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96246B - 电子膨胀阀 - Google Patents

电子膨胀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96246B
CN110296246B CN201810246495.4A CN201810246495A CN110296246B CN 110296246 B CN110296246 B CN 110296246B CN 201810246495 A CN201810246495 A CN 201810246495A CN 110296246 B CN110296246 B CN 1102962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core
electronic expansion
expansion valve
cor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4649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96246A (zh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anhua Intelligent Contro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anhua Intelligent Contro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anhua Intelligent Contro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anhua Intelligent Contro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24649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96246B/zh
Priority to JP2020531761A priority patent/JP6951579B2/ja
Priority to PCT/CN2019/079248 priority patent/WO2019179519A1/zh
Priority to KR1020207020406A priority patent/KR102276928B1/ko
Publication of CN1102962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962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962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962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7/00Safety valves; Equalising valves, e.g. pressure relief valves
    • F16K17/20Excess-flow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0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44Mechanical actuating means
    • F16K31/53Mechanical actuating means with toothed gea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ally Driven Valve-Operat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膨胀阀。其中,电子膨胀阀,包括:阀座,具有阀腔以及阀口;丝杆以及螺母;芯体组件,芯体组件与螺母固定连接,芯体组件可移动地设置在阀腔,芯体组件包括完整部以及缺口部;驱动机构,包括转子以及线圈,转子与丝杆连接,芯体组件由螺母带动能够接近或远离阀口;阀座与芯体组件之间设有密封件,密封件能够与完整部或缺口部相配合;外壳,具有转子腔,当密封件与完整部配合,转子腔与阀腔通过密封件的密封作用互不连通,当密封件与缺口部配合,密封件与缺口部之间具有间隙,转子腔通过间隙与阀腔连通。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膨胀阀的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电子膨胀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控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子膨胀阀。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电子膨胀阀结构中,由驱动部分(线圈、转子)以及流量调节部分(螺母、丝杆、外壳、阀针、阀座、阀座芯、接管等)组成,而实现开闭阀的驱动力由线圈驱动转子形成,定规格的转子和线圈,所输出的驱动力是恒定的,随着阀口口径的增大,系统冷媒升级后阀体内部形成的压力较大,从闭阀状态到开阀状态的切换时产品所需的驱动力需求较大,一方面影响开阀顺畅性另一方面产品所需驱动力需要通过放大线圈等方式实现提升,导致成本上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膨胀阀,能够降低阀体内部所形成的压差力从而减小产品所需驱动力,降低产品制造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膨胀阀,包括:阀座,具有阀腔以及与阀腔连通的阀口;阀针,可移动地设置在阀腔内,阀针具有封堵阀口的封闭位置以及打开阀口的打开位置;外壳,固定于阀座,外壳内部为空腔;丝杆以及与丝杆螺纹配合的螺母,位于空腔内,螺母与阀针连接;驱动机构,包括位于空腔内的转子以及围设在外壳的周向外侧的线圈,转子与丝杆连接,转子在线圈的驱动下驱动丝杆转动,螺母在丝杆的传动下沿轴向方向移动,阀针在螺母的驱动下能够在打开位置与封闭位置之间切换;其中,阀针与阀座之间具有过流通道,电子膨胀阀还包括:密封件,当阀针位于封闭位置时,密封件能够密封过流通道,以使阀腔与空腔互不连通,当阀针位于打开位置时,阀腔与空腔能够通过过流通道相互连通。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当电子膨胀阀处于闭阀状态即芯体组件抵接阀口,冷媒从阀口进入时,阀体内部的腔体压力较大,冷媒因来不及泄压可能会使芯体组件无法抵接住阀口,通过密封件与完整部的密封配合作用,阀腔和转子腔所在的压力能保持平衡使得电子膨胀阀保持闭阀状态,而当电子膨胀阀处于开阀状态即芯体组件相对远离阀口时,冷媒从阀口进入转子腔进压较快、泄压较慢,容易形成压力堆积,通过密封件与缺口部的配合作用,冷媒通过密封件与缺口部之间的间隙流出,压力逐渐得到释放,因此无论是开阀还是闭阀状态时,阀体内部所形成的压差力相对较小,在需开阀或闭阀时对线圈所需驱动力较小,无需通过增大线圈等方式实现,降低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膨胀阀的实施例一纵剖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中的芯体组件处于闭阀状态;
图2示出了图1的电子膨胀阀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膨胀阀的实施例一纵剖结构示意图,其中,图3中的芯体组件处于开阀状态;
图4示出了图3的电子膨胀阀的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1的电子膨胀阀的芯体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5的芯体组件的纵剖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1的电子膨胀阀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图7示出了尺寸D1、D2、D3以及D4;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膨胀阀的实施例二纵剖结构示意图,其中,图8中的芯体组件处于闭阀状态;
图9示出了图8的电子膨胀阀的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膨胀阀的实施例二纵剖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0中的芯体组件处于开阀状态;
图11示出了图10的电子膨胀阀的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图8的电子膨胀阀的芯体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13示出了图12的芯体组件的纵剖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阀腔;2、转子腔;4、连通腔;10、阀座;11、阀座本体;12、连接座;121、安装孔;122、阶梯面;13、阀口;14、第一接口;15、第二接口;20、芯体组件;21、第一芯体段;22、第二芯体段;23、收缩段;24、过流凹槽;25、台阶面;30、丝杆;40、螺母;41、凸起部;50、驱动机构;51、转子;52、线圈;60、外壳;70、密封件;80、支撑件;81、限位槽;90、第一止挡结构;100、第二止挡结构;110、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电子膨胀阀,包括:阀座10、丝杆30以及螺母40、芯体组件20、驱动机构50、密封件70以及外壳60。其中,阀座10具有阀腔1以及与阀腔1连通的阀口13。丝杆30与螺母40通过螺纹相配合。芯体组件20与螺母40固定连接,芯体组件20的至少部分可移动地设置在阀腔1内,芯体组件20包括完整部以及缺口部,至少部分完整部位于缺口部的上方。驱动机构50包括转子51以及线圈52,转子51与丝杆30连接,转子51通过线圈52带动丝杆30转动,螺母40通过与丝杆30的螺纹配合作用能够沿轴向方向移动,芯体组件20由螺母40带动能够接近或远离阀口13。密封件70设置在阀座10与芯体组件20之间,密封件70能够与完整部或缺口部相配合。外壳60与阀座10固定连接,外壳60具有转子腔2,当密封件70与完整部配合,转子腔2与阀腔1通过密封件70的密封作用互不连通,当密封件70与缺口部配合,密封件70与缺口部之间具有间隙,转子腔2通过间隙与阀腔1连通。
应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当电子膨胀阀处于闭阀状态即芯体组件20抵接阀口13,冷媒从阀口13进入时,阀体内部的腔体压力较大,冷媒因来不及泄压可能会使芯体组件20无法抵接住阀口13,通过密封件70与完整部的密封配合作用,阀腔1和转子腔2所在的压力能保持平衡使得电子膨胀阀保持闭阀状态,而当电子膨胀阀处于开阀状态即芯体组件20相对远离阀口13时,冷媒从阀口13进入转子腔2进压较快、泄压较慢,容易形成压力堆积,通过密封件70与缺口部的配合作用,冷媒通过密封件70与缺口部之间的间隙流出,压力逐渐得到释放,因此无论是开阀还是闭阀状态时,阀体内部所形成的压差力相对较小,在需开阀或闭阀时对线圈所需驱动力较小,无需通过增大线圈等方式实现,降低了制造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完整部”与密封件70配合时,密封件70和与其配合的完整部的部分之间无缝隙,从而使得阀腔1和转子腔2无法通过上述缝隙连通。上述“完整部”的形状不限(例如圆柱形、方柱等),只要保证密封件70和与其配合的完整部的部分之间无缝隙即可。“缺口部”与密封件配合时,密封件70和与其配合的完整部的部分之间具有缝隙,从而使得阀腔1和转子腔2能够通过上述缝隙连通。上述“缺口部”的形状不限(例如多边形柱,或者不规则形状),只要保证密封件70和与其配合的“缺口部”的部分之间具有缝隙即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缺口部与密封件70配合,其中,“配合”所指代的意思并不一定表示为接触配合,也可以是缺口部与密封件70对应(不接触),缺口部的外壁与密封件70的内部之间具有间隙。
如图1至图6所示,在实施例一中,芯体组件20的外壁上设置有过流凹槽24,过流凹槽24所在的芯体组件20的轴段形成缺口部,芯体组件20的其余轴段部分形成完整部。具体地,当芯体组件20向下移动至闭阀状态时,密封件70位于过流凹槽24的上方,且密封件70的内表面与芯体组件20的外壁贴合,密封件70的外表面与阀座10的内壁贴合,这样密封件70能够起到密封隔离的作用,使阀腔1与转子腔2互不连通。当芯体组件20向上移动至开阀状态时,密封件70与过流凹槽24相对应,这样密封件70的内表面就会和过流凹槽24的槽底之间具有缝隙,阀腔1内的冷媒能够从上述缝隙进入转子腔2内,转子腔2内的冷媒也能够从上述缝隙进入阀腔1内,从而实现阀腔1与转子腔2迅速达到压强平衡的目的。此外,通过设置凹槽实现上述目的,结构简单,方便加工,成本低。
如图1、图3、图5和图6所示,在实施例一中,过流凹槽24为沿芯体组件20的轴向延伸的长槽。上述结构简单,方便加工。优选地,在实施例一中,过流凹槽24为沿芯体组件20的轴向延伸的长槽。上述结构简单,方便加工。
如图5和图6所示,在实施例一中,过流凹槽24的顶端与芯体组件20的靠近阀口13的一端以及与芯体组件20的远离阀口13的一端均具有距离。
如图5和图6所示,在实施例一中,芯体组件20包括与螺母40固定连接的第一芯体段21以及位于第一芯体段21下方的第二芯体段22,第二芯体段22的外径大于第一芯体段21的外径,密封件70位于第一芯体段21与阀座10之间。上述结构简单,第二芯体段22的外径大于阀口13的通径以使芯体组件20能够封堵阀口13。
如图1至图4所示,在实施例一中,第一芯体段21与第二芯体段22的连接处形成台阶面25,阀座10上设置有第一止挡结构90,第一止挡结构90的下表面能够与台阶面25抵顶配合。上述结构能够对芯体组件20的移动位置进行限位,固定芯体组件20的上行的行程,从而保证电子膨胀阀的开阀和闭阀更加有效(效率高)。上述第一止挡结构90为下挡圈。
如图1至图4所示,在实施例一中,螺母40上设置有凸起部41,阀座10上设置有位于第一止挡结构90上方的第二止挡结构100,第二止挡结构100的上表面能够与凸起部41的下表面抵接配合。上述结构能够对芯体组件20的移动位置进行限位,固定芯体组件20的下行的行程。优选地,在实施例一中,当第二止挡结构100与螺母40抵接配合时,芯体组件20位于下止位点。上述结构避免电子膨胀阀的芯体组件20与阀口13的抵顶力过大,从而保证芯体组件20的使用寿命。
如图1至图4所示,在实施例一中,第一止挡结构90为下挡圈,第二止挡结构100为上挡圈,密封件70为密封圈,密封圈夹设在第一止挡结构90与第二止挡结构100之间,并且芯体组件20穿设在上挡圈、下挡圈以及密封圈内。上述结构简单,便于密封圈的固定。
如图1至图4所示,在实施例一中,螺母40上设置有凸起部41,电子膨胀阀还包括固定设置在阀座10上的支撑件80,支撑件80上设置有限位槽81,凸起部41能够与限位槽81配合。当螺母40具有沿周向转动的趋势时,凸起部41的侧壁受到限位槽81的止挡而无法沿周向方向转动。上述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此外,当凸起部41的下表面与上挡圈的上表面抵接时,芯体组件20位于下止位点(不能继续向下移动),能够限制芯体组件20继续向下移动。上述凸起部41同时具有两个作用,从而实现结构利用最大化,避免设计新的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芯体组件20位于下止位点时,还可以是芯体组件的端部直接抵住阀口13。
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一中,支撑件80呈杯状,支撑件80的底部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开口,开口形成限位槽81。具体地,当螺母40具有沿其轴线转动的趋势时,限位槽81的侧壁能够止挡凸起部41的侧壁,以使螺母40无法沿其轴线转动。上述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且成本低。
优选地,当凸起部41的上表面与限位槽81的顶面抵接时,芯体组件20位于上止位点(不能继续向上移动)。
如图1至图4所示,在实施例一中,丝杆30固定于转子51,且转子51与丝杆30被支撑件80支撑,支撑件80与螺母40之间设置有弹性件110,弹性件110能够对螺母40施加向下的力以防止螺母40向上窜动。
如图1至图4所示,在实施例一中,阀座10包括阀座本体11以及固定于阀座本体11的连接座12,连接座12与阀座本体11的内部形成阀腔1,阀口13设置于阀座本体11,连接座12上设置有安装孔121,安装孔121包括安装段以及孔径大于安装段并位于安装段下方的导向段,芯体组件20的外壁与导向段配合,密封件70位于安装段的孔壁与芯体组件20的外壁之间。
如图1至图4所示,在实施例一中,芯体组件20的外壁上设置有过流凹槽24,过流凹槽24所在的芯体组件20的轴段形成缺口部,芯体组件20的其余轴段部分形成完整部,过流凹槽24的下端低于安装孔121的孔壁的下端。上述结构使得阀腔1内的冷媒更容易进入至过流凹槽24内,从而使得阀腔1与转子腔2内的压强进一步迅速达到平衡。
如图1至图4所示,在实施例一中,安装孔121为阶梯孔,密封件70固定于阶梯孔的阶梯面122。上述结构简单,易于装配。密封件70可以通过粘接、紧固件连接、过盈连接等方式固定在阶梯面122上。
如图1和图3所示,在实施例一中,阀座本体11上间隔设置有第一接口14以及第二接口15,其中,横管插入第一接口14内,第二接口15与阀口13连通,竖管插入第二接口15内。
如图1至图4所示,在实施例一中,芯体组件20内具有连通腔4,螺母40位于连通腔4内并固定在芯体组件20上,螺母40与芯体组件20之间设置有过流结构,以使连通腔4与转子腔2通过过流结构相互连通。上述结构使得当芯体组件位于封闭位置,且冷媒从阀口13流入连通腔4时,冷媒能够继续通过过流结构进入转子腔2内以使连通腔4与转子腔2的压力平衡,从而使得当芯体组件20向上移动时,螺母40所受到的向下的阻力减小,最终实现芯体组件20开启更加顺利的目的。
在实施例一中,螺母上设置有过流孔,过流孔形成上述过流结构。上述结构简单,易于加工。
如图8至图13所示,实施例二的电子膨胀阀与实施例一的电子膨胀阀的区别在于芯体组件20的具体形状。具体地,在实施例二中,芯体组件20包括与螺母40固定连接的第一芯体段21、第二芯体段22以及位于第一芯体段21与第二芯体段22之间的收缩段23,收缩段23的外径从第一芯体段21至第二芯体段22逐渐减小。收缩段23形成缺口部,第一芯体段21形成完整部。当芯体组件20处于闭阀状态时,密封件70能够与第一芯体段21的外壁以及阀座10的内壁密封接触,当芯体组件20处于开阀状态时,密封件70与收缩段23的外壁之间具有距离。具体地,当芯体组件20向下移动至闭阀状态时,密封件70与第一芯体段21对应,密封件70的内表面与第一芯体段21的外壁贴合,密封件70的外表面与阀座10的内壁贴合(优选为安装孔121的孔壁),这样密封件70能够起到密封隔离的作用,使阀腔1与转子腔2互不连通。当芯体组件20向上移动至开阀状态时,密封件70与收缩段23相对应,由于收缩段23的外径较小,因此密封件70的内表面就会和收缩段23的外表面之间形成缝隙,阀腔1内的冷媒能够从上述缝隙进入转子腔2内,转子腔2内的冷媒也能够从上述缝隙进入阀腔1内,从而实现阀腔1与转子腔2迅速达到压强平衡的目的。上述结构简单,易于加工。
如图8至图13所示,在实施例二中,第二芯体段22与收缩段23的连接处形成台阶面25。上述结构简单,不必单独设置其他台阶面,从而便于加工和生产。
下面具体介绍一下电子膨胀阀的工作过程,其中,如图7所示,D1为第一芯体段21的外径,D2为阀口13的通径D2,D3为第二芯体段22的外径,D4为芯体组件20的内径,SD1为第一芯体段21的截面积,SD2为阀口13的面积,SD3为第二芯体段22的面积,SD4为芯体组件20的内孔的截面积:
1)芯体组件处于闭阀状态,横管进压时:
密封件70能够与缺口部上部的芯体组件20的外壁以及阀座10的内壁密封接触以实现密封(圆周密封),阀腔1与转子腔2经密封件70上下隔离,转子腔2与连通腔4上下贯通;阀腔1与连通腔4经密封副与阀口13密封抵接隔离。横管内冷媒的压强作用于芯体组件20,芯体组件20受面积差(SD3-SD2)与压强P作用形成向上压差力;芯体组件20还受面积差(SD3-SD1)与压强P作用形成向下压差力。为了使得芯体组件20所述上下合力趋向于零,在本实施例中,将D1的尺寸设计为约等于D2。这样,F=(SD3-SD2)*P-(SD3-SD1)*P=(SD3-SD2-SD3+SD1)*P=(SD1-SD2)*P≈0,因此上述结构使得开启动作时芯体组件20对驱动力需求极小。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SD2-SD1)≤40mm2
(2)芯体组件处于开阀状态,横管进压时:
芯体组件20上移,密封件70与芯体组件20形成部分密封,阀腔1与转子腔2经过密封件70与缺口部之间的间隙贯通,压强趋于一致。转子腔2与连通腔4上下贯通,压强趋于一致。横管压力作用于芯体组件20,芯体组件20受面积差(SD3-SD4)与压强P作用形成向上压差力。受芯体组件20的台阶面25面积差(SD3-SD1)与压强P作用形成向下压差力+芯体组件20顶部面积差(SD1-SD4)与压强P作用形成向下压差力;上下受力的面积差为零,阀腔1、转子腔2以及连通腔4各部位压强趋于一致。因此芯体组件20所述上下合力趋向于零。开启、关闭芯体组件动作时对驱动力需求较小。
(3)芯体组件处于闭阀状态,竖管进压时:
密封件70能够与缺口部上部的芯体组件20的外壁以及阀座10的内壁密封接触以实现密封(圆周密封),阀腔1与转子腔2经密封件70上下隔离,转子腔2与连通腔4上下贯通;阀腔1与连通腔4经密封副与阀口13密封抵接隔离。竖管压强作用于芯体组件20,芯体组件20受面积差(SD2-SD4)与压强P作用形成向上压差力;受面积差(SD1-SD4)与压强P作用形成向下压差力;由于D1≈D2,因此F=(SD2-SD4)*P-(SD1-SD4)*P=(SD2-SD4-SD1+SD4)*P=(SD2-SD1)*P≈0,因此芯体组件20所述上下合力趋向于零;开启动作时对驱动力需求极小。
(4)芯体组件处于开阀状态,竖管进压时:
芯体组件20上移,密封件70与芯体组件20形成部分密封,阀腔1与转子腔2经过密封件70与缺口部之间的间隙贯通,避免了竖管进压过程中转子腔2内形成的压力堆积(压力值明显的大于阀口13处压强值,而额外产生向下压差力),压强趋于一致。转子腔2与连通腔4上下贯通,压强趋于一致。竖管压强作用于芯体组件20,芯体组件20受面积差(SD3-SD4)与压强P作用形成向上压差力;受芯体组件20的台阶面25面积差(SD3-SD1)与压强P作用形成向下压差力+芯体组件20顶部面积差(SD1-SD4)与压强P作用形成向下压差力。上下受力的面积差为零[(SD3-SD4)-(SD3-SD1)-(SD1-SD4)]=0。阀腔1、转子腔2以及连通腔4各部位压强趋于一致。因此芯体组件20所述上下合力趋向于零。开启、关闭芯体组件动作时对驱动力需求较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座(10),具有阀腔(1)以及与所述阀腔(1)连通的阀口(13);
丝杆(30)以及螺母(40),所述丝杆(30)与所述螺母(40)通过螺纹相配合;
芯体组件(20),所述芯体组件(20)与所述螺母(40)固定连接,所述芯体组件(20)的至少部分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阀腔(1),所述芯体组件(20)包括完整部以及缺口部,至少部分所述完整部位于所述缺口部的上方;
驱动机构(50),包括转子(51)以及线圈(52),所述转子(51)与所述丝杆(30)连接,所述转子(51)通过所述线圈(52)带动所述丝杆(30)转动,所述螺母(40)通过与所述丝杆(30)的螺纹配合作用能够沿轴向方向移动,所述芯体组件(20)由所述螺母(40)带动能够接近或远离所述阀口(13);
所述阀座(10)与所述芯体组件(20)之间设有密封件(70),所述密封件(70)能够与所述完整部或所述缺口部相配合;
外壳(60),与所述阀座(10)固定连接,所述外壳(60)具有转子腔(2),当所述密封件(70)与所述完整部配合,所述转子腔(2)与所述阀腔(1)通过所述密封件(70)的密封作用互不连通,当所述密封件(70)与所述缺口部配合,所述密封件(70)与所述缺口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转子腔(2)通过所述间隙与所述阀腔(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体组件(20)的外壁上设置有过流凹槽(24),所述过流凹槽(24)所在的所述芯体组件(20)的轴段形成所述缺口部,所述芯体组件(20)的其余轴段部分形成所述完整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流凹槽(24)为沿所述芯体组件(20)的轴向延伸的长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流凹槽(24)与所述芯体组件(20)的靠近所述阀口(13)的一端以及与所述芯体组件(20)的远离所述阀口(13)的一端均具有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体组件(20)包括与所述螺母(40)固定连接的第一芯体段(21)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芯体段(21)下方的第二芯体段(22),所述第二芯体段(22)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芯体段(21)的外径,所述密封件(70)位于所述第一芯体段(21)与所述阀座(10)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芯体段(21)与所述第二芯体段(22)的连接处形成台阶面(25),所述阀座(10)上设置有第一止挡结构(90),所述第一止挡结构(90)的下表面能够与所述台阶面(25)抵顶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40)上设置有凸起部(41),所述阀座(10)上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止挡结构(90)上方的第二止挡结构(100),所述第二止挡结构(100)的上表面能够与所述凸起部(41)的下表面抵接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挡结构(90)为下挡圈,所述第二止挡结构(100)为上挡圈,所述密封件(70)为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夹设在所述第一止挡结构(90)与所述第二止挡结构(100)之间,并且所述芯体组件(20)穿设在所述上挡圈、所述下挡圈以及所述密封圈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40)上设置有凸起部(41),所述电子膨胀阀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阀座(10)上的支撑件(80),所述支撑件(80)上设置有限位槽(81),所述凸起部(41)能够与所述限位槽(81)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80)呈杯状,所述支撑件(80)的底部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开口,所述开口形成所述限位槽(81)。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体组件(20)包括与所述螺母(40)固定连接的第一芯体段(21)、第二芯体段(22)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芯体段(21)与所述第二芯体段(22)之间的收缩段(23),所述收缩段(23)的外径从所述第一芯体段(21)至所述第二芯体段(22)逐渐减小,所述收缩段(23)形成所述缺口部,所述第一芯体段(21)形成所述完整部。
12.根据权利要求5或11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芯体段(21)的横截面积设定为SD1,所述阀口(13)的横截面积设定为SD2,需满足以下关系式:(SD2-SD1)≤40mm2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10)包括阀座本体(11)以及固定于所述阀座本体(11)的连接座(12),所述连接座(12)与所述阀座本体(11)的内部形成所述阀腔(1),所述阀口(13)设置于所述阀座本体(11),所述连接座(12)上设置有安装孔(121),所述安装孔(121)包括安装段以及孔径大于所述安装段并位于所述安装段下方的导向段,所述芯体组件(20)的外壁与所述导向段配合,所述密封件(70)位于所述安装段的孔壁与所述芯体组件(20)的外壁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流凹槽(24)的下端低于所述安装孔(121)的孔壁的下端。
CN201810246495.4A 2018-03-23 2018-03-23 电子膨胀阀 Active CN1102962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46495.4A CN110296246B (zh) 2018-03-23 2018-03-23 电子膨胀阀
JP2020531761A JP6951579B2 (ja) 2018-03-23 2019-03-22 電子膨張弁
PCT/CN2019/079248 WO2019179519A1 (zh) 2018-03-23 2019-03-22 电子膨胀阀
KR1020207020406A KR102276928B1 (ko) 2018-03-23 2019-03-22 전자 팽창 밸브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46495.4A CN110296246B (zh) 2018-03-23 2018-03-23 电子膨胀阀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96246A CN110296246A (zh) 2019-10-01
CN110296246B true CN110296246B (zh) 2020-08-21

Family

ID=679881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46495.4A Active CN110296246B (zh) 2018-03-23 2018-03-23 电子膨胀阀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951579B2 (zh)
KR (1) KR102276928B1 (zh)
CN (1) CN110296246B (zh)
WO (1) WO201917951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01790B (zh) * 2019-11-19 2022-05-10 浙江盾安禾田金属有限公司 电子膨胀阀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40084138A (ko) * 2003-03-26 2004-10-06 주식회사 만도 안티록 브레이크 시스템용 솔레노이드밸브
JP2012037048A (ja) * 2010-07-15 2012-02-23 Kitz Sct:Kk バルブ用アクチュエータ
CN103075566A (zh) * 2011-09-22 2013-05-01 株式会社不二工机 阀装置
CN103994231A (zh) * 2014-04-30 2014-08-20 吴俊云 一种电子膨胀阀
CN105716335A (zh) * 2014-12-03 2016-06-29 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膨胀阀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30806B2 (ja) * 2003-04-14 2009-02-25 株式会社不二工機 電動弁
JP2006292184A (ja) * 2005-04-06 2006-10-26 Tgk Co Ltd 膨張装置
JP2010025184A (ja) * 2008-07-17 2010-02-04 Fuji Koki Corp 電動弁
JP2010151158A (ja) * 2008-12-24 2010-07-08 Kayaba Ind Co Ltd 流体圧ポンプの流量制御弁
CN102818068B (zh) * 2011-06-08 2016-02-17 浙江三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阀体部件和使用该阀体部件的电子膨胀阀
CN202188706U (zh) * 2011-08-22 2012-04-11 浙江三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膨胀阀
JP5901960B2 (ja) * 2011-12-22 2016-04-13 株式会社不二工機 電動弁
CN103388694B (zh) * 2012-05-11 2016-07-27 浙江三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膨胀阀
CN103511636B (zh) * 2012-06-27 2016-04-06 浙江三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膨胀阀
JP6091903B2 (ja) * 2013-01-18 2017-03-08 株式会社不二工機 電動弁
JP6392685B2 (ja) * 2015-03-06 2018-09-19 株式会社鷺宮製作所 電動弁
JP6392686B2 (ja) * 2015-03-06 2018-09-19 株式会社鷺宮製作所 電動弁
CN107435753B (zh) * 2016-05-25 2019-12-24 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膨胀阀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CN206861006U (zh) * 2017-06-16 2018-01-09 安徽华海金属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膨胀阀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40084138A (ko) * 2003-03-26 2004-10-06 주식회사 만도 안티록 브레이크 시스템용 솔레노이드밸브
JP2012037048A (ja) * 2010-07-15 2012-02-23 Kitz Sct:Kk バルブ用アクチュエータ
CN103075566A (zh) * 2011-09-22 2013-05-01 株式会社不二工机 阀装置
CN103994231A (zh) * 2014-04-30 2014-08-20 吴俊云 一种电子膨胀阀
CN105716335A (zh) * 2014-12-03 2016-06-29 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膨胀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96246A (zh) 2019-10-01
KR102276928B1 (ko) 2021-07-13
KR20200094213A (ko) 2020-08-06
WO2019179519A1 (zh) 2019-09-26
JP6951579B2 (ja) 2021-10-20
JP2021505829A (ja) 2021-0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87167B2 (en) Electronic expansion valve and assembly method therefor
JP5597468B2 (ja) エアオペレートバルブ
KR102408887B1 (ko) 전기 밸브
KR101455952B1 (ko) 전동밸브
US11365822B2 (en) Direct action type electrically operated valve
US9410632B2 (en) Shut-off valve
US20140175315A1 (en) Flow-adjusting valve
RU2614448C2 (ru) Направляющий элемент для исполнительного механизма клапана
WO2016119553A1 (zh) 一种截止阀
CN102758965A (zh) 热力膨胀阀
CA1284979C (en) Metering valve
CN110296246B (zh) 电子膨胀阀
JP2018003899A (ja) 電動弁
CN109425150B (zh) 电子膨胀阀及具有其的制冷系统
CN110296267B (zh) 电子膨胀阀
CN109812587B (zh) 一种带有溢流功能的节流阀
CN210623710U (zh) 调压阀
CN110296259B (zh) 电子膨胀阀及具有其的制冷系统
CN110529605B (zh) 电子膨胀阀
US20210041028A1 (en) Electric valv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CN102759232A (zh) 热力膨胀阀
CN220749151U (zh) 流体压力调节组件、手动调压阀及自动调压阀
CN109764142A (zh) 一种缓冲阀
WO2021057296A1 (zh) 电磁三通阀装配方法及电磁三通阀
CN110529606B (zh) 电子膨胀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