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90956A - 车辆用空调单元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空调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90956A
CN110290956A CN201880011747.3A CN201880011747A CN110290956A CN 110290956 A CN110290956 A CN 110290956A CN 201880011747 A CN201880011747 A CN 201880011747A CN 110290956 A CN110290956 A CN 1102909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ot
blow
vehicle
occupant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1174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桥本扩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18/001433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8150804A1/ja
Publication of CN1102909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909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735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input, i.e. by the detection, measurement or calculation of particular conditions, e.g. signal treatment, dynamic models
    • B60H1/00764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input, i.e. by the detection, measurement or calculation of particular conditions, e.g. signal treatment, dynamic models the input being a vehicle driving condition, e.g. spe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814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 B60H1/00821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the components being ventilating, air admitting or air distributing devices
    • B60H1/00871Air directing means, e.g. blades in an air outl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4Nozzles; Air-diffusers
    • B60H1/3414Nozzles; Air-diffusers with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air stream direc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车辆用空调单元搭载于车辆(70),该车辆能够分别在不需要由乘员(76)的脚(764)进行车辆操作的自动驾驶和需要由乘员的脚进行车辆操作的通常驾驶的状态下行驶。车辆用空调单元具备:脚部吹出部(14),在该脚部吹出部形成有脚部吹出口(141),该脚部吹出口在车室内开口,并且朝向乘员的脚边吹出空气;以及吹出变更装置(16),该吹出变更装置变更从脚部吹出口吹出的吹出空气朝向的位置。另外,车辆用空调单元的控制部(20)对吹出变更装置进行控制,以使得与通常驾驶的实施过程中相比,在自动驾驶的实施过程中吹出空气向后方侧吹出。

Description

车辆用空调单元
关联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基于2017年2月15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7-26226号和2017年11月27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7-227065号,并且在此将其记载内容作为参照而编入本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空调单元。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车辆用空调单元,已知有例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汽车用的空调装置。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空调装置从设置于车室内的车辆前方部分的多个吹出口吹出空调空气。在该多个吹出口中例如包括除霜吹出口、面部吹出口和脚部吹出口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58148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的空调装置这样的以往的车辆用空调单元中,脚部吹出口向作为落座于驾驶席座椅的乘员的驾驶员的脚边吹出空气。并且,脚部吹出口构成为在驾驶员采取驾驶姿势的情况下,使得从脚部吹出口吹出的空气的吹出朝向变得恰当。由于该驾驶员的驾驶姿势是指驾驶员在驾驶车辆时的姿势,因此在该驾驶姿势中,驾驶员将脚分别放置在加速器踏板和脚踏板上。
但是,例如当采用车辆的自动驾驶时,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可能不需要驾驶员进行加速器踏板操作以及制动器踏板操作。在像这样不需要踏板操作的情况下,驾驶员采取将脚相对于加速器踏板等放置在车辆后方侧。并且,当驾驶员继续采取将脚相对于加速器踏板等放置在车辆后方侧时,来自脚部吹出口的风将无法恰当地吹到驾驶员的脚,可能会有损于空调舒适性。在该空调舒适性被损害的情况下,例如驾驶员的脚边会变冷。经过发明人的详细的研究,发现了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空调单元,该车辆用空调单元不仅在需要乘员的脚进行车辆操作的通常驾驶的实施过程中,而且在除了该通常驾驶的实施过程中之外的状况下,也能够确保空调舒适性。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观点,车辆用空调单元搭载于车辆,
该车辆能够分别在不需要由乘员的脚进行车辆操作的自动驾驶和需要由乘员的脚进行车辆操作的通常驾驶的状态下行驶,该车辆用空调单元具备:
脚部吹出部,在该脚部吹出部形成有脚部吹出口,该脚部吹出口在车室内开口,并且朝向乘员的脚边吹出空气;
吹出变更装置,该吹出变更装置变更从脚部吹出口吹出的吹出空气所朝向的位置;以及
控制部,该控制部对吹出变更装置进行控制,以使得与通常驾驶的实施过程中相比,在自动驾驶的实施过程中吹出空气向后方侧吹出。
这样一来,不仅在通常驾驶的实施过程中,而且在自动驾驶的实施过程中也能够将来自脚部吹出口的风恰当地吹到乘员的脚。其结果是,不仅在通常驾驶的实施过程中,而且在作为除了该通常驾驶的实施过程中之外的状况的自动驾驶的实施过程中这样的状况下,也能够确保空调舒适性。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另外的观点,车辆用空调单元搭载于车辆,
该车辆能够在需要由乘员的脚进行车辆操作的通常驾驶的状态下行驶,该车辆用空调单元具备:
脚部吹出部,在该脚部吹出部形成有脚部吹出口,该脚部吹出口在车室内开口,并且朝向乘员的脚边吹出空气;
吹出变更装置,该吹出变更装置变更从脚部吹出口吹出的吹出空气所朝向的位置;以及
控制部,该控制部对吹出变更装置进行控制,以使得与通常驾驶的实施过程中相比,在车辆停车而不需要由乘员的脚进行制动操作的情况下,或者,在不需要由乘员的脚进行车辆操作的自动驾驶正在实施的情况下,吹出空气向后方侧吹出。
这样一来,不仅在通常驾驶的实施过程中,而且在车辆停车而不需要乘员的脚进行制动操作的情况或自动驾驶正在实施的情况下,也能够将来自脚部吹出口的风恰当地吹到乘员的脚。其结果是,不仅在通常驾驶的实施过程中,而且在作为除了该通常驾驶的实施过程中之外的状况下,也能够确保空调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在示意性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单元的主要部分和车室内的驾驶席座椅周围的示意图中,表示通常驾驶的实施过程中的驾驶席座椅周围的状况的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单元的控制系統的框图。
图3是放大图1的III部分后的放大图,且是表示吹出变更装置的工作和吹出空气的朝向的关系的图。
图4是在示意性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单元的主要部分和车室内的驾驶席座椅周围的示意图中,表示自动驾驶的实施过程中的驾驶席座椅周围的状况的图。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单元具有的控制部执行的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车辆用空调单元具有的控制部执行的控制处理的流程图,且是相当于图5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以往的车辆用空调单元的第一图,且是表示通常驾驶时的乘员的姿势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以往的车辆用空调单元的第二图,且是表示自动驾驶时的乘员的姿势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说明实施方式之前,首先,对以往的车辆用空调单元进行说明。如图7所示,在以往的车辆用空调单元中,在车室内从设置于仪表面板71的下部的脚部吹出口141吹出的空气Ar的吹出朝向是固定的。
例如,该脚部吹出口141构成为在落座于驾驶席座椅74的乘员76采取将脚764放置于加速器踏板78等的踏板操作姿势的情况下,向乘员76的脚边恰当地吹出空气。因此,若乘员76的脚764被放置在例如加速器踏板78,则来自脚部吹出口141的吹出空气Ar如图7所示那样恰当地吹到该脚764。
但是,近年来,已经开发了能够通过自动驾驶而行驶的车辆70。并且,在通过该自动驾驶的行驶过程中,不需要对于加速器踏板78等的踏板操作,在该情况下,如图8所述,乘员76采取将脚764相对于加速器踏板78放置于车辆后方侧的姿势。这样的话,在以往的车辆用空调单元中,由于从脚部吹出口141吹出的空气Ar的吹出朝向不会改变,因此来自脚部吹出口141的吹出空气Ar变得不能恰当地吹到乘员76的脚764。
鉴于这一点,构成了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单元10。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包括后述的其他实施方式的以下的各实施方式彼此之间,对于彼此相同或等同的部分,在图中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单元10的主要部分和车室内的驾驶席座椅74周围的示意图。该图1是从车辆左方侧观察到的图,仪表面板71及其内部被剖视图示。
该图1所示的车辆用空调单元10是将被温度调节后的空调风向车室内吹出的装置。车辆用空调单元10搭载于车辆70。并且,车辆用空调单元10与配设于车室外(例如,发动机室)并且构成制冷循环的压缩机以及冷凝器等一起构成车辆用空调装置。
如图1所示,车辆用空调单元10配置于车室内的车辆前方侧。具体而言,车辆用空调单元10配置于仪表面板71内,该仪表面板71设置于车室内的车辆前方部分。该仪表面板71与设置于车室内的前座座椅相比配置于车辆前方侧。
该前座座椅是在搭载有车辆用空调单元10的车辆70的车室内在车辆前后方向DR1上排列配置的多个座椅中的配置于车辆最前方侧的座椅,是驾驶席座椅74和副驾驶席座椅的总称。前座座椅在车室内朝向车辆前方侧而设置。在图1中图示了前座座椅中的驾驶席座椅74。
此外,图1的各箭头DR1、DR2表示搭载有车辆用空调单元10的车辆70的朝向。即,箭头DR1表示车辆前后方向DR1,箭头DR2表示车辆上下方向DR2。
如图1以及图2所示,车辆用空调单元10具备送风机12、吹出变更装置16、控制部20、多个吹出部、冷却用热交换器、加热用热交换器和空调壳体等。该冷却用热交换器例如是制冷循环具有的蒸发器,加热用热交换器例如是利用发动机冷却水对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器芯。该冷却用热交换器、加热用热交换器和空调壳体未被图示。例如,该空调壳体在内部形成有供从送风机12吹出的空气流动的空气通路,在该空气通路配置有冷却用热交换器以及加热用热交换器。
在车辆用空调单元10中,来自送风机12的空气由冷却用热交换器和加热用热交换器进行温度调节,并且从多个吹出部中的任一个向车室内吹出作为被温度调节后的空调风的空气。该多个吹出部例如是图1所示的脚部吹出部14、未图示的面部吹出部和除霜吹出部。在图1中表示来自送风机12的空气从脚部吹出部14向车室内吹出的状况。
图1的脚部吹出部14设置于车室内的车辆前方侧的下方部分、即仪表面板71的下部。在该脚部吹出部14形成有在车室内开口的脚部吹出口141。
该脚部吹出口141是朝向作为前座乘员中的驾驶员的乘员76的脚边吹出空气的吹出口。另外,脚部吹出口141与车辆70具有的前座座椅相比在车辆前方侧开口。
另外,如图1以及图3所示,脚部吹出口141构成为被分割成多个吹出口141a、141b。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脚部吹出口141具有第一吹出口141a和第二吹出口141b。第一吹出口141a以及第二吹出口141b均与铅垂向下相比向朝向车辆后方侧的倾斜向下吹出空气,但第二吹出口141b与第一吹出口141a相比向车辆后方侧吹出空气。此外,图1的箭头Ar表示从脚部吹出口141向车室内吹出的吹出空气Ar。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第一吹出口141a形成为朝向采取踏板操作姿势时的乘员76的脚764开口。因此,在乘员76采取踏板操作姿势的情况下,来自第一吹出口141a的吹出空气Ar吹到该乘员76的脚764。该踏板操作姿势是指乘员76的驾驶姿势中的一个姿势,并且是乘员76落座于驾驶席座椅74并将脚764放置在加速器踏板78以及脚踏板的姿势。
另外,如图4所示,第二吹出口141b形成为朝向在乘员76落座于驾驶席座椅74并采取将脚764相对于加速器踏板78放置在车辆后方侧的非踏板操作姿势的情况下的乘员76的脚764开口。因此,在乘员76采取非踏板操作姿势的情况下,来自第二吹出口141b的吹出空气Ar吹到该乘员76的脚764。
驾驶席座椅74是作为前座乘员中的驾驶员的乘员76落座的座椅。驾驶席座椅74具有座垫741、椅背742和头枕743。该座垫741是形成有乘员76的臀部761接触的落座面741a的座部。即,座垫741从相对于乘员76的下方侧支承该乘员76。
椅背742是形成有靠背面742a的靠背部。并且,该靠背面742a与乘员76的后背762相对,乘员的后背762与靠背面742a接触。即,椅背742从乘员76的后背762侧支承该乘员76。
头枕743从车辆后方侧支撑乘员76的头部763,并且与椅背742的上端742b连结。
图1图示了乘员76在车辆70的驾驶过程中采取踏板操作姿势的状态。如该图1所示,在车辆70的驾驶过程中,与乘员76的后背762接触的靠背面742a大致朝向车辆前方侧。
本实施方式的车辆70为能够分别在自动驾驶和通常驾驶的状态下行驶的车辆。本实施方式中所称的自动驾驶具体是指自动驾驶等级为等级3或等级4的自动驾驶。该等级3或等级4的自动驾驶是指车辆70的加速、操舵和制动全部由车辆自动地进行的车辆驾驶。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自动驾驶的实施过程中,不仅不需要由乘员76的脚764对车辆进行操作(例如,加速器踏板78以及制动器踏板的操作),而且也不需要乘员76进行转向操作。
另一方面,本实施方式的通常驾驶是指不是自动驾驶的车辆70的驾驶,是需要由乘员76的脚764进行车辆操作的车辆驾驶。即,由于车辆70的加速和制动是由加速器踏板78以及制动器踏板的操作进行的,因此可以说通常驾驶是指乘员76进行车辆70的加速和制动的车辆驾驶。
另外,由于通常驾驶是需要由乘员76的脚764进行车辆操作的车辆驾驶,因此在该通常驾驶中不包括例如车辆70暂时地停车而不需要由乘员76的脚764进行制动操作的状况。该车辆70暂时地停车而不需要由乘员76的脚764进行制动操作的状况具体而言是指在暂时的停车中车辆70由于停车制动而被制动的状况。此外,在车辆70的通常驾驶中,也可以包括不仅需要由乘员76的脚764进行车辆操作,而且需要乘员76进行转向操作的车辆驾驶。
在本实施方式中,自动驾驶的行驶控制由车辆70具有的自动行驶系统22执行。该自动行驶系统22被表示在图2中,该自动行驶系统22构成为包括电子控制装置以及多个传感器类。
并且,如图2所示,在自动行驶系统22电连接有配置于车室内并且由乘员76操作的自动行驶开关221。该自动行驶开关221例如由按钮开关等构成。
例如当在未实施自动驾驶时自动行驶开关221被乘员76操作,则自动行驶系统22以满足用于实施自动驾驶的规定的前提条件为条件,实施自动驾驶。相反,当在自动驾驶实施过程中自动行驶开关221被乘员76操作,则自动行驶系统22中止自动驾驶。自动行驶系统22将表示该自动驾驶是否正在实施的信息依次向车辆用空调单元10的控制部20输出。
图1所示的车辆用空调单元10的送风机12、即鼓风机具有未图示的电机和风扇。该风扇与电机连结,并且通过该电机进行旋转。例如,施加到电机的鼓风机电机电压越高,则该送风机12的电机的转速、即风扇的转速变得越高。另外,来自送风机12的送风被温度调节之后,根据车辆用空调单元10的吹出模式,从脚部吹出部14、面部吹出部和除霜吹出部的任一个向车室内吹出。
如图1、图3以及图4所示,吹出变更装置16是变更车室内的乘员76的脚边中的、从脚部吹出口141吹出的吹出空气Ar所朝向的位置的装置。具体而言,吹出变更装置16切换该吹出空气Ar所朝向的位置、即吹出对象位置,以使该吹出对象位置在车辆前后方向DR1上移动。
吹出变更装置16构成为门机构,具有:未图示的致动器;与该致动器连结的转动轴161;以及与该转动轴161一体地转动的板状的转动门162。该转动门162收纳于脚部吹出部14的内部。吹出变更装置16的致动器根据来自控制部20的控制信号,使转动轴161以及转动门162如箭头A1那样转动。
吹出变更装置16构成为通过具有该转动门162等能够切换为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该吹出变更装置16的第一状态是指吹出变更装置16开放第一吹出口141a且关闭第二吹出口141b的状态。因此,如图1所述,转动门162定位于封闭第二吹出口141b的角度位置,从而吹出变更装置16变成第一状态。
另一方面,吹出变更装置16的第二状态是指开放第二吹出口141b且关闭第一吹出口141a的状态。因此,如图4所示,转动门162定位于封闭第一吹出口141a的角度位置,从而吹出变更装置16变成第二状态。
图2所示的控制部20是由微型计算机构成的电子控制装置,该微型计算机由未图示的CPU、ROM、RAM等构成。来自与该控制部20连接的传感器等的信号构成为通过未图示的输入电路进行A/D转换之后被输入至微型计算机。该ROM、RAM等半导体存储器是非瞬态的实体存储介质。
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20对作为送风机12的控制信号的鼓风机电机电压进行调节。另外,控制部20对于吹出变更装置16的致动器输出用于使该致动器工作的控制信号。即,控制部20通过输出其控制信号,将吹出变更装置16选择性地切换为图1所示的第一状态和图4所示的第二状态。
控制部20作为在车辆用空调单元10中执行各种空调控制的空调控制装置而发挥作用,作为该空调控制的一种,执行图5所示的控制处理。
图5是表示控制部20执行的控制处理的流程图。当车辆用空调单元10以从脚部吹出口141吹出空气的吹出模式工作时,控制部20开始图5的控制处理。从该脚部吹出口141吹出空气的吹出模式可以是仅从脚部吹出口141吹出空气的模式,也可以是除了脚部吹出口141之外,还从除了该脚部吹出口141之外的吹出口也同时吹出空气的模式。
并且,当开始图5的控制处理时,控制部20周期性地反复执行该图5的控制处理。但是,在车辆用空调单元10停止的情况或从脚部吹出口141吹出空气的吹出模式被解除的情况下,控制部20结束该图5的控制处理。
如图5所示,在步骤S010中,控制部20对自动驾驶是否正在实施进行判定。表示该自动驾驶是否正在实施的信息从图2的自动行驶系统22中获得。
在步骤S010中,在判定为自动驾驶正在实施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020。另一方面,在判定为自动驾驶不在实施过程中的情况下,例如在通常驾驶正在实施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030。
在步骤S020中,控制部20如图4所示将吹出变更装置16设为第二状态。若吹出变更装置16已经是第二状态的话,则吹出变更装置16维持第二状态不变。即,控制部20打开脚部吹出口141中的配置于车辆后方侧的第二吹出口141b,并且使吹出空气Ar从该第二吹出口141b吹出。在图5的步骤S020之后返回步骤S010。
在步骤S030中,控制部20如图1所示将吹出变更装置16设为第一状态。若吹出变更装置16已经是第一状态的话,则吹出变更装置16维持第一状态不变。即,控制部20打开脚部吹出口141中的配置于车辆前方侧的第一吹出口141a,并且使吹出空气Ar从该第一吹出口141a吹出。在步骤S030之后返回步骤S010。
如该图5的控制处理那样,在通常驾驶的实施过程中,控制部20在步骤S030中将吹出变更装置16设为第一状态。另一方面,在自动驾驶的实施过程中,控制部20在步骤S020中将吹出变更装置16设为第二状态。由此,控制部20对吹出变更装置16进行控制,以使得与通常驾驶的实施过程中相比,在自动驾驶的实施过程中吹出空气Ar向车辆后方侧吹出。
此外,上述的图5的各步骤中的处理构成实现各自的功能的功能部。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如图1以及图4所示,控制部20对吹出变更装置16进行控制,以使得与通常驾驶的实施过程中相比,在自动驾驶的实施过程中吹出空气Ar向车辆后方侧吹出。因此,不仅在通常驾驶的实施过程中,而且在自动驾驶的实施过程中也能够将来自脚部吹出口141的吹出空气Ar恰当地吹到乘员76的脚764。其结果是,不仅在通常驾驶的实施过程中,而且在作为除了该通常驾驶的实施过程中之外的状况的自动驾驶的实施过程中这样的状况下,也能够确保对于乘员76的空调舒适性。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图5的流程图的步骤S010中判定的自动驾驶是车辆70的加速、操舵和制动全部由车辆70自动地进行的车辆驾驶,总之是上述等级3或等级4的自动驾驶。因此,能够在这样的等级3或等级4的自动驾驶时确保空调舒适性。
(其他实施方式)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图1所示的乘员76是驾驶员,但这只是一例。例如,在车辆70中,若实施完全不需要人类参与的完全自动的自动驾驶的话,则图1所示的乘员76也可以是监视该完全自动的自动驾驶的监视者。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1以及图4所示,吹出变更装置16具有转动门162,通过该转动门162的开闭工作来变更来自脚部吹出口141的吹出空气Ar所朝向的位置,但这只是一例。即,也能够考虑吹出变更装置16不具备转动门162的结构。例如,吹出变更装置16也可以通过使形成有脚部吹出口141的脚部吹出部14自身在车辆前后方向DR1上移动或转动,从而变更来自脚部吹出口141的吹出空气Ar所朝向的位置。在这样的情况下,脚部吹出口141不需要构成为被分割成第一吹出口141a和第二吹出口141b。
此外,作为变更来自脚部吹出口141的吹出空气Ar所朝向的位置的方法,也可以采用改变该吹出空气Ar的吹出朝向的方法和使吹出吹出空气Ar的吹出口在车辆前后方向DR1上平行移动的方法中的任一种。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图5的流程图中,在步骤S010中判定为自动驾驶正在实施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020,但这只是一例。例如,也可以不仅是在自动驾驶正在实施的情况下,而且在车辆70暂时地停车而不需要由乘员76的脚764进行制动操作的情况下,从步骤S010进入步骤S020。或者,也可以代替在自动驾驶正在实施的情况,而在车辆70暂时地停车而不需要由乘员76的脚764进行的制动操作的情况下,从步骤S010进入步骤S020。例如,若乘员76落座于驾驶席座椅74且车辆70通过停车制动而被制动的话,则控制部20判定为处于车辆70暂时地停车而不需要由乘员76的脚764进行制动操作的状况。
具体而言,在图6的流程图中表示了包括车辆70暂时地停车而不需要由乘员76的脚764进行的制动操作的情况下的判定的控制处理。图6的流程图除了图5的流程图的步骤S010、S020、S030之外,还包括步骤S011、S012。此外,在图6的流程图的步骤S010中判定的自动驾驶与图5的步骤S010相同,是等级3或等级4的自动驾驶。另外,在以下对图6进行说明,但在关于该图6的说明中,主要对与图5不同的点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在步骤S010中,在判定为自动驾驶不在实施过程中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011。在该步骤S011中,控制部20对由巡航控制实施的车辆驾驶是否正在实施进行判定。在该步骤S011中判定的巡航控制是指包括定速巡航控制和追踪型的巡航控制这两方。因此,在步骤S011中,在例如由定速巡航控制或追踪型的巡航控制实施的车辆驾驶正在实施的情况下,判定为由巡航控制实施的车辆驾驶正在实施。该定速巡航控制是指将车速维持恒定的巡航控制。另外,追踪型的巡航控制是指将与前方车辆的车间距离确保为恒定以上,并且以确保该车间距离为条件将车速维持在设定车速的巡航控制。
在步骤S011中,在判定为由巡航控制实施的车辆驾驶正在实施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020。另一方面,在判定为由巡航控制实施的车辆驾驶不在实施过程中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012。
在步骤S012中,控制部20对是否车辆70暂时地停车而不需要由乘员76的脚764进行制动操作进行判定。
在步骤S012中,在判定为车辆70暂时地停车而不需要由乘员76的脚764进行制动操作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020。另一方面,在判定为不处于车辆70暂时的停车而不需要由乘员76的脚764进行制动操作的状况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030。图6的步骤S020、S030与图5是相同的。
若图6的流程图的处理像这样进行的话,则在车辆70暂时地停车而不需要由乘员76的脚764进行制动操作的情况下,或在自动驾驶正在实施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020。并且,在该步骤S020中,控制部20对吹出变更装置16进行控制,以使得与通常驾驶的实施过程中相比吹出空气Ar向车辆后方侧吹出。
由此,不仅是在通常驾驶的实施过程中,而且在车辆70暂时地停车而不需要由乘员76的脚764进行制动操作的情况或自动驾驶正在实施的情况下,也能够将来自脚部吹出口141的吹出空气Ar恰当地吹到乘员76的脚764。其结果是,不仅是在通常驾驶的实施过程中,而且在除了该通常驾驶的实施过程中之外的状况下,也能够确保相对于乘员76的空调舒适性。
此外,图6的流程图包括步骤S011,但也可以设想不包括该步骤S011的流程图。在不包括该步骤S011的流程图中,在步骤S010中判定为自动驾驶不在实施过程中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012而不是步骤S011。
(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图5的流程图的步骤S010中判定的自动驾驶是车辆70的加速、操舵和制动全部由车辆70自动地进行的车辆驾驶,总之是上述等级3或等级4的自动驾驶,但这只是一例。
例如,在该图5的步骤S010中判定的自动驾驶中,也可以包括由将车速维持恒定的定速巡航控制实施的车辆驾驶。或者,也可以包括由追踪型的巡航控制实施的车辆驾驶,该追踪型的巡航控制是将与前方车辆的车间距离确保为恒定以上,并且以确保该车间距离为条件将车速维持在设定车速的巡航控制。总之,在图5的步骤S010中判定的自动驾驶只要是不需要由乘员76的脚764进行的车辆操作的车辆驾驶即可。
这样一来,不仅是在等级3或等级4的自动驾驶的实施过程中,而且在由定速巡航控制或追踪型的巡航控制实施的车辆驾驶的实施过程中,也在图5的步骤S010中,判定为自动驾驶正在实施。
此外,与上述图5相同,在图6的流程图中,也可以在步骤S010中判定的自动驾驶中包括由上述定速巡航控制或追踪型的巡航控制实施的车辆驾驶。但是,在该情况下,为了在图6中避免重复的判定,不需要步骤S011。并且,在步骤S010中判定为自动驾驶不在实施过程中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012而不是步骤S011。
(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车辆用空调单元10具备控制部20,但该控制部20不需要是物理上独立的控制装置。例如,该控制部20也可以设置成作为包括在某个控制装置中的一个功能部。
(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图5的流程图所示的各步骤的处理是由计算机程序实现的,但也可以由硬逻辑构成。
(7)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形来实施。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对于构成实施方式的要素,除了特别明示为必须的情况以及原理上明显被认为是必须的情况等之外,不一定是必须的,这是不言而喻的。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提及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的个数、数值、量、范围等的数值的情况下,除了特别明示为必须的情况以及原理上明显地限定于特定的数的情况等之外,并不限定于该特定的数。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提及构成要素等的材质、形状、位置关系等时,除了特别明示的情况以及原理上被限定为特定的材质、形状、位置关系等的情况等之外,并不限定于该材质、形状、位置关系等。
(总结)
根据上述各实施方式的一部分或全部所示的第一观点,车辆用空调单元的控制部对吹出变更装置进行控制,以使得与通常驾驶的实施过程中相比,在自动驾驶的实施过程中吹出空气向后方侧吹出。
另外,根据第二观点,控制部对吹出变更装置进行控制,以使得与通常驾驶的实施过程中相比,在车辆停车而不需要由乘员的脚进行制动操作的情况下,或者,在不需要由乘员的脚进行车辆操作的自动驾驶正在实施的情况下,吹出空气向后方侧吹出。
另外,根据第三观点,上述自动驾驶是车辆的加速、操舵和制动全部由车辆自动地进行的车辆驾驶。因此,能够在这样的车辆驾驶时确保空调舒适性。

Claims (3)

1.一种车辆用空调单元,该车辆用空调单元搭载于车辆(70),该车辆能够分别在不需要由乘员(76)的脚(764)进行车辆操作的自动驾驶和需要由所述乘员的脚进行车辆操作的通常驾驶的状态下行驶,该车辆用空调单元的特征在于,具备:
脚部吹出部(14),在该脚部吹出部形成有脚部吹出口(141),该脚部吹出口在车室内开口,并且朝向所述乘员的脚边吹出空气;
吹出变更装置(16),该吹出变更装置变更从所述脚部吹出口吹出的吹出空气所朝向的位置;以及
控制部(20),该控制部对所述吹出变更装置进行控制,以使得与所述通常驾驶的实施过程中相比,在所述自动驾驶的实施过程中所述吹出空气向后方侧吹出。
2.一种车辆用空调单元,该车辆用空调单元搭载于车辆(70),该车辆能够在需要由乘员(76)的脚(764)进行车辆操作的通常驾驶的状态下行驶,该车辆用空调单元的特征在于,具备:
脚部吹出部(14),在该脚部吹出部形成有脚部吹出口(141),该脚部吹出口在车室内开口,并且朝向所述乘员的脚边吹出空气;
吹出变更装置(16),该吹出变更装置变更从所述脚部吹出口吹出的吹出空气所朝向的位置;以及
控制部(20),该控制部对所述吹出变更装置进行控制,以使得与所述通常驾驶的实施过程中相比,在所述车辆停车而不需要由所述乘员的脚进行制动操作的情况下,或者,在不需要由所述乘员的脚进行车辆操作的自动驾驶正在实施的情况下,所述吹出空气向后方侧吹出。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示的车辆用空调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驾驶是所述车辆的加速、操舵和制动全部由该车辆自动地进行的车辆驾驶。
CN201880011747.3A 2017-02-15 2018-01-18 车辆用空调单元 Pending CN11029095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26226 2017-02-15
JP2017026226 2017-02-15
JP2017227065A JP2018131195A (ja) 2017-02-15 2017-11-27 車両用空調ユニット
JP2017-227065 2017-11-27
PCT/JP2018/001433 WO2018150804A1 (ja) 2017-02-15 2018-01-18 車両用空調ユニッ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90956A true CN110290956A (zh) 2019-09-27

Family

ID=63249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11747.3A Pending CN110290956A (zh) 2017-02-15 2018-01-18 车辆用空调单元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8131195A (zh)
CN (1) CN110290956A (zh)
DE (1) DE112018000880T5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70519A (ja) * 1988-09-05 1990-03-09 Hino Motors Ltd 温風の吹き出し方向制御装置
JP2005059763A (ja) * 2003-08-18 2005-03-10 Suzuki Motor Corp 車両用空調制御装置
JP2005225377A (ja) * 2004-02-13 2005-08-25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両用空調装置
US20070272464A1 (en) * 2006-05-23 2007-11-29 Nissan Motor Co., Ltd. Vehicle driving assist system
WO2016067594A1 (ja) * 2014-10-30 2016-05-0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作業能力制御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58148A (ja) 1991-08-30 1993-03-09 Nissan Motor Co Ltd 自動車用空調装置
JP2007230325A (ja) * 2006-02-28 2007-09-13 Toyoda Gosei Co Ltd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6038245B1 (ja) 2015-07-23 2016-12-07 合資会社Gs工事 エアコン室外機の空気取り入れ口カバー
JP6591358B2 (ja) 2016-06-24 2019-10-16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新規護岸のパラメータ導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70519A (ja) * 1988-09-05 1990-03-09 Hino Motors Ltd 温風の吹き出し方向制御装置
JP2005059763A (ja) * 2003-08-18 2005-03-10 Suzuki Motor Corp 車両用空調制御装置
JP2005225377A (ja) * 2004-02-13 2005-08-25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両用空調装置
US20070272464A1 (en) * 2006-05-23 2007-11-29 Nissan Motor Co., Ltd. Vehicle driving assist system
WO2016067594A1 (ja) * 2014-10-30 2016-05-0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作業能力制御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18000880T5 (de) 2019-10-24
JP2018131195A (ja) 2018-08-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69425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102229317B (zh) 用于车辆环境管理的系统
JPH0147325B2 (zh)
JP2008296717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202382367U (zh) 根据乘员数量控制车内温度的多区自动空调系统
US20190337356A1 (en) Vehicle air conditioner
JP2009292293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2004114937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US20120238197A1 (en) Vehicle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CN201105629Y (zh) 一种汽车空调系统
WO2018150804A1 (ja) 車両用空調ユニット
JP2006298016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110290956A (zh) 车辆用空调单元
JPS6020206B2 (ja) 自動車用空気調和装置
CN109747373A (zh) 车辆用空调装置
WO2019097914A1 (ja) 空調システム
JP2019098770A (ja) 空調システム
CN112297761A (zh) 用于控制hvac系统中的空气的分配的设备和方法
JP2019127096A (ja) 空調システム
JP6205396B2 (ja) 車両の空調装置
JP2006335117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WO2021075258A1 (ja) 車両用空調システム
JPH0328255Y2 (zh)
JP2006176034A (ja) 自動車の空気調和方法及び自動車用空気調和装置
JP2005138681A (ja) 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