆筒2,使得配合倒钩21往左或右移动,使其克服防脱凸起13221的阻力后,重新进入十字槽132内。
为了使得使用状态切换到携带状态的快速和省力。上述配合凹槽1422的两侧设有导出辅坡1423,其开口往外,帮助配合倒钩21从配合凹槽1422两侧离开配合凹槽1422。
为了避免配合倒钩21初入配合槽时,进入除配合进入区以外的其他部分,从而影响其完成上述步骤3的操作,影响进入使用状态。上述异型凸块142其靠配合进入区136端,还设有导向进入坡1424。上述导向进入坡1424其开口朝外,帮助配合倒钩21自配合进入区136进入辅助坡道1421。其导向进入坡1424可以很好的防止配合倒钩的移动轨迹发生偏移。
为了使得延伸内杆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形变能力,确保异型凸块和安装凸起的具有一定的弹性,方便其和配合倒钩进行后续的配合。而安装凸起只是在安装和更换笔芯时需要用到,故此,其配合倒钩和安装凸起的卡合力度,应该大于配合倒钩和异型凸块的卡合力度,这样可以在确保配合倒钩和异型凸块的配合状态稳定的前提下,确保配合倒钩不易通过安装凸起,避免发生配合倒钩意外脱离异型组合槽的情况。上述延伸内杆14与十字槽132和配合槽133之间设有间隙,其并不产生接触,故此,异型凸块142也不和配合槽133产生接触。上述延伸内杆14与安装切入槽131两边也设有间隙,但是延伸内杆14其底边与安装切入槽131相连,故此,安装凸起141也不和十字槽132或安装切入槽131产生接触。但,由于延伸内杆14其底边是与安装切入槽131相连。而安装凸起141相较于异型凸块142,其离延伸内杆14的底边较近。故此,其受到同等外力产生形变的幅度,小于异型凸块142受到外力压迫,从而导致延伸内杆14产生的形变幅度。即,配合倒钩通过安装凸起14的所需力度,大于配合倒钩通过异型凸块142的所需力度。
为了使得配合倒钩只能滑入异型凸块的配合凹槽,却无法原路离开配合凹槽,只能通过侧移的方式,离开配合凹槽。使其能够在配合倒钩进入配合凹槽后,确保第一杆体和第二筒体的结构配合稳定性,方便书写人,书写着力。上述配合倒钩21其结构为朝内弯曲的倒钩状结构,便于其勾住配合凹槽1422,使其极易横向进入配合凹槽1422但却无法横向脱离配合凹槽1422。但,不影响其通过配合凹槽1422左右两侧,滑出配合凹槽1422。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上述第一杆体1的握笔部11上可套接设有握笔套。上述第二杆筒2上可套接设有虎口套。上述握笔套和虎口套皆为软胶套。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上述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自锁旋转提拉笔,包括第一杆体(1)、第二杆筒(2)、笔芯(3)和复位弹簧(4),所述笔芯(3)和复位弹簧(4)皆套接于第一杆体(1)内,所述第一杆体(1)和笔芯(3)套接于第二杆筒(2)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体(1)由握笔部(11)和套接部(12)组成,所述套接部(12)上设有一个及其以上异型组合槽(13),所述异型组合槽(13)由安装切入槽(131)、十字槽(132)和配合槽(133)依次排列组成;所述异型组合槽(13)内还设有延伸内杆(14),所述延伸内杆(14)自安装切入槽(131)起,一直延伸到配合槽(133)内,所述延伸内杆(14)上设有安装凸起(141)和异型凸块(142);所述安装凸起(141)具体位于安装切入槽(131)和十字槽(132)之间,所述异型凸块(142)具体位于配合槽(133)内;所述配合槽(133)被异型凸块(142)分割成配合切换区(135)、配合进入区(136)、配合回落区(134)和回落复位坡(137);所述第二杆筒(2)内设有可移动于异型组合槽(13)的配合倒钩(21);所述异型凸块(142)其表面还设有辅助坡道(1421),靠配合切换区(135)端还设有配合凹槽(1422);所述配合倒钩(21)在异型组合槽(13)内的位置关系,决定两种配合状态,具体配合状态如下:
一、使用状态,此时配合倒钩(21)位于异型凸块(142)内,具体位于配合凹槽(1422)内,此时,笔芯的笔尖部分处于部分露出第一杆体(1)的状态;
二、携带状态,此时配合倒钩(21)位于十字槽(132)内,此时,笔芯完全隐藏于第一杆体(1)和第二杆筒(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锁旋转提拉笔,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倒钩(21)在异型组合槽(13)的活动轨迹如下:
一、自安装切入槽(131),通过安装凸起(141),进入十字槽(132);
二、自十字槽(132)进入配合槽(133);
三、在配合槽(133)内,通过配合进入区(136)使其与异型凸块(142)发生接触,通过辅助坡道(1421)使得异型凸块(142)往轴心偏移,即延伸内杆(14)发生形变,随后进入配合切换区,进入配合切换区后,延伸内杆(14)其形变复位,即异型凸块(142)结构复位,使得配合倒钩(21)被固定于配合凹槽(1422)内;
四、随后可通过旋转第二杆筒(2)使得配合倒钩(21)往左或右移动,使其脱离配合凹槽(1422),进入配合回落区(134);
五、进入配合回落区(134)后,会受到复位弹簧(4)的弹力作用,使其配合倒钩(21)自动往回落复位坡(137)处移动;
六、而回落复位坡(137)则会引导配合倒钩(21)脱离配合槽(133)的范围,重新进入十字槽(132)内;
七、若无需更换笔芯,则重复第二到第六步骤即可;
八、若需要更换笔芯,则完成第六步骤后,通过安装凸起(141)自十字槽(132)移动到安装切入槽(131),随后离开异型组合槽(13)即可。
3.一种自锁旋转提拉笔,包括第一杆体(1)、第二杆筒(2)、笔芯(3)和复位弹簧(4),所述笔芯(3)和复位弹簧(4)皆套接于第一杆体(1)内,所述第一杆体(1)和笔芯(3)套接于第二杆筒(2)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杆筒(2)由千叶件(22)和杆筒体(21)组成,所述千叶件(22)上延伸设有2个及其以上的延伸千叶杆(221),所述千叶件(22)和杆筒体(21)卡合连接,所述杆筒体(21)可相对千叶件(22)旋转;所述第一杆体(1)由握笔部(11)和套接部(12)组成;所述握笔部(11)上设有与延伸千叶杆(221)数量一致的千叶槽(111);所述延伸千叶杆(221)滑动安装于千叶槽(111)内;所述套接部(12)上设有一个及其以上异型组合槽(13),所述异型组合槽(13)由安装切入槽(131)、十字槽(132)和配合槽(133)依次排列组成;所述异型组合槽(13)内还设有延伸内杆(14),所述延伸内杆(14)自安装切入槽(131)起,一直延伸到配合槽(133)内,所述延伸内杆(14)上设有安装凸起(141)和异型凸块(142);所述安装凸起(141)具体位于安装切入槽(131)和十字槽(132)之间,所述异型凸块(142)具体位于配合槽(133)内;所述配合槽(133)被异型凸块(142)分割成配合切换区(135)、配合进入区(136)、配合回落区(134)和回落复位坡(137);所述杆筒体(21)内设有可移动于异型组合槽(13)的配合倒钩(21);所述异型凸块(142)其表面还设有辅助坡道(1421),靠配合切换区(135)端还设有配合凹槽(1422);
所述配合倒钩(21)在异型组合槽(13)内的位置关系,决定两种配合状态,具体配合状态如下:
一、使用状态,此时配合倒钩(21)位于异型凸块(142)内,具体位于配合凹槽(1422)内,此时,笔芯的笔尖部分处于部分露出第一杆体(1)的状态;
二、携带状态,此时配合倒钩(21)位于十字槽(132)内,此时,笔芯完全隐藏于第一杆体(1)和第二杆筒(2)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锁旋转提拉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槽(132)的两侧还分别设有自锁槽(1322);所述自锁槽(1322)和十字槽(132)之间还分别设有辅助进坡(1323)和自锁辅坡(1321);所述自锁槽(1322)与辅助进坡(1323)和自锁辅坡(1321)之间还设有防脱凸起(13221);所述配合倒钩(21)可通过辅助进坡(1323)和自锁辅坡(1321),在克服防脱凸起(13221)的阻力后,进出自锁槽(1322);使其具有第三种配合状态,即:自锁状态,此时配合倒钩(21)位于自锁槽(1322)内,笔芯完全隐藏于第一杆体(1)和第二杆筒(2)内,且第一杆体(1)和第二杆筒(2)的上下移动关系被锁定,第一杆体(1)无法和第二杆筒(2)发生上下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锁旋转提拉笔,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倒钩(21)在异型组合槽(13)的活动轨迹如下:
一、自安装切入槽(131),通过安装凸起(141),进入十字槽(132);
二、自十字槽(132)进入配合槽(133);
三、在配合槽(133)内,通过配合进入区(136)使其与异型凸块(142)发生接触,通过辅助坡道(1421)使得异型凸块(142)往轴心偏移,即延伸内杆(14)发生形变,随后进入配合切换区,进入配合切换区后,延伸内杆(14)其形变复位,即异型凸块(142)结构复位,使得配合倒钩(21)被固定于配合凹槽(1422)内;
四、随后可通过旋转第二杆筒(2)使得配合倒钩(21)往左或右移动,使其脱离配合凹槽(1422),进入配合回落区(134);
五、进入配合回落区(134)后,会受到复位弹簧(4)的弹力作用,使其配合倒钩(21)自动往回落复位坡(137)处移动;
六、而回落复位坡(137)则会引导配合倒钩(21)脱离配合槽(133)的范围,重新进入十字槽(132)内;
七、若无需更换笔芯,则重复第二到第六步骤即可;
八、若需要更换笔芯,则完成第六步骤后,通过安装凸起(141)自十字槽(132)移动到安装切入槽(131),随后离开异型组合槽(13)即可;
九、若需结构自锁,则完成第六步骤后,通过旋转第二杆筒(2),使得配合倒钩(21)往左或右移动,使其克服防脱凸起(13221)的阻力后,进入自锁槽(1322);
十、若想解除自锁状态,则完成第九步骤后,通过旋转第二杆筒(2),使得配合倒钩(21)往左或右移动,使其克服防脱凸起(13221)的阻力后,重新进入十字槽(132)内。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一种自锁旋转提拉笔,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凹槽(1422)的两侧设有导出辅坡(1423),其开口往外,帮助配合倒钩(21)从配合凹槽(1422)两侧离开配合凹槽(14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锁旋转提拉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型凸块(142)其靠配合进入区(136)端,还设有导向进入坡(1424);所述导向进入坡(1424)其开口朝外,帮助配合倒钩(21)自配合进入区(136)进入辅助坡道(142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锁旋转提拉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内杆(14)与十字槽(132)和配合槽(133)之间设有间隙,其并不产生接触,故此,异型凸块(142)也不和配合槽(133)产生接触;所述延伸内杆(14)与安装切入槽(131)两边也设有间隙,但是延伸内杆(14)其底边与安装切入槽(131)相连,故此,安装凸起(141)也不和十字槽(132)或安装切入槽(131)产生接触;但,由于延伸内杆(14)其底边是与安装切入槽(131)相连;而安装凸起(141)相较于异型凸块(142),其离延伸内杆(14)的底边较近;故此,其受到同等外力产生形变的幅度,小于异型凸块(142)受到外力压迫,从而导致延伸内杆(14)产生的形变幅度;即,配合倒钩通过安装凸起(14)的所需力度,大于配合倒钩通过异型凸块(142)的所需力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自锁旋转提拉笔,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倒钩(21)其结构为朝内弯曲的倒钩状结构,便于其勾住配合凹槽(1422),使其极易横向进入配合凹槽(1422)但却无法横向脱离配合凹槽(1422);但,不影响其通过配合凹槽(1422)左右两侧,滑出配合凹槽(1422)。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一种自锁旋转提拉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体(1)的握笔部(11)上套接设有握笔套;所述第二杆筒(2)上可套接设有虎口套;所述握笔套和虎口套皆为软胶套。
CN201910697856.1A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自锁旋转提拉笔 Active CN1103859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97856.1A CN110385930B (zh)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自锁旋转提拉笔
PCT/CN2020/100669 WO2021017775A1 (zh) 2019-07-31 2020-07-07 一种自锁旋转提拉笔
JP2020122616A JP6900619B2 (ja) 2019-07-31 2020-07-17 オートロック式回転リフトペ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97856.1A CN110385930B (zh)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自锁旋转提拉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85930A CN110385930A (zh) 2019-10-29
CN110385930B true CN110385930B (zh) 2020-08-28

Family

ID=68287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97856.1A Active CN110385930B (zh)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自锁旋转提拉笔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900619B2 (zh)
CN (1) CN110385930B (zh)
WO (1) WO202101777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85930B (zh) * 2019-07-31 2020-08-28 杭州简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锁旋转提拉笔
CN113479002B (zh) * 2021-06-25 2023-04-28 温州市简系文具有限公司 一种卡扣速拔笔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69524A (en) * 1978-04-19 1981-05-26 Ancos Co., Ltd. Mechanical pencil
JP2010505652A (ja) * 2006-10-06 2010-02-25 ソシエテ・ビック 格納式保護スリーブを備えた固定式ペン先の筆記具
CN101939174A (zh) * 2007-12-26 2011-01-05 查纳·卡巴坦 用于书写器具的适配器
CN104284782A (zh) * 2012-03-20 2015-01-14 毕克有限公司 具有可移动保护套的书写工具
CN208682418U (zh) * 2017-11-24 2019-04-02 股份公司东亚铅笔 按动式笔
WO2019067612A1 (en) * 2017-09-28 2019-04-04 Sanford, L.P. RETRACTABLE HEAD WRITING INSTRU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86197A (en) * 1987-06-15 1988-11-22 Ritepoint Twist actuated writing instrument
JP2519017Y2 (ja) * 1990-05-31 1996-12-04 ぺんてる株式会社 出没式筆記具
JP2605617Y2 (ja) * 1992-12-03 2000-07-31 株式会社壽 筆記具
WO2006114846A1 (ja) * 2005-04-08 2006-11-02 Gifu Service Co., Ltd. キャップ付筆記具
FR2986467B1 (fr) * 2012-02-03 2014-02-28 Bic Soc Instrument d'ecriture a manchon protecteur de pointe retractable
JP2017154369A (ja) * 2016-03-01 2017-09-07 ぺんてる株式会社 出没式筆記具
CN110385930B (zh) * 2019-07-31 2020-08-28 杭州简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锁旋转提拉笔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69524A (en) * 1978-04-19 1981-05-26 Ancos Co., Ltd. Mechanical pencil
JP2010505652A (ja) * 2006-10-06 2010-02-25 ソシエテ・ビック 格納式保護スリーブを備えた固定式ペン先の筆記具
CN101939174A (zh) * 2007-12-26 2011-01-05 查纳·卡巴坦 用于书写器具的适配器
CN104284782A (zh) * 2012-03-20 2015-01-14 毕克有限公司 具有可移动保护套的书写工具
WO2019067612A1 (en) * 2017-09-28 2019-04-04 Sanford, L.P. RETRACTABLE HEAD WRITING INSTRUMENT
CN208682418U (zh) * 2017-11-24 2019-04-02 股份公司东亚铅笔 按动式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024278A (ja) 2021-02-22
CN110385930A (zh) 2019-10-29
JP6900619B2 (ja) 2021-07-07
WO2021017775A1 (zh) 2021-0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85930B (zh) 一种自锁旋转提拉笔
CN110802968B (zh) 一种扭转卡位笔
CN111619268B (zh) 一种自扭转延伸卡扣笔
CN100398776C (zh) 开关动作体停止位置上的插入卡紧机构
KR101858483B1 (ko) 헬멧
CN110341349B (zh) 一种自锁提拉笔
EP3417740B1 (en) Telescopic rail with locking mechanism
CN110328986B (zh) 一种伸缩笔
US10377166B2 (en) Knock type pen
JP2001161443A (ja) 化粧用ブラシ機具
GB2419121A (en) Sun visor
CN104169508A (zh) 封闭式力传递装置及使用其的安全门锁
JP3675176B2 (ja) 棒状化粧料繰り出し容器
CN104790778A (zh) 一种锁合装置
CN110481205B (zh) 一种自锁旋转防摔笔
US7854559B2 (en) Pen with double pen barrel
CN101240678B (zh) 一种单斜舌锁体
CN208188798U (zh) 笔体弹出结构、触控笔以及电子设备
CA2573939A1 (en) Push to open drawer slide
US8760861B2 (en) Mouse structure
CN212562844U (zh) 一种自动回弹门锁及推拉门
CN114161864A (zh) 一种平板机芯提拉笔
US20100124953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a sliding and rotating cover
CN207553862U (zh) 一种按压式保险箱内门面板
US20150328965A1 (en) Extension assembly for a sidebar of a sunshad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