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69508A - 封闭式力传递装置及使用其的安全门锁 - Google Patents

封闭式力传递装置及使用其的安全门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69508A
CN104169508A CN201280070621.6A CN201280070621A CN104169508A CN 104169508 A CN104169508 A CN 104169508A CN 201280070621 A CN201280070621 A CN 201280070621A CN 104169508 A CN104169508 A CN 1041695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space
dead bolt
door
inclined plane
connecting ax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7062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69508B (zh
Inventor
金荣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41695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695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695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6950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CBOLTS OR FASTENING DEVICES FOR WINGS, SPECIALLY FOR DOORS OR WINDOWS
    • E05C1/00Fastening devices with bolts moving rectilinearly
    • E05C1/08Fastening devices with bolts moving rectilinearly with latching action
    • E05C1/12Fastening devices with bolts moving rectilinearly with latching action with operating handle or equivalent member moving otherwise than rigidly with the latch
    • E05C1/14Fastening devices with bolts moving rectilinearly with latching action with operating handle or equivalent member moving otherwise than rigidly with the latch the handle or member moving essentially towards or away from the plane of the wing or fram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55/00Locks in which a sliding latch is used also as a locking bol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59/00Locks with latches separate from the lock-bolts or with a plurality of latches or lock-bol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63/00Locks or fastenings with special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E05B63/06Locks or fastenings with special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with lengthwise-adjustable bolts ; with adjustable backset, i.e. distance from door edg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CBOLTS OR FASTENING DEVICES FOR WINGS, SPECIALLY FOR DOORS OR WINDOWS
    • E05C1/00Fastening devices with bolts moving rectilinearly
    • E05C1/08Fastening devices with bolts moving rectilinearly with latching action
    • E05C1/12Fastening devices with bolts moving rectilinearly with latching action with operating handle or equivalent member moving otherwise than rigidly with the latch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2/00Closure fasteners
    • Y10T292/08Bolts
    • Y10T292/096Sli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封闭式力传递装置及使用其的安全门锁,该封闭式力传递装置及使用其的安全门锁因能够调节锁舌插入锁舌插槽中的插入深度而使得安全性得到提高,并且因构成部件简单而使得组装生产性优异且耐久性优异。本发明包括:本体壳,两侧面开放并且具有筒状以贯穿门;本体,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本体壳的内部以通过从外部施加的力沿着直线方向运动,所述本体具有至少一个倾斜面和位于与所述倾斜面对应的部分的与直线运动方向呈垂直方向的本体移动空间;把手,与所述本体连接并且分别向门的两侧面外部凸出;以及锁舌组装体,一侧的端部通过所述本体移动空间并且接合成沿着所述倾斜面相对于所述本体的移动方向垂直地移动,而另一侧被弹性地支承于所述本体壳并且与所述本体的直线运动联动以相对于所述本体的运动方向垂直的方向运动。

Description

封闭式力传递装置及使用其的安全门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门锁,尤其涉及封闭式力传递装置及使用其的安全门锁,该封闭式力传递装置及使用其的安全门锁因能够调节插入锁舌插槽中的锁舌的插入深度而使得安全性得到提高,并且因构成部件简单而使得组装生产性优异且耐久性优异。
背景技术
门锁通常通过将锁舌插入到形成于门框上的锁舌插槽中来维持锁定状态,而此时锁舌插入锁舌插槽中的深度为15mm左右,其深度是浅的。对于具有这种锁舌插入深度的门锁而言,因为可以使用螺丝刀等工具从锁舌插槽中强制地移出锁舌而导致门容易被打开,所以需要双重的锁定装置。
虽然将锁舌插入锁舌插槽的插入深度增加至例如20mm以上即可解决这种问题,但对于需要旋转把手来开门的现有的圆筒式或管式门锁而言,因为需要增加门把手的旋转角度,所以导致了开门的不便利。
此外,在现有的圆筒式或管式门锁中,门的开关是在门把手被旋转的状态下施加推拉门的力时才能够开关门。因此,不仅对于普通人,而且对于儿童、残疾人、患者等身体活动不自由或行动不便的人而言门的开关都是不容易的。
相应地,虽然有通过推拉门的把手来开关门而使得门的开关容易的推拉式门锁,但这种现有的门锁存在以下缺点:因零件数多而导致结构复杂且制造费用高,并且在将目前使用中的圆筒式或管式门锁替换为推拉式门锁时需要对门进行额外的改造作业。
此外,上述现有的门锁因为在其结构上无法将对于锁舌插槽的锁舌的插入深度增加至一定深度以上所以安全性低,因此往往需要双重锁定装置。
此外,因为现有的推拉式门锁的结构相异所以需要专门设计所使用的门把手,因此即使是具有所期望的设计的门把手在不适合所设置的门锁的情况下也无法被使用。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通过增加锁舌插入锁舌插槽中的插入深度而使得安全性高从而不需要双重锁定装置的力传递装置及使用其的安全门锁。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因构成部件数量少而使得制造工序简单并且在无需追加改造的情况下能够被简单地安装至现有的门锁的力传递装置及使用其的安全门锁。
而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通过使本发明的门锁能够采用包括目前正在使用的门锁的把手在内的多种形状的门锁把手而具有广泛的设计选择的力传递装置及使用其的安全门锁。
技术方案
根据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安全门锁,所述安全门锁包括:本体壳,两侧面开放并且具有筒状以贯穿门;本体,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本体壳的内部以通过从外部施加的力沿着直线方向运动,所述本体具有至少一个倾斜面和位于与所述倾斜面对应的部分的与所述直线运动方向呈垂直方向的本体移动空间;把手,通过所述本体壳与所述本体连接,并分别向门的两侧面外部凸出;以及锁舌组装体,一侧的端部通过所述本体移动空间并且接合成沿着所述倾斜面相对于所述本体的移动方向垂直地移动,另一侧被弹性地支承于所述本体壳并且与所述本体的直线运动联动以沿着相对于所述本体的运动方向垂直的方向运动。
当施加到所述本体的外部力被解除时,所述本体和所述锁舌组装体可以复位到原位。
所述锁舌组装体包括连接轴、滑块、弹性体和锁舌,其中,所述连接轴可移动地设置成贯穿所述本体和本体壳,所述滑块接合至所述连接轴的一侧以在所述本体作直线运动时与所述倾斜面接触并沿着所述连接轴的轴线方向移动从而使所述连接轴沿着相对于所述本体的运动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所述弹性体弹性地支承所述连接轴的另一侧以在施加到所述本体的外部力被解除时提供使所述本体和所述锁舌组装体复位至原位的恢复力,所述锁舌设置于所述连接轴的另一侧端部以通过所述弹性体的恢复力沿着所述连接轴的轴线方向作往复运动从而维持门的锁定或打开状态。
优选地,所述本体移动空间可被构成为其截面形成为椭圆形或长方形形状,其宽度略大于连接轴的直径,并且其长度构成为连接轴位移的2倍以上。
优选地,所述倾斜面由单个倾斜面或彼此相对的一对倾斜面构成,并且一端彼此相接以使彼此构成一定角度。
所述一对倾斜面由V字形切槽或反V字形凸出部构成。
优选地,单个倾斜面构成的角度为15°至75°,所述一对倾斜面构成的角度为30°至160°。
所述滑块的与所述倾斜面接触的部分可由弧形构成。
所述连接轴的位移距离与倾斜面的倾斜角大小成反比,并且与所述本体的倾斜面的初始位置与顶点位置之间的高度成正比。
所述安全门锁还可以包括闩壳体,所述闩壳体在容纳所述弹性体的状态下当所述弹性体收缩时同时将锁舌容纳至内部。
所述本体的本体移动空间可以包括第一本体移动空间和第二本体移动空间,其中,所述第一本体移动空间形成为与所述本体壳的内部滑动的方向平行的切槽,所述第二本体移动空间与所述第一本体移动空间相连,并且形成为相对于所述本体壳的内部滑动的方向倾斜的切槽,并且内部面被用作所述倾斜面。
所述本体可以包括连接有第一把手的第一面、与所述第一面相对并连接有第二把手的第二面、与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相邻的第三面、与所述第三面相对的第四面、与所述第三面和所述第四面相邻的第五面、和与所述第五面相对的第六面。此时,所述第一本体移动空间可以被形成为垂直地贯穿所述第三面和所述第四面。所述第二本体移动空间可以被形成为贯穿所述第五面和所述第六面。
所述第二本体移动空间可以被形成为直线形状。
所述本体可以包括主要本体和辅助本体,其中,所述主要本体形成有所述本体移动空间并连接有所述第一把手,所述辅助本体与所述主要本体形成为一体并连接有所述第二把手。
当所述锁舌组装体位于所述第二本体移动空间的两端部时,所述锁舌组装体可以将门转换为锁定或打开状态。
所述第二本体移动空间可以具有至少一个弯曲部。
所述第一本体移动空间和所述第二本体移动空间的两端部的位置可以实质上相同。
所述锁舌组装体可以包括滑块、连接轴、弹性体和锁舌,其中,所述滑块设置于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二本体移动空间以沿着所述第二本体移动空间移动并且在所述第一本体移动空间和所述本体第二移动空间相遇的部分处形成有接合孔,所述连接轴可移动地设置成贯穿所述本体和所述本体壳并且被设置成通过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一本体移动空间并且固定于所述滑块的所述接合孔,所述弹性体弹性地支承所述连接轴的另一侧以在施加到所述本体的外部力被解除时提供使所述本体和所述锁舌组装体复位至原位的恢复力,所述锁舌设置在所述连接轴的另一侧端部以通过所述弹性体的恢复力沿着所述连接轴的轴线方向作往复运动从而维持门的锁定或打开状态。
而且,所述滑块可以包括滑杆和一对轴承,其中,所述滑杆形成有所述接合孔,所述一对轴承接合至所述滑杆的两端部并且沿着所述本体的第二本体移动空间的倾斜面移动。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用于门锁的力传递装置,所述力传递装置包括本体和锁舌组装体。所述本体可滑动地设置在本体壳的内部以通过从外部施加的力沿着直线方向运动,并且具有至少一个倾斜面和位于与所述倾斜面对应的部分的与所述直线运动方向呈垂直方向的本体移动空间。所述锁舌组装体的一侧的端部通过所述本体移动空间并且接合成使其沿着所述倾斜面相对于所述本体的移动方向垂直地移动,另一侧弹性地支承于所述本体壳并且与所述本体的直线运动联动以沿着相对于所述本体的运动方向垂直的方向运动。
有益效果
因此,在本发明中,因能够将锁舌插入锁舌插槽中的插入深度调节成更深而使得安全性高,因此无需双重锁定装置,并且因构成部件数量少而使得制造工序简单、耐久性优异。
此外,在本发明中,能够在无需追加改造目前使用中的门的情况下进行设置,并且能够采用包括现有的把手在内的多种形态和颜色的把手,因此可以提供审美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安全门锁被关闭的状态的概略图。
图2是示出图1的安全门锁被打开的状态的概略图。
图3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力传递装置的组装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安全门锁被关闭的状态的概略图。
图5是示出图4的安全门锁被打开的状态的概略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安全门锁被关闭的状态的概略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封闭式力传递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示出图7的本体和力传递装置的组装状态的立体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封闭式力传递装置的组装状态的立体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本体的立体图。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本体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安全门锁被关闭的状态的概略图,图2是示出图1的安全门锁被打开的状态的概略图,图3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力传递装置的组装状态的立体图。
参照图1至图3,门锁包括设置于门D上的力传递装置和把手1a、1b。力传递装置包括本体8和锁舌组装体80,并且还可以包括本体壳11。
这种门锁具有本体壳11、本体8、把手1a、1b和锁舌组装体80,其中,本体壳11的两侧面沿着贯穿门D的两侧面的贯穿孔12所形成的方向开放,本体8被形成为能够根据把手1a、1b被推拉而在本体壳11内作往复运动并且使倾斜面15相对于滑块7滑动,把手1a、1b被设置成通过本体壳11与本体8连接并且分别向门D的两面外侧凸出,锁舌组装体80相对于本体8的长度方向垂直地插入以与本体8的往复运动联动并将本体8的往复运动方向转换为垂直方向从而沿着本体8的长度方向移动。
锁舌组装体80由滑块7、连接轴5、锁舌2和弹性体6构成,其中,滑块7接合至贯穿本体8的连接轴5的一端并且在本体8作直线运动时与V字形槽的倾斜面接触并沿着连接轴5的轴线方向移动从而使连接轴5沿着相对于本体的运动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连接轴5与滑块7连接并且被设置成沿着相对于本体8的直线往复运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作直线往复运动,锁舌2设置于连接轴5的一端并且被设置成随着连接轴5的往复运动而被插入或脱离锁舌插槽,弹性体6被设置成当以打开门D的方向施加外力时随着连接轴5的移动而被收缩,而当该外力被解除时通过恢复力使连接轴5沿着反方向移动复位。此时,弹性体6被安装在本体壳11的外侧面的连接轴5两侧端部中的至少一处,并且其可与锁舌2接合地安装。此外,虽然在第一实施例中公开了弹性体6被设置在本体壳11的外侧面的例子,但其也可以被安装在本体壳11的内部面与本体8的倾斜面15之间。
此外,锁舌组装体80包括闩壳体4,闩壳体4被形成为能够在容纳弹性体6的状态下容纳锁舌2。
例如具有椭圆形或长方形形状的截面形状的本体移动空间9与连接轴5的轴线方向垂直地形成在本体8的中央部,从而使连接轴5在维持贯穿本体移动空间9内部的状态的同时沿着相对于本体8的运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作往复运动。即,本体移动空间9是指本体8以连接轴5为中心进行移动的空间。
此外,连接轴引导件17被形成在门上以在连接轴5沿着相对于本体8的运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作往复运动时防止连接轴5晃动并且使其进行稳定的往复运动。
把手1a、1b可以为圆棒状、椭圆棒状或其他多边形,并且也可以采用现有的门锁中所使用的把手。例如,通过形成于本体8侧的外螺纹(未图示)和形成于本体8上的内螺纹(未图示)将把手1a、1b组装至本体8或从其分离。此处,只要能够推拉本体8,则把手1a、1b的形状、使用材料及其颜色可根据方便性或设计而被不同地选定。
当把手1a被推拉时,本体8沿着设置于贯穿孔12内部的本体壳11的内侧在两个方向上作往复运动,把手1a贯穿保持件10,而保持件10通过保持件固定装置10a固定至门D。
在现有的推拉式门锁的情况下,因为把手相对于门面作上下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复合运动并且通过多个部件将把手的往复运动传递至锁舌,所以其结构复杂,然而,在根据本发明的门锁中,把手只沿着相对于门面垂直的一个方向作运动并且通过附接有把手1a的本体8将把手1a的往复运动直接传递到锁舌2,所以其构成部件的数量少。
本体壳11设置于贯穿门D的两侧面而形成的贯穿孔12的内部并且被设置成具有一定长度以使其通过推拉把手1a、1b的外力沿着本体壳11的内壁作往复运动。此时,本体壳11的截面形状可以被形成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等多种,但是考虑到制造的简便,优选地形成为圆形或四边形。
此外,如图1所示,本体壳11朝着室内侧加工成“”字形状并且通过本体壳固定装置11a固定至门D,因此不仅能够使本体8容易沿着本体壳11的内部作往复运动,而且因无法从室外分解和拆卸门锁而能够防止外部人的侵入。
本体8通过推拉把手1a、1b的外力沿着本体壳11的内壁作直线往复运动,此时,连接轴5沿着倾斜面18作往复运动。此时,倾斜面18由平面或曲面构成以使锁舌组装体80的滑块7能够沿着连接轴5的轴线方向移动。在第一实施例中公开了倾斜面15形成为V字形切槽的例子。锁舌组装体80的连接轴5在本体8的形成有V字形切槽的倾斜面15的安置点18与两个顶点19之间作往复运动,并且使滑块7与形成于本体8上的滑动倾斜面15一直接触。供滑块7移动的滑动倾斜面15具有向外暴露的形状,并且从本体8的侧面观察时滑块7的移动空间处于开放。
此处,具有椭圆形或长方形形状的截面形状并且垂直于连接轴5的本体移动空间9与形成有V字切槽的倾斜面15垂直地形成在本体8的中央部上以使连接轴5能够与本体8的往复运动联动并沿着相对于本体8的运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作往复运动。
本体移动空间9被形成为其宽度比连接轴5的直径略大并且其长轴为锁舌2的位移的2倍以上的截面为椭圆形或长方形的形状,从而能够使连接轴5在维持贯穿本体移动空间9的状态的同时沿着相对于本体8的直线往复运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作直线往复运动。
此处,本体8的倾斜面可以如图1或图2所示地形成为V字形切槽,可以如图4或图5所示地形成为反V字形凸出部,可以如图7所示地形成为单个倾斜面。
倾斜面15构成为彼此相对的一对,优选地使一端彼此相接以彼此构成一定角度。在此情况下,一对倾斜面可构成为V字形切槽(参照图1和图2),或构成为反V字形凸出部(参照图4和图5)。此时,一对倾斜面所构成的角度优选为30°至160°。
在此情况下,当减小本体的滑动倾斜面15、15a的角度并增加安置点(初始位置)与顶点之间的高度时相对于本体的相同移动距离能够增加连接轴的位移,因此可以增加锁舌插入锁舌插槽中的插入深度。
此外,图6的倾斜面15b可由构成一个面的单个倾斜面构成,此时,单个倾斜面所构成的角度优选为15°至75°。
此外,对于相同的本体滑动倾斜面15、15a、15b角度而言,只要减小弹性体6的弹性反弹力即可减小连接轴的推拉力,因此通过结合滑动倾斜面15、15a、15b的角度和弹性体6的弹性反弹力可以提高使用者的便利性。即,可以对主要由儿童或老人使用的门锁使用弹性力小的弹性体,对主要由成人使用的门锁使用弹性力大的弹性体。
本体8可以使用材料的截面形状为板状、棒状、方状和管状等的材料来加工。
锁舌组装体80在方向上将本体8的直线往复运动转换为垂直往复运动以使锁舌2插入锁舌插槽16中或使其从锁舌插槽16脱离。锁舌组装体80由连接轴5、锁舌2、弹性体6和闩壳体4构成,并且连接轴5的一端与滑块7连接,连接轴5的另一端与锁舌2连接。
锁舌2和防护栓3连接至连接轴5的另一端以随着连接轴5的往复运动插入锁舌插槽16中或从锁舌插槽16脱离以使门D能够被开关,并且锁舌2和防护栓3与连接轴5和弹性体6一起被容纳于闩壳体4内。
目前市售的门锁的锁舌插入锁舌插槽16中的最大深度可达15mm,但本发明的锁舌2可以根据滑动倾斜面15的角度和本体8的运动距离将插入深度调节为15mm以上。
此外,例如,只是在连接轴5上形成外螺纹并且在锁舌2上形成内螺纹而将锁舌2连接至连接轴5,也可以增加锁舌2插入锁舌插槽16中的深度。
因此,当通过这种方法增加锁舌插入锁舌插槽的中的插入深度时,因用螺丝刀等工具难以从锁舌插槽中移出锁舌,从而构成了安全的门锁。
此外,弹性体6可以使用螺旋弹簧、板弹簧、橡胶等具有弹性力的材料来制造。
此外,连接轴引导件17可以被形成在门上以在连接轴5沿着相对于本体8的运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作往复运动时防止连接轴5晃动并且使其作稳定的往复运动。
滑块7与倾斜面15一直接触,并且起到使连接轴相对于本体8的往复运动垂直地作往复运动的作用。滑块7与连接轴5的连接方法可以使用焊接等多种方法,如果采用如图3所示的螺栓B和螺母N的形式,则如上述说明的那样,可以调节锁舌2插入锁舌插槽16中的长度。
保持件10起到保护本体8或其他构成部件免受门D外部的腕力的影响并且防止这些构成部件脱离的作用,并且保持件10通过保持件固定装置10a固定至门D。此外,把手1a、1b贯穿形成于保持件中心部的保持件孔10b。
下面对如上述构成的根据本发明的门锁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在门D被关闭着并且把手1a、1b或门D没有被施加任何外力的状态下,如图1所示,本体8位于本体壳11的中心部并且滑块7通过弹性体6的弹性力位于本体8的V字槽的安置点18。此时,连接至连接轴5的锁舌2向门D外侧凸出并插入形成于锁舌片14的锁舌插槽16中,从而维持门D被关闭的状态。
参照图2,当使用者使用手臂等身体部位推把手1a时,滑块7随着本体8从本体壳11的中心部至外侧的移动而沿着本体8的V字槽的滑动倾斜面15从本体8的安置点18上移至侧面的顶点19,由此使得与滑块7连接的连接轴5向连接轴引导件17侧移动并使得弹性体6收缩。从而,凸出的锁舌2从锁舌插槽16脱离并被容纳于闩壳体4内。
在通过如上动作使锁舌2进入闩壳体4内的状态下,门D容易由使用者推拉的外力打开。
虽然目前市售的门锁的锁舌插入锁舌插槽16中的最大深度可达15mm,但本发明中的锁舌2可根据滑动倾斜面15的角度和本体8的运动距离将插入深度调节为15mm以上。
即,形成于本体8的本体滑动倾斜面15的角度具有30至160度的范围,当减小本体的滑动倾斜面15的角度并增加安置点与顶点之间的高度时,可以增加连接轴的位移,由此可以增加锁舌插入锁舌插槽中的插入深度。由此,使得使用螺丝刀等工具难以将锁舌从锁舌插槽中移出,从而可以制造无需双重锁定装置的安全的门锁。
相反,当门D被打开后,如果使用者解除推把手1a的外力,则本体8通过弹性体6的弹性力返回到壳11的中心部,并且使上移至顶点19的滑块7沿着本体8的滑动倾斜面15下移而复位至安置点18,从而使锁舌2从闩壳体4凸出并复位至图1的状态,进而使门D处于锁定状态。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安全门锁被关闭的状态的概略图,图5是示出图4的安全门锁被打开的状态的概略图。
除了形成于本体8的滑动倾斜面15a被形成为反V字形的差异以外,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在结构和动作上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因此对其简略说明。
参照图4和图5,在门D被关闭的状态下,如图4所示,本体8位于壳体的外侧并且滑块7通过弹性体6的弹性力而位于本体8的安置点18a。此时,通过连接轴5与滑块7连接的锁舌2向门D外侧凸出并插入形成于锁舌片14的锁舌插槽16中,从而维持门D被关闭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如果使用者使用手臂等身体部位推把手1b,如图5所示,则滑块7随着本体8从壳11的外侧至中心部的移动而从安置点18a被上移至顶点19a,由此使得与滑块7连接的连接轴5向图5的连接轴引导件17侧移动并且使得弹性体6收缩。
从而,凸出的锁舌2从锁舌插槽16脱离并被容纳于闩壳体4内。在通过如上动作使锁舌2进入闩壳体4内的状态下,门D容易由使用者推动的外力打开。
同样地,在相反的情况下,本体8返回壳体的外侧,位于顶点19a的滑块7沿着本体8的倾斜面15a复位至安置点18a,并且锁舌2向门D的外侧凸出,从而使门D重新处于锁定状态。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安全门锁被关闭的状态的概略图。
除了形成于本体8上的滑动倾斜面15b由单个倾斜面形成的差异以外,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在结构和动作上与第一实施例及第二实施例相同,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考虑其费用,作为用于平稳地执行如上所述机能并且提高耐久性的各构成部件的材料可以使用工程塑料、非铁金属、铁系金属等,并可以在这些构成部件上应用多种制造工序。
根据本发明的门锁通过增加锁舌的插入深度而使得安全性高,并且不仅使得普通人、而且还使得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患者及老人也可以容易地开关门。
此外,因其结构简单,所以具有以下优点:制造费用低廉,在无需追加改造的情况下也可以附接至正在使用中的目前的圆筒式门锁或管式门锁,并且可以采用多种设计的把手。
此外,虽然在第一至第三实施例中公开了倾斜面15被形成在本体8的一侧面上的例子,但不限定于此。例如,如图7至图9所示,倾斜面15也可以被形成在本体8的内部。即,根据第一至第三实施例的本体8具有将倾斜面15被暴露至一侧面的开放式结构,根据第四至第七实施例的本体8具有倾斜面15被形成在内部的封闭式结构。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封闭式力传递装置的本体8和锁舌组装体80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示出图7的封闭式力传递装置的本体8和锁舌组装体80的组装状态的立体图。此处,图7和图8中只公开了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安全门锁中的本体8和锁舌组装体80,并且其他结构可以具有与第一至第三实施例的安全门锁的结构相同的结构。
本体8具有其内部形成有倾斜面15的结构。倾斜面15由直线形孔的内部面形成。即,本体8中形成有第一本体移动空间9a和第二本体移动空间9b作为本体移动空间9a、9b。第一本体移动空间9a与本体壳内部滑动的方向平行地形成为槽。第二本体移动空间9b被形成为与第一本体移动空间9a相连,并且相对于在本体壳的内部滑动的方向倾斜地形成为槽,并且内部面被用作倾斜面15。
这种本体8包括连接有第一把手1a的第一面、与第一面相对并连接有第二把手1b的第二面、与第一面和第二面相邻的第三面、与第三面相对的第四面、与第三及第四面相邻的第五面、以及与第五面相对的第六面。第一本体移动空间9a被形成为垂直地贯穿第三面和第四面,并且与本体壳的内部的滑动方向平行地形成为槽。第二本体移动空间9b被形成为贯穿第五面和第六面,并且相对于本体壳的内部的滑动方向倾斜地形成为槽,并且第二本体移动空间9b的内部面被用作倾斜面15。第一本体移动空间9a和第二本体移动空间9b的两端部的位置被形成为实质上相同,以使得本体8能够引导锁舌组装体80的稳定移动。在第四实施例中公开了第二本体移动空间9b被形成为直线形状的例子。
一方面,本体8通过推拉把手1a、1b的外力沿着本体壳的内壁作直线往复运动,此时,连接轴5在本体8的倾斜面15的安置点18与顶点19之间作往复运动,并且滑块20与形成于本体8的滑动倾斜面15一直接触。此时,安置点18和顶点19可以位于第二本体移动空间9b的两端部。安置点18位于靠近闩引导件4的一侧。
锁舌组装体80包括滑块20、连接轴5、弹性体和锁舌2。设置于闩引导件4的弹性体和锁舌2具有与第一至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相同的结构,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并且在下面将重点对滑块20和连接轴5进行说明。
此处,弹性体可以被安装在本体壳的两侧端部分中的至少一处,并且可以与锁舌2接合地安装。
滑块20被设置在本体8的第二本体移动空间9b中并沿着第二本体移动空间9b移动,并且在第一移动空间9a与第二移动空间9b相遇的部分处形成有接合孔23。这种滑块20包括形成有接合孔23的滑杆21、和接合至滑杆21的两端部并沿着第二本体移动空间9b的倾斜面15移动的一对轴承25。
而且,连接轴5可移动地设置成贯穿本体8和本体壳,并且被设置成通过本体8的第一本体移动空间9a。连接轴5接合并固定至滑块20的接合孔23中。
如上所述的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安全门锁以如下方式操作。即,当把手1a、1b被推拉时,滑块20沿着倾斜面15移动,与此联动地使锁舌2向闩引导件4的内侧移动。并且,当推拉把手1a、1b的力被解除时,通过设置于闩引导件4上的弹性体的弹性力使锁舌2向闩引导件4外凸出。即,除了倾斜面15形成于本体8的内部以外,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安全门锁以与第三实施例的安全门锁以相同的方式操作。
此外,虽然在第四实施例中公开了第二本体移动空间9b以直线形状形成的例子,但不限于此。例如,第二本体移动空间9b可以具有至少一个弯曲部。即,如图9所示,根据第五实施例的安全门锁的第二本体移动空间9b由V字形孔的内部面形成。
本体8通过推拉把手1a、1b的外力沿着本体壳的内壁作直线往复运动,此时,连接轴5在本体8的V字形的倾斜面15的安置点18与两个顶点19之间作往复运动,并且滑块20与形成于本体8的滑动倾斜面15一直接触。此时,安置点18可位于V字形的倾斜面15的凹进部分,顶点可位于V字形的倾斜面15的两端部。
虽然公开了第二本体移动空间9b的凸出部分形成于远离设置有闩引导件4的面的一侧的例子,相反,也可以如第一实施例那样形成于靠近其的一侧。
除了倾斜面15形成于本体8的内部以外,如上所述的根据第五实施例的安全门锁以与第二实施例的安全门锁相同的方式操作。
此外,根据第三和第四实施例的安全门锁的本体8分别可以被改变为如图10和图11所示的本体8。即,参照图10,根据第六实施例的安全门锁只能在使用把手1a、1b的一侧方向上使用,并且还可以包括辅助本体8b以使得把手1a、1b能够以本体8为中心被对称地设置。
本体8可以包括形成有本体移动空间9的主要本体8a和与主要本体8a连接的辅助本体8b。第一把手1a可以连接至主要本体8a,第二把手1b可以连接至辅助本体8b。
此时,安置点18和顶点19可以位于本体移动空间9的两端部。安置点18设置于靠近闩引导件的一侧。即,安置点18设置于靠近与辅助本体8b连接的部分的一侧。
参照图11,根据第七实施例的安全门锁只能在使用把手1a、1b的一侧方向上使用,并且可以包括辅助本体8b以使得把手1a、1b能够以本体8为中心被对称地设置。
本体8可以包括形成有本体移动空间9a、9b的主要本体8a和与主要本体8a连接的辅助本体8b。第一把手1a可以连接至主要本体8a,第二把手1b可以连接至辅助本体8b。
此时,安置点18和顶点19可以位于第二本体移动空间9b的两端部。安置点18设置于靠近闩引导件的一侧。即,安置点18设置于靠近与辅助本体8b连接的部分的一侧。
此外,本说明书和附图中所公开的实施例只是为有助于理解而提出的特定例子,并非为限定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确,除了此处公开的实施例以外,还能够实施以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基础的其他变形例。

Claims (19)

1.一种封闭式安全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壳,两侧面开放并且具有筒状以贯穿门;
本体,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本体壳的内部以通过从外部施加的力沿着直线方向运动,所述本体具有至少一个倾斜面和位于与所述倾斜面对应的部分的与所述直线运动方向呈垂直方向的本体移动空间;
把手,通过所述本体壳与所述本体连接,并分别向门的两侧面外部凸出;以及
锁舌组装体,一侧的端部通过所述本体移动空间并且接合成沿着所述倾斜面相对于所述本体的移动方向垂直地移动,另一侧被弹性地支承于所述本体壳并且与所述本体的直线运动联动以沿着相对于所述本体的运动方向垂直的方向运动,
其中,所述本体的所述本体移动空间包括:
第一本体移动空间,形成为与所述本体壳的内部滑动的方向平行的切槽;
第二本体移动空间,与所述第一本体移动空间相连,并且形成为相对于所述本体壳的内部滑动的方向倾斜的切槽,并且内部面被用作所述倾斜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式安全门锁,其特征在于,当施加到所述本体的外部力被解除时,所述本体和所述锁舌组装体复位至原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式安全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组装体包括:
连接轴,可移动地设置成贯穿所述本体和本体壳;
滑块,接合至所述连接轴的一侧以在所述本体作直线运动时与所述倾斜面接触并沿着所述连接轴的轴线方向移动,从而使所述连接轴沿着相对于所述本体的运动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
弹性体,弹性地支承所述连接轴的另一侧以在施加到所述本体的外部力被解除时提供使所述本体和所述锁舌组装体复位至原位的恢复力;以及
锁舌,设置于所述连接轴的另一侧端部以通过所述弹性体的恢复力沿着所述连接轴的轴线方向作往复运动,从而维持门的锁定或打开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式安全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移动空间被构成为其截面由椭圆形或长方形形成,其宽度大于所述连接轴的直径,并且其长度形成为所述连接轴的位移的2倍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式安全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面由单个倾斜面或彼此相对的一对倾斜面构成,并且一端彼此相接以彼此构成一定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封闭式安全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倾斜面由V字形切槽或反V字形凸出部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封闭式安全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个倾斜面构成的角度为15°至75°,所述一对倾斜面构成的角度为30°至160°。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封闭式安全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的与所述倾斜面接触的部分由弧形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式安全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的位移距离与所述倾斜面的倾斜角大小成反比、并且与所述本体的所述倾斜面的初始位置与顶点位置之间的高度成正比。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封闭式安全门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闩壳体,在容纳所述弹性体的状态下当所述弹性体收缩时同时将锁舌容纳至内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式安全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
第一面,连接有第一把手;
第二面,与所述第一面相对,并连接有第二把手;
第三面,与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相邻;
第四面,与所述第三面相对;
第五面,与所述第三面和所述第四面相邻;
第六面,与所述第五面相对;
其中,所述第一本体移动空间被形成为垂直地贯穿所述第三面和所述第四面形成,所述第二本体移动空间被形成为贯穿所述第五面和所述第六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封闭式安全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移动空间被形成为直线形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封闭式安全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
主要本体,形成有所述本体移动空间并且连接有所述第一把手;以及
辅助本体,与所述主要本体形成为一体并且连接有所述第二把手。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封闭式安全门锁,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锁舌组装体位于所述第二本体移动空间的两端部时,所述锁舌组装体将门转换为锁定或打开状态。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封闭式安全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移动空间具有至少一个弯曲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封闭式安全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移动空间和所述第二本体移动空间的两端部的位置实质上相同。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封闭式安全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组装体包括:
滑块,设置于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二本体移动空间以沿着所述第二本体移动空间移动,并且在所述第一本体移动空间和所述本体第二移动空间相遇的部分处形成有接合孔;
连接轴,可移动地设置成贯穿所述本体和所述本体壳,并且设置成通过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一本体移动空间,并且固定于所述滑块的所述接合孔;
弹性体,弹性地支承所述连接轴的另一侧以在施加到所述本体的外部力被解除时提供使所述本体和所述锁舌组装体复位至原位的恢复力;以及
锁舌,设置在所述连接轴的另一侧端部以通过所述弹性体的恢复力沿着所述连接轴的轴线方向作往复运动,从而维持门的锁定或打开状态。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封闭式安全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包括:
滑杆,形成有所述接合孔;
一对轴承,接合至所述滑杆的两端部并且沿着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二本体移动空间的所述倾斜面移动。
19.一种安全门用封闭式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可滑动地设置在本体壳的内部以通过从外部施加的力沿着直线方向运动,并且具有至少一个倾斜面和位于与所述倾斜面对应的部分的与所述直线运动方向呈垂直方向的本体移动空间;
锁舌组装体,一侧的端部通过所述本体移动空间并且接合成使其沿着所述倾斜面相对于所述本体的移动方向垂直地移动,另一侧弹性地支承于所述本体壳并且与所述本体的直线运动联动以沿着相对于所述本体的运动方向垂直的方向运动。
CN201280070621.6A 2012-02-24 2012-03-15 封闭式力传递装置及使用其的安全门锁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695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20019232A KR101327412B1 (ko) 2012-02-24 2012-02-24 폐쇄형 힘 전달기구 및 그를 이용한 안전 도어록
KR10-2012-0019232 2012-02-24
PCT/KR2012/001874 WO2013125746A1 (ko) 2012-02-24 2012-03-15 폐쇄형 힘 전달기구 및 그를 이용한 안전 도어록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69508A true CN104169508A (zh) 2014-11-26
CN104169508B CN104169508B (zh) 2016-06-08

Family

ID=49005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70621.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69508B (zh) 2012-02-24 2012-03-15 封闭式力传递装置及使用其的安全门锁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9771745B2 (zh)
EP (1) EP2818613B1 (zh)
JP (1) JP5969055B2 (zh)
KR (1) KR101327412B1 (zh)
CN (1) CN104169508B (zh)
AU (1) AU2012370602B2 (zh)
IN (1) IN2014KN01760A (zh)
WO (1) WO201312574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02368A (zh) * 2019-01-09 2021-08-24 爱姆卡工业五金有限公司 紧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47593A1 (de) * 2010-05-28 2011-12-01 Kiekert Ag Stellantrieb für ein kraftfahrzeug
JP5820881B2 (ja) * 2010-08-27 2015-11-24 キム・ヨンヒKIM, Young Hee 力伝達機構
CA2959253C (en) * 2014-09-05 2018-04-24 Hampton Products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Handle set having latch bolt actuable by pushing handle
KR101740621B1 (ko) 2015-09-24 2017-05-29 김영희 힘 전달 장치
KR102144784B1 (ko) * 2019-01-22 2020-08-18 주식회사 우보테크 차량 도어용 플러시 핸들
KR102254176B1 (ko) * 2020-12-01 2021-05-21 이규민 마그네틱을 갖는 개폐장치가 구비되는 양 방향 도어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970052035U (ko) * 1997-06-20 1997-09-08 손영수 개량 도어록
KR19990021744A (ko) * 1997-08-30 1999-03-25 김종일 도어록크
KR20000074623A (ko) * 1999-05-24 2000-12-15 이병국 푸시-풀 타입 도어 개폐장치
CN2533222Y (zh) * 2002-03-29 2003-01-29 台湾福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平把锁的内侧上锁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3174A (en) * 1905-06-07 1906-06-12 John Jorgenson Lock.
US980630A (en) * 1910-04-29 1911-01-03 Edson Granger Combined lock and latch.
US1021864A (en) * 1911-01-27 1912-04-02 Carl Denzler Lock.
US1209924A (en) * 1916-05-16 1916-12-26 Cashus Elwood Ackley Door-lock.
US2036154A (en) * 1935-05-02 1936-03-31 Hickson F Littledale Combined latch and lock structure
CH225523A (de) * 1942-03-20 1943-02-15 Finger Franz Türschloss.
US2726889A (en) * 1952-07-24 1955-12-13 Melpar Inc Latch
US2960858A (en) * 1956-10-08 1960-11-22 Webster Desmond Edward Charles Closure fastening device
US3385622A (en) * 1966-05-16 1968-05-28 Lorin D. Winger Latch and lock mechanism
US3490803A (en) * 1967-01-03 1970-01-20 Henry W Rollins Door lock construction
US3582121A (en) * 1969-09-26 1971-06-01 Henry W Rollins Control for door lock set
JPS5427900A (en) * 1977-07-30 1979-03-02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Apparatus for releasing door lock
JPH0450377Y2 (zh) * 1987-01-17 1992-11-27
JPS63136177U (zh) * 1987-02-26 1988-09-07
US5026101A (en) * 1990-04-27 1991-06-25 Dotterweich John E Push-pull or twist door knob/handle mechanism
US5947535A (en) * 1996-10-18 1999-09-07 Baker; John R. Dual motion, quick release latch mechanism
KR200160871Y1 (en) 1997-06-12 1999-11-15 Park Seong Hwn The door lock structure movable from the front to the rear
KR100943543B1 (ko) * 2009-04-22 2010-02-22 윤병만 안전형 도어록 장치
KR101185769B1 (ko) 2010-09-07 2012-10-02 김영희 안전 도어록
KR101293221B1 (ko) * 2013-02-08 2013-08-08 송건회 도어록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970052035U (ko) * 1997-06-20 1997-09-08 손영수 개량 도어록
KR19990021744A (ko) * 1997-08-30 1999-03-25 김종일 도어록크
KR20000074623A (ko) * 1999-05-24 2000-12-15 이병국 푸시-풀 타입 도어 개폐장치
CN2533222Y (zh) * 2002-03-29 2003-01-29 台湾福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平把锁的内侧上锁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02368A (zh) * 2019-01-09 2021-08-24 爱姆卡工业五金有限公司 紧固装置
CN113302368B (zh) * 2019-01-09 2023-12-01 爱姆卡工业五金有限公司 紧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2370602B2 (en) 2015-12-17
AU2012370602A1 (en) 2014-09-25
EP2818613A1 (en) 2014-12-31
US20150042106A1 (en) 2015-02-12
JP5969055B2 (ja) 2016-08-10
US9771745B2 (en) 2017-09-26
IN2014KN01760A (zh) 2015-10-23
EP2818613B1 (en) 2018-11-28
CN104169508B (zh) 2016-06-08
JP2015511285A (ja) 2015-04-16
EP2818613A4 (en) 2016-05-18
KR20130097514A (ko) 2013-09-03
KR101327412B1 (ko) 2013-11-08
WO2013125746A1 (ko) 2013-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69508A (zh) 封闭式力传递装置及使用其的安全门锁
KR101185769B1 (ko) 안전 도어록
US20090078012A1 (en) Method for rekeying a rekeyable lock cylinder
US20150145266A1 (en) Door lock device
TWI744151B (zh) 按鍵
KR101011262B1 (ko) 작동실용성을 갖는 슬라이딩식 사물함 잠금구조
CN110439387B (zh) 锁紧装置及锁紧框架
CN102345419B (zh) 磁力锁
CN110385930B (zh) 一种自锁旋转提拉笔
CN204605573U (zh) 解锁杆装置
KR102076141B1 (ko) 잠금과 풀림이 자동으로 이루어지는 무락형 핸들 조립체
DE202011052397U1 (de) Verschlussvorrichtung
US2883848A (en) Lock
CN105074108A (zh) 车辆用把手装置
CN201095908Y (zh) 一种碰珠连体锁
CN210508688U (zh) 窗户传动盒
CN113738184A (zh) 一种侧边锁、窗锁以及窗户
CN204476016U (zh) 一种新型盖锁
CN207092747U (zh) 一种箱包锁及采用该锁的箱包
CN210195499U (zh) 一种副锁舌结构
CN211776617U (zh) 脱扣单元及使用该脱扣单元的电磁屏蔽门
CN105178705A (zh) 组装性得到提高的插芯锁
CN208401119U (zh) 保护门组件
CN209837932U (zh) 一种插芯锁锁体
CN212642342U (zh) 一种可回弹的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