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91874A - 高速插秧机和秧苗补给设备 - Google Patents

高速插秧机和秧苗补给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91874A
CN110291874A CN201910007371.5A CN201910007371A CN110291874A CN 110291874 A CN110291874 A CN 110291874A CN 201910007371 A CN201910007371 A CN 201910007371A CN 110291874 A CN110291874 A CN 1102918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rice shoot
arm
main body
r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0737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远
王新锋
张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J Dynam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J Dynam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J Dynam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J Dynam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0737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91874A/zh
Publication of CN1102918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918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11/00Transplanting machines
    • A01C11/003Transplanting machines for aquatic plants; for planting underwater, e.g. ri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11/00Transplanting machines
    • A01C11/006Other parts or details or planting machin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高速插秧机和秧苗补给设备,其中所述高速插秧机允许一秧苗补给设备被连接于所述高速插秧机,具体来说,所述高速插秧机包括一插秧机本体和至少一连接装置,其中所述连接装置被设置于所述插秧机本体,并允许所述秧苗补给设备的一装配装置被可拆卸地装配于所述连接装置,以使得所述秧苗补给设备能够与所述高速插秧机结合为一体,或是与所述高速插秧机分离。

Description

高速插秧机和秧苗补给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高速插秧机领域,特别涉及一高速插秧机的高速插秧机和秧苗补给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程度的提高,水稻插秧机也逐渐代替了人工插秧的作业模式,不仅改变了农户们的作业条件,而且降低了劳动强度。水稻插秧机是将水稻秧苗定植于水田中的农机设备,能够合理控制秧苗的行距、株距等,有利于水稻的增产。尤其是高速插秧机的出现,提高了插秧作业的效率,节省了人力成本,被广泛地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现有的插秧机包括一行驶主体、一插秧机主体以及一秧苗携带主体,其中秧苗携带主体和所述插秧机主体被设置于所述行驶主体,所述行驶主体带动所述插秧机主体和所述秧苗携带主体在农田中移动,同时所述插秧机主体在运动的过程中将秧苗定植于农田中。通常情况下,当所述插秧机准备进行插秧作业前,所述插秧机主体和所述秧苗携带主体都被载满秧苗,在所述插秧机插秧过程中,当插秧机主体承载的秧苗消耗完成后,被承载于所述秧苗携带主体的秧苗将被补充至所述插秧机主体,进而满足所述插秧机继续进行插秧作业。但是,由于所述插秧机主体和所述秧苗携带主体的承载能力有限,当承载于所述插秧机主体和所述秧苗携带主体的秧苗都消耗完后,所述插秧机不得不返回秧苗补充点补给秧苗。尤其是高速插秧机,作业效率较高,秧苗消耗速度较快,经常需要在秧苗补给点和作业农田之间往返,补充秧苗以正常作业。但是,这样的操作方式其实存在不少的问题。
首先,在所述插秧机从作业区域返回秧苗补充点取秧苗的过程和所述插秧机从秧苗补充点返回作业区域的过程中,所述插秧机无法继续进行插秧作业,导致影响了正常插秧的进度。其次,由于作业条件的限制,所述插秧机的行驶速度较慢,使得所述插秧机在来回取补给苗的过程中不得不消耗更多的时间。另外,当所述插秧机在取完秧苗重新回到作业区域时,难以准确到达之前作业的位置,这样继续作业时定植的第一行秧苗和补给秧苗前定植的最后一行秧苗之间的间距难以把握,容易造成秧苗种植不均的现象,如果所述插秧机在作业过程中需要多次来回补充秧苗,会使得农田内出现多处秧苗不均的现象,影响整体的秧苗定植的质量。尽管在现有的解决方法中,通过增加所述秧苗携带主体的体积的方式可以增加所述高速插秧机一次性携带的秧苗数量,以减少所述高速插秧机来回补给秧苗的频率,但是这样不仅使得所述高速插秧机的体积增大,载重增加,增大了对所述高速插秧机的动力负荷的需求。而且,尽管通过增大秧苗携带主体的承载容量使得所述高速插秧机一次性能够承载更多的秧苗进行作业,但是由于农田作业条件的影响,所述高速插秧机的行驶路径并不平坦,尤其是高速插秧机需要经常穿过田埂到农田中的作业区域,而在经过田埂时,整个所述高速插秧机都会产生较大地颠簸,如果体积过大,载重较重且不均匀的话,所述高速插秧机难以保持平衡,容易发生倾倒,增大了作业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高速插秧机和秧苗补给设备,其中所述秧苗补给设备能够被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高速插秧机,进而能够为所述高速插秧机补给秧苗,以保障所述高速插秧机持续地进行秧苗定植作业。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高速插秧机和秧苗补给设备,其中多个所述秧苗补给设备能够交替地被连接于所述高速插秧机,进而保障所述高速插秧机持续地进行秧苗定植作业。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高速插秧机和秧苗补给设备,其中所述秧苗补给设备能够被引导地装配于所述高速插秧机,以利于提高作业效率,节省所述秧苗补给设备为所述高速插秧机补给秧苗的时间。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高速插秧机和秧苗补给设备,其中所述秧苗补给设备能够以磁性吸引的方式被引导地装配于所述高速插秧机,进而提高作业效率。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高速插秧机和秧苗补给设备,其中所述秧苗补给设备能够在所述高速插秧机进行秧苗定植作业的过程中被连接于所述高速插秧机,进而能够在所述高速插秧机持续作业的过程中进行秧苗补给作业。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高速插秧机和秧苗补给设备,其中所述秧苗补给持续地为所述高速插秧机补给秧苗,使得所述高速插秧机在不扩充自身的体积和容量的情况下可以持续地进行秧苗定植作业,进而提高了所述高速插秧机的安全性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高速插秧机和秧苗补给设备,其中所述高速插秧机包括一插秧机本体和一连接装置,其中所述连接装置允许所述秧苗补给设备以被装配于所述高速插秧机的所述连接装置的方式结合于所述高速插秧机,进而所述秧苗补给装置能够为所述高速插秧机补给秧苗。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高速插秧机和秧苗补给设备,其中所述秧苗补给设备包括一补苗设备本体和一装配装置,其中所述装配装置能够被装配于所述高速插秧机的所述连接装置,进而使得所述秧苗补给设备的所述补苗设备本体被连接于所述插秧机本体。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高速插秧机和秧苗补给设备,其中所述高速插秧机的所述连接装置和所述秧苗补给设备的所述装配装置能够相互吸引,进而使得所述秧苗补给设备能够被引导地装配于所述高速插秧机。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高速插秧机和秧苗补给设备,其中所述秧苗补给设备的所述装配装置能够快速地与所述高速插秧机的所述连接装置分离,以使得所述秧苗补给设备能够在所述高速插秧机作业的过程中持续地为所述高速插秧机运输秧苗,进而保障所述高速插秧机持续地进行秧苗定植作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高速插秧机,其允许一秧苗补给设备被连接于所述高速插秧机,所述高速插秧机包括:
一插秧机本体;和
至少一连接装置,其中所述连接装置被设置于所述插秧机本体,并允许所述秧苗补给设备被可拆卸地装配于所述连接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一支撑基座和两个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延伸于所述支撑基座,并在相互间隔的所述限位凸起之间形成一限位槽,所述支撑基座被设置于所述插秧机本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一支撑基座和一连接主体,其中所述连接主体延伸于所述支撑基座,并在所述支撑基座和所述连接主体之间形成一连接穿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一支撑基座和一连接主体,所述连接主体包括至少一连接基座、一第一限位臂、一第二限位臂以及一活动限位件,其中所述第一限位臂和所述第二限位臂分别自所述连接基座的上部和下部向外延伸,所述活动限位件被可操作地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臂,并在所述活动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臂、所述连接基座、所述第二限位臂之间形成一连接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活动限位件被枢轴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臂,所述活动限位件能够被驱动相对于所述第一限位臂转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装置具有至少一第一磁吸面,所述第一磁吸面能够吸引所述秧苗补给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一支撑基座和一磁吸元件,其中所述第一磁吸面形成于所述磁吸元件,所述磁吸元件以所述第一磁吸面朝外的方式被设置于所述支撑基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装置被设置于所述插秧机本体的前部和 /或侧部。
依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秧苗补给设备,其允许一高速插秧机被连接于所述秧苗补给设备,所述秧苗补给设备包括:
一补苗设备本体,其中所述补苗设备本体包括一行走装置和一承载装置,其中所述承载主体被设置于所述行走装置,以供承载秧苗,所述行走装置能够被驱动而带动所述承载装置移动;
一装配装置,其中所述装配装置被设置于所述补苗设备本体,并允许所述高速插秧机被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秧苗补给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装配装置包括一装配基座和一装配主体,所述装配基座被设置于所述补苗设备本体,所述装配主体包括一活动元件和一装配元件,其中所述装配元件被设置于所述活动元件,且所述活动元件被可操作地设置于所述装配基座,所述装配元件包括一装配基座和至少两装配凸起,所述装配凸起延伸于所述装配基座,并在相邻的所述装配基座之间形成一装配凹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装配装置的所述装配主体的所述活动元件能够被驱动地相对于所述装配基座上下运动,并带动所述装配元件上下运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装配装置包括一装配基座和一装配主体,所述装配主体包括一第一活动臂和相对于所述第一活动臂的一第二活动臂,所述第一活动臂和所述第二活动臂被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装配基座,所述第一活动臂和所述第二活动臂之间能够形成一装配空间,所述装配基座被设置于所述补苗设备本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装配装置的所述第一活动臂和所述第二活动臂被枢轴连接于所述装配基座,且所述第一活动臂和所述第二活动臂能够被驱动地相对运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装配装置包括一装配基座和一装配主体,所述装配主体包括至少一装配基座、一第一装配臂、一第二装配臂以及一活动装配件,其中所述第一装配臂和所述第二装配臂分别自所述装配基座的上部和下部向外延伸,所述活动装配件被可操作地设置于所述第一装配臂,并在所述活动装配件、所述第一装配臂、所述装配基座、所述第二装配臂之间形成一装配空间,所述装配基座被设置于所述补苗设备本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活动装配件被枢轴连接于所述第一装配臂,所述活动装配件能够被驱动相对于所述第一装配臂转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装配装置具有一第二磁吸面,其中所述第二磁吸面能够吸引所述高速插秧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装配装置包括一固定基座和一装配主体,所述装配主体被可操作地设置于所述固定基座,所述第二磁吸面形成于所述装配主体,所述第二磁吸面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基座运动,所述固定基座被设置于所述补苗设备本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装配主体包括一活动臂、一磁性元件以及一伸缩臂,其中所述活动臂被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固定基座,所述磁性元件被设置于所述活动臂的外端,所述第二磁吸面形成于所述磁性元件,所述伸缩臂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活动臂和所述固定基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伸缩臂被保持于所述活动臂的上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伸缩臂被保持于所述活动臂的下方。
附图说明
图1A是根据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高速插秧机和一秧苗补给设备的示意图。
图1B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高速插秧机和所述秧苗补给设备的示意图。
图2A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所述高速插秧机和所述秧苗补给设备的示意图。
图2B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高速插秧机和所述秧苗补给设备的示意图。
图3A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所述高速插秧机和所述秧苗补给设备的示意图。
图3B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高速插秧机和所述秧苗补给设备的示意图。
图4A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所述高速插秧机和所述秧苗补给设备的示意图。
图4B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高速插秧机和所述秧苗补给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参照说明书附图1A和图1B,依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高速插秧机100 和一秧苗补给设备200将在接下来的描述中被阐述。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用于将秧苗从一秧苗补给站运送至所述高速插秧机100的作业点,且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能够以可拆卸地装配于所述高速插秧机100的方式被结合于所述高速插秧机200,进一步地,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承载的秧苗能够被转移至所述高速插秧机100,以保障所述高速插秧机100持续地进行秧苗补给作业。换句话说,承载秧苗的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能够以连接于所述高速插秧机100的方式被结合于所述高速插秧机200,进而为所述高速插秧机100进行秧苗补给作业,当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承载的秧苗被转移至所述高速插秧机100,所述秧苗补给设备 200能够与所述高速插秧机100分离,进而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能够往返于所述秧苗补给站和所述高速插秧机100之间,以持续地为所述高速插秧机100进行秧苗补给作业,保障所述高速插秧机100持续地进行秧苗定植,进而提高了所述高速插秧机100的作业效率,有利于保障秧苗定植作业的进度。
所述高速插秧机100包括一插秧机本体110和至少一连接装置120,其中所述连接装置120被设置于所述插秧机本体110,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能够以装配于所述接装置120的方式被结合于所述高速插秧机100,进而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能够为所述插秧机本体110补给秧苗,以保障所述高速插秧机100持续地进行秧苗定植作业。
优选地,所述连接装置120被设置于所述插秧机本体110的前部,即,所述高速插秧机100允许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以被保持于所述高处插秧机100的前部的方式被结合于所述高速插秧机100。优选地,所述连接装置120被设置于所述插秧机本体110的两侧,即,所述高速插秧机200允许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 以被保持于所述高速插秧机100的两侧的方式被结合于所述高速插秧机100。应该理解的是,所述连接装置120的具体位置在本发明中不受限制,且说明书附图及说明书中的描述仅仅作为示例,不能成为对本发明所述高速插秧机的内容及范围的限制。
参照图1A和图1B,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包括一补苗设备本体210和一装配装置220,所述装配装置220被设置于所述补苗设备本体210,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的所述装配装置220能够被可拆卸地装配于所述高速插秧机100的所述连接装置120,进而使得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与所述高速插秧机100结合或是分离。
优选地,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的所述装配装置220被设置于所述补苗设备本体210的前部,即,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能够以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的前部朝向所述高速插秧机100的方式被连接于所述高速插秧机100。优选地,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的所述装配装置200被设置于所述补苗设备210的后部,即,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能够以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的后部朝向所述高速插秧机 100的方式被连接于所述高速插秧机100。优选地,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的所述装配装置220被设置于所述补苗设备本体210的左侧和/或右侧,即,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的所述装配装置220能够以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的左侧或是右侧朝向所述高速插秧机100的方式被连接于所述高速插秧机100。
参照图1A和图1B,根据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所述高速插秧机100的所述连接装置120包括一支撑基座121和至少两个限位凸起122,所述限位凸起122 一体地延伸于所述支撑基座121,并在相邻的所述限位凸起122之间形成至少一限位槽123,所述支撑基座122被设置于所述插秧机本体110。优选地,所述支撑基座122被一体地延伸于所述插秧机本体110。优选地,所述支撑基座122被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插秧机本体110。
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的所述装配装置220包括一装配基座221和一装配主体222,其中所述装配主体222被可操作地安装于所述装配基座221,所述装配主体222能够被可拆卸地装配于所述高速插秧机100的所述连接装置120,且所述装配基座221被设置于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的所述补苗设备本体210,当所述装配主体222被装配于所述高速插秧机100的所述连接装置120,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与所述高速插秧机100相结合。
具体来说,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的所述装配装置220的所述装配基座221 包括一固定基座2211和至少一引导元件2212,其中所述引导元件2212延伸于所述固定基座2211,所述装配主体222被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装配基座221的所述引导元件2212,且所述装配主体222能够沿所述引导元件2212上下运动。更具体地,所述装配主体222包括一活动元件2221和一装配元件2222,其中所述活动元件2221具有一连接部22211和至少一限位臂22212,其中所述限位臂 22212和所述装配元件2222分别延伸于所述连接部22211的两侧,且所述限位臂22212分别具有一活动通孔22213,所述活动通孔22213贯穿所述限位臂22212。所述活动通孔22213的尺寸和所述装配基座221的所述引导元件2212相适配,并使得所述装配基座221的所述引导元件2212能够被设置于所述活动元件2221的所述活动通孔22213内,且所述活动元件2221的两个所述限位臂22212 能够贴合所述引导元件2212。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元件2221能够被驱动沿着所述引导元件2212的延伸方向上下运动,进而带动所述装配主体222的所述装配元件2222能够沿着所述引导元件2212的延伸方向上下运动。
参照图1A和图1B,在本发明的这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装配元件2222进一步包括至少两装配凸起22221,其中所述装配凸起22221一体地自所述活动元件2221的所述连接部22211,并在相邻的所述装配凸起22221之间形成一装配凹槽22222。进一步地,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的装配装置220的所述装配主体 222的所述装配元件2222的所述装配凸起22221和所述高速插秧机100的所述连接装置120的所述限位槽123的形状和尺寸相适配,使得所述装配凸起22221 能够进入所述连接装置120的所述限位槽123,所述装配主体222的所述装配元件2222的所述装配凹槽22222和所述高速插秧机100的所述连接装置120的所述限位凸起122相适配,使得所述连接装置120的所述限位凸起122能够进入所述装配元件2222的所述装配凹槽22222内。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元件2221被驱动地沿所述引导元件2212的延伸方向上下运动,进而使得所述装配元件2222的所述装配凸起22221能够进入所述连接装置120的所述限位槽123内或是从所述限位槽123内被移出,进而使得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的所述装配装置220被装配于所述高速插秧机100的所述连接装置120或是使得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20的所述装配装置220与所述秧苗补给设备 220的所述连接装置120分离。
具体来说,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20以所述装配装置220朝向所述高速插秧机 100的所述连接装置120的方式靠近所述高速插秧机100,且所述秧苗补给设备 200的所述装配装置220的所述装配主体222能够被保持于所述固定基座221的所述引导元件2212的上部。当所述装配主体222的所述装配元件2222的所述装配凸起2222对应于所述连接装置120的所述限位凹槽123,且所述连接装置120 的所述限位凸起122对应于所述装配装置220的所述装配凹槽22222时,所述装配装置220的所述装配主体222的所述活动元件2221被驱动地沿所述装配基座 221的所述引导元件2212自上而下移动,进而使得所述装配元件2222的所述装配凸起22221进入所述连接装置120的所述限位凹槽123,所述连接装置120的所述限位凸起122进入所述装配元件2222的所述装配凹槽22222,以使得所述装配装置220被装配于所述连接装置120,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和所述高速插秧机100相结合。当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承载的秧苗被转移至所述高速插秧机100,所述装配装置220的所述装配主体222的所述活动元件2221被驱动地沿所述装配基座221的所述引导元件2212自下而上移动,进而使得所述装配装置220 和所述连接装置120相互分离,使得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能够与所述高速插秧机100分离,进而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能够返回所述秧苗补给站装载秧苗,并在所述秧苗补给站和所述高速插秧机100之间来回移动,以满足所述高速插秧机 100持续地进行秧苗定植作业。值得一提的是,在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被装配于所述高速插秧机100以及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与所述高速插秧机100分离的整个过程中,所述高速插秧机100都可以持续地进行秧苗定植作业,进而有利于提供所述高速插秧机100的作业效率。
在本发明其他的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多个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交替地为所述高速插秧机100进行秧苗补给作业。比如说,当被连接于所述秧苗补给设备 200承载的秧苗被消耗完,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与所述高速插秧机100分离,另一个满载秧苗的所述秧苗补给设备被装配于所述高速插秧机100,以保障所述高速插秧机100持续作业。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所述高速插秧机100的所述连接装置120和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的所述装配装置220的结构可以互换,即,所述连接装置 120可以被设置于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的所述装配装置可以被设置于所述高速插秧机100,且设置于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的所述连接装置120能够被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高速插秧机100的所述装配装置220。
参照图1A和图1B,所述高速插秧机100的所述插秧机本体110进一步包括一行驶主体111、一插秧主体112以及一载苗主体113,其中所述载苗主体113 被设置于所述行驶主体111的后部,所述载苗主体113被用于承载待定植的秧苗,所述插秧主体112被设置于所述载苗主体113的下部,并能够将承载于所述载苗主体113的秧苗定植于农田中,且所述行驶主体111能够被驱动行驶,进而带动所述载苗主体113和所述插秧主体112移动,使得所述高速插秧机100在移动过的过程中完成秧苗定植作业。优选地,所述连接装置120被设置于所述行驶主体 111的前部或是侧部。
所述插秧机本体110进一步包括一驱动主体114,其中所述驱动主体114被连接于所述行驶主体111和所述插秧主体112,且所述驱动主体114能够驱动所述行驶主体111移动,并带动所述插秧主体112和所述载苗主体113移动,同时所述驱动主体114能够驱动所述插秧主体112将承载于所述载苗主体113的秧苗定植于农田中。所述驱动主体114的驱动方式不受限制,比如说,所述驱动主体 114能够通过液压驱动或是齿轮驱动的方式驱动行驶主体111和所述插秧主体 112作业。
所述插秧机本体110进一步包括一供能主体115,其中所述供能主体115为所述驱动主体114提供一能源,且所述驱动主体114将所述能源转化成机械能,以使得所述驱动主体114能够驱动所述行驶主体111和所述插秧主体112作业。所述供能主体115的具体类型不受限制,所述供能主体115可以被实施为储电装置和/或储油装置。
所述插秧机本体110进一步包括一控制主体116,其中所述控制主体116被可通信地连接于所述行驶主体111、所述插秧主体112、所述驱动主体114以及所述供能主体115,所述控制主体116能够控制所述供能主体115、所述插秧主体112、所述驱动主体114以及所述供能主体115的工作状态,所述供能主体115 能够为所述控制主体116提供电能。
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的所述补苗设备本体210进一步包括一行走装置211 和一承载装置212,所述承载装置212被设置于所述行走装置211,并被保持于所述行走装置211的上部,所述承载装置212用于承载秧苗,所述行走装置211 能够被驱动行走,进而在行走的过程中将秧苗从所述秧苗补给站运送至所述高速插秧机100的作业位置。所述行走装置211的具体实施方式不受限制。比如说,所述行走装置211可以被实施为依靠车轮行走或是依靠机械腿行走。应该理解的是,当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靠近所述高速插秧机100,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 能够藉由所述行走装置211与所述高速插秧机100的所述行驶主体111保持相同的行驶速度,进而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的所述装配装置220能够在所述高速插秧机100行驶的过程中被装配于所述高速插秧机100的所述连接装置120,并在与所述高速插秧机100结合为一体后,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能够与所述高速插秧机100保持相同过得行驶速度,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在所述高速插秧机100 进行秧苗定植作业的过程中完成秧苗补给作业,避免浪费额外的时间进行秧苗补给作业,有利于提高所述高速插秧机100的作业效率。
优选地,所述补苗设备本体210的所述装配装置220被保持于所述承载装置 212的一侧,且所述装配装置220位于所述行走装置211的上部。优选地,所述补苗设备本体210的所述装配装置220以突出于所述补苗设备本体210的外边缘的方式被设置于所述补苗设备本体210,以预留足够的空间满足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的所述装配装置220与所述高速插秧机100的所述连接装置120连接。
所述补苗设备本体210进一步包括一驱动装置213,其中所述驱动装置213 被连接于所述行走装置211,且所述驱动装置213驱动所述行走装置211运动,并带动所述承载装置212移动。且所述驱动装置213驱动所述装配装置220的所述活动元件2221运动,并使得所述装配元件2222的所述装配凸起22221能够进入所述连接装置120的所述限位槽123内或是从所述限位槽123内被移出,进而使得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能够被连接于所述高速插秧机200,或是于所述高速插秧机200分离。
所述补苗设备本体210进一步包括一供能装置214,其中所述供能装置214 为所述驱动装置213提供一能源,且所述驱动装置213将所述能源转化成机械能,以使得所述驱动装置213能够驱动所述行走装置211和所述插秧主体112作业。所述供能装置214的具体类型不受限制,所述供能装置214可以被实施为储电装置和/或储油装置。
所述补苗设备本体210进一步包括一控制装置215,其中所述控制装置215 被可通信地连接于所述行驶主体所述供能装置214、所述驱动装置213以及所述供能主体214,所述控制装置215能够控制所述供能装置214、所述驱动装置213 以及所述供能装置214的工作状态,所述供能装置214能够为所述控制装置215 提供电能。
所述补苗设备本体210进一步包括一转移装置216,其中所述转移装置216 被设置于所述承载装置212的一侧,所述转移装置216被连接于所述驱动装置 213、所述供能装置214以及所述控制装置215,所述转移装置216能够被驱动运动,并将承载于所述承载装置216的秧苗转移至所述高速插秧机200。优选地,所述转移装置216被实施为机械手。
说明书附图2A和图2B示出了所述高速插秧机100的所述连接装置120和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的所述装配装置220的另一实施方式。在这个实施例中,所述高速插秧机100A的所述连接装置120A包括一支撑基座121A和一连接主体 122A,其中所述连接主体122A一体地延伸于所述支撑基座121A,并在所述支撑基座121A和所述连接主体122A之间形成一连接穿孔123A。优选地,所述支撑基座121A被设置于所述插秧机本体110A的前部,且所述支撑基座121A位于所述插秧机本体110A的中轴线,有利于保障被连接于所述连接装置120A的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A和所述高速插秧机100A在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优选地,一个所述连接装置120A被设置于所述插秧机本体110A的一侧,所述秧苗补给设备 200A通过所述装配装置220A被结合于所述插秧机本体110A,并被保持于所述插秧机本体110A的一侧。优选地,所述连接装置120A被实施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装置120A分别对称地位于所述插秧机本体110A的两侧。应该理解的是,所述连接装置120A的具体数量不受限制,所述连接装置120A可以而被实施为一个、两个及以上数量。
参照图2A和图2B,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A的所述装配装置220A包括一装配基座221A和一装配主体222A,其中所述装配主体222A包括一第一活动臂 2221A和相对于所述第一活动臂2221A的一第二活动臂2222A,所述第一活动臂 2221A和所述第二活动臂2222A被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装配基座221A,所述第一活动臂2221和所述第二活动臂2222A相对地设置,并在所述第一活动臂2221和所述第二活动臂2222A之间能够形成一装配空间2223A,所述第一活动臂2221A 和所述第二活动臂2222A被连接于所述驱动装置213A,且所述驱动装置213A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活动臂2221A和所述第二活动臂2222A运动,并改变所述装配空间2223A的大小,以容纳所述连接装置120A的所述连接主体122A。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活动臂2221A和所述第二活动臂2222A的尺寸都适配于所述高速插秧机100的所述连接装置120A的所述连接穿孔123A,且所述连接装置120A的所述连接主体122A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装配装置220A的所述装配主体222A的所述装配空间2223A的形状和尺寸相适配,并使得所述第一活动臂 2221A和所述第二活动臂2222A能够穿过所述连接装置120A的所述连接穿孔 123A,且穿过所述连接穿孔123A的所述第一活动臂2221A和所述第二活动臂 2222A的两端能够相互连接,所述装配空间2223A和所述连接穿孔123A相互连通。并且所述连接装置120A的所述连接主体122A能够进入所述装配空间2223A,进而使得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A能够通过驱动所述装配装置220A的所述装配主体222A的所述第一活动臂2221A和所述第二活动臂2222A穿过所述高速插秧机 100A的所述连接装置120A的所述连接穿孔123A的方式被结合于所述高速插秧机100A,进而为所述高速插秧机100A供给秧苗。
当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A承载的秧苗被完全转移至所述高速插秧机100A 后,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A的所述装配主体222A的所述第一活动臂2221A和所述第二活动臂2222A被驱动相互分离,并离开所述高速插秧机100A的所述连接装置120A的所述连接穿孔123A,从而使得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A与所述高速插秧机100A相分离,进而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A能够返回所述秧苗补给站装载秧苗,并在所述秧苗补给站和所述高速插秧机100A之间来回移动,以满足所述高速插秧机100A持续地进行秧苗定植作业。
说明书附图3A和图3B示出了所述高速插秧机100的所述连接装置120和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的所述装配装置220的另一实施方式。所述高速插秧机100B 的所述连接装置120B包括一支撑基座121B和一连接主体122B,其中所述连接主体122B被设置于所述支撑基座121B,其中所述连接主体122B能够被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B。具体来说,所述连接主体122B包括一连接基座1221B、一第一限位臂1222B、一第二限位臂1223B以及一活动限位件1224B,其中所述第一限位臂1222B和所述第二限位臂1223B自所述连接基座1221B的上部和下部向外延伸,并且所述连接主体122B具有一活动槽,所述活动槽自所述第一限位臂1222B延伸至所述第二限位臂1223B,所述活动限位件1224B被容纳于所述活动槽,且所述活动限位件1224B被可操作地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臂 1222B。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限位件1224B延伸于所述第一限位臂1222B,并在所述活动限位件1224B、所述第一限位臂1222B、所述连接基座1221B以及所述第二限位臂1223B之间形成一连接空间1225B。更进一步地,所述活动限位件1224 被连接于所述驱动主体114B,且所述活动限位件1224B能够被所述驱动主体114B 驱动而相对于所述第一限位臂1222B转动,进而能够改变所述连接空间1225B的大小。优选地,所述活动限位件1224B具有预设的弯曲弧度,在后续能够和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B的所述装配装置220B相互配合。优选地,所述活动限位件 1224被枢轴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臂1222。
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B的所述装配装置220B包括一装配基座221B和一装配主体222B,其中所述装配主体222B被可操作地安装于所述装配基座221B,所述装配主体222B能够被可拆卸地装配于所述高速插秧机100B的所述连接装置 120B的所述连接主体122B,且所述装配基座221B被设置于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B的所述补苗设备本体210B,当所述装配主体222B被装配于所述高速插秧机 10B0的所述连接装置120B的所述连接主体122B,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B与所述高速插秧机100B相结合。
具体来说,所述装配主体222B包括一装配基座2221B、一第一装配臂2222B、一第二装配臂2223B以及一活动装配件2224B,其中所述第一装配臂2222B和所述第二装配臂2223B自所述装配基座2221B的上部和下部向外延伸,并且所述装配主体222B具有一装配槽,所述装配槽自所述第一装配臂2222B延伸至所述第二装配臂2223B,所述活动装配件2224B被容纳于所述装配槽,且所述活动装配件2224B被可操作地设置于所述第一装配臂2222B。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装配件2224B延伸于所述第一装配臂2222B,并在所述活动装配件2224B、所述第一装配臂2222B、所述装配基座2221B以及所述第二装配臂2223B之间形成一装配空间2225B。进一步地,所述活动装配件2224B被连接于所述驱动装置213B,所述驱动装置213B能够驱动所述活动装配件2224B 相对于所述第一装配臂2222B转动,进而改变所述装配空间2225B的大小。优选地,所述活动装配件2224B具有预设的弯曲弧度,在后续能够和高速插秧机100B 的所述连接装置120B的所述连接主体122B的所述活动限位件1224B相互配合。优选地,所述活动装配件2224B被枢轴连接于所述第一装配臂2222B。
进一步地,当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B以所述装配装置220B朝向所述高速插秧机100B的所述连接装置120B的方式靠近所述高速插秧机100B,所述装配装置220B的所述装配主体222B的所述活动装配件2224B被驱动相对于所述第一装配臂2222B转动,并使得所述装配空间2225B被扩大;同时所述高速插秧机100B 的所述连接装置120B的所述连接主体122B的所述活动限位件1224B被驱动相对于所述第一限位臂1222B转动,且所述连接空间1225B被扩大;当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B继续朝向所述高速插秧机100B运动,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B的所述装配装置220的所述装配主体222B的所述第一装配臂2222B能够进入所述高速插秧机100B的所述连接装置120B的所述连接主体122B的所述连接空间1225B 内,且所述连接装置120B的所述第一限位臂1222B能够进入所述装配装置220B 的所述装配空间2225B内;此时,所述活动限位件1224B被驱动相对于所述第一限位臂1222B转动,所述活动装配件2224B被驱动相对于所述第一装配臂2222B 转动,所述装配空间2225B和所述连接空间1225B减小,且所述活动限位件1224B 和所述活动装配件2224B相互扣合,进而使得所述装配装置220B被连接于所述连接装置120B,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B被结合于所述高速插秧机100B,并能够为所述高速插秧机100B补给秧苗。
当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B承载的秧苗被完全转移至所述高速插秧机100B 后,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B的所述装配主体222B的所述活动装配件2224B被驱动相对于所述第一装配臂2222B转动,同时,所述活动限位件1224B被驱动相对于所述第一限位臂1222B转动,使得所述活动装配件2224B和所述活动限位件 1224B能够分别从所述连接空间1225B和所述装配空间2225B内被移出,进而所述装配件220B的所述活动装配件2224B和所述连接装置120B所述活动限位件 1224B相互分离,使得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B与所述高速插秧机100B相分离,进而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B能够返回所述秧苗补给站装载秧苗,并在所述秧苗补给站和所述高速插秧机100B之间来回移动,以满足所述高速插秧机100B持续地进行秧苗定植作业。
说明书附图4A和图4B示出了所述高速插秧机100的所述连接装置120和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的所述装配装置220的另一实施方式。所述高速插秧机100C 的所述连接装置120C具有一第一磁吸面121C,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C的所述装配装置220C具有一第二磁吸面221C,且所述高速插秧机100C的所述连接装置120C的所述第一磁吸面121C和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C的所述装配装置220C 的所述第二磁吸面221C能够相互吸引,并当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C的所述装配装置220C的所述第二磁吸面221C被贴合于所述高速插秧机100C的所述连接装置120C的所述第一磁吸面121C时,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C被结合于所述高速插秧机100C。
具体来说,所述高速插秧机100C的所述连接装置120C包括一支撑基座122C 和一磁吸元件123C,其中所述磁吸元件123C被设置于所述支撑基座122C,且所述第一磁吸面121C形成于所述磁性元件123C。优选地,所述支撑基座122C被设置于所述插秧机本体110C的前侧、左侧或是右侧。优选地,所述磁性元件123C 以所述第一磁吸面121C朝外的方式被设置于所述支撑基座122C。应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磁吸面121C的朝向不受限制,只要能够允许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的所述装配装置220C的所述第二磁吸面221C与所述第一磁吸面121C接触即可。
参照图4A和图4B,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C的所述装配装置220C包括一固定基座222C和一装配主体223C,其中所述装配主体223C被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固定基座222C,所述第二磁吸面221C形成于所述装配主体223C,且所述第二磁吸面221C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基座222C运动。具体来说,所述装配主体223C 包括一活动臂2231C、一磁性元件2232C以及一伸缩臂2233C,所述磁性元件2232C 被嵌入所述活动臂2231C的外端部,所述第二磁吸面221C形成于所述磁性元件 2232C,所述活动臂2231C被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固定基座222C,所述活动臂 2231C可以绕所述固定基座222C转动,所述伸缩臂2233C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固定基座222C和所述活动臂222C。所述伸缩臂2233C被连接于所述驱动装置 213B,所述驱动装置213B能够驱动所述伸缩臂2233C伸长和收缩,进而使得所述活动臂2231C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基座222C转动。当所述伸缩臂2233C处于收缩状态,所述活动臂2231C的外端部靠近所述固定基座222C,且所述第二磁吸面221C靠近所述装配装置220C的所述固定基座222C,当所述伸缩臂2233C 被驱动逐渐伸长,所述活动臂2231C相对于所述固定基座222C向外转动,所述第二磁吸面221C逐渐远离所述固定基座222C。优选地,当所述伸缩臂2233C被驱动伸长至最大长度时,所述活动臂2231C垂直于所述固定基座222C,且所述第二磁吸面221C朝外。优选地,所述伸缩臂2233C被保持于所述活动臂2231C 的上方。优选地,所述伸缩臂2233C被保持于所述活动臂2231C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C以所述活动臂2231C垂直于所述固定基座222C的方式朝向所述高速插秧机100C的所述连接装置120C运动,当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C的所述第二磁吸面221C与所述高速插秧机100C的所述连接装置120C的所述第一磁吸面121C贴合时,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C被连接于所述高速插秧机100C,进而能够为所述高速插秧机100C补给秧苗。当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C承载的秧苗被消耗完后,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C的所述装配装置220C 的所述伸缩臂2233C被驱动收缩,带动所述活动臂222C向上转动,并使得所述第二磁吸面221C与所述高速插秧机100C的所述连接装置120C的所述第一磁吸面121C分离,进而所述高速插秧机100C与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C相互分离,所述秧苗补给设备200C能够返回所述秧苗补给站装载秧苗,并在所述秧苗补给站和所述高速插秧机100C之间来回移动,以满足所述高速插秧机100C持续地进行秧苗定植作业。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例仅为举例,其中不同实施例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得到根据本发明揭露的内容很容易想到但是在附图中没有明确指出的实施方式。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20)

1.一高速插秧机,允许一秧苗补给设备被连接于所述高速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插秧机包括:
一插秧机本体;和
至少一连接装置,其中所述连接装置被设置于所述插秧机本体,并允许所述秧苗补给设备被可拆卸地装配于所述连接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插秧机,其中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一支撑基座和两个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延伸于所述支撑基座,并在相互间隔的所述限位凸起之间形成一限位槽,所述支撑基座被设置于所述插秧机本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插秧机,其中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一支撑基座和一连接主体,其中所述连接主体延伸于所述支撑基座,并在所述支撑基座和所述连接主体之间形成一连接穿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插秧机,其中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一支撑基座和一连接主体,所述连接主体包括至少一连接基座、一第一限位臂、一第二限位臂以及一活动限位件,其中所述第一限位臂和所述第二限位臂分别自所述连接基座的上部和下部向外延伸,所述活动限位件被可操作地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臂,并在所述活动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臂、所述连接基座、所述第二限位臂之间形成一连接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速插秧机,其中所述活动限位件被枢轴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臂,所述活动限位件能够被驱动相对于所述第一限位臂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插秧机,其中所述连接装置具有至少一第一磁吸面,所述第一磁吸面能够吸引所述秧苗补给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速插秧机,其中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一支撑基座和一磁吸元件,其中所述第一磁吸面形成于所述磁吸元件,所述磁吸元件以所述第一磁吸面朝外的方式被设置于所述支撑基座。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高速插秧机,其中所述连接装置被设置于所述插秧机本体的前部和/或侧部。
9.一秧苗补给设备,允许一高速插秧机被连接于所述秧苗补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秧苗补给设备包括:
一补苗设备本体,其中所述补苗设备本体包括一行走装置和一承载装置,其中所述承载主体被设置于所述行走装置,以供承载秧苗,所述行走装置能够被驱动而带动所述承载装置移动;
一装配装置,其中所述装配装置被设置于所述补苗设备本体,并允许所述高速插秧机被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秧苗补给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秧苗补给设备,其中所述装配装置包括一装配基座和一装配主体,所述装配基座被设置于所述补苗设备本体,所述装配主体包括一活动元件和一装配元件,其中所述装配元件被设置于所述活动元件,且所述活动元件被可操作地设置于所述装配基座,所述装配元件包括一装配基座和至少两装配凸起,所述装配凸起延伸于所述装配基座,并在相邻的所述装配基座之间形成一装配凹槽。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秧苗补给设备,其中所述装配装置的所述装配主体的所述活动元件能够被驱动地相对于所述装配基座上下运动,并带动所述装配元件上下运动。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秧苗补给设备,其中所述装配装置包括一装配基座和一装配主体,所述装配主体包括一第一活动臂和相对于所述第一活动臂的一第二活动臂,所述第一活动臂和所述第二活动臂被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装配基座,所述第一活动臂和所述第二活动臂之间能够形成一装配空间,所述装配基座被设置于所述补苗设备本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秧苗补给设备,其中所述装配装置的所述第一活动臂和所述第二活动臂被枢轴连接于所述装配基座,且所述第一活动臂和所述第二活动臂能够被驱动地相对运动。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秧苗补给设备,其中装配装置包括一装配基座和一装配主体,所述装配主体包括至少一装配基座、一第一装配臂、一第二装配臂以及一活动装配件,其中所述第一装配臂和所述第二装配臂分别自所述装配基座的上部和下部向外延伸,所述活动装配件被可操作地设置于所述第一装配臂,并在所述活动装配件、所述第一装配臂、所述装配基座、所述第二装配臂之间形成一装配空间,所述装配基座被设置于所述补苗设备本体。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秧苗补给设备,其中所述活动装配件被枢轴连接于所述第一装配臂,所述活动装配件能够被驱动相对于所述第一装配臂转动。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秧苗补给设备,其中所述装配装置具有一第二磁吸面,其中所述第二磁吸面能够吸引所述高速插秧机。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秧苗补给设备,其中所述装配装置包括一固定基座和一装配主体,所述装配主体被可操作地设置于所述固定基座,所述第二磁吸面形成于所述装配主体,所述第二磁吸面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基座运动,所述固定基座被设置于所述补苗设备本体。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秧苗补给设备,其中所述装配主体包括一活动臂、一磁性元件以及一伸缩臂,其中所述活动臂被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固定基座,所述磁性元件被设置于所述活动臂的外端,所述第二磁吸面形成于所述磁性元件,所述伸缩臂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活动臂和所述固定基座。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秧苗补给设备,其中所述伸缩臂被保持于所述活动臂的上方。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秧苗补给设备,其中所述伸缩臂被保持于所述活动臂的下方。
CN201910007371.5A 2019-01-04 2019-01-04 高速插秧机和秧苗补给设备 Pending CN1102918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07371.5A CN110291874A (zh) 2019-01-04 2019-01-04 高速插秧机和秧苗补给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07371.5A CN110291874A (zh) 2019-01-04 2019-01-04 高速插秧机和秧苗补给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91874A true CN110291874A (zh) 2019-10-01

Family

ID=680263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07371.5A Pending CN110291874A (zh) 2019-01-04 2019-01-04 高速插秧机和秧苗补给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9187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56927A (zh) * 2020-06-28 2020-09-15 浙江星莱和农业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手动控制座椅移动进行加秧的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78006A (ja) * 1991-03-04 1992-10-02 Nousakumotsu Seiiku Kanri Syst Kenkyusho:Kk 移植作業車の苗補給システム
JP2002233218A (ja) * 2001-02-07 2002-08-20 Iseki & Co Ltd 苗植機の苗供給装置
JP2005143432A (ja) * 2003-11-18 2005-06-09 Mitsubishi Agricult Mach Co Ltd 乗用移植機
CN201694005U (zh) * 2010-06-09 2011-01-05 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 全挂车气动锁紧托钩及全挂车
CN201824811U (zh) * 2010-09-25 2011-05-11 张建刚 挂车用连接装置及挂车
CN105544738A (zh) * 2016-01-20 2016-05-04 天津大学 自锁榫卯式模块建筑连接节点
CN208010710U (zh) * 2018-01-15 2018-10-26 辽东学院 一种榫卯连接结构
CN210130102U (zh) * 2019-01-04 2020-03-10 丰疆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速插秧机和秧苗补给设备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78006A (ja) * 1991-03-04 1992-10-02 Nousakumotsu Seiiku Kanri Syst Kenkyusho:Kk 移植作業車の苗補給システム
JP2002233218A (ja) * 2001-02-07 2002-08-20 Iseki & Co Ltd 苗植機の苗供給装置
JP2005143432A (ja) * 2003-11-18 2005-06-09 Mitsubishi Agricult Mach Co Ltd 乗用移植機
CN201694005U (zh) * 2010-06-09 2011-01-05 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 全挂车气动锁紧托钩及全挂车
CN201824811U (zh) * 2010-09-25 2011-05-11 张建刚 挂车用连接装置及挂车
CN105544738A (zh) * 2016-01-20 2016-05-04 天津大学 自锁榫卯式模块建筑连接节点
CN208010710U (zh) * 2018-01-15 2018-10-26 辽东学院 一种榫卯连接结构
CN210130102U (zh) * 2019-01-04 2020-03-10 丰疆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速插秧机和秧苗补给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56927A (zh) * 2020-06-28 2020-09-15 浙江星莱和农业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手动控制座椅移动进行加秧的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49052B (zh) 双人乘坐式水稻钵苗高速移栽机
CN109042590A (zh) 一种农作物自动化喷洒系统
CN110291874A (zh) 高速插秧机和秧苗补给设备
JP5357722B2 (ja) 乗用型田植機
CN103922136A (zh) 小批量卷烟的密集拣选方法及穿梭拣选车
FI126004B (fi) Istutuskone ja laitteisto taimien käsittelemiseksi
CN208948212U (zh) 便于施肥和收割的运输系统
CN210130102U (zh) 高速插秧机和秧苗补给设备
CN208692140U (zh) 一种农作物自动化喷洒系统
CN106804168A (zh) 载秧台
CN202897435U (zh) 一种盆栽植物作业输送线
CN109220029A (zh) 一种大跨度多功能农机装备
JP5825385B2 (ja) 苗移植機
CN219660383U (zh) 一种多功能田间管理机
CN215073873U (zh) 一种小型无人水稻插秧机
CN210130099U (zh) 补苗设备和搭载补苗设备的高速插秧机
CN218417509U (zh) 一种自动化的立体种植系统
JP3528114B2 (ja) 多条式の移植機
US20230132159A1 (en) Height-adjustable track drive systems and related agricultural vehicles and methods
CN113942443A (zh) 一种电动多功能无人驾驶拖拉机及其使用方法
CN218950137U (zh) 一种物流仓储用可移动式货架
CN116391496A (zh) 一种多功能田间管理机
CN111543153B (zh) 一种播种装置
FI126005B (fi) Istutuskonelaitteisto
JPH11113319A (ja) 載置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