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14405A - 马达 - Google Patents

马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14405A
CN110214405A CN201880008306.8A CN201880008306A CN110214405A CN 110214405 A CN110214405 A CN 110214405A CN 201880008306 A CN201880008306 A CN 201880008306A CN 110214405 A CN110214405 A CN 1102144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rotor core
magnet
gap
re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0830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14405B (zh
Inventor
李成珍
孔奉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Innote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Innote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7001109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180086974A/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7012355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491351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Innotek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Innotek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2144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144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144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144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1/00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 H02K21/12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 H02K21/14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with magnets rotating within the armatures
    • H02K21/16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with magnets rotating within the armatures having annular armature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7Rotor cores with permanent magn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0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 B62D5/04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7Rotor cores with permanent magnets
    • H02K1/2706Inner rotors
    • H02K1/272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 H02K1/274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ircumferentially positioned magnets
    • H02K1/2753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ircumferentially positioned magnet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magnets or groups of magnets arranged with alternating polarity
    • H02K1/276Magnets embedded in the magnetic core, e.g. 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s [IPM]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7Rotor cores with permanent magnets
    • H02K1/2706Inner rotors
    • H02K1/272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 H02K1/274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ircumferentially positioned magnets
    • H02K1/2753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ircumferentially positioned magnet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magnets or groups of magnets arranged with alternating polarity
    • H02K1/278Surface mounted magnets; Inset magne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8Means for mounting or fastening rotating magnetic parts on to, or to, the rotor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01/00Specific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relating to the magnetic circuits
    • H02K2201/06Magnetic cores, or permanent magne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kew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13/00Specific aspe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nd not covered by codes H02K2201/00 - H02K2211/00
    • H02K2213/03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numerical values, ranges, mathematical expressions or similar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ermanent Field Magnets Of Synchronous Machinery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马达,该马达包括:旋转轴;包括孔的转子,旋转轴插入穿过该孔;布置在该转子外部的定子,其中,转子包括围绕旋转轴的转子芯和联接至该转子芯的多个磁体,磁体布置成使得每两个在旋转轴的轴向方向上彼此相邻的磁体彼此之间具有预定间距,并且该间距的总和的为定子的轴向长度的0.04倍至0.07倍。

Description

马达
技术领域
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马达。
背景技术
由于车辆的马达发展为具有诸如更高的转矩和更高的速度等规格,应用于马达的转子结构需要鲁棒设计。
通用马达中所使用的转子具有这样的结构:设置堆叠式转子芯,该堆叠式转子芯通过堆叠多个盘形转子芯构件而形成,并且磁体附接至转子芯的外侧表面。
使用这种永磁体的马达呈现齿槽转矩。齿槽转矩指的是在使用永磁体的马达中不可避免地发生的定子的不均匀转矩,并且是指用于移动至马达的磁能最小、即平衡状态的位置的径向方向上的转矩。
齿槽转矩是由磁体的N极与S极之间的边界附近的磁通量的突然变化引起的。减小齿槽转矩是重要的,因为齿槽转矩引起噪声和振动并且降低了马达的性能。特别地,减小在用于精确位置控制的致动器中所使用的马达中的齿槽转矩是更重要。
然而,当在每个圆盘形件附接至附接有多个磁体的转子、或三相磁体被同时磁化的状态下实施倾斜角度时,相邻的圆盘形件在磁化期间向彼此施加影响,并且齿槽转矩和反电动势谐波由于竖向相反极性的影响,即使在磁化之后也会恶化。
另外,多个磁体安装在转子中。根据磁体的安装类型,转子分为内部永磁体(IPM)转子和表面永磁体(SPM)转子,在内部永磁体(IPM)转子中磁体插入并联接至转子芯的内部,在表面永磁体(SPM)转子中磁体附接至转子芯的表面。
在IPM马达的情况下,转子芯中设置有联接孔,并且磁体插入至联接孔中。使用粘合剂将磁体固定至联接孔。在将粘合剂施加至联接孔时,在磁体与联接孔之间注射并且固化粘合剂的过程是复杂的并且处理时间增加。另外,存在处理时间增加的问题,这是因为需要额外的过程以确认粘合剂是否固化。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提供具有附接至转子芯并且彼此间隔开的磁体的马达。
另外,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提供在其中的磁体在没有粘合剂的情况下固定至转子芯的联接孔的马达。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不限于上述问题,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基于以下描述而清楚地理解本文未提及的其他问题。
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马达,该马达包括:旋转轴;包括孔的转子,旋转轴插入至该孔中;布置在转子外部的转子,其中,转子包括围绕旋转轴的转子芯和联接至转子芯的多个磁体,磁体布置成在旋转轴的轴向方向上与相邻磁体以规则的间隙间隔开,间隙的总和的范围为定子在轴向方向上的轴向长度的0.04倍至0.07倍。
马达还可以包括壳体,该壳体包括转子和定子。
转子芯可以设置有多个转子芯,并且各转子芯可以布置成与相邻的转子芯在旋转轴的轴向方向上以规则的间隙间隔开。
各转子芯之间的间隙的总和可以等于各磁体的间隙的总和。
各转子芯之间的间隙的总和的范围可以是定子的轴向长度的0.04倍至0.07倍。
各转子芯之间的间隙的总和可以计算为由各转子芯形成的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的总和,并且第一间隙可以与第二间隙相同。
可以包括布置在各转子芯之间以限定各转子芯之间的间隙的间隔件。
间隔件的外径可以小于转子芯的外径。
各磁体与相邻磁体之间的间隙可以彼此相等。
磁体可以从定子的在旋转轴的轴向方向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突出。
磁体的从定子的上表面突出的高度和磁体的从定子的下表面突出的高度的总和可以等于各磁体的间隙的总和。
从定子的上表面突出的磁体的高度可以与从定子的下表面突出的磁体的高度相同。
间隙的总和的范围可以是0.05至0.06。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马达,该马达包括:旋转轴;包括孔的转子,该旋转轴布置在该孔中;布置在该转子外部的转子,其中,该转子包括围绕该旋转轴的多个转子芯,多个磁体布置在转子芯内,第一保持器布置在各转子芯之间,转子芯包括在其中布置有磁体的联接孔,第一保持器包括形成在第一保持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的多个突出部,并且突出部分别布置在联接孔中。
第一保持器的上表面的突出部和第一保持器的下表面的突出部可以布置成在第一保持器的圆周方向上彼此偏移。
转子可以包括布置在最上面的转子芯的上侧或最下面的转子芯的下侧的第二保持器,并且第二保持器可以包括多个突出部,所述多个突出部仅形成在面向转子芯的一个表面上。
布置在第二保持器的一个表面上的突出部的位置可以对应于布置在第一保持器的一个表面上的突出部的位置。
第二保持器还可以包括支承部分,该支承部分具有对应于旋转轴的外径的内径。
支承部分可以布置在另一表面上,所述另一表面为第二保持器的形成有突出部的一个表面的相反表面。
第二保持器可以包括形成在另一表面上的凹入部分。
第一保持器和第二保持器的外径可以对应于转子芯的外径。
联接孔可以包括与磁体接触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以及连接内表面和外表面的两个侧表面,并且两个侧表面的一部分可以与磁体的侧表面接触。
磁体可以通过突出部固定至联接孔。
有益效果
根据实施方式,磁体彼此间隔开,使得齿槽转矩和反电动势谐波能够得到改善。
根据实施方式,磁体在没有粘合剂的情况下固定至转子芯,从而能够简化制造过程并且能够减少制造时间。
根据实施方式,磁体与转子芯之间的联接能够得到改善。
根据实施方式,轴承由第二保持器支承,从而能够简化结构。
本发明的多种有益的优点和效果不限于以上描述,并且在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过程中可以更容易地理解这些优点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基本结构的视图。
图2是示出了作为本发明的元件的转子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视图。
图3是示出了作为本发明的元件的转子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视图。
图4是示出了作为本发明的元件的转子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视图。
图5是示出了作为图4的元件的间隔件的形状的视图。
图6是图1的内部结构的放大视图。
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磁体的间隙比的齿槽转矩的变化量的视图。
图8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马达的视图。
图9是示出了从上方观察的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马达的视图。
图10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转子的视图。
图11和图12是在图10中示出的转子的分解立体图。
图13是示出了从上方观察的根据图8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第一保持器的立体图。
图14是示出了从下方观察的根据图8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第二保持器的立体图。
图15是示出了根据图8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第一保持器的平面视图。
图16是示出了根据图8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插入至转子芯的联接孔中的第一突出部的视图。
图17是示出了根据图8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第一突出部的形状的视图。
图18是示出了从上方观察的根据图8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第二保持器的立体图。
图19是示出了从下方观察的根据图8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第二保持器的立体图。
图20是示出了根据图8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第二保持器的平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可以应用多种改型并具有多种实施方式,并且具体实施方式将在附图中示出并描述。然而,应理解的是,具体实施方式并非意在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限制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并且本发明意在覆盖落入不脱离这些实施方式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改型、等同物和替代物。
包括有诸如第一和第二的序数的术语可以用于描述多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的目的。例如,在不脱离实施方式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二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一元件,并且类似地,第一元件也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术语“和/或”包括多个相关的列出项中的任何一者或这些列出项的组合。
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仅用于对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的目的,并不意在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说明,单数的表述包括复数的表述。应当理解的是,在本文中诸如“包括”和“具有”的术语意在表示在说明书中描述的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部件或其组合的存在,而不排除存在或增加一个或更多其他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部件或其组合的可能性。
在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当元件被描述为形成在另一元件“上或下”时,表述“上或下”包括所述两个元件彼此直接接触或其他元件布置在所述两个元件之间中的至少一者。另外,表述“上或下”不仅可以包括相对于一个元件的向上方向,而且还可以包括相对于该元件的向下方向。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不同附图中的相同附图标记可以表示相同或对应的元件,并且这些元件的重复描述将被省略。
参照图1,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马达1可以包括旋转轴1100、转子1200、定子1300以及壳体1400。
旋转轴1100可以联接至转子1200。当在转子1200与定子1300之间通过电流供应发生电磁相互作用时,转子1200旋转并且旋转轴1100与转子1200一起旋转。旋转轴1100可以由轴承支承。
转子1200布置在定子1300内部。转子1200可以包括转子芯和联接至转子芯的磁体。转子1200可以根据转子芯与磁体之间的联接类型分为以下形式。
转子1200可以实施为磁体联接至转子芯的外周表面的类型。根据上述类型的转子1200,附加的罐构件可以联接至转子芯以防止磁体分离并增加联接力。替代性地,磁体和转子可以通过双注射模制一体地形成。
转子1200可以实施为磁体联接至转子芯的内部的类型。对于上述类型的转子1200,可以在转子芯中设置供磁体插入的腔。
同时,转子芯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首先,转子芯可以通过堆叠呈薄钢板的形式的多个板形成。此处,转子芯可以形成为不形成倾斜角度的单件或可以由形成倾斜角度的多个单元芯(圆盘形件)彼此联接而形成。
其次,转子芯可以形成为单个筒形件。此处,转子芯可以形成为不形成倾斜角度的单件或可以由形成倾斜角度的多个单元芯(圆盘形件)彼此联接而形成。
同时,单元芯中的每个单元芯可以包括在单元芯外部或内部的磁体。
定子1300引起与转子1200的电相互作用以引起转子1200的旋转。线圈可以卷绕在定子1300上以引起与转子1200的相互作用。用以卷绕线圈的定子1300的具体构型如下。
定子1300可以包括定子1300芯,该定子1300芯包括多个齿。定子1300芯可以设置有环形的轭部,并且可以设置从轭部的内周表面朝向定子1300芯的中心突出的齿。齿可以沿轭部的圆周以规则的间隙设置。同时,定子1300芯可以通过堆叠呈薄钢板的形式的多个板形成。另外,定子1300芯可以通过使多个分离的芯彼此联接或连接来形成。
壳体1400形成为筒形形状,使得定子1300组件可以联接至壳体1400的内壁。壳体1400的上部部分可以实施为敞开的,壳体1400的下部部分可以实施为闭合的。轴承安装空间构造成容纳用于支承旋转轴1100的下部部分的轴承,并且该轴承安装空间可以设置在壳体1400的下部部分。盖可以联接至敞开的壳体1400的上部部分。
图2是示出了作为本发明的元件的转子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视图。
参照图2,作为本发明的元件的转子1200可以包括围绕旋转轴1100的转子芯1210和联接至转子芯1210的多个磁体1230,各磁体1230可以布置成与在旋转轴的轴向方向上相邻的磁体1230间隔预定间隙,并且各磁体1230的间隔间隙的总和可以设定成具有定子1300的轴向长度的0.04倍至0.07倍的比率。
根据本发明,布置在转子芯1210中的各磁体1230在旋转轴1100的方向上彼此间隔开以减小齿槽转矩。
当转子芯1210一体地形成时,设置成弯曲形状的各磁体1230可以布置在转子芯1210的外表面上以具有层状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各磁体1230可以布置成与在旋转轴1100的轴向方向上相邻的磁体1230间隔预定间隙。此处,由多层结构形成的各磁体1230的间隙的总和可以布置成具有定子1300的轴向长度的0.04倍至0.07倍的比率。
此处,形成在具有层状结构的磁体1230与具有层状结构的相邻磁体1230之间的间隙可以是彼此相等的。
另外,当转子芯1210设置有多个转子芯时,每个转子芯1210的高度设定为高于磁体1230的高度,使得即便在各转子芯1210彼此紧密联接时,在旋转轴1100的轴向方向上彼此相邻的磁体1230也可以布置成彼此间隔预定间隙。
图3是示出了作为本发明的元件的转子1200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视图。
参照图3,转子芯1210可以设置有多个转子芯并且布置成与在旋转轴1100的轴向方向上相邻的转子芯1210间隔预定间隙。在这种情况下,转子芯1210的间隙可以通过压力装配设备来调节。
转子芯1210和磁体1230可以具有相同的高度。当各转子芯1210布置成彼此间隔开时,各转子芯1210之间的间隙的总和可以与各磁体1230的间隙的总和相同。
另外,各转子芯1210之间的间隙的总和被计算为由各转子芯1210形成的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的总和,其中,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可以形成为相同的间隙。
各转子芯1210之间的间隙的总和,换句话说,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的总和可以布置成具有定子1300的轴向长度的0.04倍至0.07倍的比率。
图4是示出了作为本发明的元件的转子1200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视图。图5是示出了作为图4的元件的间隔件1250的形状的视图。
参照图4和图5,间隔件1250可以设置在各转子芯1210之间以限定各转子芯之间的间隙;
当布置各转子芯1210时,间隔件1250可以允许相邻的各转子芯1210间隔预定间隙。间隔件1250可以布置在各转子芯1210之间以允许转子芯1210以规则的间隙布置。间隔件1250可以小于转子芯1210的外径,使得间隔件1250对磁体1230的干涉可以最小化。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间隔件1250可以设置成圆环形状,并且旋转轴1100可以插入至间隔件1250中。具有恒定厚度的圆形的间隔件1250在转子1200旋转时可以稳定地支承由间隔件1250形成的间隙。圆环形的间隔件1250在图5中示出,但是间隔件1250的形状不受限制并且可以修改成多种形状。
另外,布置在各转子芯1210之间的间隔件1250允许各转子芯1210之间的间隙被恒定地保持,并且各转子芯1210之间的间隙可以是间隔件1250的轴向长度。此处,多个间隔件1250的轴向长度的总和可以布置成具有定子1300的轴向长度的0.04倍至0.07倍的比率。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马达1的内部结构的放大视图。
参照图6,定子1300可以布置成邻近于转子1200的外侧。
在多个转子芯1210联接的结构中,附接至转子芯1210的磁体1230可以从定子130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沿旋转轴1100的轴向方向突出。换句话说,当从定子1300的侧表面观察时,磁体1230可以布置成从定子1300向上和向下突出。
此处,磁体1230从定子1300的上表面突出的高度h2和磁体1230从定子1300的下表面突出的高度h1的总和可以等于各磁体之间的间隙的总和(D1+D2)。换句话说,定子1300的高度h的总和等于具有多层结构的各磁体1230的高度的总和。
另外,磁体1230从定子1300的上表面突出的高度h2可以等于磁体1230从定子1300的下表面突出的高度h1。
磁体1230的布置意在将磁体1230布置在定子1300的中心处,使得磁体1230的间隙对定子1300的影响最小化。
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磁体的间隙比的齿槽转矩的变化量的视图。
参照图7,曲线图示出了齿槽转矩和反电动势谐波根据各磁体1230的间隙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表格1
间隙率(间隙/定子堆叠) 0.0% 2.0% 3.0% 4.0% 5.0% 6.0% 7.0% 8.0%
齿槽转矩 15.8 15.0 14.6 12.6 10.2 9.7 12.36 15.0
表格1示出了图7的曲线图的量化值。
可以确认的是,齿槽转矩在预定范围内随着由各磁体1230所形成的间隙率减小而减小。
可以确认的是,齿槽转矩在间隙率从0%增大至3%时平缓地减小。
随后,可以确认的是,齿槽转矩在3%至6%的范围内急剧减小,并且齿槽转矩随着间隙率从6%附近增大而再次增大。
因此,可以确认的是,根据本发明的间隙率应处于4%至7%的范围内以减小齿槽转矩,并且当间隙率处于5%至6%范围内时更有效地减小齿槽转矩。
图8至图20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视图。
图8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马达1a的视图。
参照图8,根据实施方式的马达1a可以包括旋转轴2100、转子2200以及定子2300。
旋转轴2100可以联接至转子2200。当在转子2200与定子2300之间通过供应电流发生电磁相互作用时,转子2200旋转并且旋转轴2100与转子2200一起旋转。旋转轴2100可以连接至车辆的转向轴以将动力传递至转向轴。
转子2200通过与定子2300发生电相互作用而旋转。转子2200可以布置在定子2300内部。
线圈可以卷绕在定子2300上以引起与转子2200的电相互作用。用于卷绕线圈的定子2300的具体构型如下。定子2300可以包括定子芯,该定子芯包括多个齿。定子芯可以设置有环形的轭部部分,并且齿可以围绕从轭部的内周表面朝向定子芯的中心进行卷绕的线圈设置。齿可以沿着轭部部分的外周表面以规则的间隔设置。同时,定子芯可以通过堆叠呈薄钢板的形式的多个板形成。另外,定子芯可以构造成具有彼此联接或连接的多个分离的芯。
马达可以包括汇流条2400。汇流条2400可以布置在定子2300上。汇流条2400可以包括位于环形的模制构件内部的端子。
马达的壳体2500可以在其中容纳转子2200和定子2300。壳体2500可以包括本体2510和支架2520。本体2510具有筒形形状。本体2510可以由诸如铝的金属材料形成。另外,本体2510在其顶部处是敞开的。支架2520覆盖本体2510的敞开的顶部。定子2300可以布置在本体2510内部,并且转子2200可以布置在定子2300内部。轴承2530可以布置在支架2520的中心。轴承2530可以是双注射模制的并且是与支架2520一体的。
感测磁体2600是构造成联接至旋转轴2100以便与转子2200互锁的装置,从而检测转子2200的位置。
构造成对感测磁体2600的磁力进行感测的传感器可以布置在印刷电路板2700上。此处,传感器可以是霍尔集成电路(IC)。传感器通过对感测磁体2600的N极和S极的变化进行感测来产生感测信号。
图9是示出了转子的联接孔和磁体的视图。
参照图9,转子2200可以包括转子芯2210和磁体2220。转子芯2210可以通过堆叠呈圆形薄钢板的形式的多个板来实施。旋转轴2100所联接至的孔2210a可以布置在转子芯2210的中心处。转子芯2210可以包括多个联接孔2211。联接孔2211在转子芯2210的高度方向上穿过转子芯2210形成。马达中的转子芯2210的高度方向是与旋转轴2100的轴向方向平行的方向。磁体2220插入至联接孔2211中。联接孔2211的数量等于磁体2220的数量。联接孔2211在转子芯2210的圆周方向上以规则的间隙布置。联接孔2211的平面形状可以是矩形。
间隙部分G可以布置在联接孔2211的两侧。间隙部分G表示与磁体2220分开的部分。间隙部分G构造成防止磁通量泄漏至相邻的磁体2220。同时,桥状部分2212布置在相邻的各联接孔2211之间。桥状部分2212布置在相邻的各联接孔2211的间隙部分G之间。
图10是示出了转子的视图。图11和图12是图10中所示的转子的分解立体图。
参照图10至图12,转子2200可以通过堆叠多个转子芯2210形成。例如,转子2200可以通过堆叠三个转子芯2210A、转子芯2210B以及转子芯2210C形成。在布置在各转子芯的中心处的第二转子芯2210B的周围,第一转子芯2210A可以布置在第二转子芯的顶部,第三转子芯2210C可以布置在第二转子芯的底部。第一转子芯2210A、第二转子芯2210B以及第三转子芯2210C中的每个转子芯可以堆叠为形成倾斜角度。另外,磁体(图9的磁体2220)布置在第一转子芯2210A、第二转子芯2210B以及第三转子芯2210C中的每个转子芯内部。
同时,转子2200可以包括第一保持器2230和第二保持器2240。第一保持器2230和第二保持器2240用于在没有粘合剂的情况下将磁体2220固定至联接孔2211。
第一保持器2230可以布置在第一转子芯2210A与第二转子芯2210B之间或第二转子芯2210B与第三转子芯2210C之间。例如,第一保持器2230可以布置在中心处的第二转子芯2210B与布置在第二转子芯2210B的顶部的第一转子芯2210A之间。另外,第一保持器2230可以布置在中心处的第二转子芯2210B与布置在第二转子芯2210B的底部的第三转子芯2210C之间。布置在中心处的第二转子芯2210B可以插置在两个第一保持器2230之间。
第二保持器2240可以布置在最上侧的第一转子芯2210A的顶部。替代性地,第二保持器2240可以布置在最下侧的第三转子芯2210C的底部。两个第二保持器2240可以在其间布置有转子芯2210。
图13是示出了从上方观察的第一保持器的立体图。图14是示出了从下方观察的第二保持器的立体图。图15是第一保持器的平面视图。
第一保持器2230可以包括基板2231、第一突出部2232以及第二突出部2233。
基板2231可以形成为盘形形状。通孔2231a形成在基板2231的中心处。旋转轴2100穿过通孔2231a。
第一突出部2232可以从基板2231的上表面突出。第二突出部2233可以从基板2231的下表面突出。第一突出部2232和第二突出部2233相对于第一保持器2230的圆周方向以规则的间隙布置。第一突出部2232的位置和第二突出部2233的位置对应于转子芯2210的联接孔2211的间隙部分(图9中的间隙部分G)的位置。
参照图9、图10和图13,第一突出部2232可以被强制地装配至布置在上侧的第一转子芯2210A的联接孔2211中。特别地,多个第一突出部2232可以朝向布置在上侧的第一转子芯2210A的下表面而被强制地分别装配至联接孔2211的间隙部分(图9中的间隙部分G)中。替代性地,多个第二突出部2233可以朝向布置在中心处的第二转子芯2210B的上表面而被强制地分别装配至联接孔2211的间隙部分(图9中的间隙部分G)中。
替代性地,第二突出部2233可以被强制地装配至布置在下侧的第三转子芯2210C的联接孔2211中。特别地,多个第二突出部2233可以朝向布置在下侧的第三转子芯2210C的上表面而被强制地分别装配至联接孔2211的间隙部分(图9中的间隙部分G)中。替代性地,多个第一突出部2232可以朝向布置在中心处的第二转子芯2210B的下表面而被强制地分别装配至联接孔2211的间隙部分(图9中的间隙部分G)中。
第一突出部2232可以相对于第一保持器2230的圆周方向从第二突出部2233偏移。这是因为第一转子芯2210A和第二转子芯2210B或第二转子芯2210B和第三转子芯2210C布置成彼此偏移以形成倾斜角度。
两个第一突出部2232可以布置在一个联接孔2211中。布置在第一保持器2230中的第一突出部2232的数量可以是磁体2220的数量的两倍。另外,两个第二突出部2233可以布置在一个联接孔2211中。布置在第一保持器2230中的第二突出部2233的数量可以是磁体2220的数量的两倍。
图16是示出了插入至转子芯的联接孔中的第一突出部的视图。
参照图16,第一突出部2232被强制地装配至间隙部分G中。布置在联接孔2211与磁体2220之间的第一突出部2232按压磁体2220,使得磁体2220固定至联接孔2211。第二突出部2233也以与第一突出部2232相同的方式被强制装配至间隙部分G中,使得磁体2220固定至联接孔2211。
图17是示出了第一突出部的形状的视图。
参照16和图17,第一突出部2232的截面形状对应于联接孔2211与磁体2220之间的间隔空间的平面形状。例如,第一突出部2232的截面形状可以包括第一区域10和第二区域20。
第一区域10的截面形状可以具有整体上为三角形的形状。第一区域10的第一表面11与转子芯2210的联接孔2211的侧表面接触。第一区域10的第二表面12与联接孔2211的外表面接触。第一区域10的第三表面13与磁体2220的侧表面接触。
第二区域20可以对应于围绕拐角凹入的形状,该拐角限定联接孔2211的侧表面与内表面之间的边界。例如,第二区域20的截面形状可以是矩形。第二区域20可以连接至第一区域10的内端。
参照桥状部分2212,第一突出部2232a和第一突出部2232b可以对称地布置,第一突出部2232a联接至布置在一侧的联接孔2211A,第一突出部2232b联接至布置在另一侧的联接孔2211B。面朝彼此的第一突出部2232a与第一突出部2232b之间的距离W2可以大于桥状部分2212的宽度W1。
尽管未在附图中示出,但是第二突出部2233的功能、形状和尺寸可以与上述第一突出部2232的功能、形状和尺寸相同。
图18是示出了从上方观察的第二保持器的立体图。图19是示出了从下方观察的第二保持器的立体图。图20是第二保持器的平面视图。
参照图18至图20,第二保持器2240可以包括第二基板241、第三突出部2242以及支承部分2243。
第二基板2241可以形成为盘形形状。第二通孔2241a形成在第二基板2241的中心处。旋转轴2100穿过第二通孔2241a。
第三突出部2242可以从第二基板2241的下表面突出。此处,第二基板2241的下表面指的是当第二保持器2240安装在转子芯2210上时面对转子芯2210的上表面或下表面的表面。第三突出部2242相对于第二支架2240的圆周方向以规则的间隙布置。第三突出部2242的位置对应于转子芯2210的联接孔2211的间隙部分(图9中的间隙部分G)的位置。
第三突出部2242的形状和尺寸可以与第一突出部2232的形状和尺寸或第二突出部2233的形状和尺寸相同。另外,第三突出部2242的位置对应于第一突出部2232和第二突出部2233的位置。例如,参照图2,相对于第一转子芯2210A,第二保持器2240联接至第一转子芯2210A的上表面,并且第一保持器2230联接至第一转子芯2210A的下表面。此处,因为第一突出部2232和第三突出部2242联接至同一联接孔2211,所以第二保持器2240的第三突出部2242的位置对应于第一保持器2230的第一突出部2232的位置。替代性地,相对于第三转子芯2210C,第二保持器2240联接至第三转子芯2210C的下表面,并且第一保持器2230联接至第三转子芯2210C的上表面。此处,因为第二突出部2233和第三突出部2242联接至同一联接孔2211,所以第二保持器2240的第二突出部2242的位置对应于第一保持器2230的第二突出部2233的位置。
支承部分2243可以从第二基板2241的上表面突出。支承部分2243可以包括布置在其中心处的第三通孔2243a。第三通孔2243a与第二通孔2241a连通。第三通孔2243a的内径可以与旋转轴2100的外径相同。支承部分2243可以支承轴承2530(图8)。
参照图18,第二保持器2240可以包括凹入部分2244。凹入部分2244可以形成为在第二保持器2240的上表面上凹入。凹入部分2244可以沿第二保持器2240的圆周方向以规则的间隙布置。凹入部分2244可以是注射模制期间产生的使重量减轻的形状。因此,第二保持器2240的重量可以最小化。
以上描述仅是对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说明,并且显而易见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固有特征的范围内实现多种变型、改型和替换。因此,本发明中公开的实施方式和附图并非意在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而是旨在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因此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不被这些实施方式和附图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应当根据以下权利要求来理解,并且在等同物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思想应该被解释为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内。
附图标记列表
1、1a 马达
1100 旋转轴
1200 转子
1210 转子芯
1230 磁体
1250 间隔件
1300 定子
1400 壳体
2100 旋转轴
2200 转子
2210 转子芯
2210A 第一转子芯
2210B 第二转子芯
2210C 第三转子芯
2211 联接孔
2212 桥状部分
2220 磁体
2230 第一保持器
2231 基板
2232 第一突出部
2233 第二突出部
2240 第二保持器
2241 第二基板
2242 第三突出部
2243 支承部分
2244 凹入部分
2300 定子

Claims (15)

1.一种马达,包括:
壳体;
定子,所述定子布置在所述壳体中;
转子,所述转子布置在所述定子内部;以及
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联接至所述转子,
其中,所述转子包括围绕所述旋转轴的转子芯和联接至所述转子芯的多个磁体,所述磁体布置成在所述旋转轴的轴向方向上与相邻的磁体以规则的间隙间隔开,并且所述间隙的总和的范围为所述定子的轴向长度的0.04倍至0.07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转子芯设置有多个转子芯,所述转子芯布置成在所述旋转轴的轴向方向上相邻的转子芯以预定间隙间隔开,并且所述转子芯之间的间隙的总和等于所述磁体的间隙的总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转子芯之间的间隙的总和等于所述磁体的间隙的总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转子芯之间的间隙的总和计算为由所述转子芯形成的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的总和,并且所述第一间隙与所述第二间隙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包括:
间隔件,所述间隔件布置在所述转子芯之间以限定所述转子芯之间的间隙,
其中,所述间隔件的外径小于所述转子芯的外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磁体从所述定子的在所述旋转轴的轴向方向上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突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磁体的从所述定子的上表面突出的高度和所述磁体的从所述定子的下表面突出的高度的总和等于所述磁体的间隙的总和。
8.一种马达,包括:
壳体;
定子,所述定子布置在所述壳体内部;
转子,所述转子布置在所述定子中;以及
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联接至所述转子,
其中,所述转子包括围绕所述旋转轴的多个转子芯,在所述转子芯中布置有多个磁体,并且在所述多个转子芯之间布置有第一保持器,
所述转子芯包括联接孔,所述磁体布置在所述联接孔中,所述第一保持器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保持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的多个突出部,并且
所述多个突出部布置在所述联接孔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第一保持器的上表面的突出部和所述第一保持器的下表面的突出部布置成在所述第一保持器的圆周方向上彼此偏移。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转子包括第二保持器,所述第二保持器布置在最上面的转子芯的上侧或最下面的转子芯的下侧,并且所述第二保持器包括多个突出部,这些多个突出部仅形成在面向所述转子芯的一个表面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马达,其中,布置在所述第二保持器的一个表面上的所述突出部的位置对应于布置在所述第一保持器的一个表面上的所述突出部的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第二保持器还包括支承部分,所述支承部分的内径对应于所述旋转轴的外径,并且所述支承部分布置在另一表面上,所述另一表面为所述第二保持器的其上形成有所述突出部的所述一个表面的相反表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第二保持器包括凹入部分,所述凹入部分凹入地形成在另一表面上,所述另一表面是所述一个表面的相反表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第一保持器和所述第二保持器的外径对应于所述转子芯的外径。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联接孔包括与所述磁体接触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以及连接所述内表面和所述外表面的两个侧表面,并且所述两个侧表面的一部分与所述磁体的侧表面接触。
CN201880008306.8A 2017-01-24 2018-01-15 马达 Active CN1102144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7-0011092 2017-01-24
KR1020170011092A KR20180086974A (ko) 2017-01-24 2017-01-24 모터
KR1020170123555A KR102491351B1 (ko) 2017-09-25 2017-09-25 모터
KR10-2017-0123555 2017-09-25
PCT/KR2018/000681 WO2018139791A1 (ko) 2017-01-24 2018-01-15 모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14405A true CN110214405A (zh) 2019-09-06
CN110214405B CN110214405B (zh) 2021-11-16

Family

ID=62979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08306.8A Active CN110214405B (zh) 2017-01-24 2018-01-15 马达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670975B2 (zh)
EP (1) EP3576254A4 (zh)
CN (1) CN110214405B (zh)
WO (1) WO201813979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WO2020208988A1 (zh) * 2019-04-11 2020-10-15
JP7363296B2 (ja) * 2019-09-30 2023-10-18 ニデック株式会社 ホルダ、ロータ、モータ、およびロータの製造方法
CN112311175A (zh) * 2020-05-29 2021-02-02 深圳市一吉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两定子四转子的组合节能电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7911A (zh) * 2004-12-24 2006-07-05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稀土永磁无刷直流牙科座椅电机
CN2937563Y (zh) * 2006-08-14 2007-08-22 苗佳琪 高效低耗潜水电泵
CN102055251A (zh) * 2009-11-06 2011-05-11 天津市松正电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效消除齿槽效应的永磁电机
JP2013099038A (ja) * 2011-10-28 2013-05-20 Mitsuba Corp 電動機用ロータおよび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JP2013102597A (ja) * 2011-11-08 2013-05-23 Mitsuba Corp 電動機用ロータおよび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357502A1 (de) * 2003-12-09 2005-07-07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Elektrische Maschine
JP2008160931A (ja) * 2006-12-21 2008-07-10 Brother Ind Ltd モータ
JP4708448B2 (ja) 2008-03-04 2011-06-22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および電気自動車
DE102008041604A1 (de) * 2008-08-27 2010-03-04 Robert Bosch Gmbh Rotor für eine elektrische Maschine mit reduziertem Rastmoment
KR101006809B1 (ko) * 2008-09-30 2011-01-10 주식회사 마그네트휠 역기전력과 공극현상을 최소화시킨 고효율 전동기
US20100231064A1 (en) * 2009-03-11 2010-09-16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Balance ring for a vehicular electric machine
JP5241769B2 (ja) * 2010-05-12 2013-07-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用モータ
KR101239798B1 (ko) * 2011-04-18 2013-03-06 차정환 자가보상 영구자석 모터
JP2014054047A (ja) * 2012-09-06 2014-03-20 Mitsuba Corp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JP6124999B2 (ja) 2013-04-22 2017-05-1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用永久磁石型モータ
WO2015005045A1 (ja) * 2013-07-09 2015-01-15 株式会社ミツバ ロータ、及び電動モータ
JP6597184B2 (ja) * 2015-10-29 2019-10-30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永久磁石型モータ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7911A (zh) * 2004-12-24 2006-07-05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稀土永磁无刷直流牙科座椅电机
CN2937563Y (zh) * 2006-08-14 2007-08-22 苗佳琪 高效低耗潜水电泵
CN102055251A (zh) * 2009-11-06 2011-05-11 天津市松正电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效消除齿槽效应的永磁电机
JP2013099038A (ja) * 2011-10-28 2013-05-20 Mitsuba Corp 電動機用ロータおよび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JP2013102597A (ja) * 2011-11-08 2013-05-23 Mitsuba Corp 電動機用ロータおよび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76254A1 (en) 2019-12-04
US20190386528A1 (en) 2019-12-19
CN110214405B (zh) 2021-11-16
EP3576254A4 (en) 2020-12-16
US11670975B2 (en) 2023-06-06
WO2018139791A1 (ko) 2018-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48667B (zh) 转子及无刷电机
JP5643815B2 (ja) ボビン保持クリップ付きブラシレス直流アクチュエータ
JP5741826B2 (ja) モータ
JP2014099971A (ja) モータ
CN110214405A (zh) 马达
JP2013123365A (ja) モータ
CN204179803U (zh) 内转子型马达
JP2007306740A (ja) 電動モータ
CN110971034B (zh) 马达
JP5595135B2 (ja) 2相ハイブリッド型回転電機
JP2014073030A (ja) 電機子およびモータ
JP2008131855A (ja) 振動モータ
JP2007295638A (ja) 電動モータ
JP7284177B2 (ja) ロータおよびこれを具備するモータ
JP2020010452A (ja) ロータ、モータ
US10312771B2 (en) Brushless motor
KR101597967B1 (ko) 평판형 모터의 고정자 및 이를 이용한 평판형 모터
KR20190084786A (ko) 모터
JP3768952B2 (ja) 扁平型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
KR20210074839A (ko) 로터 조립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일렉트릭 워터 펌프
KR20200064531A (ko) 모터
TWM481541U (zh) 薄型化軸向氣隙式馬達
CN215009795U (zh) 外转子电机
JP7443363B2 (ja) モータ
EP3364527A1 (en) Electric motor and blow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