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04148B - 车辆的顶棚构造、载荷传递部件及车辆的顶棚构造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顶棚构造、载荷传递部件及车辆的顶棚构造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04148B
CN110304148B CN201910226622.9A CN201910226622A CN110304148B CN 110304148 B CN110304148 B CN 110304148B CN 201910226622 A CN201910226622 A CN 201910226622A CN 110304148 B CN110304148 B CN 1103041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 transmission
vehicle
transmission member
width direction
infl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2662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04148A (zh
Inventor
千叶明
市下贤男
长谷川贵史
小玉丰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Industries Corp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Industries Corp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Industries Corp,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Industrie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3041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041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041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041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13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in vehicle roof frames or pill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7/00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 B60J7/02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of sliding type, e.g. comprising guide sho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6Fixed roof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021/0002Type of accident
    • B60R2021/0006Lateral collision

Abstract

提供车辆的顶棚构造、载荷传递部件及车辆的顶棚构造的制造方法。车辆的顶棚构造具有在车宽方向两侧的一对顶棚纵梁之间在车宽方向上延设的加强部件。载荷传递部件具有:第1结合部,其用于使该载荷传递部件与加强部件结合;第2结合部,其用于使载荷传递部件与顶棚纵梁结合。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观察载荷传递部件的情况下,载荷传递部位于第1结合部与第2结合部之间。载荷传递部具有在车宽方向上以直线状延伸的部分。充气装置支承部从载荷传递部延设。

Description

车辆的顶棚构造、载荷传递部件及车辆的顶棚构造的制造 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具备从顶棚纵梁向加强部件传递载荷的载荷传递部件和充气装置的车辆的顶棚构造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例如,如本申请文件的图6所示,日本特开2009-262662号公报记载的车辆的顶棚构造具备:在车辆上部的车宽方向两侧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设的一对顶棚纵梁90。图6仅图示车辆上部的车宽方向两侧中的单侧,因此仅图示一个顶棚纵梁90。另外,车辆的顶棚构造具备在两侧的顶棚纵梁90间在车宽方向上延设的中心框架91。中心框架91在车宽方向的两端部具备载荷承受部92(图6仅图示出一个载荷承受部92)。车辆的顶棚构造具备一对载荷传递部件93(图6图示一个载荷传递部件93)。载荷传递部件93以使顶棚纵梁90和中心框架91相互连结的方式与两者结合。
护帘式安全气囊(充气装置)94沿着顶棚纵梁90的长边方向配设在载荷传递部件93的下方。从车辆前后方向观察,载荷传递部件93是以避开护帘式安全气囊94的方式弯曲的形状。而且,若由于侧面碰撞而向车辆侧部输入侧面碰撞载荷,则该侧面碰撞载荷从顶棚纵梁90经由载荷传递部件93向中心框架91传递。
但是,如上述文献那样,在使用了载荷传递部件93的车辆的顶棚构造中,期望在侧面碰撞时抑制载荷传递部件93的变形,从载荷传递部件93高效地向中心框架91传递载荷。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高效地将侧面碰撞载荷向加强部件传递的车辆的顶棚构造及其制造方法。
以下,对本公开的例子进行记载。
例1.车辆的顶棚构造具备:一对顶棚纵梁,其在车辆上部的车宽方向两侧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设;加强部件,其设置于车辆顶棚,并在车宽方向两侧的上述一对顶棚纵梁之间在车宽方向上延设;载荷传递部件,其为将上述一对顶棚纵梁中的一个顶棚纵梁与上述加强部件连结的方式与该顶棚纵梁和该加强部件结合的上述载荷传递部件,且在侧面碰撞时从上述一个顶棚纵梁向上述加强部件传递载荷;以及充气装置,其配置于上述顶棚纵梁的车辆内侧,对气囊供给气体,上述车辆的顶棚构造的主旨在于,上述载荷传递部件具备:第1结合部,其用于使该载荷传递部件与上述加强部件结合;第2结合部,其用于使上述载荷传递部件与上述一个顶棚纵梁结合;载荷传递部,其为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观察上述载荷传递部件的情况下位于上述第1结合部与上述第2结合部之间的上述载荷传递部,上述载荷传递部具有在上述车宽方向上以直线状延伸的部分,在上述车辆前后方向上观察到的上述载荷传递部件相当于上述载荷传递部件的侧视;以及充气装置支承部,其构成为从上述载荷传递部延设,对上述充气装置进行支承。
据此,若由于侧面碰撞而对车辆侧部输入侧面碰撞载荷,则该侧面碰撞载荷从顶棚纵梁经由载荷传递部件向加强部件传递。与例如从车辆前后方向观察时弯曲的形状的载荷传递部相比,具有在上述结构的车辆前后方向上观察(侧视)时以直线状延伸的部分的载荷传递部不易因侧面碰撞载荷而变形,能够高效地将侧面碰撞载荷向加强部件传递。另外,例如,存在当在载荷传递部件已经结合于加强部件和顶棚纵梁的状态下将充气装置配置于车辆时,以不使充气装置与载荷传递部件干涉的方式,使载荷传递部件成为弯曲的形状的情况。但是在上述结构中,通过使充气装置支承部支承充气装置,能够配置充气装置,并且使载荷传递部件与加强部件和顶棚纵梁结合。换句话说,不需要使载荷传递部成为弯曲的形状,因此从车辆前后方向观察时,能够使载荷传递部成为直线状。因此,能够高效地将侧面碰撞载荷向加强部件传递。
例2.针对上述例1的车辆的顶棚构造,也可以是,上述充气装置支承部构成为在上述载荷传递部件中的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的上表面侧支承上述充气装置。
据此,能够在车辆顶棚与载荷传递部之间配置充气装置。因此,不需要在比顶棚纵梁靠车内侧下方处,在比载荷传递部件靠下方处确保充气装置的配置空间。
例3.针对上述例1或者例2的车辆的顶棚构造,也可以是,上述载荷传递部以具有在上述车宽方向上延伸的凹部的方式以波浪板状形成。
据此,能够抑制由于侧面碰撞载荷而使载荷传递部变形这种情况。
例4.针对上述例1~例3中任一个车辆的顶棚构造,也可以是,上述载荷传递部件具备:用于将该载荷传递部件临时固定于上述加强部件和上述顶棚纵梁的临时固定部。
作为制造车辆的顶棚构造的方法的一个例子,有使由充气装置支承部支承了充气装置的载荷传递部件从加强部件和顶棚纵梁的下侧进行结合的方法。此时,在上述结构中,通过使用临时固定部能够将载荷传递部件临时固定于加强部件和顶棚纵梁,因此能够通过加强部件和顶棚纵梁来支承载荷传递部件。载荷传递部件一体具备第1结合部、第2结合部和载荷传递部,而且由于支承充气装置而重量增加。但是,通过将载荷传递部件临时固定于加强部件和顶棚纵梁,能够减少支承载荷传递部件的劳力,因此容易进行载荷传递部件向车辆顶棚的结合作业。
例5.一种载荷传递部件,其为车辆的顶棚构造中的载荷传递部件,上述载荷传递部件在侧面碰撞时从一对顶棚纵梁中的一个顶棚纵梁向加强部件传递载荷,上述一对顶棚纵梁在车辆上部的车宽方向两侧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设,上述加强部件为了在上述一对顶棚纵梁之间在车宽方向上延设而设置于车辆顶棚,上述载荷传递部件具备:第1结合部,其用于使该载荷传递部件与上述加强部件结合;第2结合部,其用于使上述载荷传递部件与上述一个顶棚纵梁结合;载荷传递部,其为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观察上述载荷传递部件的情况下位于上述第1结合部与上述第2结合部之间的上述载荷传递部,上述载荷传递部具有在上述车宽方向上以直线状延伸的部分,在上述车辆前后方向上观察的上述载荷传递部件相当于上述载荷传递部件的侧视;以及充气装置支承部,其是为了支承对气囊供给气体的充气装置而从上述载荷传递部延设的上述充气装置支承部,上述充气装置配置于上述顶棚纵梁的车辆内侧。
例6.一种车辆的顶棚构造的制造方法,上述制造方法具备以下步骤:在车辆上部的车宽方向两侧中的一侧将一对顶棚纵梁中的一个顶棚纵梁处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设,在车辆上部的车宽方向两侧中的另一侧将一对顶棚纵梁中的另一个顶棚纵梁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设;以在车宽方向两侧的上述两顶棚纵梁之间将加强部件在车宽方向上延设的方式在车辆顶棚设置加强部件;为了能够在侧面碰撞时从上述一个顶棚纵梁向上述加强部件传递载荷,提供载荷传递部件;以将上述一个顶棚纵梁与上述加强部件连结的方式将上述载荷传递部件与上述顶棚纵梁和该加强部件结合;以及将对气囊供给气体的充气装置配置于上述顶棚纵梁的车辆内侧,提供上述载荷传递部件的步骤具备以下步骤:将用于使上述载荷传递部件与上述加强部件结合的第1结合部设置于上述载荷传递部件;将用于使上述载荷传递部件与上述一个顶棚纵梁结合的第2结合部设置于上述载荷传递部件;设置上述载荷传递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观察上述载荷传递部件的情况下,使上述载荷传递部位于上述第1结合部与上述第2结合部之间,上述载荷传递部具有在上述车宽方向上以直线状延伸的部分,在上述车辆前后方向上观察到的上述载荷传递部件相当于上述载荷传递部件的侧视;以及将支承上述充气装置的充气装置支承部从上述载荷传递部延设而设置。
根据本公开,能够将侧面碰撞载荷高效地向加强部件传递。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车辆的顶棚构造的局部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的车辆的顶棚构造的图1的2-2线放大剖视图。
图3是表示图2的载荷传递部件、充气装置和中心框架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图3的载荷传递部件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图3的载荷传递部件的向顶棚纵梁和中心框架结合的结合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背景技术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1~图5,对将本公开的车辆的顶棚构造具体化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车辆的顶棚构造10具有:在车辆顶棚11的车室内侧配设的天窗单元12、一对顶棚纵梁13、作为加强部件的中心框架20、以及一对载荷传递部件30。天窗单元12是四边形框状。顶棚纵梁13在车辆上部的车宽方向两侧分别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设。以下,围绕一对顶棚纵梁13中的一个顶棚纵梁13与中心框架20的两端中的一端之间的构造进行说明,但另一个顶棚纵梁13与中心框架20的另一端之间的构造也可相同。
图2所示,顶棚纵梁13通过使顶棚纵梁外部14与顶棚纵梁内部15相互接合而构成。顶棚纵梁外部14和顶棚纵梁内部15例如通过在车辆上侧的第1接合部16和车辆下侧的第2接合部17处相互接合,构成闭合截面。
顶棚纵梁13由与中立柱18相连的外侧面板19从外侧覆盖。一对中立柱18在车宽方向的两侧车辆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配置,并且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中立柱18通过使中立柱外钣金18a和中立柱内钣金18b相互接合而构成。外侧面板19在接合部19a处与车辆顶棚11和顶棚纵梁13接合。中心框架20以跨在车辆顶棚11形成的顶棚开口部11a的方式与天窗单元12接合。
如图3所示,通过使上框架21和下框架22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相互重叠而接合来构成中心框架20。上框架21是长边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长条的平板状。下框架22是截面倒帽子状。下框架22具备:从上端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设的一对凸缘23,且分别在凸缘23设置有贯通孔23a。另外,在下框架22的车宽方向两端部各自中(图3图示一个车宽方向端部),在凹陷的部分的上表面接合有一对安装螺母25。一对安装螺母25在车宽方向上并设。
在下框架22,且在车宽方向的两端部接合有一对安装板24(图3中图示出一个安装板24)。各个安装板24具备:与下框架22的一对凸缘23分别重合的重合部24a;和将一对重合部24a连结的连结部24b。在安装板24的上表面,且在与凸缘23的贯通孔23a对置的位置,分别接合有安装螺母25。另外,安装板24在各重合部24a具备安装孔26a。
在上述结构的中心框架20中,在车宽方向的两端部分别结合有载荷传递部件30。如图3、图4和图5分别所示,对于载荷传递部件30而言,长边是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形状,短边是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形状。载荷传递部件30通过使矩形平板状的板材成形而形成。载荷传递部件30在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中央部具备载荷传递部32。在从车辆上侧观察载荷传递部件30的俯视中,载荷传递部32沿着车宽方向遍及载荷传递部件30整体而设置。而且,在从车辆前后方向观察载荷传递部件30的情况下,载荷传递部32具有以直线状延伸的部分32b。在本实施方式中,从车辆前后方向观察时,载荷传递部32的长边方向上的中心框架20侧具有以直线状延伸的部分32b。在本实施方式中,若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观察到的载荷传递部件30与载荷传递部件30的侧视相当,则可以说载荷传递部32具有侧视时以直线状延伸的部分32b。即若图2表示载荷传递部件30的侧视,则以直线状延伸的部分32b沿着图2的左右方向以直线状延伸与在侧视时以直线状延伸对应。
载荷传递部32在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两侧具备一对第1加强部31a。此外,在图2中,车辆前后方向与相对于纸面的垂直方向相当。第1加强部31a通过对形成载荷传递部件30的板材进行弯曲而形成,具有作为加强肋的壁面的功能。第1加强部31a沿着车宽方向(图2中左右方向)遍及载荷传递部32的整体而设置。而且,在载荷传递部32,且在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两侧设置有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一对凹部32a。
载荷传递部32的顶棚纵梁13侧(图2~图5各自的左侧)具备第2加强部31b。第2加强部31b由形成载荷传递部件30的板材弯曲形成,具有作为加强肋的壁面的功能。而且,载荷传递部32的一对凹部32a分别形成在顶棚纵梁13侧处第1加强部31a与第2加强部31b之间。因此,载荷传递部32以通过具备第1加强部31a和第2加强部31b而具有在车宽方向上整体延伸的凹部32a的方式以波浪板状形成。
在载荷传递部件30的中心框架20侧(图2~图5各自的右侧),第1加强部31a是沿着车辆前后方向随着从载荷传递部32的平板状的部分离开而向下方延出后延出至比载荷传递部32的平板状的部分靠上方的位置的形状。另一方面,在载荷传递部件30的顶棚纵梁13侧(图2~图5各自的左侧),第1加强部31a是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向上方延出的形状。另外,第2加强部31b是从载荷传递部32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中央部向上方鼓出的形状。
载荷传递部件30的中心框架20侧(图2~图5各自的右侧)具备:沿着车辆前后方向从载荷传递部32的各第1加强部31a向比第1加强部31a靠外侧延设的一对第1结合片33。载荷传递部件30的沿着车宽方向的中心框架20侧具备四个第1结合部34,各第1结合部34具有:在板厚方向上贯通载荷传递部件30的贯通孔。四个第1结合部34中的两个第1结合部34在载荷传递部32的中心框架20侧并设。另外,剩余的两个第1结合部34形成于各第1结合片33。由此,载荷传递部件30在车辆上下方向上高度互不相同的位置分别具备第1结合部34。而且,对于在载荷传递部32的两个第1结合部34插通的螺栓40而言,与下框架22的安装螺母25旋合并且在各第1结合片33的第1结合部34插通的螺栓40与安装板24的安装螺母25旋合,由此将载荷传递部件30与中心框架20结合。因此,载荷传递部件30的中心框架20侧(图2~图5各自的右侧)在高度互不相同的多个位置与中心框架20结合。
另外,载荷传递部件30具备:从各第1结合片33朝向中心框架20延设的一对第1临时固定部35。第1临时固定部35例如是能够弹性变形的卡止爪。而且,通过使第1临时固定部35贯通凸缘23而插入在安装板24设置的安装孔26a,使第1临时固定部35挂定在安装板24,由此能够将载荷传递部件30临时固定于中心框架20。
载荷传递部件30的顶棚纵梁13侧(图2~图5各自的左侧)具备:从载荷传递部32的各第1加强部31a延设的一对第2结合片36。即,载荷传递部件30具备:从载荷传递部32的靠顶棚纵梁13侧的边缘延设的第2结合片36。各第2结合片36沿着车辆前后方向比各第1加强部31a向外侧延设。载荷传递部件30在各第2结合片36具备第2结合部37,第2结合部37具有在板厚方向上贯通第2结合片36的贯通孔。插通于各第2结合部37的螺栓40与在顶棚纵梁13的顶棚纵梁内部15设置的未图示的安装螺母旋合,从而将载荷传递部件30与顶棚纵梁13结合。
另外,载荷传递部件30具备:从各第2结合片36朝向顶棚纵梁13延设的一对第2临时固定部39。第2临时固定部39例如是能够弹性变形的挂定爪。而且,通过将第2临时固定部39插入在顶棚纵梁13设置的安装孔(未图示),并使第2临时固定部39挂定于顶棚纵梁13,从而能够将载荷传递部件30临时固定于顶棚纵梁13。
如图2所示,在载荷传递部件30中,第1结合部34在载荷传递部32的沿着车宽方向的中心框架20侧(图2~图5各自的右侧)设置,第2结合部37在载荷传递部32的沿着车宽方向的顶棚纵梁13侧(图2~图5各自的左侧)设置。而且,在车辆前后方向观察(侧视)时,载荷传递部32位于第1结合部34与第2结合部37之间。
如图4和图5分别所示,载荷传递部件30在沿着车宽方向的载荷传递部32的中央部附近具备从各第1加强部31a的上端向上方延设的一对充气装置支承部38。在车辆前后方向观察时,各充气装置支承部38在上表面具备圆弧状的支承面38a,支承面38a的曲率与护帘式安全气囊42的充气装置43的曲率相同或者几乎相同。而且,通过一对充气装置支承部38,支承充气装置43的长边方向两侧。充气装置43通过绑带44而安装于各充气装置支承部38。因此,充气装置支承部38在载荷传递部件30中的车辆上下方向的上表面侧支承充气装置43,充气装置43在载荷传递部32的上方被支承。
此处,对具备上述载荷传递部件30的顶棚构造10的制造方法简单进行说明。以下,虽着眼于两个载荷传递部件30中的一个载荷传递部件30进行说明,但另一个载荷传递部件30也能够相同地处理。
首先,通过绑带44将充气装置43安装于载荷传递部件30的一对充气装置支承部38,从而由充气装置支承部38来支承充气装置43,并且将护帘式安全气囊42安装于载荷传递部件30。接下来,在顶棚纵梁13和中心框架20设置于车辆的状态下,从顶棚纵梁13和中心框架20的下侧抬起与包含充气装置43的护帘式安全气囊42一体的载荷传递部件30。
而且,将载荷传递部件30的第1临时固定部35分别临时固定于中心框架20。另外,将载荷传递部件30的第2临时固定部39分别临时固定于顶棚纵梁13。通过像这样将载荷传递部件30临时固定于顶棚纵梁13和中心框架20,从而在从顶棚纵梁13和中心框架20悬挂了载荷传递部件30的状态下,将插通于各第1结合部34的螺栓40与中心框架20的安装螺母25旋合,从而将载荷传递部件30与中心框架20结合。另外,通过使插通于各第2结合部37的螺栓40与顶棚纵梁13的安装螺母(未图示)旋合,从而将载荷传递部件30与顶棚纵梁13结合。
作为其结果,支承有护帘式安全气囊42的载荷传递部件30以将顶棚纵梁13与中心框架20连结的方式与该顶棚纵梁13和中心框架20结合。
接下来,对车辆的顶棚构造10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的顶棚构造10中,若由于侧面碰撞而对车辆侧部输入有侧面碰撞载荷F(参照图2),则该侧面碰撞载荷F从顶棚纵梁13经由载荷传递部件30向中心框架20传递。此时,通过载荷传递部件30的载荷传递部32,使侧面碰撞载荷F高效地向中心框架20传递。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获得以下那样的效果。
(1)在车辆前后方向观察(侧视)时,载荷传递部件30具备:位于第1结合部34与第2结合部37之间的载荷传递部32,在车辆前后方向观察(侧视)时,该载荷传递部32具有以直线状延伸的部分32b。因此,例如与在车辆前后方向观察(侧视)时呈弯曲的形状的载荷传递部相比,载荷传递部32不易因侧面碰撞载荷F而变形,能够高效地将侧面碰撞时的侧面碰撞载荷F向中心框架20传递。
(2)载荷传递部件30具备从载荷传递部32延设的充气装置支承部38,能够通过充气装置支承部38在载荷传递部件30的上表面侧支承充气装置43。因此,在顶棚构造10的制造时,能够将充气装置43配置于顶棚纵梁13的车室内侧,并且将载荷传递部件30与顶棚纵梁13和中心框架20结合。作为其结果,不需要例如为了避免充气装置43与载荷传递部32间的干涉而使载荷传递部32成为弯曲的形状,因此从车辆前后方向观察(侧视)时能够在载荷传递部32设置以直线状延伸的部分32b,能够高效地将侧面碰撞载荷F向中心框架20传递。
(3)载荷传递部32与第1结合部34和第2结合部37一体。因此,例如与载荷传递部32和各结合部34、37相互独立的情况相比,也能够高效地将侧面碰撞载荷F向中心框架20传递。
(4)在车辆前后方向观察(侧视)时,使载荷传递部32成为具有以直线状延伸的部分32b的形状。因此,与例如在车辆前后方向观察(侧视)时呈弯曲的形状的载荷传递部相比,能够提高载荷传递部32的刚性。因此,不需要为了使载荷传递部32具有必要的刚性而例如增厚载荷传递部件30的板厚、或使载荷传递部件30由高强度材料制成。换句话说,能够不增加顶棚构造10的重量而提高载荷传递部32的刚性。
(5)载荷传递部件30具备从载荷传递部32向上方延设的充气装置支承部38,充气装置支承部38能够在载荷传递部件30中的车辆上下方向的上表面侧支承充气装置43。由此,能够将充气装置43配置得比载荷传递部件30靠上侧。例如,充气装置43不是位于比载荷传递部件30靠车室内侧的位置,因此不需要在比载荷传递部件30靠下方处确保充气装置43的配置空间。
(6)载荷传递部32以通过第1和第2加强部31a、31b而具有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凹部32a的方式以波浪板状形成。由此,通过第1和第2加强部31a、31b对载荷传递部32进行加强,因此能够抑制因侧面碰撞载荷F而使载荷传递部32变形这种情况。
(7)载荷传递部件30具备第1临时固定部35和第2临时固定部39。通过第1临时固定部35和第2临时固定部39,能够将载荷传递部件30临时固定于中心框架20和顶棚纵梁13。因此,在制造顶棚构造10时,能够在中心框架20和顶棚纵梁13上临时固定有载荷传递部件30的状态下,进行将载荷传递部件30结合于顶棚纵梁13和中心框架20的作业。载荷传递部件30支承充气装置43,因此与仅有载荷传递部件30这种情况相比,重量增加。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载荷传递部件30临时固定于中心框架20和顶棚纵梁13,因此能够减少支承载荷传递部件30的劳力,容易进行结合作业。对于具备充气装置支承部38的载荷传递部件30来说,在载荷传递部件30设置第1临时固定部35和第2临时固定部39是特别有效的。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如以下那样变更。上述实施方式和以下的各变更例也可以在相互不矛盾的范围内适当地组合实施。
ο载荷传递部件30也可以构成为不具备第1临时固定部35和第2临时固定部39而无法进行向中心框架20和顶棚纵梁13的临时固定。
ο载荷传递部件30只要能够使载荷传递部32具有所需要的刚性即可,也可以是具有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凹部32a那样的波形状以外的形状。
ο充气装置支承部38也可以比载荷传递部32向下方延设。而且,充气装置支承部38也可以在载荷传递部件30中的车辆上下方向的下表面侧支承充气装置43,在这种情况下,充气装置支承部38也可以构成为悬挂支承充气装置43。
ο在实施方式中,将加强部件作为中心框架20而具体化,但加强部件不局限于此。例如,加强部件也可以是在不具有顶棚开口部11a的车辆顶棚11设置的加强件。
ο也可以适当地变更第1结合部34的数量,也可以适当地变更第2结合部37的数量。
ο载荷传递部32也可以不具备第1加强部31a和第2加强部31b。
ο也可以是,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观察(侧视)时,载荷传递部32是遍及车宽方向整体以直线状延伸的形状。
ο充气装置43也可以通过除绑带44以外的固定方法例如夹子、焊接、粘合剂等而安装于各充气装置支承部38。

Claims (6)

1.一种车辆的顶棚构造,具备:一对顶棚纵梁,其在车辆上部的车宽方向两侧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设;
加强部件,其设置于车辆顶棚,并在车宽方向两侧的所述一对顶棚纵梁之间在车宽方向上延设;
载荷传递部件,其为以将所述一对顶棚纵梁中的一个顶棚纵梁与所述加强部件连结的方式与该顶棚纵梁和该加强部件结合的所述载荷传递部件,且在侧面碰撞时从所述一个顶棚纵梁向所述加强部件传递载荷;以及
充气装置,其配置于所述顶棚纵梁的车辆内侧,对气囊供给气体,
所述车辆的顶棚构造的特征在于,
所述载荷传递部件具备:
第1结合部,其用于使该载荷传递部件与所述加强部件结合;
第2结合部,其用于使所述载荷传递部件与所述一个顶棚纵梁结合;
载荷传递部,其为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观察所述载荷传递部件的情况下位于所述第1结合部与所述第2结合部之间的所述载荷传递部,所述载荷传递部具有在所述车宽方向上以直线状延伸的部分,在所述车辆前后方向上观察的所述载荷传递部件相当于所述载荷传递部件的侧视;以及
充气装置支承部,其构成为从所述载荷传递部延设,对所述充气装置进行支承,
所述载荷传递部件以将所述顶棚纵梁和所述加强部件的车宽方向的端部之间连结的方式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顶棚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气装置支承部构成为在所述载荷传递部件中的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的上表面侧支承所述充气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的顶棚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荷传递部以具有在所述车宽方向上延伸的凹部的方式以波浪板状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的顶棚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荷传递部件具备:用于将该载荷传递部件临时固定于所述加强部件和所述顶棚纵梁的临时固定部。
5.一种载荷传递部件,其为车辆的顶棚构造中的载荷传递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荷传递部件在侧面碰撞时从一对顶棚纵梁中的一个顶棚纵梁向加强部件传递载荷,所述一对顶棚纵梁在车辆上部的车宽方向两侧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设,所述加强部件为了在所述一对顶棚纵梁之间在车宽方向上延设而设置于车辆顶棚,所述载荷传递部件具备:
第1结合部,其用于使该载荷传递部件与所述加强部件结合;
第2结合部,其用于使所述载荷传递部件与所述一个顶棚纵梁结合;
载荷传递部,其为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观察所述载荷传递部件的情况下位于所述第1结合部与所述第2结合部之间的所述载荷传递部,所述载荷传递部具有在所述车宽方向上以直线状延伸的部分,在所述车辆前后方向上观察的所述载荷传递部件相当于所述载荷传递部件的侧视;以及
充气装置支承部,其是为了支承对气囊供给气体的充气装置而从所述载荷传递部延设的所述充气装置支承部,所述充气装置配置于所述顶棚纵梁的车辆内侧,
所述载荷传递部件以将所述顶棚纵梁和所述加强部件的车宽方向的端部之间连结的方式构成。
6.一种车辆的顶棚构造的制造方法,其为车辆的顶棚构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造方法具备以下步骤:
在车辆上部的车宽方向两侧中的一侧将一对顶棚纵梁中的一个顶棚纵梁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设,在车辆上部的车宽方向两侧中的另一侧将一对顶棚纵梁中的另一个顶棚纵梁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设;
以在车宽方向两侧的所述两顶棚纵梁之间将加强部件在车宽方向上延设的方式在车辆顶棚设置加强部件;
为了能够在侧面碰撞时从所述一个顶棚纵梁向所述加强部件传递载荷而提供载荷传递部件;
以将所述一个顶棚纵梁与所述加强部件连结的方式将所述载荷传递部件与所述顶棚纵梁和该加强部件结合;以及
将对气囊供给气体的充气装置配置于所述顶棚纵梁的车辆内侧,
提供所述载荷传递部件的步骤具备以下步骤:
将用于使所述载荷传递部件与所述加强部件结合的第1结合部设置于所述载荷传递部件;
将用于使所述载荷传递部件与所述一个顶棚纵梁结合的第2结合部设置于所述载荷传递部件;
设置载荷传递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观察所述载荷传递部件的情况下,使所述载荷传递部位于所述第1结合部与所述第2结合部之间,所述载荷传递部具有在所述车宽方向上以直线状延伸的部分,在所述车辆前后方向上观察的所述载荷传递部件相当于所述载荷传递部件的侧视;以及
将支承所述充气装置的充气装置支承部从所述载荷传递部延设而设置,
所述载荷传递部件以将所述顶棚纵梁和所述加强部件的车宽方向的端部之间连结的方式构成。
CN201910226622.9A 2018-03-27 2019-03-25 车辆的顶棚构造、载荷传递部件及车辆的顶棚构造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103041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60406 2018-03-27
JP2018060406A JP6727241B2 (ja) 2018-03-27 2018-03-27 車両のルーフ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04148A CN110304148A (zh) 2019-10-08
CN110304148B true CN110304148B (zh) 2021-10-22

Family

ID=68056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26622.9A Active CN110304148B (zh) 2018-03-27 2019-03-25 车辆的顶棚构造、载荷传递部件及车辆的顶棚构造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933834B2 (zh)
JP (1) JP6727241B2 (zh)
CN (1) CN110304148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18678A (zh) * 2003-11-19 2005-05-2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前柱加强构造
JP2009056873A (ja) * 2007-08-30 2009-03-19 Mazda Motor Corp 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装置の配設構造
JP2009262662A (ja) * 2008-04-23 2009-11-12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のルーフ構造
JP2009298335A (ja) * 2008-06-16 2009-12-24 Honda Motor Co Ltd 車体上部構造
JP2015067159A (ja) * 2013-09-30 2015-04-13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上部構造
CN105579330A (zh) * 2013-09-04 2016-05-1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构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03424B2 (ja) * 2007-11-19 2012-08-15 トヨタ車体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ルーフ構造
JP2010095088A (ja) 2008-10-15 2010-04-30 Toyota Motor Corp 車体構造及び車体構造体
JP5316566B2 (ja) * 2011-02-25 2013-10-16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上部構造
US8662573B2 (en) * 2012-02-21 2014-03-04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Lateral impact energy transfer rail
JP2016074382A (ja) * 2014-10-09 2016-05-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上部構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18678A (zh) * 2003-11-19 2005-05-2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前柱加强构造
JP2009056873A (ja) * 2007-08-30 2009-03-19 Mazda Motor Corp 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装置の配設構造
JP2009262662A (ja) * 2008-04-23 2009-11-12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のルーフ構造
JP2009298335A (ja) * 2008-06-16 2009-12-24 Honda Motor Co Ltd 車体上部構造
CN105579330A (zh) * 2013-09-04 2016-05-1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构造
JP2015067159A (ja) * 2013-09-30 2015-04-13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上部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04148A (zh) 2019-10-08
JP2019171977A (ja) 2019-10-10
US10933834B2 (en) 2021-03-02
US20190300061A1 (en) 2019-10-03
JP6727241B2 (ja) 2020-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84600B2 (en) Vehicle front portion structure
CN108394471B (zh) 车辆框架结构
US8366184B2 (en) Structure for vehicle body upper portion
US9346493B2 (en) Floor structure of a motor vehicle body
KR20070075335A (ko) 차체 후방부 구조
EP2778025A1 (en) Resin floor structure for vehicle
CN210734286U (zh) 车辆侧部构造
JP2018193003A (ja) 車体下部構造
CN107249958B (zh) 安装件、安装单元、以及铁道车辆
US20200324823A1 (en) Impact absorbing structure for vehicles
WO2018212161A1 (ja) 車体下部構造
CN109278504A (zh) 滑门车的车体下部构造
US10773753B2 (en) Upper 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US9944212B2 (en) Laminated panel
JP2019151293A (ja) 車両用センタピラー
KR101812620B1 (ko) 철도 차량의 차체
CN110304148B (zh) 车辆的顶棚构造、载荷传递部件及车辆的顶棚构造的制造方法
JPWO2016163224A1 (ja) 車両のバッテリ取付部構造
CN210734287U (zh) 车辆下部构造
EP1846279B1 (en) Vehicle front-part structure
JP7149835B2 (ja) 乗りかご及びエレベーター
CN112339868B (zh) 车辆的地板下方结构
CN109987146B (zh) 车身上部结构
CN211568120U (zh) 一种汽车白车身接头结构
CN109969262A (zh) 单侧无中柱车辆的车身侧部构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