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34969A - 一种特种设备检测仪器管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特种设备检测仪器管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34969A
CN110334969A CN201910637621.3A CN201910637621A CN110334969A CN 110334969 A CN110334969 A CN 110334969A CN 201910637621 A CN201910637621 A CN 201910637621A CN 110334969 A CN110334969 A CN 1103349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trument
rfid
rfid reade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3762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远跃
林宁
李伟程
黄凯
孙良艳
郑海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Special Equipment Inspectio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Special Equipment Inspectio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Special Equipment Inspectio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Fujian Special Equipment Inspectio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91063762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34969A/zh
Publication of CN1103349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349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0008General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reading of electronic memory record carriers, independent of its reading method, e.g. power transf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种设备检测仪器管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包括中控计算机、GPS定位模块、无线通信模块、RFID阅读器、警报器和安装在各仪器上的无源RFID电子标签,还包括用于录入仪器信息的信息录入模块、仪器的使用登记模块、仪器借出登记模块、仪器入库登记模块、仪器防盗报警模块;仪器管理系统实现仪器管理信息化,可以对仪器现状、位置等重要信息有效管理,方便管理员管理,最后还要能方便的查询仪器的使用记录等信息。本管理系统节约大量人力,防止仪器丢失,经济效益显著。

Description

一种特种设备检测仪器管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特种检验研究用仪器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特种设备检测仪器管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背景
特种仪器的检验研究用仪器作为特种仪器检测研究院重要资产,仪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目前仪器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其在仪器管理维护、借用和归还方面,仍然采用传统的纸质管理方式,大大降低了员工的工作效率。通常,检测仪器一般包括各类大型仪器、仪器、仪表、计量器具等。检测仪器分为固定仪器和仪器两种。仪器在任务检测时需要对仪器进行领用和归还。固定仪器不涉及领用与归还,只在仪器使用时进行登记,线下登记与线上登记同时进行。目前的检测设 备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仪器出入库管理采用纸质材料记录,容易出现错漏;综上所述,在目前的检测仪器管理系统对于检测仪器的管理工作效率比较低下,仪器借出后对仪器的使用情况无法进行跟踪,同时也无法定位贵重仪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特种设备检测仪器管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实现仪器联网管理。
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以下方案实现:
提供一种特种设备检测仪器管理系统,实现仪器的联网管理,包括中控计算机、GPS定位模块、无线通信模块、RFID阅读器、警报器和安装在各仪器上的无源RFID电子标签,还包括用于录入仪器信息的信息录入模块、仪器的使用登记模块、仪器借出登记模块、仪器入库登记模块、仪器防盗报警模块;
借出的仪器需要使用第一RFID阅读器读取该所述仪器上的无源RFID电子标签的信息,用于检测人员根据待检项目,领取需要的仪器,并在系统中进行信息登记,管理人员只需要在所述中控计算机的系统中填入归还时间,其余信息通过阅读器读取电子标签的信息自动录入中控计算机的系统中,并在所述中控计算机的系统中显示该所述仪器处于借出状态;入库的仪器使用第二RFID阅读器读取该所述仪器上的无源RFID电子标签信息,仪器归还使用第二RFID阅读器扫描该仪器上的电子标签,所述中控计算机的系统自动统计每次的借出时间以及归还的时间,归还后系统显示该仪器在库;
所述仪器防盗报警模块包括仪器上安装的用于定位仪器的位置的GPS定位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以及用于仪器ID识别的所述无源RFID电子标签,安装在各出入口用于识别无源RFID电子标签的第三RFID阅读器和用于提示工作人员的警报器。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仪器防盗报警模块:所述仪器防盗报警模块:仪器管理室门禁内外分别安装一台所述第三RFID阅读器,用于判断仪器是出了仪器管理室或是进了仪器管理室,并在门禁处的天花板上安装所述警报器;在仪器管理大楼出入口处均安装有所述第三RFID阅读器和所述警报器;在围墙的出入口均安装所述第三RFID阅读器和所述警报器;设置多层防盗圈有助于及时确定仪器的位置,确定仪器是在仪器管理大楼内,或者仪器已经出了仪器管理大楼但还在围墙内,或是仪器出了围墙;若是仪器管理大楼出入口处的所述第三RFID阅读器识别到未经借出登记仪器,所述第三RFID阅读器立即向中控计算机发送信号,中控计算机发送指令令GPS定位模块工作定位仪器位置,缩小排查范围。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三RFID阅读器还包括以下布设方式:包括围栏式布设、移动式布设、限位图像采集式布设;
所述围栏式布设是根据第三RFID阅读器的识别范围在所述围墙上安装第三RFID阅读器形成无线电子围栏;
所述移动式布设是在仪器管理大楼电梯内以照明灯的供电电源为电源将第三RFID阅读器设置于电梯轿厢的轿厢顶上;
所述限位图像采集式布设是在仪器管理大楼内以摄像头的供电电源为电源在摄像头上安装所述第三RFID阅读器,并通过所述第三RFID阅读器的通信接口输出的信号作为摄像头抓取图片的触发信号,在所述第三RFID阅读器识别到无源RFID电子标签的信号,发送指令给摄像头进行现场图片抓取。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仪器管理大楼内各个办公室的门内均安装所述第三RFID阅读器,在仪器管理大楼各楼层走廊的天花板上按照所述第三RFID阅读器的识别范围布设所述第三RFID阅读器;当走廊的所述第三RFID阅读器先识别到无源RFID电子标签,门内的所述第三RFID阅读器后识别到无源RFID电子标签,则表明仪器进入该办公室内;当门内的所述第三RFID阅读器先识别到无源RFID电子标签,走廊的所述第三RFID阅读器后识别到无源RFID电子标签,则表明该仪器不在该办公室内。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仪器信息录入模块中,仪器信息包括:仪器名称、仪器编号、规格型号、量程、准确度、分辨率、制造厂名、出厂编号、购入价格、购入日期、产地性质、安放地点和主要用途;通过仪器信息录入模块对仪器基本信息管理,进行新增、修改、删除操作。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仪器的使用登记模块中登记内容包含仪器使用时间段、检测样品名称、项目编号、使用过程情况、使用过程异常情况、使用的检测人员和备注信息,使用固定检测仪器时需要在所述仪器的使用登记模块登记后,使用固定检测仪器的第四RFID阅读器扫描固定检测仪器上的无源RFID电子标签,使用人员方可使用;使用结束后仪器管理员检测仪器是否有损坏,使用第四RFID阅读阅读器扫描其上的无源RFID电子标签并将仪器的损坏情况录入系统中。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仪器借出登记模块登记的信息模块使用第一RFID阅读器扫描无源RFID电子标签系统自动记录仪器借出时间、标记该仪器出库,仪器借出单位名称、仪器归还时间、借出经办人的名字、仪器用途需要仪器管理员录入;所述仪器入库登记模块使用第二RFID阅读器扫描无源RFID电子标签后系统自动录入归还仪器的时间,标记该仪器在库,仪器管理员需要检测的是仪器是否有损坏,并将损坏情况录入系统中,还需要录入归还经办人的名字。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通过中控计算即的系统可以快速查询各个仪器的使用状态,系统自动统计仪器的使用数据,及时了解各个仪器的使用情况和利用率。
一种特种设备检测仪器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规范仪器管理流程;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新仪器入库时将仪器信息录入中控计算机的系统中,在仪器上贴上无源RFID电子标签,并使用第一RFID阅读器将信息写入所述无源RFID电子标签中,令所述无源电子标签上的信息与所述中控计算机的系统中的信息系相一致;
步骤S2:仪器借出时,仪器管理员使用第一RFID阅读度,扫描需要借出仪器上的无源RFID电子标签;系统自动标记该件仪器已经借出,以及仪器的借出时间,其余借出单位、归还时间、借用用途需要仪器管理员手动录入系统中,仪器需要按时归还;
步骤S3:仪器的借用人员将仪器从仪器管理室带出,受仪器管理室门禁处的第三RFID阅读器扫描读取仪器上无源RFID电子标签上的信息;并将信息发送到中控计算机的系统中与系统中的电子标签信息进行比对,若系统中未标记该仪器已经借出,则中控计算机的系统发送指令给警报器令其响起,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指令给仪器上的GPS定位模块令其工作将所在位置反馈给系统,仪器管理员便可知道仪器失窃和位置;若是系统中标记了该仪器已经借出,则警报器不响;持仪器通过仪器管理大楼的出入口和围墙的出入口与上述情况相同;
步骤S4:仪器归还时,仪器借用人员将仪器带到仪器管理室,仪器管理员先检查仪器是否有损坏,使用第二RFID阅读器扫描仪器上的标签,系统自动登记归还的时间,仪器管理员只需要录入仪器的损坏情况;系统自动记录每次仪器的借用信息,仪器每完成一次借出、归还程序系统自动生成一条记录,该记录如下:每次的借用时间段2019.01.01-2019.02.01、借用人名称、仪器是否完好、借用的次数,仪器管理员使用任一RFID阅读即可知道上述内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特种设备检测仪器管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仪器管理系统实现仪器管理信息化,可以对仪器现状、位置等重要信息有效管理,方便管理员管理,最后还要能方便的查询仪器的使用记录等信息。本系统节约大量人力,防止仪器丢失,经济效益显著。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特种设备检测仪器管理系统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特种设备检测仪器管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一种特种设备检测仪器管理系统,包括中控计算机、GPS定位模块、无线通信模块、RFID阅读器、警报器和安装在各仪器上的无源RFID电子标签,还包括用于录入仪器信息的信息录入模块、仪器的使用登记模块、仪器借出登记模块、仪器入库登记模块、仪器防盗报警模块;RFID阅读器、警报器与中控计算机连接,GPS定位模块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中控计算机连接;
借出的仪器需要使用第一RFID阅读器读取该所述仪器上的无源RFID电子标签的信息,用于检测人员根据待检项目,领取需要的仪器,并在系统中进行信息登记,管理人员只需要在所述中控计算机的系统中填入归还时间,其余信息通过阅读器读取电子标签的信息自动录入中控计算机的系统中,并在所述中控计算机的系统中显示该所述仪器处于借出状态;入库的仪器使用第二RFID阅读器读取该所述仪器上的无源RFID电子标签信息,仪器归还使用第二RFID阅读器扫描该仪器上的电子标签,所述中控计算机的系统自动统计每次的借出时间以及归还的时间,归还后系统显示该仪器在库;
所述仪器防盗报警模块包括仪器上安装的用于定位仪器的位置的GPS定位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以及用于仪器ID识别的所述无源RFID电子标签,安装在各出入口用于识别无源RFID电子标签的第三RFID阅读器和用于提示工作人员的警报器;需要说明的是各无源RFID电子标签,均伪装成仪器的铭牌,防止标签被撕掉无法对仪器进行追踪,对于较为昂贵的可移动的仪器才会安装GPS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其余的仪器仅设置无源RFID电子标签;
未经借出登记表明仪器上的无源RFID标签未经第一RFID阅读器扫描,系统中没有该仪器的借出登记,经第三RFID阅读器探测并读取仪器信息,回传到所述中控计算机系统中与系统中的信息进行比对,所述中控计算机的系统未查询到借出信息,所述警报器响起,所述中控计算机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指令控制仪器上的所述GPS定位模块启动工作,并在所述中控计算机的显示器上显示仪器所在位置,起防盗的作用。
请继续参见图1,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仪器防盗报警模块:所述仪器防盗报警模块:仪器管理室门禁内外分别安装一台所述第三RFID阅读器,用于判断仪器是出了仪器管理室或是进了仪器管理室,并在门禁处的天花板上安装所述警报器;在仪器管理大楼出入口处均安装有所述第三RFID阅读器和所述警报器;在围墙的出入口均安装所述第三RFID阅读器和所述警报器;设置多层防盗圈有助于及时确定仪器的位置,确定仪器是在仪器管理大楼内,或者仪器已经出了仪器管理大楼但还在围墙内,或是仪器出了围墙;若是仪器管理大楼出入口处的所述第三RFID阅读器识别到未经借出登记仪器,所述第三RFID阅读器立即向中控计算机发送信号,中控计算机发送指令令GPS定位模块工作定位仪器位置,缩小排查范围;由于大楼内GPS信号受到遮挡,所以在大楼内不采用GPS定位方式,较佳的所述第三RFID阅读器采用860~960MHz超高频远距离一体式RFID阅读器型号:C216021;。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三RFID阅读器还包括以下布设方式:包括围栏式布设、移动式布设、限位图像采集式布设;
所述围栏式布设是根据第三RFID阅读器的识别范围在所述围墙上安装第三RFID阅读器形成无线电子围栏,防止偷仪器的人翻墙将仪器盗走,围墙上的第三RFID阅读器识别范围调到最大,减少阅读器的布设数量,减少阅读器的布设成本;
所述移动式布设是在仪器管理大楼电梯内以照明灯的供电电源为电源将第三RFID阅读器设置于电梯轿厢的轿厢顶上;
所述限位图像采集式布设是在仪器管理大楼内以摄像头的供电电源为电源在摄像头上安装所述第三RFID阅读器,并通过所述第三RFID阅读器的通信接口输出的信号作为摄像头抓取图片的触发信号,在所述第三RFID阅读器识别到无源RFID电子标签的信号,发送指令给摄像头进行现场图片抓取,根据摄像头的安装位置准确定位仪器所在位置。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仪器管理大楼内各个办公室的门内均安装所述第三RFID阅读器,在仪器管理大楼各楼层走廊的天花板上按照所述第三RFID阅读器的识别范围布设所述第三RFID阅读器;当走廊的所述第三RFID阅读器先识别到无源RFID电子标签,门内的所述第三RFID阅读器后识别到无源RFID电子标签,则表明仪器进入该办公室内;当门内的所述第三RFID阅读器先识别到无源RFID电子标签,走廊的所述第三RFID阅读器后识别到无源RFID电子标签,则表明该仪器不在该办公室内;可以准确定位仪器在办公场所的具体位置(大楼内),便于仪器在单位内部的管控;较佳的各个办公室门内安装的所述第三RFID阅读器的识别范围调小较佳的可以为1m,走廊的所述第三RFID阅读器的识别范围调大,减少阅读器的布设。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仪器信息录入模块中,仪器信息包括:仪器名称、仪器编号、规格型号、量程、准确度、分辨率、制造厂名、出厂编号、购入价格、购入日期、产地性质、安放地点和主要用途;通过仪器信息录入模块对仪器基本信息管理,进行新增、修改、删除操作。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仪器的使用登记模块中登记内容包含仪器使用时间段、检测样品名称、项目编号、使用过程情况、使用过程异常情况、使用的检测人员和备注信息,使用固定检测仪器时需要在所述仪器的使用登记模块登记后,使用固定检测仪器的第四RFID阅读器扫描固定检测仪器上的无源RFID电子标签,使用人员方可使用;使用结束后仪器管理员检测仪器是否有损坏,使用第四RFID阅读阅读器扫描其上的无源RFID电子标签并将仪器的损坏情况录入系统中。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仪器借出登记模块登记的信息模块使用第一RFID阅读器扫描无源RFID电子标签系统自动记录仪器借出时间、标记该仪器出库,仪器借出单位名称、仪器归还时间、借出经办人的名字、仪器用途需要仪器管理员录入;所述仪器入库登记模块使用第二RFID阅读器扫描无源RFID电子标签后系统自动录入归还仪器的时间,标记该仪器在库,仪器管理员需要检测的是仪器是否有损坏,并将损坏情况录入系统中,还需要录入归还经办的名字。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通过中控计算即的系统可以快速查询各个仪器的使用状态,系统自动统计仪器的使用数据,及时了解各个仪器的使用情况和利用率。
请继续参阅图1,本发明一种特种设备检测仪器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规范仪器管理流程;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新仪器入库时将仪器信息录入中控计算机的系统中,在仪器上贴上无源RFID电子标签,并使用第一RFID阅读器将信息写入所述无源RFID电子标签中,令所述无源电子标签上的信息与所述中控计算机的系统中的信息系相一致;
步骤S2:仪器借出时,仪器管理员使用第一RFID阅读度,扫描需要借出仪器上的无源RFID电子标签;系统自动标记该件仪器已经借出,以及仪器的借出时间,其余借出单位、归还时间、借用用途需要仪器管理员手动录入系统中,仪器需要按时归还;
步骤S3:仪器的借用人员将仪器从仪器管理室带出,受仪器管理室门禁处的第三RFID阅读器扫描读取仪器上无源RFID电子标签上的信息;并将信息发送到中控计算机的系统中与系统中的电子标签信息进行比对,若系统中未标记该仪器已经借出,则中控计算机的系统发送指令给警报器令其响起,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指令给仪器上的GPS定位模块令其工作将所在位置反馈给系统,仪器管理员便可知道仪器失窃和位置;若是系统中标记了该仪器已经借出,则警报器不响;持仪器通过仪器管理大楼的出入口和围墙的出入口与上述情况相同;
步骤S4:仪器归还时,仪器借用人员将仪器带到仪器管理室,仪器管理员先检查仪器是否有损坏,使用第二RFID阅读器扫描仪器上的标签,系统自动登记归还的时间,仪器管理员只需要录入仪器的损坏情况;系统自动记录每次仪器的借用信息,仪器每完成一次借出、归还程序系统自动生成一条记录,该记录如下:每次的借用时间段2019.01.01-2019.02.01、借用人名称、仪器是否完好、借用的次数,仪器管理员使用任一RFID阅读即可知道上述内容。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可在仪器管理大楼各个楼层的出入口、电梯口均安装第三RFID阅读,可以实现对仪器所在的楼层进行定位;所述第一RFID阅读器、第二RFID阅读器、第四RFID阅读器可采用RF-R3006—智能安卓RFID手持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Claims (9)

1.一种特种设备检测仪器管理系统,包括中控计算机、GPS定位模块、无线通信模块、RFID阅读器、警报器和安装在各仪器上的无源RFID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录入仪器信息的信息录入模块、仪器的使用登记模块、仪器借出登记模块、仪器入库登记模块、仪器防盗报警模块;
借出的仪器需要使用第一RFID阅读器读取该所述仪器上的无源RFID电子标签的信息,用于检测人员根据待检项目,领取需要的仪器,并在系统中进行信息登记,管理人员只需要在所述中控计算机的系统中填入归还时间,其余信息通过阅读器读取电子标签的信息自动录入中控计算机的系统中,并在所述中控计算机的系统中显示该所述仪器处于借出状态;入库的仪器使用第二RFID阅读器读取该所述仪器上的无源RFID电子标签信息,仪器归还使用第二RFID阅读器扫描该仪器上的电子标签,所述中控计算机的系统自动统计每次的借出时间以及归还的时间,归还后系统显示该仪器在库;
所述仪器防盗报警模块包括仪器上安装的用于定位仪器位置的GPS定位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以及用于仪器ID识别的所述无源RFID电子标签,安装在各出入口用于识别无源RFID电子标签的第三RFID阅读器和用于提示工作人员的警报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种设备检测仪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仪器防盗报警模块:仪器管理室门禁内外分别安装一台所述第三RFID阅读器,用于判断仪器是出了仪器管理室或是进了仪器管理室,并在门禁处的天花板上安装所述警报器;在仪器管理大楼出入口处均安装有所述第三RFID阅读器和所述警报器;在围墙的出入口均安装所述第三RFID阅读器和所述警报器;设置多层防盗圈有助于及时确定仪器的位置,确定仪器是在仪器管理大楼内,或者仪器已经出了仪器管理大楼但还在围墙内,或是仪器出了围墙;若是仪器管理大楼出入口处的所述第三RFID阅读器识别到未经借出登记仪器,所述第三RFID阅读器立即向中控计算机发送信号,中控计算机发送指令令GPS定位模块工作定位仪器位置,缩小排查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特种设备检测仪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三RFID阅读器还包括以下布设方式:包括围栏式布设、移动式布设、限位图像采集式布设;
所述围栏式布设是根据第三RFID阅读器的识别范围在所述围墙上安装第三RFID阅读器形成无线电子围栏;
所述移动式布设是在仪器管理大楼电梯内以照明灯的供电电源为电源将第三RFID阅读器设置于电梯轿厢的轿厢顶上;
所述限位图像采集式布设是在仪器管理大楼内以摄像头的供电电源为电源在摄像头上安装所述第三RFID阅读器,并通过所述第三RFID阅读器的通信接口输出的信号作为摄像头抓取图片的触发信号,在所述第三RFID阅读器识别到无源RFID电子标签的信号,发送指令给摄像头进行现场图片抓取。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特种设备检测仪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仪器管理大楼内各个办公室的门内均安装所述第三RFID阅读器,在仪器管理大楼各楼层走廊的天花板上按照所述第三RFID阅读器的识别范围布设所述第三RFID阅读器;当走廊的所述第三RFID阅读器先识别到无源RFID电子标签,门内的所述第三RFID阅读器后识别到无源RFID电子标签,则表明仪器进入该办公室内;当门内的所述第三RFID阅读器先识别到无源RFID电子标签,走廊的所述第三RFID阅读器后识别到无源RFID电子标签,则表明该仪器不在该办公室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种设备检测仪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仪器信息录入模块中,仪器信息包括:仪器名称、仪器编号、规格型号、量程、准确度、分辨率、制造厂名、出厂编号、购入价格、购入日期、产地性质、安放地点和主要用途;通过仪器信息录入模块对仪器基本信息管理,进行新增、修改、删除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种设备检测仪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仪器的使用登记模块中登记内容包含仪器使用时间段、检测样品名称、项目编号、使用过程情况、使用过程异常情况、使用的检测人员和备注信息,使用固定检测仪器时需要在所述仪器的使用登记模块登记后,使用固定检测仪器的第四RFID阅读器扫描固定检测仪器上的无源RFID电子标签,使用人员方可使用;使用结束后仪器管理员检测仪器是否有损坏,使用第四RFID阅读阅读器扫描其上的无源RFID电子标签并将仪器的损坏情况录入系统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种设备检测仪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仪器借出登记模块登记的信息模块使用第一RFID阅读器扫描无源RFID电子标签系统自动记录仪器借出时间、标记该仪器出库,仪器借出单位名称、仪器归还时间、借出经办人的名字、仪器用途需要仪器管理员录入;所述仪器入库登记模块使用第二RFID阅读器扫描无源RFID电子标签后系统自动录入归还仪器的时间,标记该仪器在库,仪器管理员需要检测的是仪器是否有损坏,并将损坏情况录入系统中,还需要录入归还经办人的名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种设备检测仪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中控计算即的系统可以快速查询各个仪器的使用状态,系统自动统计仪器的使用数据,及时了解各个仪器的使用情况和利用率。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特种设备检测仪器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使用步骤:
步骤S1:新仪器入库时将仪器信息录入中控计算机的系统中,在仪器上贴上无源RFID电子标签,并使用第一RFID阅读器将信息写入所述无源RFID电子标签中,令所述无源电子标签上的信息与所述中控计算机的系统中的信息系相一致;
步骤S2:仪器借出时,仪器管理员使用第一RFID阅读度,扫描需要借出仪器上的无源RFID电子标签;系统自动标记该件仪器已经借出,以及仪器的借出时间,其余借出单位、归还时间、借用用途需要仪器管理员手动录入系统中,仪器需要按时归还;
步骤S3:仪器借用人员将仪器从仪器管理室带出,受仪器管理室门禁处的第三RFID阅读器扫描读取仪器上无源RFID电子标签上的信息;并将信息发送到中控计算机的系统中与系统中的电子标签信息进行比对,若系统中未标记该仪器已经借出,则中控计算机的系统发送指令给警报器令其响起,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指令给仪器上的GPS定位模块令其工作将所在位置反馈给系统,仪器管理员便可知道仪器失窃和位置;若是系统中标记了该仪器已经借出,则警报器不响;持仪器通过仪器管理大楼的出入口和围墙的出入口与上述情况相同;
步骤S4:仪器归还时,仪器借用人员将仪器带到仪器管理室,仪器管理员先检查仪器是否有损坏,使用第二RFID阅读器扫描仪器上的标签,系统自动登记归还的时间,仪器管理员只需要录入仪器的损坏情况;系统自动记录每次仪器的借用信息,仪器每完成一次借出、归还程序系统自动生成一条记录,该记录如下:每次的借用时间段2019.01.01-2019.02.01、借用人名称、仪器是否完好、借用的次数,仪器管理员使用任一RFID阅读即可知道上述内容。
CN201910637621.3A 2019-07-15 2019-07-15 一种特种设备检测仪器管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Pending CN1103349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37621.3A CN110334969A (zh) 2019-07-15 2019-07-15 一种特种设备检测仪器管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37621.3A CN110334969A (zh) 2019-07-15 2019-07-15 一种特种设备检测仪器管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34969A true CN110334969A (zh) 2019-10-15

Family

ID=68145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37621.3A Pending CN110334969A (zh) 2019-07-15 2019-07-15 一种特种设备检测仪器管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34969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52460A (zh) * 2019-11-12 2020-02-28 湖北省地震局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地震仪器管理平台、方法及使用方法
CN111556430A (zh) * 2020-04-09 2020-08-18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试验管理系统
CN112399142A (zh) * 2020-11-02 2021-02-23 武汉光谷联合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联动rfid与视频监控的资产安全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3379085A (zh) * 2021-06-08 2021-09-10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一种虚拟化教学仪器管理软件及设备
WO2022213533A1 (zh) * 2021-04-06 2022-10-13 海南马良师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远程终端监控的仪器资产定位监管系统和方法
CN116362444A (zh) * 2023-04-06 2023-06-30 上海海关机电产品检测技术中心 一种用于检测机构的仪器设备管理系统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465751U (zh) * 2013-06-25 2014-03-05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基于rfid的物品管理装置
CN103870940A (zh) * 2014-04-02 2014-06-18 郭方达 基于rfid技术的医疗设备管理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03996097A (zh) * 2014-05-09 2014-08-20 东北大学 一种基于无源rfid的实验室设备动态管理系统
CN104166900A (zh) * 2014-08-04 2014-11-26 广东宏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idc机房设备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CN104537504A (zh) * 2015-01-22 2015-04-22 四川师范大学 基于物联网rfid感知技术的高校实验设备定位与管理系统
CN204613991U (zh) * 2015-05-11 2015-09-0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rfid的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
CN106650840A (zh) * 2016-09-30 2017-05-10 广西大学 一种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系统
CN109344981A (zh) * 2018-10-08 2019-02-15 山东鼎安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检测设备管理系统
CN109447559A (zh) * 2018-11-18 2019-03-08 大连亿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fid仓库管理系统
CN109615042A (zh) * 2018-12-12 2019-04-12 南京华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fid的资产管理平台及使用方法
CN110288056A (zh) * 2019-06-18 2019-09-27 西安新视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土木建筑工程试验仪器设备动态监管装置
CN111343586A (zh) * 2020-03-05 2020-06-26 南阳理工学院 一种基于计算机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物品追踪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465751U (zh) * 2013-06-25 2014-03-05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基于rfid的物品管理装置
CN103870940A (zh) * 2014-04-02 2014-06-18 郭方达 基于rfid技术的医疗设备管理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03996097A (zh) * 2014-05-09 2014-08-20 东北大学 一种基于无源rfid的实验室设备动态管理系统
CN104166900A (zh) * 2014-08-04 2014-11-26 广东宏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idc机房设备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CN104537504A (zh) * 2015-01-22 2015-04-22 四川师范大学 基于物联网rfid感知技术的高校实验设备定位与管理系统
CN204613991U (zh) * 2015-05-11 2015-09-0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rfid的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
CN106650840A (zh) * 2016-09-30 2017-05-10 广西大学 一种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系统
CN109344981A (zh) * 2018-10-08 2019-02-15 山东鼎安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检测设备管理系统
CN109447559A (zh) * 2018-11-18 2019-03-08 大连亿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fid仓库管理系统
CN109615042A (zh) * 2018-12-12 2019-04-12 南京华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fid的资产管理平台及使用方法
CN110288056A (zh) * 2019-06-18 2019-09-27 西安新视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土木建筑工程试验仪器设备动态监管装置
CN111343586A (zh) * 2020-03-05 2020-06-26 南阳理工学院 一种基于计算机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物品追踪系统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52460A (zh) * 2019-11-12 2020-02-28 湖北省地震局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地震仪器管理平台、方法及使用方法
CN111556430A (zh) * 2020-04-09 2020-08-18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试验管理系统
CN112399142A (zh) * 2020-11-02 2021-02-23 武汉光谷联合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联动rfid与视频监控的资产安全管理方法及装置
WO2022213533A1 (zh) * 2021-04-06 2022-10-13 海南马良师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远程终端监控的仪器资产定位监管系统和方法
CN113379085A (zh) * 2021-06-08 2021-09-10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一种虚拟化教学仪器管理软件及设备
CN116362444A (zh) * 2023-04-06 2023-06-30 上海海关机电产品检测技术中心 一种用于检测机构的仪器设备管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34969A (zh) 一种特种设备检测仪器管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US20200279082A1 (en) Kinematic asset management
JP5069936B2 (ja) 資材保管位置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方法
WO2013115438A1 (ko) 스마트폰을 이용한 가스검출 시스템 및 가스검출 방법
US2014009511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cation-based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KR100887341B1 (ko) 주차 공간의 관리 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KR20010084891A (ko) 무인 주차 관리 시스템 및 무인 주차 관리 방법
CN109219836A (zh) 进出受限社区监视系统
WO2019000764A1 (zh) 基于射频技术的停车场停取车引导系统
CN208569064U (zh) 一种进港行李查验自动化系统
KR20180009849A (ko) 사물인터넷을 이용한 발전소 관리시스템 및 방법
KR101480784B1 (ko) 근거리무선통신〔nfc〕을 이용한 하천 시설물 유지관리 방법
GB2586198A (en) A monitoring and recording system
CN108764388A (zh) 一种机场行李标记追踪系统
US20030133594A1 (en) Apparatus for method of recording a location of an object having an externally viewable identifier
CN201302568Y (zh) 饮酒检测系统
KR101666531B1 (ko) 순찰 및 차량 관리 시스템
JP4327138B2 (ja) 光ファイバ網管理方法および光ファイバ網管理装置並びにそのプログラムと記録媒体
US20130176113A1 (en) Wireless bidirectional information interchange system
JP2009245230A (ja) 作業管理システム
KR101065107B1 (ko) 지역 경비원을 통한 경비지원 시스템
CN206819497U (zh) 一种单车防盗管理系统
CN216621410U (zh) 一种无人值守磅房自动称重管理系统
CN206193903U (zh) 基于大数据的智能物流云端管理系统
KR20140016489A (ko) 온라인을 통한 임대장비 관리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01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