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94031A - 车身下表面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身下表面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294031A CN110294031A CN201910175884.7A CN201910175884A CN110294031A CN 110294031 A CN110294031 A CN 110294031A CN 201910175884 A CN201910175884 A CN 201910175884A CN 110294031 A CN110294031 A CN 11029403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ver
- arm
- vehicle body
- body lower
- vehic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7/00—Pivoted suspension arms; Accessories thereof
- B60G7/001—Suspension arms, e.g.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5/00—Vehicl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streamlining
- B62D35/02—Streamlining the undersurfac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4/00—Indexing codes related to suspensions per se or to auxiliary parts
- B60G2204/40—Auxiliary suspension parts; Adjustment of suspensions
- B60G2204/43—Fittings, brackets or knuckles
- B60G2204/4308—Protecting guards, e.g. for rigid axle damage protection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2—Elements for improving aerodynamic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8—Optimized components or subsystems, e.g. lighting, actively controlled gla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地板下行驶风从后轮轮胎内缘、地板底罩后端部和臂罩前端部之间的空隙进入轮罩内,由此抑制车身尾流的紊乱的车身下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具备由左右一对拖曳臂(41)和连接它们的扭力梁(42)构成的扭力梁式后悬架(40);在后悬架(40)的前方安装有遮盖车身下表面的地板底罩(36);在拖曳臂(41)的下部安装有将其遮盖的臂罩(50);在臂罩(50)上设置有从车身下表面观察时比拖曳臂(41)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臂罩放大部(50A);以使臂罩放大部(50A)的前缘与位于前方的地板底罩(36)的后端部相向并靠近的形式在地板底罩(36)上形成地板底罩放大部(36A)。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身下表面结构,详细而言涉及具备由左右一对拖曳臂(trailing-arm)和连接这些拖曳臂的扭力梁(torsion-beam)构成的扭力梁式后悬架,且在该后悬架的前方安装有遮盖车身下表面的地板底罩(floor under cover)的车身下表面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作为悬架左右一对后轮的结构已知有扭力梁式后悬架。该扭力梁式后悬架具备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左右一对拖曳臂、和在车宽方向上延伸并连接这些拖曳臂的扭力梁。
在具备上述扭力梁式后悬架的车辆中,以使从地板下部朝向后轮车外侧的地板下行驶风的流动发生偏转,并整流为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笔直地向后方流动作为目的,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般,公开了在上述拖曳臂下表面设置臂罩(arm cover)。
可明确,在上述后悬架的前方设置遮盖车身下表面的整流用的地板底罩,使地板下气流高速化,并且将该地板底罩与上述臂罩并设的情况下,能抑制地板下行驶风向后轮罩(rear wheel house)内的上升及进入,与之相反,地板下行驶风会从后轮轮胎内缘、地板底罩后端部和臂罩前端部之间的空隙上升并进入后轮罩内。
而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具备扭力梁式后悬架和设置在后部车身下表面上的整流用的后底罩的结构。
然而,在上述各专利文献1、2中,并未公开着眼于地板下行驶风从后轮轮胎内缘、地板底罩后端部和臂罩前端部之间的空隙上升并进入后轮罩内这一点。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523522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7-393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抑制地板下行驶风从后轮轮胎内缘、地板底罩后端部和臂罩前端部之间的空隙进入轮罩内,由此抑制车身尾流的紊乱的车身下表面结构。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车身下表面结构是具备由左右一对拖曳臂和连接这些拖曳臂的扭力梁构成的扭力梁式后悬架,且在该后悬架的前方安装有遮盖车身下表面的地板底罩的车身下表面结构;在上述拖曳臂的下部安装有从车身下表面观察时将其遮盖的板状的臂罩;在该臂罩上设置有从车身下表面观察时比上述拖曳臂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臂罩放大部;以使该臂罩放大部的前缘与位于前方的地板底罩的后端部相向并靠近的形式在该地板底罩上形成地板底罩放大部。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臂罩放大部与地板底罩放大部这两个放大部,能减少连通地板下与后轮轮罩的间隙(即,后轮的轮胎内缘、地板底罩后端部和臂罩前端部之间的空隙),从而抑制地板下行驶风向轮罩内的进入,其结果是能抑制车身尾流的紊乱。
在本发明一实施形态中,从车身下表面观察时上述地板底罩的后端边与上述臂罩的前端边相向并靠近配置,且上述地板底罩放大部的车外侧外缘和上述臂罩放大部的车外侧外缘,与后轮轮胎隔着包络面并绕过该后轮轮胎的前部内侧面,且车辆前后方向上连续。
根据上述结构,在后轮轮胎内缘、地板底罩后端部和臂罩前端部之间仅留有必要的间隙,因此能防止地板底罩通过风上升并进入轮罩内,从而更切实地抑制该进入。
在本发明一实施形态中,上述臂罩放大部形成为从车身下表面观察时其车宽方向外缘进入后轮的轮辋内的结构。
根据上述结构,能通过上述臂罩来阻断地板下行驶风(所谓的地板下气流)上升并进入后轮罩内,并且通过上述臂罩放大部来抑制沿着臂罩向后方移动且从该臂罩的车宽方向外缘上升并进入后轮内的气流,由此抑制车身尾流的紊乱。
在本发明一实施形态中,上述臂罩放大部形成为比上述拖曳臂的车外侧端部向后轮的轮辋侧突出的悬臂形状,且在上述臂罩中的至少上述臂罩放大部的车宽方向外缘上设置有向上方延伸的纵壁部;
根据上述结构,在上述臂罩放大部为悬臂结构时也能通过上述纵壁部谋求确保臂罩的强度。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具有能抑制地板下行驶风从后轮轮胎内缘、地板底罩后端部和臂罩前端部之间的空隙进入轮罩内,由此抑制车身尾流的紊乱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具备本发明的车身下表面结构的车辆的侧视图;
图2是图1的主要部分的仰视图;
图3是图2的车辆左侧的放大图;
图4是示出地板底罩与臂罩的相关结构的侧视图;
图5是沿着图3的A-A线的矢视剖视图;
图6是示出本实施例的地板下行驶风的流动的主要部分放大仰视图;
图7中的(a)是示出本实施例的地板下行驶风的流动的仰视立体图,(b)是示出比较例的地板下行驶风的流动的仰视立体图;
符号说明:
11 后轮;
11R 轮辋(rim);
11T 轮胎;
36 地板底罩;
36A 地板底罩放大部;
40 后悬架;
41 拖曳臂;
42 扭力梁;
50 臂罩;
50A 臂罩放大部;
50d 纵壁部。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如下结构来实现抑制地板下行驶风从后轮轮胎内缘、地板底罩后端部和臂罩前端部之间的空隙进入轮罩内,从而抑制车身尾流的紊乱的目的,即、是具备由左右一对拖曳臂和连接这些拖曳臂的扭力梁构成的扭力梁式后悬架,且在该后悬架的前方安装有遮盖车身下表面的地板底罩的车身下表面结构;在上述拖曳臂的下部安装有从车身下表面观察时将其遮盖的板状的臂罩;在该臂罩上设置有从车身下表面观察时比上述拖曳臂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臂罩放大部;以使该臂罩放大部的前缘与位于前方的地板底罩的后端部相向并靠近的形式在该地板底罩上形成地板底罩放大部。
[实施例]
基于以下附图详细阐述本发明一实施例;
附图示出了车身下表面结构,图1是具备该车身下表面结构的车辆的侧视图,图2是图1的主要部分的仰视图,图3是图2的车辆左侧的放大图,图4是示出地板底罩与臂罩的相关结构的侧视图,图5是沿着图3的A-A线的矢视剖视图,图6是示出本实施例的地板下行驶风的流动的主要部分放大仰视图,图7中的(a)是示出本实施例的地板下行驶风的流动的仰视立体图,图7中的(b)是示出比较例的地板下行驶风的流动的仰视立体图。
如图1所示,在车身侧部,设置有作为可开闭地闭塞车辆前部的前门开口1的侧门的前门2和作为可开闭地闭塞车辆后部的后门开口3的侧门的后门4;
上述前门2具备车门外开把手5,同样地上述后门4也具备车门外开把手6。
如图1所示,在上述前门2的前部设置有遮盖发动机室的侧方的前翼子板7,与前轮8的位置对应地在前翼子板7的下部一体地设置有前轮轮罩9。
如图1所示,在上述后门4的后部设置有遮盖后备箱侧方的后翼子板10,与后轮11的位置对应地在后翼子板10的下部一体地设置有后轮轮罩12;
另外,在图1中,13是车门镜,14是形成为从车辆后部绕到左右的车辆侧部的后保险杠(Rear bumper face)。
如图2所示,在前轮轮罩9的后缘下端部与后轮轮罩12的前缘下端部之间,设置有在车室下部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纵梁(side sill)15;
该纵梁15是接合固定纵梁外侧与纵梁内侧15A,并具备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纵梁闭口截面的车身强度构件。
如图2所示,左右一对纵梁15、15上安装有以在前后的轮罩9、12间遮盖该纵梁15的形式设置的树脂制的装饰件(garnish)16、16。
以与后轮轮罩12内的后轮11前部相向的形式在上述装饰件16的后端部设置有轮胎导流板17,形成为使流动于车身侧部的侧面流不进入后轮轮罩12内而使该侧面流指向车外侧,然后以再次吸附于车轮外表面的形式偏转的结构。
此处,如图5所示,上述后轮轮罩12通过接合固定轮罩外段12A与轮罩内段12B形成,在与该后轮轮罩12的后轮11相向一侧的面上配置有轮罩挡泥板12C。
如图5所示,形成车室及后备箱的底面的底板(floor panel)18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连续形成前底板、后座椅底板和包含后备箱凹部的后底板。
如图2所示,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从上述前底板延伸至后座椅底板的前后方向中间部的上述纵梁15接合固定于底板18的车宽方向侧(side)部。
又,如图2、图5所示,设置有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从上述后座椅底板的前后方向中间部延伸至后底板后端的后纵架(rear side frame)19。如图5所示,该后纵架19具备后纵架上部20与后纵架下部21,在这些后纵架上部20与后纵架下部21之间形成有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后纵架闭口截面S1。
如图2所示,在比后轮11、11的中心部靠后方对应位置处,在左右一对后纵架19、19间横跨有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后横梁22,通过该后横梁22在车宽方向上连接左右一对后纵架下部21、21间。
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地板下部的通道部内设置有将从发动机的排气道及排气歧管排出的废气引导至车辆后方的排气管30(所谓的排气管)。在该排气管30上介设有催化转换器31,且在延伸至后横梁22后部位置的排气管30的后端部上连通并连接有作为消音器的消音器32,在该消音器32的左右两侧安装有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而后向车辆后方延伸的仰视时呈L字形状的尾管33、33;
并且,上述消音器32的前部车宽方向外侧与尾管33的拐角部之间被整流用的罩34从其下方遮盖。
如图2所示,设置有遮盖除通道部以外的车身下表面的整流用的地板底罩35、36。这些左右一对的各地板底罩35、36在其底面具备平坦的整流面;
又,这些地板底罩35、36形成为前侧的地板底罩35与后侧的地板底罩36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连续。
如图2所示,设置有悬架左右一对后轮11、11的扭力梁式后悬架40;
该后悬架40具备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左右一对拖曳臂41、41和在车宽方向上延伸并连接这些各拖曳臂41、41的扭力梁42(扭杆弹簧)。
如图5所示,上述扭力梁42形成为内部中空的闭口截面结构;
又,上述拖曳臂41如同一附图所示,通过接合固定拖曳臂外侧43与拖曳臂内侧44形成为闭口截面结构。
在下部弹簧座(未图示)与上部弹簧座45之间架设有作为悬架弹簧的螺旋弹簧46,下部弹簧座接合固定在上述拖曳臂41的车宽方向内侧和扭力梁42的后表面部该两者上,上部弹簧座45安装固定在后纵骨架19的后纵骨架下部21下表面上。
此外,如图4、图5所示,上述拖曳臂41的后端侧上部与车身侧(后轮轮罩12中的轮拱上部的减震器安装部)之间架设有减震器47。
并且,如图2、图3所示,在拖曳臂41的下部安装有从车身下表面观察时从下方遮盖该拖曳臂41的板状的整流用的臂罩50;
此处,上述地板底罩35、36是在后悬架40的前方从下方遮盖车身下表面的整流用的罩。
如图5、图6、图7中的(a)所示,上述臂罩50使用螺栓51、52、53等安装构件与支架安装于拖曳臂41的下表面或下部弹簧座的下表面,形成为该臂罩50与拖曳臂41一起位移的结构。
上述螺栓51位于臂罩50的前部车宽方向外侧,螺栓52位于臂罩50的前后方向中间部且车宽方向内侧,螺栓53位于臂罩50的后部车宽方向外侧。
如图6、图7中的(a)所示,在使用上述螺栓51、52、53作为安装构件时,螺栓51、52、53配设部以使各螺栓51、52、53的头部不会比臂罩50的下表面、即不会比整流面向下方突出的形式,而形成在向上方凹陷的凹部54、55、56内;
另一方面,上述后轮11如图5所示具备轮辋(rim)11R与轮胎(tyre)11T。
如图3、图6、图7中的(a)所示,上述臂罩50具备臂罩放大部50A,所述臂罩放大部50A在从车身下表面观察时其车宽方向外缘进入后轮11的轮辋11R内。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上述臂罩放大部50A在轮辋11R内进入至轮辋宽度的大约18~20%的位置,但该进入量不限于上述数值。
藉此,如图7中的(a)所示,通过上述臂罩50来阻断地板下行驶风(参照同一附图的粗线箭头)上升并进入后轮罩12内,并且通过上述臂罩放大部50A来抑制再次吸附于臂罩50后沿该臂罩50向后方移动且试图从该臂罩50的车宽方向外缘上升并进入后轮11(尤其是其轮辋11R)内的气流,通过抑制向该后轮11内进入的气流,由此抑制车身尾流的紊乱。
图7中的(b)是示出比较例的地板下行驶风的流动的仰视立体图,为了便于说明标以与图7中的(a)所示的实施例的符号相同的符号。又,在图7中的(a)中假想线β1、β2示出了比较例(参照图7中的(b))的形状,在图7中的(b)假想线α1、α2示出了实施例(参照图7中的(a))的形状。
与图7中的(a)所示的实施例的结构相比,如图7中的(b)中比较例所示,在臂罩50上不存在臂罩放大部50A的情况下如同一附图中粗线箭头所示,沿着底罩50流动的地板下行驶风被流速较快的车身侧面流吸出,因而产生了从底罩50的车宽方向外缘上升并进入后轮11的轮辋11R内的气流。相对于此,在图7中的(a)所示的实施例中,能够通过上述臂罩放大部50A来抑制从臂罩50的车宽方向外缘上升并进入后轮11内的气流。
如图5所示,上述臂罩50的臂罩放大部50A从车身下表面观察时比拖曳臂41的拖曳臂外侧43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
如图6所示,以使上述臂罩50的臂罩放大部50A的前缘50a与位于前方的地板底罩36的后端部36a在车辆前后方向大致一致的位置处相向并靠近的形式,在上述地板底罩36上形成有地板底罩放大部36A。
形成为如下结构:通过上述臂罩50的臂罩放大部50A与地板底罩放大部36A这两个放大部来减少连通地板下与后轮轮罩12的间隙(即,后轮11的轮胎11T内缘、地板底罩36的后端部36a和臂罩50的前端部51a之间的空隙),从而抑制地板下行驶风向后轮轮罩12内进入,藉此抑制车身尾流的紊乱。
此外,如图6中仰视图所示,从车身下表面观察时上述地板底罩36的后端边36b与上述臂罩50的前端边50b相向,且以平行的形式靠近配置,地板底罩36的放大部36A上的后端部车外侧外缘36c和臂罩50的臂罩放大部50A的前端部车外侧外缘50c形成为:与后轮11的轮胎11T隔着包络面(envelope;轮胎运转范围)并绕过该后轮11的轮胎11T的前部内侧面,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连续。
藉此,形成为如下结构:藉由地板底罩36与臂罩50的协作,防止沿地板底罩36的下表面流通的地板下行驶风在该地板底罩36之后向上流入轮罩12内。
如图5、图6所示,上述臂罩50的臂罩放大部50A形成为比拖曳臂41的拖曳臂外侧43的车外侧端部向后轮11的轮辋11R侧突出的悬臂形状,并且在该臂罩50中的至少上述臂罩放大部50A的车宽方向外缘上设置有向上方延伸的纵壁部50d。
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在上述臂罩50的车宽方向内缘上也设置有向上方延伸的纵壁部50e。此处,上述臂罩50由聚丙烯等合成树脂形成,上述各纵壁部50d、50e与臂罩主体一体形成;
藉此,形成为如下结构:在上述臂罩50的臂罩放大部50A为悬臂结构时也能通过上述纵壁部50d谋求确保臂罩50的强度。
另外,图中60是谋求消音器32的底面与后保险杠14的底面之间的整流的后底罩,61是燃料箱,62是介设于消音器32与底板18侧之间的热害防止用的隔热体;
又,图中箭头F示出了车辆前方,箭头R示出了车辆后方,箭头IN示出了车宽方向的内方,箭头OUT示出了车宽方向的外方,箭头UP示出了车辆上方。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车身下表面结构而例举了车辆左侧的结构,但车辆右侧的结构形成为与车辆左侧相同。
像这样,上述实施例的车身下表面结构是具备由左右一对拖曳臂41、41和连接这些拖曳臂41、41的扭力梁42构成的扭力梁式后悬架40,且在该后悬架40的前方安装有遮盖车身下表面的地板底罩36的车身下表面结构;在上述拖曳臂41的下部安装有从车身下表面观察时将其遮盖的板状的臂罩50;在该臂罩50上设置有从车身下表面观察时比上述拖曳臂41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臂罩放大部50A;以使该臂罩放大部50A的前缘50a与位于前方的地板底罩36的后端部36a相向并靠近的形式在该地板底罩36上形成地板底罩放大部36A(参照图2、图3)。
根据该结构,通过臂罩放大部50A与地板底罩放大部36A这两个放大部,能减少连通地板下与后轮轮罩12的间隙(即,后轮11的轮胎内缘、地板底罩后端部36a和臂罩前端部之间的空隙),从而抑制地板下行驶风向后轮轮罩12内的进入,其结果是能抑制车身尾流的紊乱。
在本发明一实施形态中,从车身下表面观察时上述地板底罩36的后端边36b与上述臂罩50的前端边50b相向并靠近配置,且上述地板底罩放大部36A的车外侧外缘36c和上述臂罩放大部50A的车外侧外缘50c,与后轮11的轮胎11T隔着包络面并绕过该后轮11的轮胎11T的前部内侧面,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连续(参照图3)。
根据该结构,在后轮11的轮胎11T内缘、地板底罩后端部36a和臂罩前端部之间仅留有必要的间隙,因此能防止地板底罩通过风上升并进入后轮轮罩12内,从而更切实地抑制该进入。
在本发明一实施形态中,上述臂罩放大部50A形成为从车身下表面观察时其车宽方向外缘进入后轮11的轮辋11R内的结构(参照图3、图6、图7中的(a))。
根据该结构,能通过上述臂罩50来阻断地板下行驶风(所谓的地板下气流)上升并进入后轮罩12内,并且通过上述臂罩放大部50A来抑制沿着臂罩50向后方移动且从该臂罩50的车宽方向外缘上升并进入后轮11内的气流,由此抑制车身尾流的紊乱。
在本发明一实施形态中,上述臂罩放大部50A形成为比上述拖曳臂41的车外侧端部向后轮11的轮辋11R侧突出的悬臂形状,并且在上述臂罩50中的至少上述臂罩放大部50A的车宽方向外缘上设置有向上方延伸的纵壁部50d(参照图5)。
根据该结构,在上述臂罩放大部50A为悬臂结构时也能通过上述纵壁部50d谋求确保臂罩50的强度。
工业应用性:
如以上说明,本发明对具备由左右一对拖曳臂和连接这些拖曳臂的扭力梁构成的扭力梁式后悬架,且在该后悬架的前方安装有遮盖车身下表面的地板底罩的车身下表面结构有效。
Claims (4)
1.一种车身下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
是具备由左右一对拖曳臂和连接这些拖曳臂的扭力梁构成的扭力梁式后悬架,且在该后悬架的前方安装有遮盖车身下表面的地板底罩的车身下表面结构;
在所述拖曳臂的下部安装有从车身下表面观察时将其遮盖的板状的臂罩;
在该臂罩上设置有从车身下表面观察时比所述拖曳臂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臂罩放大部;
以使该臂罩放大部的前缘与位于前方的地板底罩的后端部相向并靠近的形式在该地板底罩上形成地板底罩放大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下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
从车身下表面观察时所述地板底罩的后端边与所述臂罩的前端边相向并靠近配置,
且所述地板底罩放大部的车外侧外缘和所述臂罩放大部的车外侧外缘,与后轮轮胎隔着包络面并绕过该后轮轮胎的前部内侧面,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连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下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臂罩放大部形成为从车身下表面观察时其车宽方向外缘进入后轮的轮辋内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下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臂罩放大部形成为比所述拖曳臂的车外侧端部向后轮的轮辋侧突出的悬臂形状,
且在所述臂罩中的至少所述臂罩放大部的车宽方向外缘上设置有向上方延伸的纵壁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056453 | 2018-03-23 | ||
JP2018056454A JP7087527B2 (ja) | 2018-03-23 | 2018-03-23 | 車体下面構造 |
JP2018056453A JP7087526B2 (ja) | 2018-03-23 | 2018-03-23 | 車体下面構造 |
JP2018-056454 | 2018-03-23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294031A true CN110294031A (zh) | 2019-10-01 |
CN110294031B CN110294031B (zh) | 2021-08-03 |
Family
ID=65818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175884.7A Active CN110294031B (zh) | 2018-03-23 | 2019-03-08 | 车身下表面结构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787208B2 (zh) |
EP (1) | EP3543094B1 (zh) |
CN (1) | CN11029403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508278B2 (ja) * | 2017-09-28 | 2019-05-08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車体下部構造 |
US10933926B2 (en) * | 2018-05-15 | 2021-03-02 | Mahindra & Mahindra Limited | Twist beam air guided tunnel diffuser |
USD1015218S1 (en) * | 2021-11-24 | 2024-02-20 |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 Motor vehicle, toy replica, and/or other replica |
US12091091B2 (en) * | 2022-03-29 | 2024-09-17 | Honda Motor Co., Ltd. | Disk inner fender undercover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2148647A (ja) * | 2011-01-18 | 2012-08-09 | Honda Motor Co Ltd | 車両の空気整流カバー |
CN103813955A (zh) * | 2011-12-20 | 2014-05-21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车辆的车身下部结构 |
JP2017039356A (ja) * | 2015-08-18 | 2017-02-23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自動車の下部整流構造 |
JP2017087872A (ja) * | 2015-11-06 | 2017-05-25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自動車の後部整流構造 |
CN107757725A (zh) * | 2016-08-22 | 2018-03-06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汽车的整流构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655654B2 (ja) * | 2005-02-04 | 2011-03-23 |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体下部構造 |
DE102009022684A1 (de) * | 2009-05-26 | 2010-12-02 |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 Luftleiteinrichtung |
GB2510580A (en) * | 2013-02-07 | 2014-08-13 | Nissan Motor Mfg Uk Ltd | An aerodynamic beam axle cover for a vehicle |
DE102013006253A1 (de) * | 2013-04-11 | 2014-10-16 | Audi Ag |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Luftleiteinrichtung für einen Fahrwerkslenker und Fahrwerkslenker mit einer Luftleiteinrichtung |
DE102013219211A1 (de) * | 2013-09-24 | 2015-03-26 |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 Unterboden-Verkleidungsteil einer Radachse und Baugruppe mit einem Unterboden-Verkleidungsteil |
DE102014003305A1 (de) * | 2014-03-08 | 2015-09-10 | Audi Ag | Abdeckung für einen Fahrwerkslenker |
DE102014014834A1 (de) * | 2014-10-07 | 2016-04-07 | Audi Ag | Fahrwerkslenker mit einer Luftleiteinrichtung |
JP6292191B2 (ja) | 2015-08-18 | 2018-03-14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自動車の下部整流構造 |
-
2019
- 2019-03-08 CN CN201910175884.7A patent/CN110294031B/zh active Active
- 2019-03-18 EP EP19163424.5A patent/EP3543094B1/en active Active
- 2019-03-22 US US16/362,358 patent/US10787208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2148647A (ja) * | 2011-01-18 | 2012-08-09 | Honda Motor Co Ltd | 車両の空気整流カバー |
CN103813955A (zh) * | 2011-12-20 | 2014-05-21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车辆的车身下部结构 |
JP2017039356A (ja) * | 2015-08-18 | 2017-02-23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自動車の下部整流構造 |
JP2017087872A (ja) * | 2015-11-06 | 2017-05-25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自動車の後部整流構造 |
CN107757725A (zh) * | 2016-08-22 | 2018-03-06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汽车的整流构造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294031B (zh) | 2021-08-03 |
US20190291524A1 (en) | 2019-09-26 |
EP3543094A1 (en) | 2019-09-25 |
EP3543094B1 (en) | 2020-11-04 |
US10787208B2 (en) | 2020-09-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294031A (zh) | 车身下表面结构 | |
CN110461688B (zh) |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 |
JP5461715B2 (ja) | 車体アンダカバー | |
EP3543093B1 (en) | Vehicle-body lower face structure | |
EP3543095B1 (en) | Vehicle-body lower face structure | |
JP4888764B2 (ja) | 車両のサイドスカート | |
JP7234515B2 (ja) | 車体前部構造 | |
JP2009029334A (ja) | 車体下部構造 | |
CN110294028B (zh) | 车身侧面结构 | |
CN115743325A (zh) | 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 | |
EP3763604B1 (en) | Structure for lower part of body of vehicle | |
US11535312B2 (en) | Rear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a vehicle | |
JP7087526B2 (ja) | 車体下面構造 | |
JP7087527B2 (ja) | 車体下面構造 | |
JP4826261B2 (ja) | デッキガーニッシュの外気導入構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