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75428A - 计时装置、计时系统以及计时方法 - Google Patents

计时装置、计时系统以及计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75428A
CN110275428A CN201910111219.1A CN201910111219A CN110275428A CN 110275428 A CN110275428 A CN 110275428A CN 201910111219 A CN201910111219 A CN 201910111219A CN 110275428 A CN110275428 A CN 1102754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information
amendment
time set
chronometric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1121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今村美由纪
细贝则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Chuangshi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Cloc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Clock Inc filed Critical Seiko Clock Inc
Publication of CN1102754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7542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GELECTRONIC TIME-PIECES
    • G04G5/00Setting, i.e. correcting or changing, the time-indication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RRADIO-CONTROLLED TIME-PIECES
    • G04R20/00Setting the time according to the time information carried or implied by the radio signal
    • G04R20/08Setting the time according to the time information carried or implied by the radio signal the radio signal being broadcast from a long-wave call sign, e.g. DCF77, JJY40, JJY60, MSF60 or WWVB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RRADIO-CONTROLLED TIME-PIECES
    • G04R20/00Setting the time according to the time information carried or implied by the radio signal
    • G04R20/26Setting the time according to the time information carried or implied by the radio signal the radio signal being a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signa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ic Clocks (AREA)

Abstract

计时装置、计时系统以及计时方法。即使在修正了时刻信息的情况下,其他计时装置也能够接收时刻信息。计时装置具有:接收部,其接收包含用于修正计时数据的基准时刻信息的接收信号;修正部,其根据接收部接收到的接收信号所包含的基准时刻信息,对计时数据进行修正;计时部,其根据修正部修正后的计时数据进行计时;以及发送部,其在由修正部将计时数据修正了规定的时间宽度以上的情况下,在基于修正部进行修正前的计时数据的修正前发送定时,将包含基准时刻信息的发送信号发送到在作为规定的接收时期的修正前发送定时接收该发送信号的其他计时装置。

Description

计时装置、计时系统以及计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时装置、计时系统以及计时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有如下的计时系统:对多个计时装置进行层级化,从上位层级的计时装置向低一层级的下位层级的计时装置依次中继式地发送时刻信息,从而能够进行各层级的计时装置的时刻修正。在这样的计时系统中,通过单向通信,从作为上位层级的计时装置的母设备将时刻信息传递到作为下位层级的计时装置的子设备。该单向通信例如采用了近距离无线通信。子设备参照与时刻信息一起包含在发送数据中的发送定时信息,确定用于在之后从母设备接收发送数据的自动接收定时。
在这样的计时系统中,与对计时装置彼此进行配对的双向通信相比,能够容易构建网络。例如,已知有能够在计时装置彼此之间自动构建恰当的链接关系的计时装置(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57484号公报
在上述那样的计时系统中,子设备为了抑制耗电,通常在母设备进行发送的定时的、例如2秒前开始接收动作。此外,母设备有时会由于某些理由而暂时无法进行时刻修正,而在之后接收成功时进行2秒以上的时刻修正。通常,关于钟表的差率(歩度),最大日差为1秒左右。例如,在从智能手机取得时刻信息的母设备中,当用户出差或出门旅行时,在此期间成为时刻未被修正的状态。当用户回家后再次连接智能手机而进行了2秒以上的时刻修正时,母设备发送时刻信息的定时、与连接于该母设备的子设备接收时刻信息的定时偏差2秒以上。因此,存在连接于该母设备的子设备无法再接收时刻信息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计时装置中,对应于最后成功接收到时刻信息的接收起的经过时间,提前了接收开始时间。但是,在经过规定的时间之前,子设备无法重新进行连接,因此作为对策是不充分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方面而完成的,提供一种即使在修正了时刻信息的情况下其他计时装置也能够接收时刻信息的计时装置、计时系统以及计时方法。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计时装置,其具有:接收部,其接收包含用于修正计时数据的基准时刻信息的接收信号;修正部,其根据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所述接收信号所包含的所述基准时刻信息,对所述计时数据进行修正;计时部,其根据所述修正部修正后的所述计时数据进行计时;以及发送部,其在由所述修正部将所述计时数据修正了规定的时间宽度以上的情况下,在基于所述修正部进行修正前的所述计时数据的修正前发送定时,将包含所述基准时刻信息的发送信号发送到在作为规定的接收时期的修正前发送定时接收该发送信号的其他计时装置。
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在上述计时装置中,所述发送部除了在所述修正前发送定时,还在基于所述修正部进行修正后的所述计时数据的修正后发送定时发送所述基准时刻信息。
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在上述计时装置中,在由所述修正部将所述计时数据修正了规定的时间宽度以上的情况下,所述发送部在所述修正前发送定时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指示将所述发送信号的接收时期变更为基于所述修正部进行修正后的所述计时数据的修正后发送定时。
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在上述计时装置中,所述规定的时间宽度是根据所述规定的接收时期的时间宽度来确定的。
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在上述计时装置中,在经过了规定的时间的情况下,所述发送部中止在所述修正前发送定时发送所述基准时刻信息。
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具有多个上述计时装置的计时系统。
并且,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一种计时方法,具有以下步骤:接收步骤,接收包含用于修正计时数据的基准时刻信息的接收信号;修正步骤,根据在所述接收步骤中接收到的所述接收信号所包含的所述基准时刻信息,对所述计时数据进行修正;计时步骤,根据在所述修正步骤中修正后的所述计时数据进行计时;以及发送步骤,在所述修正步骤中将所述计时数据修正了规定的时间宽度以上的情况下,在基于在所述修正步骤中进行修正前的所述计时数据的修正前发送定时,将包含所述基准时刻信息的发送信号发送到在作为规定的接收时期的修正前发送定时接收该发送信号的其他计时装置。
根据本发明,即使在修正了时刻信息的情况下,其他计时装置也能够接收时刻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计时系统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伴随时刻修正的时序图的一例的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基准时刻信息和通信信道的一例的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计时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P的显示的一例的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控制部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用于时刻信息接收的预处理的一例的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母设备模式中的长波接收处理的一例的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母设备模式中的近距离通信处理的一例的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子设备模式中的近距离接收处理的一例的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通常时的计时处理的一例的图。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子设备的通常时的时刻修正用的处理的一例的图。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子设备的通常时的时刻修正用的处理的一例的图。
图14是示出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控制部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15是示出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伴随时刻修正的时序图的一例的图。
图16是示出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子设备的通常时的时刻修正用的处理的一例的图。
图17是示出以往的伴随时刻修正的时序图的一例的图。
标号说明
S、Sa、Sb:计时系统;C、Ca、Cb、C1、C1b、C2、C2b、C3、C4、C5、C6:计时装置;1:长波接收电路;2:电源电路;21:AC(交流)适配器连接插头;22:电池;3:连接器;4:主装置;5:显示装置;6:电压检测器;7:调节器;8:开关组;9:RF电路;10:石英振子;11、11a、11b:控制部;20、20a、20b:处理器;201:修正部;202:计时部;203:母设备子设备模式控制部;204、204a、204b:通信控制部;205:显示控制部;206b:指示信息生成部;30:计时数据取得部;40:编码器;50:解码器;60:键输入部;70:电压数据输入部;80:寄存器组;801:母设备子设备模式寄存器;802:计时数据寄存器;803:接收信道寄存器;804:发送信道寄存器;805:层寄存器;806:连续接收失败次数寄存器;P:显示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计时系统S的结构的一例的图。在计时系统S中,具有多个计时装置C1~C6,这些计时装置C1~C6构成了树型的网络。
以下,有时将计时装置C1~C6中的1个称作计时装置C。
该网络存在利用层示出的层级,从上位层的计时装置C向下位层的计时装置C依次发送时刻信息。各层的计时装置C在从上位层的计时装置C接收到时刻信息时,修正自身装置的时刻。由此,构成计时系统S的计时装置C1~C6维持准确的时刻。
计时系统S所具备的计时装置C1~C6例如是设置于办公楼或工厂等的电波钟表。在电波钟表中,根据设置场所不同,有时无法接收标准电波。
因此,在计时系统S中,计时装置C1~C6被分成接收标准电波的母设备、和从母设备接收基准时刻信号的子设备。这里,基准时刻信号是指包含基准时刻信息B的接收信号。基准时刻信息B是指用于修正计时数据的时刻信息。作为母设备的计时装置C1设置于容易接收标准电波的窗口等处。另一方面,作为子设备的计时装置C2和计时装置C3设定于建筑物的里侧,从作为母设备的计时装置C1接收接收信号。
在计时系统S中,作为一例,时刻信息的信息源是智能手机SM。
在计时系统S中,计时装置C在从上位层的计时装置C接收到基准时刻信号时,之后也在规定的接收定时,从该上位层的计时装置C接收接收信号。将向计时装置C发送包含基准时刻信息B的发送信号的上位层的发送装置称作基准发送装置。
这里,在计时系统S中,计时装置C1有时会由于某些理由而暂时无法进行时刻修正,而在之后接收到基准时刻信号时,进行2秒以上的时刻修正。关于计时装置C的差率,最大日差为1秒左右。参照图2对计时系统S的时刻修正进行说明。
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伴随时刻修正的时序图的一例的图。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计时装置C1、计时装置C2和计时装置C4的计时数据表示的时刻相对于智能手机SM保持的时刻信息表示的时刻分别晚了5秒。以下说明的发送定时和接收定时是基于各计时装置C保持的计时数据表示的时刻的时刻。
智能手机SM在与时间服务器连接并取得时刻信息后,在时刻信息发送定时TS1发送时刻信息。这里,时刻信息发送定时TS1设为智能手机SM的计时数据表示的时刻,为2时55分05秒。
计时装置C1在接收定时RS1从智能手机SM接收时刻信息。这里,接收定时RS1设为计时装置C1的计时数据表示的时刻,为2时55分00秒。
计时装置C1在接收到时刻信息时,进行将自身装置的计时数据表示的时刻提前5秒的修正。因此,计时装置C1在接收到时刻信息时,将计时数据表示的时刻从2时55分00秒修正为2时55分05秒。即,计时装置C1将时刻数据修正2秒以上。
计时装置C1在修正后发送定时TA1,发送包含基准时刻信息B的发送信号。这里,修正后发送定时TA1设为计时装置C1的修正后的计时数据表示的时刻,为3时00分05秒。
计时装置C1在将时刻数据修正了2秒以上的情况下,除了在修正后发送定时TA1以外,在修正前发送定时TB1也发送包含基准时刻信息B的发送信号。这里,修正前发送定时TB1设为计时装置C1的修正后的计时数据表示的时刻,为3时00分10秒。
另一方面,将计时装置C1作为基准发送装置的计时装置C2在修正前接收定时RB2,从计时装置C1接收基准时刻信号。这里,修正前接收定时RB2设为计时装置C2的修正前的计时数据表示的时刻,为3时00分05秒。为了抑制耗电,计时装置C2从基准发送装置发送了发送信号的发送定时的2秒前起开始扫描,最大持续接收4秒钟。将计时装置C2持续从基准发送装置进行接收的期间称作扫描窗口W2。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扫描窗口W2的长度为4秒钟以下。
计时装置C2在从计时装置C1接收到基准时刻信号时,将计时数据表示的时刻从3时00分05秒修正为3时00分10秒。即,计时装置C2将时刻数据修正2秒以上。
计时装置C2在将时刻数据修正了2秒以上的情况下,除了在修正后发送定时TA2以外,也在修正前发送定时TB2发送包含基准时刻信息B的发送信号。这里,修正后发送定时TA2设为计时装置C2的修正后的计时数据表示的时刻,为3时10分35秒,修正前发送定时TB2设为计时装置C2的修正后的计时数据表示的时刻,为3时10分40秒。
之后同样,计时装置C在将时刻数据修正了2秒以上的情况下,除了在修正后发送定时以外,也在修正前发送定时发送包含基准时刻信息B的发送信号。
这里,为了比较,参照图17说明现有技术的计时系统S0的时刻修正。
图17是示出以往的伴随时刻修正的时序图的一例的图。在图17所示的例子中,与图2所示的例子同样,计时装置C10、计时装置C20和计时装置C40的计时数据表示的时刻相对于智能手机SM0保持的时刻信息表示的时刻分别晚了5秒。
计时装置C10在接收到时刻信息时,进行将自身装置的计时数据表示的时刻提前5秒的修正。因此,计时装置C10在接收到时刻信息时,将计时数据表示的时刻从2时55分00秒修正为2时55分05秒。即,计时装置C10将时刻数据修正2秒以上。
计时装置C10在发送定时TA10,发送包含基准时刻信息B的发送信号。这里,发送定时TA10设为计时装置C10的修正后的计时数据表示的时刻,为3时00分05秒。
另一方面,将计时装置C10作为基准发送装置的计时装置C20从接收定时RB20的2秒前起,在扫描窗口W20开始基准时刻信号的扫描。这里,接收定时RB20设为计时装置C20的修正前的计时数据表示的时刻,为3时00分05秒。3时00分05秒为计时装置C20的修正前的计时数据表示的时刻,3时00分10秒为计时装置C10的修正后的计时数据表示的时刻。
因此,计时装置C10在作为计时装置C10的修正后的计时数据表示的时刻的3时00分05秒发送了发送信号,因此从作为计时装置C10的修正后的计时数据表示的时刻的3时00分10秒的2秒前(即、3时00分08秒)开始了扫描的计时装置C20无法从计时装置C10接收基准时刻信号。
即,在计时系统S0中,在计时装置C10将时刻数据修正了2秒以上的情况下,将计时装置C10作为基准发送装置的计时装置C20无法从计时装置C10接收基准时刻信号。
另一方面,在图2的计时系统S中,如上所述,计时装置C1在将时刻数据修正了2秒以上的情况下,除了在修正后发送定时以外,也在修正前发送定时发送包含基准时刻信息B的发送信号。因此,即使在计时装置C1将时刻数据修正了2秒以上的情况下,计时装置C2也能够从计时装置C1接收基准时刻信号。
返回图1,继续计时系统S的说明。
在计时系统S中,发送时采用了近距离无线通信中的单向通信。作为一例,该近距离无线通信是指BLE(Bluetooth(注册商标)Low Energy:低功耗蓝牙)。发送数据中包含表示网络的层级的层信息。计时装置C2~C6对在初始接收时接收到的层的值加1而设为自身装置的层。之后,计时装置C2~C6仅取得具有比自身装置的层的值小1的层的值的发送数据,从而构建了树型的网络。
在计时系统S中,通过使用单向通信,节省了近距离通信中的配对、或通常网络中的IP地址设定等的时间和人力,与这些相比,能够容易地实现母子钟表系统。
作为母设备的计时装置C1通过长波接收,接收JJY(注册商标)等标准电波,由此取得时刻信息。或者,作为母设备的计时装置C1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从智能手机取得时刻信息。计时装置C1从哪个信息源取得时刻信息是由用户来设定的。此外,在计时系统S中计时装置C作为母设备和子设备中的哪个发挥功能也是由用户来设定的。
计时装置C1根据所取得的时刻信息,修正自身装置的计时数据。计时装置C1根据修正后的计时数据,生成基准时刻信息B。计时装置C1通过发送信道0,将包含所生成的基准时刻信息B的基准时刻信号发送到下位层的计时装置C2和计时装置C3。
这里,参照图3说明基准时刻信息B和通信信道。
图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基准时刻信息B和通信信道的一例的图。基准时刻信息B包含层信息B1、发送信道信息B2、时刻信息B3和站信息B4。
层信息B1是用于确定发送了基准时刻信息B的计时装置C所在的层的信息。层信息B1例如取0~99的范围。
发送信道信息B2是确定发送基准时刻信息B的通信信道的信息。在例如准备了60个信道的通信信道的情况下,发送信道信息B2中例如设定了0~59的值中通信信道所对应的值。
时刻信息B3是表示年/月/日/时/分/秒/星期等时刻的信息。
站信息B4是表示时刻信息B3根据哪个信息源进行了修正的信息。站信息B4例如是区分表示了UTC、JJY(40kHz;东/福岛发送站)、JJY(60kHz,西/九州发送站)、智能手机和手动调整时的信息。
返回图1,继续计时系统S的说明。
在计时系统S中,为了防止串扰,设置每10秒的时隙TS,根据层和发送CH(发送信道)确定基准时刻信息B的发送定时,从而防止发送定时在多个发送装置间重叠。这里,发送CH不是频分而是时分的时隙,从编号0~59随机设定。发送定时的一例由式(1)表示。
发送定时=hh:00:00+(层×10)[分]+(发送CH×10)[秒]+5[秒](hh=0、3、6…)…(式1)
与通过跳频来防止串扰的BLE的双向通信不同,在BLE的单向通信中,作为发送装置的广播装置发送作为发送数据的广告分组时,依次切换3个频率进行发送,因此当定时重叠时,发生串扰的可能性提高。在计时系统S中,通过式(1)防止了发送定时重叠。
层的值为1的计时装置C2从层的值为0的计时装置C1接收基准时刻信息B。计时装置C2根据基准时刻信息B所包含的时刻信息B3,修正自身装置的计时数据。计时装置C2根据修正后的计时数据,生成基准时刻信息B。计时装置C2将所生成的基准时刻信息B发送到层的值为2的计时装置C4。这里,计时装置C2在发送中使用与上位层的计时装置C1所使用的发送信道0不同的发送信道3。
以下同样,各层的计时装置C从层的值小1的层的计时装置C接收基准时刻信息B,根据接收到的基准时刻信息B所包含的时刻信息B3,修正自身装置的计时数据。计时装置C根据修正后的计时数据,生成基准时刻信息B。计时装置C使用与层的值小1的上位层的计时装置C所使用的发送信道不同的发送信道,将所生成的基准时刻信息B发送到层的值大1的下位层的计时装置C。
另外,在计时系统S中,也可以除了计时装置C以外,根据需要,还配置不具有发送基准时刻信息B的功能的计时装置。
接着,参照图4说明计时装置C的结构。
图4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计时装置C的结构的一例的图。计时装置C具有长波接收电路1、电源电路2、连接器3、主装置4和显示装置5。
长波接收电路1接收包含时刻信息的标准电波JJY或卫星电波(UTC)并解调,经由连接器3将数字接收信息输出到主装置4。
电源电路2具有AC(交流)适配器连接插头21和电池22,经由连接器3将来自AC适配器或电池22的直流电供给到主装置4。
显示装置5具有段(segment)结构的显示面板P(例如液晶显示面板),显示时刻信息、电波收发状况等信息。
这里,参照图5说明显示装置5的显示面板P的显示。
图5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5的显示面板P的显示的一例的图。显示面板P具有上午显示段P1、下午显示段P2、TL标记段P3、小时显示段P4、分隔段P5、分显示段P6、秒显示段P7、母设备子设备模式标记段P8、信息源标记段P9、BLE标记段P10、天线标记段P11、接收电平段P12、电池标记段P13、月显示段P14、日显示段P15和星期显示段P16。
在时刻为12小时显示的情况下,上午显示段P1和下午显示段P2区分显示上午和下午。
TL标记段P3是用于显示可从上位层的计时装置C接收基准时刻信号的情况等的显示段。此外,通过该TL标记段P3的显示形式的切换,显示处于接收中、和处于发送中等。
小时显示段P4、分隔段P5、分显示段P6、秒显示段P7以“时:分秒”的形式显示当前时刻。
母设备子设备模式标记段P8显示计时装置C被设定为母设备模式还是被设定为子设备模式。在计时装置C被设定为母设备模式的情况下,母设备子设备模式标记段P8的“P”的字符点亮。另一方面,在计时装置C被设定为子设备模式的情况下,母设备子设备模式标记段P8的“C”的字符点亮。
信息源标记段P9显示是否在规定时间以内接收到了标准电波信号,如果接收到,则显示信息源为西站、东站和UTC中的哪一个。例如,当计时装置C在24小时以内接收到JJY60kHz并用于时刻修正的情况下,W标记段点亮。当计时装置C在24小时以内接收到JJY40kHz并用于时刻修正的情况下,E标记段点亮。当计时装置C在24小时以内接收到UTC并用于时刻修正的情况下,U标记段点亮。
BLE标记段P10显示是否通过BLE等近距离无线通信从智能手机接收到了时刻信息。
天线标记段P11和接收电平段P12是用于显示接收电波的强度的段。
电池标记段P13是用于显示电池22的电压状态的段。
月显示段P14、日显示段P15、星期显示段P16是用于显示月日和星期的段。
返回图4,继续说明计时装置C的结构。
主装置4具有电压检测器6、调节器7、开关组8、RF(Radio Frequency;高频)电路9、石英振子10和控制部11。
电压检测器6检测电源电路2的输出电压,并将检测值供给到控制部11。
调节器7使从电源电路2供给的电压稳定并供给到主装置4内。
开关组8具有RESET开关、RECV开关和MODE开关等多个开关。开关组8根据基于用户操作的开关的接通断开、接通时间的长度等,将各种信息和指示供给到控制部11。
当操作RESET开关时,控制部11成为初始状态。
当操作RECV开关时,执行在规定时间内接收基准时刻信号的手动接收处理。
当操作MODE开关时,在接收长波的长波接收母设备模式、通过基于BLE的接收从智能手机取得时刻信息的BLE母设备模式以及子设备模式这3个模式之间切换。另外,也可以切换母设备模式与子设备模式这两个模式,自动选择在母设备模式中使用长波接收和BLE接收中的哪个来取得时刻信息。
RF电路9在控制部11的控制下,接收上位层的计时装置C发送的包含基准时刻信息B的接收信号(即、基准时刻信号)。RF电路9对接收到的基准时刻信号进行解调并输出到控制部11。此外,RF电路9使用与接收信道不同的发送信道,将基准时刻信息B发送到下位层的计时装置C。
石英振子10按照规定的振荡频率进行振荡,并将振荡信号供给到控制部11。
控制部11控制计时装置C的整体动作。控制部11进行基于石英振子10的振荡信号的计时动作、基于从基准发送装置接收到的基准时刻信号的时刻数据的修正动作、经由RF电路9的基于修正后的时刻数据的基准时刻信息的发送、显示装置5上的各种信息的显示控制、响应于开关组8的操作输入的处理等。
这里,参照图6说明控制部11的结构。
图6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部11的结构的一例的图。控制部11具有处理器20、计时数据取得部30、编码器40、解码器50、键输入部60、电压数据输入部70和寄存器组80。
处理器20具有修正部201、计时部202、母设备子设备模式控制部203、通信控制部204和显示控制部205。处理器20使修正部201、计时部202、母设备子设备模式控制部203、通信控制部204和显示控制部205分别进行处理。
处理器20由CPU、RAM和ROM等来实现。
修正部201根据RF电路9接收到的接收信号(即、基准时刻信号)所包含的基准时刻信息B,修正计时数据。
计时部202根据修正部201修正后的计时数据,进行计时。
通信控制部204控制基于RF电路9的接收信号的接收、和基于RF电路9的基准时刻信号的发送。
显示控制部205进行显示装置5上的各种信息的显示控制。
计时数据取得部30对来自石英振子10的振荡信号进行计数,每隔一定时间取得计时数据,将计时中断信号输出到处理器20。这里,一定时间例如是100ms。
编码器40对从处理器20供给的发送对象的数据、例如基准时刻信息B进行编码而生成基带信号,并供给到RF电路9。
解码器50对长波接收电路1和RF电路9接收到的接收信号进行解码,例如对标准时刻信息和基准时刻信息B的基带信号进行解调并供给到处理器20。
键输入部60对按照开关组8的操作输入的接通断开信号进行解码,并供给到处理器20。
电压数据输入部70将电压检测器6检测出的电压值输出到处理器20。
寄存器组80具有母设备子设备模式寄存器801、计时数据寄存器802、接收信道寄存器803、发送信道寄存器804、层寄存器805和连续接收失败次数寄存器806。
母设备子设备模式寄存器801存储母设备子设备模式设定信息。母设备子设备模式设定信息表示计时装置C被设定为长波接收母设备模式、BLE母设备模式和子设备模式中的哪一个。
计时数据寄存器802将表示计时装置C所计测的当前时刻的信息存储为计时数据。这里,表示当前时刻的信息是表示月/日/时/分/秒/星期的信息。
此外,计时数据寄存器802存储表示修正计时数据的时间宽度的修正时间宽度信息。修正计时数据的时间宽度是计时数据寄存器802所存储的计时数据表示的时刻、与基准时刻信息B示出的时刻之差。
例如,在计时数据寄存器802所存储的计时数据表示的时刻为2时55分00秒、基准时刻信息B示出的时刻为2时55分05秒的情况下,修正计时数据的时间宽度为5秒。另一方面,在计时数据寄存器802所存储的计时数据表示的时刻为2时55分05秒、基准时刻信息B示出的时刻为2时55分00秒的情况下,修正计时数据的时间宽度为负5秒。
接收信道寄存器803存储接收信道指定数据(例如前述的0~59中的任意一个值)和接收到的数据等,该接收信道指定数据对从上位层的计时装置C接收基准时刻信息的通信信道进行指定。另外,在不存在上位层的计时装置C的层的值为0的计时装置C1的情况下,存储标准时刻等时刻的种类、和表示取得了时刻信息的信息源的信息。这里,表示取得了时刻信息的信息源的信息是表示标准电波的种类(UTC、JJY东发送站、JJY西发送站等)或智能手机的信息。
发送信道寄存器804存储发送信道指定数据(例如前述的0~59中的任意一个值),该发送信道指定数据对向下位层的计时装置C发送基准时刻信息B的发送信道进行指定。发送信道寄存器804所存储的信道指定数据作为基准时刻信息B内的发送信道信息B2被发送。
层寄存器805存储表示计时装置C位于多个层中的哪个层的层数据(例如,作为前述的层信息B1所取的范围的0~99中的任意一个值)。
连续接收失败次数寄存器806存储无法连续接收来自上位层的计时装置C的基准时刻信息B的次数(即、连续接收失败次数)。另外,在不存在上位层的计时装置C的层的值为0的计时装置C1的情况下,存储无法连续接收标准电波信号的次数。
(配置)
用户在能够进行基于RF电路9的通信的距离范围内,配置构成计时系统S的多个计时装置C,并接通电源。
(初始动作)
计时装置C在被接通电源时,与其他初始化动作一起,开始用于接收时刻信息的预处理。在操作开关组8的RESET开关从而控制部11成为了初始状态的情况下,该预处理也开始。
图7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用于时刻信息接收的预处理的一例的图。
步骤S100:母设备子设备模式控制部203判定计时装置C是否被设定为母设备模式。这里,母设备模式是长波接收母设备模式和BLE母设备模式中的任意一个。
母设备子设备模式控制部203从母设备子设备模式寄存器801取得母设备子设备模式设定信息。在母设备子设备模式控制部203判定为所取得的母设备子设备模式设定信息表示长波接收母设备模式和BLE母设备模式中的任意一个的情况下(步骤S100;是),处理器20执行步骤S101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母设备子设备模式控制部203判定为所取得的母设备子设备模式设定信息不表示长波接收母设备模式和BLE母设备模式中的任意一个的情况下(步骤S100;否),处理器20执行步骤S104的子设备模式近距离接收处理。之后参照图10叙述子设备模式近距离接收处理。
在步骤S100中,母设备子设备模式控制部203向显示控制部205供给母设备子设备模式设定信息。显示控制部205根据母设备子设备模式控制部203供给的母设备子设备模式设定信息,使显示装置5利用母设备子设备模式标记段P8,显示计时装置C被设定为母设备模式还是被设定为子设备模式。
步骤S101:母设备子设备模式控制部203判定计时装置C是否被设定为长波接收母设备模式。在母设备子设备模式控制部203判定为母设备子设备模式设定信息表示长波接收母设备模式的情况下(步骤S101;是),处理器20执行步骤S102的长波接收处理。之后参照图8叙述长波接收处理。
另一方面,在母设备子设备模式控制部203判定为母设备子设备模式设定信息不表示长波接收母设备模式的情况下(步骤S101;否),处理器20执行步骤S103的母设备模式近距离通信处理。之后参照图9叙述母设备模式近距离通信处理。
图8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母设备模式中的长波接收处理的一例的图。图8所示的处理是图7所示的步骤S102的长波接收处理。
步骤S200:通信控制部204控制长波接收电路1,使其接收从JJY的九州发送站以60kHz广播的标准电波。这里,规定时间例如是30秒钟。通信控制部204使解码器50解码长波接收电路1接收到的接收信号,从而取得标准时刻信息。
步骤S201:通信控制部204控制长波接收电路1,使其接收从JJY的福岛发送站以40kHz广播的标准电波。这里,规定时间例如是30秒钟。通信控制部204使解码器50解码长波接收电路1接收到的接收信号,从而取得标准时刻信息。
步骤S202:通信控制部204在判定为长波接收电路1已接收到60kHz和40kH双方的标准电波并已取得解码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202;是),执行步骤S208的处理。另一方面,通信控制部204在判定为长波接收电路1未能接收到60kHz和40kH双方的标准电波的情况下(步骤S202;否),执行步骤S203的处理。
步骤S203:通信控制部204在判定为长波接收电路1已接收到60kHz的标准电波的情况下(步骤S203;是),执行步骤S209的处理。另一方面,通信控制部204在判定为长波接收电路1未能接收到60kHz的标准电波的情况下(步骤S203;否),执行步骤S204的处理。
步骤S204:此外,通信控制部204在判定为长波接收电路1已接收到40kHz的标准电波的情况下(步骤S204;是),执行步骤S210的处理。另一方面,通信控制部204在判定为长波接收电路1未能接收到40kHz的标准电波的情况下(步骤S204;否),执行步骤S205的处理。
步骤S205:通信控制部204在长波接收电路1未能接收到标准电波的情况下,使长波接收电路1接收来自GPS卫星等的UTC。
步骤S206:通信控制部204判定长波接收电路1是否已接收到UTC。在通信控制部204判定为长波接收电路1已接收到UTC的情况下(步骤S206;是),处理器20执行步骤S211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通信控制部204判定为长波接收电路1未能接收到UTC的情况下(步骤S206;否),处理器20执行步骤S207的处理。
步骤S207:通信控制部204执行长波接收失败处理。通信控制部204向显示控制部205供给表示长波接收失败的信号。
显示控制部205根据通信控制部204供给的信号,使显示装置5利用天线标记段P11和接收电平段P12显示长波接收失败。这里,显示装置5例如使天线标记段P11闪烁并使接收电平段P12熄灭。
步骤S208:通信控制部204选择能够更稳定地接收的一个发送站。然后,通信控制部204执行步骤S211的处理。
步骤S209:通信控制部204选择西发送站(九州)。然后,通信控制部204执行步骤S211的处理。
步骤S210:通信控制部204选择东发送站(福岛)。然后,通信控制部204执行步骤S211的处理。
步骤S211:处理器20执行长波接收初始设定处理。
计时部202在计时数据寄存器802中对基于接收到的标准电波的计时数据进行置位。
通信控制部204在接收信道寄存器803中对时刻种类设定表示为标准电波和区分表示东西发送站的信息。此外,通信控制部204在层寄存器805中设定0作为层的值。通信控制部204对连续接收失败次数寄存器806所存储的连续接收失败次数进行复位。
此外,显示控制部205使显示装置5显示计时数据寄存器802所存储的计时数据、表示接收状态和电池状态的信息。这里,在显示装置5的显示面板P的显示内容中,例如包含基于上午显示段P1和下午显示段P2的上午/下午的显示、基于小时显示段P4、分隔段P5、分显示段P6、秒显示段P7、月显示段P14、日显示段P15和星期显示段P16的年月日时分秒星期的显示、基于信息源标记段P9的标准电波的信息源的显示、基于接收电平段P12的标准电波的接收状况的显示、和基于经由电压数据输入部70输入的电压检测器6的检测值的电源状态的显示等。
图9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母设备模式中的近距离通信处理的一例的图。图9所示的处理是图7所示的步骤S103的母设备模式近距离通信处理。
步骤S300:通信控制部204启动RF电路9。
步骤S301:通信控制部204使RF电路9间歇地以规定时间发送用于与智能手机进行连接的广告信号。这里,规定时间例如是30秒钟。
步骤S302:通信控制部204判定RF电路9是否与智能手机连接并接收到了近距离时刻信号。在通信控制部204判定为RF电路9接收到了近距离时刻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302;是),处理器20执行步骤S307的处理。另一方面,在通信控制部204判定为RF电路9未接收到近距离时刻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302;否),处理器20执行步骤S303的处理。
步骤S303:通信控制部204使连续接收失败次数寄存器806所存储的连续接收失败次数增加1。
步骤S304:通信控制部204判定连续接收失败次数寄存器806所存储的连续接收失败次数是否为规定的次数以上。这里,规定的次数例如是17次。
通信控制部204在判定为连续接收失败次数寄存器806所存储的连续接收失败次数为规定的次数以上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305的近距离通信失败处理。另一方面,通信控制部204在判定为连续接收失败次数寄存器806所存储的连续接收失败次数不为规定的次数以上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306的处理。
步骤S305:通信控制部204执行近距离通信失败处理。通信控制部204向显示控制部205供给表示近距离通信失败的信号。
显示控制部205根据通信控制部204供给的信号,使显示装置5利用BLE标记段P10、天线标记段P11和接收电平段P12显示近距离通信失败。这里,显示装置5例如点亮BLE标记段P10、使天线标记段P11闪烁并使接收电平段P12熄灭。
步骤S306:通信控制部204判定从最后进行RF电路9接收近距离时刻信号的动作起是否经过了规定的时间。这里,规定的时间例如是10分钟。
在通信控制部204判定为从最后进行RF电路9接收近距离时刻信号的动作起经过了规定的时间的情况下(步骤S306;是),通信控制部204反复步骤S301的处理。另一方面,在通信控制部204判定为从最后进行RF电路9接收近距离时刻信号的动作起未经过规定的时间的情况下(步骤S306;否),通信控制部204反复步骤S306的处理。
步骤S307:处理器20执行近距离通信初始设定处理。
计时部202在计时数据寄存器802中对基于接收到的近距离时刻信号的计时数据进行置位。
通信控制部204在接收信道寄存器803中对时刻种类设定表示为从智能手机等接收到的时刻的信息。此外,通信控制部204在层寄存器805中设定0作为层的值。通信控制部204对连续接收失败次数寄存器806所存储的连续接收失败次数进行复位。
此外,显示控制部205使显示装置5显示计时数据寄存器802所存储的计时数据、表示接收状态和电池状态的信息。这里,在显示装置5的显示面板P的显示内容中,例如包含基于上午显示段P1和下午显示段P2的上午/下午的显示、基于小时显示段P4、分隔段P5、分显示段P6、秒显示段P7、月显示段P14、日显示段P15和星期显示段P16的年月日时分秒星期的显示、基于BLE标记段P10的从智能手机取得了时刻信息的显示、基于接收电平段P12的近距离通信电波的接收状况的显示、和基于经由电压数据输入部70输入的电压检测器6的检测值的电源状态的显示等。
另外,在切换母设备模式与子设备模式这两个模式,自动选择在母设备模式中使用长波接收和BLE接收中的哪个来取得时刻信息的情况下,例如在图7的步骤S102的长波接收处理失败的情况下,也可以执行步骤S103的母设备模式近距离通信处理。在另一例中,也可以在图7的步骤S103的母设备模式近距离通信处理失败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102的长波接收处理。
图10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子设备模式中的近距离接收处理的一例的图。图10所示的处理是图7所示的步骤S104的子设备模式近距离接收处理。
步骤S400:通信控制部204启动RF电路9。
步骤S401:通信控制部204判定RF电路9是否接收到了近距离时刻信号。通信控制部204在判定为RF电路9接收到了近距离时刻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401;是),从解码器50取得基准时刻信息B。然后,处理器20执行步骤S402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通信控制部204判定为RF电路9未接收到近距离时刻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401;否),处理器20执行步骤S403的处理。
步骤S402:修正部201修正计时数据。修正部201从通信控制部204取得基准时刻信息B。修正部201根据取得的基准时刻信息B所包含的时刻信息,对计时数据寄存器802所存储的计时数据进行修正。
步骤S403:通信控制部204判定从启动RF电路9起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这里,规定时间例如是24小时。但是,规定时间也可以根据计时系统S的层数来变更。
通信控制部204在判定为从启动RF电路9起经过了规定时间的情况下(步骤S403;是),执行步骤S404的处理。另一方面,通信控制部204在判定为从启动RF电路9起未经过规定时间的情况下(步骤S403;否),反复步骤S401的处理。
步骤S404:通信控制部204执行超时处理。通信控制部204向显示控制部205供给表示接收信号的接收失败的信号。
显示控制部205根据通信控制部204供给的信号,使显示装置5利用天线标记段P11和接收电平段P12显示接收信号的接收失败。这里,显示装置5例如使天线标记段P11闪烁并使接收电平段P12熄灭。用户也可以响应于计时装置C对接收信号的接收失败的情况,改变并重新设置计时装置C的位置。
然后,通信控制部204反复步骤S401的处理。
(通常时的动作)
在通常的动作时,控制部11的计时数据取得部30每当使用石英振子10的振荡信号计测一定时间(例如50ms)时,将用于更新计测时刻的计时中断信号供给到处理器20。响应于该计时信号,处理器20开始图11所示的处理。
图1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通常时的计时处理的一例的图。
步骤S500:计时部202对计时数据寄存器802所存储的计时数据进行更新。
步骤S501:计时部202使显示控制部205执行显示装置5的显示信息更新等处理。
此外,计时部202每计测出经过规定时间(例如500ms)时,向处理器20发送用于接收基准时刻信号的计时中断信号。
响应于该计时中断信号,处理器20开始图12所示的处理。
图1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子设备的通常时的时刻修正用的处理的一例的图。
步骤S600:通信控制部204判定当前时刻是否为基准时刻信号的接收定时。
这里,通信控制部204基于层寄存器805所存储的自身装置的层的值、和接收信道寄存器803所存储的接收信道,根据上述式(1)计算接收定时。接收定时是指基准发送装置的发送定时。
通信控制部204取得计时数据寄存器802所存储的计时数据。通信控制部204对计算出的接收定时、和所取得的计时数据表示的当前时刻进行比较,判定当前时刻是否为接收定时的规定的时间之前的时刻。这里,规定的时间例如是2秒。
通信控制部204在判定为当前时刻是基准时刻信号的接收定时的情况下(步骤S600;是),执行步骤S601的处理。另一方面,通信控制部204在判定为当前时刻不是基准时刻信号的接收定时的情况下(步骤S600;否),执行步骤S603的处理。
步骤S601:通信控制部204使RF电路9接收基准时刻信号。这里,通信控制部204使RF电路9将扫描窗口W的长度作为上限来接收基准时刻信号。扫描窗口W的长度例如为4秒钟。
通信控制部204从解码器50取得基准时刻信息B。
步骤S602:修正部201根据通信控制部204供给的基准时刻信息B,对计时数据寄存器802所存储的计时数据进行更新。
修正部201将修正计时数据后的时间宽度作为修正时间宽度信息存储到计时数据寄存器802中。
步骤S603:通信控制部204判定当前时刻是否为修正后发送定时TA。这里,修正后发送定时TA是指基于在步骤S602中由修正部201修正后的计时数据的、基准时刻信号的发送定时。
这里,通信控制部204基于层寄存器805所存储的自身装置的层的值、和发送信道寄存器804所存储的发送信道,根据上述式(1)计算修正后发送定时TA。
通信控制部204取得计时数据寄存器802所存储的计时数据。通信控制部204对计算出的修正后发送定时TA、和所取得的计时数据表示的当前时刻进行比较,判定当前时刻是否为修正后发送定时TA。
通信控制部204在判定为当前时刻是修正后发送定时TA的情况下(步骤S603;是),执行步骤S604的处理。另一方面,通信控制部204在判定为当前时刻不是修正后发送定时TA的情况下(步骤S603;否),执行步骤S606的处理。
步骤S604:计时部202生成基准时刻信息B。计时部202根据层寄存器805所存储的层信息表示的层的值、发送信道寄存器804所存储的发送信道指定数据表示的发送信道、计时数据寄存器802所存储的计时数据表示的时刻信息、和表示接收信道寄存器803所存储的时刻信息的信息源的信息等,生成基准时刻信息B。
计时部202将生成的基准时刻信息B供给到通信控制部204。
步骤S605:通信控制部204使RF电路9发送基准时刻信号。这里,通信控制部204使编码器40对计时部202供给的基准时刻信息B进行编码并供给到RF电路9。
步骤S606:修正部201判定是否将计时数据修正了规定的时间宽度以上。这里,规定的时间宽度例如是2秒钟。
规定的时间宽度例如根据扫描窗口W的长度来确定。扫描窗口W是指作为规定的接收时期的、修正前发送定时TB的时间宽度。即,规定的时间宽度是根据规定的接收时期的时间宽度来确定的。
修正部201通过对计时数据寄存器802所存储的修正时间宽度信息表示的时间宽度的绝对值、和规定的时间进行比较,判定是否将计时数据修正了规定的时间宽度以上。在计时数据寄存器802所存储的修正时间宽度信息表示的时间宽度的绝对值为规定的时间以上的情况下,修正部201判定为将计时数据修正了规定的时间宽度以上。
另一方面,在计时数据寄存器802所存储的修正时间宽度信息表示的时间宽度的绝对值小于规定的时间的情况下,修正部201判定为未将计时数据修正规定的时间宽度以上。
在修正部201判定为将计时数据修正了规定的时间宽度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606;是),处理器20执行步骤S607的处理。另一方面,在修正部201判定为未将计时数据修正规定的时间宽度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606;否),处理器20结束处理。
步骤S607:通信控制部204判定当前时刻是否为修正前发送定时TB。这里,修正前发送定时TB是指基于在步骤S602中由修正部201修正前的计时数据的、基准时刻信号的发送定时。
通信控制部204将从修正后发送定时TA起、经过计时数据寄存器802所存储的修正时间宽度信息表示的时间宽度后的时刻设为修正前发送定时TB。
通信控制部204取得计时数据寄存器802所存储的计时数据。通信控制部204对计算出的修正前发送定时TB、和所取得的计时数据表示的当前时刻进行比较,判定当前时刻是否为修正前发送定时TB。
通信控制部204在判定为当前时刻是修正前发送定时TB的情况下(步骤S607;是),执行步骤S608的处理。另一方面,在通信控制部204判定为当前时刻不是修正前发送定时TB的情况下(步骤S607;否),处理器20结束处理。
步骤S608:通信控制部204判定在修正前发送定时TB最初发送起是否经过了规定的时间。这里,规定的时间例如是24小时。根据上述式(1)的发送定时,计时装置C每隔3小时发送基准时刻信号,因此24小时是第8次发送定时到来的时间。
在通信控制部204判定为在修正前发送定时TB最初发送起经过了规定的时间的情况下(步骤S608;是),处理器20执行步骤S609的处理。另一方面,在通信控制部204判定为在修正前发送定时TB最初发送起未经过规定的时间的情况下(步骤S608;否),执行步骤S604的处理。
因此,在由修正部201将计时数据修正了规定的时间宽度以上的情况下,通信控制部204经由RF电路9,在基于修正部201进行修正前的计时数据的修正前发送定时TB,将包含基准时刻信息B的发送信号发送到在作为规定的接收时期的修正前发送定时TB接收该发送信号的其他计时装置C。
此外,如在步骤S603~步骤S605中说明那样,通信控制部204经由RF电路9,除了在修正前发送定时TB以外,还在基于修正部201进行修正后的计时数据的修正后发送定时TA发送基准时刻信息B。
步骤S609;修正部201对计时数据寄存器802所存储的修正时间宽度信息进行复位。然后,处理器20结束处理。
因此,在经过了规定的时间的情况下,通信控制部204中止在修正前发送定时TB发送基准时刻信息B。
如以上所说明那样,本实施方式的计时装置C具有接收部(通信控制部204)、修正部201、计时部202和发送部(通信控制部204)。
接收部(通信控制部204)接收包含用于修正计时数据的基准时刻信息B的接收信号。
修正部201根据接收部(通信控制部204)接收到的接收信号所包含的基准时刻信息B,修正计时数据。
计时部202根据修正部201修正后的计时数据,进行计时。
在由修正部201将计时数据修正了规定的时间宽度以上的情况下,发送部(通信控制部204)在基于修正部201进行修正前的计时数据的修正前发送定时TB,将包含基准时刻信息B的发送信号发送到在作为规定的接收时期的修正前发送定时TB接收该发送信号的其他计时装置C。
利用该结构,在本实施方式的计时装置C中,即使在将时刻信息修正了规定的时间宽度以上的情况下,也能够在其他计时装置C接收包含基准时刻信息B的发送信号的修正前发送定时TB进行发送,因此即使在修正了时刻信息的情况下,其他计时装置C也能够接收时刻信息。
此外,发送部(通信控制部204)除了在修正前发送定时TB以外,还在基于修正部201进行修正后的计时数据的修正后发送定时TA发送基准时刻信息B。
利用该结构,在本实施方式的计时装置C中,即使在将时刻信息修正了规定的时间宽度以上、且其他计时装置C的计时数据未偏移规定的时间宽度以上的情况下,也能够在修正后发送定时TA发送基准时刻信息B,因此在将时刻信息修正了规定的时间宽度以上、且其他计时装置C的计时数据未偏移规定的时间宽度以上的情况下,其他计时装置也能够接收时刻信息。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计时装置C中,规定的时间宽度是根据其他计时装置C接收发送信号的规定的接收时期的时间宽度来确定的。
利用该结构,在本实施方式的计时装置C中,根据其他计时装置C接收发送信号的规定的接收时期的时间宽度,确定在修正前发送定时TB是否发送包含基准时刻信息B的发送信号,因此能够防止如下情况:即使在其他计时装置C接收发送信号的规定的接收时期的时间宽度是在修正后发送定时TA能够接收基准时刻信号的程度的宽度的情况下,也在修正前发送定时TB发送包含基准时刻信息B的发送信号,从而反复多次发送动作而导致耗电增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计时装置C中,在经过了规定的时间的情况下,发送部(通信控制部204)中止在修正前发送定时TB发送基准时刻信息B。
利用该结构,在本实施方式的计时装置C中,在将其他计时装置C接收发送信号的接收定时修正为修正后发送定时TA后,能够中止在修正前发送定时TB发送包含基准时刻信息B的发送信号,因此能够防止反复多次发送动作而导致耗电增大。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计时系统S具有多个计时装置C。
利用该结构,在本实施方式的计时系统S中,即使在将计时装置C的时刻信息修正了规定的时间宽度以上的情况下,也能够在其他计时装置C接收包含基准时刻信息B的发送信号的修正前发送定时TB进行发送,因此即使在修正了时刻信息的情况下,其他计时装置C也能够接收时刻信息。
(第2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对如下情况进行了说明:计时装置在将计时数据修正了规定的时间宽度以上的情况下,在修正前发送定时发送包含基准时刻信息的发送信号,并且除了在修正前发送定时以外,还在修正后发送定时发送基准时刻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如下情况进行说明:计时装置在将计时数据修正了规定的时间宽度以上的情况下,在修正前发送定时发送包含基准时刻信息的发送信号,在修正后发送定时不发送基准时刻信息。
将本实施方式的计时系统称作计时系统Sa,将计时装置称作计时装置Ca。此外,将计时装置Ca的控制部所具备的处理器称作处理器20a,将处理器20a所具备的通信控制部称作通信控制部204a。
对本实施方式的计时装置Ca、和第1实施方式的计时装置C进行比较的话,计时装置Ca的控制部所具备的处理器20a的通信控制部204a的动作与图6所示的通信控制部204的动作不同。这里,其他结构要素具有的功能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在第2实施方式中,省略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功能的说明,以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为中心进行说明。
图1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子设备的通常时的时刻修正用的处理的一例的图。另外,步骤S700、步骤S701、步骤S702、步骤S705和步骤S706的各处理与图12中的步骤S600、步骤S601、步骤S602、步骤S604、步骤S605的各处理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步骤S703:修正部201的处理与图12中的步骤S606的处理相同,但步骤S703的处理结束后的处理不同。
在修正部201判定为将计时数据修正了规定的时间宽度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703;是),处理器20a执行步骤S707的处理。另一方面,在修正部201判定为未将计时数据修正规定的时间宽度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703;否),处理器20a执行步骤S704的处理。
步骤S704:通信控制部204a的处理与图12中的步骤S603的处理相同,但步骤S704的处理结束后的处理不同。
通信控制部204a在判定为当前时刻是修正后发送定时TA的情况下(步骤S704;是),执行步骤S705的处理。另一方面,在通信控制部204a判定为当前时刻不是修正后发送定时TA的情况下(步骤S704;否),处理器20结束处理。
步骤S707:通信控制部204a的处理与图12中的步骤S607的处理相同,但步骤S707的处理结束后的处理不同。
通信控制部204a在判定为当前时刻是修正前发送定时TB的情况下(步骤S707;是),执行步骤S705的处理。另一方面,在通信控制部204a判定为当前时刻不是修正前发送定时TB的情况下(步骤S707;否),处理器20结束处理。
这样,通信控制部204a根据计时数据是否被修正了规定的时间宽度以上,在修正后发送定时TA和修正前发送定时TB中的任意一方,发送基准时刻信号。
另外,在图13所示的处理中,也可以是,在经过了规定的时间的情况下,通信控制部204a中止在修正前发送定时TB发送基准时刻信息B。例如,在步骤S707中,通信控制部204a在判定为当前时刻是修正前发送定时TB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图12的步骤S608和步骤S609的处理。
如以上所说明那样,本实施方式的计时装置Ca在由修正部201将计时数据修正了规定的时间宽度以上的情况下,在基于修正部201进行修正前的计时数据的修正前发送定时TB,将包含基准时刻信息B的发送信号发送到在作为规定的接收时期的修正前发送定时TB接收该发送信号的其他计时装置C。另一方面,本实施方式的计时装置Ca在由修正部201将计时数据修正了规定的时间宽度以上的情况下,在基于修正部201进行修正后的计时数据的修正后发送定时TA不发送基准时刻信息B。
利用该结构,在本实施方式的计时装置C中,能够防止在修正后发送定时TA和修正前发送定时TB两方发送基准时刻信息B而导致耗电增大。
(第3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和第2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以下情况:计时装置在将计时数据修正了规定的时间宽度以上的情况下,在修正前发送定时发送包含基准时刻信息的发送信号。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如下情况进行说明:计时装置在将计时数据修正了规定的时间宽度以上的情况下,在修正前发送定时,发送变更扫描窗口的指示信息,该扫描窗口用于接收发送信号。
将本实施方式的计时系统称作计时系统Sb、计时装置称作计时装置Cb,此外,将计时装置Cb的控制部称作控制部11b。
参照图14对计时装置Cb的控制部11b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4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部11b的结构的一例的图。控制部11b具有处理器20b、计时数据取得部30、编码器40、解码器50、键输入部60、电压数据输入部70和寄存器组80。
处理器20b具有修正部201、计时部202、母设备子设备模式控制部203、通信控制部204b、显示控制部205和指示信息生成部206b。处理器20b分别使修正部201、计时部202、母设备子设备模式控制部203、通信控制部204b、显示控制部205和指示信息生成部206b进行处理。
将本实施方式的计时装置Cb和第1实施方式的计时装置C进行比较的话,通信控制部204b、指示信息生成部206b不同。这里,其他结构要素具有的功能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在第3实施方式中,省略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功能的说明,以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为中心进行说明。
指示信息生成部206b生成指示信息。这里,指示信息是指示将发送信号的接收时期变更为基于修正部201进行修正后的计时数据的、修正后发送定时TA的信息。变更发送信号的接收时期例如是指将扫描窗口W的大小朝将接收定时提前的方向增大、或者朝将接收定时延迟的方向增大。
通信控制部204b控制基于RF电路9的接收信号的接收、和基于RF电路9的基准时刻信号的发送。此外,通信控制部204b控制基于RF电路9的指示信息的发送。
图15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伴随时刻修正的时序图的一例的图。在图15所示的例子中,计时装置C1b和计时装置C2b的计时数据表示的时刻相对于智能手机SM保持的时刻信息表示的时刻分别晚了5秒。以下说明的发送定时和接收定时是基于各计时装置Cb保持的计时数据表示的时刻的时刻。
智能手机SM在与时间服务器连接并取得时刻信息后,在时刻信息发送定时TS1发送电波信息。这里,时刻信息发送定时TS1设为智能手机SM的计时数据表示的时刻,为2时55分05秒。
计时装置C1b在接收定时RS1从智能手机SM接收时刻信息。这里,接收定时RS1设为计时装置C1b的计时数据表示的时刻,为2时55分00秒。
计时装置C1b在接收到时刻信息时,进行将自身装置的计时数据表示的时刻提前5秒的修正。因此,计时装置C1b在接收到时刻信息时,将计时数据表示的时刻从2时55分00秒修正为2时55分05秒。即,计时装置C1将时刻数据修正2秒以上。
计时装置C1b在修正后发送定时TA1-1,发送包含基准时刻信息B的发送信号。这里,修正后发送定时TA1-1设为计时装置C1的修正后的计时数据表示的时刻,为3时00分05秒。
计时装置C1b在将时刻数据修正了2秒以上的情况下,除了在修正后发送定时TA1-1以外,也在修正前发送定时TB1-1发送包含指示信息的发送信号。这里,修正前发送定时TB1-1设为计时装置C1的修正后的计时数据表示的时刻,为3时00分10秒。
另一方面,将计时装置C1b作为基准发送装置的计时装置C2b在修正前接收定时RB2-1,从计时装置C1b接收包含指示信息的发送信号。这里,修正前接收定时RB2-1设为计时装置C2的修正前的计时数据表示的时刻,为3时00分05秒。为了抑制耗电,计时装置C2b从基准发送装置发送了发送信号的发送定时的2秒前起开始扫描,最大持续接收4秒钟。将计时装置C2b持续从基准发送装置进行接收的期间称作扫描窗口W2-1。在图15所示的例子中,扫描窗口W2-1的长度为4秒钟以下。
计时装置C2b在从计时装置C1b接收到指示信息时,将扫描窗口W2朝例如将接收定时提前3秒的方向增大。
计时装置C2b在修正前发送定时TB2-1,发送包含指示信息的发送信号。这里,计时装置C2b由于未能接收到计时装置C1b在修正后发送定时TA1-1发送的基准时刻信号,因此在计时数据未被修正的修正前发送定时TB2-1发送出发送信号。
智能手机SM在与时间服务器连接并取得时刻信息后,在时刻信息发送定时TS2发送时刻信息。这里,时刻信息发送定时TS2是时刻信息发送定时TS1的3小时后,设为智能手机SM的计时数据表示的时刻,为5时55分05秒。
计时装置C1b在接收定时RS2从智能手机SM接收时刻信息。这里,接收定时RS2设为计时装置C1b的计时数据表示的时刻,为5时55分05秒。
计时装置C1b由于接收到的时刻信息表示的时刻、与自身装置的计时数据表示的时刻一致,因此不修正计时数据。
计时装置C1b在修正后发送定时TA1-2,发送包含基准时刻信息B的发送信号。这里,修正后发送定时TA1-2设为计时装置C1b的计时数据表示的时刻,为6时00分05秒。
计时装置C2b在从修正前接收定时RB2-2提前扫描窗口W2-2的时刻,从计时装置C1b接收包含基准时刻信息B的发送信号。这里,修正前接收定时RB2-2设为计时装置C2b的计时数据表示的时刻,为6时00分05秒。扫描窗口W2-2与扫描窗口W2-1相比,朝将接收定时提前3秒的方向被增大。因此,计时装置C2b能够在作为计时装置C2b的计时数据表示的时刻的、比修正前接收定时RB2-2提前了5秒的时刻(即、6时00分00秒),接收包含基准时刻信息B的发送信号。
计时装置C2b在从计时装置C1b接收到基准时刻信号时,将计时数据表示的时刻从6时00分00秒修正为6时00分05秒。即,计时装置C2将时刻数据修正2秒以上。
计时装置C2b在修正后发送定时TA2-2,发送包含基准时刻信息B的发送信号。这里,修正后发送定时TA2-2设为计时装置C2b的修正后的计时数据表示的时刻,为6时10分35秒。
计时装置C2b在将时刻数据修正了2秒以上的情况下,除了在修正后发送定时TA2-2以外,也在修正前发送定时TB2-2发送包含指示信息的发送信号。这里,修正前发送定时TB2-2设为计时装置C2b的修正后的计时数据表示的时刻,为6时10分40秒。
接着,参照图16说明用于发送指示信息的处理。
图16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子设备的通常时的时刻修正用的处理的一例的图。另外,步骤S800、步骤S801、步骤S802、步骤S803、步骤S804、步骤S805、步骤S806和步骤S807的各处理与图12中的步骤S600、步骤S601、步骤S602、步骤S603、步骤S604、步骤S605、步骤S606和步骤S607的各处理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步骤S808:指示信息生成部206b生成指示信息。这里,指示信息生成部206b根据计时数据寄存器802所存储的修正时间宽度信息,生成指示信息。
指示信息生成部206b生成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表示将扫描窗口W朝将接收定时提前的方向增大修正时间宽度信息表示的时间。例如,在计时数据提前了5秒的情况下,修正时间宽度信息示出5秒作为时间宽度。在修正时间宽度信息示出5秒作为时间宽度的情况下,指示信息表示将扫描窗口W朝将接收定时提前5秒的方向增大。
在另一例中,在计时数据延迟了5秒的情况下,修正时间宽度信息示出负5秒作为时间宽度。在修正时间宽度信息示出负5秒作为时间宽度的情况下,指示信息表示将扫描窗口W朝将接收定时延迟5秒的方向增大。
步骤S805:通信控制部204b使RF电路9发送包含指示信息的发送信号。这里,通信控制部204b使编码器40对指示信息生成部206b供给的指示信息进行编码并供给到RF电路9。
因此,通信控制部204b在由修正部201将计时数据修正了规定的时间宽度以上的情况下,在修正前发送定时TB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指示将发送信号的接收时期变更为基于修正部201进行修正后的计时数据的、修正后发送定时。
如以上所说明那样,本实施方式的计时装置Cb具有发送部(通信控制部204b)。
发送部(通信控制部204b)在由修正部201将计时数据修正了规定的时间宽度以上的情况下,在修正前发送定时TB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指示将发送信号的接收时期变更为基于修正部201进行修正后的计时数据的、修正后发送定时。
利用该结构,在本实施方式的计时装置Cb中,即使在将时刻信息修正了规定的时间宽度以上的情况下,也能够指示其他计时装置C变更发送信号的接收时期,因此即使在修正了时刻信息的情况下,其他计时装置Cb也能够接收时刻信息。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的计时装置C、计时装置Ca、计时装置Cb的一部分例如可以利用计算机来实现修正部201、计时部202、母设备子设备模式控制部203、通信控制部204、通信控制部204a、通信控制部204b、显示控制部205和指示信息生成部206b。此时,也可以通过将用于实现该控制功能的程序记录到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中,并将记录在该记录介质中的程序读入到计算机系统并执行来实现。另外,此处所说的“计算机系统”是指内置于计时装置C、计时装置Ca、计时装置Cb的计算机系统,假设包含OS或外围设备等硬件。此外,“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是指软盘、磁光盘、ROM、CD-ROM等可移动介质,内置在计算机系统中的硬盘等存储装置。并且,“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还可以包含如下的记录介质:如经由互联网等网络或电话线路等通信线路发送程序时的通信线那样,在短时间内动态保持程序的记录介质,和如成为此时的服务器或客户端的计算机系统内部的易失性存储器那样,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程序的记录介质。并且,上述程序可以用于实现前述的一部分功能,并且还能够通过与已经记录在计算机系统中的程序的组合实现前述的功能。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的计时装置C、计时装置Ca、计时装置Cb的一部分或全部也可以作为LSI(Large Scale Integration:大规模集成电路)等集成电路来实现。计时装置C、计时装置Ca、计时装置Cb的各功能块可以单独制成处理器,也可以对一部分或全部进行集成而制成处理器。此外,集成电路化的方法不限于LSI,也可以由专用电路或通用处理器来实现。此外,在由于半导体技术的进步而出现了替代LSI的集成电路化的技术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基于该技术的集成电路。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具体的结构不限于上述结构,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设计变更等。

Claims (7)

1.一种计时装置,其具有:
接收部,其接收包含用于修正计时数据的基准时刻信息的接收信号;
修正部,其根据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所述接收信号所包含的所述基准时刻信息,对所述计时数据进行修正;
计时部,其根据所述修正部修正后的所述计时数据进行计时;以及
发送部,其在由所述修正部将所述计时数据修正了规定的时间宽度以上的情况下,在基于所述修正部进行修正前的所述计时数据的修正前发送定时,将包含所述基准时刻信息的发送信号发送到在作为规定的接收时期的修正前发送定时接收该发送信号的其他计时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时装置,其中,
所述发送部除了在所述修正前发送定时,还在基于所述修正部进行修正后的所述计时数据的修正后发送定时发送所述基准时刻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计时装置,其中,
在由所述修正部将所述计时数据修正了规定的时间宽度以上的情况下,所述发送部在所述修正前发送定时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指示将所述发送信号的接收时期变更为基于所述修正部进行修正后的所述计时数据的修正后发送定时。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计时装置,其中,
所述规定的时间宽度是根据所述规定的接收时期的时间宽度来确定的。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计时装置,其中,
在经过了规定的时间的情况下,所述发送部中止在所述修正前发送定时发送所述基准时刻信息。
6.一种计时系统,其具有多个权利要求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计时装置。
7.一种计时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接收步骤,接收包含用于修正计时数据的基准时刻信息的接收信号;
修正步骤,根据在所述接收步骤中接收到的所述接收信号所包含的所述基准时刻信息,对所述计时数据进行修正;
计时步骤,根据在所述修正步骤中修正后的所述计时数据进行计时;以及
发送步骤,在所述修正步骤中将所述计时数据修正了规定的时间宽度以上的情况下,在基于在所述修正步骤中进行修正前的所述计时数据的修正前发送定时,将包含所述基准时刻信息的发送信号发送到在作为规定的接收时期的修正前发送定时接收该发送信号的其他计时装置。
CN201910111219.1A 2018-03-15 2019-02-12 计时装置、计时系统以及计时方法 Pending CN11027542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47976A JP2019158734A (ja) 2018-03-15 2018-03-15 計時装置、計時システム、及び計時方法
JP2018-047976 2018-03-1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75428A true CN110275428A (zh) 2019-09-24

Family

ID=679581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11219.1A Pending CN110275428A (zh) 2018-03-15 2019-02-12 计时装置、计时系统以及计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9158734A (zh)
CN (1) CN110275428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04882A (ja) * 1999-04-22 2000-11-02 Citizen Watch Co Ltd 時刻情報中継装置及び時刻情報管理システム
JP2002148371A (ja) * 2000-11-07 2002-05-22 Seiko Precision Inc 無線式親子時計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子時計
CN1545648A (zh) * 2002-06-12 2004-11-1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钟表系统及钟表系统的控制方法
JP2005257488A (ja) * 2004-03-11 2005-09-22 Seiko Clock Inc 計時装置、計時システム及び計時方法
JP2005257486A (ja) * 2004-03-11 2005-09-22 Seiko Clock Inc 計時装置、計時システム及び計時方法
CN1729432A (zh) * 2002-12-19 2006-02-01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时间数据发射装置与时间校对系统
CN101515825A (zh) * 2008-02-18 2009-08-26 京瓷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主基站、从属基站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CN101839983A (zh) * 2009-03-06 2010-09-22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Gps接收装置及其位置计算方法
CN104252130A (zh) * 2013-06-27 2014-12-31 精工时钟有限公司 无线电时钟
CN104749946A (zh) * 2013-12-26 2015-07-01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电波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35092A (ja) * 1999-02-16 2000-08-29 Citizen Watch Co Ltd 時刻情報中継装置
JP6079879B2 (ja) * 2013-06-12 2017-02-15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配信装置、配信システム及び配信方法
TWM500915U (zh) * 2015-01-30 2015-05-11 Chyng Hong Electronic Co Ltd 使用於多個cpu之實時時鐘校時電路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04882A (ja) * 1999-04-22 2000-11-02 Citizen Watch Co Ltd 時刻情報中継装置及び時刻情報管理システム
JP2002148371A (ja) * 2000-11-07 2002-05-22 Seiko Precision Inc 無線式親子時計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子時計
CN1545648A (zh) * 2002-06-12 2004-11-1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钟表系统及钟表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729432A (zh) * 2002-12-19 2006-02-01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时间数据发射装置与时间校对系统
JP2005257488A (ja) * 2004-03-11 2005-09-22 Seiko Clock Inc 計時装置、計時システム及び計時方法
JP2005257486A (ja) * 2004-03-11 2005-09-22 Seiko Clock Inc 計時装置、計時システム及び計時方法
CN101515825A (zh) * 2008-02-18 2009-08-26 京瓷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主基站、从属基站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CN101839983A (zh) * 2009-03-06 2010-09-22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Gps接收装置及其位置计算方法
CN104252130A (zh) * 2013-06-27 2014-12-31 精工时钟有限公司 无线电时钟
CN104749946A (zh) * 2013-12-26 2015-07-01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电波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158734A (ja) 2019-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431848A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time to a satellite positioning system (SPS) receiver from a networked time server
CN107817677B (zh) 电子表、电子表的时刻变更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JP6451666B2 (ja) 通信装置、電子時計、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201732514U (zh) 具有互助共享协议的网络型自动校时高精度数码万年历
CN111796505B (zh) 电子表、信息更新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CN110275428A (zh) 计时装置、计时系统以及计时方法
CN110275431A (zh) 计时装置、计时系统以及计时方法
JP7089945B2 (ja) 計時装置、計時システム、及び計時方法
CN107145062B (zh) 一种室内从钟、室内从钟的工作方法和室内外主从钟卫星授时系统
JP2020088624A (ja) 電子機器
JP2005257488A (ja) 計時装置、計時システム及び計時方法
CN110557824B (zh) 计时装置、计时系统以及计时方法
JP4542801B2 (ja) 計時装置、計時システム及び計時方法
JP4406345B2 (ja) 計時装置及び計時方法
JP2020160656A (ja) 情報配信システム、ネットワークサーバー及びネットワークサーバーの制御方法
KR101034045B1 (ko) Cdma rf신호를 이용한 표준시각 동기화장치 및 그제어방법
US11824633B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EP4343456A1 (en) Electronic timepiece, storage medium storing program, and time correction method
CN104796978A (zh)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时基同步批量校准方法
JP2020056661A (ja) 電波時計
JP2005257487A (ja) 計時装置、計時システム及び計時方法
CN107367928A (zh) 一种用于构建室内外主从钟卫星授时系统的室外主钟及其工作方法
JP6551443B2 (ja) 無線通信装置、電子時計、無線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4294314A (ja) 時計システム
JP2005257486A (ja) 計時装置、計時システム及び計時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922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Seiko Chuangshi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SEIKO CLOCK Inc.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