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49098B - 水洗便器 - Google Patents

水洗便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49098B
CN110249098B CN201880009093.0A CN201880009093A CN110249098B CN 110249098 B CN110249098 B CN 110249098B CN 201880009093 A CN201880009093 A CN 201880009093A CN 110249098 B CN110249098 B CN 1102490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upply
water
bowl
diameter
supply sp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0909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49098A (zh
Inventor
宝角真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01575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796799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01575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79680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01575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70680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01575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706800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2490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490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490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490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DWATER-CLOSETS OR URINALS WITH FLUSHING DEVICES; FLUSHING VALVES THEREFOR
    • E03D11/00Other component parts of water-closets, e.g. noise-reducing means in the flushing system, flushing pipes mounted in the bowl, seals for the bowl outlet, devices preventing overflow of the bowl contents; devices forming a water seal in the bowl after flushing, devices eliminating obstructions in the bowl outlet or preventing backflow of water and excrements from the waterpipe
    • E03D11/02Water-closet bowls ; Bowls with a double odour seal optionally with provisions for a good siphonic action; siphons as part of the bowl
    • E03D11/08Bowls with means producing a flushing water swirl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Sanitary Device For Flush Toil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在喷水口的稍稍下游侧的部分中清洗水容易向便盆径内侧流下的水洗便器。水洗便器1具有的便盆面(20)具有棚架部和上部壁面(23)。棚架部形成为俯视环状,上部壁面(23)从棚架部的上表面(40)的便盆径外侧的端部立起。覆盖壁部(42)在上表面(40)的便盆周向的一部分立起,上表面(40)上的覆盖壁部(42)和上部壁面(23)所夹着的空间成为供水空间(5)。与供水空间(5)对应的上表面(40)成为供水面(50),上表面(40)的比供水面(50)靠下游侧的部分成为棚架面(43)。在供水空间(5)的上部壁面(23),具有向便盆径内侧突出且上表面成为供水面(50)的突出部(7)。供水空间(5)的上下范围中的突出部(7)所在的范围的下部的区域即下供水空间(51)在与便盆周向正交的截面中的水平长度(511),形成得比供水空间(5)的下供水空间(51)的上侧的区域即上供水空间(52)在与便盆周向正交的截面中的水平长度(521)短。

Description

水洗便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洗便器。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专利文献1所示的在便盆面的一部分上具有棚架部的水洗便器。
棚架部是在便盆面的比上缘开口靠下侧的部分形成为沿着上缘开口的俯视环状的、上表面朝向上方的结构。一边使沿便盆周向喷出的清洗水乘着该棚架部的上表面而旋绕,一边使清洗水向便盆径内侧(便盆面的中央部的底部侧)流下。
在棚架部的上表面,在便盆周向的一部分,覆盖壁部向上方突出,棚架部上的被覆盖壁部覆盖的空间成为被供给来自供水部的水的供水空间。
在上述以往的水洗便器中,从供水部供给到供水空间中的水被从供水空间的下游端(覆盖壁部的下游端)的喷水口向棚架部的上表面朝向便盆周向喷出。此时,在喷水口的稍稍下游侧的部分,清洗水难以向便盆径内侧流下。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08-138419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以往的问题而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喷水口的稍稍下游侧的部分、清洗水容易向便盆径内侧流下的水洗便器。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的水洗便器具备承接污物及清洗水的向上方开口的便盆面。
上述便盆面具有棚架部和上部壁面。上述棚架部在距上述便盆面的上缘开口为规定高度的下侧的部分形成为沿着上述上缘开口的俯视环状或C字状,朝向上方。上述上部壁面从上述棚架部的上表面的便盆径外侧的端部上升,法线朝向便盆径内侧。
水洗便器在上述棚架部的上述上表面的便盆周向的一部分具有向上方突出的覆盖壁部。
上述棚架部的上述上表面上的上述覆盖壁部和上述上部壁面所夹着的空间成为被供给来自供水部的水的供水空间,并且上述棚架部的上述上表面的与上述供水空间对应的部分成为供水面。上述棚架部的上述上表面的比上述供水面靠下游侧的部分成为不被上述覆盖壁部覆盖的棚架面。
上述供水空间的成为下游端的便盆周向的端部成为将水向上述棚架面喷出的喷水口。
在上述供水空间的上述上部壁面,具有向便盆径内侧突出且上表面成为上述供水面的突出部。
上述供水空间的上下范围中的上述突出部所在的范围的下部的区域即下供水空间在与上述便盆周向正交的截面中的水平长度,形成得比上述供水空间的上述下供水空间的上侧的区域即上供水空间在与上述便盆周向正交的截面中的水平长度短。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水洗便器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A-A线剖视图。
图3是图1的B-B线剖视图。
图4是上述的水洗便器的便盆部的俯视图。
图5是将上述的便盆部的供水空间周边从前斜上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6是将上述的便盆部的供水空间周边从便盆周向前方观察的剖视图。
图7是将第二实施方式的水洗便器的便盆部的供水空间周边从前斜上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8是将上述的便盆部的供水空间周边从便盆周向前方观察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水洗便器,更详细地讲,涉及在便盆面的一部分具有棚架部的水洗便器。
以下,基于图1~图6对第一实施方式的水洗便器进行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水洗便器1具备便盆部2和轮圈部3。
便盆部2的内表面成为承接污物及清洗水的便盆面20,在上方开口。便盆部2的中央部成为底部21,在底部21设置有排水口部22。另外,底部21也可以不严格地形成在便盆部2的中央部。
这里,关于前后左右,如图1~图3所示那样定义。在水洗便器1中,在设计上设想了坐在便座(未图示)上的使用者的朝向,将坐在该便座上的使用者朝向的方向设为前方。相对于前方确定了后方、左方、右方。
排水口部22如图2、图3所示,是筒状的部件,在纵筒部221的后部连接有横筒部222而一体地形成,使得内部空间连续。作为排水口部22的上游端的纵筒部221的上端开口220在便盆部2的底部21中朝向上方开口。作为排水口部22的下游端的横筒部222的后端开口朝向后方开口。
虽然没有图示,但在横筒部222的后端,连接着呈筒状的可动回水弯的轴向的一端(基端)。可动回水弯具有由橡胶、树脂等形成的可变形的回水弯筒。
通过马达,回水弯筒的轴向的另一端(前端)的位置及朝向变化。在回水弯筒的前端位于上方位置并且前端开口朝向上方的姿势下,构成回水弯,在便盆部2内能够形成存水。此外,在回水弯筒的前端位于下方位置并且前端开口朝向下方的姿势下,便盆部2内的存水能够与污物一起排出。
另外,不是必须设置这样的可动回水弯,也可以在横筒部222的后端连接固定的回水弯筒。
水洗便器1与上述可动回水弯一体地组装而构成便器装置。便器装置除了可动回水弯以外,也可以还适当地具备脱臭装置、局部清洗装置等各种装置。
在便盆部2的上缘设置有轮圈部3。在轮圈部3的上表面31上载置便座。如图2、图3所示,轮圈部3在俯视中其内端缘位于比便盆部2的上端部(便盆面20的上缘开口201)靠内侧的位置。
进而,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2、图3所示,在轮圈部3,一体地固接着由树脂构成的裙围(skirt)部11。裙围部11将便盆部2的前方、左方、右方覆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将便盆部2、轮圈部3及裙围部11一体地形成而构成水洗便器1。
进而,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虽然没有图示,但设置有将由树脂一体地形成的便盆部2、轮圈部3及裙围部11辅助地支承的金属制的框架部。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水洗便器1设置有轮圈部3及裙围部11,但水洗便器1也可以不设置轮圈部3及裙围部11。
作为便盆面20的一部分,如图4所示,具有用来使在便盆周向(图4中的箭头10)上放出的清洗水沿着便盆面20的上缘开口201流动的棚架部4。
棚架部4在距便盆面20的上缘开口201为规定高度的下侧(距上缘开口201为30mm的下侧)的部分形成为沿着上缘开口201的俯视环状。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棚架部4形成为俯视环状,但棚架部4也可以形成为俯视C字状。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棚架部4形成在距便盆面20的上缘开口201为30mm的下侧的部分,但上述数值例如也可以是5mm~100mm等,没有被限定。
棚架部4如图2、图3所示,具有朝向上方的上表面40。上表面40朝向其法线相对于铅直上方成20度以下的角度的方向。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与便盆周向正交的截面中,上表面40和便盆面20的在上表面40的稍稍下侧的部分通过平滑的曲线而连续,但没有被特别限定。
便盆面20如图2、图3所示,作为其一部分,具有从棚架部4的上表面40的便盆径外侧(即俯视中的便盆面20的中央侧的相反侧)的端部上升的上部壁面23。上部壁面23形成为俯视环状,其法线朝向便盆径内侧。上部壁面23的法线相对于水平方向向上方成0~40度角。上部壁面23的上端成为便盆面20的上缘开口201。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以与便盆部2的上缘开口201连续的方式设置有上述的轮圈部3。法线比水平方向朝向下侧的上壁面32位于棚架部4的上表面40的上方。
水洗便器1在棚架部4的上表面40的便盆周向的一部分具有向上方突出的覆盖壁部42。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在便盆面20的右侧的靠后的部分,设置有作为便盆周向的中心角为15~20度左右的覆盖壁部42。
被棚架部4的上表面40上的覆盖壁部42和上部壁面23夹着的空间成为被供给来自供水部6的水的供水空间5。供水部6被从自来水管或存水箱等水源供水。供水部6在下游端具有喷出水的供水出口60,该下游端被导入到供水空间5内。另外,也可以预先在供水空间5内配置有作为供水部6的供水喷嘴(未图示),对该供水喷嘴连接用来供给来自水源的水的来自外部的送水管(未图示)。此外,也可以不使用供水喷嘴而是将供水出口60与构成供水空间5的部分一体成型而形成。
如图4所示,棚架部4的上表面40的与供水空间5对应的部分成为供水面50。棚架部4的上表面40的比供水面50靠下游侧的部分成为不被覆盖壁部42覆盖的棚架面43。
在供水空间5的成为上游端的便盆周向的一端侧的部分,设定有以规定的位置及朝向配置供水出口60的供水出口位置。图3、图4表示在供水空间5配置供水部6、并且在供水出口位置以规定的位置及朝向配置了供水出口60的状态。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供水出口60的内径(直径)是10mm,但并不特别限定于上述数值。在便盆周向上,供水出口60的规定的位置如图4、图5所示是供水空间5的后端部附近。此外,在上下方向上,供水出口60的规定的位置如图6所示,下端比供水面50形成得略高(例如是1~2mm,但并不特别限定于上述数值)。另外,供水出口60的下端也可以位于供水面50上。此外,在便盆径内外方向上,供水出口60的规定的位置如图6所示,是供水空间5的中央部。另外,也可以是,供水出口60不位于供水面50的便盆径内外方向上的中央部。
供水出口60的规定的朝向如图4、图5所示,是从供水出口60喷出的清洗水的朝向(参照图中的箭头61)为便盆周向的下游侧(图4、图5中的前侧)的朝向。
如图4、图5所示,供水空间5的成为下游端的便盆周向的另一端成为向棚架面43喷出水的喷水口44。
如图6所示,在从喷水口44侧将供水空间5观察的与便盆周向正交的截面中,在与供水出口位置的下部对应的上部壁面23,具有向便盆径内侧突出而上表面成为供水面50的突出部7。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突出部7的便盆周向上的位置如图4、图5所示,是与供水空间5的喷水口44连接的区域。突出部7的便盆周向上的长度是供水空间5的便盆周向上的长度的约一半。另外,突出部7的便盆周向上的位置及长度并不限定于上述。
此外,如图4所示,突出部7向便盆径内侧突出的突出长度700形成得越向上游侧则越短。
如图6所示,将突出部7的高度的中间(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是突出部7的一半的高度,但没有被限定)作为虚拟的边界,将供水空间5分割为下供水空间51和上供水空间52来考虑。换言之,将供水空间5的上下范围中的突出部7所在的范围的下部的特别窄的区域作为下供水空间51,将供水空间5的下供水空间51的上侧的区域作为上供水空间52。下供水空间51的与便盆周向正交的截面中的水平长度511(便盆径内外方的长度)形成得比上供水空间52的与便盆周向正交的截面中的水平长度521短。
此外,突出部7的上表面的供水面50如图5所示,上游端部701朝向下游侧(前侧)上升倾斜,比上游端部701靠下游侧的部分702水平或朝向下游侧下降倾斜。上游端部701的朝向下游侧的上升倾斜角是25~60度,比上游端部701靠下游侧的部分702的朝向下游侧的下降倾斜角是0~20度,但并不特别限定于上述数值。
此外,供水面50的比突出部7靠便盆径内侧并到达喷水口44的内下游区域501以及棚架面43的位于便盆径内侧并与内下游区域501连接的内连接区域431如图6的箭头12所示,向便盆径内侧下降倾斜。内下游区域501及内连接区域431的向便盆径内侧下降倾斜的下降倾斜角是5~20度,但并不特别限定于上述数值。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水洗便器1中,清洗水如图4、图5所示,首先被从供水出口60以箭头61的朝向喷出。如图6所示,被从供水出口60喷出的清洗水中的从上供水空间52的部分通过的清洗水大部分跃过突出部7的上方,其余的一部分经过突出部7的上表面的供水面50上而从突出部7通过,被从图5所示的喷水口44向棚架面43喷出。因此,从上供水空间52的部分通过的清洗水如图6所示,能够以较小的流路阻力从不存在突出部7且水平长度521较长的上供水空间52通过,能够不使流速较大地削减地在棚架面43处旋绕。
另一方面,被从供水出口60喷出的清洗水中的从下供水空间51的部分通过的清洗水从下供水空间51通过,该下供水空间51由于突出部7的突出而水平长度511比上供水空间52的水平长度521短、并且流路阻力比上供水空间52大。因此,从下供水空间51的部分通过的清洗水,在从突出部7的横侧通过时流速被较大地削减,在被从喷水口44向棚架面43喷出后,不易在棚架面43处旋绕,容易向便盆径内侧流下。
由此,在喷水口44的稍稍下游侧的部分,与没有突出部7的情况相比更多量的清洗水向便盆径内侧流下,容易将附着在喷水口44的稍稍下游侧的便盆径内侧的便盆面20上的脏污冲洗掉。
此外,如图4所示,越向上游侧,突出部7向便盆径内侧突出的突出长度700形成得越短。因此,下供水空间51的流路阻力连续地变化,抑制因急剧的流路阻力的变化而清洗水的运动能量较大地损失。
此外,如图6所示,供水面50的内下游区域501及棚架面43的内连接区域431如箭头12所示,向便盆径内侧下降倾斜。因此,在喷水口44的稍稍下游侧的部分,被从喷水口44向棚架面43喷出的清洗水更容易向便盆径内侧流下。
接着,基于图7~图8对第二实施方式的水洗便器1进行说明。另外,第二实施方式的水洗便器1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水洗便器1大部分相同。因此,对与第一实施方式重复的说明赋予相同的标号而省略说明。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也如图7所示,在从喷水口44侧观察供水空间5的与便盆周向正交的截面中,在与供水出口位置的下部对应的上部壁面23,具有向便盆径内侧突出且上表面为供水面50的突出部7。第二实施方式的突出部7遍及供水空间5的便盆径内外方向的全长,具有作为其上表面的供水面50向便盆径内侧下降倾斜的主倾斜面71。
如图8所示,下供水空间51的与便盆周向正交的截面中的水平长度511形成得比上供水空间52的与便盆周向正交的截面中的水平长度521短,这一点也与第一实施方式是同样的。
如图7、图8所示,主倾斜面71具有位于便盆径内侧的下主倾斜面72和位于比下主倾斜面72靠便盆径外侧的上主倾斜面73。如图8所示,上主倾斜面73的向便盆径内侧下降倾斜的下降倾斜角731小于下主倾斜面72的向便盆径内侧下降倾斜的下降倾斜角721。上主倾斜面73的下降倾斜角731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是25~30度,但并不特别限定于上述数值。下主倾斜面72的下降倾斜角721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是50~60度,但并不特别限定于上述数值。即,主倾斜面71的向便盆径内侧下降倾斜的下降倾斜角是25~60度,但并不特别限定于上述数值。
如图7所示,上主倾斜面73朝向便盆周向的下游侧(参照箭头732)下降倾斜,其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是5~20度,但并不特别限定于上述数值。
此外,如图7所示,上主倾斜面73形成为,越向上游侧则便盆径内外方向的长度733越短。
此外,如图7所示,下主倾斜面72和上主倾斜面73在截面中通过平滑的曲线而连续。
如图7所示,棚架面43在位于便盆径外侧并与上主倾斜面73连接的外连接区域具有外突部45,该外突部45向上方突出且上表面成为构成棚架面43的外棚架面450。外棚架面450朝向便盆周向的下游侧(参照箭头451)下降倾斜,其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是5~20度,但并不特别限定于上述数值。
外棚架面450与上主倾斜面73连续,外棚架面450也与上主倾斜面73同样地朝向便盆径内侧(参照箭头452)下降倾斜,其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是25~30度,但并不特别限定于上述数值。
此外,棚架面43在位于便盆径内侧且与下主倾斜面72连接的内连接区域具有内突部46,该内突部46向上方突出且上表面成为构成棚架面43的内棚架面460。内棚架面460朝向便盆径内侧(参照箭头461)下降倾斜,其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是40~60度,但并不特别限定于上述数值。
内棚架面460在便盆径内外方向上与外棚架面450连续,并且在便盆周向上与下主倾斜面72连续。内棚架面460朝向便盆周向的下游侧(参照箭头462)下降倾斜,其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是5~20度,但并不特别限定于上述数值。
棚架部4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是俯视环状或俯视C字状的哪种都可以,而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形成为俯视环状。因此,从喷水口44向棚架面43喷出的清洗水一边被上部壁面23导引一边在棚架面43处旋绕而到达覆盖壁部42的便盆径内侧。进而,清洗水如果流到比覆盖壁部42靠下游侧,则在离心力下向便盆径外侧移动,要向喷水口44的稍稍下游侧的部分进入。如果旋绕的清洗水向喷水口44的稍稍下游侧的部分进入,则与刚刚从喷水口44喷出的清洗水碰撞,向便座侧飞溅。
因此,第二实施方式的水洗便器1,在比棚架部4的覆盖壁部42靠便盆径内侧的部分,具有使从喷水口44喷出并在棚架面43处旋绕的水的行进方向变更为便盆径内侧的导引部8。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导引部8与内突部46连续而一体地构成,能够使结构简单。此外,一体地具有导引部8的内突部46、外突部45和突出部7一体地构成,成为更加简单的结构。
导引部8具有越向下游侧则越位于便盆径内侧的导引面80。导引面80的上表面朝向便盆径内侧下降倾斜,其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是40~60度,但并不特别限定于上述数值。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水洗便器1中,清洗水如图4、图5所示,首先被从供水出口60以箭头61的朝向喷出。此时,如图8所示,被从供水出口60喷出的清洗水中的从上供水空间52的部分通过的清洗水大部分跃过突出部7的上方,其余的一部分在突出部7的上表面的供水面50上经过而从突出部7通过,被从图7所示的喷水口44向棚架面43喷出。因此,从上供水空间52的部分通过的清洗水如图8所示,能够以较小的流路阻力从不存在突出部7且水平长度521较长的上供水空间52通过,能够不较大地削减流速地在棚架面43处旋绕。
另一方面,被从供水出口60喷出的清洗水中的从下供水空间51的部分通过的清洗水从下供水空间51通过,该下供水空间51由于突出部7的突出而水平长度511比水平长度521短并且流路阻力比上供水空间52大。因此,从下供水空间51的部分通过的清洗水在从突出部7的横侧通过时将流速较大地削减,在被从喷水口44向棚架面43喷出后,不易在棚架面43处旋绕,容易向便盆径内侧流下。
由此,在喷水口44的稍稍下游侧的部分,在没有突出部7的情况相比更多量的清洗水向便盆径内侧流下,容易将附着在喷水口44的稍稍下游侧的便盆径内侧的便盆面20上的脏污冲洗掉。
此外,突出部7具有下主倾斜面72和上主倾斜面73,上主倾斜面73的下降倾斜角731形成得比下主倾斜面72的下降倾斜角721小。因此,从上供水空间52的部分通过的清洗水的一部分经过突出部7的上表面的供水面50上而流动,此时在上主倾斜面73上向下游侧流动的清洗水不较大地受到朝向便盆径内侧的力。由此,从上主倾斜面73流到棚架面43的清洗水容易在棚架面43处旋绕。
此外,设置有具有与上主倾斜面73连接的外棚架面450的外突部45,外棚架面450朝向便盆周向的下游侧下降倾斜,所以清洗水从上主倾斜面73向棚架面43急剧地下降(落下),清洗水的运动能量损失得以抑制。
此外,设置有具有与下主倾斜面72连接的内棚架面460的内突部46,内棚架面460朝向便盆径内侧下降倾斜,所以在喷水口44的稍稍下游侧的部分,被从喷水口44向棚架面43喷出的清洗水更加容易向便盆径内侧流下。
此外,上主倾斜面73朝向便盆周向的下游侧下降倾斜并且越向上游侧则便盆径内外方向的长度733形成得越短。因此,下供水空间51的上主倾斜面73上的流路阻力连续地变化,所以抑制了因急剧的流路阻力的变化而清洗水的运动能量较大地损失。
此外,下主倾斜面72和上主倾斜面73在截面中通过平滑的曲线而连续。因此,下供水空间51的与下主倾斜面72和上主倾斜面73对应的部分的流路阻力连续地变化,所以抑制了因流路阻力急剧地变化造成的清洗水的运动能量的损失。
此外,如图7所示,在棚架面43处旋绕并到达了覆盖壁部42的便盆径内侧的部分的清洗水的行进方向(参照箭头81)被导引部8变更为朝向便盆径内侧的方向(参照箭头82)。因此,抑制了与刚刚从喷水口44喷出的清洗水的碰撞。
此外,在主倾斜面71的作用下,下供水空间51的流路阻力在上下方向上连续地变化,抑制了因流路阻力在上下方向上急剧地变化造成的清洗水的运动能量的损失。
根据以上所述的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可知,第1形态的水洗便器1具备承接污物及清洗水的向上方开口的便盆面20。
便盆面20具有棚架部4和上部壁面23。棚架部4在距便盆面20的上缘开口201为规定高度的下侧的部分形成为沿着上缘开口201的俯视环状或C字状,朝向上方。上部壁面23从棚架部4的上表面40的便盆径外侧的端部上升,法线朝向便盆径内侧。
水洗便器1在棚架部4的上表面40的便盆周向的一部分具有向上方突出的覆盖壁部42。
棚架部4的上表面40上的覆盖壁部42和上部壁面23所夹着的空间成为被供给来自供水部6的水的供水空间5,并且棚架部4的上表面40的与供水空间5对应的部分成为供水面50。棚架部4的上表面40的比供水面50靠下游侧的部分成为不被覆盖壁部42覆盖的棚架面43。
供水空间5的成为下游端的便盆周向的端部成为向棚架面43喷出水的喷水口44。
在供水空间5的上部壁面23,具有向便盆径内侧突出且上表面成为供水面50的突出部7。
供水空间5的上下范围中的突出部7所在的范围的下部的区域即下供水空间51的与上述便盆周向正交的截面中的水平长度511,形成得比供水空间5的下供水空间51上侧的区域即上供水空间52的与上述便盆周向正交的截面中的水平长度521短。
根据第1形态,从下供水空间51的部分通过的清洗水在从突出部7的横侧通过时流速被较大地削减,在被从喷水口44向棚架面43喷出后,容易向便盆径内侧流下。
在第2形态中,通过与第1形态的组合来实现。在第2形态中,突出部7形成为,越向上游侧则向便盆径内侧突出的突出长度700越短。
根据第2形态,由于下供水空间51的流路阻力连续地变化,所以抑制通过急剧的流路阻力的变化而清洗水的运动能量较大地损失。
在第3形态中,通过与第1形态或第2形态的组合来实现。在第3形态中,供水面50的比突出部7靠便盆径内侧且到达喷水口44的内下游区域501以及棚架面43的位于便盆径内侧且与内下游区域501连接的内连接区域431向便盆径内侧下降倾斜。
根据第3形态,在喷水口44的稍稍下游侧的部分,被从喷水口44向棚架面43喷出的清洗水更加容易向便盆径内侧流下。
在第4形态中,通过与第1形态的组合来实现。在第4形态中,突出部7遍及供水空间5的便盆径内外方向的全长,具有作为其上表面的供水面50向便盆径内侧下降倾斜的主倾斜面71。
根据第4形态,在主倾斜面71的作用下,下供水空间51的流路阻力在上下方向上连续地变化,抑制了由于流路阻力在上下方向上急剧地变化造成的清洗水的运动能量的损失。
在第5形态中,通过与第4形态的组合来实现。在第5形态中,主倾斜面71具有位于便盆径内侧的下主倾斜面72和位于比下主倾斜面72靠便盆径外侧的上主倾斜面73,上主倾斜面73的下降倾斜角731比下主倾斜面72的下降倾斜角721小。
根据第5形态,在上主倾斜面73上向下游侧流动的清洗水不较大地受到朝向便盆径内侧的力,清洗水容易在棚架面43处旋绕。
在第6形态中,通过与第5形态的组合来实现。在第6形态中,棚架面43在位于便盆径外侧且与上主倾斜面73连接的外连接区域具有外突部45,该外突部45向上方突出且上表面成为构成棚架面43的外棚架面450,外棚架面450朝向便盆周向的下游侧而下降倾斜。
根据第6形态,清洗水从上主倾斜面73向棚架面43落下,清洗水的运动能量损失得以抑制。
在第7形态中,通过与第5形态或第6形态的组合来实现。在第7形态中,上主倾斜面73朝向便盆周向的下游侧下降倾斜,并且越向上游侧则便盆径内外方向的长度733形成得越短。
根据第7形态,由于下供水空间51的上主倾斜面73上的流路阻力连续地变化,所以抑制了由于急剧的流路阻力的变化而清洗水的运动能量较大地损失。
在第8形态中,通过与第5~7的任一个形态的组合来实现。在第8形态中,下主倾斜面72和上主倾斜面73在截面中通过平滑的曲线而连续。
根据第8形态,由于下供水空间51的与下主倾斜面72和上主倾斜面73对应的部分的流路阻力连续地变化,所以抑制了因流路阻力急剧地变化而造成的清洗水的运动能量的损失。
在第9形态中,通过与第4~8的任一个形态的组合来实现。在第9形态中,主倾斜面71具有位于便盆径内侧的下主倾斜面72和位于比下主倾斜面72靠便盆径外侧的上主倾斜面73。棚架面43在位于便盆径内侧且与下主倾斜面72连接的内连接区域431具有内突部46,该内突部46向上方突出且上表面成为构成棚架面43的内棚架面460,内棚架面460向便盆径内侧下降倾斜。
根据第9形态,由于内棚架面460朝向便盆径内侧下降倾斜,所以在喷水口44的稍稍下游侧的部分,被从喷水口44向棚架面43喷出的清洗水更加容易向便盆径内侧流下。
在第10形态中,通过与第1~9的任一个形态的组合来实现。在第10的形态中,在棚架部4的比覆盖壁部42靠便盆径内侧的部分,具有使被从喷水口44喷出并在棚架面43处旋绕的水的行进方向向便盆径内侧变更的导引部8。
根据第10形态,由于在棚架面43处旋绕并到达了覆盖壁部42的便盆径内侧的部分的清洗水的行进方向被向便盆径内侧变更,所以抑制了与刚刚从喷水口44喷出的清洗水的碰撞。
标号说明
1 水洗便器
20 便盆面
201 上缘开口
23 上部壁面
4 棚架部
40 上表面
42 壁部
43 棚架面
431 内连接区域
44 喷水口
45 外突部
450 外棚架面
46 内突部
460 内棚架面
5 供水空间
50 供水面
501 内下游区域
51 下供水空间
511 水平长度
52 上供水空间
521 水平长度
6 供水部
7 突出部
700 突出长度
71 主倾斜面
72 下主倾斜面
721 倾斜角
73 上主倾斜面
731 倾斜角
733 长度
8 导引部

Claims (9)

1.一种水洗便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承接污物及清洗水的向上方开口的便盆面;
上述便盆面具有棚架部和上部壁面,上述棚架部在距上述便盆面的上缘开口为规定高度的下侧部分形成为沿着上述上缘开口的俯视环状或C字状,并且朝向上方,上述上部壁面从上述棚架部的上表面的便盆径外侧的端部上升并且法线朝向便盆径内侧;
在上述棚架部的上述上表面的便盆周向的一部分,具有向上方突出的覆盖壁部;
上述棚架部的上述上表面上的上述覆盖壁部和上述上部壁面所夹着的空间成为被供给来自供水部的水的供水空间,并且上述棚架部的上述上表面的与上述供水空间对应的部分成为供水面,上述棚架部的上述上表面的比上述供水面靠下游侧的部分成为不被上述覆盖壁部覆盖的棚架面;
上述供水空间的成为下游端的便盆周向的端部成为将水向上述棚架面喷出的喷水口;
在上述供水空间的上述上部壁面,具有向便盆径内侧突出且上表面成为上述供水面的突出部;
上述供水空间的上下范围中的上述突出部所在的范围的下部的区域即下供水空间在与上述便盆周向正交的截面中的水平长度,形成得比上述供水空间的上述下供水空间的上侧的区域即上供水空间在与上述便盆周向正交的截面中的水平长度短,
上述突出部形成为,越向上游侧则向便盆径内侧突出的突出长度越短,
在上述棚架部的比上述覆盖壁部靠便盆径内侧的部分具有导引部,该导引部使从上述喷水口喷出并在上述棚架面处旋绕的水的行进方向变更为便盆径内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洗便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供水面的位于比上述突出部靠便盆径内侧并到达上述喷水口的内下游区域以及上述棚架面的位于便盆径内侧并与上述内下游区域连接的内连接区域向便盆径内侧下降倾斜。
3.一种水洗便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承接污物及清洗水的向上方开口的便盆面;
上述便盆面具有棚架部和上部壁面,上述棚架部在距上述便盆面的上缘开口为规定高度的下侧部分形成为沿着上述上缘开口的俯视环状或C字状,并且朝向上方,上述上部壁面从上述棚架部的上表面的便盆径外侧的端部上升并且法线朝向便盆径内侧;
在上述棚架部的上述上表面的便盆周向的一部分,具有向上方突出的覆盖壁部;
上述棚架部的上述上表面上的上述覆盖壁部和上述上部壁面所夹着的空间成为被供给来自供水部的水的供水空间,并且上述棚架部的上述上表面的与上述供水空间对应的部分成为供水面,上述棚架部的上述上表面的比上述供水面靠下游侧的部分成为不被上述覆盖壁部覆盖的棚架面;
上述供水空间的成为下游端的便盆周向的端部成为将水向上述棚架面喷出的喷水口;
在上述供水空间的上述上部壁面,具有向便盆径内侧突出且上表面成为上述供水面的突出部;
上述供水空间的上下范围中的上述突出部所在的范围的下部的区域即下供水空间在与上述便盆周向正交的截面中的水平长度,形成得比上述供水空间的上述下供水空间的上侧的区域即上供水空间在与上述便盆周向正交的截面中的水平长度短,
上述突出部,遍及上述供水空间的便盆径内外方向的全长,具有上表面即上述供水面向便盆径内侧下降倾斜的主倾斜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洗便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主倾斜面具有位于便盆径内侧的下主倾斜面和位于比上述下主倾斜面靠便盆径外侧的上主倾斜面,上述上主倾斜面的下降倾斜角比上述下主倾斜面的下降倾斜角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洗便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棚架面在位于便盆径外侧且与上述上主倾斜面连接的外连接区域具有外突部,该外突部向上方突出且上表面成为构成上述棚架面的外棚架面;
上述外棚架面朝向便盆周向的下游侧下降倾斜。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水洗便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上主倾斜面朝向便盆周向的下游侧下降倾斜,并且越向上游侧则便盆径内外方向的长度形成得越短。
7.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水洗便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下主倾斜面和上述上主倾斜面在截面中通过平滑的曲线而连续。
8.如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水洗便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主倾斜面具有位于便盆径内侧的下主倾斜面和位于比上述下主倾斜面靠便盆径外侧的上主倾斜面;
上述棚架面在位于便盆径内侧且与上述下主倾斜面连接的内连接区域具有内突部,该内突部向上方突出且上表面成为构成上述棚架面的内棚架面;
上述内棚架面向便盆径内侧下降倾斜。
9.如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水洗便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棚架部的比上述覆盖壁部靠便盆径内侧的部分具有导引部,该导引部使从上述喷水口喷出并在上述棚架面处旋绕的水的行进方向变更为便盆径内侧。
CN201880009093.0A 2017-01-31 2018-01-18 水洗便器 Active CN1102490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15753 2017-01-31
JP2017015753A JP6796799B2 (ja) 2017-01-31 2017-01-31 水洗便器
JP2017015756A JP6796800B2 (ja) 2017-01-31 2017-01-31 水洗便器
JP2017-015754 2017-01-31
JP2017-015755 2017-01-31
JP2017015755A JP6706801B2 (ja) 2017-01-31 2017-01-31 水洗便器
JP2017-015756 2017-01-31
JP2017015754A JP6706800B2 (ja) 2017-01-31 2017-01-31 水洗便器
PCT/JP2018/001420 WO2018142957A1 (ja) 2017-01-31 2018-01-18 水洗便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49098A CN110249098A (zh) 2019-09-17
CN110249098B true CN110249098B (zh) 2021-02-26

Family

ID=63039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09093.0A Active CN110249098B (zh) 2017-01-31 2018-01-18 水洗便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49098B (zh)
WO (1) WO2018142957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38020A (zh) * 1996-10-15 1999-12-08 东陶机器株式会社 水洗便器
CN101086176A (zh) * 2006-06-07 2007-12-12 日本国·家耐士工业株式会社 西式水洗便器
JP2008138419A (ja) * 2006-11-30 2008-06-19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水洗便器
CN104947773A (zh) * 2014-03-31 2015-09-30 Toto株式会社 冲水大便器
JP5971612B2 (ja) * 2012-02-21 2016-08-17 Toto株式会社 水洗大便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48921B2 (ja) * 2002-11-06 2008-02-20 Toto株式会社 水洗便器
JP4406920B2 (ja) * 2004-01-29 2010-02-03 Toto株式会社 水洗便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38020A (zh) * 1996-10-15 1999-12-08 东陶机器株式会社 水洗便器
CN101086176A (zh) * 2006-06-07 2007-12-12 日本国·家耐士工业株式会社 西式水洗便器
JP2008138419A (ja) * 2006-11-30 2008-06-19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水洗便器
JP5971612B2 (ja) * 2012-02-21 2016-08-17 Toto株式会社 水洗大便器
CN104947773A (zh) * 2014-03-31 2015-09-30 Toto株式会社 冲水大便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49098A (zh) 2019-09-17
WO2018142957A1 (ja) 2018-08-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96800B2 (ja) 水洗便器
JP6347318B2 (ja) 水洗大便器装置
JP6344543B2 (ja) 水洗大便器
US10287766B2 (en) Flush toilet with rising flow path and shelf portion
TW201736688A (zh) 沖水馬桶
JP6068417B2 (ja) 水洗式便器
JP2017160669A (ja) 水洗大便器
JP6194570B2 (ja) 水洗大便器
JP5928440B2 (ja) 衛生洗浄装置
CN110249098B (zh) 水洗便器
JP6448985B2 (ja) 水洗大便器
JP2021105335A (ja) 水洗大便器
JP6796799B2 (ja) 水洗便器
JP2017160670A (ja) 水洗大便器
JP5682834B2 (ja) 衛生洗浄装置
JP6706801B2 (ja) 水洗便器
JP6789128B2 (ja) 水洗式便器
JP6706800B2 (ja) 水洗便器
JP7353805B2 (ja) 水洗式便器
JP6713223B2 (ja) 水洗式便器
JP2010229738A (ja) 水洗便器
JP2017198036A (ja) 水洗便器
JP6338198B2 (ja) 水洗大便器装置
WO2018131439A1 (ja) 水洗式便器
CN106661880B (zh) 冲水马桶、马桶以及冲水马桶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