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01139A - 音响装置 - Google Patents
音响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301139A CN110301139A CN201880004665.6A CN201880004665A CN110301139A CN 110301139 A CN110301139 A CN 110301139A CN 201880004665 A CN201880004665 A CN 201880004665A CN 110301139 A CN110301139 A CN 11030113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ear
- audio device
- component
- earpho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提供耳朵佩戴感良好的音响装置。该音响装置具有电音响变换器和皮肤接触部件。电音响变换器具有放音部。电音响变换器以使其放音部朝向外耳道内侧的方式配置。皮肤接触部件是覆盖电音响变换器的放音部的部件。皮肤接触部件是使从电音响变换器的放音部发出的声音透射的部件。皮肤接触部件是具有柔韧性、弹性及通气性的部件。通过皮肤接触部件嵌入于外耳道,来使电音响变换器远离外耳道的内壁处并被支撑。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佩戴于耳朵使用的音响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佩戴于耳朵使用的音响装置,多数耳机已商品化。耳机大致分为入耳式耳机(还被称为内耳甲式耳机,开放式耳机等)和耳塞式(耳包式)耳机。
如图34所示,入耳式耳机120是将收容电音响变换器111的外壳112插入于被耳珠104和对耳珠105包围的凹部(耳甲腔)106而使用。
如图35所示,耳塞式耳机120具有:收容电音响变换器121的外壳122、从外壳122突出的音导管123、安装在音导管123周围的耳机耳承124。耳塞式耳机120将耳机耳承124插入于外耳道101后使用。并且,许多耳塞式耳机120而言,外壳122嵌入于耳甲腔106。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就坚硬外壳与耳朵接触的结构的耳机而言,如长时间使用,则与外壳接触的部分易感到疼痛。此问题是入耳式耳机120和耳塞式耳机120共同的问题。耳塞式耳机120因利用耳机耳承124密闭外耳道101,所以佩戴感不好。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一实施方式的音响装置为佩戴于耳朵使用的音响装置,所述音响装置具有覆盖电音响变换器和覆盖该电音响变换器放音部的皮肤相接触的部件,上述电音响变换器以使上述放射部朝向外耳道内部的方式配置,上述皮肤接触部件具有柔韧性、弹性及通气性,且为可使声音透射的部件,通过上述皮肤接触部件嵌入于上述外耳道,来使上述电音响变换器远离上述外耳道内壁并被支撑。
附图说明
图1为第1实施方式的音响装置的侧视图。
图2为图1中示出的音响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示出的音响装置的主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的音响装置的后视图。
图5为示出将图1所示的音响装置佩戴于耳朵的状态的模式剖视图。
图6为第2实施方式的音响装置的侧视图。
图7为图6所示的音响装置的主视图。
图8为图6所示的音响装置的后视图。
图9为示出将图6所示的音响装置佩戴于耳朵的状态的模式剖视图。
图10为第3实施方式的音响装置的侧视图。
图11为示出将图10所示的音响装置佩戴于耳朵的状态的模式剖视图。
图12为第4实施方式的音响装置的侧视图。
图13为图12所示的音响装置的剖视图。
图14为图12所示的音响装置的侧视图。
图15为图12所示的音响装置的主视图。
图16为图12所示的音响装置的后视图。
图17为图12所示的音响装置的俯视图。
图18为图12所示的音响装置的仰视图。
图19为示出将图12所示的音响装置佩戴于耳朵的状态的模式剖视图。
图20为第5实施方式的音响装置的立体图。
图21为图20所示的音响装置的剖视图。
图22A为图20所示的音响装置具有的音响单元的剖视图。
图22B为图20所示的音响装置具有的皮肤接触部件的剖视图。
图22C为图20所示的音响装置具有的音响单元收容部件的剖视图。
图23为示出将图20所示的音响装置佩戴于耳朵的状态的图。
图24为示出将图20所示的音响装置佩戴于耳朵的状态的模式剖视图。
图25为示出将第6实施方式的音响装置佩戴于耳朵的状态的模式剖视图。
图26为第7实施方式的音响装置的立体图。
图27为图26中示出的音响装置的剖视图。
图28为图26所示的的音响装置的其他状态的立体图。
图29为示出第7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音响装置的立体图。
图30为第8实施方式的音响装置的侧视图。
图31为图30所示的的音响装置的部分破断视图。
图32为以截面示出分离图30所示的音响装置的皮肤接触部件及介入部件后剩余部分中的一部的侧视图。
图33为示出将图30所示的音响装置佩戴于耳朵的状态的模式剖视图。
图34为示出将现有的入耳式耳机佩戴于耳朵状态的图。
图35为示出将耳塞式耳机佩戴于耳朵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图1至图5所示的音响装置1是佩戴于耳朵100使用的音响装置。该音响装置(以下称为“耳机”)1可用作右耳用还可用作左耳用。
耳机1具有作为电音响变换器的驱动器单元2、作为皮肤接触部件的盖帽3、衬垫部件4、拾音器5。
驱动器单元2具有放音部2a。通过将耳机1佩戴于耳朵100,来以放音部2a朝向外耳道101内的方式配置驱动器单元2。
盖帽3是覆盖驱动器单元2的放音部2a的部件。盖帽3是大致球形的部件。盖帽3是嵌入于外耳道101,并且使从驱动器单元2放音部2a发出的声音等方性地透射的部件。
本说明书中提到的“球形”是指在自然状态下处于球形。“球形”是指包括略球形。略球形包括其表面的大部分为球面,其余的一部分为非球面,或者与上述大部分的球面曲率不同的球面的形状。“球形”使指包括具有起因于材质的微小的孔或凹凸的球状面。“自然状态”是指未施加外压的状态。(例如,不使用的状态,非佩戴状态等)或去除外压,并经过充分的时间的状态。
盖帽3以远离外耳道101的内壁103的方式支撑驱动器单元2的同时将驱动器单元2的放音部2a配置于外耳道101的入口102附近。
盖帽3由海绵材质形成。用于盖帽3的海绵材料具有通气性高的连续气泡结构。其典型例为高发泡、高通气性强聚氨酯泡沫。盖帽3可作为消除刺耳的高频部分声音的模拟过滤器来起到功能。
衬垫部件4为圆筒形部件。在衬垫部件4的一端部收容有驱动器单元2的同时安装有盖帽3
在衬垫部件4的另一端收容有拾音器5的同时安装有套子6。
衬垫部件4为由金属制成或由合成树脂制成。作为金属的例,可例举铝合金。套子6为网状的部件。
衬垫部件4的内部设有用于驱动驱动器单元2的驱动控制电路(省略图示)和用于处理来自拾音元件5的语音信号的信号处理电路(省略图示)。
根据如上述构成的第1实施方式的耳机1,如图5所示,通过盖帽3嵌入于外耳道101,来使驱动器单元2的放音部2a配置于外耳道101内的入口102附近。并且,从驱动器单元2发出的声音等方性透射盖帽3,从而向外耳道101内放音。因音导管123及耳机耳承124(参照图35)不存在,所以在外耳道101内的入口102或其附近从驱动器单元2产生的播放音透射盖帽3后被传递至外耳道101的皮肤及其周围的骨头。
随之,根据第1实施方式的耳机1,对从驱动器单元2发出的声音,最大限度地利用感觉外耳道101周围的声音部分的能力,从而可以识别为自然的音响。
并且,根据第1实施方式的耳机1,由于驱动器单元2的放音部2a配置于外耳道101内的入口102附近,因而可将从驱动器单元2发出的声音可高效地向外耳道101引导。随之,虽然使用小尺寸(小输出)的电音响变换器2,但是将其播放音可以识别为自然的音响。
并且,因第1实施方式的耳机1不使用音导管123(参照图35),所以从驱动器单元2向听觉器官传递的音域不受限制。随之,可以充分发挥驱动器单元2的性能。
并且,第1实施方式的耳机1中,与耳朵100相接触的部分只有盖帽3,并且,因盖帽3由海绵材料形成,所以耳朵100的佩戴感很好,即使长时间佩戴,耳朵100也不易出现痛症。
并且,第1实施方式的耳机1中,因嵌入于外耳道101的盖帽3由具有通气性的海绵材料形成,所以不气密地密闭外耳道101。因此,不易产生接触噪音。
并且,因第1实施方式的耳机1具有拾音器5,所以可以实现消除噪音的功能或助听器的功能。并且,也可将拾音器5用作双耳麦克风。
并且,第1实施方式的耳机1中,因其驱动器单元2及拾音器5收容于衬垫4,所以可以保护驱动器单元2和拾音器5。并且,衬垫4在将耳机1从耳朵100戴卸时,可以作为用手指握住的部分起到功能。
第2实施方式
下面的说明中,对与已说明的实施例相同的结构要素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图6至图9所示的耳机1在第1实施方式的构成上具有挡板部件7。挡板部件7是伞状的凸缘部件。挡板部件7是又薄又柔韧的板材。挡板部件7由弹性体形成。作为弹性体典型例,可例举硅胶。
根据第2实施方式的耳机1,如图9所示,通过将耳机1佩戴于耳朵100,来覆盖外耳道101的入口102和其周围部被挡板部件7。即使在设置了挡板部件7的状态下也允许向外耳道101空气流通。即,挡板部件7不密闭地密闭外耳道101。在挡板部件7和耳皮肤之间可形成间隔。
随之,第2实施方式的耳机1除了第1实施方式的效果以外,还可以抑制从驱动器单元2向外耳道101内发出的声音向外耳道101外部的音漏。此外,可高效地将低音成分传递至耳内部。
并且,通过挡板部件7与外耳道101入口102的周围部相接触,来可以稳定对于外耳道101的驱动器单元2的位置。
并且,与耳朵100相接触的部分为盖帽3和挡板部件7,并且全部为柔韧的部件,所以耳朵100的佩戴感良好,即使长时间佩戴,耳朵100也不易出现痛症。
第3实施方式
图10和图11所示的耳机1除了第2实施方式的结构以外,还具有子挡板部件8。
子挡板部件8设于挡板部件7与盖帽3之间。子挡板部件8设于衬垫部件4的周围。子挡板部件8为又薄又柔韧的板材。子挡板部件8由弹性体形成。
根据第3实施方式的耳机1,如图11所示,通过将耳机1佩戴于耳朵100,来覆盖外耳道101的入口102和其周围部被挡板部件7的同时,挡板部件7和盖帽3之间的空间通过子挡板部件8分开。在设有子挡板部件8的状态下,也允许空气向外耳道101流通。即,子挡板部件8不气密地密闭外耳道101。在子挡板部件8和耳皮肤之间可形成缝隙。
随之,第3实施方式的耳机1比第2实施方式,可进一步抑制音漏。而且,可进一步高效地向内耳部传递低音成分。
并且,可通过子挡板部件8与外耳道101的内壁103相接触,来使对于外耳道101的驱动器单元2的位置更稳定。
并且,与耳朵100相接触的部分为盖帽3、挡板部件7及子挡板部件8,且这些全部为柔韧的部件,所以对耳朵的佩戴感很好,即使长时间佩戴,耳朵100也不易出现痛症。
第4实施方式
图12至图19所示的耳机1除了第2实施方式的结构以外,还具有嵌合部件9。
嵌合部件9设于衬垫部件4的周围。嵌合部件9为嵌入于耳甲腔106的具有柔韧性和弹性的部件。在嵌合部件9嵌入于耳甲腔106的状态下,也允许空气向外耳道101流通。嵌合部件9与耳朵皮肤之间部分形成缝隙。如果嵌合部件9具有通气性,则不需要与耳朵皮肤之间的缝隙。
嵌合部件9由海绵材料、无纺布材料或纤维相互交织的纤维材料形成。用于嵌合部件9的海绵材料包括硅胶海绵。硅胶海绵包含具有透明感且表面光滑的物质。通过使用这种硅胶海绵,可以实现具有透明感且表面光滑的崭新的嵌合部件9。硅胶海绵具有独立的气泡、存在不会使水分和空气透射的物质。通过使用这种硅胶海绵,可以实现佩戴在耳朵100上时感觉到非常柔然且温暖的嵌合部件9。
嵌合部件9从正面观察时呈现圆形(参照图15),从上面观察时呈右侧稍微倒塌的椭圆形(参照图17)。相对于嵌合部件9的衬垫部件4的位置,从正面观察时向右侧倾斜(参照图15)。
挡板部件7设于嵌合部件9与盖帽3之间。
如图11所示,第4实施方式的耳机1中,通过盖帽3嵌入于外耳道101的同时嵌合部件9嵌入于耳甲腔106,来稳定地佩戴于耳朵100。
该耳机1因具有柔韧性和弹性的嵌合部件9嵌入于耳甲腔106,所以与坚硬的外壳与耳朵100相接触的结构的耳机相比,对耳朵100的佩戴感良好,即使长时间佩戴,耳也不易出现痛症。
该耳机1通过使嵌合部件9和衬垫部件4相对地旋转180°,既可用作右耳用,也可用作左耳用。
第5实施方式
图20至图24所示的耳机10具有音响单元11和耳朵佩戴体19。音响单元11具有作为电音响变换器的驱动器单元12、无线模块13及外壳18。驱动器单元12具有放音部12a。驱动器单元12以使放音部12a朝向外耳道101内的方式配置。
无线模块13具有接收部14、电池15、操作部16及控制部17。接收部14接收从未图示的发送器(音频播放器,智能手机等音频内容提供装置)无线发送的信号。作为接收部14和未图示的发送器之间的通信协议,可以使用无线保真技术(Wi-Fi)(注册商标)、蓝牙(注册商标)或其他协议。
从驱动器单元12端子延伸的信号线12b与接收部14的输出端子相连接。接收部14将接收的信号变换为电信号(电音响变换器驱动信号)。接收部14将变换的电信号通过信号线12b向驱动器单元12输入。驱动器单元12将所输入的电信号变换为音响,由放音部12a放音。
电池15向驱动器单元12和控制部17供电。电池15为一次电池或二次电池。
操作部16具有接通/断开按钮16a、增大按钮16b及减小按钮16c。接通/断开按钮16a是用于对从电池15的供电进行接通/断开的操作子。增大按钮16b是用于使基于接收部14的电信号输出增大的操作子。减小按钮16c是用于使基于接收部14的电信号输出减小的操作子。
控制部17根据对于操作部16进行的操作,使从电池15的供电接通/断开,或者使基于接收部14的电信号的输出增减。
外壳18为由树脂制成的硬质部件。外壳18为圆筒形部件。外壳18的一端18a侧(耳机10佩戴于外耳道101时朝向外耳道101的一侧)嵌入与驱动器单元12的放音部12a相反侧的部分并固定。外壳18的另一侧18b收容控制部17并固定。外壳18的该另一侧18b的一部分通过贯通周围壁,形成贯通孔18c。接通/断开按钮16a、增大按钮16b及减小按钮16c通过贯通贯通孔18c,来向外壳18的外部突出。
耳朵佩戴体19是包围整个音响单元11的部件。耳朵佩戴体19是具有伸缩性、柔韧性及通气性的部件。耳朵佩戴体19由皮肤接触部件19A和音响单元收容部件19B构成。皮肤接触部件19A和音响单元收容部件19B全部由海绵材料构成。作为海绵材料使用与适用于化妆用粉扑的海绵材质类似的材质的海绵材料。作为海绵材料也可以使用与适用于化妆用粉扑的海绵材料完全相同的材料。皮肤接触部件19A的比重比音响单元收容部件19B的比重小。皮肤接触部件19A比音响单元收容部件19B柔韧。与音响单元收容部件19B相比,皮肤接触部件19A具有更优秀的透射语音的性质。
皮肤接触部件19A是覆盖驱动器单元12的放音部12a的部件。语音透射部件19A是使从驱动器单元12的放音部12a发出的声音等方性透射的部件。
音响单元收容部件19B是收容音响单元11的大部分的部件。音响单元收容部件19B形成有用于收容音响单元11的空洞19c。音响单元11的大部分被收容于空洞19c内。驱动器单元12的放音部12a侧的一部分从音响单元收容部件19B的一端19Ba突出(参照图22C)。在音响单元收容部件19B的一端19Ba侧的端部分外侧形成有环状的凹部19Bb。
空洞19c的一部分形成用于收容接通/断开按钮16a、增大按钮16b及减小按钮16c的操作部收容区域19d。通过存在操作部收容区域19d,来使音响单元收容部件19B的特定部分19Bc的厚度比其他部分薄(参照图22C)。因特定部分19Bc的厚度比其他部分薄,所以特定部分19Bc比其他部分柔韧,用手指按时易于变形。因特定部分19Bc比其他部分更易于变形,所以更易于操作接通/断开按钮16a、增大按钮16b及减小按钮16c。
皮肤接触部件19A形成有用于收容音响单元收容部件19B的一端19Ba侧的端部及驱动器单元12的一部分的空洞19Ac。空洞19Ac在耳机10佩戴于外耳道101时,与朝向外耳道101的侧面19Aa相反的一侧开口。皮肤接触部件19A的内侧部形成与音响单元收容部件19B的凹部19Bb相互嵌合的环状突出部19Ab。
耳机10通过将音响单元11嵌入于音响单元收容部件19B的空洞19c以后,将皮肤接触部件19A覆盖音响单元收容部件19B的一端19Ba侧来组装,使得接通/断开按钮16a、增大按钮16b和减小按钮16c配置于操作部收容区域19d。通过皮肤接触部件19A的突出部19Ab和音响单元收容部件19B的凹部19Bb相互嵌合,来使语音透射部件19A和音响单元收容部件19B相互简单地连接。如果在皮肤接触部件19A与音响单元收容部件19B之间设置粘结层,则两者相互固定。
如上述构成的耳机10,通过耳朵佩戴体19嵌入于耳甲腔106,来稳定地佩戴于耳朵100。并且,通过耳朵佩戴体19的皮肤接触部件19A嵌入于耳甲腔106,来使驱动器单元12面向外耳道101并被支撑。从驱动器单元12发出的声音透射皮肤接触部件19A,在外耳道101内放音。因音导管123(参照图35)不存在,所以从驱动器单元12向听觉器官传递的音域不受限制。随之,可以充分地发挥驱动器单元12的性能。
并且,耳机10因耳朵佩戴体19为具有通气性的部件,所以不密气密地堵塞外耳道101。随之,耳机10难以出现接触音。
并且,耳机10因整个音响单元11被耳朵佩戴体19包围,所以与耳朵100接触的部分只有耳朵佩戴体19。并且,耳朵佩戴体19是具有伸缩性和柔韧性的部件。因此,耳机10与坚硬的外壳与耳朵100接触的构造的耳机相比,耳朵100的佩戴感良好,即使长时间佩戴,耳朵100也不易出现痛症。
耳机10既可用作右耳用,也可用作左耳用。
并且,耳机10可从音响单元11取出耳朵佩戴体19后更换为其他耳朵佩戴体19。因此,通过将使用结果受到污染的耳朵佩戴体19更换为新的耳朵佩戴体19,来使耳机10可处于与新品相同的洁净状态。并且,通过准备设计不同的各种耳朵佩戴体19,来可根据服装等使用各种的耳朵佩戴体19。并且,通过准备性能和功能不同的各种耳朵佩戴体19,来可根据用途使用各种性能、功能的耳朵佩戴体19。作为性能、功能的例,可例举如适合日常生活佩戴的佩戴性能(标准柔韧性),适合就寝时佩戴的佩戴性能(更高度的柔韧性),适合运动时佩戴的佩戴性能(附有防止掉落功能)等。作为防止掉落功能的例,如用于相互连接佩戴在左右耳朵100的两用耳朵佩戴体19的绳子、链条等。
并且,耳机10因耳朵佩戴体19的材质与化妆用粉扑相似,所以可用化妆用粉扑替代。
第6实施方式
图25所示的耳机10具有外耳道嵌合部19e。其他的结构与第5实施方式的耳机10相同。外耳道嵌合部19e构成皮肤接触部件19A的一部分。外耳道嵌合部19e是佩戴耳机10时嵌合于外耳道101的部分。
第6实施方式的耳机10的皮肤接触部件19A的外耳道嵌合部19e嵌入于外耳道101的同时皮肤接触部件19A的外耳道嵌合部19e以外的部分嵌入于耳甲腔106。随之,第6实施方式的耳机10比第5实施方式的耳机10,更稳定地佩戴于耳朵100。
第7实施例
图26至图28所示的耳机10具有第一电缆40A。第一电缆40A是将未图示的音频内容提供装置和音响单元11相互电连接的电缆40的一部分。该耳机10音响单元11仅由驱动器单元12构成。空洞19c比图21的空洞小。空洞19c中不存在操作部收容区域19d(参照图21)。其外结构与第5实施方式的耳机10相同。驱动器单元12通过电缆40输入从未图示的音频内容提供装置的电信号。驱动器单元12将输入的电信号变换为音响,由放音部12a放音。
如图27所示,第一电缆40A的一端40a与驱动器单元12端子相连接。第一电缆40A的另一端侧通过音响单元收容部件19B的内部,向耳朵佩戴体19的外侧延伸。如图26所示,电缆40具有第一电缆40A和第二电缆40B。第二电缆40B的一端与未图示的接收装置相连接。未图示的接收装置从未图示的发送装置(音频内容提供装置)接收无线发送的信号。接收的信号得到信号处理,通过电缆40向驱动器单元12输入。作为未图示的接收装置和未图示的发送器之间的通信协议,可以使用无线保真技术(注册商标)、蓝牙(注册商标)或其他协议。
第一电缆40A和第二电缆40B通过连接端子对41相互电连接。连接端子对41由第一端子41A和第二端子41B构成。第一端子41A为公端子,第二端子41B为母端子。第一端子41A安装在第一电缆40A的另一端部40Aa。第二端子41B安装在第二电缆40B的另一端部40Ba。第一端子41A和第二端子41B可以相互连接及分离。第一电缆40A的长度为任意。优选地,第一电缆40A的长度(从音响单元11到第一端子41A的长度)为20cm以下。如果考虑相互连接第一电缆40A和第二电缆40B而使用,则第一电缆40A的长度最长20cm很充足。
如图28所示,第7实施方式的耳机10是第一端子41A和第二端子41B的相互的结合处于解开状态的产品。即,该耳机10是不具备第二电缆40B和未图示的发送装置的产品。但可以配套销售第二电缆40B、未图示的发送装置及该耳机10。
根据第7实施方式,当耳机10出现故障时,可仅将该耳机10更换成新产品。并且,通过准备音响特性不同的多种耳机10,来可根据用途将音响特性的耳机10与第二电缆40B连接而使用。
第8实施方式
图30至图33所示的耳机12具有作为第二扬声器箱的耳机外壳50、作为电音响变换器的驱动器单元60、作为皮肤接触部件的盖帽70及作为介入部件的挡板管80。
耳机外壳50是将铝板压缩加工的一个成形品。耳机外壳50具有头部51和本体部52。
头部51呈半球壳结构。本体部52呈直管的两端被半球的外壳堵塞的结构。作为头部51和本体部52通过颈部(凹部)53,以同轴状连接。头部51的外径大于本体部52的外径。
头部51的前端部(图示的左端部)开口。头部51的前端51a安装有保护器54。保护器54是与头部51大略地对称的半球外壳状的部件。保护器54和头部51组合形成球壳。保护器54为由网孔状的金属制成的部件。保护器54良好地透射语音。头部41的前端部内侧设有驱动器单元60嵌合的环状圆形突起51b。
驱动器单元60具有电音响变换元件61和作为第一扬声器箱的驱动器壳体62。在电音响变换元件61的前端(图示的左端)设有作为放音部的振动板61a。振动板61a后面(图示的右侧)设有将输入电信号变换为振动板61a的振动的电机耦合系统63。电机耦合系统63由语音线圈、磁铁等(均未图示)构成。振动板61a的振动通过空气振动,即,以声音形式放出。电音响变换元件61的基端(图示右侧端)设有一对端子61b。电音响变换元件61收容于驱动器壳体62中。驱动器壳体62在与电音响变换元件61之间形成第一共鸣室91。
驱动器壳体62由圆筒部62a、端板部62b构成。圆筒部62a包围电音响变换元件61。电音响变换元件61的振动板61a从圆筒部62a的前端露出。电机耦合系统(未图示)的驱动轴置于圆筒部62a的中心轴和同轴上。圆筒部62a的后端被端板部62b堵塞。端板部62b的内面(图示左面)设有一对端子62c。端板部62b的外面(图示右面)设有一对端子62d。端板部62b内面的端子62c和外部端子62d通过贯通孔(未图示)电连接。端板部62b内面的端子62c与电音响变换元件61的端子61b电连接。端板部62b设有端口(通风孔)62e。端口62e在端板部62b内面和外面开口。
驱动器壳体62通过圆筒部62a与头部51的环状突起51b嵌合,来在头部51内稳定地保持。作为该例,如驱动器壳体62的后端(图示右端)与头部51的整个内壁接触。由此,在头部51与端板部62b之间形成第二共鸣室92。第二共鸣室92通过端口62e与第一共鸣室91连通。
并且,在该例中,本体部52的内部空间形成第三共鸣室93。第三共鸣室93通过颈部53的内部空间94与第二共鸣室92连通。即,与第二共鸣室92与第三共鸣室93的连通部(内部空间94)收缩。
本体部52的轴方向(图示的左右方向)的中心下端设有电缆插入孔(未图示)。本体部52与电缆插入孔(未图示)同轴安装有衬套55。在本体部52内,即在第三共鸣室93,通过衬套55插入有电缆56的一端侧。在第三共鸣室93内,电缆56的一端部固定在本体部52,从其一端部伸出2个导线57。导线57与端子63分别电连接。电缆56的另一端部具有插头(未图示),与音乐播放装置等连接。
本体部52在将耳机12从耳朵100戴卸时可用作手指握住的部分。
盖帽70是大略球形的部件。盖帽70由海绵材质形成。用于盖帽70的海绵材料具有通气性强的连续气泡结构。其典型例,如高发泡、高通气性聚氨酯泡沫。盖帽70具有柔韧性、弹性及通气性。盖帽70是使声音透射的部件。盖帽70可作为消除刺耳的高音域成分的声音的模拟过滤器的起到作用。
盖帽70覆盖安装有挡板管80和保护器54的状态的头部51。通过组合盖帽70和挡板管80,来除了本体部52侧(图右侧)的端部,大略呈球形体。电音响变换元件61的振动板61a和侧部61c被盖帽70覆盖。盖帽70远离外耳道101的内壁103(图33)支撑电音响变换元件61。在此例中,在电音响变换元件61与盖帽70之间介入有驱动器壳体62、保护器54、头部51及挡板管80。
挡板管80环装于耳机外壳50。即,在此例中,挡板管80间接地环装于驱动器单元60。挡板管80存在于驱动器单元60与盖帽70之间。
挡板管80从本体部52的头部51侧向保护器54的中间部延伸。挡板管80的本体部52侧的端部分80a未被盖帽70覆盖。端部80a为与处于自然状态的盖帽70表面具有相同曲率的部分球面。
挡板管80的前端部(图示左端部)80b开口。在挡板管80的前端部80b与保护器54之间形成有环状的狭缝。挡板管80的本体部52侧的端部80a在整个圆周范围内与本体部52气密接触。在端部80a朝向内侧设有环状的返回部81。通过返回部81沿着本体部52的半球外壳面接触,来保持挡板管80和本体部52之间的气密性。返回部81延伸至颈部53。
挡板管80在耳机外壳50之间形成环形的空气室95。在此例中,在头部51与挡板管80之间形成空气室95。即,空气室95包围驱动器单元60。
挡板管80比耳机外壳50和驱动器壳体62柔韧。挡板管80具有与盖帽70相同的柔韧性。当施加外力时,挡板管80易于变形。当不施加外力时,挡板管80恢复自然状态的形状。图31所示的挡板管80的形状为自然状体的形状。
挡板管80具有弹性。挡板管80为弹性体。作为弹性体的例,可例举硅胶。由弹性体制成的挡板管80与由海绵材料(发泡聚氨酯泡沫、发泡硅胶等)制成的盖帽70之间产生较大的摩擦力。其摩擦力使驱动器单元60和盖帽70的相互移动变得难。由此,可防止相对于驱动器单元60的盖帽70位置偏差及盖帽70从耳机外壳50的不注意脱离或者不希望的脱离。
如图33所示,如上述构成的第8实施方式耳机12通过盖帽70嵌入于外耳道101,来盖帽70介入挡板管80与外耳道101的内壁103之间。虽然图33未示出,但当挡板管80佩戴于耳朵100时,与盖帽70一同从外侧开始被压缩。驱动器单元60远离外耳道101的内壁103并被支撑。电音响变换元件61以使振动板61a朝向外耳道101内的方式配置。电音响变换元件61的振动板61a配置于外耳道101内的入口102附近。并且,从电音响变换元件61发出的声音以放射状态透射盖帽70,向外耳道101内放音。因音导管953和耳盖帽124(参照图35)不存在,所以在外耳道101内的入口102附近,从电音响变换元件61发出的播放音透射盖帽70,传递至外耳道101的皮肤或其周围的骨头。
随之,根据第8实施方式的耳机12,可对从驱动器单元60发出的声音,最大限度地利用感觉外耳道101周围声音的部分的能力,来识别为自然的音响。
并且,根据第8实施方式的耳机12,作为电音响变换元件61的放音部的振动板61a佩戴于外耳道101内的入口102附近,因而可将从电音响变换元件61发出的声音高效地向外耳道101引导。随之,虽然使用小尺寸(小输出)的驱动器单元60,但是其播放音可识别为自然的音响。
并且,根据第8实施方式的耳机12,因不使用音导管123(参照图35),所以从驱动器单元60向听觉器官传递的音域不受限制。随之,可以充分发挥驱动器单元60的性能。
并且,第8实施方式的耳机12因其盖帽70外形为球形,所以易于紧贴许多人的外耳道101。并且,因盖帽70外形为球形,所以从驱动器单元60发出的声音可以不偏向地以放射状态向外耳道101放音。并且,即使对耳朵的佩戴角度稍微变,也盖帽70介入挡板管80与外耳道101的内壁103之间,驱动器单元60远离外耳道101的内壁103并被支撑。
第8实施方式的耳机12中,因与耳朵100接触的部分只有盖帽70,且因盖帽70为柔韧的海绵材料,所以耳朵100的佩戴感良好,即使长时间佩戴,耳朵100也不易出现痛症。
并且,第8实施方式的耳机12的嵌入于外耳道101的盖帽70由具有通气性的海绵材料形成,因而不气密地密闭外耳道101。因此,难以出现接触噪音。
并且,第8实施方式的耳机12中,因在头部51与盖帽70之间存在挡板管80,所以虽然不气密地密闭外耳道101,但是中低音的再现性好。是因为可以抑制向外耳道101的音漏。此外,因挡板管80的内部空间由空气室95构成,所以中低音再现性更好。挡板管80在使空气室95内的空气与从驱动器单元60发出的声音发生共振中,可作为中低音域的音响增幅器起到功能。
并且,第8实施方式的耳机12,随着空气室95内空气的振动,柔韧的挡板管80会随之振动,所以空气室95内空气的振动可通过盖帽70微细地向外耳道101的内壁111传递。因此,从驱动器单元60发出的声音的振动可通过外耳道101的皮肤感知。
并且,第8实施方式的耳机12,在挡板管80的前端部80b与保护器54之间形成有环状的狭缝,从电音响变换元件61的振动板61a发出,从后方(外耳道101外侧)返回的声音易向空气室95内传递。并且,挡板管80的本体部52侧的端部分80a在整个范围内与本体部52气密接触,传递至空气室95内的声音难以向空气室95的后方(外耳道101外侧)传递。由此,可以更有效抑制向外耳道101外部的音漏,中低音再现性更良好。
并且,第8实施例的耳机12中,存在于耳机外壳50与盖帽70之间的柔韧的挡板管80还可发挥缓冲的作用,因而可通过盖帽70和挡板管80的上升作用,可以实现现有的耳机中无法体验的非常良好的佩戴感。
并且,第8实施方式的耳机12具备第一共鸣室91、第二共鸣室92及第三共鸣室93,因第一共鸣室91和第二共鸣室92通过狭窄通路(端口62e)连接,所以低音可以增幅。并且,因第二共鸣室92和第三共鸣室93通过狭窄通路(内部空间94)连接,所以低音会进一步增幅。
并且,第8实施方式的耳机12中,因挡板管80的端部80a的外面露出,所以从外部可以识别空气室95的存在。就挡板管80的材质而言,例如,如果通过使用半透明硅胶,来易于从外部识别空气室95的存在。像这样,根据第8实施方式,实现具有空气室95的崭新结构的耳机12。并且,通过采用可在外部可视挡板管80的结构,可实现兼备高度的音响性能和功能美的崭新的耳机12。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宗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取代和变形。
例如,第1实施方式至第4实施方式的耳机1虽然全都具有衬垫部件4,但衬垫部件4不是必要结构要素。并且,第1实施方式至第4实施方式的耳机1虽然全都具有拾音器5,但拾音元件5不是必要结构要素。
优选地,对第4实施方式的结构,加上具有子挡板部件8。并且,第4实施方式中,虽然相对于嵌合部件9的衬垫部件4的位置偏心,但无需一定要偏心。并且,第4实施方式中,虽然盖帽3和嵌合部件9夹持挡板部件7,但是在省略挡板部件7的情况下,对盖帽3和嵌合部件9也可以直接接合或形成为一体。
并且,第1实施方式至第4实施方式的耳机1中也可以与第5实施方式相同,采用无线方式。
并且,在第5实施方式中,虽然皮肤接触部件19A的材质(比重,柔韧性,声音透射性)和音响单元收容部件19B的材质(比重,柔韧性、声音透射性)不同,但两者的材质也可以相同。
并且,第5实施方式至第7实施方式中,虽然耳朵佩戴体19由皮肤接触部件19A和音响单元收容部件19B构成,但整个耳朵佩戴体19从最开始也可以制成一体型。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耳朵佩戴体19中形成凹口部,通过该凹口部可在空洞19c、19Ac内佩戴音响单元11。
并且,第5实施方式至第7实施方式中,虽然耳朵佩戴体19由具有通气性的部件构成,但耳朵佩戴体19也可以由不具有通气性的部件构成。耳朵佩戴体19为不具有通气性的部件的情况下,需要在耳朵佩戴体19和耳朵100的皮肤之间局部形成缝隙。
并且,第5实施方式至第7实施方式中,耳朵佩戴体19也可通过柔韧的硅胶海绵实现。音响单元11的整体采用被具有光透射性的硅胶海绵包围的结构,来具有透明感且可实现具有如软心饼干(果冻型)的弹性的崭新的耳机10。并且,对耳朵佩戴体19采用具有防水性的硅胶海绵,来可实现完全防水式耳机10。
并且,第7实施方式中,设于第一电缆40A侧的第一端子41A可以为母端子,设于第二电缆40B侧的第二端子41B可以为公端子。
并且,第7实施方式中,虽然安装在第一电缆40A的第一端子41A与安装在第二电缆40B的第二端子41B相连接,但如图29所示,第一端子41A也可与接收装置49相连接。这种情况下,第二端子41B设于接收装置49。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将省略第二电缆40B。
并且,第8实施方式中,虽然在挡板管80的前端部80b与保护器54之间形成环状狭缝,但该缝隙不是必要的结构要素。该缝隙存在或该缝隙不存在可能有助于提高中低音再现性。并且,可通过挡板管80和耳机外壳50的头部51形成密闭结构的空气室95。通过从驱动器单元60发出的声音与密闭结构的空气室95内的空气共振的结构,来挡板管80可作为更高性能的音响增幅器起到功能。
并且,第8实施方式的耳机12虽然具有第一共鸣室91,但第一共鸣室91不是必要的结构要素。
并且,第8实施方式的耳机12虽然具有第二共鸣室92,但第二共鸣室92不是必要的结构要素。
并且,第8实施方式的耳机12虽然具有第三共鸣室93和内部空间94,但第三共鸣室93和内部空间94不是必要的结构要素。
并且,第8实施方式的耳机12虽然具有作为第一扬声器箱的驱动器壳体62,但驱动器壳体62不是必要的结构要素。即,耳机外壳50的头部51也可以构成驱动器单元60。
并且,第8实施方式的耳机12中,也可以在空气室95本体部52的空间(图示右侧的空间)设置音响振动吸收层。通过在空气室95设置音响振动吸收层,可提高基于挡板管80的向外耳道101外部的音漏防止性能。作为音响振动吸收层材料的例,可例举由TIGER株式会社开发的αGEL(注册商标)。αGEL(注册商标)是以硅胶为主要成分的柔韧的凝胶状态的材料。
并且,第8实施方式中,作为驱动器单元60的放音部例示振动板61a,但放音部不局限于振动板61a。驱动器单元60的放音部也可以为从成为语音发生源的振动体发出的声音的出口(窗)。即,驱动器单元60不局限于动态型,也可以是平衡的初级型。并且,驱动器单元60也可以包括低音域用、中音域用、高音域用等音响特性不同的多个电音响变换元件61。
并且,第8实施方式中,虽然利用管状部件(挡板管70)作为介入部件,但取而代之,也可以利用包围耳机外壳50的圆环状的柔韧的中空部件(圆环挡板)。圆环挡板附着在耳机外壳50的头部51与本体部52之间的凹部(颈部53),稳定地保持于耳机外壳50。
并且,第8实施方式中,虽然介入部件被称为“挡板管”,但因具有空气室95的含义,也可以称为“气管”。以相同的宗旨,也可以将“圆环挡板”称为“气圆环”。并且,以用作缓冲的含义,可将介入部件称为“气垫”或“缓冲管”。
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作为盖帽3、70和皮肤接触部件19A利用由海绵材料制成的部件,但只要是具有柔韧性、弹性及通气性的部件,就不局限于由海绵材质形成的部件。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嵌合部件9和音响单元收容部件19B利用由海绵材料形成的部件,但只要具有柔韧性和弹性的部件,就不局限于由海绵材质形成的部件。
并且,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音响装置的实施方式的例,虽然示出耳机的形态例,但基于本发明的音响装置还包括耳机以外的音响装置。作为耳机以外的音响装置的例,可例举助听器、业务用免提等具有麦克风的设备。
概括
本说明书中至少记载着下列事项。此外,括号里虽然示出对应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要素,但不局限于此。
(1-1):佩戴于耳朵(耳朵100)使用的音响装置(耳机1、耳机10、耳机12),具有电音响变换器(驱动器单元1、12、60)和皮肤接触部件(盖帽3、盖帽70,皮肤接触部件19A),上述电音响变换器具有放音部(放音部2a、放音部12a、振动板61a),上述电音响变换器以使上述放音部朝向外耳道(外耳道101)内部的方式配置,上述皮肤接触部件是覆盖上述电音响变换器的放音部的部件,上述皮肤接触部件是使从上述电音响变换器的上述放音部发出的声音透射的部件,上述皮肤接触部件是具有柔韧性、弹性及通气性的部件,通过上述皮肤接触部件嵌入于上述外耳道,来使上述电音响变换器远离上述外耳道的内壁(内壁103)并被支撑。
(1-1)的音响装置为嵌入于外耳道的皮肤接触部件为具有柔韧性和弹性的部件,所以耳朵的佩戴感觉良好,即使长时间佩戴,耳朵100也不易出现痛症。
因(1-1)的音响装置不气密地堵塞耳朵,所以难以出现接触噪音。
(1-2):一种音响装置,佩戴于耳朵使用,上述音响装置具有覆盖电音响变换器和该电音响变换器的放音部的皮肤接触部件,上述电音响变换器以使上述放射部朝向外耳道的内部的方式配置,上述皮肤接触部件是嵌入于外耳道且使从上述电音响变换器发出的声音透射的部件,通过上述皮肤接触部件嵌入于上述外耳道,来使上述电音响变换器远离上述外耳道的周围壁并被支撑的同时,上述电音响变换器的上述放音部配置于上述外耳道内部的入口(入口102)附近。
根据(1-2)的音响装置,通过皮肤接触部件嵌入于外耳道,来使电音响变换器远离外耳道的周围壁并被支撑的同时,电音响变换器的放音部配置于外耳道内的入口附近,因而对从电音响变换器传发出的声音,可最大限度地利用感觉外耳周围声音的部分的能力来识别。
(2):(1-1)或(1-2)的音响装置,还具有嵌合部件(嵌合部件9),上述嵌合部件为具有柔韧性和弹性的部件,通过上述嵌合部件嵌入于耳甲腔(耳甲腔106),来可稳定地佩戴在耳朵上的音响装置。
(2)的音响装置通过具有柔韧性和弹性的嵌合部件嵌入于耳甲腔,来稳定地佩戴在耳朵上,耳朵佩戴感良好,即使长时间佩戴,耳朵100也不易出现痛症。
(3):(1-1)乃至(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音响装置,还具有衬垫(衬垫4),在上述衬垫的一端部收容有上述电音响变换器的同时安装上述皮肤接触部件。
(3)的音响装置可通过衬垫保护电音响变换器。并且,衬垫材料将音响装置戴卸于耳朵时可以作为用手指握住部分的起到功能。
(4):(3)的音响装置中,在上述衬垫部件的周围设有上述嵌合部件。
(4)的音响装置可确保嵌合部件的安装部,稳定地保持电音响变换器和皮肤接触部件与嵌合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
(5):佩戴于耳朵使用的音响装置,上述音响装置具有电音响变换器和皮肤接触部件,上述电音响变换器具有放音部,上述电音响变换器以使上述放音部朝向外耳道内部的方式配置,上述皮肤接触部件是覆盖上述电音响变换器的放音部的部件,上述皮肤接触部件是可使声音透射的部件,上述皮肤接触部件是具有柔韧性和弹性的部件,上述皮肤接触部件允许向上述外耳道的空气流通,并且通过嵌入于耳甲腔,来使上述电音响变换器朝向上述外耳道并支撑。
(5)的音响装置,因插入耳甲腔的皮肤接触部件是具有柔韧性和弹性的部件,所以耳佩戴感良好,即使长时间佩戴,耳也不易出现痛症。
因(5)的音响装置气密地堵塞耳朵,所以不易产生接触噪音。
(6):(5)的音响装置是如下音响装置,即,具有至少具备上述电音响变换器的音响装置、包围上述音响装置整体的耳朵佩戴体,上述耳朵佩戴体是具有柔韧性和弹性的部件,上述皮肤接触部件构成上述耳朵佩戴体的一部分,使用上述音响装置时,只有上述耳朵佩戴体与耳朵接触。
(6)的音响装置中,因使用音响装置时与耳朵接触的耳朵佩戴体是具有柔韧性和弹性的部件,所以耳朵佩戴感良好,即使长时间佩戴,耳朵100也不易出现痛症。
(7):佩戴于耳朵使用的音响装置,上述音响装置具有电音响变换器(驱动器单元60)和皮肤接触部件(盖帽70)及介入部件(挡板管80),上述电音响变换器,其放音部(振动板61a)和侧部(侧部61c)被上述皮肤接触部件覆盖,上述皮肤接触部件具有柔韧性、弹性及通气性,并且,是使声音透射的部件,上述介入部件直接或间接地固定于上述电音响变换器,来存在于上述皮肤接触部件与上述电音响变换器的之间,同时,通过上述皮肤接触部件之间的摩擦力使上述电音响变换器和上述皮肤接触部件的相对移动变得难,通过上述皮肤接触部件嵌入于外耳道,来使上述电音响变换器远离上述外耳道的内壁并被支撑。
(7)的音响装置中,因皮肤接触部件是具有柔韧性、弹性及通气性的部件,所以耳朵佩戴感良好,即使长时间佩戴,耳朵100也不易出现痛症。
(7)的音响装置中,因皮肤接触部件具有通气性,所以佩戴在耳朵上时不气密地堵塞外耳道。因此,难以产生接触噪音。
(7)的音响装置中,因通过介入部件与皮肤接触部件之间的摩擦力,来使电音响变换器和皮肤接触部件的相对移动变得难,所以可防止相对于电音响变换器的皮肤接触部件的位置移动或皮肤接触部件的不注意的脱离。
(8):(7)的音响装置中,上述介入部件在上述皮肤接触部件与上述电音响变换器之间形成空气室(空气室95)。
(8)的音响装置因在上述皮肤接触部件与上述电音响变换器之间存在空气室,所以中低音再现性非常好。
(9):(8)的音响装置中,上述介入部件形成包围上述电音响变换器的上述空气室,随着上述空气室内的空气振动而振动。
根据(9)的音响装置,因空气室内空气的振动通过皮肤接触部件向外耳道的内壁传递,所以从电音响变换器传发出的声音的振动可通过外耳道的皮肤识别。
(10):(1-1)乃至(9)的音响装置还具有收容上述电音响变换器的第一扬声器箱(驱动器壳体62)和收容上述第一扬声器箱的第二扬声器箱(耳机外壳50),上述第一扬声器箱在上述电音响变换器之间形成第一共鸣室(第一共鸣室91),上述第二扬声器箱在上述第一扬声器箱之间形成第二共鸣室(第二共鸣室92),上述第一扬声器箱设有使上述第一共鸣室和上述第二共鸣室相互连通的端口(端口62e)的音响装置。
(10)音响装置通过第一共鸣室和第二共鸣室使低音增幅,因而中低音再现性增高。
(11):(10)的音响装置中,在上述第二扬声器箱的内部形成与上述第二共鸣室连通的第三共鸣室(第三共鸣室93)。
(12)的音响装置中,通过第二共鸣室和第三共鸣室,低音进一步增幅,因而中低音再现性更好。
(13):(12)的音响装置中,上述第二扬声器箱中的上述第二共鸣室和上述第三共鸣室的连通部(内部空间94)收缩。
(13)音响装置通过第二共鸣室和第三共鸣室的连通部中的空气的黏性变化使低音进一步增幅,因而中低音再现性更好。
(14):(1-1)乃至(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音响装置中,上述皮肤接触部件为由海绵材质制成的部件。
(14)音响装置因使用音响装置时与耳接触的皮肤接触部件为由海绵材料形成,所以难以产生接触噪音,耳朵佩戴感良好,即使长时间佩戴,耳朵100也不易出现痛症。
(15):(1-1)乃至(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音响装置中,上述皮肤接触部件的外形为球形。
(15)的音响装置,因其上述皮肤接触部件的外形为球形,所以易紧贴许多人的外耳道。并且,从上述电音响变换器发出的声音可以不偏向地以放射状态向外耳道内放音。并且,即使耳佩戴角度稍微改变,上述皮肤接触部件也介入上述介入部件与外耳道内壁之间,上述电音响变换器在远离相应外耳道的内壁并被支撑。
符号的说明
1:耳机(音响装置) 2:电音响变换器
2a:放音部 3:皮肤接触部件
4:衬垫 5:拾音器
7:挡板部件 8:子挡板部件
9:嵌合部件 10:耳机(音响装置)
11:音响单元 19:耳朵佩戴体
40:电缆 40A:第一电缆
40a:一端 40B:第二电缆
41A:第一端子 40Aa:另一端部
41B:第二端子 49:接收装置
12:耳机(音响装置) 50:耳机壳体(第二扬声器箱)
51:头部 52:本体部
53:颈部 54:保护器
60:驱动器单元(电音响变换器) 61:电音响变换元件
61a:振动板(放音部) 62:驱动器壳体(第一扬声器箱)
62e:端口 63:电机耦合系统
70:盖帽(皮肤接触部件) 80:挡板管(介入部件)
91:第一共鸣室 92:第二共鸣室
93:第三共鸣室 94:内部空间
95:空气室 100:耳朵
101:外耳道 102:入口
103:内壁 106:耳甲腔
Claims (5)
1.一种音响装置,佩戴于耳朵使用,其特征在于,
上述音响装置具有电音响变换器和覆盖该电音响变换器的放音部的皮肤接触部件,
上述电音响变换器以使上述放音部朝向外耳道内部的方式配置,
上述皮肤接触部件具有柔韧性、弹性及通气性,且为能够使声音透射的部件,
通过上述皮肤接触部件嵌入于上述外耳道,来使上述电音响变换器朝向外耳道并被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介入部件,
上述介入部件直接或间接地环装于上述电音响变换器,来存在于上述皮肤接触部件与上述电音响变换器之间,在上述电音响变换器与上述皮肤接触部件之间形成空气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音响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介入部件是由柔韧的弹性体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音响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介入部件形成包围上述电音响变换器的上述空气室,随着上述空气室内的空气振动而振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音响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皮肤接触部件由海绵材料形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113042 | 2017-06-07 | ||
JP2017113042 | 2017-06-07 | ||
JP2017-218667 | 2017-11-13 | ||
JP2017218667 | 2017-11-13 | ||
PCT/JP2018/013984 WO2018225357A1 (ja) | 2017-06-07 | 2018-03-30 | 音響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301139A true CN110301139A (zh) | 2019-10-01 |
Family
ID=645657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80004665.6A Withdrawn CN110301139A (zh) | 2017-06-07 | 2018-03-30 | 音响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3) | JP6454934B1 (zh) |
CN (1) | CN110301139A (zh) |
WO (2) | WO201822535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230183A1 (en) * | 2022-05-24 | 2023-11-30 | Depaul Chancellor I | Wearable wake up alarm system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77606A (zh) * | 2008-06-25 | 2011-05-25 | 星精密株式会社 | 耳塞以及插入型耳机 |
CN102387434A (zh) * | 2010-08-30 | 2012-03-21 | 角元纯一 | 耳机以及耳机用隔音元件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1125932U (zh) * | 1975-04-04 | 1976-10-12 | ||
JPS5991090U (ja) * | 1982-12-10 | 1984-06-20 | アイワ株式会社 | オ−プンエア式ヘツドホ−ン |
JPS6098792A (ja) * | 1983-11-04 | 1985-06-01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ヘツドホン |
JPH0736634B2 (ja) * | 1987-05-30 | 1995-04-19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電気音響変換器 |
JPH02250499A (ja) * | 1989-03-24 | 1990-10-08 | Kyushu Hitachi Maxell Ltd | イヤホーン |
JPH03130700U (zh) * | 1990-04-10 | 1991-12-27 | ||
JPH0591584A (ja) * | 1991-09-30 | 1993-04-09 | Toshiba Corp | イヤホン |
JPH069293U (ja) * | 1992-07-10 | 1994-02-04 | アイワ株式会社 | ヘッドホン等の操作部機構 |
JPH0681196U (ja) * | 1993-04-14 | 1994-11-15 | 株式会社ミヨシ | カバー付き耳栓形イヤホン |
JPH0984169A (ja) * | 1995-09-11 | 1997-03-28 | Arata Higuchi | ホルダ付イヤホン並びにイヤホンホルダ |
JP2011151793A (ja) * | 2009-12-25 | 2011-08-04 | Victor Co Of Japan Ltd | イヤーピース及びイヤホン |
-
2018
- 2018-03-30 JP JP2018519878A patent/JP6454934B1/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8-03-30 JP JP2018519884A patent/JP6500257B1/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8-03-30 WO PCT/JP2018/013516 patent/WO2018225354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8-03-30 WO PCT/JP2018/013984 patent/WO2018225357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8-03-30 CN CN201880004665.6A patent/CN110301139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8-12-27 JP JP2018244244A patent/JP2019080338A/ja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77606A (zh) * | 2008-06-25 | 2011-05-25 | 星精密株式会社 | 耳塞以及插入型耳机 |
CN102387434A (zh) * | 2010-08-30 | 2012-03-21 | 角元纯一 | 耳机以及耳机用隔音元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WO2018225357A1 (ja) | 2019-06-27 |
JP6500257B1 (ja) | 2019-04-17 |
JPWO2018225354A1 (ja) | 2019-06-27 |
JP2019080338A (ja) | 2019-05-23 |
WO2018225357A1 (ja) | 2018-12-13 |
WO2018225354A1 (ja) | 2018-12-13 |
JP6454934B1 (ja) | 2019-01-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743094B2 (en) | Helmet having dual mode headphone and method therefor | |
EP3429223B1 (en) | Sound output device and sound output method | |
US10034076B2 (en) | Earphone | |
EP2523470B1 (en) | Earphones | |
US10142735B2 (en) | Dual mode headphone and method therefor | |
CN210274477U (zh) | 具有定向传音功能的耳机 | |
CN111955017B (zh) | 电声换能器和声学装置 | |
US7864974B2 (en) | Earphone device integrated with microphone | |
CN210868110U (zh) | 一种耳塞式骨传导耳机 | |
CN216600066U (zh) | 扬声器以及声音输出装置 | |
CN112533101B (zh) | 一种耳机 | |
CN110301139A (zh) | 音响装置 | |
JP6442794B1 (ja) | 音響装置 | |
CN109640205A (zh) | 一种应用于骨传导发声装置的橡胶振膜 | |
CN212752573U (zh) | 耳机、耳机密封套 | |
CN108156547B (zh) | 一种tws耳机 | |
CN209767791U (zh) | 骨传导耳机 | |
CN107995551B (zh) | 一种tws耳机 | |
JP2017135446A (ja) | 送受話装置 | |
EP4070566B1 (en) | Adaptive eartip for true wireless stereo headsets | |
CN112738687B (zh) | 一种耳机 | |
JP7347927B2 (ja) | 電気音響変換器及び音響機器 | |
CN107911771B (zh) | 一种tws耳机 | |
CN210143096U (zh) | 耳夹式发声装置 | |
CN107920295B (zh) | 一种tws耳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