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41389A - 轮胎 - Google Patents

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41389A
CN110341389A CN201910193618.7A CN201910193618A CN110341389A CN 110341389 A CN110341389 A CN 110341389A CN 201910193618 A CN201910193618 A CN 201910193618A CN 110341389 A CN110341389 A CN 1103413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own
tire
groove
main groove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9361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41389B (zh
Inventor
日比野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Corp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3413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413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413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413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1Tread patterns in which the raised area of the pattern consists only of isolated elements, e.g. bloc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04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shape of the si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72Width of the si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72Width of the sipe
    • B60C2011/1286Width of the sipe being different from sipe to si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轮胎。能够维持湿路性能并且提高耐偏磨损性能。该轮胎(1)在胎面部(2)设置有被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呈锯齿状延伸的胎冠主槽(3)和从胎冠主槽(3)起延伸的多个胎冠横槽(5)划分出的多个胎冠块(7)。胎冠块(7)包含第1胎冠块(7A)和第2胎冠块(7B)。在胎冠主槽(3)设置有使槽底局部向轮胎半径方向外侧隆起而成的连接筋(11)。连接筋(11)将第1胎冠块(7A)和第2胎冠块(7B)连结。

Description

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胎面部设置有块的轮胎。
背景技术
例如,公知有在胎面部设置有多个块的块状图案的轮胎。所述块被沿轮胎周向延伸的主槽以及沿轮胎轴向延伸的横槽划分而成。这种轮胎例如在湿路面上顺畅地排出胎面部的踏面与路面之间的水膜,因而具有优异的湿路性能。
可是,在块状图案的轮胎中,在驱动轮胎和制动轮胎时,与地面接触的块相对于地面在轮胎周向上滑动,因此例如存在如下的问题:容易产生胎踵与胎趾磨损等的偏磨损。尤其是在驱动、制动时较大的剪切力作用的胎冠块中,该趋势表现得更强。相关联的技术记载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6762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那样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胎,该轮胎能够维持湿路性能并且提高耐偏磨损性能。
本发明为一种轮胎,该轮胎在胎面部设置有多个胎冠块,所述多个胎冠块被沿轮胎周向呈锯齿状连续地延伸的胎冠主槽、从所述胎冠主槽朝向第1胎面端侧和第2胎面端侧延伸的多个胎冠横槽划分而成的多个胎冠块,所述多个胎冠块包含配置在所述胎冠主槽的第1胎面端侧的第1胎冠块和配置在所述胎冠主槽的第2胎面端侧的第2胎冠块,在所述胎冠主槽设置有使槽底局部向轮胎半径方向外侧部分隆起而成的连接筋,所述连接筋将所述第1胎冠块和所述第2胎冠块连结。
在本发明的轮胎中,优选为,所述胎冠主槽在轮胎赤道上延伸。
在本发明的轮胎中,优选为,所述连接筋设置在轮胎赤道上。
在本发明的轮胎中,优选为,所述胎冠主槽包含以相对于轮胎周向的角度为20~70度的方式倾斜的倾斜要素。
在本发明的轮胎中,优选为,在沿着所述胎冠主槽的长度方向的截面中,所述连接筋具有呈向轮胎半径方向外侧凸出的圆弧状延伸的靠轮胎半径方向外侧的外表面部。
在本发明的轮胎中,优选为,在所述截面中,所述连接筋还包含侧面部,该侧面部将所述外表面部的一端和所述胎冠主槽的所述槽底连接,所述侧面部呈向轮胎半径方向内侧凸出的圆弧状延伸。
在本发明的轮胎中,优选为,所述侧面部设置在所述外表面部的两端。
另外,在本发明的发明中,优选为,所述连接筋的高度为所述胎冠主槽的最大槽深的0.15倍~0.35倍。
在本发明的轮胎中,优选为,所述胎冠主槽具有呈直线状延伸的多个倾斜要素,所述倾斜要素具有所述连接筋,所述连接筋的沿着所述倾斜要素的长度方向的长度为所述倾斜要素的沿着长度方向的长度的60%以上。
在本发明的轮胎中,优选为,各个所述胎冠横槽具有槽宽朝向所述胎冠主槽变大的内侧扩宽部。
在本发明的轮胎中,优选为,各个所述胎冠横槽具有槽宽朝向轮胎轴向的外侧变大的外侧扩宽部。
在本发明的轮胎中,优选为,在各个所述胎冠块的踏面上设置有槽深比各个所述胎冠横槽小的浅槽。
在本发明的轮胎中,优选为,各个所述胎冠块的轮胎周向的最大长度为各个所述胎冠块的的轮胎轴向的最大宽度的0.90倍~1.15倍。
在本发明的轮胎中,优选为,所述胎面部包含多个胎肩块,所述多个胎肩块是被在所述胎冠主槽的轮胎轴向的两侧沿轮胎周向连续延伸的一对胎肩主槽和从各个所述胎肩主槽朝向轮胎轴向的外侧延伸的多个胎肩横槽划分而成的,各个所述胎肩块的踏面的面积为各个所述胎冠块的踏面的面积的1.10~1.20倍。
在本发明的轮胎中,优选为,所述胎冠主槽的槽宽为各个所述胎肩主槽的槽宽的40%~60%。
在本发明的轮胎中,连接筋设置在胎冠主槽,将配置在第1胎面端侧的第1胎冠块和配置在第2胎面端侧的第2胎冠块连结。这样的连接筋提高了较大的接地压力作用的第1胎冠块和第2胎冠块的刚性,从而减少了驱动、制动时这些块相对于地面的滑动。因此,提高了轮胎的耐偏磨损性能。另外,由于连接筋是使胎冠主槽的槽底局部隆起而成的,因此实质上维持了胎冠主槽的排水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轮胎的胎面部的展开图。
图2的(a)是连接筋的剖视图,图2的(b)是(a)的立体图。
图3是轮胎赤道附近的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轮胎的胎面部的展开图。
图5是轮胎赤道附近的放大图。
标号说明
1轮胎;2:胎面部;3:胎冠主槽;5:胎冠横槽;7:胎冠块;7A:第1胎冠块;7B:第2胎冠块;11:连接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的一个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轮胎1的胎面部2的展开图。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优选的轮胎1,示出了重载用充气轮胎。本发明不限于重载用的轮胎1,例如也可以用于乘用车用或摩托车用的充气轮胎、以及未填充空气的非充气式轮胎。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在胎面部2的轮胎轴向的两个外侧具有一对胎面端Te。在本说明书中,为了方便,将图的左侧的胎面端Te作为第1胎面端T1,将图的右侧的胎面端Te作为第2胎面端T2。
胎面端Te是使标准状态的轮胎1承受标准载荷并以外倾角0°与平面接触时的最靠轮胎轴向外侧的接地位置。所谓标准状态是轮胎1组装在标准轮辋(省略图示)上并且填充有标准内压的无负载的状态。在本说明书中,在没有特别声明的情况下,轮胎各部分的尺寸等是在标准状态下测定的值。胎面端Te、Te间的轮胎轴向的距离是胎面宽度TW。
“标准轮辋”是指,在包含轮胎1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该规格按每一轮胎规定的轮辋,例如如果是JATMA,则为“标准轮辋”,如果是TRA,则为“设计轮辋(DesignRim)”,如果是ETRTO,则为“测量轮辋(Measuring Rim)”。
“标准内压”是指,在包含轮胎1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各规格按每一轮胎规定的空气压力,如果是JATMA,则为“最高空气压力”,如果是TRA,则为表“各种冷充气压力下的轮胎负载极限(TIRE LOAD LIMITS AT VARIOUS COLD INFLATION PRESSURES)”所记载的最大值,如果是ETRTO,则为“充气压力(INFLATION PRESSURE)”。
“标准载荷”是指,在包含轮胎1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各规格按每一轮胎规定的载荷,如果是JATMA,则为“最大负载能力”,如果是TRA,则为表“各种冷充气压力下的轮胎负荷极限(TIRE LOAD LIMITS AT VARIOUS COLD INFLATION PRESSURES)”所记载的最大值,如果是ETRTO,则为“负载能力(LOAD CAPACITY)”。
本实施方式的胎面部2设置有被沿轮胎周向呈锯齿状连续地延伸的胎冠主槽3和从胎冠主槽3起向轮胎轴向的外侧延伸的多个胎冠横槽5划分而成的多个胎冠块7。在本实施方式中,胎面部2还包含被配置在胎冠主槽3的轮胎轴向的两侧的一对胎肩主槽4、4以及多个胎肩横槽6划分而成的多个胎肩块8。
本实施方式的胎冠主槽3在轮胎赤道C上延伸。由此,能够将难以排出的轮胎赤道C附近的胎面部2的踏面2a与路面之间的水膜有效地排出。在本说明书中,所谓“在轮胎赤道C上延伸”,除了像图1所示那样主槽与轮胎赤道C交叉的交叉部在轮胎周向上间隔设置的方式之外,还包含主槽在轮胎赤道C上连续地交叉的方式。
胎冠横槽5包含从胎冠主槽3向第1胎面端T1侧延伸的第1胎冠横槽5A和从胎冠主槽3朝向第2胎面端T2侧延伸的第2胎冠横槽5B。
在本实施方式中,胎冠块7被胎冠主槽3、胎冠横槽5以及胎肩主槽4划分。多个胎冠块7包含配置在胎冠主槽3的第1胎面端T1侧的多个第1胎冠块7A和配置在胎冠主槽3的第2胎面端T2侧的多个第2胎冠块7B。
在胎冠主槽3设置有使槽底3s局部向轮胎半径方向外侧隆起而成的连接筋11。本实施方式的连接筋11将第1胎冠块7A和第2胎冠块7B连结。这样的连接筋11提高了较大的接地压力作用的第1胎冠块7A和第2胎冠块7B的刚性,从而减少了驱动、制动时的这些胎冠块7相对于地面的滑动。因此,提高了轮胎1的耐偏磨损性能。另外,由于连接筋11使胎冠主槽3的槽底3s局部隆起,因此实质上维持了胎冠主槽3的排水性能。
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筋11设置在轮胎赤道C上。由于这样的连接筋11在较大的接地压力作用的轮胎赤道C处使胎冠块7彼此连结,因此大幅减少相对于地面的所述滑动。
图2的(a)是包含连接筋11的沿胎冠主槽3的长度方向的剖视图。图2的(b)是连接筋11的剖视立体图。如图2所示,连接筋11包含:将呈向轮胎半径方向外侧凸出的圆弧状延伸的外表面部12;以及侧面部13,其将外表面部12的一端12e和胎冠主槽3的槽底3s连接,呈向轮胎半径方向内侧凸出的圆弧状延伸。由于外表面部12和侧面部13减小了水的流动的阻力,因此将湿路性能维持得较高。另外,侧面部13减小了未设置连接筋11的槽底3s与连接筋11之间的边界的刚性阶梯差。因此,更加有效地抑制胎冠块7的滑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侧面部13设置在外表面部12的两侧。由此,有效地发挥了上述作用。
优选连接筋11的高度(最大高度)H1为胎冠主槽3的槽深(最大深度)D1的0.15倍~0.35倍。在连接筋11的高度H1不足胎冠主槽3的槽深D1的0.15倍的情况下,有可能无法提高胎冠块7的刚性,从而无法抑制相对于地面的滑动。在连接筋11的高度H1超过胎冠主槽3的槽深D1的0.35倍的情况下,有可能槽内的排水阻力变大。因此,连接筋11的高度H1优选为胎冠主槽3的槽深(最大深度)D1的0.20倍以上,更优选为0.30倍以下。
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筋11的高度H1从其高度H1为最大的最大高度位置11a朝向连接筋1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11e、11e连续地逐渐减小。这样的连接筋11还能够使槽内的水顺畅地移动。
如图1所示,胎冠主槽3例如具有相对于轮胎周向向任意一侧倾斜的多个槽部14以及使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槽部14、14彼此相连而向轮胎轴向的任意一侧凸出的多个顶部15。各槽部14例如包含向左上方倾斜的第1槽部14A和与第1槽部14A反向的向右上方倾斜的第2槽部14B。在本实施方式中,顶部15包含向第1胎面端T1侧凸出的第1顶部15a和向第2胎面端T2侧凸出的第2顶部15b。
图3是图1的轮胎赤道C附近的放大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1槽部14A和第2槽部14B包含至少一个倾斜要素17。在本说明书中,倾斜要素17是指与槽部14的长度方向成直角的槽宽的槽宽中心线14c以直线形成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槽部14A包含三个倾斜要素17。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槽部14B包含一个倾斜要素17。
第1槽部14A例如具有第1倾斜要素17a,其配置在轮胎赤道C上;以及一对第2倾斜要素17b、17b,它们以比第1倾斜要素17a相对于轮胎周向的角度θ1小的角度θ2倾斜,并且配置在第1倾斜要素17a的两侧。第2槽部14B例如具有配置在轮胎赤道C上的第3倾斜要素17c。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倾斜要素17a和第3倾斜要素17c设置有连接筋11。换言之,连接筋11未横跨地形成在角度相对于轮胎周向不同的多个倾斜要素17。这样,由于在排水阻力变大的倾斜要素17的连结部未设置有连接筋11,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胎冠主槽3中确保了顺畅的排水。另外,在连接筋11横跨地设置在多个倾斜要素17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提高胎冠块7的刚性。
优选连接筋11的沿倾斜要素17的长度方向的长度La为倾斜要素17的沿长度方向的长度L1的60%以上。在连接筋11的所述长度La小于倾斜要素17的所述长度L1的60%的情况下,有可能无法提高耐偏磨损性能。因此,更加优选连接筋11的所述长度La为倾斜要素17的所述长度L1的70%以上。另外,在连接筋11的所述长度La远远大于倾斜要素17的所述长度L1的情况下,有可能导致槽容积的减小而无法将湿路性能维持得较高。因此,连接筋11的所述长度La优选为倾斜要素17的所述长度的100%以下,更加优选为90%以下。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倾斜要素17a和第3倾斜要素17c沿着长度方向以相同的槽宽形成。由此,将第1倾斜要素17a的附近的第1胎冠块7A和第2胎冠块7B、以及第3倾斜要素17c的附近的第1胎冠块7A和第2胎冠块7B的刚性变化维持得较小,从而提高了耐偏磨损性能。
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第2倾斜要素17b的槽宽朝向与第1倾斜要素17a在长度方向上相反的一侧逐渐增加。这样的第2倾斜要素17b可以将第1槽部14A内的水顺畅地排出。
第1倾斜要素17a相对于轮胎周向的角度θ1和第3倾斜要素17c相对于轮胎周向的角度θ3优选为20度~70度。在第1倾斜要素17a的角度θ1和第3倾斜要素17c的角度θ3小于20度的情况下,无法借助驱动、制动时的剪切力来抑制胎冠块7在轮胎周向上的滑动,因而有可能导致耐偏磨损性能恶化。在第1倾斜要素17a的角度θ1和第3倾斜要素17c的角度θ3超过70度的情况下,有可能无法利用轮胎1的滚动来顺畅地进行排水,从而导致湿路性能恶化。根据这样的观点,第1倾斜要素17a的角度θ1和第3倾斜要素17c的角度θ3更加优选为30度以上,并且更加优选为60度以下。
第2倾斜要素17b相对于轮胎周向的角度θ2例如优选为30度以下,更加优选为15度以下。这样的第2倾斜要素17b维持基于轮胎1的滚动的槽内的水的顺畅的流动。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第2倾斜要素17b与第1倾斜要素17a相连,因此抑制了胎冠块7大幅滑动。
图4是胎面部2的展开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胎肩主槽4沿轮胎周向呈锯齿状连续延伸。另外,胎肩主槽4不限于这样的方式,例如也可以采用呈直线状或波状延伸的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胎肩主槽4包含多个槽部14和多个顶部15。在本实施方式中,槽部14包含向左上方倾斜的第3槽部14C和与第3槽部14C反向的向右上方倾斜的第4槽部14D。在本实施方式中,顶部15包含:内侧顶部15c,其与第3槽部14C和第4槽部14D相连,朝向轮胎轴向的内侧凸出,以及外侧顶部15d,其与第3槽部14C和第4槽部14D相连,向轮胎轴向的外侧凸出。
本实施方式的第3槽部14C和第4槽部14D包含至少一个倾斜要素17。在本实施方式中,第3槽部14C包含三个倾斜要素17。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实施方式的第4槽部14D包含一个倾斜要素17。
在本实施方式的胎肩主槽4未设置使槽底局部向轮胎半径方向外侧隆起而成的连接筋。由此,由于胎冠块7的轮胎轴向的内侧部分的刚性比外侧部分的刚性高,因此能够抑制由于在胎冠块7的轮胎轴向的内外作用的接地压力之差引起的胎冠块7的偏磨损。另外,将湿路性能维持得较高。
为了有效地发挥上述作用,优选胎冠主槽3的槽宽W1为胎肩主槽4的槽宽W2的40%~60%。为了抑制湿路性能大幅降低,优选胎冠主槽3的槽宽W1例如为胎面宽度TW的2%~5%。胎冠主槽3的槽宽W1和胎肩主槽4的槽宽W2分别是除去了与各横槽5、6连接的连接部之后的长度方向上的平均槽宽。
本实施方式的胎冠横槽5连结胎冠主槽3和胎肩主槽4。在本实施方式中,胎冠横槽5连结胎冠主槽3的顶部15和胎肩主槽4的内侧顶部15c。
图5是轮胎赤道C附近的放大图。如图5所示,胎冠横槽5具有槽宽W3朝向胎冠主槽3变大的内侧扩宽部20。这样的内侧扩宽部20可以将胎冠横槽5内的水顺畅地排出到胎冠主槽3。在本实施方式中,内侧扩宽部20与胎冠主槽3相连,并且槽宽W3朝向胎冠主槽3连续地逐渐增大。
胎冠横槽5具有槽宽W3朝向轮胎轴向的外侧变大的外侧扩宽部21。本实施方式的外侧扩宽部21与胎肩主槽4相连,并且槽宽W3朝向轮胎轴向的外侧连续地逐渐增加。在本实施方式中,胎冠横槽5由外侧扩宽部21和内侧扩宽部20形成。由此,可以将胎冠横槽5内的水更顺畅地排出到胎冠主槽3和胎肩主槽4。
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胎冠横槽5的槽宽W3(长度方向的平均)比胎肩主槽4的槽宽W2大。由此,在直行行驶时,由于难以排水的沿轮胎轴向延伸的胎冠横槽5的排水阻力变小,因此可以提高湿路性能。在胎冠横槽5的槽宽W3远远大于胎肩主槽4的槽宽W2的情况下,胎冠块7的轮胎周向的刚性变小,容易产生胎踵与胎趾磨损。根据这样的观点,优选胎冠横槽5的槽宽W3为胎肩主槽4的槽宽W2的1.1倍~1.3倍。
虽然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胎冠主槽3的槽深D1、胎肩主槽4的槽深(省略图示)、胎冠横槽5的槽深为5mm~20mm左右。在本实施方式中,胎冠主槽3、胎肩主槽4以及胎冠横槽5的槽深是相同的。
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胎肩横槽6从胎肩主槽4朝向轮胎轴向的外侧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胎肩横槽6与胎面端Te相连。因此,胎肩主槽4内的水从胎面端Te排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胎肩横槽6与外侧顶部15d连结。由此,由于胎肩横槽6的长度变小,因此胎肩横槽6内的水容易从胎面端Te排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胎肩横槽6呈直线状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胎肩横槽6沿轮胎轴向延伸。由此,更加有效地发挥了上述作用。
由于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胎肩横槽6的槽宽W6比胎肩主槽4的槽宽W2小。为了维持湿路性能并且提高耐偏磨损性能,优选胎肩横槽6的槽宽W6为胎肩主槽4的槽宽W2的80%至95%。另外,优选胎肩横槽6的槽深(省略图示)为胎肩主槽4的槽深的40%~60%。
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胎冠块7形成为胎冠块7的轮胎轴向的宽度Wa从轮胎周向的中央部7c朝向轮胎周向的两侧部7s、7s变小的锥形形状。这样的胎冠块7相对于轮胎轴向和轮胎周向具有较大的刚性,因此,除了驱动轮胎1和制动轮胎1时之外,也能够抑制在转弯行驶时作用的横向力所引起的所述滑动。
在胎冠块7的踏面7a上设置有槽深比胎冠横槽5小的浅槽23。这样的浅槽23能够抑制胎冠块7的刚性大幅降低并且去除踏面7a上的水膜。
浅槽23不与胎冠块7的块边缘7e连通,而在踏面7a内终止。这样的浅槽23能够将胎冠块7的刚性维持得较高。浅槽23例如设置在踏面7a的中心。在本说明书中,所述中心是指,浅槽23与胎冠块7的块边缘7e的最短距离Lb为胎冠块7的轮胎周向的最大长度LA和轮胎轴向的最大宽度WA的20%以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浅槽23弯折地延伸。这样的浅槽23可以汇集踏面7a上的更多水膜。浅槽23例如包含相对于轮胎周向向一侧倾斜的第1倾斜部23a和与第1倾斜部23a的两端相连并且朝与第1倾斜部23a相反的方向倾斜的一对第2倾斜部23b、23b。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倾斜部23a实质上与第1倾斜要素17a平行地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倾斜部23b实质上与第3倾斜要素17c平行地延伸。第1倾斜要素17a和第3倾斜要素17c设置有连接筋11,胎冠块7将向与第1倾斜要素17a或第3倾斜要素17c垂直的方向的刚性维持得特别高,因此确保了浅槽23的槽容积。所谓“实质上”是指,第1倾斜部23a相对于轮胎周向的角度θ4与第1倾斜要素17a的角度θ1之差的绝对值|θ4-θ1|小于10度的方式。另外,是指第2倾斜部23b相对于轮胎周向的角度θ5与第3倾斜要素17c的角度θ3之差的绝对值|θ5-θ3|小于10度的方式。
虽然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浅槽23的槽宽W7为胎冠主槽3的槽宽W1的50%~70%。优选浅槽23的槽深(省略图示)为胎冠主槽3的槽深D1的5%~20%。
在胎冠块7中,优选其轮胎周向的最大长度LA为其轮胎轴向的最大宽度WA的0.9倍以上,更加优选为0.95倍以上。另外,优选轮胎周向的最大长度LA为轮胎轴向的最大宽度WA的1.15倍以下,更加优选为1.10倍以下。由此,在胎冠块7中,由于轮胎轴向的刚性与轮胎周向的刚性之差变小,因此发挥了较高的耐偏磨损性能。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胎肩块8的踏面8a在轮胎周向的中央部以向轮胎轴向内侧凸出的大致五边形形成。在胎肩块8的踏面8a上设置有与胎面端Te相连的胎肩浅槽25。这样的胎肩浅槽25将胎肩块8的刚性维持得较高并且有效地去除了胎肩块8的踏面8a与路面之间的水膜。
虽然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胎肩浅槽25的长度方向的平均槽宽W8为胎肩块8的轮胎周向的最大长度LC的15%~35%。另外,优选胎肩浅槽25的槽深(省略图示)为胎肩横槽6的槽深的15%~35%。
优选胎肩块8的踏面8a的面积A2为胎冠块7的踏面7a的面积A1的1.10倍~1.20倍。由此,能够均衡地提高在转弯行驶时较大的横向力作用的胎肩块8的刚性和较大的接地压力作用的胎冠块7的刚性。为了更加有效地发挥这样的作用,更加优选胎肩块8的踏面8a的面积A2为胎冠块7的踏面7a的面积A1的1.12倍以上,更加优选为1.18倍以下。在本说明书中,胎冠块7的所述面积A1是填满了浅槽23的面积。另外,胎肩块8的所述面积A2是填满了胎肩浅槽25的面积。
下述式(1)是求出各块7、8的轮胎周向的刚性K的式子。优选通过下述式(1)求出的胎冠块7的刚性Kc为137~265(N/mm),优选胎肩块8的刚性Ks为137~212(N/mm)。
【数学式1】
其中,
F:接地时的轮胎周向的切向力(N)
y:块的轮胎周向的位移(mm)
h:块高度(mm)
E:块的杨氏模量(Pa)
I:块的截面惯性矩(mm2)
A:块在高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处的截面积(mm2)
G:块的剪切刚性(=E/3)(Pa)
在胎冠块7上作用有比胎肩块8大的接地压力。因此,通过像上述那样规定胎冠块7的刚性Kc和胎肩块8的刚性Ks,能够均衡地减少在各块7、8上产生的胎踵与胎趾磨损。另外,由此,由于能够减小各块7、8的磨损速度之差,因此能够使胎面均匀地磨损。
为了有效地发挥上述作用,优选胎冠块7的刚性Kc与胎肩块8的刚性Ks之比(Kc/Ks)约为1.00~1.25。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例示的实施方式,当然可以变形成各种方式来实施。
实施例
根据表1的规格试制出具有图1的基本图案的尺寸为215/75R17.5的重载用充气轮胎,对各试用轮胎的湿路性能和耐偏磨损性能进行测试。各试用轮胎的主要的共同规格和测试方法如下。
安装轮辋:6.0×17.5
轮胎内压:720kPa
轮胎安装位置:后轮(驱动轮)
测试车辆:4t卡车,在装载台前方装载标准装载量的50%的货物
<湿路性能>
在上述测试车辆上安装各试用轮胎,测定在下述条件下通过全长为10m的测试路线时的通过时间。结果是通过时间的倒数,用以实施例1的值为100的指数进行表示。数值越大,则通过时间越小,湿路性能越优异。
路面:具有厚度为5mm的水膜的沥青
起步方法:以恒定二速-1500rpm连接离合器来进行起步。
<耐偏磨损性能(胎踵与胎趾的磨损·磨损均匀性·胎肩块偏磨损)>
上述车辆的一个后轮安装实施例1的试用轮胎,在另一个后轮安装比较例和其他实施例的试用轮胎,在沥青路面的测试路线上行驶,直到任何一个轮胎磨损了40%为止。在磨损了10%时,计算胎冠块的先着地侧的块高度与后着地侧的块高度之差,对胎冠块的胎踵与胎趾的磨损进行评价。结果用实数表示,数值越小也越良好。另外,在磨损了30%时,计算胎冠块与胎肩块的磨损量之比,对胎冠块与胎肩块的磨损的均匀性进行评价。结果用(大的磨损量)/(小的磨损量)表示,越接近1.0则越良好。并且,在磨损了40%时,通过目视评价胎肩块的偏磨损。结果用以实施例1为100的评分进行表示,数值越大则越良好。测试的结果等在表1中示出。
【表1】
测试的结果是,能够确认:与比较例的轮胎相比,实施例的轮胎能够抑制湿路性能降低并且提高耐偏磨损性能。

Claims (15)

1.一种轮胎,其在胎面部设置有多个胎冠块,所述多个胎冠块是被沿轮胎周向呈锯齿状连续地延伸的胎冠主槽和从所述胎冠主槽起朝向第1胎面端侧和第2胎面端侧延伸的多个胎冠横槽划分而成的,其中,
所述多个胎冠块包含配置在所述胎冠主槽的第1胎面端侧的第1胎冠块和配置在所述胎冠主槽的第2胎面端侧的第2胎冠块,
在所述胎冠主槽设置有使槽底局部向轮胎半径方向外侧隆起而成的连接筋,
所述连接筋将所述第1胎冠块和所述第2胎冠块连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中,
所述胎冠主槽在轮胎赤道上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中,
所述连接筋设置在轮胎赤道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
所述胎冠主槽包含以相对于轮胎周向的角度为20~70度的方式倾斜的倾斜要素。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
在所述胎冠主槽的沿着长度方向的截面中,所述连接筋具有呈向轮胎半径方向外侧凸出的圆弧状延伸的靠轮胎半径方向外侧的外表面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胎,其中,
在所述截面中,所述连接筋还包含侧面部,该侧面部将所述外表面部的一端和所述胎冠主槽的所述槽底连接,所述侧面部呈向轮胎半径方向内侧凸出的圆弧状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胎,其中,
所述侧面部设置在所述外表面部的两端。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
所述连接筋的高度为所述胎冠主槽的最大槽深的0.15倍~0.35倍。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
所述胎冠主槽具有呈直线状延伸的多个倾斜要素,
所述倾斜要素具有所述连接筋,
所述连接筋的沿所述倾斜要素的长度方向的长度为所述倾斜要素的沿长度方向的长度的60%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
各个所述胎冠横槽具有槽宽朝向所述胎冠主槽变大的内侧扩宽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
各个所述胎冠横槽具有槽宽朝向轮胎轴向的外侧变大的外侧扩宽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
在各个所述胎冠块的踏面设置有槽深比各个所述胎冠横槽小的浅槽。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
各个所述胎冠块的轮胎周向的最大长度为各个所述胎冠块的轮胎轴向的最大宽度的0.90倍~1.15倍。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
所述胎面部包含多个胎肩块,所述多个胎肩块是被在所述胎冠主槽的轮胎轴向的两侧沿轮胎周向连续延伸的一对胎肩主槽和从各个所述胎肩主槽起朝向轮胎轴向的外侧延伸的多个胎肩横槽划分而成的,
各个所述胎肩块的踏面的面积为各个所述胎冠块的踏面的面积的1.10倍~1.20倍。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轮胎,其中,
所述胎冠主槽的槽宽为各个所述胎肩主槽的槽宽的40%~60%。
CN201910193618.7A 2018-04-04 2019-03-14 轮胎 Active CN1103413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72533 2018-04-04
JP2018072533A JP7052502B2 (ja) 2018-04-04 2018-04-04 タイ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41389A true CN110341389A (zh) 2019-10-18
CN110341389B CN110341389B (zh) 2022-12-16

Family

ID=68174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93618.7A Active CN110341389B (zh) 2018-04-04 2019-03-14 轮胎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052502B2 (zh)
CN (1) CN11034138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80850A (zh) * 2020-05-01 2021-11-02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轮胎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15400B2 (ja) * 2019-11-18 2023-01-31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15295976B (zh) 2022-10-08 2023-01-13 武汉亿纬储能有限公司 极耳限位片、顶盖组件和电池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19712A (ja) * 2000-02-09 2001-08-14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2002232A (ja) * 2000-06-27 2002-01-08 Bridgestone Corp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US20080066841A1 (en) * 2006-09-12 2008-03-20 Continental Tire North America, Inc. Pneumatic tire with tie bars
JP2015030413A (ja) * 2013-08-05 2015-02-16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重荷重用タイヤ
JP2016043894A (ja) * 2014-08-26 2016-04-04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37888B2 (ja) * 2003-01-24 2010-03-24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4359150A (ja) * 2003-06-06 2004-12-24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7276198B2 (en) * 2004-12-28 2007-10-02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Method and mold for making tire with tie bar
JP4598851B2 (ja) * 2008-10-17 2010-12-15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重荷重用タイヤ
KR20130085690A (ko) * 2012-01-20 2013-07-30 금호타이어 주식회사 자동차용 공기입타이어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19712A (ja) * 2000-02-09 2001-08-14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2002232A (ja) * 2000-06-27 2002-01-08 Bridgestone Corp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US20080066841A1 (en) * 2006-09-12 2008-03-20 Continental Tire North America, Inc. Pneumatic tire with tie bars
JP2015030413A (ja) * 2013-08-05 2015-02-16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重荷重用タイヤ
JP2016043894A (ja) * 2014-08-26 2016-04-04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80850A (zh) * 2020-05-01 2021-11-02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轮胎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41389B (zh) 2022-12-16
JP7052502B2 (ja) 2022-04-12
JP2019182066A (ja) 2019-10-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94446B2 (en) Tire
CN107031303B (zh) 充气轮胎
KR101793632B1 (ko) 공기 타이어
US10836215B2 (en) Tire
US9555669B2 (en) Pneumatic tire
EP2578418A1 (en) Pneumatic tire
JP6665594B2 (ja) タイヤ
US10668775B2 (en) Tire
US11167597B2 (en) Tire
KR102460204B1 (ko) 타이어
CN105751825B (zh) 重载充气轮胎
WO2017082413A1 (ja) タイヤ
CN108263146B (zh) 轮胎
KR20120121833A (ko) 공기 타이어
WO2017082412A1 (ja) タイヤ
CN110341389B (zh) 轮胎
WO2017082406A1 (ja) タイヤ
WO2017082414A1 (ja) タイヤ
WO2017082408A1 (ja) タイヤ
EP3025878B1 (en) Heavy duty pneumatic tire
JP6931190B2 (ja) タイヤ
JP6340057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WO2017082410A1 (ja) タイヤ
WO2017082411A1 (ja) タイヤ
JP6600233B2 (ja) タイ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