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17627U - 一种开放式耳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开放式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17627U
CN218217627U CN202222284373.9U CN202222284373U CN218217627U CN 218217627 U CN218217627 U CN 218217627U CN 202222284373 U CN202222284373 U CN 202222284373U CN 218217627 U CN218217627 U CN 2182176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
earphone
sound generating
sound
audi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8437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世伟
周钰婷
赖炳光
张甫成
申建良
温慎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228437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176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176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176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振膜扬声技术,骨导传声技术和开放外耳道的发声装置制造技术,提供了一种开放式耳机,包括耳前部、耳后部和发声装置。耳前部包括连接部,连接部由可弯折定型的材料构成;耳后部与连接部连接;发声装置至少一部分安装在耳前部上;其中,发声装置、耳前部、耳后部相互配合对耳郭形成夹持以使耳机佩戴在人耳上,至少部分发声装置置于耳甲腔中并与外耳道具有一定间隙。通过引入可直接探入屏上切迹和/或屏间切迹的定向发声装置,包括骨传导换能装置和/或定向输出的振膜扬声装置,使得耳机远离外耳道,在不接触或者极少部分接触外耳道前下壁和后上壁的条件下,依然可将声波的机械振荡导入内耳形成听觉。

Description

一种开放式耳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振膜扬声技术,骨导传声技术和开放外耳道的发声装置制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开放式耳机。
背景技术
传统耳机,包括入耳式,半入耳式和头戴式耳机制造技术使用振膜或与其附属装置结合,比如衔铁与振膜的结合作为发声装置。发声装置的前端趋近外耳门至接触外耳道壁布置。声波的机械振荡在耳郭软骨,外耳道软骨,骨性外耳道以及发声装置的前端外壳共同形成的腔室内传播和充分混合,由鼓膜接收并循听小骨,以纵波横波和表面波的音频机械振荡,进入内耳并激发听觉。由外耳道前端接触。人耳软骨和外耳道软骨所形成的闭合腔体,可以有效的防止,有用声波信号的泄漏,但同时也隔绝了人耳对周遭,环境的听觉感知,并且鼓膜所接收到的。机械振荡并非由,耳光软骨接收,由外耳道充分汇聚进入,而是在一个相对闭合的腔体环境中反复振荡。触发听觉,由于发声装置的前端与外耳道前下壁和后上壁部分乃至充分接触以致外耳道软骨受力形变,故而鼓膜,尤其是其靠近外耳门的上缘,持续处于受力变形的受迫震荡之中,在使用者长期佩戴耳机时,更容易造成听觉疲劳以致鼓膜受损。现有技术中的开放式耳机,发声装置的前端虽然使得上述的腔体得到部分的开放,但是其发声装置前端外壳依然与外耳道后上壁发生较为显著的接触干涉,长期使用过程中,并未从本质上改变鼓膜非自然受迫振荡以致提高了人耳听觉系统受损的可能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开放式耳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耳机存在不适于长时间佩戴的问题。
一种开放式耳机,包括:
耳前部,所述耳前部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由可弯折定型的材料构成;
耳后部,所述耳后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发声装置,所述发声装置至少一部分安装在所述耳前部上;
其中,所述发声装置、所述耳前部、所述耳后部相互配合对耳郭形成夹持以使所述耳机佩戴在人耳上,至少部分所述发声装置置于耳甲腔中并与外耳门具有一定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一端与所述发声装置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耳后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耳后部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部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另一端与所述耳前部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发声装置包括音频信号源和音频起振件,所述音频信号源是一个音频电信号发生器或者是产生音频电信号,并将该音频电信号转化为机械振荡信号并形成易于向人耳传递声波的机械振荡发生器,所述音频信号源安装于所述第一夹持部上;所述音频起振件用于承载和传导所述音频信号源产生的音频机械振荡、或者将该音频信号源发出的音频电信号转化为机械振荡信号并向人耳传递声波,所述音频起振件设于所述耳前部上,所述音频起振件与所述音频信号源通过导线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耳前部还包括可塑柔性体,所述连接部一端与所述可塑柔性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持部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呈适合于耳型的弯曲状;且/或,
所述连接部由可变形的材料制成和/或由相互枢接并呈夹持结构的组件构成,以使所述连接部具有维持张开、闭合的二至多个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具有线槽,所述导线置于所述线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可塑柔性体由薄膜柔性材料制成的包裹物和容置于所述包裹物内的由不易回弹的可塑性材料制成的内置物构成,所述音频起振件插置于所述内置物中。
进一步地,所述耳机还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由柔性材料制得,所述外壳体将所述耳后部包裹于其中;
所述外壳体包括外壳和与所述外壳连接的盖体,所述盖体盖合在所述外壳上以将所述耳后部包裹于其中。
进一步地,所述发声装置包括动圈式振膜发声单元或换能元件,所述动圈式振膜发声单元用以实现定向音频振荡输出,所述换能元件包含压电陶瓷/压电MEMS扬声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针对传统耳机以及现行开放式耳机对外耳道造成的阻塞和形变,通过引入可直接探入屏上切迹和/或屏间切迹的小型定向发声装置,由此所实现的开放式耳机的主体远离外耳道,在不接触或者极少部分接触外耳道前下壁和后上壁,外耳道充分开放的条件下,依然可实现指向外耳道发射或导向听觉中枢的声波机械振荡。此发声装置可以应用于包含耳前部、耳后部以及此发声装置的开放式耳机制造方法,同时可应用于制造在人耳相应位置布置的助听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耳机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耳机佩戴在人耳上的透视效果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耳机的立体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耳机去除外壳体后的立体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耳机佩戴在人耳上的透视效果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耳机的立体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耳机佩戴在人耳上的透视效果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耳机;110、耳前部;111、连接部;1111、线槽;120、耳后部;121、第一夹持部;122、第二夹持部;123、可塑柔性体;130、发声装置;140、外壳体;141、外壳;142、盖体;210、耳郭;220、耳甲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开放式耳机100,包括耳前部110、耳后部120和发声装置130。耳前部110包括连接部111,连接部111由可弯折定型的材料构成,连接部111可由相互枢接的一对转轴构成;耳后部120与连接部111连接;发声装置130至少一部分安装在耳前部110上;其中,发声装置130、耳前部110、耳后部120相互配合,自上至下经由对耳轮上脚、三角窝、对耳轮下角、耳轮及耳轮脚探入到屏上切迹并与耳屏背侧贴合,或由下至上经耳轮、耳垂,探入屏间切迹并贴合对耳屏及耳甲腔内侧,由此对耳郭210形成夹持结构,如挂持于耳轮之上或坠持于耳甲腔中,以使耳机100佩戴在人耳上,至少部分发声装置130置于耳甲腔220中并与外耳门具有一定间隙。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耳机100通过连接部111的变形及作用将耳前部110悬置于耳郭210上端,在人为外力作用下调整发声装置130插入耳甲腔220内并与外耳道具有一定间隙,调整耳后部120贴合与耳郭210外边缘,使得发声装置130、耳前部110以及耳后部120形成稳定的悬挂式耳机夹持结构。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针对传统耳机100以及现行开放式耳机100对外耳道造成的阻塞和形变,通过引入可直接探入屏上切迹和/或屏间切迹的一个至一组小型定向发声装置130,包括骨传导换能装置和/或定向输出的振膜扬声装置,由此所实现的开放式耳机100的主体远离外耳道,在不接触或者极少部分接触外耳道前下壁和后上壁,外耳道充分开放的条件下,依然可实现指向外耳道发射或导向听觉中枢的声波机械振荡并将机械振荡导入内耳形成听觉。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连接部111一端与发声装置130连接,另一端与耳后部120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发声装置130具有一至多个发声面/体面向外耳门发出声波信号,声波信号经由外耳道壁传导声波机械振荡。
如图1和图2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发声装置130包括音频信号源(图中未示出)和音频起振件(图中未示出),音频信号源是一个音频电信号发生器或者是产生音频电信号,并将该音频电信号转化为机械振荡信号并形成易于向人耳传递声波的机械振荡发生器,音频信号源安装于第一夹持部121上;音频起振件用于承载和传导音频信号源产生的音频机械振荡、或者将该音频信号源发出的音频电信号转化为机械振荡信号并向人耳传递声波,音频起振件设于耳前部110上,音频起振件与音频信号源通过导线电连接。示例性地,音频电信号通过一对两根导线经由连接部111送入音频起振件,进而产生声波的机械振荡。该组机械振荡通过外耳道壁在固态环境中导入到三块听小骨,进一步导入到听觉中枢形成听觉,裸露在外耳道口外耳门前发声装置130,以及通过外耳道壁形成的表面波溢出到外耳道内并激励鼓膜起振,形成另一个听觉通路。
如图1和图2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连接部111呈适合于耳型的弯曲状。示例性地,连接部111呈适于耳型的弯曲状,并且其一端与第一夹持部121相互枢接,以使连接部111与第一夹持部121之间可展开和收折。
如图1和图2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连接部111由可变形的材料制成以使连接部111具有维持张开、闭合的二至多个状态。连接部111由可弯折定型的材料构成,便于随时调节可塑柔性体123在耳甲腔内的位置,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如图1和图2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耳机100还包括外壳体140,外壳体140由柔性材料制得,外壳体140将耳后部120包裹于其中。外壳体140会直接与耳郭接触,柔性材料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并且将耳后部120包裹在外壳体140内,也能够更好的保护外壳体140内的元器件。
如图1和图2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外壳体140包括外壳141和与外壳141连接的盖体142,盖体142盖合在外壳141上以将耳后部120包裹于其中。
如图1和图2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发声装置130包括动圈式振膜发声单元(图中未示出)或换能元件(图中未示出),动圈式振膜发声单元用以实现定向音频振荡输出,换能元件包含压电陶瓷/压电MEMS扬声器。示例性地,当发声装置130替换为他机压电陶瓷或压电MEMS扬声器时,发声装置130的一个至多个面至少部分贴合于耳甲腔内。发声装置130所产生的声波机械振荡,通过外耳道壁在固态环境中传导至听小骨进而激发听觉或在外耳道内的气态环境中传播并激励鼓膜振荡进而导入听小骨以致信号进入听觉中枢,激发听觉。
实施例二:
如图3、图4、图5所示,与实施例一相比,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耳机100形成的夹持方式不同。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耳机100通过连接部111的变形及作用将耳前部110由耳郭210的下端伸入耳郭210内表面,在人为外力作用下调整发声装置130插入耳甲腔220内并与外耳道具有一定间隙,调整耳后部120贴合与耳郭210外边缘,使得发声装置130、耳前部110以及耳后部120形成稳定的下钩式耳机夹持结构。
具体体现在:
如图3、图4、图5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耳后部120包括第一夹持部121和第二夹持部122,第一夹持部121和第二夹持部122,第一夹持部121一端与第二夹持部122一端转动连接,第一夹持部121另一端与耳前部110转动连接。
如图3、图4、图5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耳前部110还包括可塑柔性体123,连接部111一端与可塑柔性体123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夹持部121转动连接。示例性地,通过耳前部110、第一夹持部121、第二夹持部122相对转动靠近形成对耳郭夹持后,可塑柔性体123能与耳甲腔形成合或/和掩盖外耳道口,由于通过可塑柔性体123对人耳形成柔性贴合,作为向耳郭和外耳道内传递声波的媒介材料,形成舒适佩戴;并且,当需要隔绝外界环境噪音时,可将该可塑柔性体123从音频起振件上拆卸单独使用于堵塞外耳道,以掩盖外耳道口,隔绝外界噪音,并且其佩戴舒适,适于长时间使用。这样,该两用式发声装置130一方面可以用于听音乐,另一方面在不需要使用于听音乐时,可以将可塑柔性体123单独用于隔绝外界噪声。
如图3、图4、图5所示,示例性地,可塑柔性体123由薄膜柔性材料制成的包裹物和容置于包裹物内的由不易回弹的可塑性材料(如橡皮泥)制成的内置物构成,使该可塑柔性体123能方便拆卸和安装。耳前部110相对于第一夹持部121转动夹持在耳郭上后,利用该可塑柔性体123贴附于耳甲腔上,而不会对耳甲腔形成弹性压迫,有利于佩戴舒适。整个开放式耳机100呈现对耳郭背面的挂持。耳郭背面的上缘是形成挂持的主要支承部,耳前部110与人耳外周贴合,耳后部120与人耳外周贴合,进而使得耳机100的佩戴位置产生限定,由此形成佩戴。
如图3、图4、图5所示,示例性地,可塑柔性体123上具有插槽(图中未示出),音频起振件插接于插槽中。可塑柔性体123内填充有由不易回弹的可塑性材料制成的内置物(如橡皮泥)(图中未示出),通过可塑柔性体123填充外耳道口,以隔绝环境噪声,以获得更可辨识的听音效果,并且可塑柔性体123不会对外耳道产生挤压形变,以保证持续佩戴听音过程中的舒适感。并且在不是该发声装置130听音时,可拆卸该可塑柔性体123,利用呈凸圆状的可塑柔性体123塞入外耳道口能方便地隔绝外界的噪声,并能舒适的长时间佩戴。
如图3、图4、图5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连接部111具有线槽1111,导线置于线槽1111中。示例性地,线槽1111连通第一夹持部121,导线置于线槽1111中,一方面保护导线,另一方面提高耳机100的美观度。
如图3、图4、图5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可塑柔性体123由薄膜柔性材料制成的包裹物和容置于包裹物内的由不易回弹的可塑性材料制成的内置物构成,音频起振件插置于内置物中。
如图3、图4、图5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可塑柔性体123为橡胶、硅胶以及非水溶性明胶中的一种。示例性地,可塑柔性体123会与耳甲腔有一些接触,因此,使用柔性材料,一方面是保护人耳,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除了上述不同之外,本实施例提供的耳机100及其所属部件与实施例一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如图6以及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耳机100发声装置130不同。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发声装置130的发声起振面外观为圆形面片。该发声装置130可以由一个振膜扬声组件,或者压电骨传导致动器作为换能元件。发声装置以及耳前部110的部分前端贴合耳屏内侧,耳后部120缺省了音频电信号发生器及为其供电的电池,仅保留了接收音频电信号的接口,连接部111为柔性材料,嵌入了一组两根电导线的主体以及一个垫高主体,改良耳后部形变特性的柔性支撑体。音频电信号可以由一个颈挂式的音频电信号产生,或直接取自于包括便携式音频播放设备在内的媒体播放设备。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开放式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耳前部,所述耳前部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由可弯折定型的材料构成;
耳后部,所述耳后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发声装置,所述发声装置至少一部分安装在所述耳前部上;
其中,所述发声装置、所述耳前部、所述耳后部相互配合,自上至下经由对耳轮上脚、三角窝、对耳轮下角、耳轮及耳轮脚探入到屏上切迹并与耳屏背侧贴合,或由下至上经耳轮、耳垂,探入屏间切迹并贴合对耳屏及耳甲腔内侧,由此对耳郭形成夹持以使所述耳机佩戴在人耳上,至少部分所述发声装置置于耳甲腔中并与外耳门具有一定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一端与所述发声装置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耳后部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后部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部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另一端与所述耳前部转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装置包括音频信号源和音频起振件,所述音频信号源是一个音频电信号发生器或者是产生音频电信号,并将该音频电信号转化为机械振荡信号并形成易于向人耳传递声波的机械振荡发生器,所述音频信号源安装于所述第一夹持部上;所述音频起振件用于承载和传导所述音频信号源产生的音频机械振荡、或者将该音频信号源发出的音频电信号转化为机械振荡信号并向人耳传递声波,所述音频起振件设于所述耳前部上,所述音频起振件与所述音频信号源通过导线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前部还包括可塑柔性体,所述连接部一端与所述可塑柔性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持部转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呈适合于耳型的弯曲状;且/或,
所述连接部由可变形的材料制成和/或由相互枢接并呈夹持结构的组件构成,以使所述连接部具有维持张开、闭合的二至多个状态。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具有线槽,所述导线置于所述线槽中。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塑柔性体由薄膜柔性材料制成的包裹物和容置于所述包裹物内的由不易回弹的可塑性材料制成的内置物构成,所述音频起振件插置于所述内置物中。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还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由柔性材料制得,所述外壳体将所述耳后部包裹于其中;
所述外壳体包括外壳和与所述外壳连接的盖体,所述盖体盖合在所述外壳上以将所述耳后部包裹于其中。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装置包括压电MEMS扬声器、动圈式振膜发声单元、以他激压电陶瓷作为换能器的骨传导扬声器以及包含了外壳和振动面板的骨传导扬声器。
CN202222284373.9U 2022-08-29 2022-08-29 一种开放式耳机 Active CN2182176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84373.9U CN218217627U (zh) 2022-08-29 2022-08-29 一种开放式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84373.9U CN218217627U (zh) 2022-08-29 2022-08-29 一种开放式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17627U true CN218217627U (zh) 2023-01-03

Family

ID=84658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84373.9U Active CN218217627U (zh) 2022-08-29 2022-08-29 一种开放式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176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89937B (zh) 具有符合人体工学软垫的耳机设备
JP4401396B2 (ja) 音出力装置
US8005249B2 (en) Ear canal signal converting method, ear canal transducer and headset
EP2434776B1 (en) Earphone
JP5918660B2 (ja) 音声伝達装置
CN111955017B (zh) 电声换能器和声学装置
CN214125513U (zh) 骨传导耳机
JP2012244350A (ja) カナル型イヤホン
CN216357249U (zh) 一种tws骨声传导耳机
CN115396771A (zh) 一种贴耳的骨传导耳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10100456B (zh) 声音收集装置
EP1068771B1 (en) Earphone without impulse noise for protection against conductive hearing loss
KR20060043937A (ko) 이어폰
TW202418847A (zh) 一種耳機
CN218217627U (zh) 一种开放式耳机
CN110915229B (zh) 耳塞式接收器
CN212752573U (zh) 耳机、耳机密封套
CN110177315B (zh) 一种增强型抗噪声蓝牙耳机
CN209767791U (zh) 骨传导耳机
CN215871793U (zh) 耳夹式耳机
CN210202038U (zh) 耳挂式发声装置
CN215871794U (zh) 两用式发声装置
CN218071801U (zh) 听力辅助设备
CN117412212B (zh) 一种耳屏内侧混合传导耳机装置及其设计方法
CN217985364U (zh) 一种改善音质抑制漏音的骨传导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