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75102B - 排水阀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排水阀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75102B
CN110375102B CN201810326060.0A CN201810326060A CN110375102B CN 110375102 B CN110375102 B CN 110375102B CN 201810326060 A CN201810326060 A CN 201810326060A CN 110375102 B CN110375102 B CN 1103751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tab
motor
drain valve
valve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2606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75102A (zh
Inventor
金营科
有贺久刚
赤羽德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Sankyo Electronics Dongguan Corp
Nidec Sanky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Sankyo Electronics Dongguan Corp
Nidec Sanky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Sankyo Electronics Dongguan Corp, Nidec Sankyo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Sankyo Electronics Dongguan Corp
Priority to CN20181032606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75102B/zh
Priority to KR1020190034073A priority patent/KR102150994B1/ko
Publication of CN1103751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751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751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751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0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 F16K31/04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otor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3/00Control of operations performed in washing machines or washer-dryers 
    • D06F33/30Control of washing 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or target of the control 
    • D06F33/47Responding to irregular working conditions, e.g. malfunctioning of pump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DWATER-CLOSETS OR URINALS WITH FLUSHING DEVICES; FLUSHING VALVES THEREFOR
    • E03D1/00Water flushing devices with cisterns ; Setting up a range of flushing devices or water-closets; Combinations of several flushing devices
    • E03D1/30Valves for high or low level cisterns; Their arrangement ; Flushing mechanisms in the cistern, optionally with provisions for a pre-or a post- flushing and for cutting off the flushing mechanism in case of leakage
    • E03D1/34Flushing valves for outlets; Arrangement of outlet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27/00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0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 F16K31/04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otor
    • F16K31/047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otor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means between the motor and the valve, e.g. lost motion means reducing backlash, clutches, brakes or return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44Mechanical actuating means
    • F16K31/53Mechanical actuating means with toothed gear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24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ression or reduction of noise or vibr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Electrically Driven Valve-Operating Means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排水阀控制装置,有助于减小电机动作时产生的噪音。本发明的排水阀控制装置包括:外壳;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壳的电机、传动机构和阀芯,所述电机的驱动力经由所述传动机构传递至所述阀芯,其中,所述电机具有转子和包围该转子的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侧壁,所述侧壁呈沿所述转子的旋转轴线延伸的筒状,所述外壳以该外壳与所述侧壁不接触的方式包围所述壳体。

Description

排水阀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排水阀控制装置,尤其涉及具有外壳以及设置于该外壳的电机、传动机构和阀芯的排水阀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有一种排水阀控制装置,其如图6和图7所示,具有外壳1X以及设置于该外壳1X的电机2X、传动机构和阀芯8X,其中,电机2X的驱动力经由传动机构传递至阀芯8X。
此外,在上述排水阀控制装置中,电机2X具有转子21X、定子22X以及收纳转子21X和定子22X的壳体23X。并且,壳体23X具有侧壁231X、顶壁232X和底壁233X,其中,侧壁231X呈沿转子21X的旋转轴线LX延伸的筒状,顶壁232X和底壁233X呈与旋转轴线LX垂直的板状,顶壁232X设置于侧壁231X的靠电机2X的输出侧(即旋转轴线LX方向上的一侧LX1)的端部,底壁233X设置于侧壁231X的靠与电机20X的输出侧相反的一侧(即旋转轴线LX方向上的另一侧LX2)的端部。并且,外壳1X以其与壳体23X的侧壁231X抵接的方式包围壳体23X。
不过,在上述排水阀控制装置中,当电机2X动作时,会产生较大噪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水阀控制装置,有助于减小电机动作时产生的噪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提供一种排水阀控制装置,其包括:外壳;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壳的电机、传动机构和阀芯,所述电机的驱动力经由所述传动机构传递至所述阀芯,其中,所述电机具有转子和包围该转子的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侧壁,所述侧壁呈沿所述转子的旋转轴线延伸的筒状,所述外壳以该外壳与所述侧壁不接触的方式包围所述壳体。
本申请发明人通过仔细研究后发现,现有的排水阀控制装置之所以会在电机动作时产生噪音,部分原因在于:电机动作时会产生振动,该振动会使电机壳体的侧壁与装置的外壳产生摩擦、碰撞等。
对此,根据本发明的排水阀控制装置,外壳以该外壳与电机的壳体的侧壁不接触的方式包围壳体,因此,能避免因电机动作时的振动而导致电机壳体的侧壁与装置的外壳产生摩擦、碰撞等,从而避免因该摩擦、碰撞等而导致的噪音,藉此,有助于减小电机动作时产生的噪音。
此外,在本发明的排水阀控制装置中,优选所述壳体具有顶壁和底壁,所述顶壁和所述底壁呈与所述旋转轴线垂直的板状,所述顶壁设置于所述侧壁的靠所述电机的输出侧的端部,所述底壁设置于所述侧壁的靠与所述电机的输出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
此外,在上述结构的排水阀控制装置中,优选所述底壁的以所述旋转轴线为中心时的径向外侧部分与所述外壳不接触。
根据上述结构的排水阀控制装置,外壳与电机壳体的底壁的接触面积少,有助于减少因电机动作时的振动导致电机壳体的底壁与装置的外壳产生摩擦、碰撞等而引起的噪音。
此外,在上述结构的排水阀控制装置中,优选整个所述底壁均与所述外壳不接触。
根据上述结构的排水阀控制装置,能避免因电机动作时的振动导致电机壳体的底壁与装置的外壳产生摩擦、碰撞等而引起的噪音,有助于进一步减小噪音。
此外,在上述结构的排水阀控制装置中,优选所述顶壁具有比所述侧壁朝以所述旋转轴线为中心时的径向外侧突出的突片,所述突片从所述电机的输出侧与所述外壳抵接。
根据上述结构的排水阀控制装置,突片从电机的输出侧与外壳抵接,因此,能方便地实现电机相对于外壳在旋转轴线方向上的定位。
此外,在上述结构的排水阀控制装置中,优选所述顶壁具有比所述侧壁朝以所述旋转轴线为中心时的径向外侧突出的突片,所述突片包括第一突片和第二突片,所述第一突片经由第一固定件与所述外壳固定,所述第二突片经由第二固定件与所述外壳固定,在沿所述旋转轴线观察时,所述第一突片和第二突片位于所述阀芯的直线运动轨迹的两侧。
根据上述结构的排水阀控制装置,第一突片和第二突片位于阀芯的直线运动轨迹的两侧,因此,有助于利用第一突片和第二突片将电机平衡地保持于外壳。
此外,在上述结构的排水阀控制装置中,优选所述第一突片与所述阀芯的直线运动轨迹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二突片与所述阀芯的直线运动轨迹之间的距离。
根据上述结构的排水阀控制装置,能利用第一突片和第二突片将电机更为平衡地保持于外壳。
此外,在上述结构的排水阀控制装置中,优选过所述旋转轴线且与所述阀芯的直线运动轨迹垂直的平面穿过所述第一突片和所述第二突片。
根据上述结构的排水阀控制装置,在工作时,能利用第一突片和第二突片的沿以旋转轴线为中心的周向延伸的部分来承接沿阀芯的直线运动轨迹的工作负荷,因此,为确保第一突片和第二突片能经受住上述工作负荷,无需加大第一突片和第二突片的径向尺寸,只需加大第一突片和第二突片的周向尺寸即可,有助于避免因第一突片和第二突片的径向尺寸过大而导致装置整体大型化。
此外,在上述结构的排水阀控制装置中,优选所述第一突片和所述第二突片分别具有朝以所述旋转轴线为中心时的径向外侧开口的槽部,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分别具有与所述外壳连接的杆部,所述第一固定件的杆部插入所述第一突片的槽部,所述第二固定件的杆部插入所述第二突片的槽部。
根据上述结构的排水阀控制装置,第一突片和第二突片分别具有朝以旋转轴线为中心时的径向外侧开口的槽部,因此,能方便地将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插入槽部并将电机保持于外壳。
此外,在上述结构的排水阀控制装置中,优选所述第一突片的以所述旋转轴线为中心时的周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一突片的径向尺寸,和/或,所述第二突片的以所述旋转轴线为中心时的周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二突片的径向尺寸。
根据上述结构的排水阀控制装置,有助于避免因第一突片和第二突片的径向尺寸过大而导致装置整体大型化,与此同时,能增强第一突片和第二突片在以转子的旋转轴线为中心的周向上的强度,确保将电机稳定地固定于外壳。
(发明效果)
外壳以该外壳与电机的壳体的侧壁不接触的方式包围壳体,因此,能避免因电机动作时的振动而导致电机壳体的侧壁与装置的外壳产生摩擦、碰撞等,从而避免因该摩擦、碰撞等而导致的噪音,藉此,有助于减小电机动作时产生的噪音。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排水阀控制装置的立体图,其中省略了外壳的一部分的图示。
图2是示意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排水阀控制装置的侧剖图,其中省略了外壳的一部分的图示。
图3是示意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排水阀控制装置的俯视图,其中省略了外壳的一部分以及传动机构的图示。
图4是示意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排水阀控制装置的局部结构的侧剖图,且表示输出离合机构的离合轮和传动轮相互接合时的状态。
图5是示意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排水阀控制装置的局部结构的立体图,且表示输出离合机构的离合轮和传动轮相互接合时的状态。
图6是示意表示现有的排水阀控制装置的俯视图,其中省略了外壳的一部分以及传动机构的一部分的图示。
图7是示意表示现有的排水阀控制装置的侧剖图,其中省略了外壳的一部分以及传动机构的图示。
(符号说明)
1 外壳
12 第二外壳
2 电机
21 转子
211 转轴
212 磁体
22 定子
23 壳体
231 侧壁
232 顶壁
2321 突片
233 底壁
3 输出离合机构
31 离合轮
311 轴套部
312 盘状部
313 周壁部
32 传动轮
321 恒星齿轮部
322 轴部
323 盘状部
3231 卡定爪
3232 卡定片
33 行星齿轮
34 行星齿轮架
341 轴部
3411 小齿轮部
342 盘状部
35 齿圈
351 轴套部
352 盘状部
3521 外周齿部
353 周壁部
4 联动制动机构
41 联动部分
42 制动部分
421 制动轮
4211 扇形齿轮
4212 制动部
422 过渡部件
4221 控制片
4222 齿轮部
5 切换限位机构
51 切换限位杆
511 切换部
512 限位部
513 孔部
514 突起部
52 施力部件
6 旋转输出部件
61 齿轮部
62 带轮部
7 拉动部件
8 阀芯
9 供电端子
SS1 支承轴
SS2 支承轴
SS3 支承轴
SS4 支承轴
TG 过渡齿轮
TR 传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排水阀控制装置进行说明。
首先,参照图1至图4,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排水阀控制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其中,图1是示意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排水阀控制装置的立体图,其中省略了外壳的一部分的图示,图2是示意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排水阀控制装置的侧剖图,其中省略了外壳的一部分的图示,图3是示意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排水阀控制装置的俯视图,其中省略了外壳的一部分以及传动机构的图示,图4是示意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排水阀控制装置的局部结构的侧剖图,且表示输出离合机构的离合轮和传动轮相互接合时的状态,图5是示意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排水阀控制装置的局部结构的立体图,且表示输出离合机构的离合轮和传动轮相互接合时的状态。
此处,为方便说明,将相互交叉的三个方向分别作为X方向、Y方向和Z方向进行说明,并且,将Z方向的一侧设为Z1方向,将Z方向的另一侧设为Z2方向。
<排水阀控制装置的整体结构>
如图1和图2所示,排水阀控制装置包括:外壳1;以及设置于外壳1的电机2、传动机构TR和阀芯8,电机2的驱动力经由传动机构TR传递至阀芯8。
<外壳的结构>
如图1和图2所示,外壳1包括未图示的第一外壳和图示的第二外壳12,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12沿图1中的Z方向进行组装,并通过螺钉(未图示)而连接在一起,从而在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12之间形成收纳电机2、传动机构TR的至少一部分的空间。具体而言,第一外壳具有与Z方向垂直的顶壁和从顶壁的周缘朝向第二外壳一侧立起的侧壁,第二外壳12具有与Z方向垂直的底壁和从底壁的周缘朝向第一外壳一侧立起的侧壁,传动机构TR包括输出离合机构3、联动制动机构4、切换限位机构5(参照图4)、旋转输出部件6和拉动部件7,由第一外壳的顶壁和侧壁、第二外壳12的底壁和侧壁围成收纳电机2、输出离合机构3、联动制动机构4、切换限位机构5和旋转输出部件6的空间。并且,外壳1具有端子座部123,该端子座部123对与电机2电连接的供电端子9进行支承。
此处,如图2所示,外壳1以该外壳1与电机2的壳体23的侧壁231不接触的方式包围电机2的壳体23。具体而言,第二外壳12以该外壳1与电机2的壳体23的侧壁231不接触的方式包围电机2的壳体23。
<电机的结构>
如图2所示,电机2具有转子21和包围该转子21的壳体23,其中,壳体23具有侧壁231,该侧壁呈231沿转子21的旋转轴线L(与Z方向一致)延伸的筒状。
此处,电机2具有转子21和包围该转子21的定子22,其中,转子21具有转轴211和固定于该转轴211的磁体212,在转轴211的一端(图2中的上端)具有小齿轮(未图示),该小齿轮与输出离合机构3包括的离合轮31啮合(参照图1和图4),定子22具有与供电端子9电连接的线圈。
此外,壳体23具有顶壁232和底壁233,顶壁232和底壁233呈与旋转轴线垂直的板状,顶壁233设置于侧壁231的靠电机2的输出侧(即图2中的Z1方向侧)的端部,底壁232设置于侧壁231的靠与电机2的输出侧相反的一侧(即图2中的Z2方向侧)的端部。
此外,整个底壁233与外壳1不接触。
此外,如图2所示,顶壁232具有比侧壁231朝以旋转轴线L为中心时的径向外侧突出的突片2321,该突片2321从电机2的输出侧与外壳1抵接。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突片2321包括第一突片2321a和第二突片2321b,第一突片2321a经由第一固定件241a与外壳1固定,第二突片2321b经由第二固定件241b与外壳1固定。此外,在沿旋转轴线L观察时,第一突片2321a和第二突片2321b位于阀芯8的直线运动轨迹MS的两侧,并且,第一突片2321a与阀芯8的直线运动轨迹MS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二突片2321b与阀芯8的直线运动轨迹MS之间的距离。
此外,如图3所示,过旋转轴线L且与阀芯8的直线运动轨迹MS垂直的平面PL穿过第一突片2321a和第二突片2321b。
此外,第一突片2321a和第二突片2321b分别具有朝以旋转轴线L为中心时的径向外侧开口的槽部S(其可以是半圆形槽,也可以是其它形状的槽),第一固定件241a和第二固定件241b分别具有与外壳1连接的的杆部,第一固定件241a的杆部插入第一突片2321a的槽部,第二固定件241b的杆部插入第二突片2321b的槽部。
此外,第一突片2321a的以旋转轴线L为中心时的周向尺寸大于第一突片2321a的径向尺寸,第二突片2321b的以旋转轴线L为中心时的周向尺寸大于第一突片2321b的径向尺寸。
<传动机构的结构>
如上所述,传动机构TR包括输出离合机构3、联动制动机构4、切换限位机构5、旋转输出部件6和拉动部件7,电机2的驱动力依次经由输出离合机构3包括的离合轮31和传动轮32、旋转输出部件6和拉动部件7传递至阀芯8,并通过联动制动机构4和切换限位机构5对输出离合机构3进行控制,以在阀芯8从初始位置切换到动作位置后,使电机2的驱动力不再传递至阀芯8,且使阀芯8、拉动部件7和旋转输出部件6保持在阀芯8处于动作位置时的状态。
下面对传动机构TR包括的各部分进行说明。
<输出离合机构的结构>
如图4所示,输出离合机构3包括离合轮31和行星齿轮机构。离合轮31具有:轴套部311,该轴套部311套设于传动轮32的下述轴部322和下述齿圈35的轴套部351;盘状部312,该盘状部312从轴套部311朝径向外侧扩展(在图示的例子中是从轴套部311的上端朝径向外侧扩展,但并不局限于此);以及周壁部313,该周壁部313从盘状部312的外周缘立起(在图示的例子中是朝向Z2方向立起,但并不局限于此)。并且,行星齿轮机构包括:具有恒星齿轮部321的传动轮32;与恒星齿轮部321啮合的行星齿轮33(行星齿轮33的数量可根据需要适当设定);与旋转输出部件6连接(在图示的例子中是经由过渡齿轮TG与旋转输出部件6连接,但并不局限于此)的行星齿轮架34;以及与行星齿轮33啮合且受联动制动机构4控制的齿圈35。
此处,行星齿轮架34具有轴部341和盘状部342,其中,轴部341具有小齿轮部3411(在图示的例子中是在轴部341的上端设置小齿轮部3411,但并不局限于此),盘状部342从轴部341朝径向外侧扩展(在图示的例子中是从轴套部341的下端朝径向外侧扩展,但并不局限于此)。并且,齿圈35具有轴套部351、盘状部352和周壁部353,其中,轴套部351套设于传动轮32的下述轴部322,盘状部352从轴套部351朝径向外侧扩展,在盘状部352的外周面设置有外周齿部3521,周壁部353在盘状部352的外周缘附近立起。并且,行星齿轮架34和齿圈35围成收纳行星齿轮33的空间。
并且,如图4所示,传动轮32的旋转轴线方向和离合轮31的旋转轴线方向相同。传动轮32除了包括恒星齿轮部321外,还包括轴部322和盘状部323,其中,轴部322沿传动轮32的旋转轴线方向延伸,且贯穿离合轮31,恒星齿轮部321设置于轴部322的比离合轮31靠轴部322的一端侧(Z1方向侧)的位置,盘状部323设置于轴部322的比离合轮31靠轴部322的另一端侧(Z2方向侧)的位置,且从轴部322朝径向外侧扩展,传动轮32在盘状部323的外周缘处与离合轮31卡合、分离。
此处,在传动轮32中,在盘状部323的外周缘处设置有与离合轮31卡合、分离的卡定爪3231,该卡定爪3231朝向离合轮31突出,并且,在盘状部323的外周缘处设置有当阀芯8变位到动作位置时供切换限位机构5的下述限位部512卡定的卡定片3232,该卡定片3232朝向与离合轮31相反的一侧(Z2方向侧)突出。
并且,在外壳1上设置有支承轴SS1,该支承轴SS1对离合轮31和传动轮32进行支承。具体而言,支承轴SS1沿离合轮31和传动轮32的旋转轴线方向延伸,支承轴SS1的一端被第一外壳支承,支承轴SS1的另一端被第二外壳12支承,并且,支承轴SS1贯穿传动轮32的轴部322和行星齿轮架34的轴部341的中心,且插入切换限位机构5所包括的切换限位杆51的下述孔部513。
<联动制动机构的结构>
如图1所示,联动制动机构4包括联动部分41和制动部分42。
联动部分41采用磁感应式的主从结构,其包括能绕相同的旋转轴线旋转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图示的例子中,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被与支承轴SS1平行的支承轴SS4支承,该支承轴SS4的一端支承于第一外壳,该支承轴SS4的另一端支承于第二外壳12),第一部分例如通过过渡齿轮(未图示)而与设置于电机2所包括的转轴的一端的小齿轮啮合,在第一部分高速旋转时,第二部分因磁感应力作用而跟着旋转。更具体而言,第一部分包括磁钢轮和磁钢轴齿,在该磁钢轮与磁钢轴齿之间连接有扭簧,磁钢轴齿将电机的驱动力传递至磁钢轮,第二部分包括感应件,该感应件具有一体形成的圆形顶板部和筒形侧壁部,并收纳磁钢轮,并且,感应件与磁钢轮以同一支承轴(在图示的例子中是支承轴SS4)为中心旋转,在磁钢轮和感应件之间形成很小的固定间隙。
制动部分42包括制动轮421、回复弹性件(例如弹簧,未图示)和过渡部件422,其中,制动轮421被支承轴SS3(其与支承轴SS1平行,且一端支承于第一外壳,另一端支承于第二外壳)支承成能转动,且由联动部分41的第二部分(感应件)驱动(在图示的例子中制动轮421经由过渡齿轮而与第二部分连接,但并不局限于此),且由扇形齿轮4211及一体设置于扇形齿轮的制动部4212构成,过渡部件422具有控制片4221,制动部4212与控制片4221对位匹配,当制动部4212与控制片4221接触时,能阻止过渡部件422转动。
此处,过渡部件422还具有齿轮部4222,该齿轮部4222与输出离合机构3的行星齿轮机构所包括的齿圈35的外周齿部3521啮合。
<切换限位机构的结构>
如图4所示,切换限位机构5包括切换限位杆51和施力部件52,其中,切换限位杆51随旋转输出部件6转动,施力部件52沿离合轮31和传动轮32的旋转轴线方向,施加使传动轮32与离合轮31分离的的作用力。
并且,如图5所示,切换限位杆51一体地具有切换部511和限位部512,其中,切换部511设置成在阀芯8处于初始位置时使传动轮32克服施力部件52的作用力而与离合轮31接合,且在阀芯8变位到动作位置时使传动轮32通过施力部件52的作用力从与离合轮31接合的位置变位至与离合轮31分离的位置,限位部512设置成在阀芯8变位到动作位置时限制传动轮32逆转。
此处,如图1所示,在外壳1上设置有与支承轴SS1平行的支承轴SS2,该支承轴SS2对切换限位杆51进行支承。具体而言,支承轴SS2的一端支承于第一外壳,支承轴SS2的另一端支承于第二外壳12,切换限位杆51以能绕支承轴SS2转动的方式支承于支承轴SS2,并且,支承轴SS2还对下述过渡齿轮TG进行支承。
并且,如图5所示,切换限位杆51具有第一板部51A、第二板部51B和连接部51C,第一板部51A和第二板部51B以相互平行且在Z方向上错开的方式沿与Z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连接部51C将第一板部51A和第二板部51B连接在一起,第一板部51A具有被支承轴SS2插入的插入孔,在第一板部51A的远离切换限位杆51的转动中心的位置处形成有切换部511和供支承轴SS1插入的孔部513,其中,切换部511是从第一板部51A朝向Z1方向突出的凸轮部,孔部513沿Z方向贯穿第一板部51A,在第二板部51B的远离切换限位杆51的转动中心的位置处形成有限位部512和突起部514,其中,限位部512由第二板部51B的外周面构成,突起部514从第二板部51B朝向Z1方向突出,且插入在旋转输出构件6上形成的限位槽部,从而在旋转输出构件6旋转时使切换限位杆51随旋转输出部件6转动,并且,限位部512和突起部514形成于第二板部51B的不同位置处,限位部512在阀芯8变位到动作位置时与传动轮32的盘状部323抵接来限制传动轮32逆转。
并且,施力部件52是设置在离合轮31与传动轮32之间的压缩螺旋弹簧。
<旋转输出部件和拉动部件的结构>
如图1所示,旋转输出构件6包括齿轮部61和带轮部62,其中,齿轮部61例如通过过渡齿轮TG而与行星齿轮架34的轴部341所具有的小齿轮部3411啮合,带轮部62的外周形成有供拉动部件7收纳的收纳槽。
拉动部件7是线材,拉动部件7的一端例如与旋转输出构件6卡定,拉动部件7的另一端与阀芯8连接。
<排水阀控制装置的工作>
在阀芯8位于初始位置的状态下,切换限位杆51的切换部511使传动轮32克服施力部件52的作用力而与离合轮31接合。
在上述状态下,当对电机2供电时,电机2的驱动力例如经由过渡齿轮等传递至联动部分41的第一部分而使第一部分高速旋转,藉此,第二部分因电磁作用而跟着旋转,从而带动制动轮421旋转,使得制动轮421的制动部4212与控制片4221接触(此时,第一部分成为空转状态),阻止过渡部件422转动,从而阻止输出离合机构3的齿圈35旋转。
另一方面,电机2的驱动力经由离合轮31传递至传动轮32,继而传递至与传动轮32的恒星齿轮部321啮合的行星齿轮33,此时,由于输出离合机构3的齿圈35的旋转被阻止,因此行星齿轮架34旋转,从而带动与行星齿轮架34的小齿轮部3411啮合的过渡齿轮TG旋转,进而带动与过渡齿轮TG啮合的旋转输出构件6旋转,将拉动部件7卷绕于旋转输出构件6的带轮部62,使阀芯8驱动变位到动作位置,将阀门打开。
在阀芯8驱动变位到动作位置时,切换限位杆51的切换部511使传动轮32从与离合轮31接合的位置变位至与离合轮32分离的位置,藉此,电机2的驱动力不再传递至阀芯8。
另一方面,在阀芯8驱动变位到动作位置时,限位部512与传动轮32的卡定片3232抵接而限制传动轮32逆转,并且,电机2的驱动力继续传递至联动部分41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通过磁感应力作用,使得制动轮421的制动部4212继续与控制片4221接触,阻止过渡部件422转动,从而阻止输出离合机构3的齿圈35旋转,藉此,能将行星齿轮架34锁定,使阀芯8、拉动部件7和旋转输出部件6保持在阀芯8处于动作位置时的状态。
此外,当停止对电机2供电时,阀芯8因自身带有的复位力,开始向初始位置做复位动作,此时,联动部分41的第一部分停止旋转,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的磁感应力消失,因此,在制动部分42的回复弹性件的作用下,制动轮421解除对过渡部件422的约束,输出离合机构3的齿圈35成为可自由旋转的状态,藉此,阀芯8在上述复位力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阀门成为关闭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排水阀控制装置,外壳1以该外壳1与电机2的壳体23的侧壁231不接触的方式包围壳体23,因此,能避免因电机2动作时的振动而导致电机2的壳体23的侧壁231与装置的外壳1产生摩擦、碰撞等,从而避免因该摩擦、碰撞等而导致的噪音,藉此,有助于减小电机2动作时产生的噪音。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排水阀控制装置,整个底壁233与外壳1不接触,因此,有助于减少因电机2动作时的振动导致电机壳体23的底壁233与装置的外壳1产生摩擦、碰撞等而引起的噪音。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排水阀控制装置,突片2321从电机2的输出侧与外壳1抵接,因此,能方便地实现电机2相对于外壳1在旋转轴线L方向上的定位。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排水阀控制装置,第一突片2321a和第二突片2321b位于阀芯8的直线运动轨迹的两侧,因此,有助于利用第一突片2321a和第二突片2321b将电机2平衡地保持于外壳1。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排水阀控制装置,第一突片2321a与阀芯8的直线运动轨迹MS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二突片2321b与阀芯8的直线运动轨迹MS之间的距离,因此,能利用第一突片2321a和第二突片2321b将电机2更为平衡地保持于外壳1。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排水阀控制装置,在工作时,能利用第一突片2321a和第二突片2321b的沿以旋转轴线L为中心的周向延伸的部分来承接沿阀芯8的直线运动轨迹MS的工作负荷,因此,为确保第一突片2321a和第二突片2321b能经受住上述工作负荷,无需加大第一突片2321a和第二突片2321b的径向尺寸,只需加大第一突片2321a和第二突片2321b的周向尺寸即可,有助于避免因第一突片2321a和第二突片2321b的径向尺寸过大而导致装置整体大型化。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排水阀控制装置,第一突片2321a和第二突片2321b分别具有朝以旋转轴线L为中心时的径向外侧开口的槽部C,因此,能方便地将第一固定件241a、第二固定件241b插入槽部C并将电机2保持于外壳1。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排水阀控制装置,第一突片2321a的以旋转轴线L为中心时的周向尺寸大于第一突片2321a的径向尺寸,第二突片2321b的以旋转轴线L为中心时的周向尺寸大于第二突片2321b的径向尺寸,因此有助于避免因第一突片2321a和第二突片2321b的径向尺寸过大而导致装置整体大型化,与此同时,能增强第一突片2321a和第二突片2321b在以转子21的旋转轴线L为中心的周向上的强度,避免第一突片2321a和第二突片2321b倾斜等,确保将电机2稳定地固定于外壳1。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的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制。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传动机构TR包括输出离合机构3、联动制动机构4、切换限位机构5、旋转输出部件6和拉动部件7,但并不局限于此,根据需要,传动机构的具体结构可适当变更,例如,也可采用专利文献CN104264423A中的背景技术部分和具体实施方式部分提及的传动机构。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拉动部件7是线材,但并不局限于此,拉动部件也可以是块状部件。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电机2的底壁233整体与外壳1不接触,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采用仅仅是电机2的底壁233的以旋转轴线L为中心时的径向外侧部分与外壳1不接触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一定程度地减小噪音。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突片2321a的以旋转轴线L为中心时的周向尺寸大于第一突片2321a的径向尺寸,第二突片2321b的以旋转轴线L为中心时的周向尺寸大于第二突片2321b的径向尺寸,但并不局限于此,第一突片2321a的以旋转轴线L为中心时的周向尺寸也可为第一突片2321a的径向尺寸以下,第二突片2321b的以旋转轴线L为中心时的周向尺寸也可为第二突片2321b的径向尺寸以下。

Claims (8)

1.一种排水阀控制装置,包括:外壳;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壳的电机、传动机构和阀芯,所述电机的驱动力经由所述传动机构传递至所述阀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机具有转子和包围该转子的壳体,
所述壳体具有侧壁,所述侧壁呈沿所述转子的旋转轴线延伸的筒状,
所述外壳以该外壳与所述侧壁不接触的方式包围所述壳体,
所述壳体具有顶壁和底壁,
所述顶壁和所述底壁呈与所述旋转轴线垂直的板状,
所述顶壁设置于所述侧壁的靠所述电机的输出侧的端部,
所述底壁设置于所述侧壁的靠与所述电机的输出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
所述顶壁具有比所述侧壁朝以所述旋转轴线为中心时的径向外侧突出的突片,
所述突片包括第一突片和第二突片,所述第一突片经由第一固定件与所述外壳固定,所述第二突片经由第二固定件与所述外壳固定,
在沿所述旋转轴线观察时,所述第一突片和第二突片位于所述阀芯的直线运动轨迹的两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阀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壁的以所述旋转轴线为中心时的径向外侧部分与所述外壳不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阀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整个所述底壁均与所述外壳不接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阀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片从所述电机的输出侧与所述外壳抵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阀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突片与所述阀芯的直线运动轨迹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二突片与所述阀芯的直线运动轨迹之间的距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阀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过所述旋转轴线且与所述阀芯的直线运动轨迹垂直的平面穿过所述第一突片和所述第二突片。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阀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突片和所述第二突片分别具有朝以所述旋转轴线为中心时的径向外侧开口的槽部,
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分别具有与所述外壳连接的杆部,
所述第一固定件的杆部插入所述第一突片的槽部,
所述第二固定件的杆部插入所述第二突片的槽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阀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突片的以所述旋转轴线为中心时的周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一突片的径向尺寸,
和/或,
所述第二突片的以所述旋转轴线为中心时的周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二突片的径向尺寸。
CN201810326060.0A 2018-04-12 2018-04-12 排水阀控制装置 Active CN1103751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26060.0A CN110375102B (zh) 2018-04-12 2018-04-12 排水阀控制装置
KR1020190034073A KR102150994B1 (ko) 2018-04-12 2019-03-26 배수밸브 구동장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26060.0A CN110375102B (zh) 2018-04-12 2018-04-12 排水阀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75102A CN110375102A (zh) 2019-10-25
CN110375102B true CN110375102B (zh) 2024-04-12

Family

ID=68243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26060.0A Active CN110375102B (zh) 2018-04-12 2018-04-12 排水阀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2150994B1 (zh)
CN (1) CN110375102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13660A (ja) * 1999-01-22 2000-08-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冷凍サイクル用電子膨張弁
JP2006010013A (ja) * 2004-06-29 2006-01-12 Nakagawa Electric Ind Co Ltd モータ駆動式排水弁
JP2006029538A (ja) * 2004-07-21 2006-02-02 Nakagawa Electric Ind Co Ltd モータ駆動式排水弁
CN104264423A (zh) * 2014-08-15 2015-01-07 常州乐士雷利电机有限公司 排水控制装置以及应用其的洗衣机
CN104521114A (zh) * 2012-10-04 2015-04-1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驱动控制装置一体型旋转电机
JP2017155903A (ja) * 2016-03-04 2017-09-07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誘導リングおよび排水弁駆動装置
CN208123576U (zh) * 2018-04-12 2018-11-20 日本电产三协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排水阀控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MX2007004838A (es) * 2004-10-26 2007-10-19 Richco Inc Ensamble de valvula de drenaj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13660A (ja) * 1999-01-22 2000-08-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冷凍サイクル用電子膨張弁
JP2006010013A (ja) * 2004-06-29 2006-01-12 Nakagawa Electric Ind Co Ltd モータ駆動式排水弁
JP2006029538A (ja) * 2004-07-21 2006-02-02 Nakagawa Electric Ind Co Ltd モータ駆動式排水弁
CN104521114A (zh) * 2012-10-04 2015-04-1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驱动控制装置一体型旋转电机
CN104264423A (zh) * 2014-08-15 2015-01-07 常州乐士雷利电机有限公司 排水控制装置以及应用其的洗衣机
JP2017155903A (ja) * 2016-03-04 2017-09-07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誘導リングおよび排水弁駆動装置
CN208123576U (zh) * 2018-04-12 2018-11-20 日本电产三协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排水阀控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75102A (zh) 2019-10-25
KR102150994B1 (ko) 2020-09-02
KR20190119516A (ko) 2019-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782353A (en) Stepping motor-driven sector opening/closing device
JP2018062999A (ja) 回転規制装置および排水弁駆動装置
JP2013233000A (ja) モータアクチュエータ
JP4831043B2 (ja) スタータ
US5937696A (en) Starter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4603954B2 (ja) ギヤードモータ
CN110375102B (zh) 排水阀控制装置
JP2018207750A (ja) ギアードモータおよび排水弁駆動装置
KR102158255B1 (ko) 배수밸브 구동장치
JP2003061306A (ja) ギヤードモータ
CN110220035B (zh) 排水阀驱动装置
JP2015094455A (ja) 駆動装置
CN108691911B (zh) 离合机构及排水阀驱动装置
JP2006050857A (ja) ギヤードモータ
JP3716227B2 (ja) ギヤードモータ
JP3961875B2 (ja) ギヤードモータ
CN215831000U (zh) 扭矩限制器和马达单元
JP5372606B2 (ja) 歯車装置
JP2522125Y2 (ja) 電磁連結装置
JPH11191952A (ja) 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
JP2009165237A (ja) ギヤードモータ
JP6740078B2 (ja) クラッチ機構および排水弁駆動装置
JP2007046625A (ja) 駆動装置
JP2012172794A (ja) デファレンシャル装置
JPH06351191A (ja) 遊星歯車機構付きモー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