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83325A - 零部件订购系统及零部件订购方法 - Google Patents

零部件订购系统及零部件订购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83325A
CN110383325A CN201880015987.0A CN201880015987A CN110383325A CN 110383325 A CN110383325 A CN 110383325A CN 201880015987 A CN201880015987 A CN 201880015987A CN 110383325 A CN110383325 A CN 1103833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s
information
candidate
order
pa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1598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83325B (zh
Inventor
猿山未华
岩崎史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CONSTRUCTION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CONSTRUCT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CONSTRUCTION filed Critical HITACHI CONSTRUCTION
Publication of CN1103833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833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833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833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2Adjustment or analysis of established resource schedule, e.g. resource or task levelling, or dynamic reschedu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7Mechanical parametric or variational design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5Risk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activit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7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e.g. order filling, procurement or balancing against ord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20Administration of product repair or mainten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1/00Details relating to CAD techniques
    • G06F2111/20Configuration CAD, e.g. designing by assembling or positioning modules selected from libraries of predesigned modul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Abstract

一种零部件订购系统,其具备进行顾客所要求的零部件的订购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中输入经由数据输入装置输入的与订购零部件有关的顾客的要求信息、保存在文件服务器中的至少物料清单信息即BOM信息、电脑辅助设计信息即CAD信息以及零部件互换信息,所述控制装置基于所输入的所述BOM信息、所述CAD信息以及所述零部件互换信息,提取顾客所要求的零部件的候选以及包含该零部件的代替在内的候选零部件,所述控制装置输出用于使所述提取的所述候选零部件显示到显示装置上的信号。

Description

零部件订购系统及零部件订购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订购工程机械的维修零件的零部件订购系统及零部件订购方法。
背景技术
工程机械的维护检查及修理由该工程机械的代理店的维修人员进行。若工程机械发生不良情况,则会导致施工及作业中断,因此维修人员努力迅速地进行故障应对,尽量缩短停机时间。然而,工程机械多在远离维修人员所在的代理店的偏僻地工作,多数情况下维修人员难以进行立即应对。
另外,工程机械与一般的作业机械相比价格高且大型,因此代理店等所保管的机型及这些机型各自的台数、以及能够从代理店等租赁的机型及这些机型各自的台数是有限的。从该机型及台数是有限的观点出发,在工程机械发生了不良情况的情况下,也难以将代用的工程机械立即投入施工现场。
以往,为了尽量消除这样的施工及作业中断,有时会采用临时的应急处理对策。另外,还研究了实现使得到用于消除不良情况所需的零部件为止的时间缩短化的方法。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技术:为了迅速消除工程机械的不良情况,基于工程机械的运转信息及传感器信息推测不良情况的部位。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技术:根据工程机械的运转信息及传感器信息检测发生不良情况前的征兆,并预先执行用于应对该不良情况的对策零部件的库存配置的计划。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259729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3/186874号
发明内容
然而,工程机械的机型种类多,其使用用途也多种多样,因此难以根据运转信息及传感器信息确定出所有的不良情况,很难充分实现停机时间的缩短化。另外,还考虑通过使用代理店的库存零部件来迅速应对工程机械的不良情况,但是为了应对所有不良情况而使代理店保管多种零部件,从保管空间及成本方面来看也是很困难的。
本发明是鉴于该课题而研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迅速地应对工程机械的各种故障并实现停机时间缩短化的零部件订购系统及零部件订购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零部件订购系统具备进行顾客所要求的零部件的订购的控制装置,所述零部件订购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中输入经由数据输入装置输入的与订购零部件有关的顾客的要求信息、保存在文件服务器中的至少物料清单信息即BOM信息、电脑辅助设计信息即CAD信息以及零部件互换信息,所述控制装置基于所述输入的所述BOM信息、所述CAD信息以及所述零部件互换信息,提取顾客所要求的零部件的候选以及包含该零部件的代替在内的候选零部件,所述控制装置输出用于使所述提取的所述候选零部件显示到显示装置上的信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零部件订购方法进行顾客所要求的零部件的订购,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步骤,输入经由数据输入装置输入的与订购零部件有关的顾客的要求信息、保存在文件服务器中的至少物料清单信息即BOM信息、电脑辅助设计信息即CAD信息以及零部件互换信息;候选零部件提取步骤,基于在所述输入步骤中输入的所述BOM信息、所述CAD信息以及所述零部件互换信息,提取顾客所要求的零部件的候选以及包括该零部件的代替在内的候选零部件;以及输出步骤,输出用于使在所述候选零部件提取步骤中提取的所述候选零部件显示到显示装置上的信号。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零部件选择显示系统,能够迅速地应对工程机械的各种故障,实现停机时间的缩短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零部件订购系统的构成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零部件订购系统的终端的构成框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例的零部件订购系统的文件服务器的文件保存状况的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零部件订购系统采用的零部件订购方法的整体流程图。
图5是图4的生成单品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中的处理流程图。
图6是用于说明图4的生成单品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中的处理流程的概念图。
图7是图4的单品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及组装品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的表生成中的处理流程图。
图8是用于说明图4的单品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及组装品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的表生成中的处理流程的概念图。
图9是用于说明图4的单品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及组装品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的表生成中的处理流程的概念图。
图10是图4的生成分解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中的处理流程图。
图11是用于说明图4的生成分解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中的处理流程的概念图。
图12是图4的信息追加中的处理流程图。
图13是图4的信息追加中的处理流程图。
图14是图4的信息追加中的处理流程图。
图15是图4的信息追加中的处理流程图。
图16是图4的判定中的处理流程图。
图17是图16中的过去倾向判定的详细处理流程图。
图18是图16中的过去倾向判定所使用的4象限矩阵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并基于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零部件订购系统的实施方式。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以下说明的内容,在不变更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任意变更并实施。另外,实施例中所用的各种数值均表示一例,能够根据需要进行各种变更。
以下,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施例的零部件订购系统1的构成进行说明。在此,图1是本实施例的零部件订购系统1的构成框图。另外,图2是本实施例的零部件订购系统1的终端的构成框图。而且,图3是表示本实施例的文件服务器的文件保存状况的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零部件订购系统1具有:进行实际的零部件订购处理的终端2、存储各种零部件的信息的文件服务器3、以及能够使终端2和文件服务器3双向通信的通信线路网4。在此,作为通信线路网4,可使用例如专用线路网、IP-VPN网或因特网。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的各终端2设置于各地区的代理店。
基于图1及图2可以明确,终端2具备:进行终端2自身的控制及顾客所要求的零部件的订购的控制装置5、用于输入各种信息的数据输入装置6、用于与通信线路网4连接的通信装置7、以及用于显示各种信息的显示装置8。作为数据输入装置6,可使用例如键盘及鼠标,作为显示装置8,可使用一般的各种显示器。另外,也可以是,还具备用于将显示于显示装置8的结果输出的打印机等输出装置。
如图2所示,控制装置5由如下部件构成:被从所连接的数据输入装置6及通信装置7输入各种信息的输入部5a;进行各种运算处理的运算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5b;存储有程序的第1存储装置(ROM:1.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5c;存储有各种表的第2存储装置(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5d;以及向所连接的显示装置8进行显示用数据的输出的输出部5e。
如图2所示,运算部5b由表生成部42、信息追加部43及判定部44构成。另外,零部件订购系统1的表生成部42包括:单品表生成部46、组装品表生成部47、分解表生成部48及可使用的候选表生成部49。
如图2所示,在第1存储装置5c存储有对于所要求的零部件决定应订购的零部件的储备零部件决定程序11。在此,所要求的零部件是指预定进行订购的零部件(以下也称为订购零部件、要求零部件、或者采购零部件),不限于实际上缺少的零部件,还包括虽然不是缺少的零部件但判断为应作为库存准备的零部件。另外,应订购的零部件不限于所要求的零部件本身,也包括代替零部件及内置所要求的零部件的上位零部件。
另外,在第2存储装置5d中存储有订购零部件互换表及基于该订购零部件互换表而生成的可使用的候选表12,该订购零部件互换表通过执行存储于第1存储装置5c中的储备零部件决定程序11而生成。在此,订购零部件互换表包括:与单品零部件有关的单品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13、与组装零部件有关的组装品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14、以及包括组装零部件与拆出的零部件之间的关系信息的分解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15。
另一方面,如图1所示,文件服务器3具备存储装置18、通信装置19、以及控制这些装置等的中央处理装置(未图示)。另外,在存储装置18中存储有:与各种零部件有关的各种息、与各据点(代理店)有关的各种信息、以及与各种成本有关的各种信息。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与各种零部件有关的各种信息,存储有物料清单(Billof materials(以下称为BOM。))信息21、电脑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 design(以下称为CAD。))信息22、零部件互换信息23、零部件作业信息24以及过去信息25。另外,作为与各种据点有关的各种信息,存储有据点库存信息31、其他据点库存信息32、运转信息33、可使用信息34、及据点作业信息35。而且,作为与各种成本有关的各种信息,存储有作业时间及成本试算信息37、输送时间及成本试算信息38、和到货时间及成本试算信息39。
另外,据点库存信息31及其他据点库存信息32被存储为1个库存信息,根据访问文件服务器3的终端2而被分为据点或其他据点。
因此,在本实施例的零部件订购系统1中,终端2的运算部5b执行储备零部件决定程序11,利用存储于文件服务器3中的各种信息而生成订购零部件互换表及可使用的候选表12。之后,终端2的运算部5b进一步利用存储于文件服务器3的各种信息,按照优先顺序提取出满足订购零部件的要求条件的候选,并在显示装置8上显示该提取结果。然后,作为终端2的作业者的零部件采购者从该提取结果中选择要采购的零部件,从而与订购零部件有关的采购完成。
需要说明的是,存储于文件服务器3的存储装置18中的信息也可以存储于终端2的第2存储装置5d。即,也可以是,终端2通过经由通信线路网4的通信,定期地从文件服务器3获取各种信息,并将该各种信息存储于第2存储装置5d。由此,不用执行终端2与文件服务器3之间的通信,就能够执行储备零部件决定程序11。在这样的情况下,零部件订购系统1仅由终端2构成。
接下来,参照图2对本实施例的零部件订购系统1的功能进行说明。
控制装置5的输入部5a被输入向数据输入装置6输入的与订购零部件有关的顾客的要求信息、以及保存于文件服务器3中的各种信息(至少包括BOM信息21、CAD信息22、零部件互换信息23)。在此,顾客的要求信息例如包括零部件编号、数量、交货时间、要求价格以及要求品质。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输入部5a输入以下表1所示的要求信息。
[表1]
表1:订购零部件的输入数据
订单编号 零部件编号 零部件名 数量 交货时间 要求价格 要求品质
1N204 AssyA 密封件 1 2017/3/4 10000 正品
表1中,订单编号是自动分配的编号。另外,关于零部件名,也通过输入零部件编号而自动地显示。另外,也可以通过输入零部件名而自动地显示零部件编号。
在此,关于零部件编号、数量、交货时间、要求价格以及要求品质,既可以从键盘等数据输入装置6直接输入,或者也可以使用鼠标在规定的复选框打勾来输入。例如,关于该要求品质,如以下表2所示,作为品质选项,事先设定有“可使用非正品零部件”、“允许耐用性低”、“允许在现场用研磨机等进行加工”、以及“允许外观不同”,终端2的操作者通过在与该品质选项对应的复选框打勾,而选择所要求的零部件的品质。另外,要求品质不限于此,也可以根据订购零部件的类别而设定各种要求,还可以由终端2的操作者新输入。另外,该品质选择显示于显示装置8上,但也可以以下拉菜单的方式选择。
[表2]
表2:品质复选框
品质选项 勾选
可使用非正品零部件
允许耐用性低
允许在现场用研磨机等进行加工
允许外观不同
表生成部42根据从外部输入的订购零部件的要求信息、以及各种零部件的各种信息生成可使用的候选表12。具体而言,表生成部42根据文件服务器3的BOM信息21、CAD信息22以及零部件互换信息23生成各种订购零部件互换表,并且基于所生成的订购零部件互换表而生成可使用的候选表12。
更具体而言,单品表生成部46在所要求的零部件为单品零部件的情况下,基于BOM信息21、CAD信息22、零部件互换信息23以及零部件作业信息24生成单品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13。另外,单品表生成部46在所要求的零部件为组装零部件的情况下也是,基于BOM信息21、CAD信息22、零部件互换信息23以及零部件作业信息24,生成与构成该组装零部件的各单品零部件有关的单品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13。例如,单品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13具有以下表3所示那样的项目。
[表3]
表3:单品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组装品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
订购零部件 代替 作业对象 作业 所需技能 所需工具
××× ××× ××× ××× ××× ×××
而且,组装品表生成部47在所要求的零部件为组装零部件的情况下,基于BOM信息21、CAD信息22、零部件互换信息23以及零部件作业信息24,生成组装品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14。例如,组装品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14具有上述表3所示那样的项目,与单品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13为相同构成。另外,关于向各表输入的具体数据将在后说明(在图6等中说明)。另外,向以下表4、表5的各表输入的具体数据,也将在后说明。
另外,分解表生成部48在存在内置有所要求的零部件的零部件的情况下(即,存在上位零部件或产品的情况下),基于BOM信息21及零部件作业信息24而生成分解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15。例如,分解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15具有以下表4所示那样的项目。
[表4]
表4:分解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
订购零部件 代替 作业对象 追加作业 所需技能 所需工具
××× ××× ××× ××× ××× ×××
另一方面,可使用的候选表生成部49根据由各表生成部所生成的单品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13、组装品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14以及分解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15生成可使用的候选表12,该可使用的候选表12是列举了用于准备要求订购的零部件的候选(也包含代替候选)的表。例如,可使用的候选表12具有以下表5所示那样的项目。
[表5]
表5:可使用的候选表(未输入)
信息追加部43对由可使用的候选表生成部49所生成的可使用的候选表12追加候选编号、订购零部件的库存信息(候选内容、使用零部件、使用数量、订购零部件、订购种类的栏)、追加作业信息(作业对象、作业、数量、所需技能、所需工具的栏)、成本(成本a、成本b、总成本的栏)、以及前置时间(LTa、LTb、总LT的栏)。即,信息追加部43基于文件服务器3的据点库存信息31、其他据点库存信息32、运转信息33、可使用信息34、据点作业信息35、作业时间及成本试算信息37、输送时间及成本试算信息38、及到货时间及成本试算信息39,进行可使用的候选表12的各种项目的追加输入。另外,信息追加部43也进行可使用的候选表12上的不需要候选的删除。
另外,信息追加部43在被追加输入了前置时间及成本的可使用的候选表12中进行总前置时间及总成本的计算,进一步追加输入这些数值。具体而言,根据表5的项目中的LTa及LTa计算出总LT并追加输入到总LT的项目,根据成本a及成本b计算出总成本并追加输入到总成本的项目。另外,LTa、LTb、成本a、及成本b将在后叙述。
判定部44根据由信息追加部43更新后的可使用的候选表12判断满足订购零部件的要求条件的候选。具体而言,判定部44考虑通过输入部5a输入的要求信息(数量、交货时间、要求价格、及要求品质),选定零部件订购的候选。
另外,判定部44在满足订购零部件的要求条件的候选不存在及存在多个的情况下,基于通过输入部5a输入的与成本、交货时间(紧急度)或品质(是否为正品)有关的信息、以及文件服务器3的过去信息25,按照优先顺序再次提取可使用的候选表12的候选。在此,在过去订购过所要求的零部件时,过去信息25中包含使哪个项目优先了的信息(即,过去订购实际记录信息)。例如,作为这样的优先项目,有要求价格、要求交货时间及要求品质,过去信息25为能够掌握使哪个项目优先了的信息。另外,过去信息25中包含与订购零部件为同类品种的过去的订货实际记录信息、与订购零部件的订货者为相同顾客的过去的订货实际记录信息、以及与订购零部件的交货时间为相同程度交货时间的过去的订货实际记录信息。
特别是,在本实施例中,判定部44根据文件服务器3的过去信息25(即,过去订购实际记录信息、与同类品种有关的订货实际记录信息、与同一顾客有关的订货实际记录信息、以及与交货时间有关的订货实际记录信息)提取出过去倾向列表,并基于过去倾向列表中的优先级决定可使用的候选表12的候选的优先顺序。即,判定部44根据文件服务器3的过去信息25将所要求的零部件及与其同等的零部件的订购实际记录提取为列表,判断在过去的订购实际记录中重视了哪个项目,基于过去所重视的项目决定并再次提取可使用的候选表12的候选的优先顺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那样的表生成部42、信息追加部43以及判定部44的各功能,通过使存储在第1存储装置5c中的储备零部件决定程序11起动,而由运算部5b执行。
输出部5e将执行储备零部件决定程序11的结果输出到显示装置8。即,输出部5e输出用于在显示装置8上显示由表生成部42生成的可使用的候选表12中的作为订购候选而言最佳的1个候选、或者按照优先顺序的多个候选的信号。在此,在多个候选显示于显示装置8的情况下,终端2的操作者根据要求条件选择1个候选,从而与订购零部件有关的采购完成。
另外,零部件订购系统1也可以具有用于使所生成的各表更新的更新功能(即,更新部)。由此,能够将最新的各表存储到第2存储装置5d中,还能够在不进行表生成、信息追加及判定的情况下,提示作为订购候选而言最佳的候选。
(零部件订购方法的整体流程)
接下来,参照图4至图18,详细说明本实施例的零部件订购系统1所采用的零部件订购方法。首先,参照图4说明零部件订购方法的整体流程。在此,图4是本实施例的零部件订购系统1所采用的零部件订购方法的整体流程图。
如图4所示,进行订购零部件信息输入(步骤S21)。具体而言,终端2的操作者操作数据输入装置6并输入各种信息。此时,保存在文件服务器3中的各种信息也经由通信装置7输入。即,通过输入部5a进行输入步骤,在该输入步骤中输入与订购零部件有关的顾客的要求信息、以及保存在文件服务器3中的各种信息。需要说明的是,从文件服务器3输入的各种信息至少包括BOM信息21、CAD信息22、零部件互换信息23。
接下来,进行订购零部件是否为单品零部件的判定(步骤S22)。在订购零部件为单品零部件的情况下(步骤S22:是),进入步骤S23,进行用于生成单品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13的表生成。另一方面,在订购零部件不为单品零部件的情况下,即订购零部件为组装零部件的情况下(步骤S22:否),进入步骤S24,进行用于生成单品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13及组装品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14的表生成。
在步骤S23中生成单品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13后,或者在步骤S24中生成单品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13及组装品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14后,进行具有订购零部件的上位零部件或产品是否存在的判定(步骤S25)。在存在订购零部件的上位零部件或产品的情况下(步骤S25:是),进入步骤S26,进行用于生成分解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15的分解表生成。
在步骤S25中判定为不存在上位零部件或产品的情况下(步骤S25:否)、以及在生成分解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15后,基于所生成的各订购零部件互换表,进行生成可使用的候选表12的候选表生成(步骤S27)。具体而言,对表5的各项目追加各种信息,成为以下表6的状态。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执行储备零部件决定程序11,在表生成部42进行步骤S22~步骤S27为止的一系列流程。
[表6]
表6:可使用的候选表(步骤S27)
生成可使用的候选表12后,基于文件服务器3的各种信息,进行信息追加,在信息追加中进行与订购零部件的库存信息、追加作业信息、成本、及前置时间等项目有关的追加输入(步骤S28)。另外,在信息追加中还进行不需要的候选的删除。具体而言,对表6的各项目进一步追加各种信息,而且删除不需要的候选,成为以下表7的状态。
[表7]
表7:可使用的候选表(步骤S28)
在此,表7中,候选编号1为紧急时采购,候选编号2为正常时采购,候选编号1的总LT比候选编号2的总LT短,但候选编号1的总成本比候选编号2的总成本高。即,如果订购零部件的紧急性高,则即使成本高也优先显示总LT短的编号。
接下来,根据所更新的可使用的候选表12判断满足订购零部件的要求条件的候选(步骤S29)。之后,将该判定的结果即最终的订购候选显示到显示装置8上,由终端2的操作者从该订购候选中选择1个,从而与订购零部件有关的采购完成。
(生成单品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的详细内容)
接下来,参照图5及图6,详细说明图4的生成单品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步骤S23)中的处理。图5是图4的生成单品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步骤S23)中的处理流程图。另外,图6是用于说明图4的生成单品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步骤S23)中的处理流程的概念图。
首先,在生成针对单品零部件的订购零部件互换表的情况下,进行零部件构成展开(正向展开)(步骤S31)。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参照BOM信息21进行零部件构成展开。在本实施例中,对于单品零部件的“00A”,不特意提取新的零部件,仅得到单品零部件的“00A”。另外,步骤S31与图4的步骤S22重复,因此在图5的流程上也可以删除。
接下来,进行订购零部件的单品零部件的已有互换信息的获取(步骤S32)。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参照零部件互换信息23提取与订购零部件有互换性的其他零部件。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对于单品零部件的“00A”有互换性的零部件,提取“##A”这一其他零部件。
接下来,进行单品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13的生成及输入(步骤S33)。具体而言,向上述表3中的订购零部件栏及代替栏输入在步骤S21输入的零部件及在步骤S32提取的零部件。在本实施例中,在订购零部件栏中输入“00A”,在代替栏中输入“##A”。
接下来,进行订购零部件的单品零部件的结构信息的获取(步骤S34)。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参照CAD信息22获取订购零部件的结构信息。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单品零部件的“00A”的结构,获取内侧区域在2处被贯穿的圆盘状的结构。
接下来,利用获取的订购零部件的结构信息,检索具有与订购零部件类似结构的零部件(步骤S35),提取具有类似结构的零部件(步骤S36)。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参照CAD信息22,提取具有与订购零部件类似结构的零部件。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与单品零部件的“00A”结构类似的零部件,提取出局部有切口的大致圆盘状零部件的“10B”、圆盘状零部件的“20B”、尺寸与“10B”不同的大致圆盘状零部件的“30B”。
接下来,在步骤S36中判定为结构类似且所提取的零部件至少有1个的情况下,从该判定为类似的零部件提取出具有安装互换性的零部件(步骤S37)。具体而言,将订购零部件的CAD信息与所提取的零部件的CAD信息进行比较,仅提取具有安装互换性的零部件。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与单品零部件的“00A”具有安装互换性的零部件,仅提取出“20B”。
接下来,在步骤S37中至少提取出1个具有安装互换性的零部件的情况下,输入关于该判定为具有安装互换性的零部件的追加作业的信息(步骤S38)。具体而言,在需要对该判定为具有安装互换性的零部件进行某些加工的情况下,输入其信息。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必须对圆盘状零部件的“20B”局部地加工并贯穿,才能用作“00A”,因此判定为有追加作业,输入该信息。需要说明的是,将彼此仅颜色不同的零部件、仅材质不同的零部件等判定为无追加作业,不输入追加作业的信息。
接下来,在步骤S38中输入追加作业信息后,关于被输入了该追加作业信息的零部件获取与追加作业、所需技能、所需工具有关的信息(步骤S39)。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参照零部件作业信息24,获取与代替零部件有关的追加作业、与所需技能、所需工具有关的信息。在本实施例中,作为追加作业信息获取“部分除去”的信息、作为所需技能获取“安全资格A”的信息,作为所需工具获取“研磨机”的信息。
接下来,当在步骤S39中对所提取的所有零部件均获取了追加作业信息后(包含无追加作业信息的情况),进行对单品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13的追加输入(步骤S40)。具体而言,追加输入与订购零部件结构类似且具有安装互换性的零部件,还追加输入与该追加输入的零部件有关的追加作业等的信息。在本实施例中,在单品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13中作为代替零部件追加“20B”,并且追加追加作业等各种信息,从而单品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13的生成完成。
另一方面,在没有与订购零部件结构类似的零部件的情况下(步骤S36:否),以及虽然有与订购零部件结构类似的零部件但无具有安装互换性的零部件的情况下(步骤S37:否),不对单品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13进行追加输入,在步骤S33的状态下,单品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13的生成完成。
(组装品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的详细内容)
接下来,参照图7至图9,详细说明图4的单品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及组装品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的表生成(步骤S24)中的处理。图7是图4的单品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及组装品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的表生成(步骤S24)中的处理流程图。另外,图8及图9是用于说明图4的单品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及组装品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的表生成(步骤S24)中的处理流程的概念图。
首先,在生成针对组装零部件的订购零部件互换表的情况下,也与步骤S31同样地,参照BOM信息21进行零部件构成展开(正向展开)(步骤S41)。在本实施例中,对于组装零部件的“AssyA”,作为其构成零部件(单品零部件),得到2个“00B”、1个“00C”这一结果。
接下来,与步骤S32同样地,参照零部件互换信息23进行作为订购零部件的组装零部件及其构成零部件的已有互换信息的获取(步骤S42)。具体而言,如图8所示,提取与作为订购零部件的组装零部件具有互换性的其他组装零部件、及与组装零部件(其作为订购零部件)的构成零部件具有互换性的其他单品零部件。在本实施例中,作为相对于组装零部件的“AssyA”具有互换性的组装零部件,提取“AssyD”,对于作为“AssyA”的构成零部件的“00B”,提取单品零部件“##B”,对于作为“AssyA”的构成零部件的“00C”,提取单品零部件“oooC”。
接下来,进行单品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13及组装品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14的生成及输入(步骤S43)。具体而言,在上述表3中的订购零部件栏及代替栏输入与在步骤S21中输入的订购零部件及在步骤S42中提取出的各种零部件具有互换性的零部件。在本实施例中,在单品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13的订购零部件栏输入“00B”及“00C”,在代替栏输入“##B”及“oooC”。另外,在组装品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14的订购零部件栏输入“AssyA”,在代替栏输入“AssyD”。
接下来,对于作为订购零部件的组装零部件的构成零部件,执行单品零部件结构信息的获取(步骤S44)、结构类似零部件的提取(步骤S45、步骤S46)、安装互换性的提取(步骤S47)、追加作业的信息输入(步骤S48)、追加作业等的信息获取(步骤S49)、以及将获取到的信息向单品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13的追加输入(步骤S50)。在此,步骤S44到步骤S50的流程与上述步骤S34到步骤S40的流程相同,因此以下仅说明图6和图8中的作为具体例不同的部分。
如图8的单品零部件结构信息的获取(S44)中所示那样,在本实施例中,对于作为“AssyA”的构成零部件的“00B”,提取出局部有切口的大致圆盘状的结构。另外,作为“AssyA”的构成零部件的“00C”的结构,提取出三角板状的结构。
接下来,在进行结构类似检索(图8:步骤S44~S48)时,对于“00B”提取颜色有差异的零部件的“10B”、圆盘状零部件的“20B”、尺寸与“10B”不同的大致圆盘状零部件的“30B”,作为能够用作代替零部件的零部件,选择“10B”及“20B”。之后,对于圆盘状零部件的“20B”,需要追加作业,获取追加作业等的信息(图8:步骤S49)。然后,在单品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13中追加输入“10B”、“20B”及“20B”的追加作业信息(图8:步骤S50),从而单品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13的生成完成。
单品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13的生成完成后,进行与订购零部件的组装零部件构成类似的其他组装零部件的检索(步骤S51)。具体而言,如图9所示,参照单品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13及BOM信息21,不仅进行与订购零部件的组装零部件类似构成的组装零部件的检索,还进行具有将该组装零部件的构成零部件替换为代替零部件的构成的组装零部件的检索。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具有与“AssyA”的构成及将“AssyA”的构成零部件替换为“10B”、“20B”、“##B”、或者“oooC”的构成类似的构成的组装零部件,提取“AssyF”、“AssyG”、“AssyH”、“AssyJ”。
在此,“AssyF”作为构成零部件而具有2个“00B”、1个“oooC”。另外,“AssyG”作为构成零部件而具有2个“20B”、1个“00C”、1个“11D”。而且,“AssyH”作为构成零部件而具有1个“10B”、1个“oooC”、和1个“11D”。另外,“AssyJ”作为构成零部件而具有1个“10B”、1个“oooC”、1个“11D”和3个“222Z”。
接下来,计算出作为订购零部件的组装零部件与作为构成类似而提取出的其他组装零部件之间的类似度(步骤S52)。具体而言,与作为订购零部件的组装零部件具有相同构成、或者具有将该组装零部件的构成零部件替换为上述代替零部件的构成的类似度为100%。另外,在包括与作为订购零部件的组装零部件的构成零部件不同单品零部件(除代替零部件以外)的情况下,或者缺少作为订购零部件的组装零部件的构成零部件或者代替零部件的情况下,与其数量相应地类似度降低。需要说明的是,预先决定因存在缺少零部件、或者具备不同单品零部件所导致的类似度的降低程度,通过执行储备零部件决定程序11而自动计算出。
在本实施例中,“AssyF”具有2个与“AssyA”的构成零部件相同的“00B”,具有1个“00C”的代替零部件的“oooC”,因此类似度为100%。另外,“AssyG”具有1个既不包含于“AssyA”的构成零部件也不包含于其代替零部件的“11D”,因此类似度降低,判定为75%。“AssyH”具有1个既不包含于“AssyA”的构成零部件也不包含于其代替零部件的“11D”,而且缺少1个“AssyA”的构成零部件中的“00B”的代替零部件即“10B”。因此,“AssyH”的类似度进一步降低,判定为66%。另外,“AssyJ”具有1个既不包含于“AssyA”的构成零部件也不包含于其代替零部件的“11D”,具有3个“222Z”,还缺少1个“AssyA”的构成零部件中的“00B”的代替零部件即“10B”。因此,“AssyJ”的类似度进一步降低,判定为33%。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例子中,通过组装零部件所包含的构成零部件或代替零部件的个数来判定类似度,但也可以将组装零部件中的主要零部件的重量、成本等作为基础来数值化。
接下来,选择类似度高的组装零部件(步骤S53)。在本实施例中,选择类似度高的“AssyF”、“AssyG”、“AssyH”这3个。另外,选择的数量不限于3个,也可以根据步骤S53中提取的数量而变更,或者还可以选择固定的数量。
接下来,与作为订购零部件的组装零部件进行比较,在所选择的类似度高的其他组装零部件中输入缺少零部件的信息(步骤S54)。接下来,获取所选择的类似度高的其他组装零部件的缺少零部件的信息(步骤S55)。需要说明的是,在所选择的类似度高的其他组装零部件中均没有缺少零部件的情况下,不进行步骤S55的缺少零部件信息获取,进入步骤S56。在本实施例中,对于“AssyH”,判定为缺少1个作为“00B”的代替零部件的“10B”,进行与“10B”有关的缺少零部件信息获取。
接下来,在使用所选择的类似度高的其他组装零部件来替换作为订购零部件的组装零部件的情况下,输入追加作业的信息(步骤S56)。具体而言,输入用其他零部件替换作为订购零部件的组装零部件的构成零部件的情况下所需的追加加工作业的信息。接下来,在对所选择的类似度高的其他组装零部件的某一个输入追加作业后(步骤S56),获取追加作业、所需技能、所需工具的信息(步骤S57)。具体而言,如图9所示,参照零部件作业信息24,获取与代替组装零部件中的作业对象零部件有关的追加作业、所需技能、所需工具的信息。需要说明的是,在所选择的类似度高的其他组装零部件均不需要追加作业的情况下,不进行步骤S57的追加作业等的信息获取,进入步骤S58。
在本实施例中,在使用“AssyG”来替换“AssyA”的情况下,判定为需要对作为“AssyG”的构成零部件的“20B”进行切断作业。另外,作为追加作业信息而获取“切断”,作为所需技能而获取“安全资格A”,作为所需工具而获取“研磨机”的信息。
接下来,在步骤S57中对所选择的类似度高的其他所有组装零部件均获取了追加作业信息后(步骤S56:否)、及步骤S57中的信息获取后,进行对组装品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14的追加输入(步骤S58)。具体而言,追加输入能够用于替换订购零部件的组装零部件的其他组装零部件,并且还追加输入与该追加输入的组装零部件有关的追加作业等的信息。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代替零部件,在组装品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14中追加“AssyF”、“AssyG”及“AssyH”,并且还追加与“AssyG”有关的追加作业等各种信息,从而组装品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14的生成完成。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对“AssyH”判定为缺少1个“10B”,因此在代替栏追加输入“AssyH+10B”。
(分解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的详细内容)
接下来,参照图10及图11详细说明图4的生成分解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步骤S26)中的处理。图10是图4的生成分解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步骤S26)中的处理流程图。另外,图11是用于说明图4的生成分解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步骤S26)中的处理流程的概念图。
首先,如图4的步骤S25所示,进行是否存在具有订购零部件的上位零部件或产品的判定。该判定参照在上述表生成步骤中完成的单品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13及组装品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14、以及BOM信息21来进行。即,不仅进行与订购零部件有关的逆向展开,还进行能够代替订购零部件使用的代替零部件(也包括构成零部件)的逆向展开。在图11中,关于“00A”及“##A”,获取能够替换的零部件的信息。
接下来,在图4的步骤S25中判定为存在上位零部件或产品的情况下,在替换订购零部件而使用代替零部件时输入追加作业的信息(步骤S61)。接下来,从步骤S61中输入的追加作业信息获取与追加作业、所需技能、及所需工具有关的信息(步骤S62)。
具体而言,如图11所示,参照零部件作业信息24获取与代替零部件有关的追加作业、以及与所需技能、所需工具有关的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在从“AssyY”获取订购零部件的“00A”或“##A”的情况下,作为追加作业而获取“分解”,作为所需技能而获取“无”,并获取所需工具“扳钳”的信息。另外,在从“ZX200-2001-1100号机”获取作为订购零部件的“##A”的情况下,作为追加作业而获取“主体解体”、作为所需技能而获取“安全资格B”,并获取所需工具“起重机”的信息。
接下来,在步骤S62中的追加作业信息获取后,进行分解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15的生成及追加输入(步骤S63)。具体而言,如图11所示,对于“00A”及“##A”,在代替栏记载其上位零部件或产品,并在代替的情况下的追加作业栏、所需技能栏、及所需工具栏输入各种信息。
(信息追加的详细内容)
接下来,参照图12至图15详细说明图4的信息追加(步骤S28)中的处理。在此,图12至图15是图4的信息追加(步骤S28)中的、基于各种条件的详细处理流程。
在图12所示的处理流程中,首先,判定可使用的候选表12的各候选是否满足终端2的操作者输入的要求品质(步骤S71)。在本实施例中,判定在步骤S17中生成的可使用的候选表12内的各候选是否满足从表2中选择的条件。然后,在存在至少一个不满足要求品质的候选的情况下(步骤S71:是),删除可使用的候选表12内的该候选(步骤S72)。在没有不满足要求品质的候选的情况下(步骤S71:否),进入步骤S73。
接下来,对于可使用的候选表12的各候选,判定是否需要所需技能及所需工具(步骤S73)。具体而言,在可使用的候选表12的所需技能及所需工具栏记载有规定信息的候选,为需要所需技能及所需工具。然后,在可使用的候选表12的候选中至少存在一个需要所需技能及所需工具的候选的情况下(步骤S73:是),获取对象据点信息(步骤S74)。具体而言,参照文件服务器3的据点作业信息35,获取需要订购零部件的据点的信息。在可使用的候选表12的候选中不存在需要所需技能及所需工具的候选的情况下,本流程结束。
接下来,在需要订购零部件的据点,判定能否利用可使用的候选表12的各候选的所需技能及所需工具(步骤S75)。具体而言,判定在需要订购零部件的据点是否有掌握所需技能的作业者、及在该据点是否有进行作业的工具。在无法利用的情况下(步骤S75:否),删除可使用的候选表12内的该候选(步骤S76),在能够利用的情况下(步骤S75:是),流程结束。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从可使用的候选表12中删除不需要的候选,但可以是,在可使用的候选表12追加表示不使用的复选栏,对该复选栏添加勾选,由此从候选中除去。另外,还可以是,以无法选择实际无法利用的候选的方式加工可使用的候选表12。
在图13所示的处理流程中,首先,在需要订购零部件的据点,判定现存量是否为所需数量以上(步骤S81)。具体而言,参照文件服务器3的据点库存信息31,判定可使用的候选表12的各候选的使用零部件的使用数量是否足够。在此,在现存量小于所需数量的情况下(步骤S81:否),结束本流程。
另一方面,在现存量为所需数量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81:是),判定在需要订购零部件的据点是否存在必要追加作业(步骤S82)。具体而言,在可使用的候选表12的作业栏中记载有规定信息的候选,为需要追加作业。在存在至少一个需要追加作业的候选的情况下(步骤S82:是),参照保存于文件服务器3中的作业时间及成本试算信息37,获取相应候选的作业时间及成本试算值(步骤S83)。在不存在需要追加作业的候选的情况下(步骤S82:否),本流程结束。
在获取存在必要追加作业的候选的作业时间及成本试算值后,基于该值,在可使用的候选表12的前置时间栏及成本栏追加输入各种数值(步骤S84)。在本实施例中,在可使用的候选表12中,前置时间及成本栏分为两个。具体而言,分类为与加工等追加作业有关的前置时间(LTa)、其以外的前置时间(LTb)、与加工等追加作业有关的成本(成本a)、其以外的成本(成本b)。因此,步骤S84中的追加输入在LTa及成本b栏中追加数值。另外,前置时间及成本的分类不限于两种,也可以基于各种作业的观点而分类为3种以上。
在本实施例中,从上述表7可知,在本据点准备零部件的候选编号3的LTa及成本b栏中追加数值。
在图14所示的处理流程中,首先,判定在与需要订购零部件的据点不同的据点(其他据点)库存是否为所需数量以上(步骤S91)。具体而言,参照文件服务器3的其他据点库存信息32,判定可使用的候选表12的各候选的使用零部件的使用数量是否足够。在此,在库存小于所需数量的情况下(步骤S91:否),本流程结束。
在其他据点可使用的候选表12的各候选的使用零部件的使用数量足够的情况下(步骤S91),参照文件服务器3的输送时间及成本试算信息38(步骤S92)。接下来,将作为参照结果的各种数值追加输入到可使用的候选表12内的LTb及成本b栏(步骤S93)。
接下来,参照文件服务器3的到货时间及成本试算信息39(步骤S94)。接着,将作为参照结果的各种数值追加为可使用的候选表12内的LTb及成本b栏内的数值(步骤S95)。
下面,判定在其他据点是否存在必要追加作业(步骤S96)。具体而言,在可使用的候选表12的作业栏记载有规定信息的候选,为需要追加作业。在存在至少一个需要追加作业的候选的情况下(步骤S96:是),参照保存在文件服务器3中的作业时间及成本试算信息37,获取相应的追加作业的作业时间及成本试算值(步骤S97)。在需要追加作业的候选不存在的情况下(步骤S96:否),本流程结束。
在获取其他据点存在必要追加作业的候选的作业时间及成本试算值后,基于该值,在可使用的候选表12的前置时间栏、及成本栏中追加输入各种数值(步骤S98)。在本实施例中,基于上述表7可知,在从其他据点采购的候选编号1及候选编号2的LTa及成本a栏中追加数值。
接下来,如图15所示的处理流程那样,判定是否存在保有所需数量以上的订购零部件的暂停机(步骤S101)。具体而言,参照保存在文件服务器3中的运转信息33,判定是否存在保有所需数量以上的订购零部件的暂停机。
接下来,判定在利用暂停机时是否存在必要追加作业(步骤S102)。具体而言,在可使用的候选表12的作业栏中记载有规定信息的候选,为需要追加作业。在至少存在1个需要追加作业的候选的情况下(步骤S102:是),参照保存在文件服务器3中的作业时间及成本试算信息37,获取相应的候选的作业时间及成本试算值(步骤S103)。在不存在需要追加作业的候选的情况下(步骤S102:否),进入步骤S105。
在获取了在利用暂停机时存在必要追加作业的候选的作业时间及成本试算值后,基于该值,在可使用的候选表12的前置时间栏、及成本栏追加输入各种数值(步骤S104)。在本实施例中,基于上述表7可知,在利用暂停机的候选编号5的LTa及成本a栏输入数值。
在判定为不存在需要追加作业的候选的情况下(步骤S102:否)、以及在可使用的候选表12中进行了追加输入后(步骤S104),参照保存在文件服务器3中的可使用信息34,判定成为对象的暂停机实际能否用作零部件的供应者(步骤S105)。例如,此次欲订购零部件的顾客本身的暂停机、生产商、代理店保有的暂停机判定为能够用作零部件的供应者,但其他顾客的保有机判定为不能用作零部件的供应者。在判定为成为对象的暂停机实际上无法利用的情况下(步骤S105:是),从可使用的候选表12中删除该候选(步骤S106)。另一方面,在判定为成为对象的暂停机实际上可利用的情况下(步骤S105:否),结束本流程。
在上述各流程结束后,信息追加部43基于可使用的候选表12中的LTa及LTb计算出总LT,并追加输入该值。另外,信息追加部43基于可使用的候选表12中的成本a及成本b计算出总成本,并追加输入该值。
另外,图12至图15的各流程可以从其中某一个开始处理。另外,图12中的与要求品质有关的判定(步骤S71、S72)也可以在图13至图15的流程中实施。
(判定的详细内容)
接下来,参照图16至图18,详细说明图4的判定(步骤S29)中的处理。在此,图16是图4的判定(步骤S29)中的处理流程图。另外,图17是图16中的过去倾向判定的详细处理流程图。而且,图18是用于说明图16中的过去倾向判定的4象限矩阵图。
首先,判定在通过信息追加(步骤S28)而处于更新状态的可使用的候选表12中是否存在一个满足上述表1所示的要求价格及要求品质(即要求条件)的候选(步骤S110)。在存在1个满足要求条件的候选的情况下,直接将候选登记到安排列表(步骤S111)。
另一方面,在满足要求条件的候选存在多个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12,进行与优先顺序判定有关的处理。在进行优先顺序判定时,对可使用的候选表12的候选赋予优先顺序,按照该优先顺序再次提取出候选并进行提示(步骤S113)。即,可使用的候选表12的候选按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序,并且删除不需要的候选,作为最终候选表而显示到显示装置8上。例如,也可以将上述表7所示的可使用的候选表12作为以下表8所示的最终候选表而显示。在表8中,以使紧急度、前置时间优先的方式进行选择及排序。
需要说明的是,从图4的步骤S22中的判断是否为单品零部件到基于上述优先顺序再次提取为止,对应于基于在输入步骤中输入的各信息,提取顾客所要求的零部件的候选、及包含该零部件的代替的候选零部件的候选零部件提取步骤。另外,作为最终候选表而在显示装置8上显示提取后的结果对应于输出步骤,在输出步骤中输出用于使在候选零部件提取步骤中提取的候选零部件显示到显示装置8上的信号。
[表8]
表8:最终候选表(步骤S113)
接下来,终端2的操作者从在显示装置8中显示的最终候选表中选择1个零部件(步骤S114),并将该选择的零部件登记到安排列表中(步骤S111)。即,终端2的操作者在考虑其他条件等的基础上从满足要求条件的多个候选中选择最佳的零部件。
优先顺序判定是,按照终端2的操作者从成本、交货时间(紧急度)或品质(是否为正品)中选择的项目顺序从满足要求条件的多个候选中对可使用的候选表12的候选赋予优先顺序。另外,在优先顺序判定中含有图17所示的过去倾向判定。在此,过去倾向判定不是必须的,能够重视成本、交货时间(紧急度)或品质地对可使用的候选表12的候选赋予优先顺序。即,在终端2的操作者重视自身所选择的项目的情况下,不进行过去倾向判定地决定优先顺序。另一方面,在终端2的操作希望重视过去倾向的情况下,在成本、交货时间(紧急度)或品质(是否为正品)的基础上还基于过去倾向判定的结果来决定优先顺序。
接下来,如图17所示,在过去倾向判定中,首先判定满足要求条件的候选是否存在2个以上(步骤S121)。即,分为不存在满足要求条件的候选的情况(步骤S121:否)和存在多个满足要求条件的候选的情况(步骤S121:是),按这2种情况而进行以下步骤。
具体而言,在不存在满足要求条件的候选的情况下,参照过去信息25所包含的过去订购实际记录信息,提取不满足过去的要求条件的情况下的候选列表及选择结果(步骤S122)。即,在参照过去的实际记录,而满足与此次相同的要求条件的候选不存在的情况下,获取进行了什么样的零部件订购的信息。
另一方面,在满足要求条件的候选存在多个的情况下,参照过去信息25所包含的过去订购实际记录信息,提取过去的候选有多个的情况下的候选列表及选择结果(步骤S123)。即,参照过去的实际记录,在满足与此次相同的要求条件的候选存在多个的情况下,获取进行了什么样的零部件订购的信息。
接下来,基于在步骤S122或步骤S123中提取的候选列表和选择结果,判定是否有与此次的订购零部件同类品种的订货实际记录(步骤S124)。具体而言,还包括其他顾客的订货实际记录在内地判定与此次订购零部件相同种类的零部件相关的过去的订货实际记录信息是否在过去出现过、与此次订购零部件相同种类的零部件的订货是否进行了2次以上。在存在与此次订购零部件同类品种的订货实际记录的情况下(步骤S124:是),提取同类品种的订货时的候选列表及选择结果(步骤S125)。具体而言,提取过去订购该同类品种时形成的可使用的候选表12及从可使用的候选表12中最终选择的结果。
在判定为不存在与此次订购零部件同类品种的订货实际记录的情况下(步骤S124:否)、及提取出同类品种的订货时的候选列表和选择结果后,基于步骤S122或步骤S123中提取的候选列表和选择结果,判定是否存在同一顾客的订货实际记录(步骤S126)。具体而言,基于在步骤S122或步骤S123提取与此次采购零部件的订货者为相同顾客有关的过去的订货实际记录信息得到的候选列表和选择结果,判定过去是否存在与此次订货者为相同订货者进行的订货。在过去存在同一顾客的订货实际记录的情况下(步骤S126:是),提取同一顾客在过去订货时的候选列表及选择结果(步骤S127)。具体而言,提取该同一顾客在过去采购时形成的可使用的候选表12及从可使用的候选表12中最终选择的结果。
在判定为过去没有同一顾客进行的订货实际记录的情况下(步骤S126:否)、及在提取了同一顾客在过去订货时的候选列表和选择结果后,基于在步骤S122或步骤S123中提取的候选列表和选择结果,判定过去是否存在与到要求交货时间为止的天数相同程度的订货实际记录(步骤S128)。具体而言,基于在步骤S122或步骤S123中提取出与此次采购零部件的交货时间相同程度的交货时间有关的过去订货实际记录信息得到的候选列表和选择结果,判定过去是否进行了与此次交货时间相同程度的交货时间的订货。在过去存在相同程度的交货时间的订货实际记录的情况下(步骤S128:是),提取相同程度的交货时间的过去订货时的候选列表及选择结果(步骤S129)。具体而言,提取要求该相同程度的交货时间并订购的过去情形中的可使用的候选表12及从可使用的候选表12中最终选择的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相同程度的交货时间是指包括例如±1天、或±几%等稍微的不同。
在判定为过去不存在到要求交货时间为止的天数相同程度的订货实际记录的情况下(步骤S128:否)、及提取了相同程度交货时间的订货时的候选列表及选择结果后,在提取出的候选列表内,计算出前置时间和成本的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步骤S130)。即,从步骤S122、步骤S123、步骤S125、步骤S127、及步骤S129中提取的候选列表(即可使用的候选表12)中提取各候选的前置时间及成本,并计算出平均值、最大值、及最小值。
接下来,基于计算出的平均值、最大值及最小值、和提取出的各选择结果,基于4象限矩阵进行解析(步骤S131)。具体而言,将提取出的候选列表内的前置时间及成本的平均值设为0、将最大值设为1、最小值设为-1,来生成4象限矩阵,并在4象限矩阵内描绘各选择结果。
接下来,在过去倾向判定结果中输入4象限矩阵内描绘最多的象限的倾向(步骤S132)。在图18中,在第2象限描绘最多,因此作为过去的倾向可掌握要求交货时间“慢”,要求价格“便宜”这一倾向。
如以上那样,在过去倾向判定中,基于订购零部件的过去实际记录、与此次订购零部件同类品的订货实际记录、与此次订购零部件的订货者为相同订货者进行的订货实际记录、以及与此次订购零部件的要求交货时间为相同程度的交货时间的订货实际记录,进行多方面的判定。即,不仅考虑订购零部件的过去倾向,还考虑与该订购零部件关联的项目来判定过去倾向。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将要求价格及要求交货时间设为优先级来生成4象限矩阵,但也可以将要求价格及要求品质作为优先级来生成4象限矩阵,或者还可以将要求交货时间及要求品质作为优先级来生成4象限矩阵。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计算出前置时间和成本的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来掌握过去倾向,但也可以通过以要求值为基准的相对值来掌握过去倾向。
(实施例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的零部件订购系统及零部件订购方法中,在生成可使用的候选表时,利用了各种零部件的CAD信息及BOM信息。由此,不仅能够使用与所要求的零部件相同的零部件,还能够使用具有互换性的零部件、通过加工能够代替的零部件、可从已有的上位产品取出的零部件等,能够迅速地应对工程机械的各种故障,实现停机时间的缩短化。
另外,在本实施例的零部件订购系统及零部件订购方法中,在满足订购零部件的要求条件的候选存在多个的情况下,按照该订购零部件的过去订购实际记录信息来排序。由此,在满足要求条件的候选存在多个的情况下,也能够对零部件订购者提议多种零部件订购方法,因此该零部件订购者能够根据需要零部件的工程机械的使用状况进行最佳的零部件订购。即,能够迅速地应对工程机械的各种故障,实现停机时间的缩短化。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的零部件订购系统及零部件订购方法中,在不存在满足订购零部件的要求条件的候选的情况下,也利用在不存在满足过去的要求条件的候选的情况下的候选列表及选择结果,进行候选的排序。由此,即使没有满足要求条件的候选,也能够与存在满足订购零部件的要求条件的候选的情况同样地,对零部件订购者提议多种零部件订购方法,因此该零部件订购者能够根据需要零部件的工程机械的使用状况进行最佳的零部件订购。即,能够迅速地应对工程机械的各种故障,实现停机时间的缩短化。
而且,在本实施例的零部件订购系统及零部件订购方法中,在满足订购零部件的要求条件的候选存在多个的情况下,参照与订购零部件同类品种有关的过去的订货实际记录信息、与订购零部件的订货者为同一顾客有关的过去的订货实际记录信息、及与订购零部件的交货时间相同程度的交货时间有关的过去的订货实际记录信息,按照优先顺序提取可使用的候选表的候选。即,在利用过去的实际记录时,不仅考虑了同一零部件的信息,还从类似零部件、顾客、交货时间方面考虑了过去的实际记录。因此,能够对零部件订购者提议在零部件订购者的立场来说精度更高的各种零部件订购方法,该零部件订购者能够根据需要零部件的工程机械的使用状况进行更佳的零部件订购。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的零部件订购系统及零部件订购方法中,在没有满足订购零部件的要求条件的候选的情况下,也参照与订购零部件同类品种有关的过去的订货实际记录信息、与订购零部件的订货者为同一顾客有关的过去的订货实际记录信息、及与订购零部件的交货时间相同程度的交货时间有关的过去的订货实际记录信息,按照优先顺序提取可使用的候选表的候选。即,在利用过去的实际记录时,不仅考虑了同一零部件的信息,还从类似零部件、顾客、交货时间方面考虑了过去的实际记录。因此,在不存在满足订购零部件的要求条件的候选的情况下,也与存在满足订购零部件的要求条件的候选的情况同样地,对零部件订购者提议从零部件订购者的立场来说精度更高的多种零部件订购方法,该零部件订购者能够根据需要零部件的工程机械的使用状况进行更佳的零部件订购。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为采购与订购零部件为相同零部件、或结构类似零部件或构成类似零部件等的代替零部件的流程,并以在代理店等中使用或保存的零部件的订购为前提,但不限于这样的零部件的订购,也可以通过与在家居中心等购买零部件等的正规订购渠道不同的渠道来进行零部件订购。该情况下,过去信息25也可以包含通过非正规渠道的订购实际记录。并且,在各订购零部件互换表的生成步骤中,也考虑基于这样的非正规渠道的订购实际记录,来生成各订购零部件互换表。
附图标记说明
1 零部件订购系统
3 文件服务器
5a 输入部
5b 运算部
5e 输出部
6 数据输入装置
8 显示装置
12 可使用的候选表
13 单品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
14 组装品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
15 分解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订购零部件互换表)
21 BOM信息
22 CAD信息
25 过去信息(过去订购实际记录信息)
42 表生成部
43 信息追加部
44 判定部。

Claims (9)

1.一种零部件订购系统,其具备进行顾客所要求的零部件的订购的控制装置,所述零部件订购系统的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中输入经由数据输入装置输入的与订购零部件有关的顾客的要求信息、保存在文件服务器中的至少物料清单信息即BOM信息、电脑辅助设计信息即CAD信息以及零部件互换信息,
所述控制装置基于所输入的所述BOM信息、所述CAD信息以及所述零部件互换信息,提取顾客所要求的零部件的候选以及包含该零部件的代替在内的候选零部件,
所述控制装置输出用于使所述提取的所述候选零部件显示到显示装置上的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部件订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基于保存在所述文件服务器中的与所述顾客所要求的零部件为同类零部件有关的过去的订货实际记录信息、或者与所述顾客过去订货的零部件有关的过去的订货实际记录信息,提取所述候选零部件或对所述候选零部件排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零部件订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基于保存在所述文件服务器中的与所述顾客所要求的零部件为同类零部件有关的过去的订货实际记录信息、或者与所述顾客过去订货的零部件有关的过去的订货实际记录信息,提取过去倾向列表,并基于所述过去倾向列表中的优先级来决定所述候选零部件的优先顺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零部件订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在基于所期望的优先级形成的图表中描绘出所述过去倾向列表并决定所述优先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零部件订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优先级选自所述订购零部件的要求价格、要求交货时间或品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部件订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输入的所述BOM信息、所述CAD信息及零部件互换信息生成可使用的候选表,在所述可使用的候选表中追加所述订购零部件的库存信息、追加作业信息、成本以及前置时间,并从追加了所述库存信息、所述追加作业信息、所述成本以及所述前置时间的所述可使用的候选表判定满足所述要求信息的候选。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零部件订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订购零部件的类别生成订购零部件互换表,并基于所述订购零部件互换表生成所述可使用的候选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部件订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要求信息包含所述订购零部件的零部件编号、数量、交货时间、要求价格以及品质。
9.一种零部件订购方法,其进行顾客所要求的零部件的订购,所述零部件订购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输入步骤,输入经由数据输入装置输入的与订购零部件有关的顾客的要求信息、保存在文件服务器中的至少物料清单信息即BOM信息、电脑辅助设计信息即CAD信息以及零部件互换信息;
候选零部件提取步骤,基于在所述输入步骤中输入的所述BOM信息、所述CAD信息以及所述零部件互换信息,提取顾客所要求的零部件的候选以及包括该零部件的代替在内的候选零部件;以及
输出步骤,输出用于使在所述候选零部件提取步骤中提取的所述候选零部件显示到显示装置上的信号。
CN201880015987.0A 2017-09-29 2018-09-18 零部件订购系统及零部件订购方法 Active CN1103833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90341A JP6748046B2 (ja) 2017-09-29 2017-09-29 部品調達システム及び部品調達方法
JP2017-190341 2017-09-29
PCT/JP2018/034452 WO2019065364A1 (ja) 2017-09-29 2018-09-18 部品調達システム及び部品調達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83325A true CN110383325A (zh) 2019-10-25
CN110383325B CN110383325B (zh) 2023-12-29

Family

ID=659028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15987.0A Active CN110383325B (zh) 2017-09-29 2018-09-18 零部件订购系统及零部件订购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443081B2 (zh)
EP (1) EP3690793A4 (zh)
JP (1) JP6748046B2 (zh)
KR (1) KR102243207B1 (zh)
CN (1) CN110383325B (zh)
WO (1) WO201906536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048377B1 (ko) * 2019-04-23 2019-11-25 고정석 스프레드 시트 타입의 공정 데이터를 이용하여 공정을 관리하는 방법, 이를 이용한 공정 관리 서버 및 특정 작업자 단말
JPWO2021161750A1 (zh) * 2020-02-12 2021-08-19
CN113407650A (zh) * 2021-06-30 2021-09-17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零件分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91405A (zh) * 2021-10-08 2021-11-02 深圳市信润富联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零部件采购方法、装置、设备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13051A (ja) * 1998-10-01 2000-04-21 Hitachi Ltd グローバル部品調達システム
JP2002304394A (ja) * 2001-04-04 2002-10-18 Toto Ltd 製品選定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CN1442819A (zh) * 2002-03-06 2003-09-17 汤姆森许可公司 自动订购系统消耗零件替换品的方法及系统
US20040236787A1 (en) * 2001-06-20 2004-11-25 Martin Boh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effects of manufacturing changes
CN1692362A (zh) * 2002-12-02 2005-11-02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施工机械的信息处理系统和施工机械的信息处理方法
CN101151628A (zh) * 2005-03-31 2008-03-26 大和房屋工业株式会社 采购预备系统和采购预备方法
CN101833710A (zh) * 2010-05-07 2010-09-15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一种基于语义的物联网物品信息跟踪和追溯方法
TW201113736A (en) * 2009-10-07 2011-04-16 Univ Nat Kaohsiung 1St Univ Sc Ordering platform with object shopping and simulation assembly and testing
WO2011052084A1 (ja) * 2009-10-30 2011-05-05 富士通フロ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生産管理装置、生産管理システム、生産管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生産管理方法
TW201214309A (en) * 2010-09-17 2012-04-01 Runservice Pte Ltd Parts reservation supply system and the method of pre-reserving parts
US20150134400A1 (en) * 2012-06-13 2015-05-14 Satoshi Kashi Maintenance parts inventory planning system, maintenance parts inventory planning system server, and maintenance parts inventory planning system client terminal
CN104731791A (zh) * 2013-12-18 2015-06-24 东阳艾维德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一种市场销售分析数据集市系统
US20160078403A1 (en) * 2014-09-12 2016-03-17 Maxx Innovations, LLC Parts recommendation and procurement system and method
US20160210685A1 (en) * 2013-08-28 2016-07-21 Appareo Systems, Llc Interactive component ordering and servic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5930561A (zh) * 2016-04-13 2016-09-07 北京数码大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计算机辅助设计中几何造型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94044B2 (ja) * 1995-10-26 2006-07-0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部品情報出力方法および部品情報出力方法により選択された部品
JP3057019B2 (ja) 1997-01-24 2000-06-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部品選定装置及びcad機能を備えた部品選定システム
JP2000259729A (ja) 1999-03-10 2000-09-22 Komatsu Ltd 作業機械の管理システム
US20010037341A1 (en) 2000-02-15 2001-11-01 Mitsuo Kimoto Information providing system for providing information about suppliers
JP2002092349A (ja) * 2000-09-20 2002-03-29 Sumitomo Heavy Ind Ltd 部品販売システム
JP3873010B2 (ja) * 2002-06-28 2007-01-24 株式会社東芝 設計支援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4094340A (ja) * 2002-08-29 2004-03-25 Hitachi Ltd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設計支援方法
JP2006163843A (ja) * 2004-12-07 2006-06-22 Ricoh Co Ltd 部品管理方法及び部品管理プログラム
JP2006227664A (ja) * 2005-02-15 2006-08-31 Hitachi Ltd 部品管理システム
JP4847030B2 (ja) * 2005-03-08 2011-12-2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受発注システム及び受発注方法
JP2007213525A (ja) * 2006-02-13 2007-08-23 Hitachi Ltd 検索装置、検索方法及び検索プログラム
US20100023366A1 (en) * 2007-05-31 2010-01-28 United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comprehensive configuration valid bill of material planning and auditing
JP5062884B2 (ja) * 2007-08-24 2012-10-3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検索装置、画像検索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0231408A (ja) * 2009-03-26 2010-10-14 Fujitsu Ltd 在庫管理プログラム、在庫管理装置、および在庫管理方法
JP2012128555A (ja) * 2010-12-14 2012-07-05 Toshiba Corp 設計手配統合システムおよび設計手配統合方法
JP2014149673A (ja) * 2013-02-01 2014-08-21 Hitachi Ltd 候補値表示装置
JP2017102651A (ja) * 2015-12-01 2017-06-08 株式会社トップシンクシステムズ 部品調達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13051A (ja) * 1998-10-01 2000-04-21 Hitachi Ltd グローバル部品調達システム
JP2002304394A (ja) * 2001-04-04 2002-10-18 Toto Ltd 製品選定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US20040236787A1 (en) * 2001-06-20 2004-11-25 Martin Boh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effects of manufacturing changes
CN1442819A (zh) * 2002-03-06 2003-09-17 汤姆森许可公司 自动订购系统消耗零件替换品的方法及系统
CN1692362A (zh) * 2002-12-02 2005-11-02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施工机械的信息处理系统和施工机械的信息处理方法
CN101151628A (zh) * 2005-03-31 2008-03-26 大和房屋工业株式会社 采购预备系统和采购预备方法
TW201113736A (en) * 2009-10-07 2011-04-16 Univ Nat Kaohsiung 1St Univ Sc Ordering platform with object shopping and simulation assembly and testing
WO2011052084A1 (ja) * 2009-10-30 2011-05-05 富士通フロ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生産管理装置、生産管理システム、生産管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生産管理方法
CN101833710A (zh) * 2010-05-07 2010-09-15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一种基于语义的物联网物品信息跟踪和追溯方法
TW201214309A (en) * 2010-09-17 2012-04-01 Runservice Pte Ltd Parts reservation supply system and the method of pre-reserving parts
US20150134400A1 (en) * 2012-06-13 2015-05-14 Satoshi Kashi Maintenance parts inventory planning system, maintenance parts inventory planning system server, and maintenance parts inventory planning system client terminal
US20160210685A1 (en) * 2013-08-28 2016-07-21 Appareo Systems, Llc Interactive component ordering and servic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4731791A (zh) * 2013-12-18 2015-06-24 东阳艾维德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一种市场销售分析数据集市系统
US20160078403A1 (en) * 2014-09-12 2016-03-17 Maxx Innovations, LLC Parts recommendation and procurement system and method
CN105930561A (zh) * 2016-04-13 2016-09-07 北京数码大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计算机辅助设计中几何造型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90112074A (ko) 2019-10-02
EP3690793A4 (en) 2021-09-01
EP3690793A1 (en) 2020-08-05
US11443081B2 (en) 2022-09-13
WO2019065364A1 (ja) 2019-04-04
US20200012759A1 (en) 2020-01-09
JP2019067044A (ja) 2019-04-25
CN110383325B (zh) 2023-12-29
KR102243207B1 (ko) 2021-04-22
JP6748046B2 (ja) 2020-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83325A (zh) 零部件订购系统及零部件订购方法
Ross Introduction to e-supply chain management: engaging technology to build market-winning business partnerships
US8620708B2 (en) Progress status management method, program, and progress status management device
US7708196B2 (en) Modular web-based ASP application for multiple products
US20030229526A1 (en) Computer-implemen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ssessing supply chain solutions
Chu et al. Partnership synthesis for virtual enterprises
JP2002032549A (ja) 多次元マトリックス経営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方法
Marufuzzaman et al. Supplier selection and evaluation method using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AHP): a case study on an apparel manufacturing organisation
JP7037533B2 (ja) 製造の管理を支援する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WO2017094100A1 (ja) サプライチェーン評価装置、およびサプライチェーン評価方法
Wang et al. A human-computer interactive approach based on activity-section analysis for BPR
JP2009080530A (ja) 統合化部品表作成システムおよび統合化部品表作成方法
JP2016062294A (ja) シミュレーション支援装置、シミュレーション支援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Badillo et al. A Systems Science/Cybernetics Perspective on Contemporary Management in Supply Chains
Childerhouse et al. The uncertainty circle as a value stream audit tool: a case study to identify the BPR requirements of the European automotive sector
CN102893279A (zh) 数据库,数据管理服务器,及数据管理程序
Hung Ip et al. 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MRPII via a hierarchical modelling approach
Pirard et al. A generic scalable simulation model for strategic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with emphasis on production activities
Bowers et al. Lower In-Process Inventories and Better On-Time Performance at Tanner Companies, Inc.
JP2008257643A (ja) 製造原価管理システム、製造原価管理方法、製造原価管理プログラム
JP5118471B2 (ja) 統合化部品表作成システムおよび統合化部品表作成方法
JP2002123665A (ja) 営業生産性向上支援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記録媒体
Davidrajuh A Petri net approach for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of supply chain in agile virtual enterprise
Chao et al. A unified decision model for evaluation and selection of MES software
Lu et al. Designing excellent supply chain network in uncertainty environment with fuzzy logic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