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03767B - 液体喷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体喷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03767B
CN110303767B CN201910197399.XA CN201910197399A CN110303767B CN 110303767 B CN110303767 B CN 110303767B CN 201910197399 A CN201910197399 A CN 201910197399A CN 110303767 B CN110303767 B CN 1103037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electrode
signal
supplied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9739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03767A (zh
Inventor
高木哲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3037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037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037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037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41Specific driving circui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48Details of power line section of control circui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5Details of switching sections of circuit, e.g. transis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8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controlling heads based on piezoelectric element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在压电元件中产生无意图的位移的情况的液体喷出装置。该液体喷出装置具备:压电元件,其具有被供给有驱动信号的第一电极和被供给有基准电压信号的第二电极,并通过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电位差而进行位移;空腔,其被填充有伴随着所述压电元件的位移而从喷嘴喷出的液体;振动板,其被设置于所述空腔与所述压电元件之间;第一开关电路,其具有被供给有所述驱动信号的第一端子、和与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第二端子,并对所述驱动信号的向所述第一电极的供给进行控制,所述液体喷出装置具有使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端子所电连的第一节点的电荷经由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寄生二极管而被释放的第一模式。

Description

液体喷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喷出装置。
背景技术
在喷出油墨等的液体而对图像或文件进行印刷的喷墨打印机(液体喷出装置)中,已知有一种使用了例如压敏(piezo)元件等的压电元件的喷墨打印机。压电元件在打印头中,以与喷出油墨的多个喷嘴、以及对从喷嘴中喷出的油墨进行贮留的空腔相对应的方式而设置。而且,通过压电元件根据驱动信号而进行位移,从而使被设置于压电元件与空腔之间的振动板发生挠曲,并使空腔的容积发生变化。由此,在预定的定时下,从喷嘴喷出预定量的油墨,并在介质上形成点。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如下的液体喷出装置,在该液体喷出装置中,针对根据上部电极与下部电极之间的电位差而进行位移的压电元件,而向上部电极供给根据印刷数据而生成的驱动信号,并向下部电极供给基准电压,并且通过利用选择电路(开关电路)而对是否供给驱动信号进行控制,从而对压电元件的位移进行控制,并喷出油墨。
在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这样的、根据压电元件的位移而喷出油墨的液体喷出装置中,在向压电元件供给无意图的直流电压的情况下,将在该压电元件中持续产生无意图的位移。在于压电元件中产生了无意图的位移的情况下,振动板也根据该位移而进行位移。其结果为,在振动板中产生与设想相比而较大的挠曲,从而向振动板施加了无意图的应力。
在这样的振动板中所产生的无意图的应力长时间持续地施加的情况下,将以振动板与空腔的接点为中心而发生应力集中,从而有可能在振动板中产生裂纹等。
而且,在从于振动板上产生了无意图的挠曲的状态转变为喷出动作的情况下,在振动板上会施加有所需以上的负荷,也有可能会因该负荷而在振动板中产生裂纹等。
当假设在振动板中产生了裂纹的情况下,被贮留于空腔中的油墨会从该裂纹中漏出,从而在相对于空腔的容积的变化而喷出的油墨量中产生偏差。其结果为,油墨的喷出精度恶化。
而且,在从该裂纹中漏出的油墨附着于压电元件的上部电极和下部电极这双方上的情况下,在上部电极与下部电极之间会形成有经由该油墨的电流路径。其结果为,向下部电极被供给的基准电压信号的电位会发生变动。在该基准电压信号向多个压电元件共同地供给的情况下,基准电压信号的电位的变动会给多个压电元件的位移造成影响。即,不仅影响了与产生裂纹的振动板相对应的喷嘴的喷出精度,也有可能会影响液体喷出装置整体的油墨的喷出精度。
针对因在这样的压电元件中长时间持续地施加无意图的电压而引起的、在压电元件以及振动板中产生的位移的课题,是在专利文献1中也没有公开的新的课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4300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的一个方式具备:压电元件,其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上被供给有驱动信号,所述第二电极上被供给有基准电压信号,所述压电元件通过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电位差而进行位移;空腔,其被填充有伴随着所述压电元件的位移而从喷嘴喷出的液体;振动板,其被设置于所述空腔与所述压电元件之间;第一开关电路,其具有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上被供给有所述驱动信号,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对所述驱动信号的向所述第一电极的供给进行控制,所述液体喷出装置具有第一模式,所述第一模式为,使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端子所电连接的第一节点的电荷经由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寄生二极管而被释放的模式。
在所述液体喷出装置的一个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的方式,即,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包括NMOS晶体管和PMOS晶体管,在所述第一端子上,电连接有所述NMOS晶体管的漏极端子和所述PMOS晶体管的源极端子,在所述第二端子上,电连接有所述NMOS晶体管的源极端子和所述PMOS晶体管的漏极端子,在所述第一模式中,所述NMOS晶体管的背栅端子以及所述PMOS晶体管的背栅端子与接地端子电连接。
在所述液体喷出装置的一个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的方式,即,在所述第一开关电路断开的情况下,成为所述第一模式。
在所述液体喷出装置的一个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的方式,即,具备:基准电压信号生成电路,其从第三端子输出所述基准电压信号;第二开关电路,其被设置为能够对所述第三端子和接地端子的电连接进行切换,所述液体喷出装置具有第二模式,所述第二模式为,使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三端子所电连接的第二节点的电荷经由所述第二开关电路而被释放的模式。
在所述液体喷出装置的一个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的方式,即,在成为所述第二模式之后,成为所述第一模式。
在所述液体喷出装置的一个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的方式,即,在所述第一开关电路断开的情况下,成为所述第二模式。
在所述液体喷出装置的一个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的方式,即,具有:驱动电路,其从第四端子输出所述驱动信号;第三开关电路,其被设置为能够对所述第四端子和接地端子的电连接进行切换,所述液体喷出装置具有第三模式,所述第三模式为,使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四端子所连接第三节点的电荷经由所述第三开关电路而被释放的模式。
在所述液体喷出装置的一个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的方式,即,在成为所述第三模式之后,成为所述第一模式。
在所述液体喷出装置的一个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的方式,即,在所述第一开关电路断开的情况下,成为所述第三模式。
本发明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的一个方式具备:压电元件,其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上被供给有驱动信号,所述第二电极上被供给有基准电压信号,所述压电元件通过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电位差而进行位移;空腔,其被填充有伴随着所述压电元件的位移而从喷嘴喷出的液体;振动板,其被设置于所述空腔与所述压电元件之间;第一开关电路,其具有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上被供给有所述驱动信号,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对所述驱动信号的向所述第一电极的供给进行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包括PMOS晶体管,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PMOS晶体管的源极端子电连接,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PMOS晶体管的漏极端子电连接,所述PMOS晶体管的背栅端子与开关元件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开关元件的另一端与接地端子电连接。
在所述液体喷出装置的一个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的方式,即,所述源极端子与第一P型半导体层电连接,所述第一P型半导体层被设置于N型半导体层中,所述漏极端子与第二P型半导体层电连接,所述第二P型半导体层与所述第一P型半导体层分离,并且被设置于所述N型半导体层中,所述背栅端子与所述N型半导体层电连接。
在所述液体喷出装置的一个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的方式,即,所述开关元件被设置于第四开关电路内,所述第四开关电路对如下内容进行控制,即,是向所述背栅端子供给电压,还是使所述背栅端子和所述接地端子电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液体喷出装置的概要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表示液体喷出装置的电结构的框图。
图3为用于对液体喷出装置的各动作模式中的模式转变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4为表示驱动信号生成电路的电路结构的框图。
图5为表示基准电压信号生成电路的电路结构的电路图。
图6为表示供电切换电路的电结构的电路图。
图7为表示印刷模式中的驱动信号COM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8为表示喷出模块以及驱动IC的电结构的框图。
图9为表示选择电路的电结构的电路图。
图10为表示解码器中的解码内容的图。
图11为用于对印刷模式中的驱动IC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图。
图12为喷出模块的分解立体图。
图13为表示喷出部的概要结构的剖视图。
图14为表示喷出模块以及被设置于喷出模块中的多个喷嘴的配置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15为表示用于说明压电元件以及振动板的位移与喷出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16为示意性地表示压电元件的电极的电压值上升了的情况下的压电元件以及振动板的位移的图。
图17为在从方向Z观察振动板的情况下的俯视图。
图18为例示了在振动板中产生一次固有振动的情况的图。
图19为例示了在振动板中产生三次固有振动的情况的图。
图20为用于说明用于释放压电元件的电荷的放电单元的图。
图21为示意性地表示构成传输门的晶体管的剖视图。
图22为用于说明转换模式的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来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所使用的附图为,便于进行说明的图。另外,下文所说明的本实施方式并非对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本发明的内容进行不当限定。此外,在下文中所说明的全部结构也并不一定都是本发明的必要结构要件。
在下文中,列举了作为液体而喷出油墨的印刷装置即喷墨打印机为示例,来对本发明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进行说明。
另外,作为液体喷出装置,例如,可以列举出喷墨打印机等的印刷装置、在液晶显示器等的彩色滤波器的制造中所使用的颜色材料喷出装置、在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ce:电致发光)显示器、面发光显示器等的电极形成中所使用的电极材料喷出装置、在生物芯片制造中所使用的生物体有机物喷出装置等。
1液体喷出装置的结构
作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的一个示例的印刷装置为,通过根据从外部的主机被供给的图像数据而喷出油墨,从而在纸等的印刷介质上形成点,并对包含与该图像数据相应的文字、图形等在内的图像进行印刷的喷墨打印机。
图1为表示液体喷出装置1的概要结构的立体图。在图1中,图示了介质P被输送的方向X、与方向X交叉且移动体2进行往复移动的方向Y、和喷出油墨的方向Z。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方向X、方向Y、方向Z设为相互正交的轴来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液体喷出装置1具备移动体2、和使移动体2沿着方向Y进行往复移动的移动机构3。
移动机构3具有成为移动体2的驱动源的滑架电机31、两端被固定的滑架导向轴32、和以与滑架导向轴32大致平行的方式延伸且通过滑架电机31而被驱动的同步齿型带33。
移动体2中所包含的滑架24以往复移动自如的方式被支承于滑架导向轴32上,并且被固定于同步齿型带33的一部分上。因此,通过由滑架电机31对同步齿型带33进行驱动,从而使移动体2被滑架导向轴32引导而沿着方向Y进行往复移动。
在移动体2中的、与介质P对置的部分上设置有头单元20。该头单元20具有大量的喷嘴,油墨从该喷嘴的每一个中沿着方向Z而被喷出。此外,在头单元20中,经由柔性电缆190而被供给有控制信号等。
液体喷出装置1具备使介质P沿着方向X而在压印板40上被输送的输送机构4。输送机构4具备作为驱动源的输送电机41、和通过输送电机41进行旋转而将介质P沿着方向X进行输送的输送辊42。
而且,在介质P通过输送机构4而被输送的定时下,通过头单元20向介质P喷出油墨,从而在介质P的表面上形成图像。
图2为表示液体喷出装置1的电结构的框图。
如图2所示,液体喷出装置1具有控制单元10以及头单元20。此外,控制单元10和头单元20经由柔性电缆190而被连接。
控制单元10具备控制电路100、滑架电机驱动器35、输送电机驱动器45以及电压生成电路90。
控制电路100根据从主机被供给的图像数据,而供给用于对各种结构进行控制的多个控制信号等。
具体而言,控制电路100向滑架电机驱动器35供给控制信号CTR1。滑架电机驱动器35根据控制信号CTR1而对滑架电机31进行驱动。由此,对图1所示的滑架24的方向Y上的移动进行控制。
此外,控制电路100向输送电机驱动器45供给控制信号CTR2。输送电机驱动器45根据控制信号CTR2而对输送电机41进行驱动。由此,对由图1所示的输送机构4所实施的介质P在方向X上的移动进行控制。
此外,控制电路100向头单元20供给时钟信号SCK、印刷数据信号SI、锁存信号LAT、转换信号CH、动作模式信号MC、驱动数据信号DRV以及选择信号EN。
电压生成电路90生成例如DC42V的电压VHV,并将其向头单元20供给。另外,电压VHV也可以向控制单元10所包含的各种结构供给。
头单元20具备驱动信号生成电路50、供电切换电路70、驱动IC80以及喷出模块21。
在驱动信号生成电路50中,被供给有电压VHV、驱动数据信号DRV以及选择信号EN。
驱动信号生成电路50通过将基于驱动数据信号DRV的信号D级放大为基于电压VHV的电压,从而生成驱动信号COM并将其向驱动IC80进行供给。此外,驱动信号生成电路50生成使电压VHV降压了的、例如DC5V的基准电压信号VBS,并将其向喷出模块21供给。此外,驱动信号生成电路50根据驱动数据信号DRV而生成供电控制信号CTVHV,并将其向供电切换电路70供给。因此,选择信号EN为,用于指示被供给至驱动信号生成电路50的驱动数据信号DRV是如下哪种数据信号的信号,即,是用于生成驱动信号COM的数据信号,又或者还是用于生成供电控制信号CTVHV的数据信号。
此外,驱动信号生成电路50在生成的驱动信号COM不正常的情况下,将错误信号ERR向控制电路100进行供给。
在供电切换电路70中,被供给有电压VHV以及供电控制信号CTVHV。供电切换电路70根据供电控制信号CTVHV,而实施将向驱动IC80供给的电压VHV-TG的电位设为是基于电压VHV的电位或者还是设为接地电位的切换。
在驱动IC80中,被供给有时钟信号SCK、印刷数据信号SI、锁存信号LAT、转换信号CH、动作模式信号MC、电压VHV-TG以及驱动信号COM。
驱动IC80根据时钟信号SCK、印刷数据信号SI、动作模式信号MC、锁存信号LAT、转换信号CH,从而对在预定的期间内是选择还是不选择驱动信号COM进行切换。而且,通过驱动IC80而被选择的驱动信号COM将作为驱动信号VOUT而被供给至喷出模块21。另外,电压VHV-TG例如在用于对驱动信号COM进行选择的高电压逻辑的信号生成中被使用。
喷出模块21具有包含压电元件60在内的多个喷出部600。
向喷出模块21供给的驱动信号VOUT被供给至压电元件60的一端。此外,在压电元件60的另一端上,被供给有基准电压信号VBS。压电元件60根据驱动信号VOUT与基准电压信号VBS之间的电位差而进行位移。而且,从喷出部600喷出与该位移相应的量的油墨。
另外,关于上述的驱动信号生成电路50、供电切换电路70、驱动IC80以及喷出模块21的详细情况,将在后文叙述。此外,虽然在图2中设为液体喷出装置1所具备的头单元20为一个来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具备多个头单元20。此外,虽然在图2中设为头单元20所具有的喷出模块21为一个来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具备多个喷出模块21。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的液体喷出装置1具有包含印刷模式、待机模式、转换模式以及睡眠模式在内的多个动作模式。
印刷模式是指,通过根据被供给的图像数据而向介质P喷出油墨,从而能够执行印刷的动作模式。待机模式为,在相对于印刷模式而减少消耗电力的同时,在被供给图像数据的情况下能够在短时间内执行印刷的动作模式。转换模式为,从待机模式向睡眠模式进行转换的期间的动作模式。睡眠模式为,相对于待机模式而能够进一步减少消耗电力的动作模式。
在此,使用图3来对液体喷出装置1所具有的各动作模式的关系进行说明。图3为用于说明液体喷出装置1的各动作模式中的模式转变的流程图。
如图3所示,当电源被供给至液体喷出装置1时,控制电路100将动作模式控制为待机模式(S110)。然后,在转变为待机模式之后,控制电路100实施是否经过了预定的时间的判断(S120)。
在未经过预定的时间的情况下(S120的“否”),控制电路100实施是否有图像数据被供给至液体喷出装置1的判断(S130)。
在未被供给有图像数据的情况下(S130的“否”),使待机模式持续。另一方面,在被供给有图像数据的情况下(S130的“是”),控制电路100将动作模式控制为印刷模式(S140)。
在印刷模式中,驱动信号生成电路50实施驱动信号COM是否正常的判断(S150)。在驱动信号COM正常的情况下(S150的“是”),实施与被供给的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印刷是否结束了的判断(S160)。在印刷未结束的情况下(S160的“否”),驱动信号生成电路50实施驱动信号COM是否正常的判断(S150)。
在印刷模式中,在与被供给的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印刷结束了的情况下(S160的“是”),控制电路100将动作模式控制为待机模式(S110)。
另外,在经过了预定的时间的情况下(S120的“是”)、以及驱动信号COM不正常的情况下(S150的“否”),控制电路100将动作模式控制为转换模式(S170)。在转换模式结束后,控制电路100将动作模式控制为睡眠模式(S180)。
在转变为睡眠模式之后,控制电路100实施是否有图像数据被供给至液体喷出装置1的判断(S190)。
在未被供给有图像数据的情况下(S190的“否”),使睡眠模式持续。另一方面,在被供给有图像数据的情况下(S190的“是”),控制电路100将动作模式控制为印刷模式(S140)。
另外,在液体喷出装置1中,作为多个动作模式,也可以包括上述的动作模式以外的动作模式。例如,液体喷出装置1也可以包括对介质P进行测试印刷的测试印刷模式、或因油墨用尽或介质P的输送不良等而使动作停止的停止模式等的动作模式。
2驱动信号生成电路的结构以及动作
接下来,使用图4来对驱动信号生成电路50进行说明。图4为表示驱动信号生成电路50的电路结构的框图。如图4所示,驱动信号生成电路50具有集成电路500、输出电路550、第一反馈电路570、第二反馈电路580以及其他多个电路元件。
此外,驱动信号生成电路50具有用于与外部的各种结构进行电连接的、包含端子Drv-In、En-In、Err-Out、Vhv-In、Vbs-Out、Ctvh-Out、Com-Out、Gnd-In在内的多个端子。其中,在端子Gnd-In中,被供给有液体喷出装置1的接地电位(例如0V)。
集成电路500包括:GVDD生成电路410、信号选择电路420、供电控制信号生成电路430、基准电压信号生成电路450、DAC(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模数转换器)电路310、检测电路320、判断电路350、调制电路510、栅极驱动电路520以及LC放电电路530。
此外,集成电路500具有用于与驱动信号生成电路50的各种结构进行电连接的、包括端子Drv、En、Err、Vhv、Vfb、Vbs、Ctvh、Bst、Hdr、Sw、Gvd、Ldr、Gnd在内的多个端子。
在GVDD生成电路410中,经由端子Vhv-In以及端子Vhv而被供给有电压VHV。在GVDD生成电路410中,对电压VHV进行变压并生成电压GVDD,并且将其向基准电压信号生成电路450以及栅极驱动电路520进行供给。
GVDD生成电路410例如由线性调节器电路或开关调节器电路构成。另外,GVDD生成电路410也可以被设置于集成电路500的外部。
在信号选择电路420中,经由端子Drv-In以及端子Drv而被供给有驱动数据信号DRV,而且,经由端子En-In以及端子En而被供给有选择信号EN。信号选择电路420根据选择信号EN而对驱动数据信号DRV是应该向DAC电路310供给的信号、或者还是应该分别向基准电压信号生成电路450、供电控制信号生成电路430以及LC放电电路530供给的信号进行判断,并向该结构的各个电路供给。
具体而言,信号选择电路420具备未图示的多个寄存器。而且,在驱动数据信号DRV是应该向DAC电路310供给的信号的情况下,信号选择电路420根据选择信号EN而将驱动数据信号DRV保持在与DAC电路310相对应的多个寄存器上。而且,信号选择电路420将所保持的信号作为数字的原始驱动信号dA而向DAC电路310供给。
另一方面,在驱动数据信号DRV是分别向基准电压信号生成电路450、供电控制信号生成电路430以及LC放电电路530供给的信号的情况下,信号选择电路420根据选择信号EN而将驱动数据信号DRV中的、与基准电压信号生成电路450、供电控制信号生成电路430以及LC放电电路530各自相对应的数据保持在预定的寄存器中。而且,信号选择电路420将所保持的信号作为放电控制信号DIS1、DIS2、DIS3而分别向供电控制信号生成电路430、LC放电电路530以及基准电压信号生成电路450供给。
在供电控制信号生成电路430中,被供给有放电控制信号DIS1。供电控制信号生成电路430包括未图示的开漏电路。而且,供电控制信号生成电路430在被供给的放电控制信号DIS1是表示有效的信号的情况下,将该开漏电路控制为断开,并将端子Ctvh设为高阻抗。
另一方面,供电控制信号生成电路430在放电控制信号DIS1为表示无效的信号的情况下,将开漏电路控制为导通,并将端子Ctvh设为接地电位。此时,L电平的供电控制信号CTVHV经由端子Ctvh以及端子Ctvh-Out而向图2所示的供电切换电路70被供给。
另外,在后文所述的图20等的说明中,供电控制信号生成电路430中所包含的开漏电路设为由NMOS晶体管构成并进行说明。此外,还设为在该NMOS晶体管的栅极端子上经由反相器电路而供给有放电控制信号DIS1并进行说明。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放电控制信号DIS1表示有效的信号为H电平的信号,放电控制信号DIS1表示无效的信号为L电平的信号。另外,供电控制信号生成电路430并未被限定于开漏电路,也可以由例如推挽电路构成。
在基准电压信号生成电路450中,被供给有电压GVDD。基准电压信号生成电路450对被供给的电压GVDD进行降压并生成基准电压信号VBS。
图5为表示基准电压信号生成电路450的电路结构的电路图。基准电压信号生成电路450包括比较器451、晶体管452、453以及电阻454、455、456。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晶体管452设为PMOS晶体管,而且,将晶体管453设为NMOS晶体管来进行说明。
在比较器451的输入端(-)上被供给有电压Vref1。此外,比较器451的输入端(+)与电阻454的一端以及电阻455的一端共同连接。此外,比较器451的输出端与晶体管452的栅极端子相连接。
在晶体管452的源极端子上被供给有电压GVDD。此外,晶体管452的漏极端子与电阻454的另一端、电阻456的一端以及输出有基准电压信号VBS的端子Vbs共同连接。
电阻456的另一端与晶体管453的漏极端子相连接。
在晶体管453的栅极端子上被供给有放电控制信号DIS3。在晶体管453的源极端子上被供给有接地电位。
在电阻455的另一端上被供给有接地电位。
如上所述,基准电压信号生成电路450构成串联调节器电路。
在比较器451的输入端(+)上,被供给有基准电压信号VBS被电阻454以及电阻455分压了的电压。而且,在被供给至比较器451的输入端(+)上的该电压大于被供给至比较器451的输入端(-)上的电压Vref1的情况下,比较器451输出H电平的信号。此时,晶体管452被控制为断开。因此,在端子Vbs上,未供给有电压GVDD。
另一方面,在被供给至比较器451的输入端(+)上的电压小于被供给至比较器451的输入端(-)上的电压Vref1的情况下,比较器451输出L电平的信号。此时,晶体管452被控制为导通。因此,在端子Vbs上,被供给有电压GVDD。
如上所述,基准电压信号生成电路450在比较器451中对基于基准电压信号VBS的信号和电压Vref1进行比较,并通过对晶体管452进行控制,从而使电压GVDD降压,并生成成为目标的电压值的基准电压信号VBS。
另外,在被供给至晶体管453的栅极端子上的放电控制信号DIS3为H电平的信号的情况下,晶体管453被控制为导通。此时,在端子Vbs上,经由电阻456而被供给有接地电位。换而言之,晶体管453被设置为,能够对端子Vbs以及端子Vbs-Out与接地电位之间的电连接进行切换。该晶体管453为第二开关电路的一个示例。
返回图4,在基准电压信号生成电路450中被生成的基准电压信号VBS经由端子Vbs以及端子Vbs-Out而被供给至图2所示的喷出模块21。该基准电压信号VBS作为成为压电元件60进行位移的基准的基准电压而发挥功能。从该基准电压信号生成电路450输出基准电压信号VBS的端子Vbs-Out为第三端子的一个示例。
另外,基准电压信号生成电路450也可以被设置于集成电路500的外部,进一步地,也可以被设置于驱动信号生成电路50的外部。
DAC电路310将原始驱动信号dA转换为模拟的原始驱动信号aA,并将其向调制电路510供给。此外,DAC电路310将基于原始驱动信号dA的数字信号向检测电路320供给。
检测电路320基于从DAC电路310被供给的原始驱动信号dA的信号是否在预定的范围内进行检测。
判断电路350根据检测电路320的检测结果而对原始驱动信号dA是否正常进行判断。而且,在判断为原始驱动信号dA不正常的情况下,判断电路350生成错误信号ERR,并经由端子Err以及端子Err-Out而将其向图2所示的控制电路100供给。
调制电路510包括:加法器512、加法器513、比较器514、反相器515、积分衰减器516以及衰减器517。
积分衰减器516在对经由端子Vfb而被供给的驱动信号COM的电压信号进行衰减的同时进行积分,并将该电压信号向加法器512的输入端(-)供给。
在加法器512的输入端(+)上,被供给有原始驱动信号aA。加法器512从被供给至输入端(+)的原始驱动信号aA中减去从积分衰减器516供给至加法器512的输入端(-)的电压信号并进行积分。而且,将该减去并积分的电压信号向加法器513的输入端(+)供给。
在此,原始驱动信号aA的最大电压例如为2V左右的低电压,与此相对,驱动信号COM的最大电压有时例如成为40V左右的高电压。因此,为了在求取偏差时匹配两电压的振幅范围,积分衰减器516对驱动信号COM的电压进行衰减。
衰减器517对经由端子Ifb而被输入的驱动信号COM的电压信号的高频成分进行衰减,并将该电压向加法器513的输入端(-)供给。
加法器513将从由加法器512供给至输入端(+)的电压中减去自衰减器517供给至输入端(-)的电压后得到的电压信号As向比较器514输出。
从该加法器513被输出的电压信号As为,从原始驱动信号aA的电压中减去向端子Vfb供给的电压,进一步减去向端子Ifb供给的电压后得到的电压。即,电压信号As为,通过该驱动信号COM的高频成分而对从作为目标的原始驱动信号aA的电压中减去所输出的驱动信号COM的衰减电压后得到的偏差进行补正的电压信号。
比较器514根据从加法器513被供给的电压信号As而生成调制信号Ms。具体而言,比较器514在从加法器513被供给的电压信号As的电压正在上升的情况、且在成为预定的阈值Vth1以上的情况下,生成H电平的调制信号Ms。此外,比较器514在电压信号As的电压正在下降的情况、且在低于预定的阈值Vth2的情况下,生成L电平的调制信号Ms。另外,阈值Vth1以及阈值Vth2被设定为阈值Vth1>阈值Vth2的关系。
比较器514将所生成的调制信号Ms向栅极驱动电路520所包含的第一栅极驱动器521供给。此外,比较器514将所生成的调制信号Ms经由反相器515而向栅极驱动电路520所包含的第二栅极驱动器522供给。因此,从比较器514向第一栅极驱动器521供给的信号和向第二栅极驱动器522供给的信号处于相互的逻辑电平为排他性的关系。
在此,向第一栅极驱动器521以及第二栅极驱动器522供给的信号的逻辑电平处于排他性的关系的情况包含如下概念,即,以使向第一栅极驱动器521以及第二栅极驱动器522供给的信号的逻辑电平不同时成为H电平的方式对定时进行控制的概念。
栅极驱动电路520包含第一栅极驱动器521以及第二栅极驱动器522。
第一栅极驱动器521将从比较器514被输出的调制信号Ms的电压值进行电平移动,并作为第一放大控制信号Hgd而从端子Hdr输出。
具体而言,在第一栅极驱动器521的电源电压中的高电位侧经由端子Bst而被供给有电压,在低电位侧经由端子Sw而被供给有电压。端子Bst与被设置于集成电路500的外部的电容器541的一端以及防止逆流用的二极管542的阴极端子共同连接。此外,电容器541的另一端与端子Sw相连接。此外,二极管542的阳极端子与被供给有电压GVDD的端子Gvd相连接。因此,端子Bst与端子Sw之间的电位差大致与电容器541的两端的电位差、即电压GVDD大致相等。而且,第一栅极驱动器521根据所输入的调制信号Ms,从而生成相对于端子Sw而大出电压GVDD的电压的第一放大控制信号Hgd,并从端子Hdr输出。
第二栅极驱动器522在与第一栅极驱动器521相比靠低电位侧进行动作。第二栅极驱动器522对从比较器514输出的调制信号Ms通过反相器515而被反转后的信号的电压值进行电平移动,并作为第二放大控制信号Lgd而从端子Ldr输出。
具体而言,在第二栅极驱动器522的电源电压中的高电位侧被供给有电压GVDD,在低电位侧被供给有接地电位。而且,第二栅极驱动器522根据所供给的调制信号Ms的反转信号,从而生成相对于端子Gnd而大出电压GVDD的电压的第二放大控制信号Lgd,并从端子Ldr输出。
LC放电电路530包括电阻531以及晶体管532。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晶体管532设为NMOS晶体管来进行说明。
电阻531的一端与端子Vfb相连接。此外,电阻531的另一端与晶体管532的漏极端子相连接。
在晶体管532的栅极端子上,被供给有放电控制信号DIS2。此外,在晶体管532的源极端子上,被供给有接地电位。
而且,当在晶体管532的栅极端子上被供给有H电平的放电控制信号DIS2时,晶体管532被控制为导通。此时,在输出有驱动信号COM的端子Com-Out上,经由电阻531、571以及晶体管532而被供给有接地电位。换而言之,晶体管532被设置为,能够对端子Com-Out与接地电位之间的电连接进行切换。该晶体管532为第三开关电路的一个示例。
输出电路550具有晶体管551、552、电阻553、554以及低通滤波器560(Low PassFilter)。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晶体管551、552设为NMOS晶体管来进行说明。
在晶体管551的漏极端子上,被供给有电压VHV。此外,晶体管551的栅极端子与电阻553的一端相连接。此外,晶体管551的源极端子与端子Sw相连接。电阻553的另一端与端子Hdr相连接。因此,在晶体管551的栅极端子上,被供给有第一放大控制信号Hgd。
晶体管552的漏极端子与晶体管551的源极端子相连接。此外,晶体管552的栅极端子与电阻554的一端相连接。此外,在晶体管552的源极端子上,被供给有接地电位。电阻554的另一端与端子Ldr相连接。因此,在晶体管552的栅极端子上,被供给有第二放大控制信号Lgd。
在以上述方式连接的晶体管551、552中,在晶体管551被控制为断开、晶体管552被控制为导通的情况下,连接有端子Sw的连接点成为接地电位,并且在端子Bst上被供给有电压GVDD。另一方面,在晶体管551被控制为导通、晶体管552被控制为断开的情况下,在连接有端子Sw的连接点上被供给有电压VHV。因此,在端子Bst上,被供给有电压VHV+电压GVDD。即,对晶体管551进行驱动的第一栅极驱动器521以电容器541作为浮动电源,通过根据晶体管551、552的动作而使端子Sw的电压变化为接地电位或电压VHV,从而向晶体管551的栅极端子供给L电平为电压VHV、H电平为电压VHV+电压GVDD的第一放大控制信号Hgd。而且,晶体管551根据第一放大控制信号Hgd而实施开关动作。
对晶体管552进行驱动的第二栅极驱动器522在与晶体管551、552的动作无关的条件下,输出L电平为接地电位、H电平为电压GVDD的第二放大控制信号Lgd。而且,晶体管552根据第二放大控制信号Lgd而实施开关动作。
根据以上内容,在晶体管551的源极端子与晶体管552的漏极端子的连接点上,生成有调制信号Ms根据电压VHV而被放大的放大调制信号。即,晶体管551、552作为将调制信号Ms的电压放大的放大电路而发挥功能。另外,如前文所述,对晶体管551、552进行驱动的第一放大控制信号Hgd以及第二放大控制信号Lgd处于排他性的关系。即,晶体管551和晶体管552被控制为,不同时导通。
低通滤波器560包括电感元件561以及电容器562。
电感元件561的一端与晶体管551的源极端子以及晶体管552的漏极端子共同连接。此外,电感元件561的另一端与被输出驱动信号COM的端子Com-Out以及电容器562的一端共同连接。在电容器562的另一端上,被供给有接地电位。
以此方式,电感元件561和电容器562对向晶体管551与晶体管552的连接点供给的放大调制信号进行平滑。由此,放大调制信号被解调,从而生成驱动信号COM。
第一反馈电路570包括电阻571以及电阻572。电阻571的一端与端子Com-Out相连接。此外,电阻571的另一端与端子Vfb以及电阻572的一端共同连接。在电阻572的另一端上,被供给有电压VHV。由此,从端子Com-Out通过了第一反馈电路570的驱动信号COM被上拉并被反馈在端子Vfb上。
第二反馈电路580包括电阻581、582以及电容器583、584、585。
电容器583的一端与端子Com-Out相连接。此外,电容器583的另一端与电阻581的一端以及电阻582的一端共同连接。在电阻581的另一端上,被供给有接地电位。由此,电容器583和电阻581作为高通滤波器(High Pass Filter)而发挥功能。另外,由电容器583和电阻581构成的高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例如被设定为大约9MHz。
此外,电阻582的另一端与电容器584的一端以及电容器585的一端共同连接。在电容器584的另一端上,被供给有接地电位。由此,电阻582和电容器584作为低通滤波器(LowPass Filter)而发挥功能。另外,由电阻582和电容器584构成的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例如被设定为大约160MHz。
以此方式,由于第二反馈电路580由高通滤波器和低通滤波器构成,因此第二反馈电路580作为使驱动信号COM的预定的频率带通过的带通滤波器(Band Pass Filter)而发挥功能。
电容器585的另一端与端子Ifb相连接。由此,通过了第二反馈电路580的驱动信号COM的高频成分中的直流成分被截断并被反馈至端子Ifb上。
可是,驱动信号COM为,通过低通滤波器560而对放大调制信号进行了平滑的信号。该驱动信号COM在经由端子Vfb而被积分与减去的基础上,被反馈给加法器512。因此,将以由反馈的延迟和由反馈的传递函数所规定的频率而进行自激振荡。但是,由于经由端子Vfb的反馈路径的延迟量较大,因此存在如下情况,即,在仅仅是经由该端子Vfb的反馈中,无法将自激振荡的频率提高到能够充分地确保驱动信号COM的精度的程度。因此,与经由端子Vfb的路径不同,通过设置经由端子Ifb而对驱动信号COM的高频成分进行反馈的路径,从而能够减小在以电路整体来观察时的延迟。由此,电压信号As的频率与不存在经由端子Ifb的路径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到充分地确保驱动信号COM的精度的程度。
另外,在以上说明的驱动信号生成电路50中的、具备调制电路510、栅极驱动电路520、LC放电电路530、输出电路550、电容器541以及二极管542的结构相当于生成前述的驱动信号COM的驱动电路51,输出驱动信号COM的端子Com-Out为第四端子的一个示例。
3供电切换电路的结构以及动作
接下来,使用图6来对供电切换电路70的结构以及动作进行说明。图6为表示供电切换电路70的电结构的电路图。
供电切换电路70包括晶体管471、472、473以及电阻474、475。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晶体管471设为PMOS晶体管,将晶体管472、473设为NMOS晶体管来进行说明。
晶体管471的源极端子与电阻474的一端相连接,并且被供给有电压VHV。此外,晶体管471的栅极端子与电阻474的另一端以及晶体管472的漏极端子共同连接。此外,晶体管471的漏极端子与电阻475的一端相连接。
在晶体管472的栅极端子上,被供给有电压Vdd1。此外,晶体管472的源极端子与晶体管473的栅极端子相连接,并且被供给有供电控制信号CTVHV。在此,电压Vdd1为任意的电压值的直流电压信号。
晶体管473的漏极端子与电阻475的另一端相连接。此外,在晶体管473的源极端子上,被供给有接地电位。
以上方式被构成的供电切换电路70根据从驱动信号生成电路50被供给的供电控制信号CTVHV,而对是否将电压VHV作为电压VHV-TG而向驱动IC80供给进行切换。
具体而言,当在供电控制信号生成电路430中被供给有表示无效的放电控制信号DIS1的情况下,供电控制信号生成电路430将端子Ctvh-Out设为接地电位。因此,供电控制信号CTVHV成为L电平的信号。由此,晶体管473被控制为断开,晶体管472被控制为导通。因此,在晶体管471的栅极端子上,经由晶体管472而被供给有接地电位。因此,晶体管471被控制为导通。
如以上方式那样,在供电控制信号CTVHV为L电平的信号的情况下,晶体管471被控制为导通,晶体管473被控制为断开。因此,供电切换电路70将经由晶体管471而被供给的电压VHV作为电压VHV-TG向驱动IC80供给。
另一方面,在供电控制信号生成电路430中被供给有表示有效的放电控制信号DIS1的情况下,供电控制信号生成电路430将端子Ctvh-Out设为高阻抗。此时,端子Ctvh-Out的电压成为经由晶体管472而被供给的电压Vdd1。换而言之,供电控制信号CTVHV成为H电平的信号。由此,晶体管473被控制为导通。此时,在晶体管472的漏极端子以及晶体管471的栅极端子上,经由电阻474而被供给有电压VHV。因此,晶体管471被控制为断开。
如以上方式那样,在供电控制信号CTVHV为H电平的信号的情况下,晶体管471被控制为断开,晶体管473被控制为导通。因此,供电切换电路70将经由电阻475以及晶体管472而被供给的接地电位作为电压VHV-TG向驱动IC80供给。
4驱动IC的结构以及动作
接下来,对驱动IC80的结构以及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使用图7来对向驱动IC80供给的驱动信号COM的一个示例进行说明。此后,使用图8至图11来对驱动IC80的结构以及动作进行说明。
图7为表示印刷模式中的驱动信号COM的一个示例的图。在图7中,示出了从锁存信号LAT上升之后至转换信号CH上升为止的期间T1、在期间T1之后接下来至转换信号CH上升为止的期间T2、在期间T2之后至锁存信号LAT上升为止的期间T3。另外,由该期间T1、T2、T3构成的周期成为在介质P上形成新的点的周期Ta。
如图7所示,在印刷模式中,驱动信号生成电路50在期间T1内生成电压波形Adp。在电压波形Adp1被供给至压电元件60的情况下,将从对应的喷出部600喷出预定量、具体而言为中程度的量的油墨。
此外,驱动信号生成电路50在期间T2内生成电压波形Bdp。在电压波形Bdp被供给至压电元件60的情况下,从对应的喷出部600喷出与上述预定量相比较少的小程度的量的油墨。
此外,驱动信号生成电路50在期间T3内生成电压波形Cdp。在电压波形Cdp被供给至压电元件60的情况下,压电元件60位移至油墨未被从对应的喷出部600中喷出的程度。因此,在介质P上未形成有点。该电压波形Cdp为,用于使喷出部600的喷嘴开孔部附近的油墨进行微振动从而防止油墨的粘度增大的电压波形。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为了防止油墨的粘度增大而在未使油墨从喷出部600中喷出的程度上使压电元件60进行位移的情况称为“微振动”。
在此,电压波形Adp、电压波形Bdp以及电压波形Cdp的开始定时下的电压值以及结束定时下的电压值均为电压Vc且是共同的。即,电压波形Adp、Bdp、Cdp为,电压值以电压Vc开始且以电压Vc结束的电压波形。因此,在印刷模式中,驱动信号生成电路50将输出电压波形Adp、Bdp、Cdp在周期Ta内连续的电压波形的驱动信号COM。
而且,通过在期间T1内向压电元件60供给电压波形Adp,在期间T2内向压电元件60供给电压波形Bdp,从而在周期Ta内从喷出部600喷出中程度的量的油墨和小程度的量的油墨。由此,在介质P上形成有“大点”。此外,通过在期间T1内向压电元件60供给电压波形Adp,在期间T2内不向压电元件60供给电压波形Bdp,从而在周期Ta内从喷出部600喷出中程度的量的油墨。由此,在介质P上形成有“中点”。另外,通过在期间T1内不向压电元件60供给电压波形Adp,而在期间T2内向压电元件60供给电压波形Bdp,从而在周期Ta内从喷出部600喷出小程度的量的油墨。由此,在介质P上形成有“小点”。此外,通过在期间T1、T2内不向压电元件60供给电压波形Adp、Bdp,而在期间T3内向压电元件60供给电压波形Cdp,从而在周期Ta内从喷出部600中未喷出油墨,而是进行微振动。在该情况下,在介质P上未形成有点。
接下来,对待机模式、转换模式以及睡眠模式中的驱动信号COM的一个示例进行说明。另外,省略了关于待机模式、转换模式以及睡眠模式中的驱动信号COM的一个示例的图示。
在待机模式、转换模式以及睡眠模式的情况下,不向介质P喷出油墨。因此,期间T1、T2、T3未被规定。因此,在待机模式、转换模式以及睡眠模式下,锁存信号LAT以及转换信号CH为L电平的信号。
在待机模式下,驱动信号生成电路50以使驱动信号COM的电压值接近于基准电压信号VBS的电压值的方式进行控制。
此外,在睡眠模式下,驱动信号生成电路50停止动作。在此,驱动信号生成电路50停止动作是指,向驱动信号生成电路50供给有用于停止驱动信号COM的生成的驱动数据信号DRV的情况,具体而言,包括驱动信号生成电路50将接地电位作为驱动信号COM而输出的情况。
此外,转换模式为,如前述那样从待机模式向睡眠模式进行转换的期间的动作模式。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信号生成电路50以在转换模式的转变前使驱动信号COM的电压值接近于基准电压信号VBS的电压值的方式进行控制,并在转换模式转变后停止动作。
图8为表示喷出模块21以及驱动IC80的电结构的框图。如图8所示,驱动IC80包括选择控制电路210以及多个选择电路230。
在选择控制电路210中,被供给有时钟信号SCK、印刷数据信号SI、锁存信号LAT、转换信号CH、动作模式信号MC以及电压VHV-TG。此外,在选择控制电路210中,以分别与喷出部600对应的方式设置有移位寄存器212(S/R)、锁存电路214和解码器216的组。即,在头单元20中,设置有与喷出部600的总量n同样数量的移位寄存器212、锁存电路214和解码器216的组。
移位寄存器212针对每个对应的喷出部600,而临时保持印刷数据信号SI所含的两位的印刷数据[SIH、SIL]。
详细而言,与喷出部600相对应的级数的移位寄存器212相互被级联连接在一起,并且以串行的方式被供给的印刷数据信号SI根据时钟信号SCK而向后级依次传送。另外,在图8中,为了对移位寄存器212进行区分,而从供给有印刷数据信号SI的上游侧起依次地标记为1级、2级、…、n级。
n个锁存电路214分别在锁存信号LAT的上升沿处对在所对应的移位寄存器212中所保持的印刷数据[SIH、SIL]进行锁存。
n个解码器216分别对通过相对应的锁存电路214而被锁存的两位的印刷数据[SIH、SIL]以及动作模式信号MC所包含的两位的动作模式数据[MCH、MCL]进行解码,从而生成选择信号S,并将其向选择电路230供给。
选择电路230以与喷出部600分别对应的方式被设置。即,一个头单元20所具有的选择电路230的数量与头单元20中所包含的喷出部600的总数n相同。选择电路230根据从解码器216被供给的选择信号S而对驱动信号COM的向压电元件60的供给进行控制。该选择电路230为第一开关电路的一个示例。
图9为表示与一个喷出部600相对应的选择电路230的电结构的电路图。
如图9所示,选择电路230具有反相器232(NOT电路)以及传输门234。此外,传输门234包括作为NMOS晶体管的晶体管235以及作为PMOS晶体管的晶体管236。
选择信号S从解码器216被供给至晶体管235的栅极端子。此外,选择信号S通过反相器232而被逻辑反转,从而也被供给至晶体管236的栅极端子。
在晶体管235的漏极端子以及晶体管236的源极端子上,连接有端子TG-In。在端子TG-In上,被供给有驱动信号COM。而且,通过晶体管235以及晶体管236根据选择信号S而被控制为导通或断开,从而从晶体管235的源极端子以及晶体管236的漏极端子共同连接的端子TG-Out上输出驱动信号VOUT,并将其向喷出模块21供给。该端子TG-In相当于上述的第一端子,端子TG-Out为第二端子的一个示例。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会将传输门234的晶体管235以及晶体管236被控制为导通状态的情况称为“将传输门234控制为导通”,并且,将晶体管235以及晶体管236被控制为非导通状态的情况称为“将传输门234控制为断开”。
接下来,使用图10来对解码器216的解码内容进行说明。图10为表示解码器216中的解码内容的图。
在解码器216中,输入有两位的印刷数据[SIH、SIL]、两位的动作模式数据[MCH、MCL]、锁存信号LAT以及转换信号CH。
解码器216在动作模式数据[MCH、MCL]为[1、1]的印刷模式的情况下,在通过锁存信号LAT以及转换信号CH而被规定的期间T1、T2、T3的各个期间内,输出基于印刷数据[SIH、SIL]的逻辑电平的选择信号S。
具体而言,解码器216在印刷模式下,在印刷数据[SIH、SIL]为对“大点”进行规定的[1、1]的情况下,输出在期间T1内成为H电平、在期间T2内成为H电平、在期间T3内成为L电平的选择信号S。
此外,解码器216在印刷模式下,在印刷数据[SIH、SIL]为对“中点”进行规定的[1、0]的情况下,输出在期间T1内成为H电平、在期间T2内成为L电平、在期间T3内成为L电平的选择信号S。
另外,解码器216在印刷模式下,在印刷数据[SIH、SIL]为对“小点”进行规定的[0、1]的情况下,输出在期间T1内成为L电平、在期间T2内成为H电平、在期间T3内成为L电平的选择信号S。
此外,解码器216在印刷模式下,在印刷数据[SIH、SIL]为对“微振动”进行规定的[0、0]的情况下,输出在期间T1内成为L电平、在期间T2内成为L电平、在期间T3内成为H电平的选择信号S。
此外,解码器216在待机模式、转换模式以及睡眠模式下,不论印刷数据[SIH、SIL]以及期间T1、T2、T3如何均确定选择信号S的逻辑电平。
具体而言,解码器216在动作模式数据[MCH、MCL]为[1、0]的待机模式的情况下,输出H电平的选择信号S。
此外,解码器216在动作模式数据[MCH、MCL]为[0、0]的转换模式的情况下,输出L电平的选择信号S。
此外,解码器216在动作模式数据[MCH、MCL]为[0、1]的睡眠模式的情况下,输出L电平的选择信号S。
在此,选择信号S的逻辑电平通过未图示的电平移动器而被电平移动为基于电压VHV-TG的高振幅逻辑。
在以上说明的驱动IC80中,使用图11来对生成基于驱动信号COM的驱动信号VOUT、且向喷出模块21中所包含的喷出部600供给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11为,用于对印刷模式下的驱动IC80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图。
在印刷模式中,印刷数据信号SI与时钟信号SCK同步并以串行方式被供给,并且在与喷出部600相对应的移位寄存器212中被依次传送。而且,当时钟信号SCK的供给停止时,在各个移位寄存器212中分别保持有与喷出部600相对应的印刷数据[SIH、SIL]。另外,印刷数据信号SI以与移位寄存器212中的最终n级、…、2级、1级的喷出部600相对应的顺序而供给。
在此,当锁存信号LAT上升时,锁存电路214分别一齐对被保持于对应的移位寄存器212中的印刷数据[SIH、SIL]进行锁存。在图11中,LT1、LT2、…、LTn表示通过与1级、2级、…、n级的移位寄存器212相对应的锁存电路214而被锁存的印刷数据[SIH、SIL]。
解码器216根据由被锁存的印刷数据[SIH、SIL]规定的点的尺寸,而在期间T1、T2、T3的各个期间内,输出遵照图10所示的内容的逻辑电平的选择信号S。
而且,在印刷数据[SIH、SIL]为[1、1]的情况下,选择电路230根据选择信号S而在期间T1内选择电压波形Adp,在期间T2内选择电压波形Bdp,并在期间T3内不选择电压波形Cdp。其结果为,与图11所示的大点相对应的驱动信号VOUT被供给至喷出部600。
此外,在印刷数据[SIH、SIL]为[1、0]的情况下,选择电路230根据选择信号S而在期间T1内选择电压波形Adp,在期间T2内不选择电压波形Bdp,并在期间T3内不选择电压波形Cdp。其结果为,与图11所示的中点相对应的驱动信号VOUT被供给至喷出部600。
此外,在印刷数据[SIH、SIL]为[0、1]的情况下,选择电路230根据选择信号S而在期间T1内选择电压波形Adp,在期间T2内选择电压波形Bdp,并在期间T3内不选择电压波形Cdp。其结果为,与图11所示的小点相对应的驱动信号VOUT被供给至喷出部600。
此外,在印刷数据[SIH、SIL]为[0、0]的情况下,选择电路230根据选择信号S而在期间T1内不选择电压波形Adp,在期间T2内不选择电压波形Bdp,并在期间T3内选择电压波形Cdp。其结果为,与图11所示的微振动相对应的驱动信号VOUT被供给至喷出部600。
在待机模式、转换模式以及睡眠模式中不实施印刷。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的待机模式、转换模式以及睡眠模式中,除了上文所述的锁存信号LAT以及转换信号CH是L电平的信号之外,时钟信号SCK以及印刷数据信号SI也是L电平的信号。因此,移位寄存器212以及锁存电路214不进行动作。因此,在待机模式、转换模式以及睡眠模式中,如前文所述,解码器216根据动作模式信号MC来确定选择信号S的逻辑电平。
在动作模式数据[MCH、MCL]为[1、0]的待机模式的情况下,选择电路230根据被供给的H电平的选择信号S而对与基准电压信号VBS同等的电压值的驱动信号COM进行选择,并将其作为驱动信号VOUT而向喷出部600供给。
在动作模式数据[MCH、MCL]为[1、0]的待机模式的情况下,选择电路230根据被供给的H电平的选择信号S而对与基准电压信号VBS同等的电压值的驱动信号COM进行选择。其结果为,与基准电压信号VBS同等的电压值的驱动信号VOUT被供给至喷出部600。
此外,在动作模式数据[MCH、MCL]为[0、0]的转换模式的情况下,选择电路230根据被供给的L电平的选择信号S,而将传输门234设为断开。其结果为,驱动信号COM未作为驱动信号VOUT而向喷出部600供给。
此外,在动作模式数据[MCH、MCL]为[0、1]的睡眠模式的情况下,选择电路230根据被供给的L电平的选择信号S,而未将驱动信号COM选择作为驱动信号VOUT。其结果为,在压电元件60上被保持有之前被供给的电压。
5喷出部的结构以及动作
接下来,对喷出模块21以及喷出部600的结构以及动作进行说明。图12为喷出模块21的分解立体图。此外,图13为图12的III-III线的剖视图,且为表示喷出部600的概要结构的剖视图。
如图12以及图13所示,喷出模块21具备在方向X上呈长条的大致矩形形状的流道基板670。在流道基板670的方向Z上的一个面侧,设置有压力室基板630、振动板621、多个压电元件60、筐体部640以及密封体610。此外,在流道基板670的方向Z上的另一个面侧,设置有喷嘴板632以及吸振体633。与流道基板670同样地,这样的喷出模块21的各结构为,在方向X上呈长条的大致矩形形状的部件,并利用粘合剂等而被相互接合。
如图12所示,喷嘴板632为,形成有沿着方向X而排列的多个喷嘴651的板状部件。这样的喷嘴651为,被设置于喷嘴板632上,并且与后文所述的空腔631连通的开孔部。
流道基板670为,用于形成油墨的流道的板状部件。如图12以及图13所示,在流道基板670上,形成有开口部671、供给流道672以及连通流道673。开口部671为,在方向Z上贯穿,且在多个喷嘴651中共同形成的沿着方向X的长条状的贯穿孔。此外,供给流道672以及连通流道673为,以与多个喷嘴651的每一个相对应的方式被形成的贯穿孔。而且,如图13所示,在流道基板670的方向Z上的一个面上,设置有在多个供给流道672中共同形成的中继流道674。中继流道674将开口部671与多个供给流道672连通。
筐体部640为通过例如树脂材料的注塑成型而被制造的结构体,且被固定于流道基板670的方向Z上的另一个面上。如图13所示,在筐体部640中,形成有供给流道641和供给口661。供给流道641为与流道基板670的开口部671相对应的凹部,供给口661为与供给流道641连通的贯穿孔。如以上那样的流道基板670的开口部671和筐体部640的供给流道641相互连通的空间作为对从供给口661被供给的油墨进行贮留的贮液器而发挥功能。
吸振体633为,用于对在贮液器的内部所产生的压力变动进行吸收的结构。具体而言,吸振体633以将形成于流道基板670中的开口部671、中继流道674以及多个供给流道672封闭并构成贮液器的底面的方式,被固定于流道基板670的方向Z上的一个面侧。这样的吸振体633以例如包含可塑性基板的方式被构成,所述可塑性基板为能够进行弹性变形的可挠性的薄片部件。
如图12以及图13所示,压力室基板630为,形成有与多个喷嘴651相对应的多个空腔631的板状部件。多个空腔631为沿着方向Y的长条状、且沿着方向X而被排列设置。而且,空腔631的方向Y上的一方的端部与供给流道672连通,空腔631的方向Y上的另一方的端部与连通流道673连通。
如图12以及图13所示,在压力室基板630中的与连接有流道基板670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上,固定有振动板621。振动板621为,可弹性地变形的板状部件。具体而言,如图13所示,流道基板670和振动板621在各个空腔631的内侧以相互隔开间隔的方式而对置。即,振动板621构成空腔631的壁面的一部分、即上表面。
空腔631位于流道基板670与振动板621之间,并作为向被填充于该空腔631的内部的油墨施加压力的压力室而发挥功能。
如图12以及图13所示,在振动板621的与空腔631相反的一侧的面上,设置有多个压电元件60。换而言之,振动板621被设置于空腔631与压电元件60之间。多个压电元件60以与多个空腔631相对应的方式被排列设置在方向X上。而且,通过振动板621与压电元件60的变形联动地振动,从而使空腔631的内部的压力发生变动,并使油墨被从喷嘴651中喷出。具体而言,压电元件60为通过驱动信号VOUT的供给而进行变形的致动器,如图13所示,压电元件60为,由一对电极611、612夹持压电体601的结构。而且,在电极611上被供给有驱动信号VOUT,在电极612上被供给有基准电压信号VBS。在该情况下,压电元件60根据电极611与电极612之间的电位差,而使压电体601的中央部分与振动板621一起而相对于两端部分在上下方向上进行变形。而且,伴随着压电元件60的变形,油墨被从喷嘴651中喷出。在此,振动板621通过压电元件60而进行位移,从而作为使填充有油墨的空腔631的内部容积放大或缩小的隔膜而发挥功能。此外,压电元件60中所包含的电极611为第一电极的一个示例,电极612为第二电极的一个示例。
图12以及图13的密封体610为,对多个压电元件60进行保护,并且对压力室基板630以及振动板621的机械性强度进行加强的结构体,通过例如粘合剂而被固定于振动板621上。在密封体610中的、被形成于与振动板621对置的对置面上的凹部的内侧处,收纳有多个压电元件60。
在以如上方式构成的喷出模块21中,包含压电元件60、空腔631、振动板621以及喷嘴651在内的结构为喷出部600。
图14为,表示在沿着方向Z对液体喷出装置1进行俯视观察的情况下的、喷出模块21以及被设置于喷出模块21中的多个喷嘴651的配置的一个示例的图。此外,在图14中,设为头单元20具备四个喷出模块21来进行说明。
如图14所示,在各喷出模块21中,形成有由以列状地设置于预定方向上的多个喷嘴651构成的喷嘴列L。各个喷嘴列L通过沿着方向X而以列状地配置的n个喷嘴651而被形成。
另外,图14所示的喷嘴列L为一个示例,也可以为不同的结构。例如,也可以在各喷嘴列L中,以从端部数起第偶数个喷嘴651和第奇数个喷嘴651处的方向Y的位置不同的方式而将n个喷嘴651配置为交错状。此外,各个喷嘴列L也可以被形成在与方向X不同的方向上。此外,虽然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将被设置于各个喷出模块21中的喷嘴列L的列数设为“1”,并进行了例示,但在各个喷出模块21上也可以形成有“2”以上的喷嘴列L。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喷嘴列L的n个喷嘴651在喷出模块21中以每1英寸300个以上的高密度而被设置。因此,在喷出模块21中,压电元件60也以与n个喷嘴651对应的方式,高密度地设置有n个。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为,在压电元件60中所使用的压电体601厚度为例如1μm以下的薄膜。由此,能够增大压电元件60相对于电极611与电极612之间的电位差的位移量。
在此,使用图15来对从喷嘴651喷出的油墨的喷出动作进行说明。图15为,用于说明在压电元件60供给有驱动信号VOUT的情况下的、压电元件60以及振动板621的位移与喷出之间的关系的图。此外,图15为在从方向Y观察喷出模块21中所包含的多个压电元件60、空腔631以及喷嘴651中的两个的情况下的剖视图。在图15的(1)中,示意性地图示了在作为驱动信号VOUT而被供给有电压Vc的情况下的压电元件60以及振动板621的位移。此外,在图15的(2)中,示意性地图示了在向压电元件60供给的驱动信号VOUT的电压值被控制为从电压Vc起接近于基准电压信号VBS的情况下的压电元件60以及振动板621的位移。此外,在图15的(3)中,示意性地图示了在向压电元件60供给的驱动信号VOUT的电压值被控制为与电压Vc相比从基准电压信号VBS离开的情况下的压电元件60以及振动板621的位移。
在图15的(1)所示的状态下,压电元件60以及振动板621根据向电极611供给的驱动信号VOUT与向电极612供给的基准电压信号VBS之间的电位差,而向方向Z挠曲。此时,在电极611上,作为驱动信号VOUT而被供给有电压Vc。如前文所述,电压Vc为,电压波形Adp、Bdp、Cdp的开始定时以及结束定时下的电压值。即,图15的(1)所示的压电元件60以及振动板621的状态成为印刷模式下的压电元件60的基准状态。
而且,在驱动信号VOUT的电压值被控制为接近于基准电压信号VBS的电压值的情况下,如图15的(2)所示,压电元件60以及振动板621的沿着方向Z而产生的位移被减少。此时,空腔631的内部容积被扩大,从而油墨从贮液器被供给至空腔631。
此后,驱动信号VOUT的电压值以从基准电压信号VBS的电压值离开的方式被控制。此时,如图15的(3)所示,压电元件60以及振动板621的沿着方向Z的位移增加。此时,空腔631的内部容积缩小,从而被填充于空腔631中的油墨从喷嘴651中被喷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向压电元件60供给驱动信号VOUT,从而使图15的(1)~(3)所示的状态反复。由此,油墨从喷嘴651中被喷出,并在介质P上形成点。另外,图15的(1)~(3)所示的压电元件60以及振动板621的位移随着被供给至电极611的驱动信号VOUT与被供给至电极612的基准电压信号VBS之间的电位差变大,而沿着方向Z变大。换而言之,根据驱动信号VOUT与基准电压信号VBS之间的电位差,而对从喷嘴651中被喷出的油墨的喷出量进行控制。
另外,图15所示的压电元件60以及振动板621相对于驱动信号VOUT的位移归根结底仅是一个示例,例如,也可以为如下方式,即,在驱动信号VOUT与基准电压信号VBS之间的电位差较大的情况下,油墨被吸入至空腔631中,在驱动信号VOUT与基准电压信号VBS之间的电位差较小的情况下,被填充于空腔631内的油墨从喷嘴651被喷出。
6转换模式的详细情况和压电元件的放电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睡眠模式下,选择电路230所具有的传输门234被控制为断开。理想而言,在睡眠模式下向电极611供给的电压以及电流通过传输门234而被切断。因此,在电极611上,被保持有该传输门234刚被控制为断开之前的电压。因此,通过使在传输门234刚被控制为断开之前被供给至电极611的电压接近于被供给至电极612的基准电压信号VBS的电压,从而能够减少在睡眠模式下在压电元件60上产生位移的情况。
但是,传输门234以及压电元件60具有电阻成分。因此,即使在传输门234被控制为断开的情况下,在电极611上,也被供给有经由传输门234以及压电元件60的电阻成分的漏电流。因此,在电极611上蓄积了因该漏电流而引起的电荷。因此,电极611的电压值上升,并有可能在压电元件60上产生无意图的位移。
图16为,示意性地表示在因漏电流而使电极611的电压值上升的情况下的压电元件60以及振动板621的位移的图。并且,图16为从方向Y观察喷出模块21中所包含的多个压电元件60、空腔631以及喷嘴651中的两个的情况下的剖视图。在图16的(1)中,示出了刚转移为睡眠模式之后的压电元件60以及振动板621的位移。此外,在图16的(2)中,示出了因在传输门234以及压电元件60上产生的漏电流而引起在电极611上蓄积有电荷的情况下的压电元件60以及振动板621的位移。
如图16的(1)所示,刚转变为睡眠模式之后的压电元件60根据电极611的电压与电极612的电压之间的电位差而进行位移。此时,在电极611上,保持有刚要转变为睡眠模式之前的电压。即,刚转变为睡眠模式之后的电极611的电压为,设想了被保持于电极611上的情况的电压。因此,压电元件60在设想的范围内进行位移,同样地,振动板621在设想的范围内进行位移。此时,在振动板621与空腔631的接点α上会产生设想的范围内的应力F1。
此外,虽然在图16的(1)中,例示了在转变为睡眠模式之前的电极611的电压与电极612的电压不同的情况,但优选为,电极611的电压与电极612的电压为同等的电压值。在该情况下,在压电元件60以及振动板621上不产生位移。
而且,在于电极611上蓄积了因漏电流等而产生的电荷的情况下,电极611的电压与电极612的电压之间的电位差变大,如图16的(2)所示,压电元件60的位移变大。因此,振动板621的位移也变大。此时,在振动板621与空腔631的接点α上,有时会产生与设想相比较大的应力F2。
此外,在振动板621与空腔631的接点上所产生的应力有时会因方向Y上的振动板621与空腔631的接点的位置不同而不同。具体而言,对于在振动板621与空腔631的接点上所产生的应力而言,在振动板621与空腔631的接点、且振动板621的方向Z上的位移成为最大的点处将产生更大的应力。
作为在这样的振动板621中产生的位移的主要因素,例如,可以列举出在振动板621中产生的固有振动。图17为从方向Z观察振动板621的情况下的俯视图。如图17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空腔631为沿着方向Y的长条状,在振动板621上,有时会产生沿着方向Y的固有振动。这样的固有振动在振动板621和空腔631相接的第一接点DL与第二接点DR之间的振动区域D中产生。
图18为,例示了在振动板621上产生了一次固有振动的情况的图。如图18所示,当在振动板621上产生了一次固有振动的情况下,因该固有振动而引起的振动板621的位移ΔD在振动区域D的中央部成为最大。具体而言,在振动区域D中,在将从第一接点DL至第二接点DR为止的距离设为d的情况下,在距第一接点DL的距离成为d/2、且距第二接点DR的距离成为d/2的点处,振动板621的位移ΔD成为最大。
此外,图19为,例示了在振动板621上产生了三次固有振动的情况的图。如图19所示,当在振动板621上产生了三次固有振动的情况下,因该固有振动而引起的振动板621的位移ΔD在距第一接点DL的距离成为d/2、且距第二接点DR的距离成为d/2的点、距第一接点DL的距离成为d/6的点、距第二接点DR的距离成为d/6的点处成为最大。
如以上那样,在方向Y上,在振动板621的位移ΔD成为最大的点处的振动板621与空腔631的接点α上,有可能施加有更大的应力F2。
而且,在睡眠模式等长时间持续的动作模式下,应力F2有可能长时间地持续地施加在振动板621的接点α上,其结果为,有可能在振动板621中产生裂纹。此外,在以振动板621上产生了与设想相比较大的位移的状态下转变为印刷模式的情况下,伴随着油墨的喷出时的压电元件60的位移而有可能有所需以上的负荷被施加于振动板621上,其结果为,有可能在振动板621中产生裂纹。
当假设在振动板621中产生了裂纹时,被填充于空腔631中的油墨会从该裂纹中漏出。因此,相对于空腔631的内部容积的变化而被喷出的油墨量有可能产生偏差。其结果为,油墨的喷出精度发生式恶化。
此外,在从该裂纹中漏出的油墨附着于电极611、612的双方上的情况下,在电极611与电极612之间会形成经由该油墨的电流路径。由此,向电极612供给的基准电压信号VBS的电压值有可能发生变动。在本实施方式所示的液体喷出装置1中,基准电压信号VBS被共同地向多个电极612供给。因此,在基准电压信号VBS的电压值发生了变动的情况下,将会给多个压电元件60的位移造成影响。其结果为,也有可能会给液体喷出装置1整体的喷出精度造成影响。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压电元件60的电极611、612上会产生无意图的电位差,因此,为了能够减少在压电元件60以及振动板621上长时间持续地产生无意图的位移的情况,从而设置了用于将电极611、612的电荷释放的三个放电单元。
图20为用于说明用于释放压电元件60的电荷释放的放电单元的图。另外,在图20中,用虚线示出了被形成于传输门234中的寄生二极管241、242、243、244。
第一放电单元经由图20所示的第一放电路径A而释放电荷。具体而言,在第一放电单元中,经由形成于传输门234中的多个寄生二极管而将被储存于端子TG-Out与电极611之间的电荷、以及被储存于端子Com-Out与端子TG-In之间的电荷释放。实施该第一放电单元的模式为第一模式的一个示例。
在此,使用图21来具体地对被形成于传输门234中的寄生二极管241、242、243、244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图21为示意性地表示构成传输门234的晶体管235、236的剖视图。
如图21所示,晶体管235包括多晶硅252、N型扩散层253、254以及多个电极。
N型扩散层253、254以相互远离的方式被设置于P基板251上。此外,多晶硅252经由未图示的绝缘层而被设置于N型扩散层253与N型扩散层254之间。
在多晶硅252上,电连接有电极255。此外,在N型扩散层253上,电连接有电极256。此外,在N型扩散层254上,电连接有电极257。
而且,电极255作为栅极端子而发挥功能,电极256、257中的任一方作为漏极端子而发挥功能,另一方作为源极端子而发挥功能。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电极256设为漏极端子、将电极257设为源极端子来进行说明。
在如以上方式构成的晶体管235中,在P基板251与N型扩散层253的接触面以及P基板251与N型扩散层254的接触面的各个面上形成有PN结。因此,在晶体管235中,形成有以P基板251作为阳极、以N型扩散层253作为阴极的寄生二极管243、和以P基板251作为阳极、以N型扩散层254作为阴极的寄生二极管244。
此外,在P基板251上,电连接有电极258。在此,由于晶体管235被形成于P基板251上,因此电极258作为晶体管235的背栅端子而发挥功能。另外,在电极258上,被供给有接地电位。
晶体管236包括N阱261、多晶硅262、P型扩散层263、264以及多个电极。
P型扩散层263、264以相互远离的方式被设置在形成于P基板251中的N阱261上。此外,多晶硅262经由未图示的绝缘层而被设置于P型扩散层263与P型扩散层264之间。
在多晶硅262上,电连接有电极265。此外,在P型扩散层263上,电连接有电极266。此外,在P型扩散层264上,电连接有电极267。
而且,电极265作为栅极端子而发挥功能,电极266、267中的任一方作为漏极端子而发挥功能,另一方作为源极端子而发挥功能。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电极266设为漏极端子、将电极267设为源极端子来进行说明。
在如以上方式构成的晶体管236中,在N阱261与P型扩散层263的接触面以及N阱261与P型扩散层264的接触面的各个面上形成有PN结。因此,在晶体管236中,形成有以P型扩散层263作为阳极、以N阱261作为阴极的寄生二极管242、和以P型扩散层264作为阳极、以N阱261作为阴极的寄生二极管241。
在此,N阱261为N型半导体层的一个示例,与作为源极端子的电极267电连接的P型扩散层264为第一P型半导体层的一个示例,与作为漏极端子的电极266电连接的P型扩散层263为第二P型半导体层的一个示例。
此外,在N阱261上,电连接有电极268。由于晶体管236被形成于N阱261中,因此电极268作为晶体管236的背栅端子而发挥功能。即,作为背栅端子的电极268与N阱261电连接。另外,在电极268上被供给有电压VHV-TG。
返回图20,对经由包含以上说明的寄生二极管241、242、243、244在内的第一放电路径A的第一放电单元进行说明。
在第一放电单元中,首先,H电平的放电控制信号DIS1被供给至供电控制信号生成电路430。
向供电控制信号生成电路430供给的放电控制信号DIS1经由反相器431而向晶体管432被供给。由此,晶体管432被控制为断开。
如前文所述,在晶体管432被控制为断开的情况下,供电切换电路70的晶体管473被控制为导通。当晶体管473被控制为导通时,电压VHV-TG成为经由电阻475而被供给的接地电位。由此,构成传输门234的晶体管236的电极268成为接地电位。因此,端子COM-Out与端子TG-In被连接在一起的节点a的电位经由寄生二极管241而成为接地电位。同样地,端子TG-Out与电极611被连接在一起的节点b的电位经由寄生二极管242而成为接地电位。
换而言之,被储存于节点a中的电荷经由寄生二极管241、电阻475以及晶体管473而被释放,同样地,被储存于节点b中的电荷经由寄生二极管242、电阻475以及晶体管473而被释放。
如以上的方式那样,在第一放电单元中,根据放电控制信号DIS1,供电切换电路70将电压VHV-TG的电位设为接地电位。换而言之,被供给有电压VHV-TG的晶体管236的电极268与晶体管473的漏极端子电连接。此外,晶体管473的源极端子与接地端子电连接。而且,在根据放电控制信号DIS1而将晶体管473控制为断开的情况下,供电切换电路70向电极268供给电压VHV-TG。另一方面,在根据放电控制信号DIS1而将晶体管473控制为导通的情况下,供电切换电路70对电极268和端子Gnd-In进行电连接。由此,被储存于节点a以及节点b中的电荷经由寄生二极管241、242而被释放。因此,减少了在电极611中蓄积无意图的电荷的情况。在此,晶体管473为开关元件的一个示例。此外,晶体管473的漏极端子为开关元件的一端的一个示例,源极端子为开关元件的另一端的一个示例。此外,包括晶体管473、并且对是向晶体管236的电极268供给电压VHV-TG、还是使电极268与端子Gnd-In电连接进行控制的供电切换电路70为第四开关电路的一个示例。
此外,通过第一放电单元而被释放的节点a以及节点b的电荷为,传输门234的端子TG-In、TG-Out的电荷。因此,无论传输门234被控制为导通,还是被控制为断开,均能够进行由第一放电单元实现的电荷的释放。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少在电极611中蓄积有无意图的电荷的可能性。
另外,供电切换电路70的结构并未被限定于上述的结构,只要为能够将晶体管236的电极268的电位切换为接地电位的结构即可。
接下来,对第二放电单元进行说明。在第二放电单元中,经由包含LC放电电路530在内的第二放电路径B而将被储存于节点a中的电荷释放。
在通过第二放电单元来释放电荷的情况下,首先,H电平的放电控制信号DIS2被供给至LC放电电路530的晶体管532。由此,晶体管532被控制为导通。因此,节点a的电位成为经由电阻571、531以及晶体管532而被供给的接地电位。换而言之,被储存于节点a中的电荷经由电阻571、531以及晶体管532而被释放。实施该第二放电单元的模式为第三模式的一个示例。
在驱动信号生成电路50的动作停止了的情况下,有时会节点a中经由电阻572、571而被供给有电压VHV。在第二放电单元中,由于能够进行节点a的电荷的释放,因此能够减少在节点a中蓄积有因电压VHV而产生的电荷的情况。
如以上的方式那样,在第二放电单元中,由于能够释放节点a的电荷,因此能够降低节点a的电位。因此,减少了从传输门234的端子TG-In向端子TG-Out产生的漏电流。即,能够减少因漏电流而引起节点b的电压上升的情况。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少在电极611中储存有无意图的电荷的可能性。
另外,LC放电电路530只要为能够使节点a的电荷释放的结构即可,例如,也可以被设置于晶体管551的源极端子以及晶体管552的漏极端子共同连接的连接点上。
接下来,对第三放电单元进行说明。在第三放电单元中,经由包括基准电压信号生成电路450的晶体管453在内的第三放电路径C,而将在电极612和端子Vbs-Out所连接的节点c中所储存的电荷释放。
在通过第三放电单元来释放电荷的情况下,首先,H电平的放电控制信号DIS3被供给至基准电压信号生成电路450的晶体管453。由此,晶体管453被控制为导通。因此,节点c的电位成为经由电阻456以及晶体管453而被供给的接地电位。换而言之,被储存于节点c中的电荷经由电阻456以及晶体管453而被释放。实施该第三放电单元的模式为第二模式的一个示例。
如前文所述,压电元件60通过电极611的电压与电极612的电压之间的电位差而进行位移。通过利用第三放电单元而将被储存于节点c中的电荷释放,从而能够减少无意图的电压被供给至电极612的情况。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少在压电元件60中产生无意图的位移的情况。在此,图20所示的节点b相当于上述的第一节点,节点c相当于上述的第二节点,节点a为第三节点的一个示例。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上述的第一放电单元、第二放电单元以及第三放电单元所实施的电荷的释放通过转换模式而被执行。因此,使用图22来对本实施方式中的由第一放电单元、第二放电单元以及第三放电单元所实施的电荷的释放方法进行说明。
图22为用于对转换模式的动作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首先,控制电路100在动作模式转变为转换模式之前,以使驱动信号COM的电压值接近于基准电压信号VBS的电压值的方式进行控制(S171)。具体而言,控制电路100向驱动信号生成电路50供给驱动信号COM的电压值成为基准电压信号VBS的电压值的驱动数据信号DRV。而且,驱动信号生成电路50根据被供给的驱动数据信号DRV,而以使驱动信号COM的电压值接近于基准电压信号VBS的电压值的方式进行控制。
在转换模式中,存在如下情况,即,在动作模式向睡眠模式转变的过程中,驱动信号COM以及基准电压信号VBS的双方的电压值发生变动。因此,在转变为转换模式之前,通过以使驱动信号COM的电压值接近于基准电压信号VBS的电压值的方式进行控制,从而能够减少在转换模式下在压电元件60中产生无意图的电位差的可能性。
另外,虽然以使驱动信号COM的电压值接近于基准电压信号VBS的电压值的方式进行控制的含义是指,优选为,驱动信号COM的电压值和基准电压信号VBS的电压值相同,但是,广义而言,只要通过驱动信号COM与基准电压信号VBS之间的电位差而以使电压值接近于在压电元件60中不产生无意图的位移的程度的方式进行控制即可。具体而言,优选为,以驱动信号COM与基准电压信号VBS之间的电位差成为2V以下的方式进行控制。
而且,在驱动信号COM的电压值和基准电压信号VBS的电压值充分接近的情况下,控制电路100将动作模式控制为转换模式(S172)。
在动作模式转变为转换模式之后,控制电路100以使传输门234断开的方式进行控制(S173)。由此,向电极611供给的电压以转变为转换模式之前的电压、即充分接近于基准电压信号VBS的电压的电压而被保持。
在传输门234被控制为断开之后,在经过了预定的时间的情况下,控制电路100对由第二放电单元所实施的电荷的释放进行控制(S174)。即,成为实施第二放电单元的模式。具体而言,控制电路100将用于生成H电平的放电控制信号DIS2的驱动数据信号DRV向驱动信号生成电路50供给。
在传输门234被控制为断开之后,通过利用第二放电单元而将被储存于节点a中的电荷释放,从而使节点a的电压降低。因此,减少了在传输门234中产生的漏电流,并减少了因该漏电流而引起的电极611的电压上升。另外,由第二放电单元所实施的电荷的释放也可以持续地实施直至转变为印刷模式或待机模式为止。
在开始进行由第二放电单元实施的电荷的释放之后,在经过了预定的时间的情况下,控制电路100对由第三放电单元实施的电荷的释放进行控制(S175)。即,成为实施第三放电单元的模式。具体而言,控制电路100将用于生成H电平的放电控制信号DIS3的驱动数据信号DRV向驱动信号生成电路50供给。在通过第一放电单元而将被储存于节点b中的电荷释放之前,通过第三放电单元而将被储存于节点c中的电荷释放,从而减少了向电极612供给的电压相对于向电极611供给的电压而变大的情况。即,能够减少在印刷动作时与在压电元件60中产生的位移反向的位移产生于压电元件60中的情况。由此,能够减少在压电元件60以及振动板621中产生的应力。
另外,由第二放电单元实施的电荷的释放和由第三放电单元实施的电荷的释放例如也可以同时通过控制电路100来执行,而且,也可以在由第三放电单元实施的电荷的释放先被执行之后,执行由第二放电单元实施的电荷的释放。此外,由第三放电单元实施的电荷的释放也可以被持续地实施至转变为印刷模式或待机模式为止。
而且,在开始了由第二放电单元以及第三放电单元实施的电荷的释放之后,在经过了预定的时间的情况下,控制电路100对由第一放电单元实施的电荷的释放进行控制(S176)。即,成为实施第一放电单元的模式。具体而言,控制电路100将用于生成H电平的放电控制信号DIS1的驱动数据信号DRV向驱动信号生成电路50供给。由此,被储存于电极611中的电荷被释放。由此,减少了在压电元件60中产生无意图的电压的可能性,并减少了在压电元件60以及振动板621中产生无意图的位移的情况。另外,由第一放电单元实施的电荷的释放也可以被持续地实施至转变为印刷模式或待机模式为止。
在开始了上述的由第一放电单元、第二放电单元以及第三放电单元实施的电荷的释放之后,在经过了预定的时间的情况下,如图3所示,控制电路100将动作模式转变为睡眠模式。另外,由第一放电单元、第二放电单元以及第三放电单元实施的电荷的释放也可以在睡眠模式下被持续地实施。
7作用效果
在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中的液体喷出装置1中,压电元件60的电极611的电荷通过第一放电单元并经由被形成于传输门234中的寄生二极管241、242而进行释放。因此,减少了在压电元件60的电极611上产生无意图的电压的情况。因此,减少了在压电元件60上被施加有无意图的电压的情况,因此,减少了在压电元件60中产生无意图的位移的情况。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出装置1中,能够通过第二放电单元而将节点a的电荷释放。因此,能够降低节点a的电压,并能够减少经由传输门234的电阻成分而产生的漏电流。因此,进一步减少了在压电元件60上被施加有因漏电流而产生的无意图的电压的情况,由此,进一步减少了在压电元件60中产生无意图的位移的情况。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出装置1中,能够通过第三放电单元而将节点c的电荷释放。因此,减少了在压电元件的电极612上被施加有无意图的电压的情况。因此,进一步减少了在压电元件60中产生无意图的位移的情况。
本发明包含与实施方式所说明的结构实质上相同的结构(例如,功能、方法以及结果相同的结构,或者目的以及效果相同的结构)。此外,本发明包含对实施方式所说明的结构的非本质部分进行置换后获得的结构。此外,本发明包含与实施方式所说明的结构起到相同的作用效果的结构或者能够实现相同的目的的结构。此外,本发明包含向实施方式所说明的结构中附加了公知技术的结构。
符号说明
1…液体喷出装置;2…移动体;3…移动机构;4…输送机构;10…控制单元;20…头单元;21…喷出模块;24…滑架;31…滑架电机;32…滑架导向轴;33…同步齿型带;35…滑架电机驱动器;40…压印板;41…输送电机;42…输送辊;45…输送电机驱动器;50…驱动信号生成电路;51…驱动电路;60…压电元件;70…供电切换电路;80…驱动IC;90…电压生成电路;100…控制电路;190…柔性电缆;210…选择控制电路;212…移位寄存器;214…锁存电路;216…解码器;230…选择电路;232…反相器;234…传输门;235、236…晶体管;241、242、243、244…寄生二极管;251…P基板;252…多晶硅;253、254…N型扩散层;255、256、257、258…电极;261…N阱;262…多晶硅;263、264…P型扩散层;265、266、267、268…电极;310…DAC电路;320…检测电路;350…判断电路;410…GVDD生成电路;420…信号选择电路;430…供电控制信号生成电路;431…反相器;432…晶体管;450…基准电压信号生成电路;451…比较器;452、453…晶体管;454、455、456…电阻;471、472、473…晶体管;474、475…电阻;500…集成电路;510…调制电路;512、513…加法器;514…比较器;515…反相器;516…积分衰减器;517…衰减器;520…栅极驱动电路;521…第一栅极驱动器;522…第二栅极驱动器;530…LC放电电路;531…电阻;532…晶体管;541…电容器;542…二极管;550…输出电路;551、552…晶体管;553、554…电阻;560…低通滤波器;561…电感元件;562…电容器;570…第一反馈电路;571、572…电阻;580…第二反馈电路;581、582…电阻;583、584、585…电容器;600…喷出部;601…压电体;610…密封体;611、612…电极;621…振动板;630…压力室基板;631…空腔;632…喷嘴板;633…吸振体;640…筐体部;641…供给流道;651…喷嘴;661…供给口;670…流道基板;671…开口部;672…供给流道;673…连通流道;674…中继流道;Bst、COM-Out、Com-Out、Ctvh、Ctvh-Out、Drv、Drv-In、En、En-In、Err、Err-Out、GVDD、Gnd、Gnd-In、Gvd、Hdr、Ifb、Ldr、Sw、TG-In、TG-Out、Vbs、Vbs-Out、Vfb、Vhv、Vhv-In…端子;P…介质;S…选择信号。

Claims (12)

1.一种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压电元件,其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上被供给有驱动信号,所述第二电极上被供给有基准电压信号,所述压电元件通过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电位差而进行位移;
空腔,其被填充有伴随着所述压电元件的位移而从喷嘴喷出的液体;
振动板,其被设置于所述空腔与所述压电元件之间;
第一开关电路,其具有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上被供给有所述驱动信号,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对所述驱动信号的向所述第一电极的供给进行控制,
所述液体喷出装置具有第一模式,所述第一模式为,使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端子所电连接的第一节点的电荷经由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寄生二极管而被释放的模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包括NMOS晶体管和PMOS晶体管,
在所述第一端子上,电连接有所述NMOS晶体管的漏极端子和所述PMOS晶体管的源极端子,
在所述第二端子上,电连接有所述NMOS晶体管的源极端子和所述PMOS晶体管的漏极端子,
在所述第一模式中,所述NMOS晶体管的背栅端子以及所述PMOS晶体管的背栅端子与接地端子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开关电路断开的情况下,成为所述第一模式。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基准电压信号生成电路,其从第三端子输出所述基准电压信号;
第二开关电路,其被设置为能够对所述第三端子和接地端子的电连接进行切换,
所述液体喷出装置具有第二模式,所述第二模式为,使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三端子所电连接的第二节点的电荷经由所述第二开关电路而被释放的模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成为所述第二模式之后,成为所述第一模式。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开关电路断开的情况下,成为所述第二模式。
7.如权利要求1、2、5、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驱动电路,其从第四端子输出所述驱动信号;
第三开关电路,其被设置为能够对所述第四端子和接地端子的电连接进行切换,
所述液体喷出装置具有第三模式,所述第三模式为,使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四端子所连接的第三节点的电荷经由所述第三开关电路而被释放的模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成为所述第三模式之后,成为所述第一模式。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开关电路断开的情况下,成为所述第三模式。
10.一种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压电元件,其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上被供给有驱动信号,所述第二电极上被供给有基准电压信号,所述压电元件通过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电位差而进行位移;
空腔,其被填充有伴随着所述压电元件的位移而从喷嘴喷出的液体;
振动板,其被设置于所述空腔与所述压电元件之间;
第一开关电路,其具有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上被供给有所述驱动信号,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对所述驱动信号的向所述第一电极的供给进行控制,
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包括PMOS晶体管,
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PMOS晶体管的源极端子电连接,
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PMOS晶体管的漏极端子电连接,
所述PMOS晶体管的背栅端子与开关元件的一端电连接,
所述开关元件的另一端与接地端子电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源极端子与第一P型半导体层电连接,所述第一P型半导体层被设置于N型半导体层中,
所述漏极端子与第二P型半导体层电连接,所述第二P型半导体层与所述第一P型半导体层分离,并且被设置于所述N型半导体层中,
所述背栅端子与所述N型半导体层电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元件被设置于第四开关电路内,
所述第四开关电路对如下内容进行控制,即,是向所述背栅端子供给电压,还是使所述背栅端子和所述接地端子电连接。
CN201910197399.XA 2018-03-20 2019-03-15 液体喷出装置 Active CN1103037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52190 2018-03-20
JP2018-052190 2018-03-20
JP2018140426A JP7115109B2 (ja) 2018-03-20 2018-07-26 液体吐出装置
JP2018-140426 2018-07-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03767A CN110303767A (zh) 2019-10-08
CN110303767B true CN110303767B (zh) 2020-10-20

Family

ID=68064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97399.XA Active CN110303767B (zh) 2018-03-20 2019-03-15 液体喷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115109B2 (zh)
KR (1) KR20190110462A (zh)
CN (1) CN11030376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59542B2 (ja) * 2019-05-22 2023-04-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駆動回路、及び液体吐出装置
JP7363472B2 (ja) 2019-12-26 2023-10-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駆動回路、及び集積回路
JP7392466B2 (ja) 2019-12-26 2023-12-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駆動回路、及び集積回路
JP7392465B2 (ja) 2019-12-26 2023-12-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駆動回路、及び集積回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32590A (ja) * 1993-11-09 1995-05-23 Brother Ind Ltd インク噴射装置の駆動方法
JP3369415B2 (ja) * 1995-12-14 2003-01-20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のヘッド駆動装置
US6504701B1 (en) * 1998-10-14 2003-01-07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Capacitive element drive device
JP3873716B2 (ja) * 2001-11-07 2007-01-2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ピエゾインジェクタの充放電装置
JP3797300B2 (ja) * 2002-08-30 2006-07-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プリンタのヘッド駆動装置
JP2006255975A (ja) * 2005-03-15 2006-09-28 Fuji Xerox Co Ltd ヘッド温度検出方法、ヘッド温度検出装置及び液滴吐出装置
CN101370664B (zh) * 2006-01-20 2010-06-0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墨打印机的头驱动装置及喷墨打印机
JP4434248B2 (ja) * 2007-08-22 2010-03-1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ピエゾアクチュエータ駆動装置
JP5229027B2 (ja) * 2008-03-28 2013-07-03 リコープリンティング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製造装置、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製造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装置
GB2480822B (en) * 2010-06-01 2017-05-17 Global Inkjet Systems Ltd Driver circuit
KR101199486B1 (ko) * 2010-09-07 2012-11-09 홍익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압전방식 잉크젯 프린터의 헤드 구동을 위한 가변전압 펄스 발생장치.
GB2494116B (en) * 2011-08-26 2013-08-07 Global Inkjet Systems Ltd Method of driving a capacitive load and drive circuit therefor
JP5849775B2 (ja) * 2012-03-01 2016-02-03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操作パネル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US9270205B2 (en) * 2013-09-10 2016-02-23 Fujifilm Dimatix Inc. Regenerative drive for piezoelectric transducers
JP2016141070A (ja) * 2015-02-03 2016-08-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ヘッドユニット、容量性負荷駆動回路および容量性負荷駆動回路の制御方法
JP6520574B2 (ja) * 2015-08-27 2019-05-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およびヘッドユニット
JP6891423B2 (ja) * 2016-09-05 2021-06-18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駆動波形生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0357967B1 (en) * 2018-03-06 2019-07-23 Ricoh Company, Ltd. Drive circuit for a printhead that converts a jetting pulse on a drive waveform to a non-jetting puls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90110462A (ko) 2019-09-30
JP7115109B2 (ja) 2022-08-09
CN110303767A (zh) 2019-10-08
JP2019162843A (ja) 2019-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03767B (zh) 液体喷出装置
US10780690B2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drive signal generation circuit
US10603907B2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CN110091600B (zh) 液体喷出装置
CN110303769B (zh) 液体喷出装置以及驱动信号生成电路
CN110303768B (zh) 液体喷出装置
US10618278B2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JP2019130885A (ja) 液体吐出装置
CN110091602B (zh) 液体喷出装置
US10894402B2 (en) Driving circuit, integrated circuit, and liquid discharge apparatus
US11027542B2 (en) Driving circuit, integrated circuit, and liquid discharge apparatus
US10850504B2 (en) Driving circuit, liquid discharge apparatus, and driving method
US10875295B2 (en) Print head,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and piezoelectric element control circuit
US10894405B2 (en) Driving circuit, integrated circuit, and liquid discharge apparatus
US10821726B2 (en) Print head,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and piezoelectric element control circuit
CN114801484A (zh) 液体喷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