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81848A - 一种汽车内后视镜自适应调整方法、系统以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内后视镜自适应调整方法、系统以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81848A
CN110281848A CN201910461627.XA CN201910461627A CN110281848A CN 110281848 A CN110281848 A CN 110281848A CN 201910461627 A CN201910461627 A CN 201910461627A CN 110281848 A CN110281848 A CN 1102818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ew mirror
inside rear
model
eyespot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6162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81848B (zh
Inventor
陈辉
刘心文
吴贵新
赵明
李明军
汪兆亮
邱金建
林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J Motor Group Yudo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J Motor Group Yudo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J Motor Group Yudo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J Motor Group Yudo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6162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8184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818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818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818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818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00Optical viewing arrangements; 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 B60R1/02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 B60R1/04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mounted insid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37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occupant comfort, e.g. for automatic adjustment of appliances according to personal settings, e.g. seats, mirrors, steering wheel
    • B60R16/0373Voice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Rear-View Mirror Devices That Are Mounted On The Exterior Of The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控制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内后视镜自适应调整方法、系统以及汽车,其中所述汽车内后视镜自适应调整方法包括:人眼识别步骤;数据预存步骤;可视区域计算步骤;内后视镜模型调整步骤;内后视镜转动角度计算步骤;内后视镜调整步骤:第一旋转电机接收输出的Y轴转动角度,并控制内后视镜沿Y轴转动相应角度;第二旋转电机接收输出的Z轴转动角度,并控制内后视镜沿Z轴转动相应角度。本方案的优点在于:能够根据人眼位置信息快速进行内后视镜的自适应调节,操作较为简单便捷,有利于提高驾驶员的用车体验感,并保证驾驶员的后视视野始终处于较佳的状态,提高行车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内后视镜自适应调整方法、系统以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控制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内后视镜自适应调整方法、系统以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车辆的主动安全越来越受人们重视,而驾驶员视野对主动安全至关重要。汽车内后视镜是用来给驾驶员提供间接视野观察车辆正后方路况的零件,汽车行业国家标准对不同车型的内后视镜视野范围具有不同的标准,例如:国标要求针对M1类车型,要求驾驶员可以通过内后视镜能看到驾驶员眼点后方60m处20m宽地面线且能看到无穷远地面线。
当前车辆驾驶员一般通过手动调整内后视镜镜片位置来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视野。但是不同驾驶人员因身高、驾驶坐姿等原因,不同驾驶员坐在同一辆车上时的眼睛位置不同,驾驶员需手动调节内后视镜至最佳视野,不仅调整精度较低,而且相对比较麻烦费时费力,并且很多驾驶员上车后存在极大可能性忘记调整内后视镜镜片至适合自己驾驶的视野角度,然而在行车过程中需要使用内后视镜观察后方视野时再通过手动调节内后视镜位置,这无疑对驾驶带来较大安全隐患,不利于安全驾驶。
发明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汽车内后视镜自适应调整方法、系统以及汽车,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的内后视镜手动调整不仅调节精度低,而且较为繁琐费时费力,行车安全性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汽车内后视镜自适应调整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人眼识别步骤:识别并获取出人眼位置信息,所述人眼位置信息包括眼点E1和E2;
数据预存步骤:预先存储地面区域模型、后背门玻璃透明区域模型、内后视镜调整模型、国标模型线AB和内后视镜的初始位置信息;
可视区域计算步骤:接收人眼位置信息并根据眼点E1、E2以及存储单元中存储的模型,得到人眼通过内后视镜观察到眼点后方特定方位的可视区域;
内后视镜模型调整步骤:所述内后视镜调整模型分别沿Y轴和Z轴方向转动内后视镜模型,使得国标模型线AB全部进入可视区域,并且第一射线L6、第二射线L7经过内后视镜模型的镜片,其中所述第一射线L6、第二射线L7与地面线平行,并经过与眼点E1和E2关于后视镜模型的对称点E1’和E2’,以使内后视镜的视野达到国标;
内后视镜转动角度计算步骤:计算并输出内后视镜调节模块的调节角度,所述调节角度包括沿Y轴转动角度和沿Z轴转动角度;
内后视镜调整步骤:第一旋转电机接收输出的Y轴转动角度,并控制内后视镜沿Y轴转动相应角度;所述第二旋转电机接收输出的Z轴转动角度,并控制内后视镜沿Z轴转动相应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的“内后视镜转动角度计算步骤”具体包括:
计算内后视镜调节模块达到国标时,内后视镜模型可沿Y轴上下旋转角度的区间以及可沿Z轴左右旋转角度的区间,并输出沿Y轴转动角度为可沿Y轴上下旋转角度的区间的中间值,沿Z轴转动角度为可沿Z轴左右旋转角度的区间的中间值。
进一步的,所述的“可视区域计算步骤”中具体包括:
接收眼点E1、E2位置信息,并作E1、E2点相对内后视镜模型对称的点E1’、E2’,同时作国标模型线AB;
沿内后视镜模型的镜片边界作若干均匀点集,以E1’为原点依次作经过该点集的若干射线,作该若干射线与过国标模型线AB的竖直面的若干交点,将该若干交点用顺滑曲线连接形成的曲线L1,L1围成的区域即为眼点E1通过内后视镜所能观察到内后视镜理论视野区域;同理得到眼点E2所能观察到的内后视镜理论视野区域L2;
在后背门玻璃透明区域模型的边界作若干均匀点集,以E1’为原点依次作经过该点集的若干射线,作该若干射线与过国标模型线AB的竖直面的若干交点,将该若干交点用顺滑曲线连接形成的曲线L3,L3即眼点E1通过后背门玻璃透明区域所能观察到内后视镜理论视野区域;同理可得到眼点E2所能观察到内后视镜理论视野区域L4;
作曲线L1与L2围成的区域的并集与曲线L3与L4围成的区域的并集的交集,该交集围成的区域即为眼点后方特定方位的可视区域。
进一步的,在所述“人眼识别步骤”之前还包括:
语音交互控制步骤:根据语音控制指令,启动或者关闭内后视镜自适应调整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内后视镜自适应调整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智能AI模块、ECU控制模块和内后视镜调节模块;
所述智能AI模块包括人眼识别摄像单元,所述人眼识别摄像单元用于识别并获取出人眼位置信息,所述人眼位置信息包括眼点E1和E2;
所述ECU控制模块包括存储单元和模拟计算单元;
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地面区域模型、后背门玻璃透明区域模型、内后视镜调整模型、国标模型线AB和内后视镜的初始位置信息;
所述模拟计算单元用于接收人眼位置信息并根据眼点E1、E2以及存储单元中存储的模型,得到人眼通过内后视镜观察到眼点后方特定方位的可视区域;
所述内后视镜调整模型用于分别沿Y轴和Z轴方向转动内后视镜模型,使得国标模型线AB全部进入可视区域,并且第一射线L6、第二射线L7经过内后视镜模型的镜片,其中所述第一射线L6、第二射线L7与地面线平行,并经过与眼点E1和E2关于后视镜模型的对称点E1’和E2’,以使内后视镜的视野达到国标;
所述模拟计算单元还用于计算并输出内后视镜调节模块的调节角度,所述调节角度包括沿Y轴转动角度和沿Z轴转动角度;
所述内后视镜调节模块包括第一旋转电机和第二旋转电机;所述第一旋转电机用于接收ECU控制模块输出的沿Y轴转动角度,并控制内后视镜沿Y轴转动相应角度;所述第二旋转电机用于接收ECU控制模块输出的沿Z轴转动角度,并控制内后视镜沿Z轴转动相应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的“所述模拟计算单元还用于计算内后视镜调节模块的调节角度”具体包括:
所述模拟计算单元用于计算内后视镜调节模块达到国标时,内后视镜模型可沿Y轴上下旋转角度的区间以及可沿Z轴左右旋转角度的区间,并输出内后视镜调节模块的沿Y轴转动角度为可沿Y轴上下旋转角度的区间的中间值,沿Z轴转动角度为可沿Z轴左右旋转角度的区间的中间值。
进一步的,所述的“所述模拟计算单元用于接收人眼位置信息并根据眼点E1、E2以及存储单元中存储的模型,得到人眼通过内后视镜观察到眼点后方特定方位的可视区域”具体包括:
所述模拟计算单元用于接收眼点E1、E2位置信息,并作E1、E2点相对内后视镜模型对称的点E1’、E2’,同时作国标模型线AB;
模拟计算单元还用于沿内后视镜模型的镜片边界作若干均匀点集,以E1’为原点依次作经过该点集的若干射线,作该若干射线与过国标模型线AB的竖直面的若干交点,将该若干交点用顺滑曲线连接形成的曲线L1,L1围成的区域即为眼点E1通过内后视镜所能观察到内后视镜理论视野区域;同理得到眼点E2所能观察到的内后视镜理论视野区域L2;
模拟计算单元还用于在后背门玻璃透明区域模型的边界作若干均匀点集,以E1’为原点依次作经过该点集的若干射线,作该若干射线与过国标模型线AB的竖直面的若干交点,将该若干交点用顺滑曲线连接形成的曲线L3,L3即眼点E1通过后背门玻璃透明区域所能观察到内后视镜理论视野区域;同理可得到眼点E2所能观察到内后视镜理论视野区域L4;
模拟计算单元还用于作曲线L1与L2围成的区域的并集与曲线L3与L4围成的区域的并集的交集,该交集围成的区域即为眼点后方特定方位的可视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AI模块还包括AI语音交互单元;所述AI语音交互单元用于根据语音控制指令,启动或者关闭人眼识别摄像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人眼识别摄像单元内部存储有汉王人脸识别系统。
发明人还提供了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具有后视镜调整系统,所述后视镜调整系统为上述的汽车内后视镜自适应调整系统。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如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内后视镜自适应调整方法、系统以及汽车,其中所述汽车内后视镜自适应调整方法中通过人眼识别技术获取驾驶员的眼点信息,并通过预先存储的模型信息以及内后视镜初始位置信息,通过模型信息进行模拟计算以及调整,从而得到在实际车辆中内后视镜在达到国标视野要求时,内后视镜需要沿Y轴(水平方向)转动的角度,以及沿Z轴(竖直方向)转动的角度,从而控制第一旋转电机和第二旋转电机沿预设方向转到相应角度,使得驾驶员通过内后视镜观察到的视野范围始终符合国标的要求,以达到内后视镜的自适应调节,操作较为简单便捷,提高驾驶员的用车体验感,并保证驾驶员的后视视野始终处于较佳的状态,有利于提高行车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汽车内后视镜自适应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汽车M1类车型国标内后视镜视野示意图;
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后视镜自适应调整的示意图之一;
图4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后视镜自适应调整的示意图之二;
图5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汽车内后视镜自适应调整系统的示意图;
图6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汽车内后视镜自适应调整系统的模块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智能AI模块;
110、人眼识别摄像单元;
120、AI语音交互单元;
200、ECU控制模块;
210、存储单元;
220、模拟计算单元;
300、内后视镜调节模块;
310、第一旋转电机;
320、第二旋转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汽车内后视镜自适应调整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S200,人眼识别步骤:识别并获取出人眼位置信息,所述人眼位置信息包括眼点E1和E2;在该步骤中,获取的驾驶员双眼的眼点信息,以明晰驾驶员的双眼在驾驶室内所处的位置,以方便后续对内后视镜的角度进行调整。
S300,数据预存步骤:预先存储地面区域模型、后背门玻璃透明区域模型、内后视镜调整模型、国标模型线AB和内后视镜的初始位置信息;上述模型的存储均是为了方便在系统中进行内后视镜的角度调整模拟,并与内后视镜的初始位置信息比较以便计算出内后视镜沿Y轴(水平方向)转动的角度,以及沿Z轴(竖直方向)转动的角度,以便进行调整。目前国标要求针对M1类车型,国标模型线AB为车辆后方60m处宽20m的地面线,并且AB的中点在汽车的中间位置。
S400,可视区域计算步骤:接收人眼位置信息并根据眼点E1、E2以及存储单元中存储的模型,得到人眼通过内后视镜观察到眼点后方特定方位的可视区域;所述的可视区域是指驾驶员的双眼通过内后视镜并穿过后背门玻璃透明区域所能够观察到的视野范围。
S500,内后视镜模型调整步骤:所述内后视镜调整模型分别沿Y轴和Z轴方向转动内后视镜模型,使得国标模型线AB全部进入可视区域,以保证国标模型线AB落入到驾驶员的视野范围内,使得其能够观察到内后视镜后方特定位置的地面线;并且第一射线L6、第二射线L7经过内后视镜模型的镜片,其中所述第一射线L6、第二射线L7与地面线平行,并经过与眼点E1和E2关于后视镜模型的对称点E1’和E2’,保证驾驶员能够通过内后视镜观察到无穷远处的地面线,最终使得后视镜的视野如图2所示达到国标。
S600,内后视镜转动角度计算步骤:计算并输出内后视镜调节模块的调节角度,所述调节角度包括沿Y轴转动角度和沿Z轴转动角度;通过该步骤在模拟环境中计算S500内后视镜模型调整步骤中将内后视镜的视野调整到符合相应车型的国标要求时内后视镜相对于其初始位置沿Y轴(水平方向)转动的角度,以及沿Z轴(竖直方向)转动的角度。
S700,内后视镜调整步骤:第一旋转电机接收输出的Y轴转动角度,并控制内后视镜沿Y轴转动相应角度;所述第二旋转电机接收输出的Z轴转动角度,并控制内后视镜沿Z轴转动相应角度。通过上述计算得到的角度数据在汽车的内后视镜上进行实际的自适应调整,不仅调节简单,而且方法较为科学严谨,调节精度高,内后视镜视野好。
本实施例所述汽车内后视镜自适应调整方法中通过人眼识别技术获取驾驶员的眼点信息,并通过预先存储的中模型信息以及内后视镜初始位置信息,通过模型信息进行模拟计算以及调整,从而得到在实际车辆中内后视镜在达到国标视野要求时,内后视镜需要沿Y轴(水平方向)转动的角度,以及沿Z轴(竖直方向)转动的角度,从而控制第一旋转电机和第二旋转电机沿预设方向转到相应角度,使得驾驶员通过内后视镜观察到的视野范围始终符合国标的要求,以到达内后视镜的自适应调节,操作较为简单便捷,提高驾驶员的用车体验感,并保证驾驶员的后视视野始终处于较佳的状态,有利于提车行车安全性。
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内后视镜转动角度计算步骤”具体包括:
计算内后视镜调节模块达到国标时,内后视镜模型可沿Y轴上下旋转角度的区间以及可沿Z轴左右旋转角度的区间,并输出沿Y轴转动角度为Y轴上下旋转角度的区间的中间值,沿Z轴转动角度为Z轴上下旋转角度的区间的中间值。在本实施例中,内后视镜的位置存在能够满足国标视野的极限位置,通过计算出内后视镜满足驾驶员观察后方视野的最左、最右、最上、最下4个极限位置,进而内后视镜模型沿着Y轴上下旋转角度的区间及沿着Z轴左右旋转角度的区间,并最终将内后视镜在X轴和Y轴方向上的旋转角度定为上述两个区间的中间角度。便可以保证该内后视镜位置为驾驶员观察后方视野最佳位置,安全性能更高。而且通过此方法可以保证驾驶员眼睛位置可以有最大余量,向各个方向转动时而内后视镜位置视野仍然满足观察后方视野的国标要求,避免驾驶员眼睛稍微移动后内后视镜就需要频繁配合旋转,以起到节能效果。
请参阅图3,进一步的,所述的“可视区域计算步骤”中具体包括:
接收眼点E1、E2位置信息,并作E1、E2点相对内后视镜模型对称的点E1’、E2’,同时作国标模型线AB;
沿内后视镜模型的镜片边界作若干均匀点集,以E1’为原点依次作经过该点集的若干射线,作该若干射线与过国标模型线AB的竖直面的若干交点,将该若干交点用顺滑曲线连接形成的曲线L1,L1围成的区域即为眼点E1通过内后视镜所能观察到内后视镜理论视野区域;同理得到眼点E2所能观察到的内后视镜理论视野区域L2;
在后背门玻璃透明区域模型的边界作若干均匀点集,以E1’为原点依次作经过该点集的若干射线,作该若干射线与过国标模型线AB的竖直面的若干交点,将该若干交点用顺滑曲线连接形成的曲线L3,L3即眼点E1通过后背门玻璃透明区域所能观察到内后视镜理论视野区域;同理可得到眼点E2所能观察到内后视镜理论视野区域L4;
作曲线L1与L2围成的区域的并集与曲线L3与L4围成的区域的并集的交集,该交集围成的区域即为眼点后方特定方位的可视区域。本实施例通过上述方法能够非常准确的计算出眼点后方特定方位的可视区域,以方便在系统中进行内后视镜的模拟调整。
请参阅图1,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在所述“人眼识别步骤”之前还包括:
S100,语音交互控制步骤:根据语音控制指令,启动或者关闭内后视镜自适应调整功能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驾驶员上车后开启车辆电源时,智能语音功能启动,驾驶员向发送“启动内后视镜自适应内后视镜调节功能”语音指令后,开始进行内后视镜的自适应调整。当然,驾驶员也可以通过发送“关闭内后视镜自适应内后视镜调节功能”语音指令来进行手动调整,根据驾驶员需要进行选择使用,体验感更好,操作更加方便。
请参阅图5和图6,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汽车内后视镜自适应调整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智能AI模块100、ECU控制模块200和内后视镜调节模块300;
所述智能AI模块100包括人眼识别摄像单元110,所述人眼识别摄像单元110用于识别并获取出人眼位置信息,所述人眼位置信息包括眼点E1和E2;
所述ECU控制模块200包括存储单元210和模拟计算单元220;
所述存储单元210用于存储地面区域模型、后背门玻璃透明区域模型、内后视镜调整模型、国标模型线AB和内后视镜的初始位置信息;上述模型的存储均是为了方便在系统中进行内后视镜的角度调整模拟,并与内后视镜的初始位置信息比较以便计算出内后视镜沿Y轴(水平方向)转动的角度,以及沿Z轴(竖直方向)转动的角度,以便进行调整。目前国标要求针对M1类车型,国标模型线AB为车辆后方60m处宽20m的地面线,并且AB的中点在汽车的中间位置。需要注意的是:汽车内后视镜自适应调整系统启动时,内后视镜均先恢复至初始位置后再开始进行内后视镜位置调节,以便重复使用ECU控制模块200的存储单元210中存储的内后视镜初始镜片位置数据来进行分析内后视镜所需要旋转的角度。
所述模拟计算单元220用于接收人眼位置信息并根据眼点E1、E2以及存储单元210中存储的模型,得到人眼通过内后视镜观察到眼点后方特定方位的可视区域;所述的可视区域是指驾驶员的双眼通过内后视镜并穿过后背门玻璃透明区域所能够观察到的视野范围。
所述内后视镜调整模型用于分别沿Y轴和Z轴方向转动内后视镜模型,使得国标模型线AB全部进入可视区域,以保证国标模型线AB落入到驾驶员的视野范围内,使得其能够观察到内后视镜后方特定位置的地面线;并且第一射线L6、第二射线L7经过内后视镜模型的镜片,其中所述第一射线L6、第二射线L7与地面线平行,并经过与眼点E1和E2关于后视镜模型的对称点E1’和E2’,保证驾驶员能够通过内后视镜观察到无穷远处的地面线,以使内后视镜的视野达到国标;在该过程中ECU控制模块200具体的可包括内后视镜模型调整功能和视野校核功能,在内后视镜转动到预先制定位置角度时,停止内后视镜模型的调整。
所述模拟计算单元220还用于计算并输出内后视镜调节模块300的调节角度,所述调节角度包括沿Y轴转动角度和沿Z轴转动角度;通过模拟计算单元220内后视镜模型调整步骤中将内后视镜的视野调整到符合相应车型的国标要求,在模拟环境中计算出内后视镜相对于其初始位置沿Y轴(水平方向)转动的角度,以及沿Z轴(竖直方向)转动的角度。
所述内后视镜调节模块300包括第一旋转电机My310和第二旋转电机Mz320;所述第一旋转电机My310用于接收ECU控制模块200输出的沿Y轴转动角度,并控制内后视镜沿Y轴转动相应角度;所述第二旋转电机Mz320用于接收ECU控制模块200输出的沿Z轴转动角度,并控制内后视镜沿Z轴转动相应角度。通过上述计算得到的角度数据在汽车的内后视镜上进行实际的自适应调整,不仅调节简单,而且方法较为科学严谨,调节精度高,内后视镜视野好。优选的,因模拟计算单元220直接计算出第一旋转电机My310和第二旋转电机Mz320需旋转的角度,所以两电机可同时运动使内后视镜能以最快的速度旋转至目标位置,以提高内后视镜的调整速度。
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所述模拟计算单元220还用于计算内后视镜调节模块300的调节角度”具体包括:
所述模拟计算单元220用于计算内后视镜调节模块300达到国标时,内后视镜模型可沿Y轴上下旋转角度的区间以及可沿Z轴左右旋转角度的区间,并输出内后视镜调节模块300的沿Y轴转动角度为可沿Y轴上下旋转角度的区间的中间值,沿Z轴转动角度为可沿Z轴左右旋转角度的区间的中间值。由实际工作可知内后视镜的位置存在能够满足国标视野的极限位置,通过模拟计算单元220计算出内后视镜满足驾驶员观察后方视野的最左、最右、最上、最下4个极限位置,进而计算出内后视镜模型沿着Y轴上下旋转角度的区间及沿着Z轴左右旋转角度的区间,并最终将内后视镜沿Y轴和Z轴方向上的旋转角度定为上述两个区间的中间角度便可以保证该内后视镜位置为驾驶员观察后方视野最佳位置,安全性能更高。而且通过此方法可以保证驾驶员眼睛位置可以有最大余量,向各个方向转动时而内后视镜位置视野仍然满足观察后方视野的国标要求,避免驾驶员眼睛稍微移动后内后视镜就需要频繁配合旋转,以起到节能效果。
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所述模拟计算单元220用于接收人眼位置信息并根据眼点E1、E2以及存储单元210中存储的模型,得到人眼通过内后视镜观察到眼点后方特定方位的可视区域”具体包括:
所述模拟计算单元220用于接收眼点E1、E2位置信息,并作E1、E2点相对内后视镜模型对称的点E1’、E2’,同时作国标模型线AB;
具体的实施例中,模拟计算单元220还用于沿内后视镜模型的镜片边界20个均匀点集,以E1’为原点依次作经过该点集的20条射线,作该20条射线与过国标模型线AB的竖直面的20个交点,将该20个交点用顺滑曲线连接形成的曲线L1,L1围成的区域即为眼点E1通过内后视镜所能观察到内后视镜理论视野区域;同理得到眼点E2所能观察到的内后视镜理论视野区域L2;以最大程度的模拟眼点E1、E2通过内后视镜所能观察到内后视镜理论视野区域。
模拟计算单元220还用于在后背门玻璃透明区域模型的边界做20个均匀点集,以E1’为原点依次作经过该点集的20条射线,作该20条射线与过国标模型线AB的竖直面的20个交点,将该20个交点用顺滑曲线连接形成的曲线L3,L3即眼点E1通过后背门玻璃透明区域所能观察到内后视镜理论视野区域;同理可得到眼点E2所能观察到内后视镜理论视野区域L4;以最大程度的模拟眼点E1、E2通过后背门玻璃透明区域所能观察到内后视镜理论视野区域。
模拟计算单元220还用于作曲线L1与L2围成的区域的并集与曲线L3与L4围成的区域的并集的交集,该交集围成的区域即为眼点后方特定方位的可视区域。本实施例通过上述方法能够非常准确的计算出眼点后方特定方位的可视区域,以方便在系统中进行内后视镜的模拟调整。
如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智能AI模块100还包括AI语音交互单元120;所述AI语音交互单元120用于根据语音控制指令,启动或者关闭人眼识别摄像单元110。AI语音交互单元120用来开启(或关闭)内后视镜自适应调整系统并将信息控制指令信息与人眼识别摄像单元110互通。人眼识别摄像单元110用来捕捉人眼位置并将该信息发送给ECU控制模块200。当驾驶员向智能AI模块100发送“开启”语音指令后,该智能AI内的语音机交互单元向人眼识别摄像单元110发送启动指令,人眼识别摄像单元110立即进行人眼位置捕捉并将眼点信息发送给ECU控制模块200。当驾驶员向智能AI模块100发送“关闭”语音指令后,驾驶员可按照自己意愿调节内后视镜。
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人眼识别摄像单元110内部存储有汉王人脸识别系统。汉王人脸识别系统采用双摄像头,右侧摄像头的拍摄图片进行人脸定位和人眼定位,同时左侧摄像头与右侧摄像头的图片进行立体融合,恢复出三维人脸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特征提取和比对,实现模版录入和识别等功能。当人眼识别摄像单元110识别出人眼位置信息时即将该位置信息发送给ECU控制模块200。汉王人脸识别系统为现有技术再此不做赘述。
请参阅图5,发明人还提供了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具有后视镜调整系统,所述后视镜调整系统为上述的汽车内后视镜自适应调整系统。优选的,所述智能AI模块内置人眼识别摄像单元、AI语音交互单元,其布置在汽车仪表台中间。本实施例中的其中方便了驾驶员对内后视镜调整操作,使车辆更加智能化,不仅操作体验感好,而且有效提升了行车安全性,以大大提升车辆竞争力。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发明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内后视镜自适应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人眼识别步骤:识别并获取出人眼位置信息,所述人眼位置信息包括眼点E1和E2;
数据预存步骤:预先存储地面区域模型、后背门玻璃透明区域模型、内后视镜调整模型、国标模型线AB和内后视镜的初始位置信息;
可视区域计算步骤:接收人眼位置信息并根据眼点E1、E2以及存储单元中存储的模型,得到人眼通过内后视镜观察到眼点后方特定方位的可视区域;
内后视镜模型调整步骤:所述内后视镜调整模型分别沿Y轴和Z轴方向转动内后视镜模型,使得国标模型线AB全部进入可视区域,并且第一射线L6、第二射线L7经过内后视镜模型的镜片,其中所述第一射线L6、第二射线L7与地面线平行,并经过与眼点E1和E2关于后视镜模型的对称点E1’和E2’,以使内后视镜的视野达到国标;
内后视镜转动角度计算步骤:计算并输出内后视镜调节模块的调节角度,所述调节角度包括Y轴转动角度和Z轴转动角度;
内后视镜调整步骤:第一旋转电机接收输出的Y轴转动角度,并控制内后视镜沿Y轴转动相应角度;所述第二旋转电机接收输出的Z轴转动角度,并控制内后视镜沿Z轴转动相应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后视镜自适应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后视镜转动角度计算步骤”具体包括:
计算内后视镜调节模块达到国标时,内后视镜模型可沿Y轴上下旋转角度的区间以及可沿Z轴左右旋转角度的区间,并输出沿Y轴转动角度为可沿Y轴上下旋转角度的区间的中间值,沿Z轴转动角度为可沿Z轴左右旋转角度的区间的中间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后视镜自适应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视区域计算步骤”中具体包括:
接收眼点E1、E2位置信息,并作E1、E2点相对内后视镜模型对称的点E1’、E2’,同时作国标模型线AB;
沿内后视镜模型的镜片边界作若干均匀点集,以E1’为原点依次作经过该点集的若干射线,作该若干射线与过国标模型线AB的竖直面的若干交点,将该若干交点用顺滑曲线连接形成的曲线L1,L1围成的区域即为眼点E1通过内后视镜所能观察到内后视镜理论视野区域;同理得到眼点E2所能观察到的内后视镜理论视野区域L2;
在后背门玻璃透明区域模型的边界作若干均匀点集,以E1’为原点依次作经过该点集的若干射线,作该若干射线与过国标模型线AB的竖直面的若干交点,将该若干交点用顺滑曲线连接形成的曲线L3,L3即眼点E1通过后背门玻璃透明区域所能观察到内后视镜理论视野区域;同理可得到眼点E2所能观察到内后视镜理论视野区域L4;
作曲线L1与L2围成的区域的并集与曲线L3与L4围成的区域的并集的交集,该交集围成的区域即为眼点后方特定方位的可视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后视镜自适应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人眼识别步骤”之前还包括:
语音交互控制步骤:根据语音控制指令,启动或者关闭内后视镜自适应调整功能。
5.一种汽车内后视镜自适应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智能AI模块、ECU控制模块和内后视镜调节模块;
所述智能AI模块包括人眼识别摄像单元,所述人眼识别摄像单元用于识别并获取出人眼位置信息,所述人眼位置信息包括眼点E1和E2;
所述ECU控制模块包括存储单元和模拟计算单元;
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地面区域模型、后背门玻璃透明区域模型、内后视镜调整模型、国标模型线AB和内后视镜的初始位置信息;
所述模拟计算单元用于接收人眼位置信息并根据眼点E1、E2以及存储单元中存储的模型,得到人眼通过内后视镜观察到眼点后方特定方位的可视区域;
所述内后视镜调整模型用于分别沿Y轴和Z轴方向转动内后视镜模型,使得国标模型线AB全部进入可视区域,并且第一射线L6、第二射线L7经过内后视镜模型的镜片,其中所述第一射线L6、第二射线L7与地面线平行,并经过与眼点E1和E2关于后视镜模型的对称点E1’和E2’,以使内后视镜的视野达到国标;
所述模拟计算单元还用于计算并输出内后视镜调节模块的调节角度,所述调节角度包括沿Y轴转动角度和沿Z轴转动角度;
所述内后视镜调节模块包括第一旋转电机和第二旋转电机;所述第一旋转电机用于接收ECU控制模块输出的沿Y轴转动角度,并控制内后视镜沿Y轴转动相应角度;所述第二旋转电机用于接收ECU控制模块输出的沿Z轴转动角度,并控制内后视镜沿Z轴转动相应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内后视镜自适应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所述模拟计算单元还用于计算内后视镜调节模块的调节角度”具体包括:
所述模拟计算单元用于计算内后视镜调节模块达到国标时,内后视镜模型可沿Y轴上下旋转角度的区间以及可沿Z轴左右旋转角度的区间,并输出内后视镜调节模块沿Y轴转动角度为可沿Y轴上下旋转角度的区间的中间值,沿Z轴转动角度为可沿Z轴左右旋转角度的区间的中间值。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内后视镜自适应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所述模拟计算单元用于接收人眼位置信息并根据眼点E1、E2以及存储单元中存储的模型,得到人眼通过内后视镜观察到眼点后方特定方位的可视区域”具体包括:
所述模拟计算单元用于接收眼点E1、E2位置信息,并作E1、E2点相对内后视镜模型对称的点E1’、E2’,同时作国标模型线AB;
模拟计算单元还用于沿内后视镜模型的镜片边界作若干均匀点集,以E1’为原点依次作经过该点集的若干射线,作该若干射线与过国标模型线AB的竖直面的若干交点,将该若干交点用顺滑曲线连接形成的曲线L1,L1围成的区域即为眼点E1通过内后视镜所能观察到内后视镜理论视野区域;同理得到眼点E2所能观察到的内后视镜理论视野区域L2;
模拟计算单元还用于在后背门玻璃透明区域模型的边界作若干均匀点集,以E1’为原点依次作经过该点集的若干射线,作该若干射线与过国标模型线AB的竖直面的若干交点,将该若干交点用顺滑曲线连接形成的曲线L3,L3即眼点E1通过后背门玻璃透明区域所能观察到内后视镜理论视野区域;同理可得到眼点E2所能观察到内后视镜理论视野区域L4;
模拟计算单元还用于作曲线L1与L2围成的区域的并集与曲线L3与L4围成的区域的并集的交集,该交集围成的区域即为眼点后方特定方位的可视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内后视镜自适应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AI模块还包括AI语音交互单元;所述AI语音交互单元用于根据语音控制指令,启动或者关闭人眼识别摄像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内后视镜自适应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眼识别摄像单元内部存储有汉王人脸识别系统。
10.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具有内后视镜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后视镜调整系统为权利要求5-9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内后视镜自适应调整系统。
CN201910461627.XA 2019-05-30 2019-05-30 一种汽车内后视镜自适应调整方法、系统以及汽车 Active CN1102818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61627.XA CN110281848B (zh) 2019-05-30 2019-05-30 一种汽车内后视镜自适应调整方法、系统以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61627.XA CN110281848B (zh) 2019-05-30 2019-05-30 一种汽车内后视镜自适应调整方法、系统以及汽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81848A true CN110281848A (zh) 2019-09-27
CN110281848B CN110281848B (zh) 2022-11-25

Family

ID=68002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61627.XA Active CN110281848B (zh) 2019-05-30 2019-05-30 一种汽车内后视镜自适应调整方法、系统以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81848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69767A (zh) * 2020-04-21 2020-07-31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汽车反光镜智能调节装置及方法
CN112270304A (zh) * 2020-11-17 2021-01-26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417694A (zh) * 2020-11-24 2021-02-26 长安大学 一种虚拟后视镜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13642098A (zh) * 2021-07-02 2021-11-12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一种suv汽车后背门过关校核方法
CN113933022A (zh) * 2021-09-28 2022-01-14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后方视野校核方法
CN114212027A (zh) * 2021-12-13 2022-03-22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后视镜调节方法、机构、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81071A (ja) * 2006-09-29 2008-04-10 Aisin Seiki Co Ltd 車両用ミラー位置調整装置
JP2009208581A (ja) * 2008-03-04 2009-09-17 Funai Electric Co Ltd ミラー自動調整システム及び画像撮像装置
JP2010076660A (ja) * 2008-09-26 2010-04-08 Mazda Motor Corp 車両用ミラー角調整装置
WO2011030958A1 (en) * 2009-09-14 2011-03-17 Yoon Seok Cho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 adjustment of vehicle mirrors
US9073493B1 (en) * 2014-04-10 2015-07-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view mirror in vehicle
US20160027276A1 (en) * 2014-07-24 2016-01-28 State Farm Mutual Automobile Insurance Company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nitoring a vehicle operator and for monitoring an operating environment within the vehicle
CN106080399A (zh) * 2016-06-16 2016-11-09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的内后视野校核方法
US20160368422A1 (en) * 2015-06-17 2016-12-22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ethod for adjusting a position of a vehicle mirror
CN205836672U (zh) * 2016-07-21 2016-12-28 上海仰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视镜
CN206202121U (zh) * 2016-10-26 2017-05-31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车内后视镜
CN106809123A (zh) * 2015-10-27 2017-06-09 昶洧新能源汽车发展有限公司 智能后视镜系统
CN107284358A (zh) * 2017-06-28 2017-10-2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后视镜调整方法、装置及终端
JP2018052460A (ja) * 2016-09-30 2018-04-0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車両用ルームミラー
CN108045308A (zh) * 2017-11-02 2018-05-18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车辆的内后视镜调节方法、系统及车辆
CN108297797A (zh) * 2018-02-09 2018-07-20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后视镜调节系统及调节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81071A (ja) * 2006-09-29 2008-04-10 Aisin Seiki Co Ltd 車両用ミラー位置調整装置
JP2009208581A (ja) * 2008-03-04 2009-09-17 Funai Electric Co Ltd ミラー自動調整システム及び画像撮像装置
JP2010076660A (ja) * 2008-09-26 2010-04-08 Mazda Motor Corp 車両用ミラー角調整装置
WO2011030958A1 (en) * 2009-09-14 2011-03-17 Yoon Seok Cho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 adjustment of vehicle mirrors
US9073493B1 (en) * 2014-04-10 2015-07-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view mirror in vehicle
US20160027276A1 (en) * 2014-07-24 2016-01-28 State Farm Mutual Automobile Insurance Company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nitoring a vehicle operator and for monitoring an operating environment within the vehicle
US20160368422A1 (en) * 2015-06-17 2016-12-22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ethod for adjusting a position of a vehicle mirror
CN106809123A (zh) * 2015-10-27 2017-06-09 昶洧新能源汽车发展有限公司 智能后视镜系统
CN106080399A (zh) * 2016-06-16 2016-11-09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的内后视野校核方法
CN205836672U (zh) * 2016-07-21 2016-12-28 上海仰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视镜
JP2018052460A (ja) * 2016-09-30 2018-04-0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車両用ルームミラー
CN206202121U (zh) * 2016-10-26 2017-05-31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车内后视镜
CN107284358A (zh) * 2017-06-28 2017-10-2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后视镜调整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8045308A (zh) * 2017-11-02 2018-05-18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车辆的内后视镜调节方法、系统及车辆
CN108297797A (zh) * 2018-02-09 2018-07-20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后视镜调节系统及调节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69767A (zh) * 2020-04-21 2020-07-31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汽车反光镜智能调节装置及方法
CN112270304A (zh) * 2020-11-17 2021-01-26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417694A (zh) * 2020-11-24 2021-02-26 长安大学 一种虚拟后视镜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13642098A (zh) * 2021-07-02 2021-11-12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一种suv汽车后背门过关校核方法
CN113642098B (zh) * 2021-07-02 2023-12-19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一种suv汽车后背门过关校核方法
CN113933022A (zh) * 2021-09-28 2022-01-14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后方视野校核方法
CN113933022B (zh) * 2021-09-28 2023-04-25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后方视野校核方法
CN114212027A (zh) * 2021-12-13 2022-03-22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后视镜调节方法、机构、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81848B (zh) 2022-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81848A (zh) 一种汽车内后视镜自适应调整方法、系统以及汽车
CN102055956B (zh) 车载三维视频系统及用其监测车辆周围环境的方法
CN109889807A (zh) 车载投射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US9073493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view mirror in vehicle
CN112298059A (zh) 车载显示屏调节装置及车辆
CN110239441A (zh) 一种后视镜的视野自动调整方法和装置
CN104461005A (zh) 一种车载屏幕开关控制方法
CN112714720B (zh) 一种后视镜控制的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CN108556738A (zh) 汽车a柱盲区的显示装置和方法
CN106945607A (zh) 车辆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579879B (zh) 一种车载抬头显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6075608U (zh) 互联智能汽车驾驶模拟器
CN103366157A (zh) 一种人眼视线距离的判断方法
CN105966335A (zh) 一种车辆后视镜调整方法、装置及一种车辆
CN109774728A (zh) 基于不同驾驶员身高的外后视镜自适应位置调节方法
CN111344169A (zh) 一种防晕光车辆辅助驾驶系统
CN105835888A (zh) 一种转向提示方法及装置
CN114103807A (zh) 调整车辆外后视镜角度的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417694B (zh) 一种虚拟后视镜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06394408A (zh) 一种后视镜的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05835761A (zh) 一种控制车内氛围灯开关的方法及装置
CN108297797A (zh) 一种车辆后视镜调节系统及调节方法
CN107826040B (zh) 自动调节车内后视镜
CN107085988A (zh) 一种基于人机工程学的汽车驾驶模拟器后视镜布置方法
CN115571051B (zh) 一种车内智能后视镜调节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