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43096U - 耳夹式发声装置 - Google Patents

耳夹式发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43096U
CN210143096U CN201921251624.5U CN201921251624U CN210143096U CN 210143096 U CN210143096 U CN 210143096U CN 201921251624 U CN201921251624 U CN 201921251624U CN 210143096 U CN210143096 U CN 2101430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sound generating
connecting portion
auricle
sounding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5162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世伟
黄伟航
卢鑫
张爱琴
苏子贤
周克宇
周钰婷
余俊烨
杨佳慧
刘志坤
周诗雁
刘添裕
刘贝宁
曹俊杰
袁峰
龚海滨
施武林
钱澄
曹洁铭
温慎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25162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430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430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430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耳夹式发声装置,包括第一发声体、第二发声体以及连接件,第一发声体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化为机械振荡信号并形成声波;第二发声体与第一发声体相连,用于接收第一发声体传递的机械振荡信号并形成声波;连接件可折叠设置在第一发声体与第二发声体之间,用于固定第一发声体以及第二发声体于耳廓,并向第二发声体传递第一发声体发出的机械振荡信号。连接件起到固定第一发声体以及第二发声体的作用,同时还可以通过折叠或展开形式固定于耳廓之上,折叠状态与展开状态为使用者带来不同的听觉体验。

Description

耳夹式发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骨导传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耳夹式发声装置。
背景技术
人体通过外耳结缔组织以及外耳道采集来自人耳外周及周遭环境中的声波。声波可以通过空气传导或者接触人耳外周进而耦合入外耳道,经由颅骨,颌骨和骨迷路直接激励听小骨或由鼓膜采集并放大声波信号并传递给听小骨,并由此到达内耳,经由内耳淋巴液传递、螺旋器、听神经、听觉中枢来传递声波。
人耳在自然状况下获取听觉的过程外耳道是充分开放的,传统入耳式、半入耳式、耳塞式、挂耳式及头戴式耳机,使用振膜和其附属机构作为主要发声器件,通过振膜形成的空气振荡需要一个较为闭合的靠近人耳外周的空气腔体用于传递声波并鼓动鼓膜,因此将不同程度的遮盖或堵塞外耳道由此产生长期佩戴的不适感,隔绝人耳对周遭环境的听觉感知。现有的骨传导耳机,存在漏音较严重、不适于长时间佩戴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耳夹式发声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漏音严重及佩戴不便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耳夹式发声装置,包括:
第一发声体,所述第一发声体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化为机械振荡信号并形成声波;
第二发声体,所述第二发声体与所述第一发声体相连,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发声体传递的机械振荡信号并形成声波;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可折叠设置在所述第一发声体与第二发声体之间,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发声体以及所述第二发声体于耳廓,并向所述第二发声体传递所述第一发声体发出的机械振荡信号。
优选地,所述第一发声体位于耳廓前,且所述第一发声体延伸至接触耳屏、外耳道壁或遮盖外耳门,所述第二发声体位于耳廓后。
优选地,所述第一发声体处于耳廓后,所述第二发声体处于耳廓前,且所述第二发声体延伸至接触耳屏、外耳道壁或遮盖外耳门。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将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展开或折叠的可折叠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一端与所述第一发声体相连,所述第一连接部另一端与所述可折叠部一端相连,所述第二连接部一端与所述第二发声体相连,所述第二连接部另一端与所述可折叠部另一端相连。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在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一发声体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支撑下贴合于所述耳廓后,所述第二发声体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支撑下贴合于所述耳廓前;所述连接件在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发声体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支撑下悬空于所述耳廓外,所述第二发声体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支撑下贴合于所述耳廓前。
优选地,所述第一发声体包括:
电声换能器,所述电声换能器为含有电极的压电陶瓷,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换为机械振荡信号并发声;
音频电信号输入件,所述音频电信号输入件的输入端输入音频电信号,所述音频电信号输入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声换能器电连接,用于接入音频电信号;
第一外壳,所述电声换能器以及所述音频电信号输入件均容置于所述第一外壳内。
优选地,所述第二发声体包括:
内芯,所述内芯接收所述电声换能器发出的机械振荡信号并传声;
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为柔性外壳,包覆于所述内芯外表面,并贴合于所述耳廓。
从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知,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发声体将音频电信号转化为机械振荡信号并形成声波,向耳廓传递声音,同时第一发声体将机械振荡信号传递到第二发声体中,通过第二发声体进一步产生声波,两组声波同时作用于耳廓可以增强音效,在佩戴者获得同等听感时产生较小漏音,有效提高音质。连接件起到固定第一发声体以及第二发声体的作用,同时还可以通过折叠或展开形式固定于耳廓之上,折叠状态与展开状态为使用者带来了充分或部分开放外耳道的两种佩戴方式。佩戴者可通过折叠或展开发声装置在可辨识度更高的声音输出模式和充分不阻碍人耳获知环境声音的输出模式中自由切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耳夹式发声装置的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耳夹式发声装置的折叠状态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耳夹式发声装置的展开状态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耳夹式发声装置的折叠佩戴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耳夹式发声装置的展开佩戴示意图。
主要元件说明:
1、第一发声体;2、第二发声体;3、连接件;11、电声换能器;12、音频电信号输入件;13、第一外壳;21、内芯;22、第二外壳;31、第一连接部;32、第二连接部;33、可折叠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耳夹式发声装置,包括:
第一发声体1,第一发声体1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化为机械振荡信号并形成声波;
具体地,第一发声体1包括电声换能器11、音频电信号输入件12以及第一外壳13。电声换能器11为含有电极的压电陶瓷,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换为机械振荡信号并发声;本方案中的电声换能器11为含有电极的长条形薄型电陶瓷,当然电陶瓷的形状也可以根据需求改变。
音频电信号输入件12的输入端输入音频电信号,音频电信号输入件12的输出端与电声换能器11电连接,用于接入音频电信号;
音频电信号输入件12包括以下三种形式:
1)音频电信号输入件12为连接音源的导线进行音频电信号的传递,本方案构成的耳挂式发声装置适用于有线耳机;
2)音频电信号输入件12为蓝牙传输模块进行音频电信号的传递,本方案构成的耳挂式发声装置适用于无线耳机;
3)音频电信号输入件12为足够轻小的音源模组,独立产生音频电信号并发声。
第一外壳13为软质壳体,电声换能器11以及音频电信号输入件12均容置于第一外壳13内,第一外壳13贴合于耳廓。
第二发声体2,第二发声体2与第一发声体1相连,用于接收第一发声体1传递的机械振荡信号并形成声波;
具体地,第二发声体2包括内芯21以及第二外壳22,内芯21接收电声换能发出的机械振荡信号并传声;第二外壳22为柔性外壳,包覆于内芯21外表面,并贴合于耳廓。
内芯21为采用单一或复合材料一体成型构成的球状振荡体,球状振荡体可以在接收到机械振荡信号后实现更好的传递过程,内芯21为钢性材质,减少机械振荡信号漏音的情况。第二外壳22为软质壳体,包覆于内芯21之外既可以起到保护作用,又可以在贴合于耳廓上时更加舒适。第二外壳22被设计为包覆内芯21的符合人体工学的、充分贴合外耳关联区域的形状。
连接件3,连接件3可折叠设置在第一发声体1与第二发声体2之间,用于固定第一发声体1以及第二发声体2于耳廓,并向第二发声体2传递第一发声体1发出的机械振荡信号。
具体地,连接件3用来连接第一发声体1以及第二发声体2。连接件3的骨架或者主体可以选择金属,塑料等材料,以利于声波在其内以纵波,横波传导。骨架的外围可以包覆软性材料。
故连接器包括刚性线材以及柔性包覆套,刚性线材一端与电陶瓷相接触,刚性线材的另一端与内芯21相接触,可以更好的传递机械振荡信号,增强声音传导效果,减少漏音以及振荡损耗;同时刚性线材可以根据耳廓外形的需要进行必要的变形,以更好适应人耳形状达到更好的固定效果。柔性包覆套避免损伤皮肤,可以实现更舒适的佩戴体验。第一外壳13、第二外壳22以及柔性包覆套可以为整体注塑形成的包覆件,增强发声装置的整体设计美感。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3包括第一连接部31、第二连接部32以及将第一连接部31与第二连接部32展开或折叠的可折叠部33,第一连接部31一端与第一发声体1相连,第一连接部31另一端与可折叠部33一端相连,第二连接部32一端与第二发声体2相连,第二连接部32另一端与可折叠部33另一端相连。具体地,第一连接部31为环形框体,套设在第一发声体1上,便于取下,第二连接部32与第二发声体2的形状与材质一致,便于加工并传递机械振荡信号。
具体地,可折叠部33为轴承,第一连接部31上设有与轴承相适配的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部32上设有与轴承相适配的第二连接孔,轴承依次穿过第一连接孔以及第二连接孔,从而实现了第一连接部31以及第二连接部32分别与轴承可旋转连接的效果。
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通过上述连接件3的固定方式,也可以将第一连接部31、第二连接部32以及可折叠部33设计为一体成型具有弹性或可塑特性的可变形折叠结构,可以为线性、条带状或其他形态的折叠结构,只要能够实现本方案中的折叠效果的结构,均属于本方案的变形与变换,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3在折叠状态下,第一发声体1在第一连接部31的支撑下贴合于耳廓后,第二发声体2在第二连接部32的支撑下贴合于耳廓前。耳夹式发声装置呈现为耳坠形态,第二发声体2可被设计为充分遮盖外耳道、部分开放外耳道和充分开放外耳道的外形以使得佩戴者可以充分获得来自装置的音频信号、兼顾周围环境的提示和其他声响以及在不影响人耳对外界声音充分感知的前提下获得来自装置的提示、语音、背景音乐和其他音频信息,以致获得增强现实的音频体验。
连接件3在展开状态下,第一发声体1在第一连接部31的支撑下悬空于耳廓外,第二发声体2在第二连接部32的支撑下贴合于耳廓前。可以类同传统振膜耳机,第二发声体2以入耳,半开放或开放方式佩戴,从而应对不同噪声环境下的使用需求。当第二发声体2以半开放或开放方式佩戴时,装置不堵塞外耳道,将有利于使用者与周边环境其他听觉信息的自然有序获取,而不产生听觉掩蔽或堵塞。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发声体1位于耳廓前,且第一发声体1延伸至接触外耳道壁或遮盖外耳门,第二发声体2位于耳廓后;或第一发声体1处于耳廓后,第二发声体2处于耳廓前,且第二发声体2延伸至接触外耳道壁或遮盖外耳门。
当第一发声体1接近外耳道或接触耳屏,则第一发声体1起到主要作用,第二发声体2起到次要作用,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更多起到的是固定作用,机械振荡信号的传递作用偏少。当第一发声体1处于耳背,第二发声体2处于耳前,第二发声体2形成耳前分量,第一发声体1在耳背后形成的耳后分量,双重声音同时作用,构成完整的听感。两种佩戴方式均可以达到发声效果,只是从佩戴习惯出发,将第二发声体2设置于耳前,将第一发声体1设置于耳后,更容易佩戴。
请进一步参阅图4,当连接件3折叠以保持第一发声体1密实连接耳廓背面时,第二发声体2位于耳屏与对耳屏之间,在该佩戴方式下,通过改变第二发声体2和连接件3的设计可以使得外耳道不同程度地遮蔽,部分开放或者全面开放,由此佩戴者在获得来自该外耳传声装置的声波机械振荡的同时,依然可以充分或者部分感知到来自周边环境的声音。来自于装置和周围环境声音的比例可以通过改变第二发声体2和连接器构件对外耳道的遮盖来调节。遮盖程度越高,则人耳和周围声音的隔绝程度亦提高。耳坠形态可以依靠自身垂重贴合耳廓耳廓,故而适合长期佩戴。同时在该佩戴方式下,可以充分开放外耳道以不阻碍使用者接受周遭环境中的声音。
请进一步参阅图5,当按照折叠的方式佩戴的该装置被设计、配置为部分以至充分开放外耳道的折叠形态佩戴方式在允许佩戴者感知来自周遭环境声音的同时,也使得人耳将接受环境中的无关的,无序的,无需的声音包括噪声,而这些声音将影响佩戴者对于来自装置的音频信号的感知。在该类场景下,可以通过本装置的另一种佩戴方式,即非折叠的佩戴方式。在该佩戴方式下,连接件3的折叠结构被展开,可以以入耳、半入耳、以及吊坠的方式佩戴在耳前,当外耳门被足够充分遮蔽时,装置能提供更优的隔绝噪声的性能,以确保佩戴者可以充分感受来自装置的音频信息。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为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耳夹式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发声体,所述第一发声体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化为机械振荡信号并形成声波;
第二发声体,所述第二发声体与所述第一发声体相连,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发声体传递的机械振荡信号并形成声波;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可折叠设置在所述第一发声体与第二发声体之间,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发声体以及所述第二发声体于耳廓,并向所述第二发声体传递所述第一发声体发出的机械振荡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夹式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将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展开或折叠的可折叠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一端与所述第一发声体相连,所述第一连接部另一端与所述可折叠部一端相连,所述第二连接部一端与所述第二发声体相连,所述第二连接部另一端与所述可折叠部另一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夹式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在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一发声体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支撑下贴合于所述耳廓后,所述第二发声体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支撑下贴合于所述耳廓前;所述连接件在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发声体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支撑下悬空于所述耳廓外,所述第二发声体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支撑下贴合于所述耳廓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夹式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声体位于耳廓前,且所述第一发声体延伸至接触耳屏、外耳道壁或遮盖外耳门,所述第二发声体位于耳廓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夹式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声体处于耳廓后,所述第二发声体处于耳廓前,且所述第二发声体延伸至接触耳屏、外耳道壁或遮盖外耳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夹式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声体包括:
电声换能器,所述电声换能器为含有电极的压电陶瓷,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换为机械振荡信号并发声;
音频电信号输入件,所述音频电信号输入件的输入端输入音频电信号,所述音频电信号输入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声换能器电连接,用于接入音频电信号;
第一外壳,所述电声换能器以及所述音频电信号输入件均容置于所述第一外壳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耳夹式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声体包括:
内芯,所述内芯接收所述电声换能器发出的机械振荡信号并传声;
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为柔性外壳,包覆于所述内芯外表面,并贴合于所述耳廓。
CN201921251624.5U 2019-08-02 2019-08-02 耳夹式发声装置 Active CN2101430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51624.5U CN210143096U (zh) 2019-08-02 2019-08-02 耳夹式发声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51624.5U CN210143096U (zh) 2019-08-02 2019-08-02 耳夹式发声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43096U true CN210143096U (zh) 2020-03-13

Family

ID=697365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51624.5U Active CN210143096U (zh) 2019-08-02 2019-08-02 耳夹式发声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430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401396B2 (ja) 音出力装置
CN108111937B (zh) 提供耳道减压及提高自然音质的耳机及其制作方法
WO2021083326A1 (zh) 一种智能头戴设备
JP2004064457A (ja) 骨導スピーカ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CN102006543B (zh) 一种新型耳内助听器
CN103428601A (zh) 一种基于双声道骨传导技术的智能眼镜
CN108391213A (zh) 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
JP2003032772A (ja) 耳掛け式イヤホン
CN216357249U (zh) 一种tws骨声传导耳机
CN203378018U (zh) 一种具有双声道骨传导装置的智能眼镜
CN208924502U (zh) 音频输出模块和头戴式智能终端
KR20060043937A (ko) 이어폰
CN212413403U (zh) 一种新型听音装置
CN210868110U (zh) 一种耳塞式骨传导耳机
CN210143096U (zh) 耳夹式发声装置
WO2016000380A1 (zh) 一种耳机
CN110418235B (zh) 发声装置
TW201906420A (zh) 耳塞式耳機
CN209767791U (zh) 骨传导耳机
CN215871794U (zh) 两用式发声装置
CN210202038U (zh) 耳挂式发声装置
JP6454934B1 (ja) 音響装置
CN104967961A (zh) 耳内式助听器的制造方法
CN218217627U (zh) 一种开放式耳机
CN205829943U (zh) 降噪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