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82150A - 一种水陆两栖飞机水上应急保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陆两栖飞机水上应急保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82150A
CN110282150A CN201910603644.2A CN201910603644A CN110282150A CN 110282150 A CN110282150 A CN 110282150A CN 201910603644 A CN201910603644 A CN 201910603644A CN 110282150 A CN110282150 A CN 1102821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craft
fire
ship
speedboat
auxiliary tr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0364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82150B (zh
Inventor
付朋
高仁星
钱爱兵
冉海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MANUFACTURING BASE OF CHINA AVIATION INDUSTRY GENERAL AIRCRAF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MANUFACTURING BASE OF CHINA AVIATION INDUSTRY GENERAL AIRCRAF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MANUFACTURING BASE OF CHINA AVIATION INDUSTRY GENERAL AIRCRAF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MANUFACTURING BASE OF CHINA AVIATION INDUSTRY GENERAL AIRCRAF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0364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8215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821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821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821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821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3/00Fire prevention, containment or extinguish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objects or places
    • A62C3/07Fire prevention, containment or extinguish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objects or places in vehicles, e.g. in road vehicles
    • A62C3/08Fire prevention, containment or extinguish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objects or places in vehicles, e.g. in road vehicles in aircraf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9/00Life-saving in wa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47/00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FGROUND OR AIRCRAFT-CARRIER-DECK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AIRCRAFT; DESIGNING,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CLEAN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HANDLING, TRANSPORTING, TESTING OR INSPECTING AIRCRAFT COMPON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4F5/00Designing,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clean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Handling, transporting, testing or inspecting aircraft compon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民用飞机应急保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陆两栖飞机水上应急保障方法,包括监控飞机的运行状况;确认飞机故障情况;确认事发地点,救援船只前往事发地点;搜救快艇搜索并营救机上人员和落水人员并撤离至岸上;消防船对飞机开展灭火工作;主牵引船和辅助牵引船牵引飞机前往下滑道附近的浅水区;之后,地面牵引车将飞机牵引至上岸。本方法采用主牵引船、辅助牵引船、消防船和搜救快艇,使用小型的救援船只,投入较小的人力物力,就可以完成机上人员紧急撤离、落水人员搜救、飞机水上灭火、飞机水上牵引等任务,填补了水陆两栖飞机水上应急保障方法的空白,救援过程简单而有效,且具有快速有效、成本低廉、操作简单、易于实施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水陆两栖飞机水上应急保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民用飞机应急保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陆两栖飞机水上应急保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民用飞机是在陆基机场起降并在陆上实施应急保障,应急保障方法为使用通信车辆完成应急通信和指挥任务,使用专用车辆完成人员应急撤离任务,使用泡沫消防车完成灭火任务,使用大型气囊和专用车辆完成飞机拖移任务等。这种方法虽然很成熟,但是无法完成水陆两栖飞机在水上机场的应急保障任务。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陆两栖飞机水上应急保障方法,其为针对水陆两栖飞机在水上出事故时的应急保障方法,简单有效。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水陆两栖飞机水上应急保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飞机在执行水上任务时,监控飞机的运行状况;步骤2.若飞机状况正常,则执行步骤1,继续监控飞机状况;若飞机出现故障,失去动力,则执行步骤3;步骤3.确认飞机故障情况,飞机故障情况包括各子系统故障情况、机上人员数量、落水人员数量以及是否起火;步骤4.确认事发地点,出动救援船只前往事发地点,救援船只包括主牵引船、辅助牵引船、消防船和搜救快艇;步骤5.搜救快艇到达事故现场后,机上人员登上搜救快艇;若有落水人员,则搜救快艇搜索落水人员并营救落水人员上船;之后,搜救快艇撤离至岸上;步骤6.若飞机未起火,则消防船在飞机旁进行戒备;若飞机起火,则消防船对飞机开展灭火工作;步骤7.机上人员撤离事故现场,且确认飞机没有火情或者火情被扑灭后,主牵引船和辅助牵引船通过牵引绳一前一后牵引飞机前往下滑道附近的浅水区,牵引过程中消防船跟随戒备;步骤8.飞机到达下滑道附近的浅水区后,地面牵引车通过牵引绳与飞机连接,将飞机向下滑道牵引,主牵引船与飞机断开连接并撤离,辅助牵引船继续在飞机后方牵引飞机;步骤9.飞机到达下滑道与水面的交界线之前,飞机起落架放下,辅助牵引船与飞机断开连接并撤离,地面牵引车将飞机牵引上岸。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1中,通过与飞机的信息交互,监控飞机状况,或者通过地面监控系统或观察设备观察飞机的运行状况。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3中,子系统故障情况包括动力系统情况、操纵系统情况;通过与飞机的信息交互,确认飞机动力系统情况、机上人员数量、落水人员数量以及是否起火;或者通过地面监控系统确认飞机动力情况;或通过观察设备,确认飞机动力情况、落水人员数量以及是否起火。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4中,通过与飞机的信息交互,或者通过观察设备,确认事发地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7中,主牵引船和辅助牵引船牵引飞机的具体方法为,主牵引船在飞机前方,通过牵引绳将飞机机头牵引点与主牵引船连接,主牵引船拖拽飞机向前行驶;辅助牵引船在飞机后方,通过牵引绳将飞机机尾牵引点与辅助牵引船连接,在需要时,辅助牵引船向后拖拽飞机使飞机刹车或倒退,或辅助牵引船向两侧拖拽飞机以调整飞机的前进方向。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主牵引船、辅助牵引船、消防船和搜救快艇均为排水量为20吨以下的小型船只。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主牵引船、辅助牵引船和消防船为动力大于或等于200马力的船只。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搜救快艇为橡皮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有:
本水陆两栖飞机水上应急保障方法采用主牵引船、辅助牵引船、消防船和搜救快艇,使用小型的救援船只,投入较小的人力物力,就可以完成机上人员紧急撤离、落水人员搜救、飞机水上灭火、飞机水上牵引等任务,填补了水陆两栖飞机水上应急保障方法的空白,救援过程简单而有效。小型的救援船只机动性强,能够灵活地应对水上出现的事故情况。本方法具有保障快速有效、成本低廉、操作简单、易于实施以及便于推广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方法中所使用的主牵引船、辅助牵引船、消防船和搜救快艇均为200马力以上且排水量为20吨以下的小型船只,例如太阳鸟游艇公司生产的普兰帝系列56英尺艇。搜救快艇为橡皮艇或者快艇,例如广州航浪公司生产的HK6型橡皮艇。主牵引船和飞机上均有通讯设备,例如手持电台,指挥员在主牵引船上通过手持电台与飞机上的机组人员进行信息交互。飞机上有仪表盘、语音告警系统等。
本文所指的“地面监控系统”是飞机试飞专用名词,它的作用是将飞机的运行状态实时在地面设备上显示并记录下来,例如发动机转速、油量、操作系统状态等等,可以使地面技术人员或指挥员实时掌握飞机各个系统的工作状态。具体的,地面监控系统为一整套地面设备,包括地面接收设备、信息处理设备等,而且飞机上对应有传感器、数据总线、数据存储设备和信号发送设备等,地面接收设备对飞机的信号发送设备所发出的信号进行接收,信息处理设备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并显示。例如,飞机上的发动机中有发动机转速传感器,发动机转速传感器采集飞机发动机的转速信号,并将转速信号传输给信号发送设备,信号发送设备将转速信号发送给地面接收设备,地面接收设备将转速信号传输到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设备对接收到的转速信号进行处理,并显示转速的多少;且信息处理设备中设置有飞机发动机转速的最高阈值和最低阈值,当飞机发动机的转速超出了最高阈值到最低阈值的这一范围,信息处理设备上会显示异常警报;这样地面技术人员或指挥员就可以及时发现飞机的异常,及时联系飞机上的机组人员确认情况的严重程度,必要时,指挥机组人员进行操作。同样的,飞机的油箱中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采集并传输油量信号给信号发送设备,地面接收设备接收信号发送设备发出的油量信号,信息处理设备处理并显示油量的多少;当显示的油量过低,会显示异常警报,地面技术人员或指挥员可以通知机组人员回航,或者油量减少的速度太快,地面技术人员或指挥员通知机组人员检查是否有油箱泄露等情况,以及时发现险情。总之,地面技术人员或指挥员通过地面监控系统监控飞机各个系统的工作状态,若有工作异常情况,可以及时发现并采取处理措施。
本文所指的“下滑道”是水陆两栖飞机所需地面设备的专用术语,与普通飞机运行时所用的“下滑道”含义不同。本文所指“下滑道”的含义为一条连接水面跑道与陆上跑道的倾斜跑道,它从陆上跑道开始倾斜向下一直延伸到水下约3~5米深处。其作用为连接水和岸,水陆两栖飞机可以从下滑道驶向水面跑道或从水面跑道驶向陆上跑道。
参见图1,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陆两栖飞机水上应急保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飞机在执行水上任务时,监控飞机的运行状况;
步骤2.若飞机状况正常,则执行步骤1,继续监控飞机状况;若飞机出现故障,失去动力,则执行步骤3;
步骤3.确认飞机故障情况,飞机故障情况包括各子系统故障情况、机上人员数量、落水人员数量以及是否起火;
步骤4.确认事发地点,出动救援船只前往事发地点,救援船只包括主牵引船、辅助牵引船、消防船和搜救快艇;
步骤5.搜救快艇到达事故现场后,机上人员登上搜救快艇;若有落水人员,则搜救快艇搜索落水人员并营救落水人员上船;之后,搜救快艇撤离至岸上;
步骤6.若飞机未起火,则消防船在飞机旁进行戒备;若飞机起火,则消防船对飞机开展灭火工作;
步骤7.机上人员撤离事故现场,且确认飞机没有火情或者火情被扑灭后,主牵引船和辅助牵引船通过牵引绳一前一后牵引飞机前往下滑道附近的浅水区,牵引过程中消防船跟随戒备;
步骤8.飞机到达下滑道附近的浅水区后,地面牵引车通过牵引绳与飞机连接,将飞机向下滑道牵引,主牵引船与飞机断开连接并撤离,辅助牵引船继续在飞机后方牵引飞机;
步骤9.飞机到达下滑道与水面的交界线之前,飞机起落架放下,辅助牵引船与飞机断开连接并撤离,地面牵引车将飞机牵引上岸。
本水陆两栖飞机水上应急保障方法采用主牵引船、辅助牵引船、消防船和搜救快艇,使用小型的救援船只,投入较小的人力物力,就可以完成机上人员紧急撤离、落水人员搜救、飞机水上灭火、飞机水上牵引等任务,填补了水陆两栖飞机水上应急保障方法的空白,救援过程简单而有效。小型的救援船只机动性强,能够灵活地应对水上出现的事故情况。本方法是水陆两栖飞机水上应急保障的基本要求,且具有保障快速有效、成本低廉、操作简单、易于实施以及便于推广等优点。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水陆两栖飞机水上应急保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飞机在执行水上任务时,通过与飞机的信息交互,或者通过地面监控系统或观察设备观察飞机状况,监控飞机状况;即机组人员通过通讯设备向指挥员报告飞机的运行状况,或地面技术人员或指挥员通过地面监控系统监控飞机的运行状况,或指挥员通过望远镜观察飞机,监控飞机状态。
步骤2.若飞机状况正常,则执行步骤1,继续监控飞机状况;若飞机出现故障,失去动力,则执行步骤3。
步骤3.通过与飞机的信息交互,或者通过地面监控系统或观察设备,确认飞机故障情况;即机组人员通过飞机的仪表显示、语音告警或者主动观察等方式确认飞机故障,并通过通讯设备将故障情况报告给指挥员,包括飞机动力系统情况、操纵系统情况、机上人员数量、落水人员数量以及是否起火;或者指挥员通过地面监控系统确认飞机动力情况以及是否起火;或指挥员通过望远镜确认飞机动力情况、落水人员数量以及是否起火。
步骤4.通过与飞机的信息交互,或者通过地面监控系统或观察设备,确认事发地点;即机组人员通过通讯设备向指挥员报告飞机的事发地点,或者指挥员通过地面监控系统或望远镜,确认飞机的事发地点;出动救援船只前往事发地点,救援船只包括主牵引船、辅助牵引船、消防船和搜救快艇。
步骤5.搜救快艇到达事故现场后,机上人员登上搜救快艇;若有落水人员,则搜救快艇搜索落水人员并营救落水人员上船;之后,搜救快艇撤离至岸上。
步骤6.若飞机未起火,则消防船在飞机旁进行戒备;若飞机起火,则消防船对飞机开展灭火工作。
步骤7.机上人员撤离事故现场,且确认飞机没有火情或者火情被扑灭后,主牵引船和辅助牵引船通过牵引绳一前一后牵引飞机前往下滑道附近的浅水区,牵引过程中消防船跟随戒备;主牵引船和辅助牵引船牵引飞机的具体方法为,主牵引船在飞机前方,通过牵引绳将飞机机头牵引点与主牵引船连接,主牵引船拖拽飞机向前行驶;辅助牵引船在飞机后方,通过牵引绳将飞机机尾牵引点与辅助牵引船连接,在需要时,辅助牵引船向后拖拽飞机使飞机刹车或倒退,或辅助牵引船向两侧拖拽飞机以调整飞机的前进方向。
步骤8.飞机到达下滑道附近的浅水区后,地面牵引车通过牵引绳与飞机连接,将飞机向下滑道牵引,主牵引船与飞机断开连接并撤离,辅助牵引船继续在飞机后方牵引飞机。
步骤9.飞机到达下滑道与水面的交界线之前,飞机起落架放下,辅助牵引船与飞机断开连接并撤离,地面牵引车将飞机牵引上岸。飞机在水中到达水面与下滑道交界线前一定距离时,飞机漂浮在水面上,此时飞机放下起落架,由地面牵引车牵引飞机驶入下滑道,直到飞机上岸,此过程中飞机由水面漂浮状态逐渐转变为起落架支撑状态。然后辅助牵引船与飞机断开连接并撤离,地面牵引车将飞机牵引上岸,飞机从水面到达下滑道,再到达陆上跑道。
以上所述,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发明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水陆两栖飞机水上应急保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飞机在执行水上任务时,监控飞机的运行状况;
步骤2.若飞机状况正常,则执行步骤1,继续监控飞机状况;若飞机出现故障,失去动力,则执行步骤3;
步骤3.确认飞机故障情况,飞机故障情况包括各子系统故障情况、机上人员数量、落水人员数量以及是否起火;
步骤4.确认事发地点,出动救援船只前往事发地点,救援船只包括主牵引船、辅助牵引船、消防船和搜救快艇;
步骤5.搜救快艇到达事故现场后,机上人员登上搜救快艇;若有落水人员,则搜救快艇搜索落水人员并营救落水人员上船;之后,搜救快艇撤离至岸上;
步骤6.若飞机未起火,则消防船在飞机旁进行戒备;若飞机起火,则消防船对飞机开展灭火工作;
步骤7.机上人员撤离事故现场,且确认飞机没有火情或者火情被扑灭后,主牵引船和辅助牵引船通过牵引绳一前一后牵引飞机前往下滑道附近的浅水区,牵引过程中消防船跟随戒备;
步骤8.飞机到达下滑道附近的浅水区后,地面牵引车通过牵引绳与飞机连接,将飞机向下滑道牵引,主牵引船与飞机断开连接并撤离,辅助牵引船继续在飞机后方牵引飞机;
步骤9.飞机到达下滑道与水面的交界线之前,飞机起落架放下,辅助牵引船与飞机断开连接并撤离,地面牵引车将飞机牵引上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陆两栖飞机水上应急保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通过与飞机的信息交互,监控飞机状况,或者通过地面监控系统或观察设备观察飞机的运行状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陆两栖飞机水上应急保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子系统故障情况包括动力系统情况、操纵系统情况;通过与飞机的信息交互,确认飞机动力系统情况、机上人员数量、落水人员数量以及是否起火;或者通过地面监控系统确认飞机动力情况以及是否起火;或通过观察设备,确认飞机动力情况、落水人员数量以及是否起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陆两栖飞机水上应急保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通过与飞机的信息交互,或者通过观察设备,确认事发地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陆两栖飞机水上应急保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主牵引船和辅助牵引船牵引飞机的具体方法为,主牵引船在飞机前方,通过牵引绳将飞机机头牵引点与主牵引船连接,主牵引船拖拽飞机向前行驶;辅助牵引船在飞机后方,通过牵引绳将飞机机尾牵引点与辅助牵引船连接,在需要时,辅助牵引船向后拖拽飞机使飞机刹车或倒退,或辅助牵引船向两侧拖拽飞机以调整飞机的前进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陆两栖飞机水上应急保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牵引船、辅助牵引船、消防船和搜救快艇均为排水量为20吨以下的小型船只。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水陆两栖飞机水上应急保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牵引船、辅助牵引船和消防船为动力大于或等于200马力的船只。
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水陆两栖飞机水上应急保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搜救快艇为橡皮艇。
CN201910603644.2A 2019-07-05 2019-07-05 一种水陆两栖飞机水上应急保障方法 Active CN1102821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03644.2A CN110282150B (zh) 2019-07-05 2019-07-05 一种水陆两栖飞机水上应急保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03644.2A CN110282150B (zh) 2019-07-05 2019-07-05 一种水陆两栖飞机水上应急保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82150A true CN110282150A (zh) 2019-09-27
CN110282150B CN110282150B (zh) 2022-07-01

Family

ID=68021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03644.2A Active CN110282150B (zh) 2019-07-05 2019-07-05 一种水陆两栖飞机水上应急保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8215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73712A (zh) * 2020-11-17 2021-02-19 中航通飞华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水上飞机的水上牵引上岸方法和系统
CN112389668A (zh) * 2020-11-10 2021-02-23 中航通飞华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水陆两栖飞机无动力上岸的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309328A1 (en) * 2008-06-11 2009-12-17 Icon Aircraft, Inc. Amphibious sport aircraft trailer
CN203528804U (zh) * 2012-12-14 2014-04-09 中航通飞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救援水陆两栖飞机
CN203539938U (zh) * 2013-09-29 2014-04-16 绍兴市松陵造船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功能救火船
CN108413962A (zh) * 2018-02-06 2018-08-17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水上搜救机器人快速搜救定位系统
CN208102373U (zh) * 2018-04-18 2018-11-16 泊鹭(荆门)飞机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水陆两栖飞机牵引装置
CN109655063A (zh) * 2018-11-12 2019-04-19 中航通飞研究院有限公司 大型水陆两栖飞机海上搜索航路规划方法
CN109720590A (zh) * 2018-11-12 2019-05-07 中航通飞研究院有限公司 水陆两栖飞机多发涡桨发动机启动过程的告警与指示系统
CN109774937A (zh) * 2017-11-13 2019-05-21 中航通飞华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 大型水陆两栖飞机水上侧倾机载救援系统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309328A1 (en) * 2008-06-11 2009-12-17 Icon Aircraft, Inc. Amphibious sport aircraft trailer
CN203528804U (zh) * 2012-12-14 2014-04-09 中航通飞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救援水陆两栖飞机
CN203539938U (zh) * 2013-09-29 2014-04-16 绍兴市松陵造船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功能救火船
CN109774937A (zh) * 2017-11-13 2019-05-21 中航通飞华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 大型水陆两栖飞机水上侧倾机载救援系统和方法
CN108413962A (zh) * 2018-02-06 2018-08-17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水上搜救机器人快速搜救定位系统
CN208102373U (zh) * 2018-04-18 2018-11-16 泊鹭(荆门)飞机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水陆两栖飞机牵引装置
CN109655063A (zh) * 2018-11-12 2019-04-19 中航通飞研究院有限公司 大型水陆两栖飞机海上搜索航路规划方法
CN109720590A (zh) * 2018-11-12 2019-05-07 中航通飞研究院有限公司 水陆两栖飞机多发涡桨发动机启动过程的告警与指示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89668A (zh) * 2020-11-10 2021-02-23 中航通飞华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水陆两栖飞机无动力上岸的方法
CN112389668B (zh) * 2020-11-10 2022-03-15 中航通飞华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水陆两栖飞机无动力上岸的方法
CN112373712A (zh) * 2020-11-17 2021-02-19 中航通飞华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水上飞机的水上牵引上岸方法和系统
CN112373712B (zh) * 2020-11-17 2023-10-20 中航通飞华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水上飞机的水上牵引上岸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82150B (zh) 2022-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53582B (zh) 交通工具操作人员显示和辅助机制
CN109917812B (zh) 高空高速无人机着陆接地状态控制方法
CN110282150A (zh) 一种水陆两栖飞机水上应急保障方法
CN205168851U (zh) 基于无人机的海面搜救系统
CN105799946A (zh) 一种飞机安全迫降辅助系统及安全迫降方法
CN101274668A (zh) 拯救在飞行中出了故障的飞机的安全降落系统和方法
CN104760588B (zh) 一种全垫升气垫船的安全限界控制方法以及基于安全限界的应急工况控制方法
CN112357078A (zh) 一种用于土石堤坝异常渗流区巡测作业的无人机及方法
CN103617366A (zh) 一种基于威胁度的uuv多级生存应急自救方法
KR102226015B1 (ko) 어선용 웨어러블 선원 안전관리 시스템
JP2018111474A (ja) 無人航空機(ドローン)の落下防止
CN108502199A (zh) 一种应用于航母舰载机的新型着舰方法
CN109733626B (zh) 一种水陆两栖飞机舱门告警与指示系统
Bjornstig et al. Transportation disasters
CN107839894A (zh) 民航飞机单一轮挡单次作业入位自动检测装置及运行方法
CN205602151U (zh) 机场专用设备安全靠机限速监控装置
CN207389555U (zh) 一种光电复合缆的过收保护装置
CN112389668B (zh) 一种大型水陆两栖飞机无动力上岸的方法
CN105752351B (zh) 一种飞机安全降落辅助装置及安全降落方法
US2696957A (en) Landing and launching system for aircraft
CN206107568U (zh) 一种消防安全用固定翼结合四旋翼无人机
CN110428694A (zh) 一种模拟驾驶的训练方法、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Čokorilo Aviation Safety Risks in Maritime Search and Rescue (SAR) Operations
CN212637960U (zh) 一种跑道污染情况下的飞机引导装置
CN110838247B (zh) 用于防止飞机地面碰撞的预警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Ran Haixia

Inventor after: Gao Renxing

Inventor after: Fu Peng

Inventor after: Qian Aibing

Inventor before: Fu Peng

Inventor before: Gao Renxing

Inventor before: Qian Aibing

Inventor before: Ran Haixia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