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67814A - 用于操作用于印刷空心体的装置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操作用于印刷空心体的装置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67814A
CN110267814A CN201880005546.2A CN201880005546A CN110267814A CN 110267814 A CN110267814 A CN 110267814A CN 201880005546 A CN201880005546 A CN 201880005546A CN 110267814 A CN110267814 A CN 1102678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ing
plate cylinder
printing plate
segmented wheel
clo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0554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67814B (zh
Inventor
斯特凡·贝恩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obao Metal Printing Co Ltd
KBA Metalprint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Gaobao Metal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obao Metal Prin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obao Metal Print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2678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678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678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678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7/00Print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of special types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F17/08Print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of special types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printing on filamentary or elongated articles, or on articles with cylindrical surfaces
    • B41F17/14Print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of special types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printing on filamentary or elongated articles, or on articles with cylindrical surfaces on articles of finite length
    • B41F17/20Print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of special types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printing on filamentary or elongated articles, or on articles with cylindrical surfaces on articles of finite length on articles of uniform cross-section, e.g. pencils, rulers, resistors
    • B41F17/22Print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of special types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printing on filamentary or elongated articles, or on articles with cylindrical surfaces on articles of finite length on articles of uniform cross-section, e.g. pencils, rulers, resistors by rolling contac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3/00Common details of rotary presses or machines
    • B41F13/004Electric or hydraulic features of drives
    • B41F13/0045Electric driv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3/00Common details of rotary presses or machines
    • B41F13/08Cylinders
    • B41F13/24Cylinder-tripping devices; Cylinder-impression adjustments
    • B41F13/26Arrangement of cylinder bearings
    • B41F13/32Bearings mounted on swinging suppo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9/00Apparatus or machines for carrying out printing operations combined with other operations
    • B41F19/007Apparatus or machines for carrying out printing operations combined with other operations with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or thermal prin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27/00Devices for attaching printing elements or formes to supports
    • B41F27/005Attaching and registering printing formes to suppo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27/00Devices for attaching printing elements or formes to supports
    • B41F27/02Magnetic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30/00Devices for attaching coverings or make-ready devices; Guiding devices for coverings
    • B41F30/04Devices for attaching coverings or make-ready devices; Guiding devices for coverings attaching to transfer cylin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31/00Inking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 B41F31/30Arrangements for tripping, lifting, adjusting, or removing inking rollers; Supports, bearings, or forks therefor
    • B41F31/304Arrangements for inking roller bearings, forks or supports
    • B41F31/308Swinging bear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33/00Indicating, counting, warning,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B41F33/04Tripping devices or stop-motions
    • B41F33/08Tripping devices or stop-motions for starting or stopping operation of cylin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33/00Indicating, counting, warning,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B41F33/04Tripping devices or stop-motions
    • B41F33/10Tripping devices or stop-motions for starting or stopping operation of damping or inking un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1/00Inking and printing with a printer's forme
    • B41M1/14Multicolour printing
    • B41M1/16Multicolour printing using different inks which flow into one another to produce iridescent effec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1/00Inking and printing with a printer's forme
    • B41M1/40Printing on bodies of particular shapes, e.g. golf balls, candles, wine cor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0082Digital printing on bodies of particular shapes
    • B41M5/0088Digital printing on bodies of particular shapes by ink-jet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3/00Common details of rotary presses or machines
    • B41F13/08Cylinders
    • B41F13/24Cylinder-tripping devices; Cylinder-impression adjustments
    • B41F13/34Cylinder lifting or adjusting devices
    • B41F13/40Cylinder lifting or adjusting devices fluid-pressure opera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31/00Inking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 B41F31/30Arrangements for tripping, lifting, adjusting, or removing inking rollers; Supports, bearings, or forks therefor
    • B41F31/32Lifting or adjusting devices
    • B41F31/36Lifting or adjusting devices fluid-pressure opera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AND TO STAMPS
    • B41P2227/00Mounting or handling printing plates; Forming printing surfaces in situ
    • B41P2227/60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printing plates
    • B41P2227/62Devices for introducing printing pl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inting Methods (AREA)
  • Inking, Control Or Cleaning Of Prin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提出一种用于操作用于印刷空心体的装置的方法,其中该装置具有旋转的、具有多个在其圆周上先后布置的印刷布(33)的分段轮(03),并且与该分段轮(03)对应地具有多个印板滚筒(04),其中根据要进行的印刷过程将选定数量的印板滚筒(04)贴靠到分段轮(03)上或者从该分段轮(03)分离,其中在第一印刷过程中,第一部分量的贴靠的印板滚筒(04)分别将印刷油墨转移到布置在该分段轮(03)上的多个印刷布(33)上,其中在第一印刷过程结束时,在第一印刷过程中在分段轮(03)上贴靠的印板滚筒(04)的至少一部分从该旋转的分段轮(03)离开,其中在分段轮(03)的继续不间断旋转过程中,为了执行第二印刷过程,将第二部分量的印板滚筒(04)在该分段轮(03)上贴靠,并分别将印刷油墨转移到多个在该分段轮(03)上布置的印刷布(33)上,其中在至少一个参与第一印刷过程并且未参与正在进行的第二印刷过程的印板滚筒(04)上,将其相应的印版在该正在进行的印刷过程期间更换。

Description

用于操作用于印刷空心体的装置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用于操作用于印刷空心体的装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例如从WO 2012/148576 A1中已知,在包装工业中在用于装饰空心体的装置中通常使用多个印刷装置,每个空心体具有圆柱形周面。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印刷装置中的每一个均将印刷油墨转移到由这些印刷装置共同使用的印刷布上。然后通过相关空心体的周面和先前尤其已多色上墨的印刷布之间的相对运动来用例如多色印刷图案装饰相关空心体的周面,特别是通过在该印刷布上滚动相关空心体的周面。
这种用于特别是各自具有优选圆柱形周面的空心体的印刷或装饰的装置例如与通常具有多个工作站的系统一起用于制造这种空心体,其中空心体的印刷或装饰通过印刷方法进行,这就是为什么这些空心体通常也可称为印刷产品。在这样的系统中,待印刷的空心体以批量生产的方式生产,例如每分钟数百或甚至几千件,例如每分钟1500至3000件。这种空心体例如由金属制成,特别是由钢或铝或由塑料制成。这种由金属制成的空心体例如用作饮料罐或气溶胶罐。这种由塑料制成的空心体例如以热塑性模制品的形式制造并且例如用作用于包装例如液体或糊状食品、特别是乳制品或饮料的杯子。然而,相应的空心体也可以是由塑料或由铝制成的圆管体,其中管指的是细长、坚固但可成形的容器,其用于填充特别是糊状的物质。由铝制成的管例如以向后挤压工艺生产。由塑料制成的管例如通过挤出在每种情况下作为无缝管制造。在上述装置中印刷的另一种类型的空心体可以是由玻璃制成的优选圆柱形的容器或器皿,例如瓶子或烧瓶。
饮料罐优选地由铝制成并且通常是所谓的两部分罐形体,其中圆形底部与优选直的圆柱形周面一起来自单个工件,即来自所谓的余料(英文Slugs)或来自杯形坯,即圆盘,在造型工艺中,例如在冷挤压工艺中或在拉压造型工艺中,优选通过深拉、特别是通过熨烫深拉制成一侧开口的空心体,即所谓的生罐,并且其中在最后的制造步骤中将圆形盖放置在圆柱周面上,并通过卷边与圆柱周面气密连接。
另一种罐类型是马口铁罐。马口铁是一种镀锡钢板。为了生产马口铁罐,钢板的厚度例如为0.15mm至0.49mm,锡层的厚度为例如0.2μm至0.8μm,其中锡涂层用于防腐蚀。马口铁罐是所谓的三部分罐。为了制造马口铁罐的周面,将钢板制成的矩形条弯曲成优选直的圆柱周面,其中弯曲成圆柱周面的条的端部在对焊中焊接。接着将圆形底部和圆形盖子放置在圆柱周面上,并将边缘卷曲。为了对于马口铁罐获得对抗压痕的更高强度,例如所有三个部件即圆柱周面、底部和盖子优选具有波纹轮廓。
气溶胶罐,也称为喷射罐或喷雾罐,是用于喷射液体的金属罐。在气溶胶罐中,填充的液体处于压力下,其中将例如丙烷、丁烷、二甲醚或其混合物或还有压缩空气或氮气用作推进气体以从相关的罐中排出相关的液体。
上述WO 2012/148576 A1描述了一种用于装饰罐的装置,其中提供多个印刷装置的结构,每个印刷装置具有用于多个罐的多色装饰的输墨装置,其中每个属于一个印刷装置的输墨装置分别具有墨斗以提供墨水,其中在每个墨斗中分别设置墨斗辊,用于接收来自相关墨斗的墨水,其中在每个输墨装置中分别设置一个墨水导向器,其中墨辊分别接收来自相关墨斗辊的墨水,其中在相关的输墨装置中相应的墨水导向器随后的辊系中设置多个渐变的匀墨辊和多个分别与匀墨辊中的至少一个配合的输墨辊,其中对于每个输墨装置分别存在具有至少一个印刷版的印板滚筒。其中,在每种情况下,只有一个着墨辊与相应的印模滚筒配合以施加印刷油墨。
在后公布的DE 10 2016 201 140 A1公开了一种用于操作用于印刷空心体的装置的方法,其中所述装置具有绕其轴线旋转的分段轮,其具有多个在其圆周上先后布置的印刷布,并且与该分段轮对应具有多个分别承载一个印版或印板的印板滚筒,其中向用于为其印版或印板上墨的这些印板滚筒中的每一个分别通过输墨装置分别供给特定的印刷油墨。
通过WO 2004/109581 A2已知一种用于执行非接触式数字印刷方法例如喷墨印刷方法的装置,以在不使用印刷布的情况下按需单独印刷圆形物体,特别是两部分罐形体,其中优选地提供多个印刷头,每个印刷头印刷单一印刷油墨。
通过DE 10 2006 004 568 A1已知一种用于印刷机的短输墨装置,包括印版滚筒、与印版滚筒配合的着墨辊和接触着墨辊的网纹辊,该网纹辊对应于用于供墨的装置,其中至少一个匀染辊相对于网纹辊的旋转方向布置在供墨位置与网纹辊和着墨辊之间的接触间隙之间,其中用于供墨的装置形成为刮墨刀片。
通过DE 101 60 734 A1已知一种印刷机,其包括至少一个印版、用于用润湿剂润湿印版的润湿单元、用于用印刷油墨为印版上墨的输墨装置和具有加热辊(调温辊)的除湿装置,用于减少与印刷油墨一起传送的润湿剂的比例,其中输墨装置设计为无虹吸的短输墨装置,其中输墨装置的输墨装置辊具有第一滚动接触点,在此处输墨装置辊与加热辊处于滚动接触,其中输墨装置辊具有第二滚动接触点,并且其中通过至多一个中间辊提供印刷油墨从输墨装置辊到印版的最短输送路径。
通过DE 32 32 780 A1已知一种用于用印板滚筒印刷单张纸或幅材的胶版印刷机的输墨装置,其包含至多两个具有弹性表面的着墨辊所需的颜色,该弹性表面与通过产生连续墨水膜的供墨系统被供给墨水的墨水滚筒配合,其中在墨水滚筒下游布置具有与印板滚筒几乎相同直径的着墨辊,其中为着墨辊配有一个润湿单元,该润湿单元具有至少一个润湿剂转移辊,并且其中润湿剂沿着墨水滚筒的相同方向到墨水滚筒上的转移在施墨之后以及其与着墨辊的接触点之前进行。
通过DE 10 2006 048 286 A1已知一种用于在具有网纹辊和对应的刮刀装置以及布置在网纹辊下游的着墨辊的加工机中驱动具有短输墨装置的印刷装置的方法,在墨水流动方向上在着墨辊下游布置印板/印版滚筒,其中印板/印版滚筒与橡胶毡滚筒并且所述橡胶毡滚筒与引导印刷材料的印刷滚筒有效连接,其中网纹滚筒由单个驱动器驱动,其中在印刷/涂漆操作中由主驱动器压送到印刷滚筒的驱动轮和橡胶毡滚筒的驱动轮和印板/印版滚筒的第二和第一驱动轮以及着墨辊的驱动轮和网纹辊的驱动轮上,其中网纹辊的单个驱动器不起作用,并且其中在设置操作中,印板/印版滚筒的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之间与主驱动器的驱动连接是分开的,网纹辊的单个驱动器被激活并且通过单个驱动器将驱动力矩引入到网纹辊的驱动轮和着墨辊的驱动轮和印板/印版滚筒的第一驱动轮上。
通过DE 196 24 440 A1已知一种用于用液体填充印刷机的滚筒的凹陷的装置,其中在滚筒上布置至少两个用于用液体填充滚筒的凹陷的刮刀装置,其中设置与传送系统连接的用于液体的施加装置和在滚筒旋转方向上布置在其下游的工作刮刀,其中刮刀固定在一个梁上,其中刮掉的液体被排放到收集槽。
通过DE 89 12 194 U1已知一种用于印刷机中的输墨装置,其具有在网纹辊上可调节的工作刮刀以及具有输墨装置的油墨槽,其中工作刮刀、油墨槽和用于将油墨传送到网纹辊的装置组合形成一个组件,并且该组件可以可拆卸地固定到安装在印刷机上的载体上。
通过DE 10 2007 052 761 A1已知一种网纹印刷装置,其具有作为输墨装置辊的着墨辊和网纹辊,其中网纹辊安装在枢转杆上,其中网纹辊和着墨辊各自具有承载环,其中一个用于按压承载环布置在另一个输墨装置辊的承载环上的装置具有用于补偿与制造公差相关的直径差异的弹簧。
通过DE 43 00 683 A1已知一种轮转印刷机的具有着墨辊的输墨装置,所述着墨辊具有在其周面中形成的环形槽。
通过US 516,620已知一种具有多个沿轴向相邻并置的弹性环的摩擦辊。
通过DE 28 51 426 A1已知一种用于分别印刷空心体的周面的装置,其中设置一个将待印刷的空心体围绕旋转轴线输送的输送装置,其中设有多个印刷装置,其中每个待印刷的空心体可以用输送装置输送到印刷装置中的至少一个的印刷区域中,其中至少一个印刷装置具有印版滚筒和具有单个着墨辊的输墨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操作用于印刷空心体的装置的方法,其中可以在该装置的操作期间进行产品更换。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实现。从属权利要求涉及所发现的解决方案的有利改进和配置。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例示出于附图中,并且将在下面更详细地描述。结合实施例提及了通过本发明可实现的优点。其中:
图1示出了用于分别具有周面的空心体的印刷或装饰的装置;
图2示出了处于第一操作位置的输墨装置,特别是用于图1所示的装置;
图3示出了处于第二操作位置的输墨装置,特别是用于图1所示的装置;
图4示出了腔室刮刀系统,特别是用于图2和3中所示的输墨装置;
图5示出了处于第一操作位置的换板器;
图6示出了处于第二操作位置的图5的换板器;
图7示出了用于印刷布的存储装置;
图8示出了用于垂直输送根据图7的存储装置的装置;
图9示出了用于在根据图7的存储装置和根据图1的装置中的分段轮上的安装位置之间分别水平输送一个印刷布的装置;
图10示出了图7的存储装置,处于其布置在为其垂直输送而设置的装置上的操作状态;
图11以剖视图示出了用于根据图9的印刷布之一的水平输送的装置,该装置具有用于从分段轮移除用过的印刷布的直立刮铲;
图12是具有直立刮铲的根据图9的用于印刷布之一的水平输送的装置的透视图;
图13示出了根据图1的用于分别具有周面的空心体的印刷或装饰的装置,其中示意性地示出了分段轮的区段;
图14示出了带有其轴的分段轮的透视细节图;
图15示出了以旋转方式驱动分段轮的驱动器的透视细节图;
图16示出了分段轮的剖视图,其驱动器处于布置在用于印刷空心体的装置中的状态;
图17示出在空心体上产生颜色渐变的生产顺序;
图18示出了用于印刷空心体的混合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用例如多色印刷图案(即至少一个印刷图像)对空心体的特别是周面的印刷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在高压印刷法中进行。替代的印刷方法是例如丝网印刷法或胶版印刷法或无印版数字印刷法。在下文中,将结合高压印刷法示例性地描述本发明。为了执行高压印刷法,在印板滚筒的周面上布置印板作为印版。准备在印刷过程中使用的印板是具有印刷凸纹的印版,其中该印刷凸纹镜像再现了为印刷过程设置的印刷图像,其中在无故障的印刷操作中,仅有印刷凸纹参与由输墨装置供给至印板滚筒的印刷油墨向印刷布的转移。印版或印板具有板状的优选柔软的有限长度的载体,例如由钢板制成,其中在该载体上布置特别柔性的印刷体。至少载体的在印板滚筒的圆周方向上的相对的末端可以例如根据印板滚筒的周面的曲率预弯曲或者成角度,以允许更容易地在印板滚筒上安装印版,即在此特别是安装印板。印版或印板的载体具有例如0.2mm至0.3mm范围内的厚度。印板包括其载体在内具有例如0.7mm至1.0mm范围内、优选约0.8mm的总厚度。印刷体例如由塑料形成。印刷体被曝光以产生可用于印刷工艺的印板,例如用再现印刷图像的负像,其中未曝光位置随后例如通过洗去或通过激光从印刷体去除。
用于特别是在每种情况下具有优选圆柱形周面的空心体的印刷或装饰的装置优选地具有多个、例如八个或十个或甚至更多个印刷装置,也称为印刷站,其中这些印刷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在优选实施方案中所有这些印刷装置分别具有可旋转的印版滚筒,特别是设计为印板滚筒的印版滚筒。在这种情况下,印刷装置或印刷站以及可选地还有印版滚筒在该装置中各自支承在框架中,并且可以在相同的印刷工艺中使用,以在同一空心体上形成与参与的印刷装置或印版滚筒的数量相应的多色印刷图案。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的支承优选分别设计为飞行轴承,其中相关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在其端面之一上分别例如支承在优选锥形的轴颈上。在每个印板滚筒的周面上通常仅布置单个印板,其中印板的载体完全或至少大部分(特别是达到大于80%)地包紧相关印板滚筒的圆周。印板的印刷体的在相关印板滚筒的圆周方向上取向的长度优选地形成为短于相关印板滚筒的圆周。印版或印板通过其载体尤其磁性地布置在或者至少可布置在每个印板滚筒的周面上,即印版或印板优选磁性地保持在那里,即通过磁性保持力保持。在用于分别具有优选圆柱形的周面的空心体的印刷或装饰的装置的一个替代性或补充性的实施方案中,将印刷装置中的至少一个或者这些印刷装置中的多个分别设计为在数字印刷工艺中以无印版方式进行印刷的印刷装置,其中这样的印刷装置具有特别是至少一个喷墨打印头或激光器。
特别是在相关空心体的周面上特别是同时转移多种印刷油墨要求这种油墨转移以套准的方式进行,以便在印刷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印刷质量。在优选实施方案中,为了印版或印板在相关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的周面上的套准布置,在相关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的周面上设置优选多个例如在它们各自的位置分别可调节的配合销,其接合到印版或印板上形成的对应的凹空部中,从而使印版或印板在其布置于相关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的周面上时在那里具有限定的位置。在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每个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分别具有在100mm至150mm范围内、特别是在120mm至130mm范围内的直径,其中相关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的轴向长度分别例如在200mm至250mm之间,特别是在200mm至220mm之间。要布置在相关印板滚筒的周面上的印板具有在150mm至200mm范围内、优选地约175mm的在相关印板滚筒的轴向方向上取向的宽度。
每个在印刷过程中使用的形成为印板滚筒的印版滚筒用其印版或用其印板分别将特定的印刷油墨转移到印刷布上。所使用的印刷油墨通常是预混合的、特别是客户专用的特殊颜色,所述特殊颜色就其各自的走纸性而言根据是否印刷例如铝、马口铁或塑料的表面而以特殊方式针对待印刷的空心体的材料进行调整。在用于分别具有例如圆柱形的周面的空心体的印刷或装饰的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由印版或印板在转移相关空心体的装置的周面上提供印刷油墨。该印刷油墨转移装置优选地设计为围绕特别是水平轴线旋转的分段轮,其中在该分段轮的周边处、即在其圆周上先后布置或者至少可布置优选地多个,例如八个、十个、十二个或甚至更多个印刷布。但是,作为分段轮的替代物,根据所使用的印刷方法,印刷油墨转移装置也可以设计为装饰转筒或印刷布滚筒或转移滚筒,其至少在印刷期间分别可绕旋转轴线旋转。迄今为止,印刷布在分段轮的圆周上的布置通过如下方式进行:将印刷布分别通过例如材料锁合连接、优选通过胶合贴靠到分段轮的圆周上。优选地多个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分别在径向上贴靠到或至少可贴靠到相关分段轮的圆周上布置的印刷布上。在用于分别具有例如圆柱形的周面的空心体的印刷或装饰的装置的一种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在分段轮的圆周上先后布置比分别在分段轮上径向贴靠或至少可贴靠的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所设置的更大数量的印刷布。优选地设计为转盘式的印刷油墨转移装置、特别是分段轮具有例如1400mm至1600mm、优选约1520mm至1525mm的直径,并且在例如八个对应的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的情况下在其圆周上先后具有例如十二个印刷布。每个印板的表面优选形成为具有比印刷布的相应表面的硬度更大的硬度。印刷布的表面优选是平的,也就是说没有形成轮廓。在操作状态下——其中参与印刷过程的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分别在径向上贴靠到旋转驱动的分段轮的印刷布上,这些印版滚筒的相应印版或这些印板滚筒的相应印板在由分段轮移动的印刷布上滚动,其中印板、至少其印刷凸纹分别在相应的印刷布中按压例如0.2mm至0.25mm深,从而在相关的印刷布中产生在分段轮的轴向方向上延伸的压扁部,即辊条。例如,通过调节由相关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施加在分段轮的相关印刷布上的按压压力,通过遥控在印刷过程之前或开始时可调节压扁的强度,或者进行这样的调节。
举例来说,例如这里待印刷的空心体、例如待印刷的两部分罐形体,通过将待印刷的空心体优选沿着圆形路径的至少一部分、即沿着圆弧围绕旋转轴线输送的输送装置,优选通过供给轮,特别是通过心轴轮连续地或者以设定的节奏分别送到至少一个属于用于分别印刷空心体的周面的装置的印刷装置上,并因此由这些印刷装置中的至少一个输送到印刷区域中。例如,待印刷的空心体通过例如设计为供给轮的输送装置分别送到例如布置在分段轮上的印刷布的至少一个上,或者待印刷的空心体通过该输送装置分别直接地、即不借助于例如设计为分段轮的印刷油墨转移装置由这些印刷装置中的至少一个输送到相应的印刷区域中,这是当在直接印刷法中、例如在喷墨印刷法中相关印刷装置进行印刷时的情况。
与例如分段轮一样也围绕优选水平的轴线旋转供给轮或心轴轮与其圆周线同心地以优选等距的分布具有例如24或36个保持器,例如分别为从心轴轮的端面挑出的定位芯轴或主轴的形式,其中由每个保持器分别保持或至少可以保持待印刷的空心体。设计为心轴轮的输送装置有时被称为带有主轴的转盘。心轴轮例如在EP 1 165 318 A1中描述。合适的保持器、主轴或定位芯轴的说明可见于例如WO 2011/156052 A1。在下文中,每个定位芯轴简称为芯轴。在这种情况下,每个芯轴的纵向轴线平行于心轴轮的轴线取向。在分别例如设计为两部分罐形体的待印刷空心体的情况下,这些空心体中的每一个例如通过传送装置(例如带式传送器)送到例如设计为心轴轮的输送装置上,并且在转送站例如通过负压以抽吸方式放到心轴轮的芯轴上,然后由相关芯轴保持,而设计为心轴轮的输送装置将相应的待印刷空心体例如输送到用至少一个印刷布覆盖的分段轮并因此在至少一个印刷装置的方向上输送,或者在替代实施方案中例如在没有分段轮的情况下直接输送到至少一个印刷装置。同样,向心轴轮用传送装置以快速顺序相继供给较大量的待印刷空心体。例如在EP 1132 207 A1中描述了这种传送装置。
在相应的待印刷空心体的内壁和心轴轮的相关心轴的表面之间优选地形成宽度小于1mm、例如0.2mm的间隙,使得待印刷的空心体不通过压力保持在相关心轴上。每个芯轴可以例如借助于马达绕其各自的纵向轴线旋转,并且特别是可调节到一定的圆周速度,使得每个由芯轴保持的待印刷的空心体除了心轴轮的旋转以外还可通过独立地由芯轴执行的或者至少可执行的旋转进行旋转。待印刷的空心体在心轴轮的一个芯轴上的放置优选地在相关芯轴的静止阶段期间进行,其中所述相关芯轴在其静止阶段期间不围绕其自身的纵向轴线进行旋转运动。优选检查每个芯轴由待印刷的空心体的占用,例如用传感器无接触地进行。在芯轴没有被待印刷的空心体占用的情况下,心轴轮例如以这样的方式移动,即可靠地避免相关的自由心轴与分段轮的印刷布的接触。
待印刷的两部分罐形体在其例如向芯轴轮供应之前在位于芯轴轮上游的加工站中生产,例如由杯形坯深拉。在另一个加工站中,在每个两部分罐形体上其开口端侧修剪其边缘。每个两部分罐形体在其他加工站中例如被洗涤,特别是清洗其内部,必要时也对相关两部分罐形体的内壁和底部进行涂漆。至少每个两部分罐形体的外周面例如涂底漆,特别是用白色底漆。在其周面的印刷之后,将每个两部分罐形体例如通过压缩空气或通过优选可切换的磁体从其例如在芯轴轮上的各自的保持器移除并且供给至少一个布置在心轴轮下游的加工站,例如用于对每个已印刷的两部分罐形体的外周面涂漆的涂漆站和/或边缘加工站。已印刷的两部分罐形体特别地穿过干燥器,例如热空气干燥器,以固化施加到它们各自的周面上的至少一种印刷油墨。
用于特别是对保持在心轴轮上的空心体、特别是两部分罐形体的相应周面进行印刷的印刷工艺开始于所有对于在空心体的相应周面上待印刷的印刷图像所需的印刷油墨分别例如由贴靠到例如分段轮上的印板滚筒的相应印板施加到布置在分段轮的圆周上的印刷布之一上。这样用所有所需的印刷油墨上墨的相关印刷布然后在印刷布和待印刷的中空体的周面之间的接触中将这些印刷油墨同时在保持在心轴轮的芯轴之一上的待印刷空心体围绕其纵轴线的单次旋转过程中转移到该空心体的周面上。在将印刷油墨从印刷布转移到空心体的周面上期间,例如由心轴轮的芯轴之一保持的待印刷的空心体以与布置在例如分段轮的圆周上的相关印刷布相同大小的圆周速度旋转。因此,空心体和印刷布或分段轮的相应圆周速度彼此同步,其中例如保持在心轴轮的芯轴之一上的待印刷空心体例如从其与相关印刷布的第一接触点开始,在其周面滚动过例如印刷布的50mm的圆周长度的距离期间从其静止状态相应地加速,尤其是直至达到例如分段轮的圆周速度。因此,支承相关印刷布的分段轮规定了例如要在心轴轮的相应芯轴上设定的圆周速度。支承印版的印版滚筒或承载印板的印板滚筒的圆周速度也优选地根据例如分段轮的圆周速度设定。心轴轮和分段轮可以例如由同一中央机器驱动器驱动,并且必要时通过变速箱彼此机械联接。然而,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心轴轮和分段轮分别由自己的驱动器单独驱动,并且由控制单元控制或调节它们各自的旋转行为。
特别地,参考前述的用于分别具有例如圆柱形的周面的空心体的印刷或装饰的装置,下面举例说明进一步的各种细节。图1以示意图简化地并且示例性地示出了用于特别是分别具有优选圆柱形的周面的空心体01(例如两部分罐形体01)的印刷或装饰的通用装置,其中所述空心体01用传送装置例如顺序地供给至设计为例如旋转的或者至少可旋转的供给轮、特别是设计为心轴轮02的输送装置,并在该输送装置上各自分别保持在保持器上。在下文中,基于对于印刷机或用于印刷空心体的装置所选择的实施例,假设该输送装置优选地设计为心轴轮02。优选地,印刷油墨转移装置、例如旋转的或至少可旋转的分段轮03与心轴轮02配合,沿着所述印刷油墨转移装置或分段轮的圆周先后布置多个印刷布。与示例性提及的分段轮03对应,沿着其圆周线设置多个径向地在该分段轮03上贴靠或至少可贴靠的印版滚筒,特别是印板滚筒04,其中在该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04的相应周面上分别布置印版,特别是印板,其中该印板特别适合执行高压印刷法。每个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04为了其印版或其印板的上墨通过输墨装置06分别被供给特定印刷油墨。在下文中,作为示例假设印版滚筒分别设计为支承至少一个印板的印板滚筒04。
图2和3以简化的示意图示出了分别与印板滚筒04配合的输墨装置06的一些细节,其例如旨在用于图1中所示的用于分别具有优选圆柱形的周面的空心体01的印刷或装饰的装置中。这里提出的输墨装置06为了从储墨器到相关印板滚筒04的油墨传输有利地具有非常短的、即仅由几个、优选最多五个辊组成的特别是双辊的辊系。在双辊辊系的情况下,该辊系仅由单个着墨辊07和网纹辊08组成。具有最多由五个辊组成的辊系的输墨装置06属于短输墨装置类。图2示例性地示出了具有处于第一操作位置的具有双辊辊系的(短)输墨装置06,其中着墨辊07和网纹辊08在彼此上贴靠,着墨辊07贴靠到印板滚筒04上并且印板滚筒04还在径向上将印刷油墨从印板滚筒04贴靠到相应的空心体01转移装置的周面上,特别是分段轮03上。与此相对,图3对于图2中所示的输墨装置06示出了第二操作位置,其中着墨辊07和网纹辊08彼此离开,着墨辊07从印板滚筒04离开并且印板滚筒04也从印刷油墨传递装置、特别是从分段轮03离开。稍后再讨论贴靠和离开的机制。
印板滚筒04和网纹辊08例如分别独立地由电动机11、12旋转驱动,特别是在优选使用的、图2和3中所示的输墨装置06的情况下,其中相关电动机11、12例如在其相应的转速方面由例如电子控制单元特别是进行调节或至少可调节。在优选实施方案中,例如实施为分段轮03的印刷油墨传递装置通过自己的驱动器或在非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通过中央机器驱动器旋转驱动。着墨辊07例如由网纹辊08通过摩擦或者也独立地通过电动机旋转驱动。在优选实施方案中,着墨辊07的外径d07和支承至少一个印版、特别是至少一个印板的印板滚筒04的外径d04相等。在印板滚筒04的周面上布置或至少可布置至少一个印板,使得在具有相同的外径d04、d07的该实施方案中支承印板的印板滚筒04和着墨辊07各自具有相同的圆周长度。在优选实施方案中,在与印板滚筒04配合的输墨装置06的第一操作位置——其中着墨辊07和网纹辊08在彼此上贴靠,着墨辊07贴靠到印板滚筒04上,并且印板滚筒04也贴靠到分段轮03上,至少印板滚筒04、着墨辊07和网纹辊08的相应中心沿着同一直线G布置。为了检测着墨辊07的旋转,设置例如旋转传感器形式的检测装置,其中该旋转传感器特别是刚性地与着墨辊07的轴连接。由旋转传感器在着墨辊07旋转期间产生的信号由控制单元用于通过网纹辊08的旋转调节(或者在必要时跟踪)着墨辊07的转速,使得在印板滚筒04和着墨辊07之间建立同步,或者设定成使得着墨辊07的圆周速度与印板滚筒04的圆周速度在预定的容许公差范围内一致。为了实现该目标可以提出,控制单元优选地在由其执行的调整阶段期间调整网纹辊08的圆周速度,使得其相对于印板滚筒04的圆周速度特别是短时间地(因此不持久地)具有超前或滞后。通过将印板滚筒04和着墨辊07配置为具有分别大小相等的周长,并且通过调节印板滚筒04和着墨辊07之间的同步,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模版印刷对印刷质量的不利影响。这里描述的具有摩擦驱动的着墨辊07的驱动设计还具有以下优点:着墨辊07不需要自己的驱动器,这节省了成本并且还因为更简单的机械结构而便于例如在维护或修理作业期间更换着墨辊07。
在其优选实施方案中,着墨辊07具有封闭的、优选橡胶质的周面。网纹辊08具有例如涂覆有陶瓷的周面,其中在陶瓷层中形成例如网纹辊08的每厘米轴向长度80条线的网纹(Haschur)或网孔结构。为了使网纹辊08在其每一转中都能够在输墨装置06的辊系中供给尽可能大量的印刷油墨,网纹辊08的外径d08优选地形成为大于着墨辊07的外径d07。因此,网纹辊08将具有尽可能大的传送量。在图2中,分段轮03、印板滚筒04、着墨辊07和网纹辊08的相应旋转方向各自由旋转箭头表示。
在优选实施方案中,至少网纹辊08具有调温装置,借助该调温装置对网纹辊08的周面进行调温。网纹辊08的调温装置例如通过引入网纹辊08内部的调温液进行工作,其中调温液为例如水或其他液体冷却剂。通过网纹辊08的调温装置,可以影响网纹辊08的传送量,因为这会影响要由输墨装置06输送的印刷油墨的粘度。网纹辊08的传送量和要由输墨装置06输送的印刷油墨的粘度反过来最终影响在待印刷的空心体01的圆柱形周面上要施加的印刷油墨的油墨密度。要施加在待印刷的空心体01的圆柱形周面上的由印刷油墨形成的油墨膜的厚度例如小于10μm,特别是约3μm。
输墨装置06的储墨器例如设计为与网纹辊08一起作用的腔室刮刀系统09。有利地,在该腔室刮刀系统09中,至少一个油墨槽、轴向平行地在网纹辊08上贴靠或至少可贴靠的刮刀梁以及优选地还有用于传送印刷油墨的泵形成单个组件。在这种情况下,该腔室刮刀系统09优选地仅在一侧例如通过悬挂而保持或支承在输墨装置06中,即在输墨装置06的框架上,使得该组件在其从输墨装置06的框架释放之后以简单的方式横向地,即通过轴向平行于网纹辊08的定向运动,例如通过拉在该组件上布置的手柄,从输墨装置06可去除并因此可更换。腔室刮刀系统09的这种组件优选地形成输墨装置06的侧框架上的悬臂。图4以透视图示出了与输墨装置06的网纹辊08配合的设计为单一组件的腔室刮刀系统09。
在网纹辊08从储墨器、即特别是从腔室刮刀系统09接收印刷油墨之后,网纹辊08直接地或通过属于输墨装置06的辊系的另外的辊将该印刷油墨输送到上墨辊07,优选输送到仅一个上墨辊07。在腔室刮刀系统09和着墨辊07之间的、在网纹辊08的旋转方向上在贴靠到网纹辊08上的腔室刮刀系统09下游的区域中,串墨辊13优选地在网纹辊08上贴靠或者至少可贴靠,以改善网纹辊08的油墨输送。串墨辊13轴向平行于网纹辊08布置。串墨辊13不被视为属于输墨装置06的辊系,因为它不将印刷油墨从网纹辊08转移到另一辊。由网纹辊08例如通过摩擦旋转驱动的串墨辊13例如具有橡胶质的周面。在网纹辊08上贴靠的串墨辊13在其在网纹辊08的周面上滚动时从网纹辊08的网纹或网孔吸取由网纹辊08从腔室刮刀系统09接收的印刷油墨的一部分,并将该印刷油墨至少部分地放到在网纹辊08的周面上形成的接片(Steg)上。结果,在网纹辊08上滚动的串墨辊13使网纹辊08将更大量的印刷油墨交付到着墨辊07上。进一步的结果是,在具有例如调温装置的网纹辊08的情况下,由于在网纹辊08上滚动的串墨辊13有助于提供更大量的印刷油墨,也改善了控制油墨密度的效果。因此,无论网纹辊08的具体构造如何,也就是说有或没有调温装置,在网纹辊08上滚动的串墨辊13既减小了由于网纹辊08的制造公差而可能产生的密度差异,也减小了由于至少局部地上色太少而在印刷材料上可见网纹辊08的网纹或网孔的风险,即在此处为在待印刷的空心体01的周面上。
在用于印刷空心体的装置的一个非常有利的设计中,固定地对应于例如每个印版滚筒、特别是印板滚筒04,优选地分别设置换板器14,用它可在例如用于分别具有尤其是圆柱形的周面的空心体01的印刷或装饰的相关装置内自动更换对于相关印版滚筒特定的印版或对于相关印板滚筒04特定的印板。图5和图6以透视图示出了处于两个不同操作位置的非常有利地设计的换板器14的优选实施方案,其用于执行在非常短的调整时间内优选自动地、可靠地并且优选也套准地可实施的印板更换或印版更换。图5示出了第一操作位置,其中可以在轴向上横向地在印刷装置旁边在印版滚筒或换板器14上例如提供印板或从换板器14移除。图6示出了第二操作位置,其中紧接在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04之前,可以与其纵向地从换板器14例如将印板直接放置在对应的印板滚筒04上,或从印板滚筒04移除印板,并使换板器14回到其第一操作位置。换板器14具有特定的平面,例如桌状的支撑面16,例如布置在或要布置在印板滚筒04上的印板优选地可以完全放置在该支撑面上。支撑面16优选线性地沿着输送路径、特别是在对应的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04的旋转轴线的纵向上,在至少两个限定位置之间可双向移动地、即可来回移动地布置。在支撑面16的横向地位于印刷装置旁边的第一位置,印板更换器14处于其第一操作位置,在紧接在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04之前与其纵向地存在的第二位置,支撑面16处于其第二操作位置。在第一操作位置,印板更换器14的支撑面16至少部分地位于相关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04的端面的前面。在第二操作位置,换板器14的支撑面16优选地至少部分地位于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04的周面下方。换板器14的支撑面16的移动例如沿着横向于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04布置的横杆17进行。因此,换板器14的支撑面16具有相对于相关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04的轴向行程。在限定换板器14的第一或第二操作位置的位置处,支撑面16的运动例如分别通过止挡限制。至少相关印板的载体例如通过特别是使用对准标记执行的切边形成,使得相关印板可以套准地布置在换板器14的支撑面16上。为此,使相关印板的载体的至少两个布置成彼此成直角的边缘与布置在印板更换器14的支撑面16上的、尤其由套准销形成的止挡件接触,其中相关印板的载体的第一边缘抵靠在第一套准销上,并且相关印刷板的载体的与第一边缘正交的第二边缘抵靠在第二套准销上,其中这两个套准销中的一个在其位置上是可变的并且优选地是可调节的。通过在其位置上可变的套准销的调节,相关印板例如可以套准地对齐。可以手动或自动进行在其位置上可变的套准销的调整。由于印板被套准地送至相关的印板滚筒04,因此在印板滚筒04上例如没有设置定心销并且也没有其它套准装置。
换板器14在其优选实施方案中除了支撑面16以外,为了容纳例如特别是要套准地供给印板滚筒04的印板,还具有例如隔室,在其中可以放置例如从印板滚筒04拆下的印板。例如通过其载体尤其是磁性地保持在相关印板滚筒04的周面上的印板例如借助于与印版相切地引导的工具,例如借助于在印板的载体和相关印板滚筒04的周面之间引导的刮铲从相关印板滚筒04的周面取下或至少可从那里取下。从相关印板滚筒04的周面取下的相关印板的一端通过相关印板滚筒04的旋转引入相应印板滚筒04的相关隔室中。然后通过继续相关印板滚筒04的这种旋转,将从相关印板滚筒04的周面释放的整个印板插入换板器14的相关隔室中。
向相关印板滚筒04优选套准地供应的印板特别是在其套准对齐之后通过磁保持力保持在换板器14的支撑面16上。设置一个冲模,优选是两个在相关印板滚筒04的纵向方向上间隔布置的冲模,所述冲模分别具有与磁保持力相反取向的、与换板器14的支撑面16例如基本上正交的有效方向,采用所述至少一个冲模可将保持在换板器14的支撑面16上的印板的至少一个面向相关印板滚筒04的端部从该支撑面16释放,并且由于至少一个冲模的往复运动而可转移到相关的印板滚筒04上。所述至少一个冲模例如是气动操作的,或者至少可如此操作。为了将印版或印板保持在换板器14的支撑面16上或者印板滚筒04的周面上,分别使用磁体,其中这些磁体优选地分别形成为永磁体。上述印板滚筒04的配置具有的优点是,不需要用于将印板转移到相关印板滚筒04上或用于将印板从相关印板滚筒04移除的传送装置,因此可以非常成本有效地实现换板器14。特别地,可以用上述换板器14自动地执行印板更换。
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04、着墨辊07和/或网纹辊08的相应的贴靠和/或分离和/或由它们分别施加的接触压力的调节用图2和3中所示的贴靠和分离机构进行,现在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在优选实施方案中,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04特别是在两端支承在由力臂和负载臂组成的优选是单侧的第一杆结构18的负载臂上,其中该第一杆结构18的力臂和角度固定地布置到力臂的负载臂共同围绕轴向平行于印板滚筒04取向的第一旋转轴线19可枢转。在与第一杆结构18的力臂的有效连接中,为了施加旋转力矩,围绕第一旋转轴线19布置一个优选地可由控制单元控制的第一驱动器21,例如以液压或气动工作缸的形式,其中在第一驱动器21的致动中,根据其作用方向,将在该第一杆结构18的负载臂上布置的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04从例如分段轮03的印刷布分离或者在其上贴靠。为了限制由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04施加在例如分段轮03的相关印刷布上的挤压力,例如为第一杆结构18的力臂设置第一止挡件22,通过它限制由于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04的枢转运动相对于分段轮03走过的路径。利用第一驱动器21,由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04相对于分段轮03施加的挤压力是可调节的。
在优选实施方案中,着墨辊07也特别是在两端支承在由力臂和负载臂组成的优选单侧的第二杆结构23的力臂上,其中该第二杆结构23的力臂和负载臂共同围绕轴向平行于印板滚筒04取向的旋转轴线19可枢转。同样,在优选实施方案中,网纹辊08也特别是在两端支承在由力臂和负载臂组成的优选单侧的第三杆结构24的力臂上,其中该第三杆结构24的力臂和负载臂共同围绕轴向平行于网纹辊08取向的第二旋转轴线26可枢转,其中第三杆结构24的第二旋转轴线26布置在第二杆结构23上,其中第二旋转轴线26位置固定地形成在第二杆结构23上。在第一杆结构18的负载臂上,布置一个当其致动时作用在第二杆结构23的力臂上的优选可控制的第二驱动器27,借助于该第二驱动器,根据第二驱动器27的作用方向可将着墨辊07贴靠到印板滚筒04上或从该印板滚筒04分离。在第二杆结构23的负载臂上,布置一个当其致动时作用在第三杆结构24的力臂上的优选可控制的第三驱动器28,借助于该第三驱动器,根据第三驱动器28的作用方向可将网纹辊08与腔室刮刀系统09一起贴靠到着墨辊07上或从该着墨辊07分离。第二驱动器27和/或第三驱动器28例如也分别形成为液压或气动工作缸的形式。可以提出,第二驱动器27和第三驱动器28例如共同并且还优选同时操作或至少可操作。第二杆结构23的负载臂的枢转运动例如通过优选可调节的、特别是通过偏心轮可调节的第一止挡系统29来限制,由此由着墨辊07施加在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04上的挤压力也受到限制或至少可受到限制。第三杆结构24的负载臂的枢转运动例如通过优选可调节的、特别是通过偏心轮可调节的第二止挡系统31来限制,由此由网纹辊08施加在着墨辊07上的挤压力也受到限制或至少可受到限制。图2示例性地示出了第一操作状态,其中第一驱动器21和第二驱动器27以及第三驱动器28分别未致动或处于其静止状态,因此网纹辊08贴靠到着墨辊07上并且着墨辊07贴靠到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04上并且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04贴靠到分段轮03上。图3示例性地示出了第二操作状态,其中第一驱动器21和第二驱动器27以及第三驱动器28分别被致动或处于其工作状态,因此网纹辊08从着墨辊07分离并且着墨辊07从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04分离并且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04从分段轮03分离。上述三个杆结构18、23、24的相应的力臂和/或负载臂例如分别形成为一对相对的杆或侧框架壁,在它们之间分别以上述对应关系布置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04或者着墨辊07或网纹辊08。上述三个杆结构18、23、24分别布置在彼此间隔不同的竖直平面中,使得它们在它们各自的可枢转性方面不彼此阻碍。
如已经描述和图13中所示的,在分段轮03的圆周上先后布置一般来说多个、例如八到十二个印刷布33,其中在该分段轮03围绕旋转轴线34旋转期间的印刷过程中印版滚筒的印版或印板滚筒的印板在与该分段轮03一起移动的印刷布33上滚动。在滚动期间,印板至少将其印刷凸纹分别压入相应的印刷布33中例如0.2mm至0.25mm深,由此使印刷布受到磨损,并且根据它们的性质、特别是机械应力,必须在一定数量的印刷之后、例如在50000个印刷的空心体01之后进行更新。如果在具有分段轮03的用于印刷或用于装饰空心体01的装置中,即在所谓的装饰器中,在例如每分钟几百甚至几千件(例如每分钟1500至3000件)该空心体01的批量生产中,于是在分段轮03的圆周上布置的印刷布33的更新是非常频繁的,有时是半小时或大约每四分之一小时。为了保持这种用于印刷或用于装饰空心体01的装置的高生产率,寻求一种解决方案,以尽可能短的调整时间执行分段轮03的圆周上布置的印刷布33的所需的更新。
因此,与分段轮03对应地提出了一种用于自动更换印刷布33的装置。在优选实施方案中,要布置在分段轮03上的这些印刷布33中的每一个分别以材料锁合的方式、特别是通过粘合施加在优选平坦的具有0.2mm的材料厚度的平板状金属载体上。然后,相应的优选可磁化的金属载体与布置在其上的印刷布33一起尤其正确定位地布置在分段轮03的圆周上的区段32之一上,例如通过至少一个在那里在圆周上为每个印刷布33或其载体设置的保持磁铁。为了支持相应的金属载体在分段轮03的圆周上的相关区段32上的位置正确的布置,例如在相应的金属载体的在分段轮03的旋转方向上在前方的边缘37处分别设置成锐角的钩挂腿38,其中所述钩挂腿38在相应的金属载体在分段轮03的圆周上在一个区段32上布置的情况下接合到在区段轮03的圆周上平行于其旋转轴线34取向的例如设计为槽的凹空部36中并在相关凹空部36的在分段轮03的旋转方向上在前方的边缘39上特别是以形状锁合的方式发生接触。印刷布33分别优选地形成为橡胶毡。在印刷过程中执行的分段轮03的旋转方向在图13中由旋转方向箭头表示。由围绕旋转轴线41旋转的心轴轮02分别在定位芯轴上送到分段轮03上的空心体01在印刷过程中通过相关定位芯轴的主要径向的运动单独且相继短暂地按压在相关的当前在印刷的印刷布33上,即通常对于待印刷的空心体01的单次旋转。
用于自动更换印刷布33的装置优选地是模块化构造的,并且如图7至12中示例性所示具有作为模块的例如用于多个(例如多达12个)印刷布33的存储装置42(图7),以及用于上述存储装置42的垂直运输(图8)以及用于分别一个印刷布33在存储装置42和分段轮03上的安装位置之间的水平运输的装置44(图9)。图10示出了处于其操作状态的存储装置42,在该操作状态下布置在为其垂直输送而设置的装置43上。存储装置42在优选为立方形的壳体中具有多个垂直堆叠的隔室,在每个隔室中,各个印刷布33向后、即位于其载体上优选地分别以水平取向存储或至少可存储,其中在壳体中例如至少设置与对应的分段轮03在其圆周上具有的用于印刷布33的区段32一样多的隔室。所述隔室分别例如至少在其纵侧之一上是敞开的,以便允许在相应隔室的开口侧上供应或移除相应的印刷布33。该存储装置42优选地在用于该存储装置42的垂直输送的装置43的载体上作为可以容易地、例如无工具地更换的模块固定或至少可固定。用于存储装置42的垂直输送的装置43设计成例如执行的往复运动,其中垂直行进路径例如是大约200mm。用于存储装置42的垂直输送的装置43的往复运动例如通过优选由电动机驱动的梯形螺杆来执行。为了将各个印刷布33在存储装置42和分段轮03的区段32上的安装位置之间输送,提供了用于这些印刷布33的水平输送的装置44。用于印刷布33的水平输送的该装置44具有例如在两个端点之间可双向移动、特别是可线性移动的滑架46,其中用滑架46分别输送或至少可输送单个印刷布33。从存储装置42自动移除的印刷布33在滑架46上优选向后地在位于例如分段轮03下方存在的安装位置上的情况下输送,并在那里由分段轮03的区段32接纳。要从分段轮03的区段32移除的印刷布33优选地用在相关区段32上贴靠或者在那里至少可贴靠的刮铲47从相关区段32剥离,并且从其在分段轮03的圆周上的拆卸位置例如以位于滑架46上的方式向存储装置42输送,其中以锐角或相切地贴靠到分段轮03的相关区段32上的刮铲47与分段轮03的朝着刮铲47取向的旋转运动相结合,在优选实施方案中分别将特别是磁性地保持在分段轮03的圆周上的相关印刷布33的金属载体从相关区段32并因此从该分段轮03的圆周上取下。在图11中,刮铲47既显示在在分段轮03的相关区段32上贴靠的操作位置,也显示在分离的操作位置,其中这些操作位置交替地占据。
布置在分段轮03的圆周上的至少一个印刷布33的更新或更换于是优选地如下进行:
分段轮03通过其旋转将布置在其圆周上的待移除的印刷布33传送到一个位置,在该位置可以利用用于自动更换印刷布33的装置进行该印刷布33的拆卸。用于印刷布33的水平输送的装置44的滑架46沿其行进路径行进到最靠近要被移除的印刷布33的拆除位置的端点。滑架46的该位置优选地以传感器方式和/或通过第一开关元件48监测,例如通过电感式或电容式接近开关。此后,将刮铲47优选地在相关的待移除印刷布33的金属载体的沿着分段轮03的旋转方向在后方的边缘37上贴靠。通过分段轮03的逆着其在印刷过程中进行的旋转方向的至少短时间的旋转运动,将优选地磁性地在分段轮03的圆周上保持的待去除的印刷布33从该分段轮03的圆周剥离,也就是说将印刷布33的金属载体解除其在分段轮03上的支承。然后,将刮铲47再次从分段轮03的圆周分离。然后,从分段轮03的相关区段32释放的印刷布33由于重力或者直接落入磨损的印刷布33的存储装置中,或者通过用于印刷布33的水平输送的装置44的滑架46输送到用于磨损的印刷布的该存储装置。
在为多个新的印刷布33设置的存储装置42的至少一个隔室中,优选地在所有隔室中,分别置入一个新的粘合在金属载体上的印刷布33,其中该存储装置42通过用于其垂直输送的装置43优选地布置在升高的上部位置。用于在存储装置42和分段轮03上的安装位置之间分别水平输送一个印刷布33的装置44的滑架46布置在具有新的印刷布33的隔室下方。通过由用于垂直输送的装置43实施的该存储装置42的下降,将新的印刷布33放在用于水平输送的装置44的滑架46上。优选地以传感器方式和/或通过第二开关元件49(例如通过电感式或电容式接近开关)监测新的印刷布33是否实际上已经放在用于水平传输的装置44的滑架46上。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则会发出故障消息。否则,即在无故障的情况下,用于印刷布33的水平输送的装置44的滑架46沿其行进路径行进至最接近新印刷布33的安装位置的终点,其中滑架46的该位置又优选地以传感器方式和/或由第三开关元件51监测,例如通过电感式或电容式接近开关。分段轮03也已经处于适合于接纳新的印刷布33的旋转角位置,其中该旋转角位置例如处于分段轮03的低点或其附近。在优选实施方案中,新的印刷布33在其安装在分段轮03的圆周上之前通过对接至少一个止挡件52在其位置上至少套准地对齐。为了移动用于印刷布33的水平传输的装置44的滑架46,设置驱动器,其中该驱动器例如设计为压缩空气缸。为了将新的印刷布33安装在分段轮03的圆周上,该分段轮03在其在印刷过程中进行的旋转方向上旋转,并在这种情况下在其圆周上接纳新的印刷布33。此后,将用于印刷布33的水平输送的装置44的滑架46再次移动到用于多个新印刷布33的存储装置42,以在必要时取得另一个新的印刷布33。
为了减少调整时间,有利的是将用于印刷空心体01的装置设计成使得该装置具有可绕旋转轴线34旋转的分段轮03,其中分段轮03在其圆周上先后具有分别用于接纳印刷布33的多个区段32,其中至少一个在区段32上布置的印刷布33在待印刷的空心体01上滚动地或至少可滚动地布置,其中设置多个印刷装置,其中至少一个印刷装置在至少一个在分段轮03的圆周上布置的印刷布33上贴靠或者至少可贴靠,其中至少一个印刷装置具有印版滚筒04,其中与相关印版滚筒04对应地布置用于自动更换该印版滚筒04上的印版的换板器14,并且其中与该分段轮03对应地布置用于自动更换在该分段轮03的圆周上布置的至少一个印刷布33的装置。在这种情况下,换板器14优选地具有支撑面16,在该支撑面上可以放置待布置或已布置在印版滚筒04上的印版,其中该支撑面16可以沿着至少两个限定位置之间的输送路径双向移动。要供应给相关印版滚筒04的印版例如通过磁保持力保持在换板器14的支撑面16上。用于自动更换印刷布33的装置特别是模块化构造的,其中作为模块,它具有用于多个印刷布33的存储装置42以及用于该存储装置42的垂直输送的装置43和用于每个印刷布33在存储装置42和分段轮03的一个区段32之间的水平输送的装置44。存储装置42在壳体中具有多个竖直堆叠的隔室,在隔室中分别存储或至少可存储单个印刷布33。印刷布33分别优选地向后平躺地和/或以水平取向存储在存储装置42中。用于存储装置42的垂直输送的装置43设计成例如执行的往复运动和/或用于印刷布33的水平输送的装置44具有在两个端点之间可双向移动的滑架46,其中用滑架46分别输送或至少可输送单个印刷布33。换板器14和用于自动更换印刷布33的装置例如各自由控制单元控制,其中换板器14和用于自动更换印刷布33的装置各自特别是同时有效,并且它们各自的印版或印刷布33的更换例如在用于印刷空心体01的该装置的同一生产中断期间进行。待布置在印版滚筒04上的印版14在换板器14的支撑面16上关于其在印版滚筒04上的安装位置优选套准地布置和/或待布置在分段轮03的圆周上的印刷布33在用于印刷布33的水平输送的装置44的滑架46上关于其在分段轮03的区段32上的安装位置位置正确地布置。用于向印版滚筒04输送印刷油墨的输墨装置06优选地形成为具有网纹辊08的短输墨装置。
关于用于印刷空心体01的装置——其具有可绕旋转轴线34旋转的分段轮03,其中分段轮03在其圆周上先后具有多个分别用于接纳印刷布33的区段32,其中至少一个布置在区段32之一上的印刷布33在待印刷的空心体01上滚动地或者至少可滚动地布置,其中相邻的区段32各自通过平行于分段轮03的旋转轴线34取向的凹空部36彼此分开——还有利的是,每个印刷布33分别布置在板状金属载体上,其中所述载体与布置在其上的印刷布33一起作为整体可更换地布置在或至少可布置在分段轮03的一个区段32上,其中布置在分段轮03的一个区段32上的载体以形状锁合和/或力锁合的方式保持在该区段32上。在这种情况下,印刷布33的每个载体在其沿分段轮03的旋转方向在前方的边缘37处优选卷边成锐角,其中该卷边38在该载体的布置在分段轮03的区段32上的操作状态下抵靠在形成于分段轮03的圆周上的相关凹空部36的沿分段轮03的旋转方向在前方的边缘39上,其中载体的卷边38在凹空部36的该边缘39处形状锁合的方式布置或至少可布置。板状金属载体特别柔软地形成并且与布置在其上的印刷布33一起形成例如金属印刷布。布置在分段轮03的一个区段32上的载体通过磁力保持在该区段32上。在分段轮03的圆周上先后布置例如八到十二个分别用于接纳印刷布33的区段32。与分段轮03对应,例如提供用于自动更换印刷布33的装置,其中用于自动更换印刷布33的装置优选地模块化地构造,并且作为模块具有用于多个印刷布33的存储装置42以及用于上述存储装置42的垂直输送的装置43和用于在存储装置42和分段轮03的一个分段32之间分别水平输送一个印刷布33的装置44。存储装置42在壳体中具有特别是多个竖直堆叠的隔室,在隔室中分别存储或者至少可存储单个印刷布33。在存储装置42的壳体中设置例如至少与对应的分段轮03在其圆周上具有的用于印刷布33的区段32一样多的隔室。在优选实施方案中,用于存储装置42的垂直输送的装置43设计成进行往复运动和/或用于印刷布33的水平输送的装置44具有在两个端点之间可双向移动的滑架46,其中用滑架46分别输送或至少可输送单个印刷布33。
也产生了一种用于操作具有分段轮03的用于印刷空心体01的装置方法,其中在在其圆周上先后具有多个区段32的分段轮03的至少一个区段32上分别布置一个印刷布33,其中至少一个在一个区段32上布置的印刷布33在分段轮03的旋转过程中在待印刷的空心体01上滚动,其中对应于分段轮03设置的用于自动更换印刷布33的装置根据给予其控制单元的命令将待布置到分段轮03的相关区段32上的印刷布33自动地从存储装置42移除并且输送到分段轮03的相关区段32。用于自动更换印刷布33的装置具有用于印刷布33的水平输送的具有可移动滑架46的装置44,其中待输送的印刷布33各自平放在滑架46上输送。在这种情况下,平放在滑架46上的印刷布33相对于分段轮03的一个区段32上的安装位置优选位置正确地布置。特别地,在存储装置42中存储多个印刷布33,其中印刷布33分别一个接一个地放在用于印刷布33的水平输送的装置44的滑架46上,并依次输送到分段轮03的一个区段32。待布置在分段轮03的一个区段32上的印刷布33特别是通过在该分段轮03旋转过程中在相关区段32和印刷布33之间产生的形状锁合布置在相关区段32上。布置在分段轮03的一个区段32上的印刷布33优选地通过例如磁性力锁合保持在相关区段32上。从分段轮03的一个区段32移除的印刷布33同样优选地由用于印刷布33的水平输送的装置44从相关分段轮03运走。优选地提出,用于印刷布33的水平输送的装置44交替地运走从分段轮03的一个区段32移除的印刷布33并将一个新的即未使用的印刷布33从存储装置42输送到分段轮03的自由区段32,即输送到当前没有布置印刷布33的区段32。借助于开关元件49,监控例如从存储装置42待取出或已取出的印刷布33是否已经实际上和/或位置正确地放在用于水平输送的装置44的滑架46上。
图14再次以透视图示出了用于印刷空心体01的装置的分段轮03,其中在该分段轮03的圆周上先后布置多个、例如十二个分别用于接纳印刷布33的区段32。该分段轮03优选由铸造材料制成,例如由铸铁制成,并且具有例如大于500kg、特别是大约1000kg或更大的质量。分段轮03的外径在例如1400mm至1600mm的范围内。分段轮03用其轴53在用于印刷空心体01的该装置的框架66中优选在两端例如分别承载在特别是双列的滚子轴承63中并由驱动器旋转驱动。旋转驱动分段轮03的该驱动器设计为具有定子61和具有空心轴54的转子62的电动机58,其中空心轴54与分段轮03的轴53同轴地布置或至少可布置。在布置在用于印刷空心体01的装置中的状态下,如图16的剖视图所示,分段轮03的轴53伸入电动机58的结构空间中,并且分段轮03的轴53和电动机58的转子62刚性地彼此连接。分段轮03优选地在两侧例如借助于夹紧元件67与其轴53刚性地连接,并由此固定在轴53上。为分段轮03的旋转驱动而设的电动机58优选设计为具有例如大于二十的极数的高极数直接电驱动器和/或设计为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并且示例性地在图15中以透视图呈现。该电动机58具有例如冷却装置或者至少与一个冷却装置连接,其中冷却装置设计为液体冷却。图15示出了在电动机58的壳体59上形成的用于该液体冷却的两个连接部,即用于冷却剂流入的连接部56和用于冷却剂流出的另一个连接部57。在一种有利的实施方案中,该电动机58设计为扭矩马达。对于该电动机58a,没置控制或调节它的优选数字式的控制单元,其中通过该控制单元通过分段轮03的轴53在电动机58的定子中的定位,优选地以小于0.1mm的定位精度调整或者可调整该分段轮03的圆周上的位置相对于待印刷的空心体01的周面上的位置。同样,也例如在轴53的与电动机58相对的末端上设置旋转传感器64,其中旋转传感器64具有例如27位的高角度分辨率并且检测分段轮03的轴53的旋转角位置,并且将与分段轮03的轴53的旋转角位置对应的测量值提供给控制或调节电动机58的控制单元。电动机58和/或旋转传感器优选地分别通过控制总线与控制或调节电动机58的控制单元连接。
分段轮03的旋转驱动器的前述实施方案具有的优点是,该驱动器设计成分散的、无传动的和无离合的。因此,分段轮03的这种驱动器没有游隙并且紧凑。与该驱动器的控制单元结合,可以容易地以小于0.1mm的定位精度调节该分段轮03的圆周上的位置相对于待印刷的空心体01的周面上的位置,这对可实现的印刷质量产生非常有益的影响。同样地,结合分段轮03的双列轴承,产生该分段轮03的非常好的同心度,由此确保由各个输墨装置06在布置于分段轮03的相应圆周上的印刷布33的均匀油墨传递。利用这里描述的方案,对于分段轮03也可实现高的加速度并可实现10秒或更短的加速时间。提出的用于分段轮03的驱动器还具有安静和低维护的优点。总之,这因此产生了分段轮03的非常有效的驱动。
有利地,利用上述用于印刷空心体01的装置可以实施所谓的“飞行生产变化”,即在不中断生产的情况下从第一印刷过程改变为第二印刷过程。如果不需要印刷布更换,则切换生产,同时分段轮03继续,即不间断地进一步旋转并连续印刷空心体01。在一种机器结构中,每分钟生产几千件这些空心体01,例如每分钟1500至3000件,不间断的生产变化意味着巨大的效率提高。并且即使在生产变化中需要更换至少一个印刷布,也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显着缩短装饰器的调整时间。
因此,提出了一种用于操作用于印刷空心体01的装置的方法,其中该装置具有围绕其轴线34旋转的、具有多个在其圆周上先后布置的印刷布33的分段轮03,并且与该分段轮03优选星形地对应、即在其周边上,具有多个分别承载印版或印模68的印板滚筒04,其中这些印板滚筒04中的每一个为了其印版或其印模68的上墨分别通过优选设计为短输墨装置的具有特别是双辊辊系的输墨装置06分别供给特定的印刷油墨。根据为了空心体01的印刷要进行的印刷过程,将选定数量的印板滚筒04例如径向地贴靠到分段轮03上或者从该分段轮03分离。在第一印刷过程中,第一部分量的分别由支承已上墨的印版或已上墨的印模68的、在旋转的分段轮03上贴靠的印板滚筒04分别将印刷油墨转移到布置在该分段轮02上的多个印刷布33上。在第一印刷过程结束时,在第一印刷过程中贴靠到分段轮03上的印板滚筒04的至少一部分从该旋转的分段轮03离开。在分段轮03的继续不间断旋转过程中,现在为了执行与第一印刷过程不同的第二印刷过程,将第二部分量的分别承载一个上墨的印版或上墨的印模68的印板滚筒04在该分段轮03上特别是径向地贴靠,使得该印板滚筒04分别将印刷油墨转移到多个在该分段轮03上布置的印刷布33上。印刷布33又将相应的印刷油墨分别转移到例如通过心轴轮02送到旋转的分段轮03上的待印刷的空心体01上。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随着第一印刷过程的完成,在第一印刷过程中分别向第一部分量的印板滚筒04供给印刷油墨的那些输墨装置06分别与该第一部分量的印板滚筒04分离。另外,随着第二印刷过程的开始,在第二印刷过程中分别向第二部分量的印板滚筒04供给印刷油墨的那些输墨装置06分别贴靠到该第二部分量的印板滚筒04上。
如上所述,分段轮03优选独立地、即至少独立于印板滚筒04和/或输墨装置06由例如设计为直接驱动器的马达58旋转驱动。分别在分段轮03上贴靠或至少可贴靠的印板滚筒04也分别独立地、即至少独立于分段轮03由马达11旋转驱动。输墨装置06各自具有恰好一个在相关印板滚筒04上贴靠或可贴靠的或与该印板滚筒04分离或可分离的着墨辊07,并且具有例如向相关着墨辊07分别传送印刷油墨的网纹辊08,其中相应的着墨辊07和必要时的相关的网纹辊08各自独立地、即单独由马达12旋转驱动。替代地,相应的着墨辊07例如可以由相应的在同一输墨装置06中布置的网纹辊08分别通过摩擦旋转驱动。所述单独的驱动器11、12、58,即独立地旋转驱动分段轮03的马达58和/或相应的独立地旋转驱动相应的印模滚筒04的马达11和/或分别独立地旋转驱动相应的着墨辊07和/或网纹辊08的马达12优选地分别由控制单元彼此独立地并且优选地单独地控制或调节。相关印板滚筒04和/或相关输墨装置06的相应的贴靠和/或离开也优选地分别由控制单元彼此独立地分别根据要执行的印刷过程进行控制。
为了缩短调整时间,在至少一个未参与正在进行的印刷过程的、即当前不贴靠到旋转的分段轮03上的印板滚筒04上,将相应的印版或相应的印模68在该正在进行的印刷过程期间分别使用例如先前描述的换板器14优选自动化地更换。为了更换至少一个在分段轮03上布置的印刷布33,使分段轮03停住,并且将至少一个在该分段轮03上布置的印刷布33优选在使用用于自动更换印刷布33的装置的情况下自动地更换。
此外,利用上述用于印刷空心体01的装置,可以执行用于印刷空心体01的方法,其中在每个空心体01上分别由一个在围绕轴线34旋转的分段轮02的圆周上先后布置的印刷布33转移印刷油墨,其中使用至少两个在分段轮03的旋转方向上依次布置的支承印模68的印板滚筒04,其中由在第一印板滚筒04上贴靠的第一输墨装置06施加到其印模68上的第一印刷油墨被转移到布置在分段轮03的圆周上的印刷布33中的第一印刷布33上,并从那里再分离到在分段轮03的旋转方向上布置在第一印板滚筒04下游的第二印板滚筒04的印模68上,即通过再分离进行转移。利用在第二印板滚筒04上贴靠的第二输墨装置06,在其印模68上施加不同于第一印刷油墨的第二印刷油墨。通过再分离施加的第一印刷油墨和由第二输墨装置06分别在第二印板滚筒04的印模68上施加的第二印刷油墨然后一起转移到在分段轮03的圆周上布置的印刷布33中的第二印刷布33上。在这种情况下,将在第二印板滚筒04的印模68上施加的不同的印刷油墨在不同的彼此相邻的区域中施加到该印模68上,其中施加到第二印板滚筒04的印模68上的印刷油墨在其各自的边界区域71中混合。在第二印板滚筒04的印模68上施加的印刷油墨69然后在映射其在其相应的边界区域71中进行的混合的情况下被转移到第二印刷布33上。
为了印模68的上墨,例如分别使用在相应的印模滚筒04上贴靠的短输墨装置,即具有由最多五个辊组成的辊系的输墨装置06,或者在优选实施方案中使用具有由两个辊07、08组成的辊系的输墨装置06,其中相应的印模滚筒04分别仅对应于单个着墨辊07。在相应的输墨装置06中,特别是分别使用一个着墨辊07,其圆周长度对应于相应的印模滚筒04的周向长度。因此,在优选实施方案中,支承相关印模68的印板滚筒04的外径d04和贴靠到该印板滚筒04上的着墨辊07的外径d07大小相等。
为了第一印板滚筒04的上墨,例如使用全面加套着墨辊07。为了第二印板滚筒04的上墨,例如使用全面加套着墨辊07或优选地涂覆的着墨辊07,其具有在其周面上引入的凹部,其中这些凹部尤其取决于待印刷的印刷图像和/或例如在轴向方向和/或在圆周方向上形成。为了印刷空心体01,可以使用例如具有引入的凹部的印刷布33。在用于上墨第二印板滚筒04的着墨辊07的周面中的凹部和/或在用于印刷空心体01的印刷布33中的凹部在这种情况下分别例如通过机械雕刻或通过铣削或通过激光引入。
在优选实施方案中,第一输墨装置06对至少一个在第一印板滚筒04的印模68上形成的平坦的第一印刷图像点上墨,并且第二输墨装置06对至少一个在第二印板滚筒04的印模68上形成的平坦的第二印刷图像点上墨。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二印板滚筒04的印模68上形成的第二印刷图像点由于它们的位置和尺寸而包括这样的区域:其中印刷油墨分别从形成在第一印板滚筒04的印模68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印刷图像点的相应表面转移或再分离过来。并且,第二输墨装置06的对第二印板滚筒04的印模68上墨的着墨辊07的上墨辊06在其周面上在相应的与布置在第一印板滚筒04上的印模68的至少一个第一印刷图像位置对应的面上分别以上述方式具有凹部。
第一印板滚筒04和对布置在该第一印板滚筒04上的印模68上墨的着墨辊07的相应的圆周速度以及第二印板滚筒04和对布置在该第二印板滚筒04上的印模68上墨的着墨辊07的相应的圆周速度例如由控制单元特别是考虑共同的参考点分别彼此同步地设定。因此,印板滚筒04和对应的着墨辊07分别处于同步状态。为了产生期望的颜色渐变,必须对于所有参与生产的印刷装置73和输墨装置06在相关生产过程的任何时间点产生同步,即在机器刚刚停止时也产生同步。另外,待印刷的空心体01和分段轮03的相应的圆周速度彼此同步。
利用这种方法,在执行高压印刷法过程中产生颜色梯度,即所谓的虹彩印刷效果,由此可以提高在打印中可实现的设计深度和/或还可以产生安全特征。利用针对性使用的颜色梯度,可以在空心体01上在其轴向和/或圆周方向上产生完全新型的装饰。即使使用短输墨装置,即使是仅具有例如双辊辊系的那些,也可以使用所述的方法实现这一点。
图17以三个阶段示出了用于在空心体01上产生颜色梯度的生产顺序,其中在该用于印刷空心体01的装置中,使用分别具有一个着墨辊07的至少两个输墨装置06,其相应的圆周长度分别对应于在相同的输墨装置06中使用的印模68的延伸长度。在第一生产阶段(图17a),在具有例如全面加套的第一着墨辊07的第一输墨装置06中,将第一印刷油墨69施加到布置在的第一印板滚筒04上的第一印模68上。在与第一印板滚筒04配合的、在围绕其轴线34旋转的分段轮03上布置的第一印刷布33上,在第一印模68在该第一印刷布33上的滚动之后,产生在图17a中既用剖视图又用俯视图呈现的施墨。在第二生产阶段(图17b),在具有例如具有沿圆周方向的凹部的第二着墨辊07的第二输墨装置06中,将第二印刷油墨69施加到布置在的第二印板滚筒04上的第二印模68上。在与第二印板滚筒04配合的、同样在旋转的分段轮03上布置的第二印刷布33上,在第二印模68在该第二印刷布33上的滚动之后,产生在图17b中既用剖视图又用俯视图呈现的施墨。图17c以示例的方式示出了第三生产阶段,其中在布置在第二印板滚筒04的印模68上,既将第一印刷油墨69也将第二印刷油墨69施加到分别相互邻接的区域中,其中第一印刷油墨69通过再分离已被施加到第二印模68上。通过两种油墨69到与第二印板滚筒04配合的第二印刷布33上的共同转移,产生在图17c中既在剖面图又在俯视图中呈现的施墨,其中在两种施加于第二印刷布33上的印刷油墨69的相应边界区域71中各自形成再分离导致的颜色混合,从而形成颜色梯度或虹彩印刷效果。现在可以将该颜色梯度进一步转移到待印刷的空心体01上。
用于印刷空心体的另一种非常有利的方法具有以下方法步骤:在每个空心体01上分别由先后在围绕其轴线34旋转的分段轮03的圆周上布置的印刷布33之一转移印刷油墨69,其中由多个沿分段轮03的圆周布置的印刷装置72、73分别将印刷油墨69施加到相关印刷布33上。在这种情况下,在分段轮03的旋转方向上,第一部分量的印刷装置73将印刷油墨69在接触法中、优选在高压印刷法中或在丝网印刷法中或在胶版印刷法中施加到相关印刷布33上,并且第二部分量的印刷装置72将印刷油墨69分别在数字印刷法中无印版地施加到相关印刷布33上,其中所有将由相应的印刷装置72、73最终转移到相关空心体01上的印刷油墨69首先汇集在相关的印刷布33上,然后由相关的印刷布33一起转移到相关的空心体01上。在这种情况下,将至少一种印刷油墨69分别在数字印刷法中以无印版方式布置在支承相关印刷布33的印刷装置72上,相对于分段轮03的顶点优选地在±45°的角度范围内并因此在该分段轮03的上部区域中。对于将至少一种印刷油墨69分别在数字印刷法中以无印版方式施加到相关印刷布33上的印刷装置72,有利地使用至少一个喷墨印刷头74或激光器。特别有利的是,对于将至少一种印刷油墨69分别在数字印刷法中以无印版方式施加到相关印刷布33上的印刷装置72,分别使用双阵列,即这样的印刷装置72:其中两种优选地分别相同的印刷油墨在分段轮03的圆周方向上先后布置在支承相关印刷布33的印刷装置上,例如两个喷墨打印头74。作为双阵列的替代,可以使用单阵列或其它多重阵列。例如,由将至少一种印刷油墨69分别在数字印刷法中以无印版方式施加到相关印刷布33上的印刷装置72尤其是施加青色和/或品红色和/或黄色和/或黑色的印刷油墨中的至少一种。由将印刷油墨69中的每一种在高压印刷法或丝网印刷法或胶板印刷法中施加到相关印刷布33上的印刷装置73分别优选地施加特定的预混合的、例如定制的或产品专用的特殊油墨。对于分段轮03的精确角位置控制,有利的是分段齿轮03由设计为马达58的直接驱动器旋转驱动。如上所述,待印刷的空心体01在优选实施方案中由相对于分段轮03围绕轴线41反向旋转的心轴轮02放到旋转的分段轮03上,其中具有汇集于其上的印刷油墨69的相关印刷布33为了这些印刷油墨69的转移在相关的空心体01上滚动。此外,为了缩短调整时间,可以在使用用于自动更换印刷布33的装置的情况下,自动更换布置在分段轮03上的至少一个印刷布33。第一部分量的例如在高压印刷法中印刷的印刷装置73分别使用一个贴靠到相应的印模滚筒04上的输墨装置06,其具有由最多五个辊组成的辊系,即优选地是短输墨装置。替代地或附加地,第一部分量的例如在高压印刷法中印刷的印刷装置73分别使用一个贴靠到相应的印模滚筒04上的输墨装置06,其分别仅具有一个着墨辊07。
图18以示意图示出了用于印刷空心体01的装置,其具有以多色、例如四色分别在数字印刷法中以无印版方式印刷的印刷装置72并且具有多个、例如六个分别在高压印刷法中或在丝网印刷法中或在胶版印刷法中印刷的印刷装置73。结果得到了用于印刷空心体01的混合装置,用它以非常有利的方式还能够有效产生空心体01的印数或批量大小,这在用于印刷空心体01的装置中伴随着更频繁的装饰变化。
附图标记列表
01 空心体;两部分罐形体
02 心轴轮
03 分段轮
04 印板滚筒
05 -
06 输墨装置
07 着墨辊
08 网纹辊
09 腔室刮刀系统
10 -
11 马达
12 马达
13 串墨辊
14 换板器
15 -
16 支撑面
17 横梁
18 杆结构,第一
19 转动轴线,第一
20 -
21 驱动装置,第一
22 止挡件,第一
23 杆结构,第二
24 杆结构,第三
25 -
26 转动轴线,第二
27 驱动装置,第二
28 驱动装置,第三
29 止挡系统,第一
30 -
31 止挡系统,第二
32 分段(03)
33 印刷布
34 旋转轴线(03)
35 -
36 凹空部
37 边缘(36)
38 钩挂腿
39 边缘(36)
40 -
41 旋转轴线(02)
42 存储装置
43 装置
44 装置
45 -
46 滑架
47 刮铲
48 开关元件,第一
49 开关元件,第二
50 -
51 开关元件,第三
52 止挡件
53 轴
54 空心轴
55 -
56 用于冷却剂流入的连接部
57 用于冷却剂流出的连接部
58 马达
59 壳体
60 -
61 定子
62 转子
63 滚子轴承
64 旋转传感器
65 -
66 机架
67 夹紧元件
68 印模
69 印刷油墨
70 -
71 边界区域
72 印刷装置(数字印刷方法)
73 印刷装置(凸版、丝网或平版印刷方法)
74 喷墨印刷头
d04 外直径
d07 外直径
d08 外直径
G 直线
角度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用于操作用于印刷空心体的装置的方法,其中,所述装置具有围绕其轴线旋转的、具有多个在其圆周上先后布置的印刷布(33)的分段轮(03),并且与分段轮(03)对应地具有多个分别承载印版或印板的印板滚筒(04),这些印板滚筒(04)中的每一个为了其印版或其印模的上墨分别通过输墨装置(06)分别供给特定的印刷油墨,根据为了空心体的印刷要进行的印刷过程,将选定数量的印板滚筒(04)例如贴靠到分段轮(03)上或者从分段轮(03)分离,在第一印刷过程中,第一部分量的分别由承载着已上墨的印版或已上墨的印模的、贴靠到旋转的分段轮(03)上的印板滚筒(04)分别将印刷油墨转移到布置在分段轮(03)上的多个印刷布(33)上,在第一印刷过程结束时,在第一印刷过程中贴靠到分段轮(03)上的印板滚筒(04)的至少一部分从旋转的分段轮(03)分离,在分段轮(03)的继续不间断旋转过程中,为了执行第二印刷过程,将第二部分量的分别承载一个上墨的印版或上墨的印板的印板滚筒(04)贴靠到分段轮(03)上,并分别将印刷油墨转移到多个在分段轮(03)上布置的印刷布(33)上,印刷布(33)自身又将相应的印刷油墨分别转移到送到旋转的分段轮(03)上的待印刷的空心体(01)上,在至少一个参与第一印刷过程并且未参与正在进行的第二印刷过程的印板滚筒(04)上,将相应的印版或相应的印模在正在进行的印刷过程期间更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个参与第一印刷过程并且未参与正在进行的第二印刷过程的印板滚筒(04)上,将相应的印版或相应的印模在正在进行的印刷过程期间,分别使用换板器(14)更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至少一个参与第一印刷过程并且未参与正在进行的第二印刷过程的印板滚筒(04)上的相应的印版或相应的印模在正在进行的印刷过程期间,分别自动地更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随着第一印刷过程的结束,在第一印刷过程中分别向第一部分量的印板滚筒(04)供给印刷油墨的相应的输墨装置(06)分别与第一部分量的印板滚筒(04)分离,和/或随着第二印刷过程的开始,在第二印刷过程中分别向第二部分量的印板滚筒(04)供给印刷油墨的相应的输墨装置(06)分别贴靠到第二部分量的印板滚筒(04)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段轮(03)独立地由马达(58)旋转驱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贴靠或至少能够贴靠到分段轮(03)上的印板滚筒(04)分别独立地由马达(11)旋转驱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输墨装置(06)各自具有恰好一个贴靠或能够贴靠到相关印板滚筒(04)上的或与印板滚筒(04)分离或能够分离的着墨辊(0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相应的着墨辊(07)各自独立地由马达或由相应的在同一输墨装置(06)中布置的网纹辊(08)分别通过摩擦旋转驱动。
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或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独立地旋转驱动分段轮(03)的马达(58)和/或相应的独立地旋转驱动相应的印板滚筒(04)的马达(11)和/或独立地旋转驱动相应的着墨辊(07)和/或相应的网纹辊(08)的马达(12)分别由控制单元彼此独立地控制或调节。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或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相关印板滚筒(04)和/或相关输墨装置(06)的相应的贴靠和/或分离分别由控制单元彼此独立地分别根据要执行的印刷过程进行控制。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或8或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更换至少一个在分段轮(03)上布置的印刷布(33),使分段轮(03)停住,并且将至少一个在分段轮(03)上布置的印刷布(33)在使用用于自动更换印刷布(33)的装置的情况下自动地更换。
CN201880005546.2A 2017-02-15 2018-02-01 用于操作用于印刷空心体的装置的方法 Active CN1102678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7202382.1A DE102017202382A1 (de) 2017-02-15 2017-02-15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r Vorrichtung zum Bedrucken von Hohlkörpern
DE102017202382.1 2017-02-15
PCT/EP2018/052506 WO2018149653A1 (de) 2017-02-15 2018-02-01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r vorrichtung zum bedrucken von hohlkörper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67814A true CN110267814A (zh) 2019-09-20
CN110267814B CN110267814B (zh) 2020-07-14

Family

ID=611572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05546.2A Active CN110267814B (zh) 2017-02-15 2018-02-01 用于操作用于印刷空心体的装置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773514B2 (zh)
EP (1) EP3582969B1 (zh)
JP (1) JP6639748B2 (zh)
CN (1) CN110267814B (zh)
BR (1) BR112019011674B1 (zh)
DE (1) DE102017202382A1 (zh)
WO (1) WO201814965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57984B (zh) * 2020-09-23 2022-06-03 钟乘活 一种家庭装修花纹转印的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48644A (zh) * 2006-05-23 2009-06-03 柯尼格及包尔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轮转印刷机印刷机组中的组合装置
CN104245320A (zh) * 2012-04-25 2014-12-24 柯尼格及包尔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至少两个机械上被彼此独立地驱动的、构成双印刷装置的印刷装置的印刷单元
DE102014213807A1 (de) * 2014-07-16 2016-01-21 Kba-Metalprint Gmbh Farbwerk eines Druckwerks
CN105946343A (zh) * 2016-04-20 2016-09-21 东莞市旭特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360度烫印空心圆柱形epe棉条的制作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6620A (en) 1894-03-13 Ink-distributer
US2022696A (en) * 1932-06-17 1935-12-03 Irving Trust Co Printing machine
CH624526B (de) 1977-12-19 Polytype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aufbringen von fliessfaehigen auftragsmedien auf zweidimensionale bahn- bzw. bogenfoermige substrate oder dreidimensionale formkoerper mit gewoelbten oberflaechen.
DE3232780C2 (de) 1981-10-31 1986-02-06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6900 Heidelberg Farbwerk für Offsetdruckmaschinen
US4696229A (en) * 1985-03-26 1987-09-29 M.A.N.-Roland Druckmaschinen Aktiengesellschaft Rotary offset printing press equipped for flying plate change
DE8912194U1 (zh) 1989-10-13 1989-11-23 Man Roland Druckmaschinen Ag, 6050 Offenbach, De
DE4003445A1 (de) * 1990-02-06 1991-08-08 Roland Man Druckmasch Automatisches plattenzufuehr- und zylinderbeschickungssystem
DE4300683C2 (de) 1993-01-13 1998-08-13 Koenig & Bauer Albert Ag Farbwerk für eine Rotationsdruckmaschine
DE19624440A1 (de) 1996-06-19 1998-01-02 Roland Man Druckmasch Einrichtung zum Füllen von Vertiefungen eines Zylinders, Rakeleinrichtungen hierfür sowie Verfahren zu deren Wechsel
US6167805B1 (en) 1999-02-10 2001-01-02 Sequa Corporation Mandrel carrier for high speed can decorators
DE10010099A1 (de) 2000-03-02 2001-09-20 Hinterkopf Gmbh Transfervorrichtung für in einer Druckmaschine zu bedruckende oder bereits bedruckte Hohlkörper
US6345574B1 (en) 2000-05-17 2002-02-12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Printing unit arrangement in a web-fed rotary printing press
DE10160734B4 (de) 2001-01-11 2012-06-21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Druckmaschine
US6769357B1 (en) 2003-06-05 2004-08-03 Sequa Can Machinery, Inc. Digital can decorating apparatus
EP1803565A1 (de) 2005-12-27 2007-07-04 Fischer & Krecke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m Druckwerkwechsel an einer laufenden Rotations-Druckmaschine
DE102006004568A1 (de) 2006-02-01 2007-08-02 Koenig & Bauer Aktiengesellschaft Kurzfarbwerk für eine Druckmaschine
DE102006048286B4 (de) 2006-10-11 2011-07-07 manroland AG, 63075 Verfahren und Antrieb zum Antreiben eines Druckwerks mit einem Kurzfarbwerk in einer Verarbeitungsmaschine
DE102007052761B4 (de) 2006-11-20 2018-02-22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Anilox-Druckwerk
US8596624B2 (en) 2010-06-09 2013-12-03 Stolle Machinery Company, Llc Self-aligning pivotable mandrel assembly
WO2012118965A1 (en) * 2011-03-01 2012-09-07 Jeremy Schwartz Deployable marker and method for deployment
US9475276B2 (en) 2011-04-27 2016-10-25 Stolle Machinery Company, Llc Can decorator machine, ink station assembly therefor, and can decorating method employing same
CN203557820U (zh) * 2013-02-20 2014-04-23 皇冠包装技术公司 容器罐装饰机设备
JP6307267B2 (ja) * 2013-12-25 2018-04-04 アイマー・プランニング株式会社 印刷機
EP3169520B1 (de) * 2014-07-16 2018-04-25 KBA-MetalPrint GmbH Vorrichtung mit mehreren druckwerken jeweils zum bedrucken von hohlkörpern
EP3169521B1 (de) * 2014-07-16 2018-04-25 KBA-MetalPrint GmbH Vorrichtung zum bedrucken von hohlkörpern
DE102016201140B4 (de) 2016-01-27 2018-05-03 Kba-Metalprint Gmbh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r ein Segmentrad aufweisenden Vorrichtung zum Bedrucken von Hohlkörper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48644A (zh) * 2006-05-23 2009-06-03 柯尼格及包尔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轮转印刷机印刷机组中的组合装置
CN104245320A (zh) * 2012-04-25 2014-12-24 柯尼格及包尔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至少两个机械上被彼此独立地驱动的、构成双印刷装置的印刷装置的印刷单元
DE102014213807A1 (de) * 2014-07-16 2016-01-21 Kba-Metalprint Gmbh Farbwerk eines Druckwerks
CN105946343A (zh) * 2016-04-20 2016-09-21 东莞市旭特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360度烫印空心圆柱形epe棉条的制作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773514B2 (en) 2020-09-15
US20190351671A1 (en) 2019-11-21
EP3582969B1 (de) 2020-12-16
BR112019011674A2 (pt) 2019-10-15
WO2018149653A1 (de) 2018-08-23
JP2020503196A (ja) 2020-01-30
BR112019011674B1 (pt) 2023-11-14
CN110267814B (zh) 2020-07-14
JP6639748B2 (ja) 2020-02-05
EP3582969A1 (de) 2019-12-25
DE102017202382A1 (de) 2018-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59172B2 (ja) 中空体に印刷を行う装置
CN109311313A (zh) 用于在三维物品上印刷的装置
JP6250224B2 (ja) それぞれ中空体に印刷を行う複数の印刷部を備える装置
CN108602345A (zh) 用于印刷空心体的装置和用于运行这种装置的方法
US11400700B2 (en) Device for printing on hollow bodies
WO2015073240A1 (en) Fountain blade assembly for can decorator machine ink station assembly
US11123976B2 (en) Device for printing on hollow articles
US9833989B2 (en) Device for printing on hollow bodies
CN110267814A (zh) 用于操作用于印刷空心体的装置的方法
US10661590B2 (en) Method for printing on hollow bodies
WO2018149654A1 (de) Verfahren zum bedrucken von hohlkörpern
CN110475667A (zh) 用于印刷空心体的设备的分段轮
US11479033B2 (en) Device for printing on hollow bodies
US2022021246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inting the respective lateral surface of hollow objec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