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23378A - 载架与电池总成 - Google Patents

载架与电池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23378A
CN110323378A CN201810473221.9A CN201810473221A CN110323378A CN 110323378 A CN110323378 A CN 110323378A CN 201810473221 A CN201810473221 A CN 201810473221A CN 110323378 A CN110323378 A CN 1103233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side wall
positioning convex
sidewall
convex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7322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23378B (zh
Inventor
杨金颖
陈民彦
苏家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c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Ac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er Inc filed Critical Acer Inc
Publication of CN1103233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233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233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233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13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cells having curved cross-section, e.g. round or elliptic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56Carrying devices, e.g. bel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载架与电池总成,所述载架包括本体、至少一第一定位结构以及至少一第二定位结构。本体具有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以及多个插槽,且这些插槽并列于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第一定位结构设置于第一侧壁,且第二定位结构设置于第二侧壁。第一定位结构在垂直于第一侧壁的方向上的几何轮廓与第二定位结构在垂直于第二侧壁的方向上的几何轮廓互补。另提出一种电池总成。

Description

载架与电池总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载架与电池总成,尤其涉及一种载架与应用此载架的电池总成。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意识的抬头,改采电力驱动的交通工具已成为驾驶、骑士或乘客的首选,例如电动汽车、电动机车以及电动自行车等,而提供电动汽车、电动机车以及电动自行车动力的电池模块已成为相关厂商最为重视的一环。
常见的电池模块包括多个电池组件,其中每一个电池组件是以成对设置的两载具夹持固定一至三个电芯,并这些电芯通过电极片形成串联或并联。一般而言,为固定这些电池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大多以是螺丝与相应的配件锁合固定这些电池组件的载具,相当不便于组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载架与应用此载架的电池总成,其组装上极为便利。
本发明的载架包括本体、至少一第一定位结构以及至少一第二定位结构。本体具有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以及多个插槽,其中第二侧壁相对于第一侧壁,且这些插槽并列于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第一定位结构设置于第一侧壁,其中第一定位结构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定位凸部与第二定位凸部。第二定位结构设置于第二侧壁,其中第二定位结构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定位凹部与第二定位凹部,第一定位凸部在垂直于第一侧壁的方向上的几何轮廓与第一定位凹部在垂直于第二侧壁的方向上的几何轮廓互补,且第二定位凸部在垂直于第一侧壁的方向上的几何轮廓与第二定位凹部在垂直于第二侧壁的方向上的几何轮廓互补。
本发明的电池总成包括多个载架以及多个电池。这些载架彼此并列设置。每一个载架包括本体、至少一第一定位结构以及至少一第二定位结构。本体具有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以及多个插槽,其中第二侧壁相对于第一侧壁,且这些插槽并列于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第一定位结构设置于第一侧壁,其中第一定位结构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定位凸部与第二定位凸部。第二定位结构设置于第二侧壁,其中第二定位结构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定位凹部与第二定位凹部,第一定位凸部在垂直于第一侧壁的方向上的几何轮廓与第一定位凹部在垂直于第二侧壁的方向上的几何轮廓互补,且第二定位凸部在垂直于第一侧壁的方向上的几何轮廓与第二定位凹部在垂直于第二侧壁的方向上的几何轮廓互补。其中一个载架的第二定位凸部与另一个载架的第二定位凸部彼此相向,且其中一个载架的这些插槽分别对准于另一个载架的这些插槽,每一个电池的相对两端部分别插接于其中一个载架的其中一个插槽与另一个载架的另一个插槽。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电池总成包括多个载架,而每一个载架具有相同的定位结构的设计,故具有良好的通用性与扩充性。另一方面,在使用者将任两载架的定位结构对准后,便能以组装方向组装任两载架,反之,以组装方向的反向分便能分拆任两载架,故组装拆解上极为便利。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池总成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电池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电池总成的正视示意图。
图4是图1的其中一载架于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载架的正视示意图。
图6是图1的其中一载架于又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载架的正视示意图。
图8是图3沿着剖线I-I的剖面示意图。
图9是图3沿着剖线J-J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电池总成;
11:第一电池组;
12:第二电池组;
20a:第一电芯;
20b:第二电芯;
30:支撑件;
31:支撑部;
32:结合部;
32a:结合凹部;
32b:结合凸部;
33:限位凸部;
34、42:锁孔;
40:保护电路板;
41:限位凹部;
100a:第一载架;
100b:第二载架;
100c:第三载架;
100d:第四载架;
110:本体;
111:第一侧壁;
111a:第三定位凹部;
111b:止挡部;
111c:第一凹槽;
111d:延伸部;
112:第二侧壁;
112a:第三定位凸部;
112b:第二凹槽;
113:插槽;
113a:第一开口;
113b:第二开口;
114:第三侧壁;
114a:限位部;
120:第一定位结构;
121:第一定位凸部;
122:第二定位凸部;
130:第二定位结构;
131:第一定位凹部;
132:第二定位凹部;
140:斜凸;
D:方向;
D1:第一深度;
D2:第二深度;
E1、E2:延伸长度;
H1:第一高度;
H2:第二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池总成的爆炸示意图。图2是图1的电池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电池总成的正视示意图。请参考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电池总成10可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动机车或电动自行车,以提供上述交通工具行进时的动力。进一步而言,电池总成10可以是由第一电池组11与第二电池组12结合而成,其中第一电池组11包括第一载架100a、第二载架100b以及多个第一电芯20a,且第二电池组12包括第三载架100c、第四载架100d以及多个第二电芯20b。第一载架100a与第二载架100b并列设置,且用以夹持固定这些第一电芯20a,相似地,第三载架100c与第四载架100d并列设置,且用以夹持固定这些第二电芯20b。
特别说明的是,虽然本实施例是以电池总成10包含有两第一电池组11与第二电池组12作说明,惟本发明对于电池组的数量不作限制,电池组的数量可视电池总成的蓄电量的设计而增减。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载架100a至第四载架100d具有相同的结构设计,故具有良好的通用性与扩充性。以下将针对第一载架100a的结构设计与电池总成10的组装方式提出说明,因第二载架100b至第四载架100d的结构设计与第一载架100a的结构设计相同,故可对应参照,不重复赘述。
图4是图1的其中一载架于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载架的正视示意图。图6是图1的其中一载架于又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载架的正视示意图。请参考图4至图7,第一载架100a包括本体110、至少一第一定位结构120以及至少一第二定位结构130,其中第一定位结构120的数量可为两个,且对称设置于本体110的其中一侧。第二定位结构130的数量可为两个,且对称设置于本体110的另一侧。特别说明的是,本发明对于第一定位结构的数量与第二定位结构的数量不作限制,也就是说,第一定位结构的数量与第二定位结构的数量可视设计需求而增减。
本体110具有第一侧壁111、相对于第一侧壁111的第二侧壁112以及多个插槽113,其中第二侧壁112实质上平行于第一侧壁111,且这些插槽113并列于第一侧壁111与第二侧壁112之间。这些第一定位结构120并列设置于第一侧壁111,且这些第二定位结构130并列设置于第二侧壁112。这些第一定位结构120在垂直于第一侧壁111或第二侧壁112的方向上分别对准于这些第二定位结构130,如此设计有助于提高堆叠组合第一载架100a与第三载架100c的可靠度,以及堆叠组合第二载架100b与第四载架100d的可靠度,如图1至图3所示。在其他实施例中,这些第一定位结构可一侧壁或第二侧壁的方向上分别与这些第二定位结构在垂直于第错位开来,本发明对此不加以限制。
如图4与图5所示,每一个第一定位结构120可为鸠尾榫(dovetail tenon),且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定位凸部121与第二定位凸部122。每一个第一定位凸部121具有第一高度H1,且每一个第二定位凸部122具有小于第一高度H1的第二高度H2。也就是说,每一个第一定位凸部121与对应的第二定位凸部122之间具有段差。此处,第一高度H1是从每一个第一定位凸部121与本体110相连接的底端计算至第一定位凸部121的顶端,相似地,第二高度H2是从每一个第二定位凸部122与本体110相连接的底端计算至第二定位凸部122的顶端。另一方面,每一个第一定位凸部121在垂直于第一侧壁111的方向上的几何轮廓与对应的第二定位凸部122在垂直于第一侧壁111的方向上的几何轮廓互不相同,每一个第二定位凸部122可为方柱,而每一个第一定位凸部121可包括方柱与连接方柱的蕈状凸部。
如图6与图7所示,每一个第二定位结构130可为鸠尾槽(dovetail groove),且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定位凹部131与第二定位凹部132。每一个第一定位凹部131具有第一深度D1,且每一个第二定位凹部132具有小于第一深度D1的第二深度D2,也就是说,每一个第一定位凹部131与对应的第二定位凹部132之间具有段差。此处,第一深度D1是从本体110的侧表面计算至每一个第一定位凹部131的底端,相似地,第二深度D2是从本体110的侧表面计算至每一个第二定位凹部132的底端。另一方面,每一个第一定位凹部131在垂直于第二侧壁112的方向上的几何轮廓与对应的第二定位凹部132在垂直于第二侧壁112的方向上的几何轮廓互不相同,每一个第二定位凹部132可为方槽,而每一个第一定位凹部131可包括方槽与连通方槽的蕈状凹部。
如图1与图2所示,第一载架100a的这些第二定位凸部122分别朝向第二载架100b的这些第二定位凸部122,且第一载架100a的这些插槽113分别对准于第二载架100b的这些插槽113。每一个第一电芯20a的相对两端部分别插接于任一组彼此相对准的插槽113,也就是说,每一个第一电芯20a的相对两端部分别插接于第一载架100a的其中一个插槽113与第二载架100b的另一个插槽113。因第三载架100c、第四载架100d以及这些第二电芯20b的配置方式与第一载架100a、第二载架100b以及这些第一电芯20a的配置方式相同,于此不重复赘述。
如图1至图7所示,每一个第一定位凸部121在垂直于第一侧壁111的方向上的几何轮廓与对应的第一定位凹部131在垂直于第二侧壁112的方向上的几何轮廓互补,且每一个第二定位凸部122在垂直于第一侧壁111的方向上的几何轮廓与对应的第二定位凹部132在垂直于第二侧壁112的方向上的几何轮廓互补。另一方面,每一个第一定位凹部131的第一深度D1大于对应的第二定位凹部132的第二深度D2。
通过每一个第一定位结构120与对应的第二定位结构130在几何轮廓上的互补、每一个第一定位凸部121与对应的第二定位凸部122之间的段差设计以及每一个第一定位凹部131与对应的第二定位凹部132之间的段差设计,有助于提高堆叠组合第一载架100a与第三载架100c的可靠度与便利性,以及堆叠组合第二载架100b与第四载架100d的可靠度与便利性。以相堆叠的第一载架100a与第三载架100c为例,两者在垂直于第一侧壁111或第二侧壁112的方向上重叠,且第一载架100a的第一侧壁111面向第三载架100c的第二侧壁112。第一载架100a的每一个第一定位凸部121插接于第三载架100c中对应的第一定位凹部131,且第一载架100a的每一个第二定位凸部122插接于第三载架100c中对应的第二定位凹部132。基于每一个第一定位凸部121与对应的第二定位凸部122之间的段差设计以及每一个第一定位凹部131与对应的第二定位凹部132之间的段差设计,第三载架100c无法沿着平行于第一侧壁111或第二侧壁112的方向D相对于第一载架100a移动。
图8是图3沿着剖线I-I的剖面示意图。请参考图1至图8,在组装第一载架100a与第三载架100c的过程中,需先使第三载架100c的每一个第一定位凹部131对准于第一载架100a中对应的第二定位凸部122,接着,使第三载架100c沿着平行于第一侧壁111或第二侧壁112的方向D相对于第一载架100a移动,此时,第三载架100c的每一个第一定位凹部131会先移动通过第一载架100a中对应的第二定位凸部122,并因每一个第一定位凸部121与对应的第二定位凸部122之间的段差设计以及每一个第一定位凹部131与对应的第二定位凹部132之间的段差设计,使得第三载架100c相对于第一载架100a的移动在第一载架100a的每一个第一定位凸部121完全收容于第三载架100c中对应的第一定位凹部131后停止,同时间,第一载架100a的每一个第二定位凸部122也完全收容于第三载架100c中对应的第二定位凹部132。
因每一个第一定位凸部121抵接对应的第一定位凹部131与第二定位凹部132之间的段差处,第三载架100c无法继续沿着平行于第一侧壁111或第二侧壁112的方向D相对于第一载架100a移动,反之,第三载架100c可沿着方向D的反向相对于第一载架100a移动而分拆开来。
图9是图3沿着剖线J-J的剖面示意图。请参考图4至图7以及图9,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载架100a的第一侧壁111还具有至少两个第三定位凹部111a与至少两个止挡部111b,进一步而言,每一个第一定位结构120的其中一侧设有其中一组第三定位凹部111a与止挡部111b,而每一个第一定位结构120的另一侧设有另一组第三定位凹部111a与止挡部111b。另一方面,每一个止挡部111b设置于对应的第三定位凹部111a相对于第二定位凸部122的一侧。第一载架100a的第二侧壁112还具有至少两第三定位凸部112a,进一步而言,每一个第二定位结构130的其中一侧设有其中一个第三定位凸部112a,而每一个第二定位结构130的另一侧设有另一个第三定位凸部112a。另一方面,每一个第三定位凸部112a在平行于第一侧壁111或第二侧壁112的方向上的延伸长度E1大致等于对应的第三定位凹部111a在平行于第一侧壁111或第二侧壁112的方向上的延伸长度E2。
请参考图1至图7以及图9,第三载架100c的每一个第三定位凸部112a插接于第一载架100a中对应的第三定位凹部111a,且第三载架100c的每一个第三定位凸部112a抵接第一载架100a中的对应的止挡部111b。在组装第一载架100a与第三载架100c的过程中,需先使第三载架100c的每一个第三定位凸部112a对准于第一载架100a中对应的第三定位凹部111a,接着,使第三载架100c沿着平行于第一侧壁111或第二侧壁112的方向D相对于第一载架100a移动,此时,第三载架100c的每一个第三定位凸部112a会移入第一载架100a中对应的第三定位凹部111a,并且,在第三载架100c的每一个第三定位凸部112a完全收容于第一载架100a中对应的第三定位凹部111a并抵接对应的止挡部111b后,第三载架100c便无法继续沿着方向D相对于第一载架100a的移动。反之,第三载架100c可沿着方向D的反向相对于第一载架100a移动而分拆开来。
请参考图3至图7,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载架100a的第一侧壁111还具有至少一第一凹槽111c与至少两个延伸部111d,其中第一凹槽111c数量可为两个,且每一个第一凹槽111c内设有两个延伸部111d。进一步而言,成对设置的两延伸部111d分别自对应的第一凹槽111c的相对两侧缘向内延伸,且成对设置的两延伸部111d之间留有间隙,以供后续布设线路所用。另一方面,第一载架100a的第二侧壁112设有两第二凹槽112b,且每一个第一凹槽111c与对应的第二凹槽112b在垂直于第一侧壁111或第二侧壁112的方向上重叠。因此,在第一载架100a与第三载架100c堆叠组合后,第一载架100a的每一个第一凹槽111c对准于第三载架100c中对应的第二凹槽112b,每一个第一凹槽111c与对应的第二凹槽112b相连通。
请参考图2、图4以及图6,第一载架100a的本体还具有多个斜凸140,且每一个插槽113具有相对的第一开口113a与第二开口113b,这些斜凸140分别邻接这些第一开口113a而设置于这些插槽113内,且分别从这些第一开口113a向这些第二开口113b斜下延伸,其中每一个第一电芯20a插接于对应的插槽113内的端部抵接对应的斜凸140,藉以防止每一个第一电芯20a自对应的第一开口113a滑出。
另一方面,第一载架100a的本体110还具有连接第一侧壁111与第二侧壁112的第三侧壁114,其中第三侧壁114垂直连接第一侧壁111与第二侧壁112,且这些插槽113贯通第三侧壁114以在第三侧壁114分别形成这些第一开口113a。本体110的第三侧壁114设有多个限位部114a,且分别自这些插槽113的侧缘向内延伸(或称延伸至这些第一开口113a内),其中每一个第一电芯20a插接于对应的插槽113内的端部抵接对应的限位部114a,藉以防止每一个第一电芯20a自对应的第一开口113a滑出。
特别说明的是,第一载架100a的结构设计已说明如上,故第二载架100b至第四载架100d的结构设计可对应参照如上。另一方面,第一载架100a与第三载架100c的堆叠组合已说明如上,故第二载架100b与第四载架100d的堆叠组合可对应参照如上。另一方面,本实施例的电池总成10由第一电池组11与第二电池组12堆叠组合而成,且每一个电池组包含有至少五个电芯,也就是说,每一个载架具有至少五个插槽。如此设计下,有助于提高电池总成10的蓄电量。
请参考图1、图2以及图9,电池总成10还包括多个支撑件30,可拆装地设置于第二电池组12上。每一个支撑件30具有支撑部31与相对于支撑部31的结合部32,其中一部分的支撑件30设置于第三载架100c的第一侧壁111,且另一部分的支撑件30设置于第四载架100d的第一侧壁111。进一步而言,设置于第三载架100c的第一侧壁111的每一个支撑件30的结合部32与对应的第一定位凸部121相结合,且抵接对应的两止挡部111b,故设置于第三载架100c的第一侧壁111的每一个支撑件30不会沿着平行于第一侧壁111或第二侧壁112的方向D相对于第三载架100c移动。设置于第四载架100d的第一侧壁111的每一个支撑件30的结合部32与对应的第一定位凸部121相结合,且抵接对应的两止挡部111b,故设置于第四载架100d的第一侧壁111的每一个支撑件30不会沿着方向D的反向相对于第一载架100a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个支撑件30的结合部32具有结合凹部32a与位于结合凹部32a相对两侧的两结合凸部32b,每一个支撑件30的结合凹部32a套接于对应的第一定位凸部121,且每一个支撑件30的两结合凸部32b分别插接于对应的两第三定位凹部111a,并分别抵接对应的两止挡部111b。另一方面,这些支撑件30的支撑部31彼此相向,其中这些支撑部31用以承载保护电路板40(protection circuit module)的承载面朝向同一侧,且例如是互为齐平,用以共同承载保护电路板40并避免保护电路板40歪斜。
每一个支撑件30还具有连接支撑部31的承载面的限位凸部33,且保护电路板40具有多个限位凹部41。这些支撑件30的限位凸部33彼此相向,且这些限位凹部41分别套接于这些限位凸部33,藉以使保护电路板40被稳固地夹持固定于这些支撑件30之间。另一方面,保护电路板40上可开设有多个锁孔42,且每一个支撑件30的支撑部31的承载面可设有多个锁孔34,在保护电路板40被夹持固定于这些支撑件30之间后,这些锁孔42分别对准于这些锁孔34,故能进一步通过多个螺丝(未示出)分别锁附于这些相对准的锁孔42与锁孔34,以防止保护电路板40掉落。另一方面,这些第一电芯20a与这些第二电芯20b可通过电极片(未示出)形成串联或并联,并与保护电路板40电性连接。
特别说明的是,每一个支撑件30的两结合凸部32b的局部外凸,可配置用以自对应的载架的第三侧壁114插接至相连通的第一凹槽111c与的第二凹槽112b内,如图1与图2所示。如此一来,在将电池总成10置入一壳罩(未示出)后,电池总成10可通过支撑件30抵接壳罩(未示出)的内壁,以避免电池总成10在壳罩(未示出)任意滑移。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电池总成包括多个载架,而每一个载架具有相同的定位结构的设计,故具有良好的通用性与扩充性。另一方面,在使用者将任两载架的定位结构对准后,便能以组装方向组装任两载架,反之,以组装方向的反向分便能分拆任两载架,故组装拆解上极为便利。进一步而言,在将任两载架的定位结构对准后,使用者可使任两载架的其一沿着组装方向相对于另一载架移动,并且,在任两载架的定位结构相结合且移动到位后,相对应的任两载架的其一便无法继续沿着组装方向相对于另一载架移动,基于上述定位机制有助于提高具有本发明的电池总成的可靠度,避免各个构件轻易地分离开来。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改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20)

1.一种载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具有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以及多个插槽,其中所述第二侧壁相对于所述第一侧壁,且所述多个插槽并列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
至少一第一定位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其中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定位凸部与第二定位凸部;以及
至少一第二定位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其中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定位凹部与第二定位凹部,所述第一定位凸部在垂直于所述第一侧壁的方向上的几何轮廓与所述第一定位凹部在垂直于所述第二侧壁的方向上的几何轮廓互补,且所述第二定位凸部在垂直于所述第一侧壁的方向上的几何轮廓与所述第二定位凹部在垂直于所述第二侧壁的方向上的几何轮廓互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凸部具有第一高度,且所述第二定位凸部具有小于所述第一高度的第二高度,所述第一定位凹部具有第一深度,且所述第二定位凹部具有小于所述第一深度的第二深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还具有至少两个第三定位凹部与至少两个止挡部,且两所述第三定位凹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的相对两侧,每一所述第三定位凹部相对于所述第二定位凸部的一侧设有所述止挡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壁还具有至少两第三定位凸部,且所述两第三定位凸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定位结构的相对两侧,每一所述第三定位凸部的延伸长度等于每一所述第三定位凹部的延伸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还具有至少一第一凹槽与至少两个延伸部,且所述第二侧壁具有相对于所述第一凹槽的至少一第二凹槽,两所述延伸部分别自所述第一凹槽的相对两侧缘向内延伸,且两所述延伸部之间留有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还具有多个斜凸,且每一所述插槽具有相对的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所述多个斜凸分别邻接所述多个第一开口而设置于所述多个插槽内,且分别从所述多个第一开口向所述多个第二开口斜下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还具有连接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的第三侧壁,且所述多个插槽贯通所述第三侧壁,所述第三侧壁设有多个限位部,且分别自所述多个插槽的侧缘向内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插槽的数量为至少五个。
9.一种电池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载架,彼此并列设置,每一所述载架包括:
本体,具有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以及多个插槽,其中所述第二侧壁相对于所述第一侧壁,且所述多个插槽并列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
至少一第一定位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其中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定位凸部与第二定位凸部;以及
至少一第二定位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其中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定位凹部与第二定位凹部,所述第一定位凸部在垂直于所述第一侧壁的方向上的几何轮廓与所述第一定位凹部在垂直于所述第二侧壁的方向上的几何轮廓互补,且所述第二定位凸部在垂直于所述第一侧壁的方向上的几何轮廓与所述第二定位凹部在垂直于所述第二侧壁的方向上的几何轮廓互补;以及
多个电芯,其中所述载架的所述第二定位凸部与另一所述载架的所述第二定位凸部彼此相向,且其中所述载架的所述多个插槽分别对准于另一所述载架的所述多个插槽,每一所述电芯的相对两端部分别插接于其中所述载架的其中所述插槽与另一所述载架的另一所述插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总成,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定位凸部具有第一高度,且每一所述第二定位凸部具有小于所述第一高度的第二高度,每一所述第一定位凹部具有第一深度,且每一所述第二定位凹部具有小于所述第一深度的第二深度,
其中所述载架的所述第一侧壁与另一所述载架的所述第二侧壁彼此相向,其中一所述载架的所述第一定位凸部插接于另一所述载架的所述第一定位凹部,且其中所述载架的所述第二定位凸部插接于另一所述载架的所述第二定位凹部。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总成,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侧壁还具有至少两个第三定位凹部与至少两个止挡部,且每一所述第一侧壁的两所述第三定位凹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的相对两侧,每一所述第一侧壁的每一所述第三定位凹部相对于所述第二定位凸部的一侧设有所述止挡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总成,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二侧壁还具有至少两第三定位凸部,且每一所述第二侧壁的所述两第三定位凸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定位结构的相对两侧,每一所述第二侧壁的各所述第三定位凸部的延伸长度等于每一所述第三定位凹部的延伸长度,
其中所述载架的所述第二侧壁与另一所述载架的所述第一侧壁彼此相向,其中一所述载架的所述两第三定位凸部分别插接于另一所述载架的所述两第三定位凹部,且其中所述载架的所述两第三定位凸部分别抵接另一所述载架的两所述止挡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支撑件,每一所述支撑件具有支撑部与相对于所述支撑部的结合部,每一所述支撑件设置于对应的所述载架的所述第一侧壁,其中每一所述支撑件的所述结合部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定位凸部相结合,且抵接对应的两所述止挡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总成,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支撑件的所述结合部具有结合凹部与位于所述结合凹部相对两侧的两结合凸部,每一所述支撑件的所述结合凹部套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定位凸部,且每一所述支撑件的所述两结合凸部分别插接于对应的两所述第三定位凹部,并分别抵接对应的两所述止挡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支撑件的所述多个支撑部彼此相向,且所述电池总成还包括保护电路板,由所述多个支撑部共同承载。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池总成,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支撑件还具有连接所述支撑部的限位凸部,且所述保护电路板具有多个限位凹部,所述多个支撑件的所述多个限位凸部彼此相向,且所述多个限位凹部分别套接于所述多个限位凸部。
17.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总成,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侧壁还具有至少一第一凹槽与至少两个延伸部,且每一所述第二侧壁具有相对于所述第一凹槽的至少一第二凹槽,每一所述第一侧壁部的两所述延伸部分别自所述第一凹槽的相对两侧缘向内延伸,且每一所述第一侧壁部的两所述延伸部之间留有间隙,
其中所述载架的所述第一侧壁与另一所述载架的所述第二侧壁彼此相向,其中所述载架的所述第一凹槽与另一所述载架的所述第二凹槽相对准。
18.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总成,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本体还具有多个斜凸,且每一所述插槽具有相对的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所述多个斜凸分别邻接所述多个第一开口而设置于所述多个插槽内,且分别从所述多个第一开口向所述多个第二开口斜下延伸,其中每一所述电芯插接于对应的所述插槽内的所述端部抵接对应的所述斜凸。
19.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总成,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本体还具有连接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的第三侧壁,且每一所述本体的所述多个插槽贯通所述第三侧壁,每一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三侧壁设有多个限位部,且分别自所述多个插槽的侧缘向内延伸,其中每一所述电芯插接于对应的所述插槽内的所述端部抵接对应的所述限位部。
2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总成,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本体的所述多个插槽的数量为至少五个。
CN201810473221.9A 2018-03-30 2018-05-17 电池总成 Active CN1103233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11129A TWI669845B (zh) 2018-03-30 2018-03-30 載架與電池總成
TW107111129 2018-03-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23378A true CN110323378A (zh) 2019-10-11
CN110323378B CN110323378B (zh) 2022-01-11

Family

ID=632091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73221.9A Active CN110323378B (zh) 2018-03-30 2018-05-17 电池总成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043712B2 (zh)
EP (1) EP3547393B1 (zh)
CN (1) CN110323378B (zh)
TW (1) TWI66984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11271B (zh) * 2020-03-19 2022-04-19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载体
USD1012853S1 (en) * 2020-03-24 2024-01-30 Acer Incorporated Battery holder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58156A (ja) * 2007-03-15 2008-10-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池モジュール
US20090233163A1 (en) * 2008-03-11 2009-09-17 Yo-Fu Fang Battery assembly bracket
CN102034948A (zh) * 2010-12-07 2011-04-27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电池单体支架及其组合式电池支架
CN103415942A (zh) * 2011-03-21 2013-11-27 株式会社Lg化学 具有改善的连接可靠性的电池单元保持器和采用该电池单元保持器的电池模块
CN105405996A (zh) * 2014-09-05 2016-03-16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具有扣合的阵列的电池总成
US20160247634A1 (en) * 2013-10-03 2016-08-25 Caf Power & Automation, S.L.U. Energy accumulation basket
CN107230756A (zh) * 2017-07-03 2017-10-03 系统电子科技(镇江)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的电芯支架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62716B1 (fr) 1997-04-28 1999-05-28 Alsthom Cge Alcatel Dispositif d'assemblage en batterie de generateurs electrochimiques
US6627345B1 (en) * 1999-07-15 2003-09-30 Black & Decker Inc. Battery pack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58156A (ja) * 2007-03-15 2008-10-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池モジュール
US20090233163A1 (en) * 2008-03-11 2009-09-17 Yo-Fu Fang Battery assembly bracket
CN102034948A (zh) * 2010-12-07 2011-04-27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电池单体支架及其组合式电池支架
CN103415942A (zh) * 2011-03-21 2013-11-27 株式会社Lg化学 具有改善的连接可靠性的电池单元保持器和采用该电池单元保持器的电池模块
US20160247634A1 (en) * 2013-10-03 2016-08-25 Caf Power & Automation, S.L.U. Energy accumulation basket
CN105405996A (zh) * 2014-09-05 2016-03-16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具有扣合的阵列的电池总成
CN107230756A (zh) * 2017-07-03 2017-10-03 系统电子科技(镇江)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的电芯支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305267A1 (en) 2019-10-03
US11043712B2 (en) 2021-06-22
EP3547393A1 (en) 2019-10-02
CN110323378B (zh) 2022-01-11
TWI669845B (zh) 2019-08-21
TW201943119A (zh) 2019-11-01
EP3547393B1 (en) 2020-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62968B1 (ko) 확장형 배터리 모듈 구조를 갖는 배터리 팩
JP6592193B2 (ja) 統合型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これを含むバッテリーパック
JP5070681B2 (ja) 組電池
US20090226804A1 (en) Package structure of electric storage cells
CN110323378A (zh) 载架与电池总成
KR102210461B1 (ko) 단위전지모듈과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모듈 및 전지모듈의 제조방법과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팩
JP2020535601A (ja) 直/並列連結を容易にする構造を有するバッテリー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れを含むバッテリーパック
CN104733681A (zh) 牵引电池组件
WO2018225607A1 (ja) 自動車用バスバモジュール及び電源装置
KR20190122825A (ko) 전지 모듈 및 축전 유닛
EP3540821B1 (en) Bus bar module and battery pack
KR102411156B1 (ko) 확장 가능한 적층형 모듈 하우징 및 이를 적용한 배터리 모듈
WO2023284737A1 (zh) 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
EP3916825A1 (en) Battery module, battery module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battery pack comprising battery module
CN109962186A (zh) 框体、框体组件及电池模块
JP2018152223A (ja) 組電池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CN113782804A (zh) 电池包的装配方法及电池包
US20100129706A1 (en) Device with at least one accumulator cell
KR101926534B1 (ko) 간략화된 셀조립체의 패키징 구조를 구비한 전지팩
EP2843747A1 (en) Stepped electrode assembly having excellent stacked shape stabilit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KR102187275B1 (ko) 배터리 모듈 고정 팔레트
KR20230172928A (ko) 단자 구조가 개선된 이차전지
CN220466050U (zh) 一种托盘
CN107369795A (zh) 电池包及电池包支架
JP2018120662A (ja) 電池配線モジュー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