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3284737A1 - 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3284737A1
WO2023284737A1 PCT/CN2022/105196 CN2022105196W WO2023284737A1 WO 2023284737 A1 WO2023284737 A1 WO 2023284737A1 CN 2022105196 W CN2022105196 W CN 2022105196W WO 2023284737 A1 WO2023284737 A1 WO 2023284737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holes
group
hole
alo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22/10519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李坤龙
张程翔
王鹏飞
王慎波
Original Assignee
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EP2284137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EP4369512A1/en
Publication of WO2023284737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3284737A1/zh
Priority to US18/409,841 priority patent/US20240154279A1/en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72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 H01M50/584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nnections inside or outside the batteries
    • H01M50/588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nnections inside or outside the batteries outside the batteries, e.g. incorrect connections of terminals or busba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72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 H01M50/584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nnections inside or outside the batteries
    • H01M50/59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nnections inside or outside the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tection means
    • H01M50/597Protection against reversal of polarit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of a single cell or a single battery
    • H01M50/172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ors penetrating the casing
    • H01M50/174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ors penetrating the casing adapted for the shape of the cells
    • H01M50/178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ors penetrating the casing adapted for the shape of the cells for pouch or flexible bag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of a single cell or a single battery
    • H01M50/183Sealing members
    • H01M50/184Sealing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11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pouch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4Secondary casings; Racks; Suspension devices;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ounting metho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52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553Terminals adapted for prismatic, pouch or rectangular cells
    • H01M50/557Plate-shaped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72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 H01M50/584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nnections inside or outside the batteries
    • H01M50/59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nnections inside or outside the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tection means
    • H01M50/593Spacers; Insulating plat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电池模组和采用该电池模组的用电设备,包括多个电芯和支架,多个电芯沿第一方向堆叠设置,每个电芯包括极性相反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支架包括多组的通孔,每组的通孔包括第一端子通孔和第二端子通孔,同一个电芯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分别穿过同一组的第一端子通孔和第二端子通孔,多组的通孔包括第一组通孔、第二组通孔以及位于第一组通孔和第二组通孔之间的第三组通孔,沿第一方向,第一组通孔的第一端子通孔和与其相邻的第三组通孔的第二端子通孔之间的距离D1大于相邻的第三组通孔之间的距离D3。本申请增大第一组通孔的第一端子通孔与其相邻的第三组通孔的第二端子通孔之间的距离,减小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因间距过小发生短路的风险。

Description

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芯堆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许多电芯的在堆叠时,如果相邻的两电芯的极耳距离太近的话,很容易出现的短路的风险,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以降低电芯的短路风险。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芯和支架。多个电芯沿第一方向堆叠设置。每个电芯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极性相反。支架包括多组的通孔,每组的通孔包括第一端子通孔和第二端子通孔。同一个电芯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分别穿过同一组的第一端子通孔和第二端子通孔。多组的通孔包括第一组通孔、第二组通孔以及位于第一组通孔和第二组通孔之间的第三组通孔。其中,沿第一方向,第一组通孔的第一端子通孔和与其相邻的第三组通孔的第二端子通孔之间的距离D1大于相邻的第三组通孔之间的距离D3。
进一步的,增加第一组通孔的第一端子通孔内的第一端子与相邻的第三组通孔的第二端子通孔内的第二端子之间的距离,可降低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发生短路的风险,并且增大可连接的面积,便于设置第一连接件,进一步的,可降低第一连接件与相邻的第三组通孔内的第二端子发生短路的风险。
相邻的两个第三组通孔中,其中一组第三组通孔的第一端子通孔和另外一组第三组通孔的第二端子通孔的距离为D3,且其中一组第三组通孔的第一端子通孔和另外一组第三组通孔的第二端子通孔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D1与D3的差值大于6mm。
上述的实施例有利于提高第一连接件和第一端子的连接面积,增强第一连接件和第一端子的焊接区域。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组通孔的第二端子通孔和与其相邻的第三组通孔的第一端子通孔之间的距离为D2,其中D2小于D3。
上述的实施例可减小第二组通孔与相邻的第三组通孔之间的距离,沿第一方向X,调整第一组通孔的第一端子通孔到第二组通孔的距离。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第一组通孔的第一端子通孔到第二组通孔的第二端子通孔的距离d1等于第一组通孔的第二端子通孔到第二组通孔的第一端子通孔的距离d2。
上述的实施例有利于将第一端子延伸出电芯壳体的长度和第二端子延伸出电芯壳体的裁剪一致,方便生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架进一步包括基板和多组间隔设置的凸部,基板包括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多组凸部位于基板的第一侧。沿第二方向观察,多组凸部包括位于第一组通孔和与其相邻的第三组通孔之间的第一组凸部、位于第二组通孔和与其相邻的第三组通孔之间的第二组凸部以及位于第一组凸部和第二组凸部之间的第三组凸部,第一组凸部包括位于第一端子通孔和与其相邻的第三组通孔的第二端子通孔之间的第一部分,和位于第二端子通孔和与其相邻的第三组通孔的第一端子通孔之间的第二部分。沿第二方向,第一部分在基板上的投影沿第一方向的宽度为W1,第二部分在基板上的投影沿第一方向的宽度W2,W1大于W2。
上述的实施例有利于第一部分的第一端子沿第一方向X远离相邻的第三组通孔内的第二端子,增加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之间的距离,降低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发生短路的风险。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第一部分到第二组凸部的距离等于第二部分到第二组凸部的距离。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每组凸部沿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逐渐变小。
上述的实施例对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运动起到导向作用,导引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移动靠近基板。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二方向观察,第二组凸部包括位于第二组通孔的第二端子通孔与其相邻的第三组通孔的第一端子通孔之间的第三部分,和位于第二组通孔的第一端子通孔与其相邻的第三组通孔的第二端子通孔之间的第四部分。沿第二方向,第三部分在基板上投影沿第一方向的宽度为W3,第四部分在基板上的投影沿第一方向的宽度为W4,W3小于W4。
上述的实施例在组装过程中,有利于引导将位于第二组通孔的第二端子通孔的第二端子靠近相邻的第三组通孔设置,同时使得,第二组通孔的第一端子通孔和相邻的第三组通孔之间的距离等于D3。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基板包括第二侧边和第一侧边,第二组通孔的第二端子通孔到第一侧边的距离是d21,第二组通孔的第一端子通孔到第一侧边的距离是d22,d21大于d22。
上述的实施例可用于增加第二组通孔的第二端子通孔与基板侧边之间的距离,便于第二端子连接部与第二连接件进组焊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基板包括第二侧边和第一侧边,第一组通孔的第一端子通孔远离第二组通孔的一侧贯穿第二侧边。
上述的实施例便于将设于第一组通孔的第一端子通孔内的第一端子连接部向外翻折并与第一连接件进组焊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架包括沿第三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和第四侧,支架包括设置于第三侧的开口,多组凸部之间形成有多组间隙,沿第三方向,开口和多组间隙连通。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多组凸部位于第三侧的端部设有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沿第三方向,同一组凸部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沿第一方向之间的距离由第三侧向第四侧逐渐增大。
上述的实施例便于将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导向相邻的两组凸部之间的间隙内,提高电芯与支架对接的成功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电芯还包括电芯壳体和电极组件,电芯壳体包括容纳部和从容纳部向外延伸的封边部,容纳部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从封边部伸出于电芯壳体。电极组件收容于容纳部,第 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电连接于电极组件。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封边部设于第一面所在的平面和第二面所在的平面之间,且封边部更靠近于第一面。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电芯壳体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21a设有第一空间,电极组件设于第一空间,第二区域平板状结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连接,第一区域的侧边和第二区域侧边连接形成多个封边部,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从其中一个封边部延伸出电芯壳体。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面设于第二区域,第二面设于第一区域。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任意相邻的两个电芯的两个第一面相对设置或两个第二面相对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两个相邻电芯之间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连接,或相邻电芯之间的第一端子和第一端子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相互连接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分别相向弯折的连接在一起,第一端子包括穿过第一端子通孔后的第一端子连接部,第二端子包括穿过第二端子通孔后的第二端子连接部。电池模组还包括多个导电件,多个导电件设置于基板背离凸部的一侧,第一端子连接部、第二端子连接部和导电件连接,支架还包括位于基板的第一侧的分隔部,分隔部设于同一组通孔的第一端子通孔和第二端子通孔之间。
上述的实施例分隔部可降低其他异物掉入同一组的第一端子通孔和第二端子通孔之间的几率,继而减小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因该异物而发生短路的风险,可选的,并且分隔部还可以增强支架的结构强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电池模组还包括采样件,采样件设置于基板背离凸部的一侧并连接于导电件。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电池模组还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的一端连接于穿过第一组通孔的第一端子通孔的第一端子,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具有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件的一端连接于穿过第二组通孔的第二端子通孔的第二端子,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具有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位于基板的同侧。
上述的实施例便于连接外接设备,且提高空间利用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架还包括第一绝缘柱,第一绝缘柱的一端连接于基板,另一端抵接于第一连接件。
上述的实施例第一绝缘柱可以较好的支撑第一连接件,降低第一连接件与弯折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接触发生短路的几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架还包括绝缘块,绝缘块设于基板的第二侧,且位于第一组通孔的第一端子通孔和相邻的第三组通孔之间,沿第三方向,绝缘块的长度大于第一组通孔的第一端子通孔的长度。
上述的实施例绝缘块用于阻隔第一连接件以及与焊接于第一连接件上的第一端子与相邻的第二端子接触,降低第一连接件与第三组通孔中的第二端子发生短路的风险。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电设备,包括上述的电池模组。
上述的电池模组和用电设备通过增大第一组通孔的第一端子通孔与其相邻的第三组通孔的第二端子通孔之间的距离,增加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之间的距离,减小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因间距过小发生短路的风险,并且增大可连接的面积,便于设置第一连接件。进一步的,可降低第一连接件与相邻的第三组通孔内的第二端子发生短路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电池模组的分解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电芯连接于支架的第一视图。
图3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电芯的第一视图。
图4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电芯的第二视图。
图5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电芯封装前的分解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支架的第一视图。
图7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支架的第二视图。
图8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电芯插入贯穿部后还未弯折极耳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电芯堆叠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电芯堆叠在一起后极耳弯折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采样件和导电件安装于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电芯连接于支架的第二视图。
图13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连接于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连接于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用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组通孔和相邻的第三组通孔之间的距离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第三组通孔之间的距离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组通孔和第二组通孔之间的距离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电池模组                               100
支架                                   1
基板                                   11
第一侧边                               11A
第二侧边                               11B
第一侧                                 11a
第二侧                                 11b
第三侧                                 11c
第四侧                                 11d
开口                                   11e
通孔                                   111
第一组通孔                             111a
第二组通孔                             111b
第三组通孔                              111c
第一端子通孔                            1111
第二端子通孔                            1112
凸部                                    12
第一斜面                                12a
第二斜面                                12b
第一组凸部                              121
第一部分                                121a
第二部分                                121b
第二组凸部                              122
第三部分                                122a
第四部分                                122b
第五部分                                121c
第三组凸部                              123
第四组凸部                              124
第五组凸部                              125
分隔部                                  13
第一绝缘柱                              14
第二绝缘柱                              15
绝缘块                                  16
电芯                                    2
电芯壳体                                21
第一区域                                21a
第二区域                                21b
第一空间                                211a
容纳部                                  211
第一面                                  2111
第二面                                  2112
封边部                                212
电极组件                              22
第一端子                              23
第二端子                              24
外壳                                  3
第一壳体                              31
第二壳体                              32
第三通孔                              321
第四通孔                              322
第五通孔                              323
导电件                                4
采样件                                5
第一连接件                            61
第一连接部                            611
第二连接件                            62
第二连接部                            621
第一填充件                            71
第二填充件                            72
第一电芯                              81
第二电芯                              82
第一方向                              X
第二方向                              Y
第三方向                              Z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申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置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可以理解,当两元件平行/垂直设置时沿同一方向设置,两元件之间可存在一定的夹角,两元件之间的允许存在0-±5%的公差,两元件大于、等于或小于允许存在0-±5%的公差。
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池模组100,包括外壳3、支架1和多个电芯2。外壳3包括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形成一个容腔空间。多个电芯2沿第一方向X依次堆叠设置,多个电芯2和支架1连接后收容于容腔空间内。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电芯2包括电芯壳体21、电极组件22、第一端子23和第二端子24,电极组件22收容于电芯壳体21内部,第一端子23和第二端子24连接于电极组件22并从电芯壳体21伸出。电极组件22包括由正极片、负极片以及隔离膜卷绕形成的卷绕式结构。进一步,电芯壳体21包括相互连接的容纳部211和封边部212,封边部212位于容纳部211的边缘且从容纳部211向外延伸,电极组件22收容于容纳部211内,第一端子23和第二端子24从封边部212伸出。以电芯2连接支架1的侧边的延伸方向为第三方向Z,其中至少一个电芯2的第一端子23和第二端子24沿第三方向Z依次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芯壳体21包括第一区域21a和第二区域21b,第一区域21a设有第一空间211a,电极组件22设于第一空间211a,第二区域21b大致为平板状结构,第一区域21a和第二区域21b连接,第一区域21a的侧边和第二区域21b侧边连接形成多个封边部212,第一端子23和第二端子24从其中一个封边部 212延伸出电芯壳体21。
第一端子23和第二端子24极性相反,第一端子23和第二端子24中的一个为正极端子,另一个为负极端子。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芯壳体21包括铝塑膜。本实施例中,以第二端子24为正极端子,第一端子23为负极端子描述。
请参阅图3和图4,沿第一方向X,容纳部211包括相对的第一面2111和第二面2112,且第一面2111和第二面2112为容纳部211相对的两个外表面。可选的,所述第一面2111设于所述第二区域21b,所述第二面2112设于所述第一区域21a。
进一步的,封边部212位于第一面2111所在的平面和第二面2112所在的平面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封边部212与第一面2111所在的平面之间的距离小于封边部212与第二面2112所在的平面之间的距离,也即封边部212靠近于第一面2111。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X,任意相邻的两个容纳部211的两个第一面2111相对设置或者两个第二面2112相对设置。
请参阅图9,在一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X堆叠的电芯2依次按两个第二面2112相对设置和两个第一面2111相对设置的顺序堆叠排列。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X,任一个电芯2的第一端子23电连接于与该电芯2的第一面2111相对的另一电芯2的第二端子24。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X,任一个电芯2的第二端子24电连接于与该电芯2的第二面2112相对的电芯2的第一端子23。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X,电芯2的第一端子23还可以和与其相邻的另一电芯2的第一端子23连接。
请参阅图2和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X,位于最外侧的其中一个电芯2的第一端子23还连接于第一连接件61,位于最外侧的另外其中一个电芯2的第二端子24还连接于第二连接件62,第一连接件61和第二连接件62用于连接外接设备。电芯2包括位于两个最外侧电芯2之间的多个电芯2,其中一个电芯2的第一端子23电连接于与该电芯2的第一面2111相对的另一电芯2的第二端子24,其中一个的第二端子24电连接于与该电芯2的第二面2112相对的电芯2的第一端子23。
如图6、图7和图8所示,支架1包括基板11和多组间隔设置的凸部12。基板11大致呈平组于第一方向X和第三方向Z所在平面的板状结构。其中,第三方向Z垂直于第一方向X。基板11包括沿第二方向Y相对设置的第一侧11a和第二侧11b,多组间隔设置的凸部12设于基板11的第一侧11a。第二方向Y垂直于第一方向X和第三方向Z所在平面。
请参阅图6和图11,基板11上设有沿第一方向X排列设置的多组的通孔111,通孔111沿第二方向Y贯穿基板11。至少部分的通孔111呈长孔的形式沿第三方向Z延伸设置于基板11,通孔111沿第一方向X的长度小于通孔111沿第三方向Z的长度。部分通孔111包括沿第三方向Z依次设置的第一端子通孔1111和第二端子通孔1112,部分通孔111包括沿与第三方向Z相反的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端子通孔1111和第二端子通孔1112。同一电芯2的第一端子23和第二端子24分别穿过位于同一组的第一端子通孔1111和第二端子通孔1112。
请参阅图10,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端子23包括穿过第一端子通孔1111后的第一端子连接部231,第二端子24包括穿过第二端子通孔1112后的第二端子连接部241。第一端子连接部231和第二端子连接部241位于基板11的第二侧11b。
请参阅图11和图14,在一些实施例中,多组的通孔111包括沿第一方向X设置的第一组通孔111a、第二组通孔111b以及位于第一组通孔111a和第二组通孔111b之间的第三组通孔111c。其中第三组通孔111c至少设置为两组。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端子23穿过第一组通孔111a的第一端子通孔1111,第一端子23的第一端子连接部231连接于第一连接件61,第二端子24穿过第二组通孔111b的第二端子通孔1112,第二端子24的第二端子连接部241连接于第二连接件62。
沿第一方向X,第一组通孔111a的第一端子通孔1111与相邻的第三组通孔111c的第二端子通孔1112之间的距离为D1,相邻的两个第三组通孔111c中,其中一组的第二端子通孔1112和和另外一组的第一端子通孔1111沿第一方向X相对设置,两者之间的距离为D3,所述D1大于D3,可增加第一组通孔111a的第一端子通孔1111内的第一端子23与相邻的第三组通孔111c的第二端子通孔1112内的第二端子24之间的距离,降低第一端子23与第二端子24发生短路的风险,并且增大可 连接的面积,便于设置第一连接件61。进一步的,可降低第一连接件61与相邻的第三组通孔111c内的第二端子24发生短路的风险。
请参阅图16和图17,在一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X,第一组通孔111a的第一端子通孔1111与相邻的第三组通孔111c的第一端子通孔1111之间的距离为D1。沿第一方向X,相邻的两个第三组通孔111c中,其中一组的第一端子通孔1111和和另外一组的第一端子通孔1111沿第一方向X相对设置,两者之间的距离为D3。
在一实施例中,D1与D3的差值大于6mm,有利于提高第一连接件61和第一端子23的连接面积,增强第一连接件61和第一端子23的焊接区域。
在一实施例中,基板11包括第一侧边11A和第二侧边11B,沿第一方向X,第一组通孔111a的第一端子通孔1111远离第二组通孔111b的一侧贯穿基板11的第二侧边11B,便于将设于第一组通孔111a的第一端子通孔1111内的第一端子连接部231向外翻折并与第一连接件61进组焊接。
第二组通孔111b的第二端子通孔1112与相邻的第三组通孔111c的第一端子通孔1111之间的距离为D2,D2小于D3,可减小第二组通孔111b与相邻的第三组通孔111c之间的距离,调整第一组通孔111a的第一端子通孔1111到第二组通孔111b的距离。
在一实施例中,基板11包括第一侧边11A和第二侧边11B,沿第一方向X,第二组通孔111b的第二端子通孔1112到基板11的第一侧边11A的距离为d21,第二组通孔111b的第一端子通孔1111到基板11的第一侧边11A的距离为d22,其中d21大于d22,可用于增加第二组通孔111b的第二端子通孔1112与基板11第一侧边11A之间的距离,便于第二端子连接部241与第二连接件62进组焊接。可选的,d21大于d22的范围为2mm-4mm。
请参阅图6和图7,多组凸部12和基板11通过注塑成型的工艺一体成型。多组凸部12沿第一方向X依次间隔的设置于基板11的第一侧11a,并且多组凸部12分别在基板11的表面沿第三方向Z延伸设置。多组凸部12之间形成多组间隙,沿与第二方向Y观察,通孔111位于相邻的两个凸部12之间,通孔111连接间隙,任意相邻的两个凸部12之间具有一个通孔111。
当多个电芯2堆叠的设置于支架1时,每一组通孔111对应于一个电芯2,具 体的,同一个电芯2的第一端子23和第二端子24的分别穿入每组通孔111的第一端子通孔1111和第二端子通孔1112,第一端子23和第二端子24的部分及该电芯2的封边部212位于相邻的两个凸部12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端子23穿过第一端子通孔1111和第二端子24穿过第二端子通孔1112后,第一端子23的第一端子连接部231和第二端子24的第二端子连接部241通过折弯的方式,可以使得相邻的电芯2串联或并联在一起。
进一步的,与第二方向Y相反的方向,每组凸部12在第一方向X上的宽度逐渐减小,即凸部12在第三方向Z上的横截面形状近似呈V形,且V形的尖端部位沿第二方向Y背离基板11。相邻两个凸部12之间的间隙在第一方向X上的宽度沿第二方向Y逐渐减小设置。可以理解的,在第一端子23和第二端子24移动进入两个凸部12之间的间隙时,凸部12的表面可以对第一端子23和第二端子24的运动起到导向作用,导引第一端子23和第二端子24移动靠近基板11,直至穿入通孔111。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凸部12之间的最小距离等于通孔111沿第一方向X的宽度。
在一实施例中,沿第二方向Y观察,多组凸部12包括第一组凸部121、第二组凸部122和第三组凸部123。其中,第一组凸部121位于第一组通孔111a与相邻的第三组通孔111c之间,第二组凸部122位于第二组通孔111b和与第二组通孔111b相邻的第三组通孔111c之间,第三组凸部123位于相邻的两各第三组通孔111c之间且还位于第一组凸部121和第二组凸部122之间。
沿所述第二方向Y观察,第一组凸部121包括位于第一组通孔111a的第一端子通孔1111与其相邻的第三组通孔111c的第二端子通孔1112之间的第一部分121a,和位于第一组通孔111a的第二端子通孔1112与其相邻的第三组通孔111c的第一端子通孔1111之间的第二部分121b。沿所述第二方向Y,第一部分121a在基板11上投影的沿第一方向X的宽度为W1,第二部分121b在基板11上的投影沿第一方向X的宽度W2,其中W1大于W2,有利于第一部分121a的第一端子23沿第一方向X远离相邻的第三组通孔111c内的第二端子24,增加第一端子23与第二端子24之间的距离,降低第一端子23与第二端子24发生短路的风险。
当同一个电芯2的第一端子23和第二端子24分别抵接于第一部分121a和第二部分121b时,该电芯2沿第二方向Y移动靠近基板11,第一部分121a和第二部分121b可起到导向的作用,分别导引第一端子23和第二端子24移动靠近基板11,直至分别穿入第一端子通孔1111和第二端子通孔1112。
在一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X,第一部分121a到第二组凸部122的距离等于第二部分121b到第二组凸部122的距离。
沿所述第二方向Y观察,第二组凸部122包括位于第二组通孔111b的第二端子通孔1112和与其相邻的第三组通孔111c的第一端子通孔1111之间的第三部分122a,和位于第二组通孔111b的第一端子通孔1111和与其相邻的第三组通孔111c的第二端子通孔1112之间的第四部分122b。沿所述第二方向Y,第三部分122a在基板11上投影的沿第一方向X的宽度为W3,第四部分122b在基板11上的投影沿第一方向X的宽度W4,其中W3小于W4,在组装过程中,有利于引导将位于第二组通孔111b的第二端子通孔1112的第二端子24靠近相邻的第三组通孔111c设置,同时可使得第二组通孔111b的第一端子通孔1111和相邻的第三组通孔111c之间的距离等于D3。
在一实施例中,D1与D3的差值等于D3与D2的差值,第二组通孔111b的第一端子通孔1111和相邻的第三组通孔111c之间的距离等于D3,第一组通孔111a的第二端子通孔1112和相邻的第三组通孔111c之间的距离等于D3。请参阅图18,沿第一方向X,第一组通孔111a的第一端子通孔1111到第二组通孔111b的距离为d1,第一组通孔111a的第二端子通孔1112到第二组通孔111b的距离为d2,d1等于d2,有利于将第一端子23延伸出电芯壳体21的长度和第二端子24延伸出电芯壳体21的裁剪为长度一致,方便生产。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组凸部121还包括第五部分121c,第五部分121c分别连接第一部分121a和第二部分121b。沿所述第二方向Y,第五部分121c在基板11上的投影沿第一方向X的宽度由连接第二部分121b的一端向连接第一部分121a的一端逐渐增大设置,第五部分121c背离第二组凸部122的一侧表面与第一部分121a背离第二组凸部122一侧的表面平滑连接,用于将封边部212部分结构从第二部分121b引导到第一部分121a。
可以理解的是,凸部12还包括第四组凸部124和第五组凸部125。第四组凸部124沿第一方向X间隔设于第一组凸部121远离第三组凸部123的一侧,第一组通孔111a的第二端子通孔1112位于第一组凸部121和第四组凸部124之间,第四组凸部124与相邻的第一组凸部121配合形成间隙,以对第二端子24进组导向。第五组凸部125沿第一方向X间隔设于第二组凸部122远离第三组凸部123的一侧,第二组通孔111b的第一端子通孔1111和第二端子通孔1112位于第二组凸部122和第五组凸部125之间,第五组凸部125与相邻的第一组凸部121配合形成间隙,以对第一端子23和第二端子24进组导向。可以理解的是,第四组凸部124和第五组凸部125靠近基板11的侧边与基板11的侧边在第二方向Y上位于同一平面。
基板11还包括沿第三方向Z相对设置的第三侧11c和第四侧11d,基板11还包括设于第三侧11c的开口11e,沿第三方向开口11e和多组凸部12之间的多组间隙连通。第一端子23和第二端子24从基板11的第三侧11c的开口11e沿第三方向Z进入相邻的两组凸部12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多组凸部12位于第三侧11c的端部设有第一斜面12a和第二斜面12b,第一斜面12a和第二斜面12b朝向相邻的凸部12之间的间隙设置。沿第一方向X,同一组凸部12的第一斜面12a和第二斜面12b之间的距离由第三侧11c向第四侧11d逐渐增大,即第一斜面12a和与其相邻的凸部12的第二斜面12b沿第一方向X之间的距离由第三侧11c向第四侧11d逐渐减小设置,用以使开口11e呈现扩口状,便于将第一端子23和第二端子24导向相邻的两组凸部12之间的间隙内,提高电芯2与支架1对接的成功率。
可以理解的是,第四侧也可以设置开口11e和对应的斜面,用于引导第一端子23和第二端子24进入两组凸部12之间的间隙内。
可以理解的,当在第一端子23和第二端子24插接支架1时,第一端子23和第二端子24先沿第三方向Z从第三侧11c的开口11e进入相邻的两个凸部12之间,第一端子23和第二端子24继续沿第二方向Y移动,在移动过程中,通过相邻两个凸部12之间的间隙在第一方向X上的宽度沿第二方向Y逐渐减小设置,同时对第一端子23和第二端子24沿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进组导向,直至移动到预设位置,然后再沿第二方向Y将第一端子23插接于第一端子通孔1111和将第二端 子24插接于第二端子通孔1112,在沿第二方向Y运动的过程中,凸部12的外表面将第一端子23和第二端子24导向通孔111的位置,有利于可以提高插接成功率。
支架1还包括分隔部13,分隔部13设于同一组通孔111的位于第一端子通孔1111和第二端子通孔1112之间,当电芯2的第一端子23和第二端子24分别穿入第一端子通孔1111和第二端子通孔1112后,分隔部13位于第一端子连接部231和第二端子连接部241之间。可以理解的,分隔部13能够降低其他异物掉入同一组的第一端子通孔1111和第二端子通孔1112之间的几率,继而减小第一端子23和第二端子24因该异物而发生短路的风险。可选的,分隔部13还可以增强支架1的结构强度。
如图9和图10所示,第一端子23和第二端子24穿过通孔111后,分别相向弯折的连接在一起,通过折弯的方式,可以使得多个电芯2串联或并联在一起。
可以理解的,沿第一方向X,位于最外侧的两个电芯2中的一个电芯2的第一端子23和另一个电芯2的第二端子24未与相邻的电芯2串联,该第一端子23和第二端子24可以作为该串联电路的输出端与外接设备电连接。
本申请中,外侧是指背离堆叠中心的一侧。最外侧的两个电芯2指堆叠电芯2中位于第一方向X两端的两个电芯2。
如图11和图12所示,该电池模组100还包括导电件4和采样件5,导电件4和采样件5设置于基板11第二侧11b。
沿与所述第二方向Y相反的方向观察,导电件4设置于沿第一方向X相邻设置的第一端子通孔1111和第二端子通孔1112之间。第一端子连接部231、第二端子连接部241和导电件4连接。沿第一方向X,导电件4的长度一致,使得相邻电芯2之间的第一端子连接部231、第二端子连接部241和导电件4的焊接面积相同,有利于保持电芯2的一致性,提高电池模组100的使用寿命。
沿第一方向X相邻的第一端子23和第二端子24相向弯折时,弯折后第二端子24位于下方,该第二端子24抵接并电连接于导电件4,第一端子23抵接并电连接于第二端子24。
可以理解的,弯折后第一端子23位于第二端子24下方时,第一端子23抵接并电连接于导电件4,第二端子24抵接并电连接于第一端子23。
采样件5的一端连接于基板11并电连接于所有的导电件4,另一端伸出于基板11。采样件5将多个导电件4电连接于所有电芯2,以能够将所有电芯2上安全电路板的数据信息收集并传输出去。
本申请中,导电件4和采样件5预设于支架1上且采样件5焊接于导电件4上,在电芯2的第一端子23和第二端子24穿入通孔111并与支架1连接在一起时,采样件5连接所有的电芯2,可提高工作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采样件5包括采样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电件4包括金属材质。
如图13和图14所示,最外侧的两个电芯2分别是第一电芯81和第二电芯82,第一电芯81上的第二端子24未与相邻电芯2第一端子23连接,第二电芯82上的第一端子23未与相邻电芯2的第二端子24连接。
第一连接件61的一端连接于第一电芯81的第一端子23的第一端子连接部231,另一端从第一电芯81的外侧伸出于支架1。第二连接件62的一端电连接于第二电芯82的第二端子24的第二端子连接部241,另一端从第二电芯82的外侧伸出于支架1。
第一连接件61远离第一电芯81的端部具有第一连接部611,第二连接件62远离第二电芯82的端部具有第二连接部621,第一连接部611和第二连接部621从堆叠电芯2的同侧伸出,且与采样件5同侧伸出。可以理解的,第一连接部611、第二连接部621和采样件5从同侧引出,便于连接外接设备,且提高空间利用率。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611、第二连接部621设于支架1的不同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架1上还设有第一绝缘柱14和第二绝缘柱15,第一绝缘柱14和第二绝缘柱15设置于基板11的第二侧11b。
第一绝缘柱14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基板11,另一端抵接于第一连接件61,第一连接件61电连接于弯折的第一端子23,从而降低发生短路的几率。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绝缘柱14的数量为复数个,复数个第一绝缘柱14均布于基板11的表面。可以理解的,复数个第一绝缘柱14可以较好的支撑第一连接件61,降低第一连接件61与弯折的第一端子23和第二端子24接触发生短路的几率。
第二绝缘柱15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基板11,另一端抵接于第一连接件61侧面 和底面。第二绝缘柱15上具有支撑面和抵接面,支撑面抵接于第一连接件61靠近基板11的一侧,抵接面抵接于第一连接件61的侧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绝缘柱15的数量为复数个,复数个第二绝缘柱15分别设置于第一连接件61沿第二方向Y的两侧。可以理解的,复数个第二绝缘柱15不仅能够支撑第一连接件61,降低第一连接件61与弯折的第一端子23和第二端子24接触发生短路的风险,还可以起到限位的作用,限制第一连接件61发生沿第二方向Y上的位移。
支架1还设有绝缘块16,绝缘块16设于基板11的第二侧11b,且位于第一组通孔111a的第一端子通孔1111和相邻的第三组通孔111c之间。绝缘块16沿第三方向Z的长度大于绝缘块16两侧的通孔111沿第三方向Z的长度,且绝缘块16沿第二方向Y凸设于基板11上,用于承载第一连接件61,并阻隔第一连接件61以及与焊接于第一连接件61上的第一端子23与相邻的第二端子24接触,降低第一连接件61与第三组通孔111c中的第二端子24发生短路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61和第二连接件62为金属材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绝缘柱14和第二绝缘柱15为绝缘材质。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该电池模组100还包括第一填充件71和第二填充件72。
第一填充件71填充于相对的两个第一面2111之间,并且第一填充件71的两端分别抵接于两个第一面2111。可以理解的,第一填充件71可以限制相对的两个第一面2111抵接在一起,从而减小两个第一面2111所在的两个电芯2发生短路的风险。
第二填充件72设于外壳3和堆叠电芯2之间,可以理解的,第二填充件72可以减小封装后的电池模组100内部出现电芯2晃动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填充件71和第二填充件72为泡棉。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壳体32上设有第三通孔321、第四通孔322和第五通孔323。第三通孔321对应于第一连接部611,第四通孔322对应于第二连接部621,并且第三通孔321和第四通孔322分别能够容许第一连接部611和第二连接部621穿过。第五通孔323对应于采样件5,并且第五通孔323能够容许第五通孔323穿过。
第一连接部611、第二连接部621和采样件5分别通过第三通孔321、第四通孔322和第五通孔323伸出于第二壳体32,以能够外接设备,可将堆叠电芯2的电能及所有电芯2的安全电路板上的数字信息传输出去。
请参阅图11,本实施例中,多个电芯2为偶数个,第一组通孔111a的第一端子通孔1111和第二组端子孔111b的第二端子通孔1112沿第一方向X相对设置,沿第一方向X,第一端子通孔1111的投影与第二端子通孔1112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请参阅图18,在其他实施例中,多个电芯2为奇数个,第一组通孔111a的第一端子通孔1111和第二组端子孔111b的第一端子通孔1111沿第一方向X相对设置。
请参阅图11,本实施例中,多个电芯2之间串联连接,相邻的多组通孔111c之间,第一端子通孔1111和第二端子通孔1112沿第一方向X相对设置,沿第一方向X,第一端子通孔1111的投影与第二端子通孔1112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在其他实施例中,相邻的多组通孔111c之间,第一端子通孔1111和第二端子通孔1112沿第一方向X可分离设置。沿第一方向X,第一端子通孔1111的投影第二端子通孔1112的投影可相离设置。
请参阅图15,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电池模组100的用电设备200,通过线路连接电池模组100即可使用。在一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用电设备200可以是,但不限于笔输入型计算机、移动电脑、便携式传真机、便携式复印机、便携式打印机、头戴式立体声耳机、录像机、液晶电视、手提式清洁器、收发机、电子记事本、计算器、备用电源、电机、电动汽车、电动摩托车、电动助力自行车、电动工具、家庭用大型蓄电池等。
综上,本申请的电池模组100和用电设备200,通过沿第三方向Z先将第一端子23和第二端子24从侧边引导至相邻的两个凸部12之间,通过相邻两个凸部12之间的间隙在第一方向X上的宽度沿第二方向Y逐渐减小设置,沿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继续引导第一端子23和第二端子24插接通孔111,提高装配效率;多组凸部12的端部设有第一斜面12a和第二斜面12b,第一斜面12a和第二斜面12b沿第一方向X之间的距离由第三侧11c向第四侧11d逐渐增大,便于将第一端子23和第二端子24导向相邻的两组凸部12之间的间隙内,提高电芯2与支架1对 接的成功率;凸部12位于相邻的第一端子23和第二端子24之间,可以起到隔绝的作用,通过增大第一组通孔111a的第一端子通孔1111与其相邻的第三组通孔111c的第二端子通孔1112之间的距离,增加与第一连接件61连接的第一端子连接部231和相邻的第二端子连接部241之间的距离,可减小第一端子连接部231和第二端子连接部241因间距过小发生短路的风险。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申请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申请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申请所公开的范围。

Claims (20)

  1. 一种电池模组,包括:
    多个电芯,沿第一方向堆叠设置,每个所述电芯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极性相反;
    支架,包括多组的通孔,所述每组通孔包括第一端子通孔和第二端子通孔,同一个所述电芯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分别穿过同一组的所述第一端子通孔和第二端子通孔,
    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组的通孔包括第一组通孔、第二组通孔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组通孔和所述第二组通孔之间的多组第三组通孔,其中,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组通孔的第一端子通孔和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三组通孔的第二端子通孔之间的距离D1大于相邻的所述第三组通孔之间的距离D3。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组通孔中,其中一组所述第三组通孔的所述第一端子通孔和另外一组所述第三组通孔的所述第二端子通孔的距离为D3,且其中一组所述第三组通孔的所述第一端子通孔和另外一组所述第三组通孔的所述第二端子通孔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D1与所述D3的差值大于6mm。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通孔的第二端子通孔和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三组通孔的第一端子通孔之间的距离为D2,其中所述D2小于所述D3。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组通孔的第一端子通孔到所述第二组通孔的第二端子通孔的距离d1等于所述第一组通孔的第二端子通孔到所述第二组通孔的第一端子通孔的距离d2。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进一步包括基板和多组间隔设置的凸部,所述基板包括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多组凸部位于所述基板的第一侧,
    沿所述第二方向观察,所述多组凸部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组通孔和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三组通孔之间的第一组凸部、位于所述第二组通孔和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三组通 孔之间的第二组凸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组凸部和所述第二组凸部之间的第三组凸部,所述第一组凸部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组通孔的所述第一端子通孔和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三组通孔的第二端子通孔之间的第一部分,和位于所述第一组通孔的所述第二端子通孔和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三组通孔的第一端子通孔之间的第二部分;
    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基板上的投影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宽度为W1,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基板上的投影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宽度W2,所述W1大于所述W2。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部分到所述第二组凸部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二部分到所述第二组凸部的距离。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凸部沿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逐渐变小。
  9.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方向观察,所述第二组凸部包括位于所述第二组通孔的第二端子通孔和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三组通孔的第一端子通孔之间的第三部分,和位于所述第二组通孔的第一端子通孔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三组通孔的第二端子通孔之间的第四部分,
    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三部分在所述基板上的投影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宽度为W3,所述第四部分在所述基板上的投影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宽度为W4,所述W3小于所述W4。
  10.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基板包括第二侧边和第一侧边,所述第二组通孔的第二端子通孔到所述第一侧边的距离是d21,所述第二组通孔的第一端子通孔到所述第一侧边的距离是d22,所述d21大于所述d22。
  11.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基板包括第二侧边和第一侧边,所述第一组通孔的第一端子通孔远离所述第二组通孔的一侧贯穿所述第二侧边。
  12.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沿第三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和第四侧,所述支架包括设置于第三侧的开口,所述多组凸部之间形成有多组间隙,沿所述第三方向,所述开口和所述多组间隙连通。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组凸部位于所述第三侧的端部设有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沿所述第三方向,同一组所述凸部的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沿所述第一方向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1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还包括:
    电芯壳体,所述电芯壳体包括容纳部和从所述容纳部向外延伸的封边部,所述容纳部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
    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从所述封边部伸出于所述电芯壳体;
    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收容于所述容纳部,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电连接于所述电极组件。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边部设于所述第一面所在的平面和所述第二面所在的平面之间,且所述封边部更靠近于所述第一面。
  16.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相互连接的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分别相向弯折的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端子包括穿过所述第一端子通孔后的第一端子连接部,所述第二端子包括穿过所述第二端子通孔后的第二端子连接部;
    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多个导电件,多个所述导电件设置于所述基板背离所述凸部的一侧;
    所述第一端子连接部、所述第二端子连接部和所述导电件连接;
    所述支架还包括位于所述基板的第一侧的分隔部,所述分隔部设于同一组所述通孔的所述第一端子通孔和所述第二端子通孔之间。
  17.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采样件,所述采样件设置于所述基板背离所述凸部的一侧并连接于所述导电件。
  18.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
    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连接于穿过所述第一组通孔的第一端子通孔的第一端子,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具有第一连接部;
    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连接于穿过所述第二组通孔的第二端子通孔的第二端子,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具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基板的同侧。
  19.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包括绝缘块,所述绝缘块设于所述基板的第二侧,且位于所述第一组通孔的所述第一端子通孔和相邻的所述第三组通孔之间,沿所述第三方向,所述绝缘块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组通孔的第一端子通孔的长度。
  20. 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
PCT/CN2022/105196 2021-07-14 2022-07-12 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 WO2023284737A1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22841372.0A EP4369512A1 (en) 2021-07-14 2022-07-12 Battery module and electrical device
US18/409,841 US20240154279A1 (en) 2021-07-14 2024-01-11 Battery module and electrical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96433.2A CN113540704B (zh) 2021-07-14 2021-07-14 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
CN202110796433.2 2021-07-14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US18/409,841 Continuation US20240154279A1 (en) 2021-07-14 2024-01-11 Battery module and electrical devic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84737A1 true WO2023284737A1 (zh) 2023-01-19

Family

ID=78128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22/105196 WO2023284737A1 (zh) 2021-07-14 2022-07-12 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154279A1 (zh)
EP (1) EP4369512A1 (zh)
CN (1) CN113540704B (zh)
WO (1) WO202328473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40704B (zh) * 2021-07-14 2023-06-20 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
WO2024065795A1 (zh) * 2022-09-30 2024-04-04 厦门新能达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组和用电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212605A (ja) * 2011-03-31 2012-11-01 Nec Energy Devices Ltd 電池パック
US20160248068A1 (en) * 2015-02-25 2016-08-25 Samsung Sdi Co., Ltd. Battery pack
CN211957712U (zh) * 2019-12-27 2020-11-17 湖南电将军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软包电池模组
CN113540704A (zh) * 2021-07-14 2021-10-22 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896162B1 (ko) * 2013-08-14 2018-09-07 닛산 지도우샤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필름 외장 전지의 삽입 안내 장치
CN203491317U (zh) * 2013-08-29 2014-03-19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股份公司 一种锂电池止动绝缘垫块
JP6926770B2 (ja) * 2017-07-21 2021-08-25 工機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電池パック及び電池パックを用いた電気機器
CN107895762B (zh) * 2017-11-24 2020-03-03 杭州天丰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
CN209880719U (zh) * 2019-06-28 2019-12-31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
CN110400896A (zh) * 2019-08-23 2019-11-01 湖南携赢科技有限公司 电芯串联模组支架、电芯串联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CN213026403U (zh) * 2020-10-20 2021-04-20 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电芯组件和电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212605A (ja) * 2011-03-31 2012-11-01 Nec Energy Devices Ltd 電池パック
US20160248068A1 (en) * 2015-02-25 2016-08-25 Samsung Sdi Co., Ltd. Battery pack
CN211957712U (zh) * 2019-12-27 2020-11-17 湖南电将军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软包电池模组
CN113540704A (zh) * 2021-07-14 2021-10-22 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154279A1 (en) 2024-05-09
CN113540704B (zh) 2023-06-20
EP4369512A1 (en) 2024-05-15
CN113540704A (zh) 2021-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3284737A1 (zh) 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
EP2615666B1 (en) Battery pack with high output and large capacity
EP2765632B1 (en) Battery module assembly having improved reliability and medium or large-sized battery pack including same
US9083030B2 (en) Battery module
CN103000836A (zh) 电池模块
US9698405B2 (en) Electric connector and battery comprising the same
CN101841056A (zh) 电池模块
KR20150069733A (ko) 배터리 모듈
US20240106035A1 (en) Battery and electronic product
WO2023051104A1 (zh) 连接件、电池组及用电设备
US20230261335A1 (en) Battery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same
CN212625746U (zh) 电池、电池组及电子装置
KR101494151B1 (ko) 기계적 체결 방식에 의해 전기적으로 접속되는 커넥터를 포함하는 전지모듈
CN215497001U (zh) 电池组及用电设备
CN213636154U (zh) 电芯组件和电池
CN216793900U (zh) 电池组件和用电设备
CN212182443U (zh) 电池模组及具有所述电池模组的用电装置
CN213026403U (zh) 电芯组件和电池
CN113904055A (zh) 电池组件和用电设备
JPH09293493A (ja) パック電池
EP4175051A1 (en) Secondary battery
WO2023039909A1 (zh) 电池组件和用电设备
CN216436023U (zh) 电池组件和用电设备
CN215578910U (zh) 电池组和用电设备
CN219979745U (zh) 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2284137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ENP 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2450164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J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

WWE Wipo information: entry into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2284137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ENP 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2284137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Effective date: 2024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