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68308A - 具有透明磁层的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有透明磁层的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68308A
CN110268308A CN201780002015.3A CN201780002015A CN110268308A CN 110268308 A CN110268308 A CN 110268308A CN 201780002015 A CN201780002015 A CN 201780002015A CN 110268308 A CN110268308 A CN 1102683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osphere
substantially transparent
display
substrate
display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0201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68308B (zh
Inventor
左雄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2683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683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683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683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9Gaskets; Spacers; Sealing of cel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9Gaskets; Spacers; Sealing of cells
    • G02F1/13394Gaskets; Spacers; Sealing of cells spacers regularly patterned on the cell subtrate, e.g. walls, pilla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00Magnets or magnetic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s therefor;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0036Magnets or magnetic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s therefor;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showing low dimensional magnetism, i.e. spin rearrangements due to a restriction of dimensions, e.g. showing giant magnetoresistivity
    • H01F1/0045Zero dimensional, e.g. nanoparticles, soft nanoparticles for medical/biological use
    • H01F1/0063Zero dimensional, e.g. nanoparticles, soft nanoparticles for medical/biological use in a non-magnetic matrix, e.g. granular soli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3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applying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magnetic material on a magnetic film,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thin magnetic fil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7/00Magnets
    • H01F7/02Permanent magnets [PM]
    • H01F7/0231Magnetic circuits with PM for power or force generation
    • H01F7/0252PM holding devi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8Input devices, e.g. touch pane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9Gaskets; Spacers; Sealing of cells
    • G02F1/13398Spacer materials; Spacer properti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2/00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 G02F2202/07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pol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00Magnets or magnetic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s therefor;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01Magnets or magnetic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s therefor;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 H01F1/03Magnets or magnetic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s therefor;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ercivity
    • H01F1/032Magnets or magnetic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s therefor;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ercivity of hard-magnetic materials
    • H01F1/04Magnets or magnetic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s therefor;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ercivity of hard-magnetic materials metals or alloys
    • H01F1/047Alloy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组(1),包括第一显示基底(10)和面对所述第一显示基底(10)的第二显示基底(20);以及第一大体透明磁层(100)和第二大体透明磁层(200),所述第一大体透明磁层和所述第二大体透明磁层均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基底(20)远离所述第一显示基底(10)的一侧并且彼此隔开。所述第一大体透明磁层(100)和所述第二大体透明磁层(200)构造为在具有相同磁极的侧面彼此相对,以在彼此之间形成相互排斥力。

Description

具有透明磁层的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透明磁层的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组装在一起的阵列基板和滤色基板,以及阵列基板与滤色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液晶层包括液晶分子。液晶显示设备通过向阵列基板和滤色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施加电场来产生图像。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响应施加至液晶层的电场而旋转。因此,电场改变液晶层中液晶分子的对准方向。当液晶分子的对准方向改变时,液晶层的透光率也随之调整。
发明内容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第一显示基底和面对所述第一显示基底的第二显示基底;以及第一大体透明磁层和第二大体透明磁层,所述第一大体透明磁层和所述第二大体透明磁层均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基底远离所述第一显示基底的一侧并且彼此隔开;其中,所述第一大体透明磁层和所述第二大体透明磁层构造为在具有相同磁极的侧面彼此相对,以在彼此之间形成相互排斥力。
可选地,所述第一大体透明磁层位于所述第二大体透明磁层远离所述第二显示基底的一侧;并且当沿从所述第一大体透明磁层到所述第二大体透明磁层的方向对所述第一大体透明磁层施加压力时,所述第二大体透明磁层构造为排斥所述第一大体透明磁层,从而减少由施加在所述第一大体透明磁层上的所述压力导致的所述第二显示基底的变形。
可选地,所述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触摸面板,所述触摸面板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基底远离所述第一显示基底的一侧。
可选地,当沿从所述触摸面板到所述显示模组的方向对所述触摸面板施加压力时,所述第二大体透明磁层构造为排斥所述第一大体透明磁层,从而减少由施加在所述触摸面板上的所述压力导致的所述第二显示基底的变形。
可选地,所述第一大体透明磁层和所述第二大体透明磁层由所述触摸面板的至少一个层隔开。
可选地,所述触摸面板包括衬底基板;所述第一大体透明磁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靠近所述第二显示基底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二大体透明磁层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基底靠近所述触摸面板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触摸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上的触摸电极层;并且所述第一大体透明磁层位于所述触摸电极层靠近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触摸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上的触摸电极层;并且所述第一大体透明磁层位于所述触摸电极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触摸面板包括衬底基板;所述第一大体透明磁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远离所述第二显示基底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二大体透明磁层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基底靠近所述触摸面板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显示装置为液晶显示装置;并且所述显示模组为液晶显示模组,包括所述第一显示基底、所述第二显示基底及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基底和所述第二显示基底之间的液晶层。
可选地,所述第一大体透明磁层和所述第二大体透明磁层中的至少一个是包括分散在大体透明绝缘材料基质中的磁性纳米颗粒的大体透明磁层。
可选地,所述大体透明磁层包括分散在大体透明氟化物基质中的铁磁体纳米颗粒。
可选地,所述铁磁体纳米颗粒包括铁-钴合金纳米级微粒。
可选地,所述透明绝缘材料基质包括氟化铝。
可选地,所述磁性纳米颗粒的平均直径范围为约10nm~约20nm。
可选地,所述大体透明磁层的磁化强度为至少15kA/m。
可选地,所述大体透明磁层的可见光透射率大于80%。
可选地,所述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三磁层,所述第三磁层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基底靠近所述第二显示基底的一侧;以及第四磁层,所述第四磁层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基底靠近所述第一显示基底的一侧,并且与所述第三磁层隔开;其中,所述第三磁层和所述第四磁层构造为在具有相同磁极的侧面彼此相对,以在彼此之间形成相互排斥力。
可选地,所述显示模组进一步包括将所述第一显示基底和所述第二显示基底隔开的间隔层;所述间隔层包括多个子间隔件;所述第三磁层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基底靠近所述第二显示基底的一侧;并且所述第四磁层位于所述多个子间隔件远离所述第二显示基底并靠近所述第一显示基底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显示模组进一步包括将所述第一显示基底和所述第二显示基底隔开的间隔层;所述间隔层包括多个子间隔件;并且所述第三磁层位于所述多个子间隔件远离所述第一显示基底并靠近所述第二显示基底的一侧;并且所述第四磁层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基底靠近所述第一显示基底的一侧。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第一显示基底、面对所述第一显示基底的第二显示基底,以及将所述第一显示基底和所述第二显示基底隔开的间隔层;第三磁层,所述第三磁层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基底靠近所述第二显示基底的一侧;以及第四磁层,所述第四磁层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基底靠近所述第一显示基底的一侧,并且与所述第三磁层隔开;其中,所述第三磁层和所述第四磁层构造为在具有相同磁极的侧面彼此相对,以在彼此之间形成相互排斥力;所述间隔层包括多个子间隔件;并且所述第三磁层位于所述多个子间隔件远离所述第一显示基底并靠近所述第二显示基底的一侧;并且所述第四磁层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基底靠近所述第一显示基底的一侧。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形成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第一显示基底和面对所述第一显示基底的第二显示基底;形成第一大体透明磁层;以及形成第二大体透明磁层;其中,所述第一大体透明磁层和所述第二大体透明磁层均形成在所述第二显示基底远离所述第一显示基底的一侧,并且形成为彼此隔开;并且,所述第一大体透明磁层和所述第二大体透明磁层形成为在具有相同磁极的侧面彼此相对,以在彼此之间形成相互排斥力。
可选地,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第二显示基底远离所述第一显示基底的一侧形成触摸面板;所述触摸面板形成在衬底基板上;其中,形成所述第一大体透明磁层包括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磁控溅射磁性材料;并且形成所述第二大体透明磁层包括在所述第二显示基底远离所述第一显示基底的一侧的表面上磁控溅射磁性材料。
可选地,所述显示装置为液晶显示装置;并且形成所述显示模组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第一显示基底和所述第二显示基底之间形成液晶层。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作为根据本文各实施例的说明性示例,并非旨在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具体地描述。应当注意的是,以下一些实施例的描述是出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并非旨在穷尽或或限制于所公开的精确形式。
常规液晶显示装置通常包括阵列基板、面对阵列基板的对置基板,以及夹在阵列基板与对置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当按压对置基板的表面时,对置基板响应施加至对置基板表面的压力而变形。当变形达到一定幅度时,会导致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从按压位置向周围散逸,从而导致显示装置中的池效应并影响显示质量。特别地,当液晶显示装置为触控液晶显示装置时,显示装置上频繁的触摸动作会严重影响观看体验。当触控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位于显示模组上的触摸面板,尤其是触摸面板是超薄面板时,池效应就会更加严重。
因此,本发明尤其提供一种基本上消除因现有技术的局限和缺点而产生的一个或多个问题的具有透明磁层的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第一显示基底和面对所述第一显示基底的第二显示基底;第一大体透明磁层和第二大体透明磁层,所述第一大体透明磁层和所述第二大体透明磁层均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基底远离所述第一显示基底的一侧并且彼此隔开。可选地,所述第一大体透明磁层和所述第二大体透明磁层构造为在具有相同磁极的侧面彼此相对,以在彼此之间形成相互排斥力。在本文中,术语“大体透明”表示从中透射至少50%(如至少60%、至少70%、至少80%、至少90%及至少95%)的可见光波长范围内的光。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参见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组1、第一大体透明磁层100和第二大体透明磁层200。显示模组包括第一显示基底10和面对第一显示基底10的第二显示基底20。可选地,第一大体透明磁层100和第二大体透明磁层200彼此隔开。第一大体透明磁层100和第二大体透明磁层200均位于第二显示基底20远离第一显示基底10的一侧。第一大体透明磁层100位于第二大体透明磁层200远离第二显示基底20的一侧。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大体透明磁层100和第二大体透明磁层200构造为在具有相同磁极的侧面彼此相对,以在彼此之间,如至少在相邻侧上,形成相互排斥力。例如,第一大体透明磁层100和第二大体透明磁层200之间,例如,第一大体透明磁层100和第二大体透明磁层200的相邻侧之间,存在排斥磁力。
在一个实例中,第一大体透明磁层100和第二大体透明磁层200构造为在具有N极的一侧彼此相对,以在彼此之间形成相互排斥力,即,第一大体透明磁层100和第二大体透明磁层200的相邻侧均为具有N极的一侧。在另一实例中,第一大体透明磁层100和第二大体透明磁层200构造为在具有S极的一侧彼此相对,以在彼此之间形成相互排斥力,即,第一大体透明磁层100和第二大体透明磁层200的相邻侧均为具有S极的一侧。
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第一大体透明磁层100和第二大体透明磁层200构造为在具有相同磁极的侧面彼此相对,以在彼此之间形成相互排斥力。因此,当沿从第一大体透明磁层100到第二大体透明磁层200的方向对第一大体透明磁层100施加压力时,第二大体透明磁层200构造为排斥第一大体透明磁层100。通过设置第一大体透明磁层100和第二大体透明磁层200,可以减少甚至消除由(直接或间接)施加在第一大体透明磁层上的压力导致的第二显示基底的变形。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参见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为液晶显示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模组1包括第一显示基底10(如包括用于驱动显示模组图像显示的多个薄膜晶体管的阵列基板)、第二显示基底20(如包括滤色器的滤色基板),以及位于第一显示基底10和第二显示基底20之间的液晶层30。通过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设置第一大体透明磁层100和第二大体透明磁层200,第一大体透明磁层100和第二大体透明磁层200之间的排斥力可以防止或显著减少由施加在第一大体透明磁层100上的压力导致的第二显示基底20的变形。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由于减少或消除了第二显示基底20的变形,第二显示基底20变形导致的池效应也随之减少或消除。
参见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包括触摸面板2,触摸面板2位于第二显示基底20远离第一显示基底10的一侧。触摸面板2包括位于衬底基板40上,如衬底基板40靠近显示模组1的一侧上的至少一个触摸电极层50。当沿从触摸面板2到显示模组1的方向对触摸面板2施加压力时,第二大体透明磁层200构造为排斥第一大体透明磁层100,从而减少由施加在触摸面板2上的压力导致的第二显示基底20的变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大体透明磁层100和第二大体透明磁层200由至少一层触摸面板2隔开。参见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触摸面板2包括衬底基板40,以及位于衬底基板40上的触摸电极层50。第一大体透明磁层100位于衬底基板40上,触摸电极层50位于第一大体透明磁层100远离衬底基板40的一侧,并且第二大体透明磁层200位于触摸电极层50远离第一大体透明磁层100的一侧。可选地,第一大体透明磁层100和第二大体透明磁层200至少由触摸电极层50隔开。第一大体透明磁层100位于触摸电极层50靠近衬底基板40的一侧。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参见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触摸电极层50位于衬底基板40上,第一大体透明磁层100位于触摸电极层50远离衬底基板40的一侧,并且第二大体透明磁层200位于第一大体透明磁层100远离触摸电极层50的一侧。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参见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触摸电极层50位于衬底基板40上,第二大体透明磁层200位于触摸电极层50远离衬底基板40的一侧,并且第一大体透明磁层100位于衬底基板40远离触摸电极层50的一侧。第一大体透明磁层100位于衬底基板40远离第二显示基底20的一侧,并且第二大体透明磁层200位于第二显示基底20靠近触摸面板2的一侧。
可以使用各种适当的材料制作第一大体透明磁层100和第二大体透明磁层20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大体透明磁层100和第二大体透明磁层200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磁性材料。可选地,第一大体透明磁层100和第二大体透明磁层200中的至少一个是包括分散在大体透明绝缘材料基质中的磁性纳米颗粒的大体透明磁层。在一个实例中,大体透明磁层包括分散在大体透明氟化物基质中的铁磁体纳米颗粒。可选地,磁性纳米颗粒的平均直径范围为约10nm~约50nm,例如,约10nm~约20nm、约20nm~约30nm、约30nm~约40nm、以及约40nm~约50nm。可选地,大体透明磁层具有至少10kA/m的磁化强度,例如,至少12kA/m、至少14kA/m、至少16kA/m、以及至少18kA/m。可选地,大体透明磁层的可见光透射率大于50%,例如,大于60%、大于70%、大于80%、大于90%、大于95%以及大于98%。
在一些实施例中,大体透明磁层包括多个纳米颗粒,如分散在大体透明基质中的纳米级微粒。可以使用各种合适的透明材料制作基质。可选地,所述基质由绝缘材料制成。可选地,所述基质包括金属氟化物。适合制造所述基质的金属氟化物实例包括:氟化铝、氟化镁和氟化钡。可选地,所述纳米颗粒为铁磁体纳米颗粒。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纳米颗粒,如纳米级微粒,包括以下一种或其组合:钆、铁、钴、镍、镝、氧化镝、铂、钯、钴基合金(如铁-钴合金)、铁基合金(如铁-钴合金)、镍基合金(如铁-镍合金)、不锈钢或其它顺磁性或铁磁性金属、钆盐、钆络合物、Gd-DTPA(钆二乙三胺五乙酸)、钆喷酸二甲葡胺、铜、镍、锰、铬、镝和钆的化合物以及钆和铁或锰等其它顺磁金属的螯合物。可选地,所述纳米颗粒,如纳米级微粒,包括含有铁和钴中的一种或其组合的合金,如铁-钴合金。
可选地,所述大体透明磁层为Fe13Co10Al22F55膜。可选地,所述大体透明磁层为Fe9Co5Al19F67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大体透明磁层为稀磁半导体膜,由掺杂剂和待掺杂物质经过化学反应沉积而成。可选地,所述掺杂剂可以是含有磁性过渡族金属元素的一种或多种乙酰丙酮化物,并且所述磁性过渡族金属元素包括Fe、Co、Ni、Mn中的一种或多种。可选地,所述待掺杂物质可以是含有非磁性过渡族金属元素的一种或多种乙酰丙酮化物。可选地,所述非磁性过渡族金属元素包括Zn、Zr、Ti、Ga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乙酰丙酮化物的分子式可以是(CxHyOz)X,其中,X为铁、钴、镍、锰、锌、诰、钛、镓中的一种或其组合。在一个实例中,所述乙酰丙酮化物为乙酰丙酮锌(C10H14O4Zn)或乙酰丙酮锰(C15H21O6Mn)。
图2-图4示出几个示例性显示装置,其中,触摸面板附接至显示模组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大体透明磁层100和第二大体透明磁层200可以应用在非触控显示装置中,例如,以防止在显示装置的表面被触摸时产生的池效应。可选地,所述显示装置为内嵌式(in-cell)触控显示装置。可选地,所述显示装置为表面式(on-cell)触控显示装置。可选地,所述显示装置为附加式(add-on)触控显示装置。可选地,所述显示装置为单片玻璃式(one-glass-solution)触控显示装置。
合适的显示装置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纸、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册、GPS等。
可选地,所述显示装置为液晶显示装置。可选地,所述显示装置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彼此隔开的第三磁层和第四磁层。所述第三磁层位于所述显示模组的第一显示基底上,并且所述第四磁层位于所述显示模组的第二显示基底上。所述第三磁层和所述第四磁层构造为在具有相同磁极的侧面彼此相对,以在彼此之间形成相互排斥力。可选地,所述第二大体透明磁层和所述第四磁层构造为在具有相同磁极的侧面彼此相对,以在彼此之间形成相互排斥力。可选地,所述第二大体透明磁层和所述第四磁层构造为在具有相反磁极的侧面彼此相对,以在彼此之间形成相互吸引力。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参见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组1,显示模组1包括第一显示基底10(如包括用于驱动显示模组图像显示的多个薄膜晶体管的阵列基板)、以及面对第一显示基底10的第二显示基底20(如包括滤色器的滤色基板)。所述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彼此隔开的第三磁层300和第四磁层400。第三磁层300位于显示模组1的第一显示基底10上,并且第四磁层400位于显示模组1的第二显示基底20上。第三磁层300和第四磁层400构造为在具有相同磁极的侧面彼此相对,以在彼此之间形成相互排斥力。可选地,第二大体透明磁层200和第四磁层400构造为在具有相同磁极的侧面彼此相对,以在彼此之间形成相互排斥力。可选地,第二大体透明磁层200和第四磁层400构造为在具有相反磁极的侧面彼此相对,以在彼此之间形成相互吸引力。可选地,第三磁层300和第四磁层400设置在显示模组1内侧。例如,第三磁层300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基底10靠近第二显示基底20的一侧;并且第四磁层400位于第二显示基底20靠近第一显示基底10的一侧。通过设置第三磁层300和第四磁层400,可以进一步减少由施加在第一大体透明磁层100上的压力导致的第二显示基底20的变形。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由于减少或消除了第二显示基底20的变形,第二显示基底20变形导致的池效应也随之减少或消除。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参见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组1,显示模组1包括第一显示基底10(如包括用于驱动显示模组图像显示的多个薄膜晶体管的阵列基板)、以及面对第一显示基底10的第二显示基底20(如包括滤色器的滤色基板)。显示模组1包括位于第一显示基底10和第二显示基底20之间的间隔层500,用于将第一显示基底10和第二显示基底20隔开。在一些实施例中,间隔层500至少包括仅与第一显示基底10和第二显示基底20中的一个而非两个接触的多个子间隔件S。例如,图6中的多个子间隔件S与第二显示基底20接触,但不与第一显示基底10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彼此隔开的第三磁层300和第四磁层400。第四磁层400位于间隔层500远离第二显示基底20并靠近第一显示基底10的一侧。第三磁层300位于第一显示基底10靠近第二显示基底20的一侧。第三磁层300和第四磁层400构造为在具有相同磁极的侧面彼此相对,以在彼此之间形成相互排斥力。可选地,第二大体透明磁层200和第四磁层400构造为在具有相同磁极的侧面彼此相对,以在彼此之间形成相互排斥力。可选地,第二大体透明磁层200和第四磁层400构造为在具有相反磁极的侧面彼此相对,以在彼此之间形成相互吸引力。可选地,第四磁层400包括多个第四磁性块4b,每个第四磁性块4b位于一个所述多个子间隔件S远离第二显示基底20并靠近第一显示基底10的一侧。可选地,第三磁层300包括多个第三磁性块3b,每个第三磁性块3b面对一个所述多个第四磁性块4b。每对一个所述多个第三磁性块3b和一个所述多个第四磁性块4b构造为在具有相同磁极的侧面彼此相对,以在彼此之间形成相互排斥力。通过设置第三磁层300和第四磁层400,可以进一步减少由施加在第一大体透明磁层100上的压力导致的第二显示基底20的变形。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由于减少或消除了第二显示基底20的变形,第二显示基底20变形导致的池效应也随之减少或消除。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参见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组1,显示模组1包括第一显示基底10(如包括用于驱动显示模组图像显示的多个薄膜晶体管的阵列基板)、以及面对第一显示基底10的第二显示基底20(如包括滤色器的滤色基板)。显示模组1包括位于第一显示基底10和第二显示基底20之间的间隔层500,用于将第一显示基底10和第二显示基底20隔开。在图7中,图5的多个子间隔件S与第一显示基底10接触,但不与第二显示基底20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彼此隔开的第三磁层300和第四磁层400。第三磁层300位于间隔层500远离第一显示基底10并靠近第二显示基底20的一侧。第四磁层400位于第二显示基底20靠近第一显示基底10的一侧。第三磁层300和第四磁层400构造为在具有相同磁极的侧面彼此相对,以在彼此之间形成相互排斥力。可选地,第二大体透明磁层200和第四磁层400构造为在具有相同磁极的侧面彼此相对,以在彼此之间形成相互排斥力。可选地,第二大体透明磁层200和第四磁层400构造为在具有相反磁极的侧面彼此相对,以在彼此之间形成相互吸引力。可选地,第三磁层300包括多个第三磁性块3b,每个第三磁性块3b位于一个所述多个子间隔件S远离第一显示基底10并靠近第二显示基底20的一侧。可选地,第四磁层400包括多个第四磁性块4b,每个第四磁性块4b面对一个所述多个第三磁性块3b。每对一个所述多个第三磁性块3b和一个所述多个第四磁性块4b构造为在具有相同磁极的侧面彼此相对,以在彼此之间形成相互排斥力。通过设置第三磁层300和第四磁层400,可以进一步减少由施加在第一大体透明磁层100上的压力导致的第二显示基底20的变形。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由于减少或消除了第二显示基底20的变形,第二显示基底20变形导致的池效应也随之减少或消除。
图8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参见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组1,显示模组1包括第一显示基底10、面对第一显示基底10的第二显示基底20,以及将第一显示基底10和第二显示基底20隔开的间隔层50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彼此隔开的第三磁层300和第四磁层400。第三磁层300位于间隔层500远离第一显示基底10并靠近第二显示基底20的一侧。第四磁层400位于第二显示基底20靠近第一显示基底10的一侧。第三磁层300和第四磁层400构造为在具有相同磁极的侧面彼此相对,以在彼此之间形成相互排斥力。可选地,第三磁层300包括多个第三磁性块3b,每个第三磁性块3b位于一个所述多个子间隔件S远离第一显示基底10并靠近第二显示基底20的一侧。可选地,第四磁层400包括多个第四磁性块4b,每个第四磁性块4b面对一个所述多个第三磁性块3b。每对一个所述多个第三磁性块3b和一个所述多个第四磁性块4b构造为在具有相同磁极的侧面彼此相对,以在彼此之间形成相互排斥力。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形成显示模组,形成第一大体透明磁层,以及形成第二大体透明磁层。可选地,形成所述显示模组的步骤包括:形成第一显示基底,以及形成面对所述第一显示基底的第二显示基底。可选地,所述第一大体透明磁层和所述第二大体透明磁层均形成在所述第二显示基底远离所述第一显示基底的一侧,并且形成为彼此隔开。可选地,所述第一大体透明磁层和所述第二大体透明磁层形成为在具有相同磁极的侧面彼此相对,以在彼此之间形成相互排斥力。可选地,所述第一大体透明磁层形成于所述第二大体透明磁层远离所述第二显示基底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大体透明磁层和所述第二大体透明磁层形成为隔开一定距离,从而当沿从所述第一大体透明磁层到所述第二大体透明磁层的方向对所述第一大体透明磁层施加压力时,所述第二大体透明磁层排斥所述第一大体透明磁层。可选地,所述第一大体透明磁层和所述第二大体透明磁层之间的排斥力强到足以减少或消除由施加在所述第一大体透明磁层上的所述压力导致的所述第二显示基底的变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第二显示基底远离所述第一显示基底的一侧形成触摸面板。可选地,所述第一大体透明磁层和所述第二大体透明磁层形成为隔开一定距离,使得当沿从所述触摸面板到所述显示模组的方向对所述触摸面板施加压力时,所述第二大体透明磁层排斥所述第一大体透明磁层,从而减少由施加在所述触摸面板上的所述压力导致的所述第二显示基底的变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大体透明磁层和第二大体透明磁层形成为由所述触摸面板的至少一个层(如触摸电极层)隔开。可选地,所述第一大体透明磁层和所述第二大体透明磁层形成为不由所述触摸面板的任何层隔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形成第一大体透明磁层,所述第一大体透明磁层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具有第一磁极,所述第二侧具有第二磁极;形成二大体透明磁层,所述第二大体透明磁层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具有所述第一磁极,所述第二侧具有所述第二磁极。可选地,形成所述显示装置,使得所述第一大体透明磁层的第一侧和所述第二大体透明磁层的第一侧构造为彼此相对。可选地,形成所述显示装置,使得所述第一大体透明磁层的第二侧和所述第二大体透明磁层的第二侧构造为彼此相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触摸面板上形成所述第一大体透明磁层,以及在所述显示模组上形成所述第二大体透明磁层。可选地,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将所述触摸面板附接至所述显示模组,从而使所述第一大体透明磁层和所述第二大体透明磁层构造为在具有相同磁极的侧面彼此相对。可选地,执行将所述触摸面板附接至所述显示模组的步骤,使得所述第一大体透明磁层的第一侧和所述第二大体透明磁层的第一侧构造为彼此相对。可选地,执行将所述触摸面板附接至所述显示模组的步骤,使得所述第一大体透明磁层的第二侧和所述第二大体透明磁层的第二侧构造为彼此相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摸面板的触摸电极层形成在衬底基板上。可选地,所述第一大体透明磁层形成在所述衬底基板靠近所述第二显示基底的一侧。可选地,所述第二大体透明磁层形成在所述第二显示基底靠近所述触摸面板的一侧。可选地,所述第一大体透明磁层位于所述触摸电极层靠近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可选地,所述第一大体透明磁层形成于所述触摸电极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可选地,所述第一大体透明磁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远离所述第二显示基底的一侧。可选地,所述第二大体透明磁层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基底靠近所述触摸面板的一侧。可选地,所述第一大体透明磁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远离所述第二显示基底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二大体透明磁层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基底靠近触摸面板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大体透明磁层利用磁控溅射工艺形成。可选地,形成所述第一大体透明磁层的步骤包括:在所述触摸面板的衬底基板上磁控溅射磁性材料。可选地,形成所述第二大体透明磁层的步骤包括:在所述第二显示基底远离所述第一显示基底的一侧的表面上磁控溅射磁性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为液晶显示装置,并且形成所述显示模组的步骤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第一显示基底和所述第二显示基底之间形成液晶层。
可选地,所述第一大体透明磁层和所述第二大体透明磁层中的至少一个是利用分散在大体透明绝缘材料基质中的磁性纳米颗粒形成的大体透明磁层。
出于示例和说明的目的提供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说明。本发明的意图并非在于穷举或者将本发明限制在所披露的精确形式或示例性实施例。因此,上述说明应视为说明性而非限制性的。显然,许多修改和变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这些实施例的选取和描述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最佳应用模式,从而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适用于各种实施例并且本发明的各种变型适合于所设想的特定用途或实施方式。本发明的意图在于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内容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权利要求机器等同内容中的所有术语均具有最宽泛的合理意义。因此,术语“发明”、“本发明”等不一定将权利要求的范围限定于特定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参考并不暗指对本发明的限制,并且不能推出这样的限制。本发明仅由所附权利要求的主旨和范围限定。此外,这些权利要求可能在名词或元件前面使用“第一”、“第二”等。除非给出了特定的数字,否则此类术语应当理解为一种命名法,并且不应解释为对由这种命名法修改的元件的数量做出限制。所描述的任何优点和益处可能不适用于本发明的所有实施例。应当理解的是,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描述的实施例中做出变型。此外,不管元件或组件是否在所附权利要求中明确地叙述,本发明中的元件和组件并非旨在专用于公众。

Claims (24)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第一显示基底和面对第一显示基底的第二显示基底;以及
第一大体透明磁层和第二大体透明磁层,所述第一大体透明磁层和所述第二大体透明磁层均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基底远离所述第一显示基底的一侧并且彼此隔开;
其中,所述第一大体透明磁层位于所述第二大体透明磁层远离所述第二显示基底的一侧;并且
所述第一大体透明磁层和所述第二大体透明磁层构造为在具有相同磁极的侧面彼此相对,以在彼此之间形成相互排斥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当沿从所述第一大体透明磁层到所述第二大体透明磁层的方向对所述第一大体透明磁层施加压力时,所述第二大体透明磁层构造为排斥所述第一大体透明磁层,从而减少由施加在所述第一大体透明磁层上的所述压力导致的所述第二显示基底的变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触摸面板,所述触摸面板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基底远离所述第一显示基底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当沿从所述触摸面板到所述显示模组的方向对所述触摸面板施加压力时,所述第二大体透明磁层构造为排斥所述第一大体透明磁层,从而减少由施加在所述触摸面板上的所述压力导致的所述第二显示基底的变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大体透明磁层和所述第二大体透明磁层由所述触摸面板的至少一个层隔开。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触摸面板包括衬底基板;
所述第一大体透明磁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靠近所述第二显示基底的一侧;并且
所述第二大体透明磁层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基底靠近所述触摸面板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触摸面板进一步包括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上的触摸电极层;并且
所述第一大体透明磁层位于所述触摸电极层靠近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触摸面板进一步包括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上的触摸电极层;并且
所述第一大体透明磁层位于所述触摸电极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触摸面板包括衬底基板;
所述第一大体透明磁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远离所述第二显示基底的一侧;并且
所述第二大体透明磁层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基底靠近所述触摸面板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装置为液晶显示装置;并且
所述显示模组为液晶显示模组,包括所述第一显示基底、所述第二显示基底及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基底和所述第二显示基底之间的液晶层。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大体透明磁层和所述第二大体透明磁层中的至少一个是包括分散在大体透明绝缘材料基质中的磁性纳米颗粒的大体透明磁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大体透明磁层包括分散在大体透明氟化物基质中的铁磁体纳米颗粒。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铁磁体纳米颗粒包括铁-钴合金纳米级微粒。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透明绝缘材料基质包括氟化铝。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磁性纳米颗粒的平均直径范围为约10nm~约20nm。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大体透明磁层的磁化强度为至少15kA/m。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大体透明磁层的可见光透射率大于80%。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
第三磁层,所述第三磁层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基底靠近所述第二显示基底的一侧;以及
第四磁层,所述第四磁层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基底靠近所述第一显示基底的一侧,并且与所述第三磁层隔开;
其中,所述第三磁层和所述第四磁层构造为在具有相同磁极的侧面彼此相对,以在彼此之间形成相互排斥力。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模组进一步包括将所述第一显示基底和所述第二显示基底隔开的间隔层;
所述间隔层包括多个子间隔件;
所述第三磁层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基底靠近所述第二显示基底的一侧;并且
所述第四磁层位于所述多个子间隔件远离所述第二显示基底并靠近所述第一显示基底的一侧。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模组进一步包括将所述第一显示基底和所述第二显示基底隔开的间隔层;
所述间隔层包括多个子间隔件;
并且所述第三磁层位于所述多个子间隔件远离所述第一显示基底并靠近所述第二显示基底的一侧;并且
所述第四磁层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基底靠近所述第一显示基底的一侧。
2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第一显示基底、面对所述第一显示基底的第二显示基底,以及将所述第一显示基底和所述第二显示基底隔开的间隔层;
第三磁层,所述第三磁层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基底靠近所述第二显示基底的一侧;以及
第四磁层,所述第四磁层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基底靠近所述第一显示基底的一侧,并且与所述第三磁层隔开;
其中,所述第三磁层和所述第四磁层构造为在具有相同磁极的侧面彼此相对,以在彼此之间形成相互排斥力;
所述间隔层包括多个子间隔件;
并且所述第三磁层位于所述多个子间隔件远离所述第一显示基底并靠近所述第二显示基底的一侧;并且
所述第四磁层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基底靠近所述第一显示基底的一侧。
22.一种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包括:
形成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第一显示基底和面对第一显示基底的第二显示基底;
形成第一大体透明磁层;以及
形成第二大体透明磁层;
其中,所述第一大体透明磁层和所述第二大体透明磁层均形成在所述第二显示基底远离所述第一显示基底的一侧,并且形成为彼此隔开;并且
所述第一大体透明磁层和所述第二大体透明磁层形成为在具有相同磁极的侧面彼此相对,以在彼此之间形成相互排斥力。
23.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第二显示基底远离所述第一显示基底的一侧形成触摸面板;所述触摸面板形成在衬底基板上;
其中,形成所述第一大体透明磁层包括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磁控溅射磁性材料;并且
形成所述第二大体透明磁层包括在所述第二显示基底远离所述第一显示基底的一侧的表面上磁控溅射磁性材料。
24.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显示装置为液晶显示装置;并且
形成所述显示模组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第一显示基底和所述第二显示基底之间形成液晶层。
CN201780002015.3A 2017-12-13 2017-12-13 具有透明磁层的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102683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7/115917 WO2019113832A1 (en) 2017-12-13 2017-12-13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ransparent magnetic layer,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68308A true CN110268308A (zh) 2019-09-20
CN110268308B CN110268308B (zh) 2020-12-01

Family

ID=66696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02015.3A Active CN110268308B (zh) 2017-12-13 2017-12-13 具有透明磁层的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627678B2 (zh)
EP (1) EP3724717A4 (zh)
JP (1) JP7070915B2 (zh)
CN (1) CN110268308B (zh)
WO (1) WO2019113832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23405A (zh) * 2020-01-08 2020-06-02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保护方法
WO2021189554A1 (zh) * 2020-03-26 2021-09-30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异形玻璃盖板的贴合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5097674A (zh) * 2022-07-22 2022-09-23 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6300182A (zh) * 2023-05-11 2023-06-23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56578A (zh) * 2019-08-13 2019-11-15 深圳市恒开源电子有限公司 液晶书写膜及基于蒸镀工艺的液晶书写膜加工方法
KR20230132021A (ko) * 2022-03-07 2023-09-1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조방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18824A (ja) * 1983-11-30 1985-06-26 Fujitsu Ltd 液晶表示素子
US6369806B1 (en) * 1998-04-20 2002-04-09 Fujitsu Takamisawa Component Ltd. Coordinate-detecting device and coordinate input pad for use in coordinate-detecting device
CN102654671A (zh) * 2011-11-14 2012-09-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03792722A (zh) * 2014-01-22 2014-05-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4020594A (zh) * 2014-05-30 2014-09-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CN105607323A (zh) * 2016-01-04 2016-05-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399841B1 (ko) * 2001-04-11 2003-09-29 서종욱 자성유체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0487356B1 (ko) * 2001-12-17 2005-05-03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터치패널의 신호선 형성방법
KR101237640B1 (ko) * 2008-01-29 2013-02-27 (주)멜파스 기생 캐패시턴스 방지 구조를 구비한 터치스크린 장치
CN101676775A (zh) 2008-09-17 2010-03-24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隔垫物、液晶显示面板和隔垫物的分布装置及分布方法
KR101097317B1 (ko) * 2009-11-18 2011-12-21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6133749B2 (ja) * 2013-04-26 2017-05-24 国立大学法人 東京大学 酸化鉄ナノ磁性粒子粉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当該酸化鉄ナノ磁性粒子粉を含む酸化鉄ナノ磁性粒子薄膜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4375306B (zh) * 2014-12-11 2018-02-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KR20160142904A (ko) 2015-06-03 2016-12-1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휨력이 고르게 분산된 커브드 액정 표시장치
KR102496918B1 (ko) * 2015-11-27 2023-02-0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05741682B (zh) 2016-05-13 2019-06-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18824A (ja) * 1983-11-30 1985-06-26 Fujitsu Ltd 液晶表示素子
US6369806B1 (en) * 1998-04-20 2002-04-09 Fujitsu Takamisawa Component Ltd. Coordinate-detecting device and coordinate input pad for use in coordinate-detecting device
CN102654671A (zh) * 2011-11-14 2012-09-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03792722A (zh) * 2014-01-22 2014-05-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4020594A (zh) * 2014-05-30 2014-09-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CN105607323A (zh) * 2016-01-04 2016-05-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23405A (zh) * 2020-01-08 2020-06-02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保护方法
CN111223405B (zh) * 2020-01-08 2022-01-25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保护方法
WO2021189554A1 (zh) * 2020-03-26 2021-09-30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异形玻璃盖板的贴合方法及显示装置
US11701876B2 (en) 2020-03-26 2023-07-18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Lamination method for special-shaped glass cover plat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5097674A (zh) * 2022-07-22 2022-09-23 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6300182A (zh) * 2023-05-11 2023-06-23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6300182B (zh) * 2023-05-11 2023-08-25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24717A1 (en) 2020-10-21
CN110268308B (zh) 2020-12-01
EP3724717A4 (en) 2021-07-21
US10627678B2 (en) 2020-04-21
WO2019113832A1 (en) 2019-06-20
JP7070915B2 (ja) 2022-05-18
US20190179182A1 (en) 2019-06-13
JP2021513662A (ja) 2021-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68308A (zh) 具有透明磁层的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KR102456654B1 (ko) 표시 장치 및 전자 기기
CN100472283C (zh) 压敏导电薄板及其制造方法、和使用该薄板的触摸屏
TWI553136B (zh) 積層配線膜及其製造方法以及鎳合金濺鍍靶材
TW202403697A (zh) 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CN104020594A (zh)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CN108242276B (zh) 层叠布线膜及其制造方法
EP2851768B1 (en) Transparent conductive structure having metal mesh
Saita et al. Formation mechanism of FePt nanoparticles synthesized via pyrolysis of iron (III) ethoxide and platinum (II) acetylacetonate
US10423267B2 (en) Conductive thin film, touch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JP2016086172A (ja) 半導体装置、該半導体装置を有する表示装置
CN106676525A (zh) 银蚀刻液组合物和使用该组合物的显示基板
CN107371363A (zh) 导电结构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30170A (zh) 导电结构体及其制备方法
EP2669773A2 (en) Touch panel
CN108139638B (zh) 导电结构体、包括该导电结构体的电极以及显示装置
JP2014503381A (ja) 酸化膜が形成された導電性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3116428A (zh) 一种在衬底上固定掩膜版的装置、使用方法及其用途
Li et al. Ordering temperature of L10-FePd film reduced by Ag underlayer
CN107045399B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Yang et al. Amorphous nickel incorporated tin oxide thin film transistors
JP2014208887A (ja) 電子部品用積層配線膜および被覆層形成用スパッタリングターゲット材
CN104885154B (zh) 磁记录介质及其制造方法
KR20170035567A (ko) 전도성 차광테이프
CN107430466B (zh) 用于触摸屏面板的层状系统、用于触摸屏面板的层状系统的制造方法及触摸屏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