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22788B - 背光模组及其清洁方法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组及其清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22788B
CN110322788B CN201910614593.3A CN201910614593A CN110322788B CN 110322788 B CN110322788 B CN 110322788B CN 201910614593 A CN201910614593 A CN 201910614593A CN 110322788 B CN110322788 B CN 1103227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light module
optical film
hole
cleaning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1459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22788A (zh
Inventor
曾嬴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erface Opto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Interface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General Interface Solution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terface Opto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Interface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General Interface Solutio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rface Opto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Interface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General Interface Solution Ltd filed Critical Interface Opto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1459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22788B/zh
Priority to TW108124932A priority patent/TWI69601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227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227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227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227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11/00Cleaning flexible or delicate articles by 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to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5/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air flow or gas flow
    • B08B5/02Cleaning by the force of jets, e.g. blowing-out caviti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一种背光模组包含框体、光源、导光板与复数个光学膜片。框体具有外框,外框上具有复数个凹槽,这些凹槽至少其中之一具有通孔。光源设置于框体内。导光板直接相邻光源。复数个光学膜片设置于导光板上并彼此叠合。每一个光学膜片的侧边具有复数个定位凸件。该些定位凸件分别设置于该些凹槽内,这些定位凸件至少其中之一具有气孔,这些气孔连通相应的通孔。如此一来,直到背光模组被整合为完整显示模组之前,都能够多次清洁背光模组。

Description

背光模组及其清洁方法
技术领域
本揭露相关于一种背光模组及其清洁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式各样的显示装置出现在人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而显示装置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在于背光模组,这关系到显示装置于其屏幕画面上显示资讯时,整体画面的表现。
在制作背光模组的过程中,需要多步骤将不同种类的光学膜片做叠合组装。然而在叠合的过程中,若不慎使异物夹层于光学膜片之中,则在背光模组点亮之后,将会产生不预期的白点白班,进而影响后续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而由于异物的存在,光学膜片与光学膜片之间将存在间隙,使得异物在光学膜片与光学膜片之间滚动,进一步对背光模组造成不可逆的损坏。
发明内容
本揭露之一技术态样相关于一种背光模组。
根据本揭露之一实施方式,一种背光模组包含框体、光源、导光板与复数个光学膜片。框体具有外框,外框上具有复数个凹槽,这些凹槽至少其中之一具有通孔。光源设置于框体内。导光板直接相邻光源。复数个光学膜片设置于导光板上并彼此叠合。每一个光学膜片的侧边具有复数个定位凸件。该些定位凸件分别设置于这些凹槽内。这些定位凸件至少其中之一具有气孔,这些气孔连通相应的通孔。
在本揭露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在如上所述之背光模组的框体还包含底板。外框设置底板上。
在本揭露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之背光模组的通孔其中之一连通凹槽的底部至框体的底面。
在本揭露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之背光模组还包含反射板。导光板设置于反射板上。
在本揭露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之背光模组还包含多个黏胶层。这些黏胶层分别位于凹槽的底部与光学膜片的定位凸件之间。
在本揭露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之背光模组还包含胶带。胶带密封气孔。
在本揭露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在如上所述之背光模组中,通孔为圆形,气孔为圆形。气孔的直径与通孔的直径相同。
在本揭露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之背光模组之具有通孔之凹槽还具有另一相异通孔。这些定位凸件的气孔连通相异通孔。
本揭露之另一技术态样相关于一种清洁如上所述之背光模组的方法。
根据本揭露之一实施方式,一种清洁如上所述之背光模组的方法包含提供如上所述之背光模组。沿平行第一方向提供气流于气孔或通孔,其中第一方向系指自框体的底面延伸至进气孔。
在本揭露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之清洁背光模组的方法还包含提供胶带以密封气孔。
为改善在背光模组组装时,不慎使异物混入光学膜片中而使得背光模组产生损害的问题,本揭露提供一种改良的背光模组,以及清洁此种背光模组的方法。在本揭露中,背光模组的框体与光学膜片上分别提供了额外的通孔与气孔,并且气孔对准通孔,当光学膜片与光学膜片之间具有异物,便可通过外接的气流而自气孔将异物排出,直到光学膜片与光学膜片之间不存在异物而再度密合,便可使用胶带密封进气孔。而若发现仍有异物存在,则可撕下胶带再行清洁,甚至直到背光模组被整合为完整显示模组之前,都能够多次清洁。
附图说明
本揭露的优点与图式,应由接下来列举的实施方式,并参考附图,以获得更好的理解。这些图式的说明仅仅是列举的实施方式,因此不该认为是限制了个别实施方式,或是限制了发明申请专利范围的范围。
图1绘示本揭露之一实施方式之背光模组的上视图:
图2绘示图1背光模组沿段L1-L1的剖面示意图;
图3绘示本揭露之一实施方式之背光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图4绘示图1的R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5绘示图4沿线段L2-L2的剖面示意图;
图6绘示图4去除胶带的局部上视图;
图7绘示图6沿线段L3-L3的剖面示意图;以及
图8~图15绘示本揭露之一实施方式之背光模组在制造流程的不同阶段时,靠近清洁凹槽附近的剖面示意图,并以此说明本揭露之背光模组的清洁方法。
附图标记:
100:背光模组 110:框体
115:底板 116:顶面
117:底面 120:外框
121:入光侧框 122:固定框
125:凹槽 126:清洁凹槽
127:底部 130:第一通孔
140:反射板 150:光源
160:导光板 170:光学膜片组
175a:第一光学膜片 175b:第二光学膜片
175c:第三光学膜片 175d:第四光学膜片
176a、176b、176c、176d:定位凸件 177:气流通道
177a、177b、177c、177d:进气孔 178:气流通道
180:胶带 190:黏胶层
200:异物 L1-L1、L2-L2、L3-L3:线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系举实施例配合所附图式进行详细说明,但所提供之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揭露所涵盖的范围,而结构运作之描述非用以限制其执行之顺序,任何由元件重新组合之结构,所产生具有均等功效的装置,皆为本揭露所涵盖的范围。另外,图式仅以说明为目的,并未依照原尺寸作图。为便于理解,下述说明中相同元件或相似元件将以相同之符号标示来说明。
另外,在全篇说明书与申请专利范围所使用之用词(terms),除有特别注明外,通常具有每个用词使用在此领域中、在此揭露之内容中与特殊内容中的平常意义。某些用以描述本揭露之用词,将于下或在此说明书的别处讨论,以提供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有关本揭露之描述上额外的引导。
于实施方式与申请专利范围中,除非内文中对于冠词有所特别限定,否则『一』与『该』可泛指单一个或复数个。而步骤中所使用之编号仅系用来标示步骤以便于说明,而非用来限制前后顺序及实施方式。
一般而言,在制作背光模组的过程中,需要多步骤将不同种类的光学膜片做叠合组装。在光学膜片叠合的过程中,容易将异物夹在光学膜片与光学膜片之间,这将会影响后续显示模组的显示功能,甚至进一步对背光模组造成不可逆的损坏。因此,本揭露一种在光学膜片叠合的过程中,能够反复检验并清洁的背光模组结构,甚至即使在运送过程中不慎混入异物,也能够及时清洁,进一步节省成本。
图1绘示本揭露之一实施方式之背光模组100的上视图。图2绘示图1背光模组100沿线段L1-L1的剖面示意图,以简单说明背光模组100的组成结构。同时参考图1与图2,背光模组100包含框体110、反射板140、光源150、导光板160、光学膜片组170以及胶带180。
框体110包含底板115与外框120,而外框120包含入光侧框121与固定框122。而具体来说,参考图2,在线段L1-L1的剖面示意图中,框体110的底板115设置最底层,外框120则设置于底板115之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底板115的材料为金属,而外框120的材料为塑胶,因此本实施方式之框体110为金属塑胶结合框(metal plastic chassis),但本揭露并不以此为限。而在本实施方式中,框体110系通过埋入射出成型(insert molding)的方式形成,但本揭露框体110的形成方式亦不限于此。
回到图2。反射板140设置于底板115之上。光源150设置相邻于入光侧框121,并且入光侧框121覆盖光源150,因此光源150未见于图1上视图。入光侧框121的覆盖避免光源150不必要的漏光,而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框体110还可以具有其他避免漏光的设计。导光板160设置于反射板140之上,并直接相邻于光源150。在本实施方式中,光源150为一LED光条,光源150直接相邻导光板160之一侧。而设置于导光板160之上的,是光学膜片组170。光学膜片组170是复数个彼此叠合的光学膜片,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光学膜片组170所包含之光学膜片数量为四,但本揭露并不以此限制所使用光学膜片的数量。如图2所示,光学膜片组170包含第一光学膜片175a、第二光学膜片175b、第三光学膜片175c与第四光学膜片175d,并且彼此叠合,而第四光学膜片175d位于最上层。因此在图1中,在背光模组100的上视图仅能看到第四光学膜片175d容置于外框120之内。
如同一般的背光模组,在本揭露中,开启光源150之后,光源150所产生之光通过直接相邻的导光板160传导至光学膜片组170。反射板140将往底板115方式传导之光线反射回来。光通过光学膜片组170之后,便能够于平面上均匀的出光,而光学膜片组170的设置亦可以改善出光品质。举例来说,光学膜片组170所包含之光学膜片种类可以是扩散片或是增光片。
图3绘示本揭露另一实施方式之背光模组100’的剖面图。相较于图2,在图3中,框体110’的底板与外框系为一体成形。除此之外,框体110’之内还具有额外的支撑件,包含支撑件113a、113b以及113c。在图3,支撑件113a位于反射板140之下,并延伸至导光板160之下而与光源150’相邻。支撑件113b部分为光学膜片组170所覆盖,而自第一光学膜片175a的底部延伸至覆盖光源150’的框体110’部分之下。支撑件113b这样的延伸,能够进一步避免光源150’不必要的漏光。支撑件113c设置于光源150’之下,以支撑光源150’。而在图3中,导光板160靠近光源150’处具有类似梯形的厚度变化,因此光源150’能够紧邻于导光板160。具体而言,图3之背光模组100’与图2之背光模组100仍具有类似的结构,而其他概念相似之设计,也得应用于本揭露中。
回到图1,外框120还包含复数个固定框122。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框122是相邻于入光侧框121之相对两侧框,固定框122上具有凹槽125,而在本揭露中,光学膜片组170的各个光学膜片,也就是第一光学膜片175a、第二光学膜片175b、第三光学膜片175c与第四光学膜片175d,它们的两侧分别具有多个定位凸件(详情请见后述),而这些定位凸件系设置于凹槽125之中,以将光学膜片组170中的各个光学膜片固定于外框120之内。由于定位凸件的功用是用于固定光学膜片,因此在定位凸件上的结构或是形状上的变化,将不会太影响显示功能,因此,在本揭露中,于图1所绘示,本实施方式之背光模组100之凹槽125之中,还具有特殊的清洁凹槽126。由于清洁凹槽126并非设置于背光模组100的出光区,也就是清洁凹槽126在背光模组100后续组装为显示模组后,清洁凹槽126附近的结构将位于显示模组显示区以外的区域,因此将不会影响后续之显示功能。关于清洁凹槽126附近具体的结构(也就是R区域),请见如下之讨论。
图4绘示图1R区域的局部放大图,而图5绘示图4沿线段L2-L2的剖面示意图。同时参考图4与图5,将具体说明关于清洁凹槽126附近具体的结构。在图4中,可以看到光学膜片组170的第四光学膜片175d位于最顶面,而自第四光学膜片175d具有凸出之定位凸件176d,定位凸件176d设置于固定框122的清洁凹槽126之内。其中,清洁凹槽126的底部127部分地裸露。此外,在图4中,还具有额外用于密封的胶带180,胶带180欲密封之结构将同时参考图5做说明。
在图5所绘示之延线段L2-L2之剖片示意图中,外框120的固定框122与反射板140分别设置于底板115的顶面116之上,导光板160则设置于反射板140之上。光学膜片组170射置于导光板160之上,也就是第一光学膜片175a、第二光学膜片175b、第三光学膜片175c与第四光学膜片175d依序设置于导光板160之上。在光学膜片组170设置于导光板160上的同时,第一光学膜片175a、第二光学膜片175b、第三光学膜片175c与第四光学膜片175d各自的定位凸件176a、176b、176c、176d也对应依序设置于清洁凹槽126之中。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系利用额外的黏胶层190近一步将定位凸件176a、176b、176c、176d固定于清洁凹槽126内,黏胶层190位于定位凸件176a与清洁凹槽126的底部127之间。黏胶层190例如是胶带。
清洁凹槽126相较于背光模组100其他的凹槽125,清洁凹槽126还包含第一通孔130。在图5中,第一通道系指清洁凹槽126的底部127连通到底板115的底面117的通道。而如图5所示,在清洁凹槽126附近,因此定位凸件176a、176b、176c、176d亦依序设置于清洁凹槽126之上。其中,定位凸件176a、176b、176c、176d分别具有进气孔177a、177b、177c、177d。在图5中。进气孔177a、177b、177c、177d彼此连通并形成气流通道177。气流通道177对准第一通孔130(即是,进气孔177a、177b、177c、177d对准第一通孔130)。而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进气孔177a、177b、177c、177d彼此也可以在部分对准的情形下,达成彼此连通。而胶带180则进一步密封由进气孔177a、177b、177c、177d所形成之气流通道177。
图6绘示图4背光模组100去除胶带180的局部上视图,而图6之线段L3-L3对应图4之线段L2-L2。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由进气孔177a、177b、177c、177d所形成之气流通道177实质上应为圆形的通道。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进气孔177a、177b、177c、177d为圆形,并且第一通孔130亦是圆形的通道,并且进气孔177a、177b、177c、177d的直径与第一通孔130的直径相同。而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进气孔177a、177b、177c、177d的直径并不一定要与第一通孔130的直径相同,进气孔177a、177b、177c、177d的直径彼此也不一定需要相同,甚至进气孔177a、177b、177c、177d也不一定是圆形。在满足进气孔177a、177b、177c、177d与第一通孔130彼此连通的条件下,进气孔177a、177b、177c、177d各别的直径不可太大,避免进气孔177a、177b、177c、177d的范围延伸到光学膜片组170的显示区域,进而影响背光模组100的出光。而进气孔177a、177b、177c、177d各别的直径亦不可过小,以避免无法通过气流通道177流通气流,详情请见后述。
图7绘示图6沿线段L3-L3的剖面示意图,也就是背光模组100去除了胶带180的剖面示意图。在这样的情况下,气流通道177与第一通孔130连通,随后将能够于气流通道177与第一通孔130提供气流,以清洁光学膜片组170之中,各个光学膜片之间的异物。
而如图6所绘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具有另一个气流通道178,气流通道178与气流通道177具有类似结构,即是,在清洁凹槽126的底部127还具有另一连通至底板115之底面117的第二通孔,定位凸件176a、176b、176c、176d分别还具有额外之进气孔,定位凸件176a、176b、176c、176d各自的进气孔彼此对准且连通,并且这些进气孔连通第二通孔,在此不再重复绘示之。如此一来,可于气流通道178同时提供用于清洁的气流,以增强清洁的效果,具体详细请见后述之讨论。
而同时参考图4与图6,在本实施方式中,同时具有气流通道177与气流通道178,则胶带180得同时密封气流通道177与气流通道178,以避免在清洁流程之外有异物通过气流通道177与气流通道178进入背光模组100。相对的,在本揭露之背光模组100中,得于任何时候开启光源150(参见图2),使光源150点量导光板160,以随时确认光学膜片组170的出光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则可随即撕除胶带180,于气流通道177与气流通道178提供气流清洁,之后再加以密封。上述之清洁流程可于背光模组100与显示模组的其他元件组装前的任何时刻重复进行。而一些实施方式中,亦可在仅密封气流通道177与第一通道130其中之一的情况下,于单侧提供清洁用的气流。
而应理解到,在本实施方式中虽仅绘示其中一个具有第一通孔130与第二通道之清洁凹槽126,但在本揭露中并不以此限制清洁凹槽126的数量。更方便进行光学膜片组170整个面积的清洁,凹槽125亦可全部都设置为清洁凹槽126。
图8~图15绘示本揭露之一实施方式之背光模组100在制造流程中不同阶段时,靠近清洁凹槽126附近的剖面示意图。
在图8中,提供框体110,其中框体110包含底板115与具有复数个凹槽125的外框120。外框120设置于底板115的顶面116上。其中,外框120包含固定框122,凹槽125位于固定框122上,而这些凹槽125包含清洁凹槽126。如图8所示,清洁凹槽126具有第一通孔130,第一通孔130位于清洁凹槽126内并连通清洁凹槽126的底部127至底板115的底面117。也就是说,第一通孔130系事先形成于清洁凹槽126内。
图9延续图8。设置反射板140于底板115的顶面116上。设置光源150相邻外框120之入光侧框121(光源150请参考图2)。设置导光板160于反射板140上并直接相邻光源150(导光板160与光源150的相邻请参考图2)。
图10延续图9,在设置导光板160后,于复数个凹槽125的底部分别设置黏胶层190,而在清洁凹槽126中,在位于清洁凹槽126之底部127的黏胶层190密封第一通孔130。黏胶层190例如是胶带。
图11延续图10,设置光学膜片组170于导光板160上,光学膜片组170包含第一光学膜片175a、第二光学膜片175b、第三光学膜片175c与第四光学膜片175d,这些光学膜片依序堆叠,其中光学膜片组170中每一个光学膜片的两侧具有定位凸件,如图11所示,第一光学膜片175a、第二光学膜片175b、第三光学膜片175c与第四光学膜片175d分别具有定位凸件176a、176b、176c、176d,并且定位凸件176a、176b、176c、176d设置于清洁凹槽126内,并够过黏胶层190加以固定。而设置于清洁凹槽126内的定位凸件176a、176b、176c、176d分别具有进气孔177a、177b、177c、177d,进气孔177a、177b、177c、177d彼此连通以定义出气流通道177,并且进气孔177a、177b、177c、177d连通该第一通孔130。
而如图11所示,在第一光学膜片175a、第二光学膜片175b、第三光学膜片175c与第四光学膜片175d叠合组装的过程中,往往会有异物200混入光学膜片与光学膜片之间。此时,第一光学膜片175a、第二光学膜片175b、第三光学膜片175c与第四光学膜片175d彼此便不能完全密合。
图12延续图11。在图11中,由于黏胶层190仍密封第一通孔130,在确认气流通道177对准第一通孔130后,在图12中打穿仍裸露的黏胶层190部分,以连通气流通道177与第一通孔130。如此,便可以于气流通道177与第一通孔130内,以及光学膜片与光学膜片之间(具体而言,第一光学膜片175a与第二光学膜片175b之间、第二光学膜片175b与第三光学膜片175c之间以及第三光学膜片175c与第四光学膜片175d之间的间隙)流通气流。
虽然在上述的图10中提供密封进气孔177a、177b、177c、177d的黏胶层190,以进一步固定光学膜片组170于外框120之中,但本揭露并不以此为限。举例来说,亦可先将黏胶层190设置于第一光学膜片175a连接清洁凹槽126的定位凸件176a的表面,再将定位凸件176a粘贴至清洁凹槽126底面127。甚至,可以将黏胶层190先行打通,再设置于定位凸件176a或是清洁凹槽126之底面127上。也都是可行的,并包含于本揭露中。
图13延续图12,自气流通道177沿第一方向D1提供一吸出气流。第一方向D1系自底板115之底面117沿伸至气流通道177。随着吸出气流于气流通道177流动,光学膜片与光学膜片之间的异物200随之被带出,如此便可使光学膜片与光学膜片之间的叠合变得密合,如图14所示。而应理解到,本揭露并未限制气流从何处流入或是流出。具体而言,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得于光学膜片组175的顶面,也是自气流通道177提供沿第一方向D1流动的气流。而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亦可自底板115的底面117,也就是自第一通道130提供沿第一方向D1流动的气流,同样能够使异物200离开光学膜片与光学膜片之间。而在相同的原理下,可于气流通道177提供往相反于第一方向D1之另一方的气流于气流通道177,亦可获得相同的效果。提供气流的方式例如可以使用真空装置,但并不以此为限。而在第一通道130与气流通道177其中之一者被外接以获得气流,则另一者则可发挥缓冲的效果,在提供气流的装置失控时,减缓背光模组100的毁损。
而应理解到,参考图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清洁凹槽126的底部127具有第二通孔,如同第一通孔130,第二通孔亦连通清洁凹槽126的底部127与底板115的底面117,而设置于清洁凹槽126的定位凸件176a、176b、176c、176d分别具有一进气孔,这些进气孔彼此对准以定义出如图6所示之气流通道178,并且气流通道178对准第二通孔。如此一来,便可如前所述,于第二通道178提供气流。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使得气流通道177与气流通道178所流通之气流分别是一进一出,以进一步清洁气流通道177与气流通道178之间的异物。而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气流通道177与气流通道178所流通之气流可以是以相同的方向流动(例如皆是往第一方向D1流动),以进一步强化清洁的效果。而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其中相对于清洁凹槽126之外框120上另一侧的其他凹槽125也可以设置为清洁凹槽,使得其中一个清洁凹槽的气流为进,一个气流凹槽的气流为出,以更大面积的清洁光学模片之间的异物200。
除此之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仅需要求部分的进气孔彼此连通即可。举例来说,也可以考虑第三膜片175c的定位凸件176c上,不存在进气孔177c,如此一来,虽然会导致进气通道177无法形成,然而进气孔177a、177b与第一通孔130仍可形成相连的通道,并自第一通道130提供气流,仍能够清除第一膜片175a与第二膜片175b之间,以及第二膜片175b与第三膜片175c之间的异物200。而关于第三膜片175c与第四膜片175d之间的异物200,仍可通过自进气孔177d提供气流加以清洁。而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通道130也不一定需要连通至框体120的底面117,而仅需满足能够提供气流,并具有足够空间使进气通道177里的气流能够流动即可。
具体而言,在背光模组非显示区中的定位机构中(本揭露以定位凸件176a至176d与设置定位凸件176a至176d的清洁凹槽126为例),提供能够提供气流流通之清洁通道(本揭露以进气通道177与第一通孔130为例),在不脱离本揭露的精神与范围的情形下,也包含于本揭露中。
图14延续图13。在图14中,完成上述之清洁异物200的流程,因此第一光学膜片175a、第二光学膜片175b、第三光学膜片175c与第四光学膜片175d之间恢复密合。确认密合的方式,系开启光源150(参考图2)以点亮导光板160,确认光学膜片组170的光学膜片之间是否存在异物200。若存在异物200,举例来说,则于光学膜片组170之顶部(即第四光学膜片175d)上看得到明显的白斑。此时,则可以关闭光源150,并重复如上所述之清洁流程(如图13所绘示),清洁过后在开启光源150检验,直到光学膜片组170不在有异常的显示情况。以肉眼检视光学膜片组170之显示情况,亦可称之为目检。
图15延续图14。完成上述之清洁与检验后,则以胶带180将气流通道177密封,而若背光模组100亦存在气流通道178,则一并利用胶带180密封。如此,异物200将无法通过气流通道177与气流通道178再次混入光学膜片组170。
在传统的背光模组中,一旦完成光学膜片的组装,则若后续发生显示异常,将无法做清洁,而不得不直接报废。而在本揭露之背光模组100中,清洁背光模组100的方法极为简便。在透过光源150点亮背光模组100之后,如有异常,仅需撕除密封气流通道177与气流通道178的胶带180,并提供所需相应的气流(举例来说,如图13所示,于气流通道177中沿第一方向D1提供气流)。清洁完毕后,再次启动光源150以目检确认是否有异常,若无则以胶带180重新密封气流通道177与气流通道178。如此一来,即可在得知异常的当下及时清洁,不仅不需报废,甚至也不需重新组装背光模组100,进而节省成本。
综上所述,本揭露改善传统背光模组遇上不慎使异物混入光学膜片时,所产生之损害与相应之清洁问题。本揭露之背光模组于框体提供具有通孔的清洁凹槽,并于光学膜片的定位凸件上提供孔洞,因此在背光模组组装完毕后,能够于清洁凹槽附近形成能够流通气流的清洁通道。当光学膜片与光学膜片之间具有异物,便可通过外接的气流于清洁通道,将异物吸出,直到光学膜片与光学膜片之间不存在异物而再度密合,便可使用胶带密封进气孔。而若发现仍有异物存在,则可撕下胶带再行清洁,甚至直到背光模组被整合为完整显示模组之前,都能够多次清洁。
前面描述了若干实施方式的特征,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各方面更好地理解本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到,他们可以很容易的使用本说明作为基础,设计或修改其他的过程与结构,以实现与本文介绍实施方式相同的目的或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应理解到,这样等价的结构不脱离本说明相通的精神与范围,并在不脱离本说明的精神与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变化、替换或是变更。

Claims (8)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框体,具有一外框,其中该外框上具有复数个凹槽,该些凹槽至少其中之一具有一通孔;
一光源,设置于该框体内;
一导光板,直接相邻该光源;
复数个光学膜片,设置于该导光板上并彼此叠合,其中每一个该光学膜片的侧边具有复数个定位凸件,该些定位凸件分别设置于该些凹槽内,其中该些定位凸件至少其中之一具有一气孔,该气孔连通一相应的该通孔;以及
一胶带,密封该些气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框体还包含一底板,该外框设置于该底板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些通孔其中之一连通该凹槽的底部至该框体的一底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一反射板,该导光板设置于该反射板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复数个黏胶层,其中该些黏胶层分别位于该些凹槽的底部与该些光学膜片的该些定位凸件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通孔为圆形,该些气孔为圆形,该些气孔的直径与该通孔的直径相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具有该通孔的该凹槽具有另一通孔,该些气孔连通相应的该另一通孔。
8.一种清洁背光模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提供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背光模组;
沿平行一第一方向提供一气流于该些气孔或该通孔,其中该第一方向系自该框体之一底面延伸至该些气孔;以及
以该胶带密封该气孔。
CN201910614593.3A 2019-07-09 2019-07-09 背光模组及其清洁方法 Active CN1103227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14593.3A CN110322788B (zh) 2019-07-09 2019-07-09 背光模组及其清洁方法
TW108124932A TWI696019B (zh) 2019-07-09 2019-07-15 背光模組及其清潔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14593.3A CN110322788B (zh) 2019-07-09 2019-07-09 背光模组及其清洁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22788A CN110322788A (zh) 2019-10-11
CN110322788B true CN110322788B (zh) 2021-08-03

Family

ID=681215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14593.3A Active CN110322788B (zh) 2019-07-09 2019-07-09 背光模组及其清洁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22788B (zh)
TW (1) TWI6960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05954B (zh) * 2020-12-09 2023-07-18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模组的生产方法、抽真空装置及生产设备
CN114019722A (zh) * 2021-11-04 2022-02-08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复合膜片以及复合膜片的制作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43437A (zh) * 2002-07-17 2005-07-20 夏普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
CN1786785A (zh) * 2004-12-09 2006-06-1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979291A (zh) * 2005-11-29 2007-06-13 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与液晶显示器
CN105911635A (zh) * 2016-06-24 2016-08-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6058788U (zh) * 2016-08-19 2017-03-29 马鞍山众翌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显示屏的铝边框
CN107689197A (zh) * 2017-09-15 2018-02-13 深圳市德铭光科技有限公司 具防水性能的显示屏箱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92350B (en) * 2004-02-10 2008-01-11 Sharp Kk Cleaning device of board and cleaning method, flat display panel, mounting equipment of electronic parts and mounting method
TWI437950B (zh) * 2007-11-16 2014-05-11 Mri Inc 用於熱控制電子顯示器的系統和方法
CN201247354Y (zh) * 2008-08-13 2009-05-27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CN105903722B (zh) * 2016-04-14 2018-04-17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清洁装置及电子装置
KR101855200B1 (ko) * 2016-05-13 2018-05-09 청진테크 주식회사 글라스패널 세정시스템
CN106991929A (zh) * 2017-06-07 2017-07-28 郭秀梅 一种自动清洁的广告牌
CN208077525U (zh) * 2018-04-12 2018-11-09 深圳市华安盛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户外显示屏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43437A (zh) * 2002-07-17 2005-07-20 夏普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
CN1786785A (zh) * 2004-12-09 2006-06-1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979291A (zh) * 2005-11-29 2007-06-13 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与液晶显示器
CN105911635A (zh) * 2016-06-24 2016-08-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6058788U (zh) * 2016-08-19 2017-03-29 马鞍山众翌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显示屏的铝边框
CN107689197A (zh) * 2017-09-15 2018-02-13 深圳市德铭光科技有限公司 具防水性能的显示屏箱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02910A (zh) 2021-01-16
CN110322788A (zh) 2019-10-11
TWI696019B (zh) 2020-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22788B (zh) 背光模组及其清洁方法
JP5610465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8931946B2 (en) Optical sheet and backlight assembly including the optical sheet
US20190243059A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US11994773B2 (en) Backlight module including through-hole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WO2013061897A1 (ja)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CN109637364B (zh) 显示装置
CN110632790A (zh) 一种背光模组、其制备方法及其显示装置
JP2007026842A (ja) 両面発光型面光源装置、それに使用するセパレータ付き遮光片面テープ及びその貼付方法
US10175419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JP2009026713A (ja)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US10969621B2 (en) Display assembly and display device
TWI703377B (zh) 顯示裝置
JP2002169152A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4449039B2 (ja) 面状照明装置およびその組立方法
KR100884660B1 (ko) 액정표시장치의 백라이트 유닛
TWM562990U (zh) 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KR102071205B1 (ko) 액정표시장치모듈
KR20170127709A (ko) 양자점 시트와 이를 이용한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2007157500A (ja)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光学シート
WO2006129416A1 (ja) 表示装置用照明装置、およびそれを使用した表示装置
JP2007157574A (ja) 面状光源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TWI837048B (zh) 框架結構、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US20220317512A1 (en) Display device
JP4141694B2 (ja) 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