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12770A - 粘接剂膜 - Google Patents

粘接剂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12770A
CN110312770A CN201880011922.9A CN201880011922A CN110312770A CN 110312770 A CN110312770 A CN 110312770A CN 201880011922 A CN201880011922 A CN 201880011922A CN 110312770 A CN110312770 A CN 1103127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ng particles
bonding agents
layer
adhesive
bo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1192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川哲之
伊泽弘行
福井崇洋
熊田达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owa Denko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3127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127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1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without carri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9/00Adhesiv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e.g. glue sticks
    • C09J9/02Electrically-conducting adhes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2Elements
    • C08K3/08Met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2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09J11/04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in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01/00Adhesives based on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00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00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 H01B1/20Conductive material dispersed in non-conductive organic material
    • H01B1/22Conductive material dispersed in non-conductive organic material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comprising metals or allo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1/00Individual connecting elements provid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ive members which are, or may be, thereby interconnected, e.g. end pieces for wires or cabl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or cable and having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blocks of binding posts
    • H01R11/01Individual connecting elements provid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ive members which are, or may be, thereby interconnected, e.g. end pieces for wires or cabl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or cable and having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blocks of binding post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r arrangement of the conductive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the connecting lo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2Elements
    • C08K3/08Metals
    • C08K2003/0831Gol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2Elements
    • C08K3/08Metals
    • C08K2003/085Copp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2Elements
    • C08K3/08Metals
    • C08K2003/0862Nicke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01Conductive 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9/00Use of pretreated ingredients
    • C08K9/02Ingredients treated with inorganic substan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203/00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203/00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203/318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for the production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203/00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203/326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for bonding electronic components such as wafers, chips or semiconducto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2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itself
    • C09J2301/208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itself the adhesive layer being constituted by at least two or more adjacent or superposed adhesive layers, e.g. multilayer adhesiv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4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essential components
    • C09J2301/408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essential components additives as essential feature of the adhesive layer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方面为一种粘接剂膜,其具备第一粘接剂层和第二粘接剂层,所述第一粘接剂层含有第一导电粒子,所述第一导电粒子为枝晶状的导电粒子,所述第二粘接剂层含有第二导电粒子,所述第二导电粒子为除第一导电粒子以外的导电粒子,且为具有非导电性的核体和设置于该核体上的导电层的导电粒子。

Description

粘接剂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粘接剂膜。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半导体、液晶显示器等领域中,为了进行电子部件的固定、电路连接等而使用各种粘接剂。在这些用途中,电子部件、电路等的高密度化和高精细化不断推进,从而对粘接剂也要求更高水平的性能。
例如,在液晶显示器与TCP(Tape Carrier Package,带载封装)的连接、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印刷电路)与TCP的连接、或FPC与印刷配线板的连接中,使用使导电粒子分散于粘接剂中而成的粘接剂。对于这样的粘接剂而言,要求更进一步提高导电性和可靠性。
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导电性膜,其在基材膜上具备含有预定的枝晶状银被覆铜粉粒子的导电膜,并且公开了,利用该导电性膜,即使不配合银粉也可获得充分的导电特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4/021037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靠性优异的粘接剂膜。
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一方面为一种粘接剂膜,其具备第一粘接剂层和第二粘接剂层,上述第一粘接剂层含有第一导电粒子,上述第一导电粒子为枝晶状的导电粒子,上述第二粘接剂层含有第二导电粒子,上述第二导电粒子为除第一导电粒子以外的导电粒子,且为具有非导电性的核体和设置于该核体上的导电层的导电粒子。
第一粘接剂层可以进一步含有第二导电粒子。该情况下,第二导电粒子在第一粘接剂层中所占的体积比例可以小于第二导电粒子在第二粘接剂层中所占的体积比例。第一粘接剂层也可以不含第二导电粒子。
粘接剂膜在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如下的粘接剂膜,其依次具备上述第一粘接剂层、上述第二粘接剂层、以及第三粘接剂层,第三粘接剂层含有第三导电粒子,上述第三导电粒子为枝晶状的导电粒子。
第三粘接剂层可以进一步含有第二导电粒子。该情况下,第二导电粒子在第三粘接剂层中所占的体积比例可以小于第二导电粒子在第二粘接剂层中所占的体积比例。第三粘接剂层也可以不含第二导电粒子。
导电层可以含有选自由金、镍和钯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可靠性优异的粘接剂膜。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粘接剂膜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截面图。
图2为示意性地表示电子构件彼此连接的一例的主要部分截面图。
图3为表示粘接剂膜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截面图。
图4为示意性地表示电子构件彼此连接的另一例的主要部分截面图。
图5为表示可靠性试验用的安装体的制作方法的示意图。
图6为表示可靠性试验中的连接电阻测定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适当地参照附图,一边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表示粘接剂膜的一个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截面图。如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粘接剂膜1A具备第一粘接剂层2、以及设置在第一粘接剂层2的一面上的第二粘接剂层3。第一粘接剂层2含有第一粘接剂成分4、以及分散于第一粘接剂成分4中的第一导电粒子5。第二粘接剂层3含有第二粘接剂成分6、以及分散于第二粘接剂成分6中的第二导电粒子7。
第一粘接剂成分4和第二粘接剂成分6彼此可以为相同种类也可以为不同种类,从能够获得对于环境温度的变化而言稳定的粘接力的观点考虑,优选彼此为相同种类。第一粘接剂成分4和第二粘接剂成分6分别可以为以下所说明的粘接剂成分。
作为粘接剂成分,例如由通过热或光而显示出固化性的材料构成,可以为环氧系粘接剂、自由基固化型的粘接剂、聚氨酯、聚乙烯酯等热塑性粘接剂等。从粘接后的耐热性和耐湿性优异的方面出发,粘接剂成分也可以由交联性材料构成。其中,从能够短时间固化且连接作业性良好,粘接性优异等方面出发,优选使用含有属于热固性树脂的环氧树脂作为主成分的环氧系粘接剂。自由基固化型的粘接剂与环氧系粘接剂相比具有低温短时间内的固化性优异等特征,因此可以根据用途适当地使用。
环氧系粘接剂例如含有环氧树脂等热固性材料和固化剂,且可以根据需要进一步含有热塑性树脂、偶联剂、填充剂等。
作为环氧树脂,例如可列举: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双酚S型环氧树脂、苯酚酚醛清漆型环氧树脂、甲酚酚醛清漆型环氧树脂、双酚A酚醛清漆型环氧树脂、双酚F酚醛清漆型环氧树脂、脂环式环氧树脂、缩水甘油酯型环氧树脂、缩水甘油胺型环氧树脂、乙内酰脲型环氧树脂、异氰脲酸酯型环氧树脂、脂肪族链状环氧树脂等。这些环氧树脂可以经卤化,也可以经氢化,还可以具有在侧链加成有丙烯酰基或甲基丙烯酰基的结构。这些环氧树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作为固化剂,只要能够使环氧树脂固化就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列举阴离子聚合性的催化剂型固化剂、阳离子聚合性的催化剂型固化剂、加聚型的固化剂等。从快速固化性优异且不需要考虑化学当量的方面出发,固化剂优选为阴离子或阳离子聚合性的催化剂型固化剂。
阴离子或阳离子聚合性的催化剂型固化剂例如可以为咪唑系、酰肼系、三氟化硼-胺络合物、盐(芳香族锍盐、芳香族重氮盐、脂肪族锍盐等)、胺酰亚胺、二氨基顺丁烯二腈、三聚氰胺及其衍生物、多胺的盐、双氰胺等,也可以为它们的改性物。作为加聚型的固化剂,例如可列举多胺、聚硫醇、多酚、酸酐等。
利用聚氨酯系、聚酯系等高分子物质;镍、铜等金属薄膜;硅酸钙等无机物等将这些固化剂被覆并进行微胶囊化而成的潜在性固化剂能够延长使用寿命,因此优选。固化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相对于热固性材料以及根据需要配合的热塑性树脂的合计量100质量份,固化剂的含量可以为0.05~20质量份。
自由基固化型的粘接剂例如含有自由基聚合性材料和自由基聚合引发剂(也称为固化剂),且根据需要可以进一步含有热塑性树脂、偶联剂、填充剂等。
作为自由基聚合性材料,例如只要为具有通过自由基进行聚合的官能团的物质,就可以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自由基聚合性材料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为丙烯酸酯(也包含对应的甲基丙烯酸酯。以下相同。)化合物、丙烯酰氧基(也包含对应的甲基丙烯酰氧基。以下相同。)化合物、马来酰亚胺化合物、柠康酰亚胺树脂、纳迪克酰亚胺树脂等自由基聚合性物质。这些自由基聚合性物质可以为单体或低聚物的状态,也可以为单体与低聚物的混合物的状态。
作为丙烯酸酯化合物,例如可列举: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异丙酯、丙烯酸异丁酯、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四羟甲基甲烷四丙烯酸酯、2-羟基-1,3-二丙烯酰氧基丙烷、2,2-双[4-(丙烯酰氧基甲氧基)苯基]丙烷、2,2-双[4-(丙烯酰氧基聚乙氧基)苯基]丙烷、丙烯酸二环戊烯酯、丙烯酸三环癸酯、异氰脲酸三(丙烯酰氧基乙基)酯、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磷酸酯二丙烯酸酯等。
丙烯酸酯化合物等自由基聚合性物质根据需要也可以与对苯二酚、甲基醚对苯二酚等阻聚剂一起使用。从提高耐热性的观点考虑,丙烯酸酯化合物等自由基聚合性物质优选具有二环戊烯基、三环癸基、三嗪环等取代基的至少一种。作为丙烯酸酯化合物以外的自由基聚合性物质,例如可以适宜地使用国际公开第2009/063827号中所记载的化合物。自由基聚合性物质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作为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只要为例如通过加热或光照射而分解并产生游离自由基的化合物,就可以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为过氧化化合物、偶氮系化合物等。这些化合物可以根据目标连接温度、连接时间、有效时间等而适当选定。
自由基聚合引发剂更具体而言优选为二酰基过氧化物、过氧化二碳酸酯、过氧化酯、过氧化缩酮、二烷基过氧化物、过氧化氢、甲硅烷基过氧化物等。其中,为过氧化酯、二烷基过氧化物、过氧化氢、甲硅烷基过氧化物等,从能够获得高反应性的观点考虑,更优选为过氧化酯。作为这些自由基聚合引发剂,例如可以适宜地使用国际公开第2009/063827号中所记载的化合物。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相对于自由基聚合性材料以及根据需要配合的热塑性树脂的合计量100质量份,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含量可以为0.1~10质量份。
在环氧系粘接剂和自由基固化型的粘接剂中根据需要配合的热塑性树脂例如容易对粘接剂赋予优异的膜成形性。作为热塑性树脂,例如可列举:苯氧树脂、聚乙烯醇缩甲醛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聚酯树脂、聚酰胺树脂、二甲苯树脂、聚氨酯树脂、聚酯氨基甲酸酯树脂、酚醛树脂、萜烯酚醛树脂等。作为热塑性树脂,例如可以适宜地使用国际公开第2009/063827号中所记载的化合物。从粘接性、相溶性、耐热性、机械强度等优异的方面出发,热塑性树脂优选为苯氧树脂。热塑性树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关于热塑性树脂的含量,在配合于环氧系粘接剂中的情况下,相对于热塑性树脂和热固性材料的合计量100质量份,可以为5~80质量份。关于热塑性树脂的含量,在配合于自由基固化型的粘接剂中的情况下,相对于热塑性树脂和自由基聚合性物质的合计量100质量份,可以为5~80质量份。
作为粘接剂成分的其他例子,可列举热自由基固化型粘接剂,其含有热塑性树脂、包含在30℃为液态的自由基聚合性物质的自由基聚合性材料、以及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热自由基固化型粘接剂与上述粘接剂成分相比为低粘度。相对于热塑性树脂和自由基聚合性物质的合计量100质量份,热自由基固化型粘接剂中的自由基聚合性物质的含量优选为20~80质量份,更优选为30~8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40~80质量份。
粘接剂成分也可以为环氧系粘接剂,其含有热塑性树脂、包含在30℃为液态的环氧树脂的热固性材料、以及固化剂。该情况下,相对于热塑性树脂和热固性材料的合计量100质量份,环氧系粘接剂中的环氧树脂的含量优选为20~80质量份,更优选为40~8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30~80质量份。
在粘接剂膜1A被用于IC芯片与玻璃基板、柔性印刷基板(FPC)等的连接中的情况下,从抑制由IC芯片与基板的线膨胀系数之差引起的基板翘曲的观点考虑,粘接剂组合物优选进一步含有发挥缓和内部应力的作用的成分。作为上述成分,具体而言可列举丙烯酸橡胶、弹性体成分等。或者,粘接剂组合物也可以为国际公开第98/44067号中所记载那样的自由基固化型粘接剂。
以第一粘接剂层2的总体积为基准计,第一粘接剂层2中的第一粘接剂成分4的含量(第一粘接剂成分4在第一粘接剂层2中所占的体积比例)可以为大于或等于75体积%或大于或等于85体积%,且可以为小于或等于98体积%或小于或等于92体积%。
以第二粘接剂层3的总体积为基准计,第二粘接剂层3中的第二粘接剂成分6的含量(第二粘接剂成分6在第二粘接剂层3中所占的体积比例)可以为大于或等于80体积%或大于或等于90体积%,且可以为小于或等于98体积%或小于或等于95体积%。
第一粘接剂层2含有第一导电粒子5。第一导电粒子5呈枝晶状(也称为树枝状),具备一根主轴、以及从该主轴二维地或三维地分岔的多个枝。第一导电粒子5可以由铜、银等金属形成,例如可以为由银被覆铜粒子而成的银被覆铜粒子。
第一导电粒子5可以为公知的导电粒子,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作为ACBY-2(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或CE-1110(福田金属箔粉工业株式会社)获得。或者,第一导电粒子5也可以通过公知的方法(例如上述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方法)来制造。
以第一粘接剂层2的总体积为基准计,第一粘接剂层2中的第一导电粒子5的含量(第一导电粒子5在第一粘接剂层2中所占的体积比例)可以为大于或等于2体积%或大于或等于8体积%,且可以为小于或等于25体积%或小于或等于15体积%。
第一粘接剂层2的厚度例如可以为大于或等于5μm、大于或等于7μm、或大于或等于10μm,且可以为小于或等于30μm、小于或等于25μm、或小于或等于20μm。
第二粘接剂层3含有第二导电粒子7,该第二导电粒子7为第一导电粒子5以外的导电粒子。第二导电粒子7具有非导电性的核体、以及设置于该核体上的导电层。核体由玻璃、陶瓷、树脂等非导电性材料形成,优选由树脂形成。作为树脂,例如可列举丙烯酸树脂、苯乙烯树脂、有机硅树脂、聚丁二烯树脂或构成这些树脂的单体的共聚物。核体的平均粒径例如可以为2~30μm。
导电层例如由金、银、铜、镍、钯或它们的合金形成。从导电性优异的观点考虑,导电层优选含有选自金、镍和钯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含有金或钯,进一步优选含有金。导电层例如通过将上述金属镀敷于核体而形成。导电层的厚度例如可以为10~400nm。
从能够适宜地将粘接剂膜1A进行薄膜化的观点考虑,第二导电粒子7的平均粒径优选为小于或等于30μm,更优选为小于或等于25μm,进一步优选为小于或等于20μm。第二导电粒子7的平均粒径例如可以为大于或等于1μm。第二导电粒子7的平均粒径通过使用激光衍射散射法的粒度分布测定装置(Microtrac(产品名,日机装株式会社))来测定。
以第二粘接剂层3的总体积为基准计,第二粘接剂层3中的第二导电粒子7的含量(第二导电粒子7在第二粘接剂层3中所占的体积比例)可以为大于或等于2体积%或大于或等于5体积%,且可以为小于或等于20体积%或小于或等于10体积%。
第二粘接剂层3的厚度例如可以为大于或等于5μm、大于或等于7μm、或大于或等于10μm,且可以为小于或等于30μm、小于或等于25μm、或小于或等于20μm。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粘接剂层2仅含有第一导电粒子5作为导电粒子,第二粘接剂层3仅含有第二导电粒子7作为导电粒子,但第一粘接剂层也可以进一步含有第二导电粒子7等其他导电粒子,第二粘接剂层也可以进一步含有第一导电粒子5等其他导电粒子。
在第一粘接剂层进一步含有第二导电粒子7的情况下,从获得可靠性更优异的粘接剂膜的观点考虑,第二导电粒子7在第一粘接剂层中所占的体积比例优选小于第二导电粒子7在第二粘接剂层中所占的体积比例。以第一粘接剂层的总体积为基准计,第二导电粒子7在第一粘接剂层中所占的含量例如可以为小于或等于10体积%、小于或等于5体积%或小于或等于2体积%。从同样的观点考虑,第一粘接剂层优选如第一实施方式那样不含第二导电粒子7。
粘接剂膜1A例如通过在分别单独地形成第一粘接剂层2和第二粘接剂层3后将它们层叠而获得。第一粘接剂层2和第二粘接剂层3例如分别通过将糊状的粘接剂组合物涂布于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等树脂膜上并进行干燥而获得。糊状的粘接剂组合物例如通过对包含粘接剂成分4、6以及第一导电粒子5或第二导电粒子7的混合物进行加热或者使上述混合物溶解于溶剂中而获得。作为溶剂,例如使用常压下的沸点为50~150℃的溶剂。
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粘接剂膜1A可以用作使相同种类的被粘接体彼此粘接的粘接剂,另外,也可以用作使不同种类的被粘接体(例如热膨胀系数不同的被粘接体)彼此粘接的粘接剂。粘接剂膜1A可以适宜地用于电子构件彼此连接。
图2为示意性地表示电子构件彼此连接的一例的主要部分截面图。首先,如图2(a)所示,在第一电子构件10与第二电子构件13之间配置粘接剂膜1A而形成层叠体14A,上述第一电子构件10具备第一基板8、和形成于第一基板8的主面上的例如大致整面的第一电极9,上述第二电子构件13具备第二基板11、和形成于第二基板11的主面上的例如大致整面的第二电极12。
接下来,对层叠体14A一边进行加热,一边沿图2(a)的箭头A所示的方向进行加压,从而如图2(b)所示,使第一电子构件10与第二电子构件13经由电路连接材料15A而彼此电连接,从而获得连接结构体16A。加热温度例如为50~190℃。加压时的压力例如为0.1~30MPa。这些加热和加压例如在0.5~120秒的范围内进行。
第一基板8和第二基板11分别可以为由玻璃、陶瓷、聚酰亚胺、聚碳酸酯、聚酯、聚醚砜等形成的基板。第一电极9和第二电极12分别可以为由金、银、铜、锡、铝、钌、铑、钯、锇、铱、铂、铟锡氧化物(ITO)等形成的电极。
电路连接材料15A包含:第一导电粒子5;第二导电粒子7;以及粘接剂成分4、6的固化物17A。即,电路连接材料15为将上述粘接剂膜1A固化而成。
即使在第一电极9由容易在其表面形成氧化被膜的材料(例如铜、铝)形成的情况下,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粘接剂膜1A也能够适宜地将电子构件10、13彼此进行连接。认为其原因在于:在粘接剂膜1A中并用了第一导电粒子5与第二导电粒子7。即认为,如图2(b)所示,通过第二导电粒子7形成使第一电极9与第二电极12彼此导通的主要导通路径,另一方面,第一导电粒子5辅助第二导电粒子7与第一电极9之间的电连接,从而实现了适宜的连接。
更具体而言,本发明人推测:由于第一导电粒子5为枝晶状的导电粒子,因此即使在第一电极9的表面形成了氧化被膜的情况下,第一导电粒子5也能够贯通氧化被膜而与第一电极9接触,其结果,能够实现第二导电粒子7与第一电极9之间的适宜连接。因此认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粘接剂膜1A与仅使用了第一导电粒子和第二导电粒子中的任一者的粘接剂膜相比,可靠性优异,即,对于环境温度的变化而言能够维持所期望的导电性。
进一步,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粘接剂膜1A通过具备含有第一导电粒子5的第一粘接剂层2、以及含有第二导电粒子7的第二粘接剂层3,从而能够更进一步适宜地将电子构件10、13彼此进行连接。具体而言,在将电子构件10、13彼此进行连接时,通过使含有第一导电粒子5的第一粘接剂层2粘接于第一电子构件10中的第一电极9,从而第一粘接剂层2中的第一导电粒子5与第一电极9接触,在该状态下,第二粘接剂层3中的第二导电粒子7与第一导电粒子5接触。作为结果,即使在第一电极9的表面形成了氧化被膜的情况下,也认为第一导电粒子5与第一电极9能够更牢固地接触,能够实现更进一步稳定的连接。
因此认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粘接剂膜1A,与例如由含有第一导电粒子5和第二导电粒子7两者的一层构成的粘接剂膜相比,可靠性进一步提高。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粘接剂膜1A,能够确保电子构件10、13彼此适宜的连接,并且与例如由含有第一导电粒子5和第二导电粒子7两者的一层构成的粘接剂膜相比,也能够减少第一导电粒子5的含量。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粘接剂膜也可以进一步具备第三粘接剂层。图3为表示粘接剂膜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截面图。如图3所示,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粘接剂膜1B依次具备第一粘接剂层2、第二粘接剂层3、以及第三粘接剂层18。第一粘接剂层2含有第一粘接剂成分4、以及分散于第一粘接剂成分4中的第一导电粒子5。第二粘接剂层3含有第二粘接剂成分6、以及分散于第二粘接剂成分6中的第二导电粒子7。第三粘接剂层18含有第三粘接剂成分19、以及分散于第三粘接剂成分19中的第三导电粒子20。
第一粘接剂成分4、第二粘接剂成分6和第三粘接剂成分19彼此可以为相同种类也可以为不同种类,从能够获得对于环境温度的变化而言稳定的粘接力的观点考虑,优选彼此为相同种类。第三粘接剂成分19可以为上述粘接剂成分。
以第三粘接剂层18的总体积为基准计,第三粘接剂层18中的第三粘接剂成分19的含量(第三粘接剂成分19在第三粘接剂层18中所占的体积比例)可以为大于或等于75体积%或大于或等于85体积%,且可以为小于或等于98体积%或小于或等于92体积%。
第三粘接剂层18含有第三导电粒子20,该第三导电粒子20为枝晶状的导电粒子。第三导电粒子20的详情与上述第一导电粒子5同样,此处省略重复的说明。第三导电粒子20与第一导电粒子5可以为相同种类也可以为不同种类,从能够获得对于环境温度的变化而言稳定的粘接力的观点考虑,优选为相同种类。
以第三粘接剂层18的总体积为基准计,第三粘接剂层18中的第三导电粒子20的含量(第三导电粒子20在第三粘接剂层18中所占的体积比例)可以为大于或等于2体积%或大于或等于8体积%,且可以为小于或等于25体积%或小于或等于15体积%。
第三粘接剂层18的厚度例如可以为大于或等于5μm、大于或等于7μm、或大于或等于10μm,且可以为小于或等于30μm、小于或等于25μm、或小于或等于20μm。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三粘接剂层18仅含有第三导电粒子20作为导电粒子,但第三粘接剂层也可以进一步含有第二导电粒子7等其他导电粒子。
在第三粘接剂层进一步含有第二导电粒子7的情况下,从获得可靠性更优异的粘接剂膜的观点考虑,第二导电粒子7在第三粘接剂层中所占的体积比例优选小于第二导电粒子7在第二粘接剂层中所占的体积比例。以第三粘接剂层的总体积为基准计,第二导电粒子7在第三粘接剂层中所占的含量例如可以为小于或等于10体积%、小于或等于5体积%或小于或等于2体积%。从同样的观点考虑,第三粘接剂层优选如第二实施方式那样不含第二导电粒子7。
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粘接剂膜1B例如通过在分别单独地形成第一粘接剂层2、第二粘接剂层3以及第三粘接剂层18后将它们层叠而获得。第三粘接剂层18通过与上述第一粘接剂层2和第二粘接剂层3的形成方法同样的方法而获得。
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粘接剂膜1B也可以用作使相同种类的被粘接体彼此粘接的粘接剂,另外,也可以用作使不同种类的被粘接体(例如热膨胀系数不同的被粘接体)彼此粘接的粘接剂,进一步,还可以适宜地用于电子构件彼此连接。
图4为示意性地表示电子构件彼此连接的另一例的主要部分截面图。以下,省略与图2所示的电子构件彼此连接的例子重复的说明。在该例子中,如图4(a)所示,在第一电子构件10与第二电子构件13之间配置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粘接剂膜1B而形成层叠体14B。
接下来,与上述同样地,对层叠体14B一边进行加热,一边沿图4(a)的箭头A所示的方向进行加压,从而如图4(b)所示,使第一电子构件10与第二电子构件13经由电路连接材料15B而彼此电连接,获得连接结构体16B。电路连接材料15B包含第一导电粒子5、第二导电粒子7、第三导电粒子20、以及粘接剂成分的固化物17B。即,电路连接材料15B通过将上述粘接剂膜1B固化而成。
即使在第一电极9和第二电极12均由容易在其表面形成氧化被膜的材料(例如铜、铝)形成的情况下,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粘接剂膜1B也能够适宜地将电子构件10、13彼此进行连接。这是因为,第三导电粒子20为枝晶状的导电粒子,因此即使在第二电极12的表面形成了氧化被膜的情况下,第三导电粒子20也能够贯通氧化被膜而与第二电极12接触。因此认为,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粘接剂膜1B与仅使用了第一导电粒子和第二导电粒子中的任一者的粘接剂膜相比,可靠性优异,即,对于环境温度的变化而言能够维持所期望的导电性。
进一步,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粘接剂膜1B通过依次具备含有第一导电粒子5的第一粘接剂层2、含有第二导电粒子7的第二粘接剂层3、以及含有第三导电粒子20的第三粘接剂层18,从而能够更进一步适宜地将电子构件10、13彼此进行连接。具体而言,即使在第一电极9和第二电极12的表面均形成了氧化被膜的情况下,在将电子构件10、13彼此进行连接时,也能够使第一粘接剂层2中的第一导电粒子5比第二粘接剂层3中的第二导电粒子7更优先地与第一电极9接触,且能够使第三粘接剂层18中的第三导电粒子20比第二粘接剂层3中的第二导电粒子7更优先地与第二电极12接触。
因此认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粘接剂膜1B,与例如由含有第一导电粒子5(第三导电粒子20)和第二导电粒子7的一层构成的粘接剂膜相比,可靠性进一步提高。另外,根据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粘接剂膜1B,能够确保电子构件10、13彼此适宜的连接,并且与例如由含有第一导电粒子5(第三导电粒子20)和第二导电粒子7的一层构成的粘接剂膜相比,也能够减少第一导电粒子5(第三导电粒子20)的含量。
实施例
以下,基于实施例进一步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例。
(溶液A1的调制)
将50g苯氧树脂(联合碳化物株式会社制,产品名:PKHC,重均分子量:45000)溶解于甲苯(沸点:110.6℃)与乙酸乙酯(沸点:77.1℃)的混合溶剂(以质量比计甲苯:乙酸乙酯=1:1)中,获得固体成分40质量%的苯氧树脂溶液。在该苯氧树脂溶液中,将作为自由基聚合性物质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根上工业株式会社制,产品名:UN7700)和磷酸酯二甲基丙烯酸酯(共荣社化学株式会社制,产品名:Light Ester P-2M)、以及作为固化剂的1,1-双(叔己基过氧化)-3,3,5-三甲基环己烷(日本油脂株式会社制,产品名:Perhexa TMH)以苯氧树脂: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磷酸酯二甲基丙烯酸酯:固化剂=10:10:3:2的固体质量比进行配合,获得溶液A1。
作为导电粒子B1(第一导电粒子),使用枝晶状的导电粒子(银被覆铜粒子,三井金属矿山株式会社制,产品名:ACBY-2)。
(核体(树脂粒子)的制作)
在二乙烯基苯、苯乙烯单体和甲基丙烯酸丁酯的混合溶液中投入作为聚合引发剂的过氧化苯甲酰,一边以高速进行均匀搅拌一边加热以进行聚合反应,从而获得微粒分散液。将该微粒分散液过滤并进行减压干燥,从而获得作为微粒的凝聚体的块体。进一步将该块体粉碎,从而分别制作交联密度不同的平均粒径20μm的核体(树脂粒子)。
(导电粒子C1的制作)
使钯催化剂(Muromachi Technos株式会社制,产品名:MK-2605)载持于上述核体的表面,并使用促进剂(Muromachi Technos株式会社制,产品名:
MK-370)使核体活性化。将该核体投入至经加温至60℃的硫酸镍水溶液、次磷酸钠水溶液和酒石酸钠水溶液的混合液中,进行无电解镀敷前工序。将该混合物搅拌20分钟,确认到氢的发泡停止。接下来,添加硫酸镍、次磷酸钠、柠檬酸钠和镀敷稳定剂的混合溶液,进行搅拌直至pH稳定,并进行无电解镀敷后工序直至氢的发泡停止。接下来,将镀液过滤,利用水对过滤物进行清洗后,利用80℃的真空干燥机进行干燥,从而制作经镀镍的导电粒子C1(第二导电粒子)。
[实施例1]
<粘接剂组合物的膜化>
使45体积份的导电粒子B1分散于100体积份的溶液A1中,获得混合溶液。将所获得的混合溶液涂布于厚度80μm的氟树脂膜上,通过在70℃进行10分钟热风干燥而除去溶剂,从而获得形成于氟树脂膜上的厚度10μm的膜状粘接剂组合物(第一粘接剂层)。
接下来,使5体积份的导电粒子C1分散于100体积份的溶液A1中,获得混合溶液。将所获得的混合溶液涂布于厚度80μm的氟树脂膜上,通过在70℃进行10分钟热风干燥而除去溶剂,从而获得形成于氟树脂膜上的厚度20μm的膜状粘接剂组合物(第二粘接剂层)。在第二粘接剂层上层压第一粘接剂层,并将氟树脂膜剥下,从而获得厚度30μm的粘接剂膜。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制作第一粘接剂层和第二粘接剂层。另外,作为第三粘接剂层,制作与第一粘接剂层相同的粘接剂层。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在将第一粘接剂层层压于第二粘接剂层上后,将第二粘接剂层上的氟树脂膜剥下,然后在第二粘接剂层的与第一粘接剂层相反侧的面上层压第三粘接剂层,并将氟树脂膜剥下,从而获得厚度40μm的粘接剂膜。
[比较例1]
使15体积份的导电粒子C1分散于100体积份的溶液A1中,获得混合溶液。将所获得的混合溶液涂布于厚度80μm的氟树脂膜上,通过在70℃进行10分钟热风干燥而除去溶剂,从而获得形成于氟树脂膜上的厚度40μm的膜状粘接剂组合物。
[比较例2]
使30体积份的导电粒子C1分散于100体积份的溶液A1中,获得混合溶液。将所获得的混合溶液涂布于厚度80μm的氟树脂膜上,通过在70℃进行10分钟热风干燥而除去溶剂,从而获得形成于氟树脂膜上的厚度40μm的膜状粘接剂组合物。
[参考例1]
使45体积份的导电粒子B1与15体积份的导电粒子C1分散于100体积份的溶液A1中,获得混合溶液。将所获得的混合溶液涂布于厚度80μm的氟树脂膜上,通过在70℃进行10分钟热风干燥而除去溶剂,从而获得形成于氟树脂膜上的厚度30μm的膜状粘接剂组合物。
通过以下所示的可靠性试验,对将实施例、比较例和参考例中所获得的各粘接剂膜(膜状粘接剂组合物)用作电路连接材料时的可靠性进行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2中。
<可靠性试验>
如图5(a)、(b)所示,将切成6mm×6mm的粘接剂膜21配置于6mm×50mm的铜箔22的大致中央处,并使用株式会社大桥制作所制造的BD-07进行加热加压(50℃、0.5MPa、2秒)来进行贴附。接下来,如图5(c)、(d)所示,准备50mm×6mm的铝箔23,以覆盖粘接剂膜21的方式重叠于铜箔22与粘接剂膜21的层叠体上,并通过株式会社大桥制作所制造的BD-07进行加热加压(150℃、0.5MPa、10秒),从而获得可靠性试验用的安装体。
如图6所示,对所获得的安装体连接电流计、电压计,并通过四端子法测定连接电阻(初始)。另外,使用Espec株式会社制造的TSA-43EL,对安装体进行将以下的热循环重复500次的热循环试验,然后与上述同样地操作,测定连接电阻(热循环试验后),所述热循环为在-20℃保持30分钟、用10分钟升温至100℃、在100℃保持30分钟、用10分钟降温至-20℃。
[表1]
[表2]
符号说明
1A,1B:粘接剂膜、2:第一粘接剂层、3:第二粘接剂层、5:第一导电粒子、7:第二导电粒子、18:第三粘接剂层、20:第三导电粒子。

Claims (7)

1.一种粘接剂膜,其具备第一粘接剂层和第二粘接剂层,
所述第一粘接剂层含有第一导电粒子,所述第一导电粒子为枝晶状的导电粒子,
所述第二粘接剂层含有第二导电粒子,所述第二导电粒子为除所述第一导电粒子以外的导电粒子,且为具有非导电性的核体和设置于该核体上的导电层的导电粒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接剂膜,所述第一粘接剂层进一步含有所述第二导电粒子,
所述第二导电粒子在所述第一粘接剂层中所占的体积比例小于所述第二导电粒子在所述第二粘接剂层中所占的体积比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接剂膜,所述第一粘接剂层不含所述第二导电粒子。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粘接剂膜,其依次具备所述第一粘接剂层、所述第二粘接剂层、和第三粘接剂层,
所述第三粘接剂层含有第三导电粒子,所述第三导电粒子为枝晶状的导电粒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粘接剂膜,所述第三粘接剂层进一步含有所述第二导电粒子,
所述第二导电粒子在所述第三粘接剂层中所占的体积比例小于所述第二导电粒子在所述第二粘接剂层中所占的体积比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粘接剂膜,所述第三粘接剂层不含所述第二导电粒子。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粘接剂膜,所述导电层含有选自由金、镍和钯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CN201880011922.9A 2017-02-17 2018-02-14 粘接剂膜 Pending CN11031277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27983 2017-02-17
JP2017027985 2017-02-17
JP2017-027983 2017-02-17
JP2017-027985 2017-02-17
PCT/JP2018/005012 WO2018151131A1 (ja) 2017-02-17 2018-02-14 接着剤フィル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12770A true CN110312770A (zh) 2019-10-08

Family

ID=631702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11922.9A Pending CN110312770A (zh) 2017-02-17 2018-02-14 粘接剂膜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242472B2 (zh)
JP (2) JPWO2018151131A1 (zh)
KR (1) KR102457667B1 (zh)
CN (1) CN110312770A (zh)
TW (1) TWI795388B (zh)
WO (1) WO201815113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64166B (zh) 2018-06-28 2022-10-2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实现语音信号识别的电子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77082A (ja) * 1986-01-30 1987-08-03 Toray Ind Inc 異方導電性接着剤
JPS6459786A (en) * 1987-08-31 1989-03-07 Hitachi Chemical Co Ltd Connection member of circuit
JP2000169821A (ja) * 1998-09-30 2000-06-20 Three Bond Co Ltd 紫外線硬化性異方導電接着剤
JP2002324427A (ja) * 2001-04-26 2002-11-08 Toppan Forms Co Ltd 導電性接着剤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icチップの実装方法
JP2003045229A (ja) * 2001-07-27 2003-02-14 Toppan Forms Co Ltd 導電性接着剤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icチップの実装方法
CN1425192A (zh) * 2000-04-25 2003-06-18 日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电路连接用粘接剂、使用其的电路连接方法及电路连接结构体
CN101142292A (zh) * 2005-03-16 2008-03-12 日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粘接剂组合物、电路连接材料、电路构件的连接结构及半导体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55097B2 (ja) * 2007-11-08 2012-10-2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検査用粘着シート
JP5375374B2 (ja) * 2009-07-02 2013-12-25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回路接続材料及び回路接続構造体
WO2012164925A1 (ja) * 2011-05-31 2012-12-06 東洋インキSc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導電性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電子部品
JP2013182823A (ja) * 2012-03-02 2013-09-12 Dexerials Corp 接続体の製造方法、及び異方性導電接着剤
JP5503813B1 (ja) 2012-08-02 2014-05-28 三井金属鉱業株式会社 導電性フィルム
JP6025532B2 (ja) * 2012-11-30 2016-11-16 三井金属鉱業株式会社 導電性フィルム及び電子部品パッケージ
JP5989928B1 (ja) * 2016-02-10 2016-09-07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導電性接着フィルム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ダイシング・ダイボンディングフィルム
JP6005312B1 (ja) * 2016-02-10 2016-10-12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導電性接着フィルム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ダイシング・ダイボンディングフィルム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77082A (ja) * 1986-01-30 1987-08-03 Toray Ind Inc 異方導電性接着剤
JPS6459786A (en) * 1987-08-31 1989-03-07 Hitachi Chemical Co Ltd Connection member of circuit
JP2000169821A (ja) * 1998-09-30 2000-06-20 Three Bond Co Ltd 紫外線硬化性異方導電接着剤
CN1425192A (zh) * 2000-04-25 2003-06-18 日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电路连接用粘接剂、使用其的电路连接方法及电路连接结构体
JP2002324427A (ja) * 2001-04-26 2002-11-08 Toppan Forms Co Ltd 導電性接着剤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icチップの実装方法
JP2003045229A (ja) * 2001-07-27 2003-02-14 Toppan Forms Co Ltd 導電性接着剤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icチップの実装方法
CN101142292A (zh) * 2005-03-16 2008-03-12 日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粘接剂组合物、电路连接材料、电路构件的连接结构及半导体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367782A1 (en) 2019-12-05
WO2018151131A1 (ja) 2018-08-23
TW201833941A (zh) 2018-09-16
JP2023029350A (ja) 2023-03-03
KR20190113956A (ko) 2019-10-08
KR102457667B1 (ko) 2022-10-20
TWI795388B (zh) 2023-03-11
JPWO2018151131A1 (ja) 2019-12-12
US11242472B2 (en) 2022-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42130B (zh) 粘接剂组合物
CN110312772A (zh) 粘接剂膜
TW201606798A (zh) 異向性導電膜及其製造方法
CN111512502B (zh) 连接结构体及其制造方法
TWI647886B (zh) 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 connection structure, connection structure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connection method
CN109949968A (zh) 电路连接材料、连接体、以及制造连接体的方法
KR101973823B1 (ko) 이방성 도전 접속 재료, 필름 적층체, 접속 방법 및 접속 구조체
CN111995956B (zh) 多层粘接膜和连接结构体
CN110312770A (zh) 粘接剂膜
KR102573777B1 (ko) 접착제 조성물 및 접속체의 제조 방법
WO2006134880A1 (ja) 積層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積層フィルム用支持体の選別方法、並びに積層フィルム用支持体の評価方法
US20210017427A1 (en) Adhesive film
TWI834608B (zh) 接著劑組成物及連接體的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Lishennoco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HITACHI CHEMICAL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